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64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64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临床分型的治疗特点。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累及部位,分单纯型26例、胃肠型14例、关节型10例、肾型10例、混合型4例。结果在治疗中按照该病的分型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针对性用药。结论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寻找诱因对治疗和有效的预防该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结合试验室及临床分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标签: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治疗 过敏性紫癜,又称Henoch-Schonlein紫癜(HSP),是一种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脏器出血的常见过敏性血管炎[1]。是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国内外报道其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2,3]。临床上根据其主要累及的部位不同,分为单纯型、胃肠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现将我科2014年1月~12月诊治的6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4例,男女比例约为1.6:1;年龄3~65岁,平均1 2.8岁,15岁10例(15.6%);病程3d~8个月,平均16.5d。初发40例(62.5%),复发24例(37.5%)。发病季节:1~2月份4例(6.3%),3~4月份20例(31.3%),5~6月份14例(21.8%),7~8月份4例(6.3%),9~10月份8例(12.5%),11~12月份14例(21.8%)。 1.1.1临床表现及类型所有患者下肢皮肤均有紫癜,仅表现为双下肢紫癜者46例,累及上肢14例,累及躯干4例。单纯型26例,关节型10例,胃肠型14例,肾型10例,混合型4例。 1.1.2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均正常,WBC计数升高者24例(初发者16例,复方者8例),ESR增快者4例(均为初发着),ASO检测阳性12例(初发者8例,复发者4例)。尿Rt:尿蛋白+~+++28例,尿WBC+~++8例,尿潜血+~+++10例。 1.2方法寻找致病原因并尽量避免及去除致病因素,对有感染者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通过对患者的过敏原测定,对患者进行环境及饮食指导。避免可疑的食物及药物。单纯型选用抗组胺药配合维生素C、钙剂、芦丁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的药物。对有严重皮肤损害或胃肠型、关节型、及肾型紫癜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地塞米松静滴,待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总疗程约2~3个月。对伴关节肿痛者加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如吲哚美辛、雷公藤多甙或昆明山海棠;有胃肠道症状者加用西咪替丁,对伴有腹痛者加用颠

过敏性紫癜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瘢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瘢 过敏性紫瘢(Anaphylactoid Purpura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 小板减少性紫瘢、关节炎或关节痈、腹痈、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丁 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瘢大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瘢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痈、腹痈及关节疼痈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丁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丁臀部。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可出现,躯干部罕见。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尊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瘢。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瘢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痈。 (二)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最常见症状为腹痈,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痈,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痈,但很少有反跳痈。同时伴有呕吐。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如果腹痈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症状: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 上述症状可发生丁过敏性紫瘢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丁紫瘢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丁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 白尿及rlj血压可持续很久。 (四)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痈或关节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其他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痈及触痈,可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病变常为一过性,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关节畸形。 (五)其他症状:一些少见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等均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高达20.0 X 109 /L,伴核左移。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阳性,咽培养可见6溶血性链球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常阴性。约半数患儿急性期血活IgA、IgM升高。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痈患儿,大 便潜血可阳性。肾脏受累时可出现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有时严重蛋白尿可致低蛋白血症。对有消化道症状者可进行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有利丁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精.选]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虽然食物过敏(蛋类、乳类、豆类等),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等)、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疫苗接种、麻醉、恶性病变等与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关,但均无确切证据。 【发病机理】 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为其特征,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40配体(CD40L)过度表达,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大量IgA和IgE。30~50%患儿血清IgA浓度升高,急性期外周血IgA+B淋巴细胞数、IgA类免疫复合物或冷球蛋白均增高。IgA、补体C3和纤维蛋白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皮肤和肠道毛细血管,提示本病为IgA免疫复合物疾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等前炎症因子升高。本病家族中可同时发病,同胞中可同时或先后发病,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儿为HLA-DW35遗传标志或C2补体成分缺乏者。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理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原和过敏原作用于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激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IgA 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变化为广泛的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以毛细血管炎为主,亦可波及小静脉和小动脉。血管壁可见胶原纤维肿胀和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散在核碎片。间质水肿,有浆液性渗出,同时可见渗出的红细胞。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病变累及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少数涉及心、肺等脏器。在皮肤和肾脏荧光显微镜下可见IgA为主免疫复合物沉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理改变:轻者可为轻度系膜增生、微小病变、局灶性肾炎,重者为弥漫增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肾小球IgA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也见于IgA肾病,但过敏性紫癜和IgA肾病的病程全然不同,不似同一疾病。 【临床表现】 多为急性起病,各种症状可以不同组合,出现先后不一,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首先出现。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伴有低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1.皮肤紫癜。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面部及躯干较少。初起呈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数日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少数重症患儿紫癜可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部分病例可伴有荨麻疹和血

肾内科学篇病例分析1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8题,92.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病例分析(8小题,共92.0分) (14分)[1] 男性,65岁。咳嗽、高热(右肺炎)后2周出现面部及下肢水肿,尿褐色,泡沫多,血压165/97mmHg。尿蛋白+++,显微镜下尿红细胞3+~4+/HP。经中药治疗1月余,食欲减退,面色苍白,查血肌酐400μmol/L ,血红蛋白78g/L。 (1)临床上要鉴别哪些疾病,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2)如果此病例,肾活检为系膜增生,肾小囊内细胞性新月体形成达55%,应如何处理? (10分)[2] 女,15岁。上呼吸道感染后十天出现全身水肿2天伴尿泡沫增多。尿常规:尿蛋白5.0g/dl,24小时尿蛋白定量6.2g,血压130/80mmHg.肾功能正常,双肾B超无异常。 (1)试述此病例鉴别诊断之步骤。 (2)如果此病例作肾活检报告为微小病变型,使用泼尼松40mg/d后2周,体征和尿蛋未改善,应采取什么措施? (8分)[3] 一肾小管酸中毒病人,但尿pH>6.0,为进一步明确其病变部位在近端还是远端小管,进行了氯化铵负荷试验,服用氯化铵后尿pH降至6.0以下。其诊断属哪一型肾小管酸中毒?如何处理? (12分)[4] 女,25岁,已婚。反复四肢关节肿痛1年,服用双氯芬酸钠治疗,关节肿痛缓解。近2周发现尿蛋白及白细胞尿,血沉60mm/h。 (1)最可能的两个诊断? (2)应作哪些检查? (3)该怎样处理? (12分)[5] 女,35岁。近1年来常有头、胸背及骨盆疼痛伴四肢无力。1个月来症状加重,步行困难。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正常,血红蛋白135g/L,白细胞5.2×10 /L。血沉21mm/h。血尿素氮8.00mmol/L,标准碳酸氢盐(SB)19mmol/L,血钾2.9mmol/L,血钠135mmol/L,血氯112mmol/L。胸部X线片正常。 (1)这种电解质变化首先应考虑由哪种疾病所引起? (2)应做哪些X线检查? (3)为证实诊断还需做哪些生化试验? (4)应如何处理? (14分)[6] 男,24岁。咽痛、发热1周后出现全程无痛肉眼血尿。热退后尿常规:显微镜下红细胞++/HP,尿蛋白++++。眼睑轻度水肿。血压150/90mmHg。 问题: (1)临床诊断上应考虑哪些疾病? (2)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12分)[7] 男,57岁,腰、肩痛数年,发现蛋白尿1周入院。无水肿,血压正常。尿常规蛋白+++,红白细胞少量,血红蛋白50g/L,血尿素氮1O.65mmol/L,肌酐230.85μmol/L 。血钙12.00mg/dl(3.00mmol/L),血沉60mm/h,血碱性磷酸酶正常。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syndrome)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是2-8岁的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多由于机体接触某些致敏物质从而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引起过敏性紫癜。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的临床表现各异,部分表现不典型,典型皮疹出现前诊断困难,急性期易被误诊、误治。 【临床表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的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起初为紫红色斑丘疹,数日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发展成棕褐色,皮肤紫癜一般在2-6周后消退;胃肠道症状,主要是由血管炎有引起的肠壁水肿、出血、坏死或穿孔,一般以阵发性剧烈腹痛为主,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有呕吐,呕血少见;关节症状,可出现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关节腔有浆液性积液,但一般无出血,可在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肾脏症状,症状轻重不一,与肾脏症状的严重程度无一致性关系,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有高血压及浮肿。大多数可完全恢复,少数发展为慢性肾炎,死于慢性肾衰竭;其他症状可有颅内出血,偶可累及循环系统发生心肌炎和心包炎,累计呼吸系统可发生喉头水肿、哮喘、肺出血等。 【鉴别诊断】皮肤型,需与药疹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鉴别。药疹有一定的服药史,皮疹常分布于全身,停药后药疹即可消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淤斑可呈不规则分布,皮疹不隆起,无丘疹荨麻疹等。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骨髓象无改变;关节型,关节肿痛者应与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后者常有风湿活动,血清抗O抗体明显增多,血沉增快。主要表现急性游走性、不对称性多关节炎,呈红、肿、热、痛,运动受限可有助于鉴别;腹型,腹痛型紫癜患者应与急腹症相鉴别,前者除有腹痛、腹泻外一般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而急腹症除腹痛外,有肌紧张及反跳痛可有助于鉴别;肾型,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肾结核等区别。肾小球肾炎无皮肤紫癜、腹部及关节症状,狼疮性肾炎有多脏器损害,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狼疮细胞阳性及其他免疫指标阳性。 【误诊原因分析】以四肢关节肿痛和(或)四肢肌肉疼痛,不愿意行走、持物,可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为主,ASO增高,可被误诊为风湿热。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及阿司匹林抗风湿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以恶心、呕吐伴黄色稀便为首发症状的易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查大便常规无异常;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反复脐周阵发性疼痛,伴或不伴呕吐,无便血,无关节肌肉疼痛,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大便常规正常,腹部B超疑似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解痉治疗腹痛无缓解时,易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发热和水肿为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 【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过敏史,幼时有无湿疹,近亲属中有无过敏及变态反应史,详细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病程中有无一过性出现,但入院时已消失的症状,如皮疹、关节疼痛、腹痛等。认真进行体格检查,除主诉的症状对应的体征外,注意检查皮疹情况。诊治过程中注意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ASO 增高还应考虑到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治疗】一般治疗如卧床休息,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缓解腹痛和关节痛,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重症过敏性紫癜;抗凝治疗可选用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还可选用肝素、尿激酶等。 【结论】本病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而对于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皮疹为非首发症状的病例的诊断,应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抗凝、解热镇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过敏性紫癜(紫癜)的预后: 本病通常呈自限性,大多于1~2月内自行缓解,但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约半数以上缓解的患者于2年内出现一次或多次复发。95%以上的患者预后良好。预后差及死亡的患者大多为慢性紫癜肾的患者。 紫癜(过敏性紫癜)的康复指导: (一)预防本病“避其毒气”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呼吸道感染; 2.饮食有节; 3.调节情志保持心情的轻松愉快

过敏性紫癜(儿科)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5-10岁儿童;常无明确诱发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2.体征:高出皮面可触及紫癜为典型表现,皮疹常为对称性,四肢为主,伸侧面为多。可伴关节、消化道或肾脏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免疫球蛋白IgA部分病例可增高,血清补体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普通型紫癜(单纯皮肤紫癜):注意休息及对症治疗(可

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如双密达莫片、维生素C、维生素P等)。 2.如合并关节或腹部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普通型3-5天,关节型或腹型一般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004过敏性紫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 (2)C反应蛋白(CRP)、血沉; (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4)免疫球蛋白、补体。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尿微量蛋白系列、抗核抗体、抗中心粒细胞抗体、胸片、B超等。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一、临床表现 1. 皮肤表现 (1)初起常为红斑、斑疹或荨麻疹风团,后融合并发展为典型的瘀斑、瘀点和可触及的紫癜。 (2)紫癜特征:直径2~10mm高出皮肤,常融合,常左右对称分布;主要位于受压或受力处,如臀部和下肢,不能行走的儿童常见于面部、躯干和上肢。约1/4儿童首发症状不是典型皮疹。 2. 胃肠道症状 (1)多数存在胃肠道黏膜不同程度损伤,其中1/2~2/3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短暂麻痹性肠梗阻。 (2)腹痛较为严重者,常误诊为急腹症,甚至进行急诊手术探查。(3)部分严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肠缺血和坏死、肠套叠和肠穿孔。 3. 关节症状 多为一过性或游走性、少关节型(1~4个关节),一般不会造成任何慢性损伤或后遗症。 (1)84%患儿出现关节痛,其中约15%为首发症状,可先于紫癜1~2天出现。 (2)常累及下肢大关节(髋、膝和踝),上肢(肘、腕和手)较少受累。(3)表现为关节周围肿胀和压痛,但常无关节积液、红斑或发热,可有明显疼痛和活动受限。 4. 肾脏损害

20%~54%儿童肾脏受累,可发生在该病任何阶段,以病程2~4周出现最多。 (1)血尿或轻度蛋白尿最常见。 (2)少数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明显蛋白尿、血清肌酸酐升高和(或)高血压。 (3)肾活检发现类似于IgA肾病。 5. 其他 少数出现睾丸和(或)阴囊疼痛、肿胀;头痛、惊厥发作、共济失调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紧急情况评估】 1. 是否为严重持续或进行性加重的腹痛,疼痛评分7分以上。 2. 疼痛是否伴有明显面色苍白、血便。 3. 疼痛是否伴有腹胀、呕吐、肠鸣音改变。 【重点病史询问】 1. 皮疹出现的时间,最初的部位及其进展情况,是否有痒感。 2. 如有关节痛,具体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和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比较。 3. 腹痛部位、程度,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和大便性状改变。 4. 发病后就诊及用药情况。 5. 既往有无类似症状。 6. 有无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紧急处理】

肾内科学篇病例分析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8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病例分析(8小题,共100.0分) (12分)[1] 男,57岁,腰、肩痛数年,发现蛋白尿1周入院。无水肿,血压正常。尿常规蛋白+++,红白细胞少量,血红蛋白50g/L,血尿素氮1O.65mmol/L,肌酐230.85μmol/L 。血钙12.00mg/dl(3.00mmol/L),血沉60mm/h,血碱性磷酸酶正常。 (1)要考虑哪些疾病? (2)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14分)[2] 男性,65岁。咳嗽、高热(右肺炎)后2周出现面部及下肢水肿,尿褐色,泡沫多,血压 165/97mmHg。尿蛋白+++,显微镜下尿红细胞3+~4+/HP。经中药治疗1月余,食欲减退,面色苍白,查血肌酐400μmol/L ,血红蛋白78g/L。 (1)临床上要鉴别哪些疾病,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2)如果此病例,肾活检为系膜增生,肾小囊内细胞性新月体形成达55%,应如何处理? (8分)[3] 一肾小管酸中毒病人,但尿pH>6.0,为进一步明确其病变部位在近端还是远端小管,进行 了氯化铵负荷试验,服用氯化铵后尿pH降至 6.0以下。其诊断属哪一型肾小管酸中毒?如何处理? (12分)[4] 男性,57岁,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尿泡沫多、量少伴颜面水肿20余天。无发热,皮疹,关 节肿痛,呕吐,血尿及尿路刺激征,尿量约550ml/d,自服中药方剂,症状无缓解,5天后尿量减至400ml/d,仍服中药,查尿蛋白3+,红细胞3+/HP,为混合型血尿。WBC6.4G/L,血红蛋白142g/L,PLT178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 6.4g,血肌酐398μmol/L,BUN30.0mmol/L,血清蛋白13g/L,球蛋白16g/L,胆固醇8.5mmol/L,甘油三酯 2.42mmol/L,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正常,尿渗透量350mOsm/kgH O。B超双肾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增强,腹腔及双侧胸腔积液(漏出液)。心电图正常。血压131/70mmHg。予抗生素静滴,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利尿病情无好转。 问题: (1)诊断考虑什么? (2)其急性肾衰竭的原因? (14分)[5] 男,24岁。咽痛、发热1周后出现全程无痛肉眼血尿。热退后尿常规:显微镜下红细胞++/HP,尿蛋白++++。眼睑轻度水肿。血压150/90mmHg。 问题: (1)临床诊断上应考虑哪些疾病? (2)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16分)[6] 患者,男,45岁。因反复颜面下肢水肿、蛋白尿5个月,加重伴肾功能不全3个月入院,起病初无镜下血尿,尿糖阴性,而后逐渐出现尿隐血+~3+,曾在外院行肾活检提示肾小球 轻度系膜增生性病变,免疫荧光示IgA+,IgM+。近1个月曾服用不明成分的中药汤剂。尿 量600ml/d。体检:双下肢水肿,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 尿常规:PRO++++,24h尿蛋白定量16.04g/24h。尿蛋白电泳谱:大分子14.6%,中分子53.7%,小分子31.7%,尿沉渣RBC350万~750万/ml,WBC0~1/HP。肾

过敏性紫癜等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等6种疾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癜大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痛及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于臀部。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可出现,躯干部罕见。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癜。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痛。 (二)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痛,但很少有反跳痛。同时伴有呕吐。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如果腹痛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行手术治疗。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症状: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上述症状可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于紫癜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可持续很久。 (四)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痛或关节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其他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及触痛,可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病变常为一过性,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关节畸形。 (五)其他症状:一些少见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神经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等均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高达20.0×109 /L,伴核左移。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阳性,咽培养可见β溶血性链球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常阴性。约半数患儿急性期血清IgA、IgM升高。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患儿,大便潜血可阳性。肾脏受累时可出现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有时严重蛋白尿可致低蛋白血症。对有消化道症状者可进行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有利于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主讲人李玉侠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亨诺综合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臀部和下肢对称部分的出血性皮疹为特征,有时伴腹痛、便血和/或关节肿痛,易致肾脏受累。本病是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2:1,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季多见。病程有时迁延反复,但预后多良好。 【临床表现】 多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年,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皮疹全身可见,但多见于下肢及臀部身体负重的部位,呈对称性的分批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高出皮面,呈紫红色、带有水肿和出血(压之不褪色)的皮疹。少数重症紫癜可融合成大疱以致出血性坏死。约半数患儿皮疹反复,每次发作病情相同,但一次比一次持续时间短,症状轻。 2。消化道症状约有2∕3的患儿有消化道症状,常在皮疹未出现前,突发较重的腹痛、恶心、呕吐、伴肠鸣音增强及腹部轻压痛,但多数无腹胀、腹部柔软。严重者有便血,少数可诱发肠套叠。 3。关节疼痛及肿胀为单个或多个大关节的损害,以膝、踝关节最常受累。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肿痛及压痛,活动受限,一般无红热,呈游走性,少有积液,不留畸形。偶尔关节炎出现在紫癜前1~2天。 4。肾脏损害约1∕3的患儿有肾脏病变,多在病程1~8周内发生,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伴有血压增高及浮肿。 5。其他偶有颅内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根据皮疹,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①皮肤型:仅有皮肤紫癜性皮疹,又称单纯性过敏性紫癜;②腹型:皮肤紫癜性皮疹伴消化道症状;③关节型:皮肤紫癜性皮疹伴关节症状;④混合型:为皮肤型和腹型的混合。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注意询问皮疹出现的时间及分布,有无腹痛、便血、关节痛等。病前是否接触过敏原(如各种感染、食物、药物、预防接种、昆虫叮咬等)。既往有无类似发作。 2。症状、体征注意评估皮疹分布和外观,腹痛和关节肿痛程度。大便的颜色和性状,有无水肿、血压增高等。 3。社会、心理状态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多数于4~6周痊愈,亦有病程达数月甚至逾年者。急性期后,肾受累的有无及严重程度是决定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但多数亦良好,进展成慢性肾衰竭者很少。对病程迁延和合并有严重肾损害

过敏性紫癜教案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及病因。 2.熟悉过敏性紫癜的概念。 3.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护理问题/诊断和措施。 【教学重点】 1.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的分型及处理原则。 2.过敏性紫癜各分型的护理问题与措施的理解与掌握。 【内容大纲】 一、病例与图片导入过敏性紫癜疾病(1min) 二、过敏性紫癜的疾病相关知识讲解(5min) 1.过敏性紫癜的概念及发病机制(1min) 2.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分型(2min) 3.过敏性紫癜临床处理原则(2min) 三、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护理诊断/问题分析(2min) 四、过敏性紫癜护理措施的解答(5min) 五、过敏性紫癜疾病的健康教育的介绍(2min) 六、回顾病例并留题分析该患儿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 【具体内容】 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鉴别与评估患者的病情,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护理工作,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病例分析,进入我们今天的课程。 一、病例与图片导入过敏性紫癜疾病(1min) 分析病例:患儿,XXX,男,11岁,系大坝乡王谋村人,因“双下肢皮 疹1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双踝部及足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紫红色皮疹,略高出皮面,双对称分布,压之不退色,伴乏力、纳差等症状,无双足肿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今来我院

就诊。 初步判断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 二、过敏性紫癜的疾病相关知识讲解(5min) 1.过敏性紫癜的概念及发病机制(1min)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的改变。其发病机制为各种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导致毛细血管壁和细小血管壁及周围产生炎症,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而产生各种临床表现。 2.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分型(2min) 主要病因与感染:细菌病毒;食物:牛奶鸡蛋鱼虾其他;药物: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其他:花粉虫咬预防接种这些因素相关。发病后继而出现的临床表现如下分型: 1)单纯型皮肤紫癜(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褪色。) 2)关节型(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一般累及大关节膝、踝关节多见) 3)腹型(脐周与下腹绞痛,注意与腹膜刺激征鉴别,无腹肌紧张。胃肠道不适症状,恶心、呕吐、黑便等) 4)肾型(因泌尿道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出现血尿及微量蛋白尿,随着紫癜的隐退而消失。) 5)其它症状 (偶见脑出血,则可出现惊厥,暂时性瘫痪,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其他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肌肉出血,睾丸肿胀出血或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等,均极少见。) 3.过敏性紫癜临床处理原则(2min) 1)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有肾脏损伤,短时间内不要剧烈运动,紫癜平时不出,一活动就出一点,并且是很细小的红点,这种紫癜引起肾脏损伤的可能性很小。 有消化道出血或腹痛较重时,可禁食或流食; 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注意寻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 2)对症治疗: 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用抗组胺药物和钙剂;腹痛时加用解痉挛药物。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不能改变肾脏病变,不能改善预后,对皮疹无效,急性期对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可予缓解。 泼尼松: (1~2)mg/(kg.d),分次口服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

血液病科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试行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发病前常有发热、咳嗽和咽痛等外感证候,少数病人有药物或食物过敏等原因。 (2)双下肢为主、大小不等的皮肤丘疹样紫癜,或有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出现。严重者可波及上肢乃至臀部、小腹甚至全身皮肤。 (3)常伴有关节痹痛、腹痛、便血和尿血(紫癜肾)等表现。 (4)发病人群以小儿和青少年居多,成人也不少见。 (5)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1)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丘疹样紫癜为主,可伴荨麻疹或水肿、多形性红斑。 病程中可有出血性肠炎或关节痛,少数患者腹痛或关节痛可在紫癜出现前2周发生,常有紫癜肾炎。 (2)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时间正常。 (3)组织学检查:受累部位皮肤真皮层的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聚集,血管壁可有灶性纤维样坏死,上皮细胞增生和红细胞渗出血管外。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血管炎病灶有IgA和补体C3在真皮层血管壁沉着。 (4)能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如冷球蛋白综合征、良性高球蛋白性紫癜、环形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色素沉着性紫癜性苔癣样皮炎等。 临床表现符合,特别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可扪及性典型皮疹,能除外其他类型紫癜者,可以确定诊断。鉴别诊断确有困难的则可作病理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风盛血热证:病情较急,出血严重,皮肤紫癜成片,高出皮面,瘙痒,发热恶风,口干咽痛。舌红,苔黄,脉浮数。 2.阴虚火旺证:紫癜色红,时隐时显。或紫癜消失后,仍感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3.气虚不摄证:紫癜反复发作,遇劳即发,迁延不愈,紫癜隐约散在,色淡

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13T11:03:56.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杨丽萍[导读] 肾脏受损程度决定HSP转归。因此,应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尽早使用,以避免紫癜性肾炎发生。杨丽萍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尖山农场职工医院 161444)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061-01 过敏性紫癜(HSP)是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广泛的无菌性血管炎为主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可累及多个脏器。现将我院近6年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患儿,男73例,女27例。发病年龄4~6岁42例,7~14岁58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其中1~3月份31例,4~6月份28例,7~9月份22例,10~12月份19例。住院治疗66例,门诊治疗34例。 1.2 临床表现皮疹100例,其中出血性皮疹88例,荨麻疹7例,多形红斑5例。皮疹位于四肢者98例,四肢伴躯干者31例,皮疹以双下肢最为多见,多者呈密集,少者廖廖数个。皮疹反复出现者32例。关节及肢体肿痛88例,主要为双膝、踝关节和下肢肿痛。胃肠道症状69例,为腹痛、呕吐、便血等。其他症状有颜面水肿12例,头痛和精神异常8例,心律失常7例,腰部肿痛2例,腹壁和手背血肿各1例。 1.3 实验室检查该组病例均做血常规检查,除少部分轻度贫血和白细胞略增高外,余均正常。20例做凝血机制检查正常。32例做腹部肝、胆、胰B超无明显异常发现。22例做上消化道钡剂检查报告为胃炎、十二指肠炎18例。1例做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充血、点状出血。100例尿常规检查有41例异常改变。住院病例均做肾功能检查,10例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14例。24例做脑电图有8例异常。33例做心电图20例有异常改变。 1.4治疗与转归本组病例确诊后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急性期休息,避免进食可疑过敏食物或药物,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氟米松为主),部分病例加用葡萄糖酸钙、复方丹参、654-2等静脉滴注,少数病例辅以中药口服治疗。对反复发生皮疹和肾脏损害者,以潘生丁、强的松维持和巩固治疗。结果治愈97例,3例紫癜肾炎仍在治疗随访中。 1.5病案举例 某女,8岁,以腹痛、双下肢皮疹3d入院,第4天起自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懒言,排除感染等因素后,考虑为过敏性紫癜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给加用甘露醇降颅压、胞二磷胆碱营养脑细胞、预防颅内出血等治疗后,随紫癜消失,腹痛缓解,头痛等神经系症状也缓解。多汗,苍白,乏力1例。 某男,11岁,因皮肤紫癜、腹痛、恶心、呕吐入院。住院治疗第6天,腹痛明显缓解,皮肤紫癜也渐消退,但患儿多汗、苍白、乏力、纳差。查心肌酶谱:CK、CK-MB、AST均中度升高。排除了感染等因素,考虑为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给加用 1-6二磷酸果糖、肌苷等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症状渐改善。住院治疗22d痊愈出院。 2 讨论 HSP为系统性血管炎引起血液和血浆外渗至皮下、粘膜下和浆膜下,临床表现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及肾脏损害的综合征。本病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过敏等有关。本组资料显示与文献报道相似,男性多于女性,以20岁以下多见,好发于冬春季节。 3.1 HSP的诊断因其皮肤紫癜特征,如同时伴有腹痛、关节肿痛、肾损害症状,诊断多不困难。但对于少数腹部症状先于皮肤紫癜的病例应与急腹症相鉴别以免误诊,吸取本组病例中误诊的教训。楚治群总结腹型HSP腹痛特点:(1)症状及体征有反复发作的特点;(2)腹痛定位不固定;(3)症状较体征明显,多为阵发性绞痛、剧痛,压痛较轻,多无肌紧张;(4)有的病程长,但体征不明显,多有伴发症状,尤其是排柏油样大便;(5)腹痛难于用“急腹症”解释。因此,在诊治腹痛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仔细体格检查,并及时作好血、尿、便常规检验。 3.2 HSP的治疗首先要去除可能的致病原因或诱因,并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如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及时抗感染,有明显过敏原的避免再次接触,体内有感染病灶者,则要治疗原发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其次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抗过敏、中药验方和糖皮质激素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但要把握好用激素的适应证,以减少副作用。 3.3 HSP的预后 HSP病程一般为4周,33%可能在1~4月内出现复发,因此应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紫癜的健康教育,避免可能的诱因,尽力避免复发。肾脏受损程度决定HSP转归。因此,应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尽早使用,以避免紫癜性肾炎发生。参考文献 [1] 潘茜,潘苗,张三强.过敏性紫癜并神经系统损害8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6):490. [2] 喻宁芳.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及治疗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4,21(2):74-76. [3] 陶卫平,仲惟昆,夏明珠,等.川芎嗪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12(4):262. [4] 李晓忠,倪政,曹斌.过敏性紫癜患儿24小时尿蛋白测定.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12(4):244.

护理(专)病例分析题解答

护理(专)病例分析题解答 注:案例分析共四题,每页一题 1. 40岁妇女,因腹胀,消瘦,食欲下降就诊。血清CA125显著增高,达5500U。B超检查:右侧卵巢肿瘤18cm×16cm×10cm,半实质性,可见多处分隔。术中见肿瘤囊壁有乳头状组织,囊液呈血性,腹腔放置卡铂500mg。术后病人精神状态不佳,拒绝用药,排气后拒绝进食,不愿配合护理操作。请问: (1)病人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该病人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3)如何进行术前的肠道准备? (4)如何进行阴道准备? (5)该病人相应护理措施有哪些? 解答: (1). 解答:卵巢乳头状囊腺癌。 (2). 解答:(1)疼痛:与卵巢囊肿扭转或肿瘤压迫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恶性肿瘤、治疗副作用及腹水产生有关。 (3)预感性悲哀:与卵巢癌预后不佳有关。 (3). 解答:术前3日进行肠道准备,进无渣半流饮食,并按医嘱给肠道抗生物素;术前1日进流质饮食,并进行清洁灌肠,直至排出的灌肠液中无大便残渣。 (4). 解答:术前1日进行阴道冲洗2次,常用1:20碘伏液或1:1000的新洁尔灭。手术日用消毒液性宫颈、阴道消毒,注意阴道穹隆部位的消毒,消毒后用棉签蘸干。 (5). 解答: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治疗信心:为病人提供舒适环境,及时解答病人提问;提供支持,协助病人应对压力;耐心向病人讲解病情,解答病人的提问。鼓励家属参与照顾病人,增加家庭成员间互动作用。及时与家属及病人交代病情,增强治愈信心。 (2)评估病人对营养摄入的认识水平,以多样化食谱满足病人需要。鼓励进食易消化的流食。排气后改为半流质,少食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并给予静脉营养。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本病中医称“紫癜”、“紫斑”,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1、风热伤络 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本证由风热之邪外感,内窜血络所致。以起病较急,紫癜色泽鲜红,伴风热表证为辨证要点。 2、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辨证本证由热毒壅盛,迫血妄行,灼伤络脉,血液外渗所致。以起病急,紫癜及其他出血鲜红,伴热毒内盛,血分郁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3、气不摄血 证候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辨证本证由病久未愈,气虚不能摄血所致。以病程迁延,紫癜色淡,反复出现,伴气血不足之象为辨证要点。 4、阴虚火旺 证候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血色鲜红,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本证由阴虚火旺,灼伤血络所致。以紫斑时发时止,血色鲜红,伴阴虚火旺之象为辨证要点。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基本方】茜草20g制点幺30g升麻5g制广又15g防风10g阿胶15g白芍15g制草今15g甘草10g乌梅10g银柴胡10g制寸子10g五味子10g(羚羊角5g甲珠10g研细冲服)地龙10g制草田15g苏叶10g浮萍10g蝉退10g 【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3次,21付一个疗程 【炮制方法】 炮制以上稀有罕见特效药品,需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之前用竹片为刀,切片后用木炭火、砂锅、竹笼屉蒸9次,晒9次方可入药。 儿童紫癜其他疗法: 1.外治法百草霜15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共研为细末,用湿棉条蘸药塞鼻,可以止鼻衄。 2.针灸疗法 (1)针刺取足三里、曲池、合谷、血海等穴。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2)耳针取脾、内分泌、肾上腺、肺等。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3.饮食疗法 花生衣红枣汤:花生衣5~10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不摄血之紫癜。

儿科试题综合(含病例分析)

【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股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映,称为“股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免疫缺陷病ID】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免疫分子(可溶性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正常足月儿】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大于等于2500g并小于等于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肺门舞蹈症】房间隔缺损时,肺动脉段突出,肺叶充血明显,主动脉影缩小。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总干及分支随心脏冲动而一明一暗的“肺门舞蹈”征,心影略呈梨形。 【脱水】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水分丧失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发育→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生理性贫血】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适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小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Roger病】小型室缺,缺损直径小于5mm或缺损面积小于0.5cm2/m2体表面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