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1)

初中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1)

初中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1)
初中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1)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1)

一、选择题

1.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

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

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

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

2.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

B.F1

C.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

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3.如图所示,重为60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牛

B.甲物体的速度为0.2米/秒

C.5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焦

D.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W

4.用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350 N的箱子,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不仅省力,还省距离

B.箱子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C.箱子上升的速度等于绳子自由端伸长的速度

D.此过程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58.3%

5.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 A>G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6.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

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

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

7.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8.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40N;则木棒的重力为()

A.160N B.120N C.80N D.4ON

9.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天花板上,在其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让木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动力臂逐渐变小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与动力臂乘积不变

D.动力F逐渐变大

10.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二、填空题

11.一物体质量为10kg,小红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

120N,此过程中,小红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g=10N/kg)

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和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杠杆平衡(杠杆自重、挂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则1个甲球和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

13.如图所示,一块高 40cm,宽 30cm,厚 10cm,质量为 1.5kg 的砖,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若要照图示方向推倒它,推力至少要做___________J 的功;若把砖推倒,最小的推力为___________N。

14.图中所示是自行车上两个典型的轮轴装置,从图中可知脚踏板与________组成了一个________轮轴,飞轮与________组成了一个________轮轴.

15.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中,每个滑轮的质量相等,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用甲装置把重为 100N 物体 G 升高 2m,所用拉力为 62.5N,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η1、η2,则η1= ___;若用乙装置提相同的重物,则拉力 F2 ___F1(选填“>”、“<”或“=”,下同),机械效率η2________η1。

16.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一重为 90N 的物体匀速前进了 0.2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物体重力的 0.1 倍,则木块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J。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

F=4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17.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救援队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1)利用如图1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吧钢筋剪断,钢丝钳是杠杆.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吧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2所示,若救援队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来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沿方向撬起石块1更省力.

18.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如果人的体重为6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_.

1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钩码匀速向上提起20cm,则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___________cm;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只适当增加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

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0.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甲、乙的拉力之比为______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

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1)小明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2)小明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①如图乙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BC ,其长为L , O 点为其重心,其所受重力300N ;

OA =

4

L

,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 端下沉,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若F 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 端,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

②如图丙所示,C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 。现将C 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D 物体,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已知:D 物体的质量为2kg , OA :AB=1:4。要使C 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可以移动支点O 的位置,使O 'A :AB =______。

2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M 点挂上2个钩码,在N 点挂上3个钩码。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A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 。

23.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 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

(2) 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 ,在右端竖直向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_______N (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

(3) 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的虚线位置时,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F ,应将钩码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4) 小华想到若铁架台不是在水平桌面上,而是在略微倾斜的桌面上是否影响实验呢?经小组分析不在水平桌面上_______ (填“影响”或“不影响”)实验过程。

2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上每小格等距)

(1)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后,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4)接着小明把支点选到B点,如图丙,在A点挂一个钩码,在C点挂3个钩码,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她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丁,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_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如果把钩码由A移至B,两次实验A点竖直移动相同距离,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将____,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小明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所示。他将测得的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计算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等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实验次数G/N F/N h/m s/m W有用/J W总/Jη

12 2.10.10.10.20.2195.2%

22 1.20.10.20.20.2483.3%

320.90.10.30.20.2774.1%

420.90.30.90.60.81★

520.60.10.50.20.3066.7%

(2)比较1、2次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

(3)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

(4)比较3、5次实验数据可知:在被提升的重物一定时,所用滑轮组的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四、计算题

26.如图甲所示是位于宜宾市高庄桥的国内首座“公路在下、铁路在上”的金沙江公铁两用大桥的施工现场照片,如图乙所示,是某次施工中使用的升降与移动的塔吊和滑轮组,为了保证塔吊起重物不会翻倒,在塔吊左边配有一个重物P ,已知OA =12m ,OB =4m ,动滑轮的质量为40kg ,一块重为8×104N 、体积为1m 3的正方体物块D ,(忽略江水流动对物块的影响,不计绳、塔吊横梁及定滑轮的自重和摩擦,江水密度取3

3

1.010kg/m ρ=?水,g =10N/kg);

(1)若物块D 从平台上匀速升降,为了保证铁塔不至翻倒,使其横梁始终保持水平,求塔吊左边的配重物P 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若将物块D 完全浸没水中后以0.4m/s 的速度匀速下沉到江底,则拉力F 的功率是多少?

(3)若将物体D 从江底匀速打捞出水面,假如绳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为2.5×104N ,那么物体D 露出体积为多少时,绳子刚好被拉断?

27.为了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某物理兴趣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辆质量为3kg 的玩具电动小车放置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其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0N ,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小车尾部,另一端依次跨过定滑轮、动滑轮后固定在O 点,两滑轮质量都为0.5kg 。当小车向右运动,借助细绳、滑轮带动质量为2kg 的物体以0.1m/s 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不计细绳与两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细绳的拉力F ;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玩具电动小车牵引力的功率P 。

28.如图所示,某施工队利用滑轮组从水中提取质量为2000kg、体积为1m3的物体,上升过程中物体始终不接触水底和露出水面,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已知动滑轮重2000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披匀提升时,求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

(3)求此滑轮组做功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1位小数)。

29.如图所示,拉力F=100N,物体重G=180N,物体被匀速提升的距离h=4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所做的总功.

(2)当物体重G=18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重.

(4)当物体重增加到200N时,10s内物体被匀速提高,绳子移动距离为10m,拉力做功的功率.此时机械效率如何变化.

30.小峰利用滑轮组将一个正方体金属块A从某溶液池内匀速提出液面,当金属块A浸没在液面下,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为h时开始计时,如图甲,计时后调整滑轮组绳端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使金属块A始终以大小不变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拉力F与金属块A向上运动时间关系如图乙。已知金属块A被提出液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h=0.25m,(假设溶液池足够大,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前后液面高度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金属块A 的重力; (2)动滑轮的总重; (3)正方体A 的体积; (4)溶液的密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BC .图中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建筑材料匀速上升1m ,钢丝绳移动的距离

331m 3m s h ==?=

钢丝绳自由端的移动的速度

3m 10s

0.3m/s t v s =

== C 错误;

电动机用800N 的力拉钢丝绳,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即总功

800N 3m 2400J W Fs ==?=总

B 错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0%W mgh

W W η=

=

?有总

则建筑材料的质量

2400J 90%

216kg 10N/kg 1m

W m gh η?=

==?总 A 错误;

D .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

2400J

240W 10s

W P t =

==总 D 正确。 故选D 。

2.D

解析:D 【分析】

把水泥板看做一个杠杆,抬起一端,则另一端为支点;由于水泥板是一个厚度、密度都均匀的物体,所以,其重力的作用点在其中心上,此时动力F 克服的是水泥板的重力,即此时的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确定F 1与F 2的大小关系。 【详解】

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两图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依据Fl Gl =阻动可得,

1

2

l F G

G l ==阻动, 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即12F F =,故ABC 都错误,D 正确。 【点睛】

本题作为考查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一道经典例题,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印象中选错,一定要仔细分析,重点记忆!

3.C

解析:C 【详解】

A .图示滑轮为定滑轮,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忽略不计,乙匀速下落,所以绳拉甲物体的力

F =

G 乙=6N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图示滑轮为定滑轮,甲、乙物体移动的速度相同,甲物体的速度v 甲=v 乙=0.2m/s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5s 内甲物体移动的距离

s =v 甲t =0.2m/s×5s=1m

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

W =Fs =6N×1m=6J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功功率

P =

W t =6J 5s

=1.2W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该装置由两段绳子承重,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A 错误;

B .n=2,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且箱子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350N 50N

200N 22

G G F ++=

==轮,故B 正确; C .n=2,所以箱子上升的速度等于绳子自由端伸长的速度一半,故C 错误; D .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

()

350N

350N 50N 100%100%87.5%W G G h Gh W η++=

=

?=?=轮有用总

,故D 错误。

5.D

解析:D 【详解】

A .两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h 时,甲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所以F 甲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h ,乙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所以F 乙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h ,故A 错误.

B .根据公式W 有=Gh ,由于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但是G A >G B ,所以W 有甲>W 有乙,故B 错误;

C .W 有甲>W 有乙,η甲<η乙,结合W W η=

有总

知,W 总甲>W 总乙,时间又相等,由P =

W

t

知,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故C 错误; D .根据W W W η=

+有有额

,得1

η=1+W W 额有,因为η甲<η乙,所以W W W W >额甲额乙有甲有乙,又因为W 有甲

>W 有乙,所以W W >额甲额乙,再根据W G h =额动得,G G >动甲动乙,故D 正确。

故选D 。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关键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以及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 【详解】

动滑轮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 、B 正确,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说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故C 正确。 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动滑轮上最多可以有3段绳子,也可以说拉力是物体重力的1

3

,故D 错误。 故选:D 。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使用机械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 (3)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详解】

A 、功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快,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故A 错误;

B 、从 100%W W η

=?有用总

可知,有用功多,机械效率的大小还要看总功的大小。故B 错

误;

C 、从W

P t

=

可知,工作时间短,功率的大小还要看做功的多少,故C 错误; D 、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故D 正确。 故选:D 。

8.B

解析:B 【详解】

设木棒AB 的重心在C 点,抬起B 端时的支点为O ,由于AO =0.25m ,则抬B 端的力的力臂

OB =AB ?AO =1m?0.25m =0.75m

木棒AB 的重心距离支点的距离,即重力的力臂

11

1m 0.25m 0.25m 22

OC O C AB AO '=

-?-=== 木棒平衡,则有

F ×OB =

G ×OC

木棒的重力

40N 0.75m

=120N 0.25m

F OB

G OC ??=

= 故B 正确。

故选B。

9.C

解析:C

【解析】

A. 由图可知,竖直位置时,动力臂为木棒的长,拉离竖直位置时,动力臂会小于木棒的长,所以动力臂逐渐变小,故A正确;

B. 阻力为木棒的重力,竖直位置时,重力过支点,力臂为零,拉离竖直位置时,重力作用线远离支点,所以阻力臂逐渐变大,故B正确;

C.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F与动力臂乘积等于木棒的重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由于木棒的重力不变,阻力臂逐渐变大,所以乘积是变大的,故C错误;

D. 由C知,动力F与动力臂乘积变大,而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F逐渐变大,故D正确;

点睛:重点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理解这一过程中,木棒的重不变,而阻力臂变大,所以乘积变大,动力变大.

10.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如果动力臂不变,只改动用力方向,其动力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设拉力的力臂为L,则由题意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OD=F×L

由此可得:F=

因为G,OD不变,OD=L=r,故F=G,由于F1、F2、F3的力臂都为圆的半径,相等,故

F1=F2=F3=G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问题的分析能力,此题关键是力臂的确定.二、填空题

11.200J 83.3% 60W

【详解】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有用功为

故有用功是200J 。 [2]总功为

则机械效率为

故机械效率为83.3%。 [3] 拉力做功的

解析:200J 83.3% 60W 【详解】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10kg 10N /kg=100N G mg =?

有用功为

=100N 2m=200J W Gs =?有

故有用功是200J 。 [2]总功为

=120N 2m=240J W Fs =?总

则机械效率为

200J

=

83.3%240J

W W η=

≈有总

故机械效率为83.3%。 [3]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40J

==60W 4s

W P t =

总 即拉力F 的功率为60W 。

12.1∶3 1∶3 【解析】 【详解】

第一空.设甲球的质量为m 甲,乙球的质量为m 乙,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 ,则左边的力臂为4l ,右边的力臂为2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2m 甲+m 乙)g×4

解析:1∶3 1∶3 【解析】 【详解】

第一空.设甲球的质量为m 甲,乙球的质量为m 乙,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 ,则左边的力臂为4l ,右边的力臂为2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2m 甲+m 乙)g ×4l =(m 甲+3m 乙)g ×2l

整理得:

1

3 m

m

=

第二空.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根据

m

V

ρ=得:

1

3

m

m

V

m m

V

ρ

ρ

===

甲甲

乙乙

13.75 4.5

【详解】

如图:

[1]砖的重力

在B端施加F方向的最小力能使长方块木块翻转,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所以把此正方体翻转的最小推力为F=4.5N。

[2]力

解析:75 4.5

【详解】

如图:

[1]砖的重力

1.5kg10N/kg15N

G mg

==?=

在B端施加F方向的最小力能使长方块木块翻转,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OC G OB F ?=?

11

30cm 15cm 22

OC AO =

=?=

OB ==

15cm 15N 50cm F ?=?

所以把此正方体翻转的最小推力为F =4.5N 。 [2]力臂

OM '==

长方块升高

25cm-20cm=5cm h OM CM ='-=

用此种方法使木块竖起时,至少把正方体的重心从M 点升高到M′点,克服重力做功:

15N 0.05m 0.75J W Gh ==?=

答:推力最小为4.5N ;要使它翻转过来,至少要做0.75J 的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最小力的问题和功的计算,本题确定最长力臂和升高的距离是关键。

14.齿轮盘 省力 后车轮 费力

【解析】由图知:脚踏板的半径要大于齿轮盘的半径,因此脚踏板与齿轮盘组成轮轴,脚踏板是轮,齿轮盘是轴,组成了一个省力轮轴; 飞轮和后车轮组成轮轴,飞轮是轴,后车轮

解析: 齿轮盘 省力 后车轮 费力

【解析】由图知:脚踏板的半径要大于齿轮盘的半径,因此脚踏板与齿轮盘组成轮轴,脚踏板是轮,齿轮盘是轴,组成了一个省力轮轴;

飞轮和后车轮组成轮轴,飞轮是轴,后车轮是轮,组成了一个费力轮轴。 故答案为:

齿轮盘;省力;后车轮;费力。

【点睛】首先分清两部分哪个是轮、哪个是轴,再判断力是作用在轮上、还是作用在轴上来进行解答。此题考查了常见的机械:轮轴.如果需要判断轮轴是省力还是费力,只需判断出力是作用在哪一部分:若力作用在轮上,则是省力轮轴;若作用在轴上,则是费力轮轴。

15.80% < = 【解析】

根据动滑轮的性质可知物体上升2m ,绳子上升4m ,根据;人做的有用功;根据 ;由图可知,甲图中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n1=2;乙图中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

解析:80% < = 【解析】

根据动滑轮的性质可知物体上升2m ,绳子上升4m ,根据

62.54250W Fs N m J ==?=总;人做的有用功1002200W Gh N m J ==?=有;根据

200100%80%250W J

W J

η=

=

?=有总

;由图可知,甲图中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n 1=2;乙图中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n 2=3,因为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所以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

忽略绳重和摩擦,由1

F G G n =+物动(),可得,121123

F G G F G G =+=+动动(),();所以,F 1>F 2;比较甲、乙两个滑轮组可知,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

W G h W G h 额轮有用物,==,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根据

W W η=

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ηη=甲乙. 故答案为:80%;<;=.

【点睛】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绳子有效股数的确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拉力的求法;本题关键在于确定额外功相等。

16.875%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0.1G=0.1×90N=9N, 木块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W 有=fs 物=9N×0.2m=1.8J; (2)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

解析:875%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 =0.1G =0.1×90N=9N,

木块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W 有=fs 物=9N ×0.2m=1.8J;

(2)由图可知,n =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 绳=ns 物=3×0.2m=0.6m,

拉力做的总功:

W 总=Fs 绳=4N×0.6m=2.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8;75.

17.省力;A ;C ;DM 【解析】

试题分析:(1)钢丝钳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利用它可以很轻易的剪短钢丝,是省力杠杆;

(2)读图可知,当沿DM 方向用力撬石块1时,杠杆围绕A 点转动,因此A 为这时的支点;同

解析:省力;A ;C ;DM 【解析】

试题分析:(1)钢丝钳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利用它可以很轻易的剪短钢丝,是省力杠杆;

(2)读图可知,当沿DM 方向用力撬石块1时,杠杆围绕A 点转动,因此A 为这时的支点;同样,当沿DN 方向用力撬石块1时,杠杆围绕C 点转动,因此C 为此时的支点;当以A 为支点时,杠杆的动力臂为AD 的长,当以C 为支点时,杠杆的动力臂是从C 点到DN 的作用线的距离,显然要比AD 要短,因此,沿DM 方向用力撬石块1更省力.

18.80% 1150 【详解】

(1)由图可知 s=2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在不计摩擦与绳重时 所以

GM=2F-GT=125N×2-200N=50N 因为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

解析:80% 1150 【详解】 (1)由图可知

s =2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0N

80%22125N 2

u W Gh Gh G W Fs F h F η∑=

=====? (2)在不计摩擦与绳重时

1

()2T

M F G G =

+ 所以

G M =2F -G T =125N ×2-200N=50N

因为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大拉力不可能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最大拉力为

F ′=600N

根据1

()2

T M F G G ''=

+得 最大物重为

G T ′=2F ′-G M =2×600N-50N=1150N

19.变大 【分析】

(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滑轮组一定时,只增大提升物体的重,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分析有用

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即可判断机械效率

解析:变大 【分析】

(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3s h =;

(2)滑轮组一定时,只增大提升物体的重,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分析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即可判断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 【详解】

[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绳端移动的距离

320cm 60cm s nh ==?=

[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只适当增加钩码的重力,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20.3:2 1:1 【详解】

[1]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根据力的平衡可知

由图知,n 甲=2、n 乙=3,所以绳端的拉力分别为

则甲乙拉力之比为

[2]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相同,提升

解析:3:2 1:1 【详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