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身体理论看三曹诗歌-文档资料

从身体理论看三曹诗歌-文档资料

从身体理论看三曹诗歌-文档资料
从身体理论看三曹诗歌-文档资料

从身体理论看三曹诗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身体长久的处于被压抑的地位

甚至被认为是邪恶与黑暗的化身。而在西方, 身体一直被看成是

与精神相对的工具性的存在。在经历了多年的否定与压抑后, 身体逐渐翻身走进了文人的思维当中。

自从尼采发出“一切从身体开始”的宣言后, 身体不再只是呆在黑暗的角落里自怨自艾了, 而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强调身体的物质性和生物性, 尼采以肉体来指称身体。尼采认为身体在世本身就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身体作为强力的寓所,是“伟大的健康”的前提, 没有身体的在世, 强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的强力都要从身体出发。因此

身体理所当然成为生命的一种象征。

福柯将身体纳入更深刻的哲学领域,他认为:身体是来源的

处所,历史事件纷纷展示在身体上,历史常常源自身体的冲动, 事件的起源根源于身体, 历史的变迁可以在身体上找到痕迹。

梅洛?庞蒂也曾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问题开始”。

在他那里,身体不是单纯的物质器官,也不是快感,而“身体是意

义的发生场”。

身体在西方取得正面地位的时候中国的“身体”仍然长久

的处于被打压的地位, 几千年来我们对于身体的价值与意义都存

在严重的认识偏向。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仁、义、礼、智”, 孟

子的“舍生取义”宣告着对人的身体的否定与贬低。为了成为道德的典范与楷模, 往往我们必须牺牲我们的身体。

而对于身体的舍弃对应到文学领域就是“诗言志”观点的提出。

在身体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中国古代, 长期以来诗歌被认为是抒发抱负和志向的工具, 而诗歌是内心受到触动而自然而然的有

感而发的这种功能却被文人们忽视。

诗言志”最早出现于《尚书》中, 而《尚书》中的“诗言志”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诗言志” , 以及它有没有包含我们所认为的“诗言志”的意义, 已无从考证。

而到了《诗经》时期的“诗言志”则似乎有了我们认为的

诗言志”的意义。《魏风?园有桃》中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借诗歌把自己的意志诉诸公众。《魏风?葛履》中有“唯是心褊,

是以为刺” ,借诗歌吐露胸中的愁闷。由此看出,诗人吟诵的目的

是为了把“藏在心中”的东西表达出来而心灵的东西包罗很广可以是意志、愿望、思想、怀抱, 也可以是喜怒衰乐等等。在此,

好像确乎有了“诗言志”之说了。

到了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 揭示了《诗三百》在抒情,反映社会生活, 交流思想情感和抒发怨调等方面的特征。

但“志”的概念比“兴、观、群、怨”任何一个概念都具有包容性, 所以“诗言志”也就成为诗歌的特征。

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荀子也曾提出“诗言是 , 其志也。”从

诗》的接受转向《诗》的创作 , 他的文章奉行“圣人之道”, 将诗的功用价值转向文体创作上来。汉代的儒学家们 , 在继承前

人的基础上提出“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

咏情性,以讽其上” ,更强调诗的美刺功能。 对于诗歌的以上认识都淡化了诗歌的创作主体――人 , 无论

是先秦的诗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诗人 , 还是汉代的诗人 ,都已经被 重的是那个“志” ,而创作者的身体是否真实 , 并不重要。也许很 少有人会注意到 , 这其实对文学本身是一种伤害。但在那个政治 高压的时代 , 人的身体都喘不过气 ,还会有人去关心人的内心吗 ?

但无论是在怎样的社会 , 总会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种声 音如同来自于另一个世界 ,虽然微弱 ,但却强而有力。第一个发出 呐喊的也许要算文学自觉时代的陆机了。陆机在《文赋》中提出

诗缘情而绮靡 , 赋体物而浏亮” , 从而更多关注到人的身体、 人 身体的情感的自然抒发。 诗人可以忘记自己的诗是不是起到教化 的作用 , 而更注重诗所传达的活生生的人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 几千年后我们读他们的诗时为什么会产生心灵共鸣的原因。

紧接着钟嵘的《诗品》也提出“物感说” , 并将“情”推到 了至高的地位。《诗品序》开头就指出“气之动物 , 物之感人 ,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诗歌必须是人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是诗

、- 力 言。 ”

于中而行于言。 ”但他们更注重诗的政治性。 毛诗序》中说: “吟

符号化为一个群体。“诗言志”从根本上说是反身体的 ,它所注

人情性的艺术体现。 钟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摆脱了儒家政治伦 理的束缚 , 认为诗人的情志是受到外物触动的结果。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 人的身体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在勇敢的否定之后 , 人的“身体”渐渐从儒家的“礼义”的束缚 之下解放出来 , 从而把身体引导到具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和进步思 想的轨道之上。

二、三曹诗文的身体意识

体现身体意识 , 三曹诗歌中的自由意识是身体意识逐渐进入人们 视野的一个明证。 自由是随着文明进步而与日俱增的人生的基本 欲求。一部人类发展史 , 实质就是人类为了争取自由和自我个性 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 身体才从束缚 中解脱出来 ,获得人的觉醒 , 而这种觉醒才促进了文人主体意识 的增强 , 从而迎来了文学的自觉。文学自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 创作主体对情感的自由宣泄 ,对三曹来说 , 由于他们特殊的地位 和身份,少有拘束 ,这种自由意识在诗作中也就表现的更为明显。

人作为文学创作主体 , “情”是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只有将情感赋予作品 , 作品才有生命和价值。汉代儒家诗教特别 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 , 所以汉代基本上没有一个真正的诗 人。到建安时期 , 文人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尽意的抒写自己的

生活感受 , 将自己活生生的身体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品

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其中三曹的文、赋写得感情最为浓烈 , 更善于表达身体细腻 的感受 , 如曹丕《悼夭赋》 , 即是伤悼他早逝的族弟的赋作 , 感情 真挚动人 ,把一种见物伤情 , 彷徨不宁的心情全写了出来。 曹操临 终前的《遗令》云:“……吾婕妤伎人皆著铜爵台,善待之。于台 堂上安六尺床,……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吾所为, 学作组履卖也。”把自己的内心感情 , 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记挂 思量都写入作品中。

作为魏晋时期所不能忽视的文学创作集团

曹的创作最能

, 从而是作

曹的另一些作品,如曹丕的《出妇赋》, 曹植的《愍志赋》、

静思赋》是涉及情爱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曹植的《洛神赋》, 赋中以叙写梦境的形式, 表现了一个人神相恋的爱情故事。曹丕、曹植的作品真实的表露人们心中隐藏的最深但又更为普遍的情感, 生动的展现了自己的身体, 挣扎礼教的规范。

三曹还有一些作品是涉及生活、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 表现了作者在作品中大胆尽情地表现身体对享乐生活的热烈追求。

曹的诗文, 或感叹人生不永, 或感伤现实人生中的悲哀, 或思念亲友,或抒写爱情。写个人经历, 虽然感伤,却处处体现了主

体的自由意识。这种自由意识就是身体意识苏醒的结果。

身体是人存在的根基,身体是来源的处所, 身体是意义的发生场。身体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身体我们可以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 身体的感受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根源。只有将身体的真实感受诉诸文字, 才能使作品呈现出感动人心的生命力量。文学的重要层面就是身体的呈现与展演, 而随着我国古代身

体意识的逐渐苏醒, 文学更多的关注到人自身。这种苏醒为李白、杜甫这样伟大诗人的到来做好了铺垫。而也正是那种具有身体意识的作品才能触动几千年后我们的心灵, 才能更久的流传下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