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4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知识与能力

⑴正确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⑵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

⑶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胜利原因、影响和启迪,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讨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和历史启迪,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⑵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欧洲战场纪实》《亚洲太平洋战场纪实》《二战警示录》《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攻克柏林》等。

⑶课外阅读历史读物《世界五千年》和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分析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⑵通过学习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胜利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1、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课时

本课围绕“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最终取得胜利的情况。在教学中要从宏观上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要点:原因→全面爆发→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转折→

结束→影响。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空间概念,教师课前可准备一幅《世界政区》挂图,并制作活动标志,随讲随插,以表示斗争状态。

1.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也提高了,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2.战争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前两课已经介绍了邪恶轴心的形成及大战的爆发。而且学生曾经在电视上亲眼目睹了美伊战争的情况,对于战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本课有积极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渴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样转折和如何胜利的。

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师生平等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课前主动查找资料、处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使其主动探究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课教学需要多媒体的支持,通过播放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的片段,形象地展现苏联士兵的英勇及盟军的反攻的状况。

教师准备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教学参考书、标准解读。

2.广泛收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3.从网上下载或用数码相机拍摄所需的图片、地图,准备电影片段并做成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学生查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并加以处理。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师:德意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活动及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侵略,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同学们讲述法西斯的血腥罪行,展示课前搜集到的一些图片。

生:德国军队杀害犹太人、波兰人的事例;日军在中国南京的大屠杀。

图片:日本制造的大同煤矿的万人坑、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德国人用犹太人的人皮做成的灯罩等。

师:通过同学们的讲述和图片的观看,同学们不难看出法西斯的血腥罪行,通过这些血淋淋的史实,教育学生认识所有的生命都是平

等的、是神圣的,我们应该去珍视和善待。推而广之,世界上、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都应得到尊重和珍爱,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应和谐相处于这个世界上。

这些都唤醒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民和国家加入到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中来。正义的力量最终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反法西斯势力又是如何扭转战局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追根溯源

1、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师:请同学们认真、快速地阅读第一目内容,说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建立的?

学生阅读、思考、阐述:

生1: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生2:法西斯的侵略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各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考虑,开始走向联合。首先是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加强对英、苏等国的援助;接着美英首脑在大西洋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初,英、美、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师:它的形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生3:同盟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2、影视长廊,对比辨析

3、大战的转折

教师活动:将《斯大林格勒战役示意图》放大张挂,并适当制作一些活动标志,如“铁钳攻势”的“铁钳”,对鲍罗斯军队的包围圈等,以加强效果。

1、放映多媒体课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片段,边看边思考,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引导学生答出:

生1: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接连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

生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得失关系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希特勒从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突袭波兰,进攻法国,空袭英国,到背信弃义突袭苏联,法西斯势力不可一世,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地区。

生3:法西斯德国的进攻之势,在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守卫者面前被遏制住了,从此,德国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被迫转入战略防御,直至灭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希特勒“灭亡的决定点”,使苏德战争

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合作和团结,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师:从影片中你可以感受到苏军的什么样的精神?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生:可以看出苏军顽强的精神。学习苏军的爱国精神。通过体验与感悟,学生加深了心理反应,增强了积极情感,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师:那么,太平洋战场的情况又如何呢?请学生介绍太平洋战场的情况,以意大利投降的经过。

生:中途岛海战日本惨败,太平洋战场出现转折。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三、设问激趣,点拨归纳

1、“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师: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什么意思?经过如何?

生1:“第二战场”的含义:指英美在欧洲开辟的反法西斯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军作战。

生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之一,预示着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为期不远了。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了法西斯德军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不久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

模拟雅尔塔会议,历史短剧表演。(通过历史小剧场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这次会议对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作用)

生1:(用清晰的声音为大家解说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巴黎解放后,美英军队大举东进,粉碎了德军的抵抗,接近德境。与此同时,苏联军队发动强大攻势,沉重地打击敌人,开始突入德境。会议是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召开的。

生2、3、4:分别代表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形象地表现出三人在会议中的具体情况:气氛时而紧张,时而活跃,经过激烈的讨论,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

生1:解说协议内容:苏、美、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目的是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及其重新发动战争的一切条件(后来法国也取得了一块占领区);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组织中,设立安全理事会,中、苏、美、英、法五国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大屏幕出示一段阅读材料):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师质疑:这些规定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评价: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但是,参加会议的三大国首脑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的安排等许多问题上,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顾牺牲他国的权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生1: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这是法西斯侵略集团瓦解的开始。

生2: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为了逃避正义的审判,希特勒于4月30日自杀身亡。5月8日,在柏林正式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至此,横行一时的纳粹德国彻底失败,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

生3:1945年8月,苏联也对日宣战,苏军围歼了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中国的八路军等抗日部队向日军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法西斯走投无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正义最终能够战胜邪恶?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经过学生讨论、阐述,教师引导:

生1: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统治、捍卫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解放性正义战争。

生2: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日、意法西斯的重要保证。反法西斯阵营拥有远比法西斯侵略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生3: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国家则实现了战时的全面合作和战略协同,这是能够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小结

经过学生讨论、阐述,教师归纳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英、法、美纵容起来的一场世界性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次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消耗了大量财富,使许多城市和村庄夷为平地,无数生灵涂炭,它以其巨大的破坏力使

世界遭受了一场空前严重的浩劫。

第二,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阵营严重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兴起。

第四,这次战争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用于和平事业,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单纯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而实际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2、学生小结,教师归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五点最为珍贵的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2)人民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

(3)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4)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一、慕尼黑阴谋

时间:1938年9月29――30日

出席: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内容:签署《慕尼黑协定》

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实质:绥靖政策的顶峰

牺牲小国利益,增强德国实力,助长侵略气焰,加速战争步伐。后果: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直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打开大门。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

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3日

(奇怪的战争――坐视波兰灭亡)

(法国溃败,1940年6月)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扩大

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场扩大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扩大

1941年――1942年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六、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本教案的设计体现了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教师进行合理有效引导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案通过设计课前、课中的活动,体现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展示自己的舞台,较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念和理性的情感。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唤起生命意识,提升生命意义,并意识到作为地球公民,有责任、有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努力。“历史小剧场”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与教师的共同成长。每一个板块都为学生留足了思维的空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这堂课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美国二战后社会发展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摘要;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次,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关键词;美国经济二战后全球战略 1战后的美国经济 1.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1.1.1美国的经济发展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

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1.1.2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

一战和二战对比

相同: 1、原因相同: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都是为了掌握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革命。 2、领导阶级:三国的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3、革命动力:人民群众在三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不同点: 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为了要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以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英国是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理解: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认识: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这一范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 而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又有着尖锐的矛盾.一战后,德国为了取得英法美对它的侵略扩张的支持与纵容,希特勒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而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波兰的侵略,更使法西斯德经济军事力量大增.使得英法美等大国”坐失良机”,”自食其果”.二战时,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 2)原因: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 :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法国退居世界第三, 四位, 新兴的美国, 德国跃居世界第一, 二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丧失的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已经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 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 欧洲形成了三个基本矛盾. 即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失控法国东山再起, 极力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表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又怕他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匈帝国独立. 英德矛盾: 英国从他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即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实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 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三对基本矛盾, 形成了三国同 盟 (德, 意, 奥) 及三国协约 (英, 法, 俄) 两大军事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峙局面, 激烈争夺加速了欧洲的紧张局势, 最中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爆发也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9年至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打击下, 德, 意, 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企图通过对外疯狂扩张的途径摆脱经济危机,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欧洲策源地: 1932年,纳粹当一越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掌握了国家政权, 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对外积极扩张道路,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亚洲策源地: 守军部法西斯控制的广田宏毅上台组阁, 对内禁止工人罢工, 限制人民言论, 结社, 新闻和出版自由; 加紧扩军备战.对外制定了侵略扩张德基本国策, 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也都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二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利益耳机进行的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08历史董源 一.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而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又有着尖锐的矛盾.一战后,德国为了取得英法美对它的侵略扩张的支持与纵容,希特勒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而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波兰的侵略,更使法西斯德经济军事力量大增.使得英法美等大国“坐失良机”,“自食其果”.二战时,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 二.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退居世界第三,四位,新兴的美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二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丧失的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欧洲形成了三个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失控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俄奥矛盾:

表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又怕他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匈帝国独立.英德矛盾: 英国从他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即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实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三对基本矛盾,形成了三国同盟(德,意,奥)及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峙局面,激烈争夺加速了欧洲的紧张局势,最中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德爆发也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打击下,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通过对外疯狂扩张的途径摆脱经济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欧洲策源地:1932年,纳粹当一越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道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亚洲策源地: 守军部法西斯控制的广田宏毅上台组阁,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战.对外制定了侵略扩张德基本国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也都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二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利益耳机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在战争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密切合作,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四.影响:

揭秘美国16大情报机构

揭秘美国16大情报机构 (2013-07-05 16:13:29) 揭秘美国16大情报机构 资料来源:网络 美国“棱镜”监控行动的曝光,再次将美国的情报系统推到了世人面前。美国的情报机构到底有多少?都隶属美国政府的哪些机构?都有一些什么职能?这无疑都引起了全世界各国关注。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政府的最高情报机构。美国总统担任该委员会的主 席。

美国情报工作重地—国防部五角大楼 美国情报工作重地—美国国家安全局大楼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NI),成立于2004年,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部门,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具体执行部门,全面统管协调美国16个重要情报机构。由美国总统直接指挥、管理与控制。主要职责是为美国总统、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与美国国土安全会议提供关系美国国家安全的情报事务。

(一)中央情报局(CIA) 中情局1947年经美国国会通过而成立。美国最大从事情报收集、分析的隐蔽行动机构,是美国情报体系中唯一一个独立的情报部门。中情局通过公开和秘密渠道收集、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和个人,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他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中情局没有国内任务,也没有逮捕权。

(二)联邦调查局 联邦调查局(FBI)创立于1908年7月26日,隶属于司法部(DOJ).是美国最大的反间谍机构和最重要的联邦执法部门,它与中情局并驾齐驱。FBI的任务是:调查违反美国联邦法律的内部犯罪行为,以及调查来自于外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等。其中,在反外国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等方面,FBI享有最高优先权。2002年10月22日, 美国驻华使馆设立了FBI北京办事处,这是美国FBI第45个海外专员办事处,配备特工2名,负责FBI在中国的事务。

美国历史与文化第五讲 二战中的美国

第五讲二战中的美国 一、摆脱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也有不同的意见:自由主义者强烈反对美国卷入任何欧洲战争,包括亨利福特和飞行英雄查尔斯林白。 罗斯福作为政治家的最艰难的功绩,就是使全国确信必须抱起孤立主义,把国家的力量投入反侵略的斗争。 这些对美国意味着什么?美国人只想躲避风雨,20世纪30年代,美国再次孤立主义盛行。 各个方面都主张,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错误的,是英国的宣传和银行家与军火商的阴谋欺骗了我们,我们坚持中立国的权利是有勇有谋的。 1,1935年8月31日,国会在这种普遍的情绪中,通过了《中立法》,禁止在未来的冲突中给与交战双方贷款,禁止出售武器给任何一方。由于对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同等对待,新的中立法鼓励了独裁者,使其相信他们可以继续他们征服而不用担心美国的干涉。 2,1937年10月,罗斯福在芝加哥演讲——“隔离演说”:“当某种传染性疾病开始蔓延的时候,为了保护居民的健康,防止疾病的流行,社会许可并且对患者实行隔离。”“战争都会蔓延。战争可以席卷远离原来战场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决心置于战争之外,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和避免卷入战争的危机。” 但隔离开演讲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但他向美国公众指出战争恐怖的存在。 3,1939年9月,德波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的胜负已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安危,美国舆论和人民转向同情英法,罗斯福政府抓住时机为废除中立法进行宣传,他对国会说,援助英国就是帮助自己,他强调指出废除武器禁运能更好地保护国家不卷入战争,还可以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这种就业又会自动地帮助建设美国的国防。罗斯福的宣传获得了成功。193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对交战国解除军火禁运的新中立法,但仍须"现购自运"。尽管从原则上讲,"'现购自运'原则对欧洲所有交战国,也包括德国在内,都是有效的,但由于只有英国和法国才拥有制海权,因而只要他们有美元现金,就能自由自在地运输。"因此,这无疑是对英法作战的巨大支持。同时,也为美国借助英法军事订货,摆脱1937年以来新的经济萧条,加速扩军备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4,1940年5月,1940年5-6月,德国闪击西北欧和法国,打破了欧洲力量的平衡,法兰西败局已定,不列颠前途难卜,被美国视为根本利益的安全线--莱茵河边界已被德国越过。罗斯福要求国会追加国防拨款加强战备。国会批准了陆海军的扩充计划。 5,1940年9月2日,英美两国达成协议:美国用50艘旧驱逐舰交换英国在加勒比海8个岛屿的军事基地,美国租用99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首次向英国进行租借。这项协定意味着中立的结束,标志着美国有限参战的开始。 6,1940年12月9日,丘吉尔致信罗斯福,声称英国国库已经空虚,而军用物资极为短缺,希望美国能给与帮助。12月16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了一条美国历史上那个最不平凡的新闻:假如我的邻居失火,…… "保卫美国的最好的直接办法就是英国能够保卫其本身。""历史上还没有一

太平洋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太平洋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太平洋战争是从日军偷袭美军珍珠港拉开帷幕的,并在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结束。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太平洋战争的结果怎么样,希望大家喜欢! 在1945年7月26日由中国、美国和英国一起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中明确写着让日本进行无条件的投降,因为综观全球局势,日本都是已经处在穷途末路之中,而日本拒绝投降的行为无疑也只是强弩之末了。美国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别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个原子弹之后,日本在国土内损失了近乎20万人的伤亡,并且在广岛和长崎造成了永久性伤害。 在美国投掷原子弹的同时,苏联也终于空出手来对日本进行了宣战。要知道,当时全球最强大的兵力掌握在美国和苏联手上,当这两个全世界最顶尖的军事大国也向日军宣战的时候,日军已经必败无疑,继续反抗下去只是徒增伤亡罢了。尽管日军的败局早可预见,但是只有在意大利与德国纷纷兵败,苏联也调头攻打日军的时候,日军在正式看清自己所处的形势。 太平洋战争结果就是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与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一起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投降协议,并且各战胜国依次进行了签

字。太平洋战争结果以日军的完败而告终。 太平洋战争始末众所周知,太平洋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时间是从1941年12月8日到1945年8月15日,标志性事件是日本偷袭美军的珍珠港。但是除了日军偷袭美军珍珠港之外,关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太平洋战争的起源要追溯到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更早以前日本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累积的宿怨。 因为日本在中国侵略时间过长,国力已经渐渐难以跟上军事输出,并且由于日本不肯在国际上谈和,使得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断绝了与日本的经济往来,对其进行了经济制裁。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战争物资,日本向欧美诸强发动了战争,并且试图夺取欧美诸强在亚洲的殖民地。 在1941年12月7日的时候,日本军队不宣而战,主动偷袭了美军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海军基地,并且同事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发起攻击,因此在第二天的时候太平洋战争就爆发了,并且在第三天中英美向日本帝国宣战,同时和日本穿一条裤子的意大利与德国也向美军宣战,欧亚两大战场开始合流。 战争一开始,日军以有心算无心,取得了战争初期的极大优势,但由于两军实力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美军渐渐稳住了颓势,并且后来由于日本的坚决不投降,将两颗原子弹丢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也是后来日军签署无条件投降的主演原因之一。 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太平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一战和二战的练习题(对比)

一战和二战的练习题 1、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 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借此能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合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合约的经济后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主张的主要原因。 2、下列材料摘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好心肠”?他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材料一: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时什么样子,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材料二: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虚拟):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节前给我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3)材料三列宁所作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4、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并且也是徒劳的。——保罗.肯尼迪《联合国的过去和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注意明确,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美国部分国家机构英文及简称

美国联邦调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之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英文全称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缩写 FBI。“FBI”也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该局坚持贯彻的 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是联邦警察。美 国联邦调查局根据职能和授权,广泛参与国内外重大特工调查案件,现 有的调查司法权已经超过200种联邦罪行。FBI在北京(美驻华大使馆)等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 中央情报局(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是美国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美国政府各部门。它也负责维持在美国境外的军事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中央情报局也支持和资助一些对美国有利的活动,例如曾在1949年至1970年代初期支持第三势力。根据很多报道和一些中央情报局重要人物的回忆录,中央情报局也组织和策划暗杀活动,主要针对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领导人。中情局的根本目的,是透过情报工作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是美国保密等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所有情报部门的中枢。它名义上是国防部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则是一个直属于总统、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组织。它甚至能监视包括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内美国其他情报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该局谍报活动每小时至少耗资100万美元,每年耗资150亿美元。该局总部和驻外站共有军事和文职雇员约16万人,比美国其他情报部门雇员总和还多。在美国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报中,近90%是NSA提供的。因此该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机构之称。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简称DOD或DoD)是关于美国军队的部门。它的中心是五角大楼。国防部的领导是美国 国防部长。按照美国法律,部长须为文官。美国国防部成立于1947年9月18日,前身为美国战争部,总部位于五角大楼。

太平洋战争观后感

太平洋战争观后感 战争,能使人性最底层的阴暗和脆弱展现出来的源泉,在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在忍耐,都在煎熬。 参战伊始,所有人还是只是憧憬着交战,杀敌,建功立业,但瓜达尔卡纳岛上美军在二战中第一次进攻日军,这第一次让所有的参战士兵永身难忘,没有战士的荣耀,没有杀敌的快感,只有对岛上恶劣的天气无声的忍受,还有对日军自杀式冲锋的不理解,以及对战争中对手宁战死也不降的郁闷。瓜岛一战,陆战一师一战成名,但所有参战人员没有成功地喜悦,只有无限的感到疲劳。。 到了硫磺岛,冲绳战役,这些疲惫更加明显,当我看见吉布森亲手掐死一个虚弱的日本兵,并且露出的那种笑容的时候,我感到他的心灵是受到了多大创伤,以至于嗜血到如此的地步,但我看见尤金这个从本土来的小男孩,收到战争残酷摧残,以至于在日本兵死后也学着一个老兵从尸体的嘴里抠出镶在嘴里的金牙,我想这种交战双方刻骨的仇恨,彼此间的深恶痛绝,以至于使人们内心备受煎熬。每天都有新的牺牲,每天都会看间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无奈战争持续下去,陆战队员们就要坚守下去,日本人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更加负隅顽抗,更加丧心病狂,更加让美军无法承受,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在这样压抑的岁月中,在如

此血腥的大战中,什么人性,什么日内瓦公约,什么交战守则,什么保护平民都是扯淡,每个人都是高度的紧张,看见人就杀,杀红了眼,心理极限也到底了,晚上战士们的唾骂和汉姆的精神崩溃,深深得震撼心灵! 斯莱奇也处在崩溃的边缘,日军又一次自杀式冲锋,让他差点失去理智,以至于和史丹格中尉顶撞,但在后来的推进过程中,在一间破屋子里,他发现了一名严重受伤的冲绳居民,一开始他十分戒备,并随时准备开枪,但那个女人(冲绳居民)慢慢的吧他的枪顶到自己头上示意斯莱奇结束自己的生命,斯莱奇也许是心中最后一丝的怜悯没有消失,他没有开枪,他选择了放下武器,把那名妇女拥进怀里,妇女安详地死去了,在时间宝贵的美剧镜头里,这个镜头足足演绎了有2分钟,可见导演对人性拿捏地非常到位。 战争也学已经远去,但从历史书上,影视作品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性,对于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无法接受战争,但又必须面对他,其实,没有贪婪,就没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援助

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六年来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由于日本军队在缅甸打败英法军队取得胜利,中缅国际物资的通道被日本人控制。中国完全处在被日本帝国包围之中。这样中国最后一条补给线被斩断了。之前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就曾向蒋介石进言:“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的滇缅路,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据中国go-vern-ment统计,中国战区的作战物资、武器弹药等只够勉强维持两个月。1942年一月重庆兵工厂因缺少钢材而被迫停工。国民party十余架运输机因油料短缺而停飞。同月日军进攻长沙时,第九战区炮兵第一旅占据岳麓山阵地,压制敌人炮火。战斗进行最激烈时炮弹告罄。战区长官电告重庆,军令部回答:炮弹尚在仰光待运。Communistparty延安总部也电告重庆,沂蒙山根据地遭到敌人“铁壁合围”,急需ammo、粮食、被服支援。重庆回答:“因外援受阻,正面战场亦无法保障供给。今后各抗日根据地须设法就地筹措物资”。各方告急急电持续不断的飞向重庆求助。中国当时是人心惶惶,很多商人都地价甩卖存货,国民go-vern-ment已要打算再次迁都。中国危机!!! 这时美国向中国伸出了援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不计任何困难,必须开通到中国的路线。陆上根本就不可能,只有靠空中了。但空中也大多被日本人所控制。只有走高空了。这样世界航空史上最伟大的创举奇迹诞生了。美国给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伸出了援手,开通了驼峰航线。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的江机场,向东横跨青藏高原,紧贴世界屋脊的边缘,穿越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高黎贡山、横断山,然后经四川和云南交界的小凉山到达昆明。全长800多公里,山峰平均海拔在4500——5500米,最高处海拔7000米。峡谷深涧,犬牙交错,冰峰参天、空气稀薄、气候恶劣无常。驼峰航线处在印度洋暖湿气流频繁活动区域之中,空中云雾重重。飞机在山峰之间飞行时很容易由于气流的影响撞到高山上。因为雾这是最危险、最可怕、最野蛮无理的高空运输线,被誉为“空中的地狱”。这也是一条英雄之路,一条连接中美两国深厚友谊的纽带。从此500多架C-46、C-54、C-47运输机夜以继日的飞来飞去,每天运量200吨,从不中断。给中国运来战争物资,到后来的每月达到80000吨。这些物资强药品有力的支援的中国。从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国空中运输机共飞跃驼峰8万次,飞行150万小时,运送部队3万2千人,运送物资140万吨。 据统计美国在驼峰航线上共损失运输机563架,损失率为30%。每三架飞机就有一架在飞行途中坠毁。坠毁飞机最集中的地方飞机残骸连绵一百多公里。据美国《时代》周刊1946年记载:到战争结束,在喜马拉雅山鲡长520英里、宽50英里的航线上,飞机的残骸七零八落地散落遍布在陡峭的山崖下,而被人们称为“铅谷”。在晴朗的日子里,飞行员可以把这些闪闪发光的铅片作为航行的目标。战后美国官方公布了这样一个数字:在3年零1个月的援华空运中,美国空军牺牲和失踪飞行员及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 这些人都是美国人民的儿子,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们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国。他们的所做所为、勇敢精神国际精神丝毫不比白求恩逊色。而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中国现在已经忘记了美国曾对中国的帮助与恩情。早在1942年中国第一次远征军败退缅甸时,美国筑路专家便奉命设计从印度通向中国的公路。1942年12月10日,史迪威铲起了第一铲土,中印公路正式开始动工。担当此次修筑公路任务的是中国驻印军第10、第12工兵团。美国最初派来了美军第83航空工程团和第41机械工程团共6000余人外,又派来了美国第84922航空工程营。还雇佣了印度、尼泊尔、中国等国家的劳工7000多人。整个工程是美国陆军工程专家刘易斯.皮克少将主持的。实行机械不停、人员轮休的24小时轮番工作的制度。中印公路全长1800多公里,几乎全部在缅北原始森林丛林地带。其中野人山就有近500英里。(缅北原始森林尤其野人山中国第一次出征缅甸的国军精锐在缅甸与日本精锐激战两个月损失的人数不过7300人,不如被缅北丛林吞没人数的一半。有14700余人死在这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该公路要翻越13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途中有难以记数的险坡急弯。此外还有毒蛇、蚊虫、蚂蝗、痢疾的威胁,还有日军的进攻骚扰。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刚施工几天鬼门关一处就有连续四个美国机械手把推土机从石壁开到了山崖里。车毁人亡。美国工兵6000余人大多都是美国黑人。他们开着开山机、推土机、碎石机、空气压缩机、抽水机等等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山伐木打路基。他们和中国的工兵在艰苦的筑路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批又一批的人倒下,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顶上去。一寸公路、一点血汗。中印公路每向前延伸一段,都有一些生命被筑进路基里。”具体有都多少人为这条路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没有找到具体数字。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1945年1月12日,中印公路举行了首次试车仪式。公路最宽可以同时并行5辆汽车。长达一公里以上的载重汽车、武器牵引车、吉普车、救护车载着各种物资及人员浩浩荡荡的从印度边境雷多出发开往中国。车队于1945年2月4日抵

中美撞机惊人隐情曝光美国付惨重代价

中美撞机惊人隐情曝光美国付惨重代价2015-03-31 09:43:39发帖人:云天孤鹤参与评论(4)人 2001年4月1日,布什总统刚上任,美国海军一架EP-3E电子侦察机,在南海上空与中国海军航空兵一架歼-8II战斗机相撞,美机迫降海南岛,爆发美中关系近年来最大的危机。美军被迫临时销毁电脑,但中国对机上极机密的情报侦察电脑设备,使用“逆向工程”还原,读取资料,重创美国军情,损失至今难估。 美国一直迟到2009年,才下决心对这次中方逆向工程所造成的军事机密损失,采取对应措施,革新海军的情报侦蒐处理设备。但为时晚矣,美国才惊觉美国网路系统之脆弱,军方随即成立网路司令部,重视网战(cyber warfare)。 预定11月1日出版的“纽约客”报导,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因选票争议,无法决定谁是新总统,华府群龙无首。当时美国刚决定减少对前苏联的每日军事侦察飞行架次,军方也不敢断然终结侦察飞行任务。为维持既有编制军力,中国成为新目标,侦察中国军事动向,从每两周一次的飞行架次,增加到每天都飞,其实侦察飞行任务只是纯为应付。 中方飞行员自2000年12月起,对美方侦察机动作越来越挑衅。这些情况虽向华府反映,但华府当时无人有权威回应,结果导致美国无法挽回的灾难性损失。 EP-3E在迫降海南岛前,机员理应依规定销毁机上的电脑等设备。规定要求机员使用消防斧,甚至热咖啡等,销毁机上电脑硬体和软件。但当时处于紧急情况的机员未能及时销毁,EP-3E整机落在中方手中,任由处置。 EP-3E上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操控的作业系统,可以监测中国的加密雷达,语音和电子通讯等等。中国取得EP-3E机后,使用逆向工程,复制机上电脑,解出3000至5000万行的密码电脑程式,等于取得美国海军情报解码路线图的最高机密。中国知道美国如何探测中国的机密,更反过来侦测美国机密,对美军动向一清二楚。 美国海军起初低估中国对EP-3E所做的逆向工程,一直到2008年年底,才惊觉到损失之惨。在欧巴马当选总统后数周,美国国家安全局发现通常监视的系列中国网站上,同时出现大量包括美国海军未来动向等的机密细节,等于向美国展示中国逆向工程的成果。当时研判,中国此举是为给欧巴马新政府一个下马威。 前中央情报局官员指出,当时美军太平洋总司令基亭,为此紧急召开系列会议,并在2009年初报告欧巴马新政府,指出如果中国已对EP-3E的操作系统进行逆向工程的仿制,海军所有相关电脑系统都必须全部换新。结果海军花费数亿元完成更新。 报导指出,中国甚至侦察到美国就伊朗问题举行秘密会议的内容。 008年欧巴马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马侃的竞选团队,都遭到怀疑是中国骇客的攻击。专家认为中国网路技术,足以袭击美国的民用的基础设施和军事设施。 但一位前柯林顿政府官员指出,中国官员告诉他,中国不会用骇客攻击华尔街,“因为现在华尔街基本上是我们的。” EP-3E电子侦察机事件,让美国警觉必须正视及尽速处理网路安全问题。今年5月,美国网路指挥部正式启动。 网路指挥部司令亚历山大(Keith Alexander)中将说,美国军方必须重整网路安全作业。欧巴马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决定应该由军方还是民间主导美国的网路安全,以及网路间谍、骇客行动等是否将视为战争行为。 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解决方案,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的EP-3侦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理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2、影响: ⑴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⑵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激化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的矛盾 二、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B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 绪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广泛的支持。 ⑵建立: ①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②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 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了侵略,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加强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⑵建立:①时间:1936年。 ②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 ③影响: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 3、对比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⑴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有军事封建性的历史传统; 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有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⑵不同点: 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三、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⑴原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 ⑵时间:1935年——1936年 ⑶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⑷失败原因:①意强大装备先进,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埃弱小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 ②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⒊西班牙内战 ⑴背景:①西班牙人民阵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法西斯势力。 ②1936年佛朗哥等反动军官发动叛乱,内战开始。 ③德意全力援助叛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使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⑵时间:1936年——1939年。 ⑶各方政策和态度:①英、法等——“不干涉政策”,②苏联、国际纵队——国际援助。 ⑷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936年10月德意签订《德意志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1936年11月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四、走向世界大战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 ⒈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⑴目的:①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②祸水东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事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实行姑息纵容的政策。) ⑵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利己主义) ⑶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⑷对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⑸表现:①对1931年日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 ②对意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美推行“中立” ③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中立”政策 ④对德破坏《凡尔赛和约》听之任之1935年起,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对美国经济的深远影响)

“二战”对美国经济的深远影响 美国在经历了经济兴旺的二十年代之后和全球同步陷入了经济大萧条。然而,“二战”之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很明显,“二战”对美国经济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市崩盘,著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正式拉开了序幕。到1932年,工业生产总值降低了45%,人均收入减少了40%,一千三百万人失业,二百万人无家可归,五千所银行倒闭,九百万个账号被冻结。这样的浩劫是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当然,当时的美国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胡佛总统在任期内颁布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如提高关税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和刺激住房建设的《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法》。可惜的是,经济形势并没有因此而扭转,从而导致了胡佛连任的失败。1932年罗斯福上任后,依旧为了拯救美国经济而颁布了新政,包含了一系列救济百姓和改革工农业的政策。就当一切都慢慢好转的时候,1937年美国经济又一次极度下滑,失业率又回到了1932年的水平。 当一切都陷入绝望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时没人能想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竟然复苏了:失业率下降到1.9%,GDP涨到了“二战”初期的两倍。“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顶级的经济强国。很显然,“二战”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影响。 “二战”对美国经济的一大影响是它增加了总需求和生产,尤其是武器,军火和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多数人都厌倦了参与欧洲的争端,而且又值经济大萧条时期,所以美国没有立即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是,当战火在欧洲和亚洲蔓延时,美国政府知道他们要时刻为战争准备着。除了加强军事、招兵买马外,政府还将工业向军事物资转型,很多汽车生产流水线都开始生产战斗机零件,渔业码头也停泊了军舰,越来越多的曾被废弃的美国工厂又重新开始了生产。1941年不列颠之战后,美国政府颁布了《租借法案》,以中立国身份向外出口军用物资,从而进一步增长了军用物资的需求和生产。在之后的4年中,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和苏联等国提供了价值325亿美元的物资。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向轴心国宣战,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44年,美国的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