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十大概念读书笔记

社会学十大概念读书笔记

7如果缺乏想象和反思那么怎么探究?

16 社会学十大概念包括不全社会学概念演变造成一锅粥

17第一部分研究整体进化论: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之间究竟是存在着一种简单的伸展或偶然的继替,还是存在着一种演化的关系。

17第二部分社会的运行机制社会历时性共时性

“历时性”和“共时性”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前者侧重于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社会结构;后者侧重于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相对静止中有永恒的运动。因此,共时性与历时性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虽然结构主义把共时性与历时性作为一个二元对立提出,但是其分析显然更注重于前者,即语言、文本或文化的共时维度,而对其历史的,即历时的发展的注重则逊于前者。后结构主义无意去重新进行历时性的历史叙事,它的关注点是指出共时性与历时性区分的人为性和不充分性。显然,一个“时间片段”是从一个动态的时间过程抽离而来的,正如同任何动态过程都可定格于某一个点,从而产生一个时间剖面进行分析。过程与剖面始终是同一现象的正反面。然而,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更为关键之处在于:正如同结构主义的共时性分析所寻求的系统结构实际上是由于压制意义游戏而产生的一种幻觉,历时性分析所产生的明显的时间延续性同样是有效假定的人为效果。不仅语言及其文本自身是开放的和多义的,而且它们的产生、接受以及相互影响的历史不能按照某种连续的或没有断裂的弧形来勾勒。后结构主义者意在指出,各种不同的语言产物和文本是随着时间以相当任意的和不可预测的方式相互影响、相互借用、相互评注,而且经常是相互削弱对方的表面意义。为此,后结构主义有时使用“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一词,以唤起对于随着时间而进行的文本游戏的注意。这样,后结构主义拒斥了任何关于某种无所不包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观念,允许各具特色的文本去相互影响、相互对抗。

24 第一部分社会

26 一、社会组织

26 社会组织结构现象文化现象整体诸元素的排列与组合,这种排列组合自行构成一个具有内在特征的可辨识的统一体,而不是元素诸特性的简单总和。社会组织可以是多变的,但它却应该呈现一定的稳定性。

27乔治古尔维奇认为,组织构成了社会现实的诸层面,因而群体和总体社会(如部族和国家)从来不在组织中充分显现,它们在构造上可能结构完整,但在机制上却毫无组织性可言。结构较之于组织在特征上更为绵延和松散。结构是组织不可或缺的基底。

社会组织两种研究的对象:类型学的分类研究和系统论的动态研究。

27 1组织的形式和种类

总体社会

总体社会为其他组织形式奠定了基本格局首先指文明超国家的政体人民通常从结构性完整的政治组织出发来划分总体社会

28 古代社会历史社会前者民族学家关心后者普罗米修斯社会

总体社会大部分在经历古代发展阶段后均演化为国家的形式。

马塞尔。莫斯主张对部族和国家再做区分部族状态下,中央组织的存在并不妨碍某些部分脱离,也不阻止某些部分发生深刻变化。

介于部族与国家之间总体组织前希腊社会中国伊斯兰国家等结构松散而构不成整体

的疆域广大的帝国

对于近代总体社会莫斯把它们定义为:居民在道德心理和文化上相对一致,一个国家必须有明确划定的边界,必须形成一定的经济统一体。

28如何建立起具有操作价值的分类模型来对国家进行分类呢?适用于现实具有内在严密性即涉及理想类型和既存类型。绝大部分分类模式是进化论的或以历史连续性为指针或以一个决定性的特征为依据,从某一特征出发在每一发展阶段建立相应的总体组织类型。

29乔治,古尔维奇分类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同全部分类标准进行直接参照,全部这些标准组成的总体,可与表现在总体社会各组织中的主要结构认同。而且这个总体以局部组织(群体阶级)附着于整体组织作为第一位的标准,这样整体组织就在各局部组织之间确立了等级次序。

29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以不同竞争等级为特征的组织:以封臣效忠宣誓为基础的军人集团等级、世袭集团等级、君主制国家等级、教会等级和拥有行会集团的自由城市联邦。如果用这种分类方式来考察西欧的历史进程,我们马上就发现,在君主制国家等级同城市资产阶级和穿袍贵族结盟的组织中诞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总体社会;接着是与发达的竞争资本主义相对应的民主社会,这一阶段,国家未能牢牢控制经济组织,它往往通过立法权支配行动权的方式来实现控制的目的。面对当代的发展,古尔维奇又区别了四类总体社会: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统制经济社会;专制体制的技术科层社会国家集产主义的中央集权计划社会;多元集产主义的地方分权计划社会

29 群体与集团

一些团体虽则或多或少具有某种可构造性,但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社会阶级

30人们曾提出划分团体的种种标准,如规模持续时间加入方式团结程度,但是就组织体系而言,通常以功能标准作为首先考虑的最佳标准。

阿米泰。艾兹奥尼强制型报酬型规范型(建立在对尊重和威信的回报之上)

30 根据整合形态的类型来对组织进行分类。这些整合形态可能以纪律或参与为特征,也可能以异化(整合的反面或个性的丧失)为特征。将权威类型的分类模式同有关整合形态的分类模式结合起来九种组织类型强制异化报酬纪律规范参与常见

艾兹奥尼认为在组织系统中组织的目的与组织的典型特征有一定的关联。譬如,为达到公共秩序的目的,集团的活动通常就表现出较多的强制性和异化特点。但亨利雅纳补充说,民主的进化趋于把这些目的同强制参与型组织结合在一起。经济的目的重视报酬和纪律,但往往当工作和消费受条件限制时,组织就朝报酬异化型演化。相反的,只有人们对社会现实十分清醒时,只有当民主主义价值和人格主义价值在经济集团中广为流行时,报酬参与型才成为组织发展的趋势。至于说到文化的目的性,这些目的更会刺激规范参与型组织的产生。

31有些组织可能是多功能的。任何想要反映现实的分类模式都必须是复杂的。

31 进化与运行

社会组织的起源

组织的条件 32

32列维斯特劳斯:人类从未经历过缺乏任何文化因而也缺少任何组织的自然状态。

33作为地位和角色化整体的总体社会组织,只存在于发生了一定社会共契且出现了组织规则的范围之内。通过社会控制,社会将其影响施加于个人,维持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和演化。社会控制肯定的否定的正式的非正式的。

组织的等级33

组织跨国跨国公司国家被包文明

国际性组织似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更可能酝酿成熟。

在国际性等级之下,联盟式合作式阵营式

一般理论34

生物有机体有意识的机体。社会学关心的是组成整体并实现其功能运转的诸因素总和,生物学则更关心有机组织整体呈现出的一种特有的现实状态。

社会等同组织形式主义的关系主义的普朗吉社会形体学

社会组织及其现实趋向35

组织以两种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产生有机体(社会学)另一方面它们决定了机体的品质(社会心理学方面)。有时是制度性现象特别重要,有时是集体行为的模式显得最为关键。根据这一观点建立两种分类模式。

1机体 35

领导机构要么受正式成文的宪法准则的约束要么受传统的约束。没有一个总体社会可以是无组织的。政府机构在社会生活中延伸其权力和权威的限度和期限到底应该是多少。无政府到极权政体。

36莫里斯。迪维吉尔认为,这些党派组织即是代表不同社会力量的利益和目的,为了权力斗争的需要而结构化等级化了的集团。

罗伯特K默顿指出,这种组织类型是制衡制度的产物,是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机构间权力分散原则的产物。因而,这种政治机器力求减少政府结构的功能弊端。

37沃伦本尼斯和阿尔文托夫勒已预见了科层制衰退的迹象及其由应急组织取代的可能。 2品质37

在人文科学及其所提供的认识工具和操作工具的影响下,在各种约束因素把个人变成戴维里斯曼所说的身不由己之徒的所谓大众化现象即个人屈从于总体社会的种种压力及与之发生关系的公众压力的影响下,组织出现了朝不久以前还只属于个人主动性范畴的或仅由道德规范统辖的那些领域发展的趋势。譬如计划生育

除家庭包办的古代婚姻外,两性的结合是与行为的理性化趋势相对,与社会组织的扩展密不可分。可是,如果家庭压力和阶级障碍的决定力量减弱了,那么基于个人意愿的自由择偶就会占上风吗?

38所有形式的奢华生活组织都似乎在朝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流动性和多样化的方面。而在此之前,与这个方向并排进行的是行为的同质化趋势。

41文明

首先,文明一词带有一种价值判断。

其次,文明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一定形态。具体存在的表征可称作文明的现象或文明的造物。

最后,文明一词适用于民族或社会的整体。这样,除进化程度高或具有某种特质的整体可称作文明外,其他各式各样的具有这些特征并能从中抽出独特个性的整体也可称作文明,正是各整体的个性决定了各种文明在历史上的地位。

42文化背景

探求科学的概念

莱维布律尔原始思维是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反面。

文明是啥 43

文化与文明44

泰勒认为文明与文化同义

标准 1进化的标准45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总想把众多的区别性特征归并于一,认为在奢华生活某一决定性领域里达到某一水准的事件,足以保证某一民族在各方面都进入文明生活。

复杂性和城市化

形态学标准下只要一个社会的复杂性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异质性,社会各器官之间的功能分化性达到一定程度,这个社会就是文明的。社会本身的规模必定大于社会基本细胞的规模。 46人们寻找邢台新的元素。在此地发达而在彼地不发达。格尔登柴尔德把文明的生活与都市现象的出现视作同一回事。

47雷德菲尔德农村文化如何通过城市革命。文明社会是农村社会小传统与城市社会大传统互动的产物。小传统建立在先辈的信仰和智慧之上,大传统则富于创新,思辨性强,并有大城市里的知识精英将其系统化。

技术47

这种方向上的大转折发生在当人类不再是局限于仅凭环境所提供的手段,消极地适应自然(狩猎捕鱼采集),而是趋于依靠人工的方式(畜牧农业)主动地征服自然的时候。

但是,只有技术的经济效果在社会秩序中得到反映时,技术的文明化功能才会得到确认。一方面,农业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另一方面,交换的出现,财富的流通和积累促成了集体成员的分化。

48摩尔根认为有一种技术是决定性标志就是文字。具体地说是标音文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封建主义制度导源于磨坊的普及,资本主义制度导源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其实,历史唯物主义十分重视上层建筑,重视精神性的意识形态标准。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把精神的因素同技术的进步以及阶级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精神的和道德的因素49

罗马文明时期实现了综合:在全体公民中分离出了知识分子阶层,即体验最高级形式消遣的精神贵族。在神职真正发挥作用的时代,精神贵族通常来源于祭司。

鉴定真正文明的精神标准不止一个,但与技术最直接相关的是科学知识。

在艺术和审美创造方面,文明和不文明的界线更难划清。

50在科学和艺术之外,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组织。构成文明特征的并不是制度的某种类型或法制的某种程度,也不是政府的某种体制,而是就全体社会生活而言的这些类型制度和体制的分化,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政治觉悟。

克洛伯:一方面巫术和迷信的衰退连同物质性忧虑的减轻,是鉴别文明的一条重要标准;而另一方面,文明的标准可能是宗教中的人神的出现和由此而来的动物神的销声匿迹

51雷德菲尔德:归根结蒂,尤其是被设想为文化高级状态的文明,其特征是对文化角色本身的觉悟和对理性化的追求。

古尔维奇:普罗米修斯社会当社会具有了掌握其命运的可能性和维持其发展的可能性时,文明就诞生了。

分析的标准51

文明现象的定义

52麦基弗文化师生化的表达是意识形态宗教艺术文学类似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文明史社会为保证其自身生活条件的控制所进行的创造。社会组织技术等

韦伯:价值的文化现实的文化

进化论的观点往往强调意识形态和审美创造作为区别文明人和不文明人的标准。

其实人们往往把文明一词割裂了:一方面文明抽象的表示现象的秩序另一方面文明具体的运用与受时空规定的人类整体也就是说一种是泛指的文明另一种是确指的文明文明的具体形式53

马塞尔莫斯:文明现象是诸社会所共有的,也是这些社会的过去所共有的。

我们可以吧文明定义为在性质上足够重要在数量上足够众多在范围上足够广大的文明现象的整体,也就是说,文明就是体现了这些文明现象的诸多社会所构成的规模相当宏大的整体。

3文明的类型学和现象学 54

界限

存在于每一阶段的文明都有疆域的限定,在疆域范围内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即是文明。

中世纪文明指的是一种总体社会类型,是出现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地区间往往相距遥远)的诸总体社会的统称。

55显然,遵循这种分类方式,文明一词的意思就即具体又抽象。其实,它总是游离在两个端点之间,因为,一方面,纯粹抽象的理想类型对于理解现实现象毫无用处,况且概念应当是认识的现实的工具;另一方面,如实的具体的分类模式又超越不了单个事件的水平。 2决定性特征

56实际上文明的界域取决于所选择的鉴别文明的标准

决定性的特征可以是技术范畴的决定性的特征同样可以是宗教的精神的和文化的特征也可确定为根本的特征。

林顿和卡迪纳认为,人们最终会发现基础人格中的统一性,就是说,在社会所施加于个人的总影响中,在社会通过教育手段塑造个人的方式中,人们终将发现某些一致的东西。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人们在不同文明对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人格所起的作用中能够确定各种文明的终极目的和隐含目标。例如阿波罗文明促进团结狄俄尼索斯文明促进竞争。

60三、知识社会学

弗罗里昂兹纳涅茨基说,似乎人们就这样认为,既然知识也成了社会学调查的对象,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在于考察社会环境如何影响知识的演化,而丝毫不考虑知识的内容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1起源和阶段61

61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一书谬误起源于所谓部落偶像洞穴偶像市场偶像和剧场偶像。培根把阻碍真实的知识发展的障碍大部分归因于社会。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画卷草图他发现知识的发展与一般社会的进化完全和谐一致,因而证明了知识的合理性。

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真正科学的实证主义阶段

罗伯特K默顿所指出的,这方面,美国的传统是注重对公众舆论和公众信仰的研究。

知识社会学在社会情景的相对性和真理的超验性这种二律背反的矛盾中艰难前行。

2相对主义和社会学主义63

莱维——布律尔和埃瑟蒂尔

莱维布律尔认为,人们能够在任何人身上和在任何社会里发现理性的思维过程和建立在参与基础之上的其他思维过程。即便在最发达的文明中也存在某些原始思维的成分。至于原始人,他们的思维活动则经常受矛盾原则的驱遣。

63人们完全可以认为,这种二重性只部分的与社会学有关,因为这种二重性出自凡人皆有其固有的思维结构这一理论,出自文明类型不同其重要性也各异这一理论。莱维布律尔却提出了第三种解释。他认为,原始思维实际上以一种完全被集体表现规定了的面貌出现。集体表现是神秘的和前逻辑的,参与决定了集体表现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条件下,集体生活就成了原始思维特性的原因。

64丹尼尔埃瑟蒂尔:古代性思维是解释的低级形式,理性的科学思维是现代文明所特有的。从原始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完全是由于解释的复兴,即由于个人意识拜托了集体意识的束缚。

涂尔干

涂尔干试图在知识的集体性当中发现知识有效性的基础。他力图证明,最初阶段的理性思

维能够在原始人的宗教概念宗教信仰和宗教态度中观察到,而这些宗教态度和信仰本身也来源于集体生活。在涂尔干看来,即使是逻辑范畴也有其社会根源,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区别可通过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差异予以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有其社会根源的知识就都是真实的。涂尔干认识到,没一个社会都在其逻辑构造中引入了一些主观的成分。但他认为,这种相对性将随着集体意识的扩大而强化。只有当文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类文明的时候,真正客观的知识才会出现。和孔德一样,他把知识的进步与社会的进步联在一起,认为正是社会共契使得知识的有效性不断增加。

65莱维布律尔说明知识的形式和种类同社会类型的关系,即知识类型随社会类型之不同而有巨大差别。

涂尔干最大的功效是在于论证了知识同社会范围的关系这一性质本身,即这种关系能够或随着意识的内在性或随着意识的超验性志不同而发生变化。

3意识形态与知识

1马克思主义的标准65

66赖特米尔斯真理和谬误的标准本身是因社会范围时代和文明而异的。杜威:尤其在社会科学中,认识论与方法论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它曾经提出:作为一种观察单位,社会范围不仅可以是总体社会,是文明还可以是不同的集团群体,尤其是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阶级能够确定知识的取向,甚至能够在内在的趋向中赋予知识以目的性,正是这些内在的趋向导致社会结构的动荡不安和不断演化。实际上,马克思感兴趣的是社会过程中信仰和观念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他认为观念和信仰与社会情境有关,而从本质上讲,观念和信仰本身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67马克思认为非意识形态的知识也可以存在。恩格斯认为,司法领域可以有其自身的结构紧密性。马克思赋予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以特别的地位。通常认为是精确科学的科学就可以使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换句话说,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学科尤其是指哲学宗教学政治学以及一些应用科学。

67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研究参照框架明确化多样化知识的内容目的甚至知识的欺骗

舍勒的现象学68

马克斯舍勒力图把知识社会学从孔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分离出来,他拒绝把知识的进步简单地看成是朝着实证主义的迈进,也反对把社会意义归结为意识形态倾向。他重视不同种类知识的特异性,并尽力减少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性,以捍卫真理的根基。

68与奥古斯特孔德的三阶段论相反,舍勒坚持认为,实证科学对于宗教或哲学知识的优越只是就某些社会而言的,如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一些亚洲文明里,情况则正好相反。在西方,知识是从物质到精神;在东方,知识是从精神出发去理解物质。舍勒在致力于用只是种类的多元论取代过于简单的进化论的同时,也力图使起作用的社会因素多样化。他批评马克思借强调经济基础为由而过分轻易地把社会因素归结为一。他说,并不存在什么造就意识形态的永恒不变的理论,在历史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现实的因素,即真正具有推动力量且区别于理念的现实因素;这些因素并不决定理念,但是离开了现实因素作用的纯粹思想也是不可能自行实现的。正因为如此,那种永恒不变的力量才是不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决定集体思维的存在因素也会随之而异。在古代社会,首要的因素是血缘关系,其次是政治权力,再次才是马克思所发现的经济基础。但是,经济基础仅适用于对现代社会的分析。

3曼海姆的概况69

当马克思把谬误和欺骗与阶级的偏见联系起来的时候,曼海姆则了于承认所有观念都受到

社会背景的影响,即使是本真的观念。

曼海姆认为如果一种思想是意识形态性的,且思想的错误与社会情境有关,那么,应该区分是个人的还是阶级的

71第一,应当把知识社会学同意识形态社会学有效地区分开来;第二,应当像舍勒那样区分不同种类的知识;最后,社会学不应该把知识的问题揽为己有,如果知识与社会范围的关系能够证明或否认知识的合理性的话。

知识的社会范围71

索罗金71

索罗金认为,真理的标准主要可归为三种:其一是唯灵论的思维,认为现实是一种永恒的非物质的存在;其二是感觉论思维,强调肉体需要的满足;最后是唯心论思维,力图在理性主义中求得平衡。

人们指责索罗金,说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同义反复的推理上的,因为他用所观察的结果来定义文化系统;还说他企图将知识的本质归结为哲学的态度,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只不过是哲学态度的应用。

古尔维奇的多元论72

知识的种类和形式这里推荐看看,知识社会学由此听说值得了解

古尔维奇多元论框架考察某一社会范围如何强调知识的某一形态不再断言某种结构产生某种意识形态

人们既不企图宣告知识的无效性,也不企图使知识摆脱异化判断知识的真实性的任务属于认知论所有认识判断都应具有普遍的价值?

古尔维奇认为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知识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社会范围之间相互的功能关系的。

知识的类型:1涉及知识的种类和对象2涉及知识的形式或方法论的取向。

古尔维奇知识的七种类型: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知识社会的和他人的知识技术知识常识知识政治知识科学知识哲学知识

两分法确定知识的六种形式神秘的或理性的经验的或概念的实证的或思辨的直觉的或反思的符号的或实在的集体的或个人的

知识的社会等级73

知识社会学的任务:以某种适当的方式观察不同的社会范围与知识的不同类型或形式之间的最佳对应关系,即确立知识形式和种类的某种等级,考察这些形式和种类构成知识系统的方式。

社会角色和知识传播 75

弗罗里昂兹纳涅茨基重视知识创造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同时注重分析知识领域里的公众所形成的社会范围的功能。

四、类型学 82

83总之,类型学的关键是抓住重要的和有特点的社会事实。

实际研究中,人们通常确认一个主导因素例如人口因素技术因素交通系统只是同类经济因素

古尔维奇的类型学 83

古尔维奇批评主导因素上类型学过分简化了社会现实他认为以间断性为前提特征的类型学可以把社会学与历史学区分开。

84总体社会大范围

历史社会分为十类1超凡魅力型神权政体社会 2父权制社会例6-9世纪法兰克君主政体3封建社会4城邦变成帝国5总体社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萌芽和专制政体的兴起 6与发达的竞争

资本主义相对应的民主+自由总体社会 19世纪的欧美 7与组织健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相对应的统制经济社会8以技术科层制为基础的法西斯社会9国家集产主义的中央集权计划社会10多元集产主义的地方分权计划社会。

85什么范围内这种类型学是对社会调查有用的参照框架?这种类型学应该有助于研究每种结构下人际关系形式的组合,群体集团的等级,总体社会现象各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劳动分工方式和积累方式的阶次,规章制度的等级,文明造物的系统,时间性的阶次,不同决定因素的侧重点等等,并且,这种类型学还应该有助于刻画上述诸项的特征。换种说法,某一总体社会类型就是集体现实的全部形态的某一种排列。因此,总体社会就是构成总体社会的个体人同集体现实之间的关系。

86 这表明,根据所考查问题之不同,社会范围时而指的是国家,时而指的是文化界域。 87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一个民族的全部习俗总是以一种风格为其标志的,并且是自成系统的。风格的一致性可能是制定总体社会界线的最佳的标准。

是考察连续性呢还是阶段性呢

89马克斯韦伯的类型学

韦伯认为,人文科学在认识社会的努力中应建立理想类型。根据研究的需要,理想类型力图使每种类型的逻辑严密性达到最大限度,而不是重组从现实中抽取出来的若干标准。理想类型不是对某一既存社会现象的一种描述:社会学家构建理想类型不是把所观察到的具体现象模式化概括化,而是把理想类型作为以后观察的导线。这里,理性胜过客观性。

不应该把理想类型看成是现实所必须顺应的模式,或价值判断所必须依据的参照。理想类型不具有任何规范功能,不对谁好谁坏作出评价。学者的职责不是评价优劣而是自己去认识世界和使别人也去认识世界。

90简单的总称概念同理想类型的差别在于,总成概念仅满足于将若干经验性材料所共有的特征汇集起来,而理想类型在细节上当然是灵活多变的。

91尽管理想类型有助于发现现实的逻辑起因,但它却不会揭示出现实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与卡尔马克思的方法论分道扬镳了。韦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模式如果作为理想类型是可以接受的。马克思错就错在把理想类型当做现实规律。 92社会学家如何建构理想类型呢?社会学家应该去寻找能够组成理想类型的特征面貌独特品质和特殊因素,应该力图发现理想类型的逻辑结构。韦伯写道:通过特别地突出一种或几种观点,通过把孤立出现的分散而零碎的现象连成一体,即通过有所侧重的观点对时而数量巨大时而数量微小时而随处可见时而又踪迹全无的现象进行整理,继而形成一幅匀称和谐的四维图案。

93马克斯韦伯经常对自己的理论感到困惑。他说,理论到底是纯粹的思维游戏,还是充实的概念建设,这一点人们并不清楚。

3即成类型 93

马克金尼即成类型把韦伯的类型弄得可操作化适应经验科学的需要。

94即成类型是了解具体现象的要素,这些要素并不穷尽具体的经验性材料,但对经验新材料有所选择,对无关紧要的细微差别忽略不计,即成类型是用来处理经验性材料的,其功能在于:用这些类型刻画出的具体材料具有可比性。这就使得从某一特殊情况的经验性结果出发预测其他情况下的结果有了某种可能性。即成类型是一种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归纳为具有一定概括水平的工具。它是一组特征的聚合体(标准特性要素属性形态)这些特征并不是一开始就体现在具体现象之中,而是学者为了更好地认识经验现实从具体现象中辨认和分离出来的。

归根结底,理想类型是可观察到的现实特性为基础的,经验类型的基础是平均数概念和公分母概念,而即成类型是建立在对具体现象的抽象和有所侧重的选择概念之上的。

经验类型倾向于折中即成类型则力图标明主要特征,既避免极端特征,又设法接近理想的极限。

95即成类型的出发点通常是一般性和概括性(神圣与世俗乡村与都市),下面还分出一些子类型,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中间状态和更加特殊的情况。另一方面,即成类型或多或少受到历史哲学的影响。

95即成类型一大优点就是它有助于量化,能够方便地使用数字比率和统计数据。

96一般的将,使用数字比率有助于把现实状况同即成类型的理想极限相对照,以评价两者间的离散程度,尤其在两分法的类型学中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的各个不同类型学实则体现了社会科学家在方法论上的不同取向:有唯实论类型学有经验论类型学也有理念性类型学但所有这些类型学都需借鉴即成类型的方法。

五、古代性 99

100古代性的标准

应当立刻摆脱这种观念的束缚,即认为所谓原始人就必有某种低劣的特性,或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与所谓文明人相比,他们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异质性。

105从古代性到普罗米修斯文明

1泛灵论和社会学的唯理论

泛灵论是关于古代思维的唯理论的解释,也是进化论的解释。斯宾塞泰勒和弗雷泽 106泛灵论一方面揭示古代思维和现代思维的精神机制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把原是信仰说成是第一个判断错误的结果。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反对他认为所有类型的理智也都以同样的方式存在于原是信仰之中,也同时也表明了原是信仰的社会根源。因此,在原始思维和我们现代四位之间只存在思维清晰度上的差别,前者较含混隐约,后者更清澈敏捷。原始思维笨拙且易走极端,把紧紧相近的事物混为一体,把稍有区别的事物对立起来。但是,原始思维中已经具体运行着智力的基本运算,即分类抽象概念化和逻辑推理。

106 莱维——布律尔的原始思维

他认为,由于文化的原因,原始人具有和我们现代思维不同的思维功能,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在进行推理

思维的功能实际上是集体表现造就的,因而每一种文化都可能拥有其独特的思维,显然,古代思维和现代思维代表着思维的两个极端。现代思维是理性主义的。

107集体表现实际上是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集体表现世代相传,强施于人,并在群体成员中引起不同的情感。它们并不纯粹是精神的和认识的现象,因为精神和认知现象中已夹杂有情感的和原动的因素。

107当莱维——布律尔所说的超自然现象的感情范畴起作用的时候,原始思维的全部特异性便发生了效应,这种超自然现象的感情范畴赋予经验以一种神秘的特性,也就是说,现实是通过具有效力感应的信仰和不可被感官感知的行为来把握的。

神秘表现以一种不遵循我们现代人的逻辑基本规则的方式相互之间发生着关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莱维布律尔才把原始思维称为前逻辑的。前逻辑并非表示它对应于逻辑思维出现之前的某一阶段,而是指它并不像我们现代思维一样首先强迫自己避免矛盾。原始思维并非必定就是矛盾的,它不过是不在乎矛盾罢了。它并不由不良习惯或偏离现代人逻辑的因素所构成,这种关联方式是一切神秘关系所共有的,与现代逻辑毫无关涉。这种关联方式就是介与。根据这一原则,存在之物和客观物体既可以是其本身,又可以不是其本身。

原始思维比起我们现代思维来是缺少分析抽象概念化的。原始语言表现出一种具体表达的需要,体现为语汇的过剩。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原始人具有一种有关因果性的偶因论观

念。我们所认为的是一种现象原因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给予一种超自然力量以发生机会的一种情景而已,这种情景才是事件的真正原因。原始人对世界的感知是径直神秘的,这种感知一开始就是用超自然力去把握的。这种介与的思维实际上没有区分开实在的现实与超自然力的境界;它将超自然力囊括到一个统一体制中,感情范畴渗入到智慧的认识之中,给智慧的认识染上了特殊的光彩。正是这同一原因,对于原始人来说,他们的世界就是一个连续统,弥漫着未分化力量的独一的实体,这种未分化的力量就是超自然力或神力。一个原始人不会认为他是他所属于的和介与的那个群体制外的人。他也不同附属于他的物品延伸其人体的东西相分离,例如衣服脚印。许多巫术活动都是建立在这种介与关系之上的,如果不承认古代思维是不在乎现代思维中的同一律的,那么这种神奇的活动就不会得到很好地理解。109从这种神秘的经验中产生了通过象征神话和仪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集体构撰,原始人把握世界的方式与我们不同,他们总是要通过一些心里的和感情的构架来进行把握。同样地,原始人的神话并不是智力建设的成果,而是情感垒结的果实。神话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世界是自然现象的,而是进行介与反照超自然的。

109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理解礼仪。礼仪是活生生的神话。礼仪以符号象征为中介来实现介与,虽然符号本身与其所表征的事物并不容易区别。宗教的文化的或巫术的礼仪创造了人与神秘力量之间的介与,并使这种神秘力量施助于人。

109莱维布律尔回答说,因为原始思维不受平常经验的左右,因为原始思维对于矛盾无动于衷;并且,这种思维并未组织条理化,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而我们现代思维则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对于原始人来说,神秘的前关联是任意自由地驰骋的,情感因素代替了理性概况。109原始文化和我们现代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着其他一些发展阶段,认为原始民族的生活并不单一地被原始思维所支配,这种思维也不可能从我们现代思维中消失殆尽。原始思维不过是在原是民族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罢了,一个仅仅具有逻辑和理性思维的人类是无法想象的。

110范德利恩认为古代的和神秘的思维尽管在原始人中比在我们现代人中更加明显,但古代思维是与人类精神的永久性结构相对应的,是与主张剔除主观经验强调穷尽材料的理智主义思维相区别的。

三、野性思维和集体无意识 111

柏格森道德和宗教的两种来源一书认为实际上人性永远都是同一的,但在我们现代文明中,朴素的本性被后天所覆盖了。应该刮去现代文明在人的天性上所积淀的涂层,重现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几近本能的基底。

112集体无意识及其想象力的原型放佛是天赋秉性的整体,这些先天的秉性具有个体思维的取向,其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人类。因而人们不必在某些梦里看见了明显是源于这种无意识呈现出人们在古代民族的神话中所发现的形式和幻想而感到惊奇。荣格坚持认为,古代思维的知识对于精神分析学家是必不可少的。

112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野性思维从一开始就受到我们现代思维同样的逻辑的指导,但它不受逻辑的规约而得以无拘无束的充分发展。正如莱维布律尔所认为的,野性思维不因牵附更多的情感成分而与科学思维有什么不同。它可以全部归约为智力的运筹活动,只要把它放回到原来的背景中,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古代思维的分析中,人们即会发现任何思维中都存在的根本元素及其符号象征,又会发现任何社会的基底,例如表现在基本的亲缘关系结构中的绝对的古代性。这些结构在其所置身运行的集体中是无意识的;但是人类学能够通过准数学的置换,通过对符号礼仪和制度的分析,将这些结构还原到其本源。

113古代思维的特征

如果在这样宽泛的意义上进行考察,那么古代思维的特点就不一定仅限于它不可还原为理性思维这一性质,古代思维的特点还体现为它的主观和客观之不易区分性形象优于概念的特性

以及理性和感性之相互渗透性。

譬如在其他的文化造物中,现代社会也表现出与这种形式的集体思维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实际上人们还能够指出所谓原始民族的信仰或礼仪同民间风俗之间的延续关系,这种民间风俗在现代社会的某些地区,尤其是在乡村仍延绵不绝。但在都市社会中仍然是遗风盛行,保留了许多相当原始的精神状态的遗迹。

114荣格学派和超现实主义者从不同的观点出发,都指出了想象同古代思维之间的亲缘关系,并认为这种关联的根源是无意识状态,正如在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无意识。梦的起源是原是信仰的一大方面,精神分析学家研究梦的时候常常要解释梦中的符号象征,这种符号也同样出现在非普罗米修斯民族的神话中。

同样地,病态思维与古代思维也有相近之处。主要在精神分裂的病例中,人们发现患者分不清我与非我,不能区分物体与物体的表示物,原始人的信仰就是存在于这种境界之中。可是不要忘记,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并未社会化,正因为如此,它才不是正常的思维,而古代思维则是与集体表现相关联的。

114尽管我们不能肯定无疑地说幼儿思维同古代思维是相类似的,但我们仍应承认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许多人都指出过这一点,而且实际上两者的相似十分明显。我们也不要草率下结论,认为自动发生和种系发生是平行发展的。无论如何,幼儿是在适宜于某某集体的智力范围中抚养成长的,幼儿不可以随便同原始社会的成人进行类比。但是,正如同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由于幼儿的精神中充满了潜在性,幼儿得以和所有文化(现代的或原始的)之导源的普遍基质相衔接,而且幼儿身上具有的潜在性比成人多得多,因为后来的教育扼杀窒息了许多潜在性。仅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可证明幼儿的智力过程与古代思维的智力过程是相接近的。幼儿和原始人一样容易把主客观搅合在一起。正是这样,让皮亚杰才敢断言幼儿思维的某些形态同列维布律尔描述的原始思维是一致的。

115总结

118 六、进化论(文化的和社会的)

进化论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探求一系列可观察或可预见的变迁事件演化规律的一般性理论,而很少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学说。

119单向进化论

理论起源和初步发展

首先人们对不同类型的文明进行比较,提出了有些社会形式落后另一些社会形式先进的思想

其次,与古老的哲学传统,尤其是与18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相联系的对人类进步的信仰,导致人们用这类比较来解释结果,以便说明现代文明在连续的进化过程中处于先进的发展阶段。所谓古代的野蛮的原始的或史前的社会形式,是与进化过程中的各阶段相对应的。

最后,带有综合性倾向的社会学思考促使人们将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相互联系起来,以使每一种形态都与一个决定性因素建立起联系。这样所设计的就是一个总体过程的问题,每一发展阶段大致都处于惟一的进化路线上,而且这一进化路线对任何民族都有效适用。

G克莱姆三个时期:野蛮时期顺从时期和自由时期各个时期技术的成就、宗教和政治组织的特征各不相同,三个时期的发展之间具有承递性。

120JJ巴肖芬试图把文化的发展阶段同特殊序列中的决定性进步联系起来。杂交母权父权。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各不相同但互有继替的神话形式、宗教形式和社会生活形式与之对应。

激进进化论 120

人类进化论的共设是:人类历史受严格的决定论支配且诸发展阶段是连续继替的。

斯宾塞企图用一种受动力规律支配的一般进化法则来解释一切存在物和一切社会生活形式

的变异。社会进化所遵循的方向和阶段是确定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反向的倒退运动。

121摩尔根看来所有人类社会经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再分为连续的三个时期。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转变都遵照一种相当确定的方式,并且,每一阶段都以一种技术革新为其特征标志。这样,技术就表现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并导致产生了与每一阶段相适应的不同形式的财产制度和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蒙昧阶段早期语言产生为特征中期火的发明斧和矛的使用为特征晚期以弓箭的发明为特征。

新石器时代野蛮阶段早期陶器发明中期畜牧业晚期农业冶金业

122泰勒将宗教的历史分为无神论拜物教自然崇拜萨满教神人同形同性说自然神论

困难与灵活

批评 122

123人们已经发觉,即使社会的进化是一定的,对演化规律的推理也将是危险的,因而,现代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已转移到了对具体文化的解释和对文化结构的研究新的取向 123

现代人类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具体民族的进化特殊性的研究,而对人类进化一般路线的研究则退居次要地位。

124怀特的理论格式普遍进化论,可以使用能源量的增加来解释文化进步。

斯图尔特的理论是多向进化论主张在社会群体的变迁之中发现因果关系和一般规律,强调变迁的不同因素之间的衔接关联,如社会环境技术发展社会机构意识形态这样就有助于划分文化进步的各层次。

柴尔德恢复了同古典进化论的联系,力图通过对旧石器时代或中石器时代中心都市作用的研究来解释文明的诞生。

124 一方面社会学必须避免过于刻板的分类和过于僵硬的区分;另一方面,社会学也必须避免过于宏大和过于诱人的系统化。可是人们也不能抛弃理性主义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社会的所有形式和状态进行有条不紊的比较分析。

128第二部分社会运行

130 七、角色与地位

如果人们有兴趣探究有关纯粹方法论上的原则和全面而不是孤立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那么就不妨提出如下两种互为补充的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一种方法是视社会现象为一个分析的整体,或一个包纳众多问题的复合体另一种方法则表示社会现象的运行及其功能。 131让斯塔彻尔给角色与地位所下的定义:如果将个人作为观察的中心,那么个人所占据的位置决定了他的地位和角色他的地位就是他本人所预期的他人行为的整体;他的角色就是他人所预期的他本人行为的整体。

罗西布拉夫—斯彭勒夫人许多学者笔下的角色一词时而表示一种实际的行为,时而表示一种理论上的规范性的品行。为了避免混淆扮演的角色与规定的角色,纽科姆提出了角色与角色表现的区分,角色表现是与个人扮演其角色的方式相一致的。

角色是能够发展变化的。可同时由期望和共契来界定,即个人间的意见一致构成了群体对角色规定的期望。

132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描绘某一群体中的角色轮廓,测量角色表现与共契的相关程度:如他们可能被认为是重要的强制的希望的允许的容忍的或禁止的。整个角色的表现就处在强制的行为和禁止的行为之间这段不确定的界限内。如果角色发生变化,那是因为有关的角色行动者通过他们的行为使角色逐渐地转变了,这种转变可一直发展到改变原有的共契状况。另一方面,一些角色比另一些角色更多或更少的受社会共契的支持。

人们也可根据参照系统来划分社会角色。参照系统可以是一般的总体社会和总体社会的理想与基础人格联系起来。比如公民有教养的人甚是贵族即可为例。其他的参照系统,如年龄和性别,则与生物的社会的复合体相关联。还有一些参照系统则与社会阶级或集团发生关系。人们发觉,这种分类方法不过是直接源于社会结构的有关人们社会地位分类标准的翻版。

133与林顿一样,区分实在地位和潜在地位。实在地位是现实情境中直接展示出来的地位。但并不妨碍同时也有其他的地位。可能发生冲突

133先天赋予的地位和后天获取的地位。先天生物条件或地理条件有关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社会流动的问题就是在一个先赋地位与后取地位之间的界域内流动的问题。社会流动问题也导致人们去更广泛的考察不同地位类型间的依赖程度,尤其是生物家庭职业经济和文化地位之间的依赖程度。

133在许多社会中绝大多数地位是相互交错的。在现代社会中通常是职业地位最富决定性。而在古代社会中,有时是宗教地位,有时是年龄低位。在古中国,文化地位扮演重要角色,但并不总是明星。

声望地位会依赖社会群体不同而发生变化,它不如职业地位那样固定,又不如经济地位那样易于测量。声望地位是由一种共契决定的。

134另一方面,地位评估也促使人们去考察那些与地位研究有关连的参照群体。默顿:人们为了评估其自身的地位,就将自己与其所属的群体进行比较。在某种情况下,如果涉及的是年龄或国籍等,人们可以选择从属群体进行参照。但是如果所涉及的是社会阶级的话,那么情形将会有所不同。

134 海曼指出,地位有时受思想观念决定,即个人把自己的处境与他人的处境相比较,尤其是与其同行朋友邻居的处境相比较而得出的判断,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参照群体可能是复杂的,它对人的希望憧憬与失望挫折的影响颇大,而影响通常是通过比较来实现的。

正如角色定义就地位而言一样,对于地位的界定也必须回归到角色上。社会拥有若干或明或暗的约束手段,以使个人调整他们的行为以便同公认的角色——地位模式相适应,以致角色有时像是人为规定的,而非自然形成的。甚至在狭小的家庭范围里情况也是如此。

135威尔逊指出,冲突通常发生在角色与地位相连接的中间层,例如那些游离在等级制度两端的中间低位。这样,工头可能感觉自己更接近工人或更接近厂长。

威尔逊认为,我们老是选择折中的方案,而对解决分歧态度之间的冲突却总是漠不关心,其实这些分歧态度是我们自身不同地位所导致的。社会的整合度甚至可以由集体成员所具有的减少相斥性的能力来测量,这种相斥性可能产生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一个均衡稳定的社会应该具备某种机制,以避免同一个人占据的地位容纳过于不相容的角色。 137在许多社会,某些地位是通过具体的和有特征的符号和标记显示出来的。人们应当注意荣誉的象征和富有特征的声望标记。每个社会都能发现有些地位根深蒂固,有些地位则动摇不定,鲜为人知。

138 弗鲁姆金发现,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患精神病通常属于社会基因型,针对的是社会;而在阶层较高的精神病患者当中,人们通常发现的是一种心因型,针对的是自我。

弗鲁姆金认为,这些不同的地位类型能够共同的对精神生活施加影响,但是声望地位的影响力要比经济地位的影响力大。罗杰。巴斯蒂德修正了这一结论,他指出,安全感通常是与经济地位相联的。

华纳认为最脆弱的是那些渴望提升自己声望等级而最终达不到目的的人。

地位接收问题:在任何社会环境里,地位总是同公认的价值规范相联系引发出某些态度的。总之,地位以及与地位联在一起的角色,决定了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切入状况。

不同地位类型间的不一致性通常起源于社会动荡或政治动荡,例如罗马的自由奴法国革命前的资产阶级。

万斯帕卡尔指出,价值的理想等级与地位的现实等级之间关系的失调程度主宰着当代美国社会公众的舆论态度。

个人的角色当然存在于他所担当的地位之中,但同时也存在于角色的扮演之中,甚至存在于角色的演变之中。角色是社会动力学的一个要素,假如一个社会太拘泥于地位的严格界定而过分限制角色,那么这个社会就有僵化的危险。但相反,只有当地位或多或少的被人接受并且有机的融入公认的价值体系之中时,群体的存在及其凝聚力才能够得到维持,这也意味着角色与地位之间的某种内聚力。

139角色与地位的相符相合,也是人们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米德指出,角色学习可塑造自觉人格,能保证社会共同体的功能运行。

莫瑞诺认为,让某人去扮演某种角色,可以更好地分析他的深层人格。心理剧的原理。社交行为记录图走的更远。

八、分层142

142这里有必要做一个区分:哪些不平等是社会本身创造的,哪些不平等是社会所附着的,哪些是社会认可的,哪些又是社会减弱的?

143问题的界线

阶层是社会的等级制度所决定的社会范畴。这些阶层之间的划分,要么是真实的,要么是随意的。

144任何等级都隐含着一套参照的价值标准。只有通过比较对照,我们才能把人们置于衡量与评估的阶梯之中。一些价值直接与个人有关,另一些价值则涉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正是后面的这些价值奠定了社会分层的基底,而社会分层可以通过个人所能获取的机会来界定,根据个人社会境况的不同去接受或多或少的实惠,而这些实惠在社会中是具有价值的,有助于人们或多或少地参与到社会的主要价值之中。对于任何一个与这类价值相关的等级来说,具有大致相等机会的个人就构成了一个阶层。

索罗金:社会分层存在于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与特权义务与责任褒奖与惩罚社会权力与影响的不平等的分层之中。

帕森斯:社会分层式某一社会系统中对构成该系统个人的一种差别性的等级分类,个人相比较而言的等级高下的确定所依据的是社会主要价值标准。

145分层对于认识社会系统具有重要价值。分层能使人们把握社会系统的主要力线,它既显示了社会稳定性的原因,又表现出社会内在紧张或社会变革的原因。

146分层必然在等级中引起某种间断性,人们可以在等级中观察到若干梯段。事实上,阶层之间具有连续渐递性。相反,社会阶级则如同种姓等级,它们相互分离,在性质特征上是异质的,不像收入所决定的阶层那样只有量的区别。

147我们说社会阶层是与某种形式的地位相联系的,而社会阶级则是社会分层的特例。

分层理论种种

一类理论受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具有激进的倾向,强调不平等造成的冲突,注重历史的过程。另一类理论具有保守的倾向,尤其以美国社会学为代表,强调分层所执行的功能,对均衡和结构的关注胜过对变迁的关注。

148冲突理论种种

观察某一分层系统中内部个人如何难易不同的或速或缓的从一种境况过渡到另一种境况的。社会流动问题

观察在何种程度上分层制度需要稳定自身,或者在不平等造成的紧张下需要发生演化。

阶级是表现某种现实的等级范畴,从定义上讲,阶级被看成是在演化进程中扮演某种特殊角色的联合体。

149阿尔萨瑟指出,除了决定性因素之外,还应该注意主导因素,从这一观点出发,社会

的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住到结构,应该介入到对于现象的解释中去,而且这种解释要是适合于每一特殊情境的恰当的解释。

马克思写道:财富尺度可标识出完全不同的性质。通过财富,人们总是可以发现同属于一个阶级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别。马克思认为,构成一个阶级特征的是阶级的统一体,阶级在生产过程中的内聚力,阶级成员对其阶级存在的意识,一个阶级对其他阶级的对立,以及一个阶级全体成员共有的若干特征,例如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和兴趣爱好。

功能主义理论种种150

戴维斯和莫尔的分层理论

任何社会都应该以某种方式将个人分配到不同的地位上,并且引导这些个人完成与这些社会地位相联系的任务。换句话说,任何社会机制都应该划分出各种地位并且使每一个人都扮演与其地位相对应的角色。无论是在竞争性制度下还是在非竞争性制度下,地位与角色的安排是应该与动机相称相配的,以促使个人去占据某种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实现某群体对他的期望。在竞争制度下,动机尤其与地位相关,也就是说,个人被鼓励进入到对位置的竞争之中去。在非竞争性制度下,位置通过出身已预先赋予给了每个人,动机所涉及的只是与地位相关的对于任务的执行。

尽管存在着这些地位的不平等,但为了使所有的境况都有人来经历,那么社会就必然掌握和支配某些奖赏物,并根据地位的不同对人们进行不平等的分配。正是这些奖赏物的存在和分配,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并成为分层的起源。这些奖赏物是什么呢?首先是有助于每个人生存和安逸的一切事物,是与娱乐与消遣有关的一切事物。最后,它还是那些带给人尊敬和个人满足感的事物。一旦涉及人的社会特征,这显然就包括了他人的评估。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着根据地位所进行的对于这三类奖赏物的不平等分配,因而,社会分层是在一种无意识的过程中得到说明的。通过这一过程,社会坚信,群体中的不同地位是由适当的人员填充的,这些人员在其位置上完成所要求的任务。为了使这种制度运行正常,那么最受好评的奖赏物就应该分配在对于社会最富重要意义的地位上,这种地位要求由最高强的才能。在这些原则之间存在着一种由供求规律来调节的扰动。例如,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如果有时无须得到十分良好的报偿,那至少是因为这一功能正巧在补充新员方面没有发生问题。

152理论的困难之一,是对地位功能重要性的界定。戴维斯和莫尔仅满足于说,功能重要性可由环境来测定。另一方面,某一地位的重要性也可以根据完成同一任务的其他功能是否存在的情况来评估,或者根据依赖这一地位的其他地位的数量来评估。

第二个因素,就是补充新人员的难易程度。任何地位实际上都要求有某种形式的能力,这种能力要么与天生禀赋有关,要么与后天教育有关。从原则上讲,许多人操执的功能无需高深的教育也无须高强的天赋,因此这些功能在社会奖赏的等级中居于较低位置也就不稀奇了。人们也了解分层的变异因素。实际上,不同分成制度之间的差别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是情境的功能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合格人员的缺乏或过剩在不同社会的不一致性。

153戴维斯和莫尔以宗教地位神父地位为例阐述一般性理论。超自然的价值越是被社会认可,社会越是需要天赋的才能,那么神父的地位就越是重要,神职人员在分层中的地位也就越高。相反,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神职人员在等级中的地位就很低,社会分层制度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则赋予了重要的特权地位。其实,政治地位尽管重要,但它并不一定赋予最高的职位,因为政治家代表的是不同集团的利益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利益,因为政治功能并不需要有一种明确规定的资格。

154由于任何职业都应该予以补偿,其结果是每种职业都呈现出一种经济形态,经济水平也变为分层制度中地位高下的主要指标。但是不要忘记,高收入并不足以授予某一地位以权力和声望。收入表示社会等级中的位置,但并不创造位置。一旦经济境况成了等级中地位位置的指标又成了原因,那么这时涉及到就是资本而不是收入了。实际上,在谈到资本的功能

时,有必要很好的区分一下资本所有权与消费财产的占有权以及收入所得,后者只是说明等级中的位置而并不创造这一位置。在这种制度下,资本是收入的来源,正如职业是收入的来源一样,而且资本成了分层的正常赌注。当收入超过消费时,收入可能转为资本,而且资本家的地位也介入到了分层制度之中。仅仅是在这种情形下,经济境况才转化为占据等级中某种地位的手段,而不只是指标或动机了。因此戴维斯和莫尔认为,应该考虑这一因素,它补充了地位重要性和招募困难性这种简单运行机制之不足,使人们对分层制度有了一个完整的把握。

优点是优点是提供了社会分层的依据,缺点是忽视了与分层以及由分层带来的紧张相适应的动力学,而且在论及测量不同地位功能重要性价值标准时,该理论不甚明了。在有关辨识价值等级与现实分层之间的差距方面也显得过于简单。

155塔尔科特帕森斯的分层理论

帕森斯理论出发点,即分层是与一种社会必要性相适应的,分层是建立在每个社会最高价值之上的等级制度。价值的阶梯本身是与社会行动发生关系的,就是与个人在制度框架中所表现的倾向性活动发生关系的,归根结底是与某一有关社会认为合乎要求的事物发生关系的。这样,帕森斯便把分层定义为根据一套共同的价值标准对社会系统的单位所进行的等级分类。因而,分层即是社会行动的直接后果,又是社会行动的手段。

155多样化的活动由于与社会行为相联系的价值阶梯的关系不同,因而它们相互之间的重要性也被认为是不尽相同的。这样,从社会主要价值到社会,社会决定了活动的等级。社会通过素质成就和获得无使活动与住到价值发生关系。社会在确立其与分层有关的价值判断时所考查的种种成果,可归为三类。首先是个人本身所具备的与任何具体环境和情形无关的素质,例如智慧和高尚;社会根据价值阶梯赋予某种素质一或多或少的重要性以评价社会地位。其次是个人的成就。个人的成就和成绩是由社会来评价来分等的;最后是对活动的评价可以在对获得物的比较之后做出,获得物可以是对某些物质的占有,也可以是对某些才能和知识的占有。第三条特征并不一定与成就和素质处于同一层次上,因为有时候获得物与素质是很难区分的。

156我们所接触的素质成就和获得物是评估标准,是具体的运用方法而不是一般原则。这三类特征只有通过同社会的重要价值相比较才能进行评估。基本核心正是在主要价值的规定性之中,是在这种规定性的一般性原则之中。

帕森斯认为分类原则是什么?一个社会是根据哪些价值阶梯来划分素质成就和获得物的呢?普遍主义目的的确定整合和文化模式的维持

普遍主义可称之为应变主义即适应的能力是任何社会适应其生存条件的需要就是效率技术功用和与实现目的相适应的手段的运用。

第二类价值是对目的的确定,涉及成就的规范。实际上,每个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集体目标,并力图使集体目标压倒个人利益。

第三类价值是整合价值,即视社会团结为首要价值。从这一观点出发,判断行动好坏的标准就要看这些行动是有利于社会中个人的整合及社会成员间的团结,还是阻碍这种整合和团结。

第四条标准是文化模式的维持。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式,都有其结构和规范,并倾向于维护它们。总之,在这里传统主义是最高价值。

在不同的社会,这四类价值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哪一类价值重要,哪一类价值不太重要,这是不同的社会之不同次第安排的结果。当人们确定了一个社会的首要标准时,便可以这样预言,社会分层大体上将会如何建立。在工业社会,更青睐普遍主义,最高的地位理所当然的是赋予那些已证明自己有能力讲效率的人

缺陷:该理论没有解释为什么某一社会会使某类价值而不是另一类价值占主导地位,而仅

仅是请人们去观察这一事实。功能主义没有考虑这些分层对社会的变迁本身的影响。

158 功能主义也没有解释譬如在普遍主义主宰的社会里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畸变,为什么某些成功地达到了等级顶端的个人会变的缺乏效率。

综合的尝试 158

159冲突理论说明了真理的一个方面,社会的利益与该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从未协调一致过,实际上少数人的利益趋向与共同的利益认同,导致了现实的冲突。另一方面,功能主义理论也有一部分是真实的,任何社会都只是部分的整合一致,其结果是任何社会都隐隐约约的依据某些规范进行运转。简言之,正因为总是存在着整合,而又总是不完全不完善的整合,所以这两种理论就都是有价值的,同时又都是不充分的。

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其不可缺少的一个份额。但是,对于剩余的产品人们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取的。而一涉及到剩余,分层就出现了。因为对剩余物(财富或服务)的分配主要是根据权力进行的,但是也有根据利他主义精神进行的分配,尽管这种情形十分罕见。这样,权力(根据其意愿支配社会关系的可能性)加上程度微弱的利他主义,就决定了特权,即向右一部分剩余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权力与特权结合起来就决定了声望。最后,在这些不同元素之中也存在着互动,因为一个人的声望反过来又能加强一个人的权力。结果,人们看到,权力是剩余物分配制度的关键。所以对社会中分层的起源的研究,必须一方面从权力制度出发,另一方面从生产的程度出发,即技术发展的水平出发。实际上,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几乎没有剩余物的原始社会,分配几乎完全是根据需要进行的。当生产力水平增长的时候,分配剩余物的问题就显得重要起来。这个时候,权力及其对特权和声望的影响就变成了分层的主要成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具有相似技术发展水平的社会都具有同一类型的分层,因为其他变量,例如不同的市场类型,也是应考虑的因素。至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显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而且一个社会的技术越是先进发达,这个因素的影响就越是微弱。

160力量转化成了权威,权势转化成了法律。这种转化可通过强制性权力来实现,也可通过影响公共舆论,通过宣传使人们接受即成权力制度的方式来实现。正如帕累托所看到的,一旦法律认可了权势,那么通过力量获取政权的人将被新型的精英所取代——统治权由狮子转移给了狐狸。

权力依然是特权的主要基础(特权能使拥有者在剩余物的分配中居于有利位置),但是权力的形式可以发生改变。

伦斯基认为,历史证明,政权的形式会周期性的发生改变,一个时期的政权是建立在武力之上,另一时期的政权是建立在法律之上。每个周期都以新的精英夺取政权作为开始,而且在最初的一个阶段使用暴力的。接着在下一个阶段,法定权威便取代了这种武力统治。

161 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也是不一样的。同时,例如暴力阶段也可能比合法阶段时间长,也可能正好相反。人们可以证明,当周期长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发展快的时候,宪政政体就高度发展。

政权的不同周期之间的差异可能与推翻旧制度的精英的性质有关系,即与周期的第一阶段里的统治者的性质有关系。物质动机的变化小,意识形态动机的变化大。

革命通常是少数人的行为,但少数人一旦夺取了政权,就必须依靠其他的社会阶层来维持其特权,必须与这些阶层调和,利用这些阶层所拥有的一部分剩余物。这样就诞生了为精英服务的技术专家这一中产阶级。

实际上,作用总产生反作用。精英对政权的行使及其特权会引起紧张以及来自社会其他阶层的斗争。分层理论应该预见到这些相反冲击的性质、频率和后果。在这些反作用中,有一股力量是统治精英可能支配的,那就是在其他阶层之间为了达到中产阶级地位而进行竞争的力量。精英成员通常注重鼓励这一竞争。

162另一类型的反作用则对统治精英不大有利,即中产阶级成员力图获得对政权和特权的某种控制,而这正是统治精英留给自己的东西。

一种对于精英更为危险的反作用,是为了反对精英成员或其代理人而施行的犯罪和暴力最后,伦斯基还指出了历史上政治精英与宗教精英之间的斗争的重要性。

伦斯基力图在社会运行中,在某些目标的实现或某些价值的完成中,在分配地位和财富的可能性以及创造这些地位供给的动机的可能性中,寻找分层的理由和原因。总之,决定性的因素有两点:1共同利益因素,它是为了总体的正常运行而进行的财富和服务设施的分配;一是阶层利益因素,即某类公民倾向于使用其权力来使剩余物的分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而替代了共同利益。

正如伦斯基指出的,所有这些等级通常是相互夹杂的,而且权力是经济财富和道德权威的通道。但是,相互夹杂的方式永远也不会完善。

163分层的类型

马克斯韦伯的类型学

马克思倾向于把不同因素看成是经济状况的次要方面,而经济情况则是社会制度的下层建筑。韦伯视社会阶级为无用之物,认为社会阶级的优势是建立在政权及政治的军事的和民政的部门之上的,而建立在这种优势之上的国家的作用终归是要消失的。

韦伯认为主要分层类型有三种:建立在经济差别之上的阶级建立在声望值上的地位建立在政权至上的党派。三种分层之间存在相互干扰,既不匹配也不分离。

马克思所研究的社会阶级,知识与经济等级相对应的。而韦伯是通过经济财产生活的外部条件和满足或挫折的主观状态来界定阶级地位的。

韦伯认为,阶级地位相同并不一定就利益相同,在阶级内部也可能存在竞争。阶级斗争只有在同经济境况与市场关系的比较中才可能得到解释。

韦伯认为第二种分层类型是与法定秩序相符合并建立在声望之上的。这一等级是建立在社会荣誉之上的。所有拥有同等声望信守同样规范的人,都可能被看成是属于统一法律集团的。声望和荣誉不可能像经济财富那样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估;它们是社会判断的对象,是建立在共契之上的。一个人的声望从来也都是社会情愿施与给他的声望。这样,某一集团法定的等级就取决于其社会声望一般被人接受的判断。但经济阶级的等级可能会干扰构成声望的集体判断。韦伯写道:这种财产并不总是被视为具有法定的性质,从长远看来,它是具有这一性质的,甚至还具有惊人的规律性。

法定的群体据其生活方式是很容易区别的,而且这里还应该了解社会的风俗习惯教育以及出身和职业的声望。在法定分层中居于同样位置的人们具有相互交往的趋向,他们之间有一种社会开放性。

166现代社会里,法定群体一般并不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但是一旦某一法定群体巩固了它的境况,它就会去谋求经济权力。因此,声望可以由经济行为表现出来。维布伦:声望特别是可以通过炫耀性的花费表现出来的。消费方式浪费方式居住方式言谈方式社会行为方式

建立在政治权力上的阶层。在政治秩序中权力是由党派体现的,政治权力一般是制度化的。政党虽然代表由阶级境况或声望境况所决定的利益,但是政治同社会阶级或法定群体并不是完全吻合的。

不能像韦伯的社会阶层类型学那样,绝对地将阶级法定群体和党派置于同一个平面层次,因为现实中存在的党派之间的等级并不像阶级之间的等级那样,真实的情况是党派等级存在于不同党派的内部本身。

167类型学的相对性

赖特米尔斯看来,社会分层是由那些在享有事物和精力上具有大致相等机会的人形成的,

并且这些事物和经验被认为具有一定的价值。四种尺度维度:职业阶级声望地位和权力权力就是对政治决策施加影响的能力。

图曼四种因素权力(维持其自身生活目的的可能性)财产(对财富和服务的权利)评估(社会声望程度)精神秩序满意度(不能归入到其他三种因素之中的一切快乐和满足的源泉)

巴图权力(在社会系统中实现自己目的的能力)职业声望(相对公平地确立了声望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收入或财富教育和训练宗教纯洁性(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决定因素)家庭的和种族的状况地方社区中的地位

实际上我们应该为每一种社会类型设计一种分类模式。例如在有些社会,宗教实际上是一条决定性的标准,而在另外一些社会,宗教这条标准在分类中或许不起任何作用。

168关于等级制度的经验研究

实际上个人的地位是由这些不同的评估界定的,必须明确个人身居其中的社会里哪些等级最为重要。另一方面,等级中同一人的不同地位之间可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

归属地位就是个人实际所属的地位;参照地位就是个人在评估其他地位时或对多错的将自身比附于其的群体。

169人们可以认为,不同的等级制度本身将导向某一声望阶梯,在某一社会里,至关重要的是财富。

170诺思和霍尔确定了声望的不同界域,在声望界域内部,不同职业是可以相互比较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使用同样的判断标准。

这些经验研究的前提假设是相信被试者的判断,对阶级意识的存在不予考虑。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意识的存在是不能够还原到声望阶梯的。

172不同社会背景中的分层

174权力是如何个体化的呢?弗雷泽在巫术中发现了权力集中的根源。另一些学者强调权力的集中是演化而来的。乔治达维并不否认最初的国王又可能是巫师,同时认为在从权力分散到权力集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首先是信仰的演化,它把祖先的灵魂当做图腾原则的人格化身;其次是氏族,它起初是一个神秘的统一体,而后演变成一个地方性区域性的整体;再次,氏族形成为具有等级组织的团体;最后,所有这些因素通过氏族或氏族首领之间攀比和竞争的仪式化而得到强化。

人们可以这样认为,与个人之间的声望和权力斗争关系密切的分层,是一步一步由补充性制度和原初社会的老人政治演变而来的。宗教节日的优胜者就是那些花销胜于其他人,因而影响巨大的人,这种影响是通过对图腾徽章的战友表现出来的,而这些图腾徽章使他成为昔日部落分散权力的体现。

174种姓

大多数种姓是通过职业界定的,职业的等级与纯洁度有关。在次种姓中,内婚制并不如在种姓中那么严格,而且对于大多数其他的分离禁令来讲,情形也是一样。

176等级

177资本主义等级中的分层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分层中,诸多区分标准是同时运用的(例如财产声望权力),任何单一的标准都不能确切的划定分层的差别。可是,如果在理论上,世袭不再是阶层划分的原则,那么在实践上,出身仍然或多或少的规定了阶级分层中获得某一个较高地位的机会。这样,一个出身工人阶级的人就不可能轻易的接受成为某些职业敲门砖的高等教育,遗产却为富人子弟维持或上升到资产阶级等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178 威廉斯强调:据有财产和权力由来已久的阶层倾向于贬低等级的经济基础,而选取对他们有利的(宗教种族和文化)标准,以反对暴发户。

根据赖特米尔斯研究,美国的统治阶级就是经济领域的精英,又是政治和军事领域的精英,同时这个统治阶级是封闭和稳定的。明星阶层有名有钱就是没权。

179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分层,似乎比美国的社会分层更为鲜明突出,虽然在基本结构上也趋于相似。在许多国家里,统治阶级试图在幕后操纵国家政治,而把前台让给他们的代理人,他们不再为总体社会扮演模特的角色。

中产阶级并不具有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主要部分,他们与无产阶级的区别仅在于他们不同的生活条件。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现在的工人阶级中能察觉到一种阶级意识减弱的现象,这种减弱可能是暂时的,同时也能察觉到一种导源于自动化的更加严重的异化现象。

180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分层

185 九社会阶级

唯识论观念

马克思的阶级观

186青年马克思的著作强调的主要是与历史哲学有联系的阶级的社会学方面,尤其是强调阶级间的差别并不是建立在小钱包上,也就是说不是建立在财富和收入上。后来马克思更加强调阶级的经济学方面。在其历史著述中,他尤其强调的是阶级的政治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自己的主要功绩在于证明了阶级的存在只是与生产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换言之阶级只是与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同时出现的。但是在共产党宣言中,他相反认为:过去任何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为了论战的需要,使用了广泛的阶级一词,以简化他的思想,而在较深入的研究著作中,确切的表述思想,使用了狭义的阶级一词。

187马克思划分标准的原则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不能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法就一定意味着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得两分法,是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得两分法,后两者的对立是建立在最容易观察到的对生产工具的占有或不占有的方式上。但是,在这种双重性的内部,也存在着能够构成不同阶级的范畴。因而重要的是要知道阶级是根据何种标准定义的,而不是简单地知道子阶级或潜在阶级。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小农所在的阶级呢?除了参考他们在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之外,马克思当时使用的标准是某些特征的共同体(生活利益和问话方式)与其他阶级的对立以及实际的团结性,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

这样,阶级的划分就不会同简单的社会分层和职业划分相混淆。在某种意义上,阶级是一种社会——职业的范畴。

马克思认为,阶级也是并且特别是由它在阶级斗争中的参与表现和它所具有的属于某个阶级的阶级意识来定义的。正是这些特征构成了阶级概念的唯实论。

188古尔维奇的阶级观

索罗金认为要把一个一个的阶级区分开,就必须借助许许多多的标准。古尔维奇的多元论正是由经过系统化了的这许许多多的标准组成的。

阶级实际上是超功能的囊括了众多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经济的功能被特别的强调阶级与阶级之间是互不相容的这就导致了阶级斗争阶级是抗拒总体社会侵入的这就把阶级同种姓或社会等级区分开来阶级最终还是隔距集团其成员散布在整个社会之中。

189阶级意识主要的被包含在阶级结构化的趋向之中。测量阶级的现实程度之最有用的标准,恐怕是抗拒总体社会侵入。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明一个阶级的特征和生命力,正是一个阶级才规定了这个阶级的阶级意识。

至于结构化的标准,不要把它同特殊的组织化标准混淆。阶级是通过心态的同一性,通过思维符号和价值的共同体结构化的。这里面也包括了阶级意识文化遗物和意识形态。例如,要想知道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商业资产阶级构成为一个潜在的阶级,即一般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个子阶级或特殊的阶级,我们就应该考察它特有结构的构建程度。

社会保障概论要点

社会保障概论要点

————————————————————————————————作者: ————————————————————————————————日期: ?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点 答:(1)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特点:①强制性;②社会性;③互济性;④福利性;⑤公平性;⑥不可逆性2.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念 答: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 3.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 答: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以现收现付方式筹集保险基金,会影响储蓄总量;以预提积累方式筹集保险基金,会影响储蓄构成。 (2)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①劳动供给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对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有重要作用,使劳动者数量和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但也会使劳动者选择提前退休,诱使劳动者选择自愿失业或休闲。②劳动需求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机器替代劳动,影响劳动需求。③劳动力流动方面: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的不平衡,既是劳动者流动的原因之一,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壁垒。 (3)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①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人再分配;②对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再分配; (4)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当经济不景气时 ,社会保障支出大于收人。当经济繁荣或发生通货膨胀时,社会保障收大于支。 4.社会保障的原则 答:(1)公平原则;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无一例外地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3)责任分担原则;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①普遍性原则: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②选择性原则: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受保障者的经济收人状况及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程度,有区别地安排社会保障的项目、对象范围、筹资方式和待遇水平等。 (5)其他原则:①互济性原则:其实是以互惠制为基础的,即我为他人作贡献,他人也为我作贡献,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②法制性原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立法为依据,以社会保障法律作为制度确立的标志,以社会保障法律作为实施社会保障项目的依据,以社会保障法律作为政府管理与监督社会保障事务的依据。 5.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 答:(1)劳资问题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所以,不需要阶级斗争,进行社会革命来解决。而只要对工人进行教育,改变其心理和伦理道德的观点,便可以解决。

《法学概论》读书笔记

《法学概论》读书笔记 法学,是一切涉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在中国先秦时期称为“刑名法术之学”,自汉代开始各代又有“律学”的名称。 我国法学的划分: 1.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或迟或早要有新的法学部门与之对 应。 2.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综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规律等;应用法学主要研究国内和国际法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以及它的制定、解释和适用。 一、西方法学的历史 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古希腊的哲学非常发达,发达的哲学开发了自由民(尤其是自由民中的知识分子)认识和评价社会的能力,促进政治学、伦理学、文学、美学等专门知识体系的形成,并提出了一系列法理学问题:法与权力、理性的关系、法与人、神、自然的关系,法与利益、正义(在人们互相冲突或重叠的主张之间,什么是正当的或正义的),人治和法治(人治优于法治或是相反),守法的道德基础和政治基础(人们为什么要服从法律和国家)等等,用西方法学家的话说,这些问题是法学的“永恒主题”。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罗马法学家不仅提出了许多涉及立法、执法、司法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而且引入希腊人自然法概念来论证罗马法的神圣性和广泛适用性。 中世纪是西方社会最灰暗的时期。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的世界观”、“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3、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把人性而不是神性看做国家和法律的基础,使法律和法学从天国回到人间。注释法学家和人文主义法学家把古代法学传达到近代的使者,他们的研究是连接古代法学和近代法学的纽带。 17世纪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和在革命中普及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时代要求既需要法学,也解放了法学。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出现意味着一种与中世纪神权世界观相对立的法权世界观的出现。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其典型表达形式是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自然权力论)。 从18世纪末开始,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出现。 在19世纪前期,法学基本上是哲学家或政治学家的法学。19世纪中后期,法学开始由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副产品成为职业法学家的法学。 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异军突起。 二、中国法学的历史 中国法学的历史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西汉至清代中期,清末至中华民国。 《商书》中就记载“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思想和政策,“明德慎刑”的思想显然是后来儒家“德主刑辅”思想的文化渊源,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封建法学和法律制度的主导思想。 春秋战国的几百年是中国法学兴起和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各种学说、学派层出不穷,形成了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儒、法、墨、道四家都对法学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法家贡献尤为突出。儒家从人性善的哲学立场出发,强调圣人、贤人、圣君、贤相个人的统治

《数学史概论》读书报告

《数学史概论》读书报告 数学源自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早期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及中国古代都对数学有所研究。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运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以下对李文林著《数学史概论》作一个读后的总结。 一、《数学史概论》简介及其特点 《数学史概论(第2版)》以重大数学思想的发展为主线,阐述了从远古到现代数学的历史。书中对古代希腊和东方数学有精炼的介绍和恰当的分析;同时充分论述了文艺复兴以来近现代数学的演进与变革,尤其是20世纪数学的概观,内容新颖。《数学史概论(第2版)》中西合炉,将中国数学放在世界数学的背景中述说,更具客观性与启发性。《数学史概论(第2版)》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并注意引用生动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中第一章“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介绍了人类在蒙昧时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了数与形的概念,从最早的手指计数到石头计数,再到结绳计数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出现了书写计数以及相应的计数系统。在灿烂的“河谷文明”中,重点介绍了埃及数学和美索不达米亚数学。第二章“古代希腊数学”,介绍了雅典时期和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其中重点对数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阿波罗尼奥斯及其成就作了详尽的介绍。第三章“中世纪的中国数学”,从古代著作《世本》中提到的黄帝使“隶首作算数”,殷商甲骨文中使用的完整的十进制计数,到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介绍的著作主要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算经十书》,介绍了刘徽的“割圆术”和他在面积、体积公式推证的成就,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在推导几何图形体积公式时提出了“出入相补”及“祖氏原理”;第四章“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第五章“近代数学的兴起”,讲述了中世纪的欧洲,从代数学、三角学、透视学、射影几何等方面的发展向近代数学的过渡,以至解析几何的诞生;第六章“微积分的创立”,分别介绍了牛顿和莱布尼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微积分原理;第七章“分析时代”;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以代数、几何、分析这三大领域的变革为主要线索,介绍了19世纪数学的发展;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是“20世纪数学概观”,分别介绍了纯粹数学的主要趋势、空前发展的应用数学、现代数学成果十例;第十四章“数学与社会”,第十五章“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同类书相比,有着最大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从上古的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世界,到中世纪的欧洲,以至20世纪的近代数学、当代数学,遍及世界各地对于数学的贡献地位与影响,都有中肯的评论。2、本书不仅对史实有详尽而忠实的介绍,而且兼有史评史论的作用,更有精辟的历史观。例如作者认为古希腊的数学是一种论证数学,而说中国的古代数学,在南北朝三国时期,也进入到论证数学,刘徽即为其杰出代表之一。至于中世纪欧洲数学的崛起,微积分的创立以及近代数学的诞生史,对于它们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根源,作者都有敏锐的评论。作者对整个数学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数学史观。3、本书不仅对数学家和他们的学术成就作了概括的介绍,而且对于一些重要成就,不惜花费篇幅,作了较详细的忠实于原始创造的说明。例如阿基米德对于球体积与抛物线弓形面积的计算,刘徽对于 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发现过程,以至较近代如康托关于非可数集合的发现等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这让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而且还能深入体会数学大师们原始创造的艰苦历程与来龙去脉。4、本书除了数学家们的传统故事外,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奇闻轶事。 二、对数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精选.)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李登昕20172212010 读这本书之前上网查看这本书的书评以及读后感,大部分人都已苦涩,难懂为开头,的确,《社会学的想象力》并不像市面了流行的一些小说简单易懂,甚至可以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初次翻开这本书不得不承认,书中部分内容有点难以理解,但是细细精读还是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意境,以及作者对社会的那种批判。作者批判宏大理论,批判以方法论为主导的研究,批判科层制的学术体系令研究者异化。他倡导将个人困扰推及公众议题,要求超越琐碎的小情境,扩展历史视野。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个体与历史、社会,从来都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应该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个体的体验与学术的思考,应该达成一种融合与互动,而不是割裂,这才是值得过的学术生活。 通过阅读本书使我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一种自由转换视角的能力,由此认识整个社会。但他强调的其实是一个高度建设性的问题,即人如何参与社会历史进程?更本质地,人如何成为历史的主体?这是社会研究的一条基准线,尽管不需要时时显露,但却是人文想象力的起点,也不仅是社会研究,就像自我科层化不只在学院。本书关于理性和自由那章,尤其是没有理性的合理化,以及吉特林写的后记都值得重读。回到当下,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正在挣脱“研究”甚至是“想象力”的把握,以前所未有的流动性,不仅是“人的迁徙”,

还有观念与认知范式。 米尔斯批判了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大理论,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经验主义,批判了唯方法论的研究,批判了社会学发展的科层化趋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用主义。米尔斯强调要重视社会结构和历史,以及珍视的价值所面临的威胁,关注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方法以实际为准,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 本书开头部分作者提出,大多数人之所以对于生活中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困扰感到焦虑茫然,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个人生活进程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构性变迁联系起来。在现代化工业社会,人们分外注重自我意识,然而大众创造历史的进程却远远超出一般个体依据价值判断调试自身的能力。如果一味在新旧思维方式的断层中进退不前,那么整个社会有可能陷入道德危机。作者认为人们需要一种心智来挽救现状,即: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社会现象间的联系乃至全貌。他将这种心智命名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拥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学者通常定位于三类问题:社会结构、社会历史、人与人性。他们具备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的能力,根据特征归纳类型、探索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如果个人的困扰无法在其所能获得的机遇范围内找到解决办法,即这方面的社会机遇结构解体,那么个人问题就要上升为一个公众论题,我们就有必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超越个人环境变化从而理解这些变化。 社会力量巨大但本身不受约束,个人在劳动生产中的异化,笼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迈克尔·舒德森著,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 1.新闻业 a)新闻不仅报道现实,还创造现实,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建构现 实(结合李普曼“两个世界”,p003) b)新闻是被制造的,是新闻工作者与“泛新闻工作者”(公关)互动的结果 (p004),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及其实践的产物(强调在大背景下看 待新闻,p006) c)新闻是具有公共性的实事信息和评论(强调公共性,p017) 2.媒介效果(媒介权力) a)多数时候过分强调媒介(建构现实的)权力,(媒体易见,而其他因素影 响难以看到,p023;产生影响的是媒介报道还是事件本身(P070例)使 者指数级放大器) b)魔弹效果视野下的媒介权力强调权力是一种线性的“灌输”机制(p029); 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媒介是意义、符号与讯息的生产者或信使,文 化本身不是权力,而是一个语境,是构成行动的语言(上下文),而非产 生行动的原因,对于采纳者无报酬,对于未采纳者无惩罚;媒介权力是 一种特殊的权力,微妙的文化影响,而非公开的控制社会的力量(p077) c)灌输模式往往包含预设(新闻是个“原因”),文化模式(情感的共同体; 公共交谈),影响来自于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本身;新闻作为放大器,营 造公共氛围;框架和偏见)(p032) 3.媒介效果(框架) a)制度化的选择性呈现(探照灯,而非镜子) b)框架(区别与有意图的个人偏向):一些心照不宣的理论,告诉我们什么 存在,发生了什么,什么重要,以此形成我们选择、强调和呈现的原则; 认知、诠释和呈现当中稳固的模型,也是选择、强调和排除的常用规则, 通过他们,符号处理者们组织话语,包括文字和图像的话语(p043) c)五种常见新闻:以事件行动任务为中心的;负面的;超然的;技术的; 官方的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立在立法的基础之上的。 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 1.公平和效率 2.政府和市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和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3.权力和义务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进步 四.社会保障与人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第一次分配注重效率 第二次分配强调公平(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而言) 第三次分配追求社会协调与和谐(慈善,例如照顾孤寡老人等。)自愿的,费制度化的,缺乏稳定性。 第三节社会保障与其他公共政策 一. 1.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备受关注的公共政策之一,在实践中又与其他政策密切相关。— —扶贫政策、人口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等。 2.社会保障与消除贫困 贫困定义(原因)——“缺乏说”、“排斥说”、“剥夺说”、“能力说” 贫困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

3.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贫困,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可以保障每个公 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是另一个层面。 二.社会保障与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采取直接干预、调节和影响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分布等而制定的法令、措施、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第四节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 一.共性 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都进行风险转移 都以给予损失赔偿保险金给付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 充足的基金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 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性质不同——基于公共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区别 经营目标和经营主体不同——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区别;公营机构与商业公司的区别; 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不同——政府承担经营管理与金融部门的竞争规律的区别; 第五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第一节模式 1.三个阶段: 面向贫困人口与工业劳动者的阶段(伊丽莎白济贫法)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邝云梅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1.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其语言符号的声音、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节语言学 1.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在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注意到这个观点: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学的现象。书中他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问题,人们喝咖啡,什么时候喝,喝多少,跟谁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等等,种种社会存在都会因为时间、地点、人物、身份、阶级的变化而不同。 米尔斯又说,社会学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尖锐化的产物。他指出,在古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也不需要社会学。我个人的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都会因为知识的积累而发展,或者说是复杂化,因为我个人认为,人类本质上的追求还是没有变化。人们在生活变得复杂的同时,自然也会觉察到不同的复杂体之间,或是一个复杂体自身所产生的矛盾。并且又由于人们的智慧在日益的增进,所以就会有人探索和解读这些社会问题,试图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而社会学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就如书中所说孔德创立社会学说根本目的不是填补学科空白,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为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所以说社会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同时,因为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学科也会继续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它当然是会不断的复杂化,矛盾会不断地增加。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 也许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但这毕竟离我们的社会太遥远。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们的思想逐渐多样化,人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就像先前所说的,不同的复杂个体之间可能会产生碰撞,需要调节,复杂的个体内部同样也会产生矛盾,需要寻求调节。单从这个方面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就需要继续进行下去,还要求发展。 当然,在人们的理性思维控制下,社会的发展应该不会最终是不至于因为矛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感悟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感悟 本学期,通过对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原先并不知道的知识点,特别是将初时将社会保障单纯理解为“救济”,理解为只是出于困难的人们才可以享受社会保障:现在,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大大扩展——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而社会救助只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很少的一部分,保障对象也是少数人。 学习社会保障概论,目的在于学习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社会保障体系中各项制度、计划和项目的内容。对于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更要通过此学习,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有机会,为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尽己所能,促其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对我们的讲授、小组作业和课外查询的资料,使我们对国外先进的社会保障发展状况印象深刻,也收获甚多。下面,我将平时学习中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做一简要的总结,限于纸张大小,我没有列成表格,请老师见谅。 主要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情况: 1、英国: 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政府直接管理方式 新旧《济贫法》、《贝弗里奇报告》 1948年五大法律成为英国福利国家形成标志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由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和私人医疗保险制度构成失业保险: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2、瑞典: 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半官方的自治管理方式 福利国家“橱窗”(保障内容无所不包) 按照“普遍性”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失业保险: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救助相结合 3、德国: 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半官方的自治管理方式 保险特征:一是以社会保险为主,二是承保机构多元化,三是经费筹集多渠道,四是保障管理高度“自治“ 养老保险: 世界上最早建立养老保险的国家。分为法定强制性和 自愿性两种性质。 基金的筹集模式为初期的基金积累制逐步改为现行的 现收现付制 医疗保险:法定医疗保险和自愿医疗保险两大类型组成 以社会集资为主,国家提供的财政收入补贴较少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二、全书概述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夏 日之阳新闻传播广 告 考研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其主旨,并非探讨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什么,而是追寻一种路径,指明每个社会学家,乃至每个社会科学的学者,为什么应当选择掌握社会学的想象力;假社会学的想象力,他们的使命又是什么。米尔斯批判了一个当今知识分子阶级的社会定位,塑造了他理想中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 为此,米尔斯在书中摆出了战斗的姿态,在全书的第二至第六章中,他严厉地批判了社会科学中的几种流行趋势。而在第七至第十章中,米尔斯从否定性批判走向了对知识分子本位的寻找,我不得不说,这一次他站到了社会现实的对立面上,他渴望召唤社会知识分子来教化科层制顶峰的领袖和弱智化了的普通大众——一个使徒般的理想。 社会学的想像力是米尔斯战斗的武器,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视角的转换,即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他认为只有这才能使人认清自身价值,从焦虑与淡漠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价值缺失的时代。同时,社会学的想像力帮助社会学家回归经典的社会分析: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主旨与紧迫的公共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直接关联。 而社会学的领域中,显然有一些与传统目标背道而驰的趋势,这种倒退不仅使社会学研究变得无益,在米尔斯眼中,知识分子也将因此被这个无知的世界所消化。 第一种趋势是宏大理论流派,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作了精细的分析,从而刺穿了宏大理论的面具,宏大理论用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替代了轻松自由的想象力,企图迷惑读者,从而构造一个不切实际的概念王国。

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就完全不能解决关于冲突的问题,因而被米尔斯尖刻地称为“百分之五十只是晦涩的用词;百分之四十是众所周知的教科书社会学”,另外百分之十,鉴于它的含糊不清,很可能被借作意识形态上的工具。 而方法论的登峰造极,则造就了另一不良的趋势,即对“抽象经验主义”的盲目崇拜。他指出,通过对各类研究的简单的加总,绝不可能达成对社会的完整认识,而只是一种奇怪的砌砖成墙的努力。他鄙夷抽象经验主义对系统的研究历史和比较方法的拒绝,也怀疑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和数据的人为修饰。虽然也有人辩解称这种方法论的抑制将助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专业化的进程,但米尔斯似乎对称为“科学家”不屑一顾,他认为这使他的群体降格为助产婆式的专家。 抽象经验主义对时间、机构和金钱的特殊需求也极有可能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堕落为一种行政职能,发展出一整套恐怖的科层制体系,并为整个社会的科层化服务。社会科学的学者事实上被称作“学术行政官”,他们组成互相攻讦的派系,排斥独立学者,服务于社会的非民主领域,培养出自身的“合理性功能”并试图创造更广泛的“功能合理性”,他们是十足的权威的工具。而有这样一群社会科学的学者正在变成为某一特定群体服务的实用性角色。学者对“改变世界”的渴望,或是自身理想和价值的缺失,使他们积极投靠社会上层,追逐实用性而非其它。他们研究他们的新主顾们的问题,试图通过“学术”的方式为急需证明其权力正当性的决策层生产“权威”。米尔斯用悲哀但愤怒的语调评价说:“若是说有人正在出卖自己,那就有些天真了,而且也不甚妥当;因为,这种苛刻的词汇只有在确实有东西出卖时,才是妥当的。” 现今时代的社会科学,不再关注人类的多样性,放弃了比较研究,过分强调专业化从而不愿整合社会科学的各个部分作系统化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抛弃历史,切割历史,狭隘地看待历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新

社会保障 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对象是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A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B ) A.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C.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 3.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 C ) A.现役军人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 B.退出现役的军人 C.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 D.革命烈士家属和现役军人 10.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正常产假为( A ) A.90 天 B.105 天 C.180 天 D.42天 12.生育保险属于( A ) A.短期性补助 B.长期性补助 C.保险性补助 D.福利性补助 16.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方法有多种。按照一个家体用于饮食支出的比例来大体测定该家体 的生活水平的测定方法是( B )

A.生活需求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 D.国际贫困标准法 21.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 A ) A.社会救助 B.失业保险 C.生育保险 D.社会福利 24.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D ) A.雇主 B.被保险人 C.国家 D.被保险人和雇主. 31.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C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 C ) A.生活幸福 B.人民富裕 C.社会安定 D.生活水平 43.“五保”不包括 ( D ) A.保吃 B.保穿 C.保住 D.保富 44.托儿所、幼儿园等属于我国职工福利中的 ( A ) A.集体福利设施 B.个人生活福利性补助 C.文化福利 D.娱乐福利 5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不包括( C ) A.政府 B.企业 C.家庭 D.个人 56.不属于社会保险基本特征的为( B ) A.社会性 B.差异性 C.强制性 D.福利性 59.不属于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救助对象的为( B ) A.弃婴 B.产妇 C.残疾人 D.老年人 62.国家抚恤实施的主体是( C )

【 读书笔记】语言学概论(崔希亮)

引言 语言学的“体”和“用” 【语言学的“体”主要是指关于语言学本身的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是怎么产生的,如何传递信息的(编码-信号传输-解码),语言的习得机制,心理机制,生理机制等等,同时如何研究语言(演绎法:不能直接观察的研究对象我们就用合理的推论来证明某些假设,归纳法:能够直接观察的研究对象我们用观测数据来证明某些假设) 语言学的“用”主要体现在语言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教学,语文政策,语言学习(先天论和白板论,成人和儿童二语习得的不同),词典编纂等等】 一、儿童如何习得母语的两种假说: 1.先天论:心灵学派,认为有LAD和普遍语法的存在 2.白板论:认知学派,认为儿童的大脑是白板一块,通过后天的模仿和练习才学会了语言。 二、成人二语习得和儿童学习语言的不同: 1.学习动机不同。(儿童为了交际,成人的动机不同) 2.学习时间不同。 3.学习环境不同。 4.学习方式不同。(儿童是自然获得,成人是学习)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此章节主要探讨了语言和语言学的本质问题,语言的本质问题较为复杂,,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在探讨语言观上,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自然属性主要包括对索绪尔的符号线性理论的探讨,社会属性探讨了语言的交际效应,语言在社会中的运用,心理属性探讨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一、索绪尔的符号线性理论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的内核是语义,物质外壳是语音。语义和语音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组合是线性的,符号具有生成性,将非线性的思维通过符号线性表达出来。 具有以下特点: 1.任意性。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理据的。符号的所指和能指 之间具有约定俗成的规则。符号的所指是指概念,能指是指声音形象。 2.线条性。符号在组合是只能一个跟着一个的出现,构成一个线性的序列。 3.系统性。语言符号是一个结构分明的层级装置,语言符号的运转在一个系统内进行。这些符 号的工作原理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每一个符号既能和别的符号组合又能被别的符号替换。 语言符号的这个特点使得有限的规则和有限的单位可以生成无线的表达单位。 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 没有语言,人类的理性思维很难进行下去。同理,如果离开理性思维,人类的语言就无所依靠,没有了逻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思维层次一定都有语言的参与。“欲辨已忘言” 三、“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索绪尔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表明了他的语言观。他认为语言和言语要区分开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他把语言界定为符号系统。这就把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下来了。语言是一种心理印象,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阐述的问题深刻,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不安和冷漠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有关价值和威胁等问题还提不到日程上来,更不必说什么明显的社会科学问题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就不同了:“价值既不是普遍公认的价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胁的。许多个人的不安状态无以明确表达,许多公众的不适状态不再成为社会问题。……不安状态和冷漠状态正是我们时代的根本特征。” 当今“人的首要危险”就在于当代社会本身难以驾驭的力量,同时伴随的是造成异化的生产方式,政治统治的控制技巧,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一句话,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条件和目的所发生的普遍性的转变。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米尔斯指出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历史理论,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混淆;二是倾向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的系统性理论;第三个倾向是对当代社会问题和问题的经验研究。 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他的思考方式。如: 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研究,其过程必须是从事件和历史以及这两者在社会中相互交错等问题出发,而最后又回到这些问题中去。 1、一个特定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什么?其中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们又如何相互关联?该社会的结构和其他社会的类型有何不同?该社会结构中的每个特性对于社会结构的延续和变化起着怎样的作用? 2、该社会在人类历史中处于何等地位?它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在人类整体的发展中占有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我们所考察的每个特征都联系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特征是如何影响历史,又如何被历史所影响的?而该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其他时期有何不同?创造历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 3、该社会和该历史时期中哪类人占了上风?哪类人将占上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挑选和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决或受到压迫的,又怎样变得敏锐或变得迟钝的?观察该社会、该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种类型的“人性”?所考察的社会中每一个特征有怎样的“人性”涵义? 其中的思考层次性多么清晰,逻辑明确,值得借鉴。 “人只有把自己放进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才能评价他自己的命运;人只有了解所有和他有关的人的机会,才能认识他自己的机会——这种观点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以我的理解,米尔斯认为个人必须了解历史,从而理解社会和处于社会之中的自我,并通过这种了解来决定什么才是个人的价值观。有了这种理解,个人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社会中,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生活。通过这种参与,他就可以解决“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从而解决“坏境中的个人困惑”。按照米尔斯的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是都必然要去参与,社会也需要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总论 一、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就是指国家以立法与行政措施确立的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她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与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的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当就是全体社会成员;(2)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主要就是政府;(3)社会保障的目的就是为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4)社会保障的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 2、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1)保障性;(2)强制性;(3)社会性;(4)互济性;(5)公平性;(6)福利性。 3、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力量来保证社会成员在面临社会经济风险时能够维持其基本的生活权益。 4、社会保障的功能:(1)社会保障就是实现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2)社会保障的建立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1社会保障具有十分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2社会保障还体现了其对投融资的调节功能;○3社会保障也体现了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3)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社会保障体系与类型 (一)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保障制度。 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各有特点: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社会保险;○2社会照顾。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由五大部份组成:○1社会保险;○2社会补贴;○3社会服务;○4社会救助;○5医疗保健。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由三部份组成:○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 法国;社会保障体系由三部份组成:○1社会保险;○2社会补贴;○3公务员福利待遇。 瑞典;社会保障体系由四部份组成:○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公共福利;○4医疗保健。 日本;社会保障体系由四部份组成:○1社会保险;○2国家救济;○3社会福利;○4医疗保险。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与住房保障等。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的特点:(1)强制性;(2)资金筹措的多源性;(3)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4)资金使用上的预防性。 社会保险的内容一般包括:(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 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就是指公民在靠自身力量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与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的用以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1)自然灾害救助;(2)失业破产救助;(3)孤寡病残救助。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就是指国家与社会按照立法或政策的规定,对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的旨在提高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各种设施、资金、服务等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的特点表现在:(1)强调国家与社会在实现福利目标过程中的直接的责任性;(2)国家立法与政策规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都能普遍地享受社会福利提供的津贴或服务,具有显著的普遍性的原则;(3)重点提供有关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设施、津贴与服务。 (二)社会保障的类型 1、按照给付标准分类:(1)受益基准制,又称规定受益制;(2)缴款基准制,又称规定缴费制;(3)混合制。与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相适应,按收入保障计划提供现金补助时采用的方法有:○1就业关联制度;○2普通保障或“按人头”的补助制度;○3收入状况调查制度。 2、按照资金来源分类:(1)政府统包型,又称“国家社会保障型”;(2)投保资助型;(3)强制储蓄型。由于给付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