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1.概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

答: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和二重性是审美形态的特征。

第一,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审美的历史生成,二是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就历时态来说,人类很多审美形态就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才出现的。如丑和荒诞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才成为审美形态的。就共时性来说,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要成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审美形态,就必须有个历史的顺应和同化过程。

第二,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第三,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的感性凝聚。

第四,二重性。主要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有相同点,也有独特之处。

2.简要说明审美形态形成、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及主要类型。

答:特定的审美形态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形成。审美形态往往反映的是特定时期的审美思想。

审美形态的历史性。首先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其次表现为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持续演变的。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诗性与音乐性的;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戏剧性与雕塑性的。审美形态与宗教:西方的审美形态的孕育一开始就与宗教意识联系在一起,注重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中国的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的特征,与宗教并不官切。审美形

态与哲学:西方在总体上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受到哲学思想变迁的

制约与影响;中国人生哲学千年不变,“中和”思想,在哲学上是一

种本体论,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理想,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态。

审美形态的类型主要有六种: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

3.美学关于崇高与优美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关于崇高的理论。在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能够

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的是朗吉弩斯。康德: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

形态来看待,认为崇高有两种类型,即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席勒:主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论述崇高的实质。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

“人论”思想,肯定了崇高缘于人的内在情感的说法,同时又同意席

勒关于美和崇高应存有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的观点。利奥塔德:立

足于后现代理论的视野,对崇高实行阐释。

(二)关于优美的理论。在西方美学,对优美的探讨是随着对崇高

的探讨持续明晰起来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优美与美划上等号;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圆形;柏拉图认为,优美

是能够“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是单整、纯粹、绝对

的美;亚氏:“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古罗马的西塞罗

提出两种美:秀美、威严。

(三)崇高的特点。第一,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第二,社会价值

实现的昂扬之美;第三,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第四,恢宏豪迈的尊

严之美。

(四)优美的特点。第一,优美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第二,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第三,是和谐化一的内容;第四,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4.美学关于悲剧与喜剧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相关悲剧的理论。悲剧理论源于悲剧艺术。亚氏:在西

方美学,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氏(《诗学》)。黑格尔:

提出了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论。他对美学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把辩证

思维的方法使用到了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

的分裂。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

有一定的片面性。尼采: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相关,即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日神代表梦境状态,代表着造型艺术的静态;酒神代表迷醉状态,代表着音乐艺术的振奋。克尔凯戈尔:西方存有

主义之父,提出新的主体性思想,肯定了悲剧的超越性。

(二)相关喜剧的理论。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最早对喜剧实行探讨

的是柏拉图。康德是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显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剧的本质。马、恩:认为喜剧本质上是两

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它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

事物的否定,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巴赫金,提

出了的“狂欢化”思想,认为与喜剧文化相关的狂欢文化和怪诞风格,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三)悲剧的特点。第一,悲剧通过对人生存有的否定性体验,从

而体现对人生存有价值的肯定;第二,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

自然、社会及自身存有的冲突和超越;第三,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

人生实践存有的深层体验。

(四)喜剧的特点。第一,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

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第二,

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第三,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

为主。

5.谈谈丑与荒诞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以及它们成为特殊审美形

态的基本原因。

答:(一)丑的特点。第一,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

美情感。和现实的反感不同,体悟和观照。第二,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艺术作品中的丑,更

是以丑为美,发人深省,启迪人生。

(二)荒诞的特点。第一,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有的无意义状态的

体悟(存有的无根和无能为力状态)。第二,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

性(存有的虚妄与现实的荒谬)。第三,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盲目无从,不知所措)。

(三)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1、一般原因。①在审美

这种人生实践中,人能够相对全面而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审美活

动本身必然地包含对于美的发现、欣赏、创造与对于丑的揭露、鞭挞

和摈弃)。②美在过程上,美不是作为物化形态的结果存有于现实世

界中,而是在审美实践中持续地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审美活动,离

开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所谓美丑。2、具体原因。

①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具有一定局限性,丑必然与美一

起进入到审美实践中去。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

性显现,从存有论的角度看,一方面固然是与丑相异或相对的,但在

特定意义上,丑也能够显现为一种人生境界。③劳动作为人生实践最

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创造力和

推动力。④时至当今,西方哲学、美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

后起的哲学、美学都为丑冠冕堂皇地走进审美领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艺术作为人类主要的审美实践方式、主要审美成果以及重要的审美

对象,当今已变得面目全非,不但在艺术创作中包含了大量对于丑的

描绘和创造,而且表现出了以丑代美的趋势,客观上为丑形成一种特

殊的审美形态奠定了现实基础。

(四)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第一,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

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有

价值;第二,荒诞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人通过审美实践

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

形态的出现在一定水准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当审

美实践与生命实践在很很大水准上相重叠时,审美的地位就超过了宗教,审美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表现出取代宗教的趋势。第三,荒诞之

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实际上还有一个深刻的内在原因,就

是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

是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荒诞作为人的特殊的审美实践,实际上就是在否定之中建构其审美价值的,也正是通过否定荒诞才作

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得以确立。

6.简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与人的语

言的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关系。

答:(一)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的形成

发展中,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人类各民族的

思维方式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但因为他们在实践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也有很多不同的特点。所以,对审美形态的理

解和理解也会各有不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象数思维,这

种象数思维没有从原始思维中完全分离出来,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

主客交融,重视体验、综合和整体把握,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物象与

数的结合体,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触类旁通、神与物游。而西方古代

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转化过程,逐渐形成以抽象思维

为主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主客两分,重视理性、经验与逻辑分析,

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概念,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逻辑归纳和演绎。这

种思维的差异在审美形态的整体构成上发挥着潜在的作用,西方审美

形态在观点上习惯于分析,形成的审美形态也往往是先一分为二,再

寻求对立的统一。如悲剧与喜剧相对,优美和崇高映照等。

(二)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与人类思维密切相关的是语言

文字,语言文字对审美形态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语言是语义的载体,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同样的事物,语言表述可能会千差万别。所以,就决定了语言文字在性质、功能、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同水准地也影

响到审美形态的差异。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属于表意性的象形文字。

西方的拼音文字能指和所指完全是随意的,是理性的产物。汉语也能

够称为抒情语言,西语则长于叙事和论证。汉语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则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这样的特点不但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更深层地潜伏在中西方人的思维深处,并在整个审美实践和审美形态

的演进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三)审美形态与文化互为影响,审美形态的逻辑总结和提炼与特

定的文化密切相关,审美形态形成后,又表征为具体的文化。就东西

方文化来看,因为中西文化精神的区别和差异,导致审美形态也有所

不同。具体体现在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关系方面,而哲学思想则更为重要。就审美形态与宗教的关系来说,西方审美形态的孕育一开始就与

宗教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宗教意识以及宗教行为对西方的审美形态

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国的审

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即使是上帝,也在一定水准上被世俗化了。在与哲学的关系方面,西方的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受到哲学思

想变迁的制约和影响,促成了形式主义的审美传统。与西方哲学发展

不同,中国的人生哲学几乎千年不变,变化的是细节。“中和”在哲

学上是一种本体论,同时又是一种审美理想,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审美

形态。

7.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人生实践性质。

答:审美形态是对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各种不同特

征的审美经验的归类和总结。界定审美形态主要是基于人类的审美实

践活动的展开水准,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现和展示,界定审美形态的

主要逻辑依据是广泛性、统摄性和历史性。西方的审美形态有着深厚

的人生境界底蕴。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主要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人生境界,《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等悲剧是这方面的代表。西方的崇高这个审美形态的出现,表现

了心灵对形式的超越,是对优美这个和谐形式的冲突。西方的丑作为

审美形态,表现了西方人的批判精神的张扬。西方以荒诞为审美形态,

则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西方这四种大的审美形态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的转变,即

从命运悲剧到崇高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和斗争,从丑到荒诞

则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实际上也是人生样态的写照,是其人生境界中主客分离对立、主体精神超越客体对象的特征的审美

凝聚和显现。

2020年全国自学考试英语试题和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英语(二)》真题 绝密★启用前 髙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英语(二)试卷(专卡)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判断(第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下面的短文后列出了10个句子,请根据短文的内容对每个句子作出判断:如果该句提供的是正确信息,选择A;如果该句提供的是错误信息,选择B;如果该句的信息文中没有提及,选择C。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答案选项涂黑。 Red Nose Day Red Nose Day (RND) is a well-known event in the UK. The aim of the day is to raise money for Comic Relief. This is a charity that helps people in need in Africa and in the UK. Comic Relief was started in 1985 by Richard Curtis. He wrote the famous films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and “Notting Hill”. Richard started Comic Relief in response to the severe famine in Ethiopia. It’s called Red Nose Day as on this day many people buy a plastic red nose to wear! The money made from selling red noses goes to the charity. Red Nose Day takes place every two years in the spring. It is now so well established that many people consider it to be an unofficial national holiday. The slogan for the last RND was “Do Something Funny for Money.” The money that was collected was used to help fund projects in such areas as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Money-raising events take place on this day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many schools participate. People also donate money by post, inbanks, by phone using a credit card and online. In the evening of Red Nose Day a telethon takes place on the BBC TV channels. This is like a television marathon (马拉松)that shows some of the

美学复习资料教学总结

Yvonne整理的美学资料(复习大纲+搜集理解) 一、题型 单项选择(15分)、多项选择(5分)、判断对错(1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20分)、论述(30分) 二、复习范围 1、一些重要的审美范畴、名词术语的掌握 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优美、崇高、丑、悲剧、喜剧、美感、意境、传神 二、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 1、如何理解自由创造活动,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活动是人类的最珍贵的属性? 2、如何理解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3、美和丑的关系如何?如何辩证地理解美与丑? 4、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如何理解自然美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实践? 5、如何理解美感的共性与个性? 6、美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7、如何认识美的本质? 8、如何结合石器和陶器的演变来看美的产生? 9、如何认识艺术美,为何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请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论述。 10、如何认识形式美? 11、如何认识美与善的关系? 12、科学美的含义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认识科技美? 13、如何理解艺术丑? 14、黑格尔与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15、悲剧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如何认识悲剧? 16、关于传神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17、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何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18、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19、悲剧的客观效果是什么,如何理解悲剧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 20、为什么说“寓庄于谐”是喜剧艺术的本质? 一、名词 1.社会美 百度:社会美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美。是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社会美首先体现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同时也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中。社会实践的主体--作为社会的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发挥,人类主体实践的巨大力量,如人的智慧,品德,意志,性格,创造力等得以充分展现,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人类实践力量的崇高与伟大,由这种对自身才能与力量的积极肯定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情感,人类的劳动活动本身获得了审美的价值,社会美还存在和表现于静态的人类劳动的产品上,在感性成果中,凝结了人的本质力量物化了人的审美心理的因素,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着自身,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它可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内在美包括人生观,理想,修养等,它需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语言、风度等形象表现出来;外在美主要是形式的美,它显现着内在美,但又具有相当独立性。在人的美中,内在美是更根本、更持久的美。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社会美的最高形态。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更偏重于内容,社会美总是与那写反映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进步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直接连结在一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论述题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问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 答:①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 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5、为何说美学是一种人生实践? 答:①首先,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②其次,美学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8、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①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③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④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9、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答:(1)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1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10月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11)

10月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11) 5.1.简述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 5.2.意象的结构是什么? 5.3.怎么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 5.4.意象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5.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说是怎么提出来的? 5.6.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5.1.简述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答:(1)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增加了定义的困难。(2)在被划入“艺术”的现象世界之中隐藏着一个互动变化:现象世界是变动不拘的,我们称某一类事物为“艺术”,但并没有在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3)“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艺术”概念的外延和艺术本身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也增加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困难。(4)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一些功用如游戏、模仿、再现、表现、净化感情、振奋生命等等总是在某个时代内成为对艺术的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 5.2.意象的结构是什么?答: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它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

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包括艺术抽象之表象)。当主体欲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的个别、特殊、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就失之为空洞、肤浅:“意”藉“象”而成形,为感官所把握,“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凭借“意”而获得意义。二者唯有结合才有生命力。 5.3.怎么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答:意象世界集中体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而存在的,而审美经验的传达势必要借助一种媒介——意象。在意象世界中凝聚着艺术品的全部审美特质,通过意象世界,主体之“意”从内涵到显现,艺术品才能现实地成为审美对象;借助意象世界,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审美经验的交流才得以展开和完成。因此,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这是艺术品能否真正成为艺术品的关键。 5.4.意象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意象的主要特征是: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1)虚拟性:虚拟性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境,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存)的层次。(2)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这就是意象的感性特征。(3)想

最新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数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0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集合中为空集的是( ) A.{x|e x =1} B.{0} C.{(x, y)|x 2+y 2=0} D.{x| x 2+1=0,x ∈R} 2.函数f(x)=2 x 与g(x)=x 表示同一函数,则它们的定义域是( ) A.(]0,∞- B.[)+∞,0 C.()+∞∞-, D.()+∞,0 3.函数f(x)==π -?? ?≥<)4(f ,1|x |,01|x ||,x sin |则( ) A.0 B.1 C. 2 2 D.-2 2 4.设函数f(x)在[-a, a](a>0)上是偶函数,则f(-x)在[-a, a]上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可能是奇函数,也可 能是偶函数 5.=+→) 2x (x x 2sin lim 0x ( ) A.1 B.0 C.∞ D.2 6.设2x 10 x e ) mx 1(lim =-→,则m=(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A.21 B.2 C.-2 D.2 1- 7.设f(x)=???=≠2x ,12 x ,x 2,则=→)x (f lim 2 x ( ) A.2 B.∞ C.1 D.4 8.设x 1e y -=是无穷大量,则x 的变化过程是( ) A. x →0+ B. x →0- C. x →+∞ D. x →-∞ 9.函数在一点附近有界是函数在该点有极限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无关条件 10.定义域为[-1,1],值域为(-∞,+∞)的连续函数( ) A.存在 B.不存在 C.存在但不唯一 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11.下列函数中在x=0处不连续的是( ) A. f(x)=?? ? ??=≠0x ,10x ,|x |x sin B. f(x)=????? =≠0x ,00 x ,x 1sin x C. f(x)=???=≠0 x ,10 x ,e x D. f(x)=?? ??? =≠0x ,00 x ,x 1cos x 12.设f(x)=e 2+x,则当△x →0时,f(x+△x)-f(x)→( ) A.△x B.e 2+△x C.e 2 D.0 13.设函数f(x)=?????<-≥0 x ,1x 0 x ,e 2x ,则=--- →0x )0(f )x (f lim 0x ( )

美学复习资料

美学考试复习内容 一、名词解释: 1、“有意味的形式”: 这是英国美学家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来的观点,贝尔说:“线条和色彩的关系、组合,这些美学上打动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2、移情作用: 现代德国美学家里普斯(1851-1914),提出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美的产生,源自于人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对象中去:“移情作用所指的不是一种身体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中去。” 3、绘画: 绘画就是使用身体的技巧,利用自然界中的颜料所呈现的图景。 4、音乐: 音乐是通过音符来表现人的情感,或模仿某种动作、声音的行为。 5、语言艺术: 指以文字语词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即通常所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 6、审美主体: 就是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它是审美活动的实施者、体验者,与审美客体相对。 7、唯美主义: 是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期的一个文学新流派,他主要发生在英国和法国。在法国,以戈蒂耶为代表,在英国以王尔德为代表。唯美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为艺术而艺术”。 二、简答 1、美学的任务是什么? 了解美的本质和类型、自然和艺术中美的特征,认识审美的快感、审美体验的发生和作用。 2、审美活动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无功利性。即是指审美活动没有物质功利性。 第二,主体性。这里的主体性指的是subjectivity,主体指的是审美的主体,subject,审美活动肯定带有主体的精神特点,这就是主体性。 第三、感性特征。审美活动的结果是美感,必须要有具体的形象来作材料。 3、西方美学家对于审美主体有哪些认识?请从艺术家角度举例说明。 艺术家是世界的创造者。 艺术家是纯粹形式的表现者。 艺术家是白日梦的掩饰者。 艺术家是死在文本中的人。 4、请以王尔德为例,简述唯美主义的美学思想。 第一,艺术有独立性、自足性。 第二,艺术要远离自然和生活。 第三,生活模仿艺术远超过艺术模仿自然。 第四,艺术是说谎。 5、语言艺术的特点。 1、语言艺术比日常的说话更富于形式性,有丰富的意蕴。

自考美学名词解释

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审美——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1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14、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15、自律性——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16、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17、游戏说——席勒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它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作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他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因此,所谓游戏,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18、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

2008年7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2008年7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 ) A.哲学方法 B.心理学方法 C.伦理学方法 D.社会学方法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B ) A.黑格尔的《美学》 B.鲍姆加登的《美学》 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 A ) A.诗歌与优美的关系 B.诗歌与崇高的关系 C.诗歌与荒诞的关系 D.诗歌与丑的关系 4.“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C ) A.维特根斯坦 B.亚里士多德 C.里普斯 D.阿恩海姆 5.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倾向是(B )(?) A.“由下而上”的方法 B.“由上而下”的方法 C.心理学方法 D.实证主义方法 6.西方美学传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模仿说”,其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B ) A.艺术起源 B.艺术本质 C.艺术功能 D.艺术接受 7.诗人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属艺术作品的( B ) A.物质实在层的追求 B.形式符号层的追求 C.意象世界层的追求 D.意境超验层的追求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D )(P246) A.感性特征 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9.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C ) A.观的阶段 B.品的阶段 C.悟的阶段 D.思的阶段

C 全国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C++程序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4737) 本试卷共ll页,满分t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C++语言是从早期的C语言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与C语言相比,C++在求解问题方

法上进行的最大改进是 A.面向过程 B.面向对象 C.安全性 D.复用性 2.结构化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 输入、处理、输出 B.树形、网形、环形 C.顺序、选择、循环 D. 主程序、子程序、函数 3.关于函数模板,描述错误的是 A.函数模板必须由程序员实例化为可执行的函数模板 B. 函数模板的实例化由编译器实现 C.一个类定义中,只要有一个函数模板,则这个类是类模板 D.类模板的成员函数都是函数模板,类模板实例化后,成员函数也随之实例化 4.作用域运算符“::”的功能是 A.标识作用域的级别的 B.指出作用域的范围的 C.给定作用域的大小的 D.标识成员是属于哪个类的 5.采用重载函数的目的是 A.实现共享 B.减少空间 C.提高速度 D.使用方便,提高可读性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汇总

柏拉图 1,柏拉图《大希庀阿斯篇》讨论美的本质的论著。2,理念论(柏拉图)回忆说、迷狂说(柏拉图)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且把崇高和优美并举的西方美学家;, 4,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 5,柏拉图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 劳动先于艺术是普列汉诺夫提出的; 杜威《艺术即经验》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的美学代表作。 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尼采《悲剧的诞生》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尼采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的区别开来的美学家。 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绝对精神论(黑格尔)先验主体论(康德)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时间存在论(马克思)解释学理论(狄尔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的哲学是理性怀疑论的代表。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 康德提出“反思判断力” 康德认为崇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 艺术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德拉克洛瓦; 焦虑说是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提出的有关悲剧情绪的观点;焦虑的首要特征表现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罪孽说)

西方存在主义之父的丹麦著名哲学家克尔凯戈尔 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 惨的对象变成有趣的东西”;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荷加兹、哈奇生、休谟 新自然主义派人物:托马斯.门罗 传统思想家:克罗齐 法国美学家阿尔贝.加托从艺术审美特征出发把艺术分为三类即:美的艺术、机械艺术、既有实用目的又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 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从西方翻译的《威氏美学》出版;1750年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专著《感性学》; 意象主要类型包括: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2018.4全国自考《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4全国自考《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 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 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 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 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 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 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 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 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 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这句话中的“美”是指 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 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 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 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 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 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 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 A·理性主义 B.神秘主义 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 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 A·内在感官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D.畅神说 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 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 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 A.形式 B.意象 C.主题D.情感 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 A.艺术欣赏 B.艺术品 C.艺术家 D.艺术技巧 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A.艺术想象 B.艺术鉴赏 C.艺术体验 D.艺术敏感 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 A.手中竹 B.眼中竹 C.胸中竹 D.山中竹 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 A.抽象型 B.原始型 C.写实型 D.浪漫型 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庄子 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 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8.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 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

美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人物、作品及言论和著作 中: 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涤除玄鉴”(→宗炳:“澄怀观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虚实有无的统一 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心斋”和“坐忘”的理论: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保持空明的心境。中国描述移情现象的第一人。(《庄子?秋水》) “物我同一” “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道存在于万事万物 诗人、哲学家、儒学家、政治家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文学家、国学大师、考古学家王国维、《人间词话》(现代美学的第一个理论模式)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去毒篇》一文便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 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宗白华、《美学散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美是心灵与世界的沟通,是情景交融而创造的一个独特世界。“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谈美书简》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境界是直觉的产物,是每个人独特的创造。“在观赏的一刹那中,观赏者的意识只被一个完整而单纯的意象占住,微尘对于他便是大千;他忘记时光的飞驰,刹那对于他便是终古。”《谈美》:“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我们通常以为我们自己所见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而艺术家所见到的仅为幻象。《文艺心理学》:“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 “心理距离说”

考前指导2010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第二章

考前指导:2010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第二章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 1. 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与不足是什么 答:关于审美的起源,在历史上主要有四种理论,即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和劳 动说。 ①游戏说。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和席勒。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 质欲望和道德必然性的懒散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 美活动。贡献: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 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 2. 为什么说“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 答: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审美及艺术之间关系的论述, 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 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指人在摆脱了物 所谓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审 并敏 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 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 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 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不足: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 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 乎是同义词。 ②动物本能说。代表人物:德谟克里特、博克、达尔文、弗洛伊德。认为审美的发生导 源于人的某种本能, 这同样是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观点。 这种研究,不仅拓展了审美发生理 论的思维空间,而且还有力地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伏根深远的生物性基础的。 缺点:第一, 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的质的区别, 以至于把动物的快 感等同于人的美感。第二,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③巫术说。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是 20世纪流行于西方的一种艺术与审美发生理 论。用巫术说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 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它具有更 为可信的说服力。但是艺术与审美并不完全等同, 艺术只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巫术只是 促成艺术发生的因素之一。因此,用巫术说来解释艺术和审美的发生, 其有效性也是有一定 限度的。 ④劳动说。代表人物:毕歇尔、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 动。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不足:它 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 却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从物质性 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 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 因而劳动说不是严格 对我国美学界曾产生过重大影

自考美学试题(二)_全国自学考试

自考美学试题(二)_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 试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二) 湖北自考网4月6日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哲学方法 B.心理学方法 C.伦理学方法 D.社会学方法 (武汉自考)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 A.黑格尔的《美学》 B.鲍姆加登的《美学》 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 A.诗歌与优美的关系 B.诗歌与崇高的关系 C.诗歌与荒诞的关系 D.诗歌与丑的关系 4.“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 A.维特根斯坦 B.亚里士多德 C.里普斯 D.阿恩海姆 5.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倾向是

() A.“由下而上”的方法 B.“由上而下”的方法 C.心理学方法 D.实证主义方法 6.西方美学传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模仿说”,其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A.艺术起源 B.艺术本质 C.艺术功能 D.艺术接受 7.诗人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属艺术作品的() A.物质实在层的追求 B.形式符号层的追求 C.意象世界层的追求 D.意境超验层的追求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A.感性特征 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9.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A.观的阶段 B.品的阶段 C.悟的阶段 D.思的阶段 1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 A.个体性与社会性 B.相对性与个体性 C.社会性与时代性 D.相对性与历史性 11.“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大特点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大特点 自考文凭的含金量高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这从不畏自考的高难度和低仍 踊跃报考的人群上就可以看出来。另外,国外很多正规大学都承认自学考试的文凭也证实了这一点。很多选择了自学考试的人,看重的都是那张过硬的文凭。 文凭含金量高是大家公认的,考试的高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自考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自学,入学时是不需要考试的,考生只需要选择所报专业就可以,但是为了严格把关,各专业的主考院校都设置了较高的分数线标准。一位历经四年时间刚在今年春季通过最后两门考试取得毕业证的考生说:"自考考试难度大、题型多、范围广,说一万个学生里能考出一个一点都不过分。" 花费是成考的三分之一以大专毕业续本科为例,先算算上成考要花多少钱。报名费用200元左右,参加成考辅导班费用1500元左右,购买教材、练习题、各种学习资料费用300元左右,这些只是考前费用,共约2000元。如果考上了,脱产学习最少要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学费、在学校的住宿费加在一起不会少于一万元。那么,一个大专生从成考本科毕业,至少要花上万元。 再来看看自考,考试费用为每科25元,专科续本科大约要考十三科,就是325元,书本资料费约300元,考前辅导班费用约3000元,如果能一次顺利通过考试的话,毕业时只用花费4000元左右,是成考花费的三分之一。 学习时间有弹性欢迎 对于上班族来说,工作学习两手抓,两者之间的时间安排经常出现矛盾,往往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如果上成考,就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上课和考试,经常会出现考试没考好,又把工作耽误了的情况。 而自考的学习时间完全由学习者自己把握,在多长时间内学几门课、参加几门考试都可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 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 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 展开。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 自然美 (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 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 方法不一样。 4、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 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 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 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 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 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 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 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5、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 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 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 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 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6、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 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 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 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 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 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7、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①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 最具个 性化的精神活动;③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 一;④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8、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答:1)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 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 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 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 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 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而发展。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 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2)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 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 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 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 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 9、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 在论为基础? 答:①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 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 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 根基;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 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 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10、审美形态的特征是什么? 答:①生成性——一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二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审美形态的生成性 也就是广义的美的生成性,是关于美在审美实践活动 中生成的总规律的一个缩影; ②贯通性一一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 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在特定文 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从表面上看,往往只是特 定的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但在这种体裁和风格的背 后,实际上潜藏着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制约性, 这种制约性导致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 ③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 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审美形态就是以一定的存在形 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为底 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④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 一。掌握审美形态的二重性特点,可以避免以西统 中,或以中排西的简单化做法,从而在审美形态的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两极对立中保持必要的张力。 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 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 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 中。①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 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 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 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 往。②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 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 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 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 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 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 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 最高的生存状态。 12、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①广泛性或普适性一一即不仅在某一种 类或某一体裁中使用,而且还在其他一般艺术形式中 使用,还在现实生活的审美中使用;②统摄性一一即 集杂多于统一。如中国古代审美形态术语颇多,且 有零散性特点,就需要概括和统摄。按照这种统摄性 原则,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地发现中国古代审美形态 的基本脉络;③历史性一一有些审美形态积淀在民族 的审美文化中,产生了长久而持续的影响,已经在某 种意义上构成了本民族审美文化的识别标志。 13、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 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 答:①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 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②工具不仅包 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 言符号的能力;③ 人类只是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 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 意识④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 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 的一种物质手段⑤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 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 的人化。由上可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 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种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 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14、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在哪 里? 答:①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历史社会文化发 展阶段的产物;②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在历史发展中 不断演变。 15、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答:审美形态与语言密切相关。首先,中国文 字表意,高度重视词汇;西方文字表音,高度重视语 法;其次,由此引发的审美形态的区别是:中国文字 长于抒情,具有诗性;西方文字长于叙事和论证, 具有逻辑性 16、优美的特征是什么? 答:①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② 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③是和谐化一的内容; ④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17、崇高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答:内涵:①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超越; ②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③艺术作品的崇高风 格。 特征:①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②社会价值实 现的昂扬之美;③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④恢宏豪迈 的尊严之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