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和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

中国哲学史常考题目及重要的中国哲学知识

1、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答:中国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成型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

一、奴隶制及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先秦哲学)

该时期又分为1.哲学萌芽时期,主要观点包括:商、周时期的天命论、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

2.春秋时期所谓?疑天?思潮,主要论点包括:伯阳父论地震、史伯论?和同?;

3.诸子哲学:包括: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等)、道家哲学(老子、庄子等)、墨家哲学(墨子等)、法家哲学(韩非子等)。

二、封建制时期的哲学

该时期又分为1.秦汉哲学,主要人物董仲舒、王充;2.魏晋南北朝哲学,主要论点包括:王弼、郭向的哲学思想—玄学、佛教的传入和范缜的无神论思想;3.隋唐五代的哲学;4.宋元明清哲学,主要人物张载、二程和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等。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哲学

该时期又分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酝酿准备时期——呼唤变革:代表人物魏源、龚自珍等;戊戌变法时期,代表人物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等;辛亥革命时期,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等;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实证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胡适、金岳霖等。

前两段即奴隶制及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先秦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即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哲学称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2、诸子哲学产生前,人们是怎样理解天人关系的?

答:诸子产生前,我国的哲学发展主要处于哲学萌芽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商周时期的天命论,?天命?即天的意志和命令。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开端。公元前17世纪末,商汤灭夏,建立了奴隶制的商王朝。商奴隶主贵族为了论证其统治的合理性,炮制了一个天上和人间、社会和自然的最高主宰?帝?或?上帝?。商的奴隶主贵族说:?帝立子生商?。商人不仅炮制了这个最高主宰?帝?或?上帝?,而且还垄断了上帝和下帝及人间的联络。公元前12世纪末,周部落在今陕西的渭水流域兴起,周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奴隶制度国家的高度完成。周奴隶主贵族首先把?上帝?和祖先分开,加强了?上帝?这个至上神的的绝对权威,从而提出了?天命?说,来论证自己通知的合理性。周奴隶主贵族还抬出了?德?和?以德配天命?的理论。《尚书?召诰》中说:?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西周初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旦,提出了?天命靡常?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保民?才能?享天之命?。

二是在春秋这个新旧社会更替的过程中,无神论的兴起是历史之必然。出现了?疑天?的思想。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人们把吉凶祸福的根源归结为人事方面来,表明他们对神的怀疑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看出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天?、?神?与人的关系问题。

3、新民主主义时期流行的主要哲学思潮。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毛泽东、李达等;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实证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胡适、金岳霖等。4、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仁”的含义:

(1)“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

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2)“仁者爱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的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他人如何让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5、如何评价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答: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1)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它决定社会的治乱兴衰和人的生死祸福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因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天命论?。

(2)肯定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仁由己。?由此看出,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3)敬鬼神而远之

?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由此看出,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也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这也是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权威。

6、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学说?

答: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言论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制?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学说。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主要观点是:

(1)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亲亲而仁民。?1.严格区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2.统治者应关心人民的疾苦:?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五亩之宅。?“制民之产。”?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把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3)重视道德教育,反对“不教而杀”

?富而后教。??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教之不改而后诛之。?孟子主张用?力?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4)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格君心之非??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不要无视人民的力量,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

7、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答:孟子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抽象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说。”“善”即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孟子认为?善?是人生而俱来的本性。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

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古代帝王所以有?仁?政,那就是因为他有?不忍之心?。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天赋本性,即?四端?。(1)“四端”

?四端?即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因此,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能算作人。

(2)“大体”与“小体”

“大体”指心,即先验的“善性”,“小体”指耳目之欲,即人欲。?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意思是说,?大人?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不使它丧失,并且用?心?来主导耳目之欲,所以是?大人?;而?小人?则不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使它失掉了,而听任耳目之欲无限发展,所以就是?小人。?但在实践中,孟子严格区分?君子(大人)?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行,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8、孟子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答:孟子提出了一整套先验论的认识论和英雄史观。主要包括:

(1)良知良能说

孟子讲的知识、才能,主要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才能。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即?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2)求放心

人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孟子认为,那就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能。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3)轻视感性认识

孟子十分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抽象的神秘的理性认识。?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这是说,耳目感官没有思虑作用,所以它接触外务要受到外物的蒙蔽,至多也只能给你一点印象。?心?是思维的,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性,只有用?心?去思想,否则就得不到,这是天赋与我的能力。

9、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道是万物的本原

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是无形无象的?无?

老子讲的?道?也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东西,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3)道是普遍法则

?天之道。??人之道。?老子讲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规定性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认识。(4)道是混成之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是指?道?是无法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的,因为他是分不清上下,也看不到前后的一种本来就无分别的状态,是混成之物。

10、老子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答:(1)揭示了事物的矛盾现象

老子看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相互依存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他认识到,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方面特点。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2)揭示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说明对立的双方是会转化的。老子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古代是很可贵的,对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3)柔弱胜刚强

老子看到了强弱力量的对比方面,可以发生变化。?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忽视转化的条件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说明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变化。老子不可能懂得对立转化的条件,所以他笼统地,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要从反面着手。因此,老子思想中的一些辩证法因素带有消极的成分。

11、庄子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庄子》一书反映了其基本思想。

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相对主义就是把事物相对的方面绝对化。任何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定性,这是确定的、绝对的;另一方面,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规定性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庄子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反对把事物绝对化,这是正确的。但他却由此否认事物的绝对性、确定性,陷入相对主义,这是错误的,庄子的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1)事物的性质都是相对的,没有确定的质的区别

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即?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憰怪,道通为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2)人的认识能力是相对的,认识是没有意义的

庄子认为,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一切都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值得怀疑的。最后,庄子完全否定了认识的可能和必要。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3)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是非是无法判断的

转自认为甚至人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人究竟是否可能有认识,也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从?道?的角度看,什么都一样。这就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是非是无法判断的,因此庄子的结论是不可知。即?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

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12、如何评价庄子的人生哲学?

答:逍遥游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1)蔑视功名利禄

庄子对战国时期剧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不愿意为功名利禄而丧失自由。

(2)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继而提出以下概念,?有待?:受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有己?:受自身主观条件的束缚。?无待?:摆脱外界条件的束缚。?无己?:摆脱主观条件的束缚。?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所谓?坐忘?就是彻底忘掉一切。?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对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就庄子一派来看,他们主要是追求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即:?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生死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13、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答: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哲学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他的唯物主义自然主要包括:

(1)“明于天人之分”

①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荀子首先批判了传统的?天命?决定人事、?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人事的变化。即所谓?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②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祸福

荀子对自然界的一些少见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性。他认为,最可怕的倒是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社会等级制度、道德关系的混乱等等这些?人妖?(人为造成的灾祸)。?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者?曰,无何者,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奢,则天不能使之富。?

(2)“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反对人在自然界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万物。即?大天而思之,孰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于有物之所以成?固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的这一朴素的?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与天命论和消极无为的天道观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它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4、什么是“虚壹而静”?

答:荀子认为不能脱离感性认识,也就是要依赖于感官与外物的接触,万物的不同,都能造成各具一个部分而相互蒙蔽的情况。所以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即?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虚?:?不以所以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即不要为已有的知识妨碍将要接受的知识。

?壹?:?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即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壹?则要求人不要使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

?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即不要使幻象、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荀子讲的?虚壹而静?与老、庄讲的绝对?空虚?、绝对的?静?是根本不同的。是在有?藏?,有?满(或‘两’)?和有?动?的基础上来讲的,不是虚无或绝对的静。

15、如何评价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答: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学者,他们均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二人的观点从出发点和发展途径,以及最终归宿都有很大的差别,现就将二者理论上的简述如下:

一、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孟子持人行善的主张,他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荀子持?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二者对于人性的发展途径观点不同:

孟子认为从他的天赋?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套修养办法,通过?反求诸己而已?即在于主观的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来达到他所持的道德标准。

荀子认为,需要圣人、君主对称民的教化,需要礼仪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三、二者观点的最终归宿不同;

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的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等是后天才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黑格尔曾认为,主张性恶比主张性善深刻得多。

孟子和荀子的观点除以上的主要不同外,它们的观点也有相同的地方。他们所谓?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16、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答:前179-前104, )汉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把汉代的封建统治说成是?天道?、?天意?。肯定了有意志的?天?,除了?君权神授?,抬高皇帝的权威造舆论外,也是为了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的理论。

董仲舒从物类的机械感应推出?天人感应?。即?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瞑,天有昼夜。??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人有喜怒,天有寒暑。?同时,他除了把?天?说成是和人一样有意志的之外,还提出了?人副天数?的著名命题。他把人说成天的副本,用来论证他的天人感应的目的论。?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人副天数》)?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阴阳位》)?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立元神》)?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阴阳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立元神》)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注意吸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为神道设教、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17、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答: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中民之性是指多数人的人性能够接受封建统治者的教化而言,他认为人性虽然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他说:?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因此,要达到善,必须经过统治者的教育。而担当教育者责任的就是封建统治者。

18、王弼是如何论证“以无为本”的?

答: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辅嗣,山东金乡人,汉末著名士族王粲的侄孙。由何晏推荐,作尚书郎。司马氏控制曹魏政权后,曹爽、何晏被杀,弼亦受牵连,以公事免,同年秋病死。著有《周易注》、《周

易略例》、《老子注》、《老子微指略例》、《论语释疑》等著作。

王弼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这就是?道?(或者?无?),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这就是所谓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王弼的哲学体系就是从各个方面来论证这个命题。

(1)万有本体只能是无形无象的?无?

王弼认为,任何具体的东西(有),都不能作为另外一个具体东西的本体,更不能是整个宇宙的本体。因为具体东西总有其规定性,就不能成为万有共同存在的依据,所以

有形则有分万有本体只能是无形无象的?无。在王弼看来正是这个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才决定了具有各种规定性的?有?的存在和发展。即?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2)通过?一?和?多?的关系来论证?以无为本?

王弼为了论证世界万物由一个根本的东西作为本体来同意它们,因而又从?一?和?多?的关系来论证?以无为本?。即?分则不能统众。??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通过?一?和?多?的关系,王弼论证出了?无?比?有?更根本,?无?是万有的?宗主?。

(3)王弼承认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其规律性,而这个规律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本体?道?或?无?。

(4)通过动静的关系来论证天地万物以无为本

王弼认为,万有是有形有象的,千变万化的,这样它就不能永恒地存在着,不能永恒存在着的东西,就不能是根本的。即?变动不居,恒静不变?。?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因此,人们应该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这叫做?反本?。

总之,王弼是通过对?有?和?无?的关系的抽象分析来论证其天地万物?以无为本?的命题的。

19、如何评价王弼“得意忘象”的方法论?

答:王弼通过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提出,要得到这个统率一切事物的?一贯之道?,必须抛开具体的物象,如果只停留在具体物象上,是不可能得到的。这就是他?得意忘象?的理论。

(1)言、象、意三者的关系

王弼在《周易略转?明象》中研究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指卦辞,代表语言;象,指卦象,代表物象;意,指一挂的义理,代表事物的规律。王弼认为,语言是表达物象的,物象是包含义理的。但语言不等于物象,物象不等于义理,所以要得到物象应该抛弃语言,要得到义理应该抛弃物象。?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即只有抛弃物象的限制,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

(2)先验论的认识论

王弼看到了语言、物象和义理三者的差别,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他把这种差别夸大了,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其结果是,抛弃现象去认识本质,排斥感觉经验,排斥实践,把对事物规律的认识,看成头脑自生的东西。这种先验论同他的本体论是一致的。

(3)忘象求意

王弼宣扬的作为世界本体的?无?是超经验的,通过具体物象是不能认识的,因此在认识论上便导出了?忘象求意?的结论。而实现?忘象求意?,这要靠一种非凡的、天生的智慧。他称这种天生的智慧和才能为?神明?。

这样王弼具有先验论倾向的?得意忘象?说又导出了天才论,甚至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了。

20、怎样看待慧远的因果报应论?

答:慧远,334-416年。道安(译经、僧侣集体生活戒律)之弟子,常居庐山。著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等,收在僧佑编《弘明集》中。

慧远的佛教思想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它针对当时社会上反佛斗争中提出的问题,着重论证了两个问题。意识论证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一致性;一是进一步论证佛教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宗教说教的理论基础——灵魂不死不灭论。其中,慧远的因果报应论的观点包括:

(1)承认因果报应的存在

慧远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对佛教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的宗教思想深信不疑,他从佛教一切皆空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因果报应的思想。他专门写有《三报论》和《明报应论》等著作来说明因果报应的存在。

慧远关于因果报应的说教精致得多,他不简单地讲有一个主宰在那里司善惩恶,而是从主体自身的精神活动中自作自受来说明因果报应的关系。

(2)?因情致报,乘感生应?

慧远认为人所易遭受一切不幸的恶果,都是由其自身陷于?无明?(即愚昧)和?贪爱?等情感造成的。一个人的遭遇结果,没有一个外来的主宰者(?岂有幽司?),而完全是自身情感活动招致的。慧远的结论是?因情致报,乘感生应?。

(3)?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

这种自作自受的因果报应,慧远认为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他说:?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有的是当世就受报,这叫?现报?;有的来世受报,这叫?生报?;有的?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这叫?后报?。

佛教这种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教比中国传统的只讲现世受报,或父母作恶而子孙受报应的说法要精致得多。

21、范缜是如何论述形神关系的?

答:范缜(450-515年),字子真,南朝时期以反佛著称,著有《神灭论》。范缜出身寒门庶族,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

范缜论述形神关系的主要论点如下:

(1)形神相即。范缜论证神灭观点的第一条理由就是?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这是说,神和形,形和神是不能分离的。

这是范缜对形神关系的一元论观点。范缜所以首先强调?形神不二?,形神?名殊而体一?,?神即形?、?形即神?的形神一元论,是针对当时一些佛教徒论证?神不灭?的形神二元论的。

(2)形质神用。范缜进一步用?形质??神用?的观点论证其无神论的形神一元论。

范缜用?质?、?用?的关系来说明形神关系,深刻地论证了神只是形的一种作用,神是从属于形的的形神一元论。

范缜?形质神用?的观点达到了中国古代无神论关于形神问题认识的最高水平。这是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在与有神论斗争中获得的伟大成就。

(3)人之质有知,木之质无知。范缜不仅一般地讲到精神是形体的作用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精神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质?都有的?用?,而是只有活人的?质?才具有的特定的?用?。

范缜这里把精神活动规定为只有活人的形体才具有的特定的质,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卓越理论成就。这样,就从理论上摧垮了宗教所宣扬的天堂地狱,今生不行善,来生变牛马的轮回、报应等迷信思想。

(4)知、虑皆是神之分,不能离?本?(形体)而有知、虑。范缜认为,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形体,是形体的作用。

22、如何评价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和道德学说?

答:一、宇宙生成论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周敦颐认为有形有象的二气五行和万物,都统一于?太极?,而?太极?亦即无象无形的?无极?。?太极?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实体,?无极?是指?太极?是无形无象的。周敦颐称阴阳是二气,称五行是五气,又说?太极?一动一静产生了阴阳二气,所谓?太极?就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周敦颐又称,?太极?动静而生阴阳,?太极?的动静,无形无状,微妙不测,称之为?神?,?神?是万物变化运动的内在根

源。

二、人性和道德学说

在人性和道德问题上,周敦颐认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做?诚?。

(1)?诚?是人的根本特性

周敦颐发挥了《中庸》的观点:即《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周敦颐认为:?诚者圣人之本。纯粹至善者也。??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即,?诚?是从阳气得来的,是绝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人如果能体现?诚?的本性,其行为就符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仁、义、礼、智、信只是城的表现而已。

(2)?主静?的修养方法

周敦颐继承了古代儒家?中庸?、道家?清净?,佛家?寂静?的思想,提出?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他提出?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即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五性:善、恶、刚、柔、中)

所谓?静?就是安定、安宁。所谓?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他认为,人能?无欲?,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就是他所说的?诚?的境界。

23、张载气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答:张载反对佛、老唯心主义,在自然观方面基本上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路线,提出了气一元论的思想。长在的唯物主义思想后来受到唯心主义者的批评和攻击,却得到明清的气本论者的继承和发展。

1、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张载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虚者天地之祖,万物从虚中来。?

针对佛、老唯心主义本体论,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把?气?作为世界的实体。气聚则结为万物,气散则化为太虚。

2、?太虚即气?

?太虚?、?虚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表示空间的两个概念,张载赋予其新的含义。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本体?指本来的状态,即气没有变成具体事物时的状态。?客体?指暂时的形态。

3、?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张载称:?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张载在这里坚持了太虚即是气,气是万物统一的惟一的实体的唯物主义观点,

从而驳斥了佛、老唯心主义。

24、张载的辩证法思想。

答:1、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

张载称:?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由此可看出,张载肯定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而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存在的内部;物质世界的变化是自己运动自己变化的。

2、矛盾是运动变化的原因

张载称:?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从而肯定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源,进一步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永恒性。

3、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张载称:?一物两体(与一分为二含义相同),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注:对立面合成统一,叫做?参?)。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张载指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认识到对立面的双方有一个斗争的过程。他的辩证法的宇宙观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运动变化的源泉,但是他没有认识到?相互排斥的对立面是绝对的?这一面。他看到对立面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是他并不认为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把融合的统一看成最高理想。

25、如何评价二程的天理观?

答:程颢(公元1032-1085),北宋人。程颐(公元1033-1107),程颢之弟。二程提出了以?理?为中心观念的思想体系,为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二程的主要著作,后人编为《二程全书》。二程提出了以?理?为中心观念的体系,为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理?又称?天理?,二程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一、理的含义

(1)理是天地万物的普遍原则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所谓?天?,指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就是认为?理?是最高实体。?万物皆是一个天理。??凡眼前皆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凉。?

(2)理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

这?理?的一个重要涵义是指伦理纲常。即?礼即理也。??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3)理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天理?不因为社会上有尧那样的好人就存在,也不因为有桀那样的坏人就灭亡,个人行为的好坏,不影响?天理?的变化。?理?永远如此,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二、理气关系

(1)事物是由气构成的

?万物之始皆气化。??物生者,气聚也;物死者,气散也。?

(2)理在气先

二程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下的即是物质世界,他们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形而上的是?道?和?理?,他们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有理则有气?,?有理而后有象?,?道则自然生万物?

26、什么是“格物致知”?

答:二程的格物致知观点:

二程把认识过程讲的比较曲折。他认为心中有知,心中本来具有完备的知识,但心却又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用格物的功夫,然后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即?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即?格物?即是?至物?。即是就物而穷其理。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即穷理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和应接事物。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须是集众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即程颢认为,穷理须先一件一件进行研究,积累的多了,就能豁然贯通,认识最根本的理了。

朱熹对二程提出的?格物致知?说作了全面的发挥,他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即:

(1)?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肯定人有天赋的知识,这是认识的前提。

(2)怎样来认识天赋的知识呢?回答是?致知在格物?,即通过认识事物之理,来唤醒心中之理。

(3)通过日积月累,就会?豁然贯通?,于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27、如何评价朱熹的理气观?

答:朱熹(公元1130-1200),南宋人。他自称继承了由二程恢复的孔孟的?道统?,吸取?北宋五子?以及道、释各家的思想资料,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朱

子语类》等。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包括:

(1)?理?是产生一切事物的根本,?气?是构成万物的具体材料

朱熹截然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断言具体的东西以抽象的东西为根据。理是第一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根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材料。即?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2)理在气先

从朱熹的哲学体系看,一方面他说?理?和?气?本无先后,另一方面又说?先有是理?。从根本上看,是?理?先于?气?的,即朱熹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即?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形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未有天地之先,必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有父子之理。?

(3)理与太极

朱熹虽然认为每一种事物都各自有各自的理,但他又认为这些万事万物的理,都有一个最根本的整体的理的内容。他称这个最根本的、整体的理叫做?太极?。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这个太极,朱熹认为又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即?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的道理。?朱熹认为太极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最初根源,即?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28、朱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答:(1)天地之性,气质之性

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人性论,认为理表现在人这方面,就叫做性。并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性?,也叫做?天地之性?,也就是先验的理性,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一是?气质之性?,决定生来固有的情感、欲望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得来的。?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理与气杂而言之。?朱熹把?理?比喻为宝珠,说:?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宝珠在浊水中。?

朱熹认为,理是至善的,因此这天命之性无有不善的。即?天之生此人,无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理,亦何尝有不善?但欲生此物,必须有气,然后此物有以聚而成质。而气之为物,有清浊昏明之不同。禀其清明之气而无物欲之累,则为圣;禀其清而未纯全,则未免微有物欲之累,而能克以去之,则为贤;禀其昏浊之气,又为物欲之所蔽而不能去,则为愚为不肖。?

?都是天所命,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天有那气生一个人出来,便有许多物随他来。?

(2)?道心?、?人心?说

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朱熹继承和发挥了这种观点。从?心?的体用关系来说明人性问题。他认为性和情都统于?心?,是?心?的体和用。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叫做?道心?;感性情欲则为?人心?;受到物欲引诱或牵累,发而为不善的心,是?人欲?。他认为?心?就是人的知觉,?心?有两种知觉活动:?道心是知觉得道理底,人心是知觉得声色臭味底。??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

朱熹认为?道心?、?人心?也不是两个不同的心,它是同一个精神主体,只是从追求和满足于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就叫做?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来讲,就叫做?道心?。即?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

朱熹认为,上智不能无人心,下愚不能无道心;圣人也有饥食渴饮之心,小人也不失恻隐之心。差别在于:圣贤?必使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行动便合乎?天理?了。

小人?于性命之理不明,而专为形气所使,则流于人欲矣。?流于?人欲?便是恶。他说:?饮食,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3)存天理、去人欲

二程把?道心?等同于?天理?,把?人心?等同于?人欲?。朱熹进一步发挥了二程的思想,而认为?人欲?只指?人心?中为恶的一方面,而不包括?人心?中合理的欲望可以为善的一方面。他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即?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二程、朱熹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一方面,束缚了人们正常的物质欲望的满足,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对于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9、今天如何看待“存天理,去人欲”?

答:二程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

二程根据他们的人性论,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他们宣称,应该克服?人欲?,保持以?天理?为内容的本性。认为天理人欲是势不两立的。?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欲之害人也,人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不知,则至于灭天理而不知反。?二程注重修养,认为存天理,去人欲,就是修养之道。还强调?敬?。?敬?即是经常集中注意力,时时警惕自己,克服一切不符合道德原则的杂念。即?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若欲免此,为是心有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二程所谓?敬?,具有宗教徒?虔诚事上帝?的精神状态,本质上是一种严肃主义的修养方法。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

二程把?道心?等同于?天理?,把?人心?等同于?人欲?。朱熹进一步发挥了二程的思想,而认为?人欲?只指?人心?中为恶的一方面,而不包括?人心?中合理的欲望可以为善的一方面。他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即?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二程、朱熹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一方面,束缚了人们正常的物质欲望的满足,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对于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0、如何理解陆九渊的“心即理”?

答: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南宋人。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后人编为《陆九渊集》

陆九渊嫌朱熹的学说太复杂太繁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说,理就在心中,?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原则——?理?。即?心即理?的宇宙观,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主要干点包括:

陆九渊?心即理?的命题,是武断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其根源在于无限夸大心的思维作用和人的道德意识,以至否定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的独立存在,而把心看成惟一的实体。即?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此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陆九渊的所谓?心?,有时又称作?本心?,是指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它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也包括事物的规律。他说:?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

陆九渊所谓的理不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是道德的原则。他所谓的心就是道德意识。陆九渊所谓

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

31、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明代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后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建立了?心学?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传习录》等。王守仁认为,封建社会道德观念就是人人心中固有的先验的意识,就是心中之理,这心就是一些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对?心?的界定

?心?是王守仁哲学的中心范畴,他认为?心?也称?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具体说来,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良知?即天赋的道德观念

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即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是先天固有的认识。

(2)?良知?即?天理?,也就是事物的规律

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即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事物物及其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3)?良知?是天地万物的本体

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认为离开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

二、心外无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发便是物。??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

?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一个学生问他:?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他答道:?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又有一个学生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他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守仁断言?心外无物?,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他认为离开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他企图从人们认识事物的存在必须通过感觉来论证事物的存在依靠于感觉,他的这个认识和英国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相类似。

三、心外无理

王守仁继承并发扬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的错误就在于把心与理分别为二。他完全否认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点。认为?心?(认识主体)有认识作用,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而绝不能说?心?含有万事万物之理。?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32、怎样评价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答: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守仁反对二程、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由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认为,认识都来自内心,不承认外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当然不会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他又提出?知行合一?,这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中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行合一?说,包含三层含义:

1、知行同时发动

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他认为,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

后别立个心去恶。?即王守仁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好恶的情感活动即是行,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

2、知行相互依存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弊病。

3、知行相互包含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认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他反对?冥行妄作?,不思维考察便任意地去做,更反对?悬空思索?,揣摩影响,而不去身体力行。他很强调在习行中学习知识。他说,一个人学射,只有?张弓挟失,引满中的?,才说得上是学了射。一个人学书,只有?伸纸执笔,操觚染翰?,才说得上是学了书。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33、怎样评价王夫之的自然观?

答:王夫之(1619-1692年),明末清初哲学家,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集大成者。主要哲学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

一、气构成天地万物

?天人之蕴,一气而已。??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王夫之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的学说,认为气是世界的惟一的实体,所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律,是依附于气的。

二、物质不灭

?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尔。?王夫之继承了张载的物质不灭论,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物质本身是不生不灭的。三、对?诚?范畴的新界说

?诚?原是一个道德范畴,本意是?诚实无欺?。王夫之赋予其新的含义,用来说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存在。王夫之强调诚是一个最高的完备的观念。

(1)用?诚?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夫诚者实有者也,前有所始,后有所终也。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即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有其客观的变化过程,是人类共同认识的共同世界。表示这世界是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用?诚?说明规律的客观性

?诚者则天之道也。二气之运行,健诚乎健,而顺诚乎顺;五行之变化,生诚乎生,而成诚乎成。天固然其无伪也。?即表示客观实在的世界有其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理气?、?道器?关系

(1)理在气中

?气者,理之依也。??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天下岂别有所谓理?气得其理之谓理也。气原是有理底。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即气是有理的,然而没有离开气而自己存在的理。

(2)?天下惟器?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器?指具体事物,?道?是指理而言,即指事物的规律。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东西是实际存在的,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我们只能说规律是事物的规律,不能说事物是规律的事物。

34、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

答: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王夫之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辩证法命题。即?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之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动、

静,皆动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趋止者静。??动而成象则静。?这也就是说,只有动中之静,没有绝对的静。

二、?天地日化日新?的发展观

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时时刻刻变化更新的。即?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之即古水。灯烛之光,昨犹今也,而非昨火之即今火。??爪发之日生而旧者消也。??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一气之中,二端即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天下之万变,而要归于两端。?即变化的根源在于对立的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变化就是相互推移相互摩荡。王夫之认为,对立两方面的统一就在于对立两方面本身的相互参透,而不是有一个第三者把两者结合起来。

补充复习题

21.如何理解僧肇的“不真空论”?

答:384-414年,长安人,南北朝最重要的佛教哲学家,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体系的奠基人。少年贫困,以代人抄书为生,遍读经史,由老庄玄学转向般若空宗,于是出家。二十岁时,已闻名关中。后到鸠摩罗什门下,与僧融、僧睿、竺道生等并称为?四圣?。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等,均收入《肇论》一书中。

僧肇的《不真空论》集中阐述了他的佛教宇宙观。即:不真空:般若学空观,既不认为万物之前有一个虚无阶段,也不是在万物之外设臵一个虚无本体,又不是抹杀万物作为假有的存在而另立一个与相对立的虚无;而是就万物的存在本身洞察其虚假不真,是空;空:不是就有无问题而言,而是说的真假问题。事物作为幻象存在,不真实,故空;假号即俗谛,真名即真谛;?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事象既形,不能说无,待缘而有,故无自性?,?性空?,非真实。

在他看来,宇宙的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也就是说,一切的生是由于缘的聚会,一切的灭是由于缘的离散,所以一切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因为不真实,所以是空。他极力要说明的是虽然一切事物是虚幻的,但不是?无?,而是?不真?。为了论证不真即空,僧肇首先对六家七宗的基本派别?无心?、?即色?、?本无?三派进行了批判。

23.如何评价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答:法藏,唐代著名僧人,生于公元643年,死于公元712年。祖籍康居,后迁长安定居,俗姓康,字贤首。他所创立的华严宗,得到了王公贵族的大力支持。

对于世界的看法,华严宗提出了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关于四法界的关系,法藏解释说:?理不碍事,纯恒杂也;事恒全理杂恒纯也。由理事自在,纯杂无碍也。?(《华严义海百门》)即他们认为,这四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物万事的关系,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精神境界。

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理?和?事?、本体和现象两个世界,这是佛教世界观的出发点。他们把整个物质世界说成是?事法界?,宣布为现象世界,同时又在物质世界之外建构了一个精神性的本体世界,以回答多样性的物质世界(事法界)的统一性问题。这就是华严宗佛教哲学的思想实质之所在。

24.如何评价慧能的“顿悟成佛说”?

答:慧能所创造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改革。它不追求繁琐的宗教仪式,不讲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主张念经拜佛,不立文字,甚至不讲坐禅,主张专靠精神的领悟把握佛教义理,提倡?顿悟?成佛说。所谓?顿悟?,是说凭自己本有的智慧(般若之知)?单刀直入?,一下子悟出佛理来。慧能解释说:?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指佛性)。?(《坛经》)

为了宣扬?顿悟成佛?的思想,慧能提出了?本性即佛?说,作为他的教义的理论基础。同时,慧能还提出了?无念为宗?的修行学说。为了论证?顿悟成佛?和?无念为宗?的教义,慧能最后还提出了他的唯心论世界观。他宣称,个人的心,不仅是成佛的基础,也是客观世界的基础。这就是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万事万物皆随人心而生灭而生灭的思想。慧能一派禅宗所宣扬的心学哲学,对后来宋明道学中的心学一派起了很大影响。

38.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

答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要包括:

(一)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王夫之用“能”和“所”来表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王夫之明确分别了主观活动与客观对象。

1.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

“能”是能作用于客体而有功效的主体;“所”是有待于主体作用的客观对象。王夫之明确肯定,?所固以发能?,?能必副其所?,即能知的作用是所知引起的,而且能知一定符合于所知,也就是说,主体的认识是客体所引起的,而且必与客体相应。

2.“所”是第一性的,“能”是第二性的

“因所以发能”,“所”是“能”的依据和基础,主体的作用是客体引发出来的,所以说客体是第一性的;“能必副其所”,“能”是“所”的副本,主观是客观的复写、反映,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因此主体是第二性的。

(二)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的关系

1、感觉经验是理性思维的基础

王夫之强调,既然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所以,研究客观世界,应该努力考察客观实际,而不应进行主观臆测。追求真理,研究宇宙的根源,必须从实际现象出发;不从客观现象出发,光凭主观臆想推测世界的根源,那是完全错误的。“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而心之神明散寄于五脏,待感于五官。”“无目而心不辨色,无耳而心不知声,无手足而心不能指使。一官失用,而心之灵已废矣。”

2、没有理性思维认识也不能深入

王夫之认为,关于事物的认识是从耳目感觉达到思维,耳目的见闻是有限的,而思维的作用却是无限的。物质世界有其客观规律,即所谓理。“声色之丽耳目,一见闻之而然,虽进求之而亦然,但为物所蔽而蔽尽于物。岂如心之愈思而愈得,物所已有者,无不表里之具悉。耳目但得其表。”

(三)知和行的关系

在知行问题上,王夫之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后论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知行问题也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但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行,主要是指日常活动与道德行为。王夫之所谓行主要指?应事接物?的活动。

1.行先知后

王夫之认为,行难,所以行在先。即“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

2.行重于知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不可以得行之效也。”即知行二者之中,行是根本的。

3.知行相互作用

王夫之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所知”。即知行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也是互有区别的。同时,正因为两者有区别,才能够互相作用;如果没有区别,也就谈不上相互作用了。

宋明儒“存天理去人欲”之说,如果明其本义,即知此说并不错,并不是禁欲主义。在宋明儒学中,“天理”既指超越无对的“理一”之理,即“天道”,也指此“理一”之理在具体事物上表现出来的“分殊”之理,即事物“所以然”和“当然”之理。就人生社会层面讲,前者即“天命之性”,后者即人应所当依之而行的道德法则,如忠孝节义等礼法、名教。“天理”既是天地之本,也是道德法则,是人应努力“尽”之、“体”之者,是“善”的代表。天理的对立面是“人欲”。

什么是“人欲”,须根据“天理”来定:凡是违背“天理”的,就是“人欲”;凡是合乎天理者,即不是“人欲”。“天理”与“人欲”互相排斥,其区分情形有类于形式逻辑上的矛盾律:“天理”是“a”,“人欲”是“-a”。“天理”是道德哲学上的概念,“人欲”的内涵既依“天理”而定,是“天理”的反面,则“人欲”也必然是道德哲学上的概念——它表示的是道德上的“恶”。(至于明道“天下善恶皆天理”、“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等说,则另当别论。详参牟宗三先生《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程明道之一本论”章第二节“天理篇”下之“附识:明道言第二义之天理”这一部分。)既然“天理”代表道德上的“善”,“人欲”代表道德上的“恶”,则“存天理去人欲”乃是再自然不过的主张。

我们不能撇开“天理”这个参照物,孤立地理解宋明儒所说的“人欲”,将其理解为生理学、心理学上的概念,并拿生理学、心理学上的“人欲”概念,说出一些诸如“饮食男女之欲何人不有”之类的言语,来反对宋明儒的“存天理去人欲”之说。这种反驳纯粹是无的放矢、文不对题。宋明儒何尝有把人的生理、心理等感性欲望去除净尽的意思?他们言“气质之性”正是要给生理、心理等感性欲望安排一个位臵。

“天理”之中没有道德上的“恶”这种意义上的“人欲”,但是“天理”中完全有生理、心理等感性欲望意义上的“人欲”。因此,宋明儒之“天理”中本来就有“人欲”(生理学、心理学意义上的),根本不必以“饮食男女人之欲何人不有”之类的说法来反对“存天理去人欲”之说。

中国哲学中的许多概念多不甚严密,界定不严,不察原委望文生义地去理解,往往会引出许多无谓之争吵。“人欲”这一概念即是其中之一。宋明儒用“人欲”这一概念,不甚一致。有时用以指“天理”的反面,即用为道德哲学上的概念。伊川说:“不是天理,便是私欲。???无人欲,即皆天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二程集》第一册,页144。中华书局1981年版。)朱子说:“天理人欲常相对”(《朱子语类》卷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一册,页224。中华书局1986年版。),“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同上),“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大学章句》首章。)。王阳明说:“天理人欲不并立”(《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第一册,页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同上,页28。),“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同上)。此等语中的“人欲”指“天理”的对立面,与“私欲”同,是宋明儒学中的基本哲学范畴,反映着宋明儒学的特色。但是,有时宋明儒也用“人欲”指生理学、心理学上的感性欲望,此并不与“天理”完全排斥。如朱子说:“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第一册,页224。)。此“人欲”实际上相当于“气质之性”,与“存天理去人欲”一语中的“人欲”的涵义迥别。总之,明白宋明儒所说“人欲”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所指实有不同,他们主张去除的“人欲”特指道德上的“恶”,不是要抹杀指人的感性欲望而为言的“人欲”,即可知“存天理去人欲”之说并不错。

不过,虽然宋明儒“存天理去人欲”之说本身并不错,但是,有些儒者在对天理、人欲作具体的取舍时,有偏颇:把天理悬得太高,有脱离人之常情处;把天理收得太紧,有窒息人性生机处;把天理弄得太僵,有束缚人之合理的自由处;把天理织得过密,有使人动辄得咎、无所躲闪处。与之相应,把“人欲”之网铺得太大,不少合乎人性的欲望、情感、爱好乃至一些美好的审美趣味也被打成“人欲”而去之。如认为吃饭不可讲究味道,寡夫不能再婚,诗文害道等等即是。一句话,在对天理人欲作具体定位、画界和取舍时,有些宋明儒者显得近于冷峻甚至是严酷,把人性逼得太紧,有枯槁干瘪之态,少有孔孟宽宏包容、广大高明之气象。宋明儒之此种偏颇在程朱派儒者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们把“天理”讲成“只存有而不活动”的“理”,将天理(性)与“心”剖成两片。“情”在性质上属“心”,也是形而下之“气”,不足贵。如此“理”成了外在的、无生机的干枯之物。以此等“天理”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名教、礼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离了孔教仁爱精神的沾溉润泽,成了干条条。“其道大觳”以之责人,有“以理杀人”之嫌。然此乃应用中之偏差,而非此说本身之过也。

“理”、“欲”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大问题,南宋朱熹是儒学中对之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因而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熹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他还说:“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可见他说的“天理”,其要义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似乎是共识。但对朱熹“人欲”之说的解释似有歧义,尚须讨论。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后来,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在?存理灭欲?理

论上的作为,更多的在于阐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在朱熹那里,?人欲?,指的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可见,朱熹所说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因此,朱熹并不一概反对人的欲望。他说:?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朱熹反对的是沉溺于人的欲望之中。他甚至还说:?人欲也未便是不好。谓之危者,危险,欲堕未堕之间,若无道心以御之,则一向入于邪恶,又不止于危也。?认为人欲只要有?道心以御之?,就?未便是不好?。同时,朱熹也不是盲目地抵御外物的诱惑。他反对司马光?扞御外物?的思想,说:?夫外物之诱人,莫甚于饮食男女之欲,然推其本,则固亦莫非人之所当有而不能无者也。但于其间自有天理人欲之辨,而不可以毫厘差耳。……今不即物以穷其原,而徒恶物之诱乎己,乃欲一切扞而去之,则是必闭口枵腹,然后可以得饮食之正,绝灭种类,然后可以全夫妇之别也。?显然,朱熹并不是一味地?扞御外物?,而是要求通过?即物以穷其原?,正确区分天理与人欲。

至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朱熹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朱熹说:?天理人欲,其间甚微。于其发处,仔细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在朱熹看来,要?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只有通过明理,才能灭去私欲,所以,朱熹更多地讲?明天理、灭人欲?。

其二,?存理灭欲?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朱熹《大学章句》认为,人的本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这就是复归于人的本心,即所谓?明明德?。朱熹还说:?‘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莫不知敬其兄。’人皆有是知,而不能极尽其知者,人欲害之也。故学者必须先克人欲以致其知,则无不明矣。?可见,在朱熹那里,?存理灭欲?是属于自我修养、复归于人的本心的道德范畴,即使是统治者也必须遵从。朱熹曾在奏札中指出:?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因此,在朱熹看来,?存理灭欲?,就是要通过明辨天理人欲之异,复归于人的本心。

其三,?存理灭欲?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过程。在朱熹看来,尽去人欲,?这事不易言,须是格物精熟,方到此?。他还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如游兵攻围拔守,人欲自消铄去。?因此,他要求在体认出天理人欲之后,?著力除去了私底,不要做,一味就理上去做,次第渐渐见得,道理自然纯熟?。朱熹还说:?既知学问,则天理自然发见,而人欲渐渐消去者,固是好矣。?显然,在朱熹看来,?存理灭欲?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过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循序渐进,?自然纯熟?。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就有可能把属于社会伦理的?天理?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在社会还没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来确立?天理?的内容时,而被任意赋予各种规定,从而造成如清代戴震所说的?以理杀人?。当然,这并不是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所希望看到的。

宋明理学。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含张“载”王“夫之”气学)和陆王心学开辟了由经学到理学的转折。北宋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程颢和程颐(“二程”)的洛学及南宋朱熹代表的闽学,这四派因为后来被统治者奉为正统。理学逻辑起点糅合道、佛、儒三家为一体即“性即理”(“心即理”),其中心论题是“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所追求的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绝对完善,但被封建政权利用则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其哲学内涵是相当深远的,并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后来被腐儒们误解封建糟粕、被政治家曲解为禁欲主义,实为哲学发展一大悲哀!儒家思想一旦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则成为维护封建政权利益、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同时,这种统治思想也是打击社会新阶级的一种有效的武

器,实为儒家思想又一大悲哀!总之,从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开始,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始随着封建王朝的日益没落而走向极端。

朱熹对?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有怎样的论述?联系现实问题,谈谈你对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关系的理解。

天理与人欲,或理与欲的问题,是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简单地说,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因此要克服人的一己之私欲,使之符合礼(或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种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的看法,为程朱理学所继承,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朱熹把儒家的基本主张归结为?明天理,灭人欲?。这是道德修养的关键,也就是朱熹所说的?天理人欲交战之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禀赋的天理本来就受到不同的遮蔽,未得天理之正,因此在后天的道德修养过程中,就要更加用力,时时刻刻要?克己复礼?,以便不为人欲所牵引。这也就是后天修养的工夫。朱熹在课文所选的第一则语录最后引用《论语》当中的两句话,是为了对前面所说的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强化。

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在这里引用曾子的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以实践仁德为人生修养的毕生目标,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因此要尽心尽力去完成。这也暗含了对前文所讲的理欲之辨、克己复礼的修养工夫要认真对待的教导。

第二句是曾子引用《诗经〃小雅〃小旻》篇的几句诗。此诗本是讽刺周幽王政治昏暗的一首诗,诗的最后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明在政治上要非常认真谨慎。这几句诗历代流传,至今已成为习语。曾子引用这几句诗,也是表明一种谨慎的态度。朱熹在这里又一次引用,是为了总结前文,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要明天理,灭人欲,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朱熹的这些论述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他也不完全反对和否认人欲,对于维持自身生存的?人欲?他持肯定的态度,只是反对超越自身需求的无满足的欲望。但他的观点传至后世,成为社会的统治性思想之后,对人性的自由却会造成一种束缚。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道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礼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

理又称天理。主要涵义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秩序和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体等。

性中国古代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孟子强调以人的道德素质(仁义礼智)为人性的主要特征,并认为在性中已蕴有这些道德素质之萌芽。荀子则提出性作为人生来就有的本性应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才能产生善的德行(礼义)。宋明理学中,强调性即是理,或同时又强调心即性。因而性具有联结人的精神活动与宇宙本体的超验的性质。

气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六府三事:“六府三事说”先见于《尚书》,后见于《左传》。六府指的是人民生活物质中的金、木、水、火、土、榖,三事指的是治民政事之正德、利用、厚生。《书经大禹谟》则记有舜帝称赞大禹的话:“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 时乃功。” 六府三事九德;即是伦理上的尚德主义与功利思想;其根本目的在于用中庸之德,调和功利思想。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传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意为统治者应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一方面为革商之命作辩护,另一方面又作为统治的手段。

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八卦《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自然含义相当广泛,主要指天然,自然而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无须人的作用来干预。

神器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器,物。神器,神秘之物,代指国家政权。

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C 一、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在题目后面。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有() A.天人合一D、注重辩证逻辑 B.天人相分E、本体论与伦理学高度一致 C.注重形式逻辑 2.墨子哲学中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是() A.学思结合D、效验 B.格物致知F、是非无定质 C.三表法 3.魏晋时期的“三玄”是() A.《鬼谷子》D、《庄子》 B.《列子》E、《周易》 C.《老子》 4.佛教哲学的“四谛”是() A.真假空中D、贪嗔痴忍 B.真假空幻E、地水火风 C.苦集灭道 5.华严宗的四法界是指() A.事法界D、事事无碍法界 B.理法界E、理事无碍法界 C.心法界 6.提出“无情有性”观点的是() A.法藏D、玄奘 B.湛然E、窥基 C.惠能 7.张载的主要著作是() A.《张子正蒙注》D、《太极图说》 B.《四书集注》E、《正蒙》 C.《大学解》 8.下面哪些观点属于二程() A.天即理D、心即理

B.理先气后E、理依于气 C.理本气末 9.陆九渊对“格物”的理解是() A.到那般所在D、实际接触物 B.正物E、减担 C.穷理尽性 10.戴震对理的规定有() A.真理D、分理 B.条理E、整理 C.情理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打√或打×。每题2分,共20分) 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学说。() 2、墨提出了性恶论的思想。() 3、孟子的哲学思想是相对主义。() 4、王充提出了重效验的理论。() 5、郭象著有《崇有论》。() 6、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玄奘。() 7、八识说是法相宗的主要思想。() 8、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9、王守仁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良知”。() 10.王夫之坚持心外无理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克己复礼 2、天人感应 3、明心见性 4、心外无物 5、以理杀人 四、简单问答(每题8分,共24分) 1、荀子天人相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述佛教的主要修持方法。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

中国哲学史 自己整理,全靠编,选择背,请给我点赞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忠恕”之道。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3.“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就是“忠恕”之道。所谓的“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也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所谓“恕”从消极方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迫他人接受。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 意义: 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特点: 其特点一是突出强调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其特点二是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为是自觉、主动的。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其特点三是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二、墨子的兼爱思想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概念解释 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岀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岀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岀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 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弓I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 为而治”。 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答案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答案) 1. 《诗经》 2. 《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 《离骚》,作者屈原 4.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 楚辞 6. 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 7. 《左传》8. 《论语》 9. 国别体10. 《谏逐客书》11. 门客12. 共叔段 13. 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 4. 《史记》,作者司马迁15. 《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 16. 《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 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18. 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9. 陶渊明20. 王维21 七言诗22. “永明体” 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23. 笔记体小说,作者是刘义庆24. 《世说新语》 25. 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 2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7. 边塞诗28. 七言律诗29. 李贺 30. 白居易,有2888首诗杜甫,有1465首诗李白,有1045首诗 31.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32.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3. 孟浩然、王维34. 高适、岑参、王昌龄 35. 李白是“诗仙”,诗风飘逸;杜甫是“诗圣”,诗风沉郁。 36. 元稹,白居易37. 李商隐、杜牧 38. 针对唐初创作中的形式主义,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积极倡导“尊崇儒学”、“文以载道”,提倡恢复秦汉文章传统,强调语言“文从字顺”和作家的修养,力求改变文体、文风,这就是“古文运动”。 39.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是由民间的“曲子词”发展而来的。 40. 《花间集》 41.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愈、柳宗元 42. 43. 柳永44. 晏殊,晏几道45. 苏轼46. 李清照47. 辛弃疾48. 稼轩体49. 元杂剧 ;套数是由同一宫调若干支曲调连缀而成,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 是宫调名,“一枝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 52.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53. 愿天下有情终成眷属。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中国哲学史习题

2004级近现代中国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明夷待访录 六经皆史 新学伪经考 俱分进化论 物竞天择 群己权界论 新民说 古史辨 新唯识论 新理学二、分别对下列二段语录作简单的分析(每小题12分,共24分)1、 子贡不欲人加诸我,自立自由也。无加诸人,不侵犯人之自立自由也。人为天之生,人人直隶于天,人人自立自由 人各有界,若侵犯人之界,是压人之自由自立,悖天定之公理,尤不可也。(康有为)2、 近世言汉学,以其文可质验,故讆言无由妄起,然其病在短拙。自古 人成事以外,几欲废置不谈。汉学中复出今文一派,以文掩实,其失则诬。(章太炎)三、论述题(26分)分析王国维哲学思想中“可爱”与“可信”的矛盾。04级中国哲学史期考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其中所说的“六家”是指 、 、 、 、 、 等先秦以来的六大哲学流派。 2、用以概括《大学》思想的三纲领指 、 、 ,八条目指 、 、 、 、 、 、 、 。 3、董仲舒认为思想家应该“ ,明其道不计其功。” 4、两宋时期道学四大流派分别指 、 、 、 ,其代表人物分别是 、 二程、张载、朱熹。 5、张载又被称为 先生,他所讲的“为 ,为 ,为 ,为万世开太平。”被看作是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6、东汉王充的主要哲学著作是 ,《论衡》其宗旨是“疾虚妄”。 7、《孟子字义疏证》是清代著名学者 的哲学代表作。全部高互作用护装置

二、标点下列哲学文献,并评论其思想(每题12分,任选5题,共60分)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 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 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 语·颜渊》) 3、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 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 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 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 4、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 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 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 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 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 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5、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 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 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 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 万事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 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 变气轩辕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 (《韩非子·解老》) 6、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 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 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 自行自成佛道(慧能:《坛经》) 7、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 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

事业单位考试专用中国哲学史考点总结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专用:中国哲学史考点总结(8) 第四章谶纬和《白虎通》 总论 【总论】谶几乎没有涉及,纬书以《乾凿度》为重点,《易学哲学史》中说《乾凿度》从易学史的角度来看是汉易的《系辞传》,对汉唐易学发展影响很大。以卦气说为主导思想。教材未对卦气说和京房《易传》做系统介绍,所以对纬书的理解缺失一环,难于理解主要是这个原因。《白虎通》则涉及到和董仲舒的承继,其中的五行思想也比较重要。 具体内容 1、谶纬名词解释 【分析】背熟,简单的知识点,了解一两个具体的谶纬实例。 2、论述《乾凿度》中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思想。 【分析】纬书中重要的思想,已考过! 【具体内容】略 【补充】朱先生的《易学哲学史》中详细谈了这个问题,从本体论角度分析了乾凿度的太易说。将上述四者归为两个阶段,太易是一个阶段,后三者是一个阶段。并归纳了太易说三点重要意义。(1)太易说是乾凿度的筮法和世界的本源观;(2)太易说目的是为了说明卦画的起源;(3)乾凿度作为一种解易的著作,所以讨论宇宙的起源,但也为孟京倡导的卦气说提供了一种哲学依据。有兴趣的可以详细看看原书的论证过程,考试答题光靠观点很难在大题上拿分。 3、论述《乾凿度》中关于易的思想。 【分析】去年未曾看过《易学哲学史》,自己编了这道题,帮助理解记忆书中琐碎知识点,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不可能这么考。但是对于学习教材还是有用的,可以自己总结一下。 4、试论述易纬中具有代表性的卦气说。 【分析】此题亦是去年自己编的,如果今年自己编可能改为“试阐述易纬中的卦气思想”。 【要点】“一七九”三阶段说;八卦配四方四时说;八卦配五常说;六十四卦配四时说。

5、试论述易纬中的象数之学。 【分析】这种题绝对不会这样考,教材提供的知识太少了,答好很难。但是可以把教材中剩下的知识点概括起来,所以拟了这道题。 【要点】象数之学含义;大衍之数的解释;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的解释。 6、谶纬和《白虎通》思想异同比较。 【分析】比较的方法是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自己拓宽视野,深化认识,打开思路。此题下面的要点罗列不是很好,希望大家自己总结出更好的。 【要点】异: 理论来源; 哲学特色、重点; 理论地位; 同: 继承性; 目的; 手段。 7、阐述《白虎通》从物质性能上构建的五行学说。略 8、《白虎通》对董仲舒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分析】纵向对比。理论关系密切,重要! 【要点】 五行说; 天人之际; 三纲、三从、三命; 三统三正;三教; 【注意】总体答题思路是董仲舒提出的观点+《白虎通》理论论证和补充发展。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

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释义和: 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所谓“和而不同” ,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 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泰而不骄 -- 解释:出处: 1《论语·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 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2.四端、四德 四端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四德即妇德: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节、义 妇言:妇女说话要小心谨慎 妇容:女子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 妇功:出嫁女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3、道法自然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 1 最高实体范畴;道法自然——这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 2 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准则 --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4、心斋、坐忘 “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 “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 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坐忘”的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 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心斋”的境界是虚以 待物,“坐忘”的境界是同于大通。“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 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 5.兼爱、非攻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 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 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 ,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 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 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 荀子以“当薄其类” 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 《大同》课后练习 1.选择题 (1)《大同》一文选自是 ( )。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答案:C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答案:D 2.填空题 《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

àn_ _。 3.翻译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忆菊》课后练习 1.选择题: (1)使闻一多产生最初的民主思想的学校是()。 A. 北大 B. 清华 C. 丹佛阿罗拉多大学 D. 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答案:B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新诗早期发展的三大流派的一项是()。 A. 格律派 B. 自由派 C. 抒情派 D. 象征派

答案:C 2.填空题 (1)闻一多在20世纪40年代的那些演说明显是激情多于理性,而他在清华时期的那些文章和演讲现在看来倒是非常冷静的。他在《清华周刊革新底宣言》中还阐明了批评精神所应遵守的五个条件。这五个条件是:(1)鼓励善良;(2)注重建设;(3)务避激愤;(4)力矫浮夸;(5)删除琐碎。 (2)闻一多在艺术上追求“三美”,他发表的《死水》一诗,努力想把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统统溶于诗中。 3.思考题: 诗人“忆菊”包含几层意思? 答:诗人“忆菊”,首先赞美菊花之自然美。阅读《忆菊》,我们仿佛置身菊花的海洋,在诗人的笔下,开遍祖国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阴阳: 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 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四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用语,“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看到了“”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否认了两者的联系。这是他多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形而上学逻辑思想,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参验 韩非的用语,强调必须考察认识、言论与客观事物和规律是否符合,才能确定是非,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或判断是正确的。 六兼爱: 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 “兼”是“天下之大利”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 七三表法: 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1、有本之者,即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标准,2、有原之者,即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3、有用之者,即以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 八坐忘: 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彻底忘掉自己,从而消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事业单位考试专用:中国哲学史考点总结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专用:中国哲学史考点总结(3) 第五章墨子 总论:总按照教材体系重点把握一下内容:兼爱、非攻、尚同、非命、三表等名词解释。逻辑学部分的名词解释。与孔子的比较。注意从整体抓住墨子思想,虽然不会出什么大题,但是答名词解释时要体现整体中的局部。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1、上述名解(略) 2、逻辑学名词解释列举:取实予名、察类明故、兼以易别、以名举实、以说出故、以辞抒意、无故从有故、异类不比、大故小故、或、假、效、辟、侔、援、推等等。 3、孔墨之别可以查找些文章,以教材为主。 总结:【本章一般考名解,三表是重点,考了数次,逻辑学部分也要熟练掌握。 第五章孟子 总论:孟子部分掌握“四端”及其修养方法,良知的认识论,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参考张世英的《哲学导论》),义利观。其他部分理解即可。 具体内容内: 1、“四端”学说 【分析】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已考名词解释。 【要点】出处《孟子·告子上》原文; 解释:孟子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此外,认为无此四心不能为人(引文); 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如果说为人不善,是由于他自己舍弃本性,没有很好的保持,不能说他没有善的本性。 2、“反求诸己、养心莫善于寡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求放心”的修养方法。 【分析】此四种方法是和孟子人性论相关的修养方法,如果考孟子人性论部分的大题,可以与四端说相结合,更全面。另外,此四种方法也可能出名词解释,要高度重视。 3、良知说 【答题要点】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以,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具体而言,通过尽心、思诚来求放心;尽心、思诚的解释;总结。 4、孟子天人合一思想 【分析】不属于教材体系,然很重要,抓住框架,自由发挥。 【框架】天人合一:认识论、人性论、方法论; 三大命题: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5、补充重要的名词解释:正命、正己而物正、天爵。 第七章《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思想 总论:本章重点掌握《心术》、精气、静因之道三个要点。注意,本章内容的编写有特定的学术背景,现在如果对《管子》研究有兴趣,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四

中国哲学史相关问题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名教:社会的等级名分、伦理仪则、道德法规、制度典范等的统称 自然:人的本初状态或自然本性,同时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 中心观点1 名教本于自然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 王弼从道家自然哲学的立场出发调和二者。以自然为“无”,为本,以名教为末,强调名教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因此,他认为自然与名教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本体的表现,而本体便是“无”,因此,人类社会也应当按照这种本体的法则运作,实现无为而治.他要求统治者能清静无为于上,“以无为为君,以不言为教”.长短,尊卑自然“各有定分”.因此,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做到设官分职,定好名分,就可长久地坐享其成了.在这里提倡名教的儒家与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为表里的. 中心观点2 越名教而任自然 代表人物阮籍嵇康 阮籍的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真致。他认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 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值得一提的是,阮籍并不像嵇康一样真正反对名教,他反对的只是虚假做作的名教,由此,他更多的是名教与自然的折中思想。 嵇康是第一个明确的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主题的思想家,提出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他同样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自然是天地间的最高法则,是最真实的存在,而名教则是自然破坏后的产物,是低于自然的。名教与自然是有本质的冲突,两者不可能互相协调。因此,针对时人推崇名教的风尚,尤其是司马氏,嵇康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所以他公开否认“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以周,孔为关键”,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复人的自然情性,反对名教对大道的分剖和对人性的戕害,从而超越名教,是人的自然真心本性得以彰显。正是这样,嵇康才遭到司马氏的迫害。 中心观点3 名教即自然 代表人物郭象 郭象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而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郭象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迹”,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迹”才能显现,而“迹”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名教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并非可以脱离自然,只是自然中的不同表现的。他的独化论从各安其分、各适其性的观点出发,主张调和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五行: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在《上书*五行》中记载。具有朴素唯物 主义的思想萌芽 2、仁 3、中庸:不走极端,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的道,是维护孔子的道的方法,要求不偏不倚。 4、小国寡民:政治理想,国要小,民要少,使人民重视生命,老死不相往来,鸡犬相闻 5、玄览:老子哲学中的一种直觉方法。《老子》第十章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 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 6、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 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7、非攻:墨子的思想,不应该发动侵略战争,这是墨子的一种战争论 8、四端:孟子的思想,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四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恻 隐之心人人都有,与生俱来 9、坐忘:这是庄子体道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要彻底忘掉精神和肉体,就能达到一种忘我的 境界 10、“性三品”说: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讲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种又包含不同的人,人通过教化可以向善,不教化便会向恶。韩愈也有过这样的说法 11、谶:为政治斗争服务的一种预言 12、纬:儒生用阴阳五行直说解释儒家经典 13、得意忘相:王弼用来解释周易的说法,意思是说理解了意思,卦象也可以忘记 14、涅槃: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无私无欲,不拖累生命 15、不真空:显示中并非是没有,而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存在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什么都没了,是一种不真实的有。 16、重玄:对有和无进行排斥,二者皆不执著,还不能执著这种执著 17、唐佛的中道:三论宗的思想,世间万物在世俗人眼中和在佛眼中看到的不一样 18、一心三观:一心能观中假空三谛。 19、华岩中的“四法界说”:世事无外法界,礼法界、世法界???? 20、顿悟成佛“禅宗体会佛法的一种境界。通过突然顿悟感悟佛法 21、周敦颐“太极图说”:宇宙生成理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 22、理——分殊:朱熹的思想,太极包含外物之内,万物分别体现太极 23、“格物穷现”:朱熹的观点,格物,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格物致知 24、陆九渊“心即理”:理在人心中,主观主义认识论 25、王守仁“致良知”:只需发现本心中的良知 26、王夫之“天下唯器”:唯物主义的观点,天下只有具体的事物 27、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28、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9、兼爱: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主要思想,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