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春秋》书名的来由

《春秋》书名的来由

《春秋》书名的来由

《春秋》书名的来由

□安吉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为什么用两个季节的名称为其命名呢?有三种说法——

一、古代在春夏季节实行奖赏,在秋冬实行惩罚,那么,各取一个季节,表示赏罚,引申而言就是褒贬;

二、《公羊传疏》记载,孔子在鲁哀公十四年春开始作《春秋》,到九月完成,春天编写,秋天完成,故曰“春秋”;

三、《春秋》作为史书的统称,各国早就有了,孔子只不过沿用已有的署名而已。例如《墨子》就提到周朝、燕国、宋国和齐国都有《春秋》。那个时候的人学习史书,也叫学习“春秋”。西晋时候的名将、《左传》研究专家杜预也说过,所谓“春秋”是鲁国史书的名称。

当然,后来因为孔子的专著太有名了,久而久之,一提到“春秋”,大家就专指孔子的著作了。

来源:沈阳日报

最新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答案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3、宋代朱熹在《诗集传》曾有清楚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 比就是打比方,拿一件事物来比拟另一件事物 兴指的是诗歌在音乐上的起调或用来引起主题的景物或象征物 1【单选题】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单选题】“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完整版)诗经导读尔雅满分答案

—————————————————————————————诗经导读(上) 1.1 1 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 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C、北朝 D、北宋 3 《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1.2 1 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3 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C)。 A、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 4 “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B)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D、戆谏 5 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6

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1.3 1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D)。 A、《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 2 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C)

A、“赋” B、“比” C、“兴” D、“风” 3 “螽斯门”中的“螽斯”实际上指的是(B)。 A、葫芦 B、蚂蚱 C、石榴 D、鱼籽 4

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经济 文化知识点汇总

考点|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点汇总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政治形势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社会改革 (1)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的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2)战国时期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 A 背景: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传统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思想文化:士阶层崛起,受到重用,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主张成为各国推行变法革新的思想理论武器。 B 魏国:李悝(kuī);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 C 秦国:商鞅变法——变法最为彻底和成功的 ①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②措施: 经济方面——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方面——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厉禁止私斗;推行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 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控制。“燔(fán)诗书而明法令”;依据《法经》而制定法律;社会风俗改革,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 ③结局:商鞅被害,新法未废。

④作用: 对秦国: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对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⑤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4.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 (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2)生产工具:铁农具、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3)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水利工程:秦国:都江堰、郑国渠 2.手工业生产 (1)私营手工业兴起:由私人经营,主要用于民间消费,进入市场流通。 (2)家庭手工业: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也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市场。 (3)官营、私营和家庭三种手工业生产形态并存:官营为主导、民营和家庭为主体。 3.商业的发展 (1)私营商业的兴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2)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1.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高中历史先秦春秋战国(教案)

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 知识结构表 一、政治:选修 1、(改革)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背景: ①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②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③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④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⑤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①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政治上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制定秦律 ④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⑤社会风俗上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在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 *性质: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 *总体评价:

①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壮大国力,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广大人民所受剥削与压迫;未予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人物)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仁、礼的政治主张,性相近的人性论,“中庸”的哲学主张;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整理编撰了“六经”。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经济: 1、农业: 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土地私有制确立: (1)原因:春秋时期,由于_______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_______ ,_______遭到破坏。 (2)经过:①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_____收_____,这实际上承认了___________。 ②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 法,废除井田制,以_______形式确立了______________。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的出现和______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的确立

诗经导读2019尔雅答案100分

。。。。。。。。。。。。。。。。。。。。。。。。。。。。。。。。。。。。。。。。。。。。。。。。。。。。。。。。。。。。。。。。。。。。。。。。。。。。。。。。。。。。。。。。。。。。。。。。。。。。。。。。。。。。。。。。。。。。。。。。。。。。。。。。。。。。。。。。。。。。。。。。。。。。。。。。。。 诗经导读(上) 1.1 1 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 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C、北朝 D、北宋 3 《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1.2 1 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3 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C)。 A、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 4 “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B)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D、戆谏 5 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6

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1.3 1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D)。 A、《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 2 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C)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2017年课后答案

1.1词产生的背景 1 【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 ?B、《礼记》 ?C、《大学》 ?D、《春秋》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 ?B、正声 ?C、颂 ?D、雅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 ?A、《诗经·毛诗序》 ?B、《诗言志辨》

?C、《论语》 ?D、《尚书》 我的答案:D 4 【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我的答案:× 5 【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 1.2词的产生 1 【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 ?B、宴乐 ?C、胡乐 ?D、清乐 我的答案:D 2 【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 ?B、Book of Rites ?C、Book of Change ?D、Book of Documents 我的答案:D 3 【多选题】 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 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 C、来源于现实生活 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 我的答案:ABD 4 【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 5 【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我的答案:√

1.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 【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 ?B、志向、理想 ?C、美女、爱情 ?D、山河美景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 ?A、清乐 ?B、胡乐 ?C、法曲 ?D、雅乐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 ?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春秋战国时期(第二课教案)培训资料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 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学习目标】 1.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现的史实。 2.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背景下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3.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就,感受我国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 【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地方上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诸侯开始不听命于天子,维护周天子统治的国家制度崩坏,王室衰微。国家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我们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这节课,我们来一同学习这一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新课讲授】 一、社会巨变 1. 讲述西周末年平王迁都的史实,学生理解周王权势下落的原因。西周末年,镐京被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攻破,幽王被杀。新王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因为新的都城洛邑在原来都城的东边,历史上就把从公元前770年开始的这一个新的时期称为东周时期。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王直接管辖的地区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诸侯的势力却越来越强大。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开启了东周诸侯纷争的历史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 展示“春秋形势图”。讲述前后出现了“春秋五霸”。重点介绍第一个霸王齐桓公。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改革,使齐国迅速富强了起来。同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用“攘夷”积极开展对外活

动,获得诸侯国的支持,增强齐国的号召力。“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是齐桓公成功的对外政策,也是他争霸的有力手段。 3. 战国形势图,讲述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经过春秋时期咄咄逼人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到春秋末期,诸侯国的数量由一百多个锐减到二十几个了。最后形成七个大国对峙的局面,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 讲述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战争的不同,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相比的一大特点是变争霸战争为兼并战争。原来国家弱小还可以苟延残喘,战国时期,弱小就意味着被消灭。因此,各国都开始推行变法改革,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最后形成七个大国,学生记忆七国名称和位置。 4. 乱世中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变法。主要介绍商鞅其人,商鞅原名卫鞅,是卫国国君后裔,到他这一代已经衰落了,他精通法家学说,在魏国不受重用的情况下,被小人迫害下逃到秦国,想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商鞅的变法得到了当时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但是守旧群臣仍然反对商鞅变法,商鞅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道理舌战保守群臣。同时立信于秦国,为变法铺平了道路。 引导学生思考商鞅会采取什么变法措施。为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秦国奖励耕织和军功,人们生产、战斗的激情、积极性会大增,秦国在诸侯争霸中的实力自然也就会增强。这些获得土地、爵位的人,依然担心自己开垦的私田是否合法化。那该如何解决这样农民、将士的后顾之忧呢?承认开垦私田的合法化。如何强兵呢,如何激励将士们上场杀敌呢?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若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商鞅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他的改革增加了国家的财富积累,激起了农民生产热情和士兵的杀敌热情,促进了国富兵强,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旧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旧奴隶主、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

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诗经》导读期末考试(20) 成绩:97.0 分 一、单选题(题数: 50,共 50.0 分) 1《诗经·唐风·葛生》是中国以下哪一种诗歌题材的起源?()(1.0 分)1.0 分 A、 祭祀诗 B、 战争诗 C、 爱情诗 D、 悼亡诗 我的答案:D 2 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1.0 分) 1.0 分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我的答案:A 3 根据《周礼》记载,以下哪一项属于先秦时期适宜的烹饪搭配组合?()( 1.0 分)1.0 分 A、 牛和稷 B、 羊和黍 C、 豚和麦 D、 犬和苽 我的答案:B 4 先秦飨宴时升歌所唱的歌不包括()。(1.0 分)1.0 分 A、 《鹿鸣》 B、 《四牡》 C、 《皇皇者华》 D、

《白华》 我的答案:D 5 周人建构的礼乐文明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1.0 分) 1.0 分 A、 《诗经三百首》 B、 《尚书》 C、 《楚辞》 D、 《吕氏春秋》我的答案:A 6 晋文公于宴饮典礼上选择赋诗《黍苗》回应秦穆公,以表达他的()态度。(1.0 分)1.0 分 A、 恳请联姻 B、 拒绝联姻 C、恳请协助 D、 拒绝协助 我的答案:C 7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1.0 分)1.0 分 A、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B、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C、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D、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我的答案:B 8“言之者无罪,闻之则足以戒”语出()。(1.0 分) 1.0 分 A、 《世说新语》 B、 《资治通鉴》 C、 《毛诗序》 D、 《春秋公羊传》 我的答案:C 9 以下关于《大武》乐章的说法,正确的是()。(1.0 分)1.0 分A、 《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节奏是比较缓慢的。 B、

2018年尔雅选修课《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

1 【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 A、《诗经》 B、《礼记》 C、《大学》 D、《春秋》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 A、国风 B、正声 C、颂 D、雅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 A、《诗经·毛诗序》 B、《诗言志辨》 C、《论语》 D、《尚书》 我的答案:D 4

【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我的答案:× 5 【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 B、宴乐 C、胡乐 D、清乐 我的答案:D 2 【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 B、Book of Rites C、Book of Change D、Book of Documents 我的答案:D 3 【多选题】 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 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 C、来源于现实生活 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 4 【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 5 【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我的答案:√ 1 【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 B、志向、理想 C、美女、爱情 D、山河美景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 A、清乐 B、胡乐 C、法曲

D、雅乐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 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C、无人刊刻流传 D、当时传唱度低 我的答案:D 4 【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 5 【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我的答案:√ 1 【单选题】 “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 A、玩耍 B、搅扰 C、炫耀 D、赏弄、观赏我的答案:D

1.春秋战国(解析版)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 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 (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 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 (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 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 私有) (3 )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 “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 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礼乐制崩溃(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 1. (2019 ?新课标全国n卷高考?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

尔雅《诗经》导读 期末考试答案97分

《诗经》导读期末考试(20) 成绩: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诗经·唐风·葛生》是中国以下哪一种诗歌题材的起源()(分)分A、 祭祀诗 B、 战争诗 C、 爱情诗 D、 悼亡诗 我的答案:D 2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分)分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秦朝 我的答案:A 3根据《周礼》记载,以下哪一项属于先秦时期适宜的烹饪搭配组合()(分)分A、 牛和稷 B、 羊和黍 C、 豚和麦 D、 犬和苽 我的答案:B 4先秦飨宴时升歌所唱的歌不包括()。(分)分 A、 《鹿鸣》 B、 《四牡》 C、 《皇皇者华》 D、 《白华》 我的答案:D 5周人建构的礼乐文明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分)分

《诗经三百首》 B、 《尚书》 C、 《楚辞》 D、 《吕氏春秋》 我的答案:A 6晋文公于宴饮典礼上选择赋诗《黍苗》回应秦穆公,以表达他的()态度。(分)分A、 恳请联姻 B、 拒绝联姻 C、 恳请协助 D、 拒绝协助 我的答案:C 7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分)分 A、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B、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D、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我的答案:B 8“言之者无罪,闻之则足以戒”语出()。(分)分 A、 《世说新语》 B、 《资治通鉴》 C、 《毛诗序》 D、 《春秋公羊传》 我的答案:C 9以下关于《大武》乐章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分A、 《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节奏是比较缓慢的。 B、 《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演唱者的声调短而急促。 C、 《大武》乐章是东周的开国乐章。 D、 《大武》乐章和《武》乐章是不同的两篇乐章。

春秋战国时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

春秋战国时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 春秋战国时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卫民 来源:《秦俑秦文化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转变时期,思想的大解放、战争的频仍对都城的建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愈来愈残酷的战争更使当时掀起了筑城运动的高潮,高城深池成为当时都城的显著特点。很多都城不仅修有城,而且修有郭,规模愈来愈大,都城内部结构也愈来愈复杂。 但各国的实际情况因各种原因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处在关中的秦国和东方的六国在都城的形制等方面就有所不同。本文将在列举各国都城形制、布局、规模的基础上把秦与列国的都城进行比较,以找出其共同和不同所在。 一、各国都城的概况 (一)鲁都曲阜 鲁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除南垣较直外,其他三面均呈弧形。城垣四角成圆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周长11771米。其东垣长2531米,南垣长3250米。西垣长2430米,北垣长3560米。除西垣基宽为30~33米外,其余三面城垣基宽均在40米左右。残高有达10米者。其西、北两面以洙水为护城河,东垣外护城河北接洙水,至东南城角处折向西,为南垣外护城河,西入洙水,河道宽约30米。在鲁城内北部发现一条横贯东西的排水河道。目前已发现城门十一座,南面两座,东、西、北三面均为三门。东垣北门门道宽14米。北垣东门门道宽15米,中门门道宽8米,西门门道宽8米,西垣北门门道宽10米,中门门道宽8米,南门门道宽7米。南垣西门门道宽11.5米,东门门道宽10米。发现道路十条,其中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五条。其1号道路西起西垣北门,通向北垣东门,全长约3050米,路宽8~9米,靠近东垣北门处加宽至14米。2号道路从西垣中门到东垣北门,西段宽8至9米,靠近东垣北门加宽至14米。3 号道路西起西垣南门,东至东垣中门,全长约3900米,西段路宽10米,东段路宽13~15米。4号道路位于2号与3号道路之间,长约1300米,路宽8米。5号道路连接东垣南门,残长约320 米,路宽8米。6号路北起北垣西门,与东西向的3号路相交,长约1500米,路宽6~7米,其当继续向南延伸至南垣西门。7号路北起北垣中门,与东西向的2号路相接,长约920米,路宽6米。8号路位于7号路以东,残长1220米,路宽12米。9号路南起南垣东门,向北与3号路相接,长约1300米,路宽15米。10号路北起北垣东门,向南在颜林附近又发现两段路土,当为同一条道路。在鲁城内周公庙、周公庙村西及村东、靶场东、农机厂北、兽医站北、南垣东门东侧、小北关、古城村西等地有较大面积的夯土建筑群基址,其时代早者可至西周时期,经春秋战国而延至汉代。其中周公庙建筑群夯筑基址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高出地面约10米。基址的西、北、东部边沿残存有似夯土墙的遗迹。其东部边沿夯土墙基宽约4米,属东周时期。墙基外面有自然石砌成的护阶,阶下似有壕沟。在鲁城西北角、林前村西、地毯厂北、盛果寺、盛果寺村东、鲁城东北角、坊上村、北关村西、“斗鸡台”、颜林、古城村西及鲁城西南部发现有较大面积的居住遗址。在“望父台”、药圃、县城西北角、“斗鸡台”及鲁城西南部发现有较大面积的西周春秋时期墓地。在鲁城南垣东门正南1735米,南泉村附近发现有“舞雩台”遗址[1]。鲁城的布局是列国都城中比较规整

尔雅诗经导读课后答案.

诗经导读 【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 【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C、北朝 D、北宋 3 【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T)1.2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 【单选题】“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3 【单选题】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C)。 A、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 4 【单选题】“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B)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D、戆谏 5 【判断题】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F) 6 【判断题】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T) 1.3

1 【单选题】“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D)。 A、《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 2 【单选题】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C) A、“赋” B、“比” C、“兴” D、“风” 3 【单选题】“螽斯门”中的“螽斯”实际上指的是(B)。 A、葫芦 B、蚂蚱 C、石榴 D、鱼籽 4 【判断题】《诗集传》是由唐代孔颖达所著的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F) 5 【判断题】“比显而兴隐”是说“比”一般很容易看出来,但是“兴”就相对含蓄隐晦一些。(T) 2.1 1 【单选题】在十五国风中,属于王家直属区域的风是(A)。 A、周南和召南 B、曹风和豳风 C、魏风和唐风 D、王风和郑风 2 【单选题】《诗经·豳风·东山》主要讲了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东征的故事?(D) A、公刘 B、管叔 C、蔡叔 D、周公 3 【单选题】最早提到王官采诗的大致情况的先秦典籍是(C)。 A、《礼记》 B、《尚书》 C、《左传》 D、《春秋公羊传》 4 【单选题】“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出自于《诗经》中的(B)。

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答案

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答案 1.1 1 【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 【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C、北朝 D、北宋 3 【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 读物。(?) 1.2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 【单选题】“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3 【单选题】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C)。 A、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 4 【单选题】“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B)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 1 - D、戆谏 5

【判断题】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6 【判断题】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 1.3 1 【单选题】“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D)。 A、《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 2 【单选题】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 (C) A、“赋” B、“比” C、“兴” D、“风” 3 【单选题】“螽斯门”中的“螽斯”实际上指的是(B)。 A、葫芦 B、蚂蚱 C、石榴

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97分

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97分

《诗经》导读期末考试(20) 成绩: 97.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诗经·唐风·葛生》是中国以下哪一种诗歌题材的起源?()(1.0分)1.0 分A、 祭祀诗 B、 战争诗 C、 爱情诗 D、 悼亡诗 我的答案:D 2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1.0分)1.0 分 A、 夏朝 B、 商朝 C、

D、 秦朝 我的答案:A 3根据《周礼》记载,以下哪一项属于先秦时期适宜的烹饪搭配组合?()(1.0分)1.0 分 A、 牛和稷 B、 羊和黍 C、 豚和麦 D、 犬和苽 我的答案:B 4先秦飨宴时升歌所唱的歌不包括()。(1.0分)1.0 分 A、 《鹿鸣》 B、 《四牡》 C、 《皇皇者华》 D、 《白华》

5周人建构的礼乐文明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1.0分)1.0 分 A、 《诗经三百首》 B、 《尚书》 C、 《楚辞》 D、 《吕氏春秋》 我的答案:A 6晋文公于宴饮典礼上选择赋诗《黍苗》回应秦穆公,以表达他的()态度。(1.0分)1.0 分 A、 恳请联姻 B、 拒绝联姻 C、 恳请协助 D、 拒绝协助 我的答案:C 7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1.0分)1.0 分 A、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C、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D、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我的答案:B 8“言之者无罪,闻之则足以戒”语出()。(1.0分)1.0 分 A、 《世说新语》 B、 《资治通鉴》 C、 《毛诗序》 D、 《春秋公羊传》 我的答案:C 9以下关于《大武》乐章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A、 《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节奏是比较缓慢的。 B、 《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演唱者的声调短而急促。 C、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3、宋代朱熹在《诗集传》曾有清楚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春秋战国时期试题

春秋战国时期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据《礼记?王制篇》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材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科举制度D.郡县制 2.“诸侯争霸”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诸侯”的产生最早来源于() A.禅让制B.奴隶制C.分封制D.世袭制 3.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实施B.水利工程的兴修 C.诸侯国的争霸D.郡县制的实行 4.有学者认这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制度的是() A.甲骨文B.青铜器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5.如图是“烽火戏诸侯”的连环画图片,开始时诸侯被戏弄成功与分封制的哪一内容有关)A.诸侯向天子交纳贡品C.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 B.诸侯担负镇守疆土的职责D.诸侯开发边远地区 6.如图是某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的课堂笔记,图中①说明() A.分封制的作用B.诸侯的义务 C.诸侯的权利D.周天子的责任 7.齐门建在苏州的城北护城河边.相传当年吴国强盛一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段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秦灭六国B.楚汉相争C.武王伐纣D.春秋争霸 8.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9.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农业文明的一场革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井田制的瓦解,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这一变革出现在()

史名篇导读尔雅满分答案

57.成语“彘肩斗酒”形容的是谁?(C) A、曹无伤 B、项庄 C、樊哙 D、项羽 58.在鸿门宴上项羽是东向坐,刘邦北向坐。(√) 5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初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地形?(A) A、剑门关 B、嘉峪关 C、函谷关 D、山海关 60.谁杀了秦降王子婴?(B)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韩信 61.以下哪件事情与项羽无关?(D) A、火烧阿房宫 B、巨鹿之战 C、破釜沉舟 D、暗渡陈仓 62.项羽放弃关中之地是其重大的战略失误。(√) 6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谁的计谋?(B) A、萧何 B、韩信 C、张良 D、樊哙 64.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没有把下面哪个地区分给刘邦?(C) A、巴 B、蜀 C、彭城 D、汉中 65.项羽分封天下后,首先发生叛乱的是刘邦。(×) 66.谁在荥阳城危机时顶替刘邦诈降助刘邦出逃?(D) A、韩信 B、萧何 C、樊哙 D、纪信 67.刘邦曾成功地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 68.下列谁不是汉初三大名将?(D) A、韩信 B、英布 C、彭越 D、张良

二十四史名篇导读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纪传体”中的体裁形式?(D) A、本纪 B、传 C、书 D、志 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C)通史。 A、编年体 B、断代史 C、纪传体 D、国别体 3.以下哪一部书不属于“春秋三传”?(D)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吕氏春秋》 4.(B)评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周恩来 B、鲁迅 C、毛泽东 D、郭沫若 5.《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第一部史书。(√)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自《史记·太史公自传》。(×)注:出自司马谈与友人书信中。 7.古地名“会稽”即是今天的浙江(A)。 A、绍兴市 B、上海市 C、吴兴市 D、南通市 8.以下哪部书主要讲了自然阴阳变化和世事变迁?(C) A、《论语》 B、《孟子》 C、《周易》 D、《庄子》 9.《论六家要旨》是司马谈所著。(√) 10.司马迁的父亲是(D)。 A、司马懿 B、司马光 C、司马炎 D、司马谈 11.以下哪部书不是孔子所编订的?(C) A、《诗经》 B、《尚书》

《诗经》导读 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诗经》导读 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语出()。(1.0 分)
1.0 分
?
A、
《论语·子路》
?
B、
《论语·季氏》
?
C、
《论语·述而》
?
D、
《论语·八佾》
我的答案:B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1.0 分)
1.0 分
?
A、
手如柔荑

?
B、
所谓伊人
?
C、
肤如凝脂
?
D、
螓首蛾眉
我的答案:B
3
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毛诗本义》中提出“据文求义”的诗学方法。(1.0 分)
1.0 分
?
A、
司马光
?
B、
欧阳修
?
C、
王安石
?
D、
周敦颐
我的答案:B
4
《孔子诗论》出自于先秦书简()。(1.0 分)

1.0 分
?
A、
浙大简
?
B、
清华简
?
C、
上博简
?
D、
岳麓简
我的答案:C
5
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向客人敬酒要跪八次时,客人需要跪()次。 (1.0 分)
1.0 分
?
A、
五次
?
B、
六次
?
C、
七次
?
D、
八次

二十四史名篇导读尔雅满分答案

57.成语“彘肩斗酒”形容的是谁(C) A、曹无伤 B、项庄 C、樊哙 D、项羽 58.在鸿门宴上项羽是东向坐,刘邦北向坐。(√) 5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初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地形(A) A、剑门关 B、嘉峪关 C、函谷关 D、山海关 60.谁杀了秦降王子婴(B)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韩信 61.以下哪件事情与项羽无关(D) A、火烧阿房宫 B、巨鹿之战 C、破釜沉舟 D、暗渡陈仓 62.项羽放弃关中之地是其重大的战略失误。(√) 6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谁的计谋(B) A、萧何 B、韩信 C、张良 D、樊哙 64.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没有把下面哪个地区分给刘邦(C) A、巴 B、蜀 C、彭城 D、汉中 65.项羽分封天下后,首先发生叛乱的是刘邦。(×) 66.谁在荥阳城危机时顶替刘邦诈降助刘邦出逃(D) A、韩信 B、萧何 C、樊哙 D、纪信 67.刘邦曾成功地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 68.下列谁不是汉初三大名将(D) A、韩信 B、英布 C、彭越 D、张良

二十四史名篇导读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纪传体”中的体裁形式(D) A、本纪 B、传 C、书 D、志 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C)通史。 A、编年体 B、断代史 C、纪传体 D、国别体 3.以下哪一部书不属于“春秋三传”(D)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吕氏春秋》 4.(B)评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周恩来 B、鲁迅 C、毛泽东 D、郭沫若 5.《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第一部史书。(√)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自《史记·太史公自传》。(×)注:出自司马谈与友人书信中。 7.古地名“会稽”即是今天的浙江(A)。 A、绍兴市 B、上海市 C、吴兴市 D、南通市 8.以下哪部书主要讲了自然阴阳变化和世事变迁(C) A、《论语》 B、《孟子》 C、《周易》 D、《庄子》 9.《论六家要旨》是司马谈所着。(√) 10.司马迁的父亲是(D)。 A、司马懿 B、司马光 C、司马炎 D、司马谈 11.以下哪部书不是孔子所编订的(C) A、《诗经》 B、《尚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