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过程性评价量规的一些探讨

关于过程性评价量规的一些探讨

关于过程性评价量规的一些探讨

一、学习成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区别:

成果评价针对的是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如作业、论文、汇报、表演等等,是针对成果本身,如成果的主题、内容、形式、技术、效果等等。

而过程评价针对的是学生在实施项目学习过程的表现,目的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规范、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向标准靠拢。在学生进行学习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希望他们接到学习项目时能够学会分析问题并迅速找到任务的核心、能够针对项目制定合理的计划或找到有效的策略;我们希望他们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能够服从分配团结协作积极配合、能够积极发表意见并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够共享资源;我们希望他们在查找资料信息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能够准确地筛选过滤信息,能够尊重知识产权,能够有好的网络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网站;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自始至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能够认真负责刻苦钻研、能够遵守纪律集中精力;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有强烈的未知欲不断探索、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能够发现问题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所有这些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做到的,怎么告诉他们呢?其实就可以通过评价量规来告诉他们,给一个标准来告诉他们要怎么去做才能做得更好。

我们的过程性评价量规就是要从这些方面来评价,大家可以从这些对学生的要求中选择适合自己设计方案的内容,提炼成评价量规的

指标。同时,在等级描述中进行具体的描述,这些描述应该是详细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比如对于“讨论交流”这个指标,如果最高级的等级描述只是简单地写“能够认真讨论交流”这样的描述就不够明确,我们可以详细地进行描述如“能积极地发表意见,尊重同伴,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并经常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这样是不是会让学生更明确要怎么样去做,打分也会更好操作呢?

二、过程性评价量规三是三非:

1)量规是评价学生而非评价教师;

2)量规是针对学习过程而非学习成果;

3)量规的使用者是学生本人、学习小组和教师而非只是教师。

以上只是本人对过程性评价的一些看法,与各位共同探讨。

小学美术学科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9259588.html, 小学美术学科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沈日儿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4期 【摘要】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减弱、学习习惯较差、美术学习能力降低等现状,依据2011版新课标提出的评价建议,在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上尤为关注,运用合理的过程评价载体来管理和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使学生在学习美术中得到成功感和自信心,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在培养习惯和美术素养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我们尝试探索、开发了适合学生年龄的评价载体,在载体运用中不断改进形式和方法,得到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学习习惯;美术素养;评价载体;运用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建构适合小学美术学业评价的操作模式,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业成长的评价机制,也是目前一线教师多年来一直不断实践探索的内容。目前,我国各地的教师对评价方法的实践和研究意识在不断地加强,如“小画册”“成长记录袋”、名教师耿慧红“呵护成长树” 等多形式的评价实施,给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业评价提供了一定理论和形式上的借鉴,为着力建构小学美术学业评价的模式建立了信心和勇气。 一、美术过程性学业评价的内容设计 随着我县小班化教学实施和深入,美术课中以强化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入手,把学生学习习惯的表现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力求达成学法指导有效、评价跟进有效等元素的小班课堂,逐渐形成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小班化美术学业评价策略、原则和形式,形成常规化的小班美术课堂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规范,从而建构丰富多样的美术学业评价。 (一)教师首先是要突出对小班化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学习表现和能力的及时评价等要素研究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对学生的用具准备及摆放、学生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发言与倾听、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作业整理和卫生清理等习惯做了明确的强化,教师采取小组捆绑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逐步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和团队荣誉相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生学习习惯评价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评价量规评价表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学校:唐南小学授课教师:韩春苗评价人:______ 评价等 级 评价维度 优秀良好一般 评 分出勤 (10分) (8~10分)(5~7分)(0~4分) 满勤有缺课、迟到、早退缺课达1/3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60 分) 课题概述 (5分) (4~5分)(2~3分)(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 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 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 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8~10分)(5~7分)(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 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 比较陈旧 教学目 标分析 (10分) (8~10分)(5~7分)(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 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 题相关性不大,与学 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 学习者特 征分析 (5分) (4~5分)(2~3分)(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 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或 缺少许多 教学过 程设计 (20分) (16~20分)(10~15分)(0~1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样,便 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 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 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 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 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 标多处不一致,不能 有效实现总目标,形 式单一,任务描述和 对师生、支持的要求 不清楚,缺乏层次性 和差异性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发展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工具),包括量规、学习契约、X例展示、电子学档、概念图、评估表等。在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的实践运用中,注重过程性评价的量规(rubric)工具展现出诸多优势。 量规也称为评价表或评分细则。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能够明确描述每个准则的水平。[1]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主要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既可作为教师评价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工具。[2]焦建利教授认为,具有一系列评价标准、设置了质量优弱序列的量规可准确描述学生作业或学习表现的优劣程度。量规不同于标准化测试,其评分的标准公开化,较容易实现开放和共享功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心智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自我控制者,使他们具备批判的、联系的认知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前提下成长为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最佳评价者。以强调学习者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为特色的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目标比较自由的评价,主X将学习评价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并根据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和目标建构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工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是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一定的教学条件支持下,学习者逐步进入某种持久的学习状态,形成一定的能力和倾向,这种能力或倾向要从外在的行为表现中进行观测。[3] 根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评价模式,可以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定量手段获取教学评估事实材料。运用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内在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表现性评价。影响教学绩效的因素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在定性评价基础上的定量评价,或者定量评价支撑的定性评价,这两种课堂绩效评价方法都能够有效发挥评价量规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以及鉴定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评价量规的指标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二、量规的特点 1.普适性 量规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主观性的判断,更注重对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适用于信息收集与整理、探究性学习、学习成果汇报与展示、科学实验与试验、小组学习活动、课后复习与巩固等各种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2.系统性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实做细做好,真正具有特色。本学期初,学校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过程性评价表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与各教研组长商定评价方法,要求各年级严格按学校评价要求进行操作,每月学校对此项工作以不同形式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记入本人与本教研组常规工作考核之列。 本次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大块进行督查,现将督查情况做以总结。 一、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做得到位 各学科都能按学校要求进行评价,语、数学科均评价9周次,按月返给家长2次,师评栏目均有评语,有的教师还在本栏目中用红笔标出评价等级符号(★、△或a、b等),真正体现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值得表扬的有六年级语文组的马红苗老师注重平时各项学习评价记录,并且详实、到位;还有四年级数学组的黄麦丽老师注意平时实践活动情况的记录和平时作业的评价;还有六年级数学组的薛艳老师也特别注重各小组平时作业的评价记录,并且记载详实、认真、到位,可操作性强。 考查科的评价工作做得也比较到位,不但数量达标,而且质量较高。尤其是英语组的王蓉老师每月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用英文给每位学生填写评语;还有音乐组的雷利霞老师在带班多的情况下,还能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评语。

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注意要求学生每周认真填写评价符号,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师的评语要有个性化,针对性要强,杜绝共性评语频繁出现。另外,英语组和体育组的评价表有待改进。 二、学科建设评价整体很好。 本次主要督查语、数两门学科建设评价,现分学科做以总结。 1、数学学科建设评价分两项内容督查:一项是数学周记活动评价,另一项是数学小报活动评价。 (1)数学周记活动的评价真实、有效。 大部分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周记认真批阅,评价方式大多采用“等级+评语+日期”。每月能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共性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最值得表扬的是六年级数学组的廉翀老师,她对学生的周记评价采用的是组评与师评相结合,先让小组长填写评语,老师再结合小组的评语给出个性化评语和等级,工作做得细而实。 (2)数学小报办得很好,质量较高。 各年级都能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办报,所办小报不仅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能突出单元学习内容,而且栏目较多,版面新颖,设计合理,美观大方。每次活动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主要问题,并制定出具体措施。这里要特别表扬三年级数学组的赵美蓉老师,她所带的班级每次的数学小报活动总结很详细、认真,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 今后注意把评价表中的项目填写齐全,认真批阅周记和小报中出现的错别字和知识性错误。

过程性评价指标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过程性评价指标 基于远程全员培训模式的实际需求,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北师大版?初级)过程性评价指标依照培训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同时遵照项目办指标体系标准,最终数据可映射到项目办评价标准的一级指标。 根据本项目的基本要求,考虑到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全员培训的实际条件,评价指标以简单、可操作、反映实际情况为原则,依照培训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以阶段成果、合作学习情况、培训作品展示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项,最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培训平台设有学习综合评价功能,针对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记录、数据,辅导教师对作业、专题研讨、作品展示进行审核并给予定性评价,系统汇总过程性评价结果自动生成参考成绩,最终成绩由辅导教师参考系统评价成绩,结合学员参与培训的总体情况和最终作品展示完成情况,给予综合人工评定。 下面是培训的过程性评价标准:

说明: 1、阶段成果 阶段成果评价项包括5项作业,即作业1、作业3、作业4、作业5、作业6,作业2“媒体素材加工”在本地完成,不计入成绩。 辅导教师在批改学员作业时,须按照作业评价量规或要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出针对性的评语。作业6的评价比较特殊,不采用量规,其要求是:作业无错误评为优秀,有一处错误评为合格,有两处及以上错误评为不合格。 2、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要求针对“主题研讨”区内的12个主题回复12个帖子,且每个主题只能回复1次。辅导教师注意提醒学员发表主题帖时不要灌水,避免科学性错误。评判标准如下: 优秀:认真完成专题研讨,回复内容紧扣主题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映自己的原创观点,真实且言之有理。

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法研究-文档资料

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法研究 1.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盛和匆急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和综结性评价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严重的是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使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情况,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xx “特色卡”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设计的,符合学生实际,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使用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2.1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些方面作出成绩都可得到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其不断进步。 2.2全面性原则。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的。“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异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课程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和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语文教学中关于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关于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3-04-25T10:32:56.3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5月总第135期供稿作者:惠波 [导读] 课堂学习就会有的放矢,能抓住重点,攻破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惠波河南省焦作市人民中学454003 我国当代的教育改革注重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要使素质教育能更好地得以实施体现,我们一线教师就应该注重从学生学习评价改革上予以突破。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最终的语文学习效果是由平时的学习过程决定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认真思考摸索关于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一、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只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课堂学习就会有的放矢,能抓住重点,攻破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划,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洪亮;书写要认真,书写内容要规范,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总之,课堂应做到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 3.课后巩固习惯。要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4.专心认真的写作业习惯。写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这样才会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每个问题的答案要有清晰的依据,如果搞不清楚,及时查阅资料和工具书,或找人请教。作业出现错误要及时纠错并清楚出错原因。 5.优秀的阅读习惯。现在提倡并推行的“新教育”实验,其宗旨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关键在于是否会读。具有优秀的阅读习惯是会读书的一种表现。比如学生在读书时能否做到静心、用心,能否用浏览与精读细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能否随时做读书笔记,能否用脑子画画的方法还原书中描绘的情节、画面,能否以书中内容为触发点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只有养成了这些优秀的阅读习惯,才能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的学习中,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6.经常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为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中本人常会组织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手抄报、征文、演讲、课本剧表演、社会实践等,把这些活动适当量化纳入评价当中。 二、分层次区别评价 我们的学生一般会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学习认真、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类是对学习结果并不太在意、学习中没有强烈的表现欲的中等生;一类是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甚至扰乱课堂的“问题学生”。 分层次区别评价就是针对教学中的这三类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每一种评价标准应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学习体验的成就感。 此外分层次区别评价还要明确每阶段评价的重点,而不应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依据评价内容和标准分阶段实施评价,比如前两周评价重心确定为“你是如何阅读的”,三至四周确定为“你有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吗”等等。每阶段都要有比较合理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阶段评价目标的达成度。 三、适当的激励机制 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工作不仅仅是课后的工作,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时时处处对学生的评价过程进行记录、总结、激励。有事实表明,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加强评价工作的,其学生的成绩往往较优秀。对问题学生的评价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对问题学生的评价工作,首先是“治懒”,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问题,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行动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行动中的“懒”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以有效的措施:一是一星期一个评价专题,如按时交作业、字体工整、能预习、能复习……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达到目标及时鼓励,如班级表扬、给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出表扬、满足他的一个小要求等。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教师适当的激励能够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对学生语文学习注重分层次的学习过程评价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由语文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并且使学生养成了做事专心认真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本人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假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对学生评价时更多地关注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细节,相信我们收获的将是满园的累累硕果!

评价量规

数学微故事剧评价量规 讲数学故事评价量规 项目 分值 4 3 2 1 得分 人物主要人物被 命名并被清 楚地描述(运 用词语或动 作)。听众知 道 并且能够描 述人物是什 么样的和他 们的行为表 现如何。主要人物被 命名并被清 楚地描述(运 用词语和/或 动作)。听众 对人物是什 么样的有比 较好的了解。 主要人物被 命名。听众对 主要人物知 之甚少。 听众不知道 谁是主要人 物。 角色转换在整个过程 中很自然地 变换角色。听角色变换非 常好。听众容 易辨别出哪 努力地进行 角色转换,但 不太成功。听 没尝试角色 转换。听众很 难辨别出哪 描述可能的分数 获得的评估小组内教师 故事的主题所表达的观点与所分配的作业相 吻合。 20 观点的表述很正确。10 剧情很有趣,并能正确地表达信息。10 每个表演者的动作都很到位并能帮助传达正 确的信息。 10 道具和装饰的选择能突出个性并能正确的表 达信息。 10 音乐及其他声音效果符合故事的发展并能准 确传达信息。 10 各种对话能体现人物特征,情节的发展能表 达准确的信息。 10 有足够充分的排演,时间把握恰当。10 观众很乐意地听和看这个数学微故事剧。10 总分100

众很容易辨别出是哪个人物在讲话。个人物在讲 话。 众常常很难 辨别出哪个 人物在讲话。 个人物在讲 话。 正确性讲故事的人 复述了故事 的所有要点 和细节。讲故事的人 复述了故事 的所有要点 和1-2个细 节。 讲故事的人 复述了故事 的所有要点。 讲故事的人 忘记了他所 复述故事的 要点。 持续时间用了8-10分 钟用了5或11 分钟 用了12分钟用了少于5 分钟或多于 12分钟 表演/对话讲故事的人 巧妙运用声 音、面部表情 和动作,使人 物更可信,使 故事更易懂。讲故事的人 常常运用声 音、面部表情 和动作,使人 物更可信, 使故事更易 懂。 讲故事的人 努力运用声 音、面部表情 和动作,使人 物更可信, 使故事更易 懂。 讲故事的人 基本没有关 注声音、面部 表情或动作 方面的运用。 速度讲故事的人 在想创造悬 念的地方,会 讲得慢,而有 许多情节的 地方会讲得 快。讲故事的人 通常对速度 调整得好,但 有一两个地 方有些太慢 或太快。 讲故事的人 试图调整速 度,但有多个 地方有些太 慢或太快。 讲故事的人 用一样的速 度讲所有的 事情。不根据 情节来调整 速度。 声音总是讲得宏 亮、清楚,整 个过程中全 部听众都能 轻松地理解。通常讲得宏 亮、清楚,整 个过程中全 部听众都能 较轻松地理 解。 通常讲得清 楚,但有时声 音不够大,听 众难理解。 讲得太轻或 低声咕哝。听 众常常不能 理解。 听众交流讲故事的人 看着全部听 众,向他们讲 述故事。讲故事的人 看着几个听 众,向他们讲 述故事。 讲故事的人 看着1-2 个 听众,向他们 讲述故事。 讲故事的人 不看听众,或 者不试图与 听众交流。 背景用了许多形 象的、描述性 的词告诉听 众故事发生 的时间和地 点。用了一些形 象的、描述性 的词告诉听 众故 事发生的时 间和地点。 听众能知道 故事发生的 时间和地点, 但没有太多 细节(例如 很久很久以 前,一个很 远很远的地 听众难讲出 故事发生的 时间和地点。

过程性评价

高中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 □梁惠燕邓健林张哲江曾玮高凌飚 一、如何理解过程性评价 在新课程实验中,过程性评价得到大力提倡。然而,过程性评价到底指的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引起了实践层面的混乱。事实上,理解过程性评价有多个角度。 (一)评价的价值取向 从价值取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1.目标取向的评价。 曾几何时,“目标测试”与“排名”是学校与老师的宠儿。除了测验与排名,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甚至家长与子女之间似乎都找不到别的更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其实,“目标测试”与“排名”都是目标取向评价的具体体现,它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目标取向的评价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因而这种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它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2.过程取向的评价。 过程取向的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过程取向的评价以美国的斯克里文和英国的斯腾豪斯为代表。在方法论上,这种取向的评价既支持“量化研究”方法,也倡导“质性研究”方法。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尽管要对活动内容进行预先规划与设计,但更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体现了强烈的过程取向,其评价也应珍视过程的价值。 3.主体取向的评价。 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这种取向的评价反对量化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比如,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习和交流,而家长评价学生则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 目标取向的评价由于其操作的简便在过去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种取向的评价只追求结果,忽视了过程的价值。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都承认评价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其中主体取向的评价主张使用完全质性方法,但是使用质性方法,不仅在观念上人们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因为它的复杂性,

过程性评价活动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和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和综结性评价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使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情况,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遵循原则 “特色卡”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设计的,符合学生实际,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使用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些方面作出成绩都可得到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其不断进步。 2、全面性原则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的。“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秀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课程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和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平等性原则 首先,“特色卡”中的十二项内容占分比重都一致,从客观上肯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特色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内容宽而广,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善待学生差异。“特色卡”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时效性非常强,评价越及时,激励作用就越大,这样就要求评价的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的发言、灵感智慧的闪光、作业的认真、学习的进步,亦或课外文明礼貌的表现、热爱集体的努力,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在这红色的荣誉卡背面签上字就可以发给这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了。学生整理好放入自己的成长袋,每月一统计,每学期一评比,非常便于操作。 三、具体实施

二年级语文表现性评价方案(1)

欢乐游园会 班级姓名成绩()☆等第: 马上要过年了,经过一个学期认真的学习,我们即将迎来美好的寒假,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到欢乐游园会吧!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玩得开心,获得更多的知识! 快乐大转盘 快乐大转盘上有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词语和句子,请你任选一个,希望你们仔细看、认真读,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转盘一:贝壳漂亮细长铁环第一痛快果实累累欢声雷动左挑右选半睡半醒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 米佳兴奋地父亲说:“秋天比任何季节都好!” 转盘二:暴风雨船票晴朗曲折简直逼真密密麻麻狐假虎威忘恩负义挨挨挤挤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转盘三:欣赏继续麻烦收获汽笛渐渐摇头晃脑一丝不苟模模糊糊恍然大悟人们看到蜻蜓低飞,蚂蚁往高处搬家,知道快下雨了。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后来神秘地消失了。 3、评价量规 我可以得到

旋转木马 旋转木马上有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请你任选两个木马,骑上去,并流利有感情的背出木马上的古诗。请你准确、流利的背出古诗,做到有感情,有语调。 《回乡偶书》《秋浦歌》《刺勒歌》《凉州词》 《早发白帝城》《一字诗》《大林寺桃花》《前出塞》 3、评价量规 我可以得到

青青大草原 小朋友们都玩过了快乐大转盘和旋转木马,大家一定想休息一下吧,让我们来到喜羊羊的家乡——青青大草原上完成喜羊羊交给我们的任务。请你读通下面的小短文,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几个小问题,让聪明的喜羊羊和你们一起茁壮成长。 菊花飘香 今天上午,天气格外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老师带领我们到中山公园观赏菊花。一进公园,淡淡的菊香扑鼻而来。 菊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松针,有的像向日葵,有的像小太阳,有的像卷毛发,还有的像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菊花的颜色也多种多样,有红艳艳的、黄澄澄的,还有紫红色的、淡绿色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这里简直是菊花的世界。我们仿佛像一只只小蝴蝶,在菊花的世界里飞翔。 必答题:动动脑筋,仔细想想,这些问题可要用心答哦! 1、读了短文,你知道短文共有几节?第二节一共有几句话? 2、你能在文中找出“欣赏”、“五彩缤纷”的近义词。 3、你能照样子说说词语吗?每个词语说出两个。“红艳艳”、“密密层层” 选答题:你只要回答出以下三题的一题就可以完成了! 1、读了短文,你知道第2小节先写菊花的什么,再写菊花的什么。 2、你能找出短文中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3、你能找出短文中描写菊花多的句子。 3. 我可以得到

表现性评价

第单元(课题) 第一部分单元设计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找出与本单元相关所有要求) 二教材分析 单元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位置和作用(主要小学阶段) 三学情分析 四单元目标(从三个维度:3—5条)

五单元评价设计 1.评价建议 2.本单元评价任务设计 (主要是表现性评价:与评价目标相吻合的表现性任务设计。 包括任务(情境)描述、任务要求、评价量规) (一)任务描述 例:我们的校园是多么美丽!门、窗、板报、花圃是哪些图形?让我们拿起工具,从数学图形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校园,装扮你熟悉教室,帮助校园书法布展,在校园的门厅定格温暖的笑容……小小设计师们,热热闹闹的校园生活等着你大展拳脚呢!

(二)单元大任务 通过测量、讨论、优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设计美化校园的方案。如:学校的墙面、书法作品如何更加美观;笑脸照片如何排列,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性等。 (三)任务要求 (1)你要能从熟悉的教室、校园中找出四边形,并辨别出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 (2)指出教室中、校园中你感兴趣的物体的周长,想一想,怎样对它们进行装饰。 (3)参与到小组活动中,选用工具测量、计算装饰需要多少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4)与同伴讨论最佳方案,展示你们的装饰成果,争取被学校采用。

整合本单元表现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测量、计算,数学表达与交流进行表现性评价,评分规则见下表

六单元架构分析(可以按教材原有知识点;也可以有调整如:合并或增加;也可以按主题设计,本单元主题为:。如果有调整,写出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把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进行了整合(如下) 单元学习主题:美化我们的校园 七. 教学资源(可提供知识链接:备课资料也可以是数学家故事\数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研究的热潮。在教学评价改革层面更加注重以过程性或形成性为主、终结性为辅的多元化评价。量规作为面向学习过程的主要评价工具,能够有效地观察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为教学改革特别是评价方式的转变带来活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发展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工具),包括量规、学习契约、范例展示、电子学档、概念图、评估表等。在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的实践运用中,注重过程性评价的量规(rubric)工具展现出诸多优势。 量规也称为评价表或评分细则。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能够明确描述每个准则的水平。[1]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主要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既可作为教师评价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工具。[2]焦建利教授认为,具有一系列评价标准、设置了质量优弱序列的量规可准确描述学生作业或学习表现的优劣程度。量规不同于标准化测试,其评分的标准公开化,较容易实现开放和共享功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心智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自我控制者,使他们具备批判的、联系的认知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前提下成长为学习过程和结 果的最佳评价者。以强调学习者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为特色的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目标比较自由的评价,主张将学习评价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和目标建构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工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 尔斯?加涅是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一定的教 学条件支持下,学习者逐步进入某种持久的学习状态,形成一定的能力和倾向,这种能力或倾向要从外在的行为表现中进行观测。[3] 根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评价模式,可以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定量手段获取教学评估事实材料。运用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内在能 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表现性评价。影响教学绩效的因素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在定性评价基础上的定量评价,或者定量评价支撑的定性评价,这两种课堂绩效评价方法都能够有效发挥评价量规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以及鉴定作用,为进一步优化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吴维宁 湖北大学物电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摘要】过程性评价(process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范式。其理论来源既与过程哲学密切相关,也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人们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笔者从过程哲学与学习心理学两个不同的视角,就过程性评价的起源、特征、分类等展开论述,并就实践中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工具进行分析。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理念溯源;实践探索 一、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特征 有学者认为,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它表明一个有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有机体,因而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活动过程。现实世界就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事物的本质通过这些事件表现出来。杜威则在“教育无目的”的理念中阐明了他的过程思想。他指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的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之中,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其实,他的教育无目的,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无目的,而是指教育无预设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教育过程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在教育的理想状态中,“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这里他所强调的,是教育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漠不关心的旁观者。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能激发新的学习需求,这样的学习动机正是教育所期待的,也就是教育所应得的“报酬”。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则认为,知识以及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因而无需通过教育的结果来加以证明。这类活动有固有的完美标准,能够由这些标准而不是由于其导致的后果而被评价。上述各种观点的视角不同,但都对过程本身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学生课堂各种活动评价量规样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时间教学/学习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 人数 学生参与情况 (反应及回答 情况)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时间 学生1(成绩好、安静)学生4(成绩中、活跃)学生6(成绩一般、活跃) 活动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参与 小组成员互评表 编号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8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量规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量规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同时,合作学习也是知识深化的有效途径,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更易使学生对知识系统化、深化。但在实际实行中,小组学习却变成了整个开放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点,因为这与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有关系。 群体合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惰性的存在,在群体中学习的效率往往低于个体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每个成员的权责不明,评价不得法。一个笼统的“很好!”或者“不错!”对教学的意义是不大的,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多元化的评价呢?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深思的,因为一个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尤其要在学生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个人自评与组内互评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是组内学生共有的一种认识,即认识到对组里某个成员有益的事对全组也有益;对组内某个成员有损的事,对全组也有损。对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成果的肯定,要直接影响到他所在的合作小组的总体评价。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责任感,也顾及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整个学习过程作出的评价,既要包括教师对总体学习情况的总结评价,也包括学生自身的个人评价,还包括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样的评价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培养必不可少。 二、教师评价与组内互评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高中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 一、如何理解过程性评价在新课程实验中,过程性评价得到大力提倡。然而,过程性评价到底指的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引起了实践层面的混乱。事实上,理解过程性评价有多个角度。(一)评价的价值取向从价值取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1.目标取向的评价。曾几何时,“目标测试”与“排名”是学校与老师的宠儿。除了测验与排名,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甚至家长与子女之间似乎都找不到别的更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其实,“目标测试”与“排名”都是目标取向评价的具体体现,它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目标取向的评价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因而这种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它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2.过程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过程取向的评价以美国的斯克里文和英国的斯腾豪斯为代表。在方法论上,这种取向的评价既支持“量化研究”方法,也倡导“质性研究”方法。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尽管要对活动内容进行预先规划与设计,但更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体现了强烈的过程取向,其评价也应珍视过程的价值。 3.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这种取向的评价反对量化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比如,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习和交流,而家长评价学生则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 目标取向的评价由于其操作的简便在过去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种取向的评价只追求结果,忽视了过程的价值。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都承认评价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其中主体取向的评价主张使用完全质性方法,但是使用质性方法,不仅在观念上人们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因为它的复杂性,在操作上也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需要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