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1262653.html,

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作者:李瑞琪

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9期

摘要: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自己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篇,深刻反映了大唐帝国由盛而衰时期的各种矛盾、动乱、黑暗和腐朽,忠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从而展示了他那种坚忍不拔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在此,只是针对他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写的诗篇略作评述,从中我们可以略窥到他那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倾向,探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儒家精神。

关键词:中学语文;杜甫诗歌;儒家精神

一、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字子美,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很深。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之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杜甫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与壮游期、困居长安十年、陷身安史叛军和奔赴凤翔以及漂泊西南这四个时期。本人在此探讨的主要是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对待官军和叛军的态度,以及从中表现出来的对于人民的态度。

二、相关史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奔蜀,长安被叛军攻破。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即唐肃宗。这是大唐帝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下大乱,人民茹苦的剧变时代。变乱发生时,杜甫正在奉先,随即经白水向陕北流亡,将家眷安置在鄜州羌村。杜甫听到肃宗新立的消息,他即奔赴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虏解至长安。至德二年四月,杜甫从长安逃出谒见肃宗与凤翔,官拜左拾遗。不久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闰八月放还鄜州省家。这年两京收复,十一月杜甫扈从换京。乾元元年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年岁末由华州望洛阳理事,遇上相州会战、九节度兵溃。乾元二年春,又折回华州。这一时期的作品凝聚着作者和广大人民的血泪,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的统一,也是杜诗现实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三、杜甫诗歌儒家精神之体现

从杜甫经历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对于官军的态度是复杂的。对和安史叛军作战时的失败有“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味道,诗人对他们的为国奋战是大加赞扬的,对他们的无辜遭遇是深表同情的,但对他们仗势欺人和蛮横无理进行了无情的鞭策。他亲眼看到那些腰间溅满鲜血的叛军得胜归来,在长安酒肆里纵饮狂歌的疯狂样子,以及长安人民愁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