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扇形的认识评课稿

扇形的认识评课稿

扇形的认识评课稿
扇形的认识评课稿

《扇形的认识》听课体会

鸭园中心校刘艳芬

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对于学生而言,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位老师联系游戏----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老师首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然后让学生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为课堂学习做准备。接着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工具来画扇形。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进而促进其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第二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在这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很有

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篇二: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王淑霞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的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内容、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是河北教育出版冀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扇形的认识》第四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生发展,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能力目标: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情感目标: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3. 教学重点: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教学难点:体

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以前已经认识了圆,又在前面三课时的基础上来认识扇形,学生有了一定的

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扇形的认识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认识扇形很简单,

但是在认识扇形的基础上认识圆心角,测量圆心角度数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注重对差生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

(一)口算:

1.5÷30= 18÷0.6= 32+4.8= 32÷16= 7÷0.2= 48÷0.6= 3.2÷16= 8÷0.5= 2-1.41= 1.5×6= 7÷0.2= 8÷0.5= 2-1.41= 1.5×6= 1.3×80= 27÷0.9= 12÷0.5= 0.4÷50= 1.62+75= 42×0.5= 1.74-46= 32÷16= 32+4.8= 72×0.4= 7÷0.08= 1÷0.75= 45×0.6= 0.16÷4= 7.2÷36= 45÷0.9= (设计意图:用开火车形式,继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二)情境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

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学生可能会说:

(1)固定扇子的轴相当于圆心。

(2)扇子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

(3)打开扇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

学生能够说出(3),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

2.让学生观察打开的一般折扇,说一说与圆形折扇有什么不同。

师: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折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

? 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

??

3.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涂色部分有什么特征,进而引出扇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一个名

字叫扇形。(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

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教师板书课题:扇形。

(三)自主探索

第一层:认识扇形(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初

步建立扇形的表象)

(1)独学。

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

(2)对学、群学。

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

扇形都有扇形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第二层:认识扇形的圆心角

(1)独学。

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2)对学、群学。

学生测量完后,小组交流。讨论:圆心角大小与扇形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陆游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质疑,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示:

全班交流各组讨论结果,举例说明每个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大小的关系。

(五)反馈

(一)基础题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几个圆中的涂色部分,然后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出理由。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题,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生1:第一幅、第二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不是扇形,因为它们不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组成的。

生2:第三幅、第四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看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在

下面的圆中分别画一个扇形,并涂色。

2.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

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师:看来画扇形并量出圆心角的度数,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接下来我们反过来练习,我来说圆心角的度数,同学们按要求画扇形,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二)提高题:

第11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自己做,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篇三:扇形统计图评课稿

`扇形统计图评课稿

《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本节课是在以往知识的基础的深化。本节内容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阶段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老师主要分五个片段进行教学:

片段一: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统计图?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变化情况

片段二:引入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出示调查数据。六(2)班参加体育运动项目统计表

运动项目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子其他

人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统计数据。如果把表内数据用统计图来表示,你会选择什么统计图?生成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图上找找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计算需要的百分数。如果有一种统计图能直接得出这些百分数就好了。

今天学习的知识,就是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的,这就是扇形统计图。

[评析:老师先从统计表引出条形统计图,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再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能否直接看出某个项目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学生感觉不能直接看出,但能通过计算得出。如果有一种统计图能直接看出这些百分数就好了,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

老师这样的设计,以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样的顺序教学,既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要引出扇形统计图,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片段三:认识扇形统计图

例,找到代表乒乓的颜色,再到统计图上找到相应的扇形。用这样的方法,你们还能找到别的信息吗?生说一说那么,从这张图上你知道喜欢哪种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吗?你怎么看的?比较百分数或扇形面积的大小,就能看出哪种运动项目喜欢的人数最多了。说说这些扇形表示什么了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也能表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这么多的扇形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圆,这个圆又表示什么呢?这个圆就是单位1,代表了全班的人数。同学们从这张扇形统计图中发现了很多信息。再请同学们看看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扇形统计图,这个圆表示什么?每个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你觉得它有哪些地方是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不一样的?每个地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各个部分,总面积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能直接看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所以我们可以说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评析:这部分老师的设计比较细腻,问题设计一环接着一环。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

扇型统计图的特点: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数,整个圆表示单位一的量。这样的话学生对于扇型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得比较牢固。

设计建议:出示扇型统计图,提问:从这张扇型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到什么数学信息?(讲清楚谁占谁的百分之几,也就是单位一。)在扇型统计图中怎样表示单位一的?(特点一)再问:从这张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什么?(看出谁多谁少。)问:你是怎样看出山地面积最大?(百分数最大)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什么地形面积最小?(扇型的面积大小)问:你觉得扇型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设计可能看起来更加紧凑些,同时,学生对于扇型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片段四:用学具摆一个扇形统计图

1、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用不同大小的扇形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拼成一个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2、根据总量,求各部分的重量。

出示用字母代替不同扇形的统计图,师问:这个圆如果表示口袋有100元钱,那么扇形c表示多少元?如果是其他的量,扇形c又可以表示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圆可以代表不同的单位“1”。比较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

什么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片段五:巩固练习

“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都为学生提供了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从统计途中收集信息,做出分析,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题呈现了小红家2006年7月支出情况统计图,同时告诉学生:小红家2006年7月的总支出是2400元。首先让学生比较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多,并进行解答。通过小红家的月支出情况引出恩格尔系数,并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通过收集自家的月支出情况要求学生试着制作扇形统计图。

第2题分别呈现了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百分比统计图,让学生在班级里交流从统计图中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想法,渗透国情教育。让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够丰富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从扇形统计图中收集并分析信息的能力。

拓展和延伸,怎样制作扇形统计图?

评析:老师认真的设计了题目,题目类型丰富,包含了不同的扇型统计图的类型。既比较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又开放的设计了和统计图有关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的课内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篇四:(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5年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说课稿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以及百分数的知识后安排的,是小学统计知识的完成阶段,是下一阶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教材提供了第29届奥运会中国获得51枚金牌的前后顺序表,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难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表示数据。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3.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从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情景导入法,激起求知欲望

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入情境,激起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广泛性,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制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到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引导发现法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少讲,多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学生才能学得牢。在课将结束,学生对自己的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四、说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2008年在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圆了我们中华民族半个世纪的奥运梦。那么,对于我们国家自己举办的这届盛会,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介绍奥运会情况。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这次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多少枚金牌吗?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勇创佳绩,共获得51枚金牌,以获金牌总数第一名的傲人成绩在世界运动史上又添上了光辉的一笔。

出示第29届奥运会部分运动员和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榜,根据金牌榜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奥运会的话题自然地衔接到统计的学习中,抓住学生丰富的爱国情感和对奥运会的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引导学生解决“中国各种项目获金牌数的情况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出示统计表让学生完成分类整理(必要时教师可引导整理),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知识,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来。)

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项目获金

牌的数量。接着抛出问题,怎样用统计图表示各项获金牌的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引入扇形统计图。教师结合教材简要介绍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认识扇形图的特点以及

所表示的意义。最后让学生将条形图与扇形图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每个项目各得了多少枚金牌;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项目所得金牌数与金牌总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与已学过的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对比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三)、巩固新知,深化理解

第一道题目创设了一个情景:以一堂体育课引入,收集了我们班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并且分别绘制了条形图和扇形图,进一步在对比中加强同学们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第二道题是一道阅读扇形统计图的题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根据问题和同伴交流结论。调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新知识后,考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进一步巩固

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这是一道巩固提高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会说说统计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然后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再次体会数学与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课堂小结,交流归纳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数学内容,进行交流反馈,说说学习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可以培养学习总结概括能力,也会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也利于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六)、智慧闯关,达标测试

课件出示达标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检测本节课学习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知识练习,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这三个方面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篇五: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评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侯显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有幸聆听了韩邦丽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收获很多,启发很大。韩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创造一、三、五高校课堂设计教学。整节课流畅自如,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这是韩老师长期以来积极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结果。因此,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韩老师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整节课亮点闪烁:现在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体现了三个“凡是”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力求做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由教师包办;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由教师说出。这三个凡是贯穿了全堂课

教学的始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准确把握目标,体现新课标理念

本课有3个教学目标:(课件出示)

⑴通过有序观察、实践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了解各部分名称,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⑵通过比较观察,总结认识长方体长、宽、高。

⑶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空间观念。韩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给出学生要探究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比较、思考、讨论、整合,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小组代表回报,最后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有效地合作学习,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关系。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归纳总结”的数学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又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3个教学目标。彰显了“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在教学中,韩老师是按照:整体感知---初步认识——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顺序进行教学的。例如:

⑴.整体感知: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认识,在让每个学生从学具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一看,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一个外观上的认识。

⑵初步认识,通过触摸、观察,交流达到认识其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 ⑶深入理解:让学生同桌共同探讨正方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探究正方体的方法自主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并及时利用多媒体演示进行点拨,帮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等,棱按长、宽、高可分为三组,每组的四条棱相等。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⑷.熟练掌握: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比较,归纳出这两个立体图形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环节紧凑,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过渡自然。后两个环节看书质疑和全课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归纳。使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尤为突出。

4、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时间、素材,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直观的认识更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李老师一方面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 如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材料,另一方面整节课从头至尾都在动: 猜特征——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

而且实现了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每个人身体多种感官的互动: 手在动(摆、折、量??)、脑在动(每做一项活动都要思考:该怎么做、怎么说)、口在动(小组讨论,使学生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 才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使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5、注重培养学习方法

本课中,教师积极倡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就是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数据、证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过程,这一点在本课中比较突出如: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正方体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一步步推进。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6、师生融洽。

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韩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并且每次鼓励都另有千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韩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整体感知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一点决定了预设与生成将存在一定的差距,下面我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今天韩老师在引导学生验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首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自主验证。我认为这个环节可以适当调整,可以以提纲的形式先引导学生验证猜想,验证后再上升为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更为开放,创新思维会得以更好的培的养。 2、在引导观察长方体到正方体的演变后,我认为老师可以把握时机让学生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韩老师的课成功的地方还很多,下去以后我还将认真去回味,评析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评委、各位老师、特别是小韩老师加以指正

扇形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

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画着56°、87°、100°角的纸各一张,圆规、直尺、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环形花坛的外圆半径是5米,内圆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教师把事先准备的画着三个角的纸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量出这三个角的大小并表示出来. 二、新课 1.认识弧. 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实线画a、b两点间的部分. 教师:请同学观察一下,这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画出来的?接着指出: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如下

左图).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画一个虚线圆,再画一段弧,并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弧. 2.认识扇形. 教师可在上面左图的基础上,用彩色粉笔画出半径oa、ob和弧ab(如上右图).指出: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并用彩色笔把扇形部分涂上色.强调涂色部分就是扇形.让学生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并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扇形. 教师:我们看到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条弧围成的,谁能说一说扇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而扇形中有一条不是线段而是弧,这条弧是圆的一部分. 3.认识圆心角. 教师在上面右图的基础上标出∠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使学生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如下图),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心角. 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150°、20°、30°、40°的扇形,让学生比较这些扇形的大小.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

课题:扇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会使用工具画扇形,会求扇形的面积。 3、利用所学的扇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教学难点: 扇形知识的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张纸上画好一个圆、生活中的扇环、学具: 纸圆片、折叠扇、剪刀、生活中的扇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们,今天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 (课件出示扇贝、扇形藻、折扇图形) 2、看,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对,这些物体的名称里都有一个“扇”字,那么什么是扇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扇形的世界,一起来研究有关扇形的知识。 4、板书课题:扇形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弧、扇形和圆心角的概念。 1、关于扇形,你想学习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3、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得非常好。扇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老师把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下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结合数学书75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有关扇形的知识。 4、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1)什么是弧?弧怎样表示?请用彩色笔在图中描出一条弧。(2)什么叫扇形?请为图中的扇形涂色。 (3)什么叫圆心角?请在扇形上标注出圆心角。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4、一组同学汇报。 学生汇报弧:图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教师在黑板上张贴的圆上找到一条弧并涂色,请大家也来指指出自己图形上面的弧) 教师补充: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学生汇报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教师将黑板上张贴的扇形涂色,请大家指指扇形给同桌看)再找同学说说什么是扇形?追问:如果把涂色的扇形剪下来,那么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引导学生争论得出结论剩下的部分也是扇形。

《扇形的认识》教案板书设计

《扇形的认识》教案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扇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祖国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扇子、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都分别叫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习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和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3)尝试画弧。 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弧。 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2.认识扇形。 (1)演示先出现彩色的OA、O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OA、半径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扇形的概念。 师指图:这块涂有颜色的图形就是扇形。 师:根据刚才的演示和讲解,大家能说说什么叫扇形吗? (生回答后,师小结)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说课讲解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下) 授课时间:62课时 课程设计: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数学课程标准》中该课程相关的要求有: (1)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4)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7)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9)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0)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11)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13)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14)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15)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16)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17)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8)* 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19)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0)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2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22)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3)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4)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25)会写出矩形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 (26)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27)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28)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29)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人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扇形的认识》第75~76页 学习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理解和建立扇形的概念,了解 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认识弧、圆心角,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3、在自学、互学、群学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扇形。 学习难点:能在圆中画出扇形,认识扇环,求出特殊圆心角的扇形面积。 学具准备: 学案纸扇形图片圆规量角器 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预习自学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复习铺垫和第二部分新知探究。然后再通过同桌互学、小组群学、小展示、大展示、小组补充互评、教师评价点拨等学习方式,利用圆形图折、剪、画,认识弧、圆心角,建立扇形概念。从生活实例到数学模型,在不同图形对比中进一步巩固对圆心角和扇形的认识。明确圆心角和对应弧的关系,能在园中画出扇形。能求出圆心角是90度和180度等特殊扇形的面积。再探究拓展认识扇环,会求特殊扇环的面积。 导学过程: 一、旧知提取复习铺垫(课前完成) 1.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环形花坛的外圆半径是5米,内圆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先画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再剪出1/4圆(把1/4圆和剩下的3/4圆纸片都带来) 设计意图: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它的大小是由半径和圆心角决定的,从已知圆的周长到求出圆的面积,是对前面知识的整理,也是为新知弧的认识和圆心角知识做铺垫。圆环问题扇形,

这两个扇形的对比更能帮助同学们认识扇形学习新课知识,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知学习难度。 【评析:】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课前完成) (一)认识扇形 1、预习书本第75页,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像扇形? 2、预习书本第75页,用红笔画出弧AB,用角符号标出圆心角AOB 3、什么叫扇形? 4、画一画:请在下面圆中分别画出一个圆心角是90度的扇形并涂上阴影,思考空白部分是扇形吗? 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5、认识半圆和1/4圆圆心角的度数 6、找出自己剪出来的两个图形的圆心角分别是多少?(同桌互学)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案的新知探究环节,既要体现知识问题化,又要体现问题层次化。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扇形的认识》教案

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扇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以往扇形是圆后面的一个课外选学内容,教学参考书中没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但是在《统计与概率》部 分涉及到的扇形统计图,考虑到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需要,在学习圆的基础上,增加了认识扇形。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掌握的要求不高,所以本节课上让学生借助圆形,直观的认识扇形,理解圆心角,感受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体会扇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喜欢数学。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强, 基本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获取新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能够主动的参与学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能够通过观察、 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还有个别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能自觉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需要老师的跟进和关注。本节课的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高,以动手操作认识图形,感受图形为主,所以重点关注后进生,让他们认可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数学。 【设计思路】 借助圆形扇子让学生初步感知扇形,了解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借助圆,几何直观的然是圆心角、弧,从而得到扇形的数学含义——感受扇形是有大小的, 并且发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了解特殊的扇形(1 圆弧和半圆弧的4 扇形)的圆心角——在生活中的物体中找出扇形,在大屏幕上指一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根据教学需要,简单的介绍扇形的面积。【设计理念】 扇形是教材改版以后新增加的内容,原来是在圆的这个单元后面作为课外知识简 单介绍的,所以对于扇形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要求不高。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指一指,图一图,画一画充分了解扇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体 现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扇形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总结得到扇形的特征,通过转一转、量一量完成探究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扇形与圆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扇形统计图评课稿

评课稿 太白小学数学组成员:梁胜12月9日上午,我校全体数学组成员在多媒体教室听了邓林老师执教的教研课,课题是小学数学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扇形统计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本节课是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的深化。本节内容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阶段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邓林老师主要分三个片段进行教学: 片段一:回忆一下,我们已学过了哪些统计图?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变化情况 片段二:引入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首先出示调查数据:六(1)班参加体育运动项目统计表。教师根据学生的统计数据。如果把表内数据用统计图来表示,你会选择什么统计图?学回答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图上找找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计算需要的百分数。如果有一种统计图能直接得出这些百分数就好了。 今天学习的知识,就是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的,这就是扇形统计图。 评析:老师先从统计表引出条形统计图,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再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能否直接看出某个项目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学生感觉不能直接看出,但能通过计算得出。如果有一种统计图能直接看出这些百分数就好了,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 老师这样的设计,以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样的顺序教学,既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要引出扇

第一课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教案

第一课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教学重点: 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情境图,师生谈话,现场调查:平时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六(一)同学喜欢项目的统计表, 喜欢的项目 乒 乓球 足 球 跳 绳 踢 毽 其 他 人数12 8 5 6 9 2、提出问题: (1)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 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多少吗?学生独立计算出百分比,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项目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12 8 5 6 9 百分比

(3)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表示人数、百分比的条形统计图,讨论后留下表示 百分比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百分数加起来是多少?能否有一种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各部份占总体百分比的关系呢?这样的统计图用什么图来表示比较恰当? 4、完善扇形统计图。 5、经历扇形统计图生成过程。 6、观察扇形统计图并思考: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97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 3、4题 四、整理归纳,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3、4题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例1.六(一)同学喜欢项目的统计表 项目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12 8 5 6 9 百分比

圆柱的体积教案-说课稿评课稿2008-2009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 1.什么是体积?(指名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归纳到底面积乘高上来) 3.圆的面积怎样计算? 4. 圆是把圆面积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的。的面积是怎样推倒得来的? 活动二:经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得出公式。 1.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把圆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进行计算的,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 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启发学生思考。 2.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16等分),然后把圆柱沿高切开,可能会拼成怎样的图形?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思考: 1)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实验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讨论后,整理出来,再进行汇报。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近似长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根据圆面积的推导公式进行猜想:说说你猜想的结果。 如果把圆柱体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拼成的长方体的形状怎么样? 生;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2.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分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在推导过程中,长方体的底面积就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圆 第7课时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扇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难点: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此板块分课型,有些课型可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情景导入】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新知探究】 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知道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教师结合抽象出的扇

形,介绍圆心角的概念,并在圆上标出。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些扇形,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扇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得: 1、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2、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 3、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了解了扇形和圆的关系。 【随堂练习】 1、找出上图中的扇形。 2、下列哪个图形是圆心角?为什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的认识》精品教案

《扇形的认识》精品教案 课题扇形的认识单元六学科数学年级五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 主意识。 能力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目标1.理解弧、圆心角、扇形等概念。 2.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难点知道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师:(出示图形)这些物体,你还认识吗? 答案:扇贝扇形藻折扇 追问: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 书课题:扇形的认识) 学生口答。从生活中熟悉 的事物中导入, 直观形象,从而 激发学生主动学 习的热情,产生 探索新知的欲 望。 讲授新课一、教学例3. 1.师:观察各圆中的涂色部分,说说它们的共 同特点。 答案:生1:它们都是由圆的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围成的。 生2:它们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上面各圆中的涂色部分都是扇形。由圆的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学生思考后口 答。先出示大小相等 的三个圆,再依 次出示每个圆中 的涂色部分,然 后要求学生在认

上图中 A、B两点之间的曲线是弧,它是圆的 一部分。读作:“弧AB” 像图中∠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1.想想看,下面两个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扇形 吗? 顶点是圆心,两条直边又是半径,所以它们是 扇形。 2.下面图形中的角是圆心角吗? 不是,角的顶点不在圆心。 是,符合圆心角的定义,角的顶点在圆心。 思考: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圆为弧的扇形呢? 学生自学后, 再在小组内讨 论。 学生用圆规画 圆。 学生可手指上 面几个扇形中 的圆心角以及 与圆心角相对 的弧。 学生讨论“同 一个圆中,扇 形的大小与什 么有关?”这 一问题。 真观察的基础 上,说说这些涂 色部分的共同特 点。 介绍“弧”和“圆 心角”的含义之 后,可以要求学 生依次指上面几 个扇形中的圆心 角以及与圆心角 相对的弧。 讨论时,要注意 充分运用直观手 段启发学生思 考。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扇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扇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扇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P88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扇形,知道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圆里扇形的

大小与圆心角有关。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设计: 第课时月日第周星期总课时 教学流程复备栏 一、复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圆有哪些特征? 2、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二、导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认识扇形 认真观察例3的3个圆中的图形,说说每个圆中涂色部分的共同特点。 提问:每个图色部分都由几条线围成的?围成每个图色部分的三条线各有什么特点?每个图色部分都有几个角?这些叫 的顶点都处于什么位置?

(2).展示、汇报、交流。 (3)认识弧和圆心角 依次指一指上面几个扇形中的圆心角以及与圆心角相对的弧。 ⑴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圆心角和弧。 ⑵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指一指哪儿是圆心角,哪儿是弧。 2.小组讨论: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演示,学生回答。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联系对扇形的已有认识进行判断。启发学生认识到:半圆可以看做特殊的扇形,它的圆心角是180度。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重点认识:图中的绿色部分也是扇形,不过他的圆心角已经超过了180度。

六年级数学扇形的认识详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75页扇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知道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有关。 2、在学习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及画扇形。 四、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圆、圆规、三角尺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 (1)扇子问:是什么? 风筝、银杏叶、盘子依次出现问:它们的形状和这把扇子的形状怎么样?学生:它们相似。 对,它们的形状相似,不能说一样。 图片玉石、橘子问:它们像什么呢?生:扇子。

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扇形。 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像扇形这样的物体吗?请你说一说生活中的扇形是什么样呢?生:贝壳。。。 请同学们用手划一划,你在生活中见到的扇形长什么样子? 想一想扇形都有什么呢? 生:有一条弯弯的线和一个尖尖的角。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扇形。 谁能把你比划的扇形画在黑板上。(学生活动)画得怎么样,是扇形吗?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扇形,是美术课中的扇形,我们数学课本中的扇形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学课本里是怎样定义扇形的? 板书:扇形的认识 (二)、新知学习 1、自学课本75页,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是弧? (2)什么是扇形? (3)什么是圆心角? (4)扇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学生齐读题目,再自学。教师贴圆) 2、知识探究 (1)什么是弧?生: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的认识》听课体会

《扇形的认识》听课体会 鸭园中心校刘艳芬 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对于学生而言,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位老师联系游戏----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老师首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然后让学生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为课堂学习做准备。接着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工具来画扇形。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进而促进其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第二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在这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很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之《扇形统计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材处理,几个方面对我的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教材中《数据处理》安排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各册教材中。在第一学段(一至三年级)中,学生将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在第二学段(四至六年级)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在第二学段主要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主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图的优劣,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2)在决策与形成猜想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条形统计图和百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这些图形。 四、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对各种统计图的优劣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我在本节课中,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中,我从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如创设情境时利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课间活动导入新课,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4、运用探究法。探究的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5、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教学手段

扇形的认识教学实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扇形的认识》教学实录 滨江小学校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扇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祖国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扇子、圆形纸片。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好不好,课件出示,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夏季常用生活用品)学生猜,教师出示一把折扇。 师:那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外形像老师这把扇子。 生1:我们家的扇子。 生2:银杏叶。 师: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不错。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都分别叫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

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师:看到扇形,你想知道扇形的什么呢? 生1:扇形跟圆有关系吗? 生2:扇形怎么画? 生3: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师;真是爱动筋和孩子。 二、自学教材 师:现在老师你们说的问题整理了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自学,然后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交流每一个问题。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弧。 抽生说什么什么是弧,怎么读? 生:在圆上两条半径,标上字母AB,AB之间的那段长度叫做弧。 学生上黑板指给大家看。 教师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 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习弧的概念。 (3)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和B, 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4)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5)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的认识》精品教案

扇形的认识》精品教案

学生自学后,真观察的基础 再在小组内讨上,说说这些涂 论。色部分的共同特图中A、B 两点之间的曲线是弧,它是圆的 部分。读作:“弧AB” 像图中∠ 1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1. 想想看,下面两个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扇形学生用圆规画 介绍“弧”和“圆 心角”的含义之顶点是圆心,两条直边又是半径,所以它们是学生可手指上后,可以要求学扇形。面几个扇形中生依次指上面几 的圆心角以及个扇形中的圆心2. 下面图形中的角是圆心角吗? 与圆心角相对角以及与圆心角 的弧。相对的弧。 学生讨论“同 一个圆中,扇 不是,角的顶点不在圆心。 是,符合圆心角的定义,角的顶点在圆心。 思考: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形的大小与什 么有关?”这讨论时,要注意 一问题。充分运用直观手 段启发学生思 考。 以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圆为弧的扇形呢?

答案:平角1800直角900 思考:扇形的定义中有哪些要素?它的大小与什么有 关系? 答案:一条弧 扇形两条半径 一个圆心角 ⑤动手操作,小组讨论: ①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②是不是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③是不是半径越长,扇形越大?答案:①扇形的大 小与圆心角、半径有关。 ② 左边图消失后,出现和右边大小一样的圆) 半径相等时,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上面的图在学生回答后,出现下面的图。) 圆心角相等时,半径越长,扇形越大。 让学生观察在 不同圆内扇形的 面积由圆心角和 半径决

答案:是扇形不是扇形,因为角的顶点不在圆心。不是扇形,因为角的顶点不在圆心。是扇形,半圆可以看作特殊的扇形。 2.一个圆被分成了三部分(如下图)。你能比较这 三个扇形的大小吗? 答案:绿色部分也是扇形,它的圆心角已经超过 1800。 3.在钟面上分别表示分针从12 起,走5 分钟、15 分钟和30 分钟所经过的部分。 答案: 3009001800 1.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学生独立完 成。 学生量角。 学生独立完 成。 让学生通过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对扇形知识 的认识。 师:请欣赏在同一个圆内,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的演 示。 1. 下面各圆中的涂色部分,哪些是扇形?为什么? 课堂练习 拓展练习

六年级统计评课稿

镇级教研评课稿 上午三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后两节课,都是从解决问题出发,紧扣了 这次数学教研专题。我觉得上午的课有以下共同点: 一、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方法。 如段佳老师的《分数与除法》,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利用3个小圆片平均分成,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3个块就是3133块,而3块的相当于1块的,也就是块。 444414 像周凌鹤老师的《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通过三个典型的已知半径 和高,直径和高,底面周长和高这样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并小结出了求圆柱的 表面积的一般方法,教会了学生思考问题。 再如庄芷荻老师的《统计》,一句“你会看统计图吗?”,点燃起学生想尝试看图的欲望, 接着出示三城市男青年平均身高统计图,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 道的?学生自然会告诉你,他是从哪里看到的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标题、横轴、纵 轴所表示的内容,总结也看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先看标题,再看横轴,后看纵轴。 我们知道,内隐的思维过程需要外显的语言传递,在这一过程中,正好让学生在合作交 流中,学会了表达。 二、扎实了“四能”。 四能指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 们的教学往往重视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比如拿到一道题目,首先让 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然后再去解决问题,但周老师在教学例4(厨师帽)时,先 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在取近似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所以不得不分析按实际情况需要用 进一法取近似值。 所以在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老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然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有时对课堂生成的资源挖掘得不够,比如庄芷荻老师的《统计》, 在第一个环节,当问到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一共需要订制哪几种校服?学生的回答是:可以 先量最矮的,再量最高的,这样就可以知道我们班一共需要订制哪几种校服,可能教师原先 预设的答案是:可以制成统计表。当动态生成的资源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有点着急, 以致于过早出示统计的学生身高,甚至都忘了交待学生填表。其实教师可以接着追问:那除 了量最矮的和最高的,还有什么方法?一句话,轻轻带过,很自然地引回到学生填表这个环 节来。篇二: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评课稿—— 对“图形与变换”一课教学的评议 听了杨邓国老师“图形与变换”一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与老师们交流一下,仅供 参考。 一、优点: 第一,教师教态大方、自然; 第二,课堂思路清晰,教学环节齐全。 第三,注意启发引导。 二、问题: 第一,课堂教学中新课改理念较差,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活动少; 第二,学生训练单纯,练习内容少,体现不出因材施教的原则,优中差同样练习。 第三,教师精神面貌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几点建议: 1、多研究研究教材,尽量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渗透新课改思想,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该让学生说的要让学生多说,该让学生讨论的要

《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扇形教学设计 逸夫中学张慧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2.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3.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难点: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会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的大小和半径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以抢答的形式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快速度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填空: 1.连接圆心和任意一点到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 2.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直径。 3.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二、新课引入: 让学生在投影的圆中找出半径以及直径,并将圆的一部分遮住,让学生观察这个形状合适吗图形类似,进而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引出今天的课题:扇形。(板书课题) (一)自主学习(限时5分钟) 自学教材第64页。 要求:自学过程中找出 (1)什么是弧? (2)什么是扇形? (3)什么是圆心角? 学生分组汇报自学结果。

(二)新知讲解 (1)弧的定义、扇形的定义(结合图形讲解) (2)练习一,找出图中的扇形,对于不是扇形的说明原因。 (3)圆心角的定义(结合图形讲解,着重强调圆心角的组成,以及圆心角度数的范围) (4)练习二,找出图中是扇形圆心角的。 (5)思考,找出展示的图片中图形的顶点和圆心角。(规则图形可以直接找出,不规则的可以通过延长半径进行寻找) (三)小组探究 (1)活动一:分小组进行动手操作在同一个圆中剪下两个大小不同的扇形,并讨论研究: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2)活动二:小组继续动手操作,在不同的圆中剪下的圆心角相同的两个扇形,讨论研究,在不同的圆中,当圆心角一定的时候,扇形的大小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四)小组讨论: (1)问题一: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3)问题二: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多少? 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多少? (五)小结交流: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六)随堂小测: 趣味答题: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增大难度,由学生自行选择习题的难度,加以解决。 (七)拓展延伸: 教科书65页第4题,求扇环的面积。 (八)作业布置

评课

评课 一、试讲评议会上指导老师与同组实习生的意见、建议和自己的改进措施 1、试讲《咬文嚼字》两课时 指导老师建议:分为两课时,在备课的过程中写一份详案,把每一张课件的连接词都提前想好,最好做到课上讲的每一句话都提前想好写好 同组实习生意见:上课说话声音应当大一点 改进措施:鉴于自己的嗓子发声不是很大,后面同学可能不是听得很清楚,借了指导老师的扬声器,上课效果可能会好一点。因为第一次真正上台讲课,所以可能之前想好的一些连接词会忘记,所以有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打印了一份详案,其中包括自己上课的课件、各个课件之间的连接词,以防上课过程中忘记。 2、试讲《老王》两课时 指导老师意见:设置问题方面应更具体一些,不要宽而范。向学生提问时,提问方式或者说问的问题设置的一定要恰当,尤其是自己的语言组织一定要规范,例如:问学生文中老王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或者说是怎样的一个人,而不能说同学们,老王是怎样的,你觉得他好吗?这样的提问方式是不规范的 同组实习生意见:在分析老王形象时,应该多设置一些递进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说 改进措施:有把详案结合指导老师和同组其他实习生的意见,重

新写了一份,包括其中设置的一些问题,有注意用语的规范。重写完后,再拿给指导老师看,并请指导老师给出意见。 3、试讲《美美与共》一课时 指导老师意见:《美美与共》本身就是语言比较简练,严谨。所以在学完课文后,可以稍微带领学生分析一下本文的语言特点。其次着力解决为什么要美美与共、如何做到美美与共、怎么才能和而不同这三个问题。 同组实习生意见:因本文可能较枯燥,所以可以设置一些较为开放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讨论,或者播放一些“不和不同”的视频,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调动课堂气氛 改进措施: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就带领学生分析文本语言特点,最后再统一总结一下。课前播放美国侵略伊拉克的视频,来引入课堂。在讲到如何做到“美美与共”时,设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对于星巴克开在灵隐寺,大家有什么看法?这也算是美美与共的一种表现方式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调动课堂气氛。 4、试讲《罗密欧与朱丽叶》两课时 指导老师意见:因为是涉及爱情的话题,所以在引导方面应注重方式。体会人物情感时,可以让学生自行朗读两个主人公的台词。在上课之前,应当交代学生提前预习,并且可以设置一些通过快速阅读可以找到答案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上课过程中,可以就男女主人公的情态、语言来提问学生,从中体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