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届高考历史重难点专题突破练习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重难点专题突破练习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重难点专题突破练习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重难点专题突破练习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

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

C.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答案】D

2.唐朝时,御史台下辖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御史共司监察而又有所分工,各有侧重。御史纠弹又必须经过尚书省的审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这最能体现唐朝()

A.中央权力机构实行分权制衡的机制

B.御史台和尚书省均是国家权力中心

C.互相制约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皇权

D.严密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3.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答案】B

4.元朝初年,政府废除科举制。1313年,政府恢复科举制,采用蒙、汉分开考试,最终录取忽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蒙、汉各半。这反映了()

A.政府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创新

B.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C.实行蒙汉平等的民族团结政策

D.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答案】D

5.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

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D.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答案】A

6.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7.“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度乃是对于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材料意在说明周代()

A.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

C.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

【答案】D

8.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

A.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

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D.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

【答案】D

9.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秀才在冠帽上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他的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珠、宝石。这反映出清代()

A.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

B.理学思想决定社会价值取向

C.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

D.社会阶层固化削弱思想活力

【答案】C

10.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根据以下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答案】D

11.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12.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秀才在冠帽上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他的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珠、宝石。这反映出清代()

A.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

B.理学思想决定社会价值取向

C.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

D.社会阶层固化削弱思想活力

【答案】C

13.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答案】C

14.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答案】B

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答案】A

16.《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C

17.《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答案】C

18.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八月下诏:“诸道法司参军,皆以律疏试判”,并形成制度。宋神宗时,科举考试增加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也曾表示:“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说明宋代() A.文官政治日趋成熟B.明法慎行,德主刑辅

C.行政权司法权合一D.政治清明,法律健全

【答案】A

19.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答案】A

20.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材料说明了()

A.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

B.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

C.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

D.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

【答案】D

21.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元朝推行行省制度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①②③

【答案】C

22.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事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对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君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答案】D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属之,“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同前)。唐初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先后称为按察史、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

材料二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监察制度较之隋代有何发展。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有关监察规定的利弊。

(2)根据材料一、二,总结唐宋时期监察制度发展的规律。

【答案】(1)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监察机构更趋完备;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甚至有权监督司法审判。利:保证监察御史的从政经验;鼓励监察官员履行劝谏之责。

弊:易导致御史滥用职权。

(2)规律: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监察体制以皇权为中心;监察权(包括中央、地方)相对独立。(答出两点即可)

24.(节选)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答案】(1)祭祀制度: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25.“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事为之防,曲为之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曾说:“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不足以尽事,非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宋代的“祖宗之法”作为根本性的治国原则,本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的精神,在行政管理上充分运用了制衡原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各自行使独立职权,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祖宗之法”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问题、强敌当前收武将兵权的问题等,无不与宋代遵循“祖宗之法”的立国之策有密切联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共理”“共治”,本质是通过士大夫、借士大夫的能力来治理天下。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朝政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这种状况在11世纪前期的北宋发生了深刻转变。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使君不陷于非义,父不入于非道。君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士大夫以“公议”“天道”为旗帜,作为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宋太祖曾对臣僚

说:“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为君臣双方共同承认的原则——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则。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的原因。(10分)

【答案】(1)特点:重视完善法制纲纪;政治运作程序更加理性、严密;行政管理上运用制衡原则,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任答两点即可,4分)影响:强调法制纲纪,有利于宋政府把兵权、财政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割据的基础;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和重文轻武及党争的局面。(6分)

(2)原因: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统治者要倚重有责任感的士大夫阶层实现长治久安;在“尊王”的同时,士人群体整体追求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普遍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担当。(1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全球通史》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观点:长期领先的民族容易受自身优势的影响,丧失持续领先的地位,而落后地区民族反而易于吸收先进文明,通过创新成为领先者。(4分)

说明:古代中国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经济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文化教育发达,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无论是汉唐时期还是宋元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中心之一。然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弱,原有的中央集权制度极端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

界先进文明的交流,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6分)反观中世纪的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远远落后于亚洲文明,但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指南针被广泛应用于航海,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引入并利用火药摧毁了封建堡垒和骑士阶层,这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6分) 总结:近代欧洲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说明一个民族绝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不断创新。(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分)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9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6分)

【答案】(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4分)

(2)说明:

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9分)

(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任答两点得6分)

(4)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答案】示例一:

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9分) 学科&网

示例二:

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3分)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朝初期的社会稳定与发展。(9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向来都归吏部管。五品以下,吏部有权可以用。五品以上,吏部开名字给宰相,由上面来决定。明朝废了宰相,大臣改为廷推,由九卿、七卿公议决定。但吏部尚书的意见,是受大家尊重的。小官任用,则权仍在吏部。清代大官,由皇帝特简,吏部不知道,也不用什么廷推了。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简任,还归吏部铨叙,这还算是中国历史上直传下来的一种法规,清代皇帝也没有废得了。但由吏部铨叙分发的人,清代必须有引见,必待皇帝见了面以后,才得正式去上任。这无非表示全国用人之权,都在皇帝受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19世纪英国提出的文官制度建立方案中,首要一点是规定了各部大臣、副大臣和政务次官等政府核心领导人。作为“政务官”,他们要随着政党更替、内阁变换而进退。而一般处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包括常务次官,是“事务官”,这些人则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录用后长期任职,不与政党共进退,事务官也就是英国文官。新出现的“事务官”,就像政府中的“神经系统”,能够深入到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中。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国家政策不会因为决策层更换而受到波及。他们与政务官的体系完全剥离开来,主管具体事务的执行,也在组织经验和知识的传承、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都是推进英国政府在政党交替执政的过程中维持政府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其次,在工作方面,文官还可以对决策者提出异议,甚至与其争辩;而决策者往往也会仔细考虑事务官所提出的建议。而建议被采纳的数量也作为一项评定文官业绩的重要指标。

——摘编自李少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演变,并指出其实质。(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和英国近代在官员任用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12分)

【答案】(1)演变:明代以前,五品以下官员吏部可决定,五品以上由宰相及皇帝决定;明代小官任用权仍在吏部,大臣改为廷推决定;清代全国用人权都在皇帝手中。学科.网

实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不同:中国官吏任用主要靠吏部和皇帝,具有明显等级性和专制色彩;英国官吏任用分两层,有民选任期的“政务官”和通过考试选拔的相对稳定的“事务官”,确保民主基础上的政治稳定。

认识:民主选举和考试选拔分层任用官员,在确保民主的同时能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公文文种演变概况表。

——整理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等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古代公文的演变适应了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

阐述: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君臣、中央与地方的概念才逐渐强化,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公文才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出现了君臣专用文种;唐代“堂贴”的出现,表明三省六部制下宰相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明清时期,皇帝的谕旨和大臣上疏的保密化,则体现了明清君主专制继续强化的事实。

2018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电大复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 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A.人民代表大会)。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 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 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 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 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 是(A.县级以上代表)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 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 每届任期(D.五年)。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 具备党龄(A.5年以上)。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 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 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 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 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 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 委会)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 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 委会) 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 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 (A. 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的是(A. 国家主席)。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 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 席)。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 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 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D. 不定期召 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 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 的,应当由(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 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 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 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 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 本成形于(C. 元代)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 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 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 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 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 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 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 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 数民族有(C. 55个)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 6700万3.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 民定宪法4.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D. 邦联制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A. 5年以上6. 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 政治体制7. 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 公民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10. 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A 满分:1 得分:111.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2. 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 全国人大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 民主集中制1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 D. 五年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律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中国公民的资格B. 成年性C. 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D. 精神健全、正常 E. 爱祖国爱人民2. 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 历史性B. 阶级性C. 权威性D. 层次性E. 稳定性3. 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A. 统一解释B. 部分解释C. 条理解释D. 专门解释E. 补充解释 F. 扩大解释4.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A. 平等权B. 政治自由C. 人身自由D. 信仰自由E. 监督权F.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就是:()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依法行政D. 司法公正E. 执法必严F. 违法必究6.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A. 质询和询问权B. 视察权C. 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D. 列席其他会议权E. 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F. 提出议案权7. 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有:()A. 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权B. 选举权C. 任免权D. 地方立法权E. 监督权F. 否决权8. 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 民主集中制原则C.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 群众路线的原则E. 首长负责的原则F. 精简和效率的原则9. 从宪法的形式看,我国宪法属于()A. 成文宪法B. 不成文宪法C. 刚性宪法D. 柔性宪法E. 协定宪法F. 民定宪法10. 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A. 农村村民委员会B. 城市居民委员会C. 工会D. 妇联E. 共青团F. 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A. 错误2. 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A. 错误3. 中共虽然禁止除共青团之外的其他任何党派、政治团体、政治组织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发展成员,但其他组织和团体的成员如果参加军队,并不须与原来的组织脱离关系。A. 错误4. 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A. 错误5. 我国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宪法修改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策性修宪”的模式。B. 正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15 分。)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D. 不定期召开2.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域地域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C. 64.3%3. 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 15个4.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C. 800人5. 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决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6.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D. 五级7. 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C. 55个8.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职的年龄要求是\(C. 年满四十周岁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年D. 1954年10. 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川11.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 中共中央书记处B. 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

2019版高考历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 1.下面为《周礼·考工记》中的城市形态图,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几何中心被作为布局的核心空间。这反映出当时( ) A.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君权神授影响城市布局 答案 A 解析据《周礼·考工记》可判断材料与周代礼制有关。根据材料信息“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城市布局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和秩序,说明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故A项正确。皇权至上是秦朝开始确立的,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仅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故D项错误。 2.(2018·湖南衡阳一模)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 B 解析材料“小儿子”“夺取”“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说明宗法制遭破坏,结果“韩赵魏三家分晋”,这从反面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故B项正确。A、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3.(2018·河南郑州二模)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这些规定(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基本消除了地方的语言隔阂 答案 B 解析西周时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当时并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可知,此举有利于西周各封国间形成统一的礼仪和官方语言,从而促进了各封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礼仪和官方语言方面的推广,没有涉及文字层面的统一,故C项错误;雅言的推广仅限于各封国贵族层面,没有涵盖民众层面,各国方言仍旧存在并通行民间,并没有消除地方的语言隔阂,故D项错误。 4.(2018·太原模拟)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确定的是( )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答案 D 解析秦朝设郡数目是确定的,只是受到史料的影响而出现分歧,故A项错误;从表中可知,秦朝是否设立洞庭郡存在争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中对洞庭郡是否存在、与黔中郡的关系存在分歧,故C项错误;不论洞庭郡是否存在、与黔中郡的关系如何,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是肯定的,故D项正确。 5.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设置郡、县两级,郡、县主官都由中央任免。以后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据此可知( ) A.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统一的政权要求中央能有效控制地方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考查点】分封制 2.(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考查点】宗法制 3.(2013年浙江高考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 【考查点】宗法制 4.(2013年北京高考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B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5.(2013年浙江高考15题)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

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答案】A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答案】C 【考查点】汉初政治制度 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A 【考查点】三省六部制 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考查点】科举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规范选举活动的各类制度。其含义包括:(1)广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2)从中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3)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4.行政组织体制: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6.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指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以及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 1.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 ①国家xx: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具体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在不与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②法律xx: 1978年宪法第一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职权。 凡关于宪法、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加以补充。这种解释或者补充规定与原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③监督权: 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有权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包括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④决定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⑤任免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⑥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包括主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全国人大会;决定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主持全国人大预备会议;审查代表资格;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等。 ⑦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2.选举制度主要原则: ①普遍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性。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重庆九校联考)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A.巩固了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特权 C.强化了统治秩序D.冲击了封建统治 解析:选C从商代到西周臣民的变化体现了统治秩序的强化,故选C项;秦以前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题干中“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并未体现贵族特权,排除B项;“冲击了封建统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2.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 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 解析:选D第一则材料说明分封亲族比较多,第二则说明扩展了疆域,第三则是说分封先代帝王之后,第四则是武庚叛乱,被平定后,成王分封微子,由四则材料综合判断可推断出周王朝分封制相当发达,故选D项;题干中四则材料,只有《荀子·儒效》能说明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其他材料无法说明,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论述的是武王和周公辅政时期的事情,但并不能说明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排除B项;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属于历史结论,不是历史事实,排除C项。 3.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

A.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 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田氏代齐”可知,田氏之所以能够“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长期专擅国政”,其二,“周安王册命”,据此可知如此“册命”破坏了西周始创的宗法分封制度原则,故选B项;周安王之所以册命齐侯主要是因为其在齐国“长期专擅国政”,这不能凸显周安王的集权统治,排除A项;春秋五霸的出现,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排除C项;官僚政治出现于秦朝,排除D项。 4.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 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解析:选D据材料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在墓葬制度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礼乐制度向外传播,异族学习西周文化,故选D项;材料是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的比较,不是贵族与平民的比较,凸显不出贵族特权,排除A项;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封邦建国”,以拱卫王室的制度,且材料也未体现分封制巩固中央集权,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在秦帝国,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郡县的自由民皆称“黔首”。 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 由此可见,秦朝() A.铲除了贵族等级制的基础 B.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地域关系形态 C.郡县制呈现出地缘性特征 D.政治制度建设蕴含着民主平等色彩 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可以得知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各地的政治待遇是平等的,呈现出地缘性特征,故选C项;贵族等级制度的基础是经济,而题干内容侧重的是政治地位,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所设立的郡县并没有打破地域关系,排除B项;秦朝所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没有体现出民主平等色彩,排除D项。 6.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全答案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总动员的决定权属于 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我国省级政府被赋予制定地方行政规章职权是在 B A.1954年 B.1979年 C.1982年 D.1988年 3.毛泽东明确提出和论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原则的文献是 D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 4.原选区选民对县级人大代表提出书面罢免要求的法定联名人数为 D A.20人以上 B.30人以上 C.40人以上 D.50人以上 5.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缺位时继任其职位的是 C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副主席 D.全国政协主席 6.1982年至l993年间,县级政府每届任期是 B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7.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名额的是党的 A A.全国代表大会 B.中央委员会 C.中央政治局 D.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于 C A.1993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9.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开支的批准权属于 C A.行政长官 B.财政司 C.立法会 D.审计署 10.民族乡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 C A.最低层级 B.主要形式 C.补充形式 D.特殊类型 1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的法定人数为 C A.全体代表2/3以上多数 B.出席代表2/3以上多数 C.全体代表过半数 D.出席代表过半数 12.当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不同意检察委员会中多数人的意见时,可报请决定的是 B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D.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和 A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 ) A.舜 B.禹 C.夏启 D.商纣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 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3.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族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4. 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有( ) ①镇守疆土②交纳贡赋③朝觐述职④随从作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 7.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层层封授形成金字塔的等级制度 C.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D.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总能率群弟”,按宗 法制的规定,下列不一定能成为相对血缘关系范围的大宗是() A.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 B.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的嫡长子、嫡长孙 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 9.下列有关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的说法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 (1)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2)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4)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 A.(1)(2)(3)(4) B.(2)(3)(4) C.(1)(3)(4) D.(1)(2)(3) 10.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首”,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下达皇帝诏令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1. (2007 广东卷单科)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 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1年江苏高考4题)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2011年海南高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3.(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3题)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4.(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2011年海南高考8题)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B.枢密使C.三司使D.布政使6.(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1)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5题共1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宪法制度 B. 国家元首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A.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农联盟 D.统一战线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A. 柔性宪法 B. 协定宪法 C. 语义性宪法 D.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司法部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A. 中央委员会 B. 中央政治局 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 中央书记处 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党中央 B.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 A.17岁以上 B. 18岁以上 C. 19岁以上 D. 19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 B. 单一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 A.4700万 B.5700万 C.6700万 D.7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 A.公共权力 B. 选举制度 C. 主权在民 D.公民权利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制度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 A.宪法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政党制度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日本国宪法》 B.《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D.《挪威王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 A,钦定宪法 B.协定宪法 C.民定宪法 D.柔性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委员会 D.国务院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模拟试卷考卷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D )。 A.宪法制度B.国家元首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一国两制方针最早针对的是( D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3、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最基层的是( B )。 A.卫戍区 B.警备区 C.军分区 D.人民武装部 4、中共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 A )。 A. 干部监督 B. 干部任免权 C.干部调配 D. 干部鉴定考核 5、目前国务院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A )进行。 A.行业协会 B.国家经贸委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6、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 B )。 A.人民 B.公民 C.国家 D.政府机构 7、有权制定效力仅次于法律的行政法规的只有( C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中共中央委员会 8、中国核准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法院是( D )。 A.基层法院B.中级法院C.高级法院D.最高法院 9、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 B )。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10、村民自治的基础是(A )。 A. 民主选举 B. 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 民主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 1.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BCDE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权威性 D.层次性 E.稳定性 F.系统性 2.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ABF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工会 D.妇联 E.共青团 F..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3.社会主语法制的基本要求,就是:(ABEF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依法行政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突破练训练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训练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分封的诸侯大多为同姓子弟 B.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义务 C.实行宗法制以维护国家统治 D.通过封侯建国抵御异族侵扰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结合所学可知西周通过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封邦建国,以抵御外族侵扰,巩固王室统治,故D正确。A项只体现了分封制的内容,概括材料信息不全面,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诸侯的义务,也没有体现宗法制,故 B、C两项错误。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宗法制体现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B.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 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征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中《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反映的“弟及”“子继”、《丧服小记》反映的大宗和小宗之别、《左传·桓公二年》所反映的等级关系和《春秋左传》反映的嫡长子继承制

来看,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只有《丧服小记》涉及大宗小宗之分,排除A项;只有《春秋左传》涉及嫡长子继承制,且不能反映是“最大的特征”,排除C项;只有《左传·桓公二年》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排除D项。 3.春秋战国时期,原来西周贵族政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发生演变,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表明( ) A.学术下移有利于士阶层的崛起 B.分封制的瓦解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关键 D.社会转型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出现“士大夫”的称谓,其含义也发生变化,说明分封制的瓦解推动社会阶层流动,B项正确。 4.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楚“灭国设县”() A.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 C.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 D.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 答案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武王处于春秋时期,此时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楚国“灭国设县”,用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健全了国家机器的职能,故B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推广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5.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嬗变过程,由此可知( )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丞相权力受到极大削弱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右图(图中文字: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老二,认命吧!) 判断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科举制 B.该图所表现的故事发生在 西周时期 C.该图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D.该图反映的是分封制 2.《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 隶子弟,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 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 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 龙川、博罗 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 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5.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 对一些违法 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6.“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 7.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 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 反映了()

历年全国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与案例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历年试题——之简答、论述与案例题目 2011年4月 (1) 2010年7月 (2) 2010年4月 (3) 2009年7月 (4) 2009年4月 (5) 2008年7月 (6) 2007年7月 (7) 2007年4月 (7) 2006年7月 (8) 2006年4月 (9) 2005年7月 (10) 2005年4月 (11) 2004年7月 (12) 2011年4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新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P290 37.简述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81 38.简述政府会议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运作中的地位。P174 39.简述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P246 40.简述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P359-360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P199-200 42.试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重要意义。P319-320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43.2007年5月,中共某县县委向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人民政府党组提交了15名乡、镇

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县人民政府随即将这15名乡、镇长予以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发至县各直属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国家机关。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县政府却不予理睬。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县政府的这一任免文件进行专题审议,全体委员一致认为县政府这一任免决定事先未经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不符合法律规定,故通过决定将其撤销。 请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1)该县政府的人事任免程序合法吗?请说明理由。P104 (2)该县政府拒绝人大常委会建议的做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P98 (3)发生此类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2010年7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政治制度的历史性特点。P1-2 37.简述如何对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提出罢免要求。P67 38.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有哪几种模式?P182 3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具有哪些优势和特点?P317-319 40.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P263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对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主要保障措施。P65-66 42.试述国务院的职权。P131-134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43.2007年11月江东市沿江区举行区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外语学校第一选区可以选举产生1名正式区人大代表,王老师和李老师被确定为该选区的正式候选人。请联系直接选举中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试题分类汇总)[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题组)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1 广东文综,4分)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2.(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4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白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3.(2010山东文综,4分)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4.(2009山东文综,4分)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5.(2009浙江文综,4分)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 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6.(2008天津文综,4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 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 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7.(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