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部分孩子在我们学校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曾做过调查: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占50%多,父母双方有一方不在家的占70%多。可见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越来越严峻,学校方面必须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通过多种方式给留守儿童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需要社会、家庭的教育和配合,特别是家庭教育,因为父母不在家,这类孩子的监护和教育更多的便落在祖父母的身上,隔代教育便产生。这种教育往往会令做爷爷奶奶的感到头痛,不知所措。

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学习的问题上,作为施教者的祖辈从年龄来看都是上个世纪中叶的老年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成龙成风,把自己那一代人未能满足的心愿寄托在孙辈的身上,可他们接受的教育比较欠缺,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给孩子以帮助和指导,比如:简单的识字学习,祖辈要想准确地教给孙辈都是一件很难的事。

二、鞭长莫及。在教育管理孩子问题上,由于祖辈的思想行为观念比较传统守旧,对当今的孩子们来说很多难以接受,在交流过程中会产生意见分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的“代沟”。加上老年人在体力和脑力上相对较弱,在与精力旺盛的少年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并施以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虽在身边,心理上却相隔甚

远。

三、“角色”难以扮演。父母把孩子的监护和教育权交给祖辈,其实是给老人添难,毕竟相隔一代,对于教育孩子的尺度不知如何把握,顺了儿子,逆了孙子;顺了孙子,儿子那边不好交代,左右为难。由于这种处境,有些祖辈会出现不愿管甚至不管、放任自流的现象。

面对着这种局面的隔代教育,我们该怎么办呢?特别是在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弊端,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又能够方便年轻父母腾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打拼出一番事业呢?笔者认为隔代教育中的祖辈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而不宠。

年轻的父母在外务工,爷爷奶奶承担了孩子的教育责任,但有的老人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养育,没有教育。为了不让在外的操心,孩子要什么买什么,要钱给钱,尽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需要;回到家,不让孩子做家务活,怕苦坏了孩子;孩子有了错误不及时的纠正,甚至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老人还采取包庇的态度,为孙子辩护。这些行为都表现出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曾遇过这么一件事:有两个学生因为一点小事打架,有一方伤了,双方家长都是爷爷来处理,一开始受伤一方的爷爷便指责对方,说别人孩子的不是,另一方的爷爷听了也不舒服,导致两个爷爷吵了起来,差点还动真格。真是可悲呀!他们根本没想到,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需要的是祖辈对孩子的正面教育,该教育的要教育,该批评的要理

直气壮的批评,需要引导的循循善诱,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使孩子们懂得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并知道一些为人处世的的规矩,一味的宠爱和迁就不可取。

二、放而不流。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老人在教育孙儿时,不必太固执己见,该放手时就放手。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孩子的衣服让他自己洗、自己整理;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在孩子的一些问题上也要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或许孩子有新的思路和点子,合理的,还是可以采纳的。但对孩子不能任其自流,毕竟小孩的阅历浅、生理和心理上不够成熟,特别是对社会上的不良诱惑还经受不住,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比如:沉迷网络;骑摩托车等。这个时候就需要祖辈的引导、监督和管理了,发现有不良的苗头,及时制止和教育,有必要还要寻求他们的父母和学校方面的帮助。

三、“代沟”架“桥梁”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亲情滋润和关爱的孩子们会感到比较的孤单和无助,而在这点上祖辈是无法代替他们的父母的。那么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让他们觉得并不孤单,我认为老人应该扮演好这个角色。比如在电话交流上给孩子提供方便,并提醒外出的父母要常点打电话回家,使孩子从言语上感受到爱。老人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教育孩子的时候花多点心思,把与孩子的距离拉近点,多一份耐心与孩子交

流,既有亲情的滋润又有友情的体现,使祖孙之间、父子(女)之间减少因“代沟”产生的误会和分歧,用关爱架起一座有利于“通行”的桥梁。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施教者的祖辈能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优势与劣势,在发挥其教育长处的同时,克服种种负面影响,就能使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不断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2015年9月

浅谈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浅谈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关于我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探索和尝试潘冬江苏省泗洪县界集实验小学邮编:223900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本文旨在纠正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健全人格,感恩父母,提高留守儿童个人修养及其学习热情,树立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留守儿童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朋作为临时监护人,甚至还存在无人监管的现象。这个群体的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一系列负面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如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现状令人堪忧。留守儿童家庭大都不太富裕,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致使这些家庭生活条件差,加之老人素有节俭的习惯,多数留守儿童的生活标准比较低,很多孩子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2、自控能力差。家长外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理,只要不犯大错误,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这些孩子在家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等现象发生。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5974727.html,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作者:周玉江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4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致使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均外出打工,而这样的现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没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1 家庭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爷爷奶奶等,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年纪一般比较大,同时没有什么文化修养,故而直接致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难以形成良好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受父母外出打工的影響,他们认为学习没有用,想和父母一样外出打工。还有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一些儿童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一定的差距,产生了自卑感,没有安全感与安全意识,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 1.2 学校教育不健全。大部分的农村学校仍是以学生的文化成绩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只注重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而没有有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这样的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当然,由于学校在农村,其教学资源也不够充分,大部分的学校是寄宿学校,住宿条件一般不如城市学校好,学生的生活环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室的教学设施也不健全,像多媒体技术教学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学校之中。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而学校也没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这也使得学生难以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对英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1.3 社会教育存在问题。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加强重视,但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实行有效的对策。同时,由于社会对农村学生监管不够,而一些农村学校环境不够优越,存在网吧、台球厅等不良场所,这些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让学生无法专心学习。 2.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2.1 家长应承担起教子之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_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摘要】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政策的实行,城乡差距拉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就使得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这 一特殊群体。然而在众多监护类型的选择中,祖辈监护类型的相对优势成为父母 的首要选择,致使隔代教育逐渐在农村盛行开来。但是,隔代教育有积极影响也 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隔代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产 生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 05-175-02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念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本文中特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儿童 留在户籍所在地,使得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监护, 全权委托长辈监护,由长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现象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2.1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最常见,最让父母放心的家庭教育方式。隔代教育是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由于隔代教 育主要是儿童最亲密且又最疼爱儿童的长辈监护,父母则往往更加认同隔代教育 是最适合,最放心的监护方式。 2.2农村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不高。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由于隔代教育的祖辈往往是过惯了艰苦且又俭朴的生活,只能保证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其次, 因为祖辈往往都较年迈,无法承担众多的体力活和家务,这使得本因被照顾的留 守儿童反而要承担起照顾祖辈的义务。最后,祖辈往往都未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3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忙于农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 和精力看管孩子,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无人监督的“自由空间”。同时,隔代监护人 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心理 疏导,采取暴力的行为进行惩罚式的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监护和照顾小孩,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子女照顾小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晚年生活能够与孙辈 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许多乐趣。然而,因为老年监护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监护孩子方面力不从心,缺乏精力,不但照顾不好 孩子,反而更加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同时,老年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受教育水 平有限无法与新时代孩子思想进行良好的沟通。再者,老年监护人由于亲密的血 缘关系,使得祖辈过分溺爱孩子,纵容诸多不良行为嗜好的产生和继续,引发后 续更加严重的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 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隔代教育将祖辈把对孩子的疼爱扭曲变成一种溺爱,会将孩子引向注重努力

关注留守儿童论文

关注留守儿童论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多一点关爱,少一点伤害 ————致我们的留守儿童 对于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使得他们的数量与日俱增。这些留守儿童要么放在农村爷爷、奶奶家,要么放在外公、外婆家或者由其他亲属监护照顾,他们的心灵缺少雨露的滋润,他们的生活失去了的照耀,久而久之,这些儿童就成为了问题学生,不是成绩落后,就是调皮捣蛋。面对这些即将长成的幼苗,是辛勤培育,还是放任不管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必须辛勤培育,他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之栋梁;放任不管,他们只有枯萎而死,或成为农家的灶中薪炭。可见如何,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安全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300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9%至23%。并且有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留守儿童有的由隔代亲人监管,由于监护人知识观念、年老体弱、照顾多孙等原因,他们大多简单的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身体不出问题就行,从而采取老一辈重物质轻精神的抚养孩子方式,忽略了对孩子而言更为重要的心理成长。也有的留守儿童是由父母寄养在亲戚家的,这些临时监护人很多是出于情面接受的留守儿童父母委托,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不比对待自己孩子那么认真入则,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十分冷漠,有的则态度粗暴,留守儿童的小过失就采取谩骂、体罚等不利孩子成长的惩罚手段,这些,都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情感是空白地带,孩子们是孤独的。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很多次批改作文,都能让我看到一些留守儿童让人心酸的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希望画好多好多的钱,让爸爸妈妈不再去打工,永远留在我身边。”“春节快到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能够回来看我一次,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到她了。”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里孩子们这样写到:“我真是想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是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3、不爱学习,不守规章。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 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4、管理空档,违纪成风。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5、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扎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最新资料推荐------------------------------------------------------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开户籍居住地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户籍居住地生活学习。 在我任班主任的三年级一个班里,30名学生中,就有留守儿童 12 名,占全班总人数的 40%。 窥一班知全貌,可见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给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难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上受到的关心严重缺失。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都外出进城务工了,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决定了父母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卫生保障、陪伴出行、相拥相伴等方面无法满足,可怜天下父母心,纵然父母对孩子百般牵挂,但为了生活还得忍痛割爱。 2.教育上得到的关爱严重不足。 父母和孩子相距千山万水,对孩子的教育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来进行,与陪伴在孩子身边随时言传身教比较,毕竟环境不同,感受不同,同时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效果绝对是天壤之别。 3.行为上的发展存在严重偏差。 孩子与父母长期脱离,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没有受到父母的直接教育引导,许多孩子就像一棵任其生长的小树,没有得到维护修剪, 1 / 5

表现为行为怪异、语言生硬、动作奇特、目光游移、有悖常规、交头接耳等,与正常孩子有一定区别。 4.身心上的健康存在严重障碍。 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学习上普遍存在自卑孤僻、自私离群、自暴自弃、缺乏自信等现象,在交往、学习中顾虑太多,自我封闭,自设障碍,自我笃绊。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起来,以上四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客观原因造成生活关爱缺失。 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这客观上使一些父母远离孩子,无法对相隔千万里的孩子直接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关心。 对孩子的照管只能交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关照,爷爷、奶奶好多年老体弱、生活方式传统保守,与新时期生活方式有巨大差距,亲戚朋友又各有各的事,忙于生计,根本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 二是监护人不能直接教育引导导致教育存在短板。 家庭教育方面: 监护人不能面对面、眼对眼、口对口地进行辅导教育,许多爷爷、奶奶由于受观念、认识、文化等因素制约和影响,无法正确对孩子进行引导。 学校教育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戈本成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关键字]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策略 一、“留守儿童”概念 何谓“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就是“留守孩子”、“留在家里的子女”,要相对贴切一点说,它应该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它不仅是一个特殊群体而且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搞清楚这个特殊群体是如何产生的? 二、“留守儿童”研究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我国农村也改变了一代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很多家庭不再单纯地以耕地来维持生计,大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大量地涌向城市,而将年幼的儿童留在家里。致使他们“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①。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形势随着地域水平差异的不断拉大,将呈继续增加的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阻碍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_胡晓刚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03 09:11:3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5974727.html,/kcms/detail/11.3173.G4.20151203.0911.002.html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胡晓刚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劳动者为 了生活进城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由祖辈以及其他监护人进行监护管 理。但是,在这种家庭隔代教育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对家庭隔代 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隔代教育 问题 对策 我国农村人口几乎占了全国的一半,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每年进城务工的农民数不胜数。而父母走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便成了一个大 问题。关于留守儿童监护的类型有好几种,而什么样的监护类型才适 合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当下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和类型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留守儿童”最早出现于1990年,最开始被定义为“父母在海外,半工半读,很难抚养孩子,因此,由上一代帮忙抚养的儿童。” 从广义上来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其他地方,而孩子 留在户口所在地。狭义上来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由 于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并委托其爷爷奶奶以及其他监护人照顾 孩子的生活起居。由于我国农村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因此,我国 很多父母为了挣钱从而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将孩子留在农村,使得我 国有较多的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类型 在我国所有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的86.5%,约有1980多万人,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 二是上代监护,三是同代监护。隔代监护是指双方父母都外出打工,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初探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初探 贵州省遵义县新舟中学高正伟 近些年来,农村贫困地区青壮年夫妇同时外出务工者普遍增多,而他们的孩子(留守儿童)却留在家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亲友邻居代为照管(即监护人),父母外出挣钱,孩子由祖辈监管,这种隔代教育不但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而且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那么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首先,留守儿童监护人思想落后。在这些老人中,大多数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出息,只要能写几个字,能算帐就行了;有了认为现在大学毕业生无工作的人很多,倒不如早打工早挣钱,还有的则认为在农村“养儿就是为防老”,为“官”是城里人或有权势者的事,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动力、缺乏后劲,更缺乏责任感。 第二,留守儿童监护人能力太差。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祖辈,年老体弱多病少文化,还要监管三到七个孩子,连吃饭、穿衣也管不完,还能谈什么家庭教育? 第三,不少老人对留守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生怕不能在儿女面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呢?虽也时刻挂念着孩子,但远隔万水千山,无所事从,有的一年半载还给孩子打次电话、写封信,有的则两三年不回家,孩子的亲情何在?父爱、母爱所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何在?因此,带给留守儿童的是恐惧、孤僻、空虚,对人对事怀有敌意,学习上放任自流,生活上忧虑麻木,有的逃学结伴出走,有的违法偷窃行凶……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非留守儿童的成长进步,因此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要肩负“指导家教、优化家教环境育人”的重担。 首先,是定期召开家长(或留守儿童监护人)会,班主任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班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报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做到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是及时家访,既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行为表现等情况,也向家长提出家教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告诫家长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三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老师与家长签订家校教育责任书,公开学校及校长、班主任的电话号码,登记家长和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和住宅电话,以便及时沟通家校教育,掌握学生双向表现,统一家校教育口径。四是请家长到学校与孩子一道听课,观看孩子作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心理,体验学校教育。五是不定期举办家庭座谈会,请优生家长讲述自己家庭教育的教训和经验,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当然,教育的重点在学校,学校要对留守儿童付出真正的、无形的关爱。 作为学校,首先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机制,比如学校安排专(兼)职学生生活指导教师,管理、指导他们吃、住、睡等安全问题。各班级建立留守儿童特别小队,指导留守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受伤的心理,补偿留守儿童的亲情和父母的爱。以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与孤僻;二是全面开展红领巾帮扶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结对帮扶活动,鼓励他们结伴同进,在班级为留守儿童的生日唱支歌,送小礼品,在学校组织留守儿童“三学会”我能行才艺展示或竞赛活动,把集体的温暖和自信心带给留守儿童,还可以建立儿童心理信箱和班志、图书桢等,让留守儿童心里话有处说,成绩有地方记载,看书有地方借阅,班主任还可以指导留守儿童半月给父母打次电话,一月写

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

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 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 摘要:留守儿童——近期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动大,大批农民工进城工作,而他们的孩子却被留在家中,他们大多由祖辈照顾,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和父辈的教育观念有差异,这给正在成长的儿童造成了影响,也使他们缺失了家庭教育,形成了严重地家庭教育问题,当今社会,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正文: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这些孩子从小离开父母,有祖辈或其他亲戚带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性格通常比较孤僻、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很容易被“坏人”带坏。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比例还是很大的,仔细观察这些孩子,和父母带大的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较内向。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2、依赖性较强。

留守儿童是由祖辈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也是百般疼爱,什么事情都包办,这就造成了这些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强。什么事情都想别人来帮忙,自己从来不主动的去做,即使自己会的事情,也依赖别人帮忙。 3、普遍缺乏自信心。 父母亲长期不在自己的身边,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观念:爸爸妈妈不要我了,人家都有爸爸妈妈,而我却没有。 这种思想一旦产生,是很难去除的,所以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我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所以什么事情都不敢去表达,从而是自己的自信心越来越少。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怎样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发光发彩呢?值得我们认真的去思考。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把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做留守孩子的知心朋友 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监护人大多只能管理好孩子的衣食起居,很难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学习要求,对孩子的性格特点也不十分了解。所以做好留守孩子的知心朋友,经常与留守孩子谈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就拿我们班的丁思成小朋友来说吧,她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以至于上了三年的幼儿园,我甚至连她爸爸妈妈的面都没见过,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流动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那么,什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我国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时代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有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部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有关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绝大多数,所占比例竞高达86.5%。 1.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据统计,80%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己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与制约,针

(完整word版)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铜陵县老洲乡白沙小学魏百海徐家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1、缺少家庭教育,缺乏亲情抚慰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教育现实滋生了农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临时监护人的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怀和交流,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93.1﹪的农村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在家”,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6.9﹪。老师提问“最想对外出父母说的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这句话正是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渴盼的真实写照。 2、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笔者对所在乡中小学124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样问卷,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12人,占9.7﹪;良好的38人,占30.6﹪;合格的61人,占49.2﹪;不合格的13人,占10.5﹪,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与父母的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厌学倾向。而他们的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加之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无法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其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问一下孩子:“作业写完了吗?”,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数据显示,当学习上遇到问题时,56.3﹪的会找教师,只有6.3﹪的会找家人,6.9﹪的会找同学,30.5﹪的选择自己

关于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关于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2013年4月13日星期六 二、调研机构:团总支、留守儿童之家 三、调研目的: 近日,按照县关工委和教育局的要求,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们在进行了一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状抽样调研。 四、调研对象 部分留守儿童祖辈家长(村20人)。 五、调研内容: 近年来,不少年轻的父母,因外出打工或为事业奔忙等因素,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隔代家庭的结构。这种隔代家庭目前有增多的趋势,由此也产生了隔代教育。 1、隔代监护人及其家庭情况; 2、祖辈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3、祖辈家长对代管孙辈的管理教育内容; 4、祖辈家长管教孙辈的方法; 5、隔代家庭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隔代教育及留守孩子总体情况 从调研结果来看,监护人是祖父母是1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0%,监护人是外祖父母的是4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0%。隔代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大都不高,大都是小学、初识字水平,其中监护人不识字的是5人,占总人数的25%。他们的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和务农,经济状况一般,在调查的20人当中只有3人经济富裕或较富裕。但他们都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有70%的人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20%的人希望孩子以后有好的工作,有10%的人希望孩子品学兼优。所以他们都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学习环境,60%的监护人能做到督促辅导孩子学习,90%的监护人能给孩子有单独学习场所,有100%的监护人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或重要。但从调研的结果又可以看到另一个方面:隔代祖辈更多的只是关注留守孩子的吃饱穿暖,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情况,很少有人关心他们在想什么,以及对他们劳动习惯的培养,对他们道德品质的教育,另外,从管教孩子的方法来看他们并不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发现孩子的缺点并能及时纠正,而是溺爱成分过重。 (二)隔代教育及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 1、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往往太溺爱孙辈,不利于孙辈良好品质的养成。 (2)在隔代教育中,有些祖辈一味的满足孙辈的物质要求,忽视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在我们农村小学,有很多孩子生活在没有父母关爱的“空巢”中,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家长也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所以在农村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 就我校的留守儿童来看,我们做了调查,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占57% ,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占29% ,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的占5% 目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的抚养人没能力辅导孩子,所以孩子在校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在家看电视成瘾,迷恋上网,玩电子游戏等。作为一名教师,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和教育,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题界定: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完整的亲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导致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生活中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调查显示:我国有 1.2 亿农民常年在外地打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 万

留守儿童, 其中14 岁以下的占85.6% 。因此,我们应该去关注这个群体目前,留守儿童并没有一个严格而清晰的定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指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做生意,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让孩子托付给祖辈或其他亲戚照看,经常不与父母见面的孩子。留守儿童一直被看作缺乏来自家庭的“爱”的象征,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 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留守 儿童进行测查,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2.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要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孩子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让孩子摆脱心理障碍,让其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3,通过研究,探索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研究内容:

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汪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务输出大国,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就我们学校就有过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不仅在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难,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国家教育政策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很多的留守儿童,在教育中也会经常感到束手无策,中国是一个人口的大国,虽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无疑证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趋增加。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主,留守儿童的教育可分为三种形式: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成绩差、逃学辍学较为严重 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亲自督促、教导的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的独立自愿能力去学习,加上农村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老师也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出现成绩偏差,甚至恶性循环造成逃学,进一步辍学现象。而且留守儿童在健康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甚至,由于无专人接送,对安全重视度不够高而出现的被拐卖、受

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等事件。 (二)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一般缺乏启蒙教育,而亲戚或爷爷奶奶不能对犯错误的他们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疏导,甚至于忽视了道德教育,从而他们对学校和社会的相关规定理解存在偏差、道德意识淡薄。而且留守儿童心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的情况下,孩子难免会受到同龄人的欺辱,甚至于打骂,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卑、自负、忧郁等缺点。这也对道德教育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正是由于城乡发展差异过大,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环境去成长,更孩子更好的未来,所以他们才要到大城市去谋生,才存在农民工数量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国家政策的落后 没有一个父母原因抛下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如果可以他们会带在身边,真是由于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拥有城市户口、甚至于无法接受城市的高等教育。另外,他们根本承受不起高额的借读费,他们别无选择。 (三)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看来,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仍然很少,大部分没有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和那些老一辈的人都存在同样的误解---上学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回到农村耕田种地,何必浪费钱呢!另外,老人对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乐平浯口小学李安安我在农村学校执教已有四个年头了,特别让我关注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外出打工的农民一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而他们的子女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小学或初中阶段,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多为进城务工),而其仍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以及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正是因为这样,使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成绩?? 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居上等和中上等的低于非留守儿 童?5.6%;再对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前后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现在的成绩和父母外出务工以前相比,上等和中上等的人数下降 了?11.9%。由此可见,父母的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确实存在明显的影响,很多孩子的成绩在父母外出后都出现了下降。? (2)家庭教育? 由于不能生活在一起,父母平时缺乏与子女沟通和对其必要的教育,既造成了亲情淡漠,又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这样留守儿童就会比普通儿童更易不守规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另一状况就是我们所说的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是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即使父母有一方在家,特别是母亲,由于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操持整个家庭生活,对于留守儿童的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力度就被大大削弱。?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社会问题。黔江位于武陵山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城,劳务输出已成为本区农民致富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子女受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同时,打工农民的子女却因此远离了父母,家长远离孩子各处一方,使孩子得不到父母之爱,因为爱的缺失导致问题儿童剧增;因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学性,导致幼儿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于是,每一所学校总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逐渐连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留守儿童;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生长的摇篮。家庭对孩子的熏陶、潜移默化影响作用是社会和学校所无法代替的。目前,许多年轻的家长选择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因此,我们对在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因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监护人年龄偏老,教育理念落后,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一).在教育方法上重言教,轻身教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因为家庭结构复杂,甚至没有人能像父母一样来教育孩子,不会去研究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也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规则和固定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就只停留在随便说说,重言教,轻身教。没有好的家庭氛围,好的教育环境,教育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投资方式上重物质,轻精神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不在身边,家长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就多提供物质投资,打工挣钱就为了孩子过上好日子,而忽略了给孩子爱,关心和呵护。老年人会因为隔代抚养溺爱孩子,一味地惯着孩子;多还是使用过去那套只管孩子吃饱吃好、穿好穿暖,其它一并放任,而对孩子的学业和行为习惯均无干预。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亲情关爱、精神需求等。为了让孩子更亲近自己,就毫无原则的顺着孩子,给孩子以丰富的物质享受,注重物质投资,轻精神投资。 (三).在健康投资上重身体、轻心理 孩子的健康指的是身心和谐的健康。但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不重视心理健康。大多数监护人因为年龄偏大,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认为幼儿年龄小,只要身体长得胖就是健康,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因为留守儿童缺乏父爱、缺乏母爱,缺失正常家庭带给他的幸福与快乐,孩子性格孤僻、情绪异常等,这些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可很多监护人见惯不惊,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 (四).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知识轻能力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留守儿童” ,随着 1985 年的“打工潮”的兴起而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在这二十多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仅增大了,而且留守儿童在生存状况、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多年来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无力,使得这些教育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对策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 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 ⑴ 生活质量不能保障。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⑵ 所受待遇不公平。由于一些代理监护人的思想文化的素质较差,对留守儿童的待遇有不公平现象,这突出表现在那些代理监护人为亲戚家庭中的情况。代理监护人往往根据孩子父母寄款的多少来决定孩子的生活,或者有些代理监护人偏心于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位被寄养在叔叔家的女孩,在日记中写出了自己的苦楚:堂弟经常拿了我的学习用品乱丢,问他又不承认,他还大哭大闹,他的哭声招来了叔叔婶婶,婶婶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我向弟弟道歉,我死也不肯,叔叔就打我。这样的偏心对孩子的影响会是很大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吗? ⑶ 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