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人口地理

历史人口地理

历史人口地理
历史人口地理

1.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我的答案:D

【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我的答案:ABCD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

我的答案:×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我的答案:×

1.2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我的答案:√

1.3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我的答案:AC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我的答案:√

1.4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我的答案:B 得分:50.0分

2

【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我的答案:BCD

1.5

1

【单选题】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统计的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1亿是在()。

A、公元初

B、盛唐

C、北宋后期

D、十七世纪初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3

【多选题】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落”的时期是()。

A、东汉末年到三国

B、东晋到西晋期间

C、乾隆统治期间

D、唐末到五代

我的答案:ABD

1.6

1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曾在历史时期导致中国人口增长的不平衡?()

A、地理环境差异

B、阶层差异

C、生产方式的不同

D、文化宗教差异

我的答案:ABCD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中国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特权阶层的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平均。()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阶层的不平衡造成社会供养比的失调,只有通过战争、战乱彻底打碎旧体系,赢得新朝廷,社会才能获得供养较合理的短暂时期。()

我的答案:√

1.7

1

【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发生第二次人口转变,这次转变为()。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2

【多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转变的原因是()。

A、医疗与公共卫生的进步,降低了孕产妇、婴幼儿的死亡率

B、有效防止传染病

C、外来粮食作物的引入

D、社会救济的改善和提高

我的答案:ABD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1953年中国人口普查,大陆人口超过了6.8亿。()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发生第二次人口转变的原因是社会经济、文化、社会保障和观念的进步,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

我的答案:√

1.8

1

【单选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包括()。

A、对家庭造成负面影响

B、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

C、致使民众生育意愿降低

D、导致人口负增长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第二次人口转变更激烈的原因是()。

A、中国推广、实施计划生育时间晚

B、中国传统学者及民众无法接受人口控制的观念

C、一些政治的原因

D、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的答案:ABC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口已经突破了4亿。()

我的答案:√

1.9

1

【判断题】人口空间分布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分别是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其中人口密度通常以人/平方米为计算单位。()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2

【判断题】人口分布指人口在特定空间的位置,在地图上用不同值的点表示。()

我的答案:√

1.10

1

【单选题】汉朝时期,齐郡的首府临淄之所以人口相当多,是因为受人文因素中()的影响。

A、生产方式

B、政治

C、军事

D、民族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2

【单选题】台湾人口的分布主要受()的影响。

A、生产方式

B、政治

C、军事

D、民族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多选题】在自然因素方面,可能会影响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的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灾害

我的答案:ABCD

1.11

1

【单选题】从()开始,南北人口差异出现逆转,南方人口开始多于北方。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2

【单选题】瑷珲——腾冲人口分布线形成于()。

A、20世纪早期

B、20世纪中期

C、20世纪晚期

D、21世纪早期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判断题】秦汉以后,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判断题】中国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界限是淮河、秦岭、太行山这条线。()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中国早期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不存在国野之分。()

我的答案:×

2.1

1

【单选题】北魏从()开始实行全面的汉化运动,推行政治改革。

A、文成帝

B、献文帝

C、孝文帝

D、宣武帝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秦汉时期中原人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所有民族的泛称是()。

A、东瓯

B、闽越

C、南蛮

D、百越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

3

【多选题】北魏拓拔弘在鲜卑族中所推行的汉化运动包括()。

A、改姓为元

B、皇族跟汉族通婚

C、改说汉话

D、公众场合改穿汉服

我的答案:ABCD 得分:20.0分

4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融合的主要方式是汉人北迁后当地民族的转变。()我的答案:√得分:0.0分

5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南方民族的融合的主要方式是其他民族内迁后与汉族融合,或被汉族吸收。()

我的答案:×

2.2

1

【单选题】公元840年,()政权被黠戛斯推翻后,向西迁徙,一支向西迁至新疆,与当地民族结合,形成了今天的维吾尔族。

A、回鹘

B、突厥

C、匈奴

D、鲜卑

我的答案:A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历史上,()之后吐蕃族曾大举扩张,一度占领了新疆大部分地区,以及青海、甘肃等部分地区。()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太平天国运动

D、元末混战

我的答案:B 得分:33.3分

3

【单选题】()是迁入中国后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藏族

D、回族

我的答案:A错的

2.3

1

【多选题】历史时期,在中国西北片区居住生活的少数民族有()。

A、巴

B、蜀

C、党项

D、维吾尔

我的答案:CD 得分:20.0分

2

【多选题】历史时期,在中国北方片区居住生活的少数民族有()。

A、突厥

B、契丹

C、丁零

D、回鹘

我的答案:ABCD 得分:20.0分

3

【多选题】历史时期,在中国西南片区居住生活的少数民族有()。

A、羌

B、挹娄

C、契丹

D、俚

我的答案:BD 得分:0.0分

4

【判断题】汉武帝任命的顾命大臣中,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诗人元稹、元结都是蒙古族的后人。()

我的答案:×

2.4

1

【单选题】下列乐器中,最早来源于少数民族的是()。

A、笙

C、笛子

D、琵琶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胡服的特点是宽衣博带长袖。()

我的答案:×

3.1

1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大量的移民是生存型移民。()后,发展型移民则越来越多。

A、甲午战争

B、民国时期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

2

【多选题】秦始皇时期,下列那些人属于移民?()

A、商鞅

B、赵高

C、李斯

D、蒙恬

我的答案:ABCD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移民分为生存型移民和发展型移民,其中生存型对历史所起的作用更大。()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生存型移民和发展型移民,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性。()

我的答案:√

3.2

【单选题】1958年,沙俄通过()占领了清朝的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区域。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1907年,清廷撤销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改置()三省。

A、奉天

B、吉林

D、瑷珲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清朝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开放东北,允许、鼓励内地民众迁到东北。()我的答案:×

3.3

1

【单选题】历史上,关于汉族迁入其他地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北迁

B、汉末南迁

C、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

D、安史之乱后北人南迁

我的答案:A 得分:16.6分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在汉族迁入其他地区的事件中,湖广填四川发生在()。

A、靖康之乱后

B、南宋末年

C、元末明初

D、清朝初年

我的答案:D 得分:16.6分

3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在汉族迁入其他地区的事件中,江西填湖广发生在()。

A、靖康之乱后

B、南宋末年

C、元末明初

D、清朝初年

我的答案:C 得分:16.6分

4

【单选题】关于汉族迁入其他地区,下列哪一项不是发生近代?()

A、闯关东

B、走西口

C、迁台湾

D、湖广填四川

我的答案:D 得分:16.6分

5

【判断题】移民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

我的答案:√得分:16.6分

6

【判断题】中国多民族共同体形成因素的外部条件是因为受到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我的答案:√

1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移民对地区开发的作用有()。

A、移民为农业社会的地区开发提供充分的劳动力

B、移民推动地区的重新开发

C、移民推动近代城市的发展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上海至解放初期,移民及后代占总人口近()。

A、0.5

B、0.6

C、0.7

D、0.8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1843年,英国跟上海地方官达成协议开始建租界,这是上海开埠的标志。()我的答案:√

3.5

1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是伴随移民传入中国。

A、玉米

B、花椒

C、红薯

D、大豆

我的答案:ABCD 得分:0.0分

2

【判断题】移民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

我的答案:√

3.6

1

【单选题】春秋时期,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是()。

A、仲由

B、言子

C、颜回

D、曾参

我的答案:B 得分:50.0分

2

【判断题】移民推动物质、精神、制度、学术文化的传播。()

我的答案:√

3.7

【判断题】城市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移民的过程。()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2

【判断题】移民对巩固领土和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不大。()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印度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和最大规模的移民潮。()

我的答案:√

3.8

1

【多选题】移民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表现是()。

A、移民可以巩固领土和保障国家安全

B、移民促进民族团结,防止民族分裂

C、移民推动城市化进程

D、移民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我的答案:ABCD

4.1

1

【单选题】中国早期文明如满天星斗,后汇聚到(),再由它重新扩展到各地并延续至今。

A、长江中下游

B、淮河中下游

C、黄河中下游

D、珠江中下游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多选题】

下列农作物种,属于外来新品种传入中国的是()。

A、

土豆

B、

洋葱

C、

花生

D、

小米

我的答案:ABCD 得分:0.0分

3

【判断题】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判断题】黄土高原土壤疏松,非常适合中国早期的农业发展。()

我的答案:×

4.2

1

【单选题】茶马互市体现出了农业、牧业的关系是()。

A、相互排斥

B、相互独立

C、相互依赖

D、相互融合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牧业民族主动迁移时,一般往()迁移。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传统牧业的发展过程依次是:早期牧业、农牧分离、牧业区形成。()

我的答案:√

4.3

1

【多选题】历史上商业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A、最低限度的富余物资,并进而形成商品

B、固定的交换场所并形成规模

C、出现商业活动交换媒介——货币

D、职业商人的出现

我的答案:ABCD 得分:0.0分

2

【判断题】现代汉语中“商人”“商业”的来源与商朝人有关。()

我的答案:√

4.4

1

【单选题】()时期实施开中法,以此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多选题】关于中国商业不发达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奴隶社会视商业为“末业”

B、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缺乏商业环境

C、分封制限制了商业发展

D、极端的勤俭节约造成商业萎缩

我的答案:ABC 得分:0.0分

3

【判断题】在古代中国,商业长期被看做“末业”,因而商业总体并不发达。()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秦始皇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的财政政策,盐矿、铁矿等资源都归政府所有。()我的答案:错

4.5

1

【单选题】中国古代各阶层的排序由高到低是()。

A、工士农商

B、农士工商

C、士农工商

D、农工士商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秦汉时期,中国商人地位等同“罪谪”。()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儒商”并非历史事实,恰巧反应出中国商人尴尬的地位,是中国商业畸形发展的现象。()

我的答案:√

4.6

1

【单选题】司马迁在()中,充分肯定了商业的作用。

A、《史记·商君列传》

B、《史记·穰侯列传》

C、《史记·货殖列传》

D、《史记·儒林列传》

我的答案:C 得分:50.0分

2

【多选题】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哪些职业地位表达了肯定?()

A、兽医

B、卖豆浆的人

C、磨刀的人

D、盗墓的人

我的答案:ABCD

4.7

1

【单选题】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分布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地理因素

B、交通因素

C、制度因素

D、产地因素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国古代的票号是由()商人发明的。

A、山东

B、安徽

C、福建

D、山西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勾践手下名将范蠡后来经商,选择了山东“陶”这个地方。《史记》为什么也称“陶为天下之中”?()

A、陶的市场最大

B、陶为水运的中心

C、陶的往来人口最多

D、陶的富商最多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4

【判断题】唐朝的政策允许人们在街道两边沿街开市,进行买卖。()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中国古代,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外的商业,其分布主要是依据人口、交通路线。()我的答案:√

5.1

1

【单选题】韩国的退溪学最早来自中国的()。

A、阳明学

B、理学

C、朱子学

D、道学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日本的佛教最早传自于()。

A、藏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汉传佛教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3

【多选题】文化因素上,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有()。

A、朝鲜半岛

B、琉球

C、越南中北部

D、马来西亚

我的答案:ABCD(错的)

5.2

1

【单选题】

相对其他吴语,杭州话更偏向官话,带有北方口音。这一现象被称为()。

A、

文化沙丘

B、

文化高地

C、

文化岛

D、

文化半岛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文化区的形成及划分往往以共同的人文或经济条件为基础。()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文化盛衰的程度,大致与文化区经济基础一致,但有促进或滞后效应。()我的答案:√

5.3

1

【单选题】地域文化的前提是()。

A、该区域文化明显比周围区域的文化更先进

B、该区域文化历史明显比周围区域的文化历史更悠久

C、该区域文化明显比周围区域的文化更具影响力

D、该区域的文化和周围区域文化有明显的差异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风”的特点是()。

A、多变

B、稳定

C、传统

我的答案:AD 得分:33.3分

3

【多选题】“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俗”的特点是()。

A、多变

B、稳定

C、传统

D、更新

我的答案:BC

5.4

1

【单选题】国民党时期,政治集团里中统的人选主要来自()。

A、绍兴

B、湖州

C、奉化

D、江山

我的答案:A 得分:0.0分

2

【单选题】国民党时期,政治集团里军统的人选主要来自()。

A、绍兴

B、湖州

C、奉化

D、江山

我的答案:D 得分:14.2分

3

【单选题】所谓“丰沛故人”是指中国哪位皇帝身边的政治集团?()

A、刘秀

B、李世民

C、刘邦

D、武则天

我的答案:C 得分:14.2分

4

【单选题】国民党时期,政治集团里侍卫官的人选主要来自()。

A、绍兴

B、湖州

C、奉化

D、江山

我的答案:C 得分:14.2分

5

【单选题】明清时期,称呼一些重要的政治人物往往依据其籍贯。如()被称为“分宜相”。

A、严嵩

B、张居正

C、李鸿章

我的答案:A 得分:14.2分

6

【判断题】刘邦封儿子刘肥为齐王时,划分封地的依据是“民能言齐者皆属齐”。()

我的答案:√得分:14.2分

7

【判断题】北宋时期,中国政权形成了以关陇地区人群为主的政治集团。()

我的答案:×

5.5

1

【单选题】中国戏曲之甬剧是以()为基础。

A、绍兴话

B、上海话

C、宁波话

D、温州话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昆剧分为南昆和北昆,其中北昆以苏州话为基础。()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京剧的前身是徽州班。()

我的答案:√

5.6

1

【判断题】作为地域文化特点的饮食,是指民间的日常饮食,而非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场合的饮食。()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2

【判断题】近代以前,中国的菜品少有辣味。()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最有特色的地方饮食的基础往往是因为贫穷。()

我的答案:√

5.7

1

【单选题】中国传统习惯上,乌龙茶主要在()一带受欢迎。

A、浙江

B、福建

C、安徽

D、北京

我的答案:B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中国传统习惯上,花茶主要在()一带受欢迎。

A、浙江

B、福建

C、安徽

D、北京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饮食区会随移民的迁移而改变,移民能否保持原有饮食方式取决于经济条件。()我的答案:√

5.8

1

【单选题】骑楼主要是()的传统民居形式。

A、湖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作为地域文化特点的民居,不包括()。

A、官方建筑

B、公共建筑

C、祭祀性建筑

D、普通人的住所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开平碉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产生于华侨相关。()

我的答案:√

5.9

1

【单选题】土楼作为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民居,主要居住着()。

A、土家族人

B、侗族人

C、客家人

D、壮族人

我的答案:C 得分:50.0分

2

【判断题】石库门集中了中西方民居建筑特点,现主要集中在上海地区。()

我的答案:√

5.10

1

【判断题】相比日常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往往能够保存在婚丧节庆中。()

我的答案:√

5.11

1

【单选题】在中国的传统民间信仰中,()能帮助抵御山洪。

A、刘猛将军

B、二郎神

C、许真君

D、金龙将军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在中国的传统民间信仰中,()能帮助消灭蝗灾。

A、刘猛将军

B、二郎神

C、许真君

D、金龙将军

我的答案:AD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婚丧节庆往往与精神生活、民间信仰有关,一旦形成传统就能够长期保存。()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的宗教信仰比民间信仰更世俗化,更具体化。()

我的答案:×

5.12

1

【单选题】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之处是以()的应用为主。

A、长江上游

B、长江中下游

C、黄河中下游

D、黄河上游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孔子说“礼失求诸野”,这里的“诸野”可以理解为()。

A、传统文化

B、民间信仰

C、方言文化

D、地域文化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地域文化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实际,特别是民间的、底层的实际。()我的答案:√

5.13

1

【多选题】地域文化的消极作用包括()。

A、地方主义

B、地域歧视

C、民粹主义

D、封闭倾向

我的答案:ABD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消失。()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现如今,中国各地间的地域文化差异性愈加明显。()

我的答案:×

6.1

1

【单选题】市的形成最早是出于()的需要。

A、商品制作

B、商品交换

C、农业发展

D、手工业发展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2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的防卫功能的是()。

A、墙

B、濠

C、池

D、山

我的答案:ABCD 得分:12.5分

3

【判断题】唐朝长安城内设东市、西市,但交易须定点、定时。()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宋代可沿街设市,不限时间进行商品交易。()

我的答案:√

6.2

1

【单选题】在近代,()是因为修铁路而兴起建立的城市。()

A、阜新

B、哈尔滨

C、沈阳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葛剑雄期末考试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汉朝时中国疆域和今天中国疆域相比,()已经成为汉朝时的中国疆域。(分)分A、 西藏高原 B、 蒙古高原 C、 东北地区 D、 朝鲜半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明朝继承了元朝对()的统治和主权。(分)分 A、 缅甸 B、 老挝 C、 西藏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下列关于东汉刺史制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分 A、 东汉时刺史没有固定的驻地 B、 郡守不需通过刺史向皇帝汇报 C、 东汉末年,朝廷给了刺史更大权力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1858年,沙俄通过()将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地区占领。(分)分 A、 《瑷珲条约》 B、 《北京条约》 C、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5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文明的时间段。(分)分 A、 2000年 B、 3000年 C、 4000年 D、 5000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6南北朝时期,北方和南方都自称中国,其中北方称南方为(),南方称北方为()。(分)分 A、 南蛮,北胡 B、 南蛮,索虏 C、 岛夷,索虏 D、 岛夷,北胡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7疆域和领土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分)分 A、 历史概念 B、 文化概念 C、 政治概念 D、 地理概念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8土司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民族部族头目,从()开始设置。(分)分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章节答案葛剑雄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复旦大学葛剑雄 2018年最新版答案 1.1中国人口的來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人口与户口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1.3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八上地理中国的人口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我国的人口特点。(重点) 2运用地图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难点) 3.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与我国人口政策,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问法引入,请同学们思考:我国人口有多少?在世界上占第几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快乐自学 自学教材P11—15图1-7,图1-8,图1-9,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人口总数为_____亿,占世界人口的______以上,居 世界第______位 2.从所绘制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以上可以归纳出我国人口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黑龙江的__________至云南的_________为界,此线以东人口__________,以西人口_________。 5.这样分布的原因是: 东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关于人口的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读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什么增大了?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网课问题详解

如果没找到答案,请关注公众号:搜搜题免费搜题!!! 1. 单选题中央集权阶段,首都的功能和特点包括()。(1.0分)以上都对 2. 单选题中国古时选择与维持首都时,下列选项不属于从制角度考虑的因素和措施的是()。(1.0分) 近边疆 3. 单选题清代大臣()成功收复并促使康熙帝下决心留住,设立府。(1.0分) 施琅 4. 单选题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与地区存在贸易路线。(1.0分) 5. 单选题从()以后到清朝,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1.0分) 安史之乱 6. 单选题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主流是()。(1.0分)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7. 单选题()相继灭掉了辽朝和北宋。(1.0分) 女真人 8.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分)应不违背客观规律,不超越极限

9. 单选题自公元()后期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0分) 13世纪 10. 单选题明朝把一省之权分为三司,其中()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1.0分) 承宣布政使司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确的是()。(1.0分) 以上都对 12. 单选题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最丰富的证明是()。(1.0分) 丝绸之路 13.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面叙述阿拉伯人,叙述伊斯兰教的书是由()写作的。(1.0分) 杜环 14. 单选题明朝时期,()迁都北平改名为,与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1.0分) 朱棣 15. 单选题诞生于元朝的青花瓷,其蓝色釉的原料产自()。(1.0分) 西亚 16. 单选题从()时期开始,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1.0分)

《中国的人口》八年级地理教案

《中国的人口》八年级地理教案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在课标中蕴含着对学生各种数据及统计图表、人口分布图的判读能力的要求,也蕴含着对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要求,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训练与渗透将成为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外,也涉及到了新课标的总课程目标中的一些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知识与技能要求中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节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分布及人口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人口国情是我国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国情,它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理解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产

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学生学好中国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节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教学,帮助一些七年级地理学得较差的同学重树学好中国地理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同时学生的讨学思想已渐渐表露出来,即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最新满分答案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章节测试答案 2018.10网页不好保存?阅读不方便? 移步微信公众号超星助手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中国人口的來源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D)。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2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BCD)。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3 【多选题】历史上,(ABCD)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4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5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人口与户口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A)。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2 【多选题】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ABC)。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4 【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CD)。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3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 B、赋役制度 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 D、战争和自然灾害 4 【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两高一低”的原因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2 【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BCD)。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2【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CD。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3【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 B、赋役制度 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 D、战争和自然灾害 “两高一低”的原因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2【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 BCD)。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大起大落”的真相 1 【单选题】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C)。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统计的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1亿是在(C)。 A、公元初 B、盛唐 C、北宋后期 D、十七世纪初 3【多选题】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落”的时期是(v)。

A、东汉末年到三国 B、东晋到西晋期间 C、乾隆统治期间 D、唐末到五代 1【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曾在历史时期导致中国人口增长的不平衡?(ABCD) A、地理环境差异 B、阶层差异 C、生产方式的不同 D、文化宗教差异 2【判断题】中国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特权阶层的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平均。(V) 3【判断题】中国历史上,阶层的不平衡造成社会供养比的失调,只有通过战争、战乱彻底打碎旧体系,赢得新朝廷,社会才能获得供养较合理的短暂时期。(V) 两次人口转变及原因 1 【单选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为(D)。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一览表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一览表 战国末年: 公元前221年,估计全国总人口2000万。 西汉: 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2年,全国有户1223万,总人口5959.4978万。汉书-地理志下 东汉: 公元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全国有户427.9634万,总人口2100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18年,全国有户586.0573万,总人口3412.5021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88年,汉章帝章和2年,全国有户745.6784万,总人口4335.6367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全国有户923.7112万,总人口5325.6029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56年,汉桓帝永寿2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总人口5647.6856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三国: 魏: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4年,全国有户66.3423万,总人口443。2881万。晋书-地理志 蜀:公元263年,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全国有户28万,总人口94万。通典-食货七

吴:公元280年,吴主皓天纪4年,全国有户52.3万,总人口200万。晋书-地理志 西晋: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有户245.984万,总人口1616.3863万。晋书-地理志 南北朝: 刘宋:公元464年,宋武帝大明8年,全国有户90.687万,总人口468.5501万。通典-食货七 北魏:公元525年,魏孝武帝正光年,全国有户500万,总人口3200万。通典-食货七 北齐:公元577年,北齐幼主承光元年,全国有户303万,总人口2000万。通典-食货七 南陈:公元589年,陈后主桢明3年,全国有户50万,总人口200万。通典-食货七 隋: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5年,全国有户890.7536万,总人口4601.9956万。通典-食货七 唐: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22年,全国有户300万。通典-食货七。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6141万,总人口3714万。资治通鉴-卷208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全国有户841.2871万,总人口4814.3609

初中地理-中国的人口 最新

能说出我国的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2.运用人口分布地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学习重点: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的对策。 学习难点:分析图表和动手做图 学习方法:联系身边实际,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勤奋动手,细致分析作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小组调查统计本村人口总数及近十年来的变化,并了解变动原因。 二、互动学习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请同学们思考,我国人口有多少?在世界上占地几位? 1.读教材10页图1-7 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了解世界人口情况。2.读教材10页图1-8 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回答第11页活动中的题目 提示:题目2省级单位的分布(参考第7页图1-5) (1) 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2)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3) 分布在珠江中下游地区的:(4) 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的: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还有其他原因吗? 2.辅导学生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11页活动中的题目) 3.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并回答,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幅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复习:什么是人口密度? 2.学生读图1-9 回答第13页活动中的题目 (1).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省的河到省的为界 (2)小结: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是什么? (3)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分布特点(看图进行比较) 小结: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小,农村人口比重大。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的原因? 2.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三、课堂练习: 1.世界上人口数居前三位的国家是()()和()。 2.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3.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和()。

中国历史地理(北大)资料整理

开宗明义 2011年2月21日 18:37 教材: 没有一本特别好的教材 重点推荐的参考书:《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 并不通俗 课件: Ftp ftp://urban:urban@162.105.149.18/教学专用/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 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38%优秀率一个名额都不会浪费,都是90分以上。 助教说,复习时不仅要看课件的文字部分,也要注意图! 历史时期的地理。 古人在这样的问题中渗透了多少谋略和智慧。 历史自然地理:重点研究江河湖泊和气候的变化——探讨自然变化的规律 历史人文地理:人口军事城市农业文化聚落等等 中国历史地理的历史: 这个学科历史悠久 例:左冯翊,《汉书》:故秦内史。《禹贡》

近代,中国历史地理的创始人:张相文 八卦:光华新楼中间的四合院:顾颉刚30年代的故宅顾颉刚:每月拿出600大洋赞助禹贡学会,《禹贡》半 月刊 组织青年学者到西北(包括河套)考察。 华北沦陷后组织就解体。《禹贡》成为今天这门学科的 基础。 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几乎都源自这个组织。 《中国历史地图集》。毛泽东个人倡议(不是国家意 志),谭其骧主编,历时二三十年,囊括当时最优秀的历史学家。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止在静态的时空变化中,要与人类活动的足迹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应该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论点又将历史地理推向现代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属于这个领域的正式从业者,不到五十人。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呢? 古人的事情在今天能有什么样的启迪呢? 例一战国策中战国时东周和西周 东周公对苏秦说:我想种水稻,但西周公不放水。可 见,两国依同一条河,即伊洛河。 苏秦说西周公放水。 例二,九鼎 例三,金庸中胡编辣椒 例四,电视剧各种胡掰,神马汉武帝沏茶啦

【推荐下载】2018春-尔雅-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

2018春尔雅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 历史地理学科简介已完成成绩: 100分 1【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 3【多选题】代课章节及考试答案()(1.0分)1.0 分。 A、QQ B、20932+ C、02559 D、以上都对 3【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 A、2700年 B、3700年 C、4700年 D、5700年 4【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5【判断题】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的,所谓的“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已完成成绩: 1【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 2【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

3【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4【判断题】黄河的中上游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 2【判断题】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3【判断题】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现在的()在宋朝时期被称为“南京”。 A、开封B扬州C商丘D、西安 2【判断题】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以外的文明,绝大多数没有延续到今天。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判断题】地理环境确定了物质和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2【判断题】地理环境没有规定人类从生产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或时间。3【判断题】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种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读《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读《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在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久远又新近的学科。说它久远,是因为从《尚书·禹贡》开始,到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开辟了一个传统——沿革地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然而,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它只是其一部分,所以真正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它不仅包括历史人文地理,还有历史自然地理以及地图编绘等方面。从那以后,实现了由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的转变,现代地理学为人类作出独特的贡献。 邹逸麟教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是一本相当详尽的中国历史地理教材,它讲述了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变化与变迁。在全书开头略为不足的是,它并没有去强调“中国”这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应当指出,这里的“中国”并非指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而是历史上的中国,它的范围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范围,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全书并不只局限于区域沿革地理,而是与自然地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上篇首先讲述的是自然地理的变迁。分气候和植被、水系、海岸线、沙漠四方面来讲述,每一方面都按照时间来分析。总的来说,它是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选取几个地区进行剖析,然后加以总结,其实本来这样很好,因为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其中的确存在着一个问题,先看几个例子,作者对于植被变迁选取的是华北平原、黄河中游地区、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和豫鄂川陕交界区,水系变迁选取的是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海河和黄淮海平原湖沼,海岸线变迁选取的是辽东湾、渤海湾、苏北海岸、长江口和杭州湾,我并不是否认作者所选取的区域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但看看上面例子的无一例外是中原王朝严格控制的范围,那时看来的蛮夷地区一个都没有,没有珠江、没有岭南,也没有青藏地区,或许这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但的确不是个别现象,它造成的不仅是分析的不全面,更是反映在潜意识中所谓正统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分野存在,中原与江南等区域仍然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中篇讲的是疆域与政区的变迁,也就是悠久的沿革地理。疆域部分由先秦开始一直写下来,对于重大的由于扩张或战争等造成的边境的改变都叙述得很详细,但稍微缺少总体的分析,而且没有深入探究在这个表面领土扩展趋势下,结合各代的历史地理著作,人们的空间表达有着怎样的观念的变化。政区部分,先秦的较为粗略,对于重要的著作诸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都只是简单一提,尽管这些都不是夏商周的行政区划,但它们实际上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人们的政区观念,这里完全忽略了。由秦开始,郡县制施行,一直到元明清三朝的行省时代的区划的改变,都记录得很详尽,而具体到每一部分的统辖范围则没有多说。这个部分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不仅仅将中央王朝的政区罗列,对中央王朝外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架构也有具体分析,突破了以汉族为中心的狭隘观念,以更广阔的目光看待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变迁。 下篇讲述社会经济环境变迁,首先阐述农牧界限变迁,再分析农业、纺织业的产业发展,但缺少了对畜牧业的讨论,最后进行一系列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特别是交通部分,不仅讲国家内的状况,还涉及对外的,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 最后,我觉得在结尾应该讲述一下自古以来的历史地理学的已有成绩,或者是

2017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答案.

2017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关于东汉刺史制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分) A、东汉时刺史没有固定的驻地 B、郡守不需通过刺史向皇帝汇报 C、东汉末年,朝廷给了刺史更大权力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2从()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所统治的疆域称为“中国”。(1.0分) A、商朝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正确答案:C 3阿斯塔那古墓群所发现的遗骸证明两千多年前()到达过新疆地区。(1.0分) A、南亚人 B、中东人 C、欧洲白种人 D、非洲人 正确答案:C 4()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1.0分) A、徽州 B、山西

D、绍兴 正确答案:D 5清朝,()下令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并归福建省管辖。(1.0分) A、康熙 B、乾隆 C、雍正 D、咸丰 正确答案:A 6晚清时期,大臣()力排众议,毅然出兵,平定收复新疆。(1.0分) A、曾国藩 B、李鸿章 C、施琅 D、左宗棠 正确答案:D 7秦始皇时期实行()。(1.0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 正确答案:B 8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与河南地区存在贸易路线。(1.0分) A、新疆 B、宁夏 C、西藏

正确答案:A 9郡县制时期实行上计,其中上计的内容不包括()。(1.0分) A、户口 B、赋税 C、兵力 D、刑狱 正确答案:C 10中国稳定的统一的疆域形成在()。(1.0分)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中华民国 正确答案:C 11“中国”二字,经过考古发现,最早出现在()的铭文上。(1.0分) A、四羊方尊 B、大克鼎 C、何尊 D、曾侯乙尊盘 正确答案:C 12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 A、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B、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C、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D、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1

浅谈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 摘要: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是中国移民史上的大事件,它对四川地区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这一事件简要叙述鄙人的浅见,希望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明末清初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帮助。 一: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背景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背景是明末清初人口大锐减。《四川通志》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明末清初旷日持久的战乱,使四川社会经济遭受空前的摧残和破坏,人口凋敝。清初四川巡抚张德地在上任途中见所过州县境内人户“非数十家,或十数家,更有止一二家者,寥寥孑遗,俨同空谷” [1]。川东地区亦饱受战乱蹂躏,“各属尤空旷,草蓬蓬然植立,弥山蔽谷,往往亘连数十里无人烟[2]”以致地方大小官员纷纷上奏:“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之民,招民开垦,洵属急务”[3]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二:清政府对“湖广填四川”采取的对策与移民热潮。 清朝初年,四川由于受战争影响人口锐减,但四川素有天府之称,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适宜于农业发展,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迁入四川地区的人口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对于向四川移民,清政府是积极鼓励的。中央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给予了进川移民极大的优惠。一是社会地位的确认和保证。康熙十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 [4]。二十九年,“定入籍四川例。时四川民少而多荒地,凡他省民人在川垦荒居住者,即准其子弟入籍考试” [5]。二是经济上的实惠。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6]。辟土地起科年限一缓再缓,先是“准令五年起科”,后来又宣布早地十年起科,水田六年起科。[7]这一点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于是他们蜂涌入川。 清朝中期是移民的热潮,尤其是康熙和雍正时期。康熙二十九年“定入籍四川例”明文规定:“四川省民少而荒地多,嗣后流寓之民情愿在川省垦荒居住者,永行禁止。[8]即在移民迁入四川后,不得再随意迁出。雍正时,仅潮、惠二府和嘉州进川人户,“一县之中,虽少亦有千人。以有入川人民各县计之,不下万余。[9]”这些迁出地区由于土地贫瘠、人多地少,当地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寻找出路,而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四川自然就成了他们 的首选之地。据甘汝来说,“潮、惠二府,嘉应一州,所属各县,或系层岩叠峰之区,或系

最新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1.0分) 1.0 分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 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 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 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 2(C)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A、六十年代 ?B、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D、九十年代后 3从(C)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A、黄巾起义 ?B、靖康之乱 ?C、安史之乱 ?D、五胡乱华 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D)。 ?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 ?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 ?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 ?D、以上都对 5自公元(C)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 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D)。 ?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 ?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 ?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 ?D、以上都对 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D)。 ?A、军事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人口因素 8(D)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A、徽州 ?B、山西 ?C、湘西 ?D、绍兴 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D)。?A、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D)。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 ?B、历史自然地理 ?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D、以上都对 11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D)。 ?A、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B、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C、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D、以上都对 12阿斯塔那古墓群所发现的遗骸证明两千多年前(C)到达过新疆地区?A、南亚人 ?B、中东人 ?C、欧洲白种人 ?D、非洲人 13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C)。 ?A、寻找建文帝 ?B、联络海外,打击蒙古参与势力 ?C、宣扬明朝国威,加强政治的合法性 ?D、寻找贸易经商的机会 14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B)和()。 ?A、开封和南京 ?B、开封和杭州 ?C、洛阳和南京 ?D、洛阳和杭州 15先秦时期,统治者主要实行(A)。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16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C)。 ?A、“奉诏四条察州” ?B、“奉诏五条察州” ?C、“奉诏六条察州” ?D、“奉诏七条察州” 17 16世纪末叶,(B)从美洲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全国传播。?A、胡椒 ?B、红薯 ?C、葡萄 ?D、以上都对 18从(D)时期开始,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