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汇通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汇通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汇通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汇通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

摘要: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两汉时期佛学传入中国以后,儒释道三教之间就自然而然的膨出火花,从起先的冲突斗争到忍让缓解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此的认识来把握儒释道三教的关系。

关键字:魏晋时期,三教,冲突,融合

魏晋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从它的历史发展来看,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思想解放,文化融合的时代。它为不同的思想都提供了条件。

第一,由于社会长期分裂格局,使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而此时的人们特别需要一种能使得自己内心得以安顿的思想寄托。此时就为佛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佛学与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在魏晋时期,它就必然面临着中土思想领域中的这一现实,它选择了“玄”,一方面让“玄”在语言、义理上成为佛教与佛学教义义理的承载者与表达者;另一方面又通过“玄”来面对与溶解中土固有文化传统(儒学、道家和道教),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在一个新的国度中立足扎根、传经布教。在此期间,天竺、安息、康居的沙门如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经;支谦、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这个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教义的宣传、研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第二,由于两汉经学长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和本身痼疾又得不到消解,从而弊端越来越暴露无遗,过分的章句推衍而导致繁琐穿凿,因灾异学说、图谶纬书的缠绕而使其堕落成粗糙庸俗的神学,以至东汉之末,便出现了一种衰落的景象。政治制度化了的儒学礼教(名教),一方面成为束缚和压制人的自然感情的东西,一方面又成了那些伪君子沽名钓誉的工具,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从而玄学乘此流弊而起,调和名教与自然(性情)的矛盾,而其中又都强调以“自然”为本。

第三,魏晋时期两汉经学弊端重重,为了挽救经学,使得儒学重新获得生机,思想者们力图“援道入儒”,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即玄学。玄学其中在于解决自然与名教的问题,经过王弼的“名教源于自然”到竹林玄学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等,直到郭象的“名教本于自然”,从而解决了名教与自然的矛盾,标志着魏晋玄学理论的发展达到了自身极限,而后没有学术巨著问世,而是由哲学理论转化为士大夫的生活实践,成为东晋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土壤。面对严重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战乱带来的生离死别痛苦,思想界关注的中心已不是现实政治,而是个人的生死解脱问题。对此,玄学并没有沉默,而是力图予以解答,但是执著于现世生命价值的中国士大夫,不可能从玄学家关于形神俱灭回归“太虚”的理论中得到解脱。在这个问题上,玄学的回答是软弱无力的,而宗教的优势则正在于此。因此,自东晋开始,佛教道教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佛教,由于它更适应玄学造成的注重思辨求理的理性主义文化环境而迅速壮大,成为东晋南朝的思想主流。作为官方政治指导思想的儒家,亦因经邦治国的实际需要继续发展。玄学的理论成果,则为儒释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水源头。

这即是魏晋时期儒释道三家的发展状况,那么儒释道三教是如何相并发展的,其中必然要经过一系列的碰撞最终才可融洽共同发展。

在两汉之际,三教思想都得以展现,在各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碰撞冲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老子化胡说”与《老子化胡经》的争论

汉代佛教初入中国,其对于神仙道术的依附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这一时期,三教之间的斗争并不激烈,太平经虽然攻击佛教有四毁之行,但这也仅仅是本土文化对一种外来文化出自本能的反击。所谓“四毁之行”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佛教此时也并没有反击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理惑论》是佛教徒第一次进行反击的著作。魏晋时期,随着外来僧人的增多和中土僧人到域外问佛求法,佛教理论愈来愈丰富,其社会基础也日渐广泛,佛教对于儒道的攻击不再像汉代那样一味忍让,而是奋起反击。此间三教争论的焦点是“老子化胡”的问题。佛道两教都互相攀比,神化自己的教主以抬高自己,制造伪经,自欺欺人,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神其教。

“老子化胡说”这个问题。首见在《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迁对老子生平的记述,使得老子的去处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最早是在《后汉书·襄楷传》中记载老子至西方教化而有浮屠之教,延熹九年(公元166 年)襄楷在上书桓帝时提到:“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此处仅言老子化为浮屠。到三国时,不仅出现了老子到西方教化胡人的说法,甚至有了老子是佛的老师的说法。据《三国志·魏志》裴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中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老子弟子别号,合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西晋初年,“老子化胡”说仍很流行,皇甫谧所作《高士传》有云:“老子出关,入天竺国,教胡王为浮屠。”西晋中叶,道士王浮与僧人帛远争佛道高下,王浮集“老子化胡说”之大成而作《老子化胡经》,梁慧皎《高僧传》卷一《晋长安帛远传》中的记载:“昔祖(法祖,即帛远)平素之日,与浮为争正邪,浮屡屈,即瞋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殃有所归,故死方思悔。”等等诸如此类说法。

然到两晋南北朝佛教徒对“老子化胡说”及《老子化胡经》依然争夺不休进行反驳,佛教势力渐盛,“汉魏法微,晋代始盛”,开始与道教相抗衡,《老子化胡经》的出世便是佛教徒帛远与道教徒王浮争佛道高下的产物。此时,佛教徒对道教“老子化胡说”也不能再容忍,而与之争辩。可见,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围绕“老子化胡”问题的争论越演越烈,但双方都是意气之争,不顾事实,大量伪造历史,互相篡改经典,把自己的祖师爷的生年越提越早,越来越神化。这一时期的论辩,基本上局限在双方互争辈份的高低、资格的先后和地位的优劣上,但却没有深入到理论的论证上来。

2、沙门应否敬王者之争

佛教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体系,逐步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

中国儒家传统道德和专制王权激烈冲突的集中表现。

中国儒家传统道德是以忠孝为核心,规定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项基本道德准则。而印度佛教认为,僧人是方外之宾,不应受世俗礼节和规范的限制——见君亲免于跪拜,而君王大臣、父母兄弟见了出家人则必须致敬。可见,佛教讲沙门不敬君亲,与中国儒家的伦理名教是大相径庭的。

汉代佛教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佛教在当时影响有限,关于沙门是否应礼俗的问题,尚未引起士大夫阶层的过多注意。晋初统治者与佛教多有渊源,《世说》记载:“后来年少多有道深(竺法深)公者,深公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高逸沙门传》曰:“晋元、明二帝游心虚玄,托情道味,以宾友礼待法师。王公、庾公倾心侧席,好同臭味也。”习凿齿《致道安书》有曰:“唯素祖明皇帝实天降德,始钦斯道,手画如来之容,口味三昧之旨。”但是,儒佛夷狄之论在当时仍有较大影响,而最集中的表现便是沙门应否敬王者之争。

东晋成帝咸康六年(公元340 年),庾冰辅政,作《代晋成帝沙门不应尽敬诏》、《重代晋成帝沙门不应尽敬诏》,令沙门跪拜王者,尚书令何充作《沙门不应尽敬表》、《重奏沙门不应尽敬表》,反对庾冰的主张。庾冰在诏书中说:“因父子之敬,建君臣之序。……名教有由来,百代所不废。”“礼重矣,敬大矣,为治之纲尽于此矣。……王教不得不一,二之则乱。”,他是站在儒家的名教立场上,来论述沙门不敬王者的社会危害性的。抨击佛教“矫形骸,违常务,易礼典,弃名教”,佛教使僧众“因所说之难辩,假服饰以凌度,抗殊俗之傲礼,直形骸于万乘”这是对专制王权的莫大挑战,因为听命及尊敬政府是国家的根本基础,在中国,没有任何权力可以置于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之外。

何充充分肯定了佛教有益于王化的正面作用:“寻其遗文,钻其要旨,五戒之禁,实助王化。”“因其所利而惠之,使贤愚莫敢不用情,则上有天覆地载之施,下有守一修善之人。”并从历史的角度指出:“直以汉魏逮晋,不闻异议,尊卑宪章,无或暂亏也。”认为事实上,自汉魏直至晋代的漫长时间里,并没有因佛教的流传而使纲常名教遭到破坏。

庾冰和何充都是站在封建国家整体利益的立场,以封建纲常名教为参照系,

来衡量佛教及其礼仪对整个封建统治的得失利弊,只不过是各有侧重。庾冰看到士大夫与佛教徒的交往非常密切,出现名士名僧化和名僧名士化的这种现象对专制王权的威胁,因此要限制佛教过度发展,“修之家可矣,修之国及朝则不可”。而何充看到了佛教有助王化的一面,僧人不礼王者,并不代表他们简慢王法,相反,“每见烧香咒愿,必先国家,欲福佑之隆,情无极己。”因此,佛教的现状应被保持。经过这样的辩论,庚冰的主张未能得到实行,这次关于沙门致敬的争论,“乃夷俗与华人体教冲突之一大事,以此次为其端。”

然而,关于沙门是否应礼敬王者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东晋末年,僧人干政现象愈演愈烈,如比丘尼支妙音深得晋孝武帝和会稽王道子的敬奉,“供嚫无穷,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乘。”招致世人不满。安帝元初中,太尉桓玄掌权,为了维护儒家的名教,又一次主张限制佛教。这一次的争论更为激烈,而且当时还有一系列明显反对僧权的措施,但是僧人阶层再次取得了这次决斗的胜利。桓玄站在儒、道的立场上,总结庾冰与何充论争的经验,提出了更为系统的论说。他借用了《老子》第二十五章表明:人对王者尽敬,实属天经地义。沙门的生存长养,也是依赖于王者的。既然是获恩惠于王者,因此,沙门“遗其礼”、“废其敬”,于“理”、于“情”都是说不过去的。

桓玄的主张招致了佛教徒的不满,当时佛教领袖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和《答桓太尉书》。慧远为了论证严密,把在家的信徒与出家信徒加以区别,肯定在家信徒必须顺应世俗礼法,尊亲敬君,在家信徒,居住在世俗人群之中,日常生活与俗人没有根本的区别,他们自然应当顺从世俗的教化,礼敬王侯,孝顺双亲。这样,慧远也就在理论上肯定了桓玄关于“同王侯于三大”的说法,将佛教同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观念完全糅合在一起。而出家修道的沙门却不同,在慧远看来,出家僧侣是世外之人,其行迹是超绝于世俗的。他认为,人身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与载体,只有形体消亡,才有可能彻底摆脱烦恼和痛苦。而人体的形成正是由于有“生”,人身生生不绝又是由于禀受阴阳二气的变化。因此出家人要反其道而行之,即不顺应自然变化,不重视生存,而要“求宗”,即追求终极理想,追求超越生死变化,达到永恒不变的涅槃境界。既然如此,桓玄所说的天、地、王侯对人类的资生之恩惠,对出家僧侣来说就毫无意义了。慧远又从出家僧侣的社会作用角度,阐明佛教不仅在实质上不违背封建的纲常名教,而且

对协助王权,庇护人民还有很大的益处。他说佛教可以引导人们超越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通过不断超越,不断提升,以至最终获得佛果,成就人生最高理想人格。尽管从形式上看来,出家僧侣对父母没有尽孝,有失天性,对君主不恭,有失礼敬,但从实质上看,却不违背孝道,也不失却恭敬。慧远还进一步强调出家僧侣的社会政治作用,认为只要沙门出家勤于修持,道德高尚,成就了佛教功德,就能使自己的六亲乃至天下都得到好处,从而完全符合王侯的政治统治。由于沙门对社会的有益作用,就与那些尸禄素餐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里,慧远是以僧侣的宗教实践作用来论证佛教及其礼仪与封建礼仪不仅是相一致的,而且还有利于封建政治,进而证明沙门“求宗不顺化”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当然,沙门不敬王者也就没有什么大逆不道可言了。

在两次“沙门不敬王者”的辩论中,虽表面上,“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护佛方取得了胜利,但实质上,佛教摄儒入其中,由超脱政治转而为现实的王道政治服务,这种对传统的印度佛教作出的很大改造,正是向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妥协,也是向中国强大的专制王权作出的让步。

3、沙门袒服问题之争

汉族沙门服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制衣与听衣。制衣又称为“三衣”或“五衣”,来源于印度原始佛教。“制衣”是佛陀制定比丘或比丘尼受具足戒后所该受持的衣物。因为共有三种,所以统称为“三衣”。三衣是安陀会、郁多罗和僧伽黎。安陀会是五条布缝成的衷衣,郁多罗是七条布缝成的上衣,僧伽黎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五衣是于三表之外加上僧祗支和涅槃僧。僧祗支是覆肩衣,作为三衣的内衬,涅槃僧则是裙子。沙门用三衣覆盖左肩而偏袒右肩。对三衣的规定主要有两点:第一、颜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第二,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免除贪著,这叫做“坏色”或“点净”。虽然在律中禁止用上色、纯色的衣服,而染衣也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可用,但是在习惯上是用赤色。而且三衣总称为袈裟,袈裟是赤色的名称。用赤色的名称作为衣服的总号,这就说明在习惯上三衣总是赤色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僧侣还是披赤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沙门仍是批赤布的。

佛教僧伽除了三衣以外,还可以视实际的需要来受持其它衣物,这些衣物就称之为“听衣”。在印度,僧伽除了三衣外,还有裙、病衣、覆肩衣、雨浴衣、

覆疮衣等等,作为听衣。印度以北的僧伽,也有“立播衣”来适应严寒的气候。由于汉地与印度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差异极大,所产生的听衣种类也就不同。

沙门袒服的争论发生是由于当时佛教过度发展,僧人干政现象愈演愈烈,一些维护儒家礼教的士人以卫道者的姿态向佛教非难。剃发染衣是出家人的标志和戒行所在。而从礼法社会看,爵位和章服是礼制秩序的体现和保证。

而何无忌表示异议,慧远与何无忌袒服之辨围绕两点展开,一是何无忌在《难袒服论》中指出“三代殊制,其礼不同,质文之变,备于前典。而佛教出乎其外,论者咸有疑焉。”袒服和中国历代典籍规定不同。对此,慧远从印度和中国的习俗不同来论证。慧远认为难者是囿于我国世俗礼教的束缚,虽然中国没有袒服,但是印度早就有这种“异俗”了。

慧远进一步指出“袒服既彰,则形随事感,理悟其心,以御顺之气,表诚之体,而邪正两行,非其本也”,即右袒的形式具有使人“履正思顺”的约束作用。慧远关于右袒能“御顺”的论证,何无忌表示难以接受。他继续提出质疑说佛教和儒家、道家虽有内外隐显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只是深浅程度的不同,而不应是逆顺的差异。对此,慧远表明“遗俗”的佛教与“渐世”的儒道之学的归趣不仅有别,而且甚至是相背,因而肯定了佛教独具的优越性。此三次争议在当时都具有很大影响,并且持续很长时间。

但在发生争议过后,各家也会为了自身的发展,来从彼此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共同之处。佛教的原始教义就与中国传统思想存在许多交汇点。如原始的佛教教义,既不是空谈,也并非完全是一种迷信,它重视人的实质问题,强调一个人无论在说话、做事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应符合正道、规矩;它提倡用思想锻炼与生活修养的方法来求得个体生命从现实生活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人事、注重个人内心修养的思想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支谦和康僧会,深受中土文化影响,善于用儒、道等名词术语和思想理论来表达佛教思想,进一步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支谦《大明度经》中比较准确地用“空”这个概念来表达般若的基本思想,强调“诸经法皆空”,沿用《道行般若经》中老庄化的“本无”概念,强调“诸经法本无”。在译经时继续调适适应儒家伦理观念,甚至直接宣扬儒家学说。支谦《大阿弥陀经》和康僧销《无量寿经》,还把佛教

的因果报应说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大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还提出了一个儒家化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而康僧会是一位兼有佛、儒、道三家思想的译师。康僧会把“儒典之格言”与“佛教之明训”相既并论,用佛教的“幽微”来补充儒家纲常名教之不足,希望统治者能够以“孝慈训世”,“仁德育物”《高僧传·康僧会传》。最能代表其佛教思想的《六度集经》,用佛教的菩萨行发挥儒家的“仁道”说,力图把佛教大乘救世学说和儒家仁道思想结合起来。

玄学的兴起和发展,除本身是儒道融合的结晶外,佛教和道教亦与之发生关系。佛教从依附黄老仙术转向借势玄学,般若学渐兴,开始与老庄玄学互相唱和,为东晋玄佛合流打下坚实基础,导致东晋终于出现佛教“六家七宗”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支遁的逍遥游、张湛的佛学化玄学等。玄学对佛教产生了深刻影响,佛徒名僧开始饱览老庄与玄学典籍,频用玄学名词术语,乃至行为举止亦取玄学名士大多兼通玄理、谈论虚玄,思想上佛玄呼应。

道教借鉴玄学,还借鉴儒家伦常,葛洪提出儒道本末说。道教汉末产生至于魏晋。魏晋时期,玄学兴起,援道入儒,奉《老》、《庄》、《易》为“三玄”,探究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风行社会。道教受其影响,也想从玄学寻求理论根基。如葛洪就以“玄道”为最高范畴,把它看作是生天生地的总根源,促进了道教的理论化。在《抱朴子内·畅玄》中他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绵邀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邀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可见在葛洪那里“道”已被“玄”替代。并且在思想资源和体系建构上也受到儒学的深刻影响。《太平经》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构架,赞扬儒家的三纲六纪,“三纲六纪所以能长吉者,以其守道也,不失其治故常吉”,要求其信徒应当遵循“父慈、母爱、子孝、孙顺、兄良、弟恭”等基本伦常关系,明显表现出儒道融合色彩,说明道教几乎一开始便表现出儒学化倾向。再者,道教奉行的主要是老子之学,而魏晋玄学就是以老解儒、以道解儒的典范。虽然葛洪倾心道家“长生之理”而对传统儒学不满,但是同时并不否认儒家学术在经世、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他期望以道教的积极方面挽救儒学,重建以道为本、以儒为末、儒道合一的新体系。这样便将道教追求肉体成仙与儒家追求现实的道德境界的内在冲突基本调和,对后来的儒道合一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总结以上,三教的矛盾冲突,在客观上也为三教的融合起了推动作用,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使之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纵观魏晋南北

朝时期三教的论争,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它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佛教吸收《老子》、《周易》的思想,使佛教般若学具有中国哲学的内容和特色;对儒家伦理道德观的融摄使之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加速了其发展步伐;而道教在斗争中已感受到在义理方面的不足,于是向儒家、佛教、玄学摄取营养,建立起道教重玄学、心性学的体系及丛林制度等,以与佛教相抗衡;由于在斗争中相互无情的揭短、阴暗面的曝光,反复辩理,在客观上也相互制约,相应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佛教、道教的恶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年版。

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3.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0 年版。

4.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0 年版。

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

作业

专业:中国哲学

学号:150005

姓名:张囡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基石,按照过去人们通常的理解是道家以哲学为主,儒家以思想为主,而释家则以宗教为主。还有一种理解是儒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道家与释家都称为宗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哲学的基本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还认识不到位。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广义而又很难表述的问题,但又是每个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尤其是我们正面对着曹雪芹的这部绝世经典,如果对哲学定义都含糊不清的话,那就很难从根本上去解读《红楼梦》的整个哲学体系。 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之后,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但那不过是一种自发的、零星的、朦胧的哲学思维而已,而哲学成为一种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载体问世,最早的要算是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在易经里也包含了很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理念,孔子的《论语》也是这样,但都不象《道德经》那样成为专门的哲学理论体系。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人提出“哲学”这个词汇和概念,只是被世人当作一种高深莫测的思想来加以膜拜。 “哲学”这一词汇最早是出现在古希腊文里,当时的意思是“爱智慧”。根据这一概念,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哲学应该就是一门研究智慧的学问。 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伯拉图,他对哲学的经典注解就是:“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只有神才配拥有它,我们人类只能是爱智慧。”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有一句比较著名的话:“哲学几乎就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3年5月给哲学的定义为:哲学是人理性的工具,哲学从起源就肩负着解决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有关各门类知识总结的问题的使命。 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 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对什么是哲学,阐明了自己的理解和描述,但总是让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儒释道思想的合和传承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昌盛不衰。通过理解运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结合道家的太极双鱼图和释家的佛教符合”卍”,我们能够解开宇宙人生的秘密。 太极双鱼图是有阴与阳,明与暗,空与色等相对的两极合和而成,并不断循环往复。根据佛教”卍”的形状结合现实世界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世界有五个相组成,四个不断变化旋转的相和一个居于中心的相,这四个可变相分别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一个固定相是:心核。这和道家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有些相似。 对于这五个相分别给出的定义如下: 时间:心核自身运转的周期,及心核围绕或被围绕其他心核运转的周期。 空间:心核自身的形态,及心核与心核之间处于相对平衡位置的状态。 物性:心核自身的特性,及心核与心核相互作用产生的其他特性。 能量:心核得到,失去或保持自身状态的能力,及心核与心核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状态的能力。心核: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的合和体,心核是宇宙存在的基本单元,即是有形的亦是无形的。(如:地球,太阳,人,树,山,海,光,电,磁场,思想,意念等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定义,我把这五个相每个相分为两个极 时间:加快,减慢 空间:扩大,缩小 物性:吸引,发散 能量:聚合,释放 心核:聚合,发散 四个可变相都以固定相为基础,每个可变相都与另外三个变相相关联,其中任意一个可变相的发展会影响另外三个可变相发展,任何三个可变相可以确定第四个可变相。 通过排列组合,形成两个基本心核:聚合,发散。即两个相反的佛教符号 心核聚:“卍” 物性吸引------时间加快------空间缩小------能量聚合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聚合 心核散:“卐” 物性发散------时间减慢------空间扩大------能量释放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发散 对于“聚”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吸引时,时间就会变快,空间就会缩小,能量就聚合。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对于“散”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发散时,时间就会变慢,空间就会变大,能量就释放而减弱。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根据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每个心核都可以同时代表心核聚和心核散。这样的话,一共有32个心核。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摘要:本文阐述了汉字中传达出的儒释道精神,以及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以及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字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是儒、释、道精神。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有些年轻人用键盘输入取代手写汉字。不认识繁体字,无法读懂古代优秀典籍,网络新词不断地被创造,很多汉字的字义已经和原义相去甚远,很多人崇尚西方文化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丢弃传统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凡此种种表明应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格外重要。 一、汉字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本身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如《弟子规》《论语》《道德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典籍得以流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一脉相承,汉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汉字与儒家思想 汉字是以笔画和偏旁作基本结构单位的表意文字,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直观、形象,“儒”字,从人从需。“需”字,是指在等待着雨水的滋润,“儒”字也指圣贤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奉养照顾父母的意思。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一个人自己站立时要考虑到其他两个人,说明人与人要仁爱;“義”字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字代表金属的兵器,说明义行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献祭的“羊”有奉献的精神。“禮”字是会意字。《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引申为对别人的尊重和奉献精神。智,从“知”。“知”是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同时如箭发而无悔。“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生哲理是智。“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行应诚实不欺诈。 2.汉字与道教 “道”字,《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惪(dé)声。人通过头顶与天道相通,天人合一就是道。“德”字,《说文》:德,升也。形声。从彳(chì),“彳”双人旁,有众人之义,表示行走、实践。“―”横为东西,“|”竖为南北,四方中央皆备。在这里为十种善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个“四”,是一只眼睛向天上看,表示尊天德之道而行,“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德”字的本义,有升华心灵品格的意思,一心一意去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儒释道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史结课论文题目:儒释道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学院:园林与林学院 班级:风景园林1102 姓名:王旭 学号:20110997 2013年7月5号

儒释道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摘要: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框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 层次对中国园林施以影响:“道”之自然为其提供形象化的基础,“佛”之自我为其提供抽象化的依据,“儒”家的中庸思想则在二者之间提供了适当的“度”,来取得平衡。中国园林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园林美学。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影响、发展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几千年的风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责任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学在中国存在的几千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样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个处处蕴含深意的人文世界。人本精神——台在园林中的变迁。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一种开拓进取、雄姿英发的的文化精神。中国建筑基于对人和社会的重视,以服务人间为主旨,使建筑与人相辅相成。人的舒适度要求以及人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与接受能力一直控制着建筑体。 台在夏商周三代还具有极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而且在最古老的园林中是最为重要的建筑。台是与神话思维紧密关联的,随着人的理想思维的发展,人和天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原始人、夏商周人那里,人必须依附天帝来获得生存的意义,王权的观念也是必须从天帝那里获得自己的神圣性说明。从周公旦的“以德配天”到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开始,人不再是膜拜神灵的卑微小人,人们把自己的目光更多的投向了凡尘而非天国。通神之台的神学意义也开始慢慢隐退,而登台眺望的游乐功能渐渐成为了造台的唯一目的。 台的功能演变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春秋中叶,礼崩乐坏,诸侯们兴起了一股造台的风潮,在他们眼中台只是作为一种审美享乐之物。楚灵王建造的章华之台极为精致,到处都极尽彤镂之能事,作为供人游乐嬉戏的场所,体现了帝王与民同乐的仁政精神。到了汉代,虽然也有通天台、通天铜柱、承露盘等,但这都仅是处于一种模拟上古的心态表现。 后来,在“仙人好楼居”的观念之下,横木逐层向上堆积的井干楼开始兴起,积土高台开始向木结构转变。台的建筑在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渐渐被其他宫殿建筑和山水景观所取代。东汉以后积土高台建筑开始衰落,逐层叠堆横木的井干式楼也被斗拱式楼阁所取代。楼阁建筑取代了高台建筑,台也就但除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舞台。君权至上——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儒家思想也非常注重‘礼”。“礼”字本为宗教的仪节,后来则包括一切社会风欲,习惯与规矩.儒家讲中庸之道,注重万物的合谐,中正,均平,循环的观念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规范更深深影响中国文人的思想。中国传统建筑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四合院,宫殿、寺院建筑的布局,都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要求摆脱传统礼教的束缚,主张返朴归真,无拘无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哲多变,自由活泼,与中国传统建筑表现气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 首先,园林建筑不追求建筑本身的雄伟壮丽、规整、统一,而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经过造园家的苦心经营,成为其抒发感情的一种手段。其次,园林建筑的构图法则及形式也与传统形式大相径庭。园林建筑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即不受任何法规戒律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例如:茶文化、服饰文化、书画文化、和文化等。无论是在过去的封建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此文就对其中“和”与“礼”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进行粗略的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中国传统文化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传统“和”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儒家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 两千多年来,传统“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人才的造就、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等价值取向,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礼”。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对礼乐文明有所了解。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礼”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究亲和政策和伦理亲情。人际伦理,社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蹭这样解释过儒、释、道三家思想。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儒家思想以仁作为核心以中庸之道和君子之道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内圣外王”是儒学全部学说的总的概括,以内在的圣德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对外把推行王道作为治国经世的最高理想,建立一个国富民强的大同社会。从创始人孔子所言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的《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思想都在倡导积极的入世精神,告诉人们要拿得起,有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儒家思想历经千百年的时间,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

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基本国民性格。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话貌似无情,其实所谓的不仁乃是是真正的大仁,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国运昌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通达,总会遇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之时,这个时候道家的学问就给了我们另一条峰回路转的道路,告诉我们要看得开,放得下。 面对人生中最大的问题,生死之问,孔子的弟子季路向老师问起“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回答说:“生还没弄清楚,又怎么能搞得清死呢?”。孔子主张先把“生”的事做好,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才是第一要务。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则是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人生不过是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而佛教讲究“六道轮回”和“离苦得乐”很明确地讲出了此岸和彼岸的存在,并告诉大家怎样能到达那个彼岸的途径。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性的。它要我们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西风劲吹,大众文化愈来愈向自私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向发展,这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关键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收获现代意义 一、前言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易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刚健和自强的思想激励着中国人不畏强暴、壮怀激越、无畏进取、为光明而奋斗。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 (一)文化体系 当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 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 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佛家文化中有业报观,讲求对世间万物都报以同等的慈悲,无私奉献,超凡脱俗。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总是看到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追逐着这个时代的脚步,也是,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 现代社会,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电子时代,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人们的思想,还有源远流长的中 国文化。 所谓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可是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思想方面就有很大改变:不难发现,电脑手机的普遍造成了年轻人的好逸恶劳的堕落感,出现了“手机族”,“低头族”这样的新兴词语。而成年人更是奔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盘算着这个月的工资与开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还哪里有时间传承六艺文化、书法、棋、曲之类的。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渠道的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电视为例,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电视频道增加。再如,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印刷成本比较高,发表一篇小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而网络平台能够为各种文学作品提供几乎无限的发表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纸质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实体书店有不少倒闭,电子书籍甚至要代替纸质书籍。 我一向奉承: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建立自己对世对事的思想系统的指导性思想体系莫过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首先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主要提倡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在国际矛盾随时会一触即发的当代,在社会矛盾屡有发生的现代,在电子技术阻隔了亲友的距离,在在好逸恶劳的一代中,在社会关系复杂的现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当被遗忘。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它讲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循环。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不应该是万物的主宰,你此生为人,是前世种下了善的因,所以此世对万物应慈悲为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作恶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思想,并且在环境越来越差的现在,在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婪破化的千疮百孔的现在,在各种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在,佛家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本来就是抽象的,无法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仍能探索到它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坏的社会风气,都是由于背离了”道“,而引起的后果。当今社会,很多官员也是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所以常常折腾来折腾去,事情没办好,还捋老百姓坑了。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以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样的道理也应该作为官员们常常温习的思想。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人生一世,草本一秋,谁都想活得幸福。 什么是福? 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是“长寿”之福; 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是“富贵”之福; 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是“康宁”之福; 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是“好德”之福; 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是“善终”之福。 这就是古人追求的“五福”。 其实,这福那福,归根结底心灵的安宁才是真正的福祉。宋代无门和尚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没有比心灵宁静安祥、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的人吃饭香,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亦津津有味;心安的人睡觉甜,用不着什么金屋龙床;心安的人气定神闲,即使面对人生苦难,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会绽放出美丽之花。 然而,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贪婪,浮躁不安,追名逐利,没有片刻安闲。安身立命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当如何自处,何以心安呢? 儒家:慎独心安 “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自身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能够做到喜欢善如同喜欢美景,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切实做到。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 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情,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历史上最有名的关于慎独的故事当数“杨震暮夜却金”。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曾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 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作为拜见礼。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意思是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认为天黑了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说有天地、鬼神、你和我知道,怎么可以说是没人知道!王密听罢只好羞愧的退出去了。 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在夜间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本可笑纳王密敬献的重金,但他却坚决拒收,并铮铮铁言,其“慎独精神”,堪称历代师表。 道家:心斋虚静 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专一,然后就能虚以待物。心志专一了,自然心安。出自《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斋”,在中国古已有之,其形式有沐浴、不饮酒、不茹荤、不闻舞乐、不近女色等,但这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斋,属“祭祀之斋”,庄子在此提出的“心斋”,是内在深层意义上的“斋”。“心斋”的终极目标就是与道合一,即“道通为一”。 人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 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地现实价值与意义

实用文案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 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

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

浅 论 儒 释 道 文 化

《浅论儒释道文化》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民族性格。儒、立人旁一个需字,意欲我们要做一个人们需要的人--儒弱而立。 释、佛(佛)立人旁一个弗字,弗是不,是要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佛光普照。 道、首(头)下一走字,意欲我们要用脑子走路,思想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 这三个字明分暗合,都是在讲如何做人.所以中华民族是最会做人的人,如何做人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根本。 一、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盘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二、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鲜明的特色。 三、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儒,智者往往信道,慧者往往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释、道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