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虽有嘉肴 复习提要

虽有嘉肴 复习提要

虽有嘉肴 复习提要
虽有嘉肴 复习提要

《虽有嘉肴》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朝代)戴圣(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

二、注音嘉肴.(yáo )自强.(qiǎng )兑.命(yua)学.学半(xiào )

三、划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重点翻译

1、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所“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五、重点字词解释:

(一)

1、虽有嘉肴

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旨:甘美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6、: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长:促进,增长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学学半音xiào,教学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二)

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音xiào,教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它的

五、简答题: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答:以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着讲到教和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

最后点明“教学相长”的观点。文章短小精悍,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由“嘉肴”、“至道”作比喻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答案一: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而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得不到施展,事倍功半。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虽有嘉肴》教案(2)(可编辑修改word版)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能力目标:3.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情感态度目标:4.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句,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常读四书五经,今天我们也来学学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段短文《虽有嘉肴》。 二. 走进新课 1.师简单介绍《学记》《礼记》 《虽有嘉肴》节选《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学习课文 (接下来我们按四边教学法来学习这篇短文) (一)读 ----- 达到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的目标。 (1)听录音 师播放录音前提出要求:要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并要求在停顿处划出节奏。 (2)生齐读 读后师再点评。对以下几个字的读音予以纠正或强调。 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增长、提高之意,不读cháng) 《兑命》(yuè,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xiào ,教)

(3)师范读(要求生依然注意字音和停顿) (4)生示范读(要求生听时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文言字词的圈出来,为下一环节铺垫) (二)译——达到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的目标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和读,我们应该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我们一起完成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文章的任务。) ①解释重点文言字词(出示小黑板) 叫学生来回答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师在大黑板上板书粗体字的意思,以示强调。让学生记准重点字词的意思,为以后的文言文阅读打下基础)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不;甘美)(2)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3)不知其善(好处)(4)是故(所以)(5)知困(不通,理解不了)(6)自反(反省自己)(7)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8)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9)学学半(教;学习) (刚才我们掌握了重点字词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翻译短文,我们把任务分一分,每个大组负责一句。以句号为准,第一句到第三句分别是一至三组,剩下的三小句由第四组的同学负责。同桌互相讨论。最后各组推荐一个代表来翻译。比比哪组最准确) ②准确翻译文句 ⑴任务平分到各组,可以采取本组同学读一句,代表来翻译的形式来完成。最后师生点评)⑵学生代表翻译完后,老师再把准确的译文重述一遍,语速不要太快。 ⑶老师再来和学生一起梳理文章思路,同时板书文章层次图。 (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几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对课文内容基本掌握了,接下来,我们再齐读一遍以熟悉内容) 读完后,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个问题: (三)研讨 ----- 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这一目标 【提出问题】1、你觉得课文哪句话是在下结论?(你能否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句?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这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旨在把握短文核心观点)

部编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知识点

《虽有嘉肴》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二、重点字词 虽有佳肴虽:即使 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然后能自强也自强: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长:推动,促进 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 三、通假字 学学半:“学”同“xiào”,教导 四、古今异义 ①虽有至道古:即使今:虽然 ②不知其旨也古:味美今: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困惑今:困难 ④教学相长也古:促进今:增长 五、一词多义 ①学:学学半(xiào)(教导) 学学半(xué)(学习) ②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 不知其旨也(它的) 六、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所以,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5.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七、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以“嘉肴”“至道”作类比,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说明“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指出了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强调了什么问题? 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完整版)【教案】《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能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2. 教学重点/难点 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诗词含义,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有常见的知识入手,引出本课内容。】 同学们,你应该听过“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吧,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它出自《学记》,今天我们学习出自《学记》的另一篇文章《虽有佳肴》。 课堂实录 一、了解《礼记》。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了解古代的文学经典的常识,积累文学知识。】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该书的编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以《礼记》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

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生字读音。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强化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能力。】 嘉(jiā)肴(yáo)自强(qiǎng)兑( yuè)命学(xiào )学半 三、掌握重点字词。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给学生归纳文中的各种文言词语的意思。】 1.通假字 兑命兑:通:“说”,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3)然后能自强。(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到) 3.一词多义: (1)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其此之谓乎(表示揣测) (2)学 教学相长(学习)学学半(教)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给学生强调重点句子的翻译。】

《虽有嘉肴》 知识点集锦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 一、作品介绍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与《周礼》《仪礼》并称为“三礼”。 二、积累有关《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三、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①虽:即使 ②嘉:好,美 ③肴:用鱼、肉做的菜 ④嘉肴:美味的菜 ⑤弗:不 ⑥食:品尝,吃 ⑦旨:(味道)甘美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①至:达到极点 ②至道:最好的道理 ③善:好处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①是:这 ②故:因此 ③是故:所以 ④困:不通,理解不了 【译文】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不通的地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①自反:反省自己 ②反:反省 【译文】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能反省自

己;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①自强:自我勉励 ②强:勉励 【译文】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能自我勉励。 故曰:教学/相长也。(判断句,同时也是本文的中心句) ①故:因此,所以 ②长:促进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曰:“学/学半。” ①兑:yuè,通“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②命:是《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 ③学(第一个):xiào,教 【译文】《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句)

公开课《虽有嘉肴》教案.doc

虽有嘉肴 《礼记》 明确: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是故 / 学 / 然后知不足,教 /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 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 / 此之谓乎 【教学目标】 2.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3.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疑难处做上标记。 2. 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3. 4.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5. 理解全文内容。 【教学重点】 四、合作研讨,把握内容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2014 年 10 月 30 日上午第三节 一、导入 二、预习反馈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2.正确认读字音,初步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 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 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 2.深入分析,领会这个道理。 3.体会文章开头从“虽有嘉肴”说起的用意。 4.文章引用《兑命》的话作结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熟读成诵 六、课外拓展 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 , 或失则寡 , 或失则易 , 或失则止。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重点词句。 2.熟练背诵全文。 3.课外推荐阅读《玉不琢,不成器》←← 虽有嘉肴 《礼记》 引出学:自反引用——→ {}教学相长←—— 类比教:自强强调

八下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记”得意思是“记载,记述”。礼记的意思是关于礼仪制度的各种资料记述。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课文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解集》),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 一、通假字 ? 学学半 ? 《兑命》曰 兑同“说” 指的是殷商时的 二、古今异义 ? 1、不能知其旨也 ? 2、教然后知困 ? ? 3、教学相长也 ? ? ? 4.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勉励;今义:勉? 三、词类活用 ? 1、弗食,不知其旨也 ? 2、不知其善也 学同“敩”,教导 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动作或情况之后 古义:乏。 古义:教与学。 今义把 知识、技能传程。 长: 古:促进,今:名词作动词,吃。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嘉肴写起?(背诵) 运用类比的论证方法,将“嘉肴”? ? ? 学 ? ? ? ? ? 五、文言句式 ? 1.判断句 ? ? 2.倒装句 学学半—— 学学半—— 同“敩”,教导 学习 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之”宾语常语序为其谓此乎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指 教学相长, ji ào xu é xi āng zh ǎng ,意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自

“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在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背诵) 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的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结合自身的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学习经验,谈谈看法(背诵) ①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②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③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

《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虽有嘉肴》(公开课) 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20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1、2 【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明确:“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书法欣赏:老师创作的书法《虽有嘉肴》内容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jiā)肴(yáo)自强(qiǎng)兑( yuè)命学( xiào )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即使)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困(不通理解不了)是故(所以)自强(自我勉励) 自反(自我反省)故曰: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3.《礼记》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学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其中“教学相长”就出自本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虽有嘉肴》选择题

《虽有嘉肴》选择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 班级:姓名: 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知.其旨也人不知.而不愠 B. 虽有至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 然后能自反.也其反.激之力 D. 其此之谓.乎太守自谓.也 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肴故余虽.愚 B. 不知其.善也欲穷其.林 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公问其故. D.然.后能自强也满目萧然. 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

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B. 作者通过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C. 文中“教学相长”是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 D. 短文多运用对偶句,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6.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 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 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 了文章说服力。 D.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白主 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注音 嘉肴(yáo ) 自强( qiǎng ) 兑命(yuè ) 学学半(xiào ) 二、划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三、重点翻译 1、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所“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重点字词解释: 1、虽有嘉肴 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旨:甘美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6、: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长:促进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学学半音xiào,教学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语文网为您提供的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祝您学习愉快!

人教版八下22.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试时间 装订线内不要答 题 装 订 线 新星城西学校2018-2019学年度初二语文练习二十三 《虽有嘉肴》 知识点整理 2019-4-29 一、【原文】 虽有嘉肴,弗f 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ji āo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qi áng 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 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ji āo 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yu è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三、【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r ú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zu àn 的。 ②嘉肴:嘉:美好。 肴:带骨头的肉。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 ⑥自反:自我反思。 ⑦自强:自我勉励。 ⑧善:好。 ⑨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学(xiào):同“敩”,教导。 ⑩其:表示推测。 11. 是故:因此,所以。 12.《兑.命》yuè,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教学相长、 五、问答: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 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3. 《虽有嘉肴》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 答:《虽有嘉肴》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论证思路:重视实践→在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进步与发展。 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虽有嘉肴》练习附答案

《虽有佳肴》练习(含答案) 一、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又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二、课文字词句练习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请划三处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请划两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自强.()兑.命()学.学半()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②弗.食()③不知其旨.也() 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 ..也()⑥虽有至.道() ⑦教学相长.()⑧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 ⑩.然后能自反 ..也()⑾然后能自强.()⑿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 学.学半古义:()今义: ()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三、把握文章论证思路 本文在开头先以“”作类比引出“”,再从和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的观点,最后又引用“”来深化强调论点。

《虽有佳肴》练习参考答案 一、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学记》或(《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课文字词句练习 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jiá)( yáo )自强.( qiǎng )兑.命( yua)学.学半( xiào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即使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好,妙⑤然后能自强 ..也自我勉励⑥虽有至.道达到极点 ⑦教学相长.促进⑧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因此⑨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⑩.然后能自反 ..也反省自己⑾然后能自强.勉励⑿学.学半教 其.此之谓乎大概,表示推测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 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 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 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 才能自我勉励。 三、把握文章论证思路 本文在开头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再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又引用“学学半”来深化强调论点。

最新【人教版】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虽有嘉肴》教学案

【人教版】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虽有嘉肴》教学案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重点)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难点)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清晰。 虽有/嘉肴(jiā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 g)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

此之谓乎? 3.整体感知 借助注解和工具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1)虽.有嘉.肴.虽:即使;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 (2)弗食.,不知其旨 ..也食:吃;其:指嘉;肴旨:味美; (3)虽有至道 ..也至道:最好的道理;其:..,弗学,不知其善 指至道;善: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故:因此,所以;然:这样;困:不通,理解不了。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促进。 (7)其.此之谓 ...乎.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预习检测】小组检测:“预习导学”3。 【课堂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

虽有嘉肴 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 3.通过诵读法反复朗读背诵文章,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领会教学相长道理,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 2.理解文章大意,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礼记》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其中很多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短小生动,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它对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其中的一篇《虽有嘉肴》。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给加点字的注音。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三、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但不去品尝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5.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分析课文,质疑解难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明确:“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文章开头从“虽有佳肴”引申到“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 2.读完本文,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畅谈。 3.你还了解《学记》中的其他有关学习的内容吗? 明确: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译: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 五、梳理归纳,盘点提升 几种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虽有至.道(古义:好到极点;今义:到)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虽有佳肴》复习知识点总结

虽有佳肴 一、准确朗读: 虽suī有yǒu 佳肴jiāyáo ,弗f ú食shí,不知b ùz h ī/其q í旨zhǐ也y ě;虽suī有yǒu 至zhì道dào ,弗f ú学xu?,不知b ùz h ī/其q í善shàn 也y ě。是shì故g ù/学xu?/然后ránh?u 知zhī不足b ùz ú,教jiào /然后ránh?u 知zhī困kùn 。知zhī不足b ùz ú,然后ránh?u /能n?ng 自反z ìf ǎn 也y ě;知zhī困kùn ,然后ránh?u /能n?ng 自强zìqiáng 也y ě。故g ù曰yuē:教jiào 学xu?/相xiāng 长cháng 也y ě。《兑 duì命mìng 》曰yuē:“学xu?学xu?半bàn 。”其q í/此c ǐ之zhī谓wai 乎h ū? 二、准确翻译: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字词解释:虽:即使; 佳肴:美味的菜; 弗:不 ; 食:吃 ; 其:它的 ;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字词解释: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自强: 自我勉励; 强:勉励 原文:故曰:教学/相长也。 字词解释: 故:所以; 相长:互相促进 原文:《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字词解释:兑:通:“说” 指傅说; 曰:说; 学xi ào:教; 学:学习; 其:表示推测 “大概”; 此:这;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谓:说 三、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平常,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更加努力的学习);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不倦的钻研,)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告诉了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引申到“即使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自然过渡到教与学的关系,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 3、引用《兑命》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答: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虽有嘉肴》课内外比较阅读

《虽有嘉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 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jiào)学/相长(zhǎng)也。《兑(yu 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字词解释) 1.《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虽:即使。 3.嘉肴(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4.旨:甘美。 5.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6.是故:所以。 7.困:不通,理解不了。 8.自反:反省自己。 9.自强(qiǎng):自我勉励。强:勉励。 10.教(jiào)学相长(zhǎng):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兑(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12.学(xiào)学(xué)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3.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读解】 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宋登水 一、教材分析 《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与对美好人生的礼赞,前面几篇文章分别利用叙事或抒情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感悟,这篇文章从学习的角度理性思考人生的意义。文章选自《礼记·学记》,主要讨论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实词“旨”、“困”、“反”、“强”、“长”、“学”的含义; 2.理解句式“虽有……”“其……乎?” 3.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实词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教与学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难点: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 朗读领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预习学案(见后面附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先跟大家讲个故事:上帝让人带蜗牛去散步,并规定人与蜗牛要并肩行走,人觉得这事不难,就一口答应了。人带着蜗牛散步在林中小道,可是没走几步就犯难了,蜗牛与人的步伐总是不一致,人总是昂首阔步地走,蜗牛被远远甩在了后面。人觉得不耐烦了,跑去和上帝抱怨说:“蜗牛实在太慢了,我无法和它一起散步。”上帝回答说:“你试着以蜗牛的速度行走,看看这样与人的行走有什么不一样。”人接受了上帝的建议,改变了以往的速度,与蜗牛一起慢条斯理地走着,他发现,平时由于走得太快,没怎么留意沿途的风景,原来路边的小树长高了,长出了嫩芽,小花灿烂地绽放着,还有小鸟轻快地歌唱……这事都是人紧绷神经松弛下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人发现:其实不是我在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带着我散步。 这个故事里到底是人带着蜗牛,还是蜗牛带着人呢? 其实,学习有时是相互的,你在教会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这就是教和学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更加详细地探讨一下教与学的关系。

《虽有嘉肴》知识点

《虽有嘉肴》知识点总结 1、《虽有佳肴》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答: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成语)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运用类比论证,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最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兑命》中的话进一步论证。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开头运用类比论证,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使道理更加浅显易懂。 3、引用《兑命》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启发? 答: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应注意互动和交流。 6、《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礼制和礼仪的重要著作。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7、《学记》是《礼记》中的名篇,主要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完整版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一、注音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二、划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三、重点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重点字词解释: 【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食】吃。【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反】反省。【自强(qiǎng)】自我勉励。【长】促进推测语气。【学(xiào)学半】教学

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音xiào,教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它的 五、简答题: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论证思路) 答:以类比论证的方法,文章首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然后说到教和学中存在的“不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