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剪纸中的数学信息窗3

剪纸中的数学信息窗3

剪纸中的数学信息窗3
剪纸中的数学信息窗3

三、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

信息窗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38-40页,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出示flash课件)

一、5/6的分数单位是() 3/8是()个1/8

6/7是6个()/() 6个1/11是()

二、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28/45-13/45= 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题说出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

生:5个十八分之一加7个十八分之一,是12个十八分之一,得数是12/18.

13个十五分之一减去4个十五分之一,是9个十五分之一,得数是9/15.

活动二:情境导入新知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们看。(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

活动三:同分母分数连加的学习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生:甲、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乙、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丙、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

丁: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板书,在后续教学中解决。)师:我们先来解决丙同学的提出的问题,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

式?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根据以往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5+2/15=3/15 3/15+8/15=11/15

1/15+2/15+8/15

师: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三个分数直接连加,计算更加简便)

教师板书:1/15+2/15+8/15

活动四:自主探索

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正确的计算出算式:1/15+2/15+8/15= 的结果,分组讨论。

(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生甲:1个十五分之一加2个十五分之一在加8个十五分之一,是11个十五分之一,结果是11/15

生乙:我认为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5,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加起来就可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法则吗?(概括能力的培养优秀生)

生:同分母分数连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教师及时评价)

……

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连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指名说一说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法则,多范围练习,及时了解全班学生掌握情况。

活动五:同分母分数连减的学习

师: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列算式,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

教师友情提示:总数是单位“1”,计算过程中这个1应该如何处理。自主计算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思路。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1/9-5/9=

2、1-(1/9+5/9)=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生:1可以用假分数9/9表示,这样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9,就是9个九分之一减去5个九分之一再减去1个九分之一,结果是三个九分之一是3/9

生:因为分母都相同,所以分母不变,我只把分子相减,结果是3/9 生:我的结果是1/3,得数应该约分成最简分数。

生:我先算出花鸟和人物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9+5/9=6/9,然后用1-6/9=3/9=1/3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合理的评价)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能把你的想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方法吗?

(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同分母分数连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

活动六: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随意找出其中两道题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学困生),集体订正。

自主练习2、3自主完成;

自主练习4,同桌交流做题思路在独立完成。

活动七: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掌握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 1/15+2/15+8/15=1+2+8/15=11/15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1/9-5/9=3/9=1/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39-40,自主练习5-10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正确的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 3、 正确分析和解答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填空(1)29+59表示( )个19加( )个19

,一共是( )个19

,就是( )。 (2)34-14表示( )个14减( )个14

,还有( )个14

,就是( )。 2、计算1/6+5/6+1/6= 5/9+2/9+8/9= 7/12+2/12-3/12= 1-1/3-1/3=

3、指名说出同分数分母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4、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5、

6、8、10认真审题,注意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

5、

自主练习7,开火车口答的形式完成,关注学生的熟练程度。 6、 自主练习9,小组交流讨论后完成

指名说出如何正确的填出括号里的数,集体订正。

7、 补充练习

(1)125+225+325+……+2225+2325+2425

= (2)1-5/9-4/9=

(引导学生探索,当分子相减为零时,所得的结果应怎样书写,为什么?)

8、 归纳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回答提炼重点,概括归纳。

(锻炼培养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结板书: 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只能分子相加减,分母还是原来的分母。 ②运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

③整数1可以化成同分母假分数,进行计算。

④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⑤有括号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就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但括号内计算的结

果可以约分时,不必急于约分,等到和括号外的分数计算后,可约简的再约简。

意: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只能分子相加减,分母还是原来的分母。 ②运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

③整数1可以化成同分母假分数,进行计算。

④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⑤有括号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就先算括号内,再算

括号外,但括号内计算的结果可以约分时,不必急于约

分,等到和括号外的分数计算后,可约简的再约简。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奇妙的剪纸》教学案例及评析.doc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奇妙的剪纸》教学案例及评析 执教:南京市五所村小学沈洁 评析: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金春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分析]: 这次的实践活动是结合《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安排的,活动的安排大致分为两段:第一段,简单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以及在我国民间广为流行的情况,并出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第二段,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一些知识和技能独立或分小组自由进行创作,最后组织交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的绚丽,培养他们对民族、对人民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形状各异的轴对称图形,使得学生有机会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深化对周对称图形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意识。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的绚丽,激发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剪纸图案 [教学实例及点评]: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剪刀和蜡光纸。 师:没错,这是一把普通的剪刀和一张普通的蜡光纸,可别小看了它们,就是它们创造了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剪纸。 师: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能剪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 课件出示剪纸作品欣赏: …… …… (师相机介绍:这是迎春纳福的图案、这是喜庆吉祥的图案、这是以十二生肖为创作题材的彩色剪纸作品……还有山水、花鸟、昆虫、人物……) [评:教师把课前搜集到的剪纸图案和书上的图案集中在一起,有层次地分类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的、生动的感性材料,创设了感受剪纸文化的意境] 生1:哇! 生2:真好看! …… 师:刚才大家欣赏了这么多剪纸作品,你有什么感觉吗?

初中数学剪纸剪出的中考题

初中数学剪纸剪出的中考题 剪纸是一门艺术,一张纸可以剪出形式多样的图形。近几年来,以剪纸为题材的中考题出现较多。它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轴对称方面的知识。解这样的题目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就能很好解决。 例1 如图1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二次对折后沿虚线(虚线与斜边平行)剪开,则将所得图形①展开后是() 解析:根据图形可知最后剪掉的是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因此答案选B。 例2 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如图2),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三角形 B、矩形 C、菱形 D、梯形 分析:根据纸片对折两次,知道最后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且至少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因此答案选C。 例3 如图3①,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3②,再对折一次得图3③,然后用剪刀沿图3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是()

分析:剪掉的是中间部分,并且是菱形,再根据对称轴是原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可知,答案选C。 例4 小强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4①,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4②,再对折一次得图4③,然后用剪刀沿图4③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应是() 分析:剪掉的是中间部分,并且是正方形,再根据对称轴是原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可知答案选D。 例 5 如图5,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则所得图形展开后是()。 分析:根据对折三次,知道最后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三条对称轴,又因为剪掉的是外面的部分,每个部分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故可知答案选C。 同学们只要平时多注意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做此类题易如反掌。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第三单元 剪纸中的数学 ——分数加减法(一)单元备课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乘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月份;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学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约分等知识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例、有根据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探索和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点 难点 重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难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措施 1、 1、借助直观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2、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感受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 3、 3、意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4、 4、视类比、比较、明晰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 准备 口算卡片、小正方形、情境图、课件等 课时安排 信息窗1 剪纸 2课时 信息窗2 剪纸 2课时 信息窗3 作品统计 1课时 信息窗4 展板布置 2课时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古沟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第 1 页共 4 页)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的特征:围绕中心转动。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2019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奇妙的剪纸》实践活动设计精品教育.doc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奇妙的剪纸》实践活动设 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奇妙的剪纸》实践活动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奇妙的剪纸》实践活动设计[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实践活动P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在剪纸图案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轴对称图形。 2.在观察、交流、制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美,启迪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本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总的设计理念] 奇妙的剪纸是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识后所进行的一节

数学实践活动课。先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剪纸作品,介绍其艺术特点,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与剪纸的密切联系形成认识,然后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独立模仿或分小组进 行创作,最后进行交流。 在本节课的设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操作,将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具体来说,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巧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经历四次尝试制作剪纸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不断总结经验,认识不足。 2.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独立尝试后,展示交流,每个学生一种思路,一点经验,几十个学生就会汇总多种想法,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技能的形成,更关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欣赏图案,评比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本册的具体目标 ●数与代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统计与概率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的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第三单元乘法 第四单元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元、角、分与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

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 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该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 案例1 《买文具》教学实录(一)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 1 除法计算法则: 2 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 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如246÷6=(商是2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4 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

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 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乙:1584÷6 6 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 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 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最新最全)

北大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1、只要是平均分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就有几个0。(如:30÷5 = 6)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 ...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1.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 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 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计划安排一些围绕数学课本展开的一些实践活动,再安排一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趣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 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说课稿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 2、本课属于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运算范畴。 本节课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法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直观的图形演示,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3、目标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 整数是从一个一个数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个经验。 分数是建立在等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并且是不可分的,儿童生 1 / 6

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 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教材地位、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有具体的操作

二年级数学上册《趣味剪纸》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趣味剪纸》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9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在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在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操场看凯蒂下课和小朋友们游戏的情况。你们高兴吗?瞧,你看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根据图意编故事。 二、探究新知: 1、现在凯蒂正在和小朋友玩什么。?图上的小朋友都有在玩什么?说了些什么?(2个小组代表说故事)

作纸灯笼、每串9个、一共能剪多少串?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剪纸灯笼的同学每串剪9个,一共能剪多少串? 一串幸运星的有9个,有6串,一共有多少个? 每行剪纸有9幅,有4行,一共有多少剪纸? 凯蒂见大家那么聪明,她想请大家帮忙算算7串灯笼,每串9个,一共能剪多少个?你愿意帮忙吗?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我们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小组里摆一摆,编一遍,说一说。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编制的儿歌呀? 用加法加出来的、用口诀算出来的…… 你们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9的口诀吗? 咱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试着自己整理一下,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 2、刚才我们编制了儿歌,现在我们就借助儿歌来编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 师生合作,共同总结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关记忆。 3、刚才我们编制了9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有多少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有多少同学在玩转圈?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

新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教案(最新编辑)(20200225113936)

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 ——分数加减法(一)单元备课 _五_年级 班 主备人江光云 授课人 教材 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 分,又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乘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月份;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学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 10以内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约分等知识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例、有根据的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探索和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难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 学措施1、 1、借助直观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2、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3、意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4、4、视类比、比较、明晰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正方形、情境图、课件等 课时 安排 信息窗 1 剪纸 2 课时信息窗 2 剪纸 2课时信息窗 3 作品统计 1 课时

初中数学八上 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剪纸欣赏》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剪纸欣赏》 一、优秀的剪纸产于何地 我国各地均有剪纸习俗,风格迥异,做工良莠不齐,题材各有不同,剪纸材料千差万别.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按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单色和点彩. 剪刀剪纸,历史悠久,但由于加工数量的限制,而且细 微难刻画,逐渐被刻纸取代.刻纸的优势在于,以此可以加工 多张,刀法变化多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作为剪纸艺术的分 支,已经在我国处于主导地位.单色剪纸和点彩剪纸,尽管各 有千秋,但是,真正的优秀剪纸,应属单色,因为单色剪纸, 突出了“剪”的艺术主题,来不得半点虚假.而点彩剪纸,俗 称“三分剪,七分染”.所用品色很短时间内就会形成污染 并脱色,脱色的剪纸毫无欣赏价值. 真正优秀的剪纸,当属江苏的扬州和天津的杨柳青的单色剪纸,两地的剪纸,以造型优美、纸张考究、刀功犀利而著称,就其渊源,扬州和杨柳青,皆为举世闻名的书画艺术之乡,两地的剪纸艺术在深厚文化底蕴烘托下,自然卓越不群. 二、历史悠久的杨柳青剪纸 杨柳青剪纸向其他美术品类借鉴表现形式丰富自己.比如这些年兴起的国画形式的剪纸有中堂、条幅、横批、通案、扇面等;内容有花鸟、草虫、人物、山水、脸谱等,还有美术家参与创作的剪纸.其类似年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新颖.特别是在传统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杨柳青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门神、缸鱼、婴戏娃娃等.传统年画往往不被一些新家庭接受,刻成精美的剪纸后,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被青年人接受,而且深受喜爱.杨柳青人绣花的“花样子”都是来自于剪纸图案.这些花样子有门帘、窗帘、墙布(墙围子)、枕套等,还有用于服饰,儿童戴的花兜兜,俗语称“供花”,也有人在祝寿的寿面、寿桃上用福寿等剪纸覆盖,俗称“饭花”等.几十年前,杨柳青高家花样子远近闻名,人称“高花样子”. 三、剪纸的艺术鉴赏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最全)

1、只要是平均分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 ...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

的位数减去1。 ( 1.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 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③平移方法: 注意:点和点对应,边和边对应。 … 1.平移是整体移动。 2.要知道平移了几格,只需找到一个顶点,数出这个点平移的格子数,就是整个图形平移的格数。(也可以将每一个点平移了再依次连起来) 3.画出平移后,必须找到所有顶点平移后各点的位置,再按顺序连起来。 ④左右对称图形距离对称轴近的另一边也近,距离远的另一边也远。 ⑤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 ⑥镜子中的数学:左右对称图形左右正好相反,上下对称图形,上下正好相反。发现镜子中的人和照镜子的人左右方向正好相反。时钟在镜子中的对称,以12和6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即11点在镜子中是1点,只有12点和6点不变。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3《解决问题—剪一剪》

图形的运动(一) 解决问题:剪一剪 教学内容:教材P32页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出的图形,找出规律,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剪纸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发现图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层次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剪纸艺术吗?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剪纸是我国的瑰宝,于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同时请仔细观察图案中存在什么现象?(剪纸简介) 师:这些剪纸漂亮吗?你们想学习剪纸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剪一剪。板书:剪一剪观看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1、老师在这些剪纸作品中选出了四幅剪纸,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课件出示剪纸) (1)学生独立判断。(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这里有一些剪好的剪纸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如何证明? 二、探索新知。 同学们真棒,看来同学们对刚刚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例4。 例4:你能剪出像右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 1、知道了什么?学生读题、观察后交流。 师:这些小人有什么特点?(生: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手拉手的4个小人也是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太棒了,观察的真仔细!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4个小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2、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共同探索后汇报交流。 一下子剪4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那怎样能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小人呢?请你根据刚刚的经验认真思考。(小组讨论。)(1)先剪出1个小人。怎样剪呢? 汇报剪法。首先把一张纸对折,在对折线这一边,也就是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然后沿线剪开,展开就是1个小人。

三年级数学《奇妙的剪纸》实践活动设计

三年级数学《奇妙的剪纸》实践活动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实践活动P62~63页的内容。 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在剪纸图案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轴对称图形。 2.在观察、交流、制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美,启迪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本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奇妙的剪纸”是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识后所进行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先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剪纸作品,介绍其艺术特点,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与剪纸的密切联系形成认识,然后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独立模仿或分小组进行创作,最后进行交流。 在本节课的设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操作,将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具体来说,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巧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经历四次尝试制作剪纸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不断总结经验,认识不足。 2.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独立尝试后,展示交流,每个学生一种思路,一点经验,几十个学生就会汇总多种想法,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技能的形成,更关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欣赏图案,评比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当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指名口答,并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2.师讲述: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其它一些艺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创造出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 多媒体播放有关剪纸艺术的短片,内容包括:介绍剪纸的历史,各式各样的剪纸图案以及用剪纸图案装饰的墙壁、黑板报、窗户等画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完整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 2、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 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如246÷6=(商是2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4、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 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 “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 “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乙:1584÷6 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综合实践活动奇妙的剪纸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主题奇妙的剪纸;一、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对折法、连续折剪法、三角折剪法、五角;2、通过探究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感知事物;3、通过了解剪纸历史、起源,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纸、垫板、橡皮、铅笔、三角;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作品;活动1可爱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学生深入浅出、 --------------------------------------------------------------------------------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主题奇妙的剪纸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对折法、连续折剪法、三角折剪法、五角折剪法等基本技法,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剪出对称图案、连续图案、并尝试设计图案、创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探究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感知事物、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3、通过了解剪纸历史、起源,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创造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以及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剪刀、刻刀、纸、垫板、橡皮、铅笔、三角尺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作品。 活动1 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完成比较简单的对称图形剪纸的学习过程。 2、通过剪纸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剪纸艺术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对折法和连续折剪法的剪纸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折剪法中折、剪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剪刀、纸、铅笔、橡皮等。 老师准备: 多教学课件,剪纸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展示漂亮的蝴蝶剪纸,学生欣赏,教师提问:如果让你又快又好的剪一只蝴蝶,你怎么做呢? 2、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什么是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动手尝试,自主探究 1、剪单独对称图形 大展幕上出现兔子、金鱼等几种动物图案。学生任意选一个来剪,在动手实践中总结剪对称图形的方法:折、画、剪、展,学会对折的剪纸方法。 2、剪二方连续对称图形 大展幕上打出二方连续对称图形:两只漂亮的大蝴蝶。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从而了解此图需要对折几镒,折、画好后应从哪边来剪。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初步学会连续折剪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来剪4只连续的小老鼠,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效果。 (三)、掌握技能,创新设计 1、在学习了对折法和连续折剪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由创作,利用手中的剪刀和彩纸,剪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花草、树木等图形,每个小组组成一幅大的剪纸作品。 2、教师放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学生动手创作,并把自己剪好的作品贴到前面的展板上,比一比哪个组创作的作品又多又好。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单元测试卷 (除法、图形的运动) 班姓名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90÷3= 0÷8= 125×8= 270÷9= 280÷7= 250×4= 125+75= 3×25= 80+20÷5=240-200÷4=320÷4×2=(100+20)×5=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第(4)题。(9分) (1)365÷6=(2)804÷4= (3)685÷5=(4)308÷7= 三、计算下面各题。(12分) 728÷8×3 126+176÷4 744÷(2×3)300-300÷6 四、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 ( ( )……( ) 下期教学质量评估检测题·小学三年级数学·第 1 页共 21 页

(2)填一填。 246÷2=303÷3= 四、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开始除起。()(2)汽车的前进、后退属于平移现象。()(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4)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有0。() 五、填空。(8分) 1、()÷2=32……1,()÷4=20……2。 2、25÷5,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上最小填()。 3、陀螺的转动属于()现象,缆车的运动属于()现象。 4、要使628÷商是2位数,里最小应填(), 要使628÷商是3位数,里最大应填()。 5、÷8=105 ……,被除数最大是()。 六、看一看,填一填。(8分) 1、下面的交通标志你认识吗,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画“√”。 246 2 303 3 下期教学质量评估检测题·小学三年级数学·第 2 页共 21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