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教学法之八掌握学习法

新课程教学法之八掌握学习法

新课程教学法之八掌握学习法
新课程教学法之八掌握学习法

新课程教学法之八掌握学习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在从事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对教育研究所作的贡献并不亚于心理学,特别是它关于“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是对现代教育重大的贡献。就当前课程改革来说,“掌握学习”理论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布卢姆所研究的“掌握学习”,以“人人都能学习”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现实,以现有条件来改变现状,以存在着个别差异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为前提,以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来实施,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会学校应教的东西。

一、卡罗尔的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这种思想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对学生的指导。以后,从17世纪的夸美纽斯、19世纪的赫尔巴特都以不同的方式强调这一思想。上世纪60年代卡罗尔(J.B.Carroll)设计的“学校学习模式”,为掌握学习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卡罗尔认为,传统上学生的能力倾向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倾向高的学生能学复杂的教材,能力倾向低的学生只能学习最基础的概念。但卡罗尔也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具有学习好的潜能,只是所需要学习的时间不同而已。能力倾向高的学生学得快,能力倾向低的学生学得慢,因此,学生只能分成学得快的和学得慢的。

卡罗尔认为,学习程度的高低与学生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与他真正需要的学习时间成反比。也就是说,要学会一个概念,谁需要的时间越短,他的学习程度就越高,需要的时间越长,他的学习程度就越低。那么,什么是学生的所用时间呢?学生的所用时间由两个变量决定,一个是学习毅力,另一个是学习机会。前者是指学生自己积极投入的时间,后者是指学校给予的固定学习时间。例如老师给予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假设是四节课)的时间去学习技巧运动,这是学习机会,某学生在这四节课的时间里,由于愿意积极投入,四节课认真学习,结果是学会了许多技能;另一名学生由于不愿意积极地投入学习,所用的时间很少,效果当然不如前一位学生。什么是所需时间呢?卡罗尔指出,学生学习的所需时间由三个变量决定,一个是能力倾向,谁的学习能力强的,所需时间就越短;第二个是理解能力,谁的理解能力强的,花费的学习时间也越短;第三个是教学质量,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所需的时间,教学质量高的老师上课,学生学会某些概念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例如在学习背越式跳高这个练习中,能力倾向强的学生容易掌握动作要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也能很快地理解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原理,从而缩短了学习所需的时间;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形象化的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了跳高的基本原理,学习的效果显著提高,学

习所需的时间也就缩短了。卡罗尔把这五种变量,归纳为决定学习程度的因素。

卡罗尔所研究的理论对学校教育的指导

意义在于,学校必须充分地考虑决定学生学习

程度的五个因素,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

组织好优良的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教学质

量,学生的学习程度就有得到提高的保证。因

此,他的结论是:如果学生的能力倾向在学习

开始时是呈正态分布的,学校给予所有的学生完全相同的学习机会(时间),那么,在学习结束时所得到的学习成绩也会是正态分布的;但如果学校的教学形式、教学质量和规定的时间可以适合于各个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那么大多数学生就能够掌握所学的内容。例如,我们在教学篮球时,给予所有的学生同样的练习方法与练习时间,排除了课外自己练习的可能性,学期结束时,学生对篮球这一项运动掌握的程度虽然都有提高,但分布状态是和开

始学习时是一致的,即大家都得到了一定

的提高,但好的还是好的,差的还是差的。

如果在教学中,可以因人而异地实施教

学,老师给予不同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时间

和指导,学期结束时原有的分布格局就会

被打破,进步的幅度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与开始时的能力倾向的相关就会变得很

小。

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布卢姆在卡罗尔的“学校学习模式”的启示下,进一步研究了学生在学校学习条件下影响学习的因素,并证实了大部分学得慢的学生显然可以达到学得快的学生一样的学业成绩水平。尽管学得慢的学生花的时间与得到的帮助比其他人多些,但他们确实能够学会应该学会的东西,并且,也能够应用于解决新问题。因此,布卢姆提出:只要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和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反之,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更大。这样,“适当的学习条件”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什么是布卢姆提出的“适当的学习条件”呢?布卢姆认为,影响学校学习有三个主要变量,即是他所提出的“三大教学变量”:先决认知行为、先决情感特点和教学质量。其中两

个是先决性的条件,是指学习前的基础,先决认知条件是说,在学习一件事物之前,人的认知程度,是否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先决情感特点是指,在学习新事物之前,人在情感上对新事物的态度。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准备进行支撑跳跃的教学,此时,学生的先决认知条件是,是否有过任何支撑跳跃的经验,如对“撑骆驼”(跳背游戏)的熟悉程度、对双脚起跳动作的习惯程度等,而先决情感特点是指,学生对跳跃运动本身的喜爱与兴趣,他们的经验里对跳跃运动可能产生的伤害事故是否存有戒心?如果说,在学习支撑跳跃动作之前,这些问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那么,这个先决条件就是成熟的,学习就变得简单而容易了。第三个变量是“教学质量”,和卡罗尔同样,布卢姆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认为学校有很多机会在学生的学习上造成实际的差异,是由于教学质量而造成的,因为教学质量是由学校和教师直接控制下发生变化的,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过程有着明显的重要影响,学生成绩差异中四分之一可由教学质量来加以说明,因而教学质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变量。

布卢姆在卡罗尔关于学习时间理论

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他认为,学生学习

的“所用时间”是由两个变量构成的,

一个是“可用时间”,一个则是“实用时

间”。所谓可用时间是指学校给安排的固

定的教学时间,一般不会做重大的变动,

因为这牵涉面较广,比较复杂,课程设

置一般都是固定的。因此,这个可用时间可以看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或直接是固定的变量。与可用时间相对的是“实用时间”,布卢姆指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即学生真正专心于学习的时间。实用时间和可用时间在学生的学习中有很大差别,例如两个学生在同一学习环境中学习篮球,一个学生用了一节课的90%的时间主动学习,而另一个学生虽然也上了一节篮球课,但只投入了30%或更少的时间于主动学习,这样,在同一节课中,两人的学习在质与量上显然就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个例子很类似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奕秋”,下棋高手奕秋教诲两个学生学下棋,一个学生全神贯注于听奕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则一心以为会有美丽的鸟儿飞过,虽然一起在听讲,其实心不在焉,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布卢姆在卡罗尔关于学生能力倾向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在以前的许多年里,测试人员经常使用智力和能力测试手段来预测学生今后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测试的相关程度并不高,这种测试,现在被我们叫做IQ(智商)的,在儿童3-7岁时是可变的,而在以后几年的受教育过程中,智力水平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布卢姆把智力和能力倾向看作是在学校学习中具有高度稳定特性的。那么,学习成绩的差异在于什么呢?这就是布卢姆所说的“先决认知行为”,布卢姆指出,学习成绩大多由学生具有适合以后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先决认知行为的程度来决定的,它们的相关可达到0.50至0.70,因此,甚至它可以替代以后成绩预测中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试。同时,这种先决认知行为的更大特点是,它可以作为后续学习的基础,而一旦获得了新的学习知识,又可能成为第二个学习阶段的“先决条件行为”。这在体育学习中有些类似我们所提的“运动迁移”,在具备了篮球运动基础之后,学习橄榄球和手球就变得容易得多;在获得了田径运动的基础后,对今后学习任何一项运动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个观点正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高中课改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三、任务分解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两个“先决条件”。布卢姆认为,能否掌握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先决认知行为(这里很感谢布卢姆先生用了“行为”这个字眼,使我们体育教师对它的认识能更接近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布卢姆认为第一个先决认知行为可以是初步学习的基础,而掌握了的初步学习内容又可能成为第二个先决认知行

为,为进一步的学习作为基础,如此不断的发展。

反之,如果,一个学生并不具备第一个先决认知

行为,他在基础学习中就不能获得必要的成绩,

就不可能形成第二个先决认知行为。这对于体育

教学尤为重要。例如,许多教师在教篮球时总是

把“熟悉球性练习”作为一开始学习的内容,其

实,用布卢姆的先决认知行为来看,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学生在学习“熟悉球性练习”之前并没有任何“先决认知行为”可言,即是他们不具备任何有关球性的先决认知行为,因此,学习“熟悉球性练习”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内容,而教师又把“熟悉球性练习”作为后续篮球练习的先决认知行为,这种教学显然是效果有限的。

联系起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讲求的是“小步子”与“不断强化”。所谓“小步子”,就是讲的一小步一小步地分段进行教学,是把一个完整的任务分成若干个片段任务,来实施教学,当第一个小步子尚未完成时,第二个小步子就不能“跨出”。这种任务分解式的教法,现在仍然是我们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

四、掌握学习的特点

(一)可操作性强

布卢姆所实施的“掌握学习”具有任何教师都可以进行操作的特点,他把实施方案设计成几个具体的步骤:

1.向学生介绍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和“学到什么程度”等等;

2.进行教学,教师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教学单元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来进行,用通常的班级教学形式,开始第一单元教学;

3.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和评价,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第一单元教学的内容;(到此为止,似乎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新方法。)

4.矫正与巩固。对凡未

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教师采

取适当的矫正手段来帮助他

们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矫正的

方法是很多的,如重新阅读教

材、提供新的辅导材料、进行

个别辅导等;

5.对未达到掌握标准

的学生,在经过矫正后,再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

6.教师不断地重复上述步骤,一个单元接着一个单元地进行,直到课程全部学完;

7.学完全部单元后,对全班进行总结性测验与评价。

第4、5点是掌握学习的教学方法中的灵魂,下面一张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掌握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可行性强

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并不难掌握,通过了几个关键做法,使掌握学习的教学法可行性大大提高了。

1.改进学习过程

布卢姆把掌握学习中的反馈与矫正看作是在同等教学条件下帮助学生具备新的先决认知行为,因为,当学生所具备的先决认知行为越多,他们就会越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就会投入更多的积极学习的时间。这个过程往往是其他教学方法中被忽视的。

2.改进教材和教育技术

布卢姆认为教科书是

学校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教科书的编写当然是

要解决帮助老师改进教学

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

影响不大,除非教师对新

的教科书或新课程受过许

多训练。布卢姆研究发现,

由教科书或由教师提供一

种“先行组织者”的做法是有相当影响的,并且,如果把先行组织者的做法与增加最初的先决认知条件以及掌握学习中的反馈与矫正三者结合起来,其效果将是最佳的。

所谓“先行组织者”,我们可以把它认识为先期培训与教学展示,这两者对“掌握学习”

展示,可以让所有参与学习教学的老师更

进一步地理解这种方法的精髓与实质。

3.改进同伴小组

布卢姆认为在小学阶段,家庭环境对

儿童学习的影响是最大的,而在中学阶

段,同伴小组的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

消极的,都可能是很强的。因此不断优化小组组合也是提高掌握学习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4.改进教学

布卢姆指出,要使教师认

他们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方式,

对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

样教师才能为班级里更多的

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他

的研究表明,如果将课堂上的

增加提示、参与、强化和掌握

学习结合起来,对教学的效果

更为有益。

以上是对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的一些介绍。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这种掌握学习

的教学方式应该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特别是有关先决认知条件的理论,对体育教学如何真

正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来选取教学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

标准的适切性,根据实验情况,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叉培训。3.培训目的:(l)被培训者对新课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与理念上的认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重点总结

1、什么是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教育与音乐两个领域的重要范畴。在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美育、文化教育乃至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音乐领域中,音乐教育是社会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重要活动基地。前者称为普通音乐教育;后者称为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将音乐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传承文化,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音乐的专门技巧,从事音乐的各项理论研究,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教育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2、音乐教育的分类。 音乐教育一般又被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这四类。 3、教育学会包含哪些教育委员会? 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职业音乐家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社区音乐活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 4、美育的特征主要有: 1、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 2、美育寓于具体形象、具体情感之中。 3、美育寓于娱乐、欣赏之中,而非乏味说教中。 4、美育是主动的创造的,而非被动的灌输性的。 5、音乐教育的目标 1、实施美育——美育目标 2、传承文化——文化目标 3、学习音乐——学科目标 6、什么是音乐教育学? 音乐教育学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之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是揭示人类社会中的音乐教育规律,音乐教育目的,音乐教育形态和特点的一门教育科学,是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音乐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音乐教育学研究的范围 (一)、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 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史学等等,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价值论等基本问题;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中的感性把握与审美体验;社会学与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音乐;音乐教育史:研究人类社会各阶段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和音乐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 9、当今我国的音乐课程体现了哪些音乐教育哲学观? 从政治教育转向人文教育,从学科知识技能教育转向重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教育,从忽视个体转向重视学生个性及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国人文、审美和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主要体现了美育论和实践论的哲学观。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完整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通过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适用于大专层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及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具有参与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愿望;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评价论、教师论、教研论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备课、上课工作。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二者的紧密结合,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的教学,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中应适当组织学生讨论或试讲,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故该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模拟教学(主要是微格教学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中外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相关见习、实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102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为34学时,实训教学68学时。 页脚内容1

小学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我并没有认真地去研读过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我开始学习其他教师的论文,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教师的论文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新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因此,带着疑问,我认真地学习了这个新课标,再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

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1、师生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

谈谈自己对音乐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谈谈自己对音乐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刘新庄学校马晓方 关键词:新课程内容教学理念转变审美 兴趣语言 摘要:任何学习都必须通过学生接受才能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 气氛。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气氛时,精神才 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 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正文: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再适应素质发展的要求。为此,国家进行了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新课程内容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更加提倡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更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让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初中音乐课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门人

才,要是没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开发。为此我们教师要最大程度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是他们充分表达个人的情智,因材施教,我们还要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比较以往的教学内容,新课程内容更加综合,与其他姊妹艺术互相融合,使音乐内更加丰富,更注重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程内容的安排还很好的顾及到了传统和时尚,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爱国热情。同时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让学生懂得了尊重外国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认识到这些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中的贡献,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懂得了应该怎样尊重、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树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观。 在音乐教学中,我认为以前的教学方法也已经不能和现在的教学理念相符,所以所以必须做一些调整,当然这首先体现在老师教学理念的变化。 首先,老师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以音乐知识为中心,,让学生的生活与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真正的触动他们的心灵,是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再把学生当成被动灌输的工具。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要尊重、爱护、平等的对待学生,这也要求老师必须更高技能和道德水平,具有先进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读书笔记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读书笔记 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熟悉新教材,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我拜读了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这本书,从中我了解了很多内容,受益匪浅。 本书内容包括语文课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及讨论,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及讨论,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及讨论,综合性学习及讨论,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语文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程评价,新时代语文教师的素养,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十二章。本书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体例,以教育科学的规律为支撑点,把握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育的导向,围绕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创设情景,导入案例,致力于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此书对我所研究的课题《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究》有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融入学法指导,对学生

的教育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授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便于学生参与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语文文化的广阔天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传统教育赏识尊重,激发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盼望着得到赏识和尊重,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赏识、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情绪变化,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努力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多方面给予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实施赏识教育,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创造条件利用网络,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网络途径,努力创造条件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对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

对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 一、激兴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优化的学习空间,渲染一种优美的、真实的、形象的感知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谐地进入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只要新课的导入方法得当、合理、科学,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能启迪思维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情境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归宿。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首要标准,教师每上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所以,教师的开讲,首先必须遵循教学目标的原则。教师在开讲时,要启发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就为上好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对象不同,导入新课的形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还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导入新课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这样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而又愉快地迎接新知识、探求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二、让学生自由选择语段学习,打破课文有先到后的讲授法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沿袭着课文从前到后的顺序性讲授,这种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病是把学生局限在自己事先画好的一个圈子内,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缚。这恰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所以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真正使他们拓展思维。如《孔乙己》一文开头便对咸亨酒店大写特写,对于那个社会那个酒店学生是空中楼阁,朦朦胧胧。倘若硬让学生先从乏味的、自己不理解的开头去学,那只能变成“强扭的瓜”了。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开始,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断腿后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节,即整个文章的高潮部分。学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我认为学生会很认真的自己去探究,也就很轻松的将其它各情节贯穿起来。 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小学音乐教学法指要

小学音乐教学法 一、音乐教育教学的基础特征 1、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主张小学音 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情感的审美性(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师生双方都是教学美的参与者与感受者) 3、创造性(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为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提供 了空间,为创造性音乐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 4、实践性(音乐艺术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 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表现、创造) 备课、教学设计 首先遵循学科特点,紧抓课程内容及学生需求,确立目标,分析内容,分析学情,制定策略。 ①解决教什么,学什么 ②计划、布局安排形势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选择策略 音乐教学设计分为个人教学设计和集体教学设计 二、音乐老师备课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1、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赏析和学生共享的内容(①钻研教材②创造 性使用教材) 2、在了解和分析学生学习状况上做文章(思考什么样的学习目标 适合学生,什么样的方法能很快达到学习目标)

三、确立音乐教学目标 1、站在学生的角度确立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的。 3、确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限制和范围, 为评价提供参考意见。 4、确定音乐教学目标的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 低表现水平,用于评量学习表现及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四、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难点 音乐课中的重点、难点主要集中在节拍、节奏、音准、歌词处理,歌曲情感表现多方面。 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感受情感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感 受欣赏音乐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绪和审美能力。具体方 法: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亲身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形成表现音乐的技能技巧,从而 提高音乐表现力。练习法、律动教学法、游戏法。 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通过师生口头语言活 动实现教学。讲授法、讨论法。 4、探讨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比 较法。

音乐新课程教学法的特点

转载: 音乐新课程教学法的特点 一、注重教学价值的多种取向 传统的音乐教学关注的是学科,追求的是授于音乐、学会音乐,而音乐新课程教学关注的则是学生,追求的是让学生会学音乐,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成长。因此无论是情境教学法、创造教学法还是研究性教学法、合作性教学法都通过创设情境、突出主体位置、改变师生关系、注重学习过程等一系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现,尽量地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不仅追求学生音乐审美、表现、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追求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把音乐教育作为一项塑造人的工程这是音乐新课程最重要的更新,注重教学价值的多种取向是音乐新课程教学方法最显著的特点。 二、充分重视教学主体的兴趣调动 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刺激”功能。它的用途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他们对解决各种问题的兴趣,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音乐新课程教学方法十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变苦学为乐学。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利用一定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地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来陶冶性情。“情境教学法”就是借助各种手段,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充分调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和谐作用,造成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发挥学生潜力,高效率地学习,从而“带来儿童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的协同发展

和令人愉快的效果”。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情趣生活是音乐新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强调教学并重师生互动 音乐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也是教学方法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学生这种主体地位的确立,引起音乐教师对学法和学法指导的重视。许多音乐教师都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象刘宏伟教师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陈运成老师的教学都反映出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教师把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给学生现成结论,而是给学生激励、点拨、启发、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学。教和学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的,是并重的。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教师教的方法,也重视学生学的方法,这是音乐新课程教学方法的显著要特征。 四、传统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 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有歌唱教学法,其中包括模唱法、听唱法、视唱法、合唱法、演唱法等;欣赏教学法,其中包括整体欣赏法,局部欣赏法,对比欣赏法等。这些方法针对了音乐艺术的特点,应对了音乐学习的特性,突出了音乐学科教学规律性,是音乐教学必须采用的教学方法。但音乐新课程目标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啊、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还强调学生的爱好情趣、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全面素质发展和提高。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使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虽然我们在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课中发现歌唱法、欣赏法、律动法仍是音乐教学不可不用

2011版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1版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20分) 1、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传承(),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2、音乐课的基本理念是以( )为核心,以( )为动力;强调( ),鼓励(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理解();面向( ),注重()发展。 3、音乐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包括()、()、()、()、()。 4、音乐基础知识指学习并掌握音乐()、()、()、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 创等基础知识。 二、简答:(15分,每题5分)

1、音乐课程总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哪几方面? 2、音乐教学包括哪四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三、论述题:(9分) 学习了音乐课标,结合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谈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招聘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一、每空1分 1、美育 2、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 3、音乐审美,兴趣爱好,全体学生,个性,音乐实践,音乐创作,学科,民族音乐,多元文化,评价机制。 4、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5、基本表现要素,常见结构(曲式),体裁形式。 二、每小题5分 1、(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领域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2)音乐情绪与情感,(3)音乐体裁与形式,(4)音乐风格与形式 领域二:表现 (1)演唱,(2)演奏(3)综合性艺术表演(4)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2)即兴创作(3)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2)音乐与姊妹艺术(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三、论述题9分 要点: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楷体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 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 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 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读《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有感

学习体会 ——读《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有感 天一邢灵燕利用课余时间,我学习了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该书以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为参照,全面系统的论述、介绍了基础音乐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领域、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评价和音乐教师素质诸多方面的内容。较全面的覆盖了当代小学音乐施教的方方面面。但是,这些内容很少重复以往的教学论方面的成果,无论是在理念的表述上,还是在方法的介绍上,都洋溢着一股清新的理论气息。它不仅是一本有创意的新教材,同时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阅读本书后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十章——“新课程与音乐教师素质”。新课程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教育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的因素是人。对于音乐教育改革来说,千变万化,音乐教师的变化是核心的变化。在音乐新课程中,音乐教师极其关键,可以说,能否让音乐教师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真正地接受新课程、热情地投入新课程、积极地实施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需要全新的教育观念、艺术修养、知识结构、业务能力,集教学、科研于一身,既有教学实践,又有理论研究,既熟悉教育规律,又了解教学艺术的新型音乐教师。然而,新型音乐教师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新型”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指教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调整,使自己的教学身份得到新的确认,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升华。 在我的音乐教学里面,我有时也会犯下一个错误,过分的依赖教参,把我自己的思想强加了给学生,而在书中提到, 1、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 2、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 3、不要用成人化的方式代替学生的学习; 4、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 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必要做到这样几方面:多倾听、多感受、多思考、多积累。由于音乐一方面是音响的时间艺术,另一方面又是音响的情感艺术,即情感蕴含在音响的时间流动中,没有时间流动过程,音乐中的情感就无从释放。学生在听赏、表现、游戏、律动创造活动等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接触音乐的同时,便接触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学习音乐的过程,便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直接与音乐作

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也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 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另外,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不然的话我们就不能把音乐的美灌输给孩子们。老师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显得特别重要,我会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我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体会进步的快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唱、写、做。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唱,我觉得除了听,说之外,更重要的应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唱,在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对于发声不准的乐句和节奏不对的乐句单独加以练习,要力争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会。 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

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学们会在老师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尽情的歌唱,课堂气氛 也会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课程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我要努力培养自信的学生(如我行、我能等)。让孩子们把生活中的艺术看成是舞台上的艺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学会学习,终身快乐”。 扩展阅读:小学音乐新课标学习体会 小学音乐新课标学习体会 作为一名青年音乐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特长,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更深层的去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记得刚毕业时学校组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我觉得这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在书中,我了解和学习了音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懂得了全面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还了解了音乐课程所包括的四个教学内容: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给了我教学上很多理论依据。而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年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的理念)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内容理念)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理念)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内容理念)5、教师理念:6、评价理念7、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五个领域: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课程目标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多元互动策略;问题情境策略;信息运用策略;合作探究策略;把手整合策略;赏识激励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与学的调整策略;时间运筹策略;复习应考策略。 以前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的有关知识,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课以及教学设计等内容。因为《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今天我们研究一下《初中语文教学法》,重点研究学习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教学法。 初中阅读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2、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过程。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三个转变 1、变训练为主为积累为主 2、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 3、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二)阅读教学的目的意义 使学生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思维。 (三)阅读教学的灵魂——“民主、科学、个性” (四)课堂阅读教学的开放 1、教学内容的开放 2、教学形式的开放 3、学生思维的开放 4、教师思想的开放 (五)阅读教学的过程转变——“教——学” 二、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策略(p69~76) (一)走向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读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有感

读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有感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尽力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并以令人注目的速度顺利的推进。音乐新课程理念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加给学校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而《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紧密围绕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和对音乐新课程实施的探索和总结,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音乐课程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阐述渗透遮阴历练的音乐教学方法。 这本书上讲到了音乐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素分别是: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明确的;行为方式必须是灵活,多样的;因为行为必须是冕下全体的最低底线。 我认为判断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实现获得情感体验与切实的进步,而不是教师的主观的愿望。如果我在交给学生一首歌的时候,把目标设定成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歌曲中的人物,或者要演唱的水平提高多少都是不实际的。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有真正的熟悉、理解、研究学生,才能制定出深受学生喜爱,符合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实际水平的行为方式。在行为程度上若一味的看好尖子生而忽略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可取的。音乐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既能符合多数人的实际程度,又要给那些接受的快的学生拥有在的空间。确定合理有效的目标不仅能将音乐的个性体现出来,也会给学生最佳的效果。我作为一工作两个月的新教师来说,要设立好一个教学目标是要学习的东西,而不是把教学目标设定的的千遍一律,要好好的思考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力求得到好的效果。我还认为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 书中还讲到了有关音乐的基本理念与策略认为基础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我觉得要将这种审美核心体现出来音乐教学方法上既要注重审美原则,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学的审美因素。从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等方面都可以体现音乐的审美核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我想艺术有着他自己的个性,它不能容忍说教和“填鸭式”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