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生物中考备考: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2020生物中考备考: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2020生物中考备考: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2020生物中考备考: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一)

1.(2019 定西)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A.牛肉B.鸡肉

C.米饭D.芹菜

【答案】D

【解析】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选项中芹菜中含膳食纤维较多,牛肉、鸡肉含较多的蛋白质,米饭含较多的淀粉,D正确。

2.(2019 郴州)食物通过吞咽动作经食道到胃,能在胃中初步分解的成分是

A.脂肪B.淀粉

C.蛋白质D.麦芽糖

【答案】C

【解析】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3.(2019 江西省)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B.胆汁

C.胃液D.胰液

【答案】B

【解析】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不符合题意;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符合题意;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不符合题意;D、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不符合题意。

4.(2019衡阳)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②脂肪③无机盐④水⑤蛋白质⑥维生素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5.(2019德阳) 人类的食物中有多种物质,其中不能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的是()

A.米饭 B.肉类 C.食盐 D.蔬菜

【答案】C

【解析】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肉类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蔬菜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也含有少量的糖分,食盐的主要成分的氯化钠,不能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6.(2019 福建省)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脂肪

C.蛋白质D.维生素

【答案】A

【解析】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A符合题意;脂肪主要在肉类中的肥肉和部分油料作物中含量丰富,B不符合题意;蛋白质主要在肉类的瘦肉和豆类、奶类中含量丰富,C不符合题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19南通)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答案】C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所以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8.(2019郴州)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

A.气体交换 B.清洁 C.温暖 D.湿润

【答案】A

【解析】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没有气体交换功能。

9.(2019绵阳)父母常告诫我们不要边吃饭边说笑,其实,这里面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时,喉口关闭,空气通过食道进入体内

B.说笑发声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拉紧状态

C.吃饭说笑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易引起咳嗽

D.吞咽食物时,喉口被会厌软骨盖住,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答案】A

【解析】当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当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食物进入食道,A错误。

10.(2019娄底)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健康,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解释()

A. 痰中往往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

B.吃饭大声说笑很不礼貌

C. 高声喊叫或尖叫会伤害呼吸系统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甲状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

【答案】A

【解析】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B、D错误;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声带,C错误。

11. (2019遂宁)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气体进入肺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二氧化碳多,A错误。

12.(2019郴州)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A.血管内径大B.血管分布较浅

C.管壁非常薄D.管壁弹性大

【答案】C

【解析】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

13.(2019广东)下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D )

A. 0→t1

B. t1→t2

C. t1→t3

D. t2→t4

【答案】D

【解析】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t2→t4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14(2019石家庄)下图为模拟人的呼吸运动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气球模拟肺

B.该装置中,橡皮膜模拟胸廓

C.甲图模拟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D.乙图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答案】A

【解析】装置中的橡皮膜模拟膈肌;甲图模拟的是呼气状态,膈肌舒张;乙图模拟的是吸气状态,膈肌收缩。15(2019贵港)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的膈肌舒张和收缩时载胸腔中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膈肌由甲到乙,吸气

B.膈肌由甲到乙,呼气

C.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答案】A

【解析】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16.(2019临沂)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曲线BC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为吸气。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B正确。

17(2019德州)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B.

C.D.

【答案】D

【解析】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18(2019 枣庄市)下表是老师展示的李某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内容,同学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认为,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镜检李某的血涂片,发现白细胞数量最多

B.李某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正常

C.李某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

D.李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答案】A

【解析】A、由血常规化验单可知,李某的血涂片,发现红细胞数量最多,A错误;B、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李某的血小板正常,血小板能促进血液凝固,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正确;C、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李某体内的白细胞超出了正常范围,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C正确;D、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由血液常规检查的结果可知,李某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贫血病,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19.(2019 枣庄市)你体验过吗?在生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这是因为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舌上刺激味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苦的感觉。有关药物到达味觉感受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静脉进入体内

B.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两次经过心脏

D.只经过1次体循环和肺循环

【答案】D

【解析】血液循环的途径是: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在医院经常采用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治疗疾病,A正确;

静脉注射后,药物进过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B正确;“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药物经过的路线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嘴的毛细血管→刺激舌上味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苦的感觉,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药物两次经过心脏,C正确;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药物经过2次体循环和1次肺循环,D错误。

20.(2019 新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对实验中的试管要置于37 ℃温水中一

定时间产生了疑问,于是取了等量的三小份馒头碎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

(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_________。

(2)“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作用。

(3)假如①号试管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并滴加碘液,预测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

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

【答案】(1)适宜的温度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变蓝色

(4)B

【解析】(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在37 ℃温水中,淀粉完全被分解了,在0 ℃和80 ℃水中,淀

粉没有被分解,所以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2)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搅拌,模仿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3)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假如①号试管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并滴加碘液,淀粉未完全被分解,预测该实验现象是变蓝色。(4)比较①、②和

③支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有充足

的时间被消化;如果狼吞虎咽,则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随食物一起进入胃中,影响食物的消化,增加了胃肠的负担,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

21.(2019 黄冈)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是既有分工又有协调配合。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A、B、C、D表示系统,①~④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系统中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中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

(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B系统中的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_____

(3)C系统中的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_____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4)正常人的血液进入D系统的入球小动脉后,大部分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_____(填“a”或“b”或“c”)→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a.肾小管→肾小囊

b.肾小囊→肾小管

c.出球小动脉

(5)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整个过程要靠_____系统(填图中字母)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完成。

(6)饭后一定时间内,人体的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的调节部分过程如下:

血糖浓度升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胰岛→胰岛素→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此实例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_____调节的结果。

【答案】(1)胰液和肠液

(2)保证气体进出畅通

(3)心室收缩

(4)b

(5)BCD

(6)神经和激素

【解析】(1)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2)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3)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大部分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肾静脉。(5)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通过血液运送,所以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整个过程要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系统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完成。(6)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2.(2019 潍坊市)骑行是健康和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请回答下列骑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听到汽车友好鸣笛时,喇叭声先在耳的____内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形成听觉。该过程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

(2)观看十字路口的信号灯,离不开睫状肌对____的调节作用;驻车等候红灯是人对____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3)骑行过程中,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骑行爬坡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___。

(4)骑行较长时间会感到饥饿,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____;适度骑车锻炼能改善脑组织____的供应,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答案】(1)耳蜗神经元

(2)晶状体语言文字

(3)反射弧脑干

(4)减少营养物质和氧气

【解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2)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观看十字路口的信号灯,驻车等候红灯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起来的。(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骑行爬坡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这是由于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脑干造成的。(4)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含量降低,骑行较长时间会感到饥饿,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适度骑车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3.(2019 江西省)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

(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____只。

(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C组与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1)对照作用

(2)30

(3)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 D

(4)肾小管

【解析】(1)由表可知,A组表示正常大鼠,血糖浓度正常,B组表示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过高。C组表示灌服山药多糖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组表示灌服格列苯脲(降糖药物)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对照作用。(2)对照实验中,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30只。(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变量是有无灌服山药多糖,可得出结论: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C组与D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且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浓度接近正常水平。(4)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球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4.(2019 泸州)下图是正常人体内某器官或结构血流情况模式图,A代表器官或结构,a、b代表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肾小球,则图中代表动脉的是_______。

(2)若A为肺泡,则a内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3)若A为小肠,则餐后一段时间a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答案】(1)a、b

(2)大于

(3)小于

【解析】(1)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若A为肾小球,则图中代表动脉的是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

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因此,若A为肺泡,则a肺动脉内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b肺静脉内二氧化碳的含量。(3)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同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的二氧化碳等进入血液内,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营养物质增加。因此,若A为小肠,则餐后一段时间a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小于b。

25.(2019 福建省)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下图甲、乙、丙、丁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①②③④代表丙中的四个腔。据图回答:

(1)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甲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血,最先到达丙中的[_____](填序号),再由与心脏相连的_______(填血管名称)输出,到达丁后供细胞利用。

(2)从外界获得的淀粉,在图______所属的器官中最终被消化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要运输到丁,依次经过的结构顺序是:乙→______→_____→______→丁(用“甲”、“丙”作答)。

(3)丁中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出______、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答案】(1)动脉②

(2)主动脉

(3)乙丙甲丙

(4)过滤尿素

【解析】(1)图丙表示心脏,其四个腔分别是: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甲肺部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通过肺静脉最先到达丙中的[②]左心房,再由与心脏相连的主动脉输出,到达丁后供细胞利用。(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从外界获得的淀粉,在图乙的小肠器官中最终被消化吸收送入血液。吸收的营养物质要运输到丁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则依次经过的结构顺序是:乙→丙→甲→丙→丁。(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

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丁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26.(2019 滨州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下,各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图甲是消化系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丙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丁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林同学的早餐是鸡蛋、面包和橙汁,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______。图甲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器官是______(填写数字)。

(2)图乙曲线AB段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_____状态,氧气扩散进入血液需要穿过的结构依次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林通过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输到脑部组织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_____次。

(4)图丙中[______]______两端都是小动脉,此处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5)小林是篮球爱好者,善投三分球,他投篮时双眼密切关注篮球的位置移动,此时图丁中②的曲度变化是______。

【答案】(1)氨基酸④⑤

(2)收缩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3)2

(4)③肾小球过滤作用

(5)由大变小

【解析】图甲:①肝脏,②胆囊,③肛门,④小肠,⑤胃,⑥胰腺,⑦大肠。图乙: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吸气过程;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呼气过程。图丙: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

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⑥肾小管,⑦肾静脉,⑧收集管。图丁:①角膜,②

晶状体,③玻璃体。(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下:

小林同学的早餐是鸡蛋、面包和橙汁,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图甲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器官是④小肠,⑤胃,图中⑦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③肛门既没有消化功能又没有吸收功能。(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图乙曲线AB段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完成吸气过程;氧气扩散进入血液需要穿过的结构依次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它们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小林通过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输到脑部组织细胞,经过的途径是:营养物质→小肠内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心→左心室→主动脉→脑动脉→脑部毛细血管→脑部组织细胞,需要经过心脏2次。(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图丙中③肾小球两端都是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此处进行的生理过程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5)眼睛看物体时,看近物晶状体曲度大,看远物晶状体曲度小。小林是篮球爱好者,善投三分球,他投篮时双眼密切关注篮球的位置移动,此时图丁中②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变小。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二)

1 .(2019 泰安)如图是健康的人的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两端的血管都是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与2中的液体相比,4中只少了大分子蛋白质

C.4中的液体流经5时,全部葡萄糖被5重新吸收

D.与1中的液体相比,6中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答案】B

【解析】图中1是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4是肾小囊,5是肾小管,6肾静脉。3肾小球两端的血管都是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A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图中4肾小囊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B错误;当原尿流经5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C正确;肾脏是人体的组织器官,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它还是形成尿的器官。因此6肾静脉中的血液比1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D正确。

2.(2019 滨州)如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某些物质的变化,甲乙分别是

A.无机盐、尿素

B.尿素、葡萄糖

C.蛋白质、葡萄糖

D.血细胞、无机盐

【答案】B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肾小管中葡萄糖迅速减少变为0。而尿素没有被重吸收,由于大部分水被重吸收,所以原尿流经肾小管后尿素的浓度大大提升。因此,图示中甲代表的是尿素,乙代表的是葡萄糖。故选B。

3(2019 邵阳)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A.静脉、过滤作用

B.动脉、过滤作用

C.静脉、重吸收作用

D.动脉、重吸收作用

【答案】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②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在肾小球里,血液只进行了过滤作用,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血液仍然是动脉血,①为出球小动脉。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

③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

4. (2019菏泽)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答案】A

【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2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4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7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A错误。

5.(2019 邵阳)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B表示心脏,则A为静脉,C为动脉

B.若B表示神经中枢,则A为传入神经,C为传出神经

C.若B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则A为轴突,C为树突

D.若B表示胃,则A为食道,C为十二指肠

【答案】C

【解析】若B为心脏,则A为上下腔静脉或肺静脉,C为肺动脉或主动脉,A正确;若B表示神经中枢,则A为传入神经,C为传出神经,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为:树突→胞体→轴突,则A为树突,C为轴突,C错误;若B表示胃,则上连A为食道,下连C为十二指肠,D正确。

6. 2019 荆门)人们常用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人体生理过程,以下流程图表示错误的是

A.氧气进入机体及运输路径:肺泡中的氧→肺泡壁上皮细胞→肺泡壁外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细胞B.葡萄糖的吸收及运输路径:小肠中的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细胞

C.尿素的主要排出路径: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输尿管→膀胱→尿道

D.皮肤痛觉的产生路径:刺激信号→皮肤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大脑皮层感觉中枢

【答案】C

【解析】外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需经过的过程是:肺泡中的氧→肺泡壁上皮细胞→肺泡壁外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细胞,A正确;葡萄糖吸收时,过程是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细胞,B正确;尿液形成过程中尿素经过的途径:尿素→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C错误;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皮肤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大脑皮层感觉中枢,D正确。

7.(2019 黄冈)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

示血流方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加

B.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C.若②表示大脑,则③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

D.若②表示小腿,当③受伤流出暗喑红色的血液,应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答案】C

【解析】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小肠静脉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都增加,氧气会减少,因为小肠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由于在肺部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到血液中,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多的动脉血了,因此

血管③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若②表示大脑,由于脑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则③脑静脉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C正确。若②表示小腿,当③静脉受伤流出暗红色的血液,静脉出血应在伤口远心端按压止血,D错误。

8.(2019 邵阳)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和③正处于舒张状态

B.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相等

C.②和④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D.从②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答案】C

【解析】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由图中血液流向箭头可知,血液正由静脉流回心房,所以①和③正处于舒张状态,正确;B、心脏两侧的心输出量相等,即④左心室、②右心室收缩时泵出的血液量相等,正确;C、②右心室流静脉血,④左心室中流动脉血,错误;D、从②右心室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正确

9.(2019 黄冈)长跑比赛是耐力和竞技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裁判员能由远到近看清运动员,这是由于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B.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时,立即开始起跑,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脑

D.长跑过程中,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增加,深吸气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答案】D

【解析】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A错误。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此反射类型是复杂反射,B错误。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C错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

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D正确。

10.(2019 潍坊)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答案】D

【解析】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血量缓慢,有些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易于寻找,在医院输液或者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血管,A错误;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其它静脉内无瓣膜,B错误;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而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是血小板,C错误;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D正确。

11.(2019 定西)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答案】B

【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经过肺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动脉血。故选B。12.(2019 郴州)人体代谢需要排出废物,下列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A.排尿B.排汗

C.呼气D.排遗

【答案】D

【解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D符合题意。

13.(2019 郴州)血液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的液体是A.红细胞B.血浆

C.白细胞D.血小板

【答案】B

【解析】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

即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是血细胞,B正确。14.(2019 江西省)下列对人体异常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C.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

D.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答案】A

【解析】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所致,B 错误;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语言中枢,C错误;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所致,D错误。

15.(2019 泰安)下列关于人的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带解析)

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 1.(2017·苏州学业考)下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A。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过程。分析示意图可知,④和⑤为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在小肠内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彻底消化,选项A正确。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选项B错误。③为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选项C错误。X是小肠,能够吸收a葡萄糖、b 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选项D错误。 2.(2017·长沙学业考)某中学为了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举办了以“食品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漫画竞赛。下图是一幅获奖作品。请回答问题:

(1)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更应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__而平衡的营养。 (2)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们应每天按营养学家设计的“____________”均衡地吃那五类食物。 (3)购买包装食品时,除了要注意是否有QS标志外,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和____________期。 (4)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以防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食品腐败,但要遵照国家标准规范使用。 (5)作为一名中学生,当发现商家有类似漫画中的违法行为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解析】(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摄取五类食物。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①层为谷类、薯类及豆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为第①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②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⑤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细胞》

《细胞》中考专题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 ( 2分) 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液泡 2. ( 2分) 洋葱躺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3. ( 2分)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4. ( 2分) 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B. 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 甲细胞中的①具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 D. 乙细胞中的②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5. ( 2分) 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A. 擦拭载玻片后,在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 B. 用消毒牙签轻刮口腔内侧壁 C. 盖盖玻片时,一边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 D.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 6. ( 2分) 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和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A. 口腔内侧壁、自来水 B. 牙缝、清水 C. 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 D. 牙缝、生理盐水 7. ( 2分) 下列有关DNA和基因的关系,错误的叙述是() A. 基因就是DNA B. 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 每个DNA分子上具有多个基因 8. ( 2分) 在下列结构中,动、植物细胞都有的是:①叶绿体②细胞壁③细胞膜④细胞质⑤线粒体⑥细胞核() A. ①②④ B. ③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④⑤ 9. ( 2分) 动物体和植物体虽然形态.结构各不相同,但构成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0. ( 2分) 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带解析)

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 ) A.血液 B.遗传物质 C.血细胞 D.血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血缘关系的理解。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遗传物质,血缘关系近的人,遗传物质越相似。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白毛 B.兔的白毛和黑毛 C.兔的白毛和长毛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判断。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判断相对性状有三个关键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时三者缺一不可。选项A为同一表现类型;选项C不是同一性状;选项D不属于同一种生物,故选B。 3.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的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遗传信息、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D.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

【解析】选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4.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选项A 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5.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科学探究

2012中考生物精品复习资料:专题一科学探究 一、知识回顾 1. 2. 3. 过程 4. 5. 6. 1.科学探究 方法:、、、等。 2.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有且仅有个。 二、重难点解析 1.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探究方法有实验法(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模拟实验法,对照实验法,观察法(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家鸽),观察与思考,调查法(如: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资料分析等。 2.对照实验和实验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有某个条件引起的,采取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这个条件即实验变量。如何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或偶然性:控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多次实验,重复实验,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实验结果一般要计算平均值。 三、考点回顾 1.(2008年潍坊第2题).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 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答案:C 2.(2008年潍坊第31题)(9分)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 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是。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插条成活率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 答案:(1)减少插条水分散失(或降低蒸腾作用)(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3)不定根(4)实验步骤:(只要叙述合理即可得分)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组菊花插条,确定某一变量,甲组进行处理,乙组不作处理。 第二步:将甲、乙两组插条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3周,分别观察两组插条的生长状况,对插条的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5)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3.(2009年潍坊第2题)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过程中,主要采用()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答案:A 4..(2009年潍坊第15题)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 结果 组别子叶处理株高(cm)主根长度(cm)须根叶片数 a组保留两片10.1 18.25 发达26 b组保留一片7.2 14 较发达19 c 组去除两片0.8 3.8 极少9 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须的结构 B.实验组为a和b,对照组为c C.实验组为a和c,对照组为b D.实验组为b和c,对照组为a 答案:D 5.(2009年潍坊第30题)生活在弱碱性土壤中的某种植物通常开白花,有时也开红花。某 研究小组根据提供的酸性土壤、非酸性土壤或弱碱性土壤、非弱碱性土壤进行探究实验。 下面是他们在设计验证土壤酸碱度(pH)影响植物花色的实验时所提出的问题,请回答: (1)被验证的实验假设:。 (2)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相同的条件有(至少两项) 。 (4)实验的因变量是。 (5)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答案:(1)土壤酸碱度(pH)会影响花色(1分) (2)酸性(非弱碱性)土壤中的植物非酸性(弱碱性)土壤中的植物(2分)

中考生物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生物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 ①迅速张口②迅速闭嘴③闭嘴,同时双手堵耳④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下列疾病与其它对应的原因搭配合理的是()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 D.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3.人类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两型”社会理念相符合的是 A.用含磷洗衣粉洗衣 B.用塑料包装袋购物 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 D.用节能荧光灯照明 4.下面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C.释放供应能量 D.防御保护作用 5.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黑猩猩 B.猕猴 C.长臂猿 D.大猩猩 6.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这样做 A.有助减小惊吓 B.可以减弱声音 C.维持鼓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 D.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 7.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B.水、尿素和无机盐 C.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D.水、尿素和蛋白质 8.将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吞服,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消化特点看 A.胃能消化淀粉,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经胃进入小肠C.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D.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9.与人体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是 A. 细胞体有许多突起 B. 与神经相连 C. 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D. 有细胞核 10.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5~6米 B.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11.2016年春晚的杂技节目《直挂云帆》令人叹为观止,杂技演员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完成都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 B.神经纤维 C.神经末梢 D.反射弧 12.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13.病人打点滴的时候,所输入的液体不能含有() A. 蛋白质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维生素 14.在盛有一定量植物油的试管内,加入一组配制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约1小时后,试管中植物油不见了,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 胰液、肠液、胆汁 B. 唾液、胃液、肠液 C. 胃液和胆汁 D. 唾液和胃液 15.以下不属于青春期的心理特征的是() A. 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B. 学习能力增强,记忆力增强 C. 渴望父母、老师的理解与关怀 D. 一心只想摆脱父母、老师的管束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含答案)

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 1.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B. 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 C. 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2. 地球上的生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有关下图四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卷柏用孢子繁殖后代 C.银杏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D.月季有花、果实等器官 3. 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4. 清代诗人袁枚在《苔》中描写苔藓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有关苔藓和牡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和牡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B.苔藓和牡丹都有根、茎、叶 C.苔藓和牡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苔藓和牡丹都能开花结果

5.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B.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构成 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D.木本植物的茎能逐渐加粗,主要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6. 玉米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在开花期恰逢阴雨连绵,就会因传粉不足果穗缺粒减产 B.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玉米籽粒里的淀粉主要在胚芽内 D.玉米果穗上有许多籽粒是因为其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7. 2019年,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世界种子库已建成10年,其储存的种子样本已经超过100万份。下列关于种子的储存和萌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储存 B.低氧条件下种子能储存较长时间 C.只要有充足的水分种子就能萌发 D.建立种子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8. 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 A.菜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胚乳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易错题归纳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易错题 归纳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生物易错题归纳 一、吸水与失水 1、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吸收水和无机盐,根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 要器官。下图分别表示根尖的结构和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状态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甲图中的【 D】成熟区。 (2)细胞中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 (3)根吸收水分时,水分主要进入细胞内的结构是液泡。 (4)用糖拌西红柿,不久会有许多汁液流出,其原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造成细胞失水,其状态如乙图所示。 (5)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6)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 A )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 缺乏足够的营养 2.学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 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液面升降的变化 (如图一)。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外界溶液浓度。

(2)过了12小时候后观察发现:A 萝卜洞里的水变多,萝卜变软;B 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萝卜变硬,那么,此时B 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 ① (填序号)所示的变化。 (3)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小于 (大于或小于)萝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 相关知识:1.在细胞的结构中,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形态的是 细胞壁 ;控制 物质进出的是 细胞膜 ; 与吸水和失水有关的是 液泡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是 叶绿体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 是 线粒体 。 2.在根尖的结构中,如图甲所示,A 根冠 ,作用 保护 ;B 分生区 ,作用 细胞分裂 ;C 伸长区 ,作用 根尖伸长 ;D 成熟区 ,作用 根吸水和失水 的主要器官 。 二、泌尿系统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请根据泌 尿系统结构示意图和下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 (1 )人 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形成 和排出尿液,图②所示结构称之为 输尿管 ,其主要作用是 输送尿 液 。 (3)图③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暂时贮存 尿液。图中【① 】 肾脏 是形成尿 液的器官。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断 C 液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③ 】 膀胱 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 (3)若某人 胰岛素 分泌不足,则从【④】排出的液体中可检测出葡萄糖。可 用 胰岛素 制剂来治疗。 (4)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他有可能出现病变的是 肾小 管 ; 成 分 A 液(克/100毫升) B 液(克/100毫升) C 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 素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专题一科学探究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纵观东营近五年中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中对照实验的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中考中都有考查,分值在2~4分之间,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实验中设计表格、实验变量的控制,考查比较明确。预测2019年将继续加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显微镜的使用及其常见的几个问题、动植物细胞的观察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预测2019年也一定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关于细胞裂、生长和分化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进行考查,预测2019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变动不大。 命题点一科学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 3.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1)要设计对照实验;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需要数值时求多组的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设计重复组或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减小实验偶然性。 命题点二细胞的结构与观察 1.显微镜使用问题汇总。 (1)成像问题: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与玻片上的图像相比,呈180°旋转,即将试卷旋转180°,倒过来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2)移动问题: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如物像偏左上方,玻片就向左上方移动。 (3)视野亮度问题: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4)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三变: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 2.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观察。 (1)细胞的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几步:擦、滴、取、放、盖、染。其中植物细胞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染色用碘液。注意:盖的时候一定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 (2)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整合:

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人专题

2019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人专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滨州)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观察小鱼尾鳍时,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的是D B.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则出现凝集现象的是C C.某同学A细胞迅速增多的原因是体内有炎症 D.B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答案】D 2.(2019枣庄)你体验过吗?在生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这是因为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舌上刺激味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苦的感觉。有关药物到达味觉感受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静脉进入体内 B.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两次经过心脏 D.只经过1次体循环和肺循环 【答案】D 3.(2019枣庄)下表是老师展示的李某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内容,同学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认为,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镜检李某的血涂片,发现白细胞数量最多 B.李某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正常 C.李某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 D.李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答案】A 4.(2019福建)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答案】B 5.(2019泰安)下列关于人的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B.小脑协调运动,并维持身体平衡

C.在缩手反射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D.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答案】C 6.(2019江西)下列对人体异常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C.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 D.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答案】A 7.(2019呼和浩特)糖尿病的探索历程中,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下列事实与科学史不相符的是 A.狗被切除胰脏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推测糖尿病的产生可能与胰脏有关 B.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推测糖尿病的产生的确与胰腺有关 C.上述结扎了胰管的狗,还发现胰脏内的胰岛活着,推测糖尿病的产生可能与胰脏中的胰岛有关 D.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胰岛素并命名 【答案】B 8.(2019遂宁)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醉酒人的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此人的小脑 B.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带解析)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生物分类的图解,其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生物正确的是( ) A.桃树、酵母菌、流感病毒 B.草履虫、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C.醋酸菌、蘑菇、眼虫 D.小麦、醋酸菌、甲型流感病毒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分析图示,①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细胞核、有叶绿体,属于植物;②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细胞核,属于细菌;③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2.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 ) A.形态特征 B.内部构造 C.生理功能 D.生存环境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将生物划归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单位,叫做生物的分类,生存环境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3.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最近七年,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了279种鱼类、15种哺乳动物、4种鸟类、88种蜘蛛、46种蜥蜴等近千种新生物。科学家进行如上归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生存环境 B.形态结构 C.运动方式 D.生活习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对于动物要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以及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4.小李同学把小麦、杨梅和雪松归为一类,把卷柏、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小李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种子的有无 B.果实的有无 C.根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卷柏、海带和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小麦、杨梅和雪松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其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 【互动探究】 (1)根据生活环境,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水生:海带;陆生:小麦、杨梅、雪松、卷柏、葫芦藓。 (2)根据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小麦、杨梅、雪松、卷柏。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海带、葫芦藓。 5.下表列出了四种植物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

人教版初中生物分专题总复习

专题一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 2.作出假设: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 3.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科学地设计实验,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4.实施计划:严格执行探究方案,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记录。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通常采取多个个体参与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 5.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若假设不正确,需重新提出假设进行新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6.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二、初中生物学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多个参与原则(或实验重复多次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三、易考点梳理: 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实验变量: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个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 实验组:通常是接受你所设计的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6.做结论: 结论要符合实验目的; 结论里一定要含有变量;结论要符合实验结果. 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1、1665年,英国虎克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病毒既没有细胞结构又比细胞体积小得多的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它具有流动性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即DNA。克隆羊最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 ④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A、植物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B、植物细胞细胞质内有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还有充满细胞液的液 泡(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

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四专题演练

专题四专题演练 1.(xx·武威)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蛋白质D.钙 2.(xx·荆门)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腺、胰腺和小肠腺,属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 B.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壁的单层上皮细胞,有助于小肠消化食物 C.人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会厌软骨除吞咽外均盖住喉口 D.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3.(xx·衡阳)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4.(xx·邵阳)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受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若需要你在车祸现场施以急救,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和急救时加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 A.静脉,伤口近心端B.静脉,伤口远心端 C.动脉,伤口近心端D.动脉,伤口远心端 5.(xx·泰安)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A处是肺循环的肺部毛细血管 B.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 C.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DE表示肾小管 D.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6.(xx·绵阳)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组织的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7.(xx·烟台)人体的血液流经肾脏时,每天大约形成180升的原尿,但只有1.5升的尿液排出体外,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图中的( )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8.(xx·衡阳)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专题训练 2021年广东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 1.人类的食物中有多种物质,其中不能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的是() A.米饭B.肉类C.食盐D.蔬菜 2.下列病症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 B.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少铁 D.夜盲症——缺少维生素D 3.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4.如图所示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向各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①、③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清水,②、④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唾液,充分搅拌,如图处理5分钟,然后向各试管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滴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②内溶液 B.①、④号试管构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C.本实验中把唾液换成胃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D.设置试管③和试管④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5.下面关于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葡萄糖 B.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 C.蛋白质在小肠中被分解为氨基酸 D.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6.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人群,哪种饮食方案不合理() A.糖尿病患者排出大量的糖类,应多补充含糖量高的食物 B.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C.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应多补充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D.小芳最近牙龈经常出血,应多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 7.如图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8.散步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外界到肺的路线: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 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疫情期间外出需做好个人防护 D.吸入的氧气最终在血液中参与呼吸作用 9.如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word

2018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分)(2018?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 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

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B 2.(1分)(2018?郴州)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 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单元突破】七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圈中的人专题整合复习卷(四)

专题整合复习卷(四) 生物圈中的人 时间:45分钟一满分: 100分题一序 一二 总一分 结分人核分人 得一分 一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我国,一些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容易得夜盲症,这是因为他们的饮食中缺少(一一).A.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维生素D 2.食品安全事关人的健康.下列做法中, 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一一).A.购买快熟面时要看保质期B .青菜买回家后要清洗干净 C .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D. 染色馒头 蒸熟可以食用3.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 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一一).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B .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C .对脂肪的消化能力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4.下列关于合理膳食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一一).A.只要供给足够的巧克力二 鸡腿,就能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需要B .蔬菜中含有纤维素, 而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而可不食用蔬菜C .面粉是我国膳食中的主食, 多吃面粉身体就会健康D.既要保证供给一定数量的各种营养物质, 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5.2011年3月21日, 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 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一一)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空气污染指数(A P I )0~5050~100100~200200~300>300 空气质量状况Ⅰ(优)Ⅱ(良)Ⅲ(轻度污染 )Ⅳ(中度污染)Ⅴ( 重度污染)A.优B .良C .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 6.左下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二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一一) .A.收缩二 缩小二下降B .舒张二扩大二下降C .舒张二 扩大二升高D.收缩二 扩大二下降一一一一 7.右上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有答案))

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选择题 1.同卵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 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DNA位于染色体上 B.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C.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 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 3.我国春秋末期的大军事家孙武,世称孙子,是古乐安即今广饶县人,其第22代嫡长孙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孙武身上继承下来的是 A.显性基因 B.Y染色体 C.X染色体 D.常染色体 4.关于人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Y B.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c.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 D.精子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都是23条 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及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A.44+XY和X、Y B.22+XY和X、Y C.44+XY和22+X D.44+XY和22+X、22+Y 6.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7.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 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 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8.鸡冠有两种性状,玫瑰冠和单冠。如果亲代个体都为玫瑰冠,后代个体有玫瑰冠和单冠,(用R 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玫瑰冠是隐性性状 B.单冠是显性性状 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D.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9.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试题。

生物中考复习试题附参考答案 1.“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300万年前,“东非人”生活在距今175万年前,下列哪项是“东非人” 较“露西”少女高等的本领 A .两足直立行走 B .使用工具 C .制造简单工具 D .产生语言 2.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途经是 ①效应器 ②感受器 ③神经中枢 ④传入神经 ⑤传出神经 A .②→④→③→⑤→① B .④→②→③→①→⑤ C .①→④→③→⑤→② D .③→⑤→③→④→② 3.有一种动物有口无肛门,它是下列的哪种动物 A .水蚤 B .乌贼 C .海葵 D .蜘蛛蟹 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 .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 .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 .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5.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哪些是属于无性生殖 ①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大豆秧苗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 ⑤鸡蛋孵化出小鸡 ⑥“落地生根”的叶片边缘长出许多小植株 ⑦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 A .①②③ B .⑤⑥⑦ C .③⑥⑦ D .②④⑤ 6.一位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生物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 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 A .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 .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 .该物种的化石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都有 D .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7.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 至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A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8.夏季即将到来,西瓜甘甜可口,是清凉解暑的佳品。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西瓜果实的是 A .受精卵 B .胚珠 C .子房 D .花托 9.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钙 铁 维生素C 维生素D

2016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键入文字] 2016 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 分)(2014?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