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选择题:

1.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2.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熄灭后有白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3.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下列气体中,能使木条熄灭的是()

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人呼出的气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②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③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6.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证明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可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

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饮料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7.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二、填空简答题:

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以及对的观察、和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2)关注物质的;(3)关注物质的及其。

3.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

比吸人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

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有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发生了交换。

4.下列现象中:①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冷饮,过一段时间后,冷饮瓶的外壁上就出现水珠;②冬天,

人说话时,可看到呼出的气体变成水雾;③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几天后,饼干就变得不脆了;

④夏天吹空调时,可看到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有“冷气雾”;⑤在空气中对着干冷的玻璃杯哈气时,玻璃杯的壁上出现水雾。

其中,能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现象有,能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要高的有。

5.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把燃烧的木条放在烧杯口中,木条熄灭了;过一会儿,再把燃烧的木条放在烧杯口,此时木条不仅没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1)由于液氮比液氧的沸点(填“高”或“低”)导致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2)过一会儿,木条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的原因是后蒸发出来的气体是,能

6.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移动。这

说明动物呼吸消耗,生成。

7.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

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

(同上),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的现

象是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

(3)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8.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

[猜想]食盐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①;

②。

[实验反思]

(1)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2)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C D D A 6~7 D A

二、填空简答题:

1.实验;实验;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分析讨论;化学原理;科学探究2.性质;变化;变化过程;现象3.(1)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二氧化碳要多(2)气体4.①③④;②⑤5.(1)低;氮气(2)氧气,支持燃烧6.变浑浊;左;氧气;二氧化碳7.(1)打开;关闭;Ⅰ;不变浑浊(2)关闭;打开;Ⅱ;变浑浊8.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①食盐能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②在一定的量(0.7g)以内,食盐越多燃烧的时间越长;③食盐的量超过一定的量(0.9g),蜡烛容易熄灭。(1)探究其他物质能否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或加入多少食盐能使蜡烛燃烧时间较长且不易熄灭等);(2)建议蜡烛制造工厂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食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资源。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

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的现象是,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 x H 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填“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6)若此塑料为聚氯乙烯则生成物中会有_____检验此物质应在____和____之间加______ 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完整版)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 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7.(11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 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 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 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 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 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填字母)。 A. NaOH 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五、(本题1个小题,共16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 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 2O 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 2O 3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 2O 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与Fe 2O 3的混合物 ⑥是Cu 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⑴ ⑵白色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⑶Cu 在FeCl 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 3+Cu =2FeCl 2+CuCl 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 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⑴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 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⑵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⑶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 装入硬质玻 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实验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1.1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液体的方法。 1.2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结合上图可看出酒精灯主要由灯体,灯芯,灯芯座,灯帽,和酒精构成。 1.3操作步骤 ⑴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 ⑵加:添加酒精,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且不少于1/3。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 酒精。 ⑶点:点燃,用火柴点燃,禁止用另一只酒精灯引燃。 ⑷灭: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1.4加热方法 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焰心含有足量的酒精蒸汽,但氧气含量最少;内焰酒精蒸汽温度,但氧气含量不足,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 1.5注意事项 酒精灯如长期不用,必须倒出灯内酒精,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夹上小纸条,以防粘连。 1.6改进 实验室里,由于通风的原因,火焰常不稳定,请问有什么办法使火焰不再摇晃不定? 办法一:使用挡风板,但板相对较大,不利操作。 办法二:利用用易拉罐作一挡风筒。 办法三:请你自己思考一或几种: 办法:可在灯芯座上加上一圈金属网。 小结: 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 1、新酒精灯需要配置灯芯,将灯芯修剪到浸入酒精4~5 cm,可以调整露出陶瓷套管的灯芯长度,来控制火焰的高度,但不宜超过3mm,否则会使火焰不稳定。对于旧灯,尤其是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酒精灯,应该取下灯帽并提起陶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壶内吹气,以赶走

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接着再检查灯芯,如果灯芯不整齐或者烧焦的话,应用剪刀修剪整齐。使用前还应该检查灯壶是否有破损。 2、酒精灯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酒精储量,酒精若少于容积的1/2,就应该添加酒精,但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5]添加酒精应将陶瓷套管取出,用漏斗或者玻璃棒引流添加,以免漏撒,而点燃的酒精灯应先熄灭再添加,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添加酒精后还应该擦拭桌面,保持干净干燥,以免点火时发生危险。 3、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得灯芯浸满酒精,否则容易将灯芯烧焦。[2]点燃酒精灯必须使用火柴,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来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使酒精撒漏引起火灾。 4、使用中的酒精灯,应放置在适当的高度,使用木块垫高,不能使用书本。挡风可以使用专用挡板,也不能使用书本。使用中不可以倾斜拿取和放置,以免酒精撒出,谨防碰倒酒精灯。 5、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6、若酒精灯不慎翻倒,造成小面积着火,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火熄灭后,不可立即移开抹布,否则可能引起复燃。如果大面积着火,甚至发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并且报告消防部门。灭火后还应该打开门窗通风,使酒精蒸气排散。如果发生烧伤,应该按烧伤处理方法及时处理。 7、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试管的使用 1.实验目的:熟悉试管的用途;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思考与练习: ⑴试管的用途:盛放与加热固体、液体;收集气体;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⑵试管操作训练:(结合图形写出注意事项) 试管的持拿(手持、试管夹);取用固体、液体的操作;固体、液体的加热;气体的收集; 试管的持拿: 手持:

初中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注意:2. 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 2 图中装置不得重复使用,有的装置可不选用。)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A 接 , 接 ,G 接 。 (3)C 处放出的气体为 ,应 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 。(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 。 4. 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 2、H 2O (气)、CO 2、H 2和CO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 中试剂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 、E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F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 中浓H 2SO 4无明显变化,D 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 肯定不含CO 2;② 肯定含CO ; ③ 肯定含H 2O (气);④ 肯定含H 2;⑤ 可能含N 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填代号)。其中C 中浓42SO H 的作用是 ,F 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5. 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 (2)检验:证明CO 中混有CO 2,装置内应盛 。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

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 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例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三)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 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 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 ,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2CO 3·3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 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 === 氧 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 剂:固体氧释放剂。 B 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1. 用法与用量:将A 剂、B 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 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 规格:A 剂:50g/包 B 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反应仓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综合应用题》 1、(2019郑州二模)如图1是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定CO2含量的探究实验。 (1)按照图A所示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用装置A制取CO 2气体,并分别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两锥形瓶气体备用,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应选用的装置为(填B或C)。 (3)采用D图装置,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的CO 2气体的锥形瓶内(NaOH溶液均过量),得到如图2所示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变化的原因。 (4)该实验说明收集到CO 2的含量较高(填“排水法”或“排空气法”),请结合右图说明你的理由: (5)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进行到300s时,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6)向盛有12g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样品的锥形瓶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呈酸性,锥形瓶内固体与溶液的总质量为107.6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2019平顶山二模)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值随时间变化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1)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将(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为。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 (2)a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则b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3)分别取样,依次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结晶,采用方法。 ②取c点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稀释后溶液的pH 7(填“>”、“<”或“=”)。(4)若发现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敞口放置,经检验该试剂中含有碳酸钠,请设计实验检验该样品中仍含有氢氧化钠。 (5)将50g稀盐酸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19安阳一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O 2。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CO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若用B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可用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 ②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热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10.2 g 固体物质。请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4

年级 学科 初三化学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四)备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的学习,为做好化学实验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中注意安全保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重难点重点: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难点: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 一、连接仪器装置: 右图是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何将图中的装置装配起来? 1.连接方法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 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 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 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损坏容器。 2. 多组仪器装配顺序: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操作方法:先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再用双手 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口产生气泡且松开手后导管 内倒吸一段水柱。 2. 如果装置漏气,须检查漏气原因,进行调整、修 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三、仪器的洗涤: 1.洗涤方法(以试管为例): 注入半试管水(如果试管内还有废液,应先倒净废液,再洗涤),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2.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3.洗净后的放置:每次实验完毕,都应该立即把用过的仪器刷洗干净,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其他仪器放在指定的地方。 四、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沙 子扑盖或撒沙土扑灭。 2.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內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温度最高。 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在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擦干 ②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防止仪器炸裂),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

苏教版初三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2012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为了研究CO 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 2 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 些实验装置。 (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 2 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为。 (3)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 是。 2.简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 屋里插花,满室飘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螳螂放在盛有CO 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 2 的B瓶中,两个瓶 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蝗螂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市常山县芳村一带有丰富的石煤资源,部分村民常用石煤作为燃料。为了防止石煤中的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通常在石煤燃烧时加入一些生石灰(CaO),使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生石灰(Ca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产物,从而达到固硫的目的。则二氧化硫和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反应物SO 2 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提 示:SO 2的一些化学性质和SiO 2 相似,可以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如SiO 2 和稀HCl NaOH溶液 浓H2SO4 CaCO3 A B C D E F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练习题

验证拓展提升卷 实验基本技能 一、选择题: 1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用B.将NaCl倒入量C.研磨闻气味鉴D.分离溶液中析湿抹布扑盖筒中配制溶液别铵态氮肥出的KNO3晶体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时,试管应该先预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镊子夹取砝码,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D、用酒精灯直接对烧杯进行加热 3、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4、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 ②④⑥⑦ 5、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6、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7、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8、实验室用试管盛放固体物质并加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应该() A.试管竖直放置B.试管水平放置C.试管口稍向下倾斜D.试管口稍向上倾斜 9.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0(5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以下操作,应该如何处理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2)、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是。 (3)、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11(6分)请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实验操作图,你能发现它有什么问题吗?请一一在右边横线处列举出来。 ①液体的倾倒(至少发现三处错误) ②液体的加热(至少发现三处错误)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验证拓展提升卷 实验基本技能

九年级化学《 科学探究》 专题复习及答案

专题科学探究 【重点知识】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发现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收集证据 5、解释与结论 6、交流与讨论 【典型例题】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 2(OH) 2 CO 3 (俗称铜绿);苹果“生 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 (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分析】 本题以一个研究课题为背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实验探究等步骤,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要求结合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反思和应用。通过对实验装置的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铁生锈的有关知识和题中信息,综合判断知,铁、铜、苹果的“生锈”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有关。知道锈蚀的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00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00

A 聚乙烯塑料碎片 1.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 、H 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 只有CO 2 B. 只有CO C. 既有CO 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 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 化钯黄色试纸,门立即变蓝;而CO 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 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 、装置C 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 观察装置B 、装置C 中的现象 装置B 中的现象是: 装置C 中的现象是: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 2,也有CO 。 装置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 (1) 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 。 (2)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 2、CO 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 2、(08年揭阳市)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 2O 2

生成O 2 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 2O 2 生成O 2 类有关 【 度的H 2O 2 溶液中, 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 2 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 体积)O 2 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5%H 2O 2 5%H 2 O 2 催化剂1g水泥块1gMnO 2 时间165秒46秒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 2O 2 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 2

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实验题专项训练1.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 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 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3.利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含碘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溶剂 B.萃取操作过程 中的放气 C.定量测定化学 反应速率 D.比较KMnO4、Cl2、S的 氧化性 5.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较大非金属性C Ksp(AgI)

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题强化训练

1.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遇酸均易分解。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下图: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分液的滴速,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较均匀地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动搅拌器搅动,水浴加热,微沸。 ②直至析出的浑浊不再消失,并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不能让溶液pH <7,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3)写出三颈烧瓶B中制取Na2S2O3,反应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从上述生成物混合液中获得较高产率Na2S2O3·5H2O的步骤为 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趁热过滤,“趁热”的原因是______;操作②是______;操作①是抽滤、洗涤、干燥。 (5)测定产品纯度 取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L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6)Na2S2O3常用作脱氧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还可以作为贵金属的萃取剂。可由硫和氯气在100-110℃直接化合而成。实验室用以下装罝制备S2Cl2并对尾气进行回收利用。已知S2Cl2的熔点:-77℃,沸点:137℃。S2Cl2遇水剧烈反应。 (1)S2Cl2遇水会生成黄色单质、一种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化合物及酸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所装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装置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控制K2、K3来去除,具体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d装置开始需要油浴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停止加热,仅需通入氯气即可。则生成二氯化二硫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 (6)该装置由于存在系统缺陷,使制得的二氯化二硫可能不纯,还需增加一个装置,则该装置所在位置为_______________,所装固体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3.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用FeCl2(用铁粉与盐酸反应制得)和NH4HCO3制备FeCO3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FeCO3在________中生成(填字母),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3,关闭活塞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再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复习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体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体会完成实 验设计及实验评价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能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和验 证,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 精神。 二、教学设想: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不仅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 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重要的实践活动。2013年中考考纲试卷结构表明,科学试题探究占18分,分布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部分中。

根据我们这两次的模拟试卷分析实验探究题是我们丢分最多的部分,没有 达到中考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探究题进行专题复习。 三、教学过程 1、近几年科学探究热点题型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2)有关化学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 (3)有关金属活动性及金属回收的探究;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 (5)有关废水、废气(尾气)分析及处理的探究等。 2、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出的猜想要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信口开河。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猜想,设计方案要简单易行。 (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结论等方面的反思,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 4、解题思路 (1)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2)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3)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实验探究一、有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例题解析:例1、(06 陕西)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最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小明同学欲回收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题: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瓶白色固体)用剩的药品。他对其中的一 瓶药品是否纯净产生质疑,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成分展开可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猜想三: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三正确。 【反思评价】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结论领悟到:老师强调加入稀硝酸并且至过量的目的是。他认为,若只将实验步骤中的过量稀硝酸换成过量稀盐酸,重复以上实验操作,虽然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不能确认猜想三是否正确,理由是。 【归纳总结】1.在选加试剂检验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除尽原有的干扰物质,又要防止新的干扰物质。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规范操作以避免药品被。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査阅资料】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明明同学猜想:滤液中溶质是NaCl; 亮亮同学猜想:滤液中溶质是NaCl 和(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红红同学猜想:滤液中溶质是NaCl 和Na2CO3 的混合物。 【表达与交流】你认为明明猜想的理由是。 【活动与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现象证明亮亮猜想成立。

【问题讨论】 (1)明明同学认为要证明亮亮猜想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你认为明明同学(填“能”或“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 (2)红红同学认为要证明亮亮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红红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归纳与总结】在分析溶液中溶质成分,在选择化学试剂时需要考虑的是。(答出一点即可) 3.小红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于 是他和同学一起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猜想与假设】 小丽猜想: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小明猜想: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小红的猜想:部分变质,含有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 小丽取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小丽说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红认为她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请你验证小红的猜想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小红的猜想成立【拓展提升】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 关问题。已知: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②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一: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 NaOH 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