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 寿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 寿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寿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蓝藻和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

A. 都属生产者,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遗传物质都是DNA和RNA

C. 转录和翻译都是同步进行的

D. 细胞形态、结构都相同

【答案】C

【解析】

A.蓝藻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硝化细菌是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A错误;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蓝藻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是同步进行的,C 正确;

D.蓝藻和硝化细菌具有相同的细胞结构,但形态不同,D错误;

答案选C。

2. 下列有关糖类、脂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参与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合成

B. 胆固醇和磷脂都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 在核酸分子中磷酸基团总是与两个五碳糖相连

D. 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化合物的种类、组成和作用,解题要点是识记相关知识点。

A.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分解后均可产生葡萄糖,A正确;

B.胆固醇和磷脂都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正确;

C.核酸分子的每一条单链上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只与一个五碳糖相连,C错误;D.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知识易错点:1.识记细胞中各种二糖和多糖的组成;2.DNA分子的平面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中,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每个磷酸基团一般与两个五碳糖相连,但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3. 下列有关水和矿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矿质元素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必需组成成分

B. 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较低

C. 合理施肥可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D. 水是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答案】A

【解析】

【详解】A、矿质元素是指除碳、氢、氧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而生物大分子中不一定都含矿质元素,如淀粉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错误;

B、休眠种子和越冬植物细胞代谢活动降低,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降低,B正确;

C、矿质元素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合理施肥可增加叶绿素的合成,N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施用氮肥可以提高酶的合成率,所以合理施肥可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C正确;

D、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中有水的分解,呼吸作用中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如ATP水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等,D正确;

故选A。

4. 菠菜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菠菜叶下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

B. 新鲜的菠菜叶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C. 菠菜叶上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 菠菜叶中还原性糖的含量高,可用于还原性糖的检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解题要点是识记各种实验的目和原理。

A.观察线粒体时需要对细胞进行染色,而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对染色结果有影响,A错误;

B.新鲜的菠菜叶中各种色素含量较多,可用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B正确;C.菠菜叶上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D.菠菜叶肉细胞中含有色素,对还原糖鉴定中的显色反应有影响,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生物实验中材料的选择应注意问题:对有显色反应的实验材料,应选择材料本身无色或浅色,以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应选择能进行有丝分裂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等分生组织;

5.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酶体内可合成多种水解酶,可吞噬处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

B.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分裂密切相关

C. 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D. 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和作用,解题要点是对各种细胞器知识点的识记。

【详解】A 、溶酶体为细胞的酶仓库,内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 错误;

B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分裂密切相关,B 正确;

C 、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不是细胞器,C 错误;

D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少数酶是RNA ,有些激素化学成分是脂质,都不在核糖体上合成,D 错误;

故选B 。

【点睛】关于细胞器的易错点:

1、细胞器在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分布,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在某种功能强的细胞中相应细胞器的数量相对较多;

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6. 下图表示细胞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及运输路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物大分子可能是抗体或神经递质

B. ①可能是核糖体也可能是中心体

C. 该物质经“②→③→④”的运输过程需要囊泡

D. 该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过程,解题要点是理解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该生物大分子是分泌蛋白,抗体是分泌蛋白,但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

B、①是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结构,是核糖体,不是中心体,B错误;

C、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以囊泡形式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囊泡形式运输到细胞膜,C正确;

D、分泌蛋白以胞吐形式排出细胞外,没有跨膜运输,没有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图示的分析:细胞中无膜的结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动植物细胞中均有而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具有糖蛋白的结构是细胞膜,因此图中的①是核糖体,②是内质网,③是高尔基体,④是细胞膜,由此推测该生物大分子是分泌蛋白。

7. 细胞呼吸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呼吸的底物一定是糖类

B. 人体细胞呼吸的产物一定有C0

2

C. 细胞无论进行何种呼吸方式都产生ATP并释放热能

D. 恒温动物细胞离体培养后,呼吸强度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A.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

2

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因此,细胞呼吸的底物不一定是糖类,A错误;

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物是CO

2和H

2

O,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B错误;

C.细胞呼吸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C正确;

D.恒温动物细胞中的酶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在离体培养中,呼吸强度受环境温度变

化的影响,D错误;

答案选C。

8. 下列现象与渗透作用的关系密切程度最小的是

A. 施肥过多导致烧苗

B. 蜜饯可以防腐

C.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D. 根毛细胞吸收K+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施肥过多,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死亡,A符合;

B.蜜饯是用水果加糖腌渍或煮制而成的,成品中含糖量达60%以上,其中还含有较高盐份,细菌等微生物会发生渗透失水而死亡,因而蜜饯具有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B 符合;

C.生理盐水是血浆等渗溶液,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可防止血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或渗透吸水,C符合;

D.根毛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与渗透作用无关,D不符合;

故选D。

9. 酶抑制剂有两类,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催化作用实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B. 改变底物的量对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均无影响

C. 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降低酶本身的活性来降低酶促反应速率

D. 高温、非竞争性抑制剂都能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活性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催化作用,据此分析。

【详解】A、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据题干分析,非竞争性酶抑制剂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所以改变底物的量对该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无影响;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改变底物的量可增强

底物的竞争力,降低酶抑制的作用效果,B错误;

C、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对酶本身的活性没有影响,C错误;

D、据题干可知,高温、非竞争性抑制剂都能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催化活性,D正确。

答案选D。

10. 下图是葡萄糖和乳酸通过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动力是细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差

B. 细胞膜上①和②都属于载体蛋白,无特异性

C. 用有氧呼吸抑制剂处理该细胞,乳酸运输受阻

D. 该模式图也可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解题要点是对图示的分析。

A.由图可知,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动力是细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差,A正确;

B.细胞膜上①和②都属于载体蛋白,载体都有专一性,B错误;

C.乳酸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由红细胞无氧呼吸提供能量,C错误;D.该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1.对图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析: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需要载体,不耗能,是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乳酸通过红细胞膜需要载体和能量,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进行无氧呼吸。

11.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增殖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 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是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

C. 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答案】B

【解析】

A.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方式,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是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数量的改变,B正确;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C错误;

D.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少,使癌细胞彼此间黏着性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错误;

答案选B。

12.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倍增

B. 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C. 细胞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重组

D.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始终为染色体的2倍

【答案】B

【解析】

A.中心粒在有丝分裂间期倍增,A错误;

B.由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

C.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D错误;

答案选B。

13. 在孟德尔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最能反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F

2四种子代比例为9:3:3:1 B. F

1

测交后代比例为1:1:1:1

C. F

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1:1 D. F

1

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答案】C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同源染色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F

1

可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答案选C。

14. 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提出了配子中遗传因子减半的假说

B. 孟德尔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提出问题

C. 摩尔根运用该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摩尔根进行测交实验属于演绎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孟德尔在假说中提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A正确;

B.孟德尔根据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提出假说,B正确;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测交实验属于验证内容,D错误;

故选D。

15.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隐性基因是生物体内不能表达的基因

B. 线粒体中的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C. 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一定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肽链延长

D. 真核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一定成对存在

【答案】B

【解析】

A.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在二倍体的生物中,在纯合状态时能在表型上显示出来,但在杂合状态时就不能显示出来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A错误;

B.因为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线粒体中的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B正确;

C.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可能会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肽链延长或缩短,C错误;

D.真核生物体细胞中的核基因和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质基因不成对存在,D错误;答案选B。

16.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下列对系谱图分析错误的是

A. 深色性状为隐性性状

B. 该基因不可能只在Y染色体上

与深色羊生育深色羊的可能为1/4

C. 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Ⅱ

2

D. 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Ⅱ

与深色羊生育浅色羊的可能为3/4

2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解题要点是对遗传图谱的分析。

A.由“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出,深色性状为隐性性状,A正确;

B.若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雄性应都表现为深色,B正确;

C.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Ⅱ

基因型为1/3AA或2/3Aa,与深色羊交配生育深色羊的

2

概率为1/3,C错误;

D.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Ⅱ

基因型为1/2X B X B或1/2X B X b,与深色羊交配生育浅色羊

2

的可能为3/4,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遗传图谱的分析:首先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和“有中生无”为显性来判断遗传病的显隐性,再根据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基因的位置,并依此分析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17. Rous肉瘤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感染人细胞后可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的基因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Rous肉瘤病毒可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B. 该病毒体内的逆转录酶可进入宿主细胞

C. 逆转录过程需要利用宿主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 该病毒的发现使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的途径

【解析】

【分析】

1、癌细胞的特征有: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扁梭形的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转移。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A、Rous肉瘤病毒是一种病毒致癌因子,其感染人体细胞可诱发人细胞癌变,A正确;

B、Rous肉瘤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逆转录酶可进入宿主细胞,B正确;

C、逆转录过程合成病毒DNA,需要利用宿主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C正确;

D、病毒的发现使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的途径,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B. 染色体上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遗传病

C. 染色体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没有不利影响

D. 通过诱导多倍体方法可解决植物远缘杂交所得杂种不育的问题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解题要点是对相关知识的识记。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

B.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染色体上不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

C.染色体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但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C错误;

D.当植物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组数是奇数时,杂交不育,可以通过诱导染色体组加倍的方法培养出新类型的多倍体,,解决植物远缘杂交所得杂种不育的问题,D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1.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的理解: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有的可能会导致生物体死亡。2. 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培养多倍体:选择两个不同种的亲本进行杂交,在杂种种子发芽的初期或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一定时间,使其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可诱导出新类型的可育的多倍体。

19. 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蔓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

B. 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了耐药基因的频率

C. 接种疫苗不能消除致病菌耐药性

D. 致病菌耐药性可以遗传给子代

【答案】A

【解析】

本题以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蔓延为背景,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解题要点是对生物进化实质及过程的理解。

A.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不是使细菌产生变异,A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本来存在着“耐药性”个体,使用抗生素后,不耐药的个体被杀死,耐药性个体能够生存并将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后代,长期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升高,B正确;

C.耐药菌是基因突变形成的,不是注射疫苗形成的,C正确;

D.致病菌耐药性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性状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子代,D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知识易错点: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就存在着差异,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有的具有抗药性。开始用抗生素时,由于大多数细菌没有抗药性,故大量被药物淘汰,而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会保存下来,并能继续繁殖感染人群,当多次使用该抗生素后,使抗药性更强的细菌被保留下来,这样一代一代,细菌积累并加强了抗药性,使该抗生素逐渐失去效应.所以药物对不同变异的细菌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

20.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 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 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答案】B

【解析】

A.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错误;

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即膜上的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B正确;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错误;

D.某些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错误;

答案选B。

21. 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机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自身的稳态。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汗液排出有利于机体体温的调节

B. 剧烈运动时机体中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减少

C. 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使机体的尿量减少

D. 剧烈运动时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兴奋

【答案】B

【解析】

A.人体热量的散出方式有:汗液蒸发散热、皮肤辐射散热等,A正确;

B.剧烈运动会导致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会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B错误;

C.如果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会因大量排汗而缺水,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放出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C正确;D.剧烈运动时体温会升高,大量排汗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会兴奋,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

答案选B。

22. 2018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屠呦呦带领的团队对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下列生理现象或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机理相同的是

A. 过敏反应

B. 免疫排斥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艾滋病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引起的,A不符合;

B、免疫排斥是机体对移植物(异体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破坏的过程,B不符合;

C、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C符合;

D、艾滋病是由HIV攻击破坏人体免疫细胞引起的免疫缺陷病,D不符合;

故选C。

23. 研究发现,植物“扫帚病”的形成是由于感染了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导致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下列有关分析及推测错误的是

A. 正常植株顶端优势的形成是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生长

B. 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C. 该事例说明植物激素不一定由植物产生

D. 某些农作物感染该病原体后可提高产量

【答案】C

【解析】

A.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的现象,A正确;

B.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正确;

C.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有调节作用的化合物,而这种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C错误;

D.某些农作物感染该病原体后,可解除顶端优势现象促进侧芽生长,从而可提高产量,D正确;

答案选C。

2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

C. 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从临岸区到湖心区生物分布发生一定变化,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A.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同种生物的总和,因此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A正确;

B.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B正确;

C.高山上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从临岸区到湖心区由于地形的变化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答案选C。

25. 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为确保结果精确应随机取样

B.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C. 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D. 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弱,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答案】A

【解析】

【详解】A、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以确保结果精确,A正确;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B错误;

C、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盖盖玻片,后滴加培养液,C错误;

D、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且身体微小,,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错误。

故选A。

2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

B. 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菟丝子等寄生植物不属于生产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输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

B.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错误;

C.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D正确。故选B。【点睛】

2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体富营养化时出现“水华”现象,说明物质循环的平衡被破坏

B. 流经所有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 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0%?20%会被下一营养级捕食

和碳酸盐等形式进行的

D. 碳循环是以含碳有机物、C0

2

【答案】A

【解析】

A.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藻类大量繁殖,使生物的种群种

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的现象,A正确;

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以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固定的化学能,B错误;

C.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0%?20%会被下一营养级同化,C错误;

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进行循环,D错误;

D.碳以CO

2

答案选A。

28. 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都非常关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系统中都存在人和动、植物,说明均含3个营养级

B. 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现象

C. 实施必要的物质输入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

D. 这两类人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无需信息传递

【答案】C

【解析】

A.人和动、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不一定只含3个营养级,A错误;

B.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现象,B错误;

C.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所以实施必要的物

质输入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C正确;

D.任何生态系统中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需信息传递,D错误;

答案选C。

29. 下图为某种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该鱼种群数量应处于c点

B. b→c过程中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

C. 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c时

D. 人类对该鱼的捕捞活动一定能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答案】B

【解析】

A.1/2K值(即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该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A错误;

B.b→c过程中因种群数量增多等因素导致种内竞争加剧,使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所以种群增长减慢,B正确;

C.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b点,C错误;

D.人类对该鱼的捕捞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速度,但不一定是加快,D错误;

答案选B。

30.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的频繁变化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 我国推行的弃耕还林、还湖等措施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C. 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具有保持水土等潜在价值,因此也需保护

D.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频繁变化的无机环境化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

B.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因此弃耕还林、还湖等措施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B正确;

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对生态系统起调节功能的是间接价值,C错误;

D.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 科研人员分别在25℃和42℃培养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测得某植物的部分数据如图所示。已知该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5?35℃。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甲组代表_____________℃下测得的结果,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

(2)某兴趣小组测定了25℃~42℃范围内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发现30℃时净光合速率最大,则30℃___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培养温度由25℃快速提升至42℃时,据图分析,该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0

2

浓度明显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5 (2). 此温度属于该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与42℃相比,净光合速率大 (3). 不一定是 (4). 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无法确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5). 上升 (6). 光合作用减弱,叶肉细胞对二氧化碳的利用速率降低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解题要点是结合教材知识对图示的分析。

(1)据题干已知该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35℃。因此25℃下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42℃。图中甲组代表25℃下测得的结果。

(2)由题干可知,由于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无法确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所以即使30℃时净光合速率最大,30℃也不一定是最适光合作用温度。

(3)由图中数据可知,若将培养温度由25℃快速提升至42℃时,该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0

2

浓度明显上升;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叶肉细胞对二氧化碳的利用速率降低所致。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提取题干信息读懂柱形图:“该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35℃”,而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速率,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降低;2.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32. S型肺炎双球菌有S

Ⅰ、S

、S

等不同类型,它们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对小鼠

均有致死效应,其区别主要是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科学家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初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请回答:

(1)S

Ⅰ、S

、S

等多种类型的存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基因突变

的方向和生物生存的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

确的因果关系。

(2)研究人员用加热杀死的S

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正常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小鼠死亡的原因可能是R型菌突变成S型菌所致,也可能是杀死的S

型菌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所致。研究人员通过检测死亡小鼠体内S型菌的类型,探究小鼠死亡是由上述那种原因所致,请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定向 (2). 没有 (3). 若只检测到S

型菌,则小鼠死因可

能是杀死的S

型菌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也可能是R型菌突变成S型菌;若检测到其他类型的S型菌,则小鼠死因是R型菌突变为S型菌

【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基因突变的特征,解题要点是对转化实验的分析。

(1)S

Ⅰ、S

、S

等多种类型的存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

突变,但突变的方向和生物生存环境没有因果关系;

(2)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S型细菌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产生的,则R型菌可以转化成多种S型细菌,所以若检测到其他类型的S型菌,则小鼠死因是R型菌突

变为S型菌;若只检测到S

Ⅲ型菌,则小鼠死因可能是杀死的S

型菌使R型菌转化为S

型菌,也可能是R型菌突变成S型菌。

[点睛]: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33.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有红花和白花(由基因A、a控制)、高茎和矮茎(由基因D、d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

花植株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

1均为高茎粉红花;F

1

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

=3:6:3:1:2:1(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

(2)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运用正、反交实验,除了得到(1)题的结论外,还能够排除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能。

(3)科研人员对F

2

中高茎粉红花植株进行测交,请预测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抗虫蛋白基因M导入该植物某雄株中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虫性状。为了确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体,让该植株与雌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虫性。

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③若产生的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M位于无常染色体上。

【答案】 (1). 能 (2). 能 (3). 细胞质遗传 (4). 高茎粉红色:高茎白色:矮茎粉红色:矮茎白色=2:2:1:1 (5). Y (6). X (7). 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题要点是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

(1)由题干可知,F

2

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F

2

的各种表现型与性别没有关联,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

(2)由题干可知,无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

1

均为高茎粉红花,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都不是母系遗传即细胞质遗传。

(3)由F

2

表现型及比例分析,表现型为高茎的个体基因型为D ,矮茎的个体基因

型为dd;F

1表现型为粉色花,其基因型为Aa,F

2

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

色=1:2:1,推测基因型为AA表现为红色,基因型为Aa表现为粉色,基因型为aa表现为白色;所以F

2

中高茎粉红花(D Aa)植株进行测交(ddaa),若高茎粉红花为1/3DDAa

测交,子代中 1/6DdAa,1/6Ddaa;若高茎粉红花为2/3DdAa测交,子代1/6DdAa,

1/6Ddaa,1/6ddAa,1/6ddaa;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粉红色:高茎白色:矮茎粉红色:矮莲白色=2:2:1:1。

(4)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说明此性状是限雄遗传,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②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说明基因M通过父本中的X染色体遗传给后代雌株,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产生的后代中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基因M 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1.对题干信息的解读:亲本无论正交反交,F

1

表现型相同,

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F

2

只要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两对等位基

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F

1为双杂合;2.用“拆分法”解决F

2

的表现型比

例问题,分析每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关概率。

34.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在《素问·奇病论》中就有论述:“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古籍论述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的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发现这类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偏高,但肝脏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率不高。从肝细胞结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有人发现野菜马齿苋对某些糖尿病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科研人员为探究其机理,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

高三试题—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选择题 1.A.B.C.D.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 膜内、外表面均镶有载体蛋白 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 2.A.B.C.D.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A.B.C.D.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研磨叶片时,应加入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制作果酒时,应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测定大肠杆菌的活菌数目时可采用稀释涂布法 SiO 24.A.B.C.D.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进行的合成 存在多种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存在血红蛋白 ATP mRNA 5.A.B.C.D.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培育出草莓单倍体植株,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均两两配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草莓是( ) 二倍体 三倍体 四倍体 六倍体 6.

A.B.C.D.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对全色羽基因为显性,位于染色体上,且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的存在是或表现的前提,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B b Z W T B b tt TtZ B Z b ×TtZ b W TTZ B Z b ×TtZ b W TtZ B Z B ×TtZ b W TtZ B Z b ×TTZ b W 7.A.B.C.D.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 抗体,需要获得 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 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将 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重组需用限制酶和连接酶 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 抗体 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 TNF ?αTNF ?αTNF ?αTNF ?αTNF ?αDNA DNA TNF ?αTNF ?α8.A.B.C.D.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增长呈“”型曲线是资源与空间限制的结果 没有自然选择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S 9.A.B.C.D.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种群 甲乙丙丁戊能量相对值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与戊的呼吸消耗量之和 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53.5612.8010.300.48226.50 226.5015.4% 10.A.B.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于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 菌株。下列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将灭菌后的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初筛菌种 纯化菌种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生物试题2008.3 说明:命题人延庆一中平国志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2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涂至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4分。 1、2005年6月,在四川发生的人—猪链球菌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猪链球菌通常进行分裂生殖 B.猪链球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来自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猪链球菌无核膜、无细胞器 D.组成猪链球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8种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D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3、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人类正利用这一点进行基因工程,从而产生了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根据以上叙述,下列对基因污染产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生物的新性状 C.基因工程对生物体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影响的研究 5、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有关于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生物对N2的利用 B.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 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

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生物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6ⅹ6=36)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食虫鸟见到某些昆虫的幼虫不敢食 B.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 C.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热烈掌声 D.电刺激与离体腓肠肌相连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 2、下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④等载体有关,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3、有关右图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该图表示生物群落,狐为第三、四营养级 4、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免疫系统能清除部分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B.食物消化后的酸性物质进入内环境,pH会发生偏移 C.当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被破坏 D.温度影响酶活性,所以人的体温是不变的 6、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人体体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可以维持在37 ℃左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7、下图是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1卷及参考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一蛋白质复台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台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 D.若复台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 聚台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3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 和NO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王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 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 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 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台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 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 为蛋白质,则药物 D 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断减弱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淀区高三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2018.1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中心体——蛋白质和固醇 2.下列蛋白质所在位置及对应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A.位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激素 B.位于类囊体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TP合成 C.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物质跨膜运输 D.位于细胞质中的抗体,引起特异性免疫 3.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4.下列生化反应一定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水光解生成[H]和O2 C.O2和[H]结合生成水 D.ADP和Pi合成ATP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宿主细胞DNA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DNA B.能在宿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D.用动物血清培养基培养动物病毒 6.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兴奋时Na+的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B.水分子只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细胞 C.性激素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 D. 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 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均来自光能 C.酶催化的生化反应必须由ATP提供能量 D.无氧呼吸过程中伴随有ATP生成 8.研究者测定了某动物消化道内不同蛋白酶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的酶活性(图1),以及18℃时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性(图2)。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中的蛋白酶都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15℃~18℃时幽门盲囊蛋白酶活性最高 C.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温度均为18℃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含有过氧化氢酶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 如图为某人被狗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 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 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3. 己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 (假 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9:2:1 B. 9:6:1 C. 5:2:1 D. 4:4:1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茎产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进入,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

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符合题意;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而后再注射少量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是过敏反应,而不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发生过敏

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A.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出入细胞 B.细胞识别、细胞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 C.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D.控制合成细胞内所需要的各种物质 2.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 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细胞质在流动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 3.肝糖元经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 A.麦芽糖 B.葡萄糖 C.CO2和H2O D.乳糖 4.右图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次的图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生物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C.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D.该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 5右图所示的两盆相似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可透光,其余 条件均相同。在较强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最可能是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6.依右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7.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组杂交子 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A.白♀×白♂ B.杂合红♀×红♂ C.白♀×红♂ D.杂合红♀×白♂ 8.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 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9.某人曾感染了细菌,当这种细菌再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是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记忆细胞→浆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抗体 10.某人因受到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此人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14生物的进化

专题训练14 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必考集训】 1.(2017浙江吴越联盟联考)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 A.自然选择 B.可遗传变异 C.基因频率改变 D.生殖隔离 2.整个生物界,种类繁多、异彩缤纷,现存的物种数在200万以上。它们在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体现了生物的( ) A.多样性 B.特异性 C.变异性 D.统一性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 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不断施用农药的结果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D.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4.下列哪个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氨基酸→蛋白质 5.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6.自然界中桦尺蠖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两个不同物种 B.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 C.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D.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的桦尺蠖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 7.(2017浙江绍兴模拟)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的提高 C.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8.某玉米田从N年开始持续使用杀虫剂,而此地的玉米螟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玉米螟对杀虫剂产生了定向变异 B.玉米螟对杀虫剂进行了定向选择 C.杀虫剂对玉米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隔离 9.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以基因型如右图所示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 )

2018-2019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1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化 学 2019.0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u 64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与类型的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人面 鱼纹陶盆 “马踏飞燕”铜奔马 宇航员的航天服 光导纤维 2.家用暖气片大多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下列防止生锈的方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 .在暖气片表面镀锡 B .在暖气片表面涂漆 C .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 D .非供暖期在暖气内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 3.常温下,将2种一元酸HX 和HY 分别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Y为强酸B.HX溶液的pH=1 C.甲的混合液中c(X-) = c(Na+) D.乙的混合液中c(Na+) > c(Y-) 4.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 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右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Na+ B.溶液中含有N A个Na+ 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 是由于Cl-水解导致 5.114号元素为Fl(中文名“”),它是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Fl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B.Fl是第七周期第IV A族元素 C.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D.Fl的原子半径小于同主族其他元素 6.锌锰碱性干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化学电源。电池中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直接反应会降低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称为自放电现象。 下列关于原电池和干电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两者正极材料不同 B.MnO2的放电产物可能是KMnO4 C.两者负极反应式均为Zn失电子 D.原电池中Zn与稀H2SO4存在自放电现象 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干电池构造示意图 7.取1 mL 0.1 mol·L-1 AgN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 2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6.生物体内某基因被选择性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螺旋解开 B.转录区域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 C.该过程不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该mRNA翻译出的两条肽链氨基酸数量不同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三卷)

2017年全国高考统一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6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高三期末考试生物下册范文2篇

高三期末考试生物下册范文2篇 高三期末考试生物下册范文2篇 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期末考试生物下册范文2篇》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高三期末考试生物下册范文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 B.格里菲思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使用93号汽油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含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2.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B.磷脂、质粒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D.性激素和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3.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由无机盐维持 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 D.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同一条链上的碱基A与T通过氢键连接 B.胆固醇是对细胞有害的一类物质 C.抗利尿激素会促进人体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D.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下列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分别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全过程的场所 B.它们都可以产生水和ATP C.在光镜下,可以分别观察到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D.线粒体在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6.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有8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 B.含有2组中心体 C.每一极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 D.含有4个染色体组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4分) 7.(11分)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据图推测,该植物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试题答案及部分题目解析(答案仅供参考)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知识,题目简单,容易得分。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所以D项错误。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台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时候。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微生物降解植物秸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不能直接吸收利用N2。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乙丙两组的细胞增殖速度都大于甲组,所以两组均为先加入药物X,而丙组后半段的细胞增殖速度低于乙组,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2017-2018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 2018.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与其合成场所对应有误 ..的是() A.淀粉—叶绿体 B.磷脂—内质网 C.tRNA—细胞核 D.抗体—高尔基体 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D.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 A.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 C.通过细胞凋亡调控细胞数量 D.通过细胞衰老实现个体衰老 4.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鳟鱼眼色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4 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5.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6.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表示反射弧中的结构,①、②表示刺激位点。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B将兴奋向神经(反射)中枢传递 B.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C处均存在突触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7.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8.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不正确 ...的是()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 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经典、值得收藏)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B.生物膜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2.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温度较高时会影响腺苷酸激酶的活性 B.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 C.腺苷酸激酶的释放不会影响细胞内ADP、ATP的含量 D.心肌细胞可以通过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腺苷酸激酶 3.冠状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其增殖和表述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B.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C.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D.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 4.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蛋白质CTLA-4和PD-1对免疫系统都有抑 制作用,在“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 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是通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B.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临床上通过减弱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有助于治疗癌症 D.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 5.人类的血型由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位于常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 A I A、 I A i,B血型的基因型有I B I B、I B 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 A I 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若一位O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位AB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亲产生的含红绿色盲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相同 B.双亲产生的后代有可能是A血型或B血型 C.双亲产生的后代中,其中男孩是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D.此双亲的后代中,是A血型红绿色盲女孩的概率为1/6 6.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它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区分不同的生物群落,需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 B.某水生植物入侵到该生态系统,在初期该种群数量可能呈“J”型增长 C.从陆地到浅水、深水区植被类型存在差异,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湿地公园为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提供好的样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9.(10分)很多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培植花卉、蔬菜,不但丰富了市场,而且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花卉、蔬菜感染病原菌后,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其后果可能比自然条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高三生物期末测试卷

高三生物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起着调节、控制物质与能量代谢的作用。下列关于人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膜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催化细胞中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 B. 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使其兴奋或抑制 C. 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可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脑干细胞 D.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答案】D 【解析】膜岛素分子有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神经递质也可作用于肌肉或腺体细胞,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选D。 2. rRNA和RNA聚合酶是人体细胞内的两种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二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rRNA的单体是核糖核昔酸,RNA聚合酶的单体是氨基酸 B.二者都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二者的合成场所不同且合成都需要ATP水解供能 D.二者都可以自由进出核孔 【答案】D 【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与翻译过程,离不开rRNA和RNA聚合酶的参与。B是正确的。rRNA 在细胞核的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核糖体亚基),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RNA 聚合酶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合成后由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 转录成RNA 的过程。D是错误的。 3. 经研究发现,豌豆种子中含有的SBEI酶能够催化淀粉的合成,SBEI酶受SBEI基因控制合成。皱粒豌豆种子中SBEI基因中插入了少量碱基对导致SBEI酶不能合成,从而不能合成淀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皱粒豌豆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完整版2018 2019海淀区高三期末试卷生物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物生 2019.1)10分。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1. )(的是...B.膜内、外表面均镶有载体蛋白 A.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 D.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 C.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2. )(的是...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SiO以防止色素被破坏A.研磨叶片时,应加入2制作果酒时,应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测定大肠杆菌的活菌数目时可采用稀释涂 布法)( 4.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mRNA B.存在多种的合成 A.进行ATP 存在血红蛋白D. C.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培育出草莓单倍体植株,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四分体5. ) (时期染色体均两两配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草莓是 D.六倍体 C.四倍体三倍体A.二倍体 B. 染位于Z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6.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表现的前或b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色体上,且W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提,tt ) (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bbbbBB Z×TtZ ×TtZW W B.TTZA.TtZZ bbbBBB ZW ×TTZ C.TtZZD.TtZ×TtZ W 7.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TNF-α抗体,需要获得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TNF-α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α抗体 C.TNF-α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D.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 8.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是资源与空间限制的结果 C.没有自然选择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1 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59.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种群甲乙丙丁戊 226.50 能量相对值0.4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