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9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第9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第9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第9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第9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9.1 考点难点归纳

1.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 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 )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

(1)GDP 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2)CPI =格计算的价值

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100 (3)PPI =ΣkW / ΣW

其中,k 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 为权数

2.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定义: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1

1---=t t t t P P P π 式中,t t 为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1-t t P P 和分别为t 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①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②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③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率上升。

②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进行分类

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般地,按照通货膨胀的起因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类: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定义: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原因: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通过IS曲线右移),它们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称为实际因素。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通过LM 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定义: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两种。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据西方学者解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者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水平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价格完全决定于商品的供求,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控制产量来改变市场价格;而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

(3)混合型通货膨胀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分析,有人提出了混合通货膨胀理论。其分析的实质就是把上面有关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两个理论结合起来。(4)结构性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的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对比部门可分为: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和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迅速发展的部门和渐趋衰落的部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

4.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通常,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①通货膨胀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此外,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③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

(3)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

但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3)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导致经济崩溃。

5.菲利普斯曲线

定义: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两者具有负相关的函数关系,即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的时候,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的时候,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因此,菲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由于工资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正比例关系(两者差额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所以,通常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替代货币工资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如图9-1所示。

图9-1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既反映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又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当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持续性的长期现象时,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使菲利普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意味着经济现在必须以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才能换取一定的失业率。在长期,如果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换取一定的失业率所需求的通货膨胀率就越来越高,最终菲利普斯曲线将成为一条垂直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如果经济开始在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下运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以自然失业率为出发点的一条垂线。长期非利普斯曲线否认了短期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长期无法消除自然失业率,任何政府试图以通货膨胀来消除自然失业率的努力,其结果都是暂时的。货币主义就持这种观点。

与菲利普斯统计英国的数据类似,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发现,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这一描述示出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化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8.充分就业、失业和自然失业率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在现有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由于不愿接受工作条件而失业的情况。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在实际统计时,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自然失业率。影响失业持续时间长短和失业频率高低的因素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9.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叫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100?=劳动力总数

失业人数失业率 公式中的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存在两种失业:第一,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叫周期性失业。第二,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叫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时为什么仍要有自然失业率存在?因为在一个国家中,由于高度的流动性、兴趣与才能的广泛差别、无数物品和劳务的供求不断变化,会存在相当多的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季节性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劳动的后备军可以随时满足社会对劳动的增加的需求,并且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威胁”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各种福利支出(如失业救济)的存在,也使得一定失业水平的存在不会对社会的安定构成危害。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各国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然失业率。

10.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自然失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作出调整而造成的劳动力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失业。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可以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9.3.1概念题

1.通货膨胀(inflation ):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货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2.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 CPI ):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 =格计算的价值

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100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在美国,该指数由劳工部的劳工统计局按月计算并发表,主要用以反映美国中等收入城市家庭消费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变化情况,其范围包括从食品到汽车、房租、理发等大约300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但不包括那些主要由郊区和乡村家庭购买的,或者由低收入家庭或高收入家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5.价格总水平:指全部商品及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水平。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并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比如原油价格上涨被其他商品价格下跌所抵消,致使一般价格总水平没有改变,这时只能称个别商品价格上涨。

16.收入政策:又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价格决定者(劳资双方)共同遵守,其目的在于限制物价和工资的上涨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又不致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收入政策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①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②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如果工资物价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之内,就以减税作为奖励;否则,就以增税作为惩罚。③强制性限制,即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暂时冻结。收入政策也存在缺陷:①如果是指导性政策或税收政策,其效果如何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能否通力合作。②强制性收入政策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③如果在价格管制的同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措施,公开的通货膨胀就会转变为隐蔽的,一旦重新放开价格,通货膨胀就会以更大的力量爆发出来。

1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的物价上涨。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表现为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以凯恩斯学派的需求拉上说来说明这种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货币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物价的因素除货币量外,还有成本单位和就业量等多种因素。货币数量的增加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要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如图9-3所示。

图9-3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该图说明:①当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源和失业时(2Y 点之前),总供给增加的能力很强,此时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带来产出的上升而物价并不上涨。②在2Y 点和充分就业分界点F Y 之间,总需求的增加将会带来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凯恩斯称为“半通货膨胀”。③当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各种资源已充分利用,供给无弹性,有效需求增加仅使成本单位随有效需求同比例上涨,此种情况,可称为“真正的通货膨胀”。

但事实上,通货膨胀既可以是在实现充分就业后,由总需求绝对增长引起,也可以是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由总需求较总供给在数量与速度上的相对增长引起。所以,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修正指出,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只要总需求的增长大于总供给的增长,从而物价的上升幅度不能为增加的总供给所吸收,便会出现物价水平的绝对上升,产生通货膨胀,如图9-4所示。该图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 ),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 ,0AS 代表总供给,0AD 代表总需求,0Y 代表生产总量,0P 代表物价水平。

图9-4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者修正)

当社会总需求增加,即从0AD 移到1AD 时,生产总量由0Y 移到1Y ,供给曲线由0AS 移到1AS ,物价水平由0P 上升到1P 。

22.通货膨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两部分构成:实物和金融资产;家庭的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和债务之差。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的变动而相应升降;同一实物在不同条件下,货币价值的升降,较之通货膨胀率也有时高时低的情况。金融资产较复杂;在其中占相当大份额的股票的行市是可变的,在通货膨胀之下会有上升趋势,但影响因素较多,并非通货膨胀中稳妥的保值形式。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金融资产,共同特征是确定的货币额,这样的名义货币金额并不会随通货膨胀是否存在而变化,因此,物价上涨,实际货币额减少;物价下跌,实际货币额增多。防止通货膨胀的办法,通常是提高利息率或采用浮动利率。但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这样的措施也难以弥补损失,所以,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债权人。基于此,每个家庭的财产净值,在通货膨胀之下,往往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般说,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最易受通货膨胀的打击;大的债权人,不仅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损失,他们同时又是最大的债务人,可享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好处。

26.通货膨胀产出效应:指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生产和就业水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通货膨胀对产出的正效应,即推动经济增长,通常需具备以下条件:①社会经济活动

中有闲置资源的存在。②存在较强的“货币幻觉”。③通货膨胀必须是“温和的”。而这些条件往往是难以完全具备的。

31.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

y—y*=-a(u-u*)

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32.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3.简要解释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区别。(西安交通大学2005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形状不同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是表明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关于短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会存在交替关系的原因,货币主义者认为,如果工资契约是在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厂商愿意扩大产量,增加就业。当工人们发现实际工资下降时,他们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但货币工资的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

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预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会上移,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更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则不愿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无论政府如何继续采取膨胀政策,工人预期的调整必然带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进一步上移,结果长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因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这实际上就是货币中性论的观点。

(2)政策含义不同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说明,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

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在长期中,经济中能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因此,垂直的菲利浦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不断右移,不但会形成垂直的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甚至可能形成向右上倾斜的正相关曲线。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为3%,而人们预期为5%,并以这一预期要求提高工资,则企业就不但会把雇工减到原先水平,甚至低于原先水平。这样就会产生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的“滞胀”局面。

9.写出价格调整方程,并指出其政策含义。(人大2000研)

答:价格调整方程式是一种把短期波动和长期稳定结合起来考虑价格水平如何从某一水平过渡到另一水平的理论模型。价格调整方程由菲力普斯曲线引申出来,用它可考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压力和价格预期之间的关系,其公式为:

()**--=Y Y Y f t t /1π

式中,t π为通货膨胀率,()11/;t t t t P P P Y π*--=-为潜在的GDP 水平;

1-t Y 为上年GDP ;f 是常数。把()**--Y Y Y t /1定义为上一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价格调整方程就意味着本年的通货膨胀等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乘上一个常数f 。进一步,当上年总需求决定的实际产出高于潜在GDP 时,本年价格水平就会上升,通货膨胀率为正;当上年总需求决定的实际产出低于潜在GDP 时,本年价格水平就会下降,通货膨胀率为负。

把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e π加入到价格调整方程式中,可得:

()**--?+=Y Y Y f t e t t /1ππ

如果通货膨胀率常年稳定,就可用上年的通货膨胀率1-t π作为e t π,也就是:

()**---+=Y Y Y f t t t /11ππ

该价格调整方程的含义是:(1)只要使上年总需求决定的实际产出小于潜在GDP ,即让经济出现衰退,就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2)通货膨胀率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总需求决定的实际GDP 与潜在GDP 缺口的大小。(3)如果总需求决定的实际产量一直高于潜在GDP ,则通货膨胀就会无止境地继续下去,且逐年递增,不断加剧。

21.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它有哪几种类型,其各自的政策含义是什么?(人大2007研)

答:(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菲利普斯曲线

图1中,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π,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若设u*代表自然失业率,则可以将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π=-ε(u-u*)

(2)按经济中调整时间的长短,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两者有着不同的经济政策含义。

①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说法,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由此,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这里所说的“短期”,是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关系。由此,向右下方倾斜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就是,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②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因此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28.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区别与联系。(南开大学2005研)

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它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供求关系失调,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区别。

三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在总产量达到一定产量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或者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前者因为工会的力量导致非市场化的工资,后者因为垄断导致非市场化的产品定价。结构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由于生产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不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的膨胀产生的,在总供给—总需求分析中,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此新的均衡点具有更高的物价水平和更高的产出水平。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造成,在总供给—总需求分析中,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左移,在新的均衡点具有更高的物价水平和更低的产出水平,即出现滞胀。而结构型的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比较复杂,可能导致产出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不变。

(2)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的联系。

三者都属于通货膨胀,因此都具有通货膨胀的一些基本特征,具体来说,三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者都造成物价上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通货膨胀,都会造成一般物价持续的上涨,这是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本质。

第二,三者都会产生一些相似的经济效应。由于物价的上涨,无论哪种通货膨胀都会产生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及强制储蓄效应。同时都会给经济带来“菜单成本”之类的成本。

第三,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很少是单独由总需求、总供给或经济结构引起,往往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相互作用结果。因此现实中很难将三者明确区分开来。

失业与通货膨胀练习题

失业与通货膨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失业率是指(d) 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2、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 A就业B失业C非劳动力D就业不足 3、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4、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磨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失业人员的是(b) A调动工作的时间歇在家休养者B半日工C季节工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6、奥肯定理说明了(a) 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7、通货膨胀是(a)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8、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c) 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在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在数处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D通货膨胀率每年50%以上 9、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 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10、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1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由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由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12、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a) A控制货币供应量B降低工资C解除托拉斯组织D减税13、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b)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D结构性通货膨胀 14、在下列通货膨胀的原因中,(c)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A银行贷款的扩张B预算赤字C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率下降 15、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由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由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都不是16、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b) 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C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7、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线D垂线 18、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1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失业的原因、失业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奥肯定律和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掌握失业的代价、失业的解决方法、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法,会利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了解货币的职能及货币的演变历史。 在影响宏观经济的诸多问题中,失业(unemployment)无疑是最直接而又最严重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失去工作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和心理折磨。失业问题是日常政治争论中的老生常谈,政治家们常常声称,他们所主张的政策有助于创造工作岗位,解决失业问题,使社会经济平稳增长并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宏观经济中的另一重要问题。1970年一份《纽约时报》卖15美分,家庭住房的平均价值是23 400美元,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3.36美元。到2000年,一份《纽约时报》卖75美分,家庭住房的平均价值是166 000美元,而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14.26美元。这种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学习失业是如何形成的,然后讨论针对失业的各项主要政策等问题。在了解失业后我们将探讨通货膨胀的意义及决定因素,并分析与此相关的重要的公共政策。在本章第三节我们将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失业 一、自然失业率 经济学家研究失业是为了确定失业的原因,并为政府的有关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其中有一些政策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工作,如工作培训计划;另一些政策可以缓解失业者所承受的痛苦,如失业保障;还有一些其他政策无意中增加了失业的普遍性,如人们普遍认为法律规定了比较高的最低工资这一情况增加了劳动力中技术最差而经验又少的那些人的失业。经济学家通过说明各种政策的影响帮助决策者评估自己的选择。 图8—1表示美国从1948年以来的失业率(劳动力中失业者的百分比),平均值大概是在5%~6%之间。虽然失业率是逐年波动的,但还没有哪一年接近于零。按照这一统计数据,平均每18个想找工作的人中大约有一个人找不到工作。

失业与通货膨胀考试资料整理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种类 1、通货膨胀的含义和衡量 (1)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 )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明显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含义要注意以下3点: A 、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不是所有物价的上升。通货膨胀期间,个别物价可以不变,有时还可能下降。 B 、通货膨胀必须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年; C 、物价水平必须是显著地上升; 但对上述定义,也有一些批评意见: 物价的持续时间和上升幅度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比较模糊;并不是所有的通货膨胀都表现为物价上升,在物价被管制的经济中,通货膨胀常表现为物品短缺;一般物价水平本身难以计量。 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物价派”和“货币派”两种。物价派用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的过程来定义通货膨胀。货币派用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来定义通货膨胀。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总是个货币现象”。 (2)通货膨胀的衡量 A 、一般价格水平(平均价格水平)或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的一般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1 1---t t t P P P ; 具体来说,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有拉氏物价指数公式与帕氏物指数公式两个。它们都根据下列加权 指数的基本公式计算: 11-=?=∑t i t i n i i t P P g P 。 其中,P t 是t 期的一般价格水平,t i P 是第i 种商品在第t 期的价格,1-t i P 是第i 种商品在t-1期的价格,g i 是人们对第i 种商品的支出在所有各种商品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即某种商品的价格总额在所有商品价格总额中的权数: ∑=----=n i t i t i t i t i i q P q P g 1111 1 。其中: 11=∑=n i i g 。 B 、拉氏物价指数 拉氏物价指数是德国统计学家E ·拉斯佩雷斯(E ·Laspeyres )在1864年提出的计算物价指数的加权体系公式。拉氏物价指数公式(又称为基期加权价格指数)采用基期的商品来衡量: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中央电大财经部刘臣 2007年04月20日 一、名词解释题 1.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2.失业人数,是指一定劳动者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某一时间内没有职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有报酬的工作,并已在就业机构进行了登记的人员。 3.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4.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 5.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中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6.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7.通货膨胀率是指一般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的上涨率。计算公式: 8.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 9.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10.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交织在一起的通货膨胀。 11.菲得普斯曲线,又称价格调整曲线,是指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12.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C 5.B 6.A 7.A 8.C 9.D 10.C 11.B 12.A 13.B 14.A 15.C 16.D 17.B 18.C 19.C 20.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 3.ABC 4.ABC 5.ABE 6.CD 7.ABD 8.CDE 9.ACD 10.BCE 四、判断分析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 五、问答题 1.简述失业的含义及其类型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种类: (1)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充分就业也要有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流动过程包括劳动者的新老交替、人们出于资源配置优化和判断的原因而转移就业职位等。它是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代价。 磨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劳动力流动性是由制度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决定的;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则主要取决于获取工作的信息难易程度和速度,以及失业的代价和失业者承受这种代价的能力。 (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其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即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 结构性失业也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和代价,结构性失业多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而这又恰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标志。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十章失业与通胀 (一)选择题 1.通货膨胀是()。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均不是 3.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A.银行存款增加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增加 4.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A.政府支出减少导致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不会影响产量但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但不影响产量 5.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扩张货币而未发生通货膨胀,表明经济运行于LM曲线()。A.一般区B.古典区C.陷井区D.不确定6.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 A收入结构变化B.收入普遍上升 C.收入普遍下降D.债权人收入上升 7.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A.人力政策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D.三种政策都可以 8.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 9.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10.如果某人由于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11.如果某人刚刚进人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12.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较差而导致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型失业D.自愿失业 13.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宏观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许多国家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对其成因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各种效应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1.有关失业的概念 (1)就业人口:有工作的成年劳动力。 (2)失业人口:劳动力中想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 根据ILO的定义,失业人口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 (3)劳动力: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包括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是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总和。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4)非劳动力:人口中除了劳动力人口之外余下的部分。 如孩子,全日制学生、退休者、家务劳动者、残疾人。 2. 失业的衡量与统计 (1)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是反映经济发展“睛雨表”的三个最重要指标之一。 (2)失业的统计:①随机抽样调查 ②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 二、失业类型 1. 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失业) (1)定义:指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2)起因: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 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总需求不足,产出下降,经济中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少于劳动力供给量而引起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 (3)特点:这种失业与经济的短期繁荣与收缩密切相关。是短期问题。 2. 摩擦性失业 (1)定义: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人们想换工作或找新工作,但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如转业困难、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等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原因:劳动者想换工作,但劳动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厂商找到合适的劳动者都需一定的时间。劳动者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过程中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3)特点:①短期性,过渡性。 ②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③任何时候都存在,不可避免,不影响充分就业的实现。 3. 结构性失业 (1)定义:经济结构变化了,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上出现了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即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国际金融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国际收支理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收入机制 2、利率机制 3、需求增减型政策 4、需求转换型政策 5、米德冲突 二、填空 1、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当贸易条件上升 时,我们称该国的贸易条件(),他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数量的进口商品;当贸易条件下降时,我们称该国的贸易条件(),他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数量的进口。 2、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包括()、()、()等三种方式。 3、丁伯根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该模型假定,如果一个经济具有线性结构,决策者由N个目标,只要有至少()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就可以实现这N个目标。 4、弹性论研究的是在( )不变的条件下,( )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由失衡调整到均衡状态的作用。 5、需求转换政策是指不改变()和(),而改变()和()方向的政策 三、多选题 1、国际收支需求调节政策的类型包括: A、支出增减型政策 B、支出转换型政策 C、收入增减型政策 D、收入转换型政策 E、融资政策 2、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 A、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

B、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 C、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顺差 D、通货膨胀、京城账户逆差 E、失业增加、通货膨胀 3、收入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 A、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 B、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 C、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 D、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 E、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4、需求增减型政策主要指的是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融资政策 E、支出转换政策 四、计算 假定条件: ①英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在贬值前处于平衡状态; ②英镑贬值之前的汇率,1美元=0.5英镑; ③英镑贬值后的汇率,1美元=0.666英镑; ④英国出口商品单价£1,美国出口商品单价$4; ⑤进口、出口商品的绝对价格不变; ⑥供给弹性无穷大; ⑦收入不变。 ⑧英国的进口变动状况如下表所示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失业的类型与降低失业率的对策,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与失业率 失业——是指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适龄劳动者。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其公式: 失业率 以美国为例:属于失业范围的人包括: (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 (2)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3)第三,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4)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 2.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说达到的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又称为长期均衡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自然失业率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失业的分类 1.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都把这类失业归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现代经济学家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分成这样一些类型:

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八章 通货膨胀理论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一般指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是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可见,通货膨胀不是指这种或那种商品及劳务价格的上升,而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2)通货膨胀率: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其具体含义是价格水平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1 1---=t t t t P P P π,其中πt 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 T 和P T-1分别为t 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3)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来代替增税以支付其开支的做法。当政府通过印刷货币筹集收入时,可以说是在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 (4)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给出的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通常用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来表示。 (5)、滞涨: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现象。 (6)货币幻觉: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 例2 若价格水平1950年为54,1960年为69,1970年为92,1980年为178,试问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 解:设5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50π,则根据已知条件有: %8.27%10054 546919501950196050=?-=-=P P P π 同理类推: %3.33%10069 699219601960197060=?-=-=P P P π %5.93%100929217819701970198070=?-=-= P P P π 例3 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试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1987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解:设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985π,则根据已知条件有: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11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及失业率 (一)失业 1、定义:失业(unemployment)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所有那此未曾受雇以及正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是失业者。失业人口与就业人口的和就是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即为失业率。 2、理解: (1)劳动力:在法定年龄范围内(如16--60岁),有劳动能力,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 (二)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100% 二、失业的种类及原因 (一)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1、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

研究的范围。 2、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 (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 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与此同时,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如政府为保护某种行业的政策,在短期内有利于减少失业,但从长期看,这种经济政策会降低受保护的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失去同国外竞争者相抗衡的能力最终加重结构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 4、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三)隐蔽性失业 所谓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产出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人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

第10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下列经济个体会得利的是()。 A.债权人 B.浮动收入者 C.货币财富持有者 D.靠固定款金维持生活的人 2.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被称之为()。 A.信用膨胀 B.投资膨胀 C.通货膨胀 D.消费膨胀 3.反映不同时期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价格动态指数,称之为()。 A.生活费用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消费物价指数 D.批发物价指数 4.以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提的通货膨胀理论是()型通货膨胀。 A.需求拉动 B.工资推动 C.利益推动 D.混合推动 5.在通货膨胀中,最大的受益者是()。 A.从企业的利润中取得收益者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科技工作者 D.政府 6、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经济现象 B.社会现象 C.货币现象 D.价格现象 7.下列( )说法明显是错误的。 A.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上升,投资项目的吸引力下降 B.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不断提高,从而消费者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 C.通货紧缩可能引发银行业危机 D.通货紧缩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 8.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消减政府支出 B.减少公共事业投资 C.增加税收 D.制定物价、工资管制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通货膨胀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等形式。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公开型通货膨胀 E.隐蔽型通货膨胀 2.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将其划分为()等类型。 A.恶性通货膨胀 B.温和通货膨胀 C.爬行通货膨胀 D.奔腾式通货膨胀 E.小跑式通货膨胀 3.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划分为()等类型。 A.投资膨胀型 B.需求拉上型 C.成本推动型 D.供求混合推动型 E.结构型 4.成本推动假说认为,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而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据在于()。 A.工资推动 B.投资推动 C.供求推动 D.需求推动 E.利润推动 5.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

宏观期末复习资料: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答案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6、B 7、A 8、C 9、A 10、D 11、 D 12、D 13、B 14、B 15、B 16、D 17、C 18、A 19、B 20、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 三、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2、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负向关系的曲线。 3、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来代替增税以支付其开支的做法。当政府通过印刷货币筹集收入时,可以说是在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 4、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 5、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6、指劳动者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在西方不被看作是真正的失业。 7、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就业者和失业者总和,称为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8、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9、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因而这种失业是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而消除的那种失业,这种失业与需求不足型失业是一致的。 10、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现象。 四、简答题 1、需求拉动,指通货膨胀是由于商品市场上的过度需求拉上的; 成本推进,指通货膨胀是由生产成本提高而推动的; 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起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2、失业类型有: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在劳动力正常流

通货膨胀对失业的影响(1)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一、失业的种类及其影响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效应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一、失业的种类及其影响 1、失业的含义及其衡量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某一时间内没有职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 规定标准并且正在寻找有报酬工作时所处的状态。 衡量失业有两个指标: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失业率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失业率=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2、失业的种类 按照失业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分为以下主要几类: ①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 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上述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可称为自然失业率。 ③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产生的失业。 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克服了周期性失业的一种就业状态,此时还存在着自然失业。 4、失业的影响:奥肯定理 奥肯定理是描述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的定理。奥肯定理的内容如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便比潜在GDP低2.5%。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效应 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通货膨胀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2、通货膨胀的成因 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能使需求增加,都能引起通货膨胀。如下图: 价格P AS P2

第十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课后题

第十五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名词解释 1、失业 2、充分就业 3、自然失业 4、周期性失业 5、摩擦性失业 6、结构性失业 7、通货膨胀 8、菲利普斯曲线 判断题 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2、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 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3、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4、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5、无论是根据消费物价指数,还是根据批发物价指数、GDP折算指数所计算出 的通货膨胀都是完全一致的(×) 6、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 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7、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 影响就比较小(√) 8、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9、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反向关系(×) 10、恶性通货膨胀可能会造成经济崩溃(√) 选择题 1、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人,失业者为500万 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C) A、17% B、34% C、25% D、50% 2、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 3、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C) A、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信息不足 4、隐蔽性失业是指(A) A、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没有做出贡献的人 B、实际失业而未去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人 C、被企业解雇而找不到工作的人 D、自然失业 5、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在美国这种比例关系(B) A、始终不变 B、在不同的时期并不完全相同 C、只适用于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状况 D、和其他国家一样 6、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B)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 C、房价两年内上涨了50%

经济学第八章作业

第八章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一、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 消费者物价指数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失业 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二、选择题 1、通货膨胀是()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2、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且数量都不变。已知: A.20%; B.16.6%; C.11%; D.10%。 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4、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5、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增加。 6、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 A.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 B.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 C.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永久性右移; D.总需求曲线右移,在连续几个时期后,新的均衡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 7、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 A.时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 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量水平上; C.使总需求水平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量水平上; 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 8、通货膨胀的水溶分配效应是指() A.收入结构性变化; B.收入普遍上升; C.收入普遍下降; D.债权收入上升。 9、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第五章 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第五章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失业 一、失业与通货膨胀一样已成为困扰各国发展的难题。 二、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之比。 三、失业的类型及其原因 1.失业的类型 a)摩擦性失业及其原因 i概念:由于经济中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ii原因:(1)劳动力流动与需求不可能完全吻合;(2)一部分劳动力退出,一部分劳动力加入,这种交替过程的 不同步性;(3)寻找更理想工作的过程 b)结构性失业及其成因 i概念:由于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产生的失业。 ii是一种“失业与空位”同时存在的状况 c)周期性失业及经济周期 i周期性失业的概念:由于总需求不足时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ii劳动力需求也是一种引致需求。 iii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d)解释经济周期的乘数和加速数理论 i乘数: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增加或减少时,会引起收入数倍的增加或减少,这一倍数就是乘数。 ii加速数:收入的增减必定引起投资数倍的增减,这一倍数称为加速数。 iii加速的双重含义:(1)不仅当产量的增长幅度提高时投资的增加加速,(2)而且当产量增长幅度减少时投资的 减少也是加速的. e)投资、收入和消费的相互影响 通过加速数,上升的收入和消费会引致新的投资(引致投 资),通过乘数,投资又使收入进一步增长。乘数与加速数 交互作用形成经济周期: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

反过来,收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种作用 相互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萎缩局面。 f)消除经济周期必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通过提高或减 少自发性的投资,调整总需求,可以改变或缓和经济波动。 2.失业的微观基础 a)自愿失业:存在就业机会,而失业者在现行的工资条件下 不愿意接受它而产生的失业。 在一个工资可自发调节的灵活的市场上,不会有生产过剩或非 自愿失业,这时存在的失业属于“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指在现有工资水平下,愿意接受工作的人却 找不到工作职位而产生的失业。 3.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 a)产生于工资变动的不灵活,即工资的刚性(选择题目)。 i合同的存在(不降工资,减人) ii减少不确定性的风险。工资的频繁变动会使交易成本上升。 iii工资调整的时滞。 iv市场形式和经济权利的影响。垄断势力的存在,尤其是工会的存在,使工资刚性增强。 v很多国家存在最低工资法,这对于那些使市场出清的工资低于这一最低工资的工人来说,无疑限制了他们的工 作机会,这些工人将因无法找到工作而失业。 四、失业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失业存在将引起产出的减少 奥肯定律揭示了失业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对比P204菲利蒲 斯曲线) 失业的增加将会导致实际产出水平的下降,其比为1:2.。 2.失业的社会后果 五、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 1.如何理解自然失业率 a)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试题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判断 1、通货膨胀意味着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F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通货膨胀率()F 3、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来说明物价水平时,其数值是相同的。()F 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故工资推导型通货膨胀可看作是一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F 5、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把钱借给朋友(不收利息)()F 6、如果经济中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T 7、治理通货膨胀只能采用“双紧”的政策。()F 8、凡满足一定年龄范围(如16-65岁)的人都是劳动力。()F 9、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能严格区分开来。()T 10、某人从学校毕业第一次寻找工作,在未找到工作之前,他属于摩擦性失业。()T 11、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F 12、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总是正确的。()F 一、选择题 1、劳动力是由部门收集的。(D) A、就业人员; B、就业人员和所有没有工作的人; C、从事于生产性工作的人; D、就业人员和所有正在求职的人; E、达到工作年龄的总人口。 2、在美国,如果是,那么他们将被算作是失业者。(C ) A、没有工作的人; B、不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人; C、正在求职的人; D、至少有一个月没有工作的人; E、适龄无业人员。 3、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失业主要是指:( A ) A、部分资源闲置; B、资源配置不当; C、经济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 D、降低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代价; E、低生活水平的结果。 4、(A )不属于失业者。 A、工假在家修养者; B、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C、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者; D、刚进入劳动队伍未找到工作的工作者。 5、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 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 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6、自然失业率( D )。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货币银行学第10章通货膨胀

第十章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类型 1、通货膨胀首先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纸币为特征的信用货币流通量过多,超过了商品经济对货币的需要量,而引起的单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纸币数量过多(或信用货币数量过多)、单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三个表现围绕一个中心,即纸币或信用货币流通量超过了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货币要量。 2、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通货膨胀通常表现为物价上涨,但并不是任何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A: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个别物价上涨不是;B: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个别时期物价上升也不是,物价总水平上升是一种趋势;C: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持续、而且明显上升的一种经济现象,是超出一定幅度,或一定弹性限度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3、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1)消费物价指数(CPI),主要反映了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生活费用价格水平变动趋势。2)批发物价指数(WPI),或生产物价指数(PPI),主要反映了与生产企业周转过程中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商业周期反映敏感,可度量物质生产部门设国产成本的变化,但与居民经济庭生活消费没有直接联系,也不包括劳务价格。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即按当年计算的GNP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NP总值。以构成呢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为对象,即包括生活消费资料,也包括生产资料,即包括商品价格,也包括劳务价格,是能够较全面衡量一国总体物价水平变动趋势的指标,但是反映并不及时。 上述三个指标各有侧重,不同观测重点需要采用不同指标;从总体考察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指标,相互参考,互相印证,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4、通货膨胀类型 1)按程度划分可有四类: A:“爬行式通货膨胀”(Creeping Inflation),也即“温和的通货膨胀”。普遍认为物价上涨幅度在2-3%之内,短期内无法预期,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爬行”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将其视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 B:“步行式通货膨胀”(Walking Inflation)。快于爬行,物价上涨幅度在3-10% 之内。步行式通货膨胀可能成为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危险信号。 C:“跑步式通货膨胀”(Running Inflation)。年度物价上涨幅度超过10%以上,并且加快发展。这时,人们开始不原意保存纸币而保存实物,或是保值的黄金,以及美元、英镑等“硬通货”;银行的信贷利率不断上调;工会不断要求增加工资;金融市场出现加大震荡;社会秩序开始储蓄紊乱,出现“挤提”、“抢购”、“囤积”等波动。 D:“奔腾式通货膨胀”(Hyper Inflation),也称“恶性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的物价上涨失去控制,无限制地迅速上涨,。此时,正常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货币急剧贬值,人们急于抛出,“挤提”、“挤兑”、抢购,甚至暴力事件风波不断,最终引发整个社会动荡,币制崩盘,政权更换。“恶性通货膨胀”给人们和社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2)按通货膨胀表现形式或按市场机制作用,可分为: A:公开的通货膨胀(Open Inflation),即完全市场机制体制下的通货膨胀表现类型,通货膨胀直接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 B:“隐蔽的通货膨胀”(Repressed Inflation)也称“压抑型”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政府实行物价管制;物质供应长期短缺,政府实行定量供应;物价由政府制定并且不允许变动;从社会经济运行表面观察,价格平稳,生活秩序运转正常。但实际上,商品物资严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