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精神主旨:以德治国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为目标的道德中心主义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以德治国。《说文》释“德”字从“彳”从“直”从“心”,意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把心思放端正,以直心正身、真心诚意对待他人。以德治国就是用这种正直、真诚的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治理国家,充分发挥道德的政治功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不断进步。

我国以德治国的文化传统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厚重精深的,举其要者,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一、“德主刑辅”

德治起源于西周,孔子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而“周人尊礼尚施”。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以“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作为施政的方针。春秋时期思想家提出“以德和民”、“以德抚民”,认为“德,国家之基”。孔子进一步指出“为政先礼,礼者,政之本”,认为作为治国方略,道德比刑罚更重要。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依靠政令、刑罚来治国,只能使人民免于犯罪但不能以犯罪为耻;而如果以道德、礼义来治国,则不但能使人民以犯罪为耻,而且主动遵守规矩。这是一种德主刑辅、礼本刑用的治国方略。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政”的理论,其要义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要求统治者“以德行仁’,“以德服人”,并通过“明人伦”,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荀子提出“隆礼重法”,但仍强调“教化为先”,反对“不教而诛”总之,早在先秦时期,德主刑辅的思想已经产生,一些思想家、政治家不仅视道德为安身立命之根,而且以道德为治国平天下之本。

汉朝建立后,“德主刑辅”的思想不仅获得了新的发展,而且逐渐成为封建王朝安邦治国的指南。在黄老学派“先德后刑”、“刑德相养”的思想指引下,汉初诸帝施行“以德化民,约法省禁”和“与民休息”的“君人南面之术”,从而出现了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太平盛世的“文景之治”。后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议,其要旨在于“以德治国”、“任德而不任刑”。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后,使汉朝确立了“务德教而省刑罚”的方针并付诸实践,从而形成了空前的“大一统”局面。到了唐代,“德主刑辅”被写入法典。《唐律》开宗明义就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历代王朝皆以《唐律》制订本朝律令,“德主刑辅”遂成为古代明君贤臣们相沿承袭的治国安邦之方略。

“德主刑辅”方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礼入法”,即把道德规范“仁孝之礼”纳入法律。《秦律》规定“父盗子,不为盗”。汉律有“亲亲相容隐”的内容,规定家庭成员犯罪,其亲属可以“为谋首而藏匿罪人”,法律允许免予或减轻追究其刑事责任。唐律进一步扩大罪犯亲属相互“藏匿”的范围,直至近代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法律也还有类似的规定。上述内容来源于孔子“仁孝之礼”。有人问“父攘羊而子证之”,是不是“直躬”?孔子日:“我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此外,汉律有“左道律”,即对违背“忠于君、孝于父母”者,处以重刑。

“以礼人法”还表现在用儒家经义决狱和解释法律。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供廷尉决狱之依据¨引。东汉学者马融、郑玄、应劭等人亦着书以《春秋》决狱,而东汉王朝则确认他们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上述情况表明,从汉代开始中国法律已走上了“以礼为体,以法为用”的道路,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增补和充实,进一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密的法律体系;再经隋唐二代的司法实践,终于成为中国古代法律的正统。所以《明史·刑法志》说:“历代王朝,皆以汉九章为宗。”二“民惟邦本”

早在夏初,人们就已注意到民众是护卫邦国的力量。《夏书》说:“众非元后,何戴?元后非众,何以守邦?”。商周统治者更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因而主张“重我民”、“施实德于民”。这说明,商周之时已经出现的“重思”思想即“民本”思想的萌芽。

春秋是民本思想产生的时期。当时人认为立君是为了“利民”,国君应当“爱民”,“勿使失生”。孔子创立“仁学”,其核心是“爱人”。他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统治者应懂得敬畏人民的意志,把人民看作安邦立国的根本。这一思想被后代学者概括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即人们所谓民本之意。孔子还主张“泛爱众”,要求统治者实行“庶民”、“富民”、“教民”的政策。他反对残害人民的“苛政”,认为“苛政猛于虎”。子产对人民的态度更为进步,郑国有人提出“毁乡校”。子产不同意,他说让百姓在乡校中“议执政的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子产身为郑国的卿,主张让百姓议论朝政,把批评他的人看作老师。这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民本思想,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光芒。

战国时期孟子创立“仁政”之论,不但主张分给每家农民百亩田、五亩宅,“勿夺其时”川,而且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掷地有声、千古铿锵的名言,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民众比国家、君主还要重要的思想。正因为民众是国家之本,所以应该“保民而王”。象夏桀、殷纣王那样“残贼仁义”的独夫,人们将他们杀死,是“诛一夫”,而不是“弑君”。与孟子同时的苟子说:“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思想对后代的皇帝如唐太宗等人影响很大。

秦汉以后,“民惟邦本”的思想更加深入民心。贾谊认为“民者,万世之本”,“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新论,并主张平分土地。朱熹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只有“行仁政”,才能符合“天意民心”。王夫之认为“无民而君不立”。黄宗羲进一步谴责“君主以一人一姓之利而夺天下人之利”,以至“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他愤怒地质问:“岂天下之大于兆人百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这是一种强烈反对专制统治的呼声,表明古代民本思想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近代以来,许多先进的思想家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传统,又引进西方民主理论,提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蓝图。康有为打着仁义的旗号,主张“博爱济众,爱人利物”。他的理想是建立没有监狱、没有刑罚、没有军队、“至仁至治”、“尽善尽美”的“大同世界”。从这里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在康有为所描绘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人间天堂”里,古代“民惟邦本”的魂灵还在悠然徘徊。至于孙中山创立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虽然从本质上讲已经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纲领,但其内容仍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惟邦本”的思想。特别是民生主义方面,尤其体现了孔子“爱民”、“利民”和“富民”的主张。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与传统的“均田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一脉相通。他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亲笔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出自《礼记·礼运篇》,更是对孔子大同理想的颂扬和直接的继承。

以“德主刑辅”和“民惟邦本”为基本内容的中华德治传统,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政治文化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从而对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确立,都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是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的中华民族须臾不可丢失的传世国宝。今天,虽然时代和社会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道德规范也不同了,但历史上德治传统的优秀内容仍然是“对我们有用”的“珍贵品”,其所蕴含的重德思想和民本精神对我们实行以德治国,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族素质和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都具有现实的意义,是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二:现代社会的特征与问题

道德观与价值观青黄不接

1.我们的信仰开始缺失,在丰富的物质背后,总是感叹生活的空虚和无聊。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正在开始同化,我们没有独立的思考时间,总是成群结队的参与活动。即使在最独立的考试过后,失意者一起抽烟喝酒安慰,生活便又重新开始。其实我们应该想到,很多我们的经历,包括考试和决定,和别人是没有关系的。

2.无聊的任何时间都填满在网上,但又不会去关注或学习新的知识。只是热衷于各种论坛之间,看被PS过的图片和那些无厘头却毫无意义的话语。每天的快乐来源于此,却习以为常。

3.看到任何一样自己不顺眼的东西都会想尽方式来谩骂和攻击,或看到这样的评论也会觉得不错。

4.很多社会的事件不再去求证真实性,而是人云亦云的跟风,快餐式文化的社会中,享受过一日即一日的生活,或许还有那么点唯恐社会不乱的心理。

5.成功的定义就是LV,奔驰和别墅。只追求好莱坞式的感官的享受。却未曾想过自己的价值其实是自己创造的。

6.对于现实中的弱势抱着鄙夷的态度,因为自己所谓成功的价值观。对于任何一个帮助你的人,即便是替你收下垃圾的清洁员,都不会说一声谢谢。觉得这样的一切再正常不过。

7.在别人误解自己或评论自己时,希望别人将心比心,或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自己。自己却不曾想过宽容和善待他人。

8.不曾想过付出,总希望所有的人都对自己好。宽以律己,严以待人成了这个社会的主旋律。

当我们做这些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还有更多的未成年人也遨游在网络。他们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当网络上种种开始潜移默化他们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是在怎样的生存状态下成长。是不是他们会变得更加的冷漠和无知,他们更爱朋友一起扎堆玩乐,连梦想都不曾有过。他们已没有了心思放在学业上,靠着在屏幕上一遍遍的刷新来消磨时间。

我们肯定不会想过,下一代的很多教育都来自于网络。因为他们或许不再爱看书,看好的电影。快餐式的网络文化正渐渐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所有的一切背后,都让我们的善良被包裹在层层大衣之中,整个社会也开始变得日趋冷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让这个世界更完善的能力。我也一直希望因此做一个NGO的组织,来更好的提倡青年人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是一个没有利益但有冗繁的任务。但我们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更多的,我们是下一代模仿的榜样,无论好坏。

中国当代伟大的人民思想家谢周勇,于2001年6月,在他的《论新时代》一书中,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社会人道概念,创立了伟大的社会人道主义学说,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到社会人道主义阶段,才真正为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奠定下了伟大的基石。

谢周勇指出:人类只是在社会人道的前提下,才能够规定出适应自身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生产力与社会人道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的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并直接

进入了我们人类的历史;而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直接进入了我们人类的历史。后者仅仅表明其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但却不是从人类的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即最初的现实的联系之中得来的,因此,它所表明的就仅仅是关于世界以及关于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那么由此所产生的就已决不是哲学,而只是实证科学。但是,这样一来,人类的世界观却由此而真正地豁然开朗了。我们从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是以“社会人道”和“非社会人道”之分,而不是以所有制形式之分才是真正的科学。

谢周勇正确地解释了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流派、宗教问题。他说:“在人类历史上所产生的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儒家、道家、法家……等等所有曾(或者尚)有益于人类的思想流派、宗教,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区域的社会人道具体的产物---就此,我们关于各种思想和宗教,或者我们人类关于对各种思想和宗教的理解,应该是十分清楚了”。

谢周勇将中国古代朴素的各种思想流派,以及世界各种宗教、哲学、思想流派等,推进到科学的社会人道主义阶段,为泓扬、发展传统文化,并融入、走向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成为影响世界的思想家,标志着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思想的中心,成为中国梦、世界梦真正科学的理论基础,再次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三:传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价值

正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工程。但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必然地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包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文化建设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代化作为一股世界潮流,是中华民族确立的奋斗目标,早在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和寻求中华民族现代化的道路。在洋枪洋炮的震撼下,有识之士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治夷”和 " 学习西方,拯救中华 " 的口号。“戊戌变法”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其实质都是寻找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一直把探索民族的彻底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逐个的落后状态,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首先组织人民变革旧的社会制度,推翻旧的国家政权,扫清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制度障碍,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然后在新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革新政治,繁荣文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的正确选择。从1921--1949年这28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摸索出一条使中华民族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进而使中国能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大路。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为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水平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实现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强盛。而这一切,最终要依靠发展才能变为现实。

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看,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集中精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了,才能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对“姓资”、“姓社”等问题的争论,曾干扰了人们抓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心。但我们党排除了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十几亿人口,使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诸如突出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矛盾的解决、困难的克服,最终只能依靠发展。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21世纪的头20年,只有抓住发展,才能将“总体上的小康”变为“全面的小康”,才能把“低水平”变为“较高水平”,“不全面”变为“比较全面”,“不平衡”变为“相对平衡”。

从当前的国际环境看,只有发展才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只有发展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现,西方敌对势力遏制、“西化”、“分化”的图谋才不会得逞;只有抓住机遇、充分发展,才能成功地化解风险,趋利避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展有了新的内涵。这种发展包括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发展注意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和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培育和保护资源,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统一;这种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制度的统一。坚持这样的发展,才是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顺利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反思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 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 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 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 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 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 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 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篇一: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释道三教地义理是我门传统文化地核心,它不但对人地精神面貌发生作用地,而且我们民族地共同信念与气节,都是由这里产生地.因此.恢复儒释道三教在我们文化发展中地首要地位,传统文化地现代虾才算真正地落实.由儒释道三教所形成地中华文化,所表现出来地民族特色是奋发进取、重礼知义、敬天法祖、崇德报功.这样地民族,在社会内部必然重真才实学,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而对外则能仁民爱物,和平理性,与人同乐.假如我们能使儒释道三教地精神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地重心,则中国自然能够成为保至名归地利益之邦.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地当代表现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作者:李宗桂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地一种表现,对我们地社会产生着深刻地影响.大致说来,面地文化精神,影响着全社会.作为一个不断流动地价值系统,迄今仍然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地重要构成,以下诸方一、革新进取与因循怠惰革新进取是中国传统文化地基本精神之一.古代经典《易传》讲:“夭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亦即不断地向前运行发展,是自然界地规律,君子以此为榜样,刚强不屈,努力向上,坚韧不拔,决不懈怠.可以说,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不懈奋斗精神地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这种刚健、自强地精神,在两千多年地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正直地人士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地恶劣势力和外来地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地斗争.历史上,反对昏君奸相地忠耿之士,浴血疆场地民族英雄,探求真理、不“卖论取官”地思想家和科学家,都是“自强不息”地民族精神地体现者.《史记》记载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奋之所作为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要奋起抗争地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地意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 四、中国传统文化地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仁者地关怀:中国传统文化地人本色彩 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地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地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地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地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地.“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地是“敬而远之”地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地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地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地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地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地理念是完全一致地,具有极强地时代意义. .道德地教化:构建文明地必然途径 除了对个体意义上地人具有强烈地人文关怀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对群体,伦理意义上地人地道德规范与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仁义.这种品德规范对于个体来说,内化为个人人格地修养,外化为在人伦关系中实践道德上地义务:尊老、爱幼、忠君等等. 这一点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争议颇大地一点:过去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总习惯于把封建文化中地三纲五常等作为首要批判对象,然后不计其余地把整个传统文化打入冷宫.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不难发现这一整套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而非阻碍了当时社会地“和谐”与发展地.只是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地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现地不合理成分,去伪存真,弘扬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地道德规范.而这种注重对人地道德教化,“以德治国”地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地. .和谐:人生宇宙地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地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地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地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地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地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地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地人生宇宙地至高境界.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精)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默认分类2007-01-03 18:16:01 阅读9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 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 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 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 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专制习惯有多种表现,现代中国深受这一习惯的损害和耽搁!最严重的就是那场文化大革命... 专制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一大障碍,第二大障碍是轻利的文化传统,孔子那句经典教导已经成为了国人内心的价值观,“君子取义,小人取利”这使国人总不耻和羞于谈利,一谈利就联想到惟利是图的卑鄙小人,所以时刻不忘君子地说,“先小人,后君子”由于轻利我们过去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朴素的煎熬,由于轻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激励机制一直不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三大障碍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目前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很严 重...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四大障碍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任人唯亲,造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不能按才能优化配置,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五项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是国民做人上的谦忍习惯,谦忍是国人的性格习惯,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由于谦忍,当大使馆被炸,飞机遭撞时,我们以谦谦君子的风度忍让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谦忍的结果不是吃亏,就是被竞争所淘汰。中华民族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以下是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 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

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行,就是神是依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

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优秀、高尚的民族,中国是光荣伟大的国家。从而由衷地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解存在于一些人的民族自卑心理,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在,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变革与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深化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大势所趋。历史转折,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物质关系,也改变着社会的精神关系。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文化相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纯经济发展,而必然是经济文化一体发展的过程。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祖国统一,中华振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光大和繁荣中华文化,就是抓住了民族之魂,就可以大大加强祖国大陆同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中华儿女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对推动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振兴,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波澜壮阔的长江大河,滋润了中国人民的心田,陶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又如宏大的历史画卷,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荣辱兴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察古鉴今,彰往而知来。今天的历史是昨天历史的发展,其间,有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要善于寻求,一定能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发。 (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要说其全部的思想和著作,既使是一家一派,一人一事,乃至一篇一章,一则格言,一首诗歌,一幅绘画,一段乐曲,一帧书法……,往往都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或深刻启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甚至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陶冶情操,砥砺道德,摆脱庸俗,提高境界的功效。一个人的传统文化修养,往往与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如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那不仅是莫大遗憾,还有可能被人看作是浅薄的表现。因此,仅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 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 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

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历史的国家,文化传统十分丰富,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也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固然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为不少人信奉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广土众民,自古以来天灾人祸频仍,不仅十年九灾,而且不断受到异族的侵害掠夺,为了群体、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必然产生以群体意识为主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特别体现在一些杰出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代代相传,不绝为缕。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体现在对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看法上 中国人自古向往的大同理想,可以说体现了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礼记?礼运大同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中国人追求不朽,是建立在为国家社会立德、立功、立言的基础上。 “民之所好好之,民主所恶恶之”。(《礼记?大学》) “利于国者受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乐以天下,爱以天下”。(魏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壮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为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穷年忧黎之,叹息赐内热”。(杜甫) “百姓多忧天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白居易)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白居易) “丈夫贵兼济,独善其身”。(白居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必有天下之大志,而后能立天下之大事,夫以天下之志素存于心中,贫贱患难不足以动其心,而其志虑未始不为经国之谋也”。(陈亮) “但得众生皆约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 “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司马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