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总体规划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总体规划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总体规划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总体规划

第一部份总则 (5)

第一章规划界定 (5)

第1条规划背景 (5)

第2条规划依据 (5)

第3条规划范围 (5)

第4条规划期限 (5)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6)

第5条城市性质 (6)

第6条城市职能 (6)

第7条发展目标 (6)

第8条经济发展策略 (6)

第9条社会发展策略 (6)

第10条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7)

第11条空间发展策略 (7)

第三章城市发展规模 (8)

第12条规划建成区城镇建设用地及人口规模 (8)

第13条独立工矿区(开发区扩区的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及人口规模 (8)

第二部份空间与布局 (9)

第四章城市发展格局与产业发展模式 (9)

第14条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格局 (9)

第15条基于发展肌理的城市结构 (9)

第16条基于生态效率的产业发展 (9)

第五章镇域布局结构与土地利用 (10)

第17条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10)

第18条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11)

第19条“三区六线”地域控制体系 (12)

第六章镇区城市组团建设规划 (13)

第20条镇龙生态工业园规划 (13)

第21条九龙中心区规划 (14)

第22条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规划 (15)

第23条九龙工业园规划 (16)

第三部份服务与支撑 (17)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17)

第24条规划目标 (17)

第25条规划原则 (17)

第26条总体结构 (17)

1

第27条行政办公设施 (17)

第28条商业金融业设施 (17)

第29条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 (18)

第30条医疗卫生设施 (18)

第31条教育科研设计设施 (18)

第32条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18)

第33条教育设施规划 (18)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19)

第34条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19)

第35条对外交通规划 (19)

第36条城市道路网结构 (19)

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20)

第37条总体布局 (20)

第38条公共绿地规划 (20)

第39条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20)

第十章生态景观系统规划 (21)

第40条规划目标 (21)

第41条规划原则 (21)

第42条生态景观结构 (21)

第43条生态建设策略 (21)

第44条景观风貌分区 (22)

第45条城市主要景观轴线 (22)

第46条景观节点 (22)

第十一章传统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 (22)

第47条旧村落保护区 (22)

第48条重要文物古迹保护 (23)

第十二章生态休闲旅游规划 (23)

第49条旅游发展性质定位 (23)

第50条服务群体定位 (23)

第51条旅游发展策略 (24)

第52条空间布局 (25)

第53条旅游线路的组织 (25)

第十三章住房发展政策与居住用地规划 (25)

第54条住房供应政策 (25)

第55条住房发展政策 (26)

第56条居住用地布局 (26)

第十四章市政设施规划 (27)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7)

第57条用水量预测 (27)

2

第58条供水水源 (27)

第59条供水设施规划 (27)

第60条主干管规划 (27)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7)

第61条排水体制 (27)

第62条污水量预测 (28)

第63条污水厂规划 (28)

第64条污水提升泵站规划 (28)

第65条污水管网 (28)

第66条雨水工程 (28)

第67条防洪、排涝工程 (28)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28)

第68条电力负荷预测 (28)

第69条电力设施规划 (29)

第70条规划高压走廊 (29)

第四节通信系统规划 (30)

第71条固定电话容量预测 (30)

第72条邮政规划 (30)

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30)

第73条气源规划 (30)

第74条气化率 (31)

第75条供气规模 (31)

第76条燃气场站规划 (31)

第77条输配工程 (31)

第六节环卫工程规划 (31)

第78条规划原则 (31)

第79条垃圾量预测 (31)

第80条垃圾处理方式 (32)

第81条环卫设施规划 (32)

第七节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32)

第82条规划目标 (32)

第83条水环境功能区划 (32)

第84条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32)

第85条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33)

第八节消防工程规划 (33)

第86条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33)

第87条安全疏散及避难系统安全布局 (33)

第88条消防站规划 (33)

第89条消防车通道系统 (34)

3

第90条规划实施 (34)

第四部份策略与行动 (35)

第十五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35)

第91条城市化水平预测 (35)

第92条城市化措施 (35)

第93条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35)

第94条职能结构规划 (35)

第95条村庄经济发展策略 (36)

第96条村镇体系发展策略 (36)

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37)

第97条近期建设规模 (37)

第98条发展目标 (37)

第99条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37)

第100条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37)

附表1九龙中心镇现状与规划用地汇总表 (40)

附表2九龙中心镇人口与用地情况汇总表 (40)

附表3九龙中心镇现状与规划(2010、2020年)规划建成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42)

附表4规划公共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一览表(2006~2020年) (42)

附表5近期建设项目一览表(2006~2010年) (47)

4

第一部份总则

第一章规划界定

第1条规划背景

2005年4月,广州市实施了部份行政区划调整。新设立的萝岗区由广州开发区管辖范围和原有的钟落潭镇九佛管理区、增城市中新镇镇龙管理区组成。为了进一步促进萝岗区东北部九龙中心镇的发展,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广州市萝岗区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4、《中心镇规划指引》(GDPG—005)

5、《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6、《广州市发展战略规划》、《广州市萝岗区区域发展规划(2004~2020)》、《萝岗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咨询》。

第3条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即萝岗区九龙中心镇的镇域范围,总用地面积179.34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5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5条城市性质

萝岗区产业与人居拓展组团,萝岗北翼以生态工业为主导、集休闲旅游和高新农业于一体的生态新城。

第6条城市职能

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广州东北部都市休闲与生态旅游度假区,华南高新农业基地,萝岗北翼行政、商贸、职业教育及文化中心。

第7条发展目标

将九龙中心镇建设成为未来萝岗区乃至广州市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田园城市展示区。

第8条经济发展策略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系统、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再资源化处理系统。

2、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加快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应注重九龙中心镇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三产的互动和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新农业、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完善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高效服务体系。

第9条社会发展策略

1、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6

2、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3、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建立保障土地生命系统完整性和地域特色的生态基础设施、洪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观安全格局等,并整合这些安全格局,形成区域生态基础设施,以引导和框限城市总体发展格局。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10条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1、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

从分析土地、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

2、加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

划定限制建设区控制边界,有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

3、提升发展环节的生态保护行动

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协调发展,坚持建设、预防和治理并重,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11条空间发展策略

1、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九龙中心镇与萝岗区其它功能组团、相邻城镇的协调发展,促进其城市功能互补、产业互动,大型基础设施共享,构筑开放、统筹与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

2、构建高效的发展环境

打破行政区划门槛,强化空间整合,优化功能配置,构建高效的发展环境,提高运行效率。

7

3、建立组团式发展的空间格局

立足生态约束,构建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发展框架,建立分工明确、发展紧凑集约的城市组团,使中心镇的发展有序、健康地推进。

4、塑造田园式生态环境新城特色

关注山水田园生态城市要素的构成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确定规划期内生态保护的内容、范围和管制要求,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城特色。

第三章城市发展规模

第12条规划建成区城镇建设用地及人口规模

至2010年,九龙镇域总人口规模14.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6%,规划建成区城镇人口9.5万人,规划建成区建设用地9.84平方公里(总体控制在1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03.5平方米;规划期末(至2020年)九龙镇域总人口24.3万人,城市化水平80%,规划建成区城镇人口19.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19.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9.0平方米。

第13条独立工矿区(开发区扩区的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及人口规模

至2020年开发建设的用地规模共计为9.4平方公里(其中镇龙4.1平方公里,九佛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0万人;近期至2010年开发建设用地规模为5.7平方公里(其中镇龙3.1平方公里,九佛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0万人。

8

第二部份空间与布局

第四章城市发展格局与产业发展模式

第14条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格局

通过对九龙镇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格局的选择,建立综合、高效的城市生长框架,实现生态环境、人文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规划采用组团式多中心城市发展结构,这样既可以较好地保护水网湿地、山体、文物和乡土文化景观,又可以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达到平衡。

第15条基于发展肌理的城市结构

1、建立紧凑型节点走廊式的城市结构

规划基于对萝岗区空间发展战略的解读,追溯萝岗区空间拓展的轨迹,并考虑九龙镇的现状地形地貌的约束,建立一个高效率运行、高应变机制、有机生长的紧凑型节点走廊式的城市结构。

2、确定优势节点

基于有利于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城市特色的塑造、有利于城市近中远期发展需求等3个方面的考虑,结合九龙镇发展现状水平,将九龙中心镇区选址在广河高速公路以北、水果世界以南、永九快速路以东、平岗河以西围合的区域,其中适宜建设用地约为12.5平方公里。

第16条基于生态效率的产业发展

1、产业发展定位

利用开发区外溢的势能,建设生态工业和科技工业生产基地,建构新型产业体系。同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现代高新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形成与生态共生、三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建

9

立循环经济示范区。

2、经济发展目标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限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到2010年,全区GDP突破147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全区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到2020年,全区GDP比2010年再翻了一番。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5:74.5:25。

3、产业园区建设与产业类型选择

第一产业――九佛高新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广东省高新农业科技研发孵化中心、华南农业科技综合性示范中心、广州市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发展成为高新农业产业园和现代新型农村发展区。该园区应具有“示范传播、科研教育、观光休闲、生产服务”等功能。

生态工业—镇龙生态工业园:以绿色化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适当发展现代制造业、生物工程等产业以及包括服务业、咨询业等为配套的第四产业,建构工业生态链。

科技产业—九龙工业区:九佛镇现状的产业园区中惠亚集团、九佛电器已成规模,而九佛工业区(原云浮平工业区的一部份)的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和家具等制造业工业企业也已相继落户。近期主要对传统的制造业进行改造和优化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向专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科技型产业转变,并加大力度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企业,努力将九佛传统工业区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园区。

第三产业—依托九龙中心区、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房地产业等。

4、产业发展策略

建立与生态共生、三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地引导城市有机生长,促进经济、人文、生态的协调,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农业生态系统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九龙镇独特的生态资源,整合镇域内现状产业,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效益来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排污成本的规模效益、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适应“循环经济”目标形成区域内的产业联系、产业链、产业集群。

第五章镇域布局结构与土地利用

第17条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营建“链珠状、虚实相间”的组团式空间布局,以自然绿楔、高新农业和休闲旅游片区为城市建设的虚体空间,以镇龙工业园区、九龙中心区、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和九佛工业区为城市建设的实体空间,并通过产业与人居拓展轴串接,

10

形成“一轴两心四区、两楔三片”的空间结构。

1、一轴

依托九龙大道和规划的南北向轨道线,形成贯穿于九龙镇区的产业与人居拓展轴。

2、两心

一是九龙中心,突出其行政、商务、文化和旅游服务功能,建设成为九龙镇主中心;

二是九佛产业服务中心,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其高新农业和科技工业的职能,建设成为九龙镇的副中心。3、四区

依次为镇龙生态工业园、九龙中心区、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九龙工业园。

4、两楔

其一为沿广河高速公路预留的400米绿带形成的生态绿楔;

其二为依托九佛组团南部规划外环路,利用铜鼓岭-横丫岭-龙脊岭-面前山-驳矮岭等自然山体形成的自然生态隔离绿契。

5、三片

三片为沿九佛大道城镇拓展轴结合自然和农业资源开发的生态旅游休闲区及高科技农业生产的产业功能区,分别为九佛高新农业及观光旅游片区、九佛果蔬苗木生产片区和镇龙休闲度假区,其中九佛高新农业及观光旅游片区、九佛果蔬苗木生产片区为九佛高新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18条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遵循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重视土地资源的挖潜、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规划原则,本次规划提出“多元混合、集约利用”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三区六线”的土地管制、多元混合的功能设置以及建设密度的梯度控制,引导紧凑集约的土地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1、多元混合的土地利用

采用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在每个组团内部均规划一定比例的生活、生产和公共配套设施用地,综合考虑教育文化产业、旅游服务、居住及商业零售、娱乐休闲、社区服务设施等多种功能,营造多元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强调组团

11

内便利的服务与设施供给,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减少组团间的通勤量,形成紧凑的城市发展形态。

2、建设密度的梯度控制

以密度模型和坡度方法为控制原则,方案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平均建设密度、容积率以及建筑的形式与体量等控制导则,以引导城市及其建设在生态约束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

3、土地利用的协调

九龙中心镇现状基本农田保护用地面积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3平方公里。近期(至2010年)城市建设将占用基本农田157.6公顷;远期(至2020年)城市建设将占用基本农田531.9公顷。本着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方案对九龙镇建设中近中远期需要占用的基本农田尽可能地利用规划建成区外的水塘、园地以及未利用用地进行占补,使基本农业在规划期内保持动态平衡。依据国土的土地利用规划,至2010年,规划将九龙镇的基本农田总量控制在3785.5公顷以上。

第19条“三区六线”地域控制体系

1、三区控制

(1)不准建设区

不准建设区包括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湿地、山地、农田、重要的防护绿地以及国道、省道及高速公路等两侧划定的不准建设控制区,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占镇域规划总面积的65.7%。除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设施外,严禁在区内进行城镇建设开发活动。

(2)非农建设区

根据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要求和用地需要安排确定的范围,包括城镇建设区、工业区、乡村居民点及村镇道路,总面积34.68平方公里,占镇域规划总面积的19.3%。非农建设区内可进行经依法审批的开发建设。

(3)控制发展区

九龙规划区范围内除不准建设区和非农建设区以外、规划期内不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域为控制发展区,一般为远景发展建设备用地。九龙镇控制发展区面积为26.82平方公里,占镇域规划总面积的15.0%。

2、“六线”规划控制体系

(1)城市拓展区规划控制黄线

九龙规划控制黄线范围内用地面积2578公顷,用于界定城镇新区、工业新区等新增非农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线;

(2)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

九龙城规划控制红线范围内用地面积355公顷,用于界定城镇对外交通设施、主、次干道及重要交通设施用地范围的

12

控制线;

(3)生态绿地规划控制绿线

九龙规划控制绿线范围内用地面积9330.5公顷,用于界定城镇绿地和生态林地的控制线。规划严格界定城镇绿地界限面积363.9公顷;同时,对区域生态林地的用地界限也进行了界定,控制生态林地面积8966.6公顷。

(4)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

九龙规划控制蓝线范围内用地面积1023公顷,用于划定较大面积的水域、水系、湿地及其岸线一定范围陆域地区作为保护区的控制线。

(5)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

九龙规划控制黑线范围内用地面积30公顷,用于界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黑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6)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紫线

九龙城规划控制紫线范围内用地面积55公顷,主要指界定莲塘、重岗、燕塘、汤村等旧村落和宗祠保护范围的控制线。

第六章镇区城市组团建设规划

第20条镇龙生态工业园规划

1、功能定位

广州开发区的三期产业拓展区,将建设成为一个充分体现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为特征、以绿色化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生态工业园,华南循环经济示范区。

2、产业选择

以绿色化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适当发展现代制造业、生物工程等产业。

3、规划结构--“一心三轴,一区八片”:

一心:依托九龙南北线轨道站点,营造生态工业园区的片区级公共服务核心,实现园区的公共设施共享。同时,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居住区级以下的公共配套则分散在每个组团内部。

三轴:依托九龙大道、永九快速路和广汕路形成三条城市空间拓展轴和绿化景观轴。

一区八片:镇龙生态工业区由福龙、兴龙、镇龙和金龙工业片区、镇龙休闲度假区、镇龙综合配套区以及南华、谷丰园休闲度假区和大坦村镇发展片区组成。

13

4、建设规模

至规划期未,镇龙生态工业园区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约7.0万人。

第21条九龙中心区规划

1、功能定位

萝岗北翼行政、商贸、职业教育及文化中心,未来将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共鸣、产业与生态共生、城市与自然共荣”的田园城市展示区。

2、空间形态――茂野阡陌,山水田城

结合中心组团的水网、绿脉和丘陵湿地分布和生态格局评价,构建以山寮山为中心,以绿脉、湿地和丘陵组成“风车型”的城市生态廊道,作为构建田园城市的生态廊道和生态基质。依托生态廊道和绿心,规划构建“一心多片”的环状空间格局,围绕绿心形成环状放射的城市格局,营建“茂野阡陌,田城融合、结构舒展、建设集约”的“田园都市”。

3、规划结构――一心多片

?一心:围绕山寮山城市绿心,营建组团生态绿肺,利用现状的丘陵、湿地、河流以及农田试验区,营造多条城市生态廊道,形成城市与自然的对话格局,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有

机渗透,为营造田园城市奠定生态依据。

?多片:分别为综合服务配套片区,九龙职业教育产业片区,九龙生态居住片区,洋田田园居住片区,汤村和新田居住片区以及山寮山以北的远景城市发展备用区(近中期发展可作为农

业生产基地和生态湿地旅游区)。

4、功能布局

综合考虑九龙中心区行政、商务、文化、旅游服务,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居住功能,建立城市中心多元混合区,以增强九龙中心区发展的吸引力,营造集聚人气、极具活力的中心区形象。方案借鉴密度坡度模型和梯度方法对中心区的建设提出控制原则,营建紧凑型的城市形态。

14

5、建设规模

九龙中心区建设用地约8.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7平方米。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84.6公顷,约可容纳约10.0万人居住。

6、道路交通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和公交优先”的设计理念,完善城市干道网体系,建立完善的公交网络,依托轨道站点构建一个高效接驳和换乘体系,促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交通模式的形成,构筑快速、便捷的道路网集疏运体系。轻轨通道为主体,以步行系统为纽带,串联核心区各个功能建筑,形成环境友好、可步行的新城区。

第22条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规划

1、功能定位

依托原九佛镇区,配合高新农业示范产业区的建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展示、贸易和研发等服务配套产业,成为高新农业的研发、管理、展示和贸易中心,并提供居住及公共设施配套。

2、规划结构--一核两圈多组团

?一核:即产业核心服务配套区,由高新农业管理中心、农产品交易贸易中心和研发中心等组成,是高新农业发展的核心助推器。

?两圈:两圈指由九佛居住与服务配套区组成的核心圈层和外围的高新农业生产圈层组成。

?多组团:由环绕九佛核心配套区的多个高新农业示范组团和产业服务农居组团共同组成。

3、建设规模

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城市建设用地约3.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66平方米。居住用地面积153公顷,人口容量约为5.0万人。

15

第23条九龙工业园规划

1、功能定位

有选择地接纳开发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甚至技术密集型产业,整合并提升穗北工业区,建设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以劳动密集型为补充的工业园区,并作为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

2、产业选择

近期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逐步提升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远期逐步发展集科技产业的生产、研发与技术创新与一体的科技园区。

3、规划结构--“一心一轴、两翼两楔、多片”

一心一轴—指位于工业园中部的管理服务中心和依托九龙大道和南北轨道线形成的产业与人居拓展轴。凤凰河依九龙大道向北延伸,因此,该轴既是一条人居和产业发展轴,同时也是一条贯穿于工业园区的景观轴。

两翼两楔—两翼指九龙工业园以工业园管理服务区为中心,依托九龙大道呈翼状南北延伸;两楔指利用现状的山体、水脉形成功能区间隔离的生态绿楔。

多片:即四个工业片区和一个村镇发展区。四个工业片区中第一和第二工业片区为近期建设的重点,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新型制造业;而第三工业区为中远期发展的重点,应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以全面提升九龙工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穗北工业区已形成以惠亚集团为龙头工业集群布局,其发展已初具规模,在中、远期发展中提升现状工业的科技含量,通过产业结构的更新和转型,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科技工业片区。

4、建设规模

至规划期未,九龙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用地6.6平方公里,人口容量为5.5万人。其中,开发区扩区的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5.3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约4.5万人。

16

第三部份服务与支撑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第24条规划目标

健全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形成与现代化生态新城相匹配的公共设施分布格局。

第25条规划原则

(1)便利性。依据城镇人口的发展和分布情况合理布置,重点是各级基层网点的建设,方便居民使用。

(2)系统性。依据各建设片区的配套人口规模,按镇级、组团级两级设置,并结合新区的开发建设及旧镇区的改造调整,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形成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协调配置的公共设施保障体系。

(3)超前性。必须超前规划建设城镇公共设施系统,使城市生活便利,各项职能高效运转。

第26条总体结构

按《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分级设置、适当集中、合理布局的规划原则,未来九龙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主一辅”的结构,其中九龙中心区为行政、商务、文化及旅游服务中心,为九龙的主中心;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将发展成为九龙镇的副中心。

第27条行政办公设施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16.4公顷,包括九龙工业园管委会、高新农业管理中心、九龙中心镇镇政府、镇龙生态工业园管委会等,其中九龙中心区作为全镇的行政管理中心,在行政办公设施的配建比例相对较大。

第28条商业金融业设施

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124.4公顷,在每个建设组团内均有一定比例的商业配套,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九佛居住和服务配套区重点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或新建综合市场、工业和农业产品交易、展示交易中心;九龙中心区重点

17

设置行政商务、商业贸易、高档酒店、金融服务和旅游服务等设施,营造集聚人气、充满生机的景象。

第29条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16.6公顷,体育设施20.9公顷。对于九龙镇而言,规划的文体娱乐设施可分为经营性和公益性设施,经营性的设施包括南华高尔夫球场、旺村生态农庄、谷丰园生态农庄等休闲娱乐设施,以及九佛服务配套区的产品展览和交易馆等,公益性的文化娱乐设施主要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馆和活动场地,这些设施主要按配套人口规模进行设置,镇级的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中心则结合政府广场设置,以集聚人气。

第30条医疗卫生设施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6.9公顷,建设九龙人民医院(500床)、九龙妇幼保健医院(400床)、九佛医院(200床)等,完善康宁精神病专科医院。居住小区配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第31条教育科研设计设施

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125.7公顷,依托康大学校,建设与九龙工业区、九佛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镇龙生态工业区相适应的科研服务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

第32条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7.3公顷。完善九佛和镇龙敬老院,新建九龙敬老院,用于综合安排社会捐赈接收中心、救灾物资仓库及其他福利设施,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第33条教育设施规划

中、小学按各组团的配套人口规模进行配建,遵循规模化的配建原则,规划用地71.3公顷。按人口规划核定,新建九龙中学(60班),扩建原市83中;配套初中校5所,保留现状的九佛一、九佛二中、镇龙一中、镇龙二中,并适当扩大其规模,新建龙园中学(36班);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60班);配建19所小学,其中保留现状并扩大规模的有12所。

18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第34条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和公交优先”的设计理念,完善城市干道网体系,建立完善的公交网络,依托轨道站点构建一个高效接驳和换乘体系,促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交通模式的形成,构筑快速、便捷的道路网集疏运体系。

(1) 全力推进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2) 优化区域交通联系,以城市组团为节点建构顺畅宜宜人的城市交通网络,统筹站场选址、交通管制与路网系统的关系。

(3) 营建支持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发展、推动区域统筹与协调的交通体系。

第35条对外交通规划

(1) 预留广河高速和永九快速路的交通走廊,并基于对地形地貌和区域对外交通路网协调的考虑,落实其走向与位置。(2) 综合考虑新广汕公路(快速路)、新广从公路(快速路)、九太公路-佛秋公路和九汕路组成的以快速路为主的交通系统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联系。

第36条城市道路网结构

(1) 建立“脊梁支撑、节点成网”的道路网络体系。

以永九快速路、九龙大道(规划南北轨道线)和九汕路以及广汕路、佛秋路为脊梁,形成联系各组团的交通走廊。依托交通走廊脊梁的支撑,以片区为节点,构建环状+方格网式路网体系。考虑对外交通的便捷性,规划两个与广河高速连接的出入口,方便城际的对外交通,并减少对九龙大道的压力。

(2) 城市主、次干道线密度分别为2.6和1.6公里/平方公里。

19

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第37条总体布局

充分利用九龙镇山、水、田、园的自然环境,塑造九龙镇的绿色生态空间,同时以水道、绿道组成的绿色廊道为纽带,将九龙镇的风景区、公园、游园、附属绿地等绿色斑块串联起来,营造“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色斑块”的生态绿色系统格局。规划城市绿地面积363.9公顷,占镇域城市建设用地的18.8%,人均绿地面积18.7平方米。

第38条公共绿地规划

1、生态斑块

结合自然山体建设6个郊野公园(详见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一览表),保护近郊区的生态林地和山体,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对话的平台;保留现有凤凰山公园,在镇域4个城市建设片区,结合自然山体和水体规划新增5个综合性公园和若干主题公园。根据现状地形和服务半径,在小区内增设小区级公园;不同等级的公园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绿色斑块,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各主要行政村依据自身条件,进行公园建设。同时,利用九龙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农庄,完善现状的广州水果世界、亲亲农庄、旺村生态农庄、谷丰园休闲度假区和南华高尔夫球场,为九龙镇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奠定基础。

2、生态廊道

沿凤凰河、平岗河和金坑河等两侧各控制不小于20M的绿化带,构建网络状连续的滨水生态廊道,与城市防护绿带一起串接城市绿色斑块,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第39条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110KV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24米;220KV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36米,550kv单杆单回的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60米;550KV单杆多回的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75米。广河高速公路和花莞高速公路的两侧各控制100米的防护绿带,九龙大道的两侧控制30米道路防护绿带,新广汕路、广汕路和九汕路、九太路等对外交通干道的两侧控制20M宽的防护绿化带,其他城市组团内的主干道两侧控制10米宽的防护绿化带。

规划城市生产绿地68.5公顷,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

20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千呼万唤始出来! 昨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正式公布,未来近20年,羊城如何发展,有了清晰脉络。 整个草案亮点颇多,赶紧来看看。 城市使命:“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 长极、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城市目标:至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 至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至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 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富裕文明、安定和谐、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 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区域协同:加强与香港、澳门全面深度合作;推进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优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发展布局、强化与深圳、东莞的科技合作等。 城市结构:以山水城田海为基地、以珠江水系为发展脉络、

以生态廊道下相隔离、以交通骨架为支撑、聚焦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强化多点支撑、构建枢纽型网络空间结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 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是广州副中心与功能完整的滨海新城,也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门户。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是承接主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区域和外围综合性服务地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第一层级:城市级主公共服务中心,共2处。 第二层级:城市级次公共服务中心,共12处,分别是白云新城、白鹅潭、天河北部、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广州南站、市桥、蕉门河、新华、空港、知识城、荔城、街口。 第三层级: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共23处。 第四层级: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约80处。大美珠江 滨江绿化带面积增加40%,控制沿江建筑高度与开敞空间。实现主城区珠江两岸60公里滨江漫步道、骑行道、无障碍通道三类通道全线贯通。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镇龙片区家庭综合服务及社工就业辅导服...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镇龙片区家庭综合服务 及社工就业辅导服务社会服务用户需求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镇龙片区家庭综合服务及社工就业辅导服务采购项目。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属于服务类,主要包含了镇龙片区的家庭综合服务和社工就业辅导服务两个包组,合计930万元。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包组一:九龙镇镇龙片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服务采购项目;250万元/年,3年共计750万元; 包组二:九龙镇镇龙片区社工就业辅导服务采购项目;60万元/年,3年共计180万元。 合同签订:一年签一次,第一年为试用考核期;试用期若严重出现违反合同规定及未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或执行合同期内引发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行为,采购单位有权终止合同执行及取消中标单位以后年度续签合同的权利。 投标人必须对本项目整体内容进行投标,只对本项目部分内容进行投标的将被视为无效投标,投标的计划服务总指标低过本项目规定的服务总指标(最低指标)的也将视为无效投标。明细

报价部分每个包组的单年报价不可超过其单年采购预算,否则也视为无效投标。 (三)概要 1.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见》(穗字〔2011〕14号)、《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办〔2011〕22号)、《关于全面推行“就业携行计划”积极推进社工就业辅服务的实施意见》(穗人社发〔2012〕40号)的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有关规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采购的公开招标形式向社工类社会组织进行招标采购。 2.本镇基本情况 九龙镇位于黄埔区东北部,毗邻帽峰山东麓,东连增城区中新镇,北靠从化区太平镇,西临白云区钟落潭镇,南接本区萝岗街、永和街。面积约179.4平方千米。总人口约9万人,适龄劳动力约4.7万人。辖3个社区居委、28个行政村(338个经济合作社,其中九佛片区129个,镇龙片区209个)。 中新广州知识城、九龙工业园等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发展平台。1 村获“广东省卫生村”称号,7村获“广州市卫生村”称号。史载唐代在域内武台山始建佛寺。镇内乡村遗存大量人文遗迹、古树名木、族谱史籍、民间传奇。镇内貔貅舞、舞春牛、客家山歌等项目入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坦村貔貅舞列入广东省

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

生态规划案例 ——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地处广州中心组团与东部组团交汇处,北倚生态果林保护区,西邻石牌高教区,广深高速公路从西向东横贯全区。总用地为22.74平方公里。相当于中等城市规模的广州科学城是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从无到有进行开发建设。如何在开发建设中保持良好环境,避免“建设性破坏”,是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科学城发展用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一)生态调查及评价因子选择 影响科学城开发建设的生态因素很多,综合考虑广州科学城用地现状、开发目标、性质以及广州当前城建出现的问题等因素,搜集下述八类要素的基础资料文字或图,依据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显著性及资料的可利用性筛选出评价因子。 (1)坡度:科学城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坡度是影响建设投资、开发强度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 (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主要与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地基的构成有关。影响到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项目的合理分布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 (3)土壤生产性:科学城用地多为农业用地,保护良田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土壤生产性是综合反映土地生产力的指标。 (4)植被多样性:植被多样性是自然引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与保护使城市居民对自然的感受加强,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保护城市内多样的生物基因库和改善环境的重要场所。 (5)土壤渗透性:充足的地下水源对维持本地水文平衡极为重要,在开发建设中应保护渗透性土壤,使之成为地下水回灌场地,顺应水循环过程。土壤渗透性也是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的间接指标。渗透性越大,地下水越易被污染。 (6)地表水:地表水在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调节城市温度、湿度,维持正常的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引起城市水灾、易被污染的环境因子。 (7)居民点用地程度:居民点规模是影响开发投资、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规划中确定居民点保留或集中搬迁的依据。 (8)景观价值:景观价值评价依据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人文评价主要考虑视频、视觉质量(悦目性)、独特性。自然评价主要考虑地貌、水系、植被三方面。综合人文评价与自然评价得出三类景观类型,一类为有丰富植被的山峰、河流,视觉条件好,有一定独特性;二类为自然条件较好,视觉质量一般,独特性中等;三类为其他区域。 (二)制定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 科学城发展用地各生态因素的适宜度分级标准及其权重见表9-1。 表9-1 科学城发展用地单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XXXX-2020)

目录 引言 (2)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 (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3) (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6) (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2) 1 回顾与挑战 (14) 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14) 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16) 1.3机遇与挑战 (24) 结语 (40) 2 目标与定位 (41) 2.1城市发展目标 (41) 2.2城市定位与职能 (41) 2.3城市规划目标 (43) 3 发展战略 (45) 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45) 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63) 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68) 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75) 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90) 4 空间与特色 (98) 4.1城镇体系 (102) 4.2 空间结构 (106) 5 实施策略 (147) 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151) 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156) 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161) 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162)

引言 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000年6月至9月,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邀请国内五家规划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战略规划咨询工作。2000年12月在咨询方案基础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进行了战略规划的整合与深化,完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以下简称“2000年战略规划”),2001年4月获得广州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将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国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 ——前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根本作用,响应中央宏观政策,落实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等国家相关规划政策,深化和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征求意见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以及为了实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2010-2020年的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迁入广州科学城优惠政策简析

XXXX迁入广州科学城优惠政策简析 一、广州科学城与苏州工业园比较: 1、园区的设立目的:苏州开发区是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型,外向型的工业园 区,对于高新企业的培育以及相应的产业配套相对较小。而广州科学城是作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中试、产业化的基地。创立的目的不同,则在相关支持等方面也就不同。 2、税收政策: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仅对外资企业的优惠力度最大, 而对于内资企业的优惠力度则较小,甚至没有。广州科学城对企业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上都会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优惠的力度不会比苏州工业园低。 3、对高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苏州工业园依托上海为龙头的工业园模式,因此苏 州工业园有着强烈的世界加工工厂的特性。产业机构主要以电子信息通讯产业,精密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这些企业多以海外企业为主。园区内的内资企业寥寥,国内的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主要:一、国内企业缺乏相关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二、苏州工业园的世界工厂的特性,使其服务的重点在外资企业,而不是内资企业。广州科学城依托港澳,位于珠三角核心地带,产供销体系发达,信息交流通畅,科学城坚持外向和内源两条腿走路,即提高了创新服务水平和为企业创造了优越的创业环境,又为企业在产供销等方面提供支持,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发展,尽快形成产业(2009年广州开发区专利申请1827件,同比增长50.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20件,同比增长47.6%,专利授权736件,同比增长31.6%。萝岗区专利申请1746件,同比增长49.2%;专利授权662件,同比增长54.3%。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9家)。 4、资金支持:苏州已经建立了天使投资,产业投资等资金支持体系,资金规模 100亿,而广州2009年成立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就达到了50亿,在资金支持范围和力度上,广州绝对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另外科学城等相关单位成立了各种服务中心,免费帮助企业申报政府资助等相关事宜,提高了企业的申请效率。解决了企业的后续发展之忧。另外,广州市科技局根据每年的热点

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2017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更新总体目标与策略 (4) 第三章更新规模控制 (7) 第四章更新功能引导 (7) 第五章更新强度指引 (14) 第六章空间管控指引 (15) 第七章专项控制指引 (18) 第八章近期重点工作与更新时序指引 (29) 第九章规划实施机制 (3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有效引导和有序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改善城市面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制订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审核通过的广州市2014 年12 月“三旧”地块标图建库数据库动态调整和核查梳理分类成果(以下简称城市更新用地)及其需要整合连片的范围。 第三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文)、《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4 号,2015)、《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办〔2015〕56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粤府办[2009]122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三旧”改造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粤建规函〔2014〕1972号)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修正版)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依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广州市“三规合一”规划》、《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相关规划进行编制。 第五条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城市发展和建设规律,坚持城市工作“五个统筹”,按照广州社会经济发展“四个结合”和城市更新“注重安居乐业第一;承接历史文脉,绝不毁无价之宝;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有序更新”的四项要求,着力构建和完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把城市更新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的重要战略和公共政策长效推进。 第六条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城市更新作为统筹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抓手的重要作用,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送审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详细规划和技术规定的关系 第三条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第四条密度分区 第五条实施性规定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第六条城市规划层次 第七条“六线”控制体系 第三章城市规划勘察测量管理 第八条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勘察、测量 第九条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第十条城市基础测量 第十一条城市规划工程测量 第十二条城市规划勘测资料管理 第四章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管理 第十三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第十四条建设用地分类 第十五条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 第十六条用地面积的最小规模 第十七条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第五章详细规划管理 第十八条建设用地技术经济指标控制 第十九条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配套要求 第二十条竖向标高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二十二条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 第二十三条传统骑楼街的保护、更新和改造 第六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确定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第二十五条建筑工程的高度控制 第二十六条建筑间距 第二十七条建筑退让 第二十八条建筑工程停车配建 第二十九条零星建(构)筑物和建筑物外部附属物 第三十条村民和城镇居民住宅 第七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一条城市道路交通 第三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 第三十三条其它交通设施 第三十四条管线的布置 第三十五条河涌水系规划控制范围 第三十六条市政设施 第八章建设工程规划验收 第三十七条规划验收 第三十八条分期验收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用语说明 第四十条溯及力 第四十一条生效日期 附表: 附表一: 居住用地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二: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三:普通仓储用地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四:公园内部用地比例 附表五:居住建筑建筑间距表 附表六:建筑工程临规划道路边线、河道规划控制边线退让规定附表七:建筑工程临铁路边轨中线退让规定 附表八:建筑工程临架空电力线导线边线退让规定 附录:名词解释

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

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市以发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生产为主体,配套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信息咨询、科技贸易等)的具有高质量城市环境,高效能城市基础设施的多功能的现代科学园区。 广州科学城的用地功能组成包括:管理服务科研中心组团、生物工程产业组团、微电子信息产业组团、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组团、环保产业组团、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组团、其它高新产业组团和大型居住组团。各个组团通过山林地和城市干道相互分隔,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宜创业的新型城区。 广州科学城项目简介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开发区乃至广州市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项目,其规划设计从总体规划到中心区城市设计,再到首期、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辅以中心区蓝轴绿轴的景观设计、区内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安置的一系列活动。可以说,现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科学城是经过主管部门与规划设计者的一轮又一轮的构思设计调整,边实践边提高的劳动结晶,其科学的精神、务实的态度、高质量的建设,是值得其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者去学习的。 科学城总体规划简要说明 规划概述 1.规划原则 1.1生态原则:科学城的开发要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保证原有生态系统不被破坏。 1.2弹性原则: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对土地利用要在功能分区明确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1.3 相对独立的原则:为了保证科学城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其用地和道路的规划要保持相对的独立。 2.规划目标 2.1 培育创新环境,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调整。 2.2 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3 建成21世纪华南地区的技术中心。 3.规划要点 3.1 发展性质 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培育创新环境,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益的投资管理软环境,以产、学、研为主,辅以配套少量高级住宅的多功能现代新型城区。 3.2 人口规模预测 到规划期末2025年村镇人口4000人,居住人口8.5万人,就业人口约为18-20万人。 3.3 功能结构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2012年3月30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获国家住建部批复,按照住建部要求,《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总规》)成果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 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 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广州科学城(高科技产业区) 综合交通规划实例分析

广州科学城(高科技产业区) 综合交通规划实例分析 孙永海 【摘要】城市高科技产业区在土地开发利用、人口组成、交通结构、区域独立性等方面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建成区, 使得其交通规划,在对外联系、路网指标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仅以广州科学城交通规划为例,试对高科技产业区交通规划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起到一点实践借鉴作用。 【Abstract 】City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a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ity zone in certain respects, for example: land use, population composition, transport framework and the independence. So it has some special ways about the transport external connection, road network index and et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problems of City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a example of Guangzhou Science City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区 交通战略 交通规划 一、背景介绍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正式经国家批准,设立广州科学城。2000年完成了总体规划,2001年开始建设。 科学城地域面积较大,如果包括后增加的区域,规划面积为44.74平方公里(扣除山体林地面积为:34.06平方公里),约占广州市东部组团的1/3。其交通规划,对广州东部地区的交通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由于广州市对总体战略规划进行了修编,对广州市的支路网进行了重新调整,科学城用地范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需要对科学城总体规划中的交通部分进行深化、细化和调整。 广州科学城地处广州市广州东部组团,为天河、黄埔以及白云三个行政区的交接处,和很多已有的经济开发区相毗邻,主要有永和开发区、云埔工业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高塘石工业区等。其用地范围为广州市几条主要干道所包围,主要包括:北二环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汕公路、大观路等。广州科学城在功能结构上根据现状的山体和规划道路划出六个功能组团,即生物工程产业组团,微电子、软件产业组团,管理服务科研中心区组团,其它高新产业组团,居住组团,新材料以及新能源产业组团。组团 之间主要通过山林地相互分隔,形成“有机疏散”的功能结构。 总规中科学城的定位为:将科学城 建设成为21世纪华南地区的知识创新中心,研制开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 孙永海——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科学城总体规划中的交通规划部分主要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深化和调整: 1、结合广州市总体交通综合考虑,科学城路网结构组成、公共交通组织以及路网对外联系; 2、用定量的数据分析路网的服务水平; 3、重要的路网节点上,考虑到远期用地的预留以及交叉口的处理,以及立交功能的处理; 4、进行交通组织的规划,最大限度的发挥路网的整体功能; 图1 科学城总体规划图

凤尾村第七经济合作社美丽乡村建设绿化广场、人行道工程

凤尾村第七经济合作社美丽乡村建设绿化广场、人行道工程 施工专业承包 评标报告 会议时间: 2014 年1月 22 日 会议地点: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开标室 监督单位: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 建设单位: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凤尾村民委员会 招标代理:广州穗监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凤尾村第七经济合作社美丽乡村建设绿化广场、人行道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公开招标工作已结束,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建设地点: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凤尾村入村大桥东西岸边地块及九龙大道入口处通村道路;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绿化广场,包括广场铺装、绿化、花基、园路等。具体详见本工程工程量清单及设计图纸。本次招标控制价为479100.6元。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凤尾村民委员会委托广州穗监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本工程施工的招标代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组织实施本工程招标过程的各项工作。 凤尾村第七经济合作社美丽乡村建设绿化广场、人行道工程施工专业承包项目开标会于2014年1月22日上午10:00时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小型工程交易平台举行。开标会前进行评标参考价下浮率的抽取,下浮率从0、0.5%、1%、1.5%、2%、2.5%、3%中通过摇珠机随机抽取,经抽取后确定下浮率为0%。开标会、评标会全过程是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见证下进行。投标单位:1.广州市诚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广州市汇鹏建设有限公司、3.广州市从化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均按时递交了投标文件。评标参考价下浮率的抽取、开标会全过程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凤尾村民委员会代表人员监督和见证下进行,由招标代理单位主持完成。 评标会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小型工程交易平台进行,本工程由3位评标专家均由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专家库电脑随机抽取产生组成评标小组。 首先评标小组计算各投标人报价得分,根据权重计算各投标人总得分,根据得分排序进行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审查,详见《不编制技术标书的投标文件有效性审查表》。

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 2017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更新总体目标与策略 (4) 第三章更新规模控制 (7) 第四章更新功能引导 (7) 第五章更新强度指引 (14) 第六章空间管控指引 (15) 第七章专项控制指引 (18) 第八章近期重点工作与更新时序指引 (29) 第九章规划实施机制 (3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有效引导和有序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改善城市面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制订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审核通过的广州市2014年12月“三旧”地块标图建库数据库动态调整和核查梳理分类成果(以下简称城市更新用地)及其需要整合连片的范围。 第三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文)、《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4号,2015)、《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办〔2015〕56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粤府办[2009]122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国

土资源厅关于开展“三旧”改造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粤建规函 (2008)、〔2014〕1972号)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修正版)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依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广州市“三规合一”规划》、《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相关规划进行编制。 第五条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城市发展和建设规律,坚持城市工作“五个统筹”,按照广州社会经济发展“四个结合”和城市更新“注重安居乐业第一;承接历史文脉,绝不毁无价之宝;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有序更新”的四项要求,着力构建和完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把城市更新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 ——前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根本作用,响应中央宏观政策,落实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等国家相关规划政策,深化和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征求意见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以及为了实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2010-2020年的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广州“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广州“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2012年11月15日 10:23 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明珠湾区城市设计效果图。 南沙滨海新城总体鸟瞰图

中山大学国际健康医疗研究中心规划效果图。 文/记者杜娟通讯员黄鼎曦、余宏炳、姚燕华 广州市“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简称“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中提出,要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包括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昨日,市规划局正式公布了这两个新城的详细规划,其中提出南沙明珠湾区起步区要花十年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并新建肇顺南城际和地铁4号线南延线等轨道交通,以加强与各个功能区的交通联系。 而东部山水新城则包括萝岗和增城部分地区,备受关注的广州教育城也纳入其中,预计明年年底前启动一期入驻学校项目的动工建设。 两个新城区将 发挥都会区外围 创新城、产业城作用 根据规划,在“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格局下,两个新城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参考世界先进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发展经验,在以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都会区外围,往往布局着拥有创新和先进制造功能的新城区。广州的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两个新城区也将发挥都会区外围的创新城和产业城的作用,努力打造创新型新城的功能,即主要承担交通枢纽、大宗物流、先进制造业以及会展、研发、教育、医疗等专项高端服务职能,同时

完善人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成为都会区功能、人口疏解的主要承载区,共承接新增长的230万人口。 通过加强两个新城区与各功能区的交通联系,实现中心城区占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可实现从现状56%降低到39%。 同时,推动机制创新,利用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的政策优化,积极探索新机制,积极吸引人才和投资,为打造创新型新城服务。 南沙滨海新城: 一城三区绿地占六成 南沙滨海新城近期重点建设103平方公里的明珠湾区 明珠湾区起步区将规划打造为“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 2015年南沙将新增优质中小学4所、三甲医院3所 新城规划: 形成“一城三区”总体空间格局 各组团内部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 南沙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后,其规划一直备受关注。根据本次公布的最新规划,南沙滨海新城的发展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规划形成“一城三区”的开放、弹性、可持续发展总体空间格局。“一城”,即中心城区,以水域为生态景观核心,以生态岛链的组合布局方式,将南沙街、珠江街、横沥岛、灵山岛、龙穴北有机组合,构建以高端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城市服务中枢。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招标公告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招标公 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招标公告招标目的 为了获得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招标人以公开招标方式,在给定任务书、投标人满足投标资格的前提下,通过评标委员会的评审推荐,确定最佳规划方 案及其规划承包人。 项目概况 1.2.1 工程名称:广州市萝岗区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 1.2.2 工程位置:萝岗区九龙镇。 1.2.3 工程范围:(1)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的规划范围应涵盖镇域179平方公里 范围,应达到分区规划编制深度。(2)在知识城(12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原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明确新形势下九龙镇发展的总体思 路和实施路径。(3)对九龙镇南片(即九龙镇镇域以内,知识城范围以外片 区,面积56平方公里)提出功能定位、总体布局、交通体系、生态格局、建设分期、市政工程及开发量和开发方式等具体规划内容;重点解决好南片规划与 知识城总体规划的衔接,特别是在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方面的协调。 1.2.4 规划用地文件: / 。 1.2.5 项目批准文件:。 1.2.6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1.2.7 投资总额:人民币207万元。其中,预计发包价:约为人民币197万元(规划费用按照《广东省城市规划收费标准的建议》(行业指导价)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按广州开发区相关财政规定下浮40%)。 1.2.8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 年。 1.2.9 合同范围:编制完成并提交甲方满足评审需要、规划报批需要和工作需要的各 阶段规划成果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集和 所有相关电子文件。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前言 为指导佛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本次《总规》包括市域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 (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原罗村街道行政辖区、顺德区乐从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61.66平方公里。 本次《总规》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规划编制的依据如下: (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文件 (2)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 《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

广东省各市县乡镇名称

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乡镇 (副省级)辖10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辖0个县: 从化市辖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增城市辖6个镇(正果、石滩、 新塘、中新、派潭、小楼)/萝岗区共辖1个镇(九龙镇)/番禺区辖9个镇、、、、、、、、 /花都区辖7个镇(梯面、花山、炭步、赤坭、狮岭、花东、雅瑶)/南沙区辖3个镇: 南沙街道、万倾沙镇、黄阁镇、横沥镇/白云区辖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 镇4个镇 (副省级)辖10个市辖区: 、、、、、 、、、 代管0个县级市:辖0个县: 福田区辖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香蜜湖、莲花山8个街道办事处/罗湖区 下辖黄贝、东门、南湖、桂园、笋岗、清水河、翠竹、东湖、东晓、莲塘10个街道/盐田区 辖沙头角、海山、盐田和梅沙4个街道/南山区辖南山、南头、粤海、西丽、蛇口、招商、 沙河、桃源8个街道/宝安区辖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石岩、龙华、观澜、新安、 光明10个街道/龙岗区辖平湖、布吉、横岗、龙岗、龙城、坪地、坪山、坑梓、葵涌、大鹏、 南澳11个街道 辖3个市辖区: 代管0个县级市:辖0个县: 香洲区辖唐家湾、南屏、横琴3个镇/金湾区辖三灶、南水、平沙、红旗4镇/斗门区辖井岸、 白蕉、乾务、斗门、莲洲5镇 辖6个市辖区: 代管0个县级市: 辖1个县: 龙湖区辖外砂、新溪两镇/澄海区辖莲上镇、莲下镇、莲华镇、东里镇、溪南镇、盐鸿镇、上 华镇、隆都镇辖8个镇/潮阳区辖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埠、金 灶等9个镇/潮南区10个镇(井都、陇田、雷岭、成田、红场、胪岗、两英、仙城、陈店、 司马浦)/南澳县辖3个镇(后宅、深澳、云澳) 辖5个市辖区: 高明区三水区 代管0个县级市:辖0个县: 禅城区辖1个镇() 顺德区辖6个镇(、均安、、、乐从、北滘)。 南海区辖6个镇(里水、、丹灶、、狮山、)。 高明区3个镇(杨和、更合、明城)。 三水区4个镇(芦苞、、、白坭)。 辖3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辖4个县、1个 自治县: 浈江区辖、、、、5个镇/武江区辖西联镇、西河镇、龙归镇、江湾镇、重阳镇5个镇/曲 江区辖马坝镇、大塘镇、小坑镇、沙溪镇、乌石镇、樟市镇、枫湾镇、白土镇、罗坑镇/乐 昌市辖16个镇(北乡镇、九峰镇、廊田镇、长来镇、梅花镇、三溪镇、坪石镇、黄圃镇、五 山镇、两江镇、沙坪镇、云岩镇、秀水镇、大源镇、庆云镇、白石镇)/ 南雄市辖17个镇(雄 全省共有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4个乡、7个民族乡、1145个镇、429个街道办事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