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吐蕃与大食关系刍议

吐蕃与大食关系刍议

吐蕃时期法律特征

试述吐蕃时期法律特征 吐蕃时期是西藏历史上文化、社会重要的奠基时期。是西藏奴隶制文明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吏制组军、经济文化、典章制度、宗教哲学、艺术歌舞等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同时,这一时期制定了维护奴隶制的法律,成为了后世只能够懂法律的基础。 吐蕃法律发展的开放性。吐蕃王朝时期是青藏高原大开放与大发展的时代。吐蕃具备建立统一法律制度的社会条件,是在松赞干布时期。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并制定《六类大法》,1《以万当十万之法》,2《十万金顶具鹿之法》,3《王朝准则之法》,4《扼要决断之法》,5《权威判决之总法》,6《内府之法》。这些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不仅包含了藏族的土著文化,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中原王朝也对吐蕃法律产生了一些影响,唐朝具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唐朝的一些文人又在吐蕃王朝担任相关职事;崇尚汉族文化而又急需建立法律制度的松赞干布积极借鉴了唐朝法律制度。在此后的吐蕃历史中,这样的过程一直延续着。因此说,吐蕃法律的发展与完善是在一个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中完成的。 吐蕃法律规范的宗教性。伴随着吐蕃时期佛教的传入,吐蕃的法律规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响影。再加上官方有力的引导,一系列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独特价值观与伦理道德观被直接反映到法律规范当中,形成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法律制度和与法律规范。佛教戒律进入藏族法律,最基本的是“五戒”与“十善”。在佛教极为盛行的藏区,法律与宗教戒律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有些佛教戒律就是法律。此外,以佛教信仰为基础而形成的习惯、禁忌也融入藏族传统的法律之中,与法律规范交叉在一起。 以罚代刑的特征。以罚代刑吐蕃法律规范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经济法律责任来追究违法犯罪的责任。最典型的是盛行在青海、西藏等地的“赔血价”制度。所谓“赔血价”,就是杀人犯或其亲属只须向受害人及其亲属支付一定数量的财产(包括牲畜、枪支、金帛等),以补偿受害者家属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就不再实行血族复仇或追究刑事责任的习惯法制度。据考证,赔命价、赔血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西藏的《法律二十条》。这里的不仅反映了以罚代刑的特征,还反映了法律对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对等级进行了森严的规定。 司法审判制度中的“神判”特征。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在吐蕃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认为神灵是最为可靠的,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所以神判无疑是一种看似“合理高效”的选择。对于“神判”种类及形式,在这里列举了一些在民间流传的一些“神判”方式: 1起誓。一般让双方当事人以佛法僧及各种圣物等发誓,用以证明自己的证词与事实相符,或者表明自己清白。审判人员以是否敢于发誓作为判决好恶的依据。 2抓阉。抓阉是藏区普遍采取的神判方式之一。届时由他人将两张写有无罪,有罪字样的两个纸团包在两个炒面丸之中,让双方当事人各选取一粒。拿到写有有罪字样者即为罪犯,对方则为清白。 3卜卦。在头人的主持下,活佛诵经祈祷并进行卜卦。卦示何人有罪,既使他没有犯罪,也要受到惩罚。 神判之所以在西藏流行,是有其背景原因的。首先当时吐蕃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办案条件最差,人们无法找到更为有效的办案手段。其次,在一个宗教盛行的地区,人们人为神是最为可靠、公正的,不会偏袒任何一方。第三,此种审判方法运用起来便于付诸实施。因此人们自然乐于使用此种制度。但是神

藏文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时期创制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藏文在公元世纪初吐蕃时期创制到现在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成熟的语法、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表现力和对社会的较强渗透力,成为藏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的通用语言之一,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 我国的藏文报纸从年《西藏白话报》创办到现在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传播体系中颇具影响力和独特传播功能的平面媒体之一,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藏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我国近代报业的兴起中,年在西藏拉萨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最早的报纸《西藏白话报》,由清朝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张荫棠组织创办,也是我国藏区第一家创办的近代藏文报纸。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办报宗旨。以官方文件为主要内容,还有新闻、文学、杂论等。石印,旬刊,每期发行约份。该报大约在年停刊。 世纪初我国内地掀起创办白话报的热潮。年在北京创办了《藏文白话报》,由蒙藏事务局主办,综合性刊物,藏、汉文对照版,月刊。年月更名为《藏文报》,以提倡民主、各族同胞合力并进、共建中华民国为办报宗旨。 年月创刊了《新青海》,由青海省政府主办。为青海最早出版的现代报纸。汉文版,部分内容有藏文版,以藏汉合璧形式发刊。年月停刊。以建设新的青海,打破西宁的闭关封锁阵线,沟通文化军政交流,当好舆论喉舌,掀起前进高潮为办报宗旨。设有中外要闻、本省新闻、副刊等栏目。 年月创刊了《西康新闻》,西康省康定《西康新闻》报社主办。综合性报纸,藏、汉文版。藏文版不定期出版,每期开版。汉文版为日报。以向康区和西藏宣传抗日,报道西康省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为办报宗旨。设有西康动员、涛声、康区青年周刊、副刊等栏目。 年月在香港创办了《国民日报》藏文版,由国民党中央主办。年香港沦陷后停刊。年抗战胜利后复刊。年停刊。 年月在康定子耳坡国民党西康省党部创刊了《西康国民日报》,为西康省政府机关报,也称《国民日报》。汉、藏文版。藏文版为周报,除部分文章外,大部译自汉文版《西康国民日报》的内容。汉文版为日报,对开版。每期发行份。年停刊。其报道的主要内容为政府公报、文件、国内外新闻、生活常识、藏区建设、藏族风俗、历史、宗教、社会调查等。藏文版发行到甘肃、青海、西藏、云南藏区。 新中国成立后,藏文报纸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而且是有了质的飞跃。年月日创刊了《青海藏文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藏文报,也是我国用藏文出版的第一张地方党报。由

唐朝三百年间对外战争的胜负表详解

唐朝在290年中,对内对外的大战小战无数,几乎无年不战。 唐朝的内部战争主要有:唐初统一战争、李敬业反武之战、安史之乱、德宗削藩、宪宗削藩、武宗削藩、庞勋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唐末藩镇战争这九场。 另有对羁縻州内的僚人、西原蛮、岭南蛮的平叛战争,时断时续,因为是羁縻州所以不好区别是内战还是外战,又因规模不够大,故不列入。 因战役太多,故将相关战役整合为一场战争,分列如下。 1、唐与突厥的战争 武德三年至贞观四年(620-630) 唐与突厥第一次战争:东突厥汗国灭亡,其地并入唐朝。 贞观十六年至显庆二年(642-657) 唐与突厥第二次战争:西突厥汗国灭亡,其地并入唐朝。 调露元年至开元九年(679-721) 唐与突厥第三次战争:西突厥叛乱被平定,东突厥遗民成功复国,成为北方大患。 天宝元年至四载(742-745) 唐与突厥第四次战争:后突厥汗国灭亡,回纥汗国臣服于唐朝。 2、唐与吐谷浑的战争 武德五年至贞观二年(622-628) 唐与吐谷浑边境战争:吐谷浑屡被击退。 贞观八年至九年(634-635) 唐平吐谷浑战争:吐谷浑被征服,为唐朝所控制。 3、唐在朝鲜半岛的战争 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645-648) 唐与高句丽第一次战争:双方均未达成目标。 永徽六年至总章元年(655-668) 唐与高句丽第二次战争:百济灭亡,日本被击溃,高句丽灭亡,百济和高句丽故地并入唐朝。 咸亨元年至仪凤元年(670-676) 唐与新罗战争:新罗吞并百济故地及部分高句丽之地,在军事对峙下,新罗臣服于唐。 4、唐与吐蕃的战争 贞观十二年(638) 唐与吐蕃边境战:吐蕃被击退,臣服于唐。 龙朔二年至乾封二年(662-667) 唐与吐蕃边境冲突:吐蕃吞并吐谷浑,成为唐朝最强劲的对手。

第7期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

七年级历史第7期导学案 制作人:邱艳红 审核人: 签批人: 班级: 姓名: 组号: 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1 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2、识读“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学习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早在1300多年前,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唐的文化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的称文成公主为“阿祖加沙”(意为汉族啊姐)。现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已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打破了西藏长期封闭的状态。 ①材料一中的“中华”和“夷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此材料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什么关系?材料二中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何历史意义? ③假如当时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藏族的事情? ○ 4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财力、人力、物力上加大了对西藏的援助,派出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科技人员入藏,西藏和内地的先进省市结对,进行对口重点帮扶。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二.达标检测 1、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 A 、唐高宗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 .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 .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不断加强 C .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 .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在苍山与唐朝使团会盟的首领是: ( ) A 、吐蕃赞普 B 、突厥可汗 C 、南诏王 D 、匈奴可汗 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到“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趁”其中的“文皇”是指( ) A 、汉文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5、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6.在封建社会里,汉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皇帝,而少数民族则另有称呼,请问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7.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就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那么这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是:( ) A.吐蕃 B.回纥 C.靺鞨 D. 南诏 8.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敌,朕独爱之如一”。因而受到各少数民族的拥戴,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9、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 A 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B 与吐蕃赞普和亲 C 、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 、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吐蕃王朝对外交往特征浅析 (2)

吐蕃王朝对外交往特征浅析 【摘要】本文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并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对吐蕃王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征进行宏观上的分析,从而勾勒出吐蕃对外交往的基本轮廓,以期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吐蕃王朝发展进程中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项策略所发挥的作用,并试图探讨这些因素与吐蕃王朝崛起、强大和称雄中亚地区的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 关键字:吐蕃王朝高原地域佛教 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的先进文化采取什么态度,是影响民族文化能否得到延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处于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在其发展的重要阶段——吐蕃时期就很成功的吸取外来先进文化,为藏民族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溶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 藏族先民们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唐代称为吐蕃,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藏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高原地域特点是藏族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所以藏族所居住的青藏高原地域环境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以此按常理来推理,藏族似乎应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民族。然而事实恰好相反,藏族在其自身历史发展进程中却始终表现出了一种极为惊人的开放特征,积极向外开拓,积极的对外交往,尤其是在藏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吐蕃王朝阶段表现最为突出,这一现象是颇耐人寻味的。为此,本文将就吐蕃王朝对外交往特征与藏族历史发展之内在联系作一初步的讨论,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对外交往的开放特征与藏族的历史发展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漫长时期内,藏族先民就已经与周围的民族进行着长期的不间断的交往。其土著文化系统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但西藏高原的土著文化却绝不是在封闭和孤立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相反,而是在不断与周边相邻地区各原始居民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或融合,不断广泛地吸取外部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可以说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藏族先民就已经有积极对外交往的历史和传统。吐蕃王朝时期是青藏高原社会大开放和大发展的时代,是青藏高原整体文化形成和奠基时期,同时也是藏民族这一庞大的民族共同体开始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这两个过程却是通过吐蕃社会的全面开放和向外开拓来完成的。因此,开放性发展可以说是吐蕃时代最为显著的时代特点。吐蕃时代的大开放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交往过程始终伴随着全面的向外扩张。吐蕃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即以向外的开拓和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并展开了持续达200年之久、强有力和全方位的向外武力扩张。吐蕃武力扩张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和持续时间之长,作为一个高原王朝乃是极为罕见的。在扩张之鼎盛时期,吐蕃势力曾东取长安,北占西域之四镇,西抵中亚各国,南达尼婆罗和印度恒河流域。此正如《旧唐书·吐蕃传》所言:"彼吐蕃者,西陵开国,积有岁年,蚕食邻善,以恢土宇。高宗朝,地方万里,与我抗衡,近代以来,莫之与盛。"不过,吐蕃扩张之最大和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却是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并将青藏高原范围内众多的部落和部族纳人了其统治之下。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它标志着青藏高原各部落和部族从过去分散和多元状态开始迈向了一体化的进程,这无疑为藏族自身之形成奠定了基础。这表现于两点: (1)吐蕃王朝的扩张及由此实现的对整个青藏高原地域的统一,基本奠定了此后藏族的地域分布格局;

试述吐蕃时期法律特征

试述吐蕃时期法律特征 理论综述 勤劳勇敢的藏族先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居住地域相对固定、语言大体统一、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藏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它根植于藏族文化的土壤中,构成了藏民族的行为规范。对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有深入的影响。吐蕃时期是藏民族发展史中重要的历史阶段,是青藏高原整体文化形成和奠基时期,同时也是藏民族这一庞大的民族共同体逐步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研究吐蕃法律的特点,是考察藏族法律文化擅变历史规律的基础。对现代西藏社会的法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藏族是中民族的成员,藏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在中华文明在大发展和大一统的过程中相对滞后。直至公元十六世纪中期,元朝皇帝忽必烈(1215-1294年)即蒙古汗王位后,封贡嘎坚赞的侄子、萨迦派法王八思巴为国师。1264年,忽必烈设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领院事。在总制院(后改宣政院)下,设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现今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正式将西藏纳入中原王朝管辖之下。也正因如此, 加之其他诸多方面的影响, 西藏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虽然不乏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但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吐蕃时期是西藏历史上文化、社会重要的奠基时期。是西藏奴隶制文明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吏制组军、经济文化、典章制度、宗教哲学、艺术歌舞等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同时,这一时期制定了维护奴隶制的法律,成为了后世

只能够懂法律的基础。 法律的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其所在时期的法制念、阶级思想、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吐蕃时期的法律研究,有助于了解西藏传统文化、人文思想以及传统纠纷解决方式方法,可以在现代法律的运用中更好结合本地实际文化,使现代法律更好的推动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 吐蕃法律发展的开放性 吐蕃王朝时期是青藏高原大开放与大发展的时代。是青藏高原整体文化形成和奠基时期,同时也是藏民族这一庞大的民族共同体逐步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吐蕃具备建立统一法律制度的社会条件,是在松赞干布时期。7世纪初,囊日论赞之子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苏毗、羊同诸部,将首邑迁至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①。在此之后松赞干布制定《六类大法》:1《以万当十万之法》,2《十万金顶具鹿之法》,3《王朝准则之法》,4《扼要决断之法》,5《权威判决之总法》,6《内府之法》。吐蕃社会发展到松赞干布时期,走过了千百年的历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社会的主流也总是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其中发挥作用的是社会自身积累起来的各种规范(各部族制度、习惯),而这些规范就成为松赞干布创制统一法律制度的极其重要的基础②。这些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不仅包含了藏族的土著文化,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吐蕃的统一过程也包含着一个向外扩张的过程。再向外扩张的同时还包含着一个重要的过程:对外部文化的学习和吸收。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制定法律时或多或少的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巴沃·祖拉陈哇说,松赞干布“从北方霍尔以及裕固之地,引入法律职事的 ①吐蕃的起源及建立来源:百度百科

10.唐与吐蕃对西域的争夺

唐西州时期:公元640——792年 唐蕃争夺与西州府兵唐朝在西域以及河西陇右的统治秩序,很快就受到来自南部青藏高原的吐蕃人的挑战。吐蕃王国兴起于六世纪下叶叶,在其英主松赞干布(约公元581—649年)统治时期,势力迅猛发展,统一了高原上的各个部族以后,就向外扩张。松赞干布死后,其孙即位,吐蕃朝政被宰臣禄东赞家族控制。在此期间,禄东赞和他的几个儿子亲率吐蕃军队,东侵吐谷浑,西击大、小勃律,势力进一步膨胀,很快就登上了西域历史的舞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十二月,吐蕃军队经勃律(今巴勒提斯坦和吉尔吉特地区),走帕米尔道进入西域,在疏勒南面与唐军相遇。唐军准备不足,只好用军资贿赂吐蕃,约和而还。不久,吐蕃在弓月和疏勒两国的勾引下,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侵袭于阗。唐朝派西州都督崔和辩和左武卫将军曹继叔,率领以西州府兵为主力的部队,救援于阗,取得了胜利。 可见,在显庆三年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以后,西州仍然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前进基地,西州的府兵和百姓是许多次重要战役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西州还是龟兹的安西都护府受到威胁时的退守之地。咸亨元年(公元676年),吐蕃在西突厥余部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的支援下,一举攻陷西域十八州。唐朝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把安西都护府撤回西州。唐先派阿史那忠为西域道安抚大使兼行军大总管,收拾残局。继而又遣萧嗣业在咸亨四年(公元673年)率领西州等地的府兵,讨伐弓月和疏勒,取得了胜利。同年底,两国国王来唐朝请降,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朝已经基本恢复了在塔里本盆地的统治。 但是,与唐对敌的西突厥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的势力不断增长。与吐蕃联合,在仪凤初年(公元676-677年)再次攻占安西四镇。唐朝这次采用裴行俭的计谋,以护送流亡唐朝长安的波斯王泥涅师回国为名,在西州悄悄组织兵力,佯装打猎。向西进军,出其不意,在碎叶城(今苏联托克玛克南阿克·贝希姆城)附近,一举擒获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唐朝重设安西四镇,并用碎叶取代焉耆为四镇之一,目的是切断吐蕃和西突厥的联合。唐军主力从碎叶撤回,波斯王则由西州的府兵经护蜜(今阿富汗瓦罕)送到吐火罗国。 武则夭执政初年,东突厥在阿史那骨咄禄及其子默隹啜可汗的率领下,在漠北复兴,南下侵扰。吐蕃也乘机进攻安西四镇。吐鲁番出土的一些征镇名籍和户籍记载,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朝曾分兵四路,以金山、金牙、疏勒、昆丘为行军道名,救援碎叶、龟兹、疏勒和于阗的驻军,大批西州的府兵和应征入伍的百姓奔赴前线,抵抗吐蕃。到十一月底,唐军终于支撑不住,武后下诏,放弃安西四镇。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反击吐蕃的安息道行军,惨败在弓月城西南的寅识迦河,彻底失掉了安西四镇。武后把行军大总管、文昌右相韦待价流放到岭南的绣州,斩副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安西副都护唐休璟贬为西州都督。唐朝的势力再次退回西州。 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在西州都督唐休璟的建议下,唐朝开始反攻,由右鹰扬卫将军王孝杰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带领西州都督唐休璟、。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等率军进攻吐蕃,又重新收复失地,设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安西都护府在龟兹重新设立,并征发汉兵三万人镇守西域。这一措施虽然在朝廷中引起争议,宰相狄仁杰上疏反对,但它的施行,无疑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此以后,四镇由中原调来的汉军亲自镇守,增强了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从长寿元年到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将近一百年里,虽然西域个别地区

吐蕃王朝军队给养方式探蠡

吐蕃王朝军队给养方式探蠡 朱悦梅 原刊《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第149-154页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内容提要:吐蕃王朝建立之初,军队给养制度保留着部落制的特征,出兵不带军粮,依靠掳获的东西度用。随着其军事行动中战线的拉长、战场的扩大,其给养方式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应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汉、藏文文献,分析认为吐蕃的军队给养方式,针对不同战场的区域地理特点,补充新的补给方式,在西域地区出现了给养配给制;在山区农业物资相对贫乏的地区,放弃传统的给养模式,采用赎买方式维持对部队的供给;在关陇半农半牧的地理条件下,仍保留部落迁移的生活方式,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 关键词:吐蕃,军事,唐代,历史地理 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青藏高原的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吐蕃王朝具有奴隶制和封建制并存的特征,特别是原始公社制时期军事民主制特点的遗存,使吐蕃王朝时期的军队显得既强大又稳固,堪与势力强大的唐王朝相颉颃。 吐蕃军队的作战风格以剽悍骁勇著称,一方面,军事组织兵法森严,具有较强的荣辱意识,另一方面,与吐蕃部落制度下的所谓出兵不带军粮,依靠掳获的东西度用的激励措施不无关系。这种军队出征时自带给养的方式,在吐蕃王朝建立初期的军事征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吐蕃向外发展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军事战线延长,军事部署趋于复杂,军队的给养方式就不得不根据军事地理的新要求和军事进程的新变化而有相应的调整。 吐蕃军队给养的方式、体系与变化过程,与吐蕃的社会生活方式、军队的组成、军队作战的特点、吐蕃的作战区域及其地理特征等有密切关系,随着军事进程的发展和进攻区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方式与特征。 一、吐蕃军队的组成 吐蕃早期与唐军的作战,军队人数动辄达10多、20万甚至40万之多。如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从侵掠之”。[①] 又如,大非川一役,吐蕃投入乌海战区的兵力20万、大非川战区的兵力40万。那么,吐蕃何以在一次战役中就能集结如此众多的军队以投入前线战场呢?这还得从吐蕃的军队组成说起。 从藏文文献可知,吐蕃军队中有专职的“奴”,但这种军士的配置体系并非吐蕃王朝创建之

吐蕃王朝分裂时期

吐蕃王朝分裂时期 自朗达玛被杀,吐蕃王室内部争权,致王朝分裂,形成世俗和宗教的封建割据局面.这一时期是从唐末公元八四二年朗达玛死后起,至元初八思巴封为帝师,受供十三万户,建总制院以前,即公元一千二百七十年为止,其分裂时期,共约三百余年。 阿里王系 尼玛贡逃于阿里建立王权。彼生三子。长子白德日巴贡据孟域;次子扎西德贡据布让;三子德祖贡据象雄。德祖贡有二子即柯热与松额。兄出家名耶协沃[注释:耶协沃:又称拉喇嘛?耶协沃。凡王族出家人名前均加“拉”字,是一种尊号。他未出家前曾娶妻生有二子,即纳嘎热咱和德瓦热咱。他后半生因阅读先祖史册,心生感慨,奋然立志欲继承祖先宏法事业,遂出家为僧。此时已无传戒经师,他只有在佛像前为自己授戒。曾建托林吉祥神殿,派遣二十余名聪慧少年赴迦湿弥罗学经,培养出了大译师有仁软桑布、小译师扎九喜饶等人,对于佛教大作饶益。耶协沃为欲迎请班智达来藏宏法,曾往印度边区觅金,不幸为边地伽尔劳王所擒,索取多金不获,遂被害(《汉藏册府》216-218页)。《青史》说耶协沃系带兵攻打伽尔劳,战败被擒,伽尔劳要他放弃信仰佛教,否则以身相等之黄金来赎则释(《青史》300页]。斯时前宏佛教趋于衰落,迎请班智达之规,亦已废弛。历经多时,始有尼婆罗一善巧译师名勒汝哲,迎请班智达?查拉仁瓦与米底二师来藏。勒汝哲忽卒于途中,二师不解藏语,遂致长时流落藏地。米底曾于道那[注释:道那:道那河的河谷地区,在日喀则的西北,南木林县的西边]作牧羊人,久之,始遇一有识之士,二师方能行至朵康,略开讲听之宏法事业。米底曾著有《语门利刃论》。盖此时藏地誉为法师之人,多于经教缺乏智眼,乃骄慢愚鲁之辈,审观此情,诚如萨迦班智达所云:“如果去到独足国,两足反不算人类”。又云:“所谓旃檀虽胜金,愚者以之作木炭”。此诚真实不虚之语也。 拉喇嘛耶协沃迎请东印度班智达达磨波罗来藏,广宏毗奈耶之讲解及实修。其随行弟子有三波罗。所传律戒则称为上路律传[注释:上路律传:藏人习惯称西北为上,东南为下,因为康藏几大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的,故甘青藏区称为朵麦,属下路,阿里称为堆,属上路。律戒是佛教的根本,朗达玛灭佛,破坏佛制,首先破坏僧相。佛教重兴,则以恢复戒律传持为其重要标志。故达摩波罗等从阿里开创的戒律传承,则称为上路律传,喇钦布、贡巴饶色等从朵康开创的戒律传承,则称为下路律传]。柯热之子拉德迎请班智达?苏布提室利辛地广译“波若”类经论。复依止大译师仁钦桑布作为顶首供境师。仁钦桑布,生于谷格之娘旺热那渚村,两岁时则能诵梵文声韵咒字,并于地上作画,示现种种奇迹。故其前生决非愚昧如羊之辈,而乃班智达之世代转世者。其受鼓动去印游学之因,先是有一化缘班智达,不解诵读梵本,桑布心生烦闷,乃就树荫假寐,梦中见一具足空行德相妇女与之言曰:“迷恋故乡入魔网,如蚕吐丝缚自身,若入欲求解脱道,当往北方迦湿弥,如水奔流印东西,教诲译藏方为安”。师经此指点,作为增上因缘,曾多历艰辛,始抵迦湿弥罗国。旋至迦拉卫日城,遇一婆罗门,相其手纹,则为之祝福赞颂。又运用“如意宝珠神行法”,至达玛拉萨里达罗城,拜谒班智达?高羯罗哇玛,听受瑜伽续及其修法教授,译成藏文。并在众多班智达前请教决疑。方拟回藏,依梦兆指点,又往访那若巴、迦玛拉古布达、阇那米扎等诸大德,听受难以数计之甚深和广大经论教授。总共依止班智达大师约七十五人,可谓已达经论教诲之彼岸,佛教后宏时期,译师之中无有能与之相颉颃者。智王?耶桑孜巴亦云:“后宏密教之鼎盛远过于前宏者,亦此译师之力也”。曾有如是之赞语。 拉德有三子:沃德,希瓦沃,绛曲沃。第三子比丘绛曲沃者,为精通内外诸法及善巧译事之人也。先是,耶协沃以王位授与其弟,自任将军,率兵远征伽尔劳,兵败被擒。伽尔劳劝其舍弃皈依三宝,否则将以身量相等之黄金相赎,二者随办其一,则可获释。如此张其巨口,使诸侄等为寻多金,致稽延时久。耶协沃遂云:吾年已迈,纵然赎出难益佛事,比金不

吐蕃王朝的财政制度和财政收入的来源

吐蕃王朝的财政制度和财政收入的来源 展开全文 《细读吐蕃》系列第七篇:吐蕃王朝的财政收入 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开始不断兼并周边政权,并向着帝国的方向迈进。 在不断兼并邻邦的过程中,吐蕃原有的政治格局也随之不断变化和调整,一批旧权贵因此消失,新权贵不断出来。 当松赞干布登基后,他必须迅速对旧有制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 一、吐蕃政治体制的调整。松赞干布时期颁布了,以“基础三十六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规划。

其中,“六大法典”的第一项“六六大计法”(又译“万当十万之法”),便是将吐蕃领土划分为具有军事和行政双重功能的“四茹”(后形成“六茹”)、六十一个“东岱”。 在四茹的划分中: 卫茹,以拉萨大召寺为中心; 约茹,以雅隆昌珠为中心; 叶茹,以香地雄巴园(现在的南木林雄雄)为中心; 茹拉,以赛地方的杜尔巴纳(萨迎赛区)为中心: 被吐蕃征服后的苏毗、象雄,分别设了苏毗茹和象雄茹。 茹一级行政体制的设立,打碎了之前小邦国的疆域,将整个吐蕃领土置于王室权利的管控之下。 从经济意义上说,“茹”的首领“茹本”由王室任命,在相应管理地区拥有财产支配权,并承担相应义务。 同时,在每“茹”下又封十六个地方官,四茹总有六十四个地方官。这些地方官具体负责辖区的经济社会事务。 针对在建立吐蕃王朝期间有功的贵族,王室还赏赐了十八个“采邑”。 从各大贵族“采邑”所处的地区上分析,没有与在“茹”下的十六个地方重合,显然采邑并没有占吐蕃大量的地盘,也不是吐蕃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茹”下还设有偏向军事功能的“东岱”(千户),总

计六十一个。 “东岱”以部落为基础来划分,每一个东岱的属地就是各自东岱的兵源区,负责为军事行动提供有组织的士兵来源。 需要注意一点,吐蕃的军事、行政结构,是纵向隶属关系和平行交叉关系的混合体。“茹”与地方官、地方官与采邑封地,为纵向隶属关系;而地方官与“东岱”,则是平行交叉的协作关系。由“茹”、“地方官”、“采邑”、“东岱”构成的混合管理体系,非常有效的削弱了部落贵族的势力,将部落和各酋长都纳入到统一的轨道中,使吐蕃王室的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巩固。 二、吐蕃财税制度的形成虽然,松赞干布生前制定了一系列财政、社会组织、官僚体系和军事制度(“六六大计法”、“十万金顶具鹿法”、“内府家法”等)。 但他所处的时代,毕竟是吐蕃王朝草莽初创的时期(“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旧唐书·吐蕃传》)。松赞干布生前,吐蕃王朝的制度并没有彻底完成。禄东赞主政期间(公元650-667年) ,又对松赞干布制定的律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增订。 首先,他主持了大规模的户口清查,详细统计吐蕃国内的人口数量; 其次,在掌握了户口数量的基础上,加强了赋税的统一摊派与征收;

拓展延伸:吐蕃兴衰

吐蕃兴衰 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吐蕃的起源及建立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代汉文史籍。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音转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吐,多数人认为是汉语“大”的音转,系就吐蕃向唐朝自称“大蕃”而音译;也有解释为藏语“lho”(意为山南,吐蕃王室的发祥地)或“stod”(意为上部,即西部)的音转。 6世纪时,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7世纪初,囊日论赞之子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苏毗(今西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羊同(今西藏北部)诸部,将首邑迁至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虽然按照藏族历史的传统,松赞干布是第33任吐蕃国王,但是因为在他即位之前藏文尚未创制,所以很难肯定在他之前的吐蕃王的历史正确性。在《贤者喜宴》等藏文历史书和在敦煌发掘的古藏文历史文献里记载着在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赞普的许多传说。 吐蕃的疆域 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西藏拉萨市),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安史之乱后,吐蕃向东、向南扩展,取得了唐朝大片土地。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国势衰落,以后内部分裂。10世纪时,河陇地区只剩下一小部分,祁连山南麓的阿柴是原臣属于吐蕃的吐谷浑部落,在今青海地区的吐蕃族称为脱思麻,

吐蕃时期周边交通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9204216 [作者简介]田峰,男,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 吐蕃时期周边交通研究综述 田 峰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吐蕃周边交通的研究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向来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主要以“唐蕃古道”为 主。笔者对古今吐蕃周边交通方面的资料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对吐蕃周边的交通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希望以后对吐蕃周边交通的研究能够打破单一的“唐蕃古道”研究,而在吐蕃通往西域的道路、吐蕃通往南蛮的道路、吐蕃通往印度的道路、吐蕃通往中亚的道路都有系统性的研究,从而对吐蕃王朝时期的交通和文化有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吐蕃;交通 [中图分类号]K 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330(2009)0420037204 吐蕃王朝是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雅砻谷地的强大政权,虽然文献在很少提到7世纪以前的吐蕃,但自从吐蕃崛起之后,整个亚洲大陆的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才开始注意这个强大的政权。吐蕃王朝的出现打破了中亚的静寂,赞普以强势态度开始了征服世界的伟大抱负,但幸运和不幸的是这种征服活动自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击,特别是如日中天的唐王朝更是不允这种放肆的行为,于是以唐蕃战争为主线的争夺霸权斗争开始了。战争所及,也是交通所至,吐蕃铁骑所到之处,开辟了很多条交通线。从此随着战争的发展,吐蕃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开始汲取多方面的文明,而其处于三大文明夹心地带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迎合了这种要求。但遗憾的是人们更多地注意的是文明本身,往往忽略了文明传播的途径,这从有关交通方面捉襟见肘的记载就可以看出。所以,对吐蕃交通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吐蕃周边交通研究的意义 不管是古代的文献还是近人今人的研究,往往把吐蕃周边交通的侧重点放在所谓的“唐蕃古道”的研究上,事实上,吐蕃的崛起是伴随着四通发达的交通网的编织的,而吐蕃文明的进程也是沿着这些交通路线铺开的。因此,吐蕃的交通线是很复杂的,并非只有“唐蕃古道”这一条。由于 文献资料的缺乏,更多的研究者往往把吐蕃时期的文化交流重心放在汉藏文化交流上,以偏概全。 事实上,除了这条道路外,吐蕃西北、东北通西域的道路,吐蕃西部过勃律到西域、南亚、中亚的道路,过 宾到西域、中亚、南亚的道路,吐蕃东、东南的道路(主要是通往南诏和川西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甚至某些道路在一定的时期内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对吐蕃的交通情况和吐蕃的文明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必须在当时整个中亚的大环境之下去看吐蕃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战争。 吐蕃王朝兴起之后采取了向外扩张的积极政策,这种扩张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因而战争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便成了家常菜,也成了吐蕃王朝臣服邻邦的第一选择。正因为如此,学者们对战争本身的关注超过了其他的方面,其实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交通史、一部文化史。战争所到之处就是交通线延伸的地方,因此学术界的有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在唐蕃交通方面,往往认为文成公主的下嫁才开辟了“唐蕃古道”,以笔者愚见,战争所起的作用远远超出了这一点。吐蕃兴起之后有一种直逼黄河的趋势,吐蕃向东的扩张才是这条线开通的关键。当然,我们并不抹杀文成公主对这条线的贡献,因为自从文成公主入藏 后,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1] ,走这条道路 7 32009年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帝国残阳——唐与吐蕃的先后沉寂

帝国残阳——唐与吐蕃的先后沉寂 一、西域唐军的绝响 自670年开始,唐、蕃两国便在安西四镇进行了反复的争夺,这块战略要地数次易手。不过自从692年唐军趁吐蕃内乱夺回四镇之后,此处便一直由唐所控,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一起共存至790年。其实在692年之前的几十年中,吐蕃的军事实力始终占据明显上风,只是因为内部不和,一些外围部落叛离,这才丢失了安西四镇。四年之后,方历内讧的吐蕃又在素罗汗山前大破唐军,阵斩大唐十万劲卒,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唐朝在河陇地区本已无法支撑。幸好在两年之后,吐蕃国中爆发了大规模的内乱,数度大破唐军的名将钦陵被杀,吐蕃国内政局摇撼,军心动荡,一时无力发动大的攻势,才给了唐朝喘息之机。等到国主弃都松渐渐掌控住权力,国内局势渐趋平稳时,却又恰好赶上唐玄宗改革兵制,唐朝边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而此时的吐蕃已经失去了钦陵这样的天才统帅,又因内乱而元气大伤,对唐朝的战略优势已不明显,因此一直未能夺回四镇。 751年,大唐惨败于阿拉伯帝国之手,镇国的七万安西精兵全军覆没,元气大伤。四年之后,唐帝国又遭遇了安史之乱,从此一蹶不振。伴随着唐朝的衰败,吐蕃趁从763年开始大举伐唐,唐军在河陇战场上节节败退,西域与唐朝中枢的联系很快就被切断,唐朝重要的经济命脉丝绸之路从此罢废。此时弱小的唐朝对西域根本无力应援,只好任其自生自灭,不过四镇军民历经多年的胡、汉融合,早已将西域当成自己的故乡,不愿远迁中原,大多选择了继续坚守于此,因此直至789年,驻守在安西四镇、北庭,以及伊、西二州的唐军还控制着葱岭以东的西域地区。 用宏观的视角来看,其实在781年蕃军攻陷要隘沙州之后,唐朝在西域的残存势力就已变成了吐蕃人的囊中之物,然而西域唐军在退路被切断之后,竟然还能坚持近三十年,委实相当难能可贵,其表现与那些举措拙劣,被吐蕃人打得抱头鼠窜,甚至望风而逃的各支唐军可谓大相径庭,堪称是昏黑中的一抹亮色。当然,已被大食打残的西域唐军竟能得保四镇不失,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实力如何强大,而是因为在这数十年中,吐蕃人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抵挡、防御大食之上,剩余不多的兵力也将军事重心放在东进夺占唐朝的河陇地区之上,始终没有全力进攻安西四镇。据出土的《敦煌文书》中的《河西节度使判集》记载,在765年前后,河西唐军由于无法抵挡吐蕃偏师的进攻,曾遣使前往四镇“索救援河西兵马一万人”,显然此时西域的形势要比河陇地区好得多。 当然,西域唐军之所以能够苦苦支撑下去,最根本原因还是得到了回纥人的庇护。在大唐于西域式微之后,回纥汗国逐渐强大起来,取代了唐朝之前的地位,与大食和吐蕃在西域鼎足而三,大食控制着葱岭以西;吐蕃西据伊吾,东占河陇;回纥则占据了金山以东的漠北草原,左右了北庭地区的局面。在交通为吐蕃人阻断之后,安西地区一度与中原音信断绝,仅凭自身又无力抵挡吐蕃的军事压力,只好投靠了回纥人(“北庭、安西,既假道于回纥朝奏,因附庸焉”——《旧唐书》卷208)。而由在诸史料中,安西地区与唐廷重新进行通信的最早记录载于768年不难推知,北庭和安西附庸于回纥当在768年以前,之后的物资获取和与中原的通信往来则都借助回纥人把持的通道,后人称其为“回纥道”。此时吐蕃主力正与大食对峙,又以偏师进攻大唐的甘陕地区,无力再同时与强国回纥爆发大战,这才没有遣偏师将西域的唐军剪灭。 然而好景不长,葛逻禄、白服突厥以及北庭附近的沙陀部落原本均臣服于回纥,但由于回纥人对其“多渔撷”(《新唐书》卷234),这些部族不堪盘剥,最终均转投于吐蕃,西域的力量均衡因之被打破,局势立时大变。重拾优势的吐蕃与倒戈的诸部联军,于789年大举进攻北庭,回纥出动重兵救援唐军,却被打得大败亏输,被迫撤回漠北。在失去回纥人的庇护之后,仅凭西域唐军自身,根本无法抵挡吐蕃的攻势,到792年时,安西和北庭二都护府已相继被蕃军攻陷,吐蕃将天山

《中国历史各朝代版图一览》

一.五帝: <约公元前26世纪——约公元前22世纪末,或21世纪初>历经约400年,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没有地图! 世界承认的中国历史最早时期是商朝,因为有商代青铜鼎甲骨文出土,而神马三黄五帝和夏朝人家外国都认为只是传说而已,因为至今也没有出土过比青铜鼎更早的文物,如果有的话,中国就能排文明古国第一了,而我们一直是第四!二.夏王朝: <约公元前22世纪末——约公元前17世纪初,>历经400多年。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也木有详细的地图!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源于夏朝。 三.商王朝: <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11世纪>历经约600多年,

开国君主-汤王,商朝出现甲骨文,商朝的青铜艺术中外闻名!最后一个王纣王。 四.周朝: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周朝共历经844年。周朝分为2个阶段: 1.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历经329年。 开国君主-武王,姬发。<封神榜上面有的> 最后一个王-幽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他。

2.东周<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历经约256年。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1.>春秋五霸:<约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时间关系不再做详细说明...... <2.>战国七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早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1000多年。 战国七雄前期版图。。。。。。。

战国七雄后期版图。。。。。。。。。。 五。秦朝<秦帝国>: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历经15年!秦始皇-嬴政。

秦帝国版图。。。。。。 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六。汉王朝: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历经426年。分为西汉和东汉。 1.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历经231年。著名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中国历史-吐蕃王朝的强盛

中国历史:吐蕃王朝的强盛 一、噶氏家族的专权与衰落 松赞干布去世后,其孙芒松芒赞(《新唐书》作乞黎拔布)继位,国事由大相噶·东赞代行,是为噶氏家族专权之始。 噶·东赞当政期间,抚服边地,规定赋税,区分“桂”(武士),“庸”(奴隶)等级,清查户籍,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也日臻完备。噶·东赞为人沉勇有谋,善机变,用兵有节制,在吐蕃王朝中,声名显赫,是一个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相。667年(唐乾封二年),噶·东赞卒,其子钦陵兄弟先后执掌王朝实权。在噶氏家族掌权的50年间,吐蕃王朝的实力又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对外不断进行武力扩张。 670年(唐咸亨元年),吐蕃攻占安西四镇: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区县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于阗(今新疆和田市西南),构成了对唐朝一向重视的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即“丝绸之路”的威胁。唐朝派出以薛仁贵为首的10万大军攻吐蕃,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

县切吉草原)遭到钦陵的阻击大败。吐蕃攻占安西四镇,既可镇慑西羌诸部,又把持了这一通商要道上的税收,而且四镇之地距吐蕃本部不远,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便于控制,因此,吐蕃争夺唐朝安西四镇蓄谋已久。安西四镇既被吐蕃攻占,唐蕃之间的征战日趋频繁,此时吐蕃的军事力量正处在强盛。发展的时期。 噶氏家族擅权期间,芒松芒赞及其子丁颉蛏芒布结(《新唐书》作器弩悉弄)都是年幼即赞普位,王朝的军政大权一直控制在噶氏家族手中,赞普位高而无实权。钦陵驻军于今青海省东部,实力有增无已,而且还培植了一批雄厚的亲信势力。在钦陵当权期间,曾经发生过大藏地区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事件(687)。大藏(rtsang—chen)疑是大宗(tsong—chen)之误写。宗,即宗喀(今青海省涅中县),为钦陵驻军所在地。 在吐蕃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是对立的阶级。王室和贵族是奴隶主阶级。奴隶主以下的都是属民。属民包括平民和奴隶。奴隶中的一部分是从被征服地区掠夺来的人民,一部分是平民在阶级分化中破产下降而变成奴隶的。奴隶要为奴隶主从事生产,或被用于家务劳动及随军的勤杂人员,这一部分奴隶称为“庸”,奴隶主还把一部分奴隶和平民编入军旅,让他们参加作战,这一部分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