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整理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整理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整理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整理

1996年,酷爱发明的俞兆林先生发明了导湿保暖复合绒,并将这一发明利用在内衣上,从此服饰领域多了“保暖内衣”这一新概念。“保暖内衣”这个服装领域的新宠物,一时间成为了人们谈论冬季保暖话题的流行词。1999年更是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各种保暖内衣市场可谓是炙手可热、尽占春色。于是乎,这一新生行业由1999年只有几十家的基础上,在2000年猛增至500家,总销量1999年的不足700万套,2000年度上升至3,000多万套!甚至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时,伴随激烈竞争而推出的各种行销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有报道说:“南极人”送袜,“南极棉”送被,“白熊”保暖内衣卖最低价,“俞兆林”买两套送一套、买一套送单件、买单件送手套等等;各种广告宣传更是充斥大街小巷、报端电视。而当行业内厂商正激战正酣,市场上消费者、行业管理人士的反映又怎样呢?根据市场调查发现,尽管价格较1999已有明显下降,但2000年度市场反映仍十分冷淡,1999年度那种排长队提货的情景没有了,而产品专卖区更是十分萧条,有营业员说,与1999年的火爆场面相比,这里常常是数十分钟无人光顾。而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保暖品牌更是引起市场管理者的重视,据最新的质量检查结果表明,市场上打出的所谓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多功能的内衣,其实大多存在技术含量低、重概念轻质量、盲目仿造等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作为保暖内衣的生产厂商有哪些行为具有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特征?

(2)在保暖内衣市场上,一方面厂商想薄利多销,一方面却表现为市场萎缩,为什么?

(3)应怎样来评价产品差别?行业管理对于垄断竞争市场重不重要?

分析:

(1)保暖内衣产品从产品开发到市场化经历了从垄断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变化过程。首先是行业的垄断利润使得其他厂商有了进入该行业的动力,同时各厂商为了有效的进入和占有应有的市场份额,除了采取“价格战”以外,他们还通过宣传各种保暖新概念,来加强自己的品牌优势以确立其市场竞争地位。

(2)中国保暖内衣市场形成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各厂商通过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来争取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其次垄断超额利润的存在使得新厂商的进入成为可能,使得垄断利润逐渐消失。特别是当保暖技术不再成为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时,大量差异产品充斥市场,使得行业生产规模超出市场需求,表现在单个厂商身上则是市场的萎缩。

(3)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市场的本质特征,而这些差别有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因此,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差别所带来的多样化的同时,不得不提防虚假差异甚至是伪劣产品所带来的侵害。这样,一个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必然需要一个严格的市场管理,要有一个严格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以防不法厂商借制造假差异来垄断市场,从而危害消费者利益。

假定某垄断厂商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出售,产品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分别为:

2112210,320.4,180.1T C Q Q Q P Q P =+=-=- 若两个市场实行差别价格,利润最大化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

若两个市场只能卖一个价格,利润最大化时候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

解:

(1)实行差别价格时:

MC=2Q+12,112280 2.5,18010P Q P Q =-=-

211180 2.5TR Q Q =-,222218010TR Q Q =- 1122805,18020M R Q M R Q =-=-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12M R M R M C ==得:

12127052170202Q Q Q Q Q Q Q -=??-=??=+? 解得:128715Q Q Q =??=??=?

因此:1280 2.5*860,18010*7110P P =-==-=

所以利润为:π=60*8+110*7-15*15-15*10=875

综上:实行差别价格时,两个市场的售价分别为60、110,相应的销售量分别为8、7,总销售量为15,总利润为875。

(2)若两个市场只能卖一个价格,则:12P P P ==

12500.5Q Q Q P =+=- 则P=100-2Q

TR=(100-2Q)Q=21002Q Q -,MR=100-4Q

利润最大化时MR=MC ,即

100-4Q=2Q+10

解得:Q=15,P=70

12320.4*704,180.1*711Q Q =-==-=

所以利润为为: π=PQ-TC=70*15-15*15-10*15=675

综上:两个市场只卖一个价格时,售价为70,销售量分别为4、7,总销售量为15,总利润为675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思考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把他们在不同的人群中分配。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理论性强且又不失乐趣的学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的实例都可以用微观的理论进行解释。

例如生活中的“囚徒困境”的例子就有很多,为什么城市中心道路禁止汽车鸣笛?

禁止鸣笛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噪音污染,另一方面是基于以下博弈论原因。见下表,当汽车司机可以鸣喇叭时,可能为汽车超速抢行提供条件。但当大家都抢行时,城市交通拥挤加重,反而难以顺利通行,获得低支付(2,2)。但当对方缓行时,自己抢行会占便宜,获得支付9。这个博弈中,“缓行”是劣战略,剔除后得到“剔除劣战略后的占优战略均衡”(抢行,抢行),这不是一个好的均衡。当禁止鸣喇叭时,司机为了避免造成交通事故,只得缓行,从而得到好的结果(缓行,缓行)。

又比如为什么瑞士高档手表在瑞士卖的价格要比在香港卖的贵?

众所周知,瑞士手表是世界知名的手表系列,在大多数的人心目中,拥有一块瑞士手表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许多人都认为,瑞士作为高档手表的制造地,高档手表的价位肯定要比在世界其他的地方要低的多。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就拿香港来比吧,同样款式的瑞士手表,在香港的价位要远比在瑞士的价位低好多。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香港是自由港,世界各国的货物都可以在香港自由进出买卖,因此价位肯定要比在瑞士本国便宜。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三级价格歧视的典型例子,在有些情况下,垄断厂商会对同一种产品征收不同的价格,以增加垄断厂商的利润。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且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反应成本的变动,这就被成为是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实施要具备两种基本条件:一是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二是,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价格歧视又被分为三类,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其中,如果厂商对于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征收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的实施也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

可以有效的区分开不同的消费市场;二是,不同的消费市场的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上面所提的例子所属的范围。三级价格歧视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对于同一种产品,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的价格高于消费水平低的地区的价格;同一种产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价格不一样;旅游区门票,成年人和小孩的不一样,外国游客和本国游客的价格不一样……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价格却是不一样的。在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公平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但是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视角去解释,却很简单,甚至是很理所应当。

拿上面的瑞士手表的例子,瑞士的高档手表显然是属于垄断厂商的商品。瑞士的国民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明显是高于香港的,因此,瑞士和香港就可以被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消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小的瑞士市场和需求价格弹性大的香港市场。于是,垄断厂商为了增加利润,对这两个不同的市场征收了不同的价格:瑞士这一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征收较高的价格,香港这以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征收较低的价格。这样,便很好的解释了,瑞士高档手表的价格瑞士比香港高的原因。这样,一个看似与实际生活经验相违背的实例,就这样被微观经济的原理解释的合情合理。

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政府应采取那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答:(1)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外部性的作用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福利经济学认为,如果外部经济效果不能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抵消,那么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很多条件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这两种情况,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所以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3)政府应采取的矫正市场失灵的措施:

1)课税与补贴使外部性效果的产生者自行负担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利益;

2)合并重组企业,使外在性问题内在化;

3)赋予财产权,对能排他的公共品赋予财产权,对享用者收费,要破坏者配偿,削减外部性,提高经济效率.

占座的经济学分析

本部分将从四个层次对占座现象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

1、成本——收益分析

一般来讲,消费者使用某个座位会获得一定的效用,这些效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的,一类是精神的。这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看作消费者使用该座位所获得的收益,。对某一特定消费者而言,他使用座位所获得的收益会随座位属性的不同而变化,对某一特定的座位而言,它所发挥的效用会根据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变化。

无论消费者占座与否,在使用座位之前总要先寻找,寻找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消耗的体力等构成“寻找成本”。只要消费者获得一个座位就必须支付这部分成本,所以“寻找成本”在占座分析中无关紧要,在下面的分析中把这部分成本抽象掉。这样,不占座时,消费者就不支付成本,此时空位置是随机的,消费者能从中得到的收益也就随机,可大可小,可正可负,也可能为零。如果有空位置,消费者会在其中选择最优的一个, 但这并不能满足他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原因很简单,成本为零时,利润最大化表现为收益最大化,随机的收益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追求,于是引发了消费者的占座行为。

在占座过程中,除已抽象掉的“寻找成本”外,消费者还要支付另一部分额外的成本,就是占座成本,它包括客观上的交易成本和主观上的预期成本C2。前者是指消费者投入的人力、物力、花费的时间、精神上因紧张担忧而疲惫等。后者主要指由于占座物品丢失或损坏带来的损失,取决于占座物品的价值和丢失或损坏的概率总成本。

消费者占座后最终获取的收益受其他消费者行为影响,在占座以前,消费者只能知道一个预期的收益。

2、市场供求分析下面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进行供求分析。

第一类是以听课为目的的占座者。他们为了“好位置”而占。占座动机起源于由座位质量差异引起的优质座位的稀缺。他们对越有利于听课的位置,偏好越强。这类消费者是学习型的,听课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他们为了获得好位置,不惜支付高昂的成本,也就是说,价格越高的座位,需求者越多(也就是需求量越大),反映在需求曲线上就是需求量与价格的正相关性。

第二类是为了逃避听课—在课上睡觉或看小说而占座的消费者。他们也是为了“好位置”而占。占座动机与第一类相同。对越是不利于听课的位置偏好越强。这类消费者是逃学型的,睡觉或是看小说给他们带来的效用远远比不上听课给第一类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因为睡觉或看小说可能并不是他们的追求,而只是他们为逃避听课而采取的不得已行为。由于占座愿望不强烈,愿意支付高成本的人少,所以价格越高的座位追求者越少,即需求量越小。

第三类是自习占座者,他们为了“有位置”而占。对他们而言,座位之间差异很小,可忽略。这里不妨假设这类消费者面对的是同质的产品。占座动机起源于同质座位数量上的稀缺。这种由数量稀缺引起的占座与前两类由质量稀缺引起的占座最大的不同在于,收益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一个既定的值,要么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愿支付额外的成本,他们会尽可能把自己的成本降到所有人的平均成本上。所以,价格略有增加,需求人数就急剧下降,需求价格弹性趋于无穷。

这里还要指出一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之间不具有竞争性。竞争只在每类消费者群内部进行。占座市场实际上有三个独立的部分。

3、供求的共同作用

下面把供给和需求合起来考察每部分市场上消费者是怎样通过竞争来分配资源的。由假设五可知,从买方角度来讲,占座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单个消费者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在消费者整体的竞争中形成。

通过这样的连锁反应导致每一价格水平下,实际供求关系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普遍在下一次占座中增加成本,推动价格上升,即高位价格下,需求者增加,低位价格下需求者减少,需求曲线顺时针旋转,供求缺口加大。由于始终供不应求,价格保持上升趋势,随着价格的上涨,占不到座位的人遭受的损失不断增大,得到座位的人获利趋于零。也就是说,

每个消费者获利非正,整个消费者群总成本大于总收益,利润为负值。

第二类消费者群供求,。高位价格处,供不应求,通过上述连锁反应作用,推动总体价格上涨,消费者获利情况不断恶化。总体获利亦负。由于供求缺口相对较小,竞争不如上一市场激烈,价格上涨幅度较小,所以总体损失比上一种情况小。

第三类消费者的情况与前两类差异较大。高位价格处,供大于求,价格呈下降趋势。供不应求,价格呈上涨趋势。这种系统内部有自发均衡机制,在竞争中形成均衡价格。消费者整体的成本总和被控制在总收益以下,所以这类消费者整体获利为正值。从这三个市场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它们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差异。显然第一种最无效率,第二个居中,第三种比较有效率。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抢占市场”,通过抢占行为,消费者支出了本来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导致整体福利的损失,抢占成本就是整体福利的漏出。但是同样是抢占,效率上却有差别,这差别来自竞争度的差异。竞争越强的市场效率越差。于是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在抢占市场上,垄断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配置机制得以改进。下一部分将通过市场结构分析来对此加以论证。

4、市场结构分析这里的市场结构与前面一样,是从买方角度讲的。把第一部分中第五个假设去掉,即放松完全竞争假设,并在时间上加以放松,放松到一个足以形成“垄断”的较长时期,来分析垄断市场。这里的垄断主要指消费者之间的联合。

以第一个市场为例。

通过消费者的联合,形成了某一价格水平下的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其他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很难进入,从而抑制了价格上涨的趋势,使实际价格下降,总占座成本下降,也就是福利水平漏出的减少,总体福利水平提高。从另一方面讲,在占座过程中,某一座位的获得者,一定是对该座位支付最高价格的消费者之一,他之所以愿意支付最高价格,是因为他对该座位需求最强烈,也就是说该座位在他那里的使用效率最高,经过抢占配置,虽然使福利降低,却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这也是公平和效率的矛盾的体现。垄断后亦如此,在垄断集团形成过程中,需求强烈者会千方百计不惜代价的挤进该集团,所以最终形成的某价格水平下的垄断集团,是由原价格水平下消费者中需求欲望最强者

组成的。垄断不仅使福利增加,同时也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在共有资源的抢占过程中,垄断因素能提高配置效率。本文讲的垄断与传统意义上的厂商垄断不同,本文中垄断指的是共有资源“抢占市场”上的买方垄断。关于垄断的优势已有不少论著,但都是对厂商垄断的研究,分析角度与本文不同。

占座本质上就是一种校园里共有资源的抢占行为,这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林木的滥伐,环境污染等都属此类。下面以市场资源的抢占为例作简要说明。市场资源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共有资源,它不仅是无形的资源,而且是一种典型的“可占共有资源”。它稀缺,无产权问题,即使通过“市场准入条件”来收费也不能明确分配规则。因为市场份额的占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无法人为地分配的,只能通过抢占自发配置。在市场资源的“抢占市场”上,厂商是消费者,他们虽然是产品的供给者,却是市场资源的使用者。

目前我国家电市场的抢占问题就很严重,众厂商纷纷以降价带来的损失作为成本抢占市场,彩电业一场“价格大战” ,结果使多数企业因没有占领市场而亏损,少数占领市场的厂商也很少或根本就不能获利。这种情形与第一类占座市场极为相似,竞争的结果却是大家都无利可赚。这时,适当地加入一些垄断的因素,会使情况好转。由此及彼,其它共有资源的抢占问题与之大同小异,适当地加入一些垄断因素会发挥正的效应。不要一提到垄断就排斥,在共有资源的抢占问题上,它是有效率的。

习题:用无差异曲线法分析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的实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哪一种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为什么?

答: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的实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由于这两种情况下消费者的预算集不同,从而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不同。

如图所示,开始时消费者的预算线为AB,当免费发给消费者AC量的实物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为折线CBD,如果免费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

些实物折算的现金,则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为CF 。

当对消费者进行现金补贴的时候,如果无差异曲线和CD 段的预算约束线相切,那么发放现金和发放实物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相同。

当对消费者进行现金补贴的时候,如果无差异曲线和DF 段的预算约束线相切,那么实物补贴只能使消费者选择D 点代表的消费,此时消费者最大效用只能达到U3,所以这种情况下,发放现金比发放实物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图 发放现金和发放实物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

已知生产函数为Q=L 0.5K 0.5,试证明:

1. 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 该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解:1.Q=f(L,K)= L 0.5K 0.5

则f(λL, λK)=( λL) 0.5 (λK) 0.5

=λ0.5+0.5L 0.5K 0.5

=λL 0.5K 0.5 =λQ=λf(L,K)

所以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假定资本K 的投入量不变,L 为可变投入量

则有生产函数Q= L 0.5K 0.5 C A U3 U1 D

X

Y O F

B U2

U4

MP L =0.5 K 0.5L -0.5

对MP L 求导有L d d

MP L =—0.25 K 0.5L -1.5<0

这表明,当资本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劳动量L 的增加,劳动的边际

产量是递减的。

同理:MP K =0.5 L 0.5 K -0.5

L d d

MP K =—0.25 L 0.5 K -

1.5<0 这表明,当劳动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资本量K 的增加,资本的边际

产量是递减的。

上述分析表明该生产过程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分析讨论题 结合图形剖析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式,以及正常物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形成机理。

答案要点:

1、正常物品的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见图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画出图1得5分

2、正常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是从价格-消费曲线中导出的。在价格-消费曲线中,每一个均衡点都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所购买到的使他得到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把每一个均衡点的某一商品需求量垂直下移到横座标,把其相应的价格标注在纵坐标上,即得到个人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的价格下,消费者为了得到最大效应而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量)(见图2)

画出图2得6分

图1

O B

A

F G X 1 U 2 U 1

a

b c

1X '1X ''1X '''B '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o

U 1 U 2 A

B 0 E 0 X

Y

B 1 B 2 E 1 Y1

X 1 Y 0 X 0 E 2 Y2

X 2 U 0 个

需求

曲线 P X

O P11

P 0 P 2 价格—消

费曲线

图2

假定某垄断厂商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出售,产品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分别为:

2112210,320.4,180.1T C Q Q Q P Q P =+=-=- 若两个市场实行差别价格,利润最大化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

若两个市场只能卖一个价格,利润最大化时候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

解:

(1)实行差别价格时:

MC=2Q+12,112280 2.5,18010P Q P Q =-=-

211180 2.5TR Q Q =-,222218010TR Q Q =- 1122805,18020M R Q M R Q =-=-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12M R M R M C ==得:

12

127052170202Q Q Q Q Q Q Q -=??-=??=+? 解得:128715Q Q Q =??=??=?

因此:1280 2.5*860,18010*7110P P =-==-=

所以利润为:π=60*8+110*7-15*15-15*10=875

综上:实行差别价格时,两个市场的售价分别为60、110,相应的销售量分别为8、7,总销售量为15,总利润为875。

(2)若两个市场只能卖一个价格,则:12P P P ==

12500.5Q Q Q P =+=- 则P=100-2Q

TR=(100-2Q)Q=21002Q Q -,MR=100-4Q

利润最大化时MR=MC ,即

100-4Q=2Q+10

解得:Q=15,P=70

12320.4*704,180.1*711Q Q =-==-=

所以利润为为: π=PQ-TC=70*15-15*15-10*15=675

综上:两个市场只卖一个价格时,售价为70,销售量分别为4、7,总销售量为15,总利润为675

面临你对柠檬市场的知识,一些美国汽车公司为买主提供广泛的保证,例如,对所有零部件与机械问题有关的修理给予七年的保修。 根据你对柠檬市场的知识,为什么这是一项合理的政策? 这一政策是否会产生道德风险?

答:1.根据柠檬市场的知识,由于消费者不清楚哪一些汽车售后质量有问题,因而不敢轻易购买,在这样信息部队称的情况下,一些汽车公司为买主提供广泛的保证,显然是一项合理的政策,对推动汽车的销售大有帮助。

2.但这一政策会产生道德风险,以为一旦汽车公司为买主提供了广泛的保证,买主就会不注意护养自己的汽车,从而提高汽车的返修率。

1、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从理论上讲,垄断者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的唯一卖者。然而,实际上,如果垄断厂商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其他厂商如看到有丰厚的利润会眼红。尽管没有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总是会生产的,因而垄断厂商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相似替代品夺走;国家也会对垄断厂商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或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

2、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二级价格差别比实行一级价格差别要容易些?

答:一级价格差别是:垄断者确切知道消费者购买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对每个消费者索取的价格都不一样,最低的价格取决于成本。也就是垄断者把消费者面临的需求曲线看成是自己的边际收益曲线那样,使MR=MC,攫取全部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差别是:把产品分成几组,按组制定差别价格,只是攫取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

一级价格差别只有在垄断者面临少数消费者以及当垄断者机灵到足以发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时才可能实行。而二级价格差别面临的是很多消费者以及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故实行二级价格差别要比以及价格差别容易些。

春运不涨价

2007年春节前的一个消息振奋人心:“2007年铁路春运客票价格不上浮,铁路因此需要多承担近3亿元的成本。”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铁路部门积极响应,主动承担因为不涨价而带来的所有成本,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到更大的实惠。

事实上,2007年春运期间,据网易调查,一半以上的买票者买到的车票都加价,甚至加价部分超过火车票面价。看一下网易论坛,关于火车票的帖子依然是年前的热门,如:《没007的本事,压根儿别打算买到火车票》、《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今年誓死拿到火车票!》更极端的例子,《南方都市报》载:“在广州天河科技城上班的工程师赵某春运期间没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就在网上发布要炸广州火车站的消息,因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近日被广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批准逮捕。”赵某之罪,不知是他个人之罪,还是火车票之罪,抑或春运之罪。

火车票春运不涨价,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简单的说,火车票不可能不涨价。

从经济学上说,春运期间,火车票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票价上浮是一个必然。虽然铁道部门名义上规定不上浮,但是买不到票,怎么办?要么找黄牛党买票、要么托人买内部票,前者已经是事实上的票价上浮,后者则是欠了人情债。

铁道部门不涨价之说,充其量是伪善的为民之举,老百姓还是不得不买到“高价”票。问题的核心在哪儿?

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提供更多的火车座位,为了满足出行需求提供更多的座位供给才是正道。有人说,铁路是中国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这个行业和企业一体的单位,有自己的部委、自己的警察、自己的学校。或许,市场化缺乏才是问题所在。只有市场化了,企业才会考虑顾客的需求,甚至是企业发展的良机。

Vtoroy variant

据调查,2011年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0% 以上,与 5月份相比价格上涨 10%以上,创下三年来的最高纪录,成为拉动6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因素造成当前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呢?

首先,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生猪养殖市场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养殖户决定进入或退出生猪养殖市场较为容易。当猪肉的价格上升时就会有更多的养殖户加入生猪养殖,由于养殖户相对比较短视,在猪肉价格下降之前会不断的加入生猪养殖行列,但是生猪的生产具有周期性,使得生猪供给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生猪的供给量不断增加,猪肉价格开始下跌,由于生猪的供给量的滞后性使得猪肉的供给量会进一步增加,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这样,养殖户会逐步退出生猪的养殖,随着猪肉的供给量不断下降,猪肉价格就又会逐步的上升,猪肉的供求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又会从平衡到不平衡,这样循环往复。

其次,从单个养殖户的角度来说:理论上讲,影响养殖户是否继续进行养殖生猪的因素是养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当二者相等时,养殖户的利益最大化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会减少养殖;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会加大养殖,直到二者相等。因此,养殖生猪会受到生猪养殖成本和猪肉市场价格

两者共同的作用影响。

第三,由于上半年全国玉米价格上涨较快,即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带动猪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第四,生猪出栏率较低,而需求持续呈现刚性,供给不足促使猪肉价格上涨。

第五,人们的偏好习惯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对猪肉的消费持续稳定。

综上,当前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养猪成本的增加以及供应的缺口。由于受可替代肉类的价格普遍高于猪肉价格以及人们习惯偏好相对稳定的影响,并未缓解猪肉的供应缺口。

简要分析一下范围经济和递增规模报酬是相同的概念吗?

举例说明

范围经济和递增规模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间并无直接的关系,递增规模报酬是指投入扩大一个较小的倍数导致产出扩大一个较大的倍数。而范围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的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

一个生产多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存在递增的规模报酬,但是却可获得范围经济。例如笛子的生产,只有使用高技艺的工人在较小规模的工厂内生产笛子才是有效的,利用稍大一点的规模进行生产便会出现递减的规模报酬,但是在一个小的工厂里同时生产长笛和短笛两种笛子却可以产生范围经济。

同样,一个工厂用较大的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递增规模报酬,但是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却不会产生范围经济,例如,由一个大的工厂同时向某一城市提供自来水和电话服务可能不会产生范围经济,而有可能导致范围不经济,但是由两个工厂分别只生产这两种产品中的其中一种产品,即一个工厂提供自来水服务,另一个工厂提供电话服务,两个工厂都会出现递增规模报酬。

试用弹性理论分析“保健品”和“药品”哪个更适合薄利多销?

答案:(1)需求弹性的定义、需求弹性和价格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2)保健品富有弹性,销售收入和价格反方向变化(图形)

(3)药品缺乏弹性,销售收入和价格同方向变化(图形)

(4)保健品更适合薄利多销。

在西方,学术刊物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订阅费:图书馆、研究所的订阅价格最高,其次是在职人员如教授、医生、工程师等,最后,学生付的价格最低。

请分析该经济学现象。

答案:该经济现象反映的是垄断市场的三级价格歧视。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是不一样的。不妨把图书馆、在职人员和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市场。研究生、大学生对学术刊物的价格十分敏感,即需求价格弹性高。价格低时,很可能去订购,以便查阅;价格较高时,就放弃订阅,改为去图书馆借阅。而图书馆对学术刊物的订购不会轻易随价格上下而增减,因为图书馆必须收藏一定量的专业刊物并保持

其规模和连续性。可见学生对刊物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图书馆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职人员居中。

弹性高的需求对价格比较敏感,价格过高,需求量会大大减少;而弹性低的需求对价格不敏感,垄断厂商可以将价格抬得较高而不会失去太多需求量。垄断者为了利润最大化,在弹性大的市场价格定得比较低,在弹性小的市场上定的价格比较高。三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可以对每一市场决定一个价格。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三高”女性婚嫁的困难

可以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男性不会选择“三高女性”。如图2,s1是普通女性的供给曲线,D1是普通女性的需求曲线。在有效的婚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在E1点达到均衡,则此时普通女性的“价格”为P1。图中的阴影部分则是男性的“消费者剩余”。

可以把“三高女性”看做是一种奢侈品,那么其需求弹性往往较大,在图3中,其需求曲线表现为较为平滑的D2,同时,“三高女性”在供给上肯定明显少于普通女性,故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到s2。这时所形成的供求均衡导致的“三高女性”的“价格”为P2,明显高于普通女性的“价格”P1,由此所形成男性的“消费者剩余”(图3中阴影部分)比起图2的“消费者剩余”来说,大大减少。因此,作为理性人,绝大多数男性不会选择“三高女性”。

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某个消费者将他的全部收入花在两种商品上,其中一种商品是吉芬商品。如果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那么他对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必定下降。

当时,则X为吉芬品。这种商品只是存在于处在温饱边缘的商品。让我们改变一下思路,我很穷,每月我必须要90斤的土豆才能对付肚子,而每斤土豆为2元,则我每月的开销为180元。但现在土豆的价格下降到每斤为1元,我就有剩余的钱来改善生活,我每顿可用土豆加牛肉搭配,这样每月我就可消费70元的土豆和110元的牛肉,其中110元的牛肉代替了20元的土豆。从这可看出

土豆是吉芬品,,而题目是反过来问的,命题是正确的。

用吉芬品的定义也可得出收入一定,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则当吉芬品的价格上升时,吉芬品所占收入的份额上升,进而其他商品所占收入的份额下降,又其他商品的价格和收入不变,则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必定减少。

问:1991年12月4日,世界著名的泛美国际航空公司是寿终正寝。这家公司自1927年投入飞行以来,数十年一直保持国际航空巨子的骄人业绩。1980—1991年,除一年外,泛美公司年年亏损,总额接近20亿美元之巨。1991年1月,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

自20世纪80年代起,这家公司先后卖掉了不少大型财产,包括4亿美元将泛美大厦卖给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国际饭店子公司卖了5亿美元,向美国联合航空

公司出售太平洋和伦敦航线,还把位于日本东京房地产转手。

在1980年首次出现亏损后,为什么不马上停止这家公司的业务,又是什么因素使这家公司得以连续亏损经营长达12年之久呢?

答: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以市场供求曲线为基础的企业进出(市场)模式作用的结果。变动成本是随生产模式边或而变化的成本,按照企业进出模式,只要企业能够提出一个高于平均变动成本的价格并为顾客接受,那么不管该价格是

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2016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 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3. 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得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 效用:人们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6. 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7. 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为常数的情况下,每一收入水平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 8.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常数的情况下,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也就是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改变时的消费组合。 9. 吉芬商品: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0. 生产函数:在特定时间围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他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1. 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12.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其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所需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数量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要素时的情况)。 14.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简称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它表示: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市场对该厂商的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的。 15. 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16.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就是重点!都要背与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与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与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就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就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就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与指标 标志就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与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就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就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就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就是变异,什么就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就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与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与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就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就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确定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讲解学习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 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 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应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利润最大化)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 第2章 利润最大化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对于Cobb-Douglas 生产函数:1 2y Ax x αβ =,,0αβ>,1αβ+≤,0A >。 (1)验证:仅在参数条件1αβ+≤下,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二阶条件才能得到满足; (2)求要素需求函数和产品供给函数(可在结果中保留变量y ); (3)求利润函数; (4)验证利润函数是()12,,p w w 的一次齐次函数; (5)验证Hotelling 引理。 解:(1)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为1 2y Ax x αβ =,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是生产函数的Hessian 矩阵是半负定的,即: () ()2 12 1 2212211y y x x x D f y y x x x αααβ ββαβ-?? ? ?= ? - ? ?? ? 中,()2110y x αα-≤,()2 210y x ββ-≤ 且矩阵的行列式非负,()()()222 2222221212 1110y y D f x x x x αβαβαβαβαβ??=---=--≥?? 所以,1αβ+≤。 (2)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一阶必要条件是: 11121 py w pAx x x αβαα-==,1 2122 py w pAx x x αβββ-== 所以要素需求函数为()11 ,py x p w w α= ,()22 ,py x p w w β= 。 将要素需求函数代入生产函数121212py py p p y Ax x A Ay w w w w α β α β α β αβαβαβ+????????=== ? ? ? ????????? ,解 得产品供给函数为()1 11112,p p y p w A w w αβαβ αβ αβ------????== ? ??? ?? 。 (3)利润函数为:

统计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1.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数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的事物的全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分为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用文字、语言描述)和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用数值表现)。 不变指标: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变异指标: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都相同。 第二章 1. 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定期报表制度。 调查方式按调查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时间标志可分为连续性(经常性)调查和不连续性(一次性)调查 (一)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特点:非经常性调查、最全面调查。 (二)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可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三)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它是一种不连续的调查。 (四) 定期报表制度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定期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3.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先分后组) 间断型分组和连续型分组,等距和异距注意事项 第三章 1. 简单算术平均数121 n i n i x x x x x n n =++ +== ∑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11221121 n i i n n i n n i i x f x f x f x f x f f f f ==+++== +++∑∑ 3. 组距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4. 相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 调和平均数 6. 几何平均数 7.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1 , ()0n n i i i i nx x x x ===-=∑∑ 8. 组距数列的众数112O O O M M M L d ?=+??+? 9. 组距数列的中位数12e e e e M e M M M f S M L d f --=+?∑ 11. 方差(注意与样本方差的区别)P102: 10,11题 第四章 1.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包含 ,相等 ,和 ,差 ,积 ,逆 ,不相容 。 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加法法则 ,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3. 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 委托—代理理论)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 第18章 委托—代理理论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x ?θ是θ类的代理人的成本函数。在18.1.1节中我们说,如果()()12,,x x ?θ?θ>,且()()12,,x x x x ?θ?θ>成立,则这两类代理人的无差异曲线只相交一次,请证明这一点。 证明:两类代理人的无差异曲线满足方程: ()111,u y x ?θ=- ()222,u y x ?θ=- 它们的差为: ()()212112,,u u u y y x x ?θ?θ?=-=-+- 对函数求导得到: ()()12d ,,0d x x u x x x ?θ?θ?=-> 从而得到u ?是严格单调函数,所以最多和x 轴相交一次,即最多存在一个x ,使得21u u =。 另一方面,当0x =时,()11,0x a ?θ==,()22,0x a ?θ==。此时委托人的利润函数变为v y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支付的工资为120y y ==。所以,当0x =时,两效用函数都 为0,无差异曲线相交。 2.参看图18-5中显示的两个分布密度函数:如果代理人的行动是a *,可能的产量将 落在区间()(),a a αβ** ???? 内;另一个行动a '对应的产量区间是()(),a a αβ''????。 (1)证明:只要委托人对生产()(),x a a αα* ? ?'∈?? 的代理人处予足够大的惩罚,就能保 证代理人选择a *; (2)是否也存在适当的惩罚机制,保证代理人选择行动a '? 解:(1)考虑一个简单的两段支付函数:

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生试卷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14-15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试卷代码:授课课时:48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课程名称: 高级微观经济学适用对象:14级研究生 试卷命题人周谷珍试卷审核人 1.Consume r preference can be characterized axiomatically, w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these in details? (Hint: the five axioms of consumer choice) 10 points. 消费者偏好可用公理性特征描绘,你能否具体描述这些?(提示:消费者选择的五大公理)。 答案:参见课本page 5~10.需同时回答标题和内容解释,如完备性以及什么是完备性。 ●Complete ness 2 points ●Transitivi ty 2 points ●Continuit y 2 points ●Local non-satiation 2 points ●Convexit y 2 points 2.Give a proof that the share of income spent on good can always be measured by , where . 6 points

给出证明花费在商品的收入份额总能由来度量,其中。 答案:参考习题1.68。 3.What is Weak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 (WARP)? Consider consumer buys bundle at prices , i=0,1, state whether the following cases indicated choices satisfy WARP? 10 points 什么是弱显示性偏好公理(WARP)?考虑以下几组消费者购买束以及对应的价格,论述一下的例子是否满足WARP? 1) 2) 答案:参见课本第77页,definition 2.1。4 points 1)Yes 3 points 27 yes 12 37 yes 14 2)NO 3 points 26 yes 24 6 no 6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计算部分全用红色标注了!其他红色的是我的推断,可能出什么题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是重点!都要背和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和指标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是变异,什么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确定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天津财大研究生高级微观经济学复习习题要点

第一部分:消费者理论 一、形式化表述分析消费者偏好的性质 (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等等) *二、效用函数存在性证明。 请参考教材 三、表述显示性偏好弱公理及显示性偏好强公理,并用于分析下面问题。 考察一个对物品1和物品2有需求的消费者,当物品价格为=1p (2,4)时,其需求为=1x (1,2)。当价格为=2p (6,3)时,其需求为=2x (2,1),该消费者是否满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该消费者是否满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解答:81*42*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151*32*6x p 122*31*6x p 2212=+=<=+= 消费束2偏好于消费束1 违反了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 8.61*44.1*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4.111*34.1*6x p 122*31*6x p 2212=+=<=+= 消费束1在价格2的情况下买 不起。符合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四、效用函数121),(x x x u =,求瓦尔拉斯需求函数 解答: 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21..),(max 从效用函数121),(x x x u =可知商 品2对消费者没效用,因此最大化效用的结果是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1,对商品2的需求为0,02=x ,1 1p w x = 或者由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 21..),(max ,可得到 )(0max ),(max 1 12112221源于消费束的非负限制,,此时p w x x p w p x p w x x u ===-=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 绪论 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的特点P3 数量性 具体性 综合性 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P10: 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 第2 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 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 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 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 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系统抽样、多阶 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 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应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最新高级微观经济学试题练习-ONLY题目(新题标记版)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 1.一个凸的、单调偏好的消费者消费非负数量的12,x x : (1)如果121212 /(,)a a u x x x x -=代表其偏好,那么,对参数值a 的取值有什么限制?请解释。 (2)给定这些约束,计算马歇尔需求函数 2.已知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11212 αα (,)u x x x x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导出马歇尔需求函数(,)x p m 和间接效用函数(,)v p m ,并验证罗伊恒等式 (2)验证(,)x p m 在(,)p m 上是零阶齐次的 (2)验证(,)x p m 满足瓦尔拉斯定律 (3)验证(,)v p m 在(,)p m 上是零阶齐次的 (4)验证(,)v p m 在(,)p m 上是拟凹的 3.已知 CES 效用函数ρ ρρ1 2121x x x x u )(),(+=(10<≠ρ),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导出的希克斯需求函数(,)h p u 和支出函数(,)e p u ,并验证谢泼德引理 (2)验证(,)h p u 在p 上是零次齐次的 (3)验证(,)h p u 满足((,))u h p u u =,即没有超额效用 (4)验证(,)e p u 在p 上是一次齐次的 (5)验证(,)e p u 在u 上是严格递增的 (6)验证(,)e p u 在p 上是凹的 4.考察下式给出的间接效用函数:1212 (,,)m v p p m p p = +,求: (1) 马歇尔需求函数 (2) 支出函数

(3) 直接效用函数 5.(,)i x p m 是消费者对商品i 的马歇尔需求函数(1,...,i k =),其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分别为:i i i x m m x η?= ?,j i ij j i p x p x γ?=?,试证明: (1) 恩格尔加总规则:1 1k i i i s η==∑,这里/i i i s p x m = (2) 古诺加总规则:1 k i ij i s s γ==-∑ 6.令斯卢茨基方程右端第一项h i j x p ?? ? ? ???? 为ij s ,ij s 为i x 和j x 的净替代效应,设效用 函数为12r u x x =,试证明:1111220s p s p += 7.某人的效应函数是 1212 (,)u x x x x =,他的收入100m =。最初的商品价格是 p=(1,1),假设现在价格变化为p ’=(1/4, 1)。计算EV 、CV 和⊿CS,比较计算结果并做简要解释 8.设一个严格风险规避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u ?,他的初始财富W 0面临着损失 L 美元的风险,设发生损失的概率为π。决策者可以购买保险以规避风险,假设1美元财产的保险费为p ,当损失发生时保险公司提供1美元的补偿;假设保险价格为公平保费率,则决策者会购买多少保险? 9.设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1()/u w w =-,他可以参加一次赌局,以p 的概率获得财富w 1,以(1-p )的概率获得财富w 2,当初始财富水平w 0为多少时,维持现有财富与接受赌局对他来说是无差异的?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 参考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参考 (需求理论、企业理论、不确定选择分析部分) I.Problems from MWG (马斯-克莱尔等《微观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Chapter 1: 1.D.5 Chapter 2: 2.E.5, 2.E.8, 2.F.3, 2.F.5, Exercise 2.F.7 in the main text (prove Proposition2.F.3), 2.F.16 and 2.F17. Chapter 3: 3.C.6, 3.D.5, 3.G.4, 3.G.5, 3.G.14 If you have not had enough by this point, 3.I.7 is also worth looking at, and has many similarities to Problem 3 above. Chapter 6: 6.B.4, 6.C.9, 6.C.16, 6.C.19, 6.E.3 Depending on how detailed an answer you gave to the verbal question, you may still have energies remaining for 6.F.2, which is also worth looking at. II.Problem : Verbal Question .Verbal Questions.are very much unlike MWG problems, or standard problems in general. The idea is that they should be closer to applied microeconomic research, in that you are asked to come up with a formal model of 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on and derive analytically some meaningful implications. As a result, they tend to be quite open-ended: the question is formulated in a way that should guide the answer, but only up to a point. Specifically, there is no unique correct answer: there are always some things that a good answer should include-- not to mention several mistakes a good answer should not include-- but there tends to be no limit for improvement. It is only a slight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the perfect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would be a publishable paper, or at least the kernel of one. This is even more true of the Verbal Questions you will get in your exams. Verbal Question1: (a) What is the effect of an increase in housing prices on homeowners’ utility? (b) What is th e effect of a decrease in housing prices on homeowners’ utility? (c)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housing prices on renters’ utility? Hint—to answer these (1) you need to write down a formal model and come up with a formal expression for the change in utility, (2) you do not need any tools that we have not discussed in class (i.e. no dynamics, etc.). (d) If you were going to write down a dynamic model (think two periods), what would b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would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housing p rices on homeowners’ utility levels?

统计学重点整理-CH11

.H reject not do , F If . H reject , > F If o c o c F F ≤ others the from different is means the of one least At ::321a k o H H μ μμμ==== Chapter 11: Analysis of Variance Experimental Design a plan and a structure to test hypotheses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controls or manipulates one or more variables. Independent Variable Treatment variable 實驗變數 - one that the experimenter controls or modifies in the experiment. Classification variable -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at was present prior to the experiment, and is not a resu lt of the experimenter’s manipulations or control. Levels or Classifications - the subcategorie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used by the researcher i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factor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變異數分析 – a group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used to analyze experimental designs . ANOVA begins with notion that individual items being studied are all the same One-Way ANOVA 單因素變異數分析: Procedural Overview The null hypothesis states that the population means for all treatment levels are equal Even if one of the population mean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Testing the hypothesis is done by portioning the total variance of data int6o the following two variances Variance resulting from the treatment (columns) Error variance or that portion of the total variance unexplained by the treatment One-Way ANOVA: Sums of Squares Definitions One-Way ANOVA: Computational Formulas Assumptions underlie ANOV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