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 专题1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 专题1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含答案解析

专题1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考点一:新中国的成立

1.(2019年江苏卷,11,3分)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时期,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方,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新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说法是符合史实的,排除。

2.(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据统计,1948年当选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中,有60人选择了留在大陆或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回到大陆。当时在美国的老舍、曹禺、钱学森等人,经过努力也纷纷回到了祖国。1949年前后,这一批知识分子

A.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B.承担着完成民主革命的重任

C.响应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感召

D.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关键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前后大批知识分子留在大陆或者从国外返回祖国,可见这些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充满希望,希望振兴中华,选项C正确;A与材料无关,且曹禺、老舍不属于科学家,排除;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选项B排除;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选项D排除。

3.(2019年广东深圳模拟)有论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推翻与帝国主义合作的统治政权”的运动,“本质是一项中国民族的救亡运动”。由此判断,新中国的成立

A.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C.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

D.只能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中共领导的革命“本质上是一项中国民族的救亡运动”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故A正确。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转折点,但尚未实现振兴,故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故C排除。D与材料主旨不符。

4.(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美国歌手将1949—1989年全球重大新闻的关键词串联而成创作了歌曲《WE Didn't Start The Fire》。其中,1949年的歌词中提到的“红色中国”,应当是

A.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B.红军完成长征到达陕北

C.中国取得抗战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1949年红色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7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红军完成长征到达陕北的时间是1936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宁夏自治区2019届高三模拟)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 .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D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之时从国家标准和象征等角度加大民众对于新国家的认同感,村料“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意在强化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C 项正确。这些措施旨在强化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感,故A 项错误。B 和D 都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考点二:民主政治建设

1.(2019年北京卷,18,4分)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主要论述了中共与党外人士及民主党派的

合作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由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贤达人士共同制定;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①③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体现政党制度的特点。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与材料强调的“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的主旨不符。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项。

2.(2019年4月浙江选考,14,2分)请看下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

B.北京市人大、政协等相关政权组织已经产生

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D.该消息标志着“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

【答案】A

【解析】图片报纸中规定印刷牌匾中“北平”改为北京,说明北京将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故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人大,是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故B项错误。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1月,故C错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正式将北平改为北京,并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故D项错误。

3.(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著名报人徐铸成回忆道,对于《共同纲领》不提社会主义的疑问,周恩来解释说,今天应集中力量于新民主主义建设,发展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在内的四种经济成分。如过早写出社会主义,易在国内外引起误会。周恩来的解释在当时有利于

A.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建设新中国

B.推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C.落实“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尽快结束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局面

【答案】A

【解析】“今天应集中力量于新民主主义建设,发展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在内的四种经济成分。如过早写出社会主义,易在国内外引起误会”,这说明周恩来的解释在当时有利于避免误会,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建设新中国,故A项正确;《共同纲领》的提出是在1949年9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是在1953年,故B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于1956年,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4.(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一模)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据材料“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可知,这一会议召开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和小生产仍然存在,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主义和小生产消失,所以这一会议召开于建国之后至1956年底之前,分析选项内容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A选项错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9月,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此时期资本主义和小生产早已消失,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于1992年10月,此时期资本主义和小生产早已消失,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测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

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根据这一情况,十九大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这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56年八大召开时中国并非是市场经济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对于我国的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才导致经济建设的冒进;D选项错误,八大召开时,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十九大召开时,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关系并未发生质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考点三:祖国统一大业

1.(2019年北京卷,19,4分)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中国将香港、澳门问题定性为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不属于通商所谓的“殖民地”范畴,从而有利于避免其他敌对势力的干涉,掌握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主动权,故选B项;新中国从建立伊始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排除A项;1972年还没有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故排除C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都是在90年代,故排除D项。

2.(2019年河南省鹤壁市二模)有学者指出:“正确认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还须处理好两制间的关系。香港、内地两制之间的确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短期不易消融,但又都受到宪法和基本法的保护,在一国之内长期共存。”这表明“一国两制”在实施过程中A.求大同、存大异

B.求大同、存小异

C.模糊性、长期性

D.理想化、实践难

【答案】A

【解析】材料认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除了保持“大局”即认识到“一国”是大前提外,还要认识到“两制”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且还会长期存在,故在实施“一国两制”中须“求大同,存大异”,A正确。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属于“存小异”范畴,排除B。C、D说法不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的原则和实践,排除。

3.(江苏盐城2019年模拟)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C.“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D.“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92年和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与1991年相比有大幅增长,这主要是因为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错误,《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于1979年;B选项错误,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于1987年;C选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问题致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

B.1979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一个中国”原则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答案】D

【解析】材料“《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 “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一国两制和和平统一”的基础方针,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内战和外部干涉是导致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原因,故A项错误。1987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故B项错误。1992年时两会就达到“一个中国”的共识,故C项错误。所以选D。

5.(浙江省湖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下列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属于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B.②的回归实现于1999年

C.③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D.③问题的解决为②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①地是珠海,②地是香港,③地是澳门。分析选项内容可知,A 选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不是1984年中国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B选项错误,香港回归实现于1997年;C选项正确,澳门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D选项错误,②香港问题的解决为③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

考点四: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019年4月浙江选考,31,5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

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5分)

【答案】(1)成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产生广泛影响;促成“日内瓦协议”,缓和紧张局势;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广泛赞扬和拥护。

立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自由选择。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印两国关系”可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依据该外交原则对于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回答。依据材料一“印度支那战争”可得出时候日内瓦会议,结合该会议的成果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亚非国家”可知是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的信息和所学从按照联合国的宪章和宗旨进行自由选择回答。

2.(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某一外交成就时说:“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外交政策

C.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D.“一边倒”的外交

【答案】A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一直奉行的外交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中“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可知习近平评论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正确;不结盟外交政策是新时期提出,不符合材料“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的信息,B错误;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是1954年,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不

符合材料中“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的信息,D错误。

3.(江西省赣州市2019年高三模拟)新中国成立伊始,用“帝国主义附庸”、“资本主义国家”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1954年夏,中国领导人开始称呼这些国家“东方国家”、“独立自主国家”、“中间国家”。这些称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

B.放弃了“一边倒”外交原则

C.试图改善对外交往的环境

D.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对新兴国家的称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态度逐渐变得友善,反映出当时中国试图积极开展外交,故选择C选项;选项A属于经济方面,不符合题目主旨,故排除A选项;中国此时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故排除B选项;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属于外交方面,故排除D选项。

4.(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高三模拟)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这表明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

B.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

D.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交的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体现了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开始;B选项错误,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失败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C选项错误,“一边倒”政策是在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的背景下推行的,中国在建国初期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绝不同美、英等西方国家来往。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米谷先生取材1954年日内瓦会议,创作了下图漫画《日内瓦的喜剧——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漫画表明

A.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

B.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

C.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美国仍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

【答案】D

【解析】材料“1954年日内瓦会议……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反映了日内瓦会议时期美国仍然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拒绝与中国代表接触,故D正确;日内瓦会议的成果并不能说明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而是说明美国敌视中国,故B排除;新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表明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故C排除。

6.(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

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B.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

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答案】C

【解析】“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说明美国没有参加,“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说明此会议应该是万隆会议,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正确;A和B都是日内瓦会议;D是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

考点五:开创外交新局面

1.(2019年4月浙江选考,31,5分,节选)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5分)

【答案】(2)表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20世纪70年代三大外交成就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对外开放的格局以及特点回答。

2.(湖南省湘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第25届联合国大会之后,尼克松意识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1970年,美国被调查的33份主流报纸中,有27份报纸“直率地表示支持让北京获得席位”。由此可见

A.中美关系已开始实现正常化

B.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C.美国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D.国际社会需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很多国家希望中国重返联合国,而美国的多家主流媒体也表示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席位,这些都说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中的历史现象都发生在尼克松访华之前,当时中美关系没有实现正常化,排除;B项,该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联合国多数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不等于说大多数国家就反对美国,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当时“冷战”没有结束,所以不能说“冷战”政策彻底破产,排除。

3.(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

为总统都行。”这表明当时

A.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

B.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

C.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

D.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表示希望和中国改善关系后,毛泽东表示赞同,可见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故答案为D选项。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的说法与史实不符,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国与苏联关系,B选项排除。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4.(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1972年,日本外交蓝皮书中提到,“中美两国由一直以来的只有‘对抗’的关系进入到包含‘对话’的共存关系”,同时“国际政治显然由之前美苏两国对抗的时代,向中美苏三国以竞争与共存对立与对话关系为轴而转的时代移行”。由此可知,在日本看来A.中美外交分歧渐趋消除

B.意识形态不再影响大国关系

C.日中关系改善势在必行

D.谋取政治大国的时机已成熟

【答案】C

【解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给日本以极大地冲击,在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问中国,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外交的分歧在短时期内不会消除,在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也只是在“断交、撤军、废约”三个方面达成了一致,排除A项;在20世纪70年代,意识形态在大国关系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了日本对国际局势的分析,企图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没有涉及自身谋求政治大国,排除D项。

5.(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

习近平外交思想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多引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调共存共赢,这说明习近平外交思想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国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而是强调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共赢外交,故A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共赢外交,而不是大国意识,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故C错误。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世纪代至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历史 含解析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错误!错误!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错误! (2)时间:1953—1957年。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错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错误!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错误!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错误!错误!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错误!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2)时间:1956年。 (4)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错误!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3)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一大二公”,脱离实际,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破坏。 (4)危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错误!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错误!经济领域。 2.表现错误!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间关系

[问题探究1] “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吗? 提示:没有。“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并未实现。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问题探究2] 1960年农村“八字”方针从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吗? 提示:否。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问题探究3]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系统纠正“文革”“左”的错误。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 主题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二“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精品解析:2019年北京市高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2019年北京高考文综试题政治部分 1.“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区域性的相关知识。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这表明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这表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③中的“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的“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2.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 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等相关知识。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这表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饮食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相关内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3.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这表明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A项正确;B项中的“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说法错误,排除;人们的文化修养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解析:C 《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八二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 解析: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宪法宣誓,表明了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 A.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B.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 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D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蒋介石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 4.(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 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

2019届高三政治考前模拟卷一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政治考前冲刺卷一 1、5G网络能够提供高速率、低时延、可靠安全的增强型移动宽带服务。5G手机将给用户带来哪些新鲜体验?又将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有人说,这些从4G手机中即可看出端倪。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①5G手机的出现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远大的前途 ②5G手机会克服4G手机不足的方面,具有优越性 ③5G手机是对4G手机的颠覆性变革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5G手机依托于4G手机,会保留其合理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②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③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酒流 ④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股份有限公司因违法违规生产,股价连续多日一字跌停,公司市值蒸发数亿元。造成该公司股价连续跌停的直接因素有( ) ①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②股民心理预期变化 ③股票供求关系变动 ④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4、下表为2018年上半年国家宏观经济的部分数据。

以上数据体现了() ①减税降费政策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发展 ②民生支出增速较快以促进社会公平 ③实行宽松性财政政策支持大型工程建设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2018年10月19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待遇政策,整体提升保障水平,逐步均衡城乡价格。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农村贫闲人口医疗保障受益水平明显提高。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有(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我国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扩大了我国民主主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国家药监局会同吉林省局已对企业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①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②打击经济违法犯罪,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③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2018年11月20日,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采取多项措施,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进一步规范宗教界财务管理。《条例》的实施( )

2019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语文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 第一类 1、设问类型 ①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哲理(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②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或如何做的)?③联系材料,简述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④运用唯物论(或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材料。 2、答题要求 (1)逐层读懂材料。从每层材料中一一提取能体现哲理信息的句子。 (2)注意尽量从多角度去思考,一般不要局限于一个方面。以上两点是做好哲学题的共性要求,下面的题型就不再重复要求。 (3)组织答案时一般第一点要明确写出所要运用的哲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论)。注意要简明扼要,切忌啰嗦。 (4)组织答案的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即总结概括体现哲理信息的句子。注意点到为止。 3、高考例题(分别和上述类型一一对应,注意对照体会)

例1(06政治江苏卷)38.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页 1 第 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 (3)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答案:(2)①天花病毒在全球的流行,中外医生在治疗上的相互借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

2019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三专题二主观题训练精品教育.doc.doc(最新整理)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1.2019 年7 月,特蕾莎·梅正式接任英国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陛首相。她在上任后的首次演讲 中讲到:“我刚去过白金汉宫,女王陛下要我组建新政府,我接受了。”“卡梅伦领导了一个统一的政府,我也将本着这种精神执政。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我所在的党的全称是保守和统一党,其中的“统—”一词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而会因你的利益而奔走。” “我们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而不只是为少数特权阶'绷良务的国家。“ 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英国政体,指出英国女王的政治地位。(3 分) (2)从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的角度,分析特蕾莎政府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的荒谬性。(6 分) 2.自脱欧公投后,英国国内一些议员和贵族勋爵试图阻止英国退出欧盟。为了能组建一个“强大稳定的 领导班子”,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经内阁会议决定,政府将于 2019 年6 月8 日提前举行大选。该议 案获下议院投票通过。选举后保守党尽管仍是议会最大党,但所获议席未过半数,只能与北爱尔兰民主 统一党结盟,组建少数派政府,这一选举结果也给后续的脱欧谈判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英国此次大选,指出英国内阁所享有的权力。 (2)从英国政体角度,分析提前大选的结果为什么会给脱欧谈判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 3.面对国内“脱欧”纷争,女王坚称不会“选边站”,将根据英国政治传统一直保持“政治中立”。英国 “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2019 年2 月1 日,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特雷 莎·梅启动“脱欧”程序。3 月16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该法案。5 月3 日,特蕾莎?梅宣布 提前大选,她希望扩大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中席位的领先优势,以避免在“脱欧”进程上被反对党掣肘。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英国女王在“脱欧”问题上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因。(3 分) (2)在英国“脱欧”进程中,议会与政府是如何实现权力分立与制衡的。(6 分) 4.英国脱欧,卡梅伦辞职。2019 年7 月,由于竞争对手的退出,现年 59 岁的特蕾莎·梅被确认接替卡梅伦,提前当选英国保守党领袖和英国新首相。特蕾莎·梅将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首相。她 在胜选后发表讲话时说:“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一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我们做重大决定时,我 们想的不是那些有权之人……我们将尽一切所能帮助所有人……把英国打造成一个为所有人,而不是少 数特权阶层服务的国家”。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首相的政治地位并说明它是如何产生的。(4 分) (2)特蕾莎.梅的承诺能实现吗?请运用英国政体的知识加以说明。(5 分) 5.美国于 2019 年6 月8 日提前举行大选。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英国正在进行脱欧的谈判,英国政府有 完整的计划来设计未来英国与欧盟的新关系,这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是却遭到工党等其他政竞的激烈 反对。工党威胁要投票反对英国政府与欧盟速成的协议,上议院的议员已经发誓要跟政府对抗到底。特 蕾莎·梅在此时宣布提前举行大选,意在扩大保守竞在议套下议院的议席数量,使她推行英国“脱欧” 的各项政策更具权威性。 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英国的议会和政府”知识,分析说明英国首相为什么要提前举行大选。(5 分)(2)结合材料,运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英国的“脱欧”政策遭到工党反 对所体现的道理。(4 分)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新思想的萌发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2)清朝统治下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白银。 (4)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5)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经过 3、《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属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经过(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焚毁圆明园)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伸入内地,整个沿海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上海海关,赫德) 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走私,1865逆差,洋商收购原料) 3、贩卖华工 4、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 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 拜上帝教 洪秀全思想: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基督教教义――平等 1851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 曾国藩,石达开 开京变乱 防御战:陈玉成――安庆,李秀成江浙、上海,洋枪队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864)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6高二上·日喀则期中)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①③② D . ②①③ 2. (2分) (2017高一下·屯溪期中)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 “一五”计划实施 C . 大跃进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3. (2分) (2017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通过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 . 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 B . 民主进程激发妇女维权意识 C . 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 D . 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妇女地位 4. (2分) (2018高一下·宜宾期末)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 .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2019年高考山东卷文综政治试题

17.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惠及民生。近年来,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有: ①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②扩宽企业融资渠道 ③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④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19.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2012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22.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名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23.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名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24.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 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向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基础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练习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

专题八整合训练 1、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时说,这种民主形式可以“赋予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合法性以及公共决策合法性”。与这种民主形式相一致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的“海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这个制度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它( ) A.比西方的联邦制优越 B.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 C.保障少数民族“完全自治” D.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毛主席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这段话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迄今为止共有6个成员国 B.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精神 C.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是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人教版)(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检测试题

中国近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山东潍坊二模)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解析:D 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不能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升降与否,故A项错误;洋务思想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材料中的时间是19世纪30年代,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的结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天朝”使用次数的减少和“中国”使用次数的增多分析可知,清朝统治者开始摒弃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用平等眼光看待世界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理念,故D项正确。 2.(2017·辽宁沈阳一模)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 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 C.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 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 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把外国的工厂视为不能消除的疾病,反映出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危害,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领土主权受损,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鸦片战争后,而列强在华设厂热潮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滨州一模)农会原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为宗旨的组织。但在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农字第9号通告明确指出:“农民协会已经不是一种职业组织,而是乡村中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政治联盟、农民政权。”这说明当时( )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道路迅速转移 B.乡村民众政治利益诉求高于经济利益 C.土地革命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起步 D.中国共产党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 解析:D 革命道路由城市转向农村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且材料体现不出革命道路的转移,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民协会”的性质变化与乡村民众诉求无关,故B项错误;“1927年7月20日”还没有进行土地革命,故C项错误;据材料农民协会由“职业组织”向“政治联盟、农民政权”的变化可知,中国共产党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故D项正确。4.(2017·山东枣庄一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载:1943年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这

2019年最新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必修一经济生活 1.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和原因 (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 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答题要素: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措施答题要素:国家(发展经济、宏观调控、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消费环境)+企业+个人 ①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完

温州市2019届高三选考模拟政治试卷.docx

精品文档机密★ 考试结束前 2018 年 8 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选考适应性测试 思想政治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 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要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 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 纸相应题号后的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F 涂黑) 1.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2.小明身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若提高到每月5000 元,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会相应增加。 4.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5.浙江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行使了地方决定权。 6.抖音、快手等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显示出大众传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7.“精日分子”通过网络传播殖民文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8.唯物主义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9.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统一,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10.“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二、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为吸引中国游客,俄罗斯有4000 多家商户开通了支付宝消费。使用这 种移动支付可以 A.方便消费结算 B.稳定两国汇率 C.提高消费水平 D.降低生产成本12.近年来,受进口大豆价格冲击,我国大豆生产下滑严重。而今,为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可能出现的情况,我国已经宣布在东北及内蒙古大豆主产区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这说明 ①价格变动会影响生产规模②国内外大豆间存在互补关系 ③分配对生产有着重要影响④提高财政补贴违背价值规律

【高考真题】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经济生活(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各地真题经济生活汇编 选择题 (2019全国卷一)1.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 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全国卷一)2.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 (2019全国卷一)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部分存款。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纳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6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 ①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物价水平 ②扩大投资及社会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③满足客户资金结算需求,防范挤兑风险 ④增加信贷资金供应,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全国卷一)4.某民营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因面临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融资困难等经营困境,2019年该企业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出让35%的股权。该企业此举的目的是 ①通过股权让渡,逐步退出市场②引入外部股东,激发企业活力 ③调整资本结构,获得股权融资④利用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全国卷二)5.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的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

辽宁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辽宁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7高三·昆明月考) 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扭转了反侵略战争的屡败局面 B . 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 C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 . 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2. (2分) (2016高三下·习水期中) 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连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因为() A .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 . 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 3. (2分)(2018·浙江模拟) 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 . 戊戌变法 B . 清帝退位 C . 辛亥革命 D . 北伐战争 4. (2分) (2017高三·昆明月考)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 . 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 .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 .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5. (2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月考) 据统计,截止到1979年上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到1982年,全国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人数比1978年增加了35.6%,其中个体劳动者人数为1978年的8.8倍。这一变化反映出() A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2019年高考政治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六个下功夫”,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丰富考查内容,推动考查形式创新,更好地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增强对基础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奠定支撑终身发展的坚实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落实“六个下功夫”基本要求,发挥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1.1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0题展示了平凡劳动者无私奉献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美多吉心系人民、信念坚定、甘于奉献的精神,感悟用奉献、忠诚和生命熔铸的雪线邮路精神,促使学生苦学本领,立志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2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文科综合全国Ⅳ卷第25题以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迹为材料,展示了一个家庭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守边护边的感人事迹。试题引导学生学习卓嘎、央宗“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家国情怀,热爱家乡、对国忠诚,“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1.3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 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0题讲述了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其美多吉爱岗敬业精神,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注重平常、注重日常,培育学生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向上向善的品格。 1.4引导学生培育奋斗精神 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9题,以兰考县委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为背景材料,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是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法宝;另一方面使学生领会到,虽然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艰苦奋斗精神仍然没有过时,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