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1892年,刚刚诞生不久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从那时起它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社会学家,其中包括斯莫尔、米德、托马斯、帕克、伯吉斯、麦肯齐、法里斯、奥格本和沃斯,他们因具有相对一致的学术旨趣、长期的制度支持、占主流地位的出版物和“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经验论方法”而被人们尊称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关于这一学派研究的出版物更是达到1000多种。在社会学160余年的历史上,这是除以法国人迪尔凯姆为灵魂的“社会学年鉴学派”以外,唯一享有如此盛誉的一个科学家共同体。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源起

芝加哥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的摇篮多少有些偶然。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老板洛克菲勒捐资建立芝加哥大学。在其首任校长威廉姆·哈珀的头脑中当时还没有社会学的概念,他所领导的这所大学所以会建立全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只是因为在他开列的第一批聘用的13位首席教授名单中,碰巧有一位社会学家,这就是阿尔比恩·斯莫尔(AlbionW.Small,1854-1926)。

尽管芝加哥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一种偶然,但这个年轻的学科能够在那里生根,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支配美国早期社会学却有其必然的因素。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内战之后,美国国内的资本主义获得了一日千里的发展。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移民的聚集,在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出现了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等一系列大城市,芝加哥的发展尤为突出。除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外,还有一系列因素使得这个城市成为孕育美国社会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温床: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商业中心和交易所,资本主义在那里获得了近乎野蛮的发展;它的人口十分混杂, 1900年时,其人口的一半以上是由外国移民构成的,这赋予芝加哥以鲜明的文化多样性;受到新教的影响,它还是一座文化与艺术之城,极为推崇教育和书本; 同时,它也是一座现代城市,经历了1871年的大火之后,芝加哥耸立起了美国最初一批钢筋与混凝土建筑。当然,决定社会学在美国最初发展的骰子之所以最后掷向了芝加哥,还因为那里的贫困、人口拥挤和犯罪逐渐变得和伦敦、曼切斯特一样显著。1904年,当马克斯·韦伯访问芝加哥时,在他的笔下,这座城市“像一个被剥光了皮的人,你可以看见他的肠子在蠕动”.

斯莫尔就是在这样一个需要社会学的时代和需要社会学的城市,在哈珀的支持下,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从今天的角度说,斯莫尔在学术上的贡献乏善可陈,不过他为芝加哥社会学的发展抛下了“定向之锚”,那就是:芝加哥是美国社会学的天然实验场,而芝加哥的社会学家们应该将德国人的理论运用于日益凸现的美国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之中。

同学者的角色相比,斯莫尔更像是一个学术经纪人。他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贡献有三件:其一,1892年,斯莫尔建立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这不仅是全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而且到斯莫尔退休之时,既是芝加哥大学中的一个大系,也是全美培养博士最多、开设课程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学系,单在1893年到1935年间,它就培养了109位博士,硕士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美国社会学的翘楚;其二,1895年,先于法国人迪尔凯姆创办《社会学年鉴》前一年,斯莫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杂志》(AJS),并

且担任主编30年;其三,1905年,以斯莫尔为主创办了美国社会学学会(AmericanSociologicalSociety),这是至今仍然统治着美国社会学界的美国社会学协会(AmericanSociologicalAssociation)的前身。这三大贡献不仅在相当时间内影响到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奠定了芝加哥学派在早期美国社会学中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二、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概括而言,芝加哥社会学派擅长的领域主要有两个分支,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城市社会学所以能够成为芝加哥社会学的主体内容,既与美国早期社会学中的流行范式或“潜在的学术氛围”有关,也与芝加哥突然崛起而又紊乱无序的城市生活有关。就前一个因素而言,在早期美国社会学中,无论是沃德、萨姆纳,还是吉丁斯、罗斯,受到法国心理学原主义者塔德的影响,大都信奉心理进化论,这使得社会心理学成了193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学家最一般的专业选择;而就后一个因素而言,正是芝加哥在1833-1980不到100年间的迅猛发展,使得最能够突出现代工业社会本质的城市以及那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成为美国社会学家关注的主题。在这两个领域中,米德是社会心理学的巨擘,帕克是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而托马斯则是能够在这两者间汪洋恣意的一位大师。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HerbertMead,1863-1931)是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主将之一,也是最早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的教授之一。不过,这位社会心理学家其实并不是社会学系的教师,而一直是该校哲学家的教授,也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阐释者。

米德在芝加哥社会学派中的地位,用罗伯特·法里斯(芝加哥学派的8位主将之一———埃尔斯沃斯·法里斯之子)的话来说,主要是通过其在哲学系开设的高级社会心理学课程奠定的。米德积30年之功,系统地阐释了后来被其学生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思想,而他死后由几位学生根据课堂笔记编辑的《精神、自我与社会》(Mind,Self,andSociety,1934)一书,也因此成为符号互动论的“圣经”。

要想系统地阐释米德思想的来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除了在德国留学期间,他曾受过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访问的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以及齐美尔的影响外, 米德的思想直接与三位美国思想家有关。这就是他在哈佛时的老师詹姆斯、在密执安大学任教时的好友哲学家杜威和社会学家库利。借用乔纳森·特纳的话说,“他们每一个人都为米德的理论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5〕显然,从詹姆斯那里,米德获得的是“自我”这一概念,它说明人类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在詹姆斯之后,库利完善了“自我”这一概念,论述了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对对方姿势的理解,以及是如何根据他人的看法认识自己的,这最后一点,即库利的“镜中我”,为米德提出“概化他人”(generalizedother)的概念提供了温床;最后,杜威所提出的“精神”(mind)在社会环境中产生并在互动中发展的理论,同样对米德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贯穿《精神、自我与社会》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人类有机体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相互合作,以群体生活的方式求得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及有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并最终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特征和行为将保存下来,精神、自我以及其他特征就是人类在社会环境内的生存斗争中逐渐产生的“生存能力”。米德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揭示了精神、自我和社会是如何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应该说,对精神和自我的论述并不是米德的最

终目的,他欲通过这一论述来分析社会组织及其建构。社会代表着个体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社会塑造了精神和自我,但社会和社会组织本身又是凭借精神和自我得以维持和延续的。因为社会是一种被建构的现象,是从个体间相互调节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实际上社会制度是可塑的、不断进步的,并且是有益于个性发展的”。

同米德相比,威廉·I.托马斯(WilliamI.Thomas, 1863-1947)不但是标准的社会学系教授,而且事实上还是这个系的元老。他通过长达5卷本的巨著《欧洲和波兰的美国农民》(1918-1920)确立了自己在芝加哥甚至整个美国经验社会研究中的地位。这部著作的主题是移民的社会心理与城市生活适应性的研究。通过对波兰移民家庭的书信往来和生活史的研究,描绘了经历从波兰的乡土生活到美国芝加哥的都市生活这样重大变迁的波兰农民,在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上的变化。从而富有创见地提出,只有把个人的态度和社会的客观文化的价值观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才能充分理解人的行为。因为这部著作直接的经验研究取向,它为芝加哥学派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以致有人会将这部著作视为定性研究的开山之作,而将30年后塞谬尔·斯托弗的《美国士兵》(1949)视为定量研究的里程碑。

其实,托马斯社会学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他的“情境定义”(definitionofthesituation)概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人们把情境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这一被罗伯特·默顿称为“托马斯原理”的假设向人们展示,情境的社会定义尽管是主观的,但却有其客观的结果。其实,这已经为贝克尔和勒默特的“社会标签论”提供了理论雏形。

如果说斯莫尔以及米德和托马斯是芝加哥学派的第一代学人的话,那么在芝加哥学派后来的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大概要属罗伯特·帕克(RobertEzraPark,1864-1944)。

这位后来者在1920年代以后所以能够成为芝加哥学派的掌门人,与这样一些因素有关:就其个人而言,还在密执安上大学时,受约翰·杜威的影响,已经使他与芝加哥有了某种精神上的联系。而在大学毕业以后帕克又曾辗转于明尼苏达、底特律、丹佛、纽约和芝加哥这5大新兴城市之间,担任记者达11年之久,这使他对城市生活有了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显然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将城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谋而合。加之,在记者生涯结束后,帕克曾有一段“游学”德国的经历,并有幸成为齐美尔的学生(这也是他一生接受的唯一正规的社会学教育),而后者的理论当时正为芝加哥学人奉为圭臬。而就学院环境而言,1918年,将他引入芝加哥社会学殿堂的托马斯因“生活不检点”而被迫离开了芝加哥;1925年,芝加哥社会学系的创始人斯莫尔退休,1年后去世;也是在1925年, 1919年返回芝加哥接替托马斯社会心理学教席的埃尔斯沃斯·法里斯继斯莫尔之后成为社会学系主任,而法里斯的儿子罗伯特·法里斯又跟随帕克攻读博士学位,这位新系主任给了帕克更大的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这样,凭着对城市生活独一无二的理解,加之对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近乎着迷般的倾心,帕克于1923年升任正教授,并很快成为芝加哥学派的中心人物。

有关帕克学术贡献的文献称得上汗牛充栋,2000年90岁高龄的费孝通还为自己的这位老师写下了整整100页学术札记。确实,帕克和托马斯一样,是将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从“扶手椅”中解放出来,赋予其现实品格的第一批学者。在1921- 1931的10年间,帕克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15项有关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其对象包括非法团伙、流浪汉、职业舞女、妓女、吸毒、青少年犯罪以及犹太移民等等。1932年,即在帕克从芝加哥社会学系退休的前一年,这个来到中国北京燕京大学担任访问教授的老人,还带着费孝通“这批小伙

子到北京的天桥去参观‘下层社会’”,他希望学生能够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学习社会学。

在帕克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学术著作中,用费孝通的话来说有两部是不能不关注的:其一是他与伯吉斯合作写成的《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导论》(IntroductionoftheScienceofSociology, 1921),其二是他与伯吉斯、麦肯齐和沃斯合作的《论城市》(TheCity,1925)。在前一部长达1000页的教科书中,帕克和伯吉斯共选择了14个主题,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类本性、人类生态学(HumanEcology)、人的社会化和集群行为,它规整了1920年代后美国社会学的基本发展方向,以致法里斯会说,“1921年后的美国社会学,在方向和内容上主要是由派克和伯吉斯的这本教科书确定的”;而在后一部200多页的小册子中,帕克和此时芝加哥社会学的另几位主将鲜明地提出,城市决不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区的组合,相反,“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众所周知,正是在这本著作中,麦肯齐提出了后来流传甚广的“同心圆说”,将一个现代都市划分为中心商业区、过渡区(帕克和伯吉斯都认为,这是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地)、工人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和郊区或往返带(commuters’zone);也是这本著作连同这些作者的其他文献,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的最初地位,就像费孝通所说,“这本《论城市》实际上是为当时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揭幕”。

三、贡献与局限:批判的反思

1933年,帕克从中国返回芝加哥不久就退休了。帕克的退休不仅是其个人学术生涯的结束,也开始预示着芝加哥学派的衰落。这种衰落及其后的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兴起,是托马斯·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或理论范式(paradigm)的转换在社会学中的经典个案。

有关芝加哥学派衰落原因的分析可以成为“社会学的社会学”(SociologyofSociology)的研究主题,因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决定社会学这样一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与制度背景。应该说,导致1935年后芝加哥学派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美国整个社会背景的变化,在经历了最初的工业化浪潮之后,美国的移民潮已经回落,包括芝加哥在内的城市生活已经多少变得井然有序,人的边际性也开始减少;包括社会学力量在其他学校的崛起,比如,由索罗金创办的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在战后因帕森斯在理论方面的建树和塞谬尔·斯托弗在方法上的贡献而异军突起,而社会理论家默顿和定量化大师拉扎斯费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也结成了与哈佛相似的这种具有挑战力的学术犄角;也包括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本身的问题,在老一辈社会学家相继退出之后,从30年代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起,其学生不断流向其他学校(斯托弗就是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博士),教师关系紧张,连续两次系主任之争(1951和1956)使得已经成为中坚力量的布鲁默、里斯曼、沃纳和休斯陆续离去;〔11〕还包括美国社会学已经从齐美尔的人道主义和解释性传统,转向高度定量化和统计性的,另外美国社会学家对芝加哥社会学家普遍怀有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也开始下降;最后,造成芝加哥社会学衰落的直接原因是1935年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包括帕森斯在内的东部几个常春藤联盟大学中的社会学才俊,组成了一个在思想上脱离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社会学传统,在制度上则脱离了芝加哥的组织约束的青年社会学家团体,其反叛的标志是创立了另一本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ASR)。新的强势集团在东部的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浮现,结束了芝加哥社会学家对《美国社会学杂志》(AJS)和美国社会学会长达数十年的统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种贡献首先体现在它为社会学这门在欧洲孕育多年的学科奠定了最初的学科化和制度化基础。

尽管早在1839年,法国人孔德就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并为创建一门实证化的社会科学提出了完整的构想。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包括马克思、迪尔凯姆、藤尼斯、韦伯和齐美尔在内的众多欧洲思想家都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做了完整的铺垫。但是,因为知识背景、学科制度、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在欧洲一直没有在大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仅欧洲社会根深蒂固的古典哲学和人文传统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了经验品质鲜明的社会学生长的知识藩篱,而且欧洲的学术体制也没有给社会学留出多少发展和生存的余地与空间,这从上述名闻遐迩的经典大师的个人遭遇中可见一斑,他们在生前几乎没有任何人获得过社会学教授的学衔(即使是幸运的迪尔凯姆也只获得了半个社会学教授的学衔,他的另半个学衔是教育学教授),大多数欧洲社会学家基本上是在合法的学科体制之外从事自己的研究和教学。

芝加哥社会学系的成立和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出现,改变了上述欧洲社会学的窘迫。因为美国社会在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所经历的快速的都市化、工业化,以及与此相伴日益增多的移民、城市和劳工问题,出现了强有力的并有着广泛群体基础的社会改革运动,这一改革运动对高等教育构成了高度的需求;而1876年肇始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美国高等教育革命,在提高学术质量的同时,又使美国大学在规模和数量上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扩张,这种扩张为包括社会学在内的许多新兴学科进入大学提供了可能。不过,尽管美国的许多大学,如哥伦比亚、堪萨斯、密执安、耶鲁、布朗,在19世纪末期也为社会学进入美国作出了诸多贡献,但从学科的意义上说没有一所大学的贡献能和芝加哥媲美。芝加哥创建了第一个社会学系、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第一个社会学学会……这些第一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们为社会学找到了真正的安身立命的场所。其意义绝对不亚于孔德为这门学科赋予了一个崭新的名称。

芝加哥社会学的第二个贡献,是真正开始赋予社会学以经验和实践的品质。这种倾向改变了原先欧洲社会学的思辨和理论偏爱,使得孔德的设想真正成为一种现实的实践。其实,这一品质的具备和我们前面述及的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情景密切相连,决定了社会学和其他许多新兴的社会科学一样,是因其政治和实践主题获得其学术家园的,这种情形和欧洲完全两样。以托马斯和帕克为例,前者的《欧洲和波兰的美国农民》称得上是“美国经验社会学第一部伟大的经典型著作”,是“反对扶手椅中的社会学的里程碑式的范例”;而帕克社会学的经验品质不仅体现在他对黑人与芝加哥社区的研究之中,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研究领域的确定之中:他的7- 8位学生曾获得过洛克菲勒地方社区奖学金,而他们的研究对象无一例外是芝加哥这个飞速发展的工业城市。

像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一样,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个局限是由第一代美国社会学家的先天不足决定的。换言之,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尽管同欧洲同行相比,包括斯莫尔、帕克在内的芝加哥学人幸运地获得了社会学教授的学衔,但他们和同期的美国其他社会学教授一样,几乎没有人接受过正统的社会学训练:斯莫尔先前是教授神学的,而他的博士学位则是福利经济学;法里斯先是传教士,后来受的是心理学训练;帕克本人则是哲学家和新闻记者……与其说这些芝加哥的先驱们是社会学家,不如说他们首先是有着强烈正义感的社会改革家。而这一先天的不足几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芝加哥社会学后来为更为学科化的哈佛和哥伦比亚社会学取代的命运。

第二个局限似乎是由第一个局限决定的。正是因为芝加哥社会学家的非学科化特征,导致了他们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的不足。在理论方面,尽管芝加哥社会学派中也有像乔治·米德这样的圈外人物,但因为我们前述的美国社会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决定了以芝加哥为代表的“美国的社会学十分突出地关注‘社会问题’,而不是发展和验证解释性理论”。像斯莫尔和帕克这样的芝加哥社会学家即使对理论有兴趣,其兴趣也不过集中在齐美尔那样的不甚严谨的体系上。可以想象,在1937年后由帕森斯发起的理论攻势面前,芝加哥学派自然会不堪一击。除了理论的问题以外,芝加哥学派在研究方法及方法论上的缺陷也是无法掩饰的。不仅芝加哥社会学对定量研究方法一直有着天然的排斥,而且定性的人种学方法在早期也是非常粗鄙的,有些甚至和单纯的社会报道没有什么区别。尽管1927年后,信奉“科学社会学”的威廉姆·奥格本来到芝加哥之后,这种倾向有了某种改观,并且培养出了像斯托夫这样的对统计技术几近痴迷的学生,但定量与定性方法间的水火不容也发展到了极端。“在研讨会和午餐会上,统计学和个案研究方法之间也常常会展开争论”。这样一种格局自然后来无法抵御来自哈佛和哥伦比亚的挑战,在那里,帕森斯和斯托夫、默顿和拉扎斯费尔德这种理论VS.方法的学术犄角确实一时无坚不摧。

最后一个局限可能与芝加哥学派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有关。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前芝加哥在美国社会学界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不仅向美国各大学的社会学系贡献了诸多师资,其自己留用的新的教职人员也常常是自己系里培养的博士。虽然教师学术背景的同质性对学派的维持是有益的,但是多样性的缺乏和综合活力的丧失却是它必须付出的代价。另外,由于不断从自己系里留新的教员,而每一个教员又与系里的某个或某几个教授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于是加深了教师之间的不和。这样,如希布塔尼所言,某种由人员继任问题所带来的组织上的枯竭加速了芝加哥显赫地位的终结。

应交代的是,芝加哥学派自1930年代中期衰落后,并未立即土崩瓦解。事实上,1940年代后,在从米德的思想中发展出的“符号互动论”的旗帜下,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还聚集了一批享誉战后社会学界的大师,如布鲁默、埃弗里特·休斯、霍华德·贝克尔、欧文·戈夫曼和大卫·里斯曼等,他们在战后的近20年间继续撑起了芝加哥的旗帜,并因此被人称为“第二个芝加哥学派”。只是因为包括哈佛、哥伦比亚在内的社会学此刻正君临天下,原芝加哥一统江山的局面已经风光不再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之一。其成员主要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一批经济学家,也有个别不曾在该校任教,但因其学术观点和政策倾向而被认为是该学派成员。该学派的主要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有 J·瓦伊纳(1892~1970)、富兰克·H·奈特(1885~1972)、(1899 ~1946)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F.von 哈耶克、乔治·施蒂格勒(1911~)、M·弗里德曼(1912~2006)等人。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成员坚定地支持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经济分析,在其政策建议中频现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思想,同时采取一贯反对滥用数学形式主义,并乐意放弃精密严谨的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推理而倾向于更具有结果导向的部分均衡分析的方法论。“芝加哥经济学派”与“经济学帝国主义”联系在了一起,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指将经济推理的应用方法推向传统上认为是其他领域的特区,如政治科学,法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①极端强调个人自由:极端强调个人自由,反对个人专断和“权威”;在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强调“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建立一种货币体制,在该体制下,一国的货币信用流通量取决于某种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规则”,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相机抉择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②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功能: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功能,强烈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应减少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 ③三个政策目标此长彼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由、经济效率与分配均等这三个政策目标,经常是此长彼消,顾此失彼,不可得兼的。例如,为了减缓失业,必须承受一定的通货膨胀,而要稳定物价,又必须让更多工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失业状态。又如,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保障社会福利支出,有助于减缓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均和阶级矛盾,但为此必须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在一定条件下妨碍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对这类进退维谷的难题,芝加哥学派更多地关注自由与效率,相对较少地关注收入分配的问题。理论特点. 对市场(自由市场)的分析,是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绝对核心。芝加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它标志着手工业时代的结束,引入了蒸汽机驱动的机械进行大规模生产,世界的面貌因此而改变。 在一众革命性产品中,钢铁通过大规模生产达到了惊人的产量,钢铁的实用性也让建造师们憧憬着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高楼”。 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高达10层! 结构工程师们畅想着遍布高楼的世界,世界上的第一座摩天大楼于1884年竣工了。建筑师兼结构工程师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了高42米的家庭保险大楼,这是第一个使用钢制框架的高层建筑。 该建筑有10层,7年后增加到了12层,整个建筑的高度也达到了54.9米,在1931年被拆,在原址新建了一座更高的建筑,Field大楼——又名拉萨尔银行大楼。 家庭保险大楼的建成引发了一股至今仍在蓬勃发展的潮流,彼时,工业革命也拉动了对高层商业建筑的需求。大批量生产意味着有更多的商品要出售,因此需要足够的商业空间。在垂直方向上扩展多个空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商业风格的建筑理应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使得它们在当时看起来整齐划一;但事实却是,这些建筑之间展现出了更多的多样性而非相似性。因此,历史学家Carl W. Condit将这一运动命名为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引发了一场辩论。 怎么判断一座建筑属于芝加哥学派? 1 建筑的整体形式参照了古典石柱的结构,较低的楼层作为基座或裙房,外观也与其他建筑不同——一般会装有更多玻璃。中间的楼层类比石柱的柱身。最后,顶层作为柱顶,饰有飞檐,露出了一些简单的装饰。 2 所有建筑都采用了钢框架结构,这些特制结构钢能够防火,以免再发生1871年芝加哥大火那样的灾难。 3 建筑外部覆有砖石,例如Terra Cotta陶砖,装饰很少,为建筑表面大扇的窗户留出空间。 4 窗户的设计可保证光线充足,通风顺畅,典型的窗户形式包含有一大块固定的玻璃窗,两侧则是两个较小的双悬窗。这些窗户通常会在整座建筑中重复出现,形成一个规则的网格。窗户也会向外凸出,内部则会形成一个小开间;这类窗户被称为凸肚窗。 哪些人是早期芝加哥学派的“明星建筑师”? 等等!还有别的芝加哥学派吗?当然,“晚期”芝加哥学派是由一些现代主义建筑师领导的,比如密斯·凡·德罗。但这不是我们这次讨论的主题。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生态学派、生态学理论) 这一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批社会学者创建,故又称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N·Burgess)、克利福德·肖(Clifford Shaw)和亨利·麦凯(henry D·Mckay)等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发展,城市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帕克等社会学家以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为实验基地,深入调查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种族等因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社会阶层、人口密度、种族关系、社会心理、居住方式、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成员如果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失范、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同心圆理论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犯罪率在城市中心的周围地区最高,随后向郊区逐渐下降,愈是远离市中心周围地区,犯罪率愈低。贫困、疾病等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结论是,这种生态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他们将芝加哥市划分为围绕同一圆心而形成的五个区域,即中心商业区、中间地带(工厂区)、工厂住宅区、中上层住宅区、郊区和卫星城。犯罪大多发生于中间地带,即工厂区。因为相对于自然社区,中间地带人口流动大,混杂的人口造成了有利于犯罪发生的环境。 (二)社会解组理论 这种理论还指出,人们通常生活在家庭、学校、邻里等群体之中,以亲属、朋友、友爱、邻里等关系为内容的非正规社会关系对于约束人们的行为作用很大,地区性的集体发挥着社会监督的功能。而城市化进程则使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解体,使集体作为非正式社会监督单位的作用显著下降,传统集体的习俗规范和理想受到削弱,并逐渐消失。随着工商业深入市区,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激烈的竞争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削弱了社区的整体利益,甚至家庭也趋于解体。这一切变化使得社会处于解体状态,导致犯罪现象增加。其基本规律是都市化程度与社会解组程度成正比,社会解组程度与犯罪率成正比。 (三)芝加哥区域计划 因为相信青少年犯罪是由间隙区域的社会解组造成的,所以芝加哥学派认为对青少年个人采取处遇措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整体犯罪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求能有效地改变特定的局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所有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计划。因此,193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肖发起了芝加哥区域计

从芝加哥学派到结构功能主义

从芝加哥学派到结构功能主义:论拉斯韦尔的思想转 型 ——兼论美国早期传播思想发展的历史动因 2008-01-09 08:07:08作者:胡翼青来源:《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第3期 摘要:尽管传播学给拉斯韦尔以崇高的地位,但很少真正对他进行深入的研究。拉斯韦尔早年的芝加哥大学经历,使他的传播研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芝加哥学派的烙印。然而,在二战开始后,随着美国意识形态的变革,传播学的知识生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拉斯韦尔介入了战时传播研究项目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传播学行政研究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一分子,其学术倾向越发保守,并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释了福柯关于知识和权力的理论。 关键词:拉斯韦尔宣传研究芝加哥学派结构功能主义 非常欣赏彼得斯的一句名言:“太常见了,我们对前人及其思想作出评判却从不返过去重读(甚至从没有读过)他们的论述。我们仪式化地搬出那些死去的名字或褒或贬,却几乎不与他们留给我们的文字进行任何实际的有意义的联系。”(Peters, Simonson,2004:11)对于中国传播学而言,这句话用在拉斯韦尔身上,可能再贴切不过了,我们除了知道他是施拉姆钦定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外,除了知道他的宣传研究、“五W”理论与三功能说之外,除了嚷嚷他对传播学具有巨大贡献外,可能对他再没有更多的认识了。然而,这么一位左右着传播学早期思想及其发展走向的人物,实不应当受到如此冷遇。在拉斯韦尔的学术生涯中,芝加哥学派与“结构功能主义”曾经有过激烈的交锋,身处其中的拉斯韦尔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他的思想轨迹体现了美国传播学当时走向的必然性。这对于我们理解美国传播学走向的历史背景,反思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缺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芝加哥学派与青年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芝加哥学派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正当欧洲的设计师在为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伦理与美学以及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而困惑时,在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1851年美国参加了“水晶宫”博览会,展出了各种工业品,这使欧洲首次接触到美国产品,不少观众赞扬大陆美洲带来了简洁明了的造型,既无浮饰而又实用,其前途必然发展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对欧洲是难得的启示。 的罗特斯切尔德商场大楼芝加哥学派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并对整个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变成了全国铁路中心,因此其城市发展很快。1871年芝加哥大火,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更多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

图5-17 沙利文和艾德勒于19世纪末设计 图5-18 沙利文于1899年设计的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公司大厦 芝加哥学派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图5-17)。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过建筑并到过欧洲,是一位非常重实际的人,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他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有一种形式,一种外部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以及如何与别的东西互相区别开来。”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芝加哥学派早期几个代表人物对传播研究的思想贡献__以库利、米德、帕克、杜威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从“芝加哥学派”四位早期代表思想中与传播研究有关的方面入手,首先梳理了四人与传播有关的共同思想,有:对共同体的一致向往和追求,把传播置与人类本性地位和想象性传播。在文章的后一部分,分别论述了四人对传播研究各自的理论贡献,即:库利的“首属团体”和“镜中自我”;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杜威的“分享经验”;帕克的“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E.M.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在著作《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A Biographical Approach)一书中对四位“芝加哥学派”的重量级人物的共同特征做过归纳,其中有一段话可能不会引起读者太多的注意,即: 他们都生于1859—1864年间,大约是美国内战时期,并且都是在小城市长大。他们都有新教和道德主义的背景,但是由于科学的教育,他们试图成为社会生活的客观观察者。他们都是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兴趣。他们都是乐观主义者,主张为了美国民主制度能够在城市共同体中繁荣兴盛,社会进步是需要的。 J.杜威、G.H.米德、C.H.库利和R.E.帕克这四位“芝加哥学派”早期代表人物生长的小城市环境与正在形成的大都市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有一组数据表明了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美国的第二大城市芝加哥的发展情况——“在1880年至1890年这10年中,城市人口翻了一倍,至1910年,又翻了一倍。芝加哥在文化多样性方面特别突出。1900年,170

万人口中的一半是生于外国的人,其他的许多人是出生在外国的父母的后裔”(罗杰斯,1997,殷晓蓉,2002,P145)。在他们四人中,除库利一直留在安阿伯以外,另外三人在小城镇长大以后,“都尽可能地割断了他们的乡村之根,过起了城市生活”(罗杰斯,1997,殷晓蓉,2002,P157),但是他们四人在小城镇长大的经历正是他们对于在小城镇的特殊氛围营造出的“共同体”怀有共同追求的真正动因所在。其次,新教和道德主义背景使他们对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各种特殊社会群体怀有 深深的同情,并且从沟通、传播的意义上来解释问题。第三,改良派的社会实践不是为了建立理论框架,而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通过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思考着如何把芝加哥变成一个“共同体”。第四,乐观主义的研究态度使他们没有太多地注意到由于传播、传媒所带来的负效应,而对大众传媒促成“共同体”的形成抱有一种共同的希望。这一点,也是“芝加哥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最大的区别之一。 为了对J.杜威、G.H.米德、C.H.库利和R.E.帕克四人对传播研究的思想贡献进行较为全面地读解,我从他们共同的传播观念和各自的传播理论贡献两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四人共同的传播观 J.杜威、G.H.米德、C.H.库利和R.E.帕克以及“芝加哥学派”早期的其他关键人物,如A .莫尔斯、W.I.托马斯、E.吉伯斯等,无论其各自的理论侧重点以及理论建树有多么巨大的不同,但在他们的理论训练、所接受的前人的理论影响方面及其各自的理论贡献的思想内核里均有着大致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1892年,刚刚诞生不久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从那时起它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社会学家,其中包括斯莫尔、米德、托马斯、帕克、伯吉斯、麦肯齐、法里斯、奥格本和沃斯,他们因具有相对一致的学术旨趣、长期的制度支持、占主流地位的出版物和“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经验论方法”而被人们尊称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关于这一学派研究的出版物更是达到1000多种。在社会学160余年的历史上,这是除以法国人迪尔凯姆为灵魂的“社会学年鉴学派”以外,唯一享有如此盛誉的一个科学家共同体。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源起 芝加哥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的摇篮多少有些偶然。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老板洛克菲勒捐资建立芝加哥大学。在其首任校长威廉姆·哈珀的头脑中当时还没有社会学的概念,他所领导的这所大学所以会建立全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只是因为在他开列的第一批聘用的13位首席教授名单中,碰巧有一位社会学家,这就是阿尔比恩·斯莫尔(AlbionW.Small,1854-1926)。 尽管芝加哥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一种偶然,但这个年轻的学科能够在那里生根,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支配美国早期社会学却有其必然的因素。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内战之后,美国国内的资本主义获得了一日千里的发展。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移民的聚集,在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出现了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等一系列大城市,芝加哥的发展尤为突出。除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外,还有一系列因素使得这个城市成为孕育美国社会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温床: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商业中心和交易所,资本主义在那里获得了近乎野蛮的发展;它的人口十分混杂, 1900年时,其人口的一半以上是由外国移民构成的,这赋予芝加哥以鲜明的文化多样性;受到新教的影响,它还是一座文化与艺术之城,极为推崇教育和书本; 同时,它也是一座现代城市,经历了1871年的大火之后,芝加哥耸立起了美国最初一批钢筋与混凝土建筑。当然,决定社会学在美国最初发展的骰子之所以最后掷向了芝加哥,还因为那里的贫困、人口拥挤和犯罪逐渐变得和伦敦、曼切斯特一样显著。1904年,当马克斯·韦伯访问芝加哥时,在他的笔下,这座城市“像一个被剥光了皮的人,你可以看见他的肠子在蠕动”. 斯莫尔就是在这样一个需要社会学的时代和需要社会学的城市,在哈珀的支持下,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从今天的角度说,斯莫尔在学术上的贡献乏善可陈,不过他为芝加哥社会学的发展抛下了“定向之锚”,那就是:芝加哥是美国社会学的天然实验场,而芝加哥的社会学家们应该将德国人的理论运用于日益凸现的美国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之中。 同学者的角色相比,斯莫尔更像是一个学术经纪人。他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贡献有三件:其一,1892年,斯莫尔建立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这不仅是全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而且到斯莫尔退休之时,既是芝加哥大学中的一个大系,也是全美培养博士最多、开设课程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学系,单在1893年到1935年间,它就培养了109位博士,硕士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美国社会学的翘楚;其二,1895年,先于法国人迪尔凯姆创办《社会学年鉴》前一年,斯莫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杂志》(AJS),并

建筑学派

建筑学派 1)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2)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3)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4)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5)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 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6) 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19世纪90年代末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形成的以瓦格纳为代表人物的建筑家集团。他们主张建筑形式应是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合乎逻辑的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 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 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rancr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 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 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 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 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他在14年 中设计了一百多幢摩天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加 哥等地。他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的愿望。他所设计的礼堂大厦在粗琢的下部楼层上方建有的连拱廊围住窗子。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装饰。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场设计,商场的简洁处理,使该设计成为20世纪无数办工与商业建筑的基本原形。主入口上方及周围布满奢华的新艺术风格的铸铁装饰,这也许是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装饰。商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满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窗户,充分体现了他“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沙利文和艾德勒合作设计的“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音响效果。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继沙利文之后,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的费兰克·赖特(1869—1959),进一步发展了沙利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的选用及考虑建筑与环境协调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概念。赖特被视为现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如1894年他为麦克艾菲住宅所作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895年开始,赖特在建筑铁饰设计中融入了高雅的垂直和曲线形。至1904年,这些装饰作品对垂线和表面图案的运用已具赖特个人风格。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的出现是以建筑艺术创新、实用主义盛行、新工程技术和美 国城市用地紧张为历史背景的,其主要成就涵盖高层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芝加哥学派建筑 艺术风格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中国国情下的建筑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务 实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从事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人们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这本身也 是一种认识的重新挖掘、一种知识的重新发现。

芝加哥学派与高层建筑

芝加哥学派与高层建筑 芝加哥学派是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的产生背景源于1871年芝加哥城大火,几乎城市中的大批木材建筑都覆没在这场大火中,城市也因此重建。为了节省土地,政府迫使建筑师在设计中增高楼层,扩展空间。现代的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在此,当时的芝加哥设计师从中形成了趋向于简洁独创的风格流派,这就是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希望使建筑摆脱华而不实的羁绊,主张经典与时代结合的建筑设计。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第一代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沙利文(Louis H.Sullivian 1856--1924)。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鼎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他较为反对浮夸和形式主义。而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则是弗兰克.赖特(Frank L Wright 1869--1959)。芝加哥CPS大厦是芝加哥建筑学派中人有力的代表作。 芝加哥学派的设计观念主要是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他们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赖特的著作——流水别墅,正是这样的设计。他们注重室内空间的合理性,力求要做到舒展、自由。小空间分割要注重其流动性。这类建筑注重采用纯天然的建筑材料,以求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 高层建筑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设计者的创作,1883年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幢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是史上第一个高层建筑。纽约帝国大厦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高层建筑的优点是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但有利也有弊,譬如近期上海高楼大火,伤亡惨重,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楼层太高,逃生不便。而且采光通风性不够好。总体来说高层建筑,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文档经典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 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 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 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 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 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 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他在14年 中设计了一百多幢摩天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加 哥等地。他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的愿望。他所设计的礼堂大厦在粗琢的下部楼层上方建有的连拱廊围住窗子。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装饰。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场设计,商场的简洁处理,使该设计成为20世纪无数办工与商业建筑的基本原形。主入口上方及周围布满奢华的新艺术风格的铸铁装饰,这也许是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装饰。商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满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窗户,充分体现了他“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沙利文和艾德勒合作设计的“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音响效果。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继沙利文之后,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的费兰克·赖特(1869—1959),进一步发展了沙利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的选用及考虑建筑与环境协调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概念。赖特被视为现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如1894年他为麦克艾菲住宅所作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895年开始,赖特在建筑铁饰设计中融入了高雅的垂直和曲线形。至1904年,这些装饰作品对垂线和表面图案的运用已具赖特个人风格。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的出现是以建筑艺术创新、实用主义盛行、新工程技术 和美国城市用地紧张为历史背景的,其主要成就涵盖高层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芝加哥学派 建筑艺术风格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中国国情下的建筑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务实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从事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人们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这 本身也是一种认识的重新挖掘、一种知识的重新发现。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发展及意义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发展及意义 摘要 本文论述了芝加哥建筑学派的艺术成就,主要从其发展的背景、建筑的特点及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来阐明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发展,也进一步的分析了其高层建筑具有的现代意义和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最后简单的展望了未来社会新建筑的大潮势不可挡,一个多种风格流派争相登场的局面呈现的今天。 关键词:芝加哥建筑学派艺术风格发展意义 一、芝加哥学派的由来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1837年仅有4000人。由于美国的西部开拓,这个位于东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南北战争之后急速发展起来,到1890年人口已增至100万。经济的兴旺发达、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加剧了对新建房屋的需求。1873年10月8日,芝加哥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大火烧毁了全市近1/3的建筑。要多快好省地在短时间内新建大量房屋,在当时已有材料和建筑手段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选择这样一种建筑:高层、铁(或钢)框架、箱式结构。用铁构成的箱式框架足以承担重量,外墙已无承重功能;铁框架便于搭建,外面敷上石料或混凝土一层楼就出来了。高层建筑便于容纳更多的人,这些做法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赶时间,弥补火灾的损失,却恰恰符合经济高速发展对建筑的需要。所谓祸兮福所倚,这场大火带来的重建,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这是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群体,他们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现代化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二、芝加哥学派的发展 芝加哥建筑学派是美国最早的、以芝加哥为中心兴起的一个代表地标性建筑新风格的建筑流派;1871年芝加哥大火后,整个城市面临重建的繁重任务,吸引了来自欧美各地的大批建筑师,嗣后又面临美国西部的开发,芝加哥城市飞速发展,在重建与新建城市的高层商业建筑中给了建筑师们以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了该学派的发展。 Chicago School的出现是以建筑艺术创新、实用主义盛行、新工程技术和美国城市用地紧张为历史背景的,以大胆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符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艺术设计理念,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新艺术运动”所无法比拟的。从此摩天大楼这个纯粹由美国人创造、备受宠爱的新生儿开始在芝加哥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也带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 在20~30年代出现了另一种功能主义者,主要是一些营造商和工程师。他们认为经济“实惠”的建筑就是合乎功能的建筑,就会自动产生美的形式。这些极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筑自身的艺术规律,只会给功能主义本身造成混乱。 5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逐渐销声匿迹,就连强调建筑功能的勒·柯布西耶也同功能主义者分道扬镳了。但无庸置疑,功能主义产生之初对推进现代建筑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筑摩天大楼的热潮。其主要成就涵盖高层建筑

芝加哥学派的基础和发展

第四节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的大众传播研究 曾经对传播问题做出专门论述的著名学者: 马克思 马克思从人类交往的高度,提出了精神交往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该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论为确立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他提出了近代新闻业是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信息传递是人类精神交往的重要形式,从而把大众传播活动纳入到整个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活动中理解。马克思还提出新闻传播中时效的重要性,提出用时间消灭空间的限制是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 托克维尔(法国学者)《论美国的民主》 托尔维克提到,当人们无法通过牢固和永恒的联系团结在一起的时候,报纸起到了让所有人产生相同感受的作用,个体通过报纸被联系在一起——“报纸产生联系,联系产生报纸”(思考媒体与民主的关系) 塔尔德(法国社会学家) 1、区别了集群和公众的概念 集群:乌合之众 一群临时聚集起来的人,他们是物理空间相近的群体,具有相同的心理特征,容易受到外界的心理暗示,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广场效应) 公众: 纯粹精神上的集体,由分散的个体组成,他们没有身体上的接触,他们的组合完全是精神关系上的组合。 报纸的出现导致公众的诞生。公众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形成了民意,这种意见的扩散也要依靠报纸。唯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社会将会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 塔尔德对报纸的作用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报纸把分散的意见和 分散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尽管报纸也会增加冲突,但从长远来看,报纸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它对文明和理性的影响。 2、提出了模仿的法则 他认为发明和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 模仿的法则:一项创新和已被接受的观点越接近,这种创新可能被模仿的可能性就越高。创新的S曲线。创新扩散中不同群体的创新精神所造成的影响,模仿总是从上层向下层扩散。 3、强调报纸的影响时,注意人际传播的中介作用 报纸的影响只有经过人际交往的协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西美尔(德国社会学家) 1、关于通俗文化和现代性的研究 现代性一方面使个性独立,另一方面又使这种个性淹没于体制化的社会中,从而丧失个性。货币哲学:一方面人们更加自由,摆脱了人身束缚和对特定个体的依赖,另一方面货币又把过去无法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和个体捆绑在一起,把一切东西都换算成金钱,事物之间本身的

芝加哥学派vs奥地利学派

加哥学派对奥地利学派 4fun 2011-07-01ν 3126 简介 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是自由主义的信奉者,但两者在方法论、关于繁荣和萧条的解释以及法律都存在差别。 People often ask me, "How are the Austrians different from the Chicago School economists? Aren't you all free-market guys who oppose big-government Keynesians?" 人们经常问我,为什么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者差别这么大呢?你们不都是反对大政府凯恩斯主义的自由市场派 吗? In the present article I'll outline some of the main differences. Although it's true that Austrians agree with Chicago economists on many policy issues, nevertheless their approach to economic science can be quite different. It's important to occasionally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if only to rebut the common complaint that Austrian economics is simply a religion serving to justify libertarian policy conclusions.

芝加哥学派的本质特点

芝加哥学派的本质特点 许多人将芝加哥学派视为一个整体,其实被称之为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在学术偏好和方法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如弗里德曼的部分均衡和Lucas的全局均衡,从科斯到张五常等认为效用理论并不必要到贝克尔对效用理论的坚守与灵活使用。从这个角度讲,芝加哥学派内部的差异不会亚于主流经济学内部的差异,甚至差异更大。那么这些学者为什么会被称之为芝加哥学派呢?千人有千人的答案,在这里,我试图给出我的答案。 第一、对价格理论的坚守 芝加哥学派学者奉价格理论为圭臬,弗里德曼、贝克尔、斯蒂格勒、麦克洛斯基、迪莱克特等学者在价格理论上不断打磨拓展,并通过非常有特色和有效率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使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学生在价格理论的知识传承上普遍优于其他大学,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坎南就这样写道:“就在短短几个星期后,可能在1946年2月中旬左右,我对整个经济体系如何运作的理解,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变。我第一次能够用市场经济秩序的原理来思考问题。由于对竞争性结构模型运作有了认识,让我在对实地观察的经济问题提出建设性批评时,有了可以参考的标准。我第一次称得上是一位经济学者了”。 但这种差别并不构成芝加哥学派和主流经济学的重大差别。价格理论,即微观经济学,是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几乎

所有的经济学家也赞同价格理论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但他们对价格理论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市场行为。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只要是人的行为,就一定有规律(统一性),而价格理论是刻画人行为的最好的理论。价格理论不仅仅能够分析市场现象,也能够分析传统意义上经济学不能分析的非市场现象,比如家庭和生育行为、政治行为、犯罪行为等等。在芝加哥学派价格理论的滋养下,贝克尔教授成为非市场行为的经济解释集大成者,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开创者。 芝加哥学派将价格理论运用到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拓展价格理论的应用空间。当然,真实现象不断涌现,也有许多人类行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在价格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但芝加哥学派坚信,即使现在不行,未来也必定会有学者应用价格理论解释这些现象,这就是芝加哥学派对价格理论的坚守的真正含义。 因此,芝加哥学派与非芝加哥学派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关键差别在于是否能够将价格理论贯彻到包括非市场行为在内的所有人类行为,芝加哥学派有这个信心,而主流经济学未必,甚至自我设限,反对将价格理论应用到非市场的人类行为分析之中。 第二、对实证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坚守 科学的方法论是一种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像奥派,他们就认为经济学并不是自然科学,因此不能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所使用的一种带有很强哲学思辨性质的方法,即其所谓的先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黑按:除了是麦当劳的诞生城市和乔丹公牛队的大本营,芝加哥还为这个世界奉献了一系列了不起的学派,使得自己变成了堪与维也纳学派比肩的学术重镇。源自百度百科] 目录 一、建筑学科 二、经济学科 三、传播学科 四、芝加哥社会学派 五、气象学的芝加哥学派 一、建筑学科 (Chicago School)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Insurance B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二、经济学科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经济学)芝加哥学派

以亨利·西蒙、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为主要代表的一群经济学家。他们相信没有政府干预的竞争市场能使经济最有效地运行。 三、传播学科 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 对传播学的贡献:使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符号互动论;佩恩基金研究。 代表人物:G·西梅尔(德国),C·H·库利,J·杜威,W·冯特,G·H·米德,R·E·帕克 四、芝加哥社会学派 20世纪初至30年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派。1892年美国社会学家A.W.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开设了第一个社会学研究生班,与G.E.文森特合写了第一部社会学教科书《社会研究导论》(1894),并于1895年创立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社会学系创立后,斯莫尔先后聘用了文森特、W.I.托马斯、R.E.帕克、E.W.伯吉斯等人,形成了该系强大的师资阵容。到20年代,在帕克等人的努力下,该系日臻完善,每年招收200余名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开设40多门课程,成为同期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系。以后影响日益扩大,逐步形成了芝加哥学派。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对新兴的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托马斯和F.W.兹纳尼茨基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18~1920)是该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这一时期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果有:帕克等人著的《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1925)、《都市社区》(1926),伯吉斯的《家庭──相互影响的个性之统一体》(1926),L.沃思的《都市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1938),H.佐巴夫的《黄金海岸和贫民窟》(1929),F.R.思雷舍的《团伙》(1927),等等。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社会学方向对后来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了30年代,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相继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学研究中心。1935年美国社会学会创办了《美国社会学评论》,不再以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刊物为全美社会学会刊。这一变更标志着芝加哥

对芝加哥学派的认识与解读

对芝加哥学派的认识与解读 131002120 王钰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派。作为社会学进人美国本土后出现的第一个流派, 芝加哥学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统治美国社会学界长达30年之久; 而对城市社会学来说, 芝加哥学派更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 并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移民的聚集,在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出现了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等一系列大城市。在这其中,芝加哥的发展尤为突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芝加哥人口十分混杂,1900年时,其人口的一半以上是由外国移民构成的,这赋予芝加哥以鲜明的文化多样性。城市的迅速膨胀也带来了高犯罪率、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芝加哥学派正是为了探索这样的问题。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 芝加哥学派研究城市社会学的着眼点首先是城市结构。 它关心的是土地利用模式和人口与机构在城市社区里的分布状况。如城市化、郊区化的原因和后果;不同人群住在城市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些群体处于居住隔离状态;社区是如何移民、增长和衰落的。城市结构看起来杂乱无章,而在芝加哥学派那里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帕克教授认为人类生态学是考察城市结构最合适的角度。帕克也深受影响。他认为生态学规则十分契合城市结构发展、城市空间分布的规律, 于是第一个将人类生态学引人城市社会研究。 帕克指出,城市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激烈竞争和适当选择的结果。共生和竞争决定了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通过对芝加哥城的分析,伯吉斯认为,城市结构如树的年轮一样, 由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组成。第一环(即最里面的圈内)叫中心商业区,第二环叫过渡区,这里聚集黑人、移民、流浪汉和其他下层居民, 还有工厂和仓库。第三环是工人住宅区,这里环境比第二环要好,但住房也相当简陋,居民主要是蓝领工人。第四环是中产阶级住区。第五环叫通勤区,这是城市最外围的一环。上层和中上层社会的豪华郊外住宅坐落在这里。 对于芝加哥学派中提出的城市结构在当今中国的很多大城市都是符合的。比如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表现尤为鲜明。其城市中心区的地价自然是最高昂的,是大量的金融机构、奢饰品牌、大型综合商场聚集地。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使得上海的人口构成也日益复杂,也因此会出现城中村或城市中心低端居住区,如南京路两端周边会有年代久远的老式小区。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以及私家车的普及,中高收入人群一般居住在外围,城市外围相对居住环境好,通勤也不会不方便。 城市生活方式是芝加哥学派研究城市社会的第二个重点。 一、城市人口多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 (1)人口多必然带来复杂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城市人口众多,社会结构复杂,因此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变得多层次化。 (2)城市人口多彻底改变了人际关系, 人际接触由首属关系变成了次属关系。 (3)城市人口众多导致社会制度的正式化和标准化。 (4)城市人口众多是导致政治上选举制和代议制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人口密度高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 (1)人口密度高的体现是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沃思认为, 空间距离缩小后,人们的心理距离、关系距离也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社会距离并不会跟着缩小。恰恰相反,社会距离很可能会随着空间距离的缩小而扩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