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总规编制要领

一、规划准备

(一)基础资料收集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收集齐备的有关城市和区域的勘察、测量、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现状和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资料数据必须统一基期,尽量采用最新年份。

1、市域资料及城市相邻地区的有关资料

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历史沿革、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人口社会、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区域规划等。统计年鉴(最好要有连续十年的)。

2、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资料

包括历版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质和地震资料、历史沿革、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与用地评价、住房、工业、交通道路、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历史文化遗产、综合防灾、公共服务设施等。

(二)对原有规划的评估

1、评估内容:

(1)对外部发展条件变化的评估:重点评估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重大工程建设、资源环境等外部重大因素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2)对城市规划目标实施的评估:分析目标实施中的偏差和原因。

(3)主要评估内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人均城市建设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道路网密度、环境质量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城镇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以及教育、文化和体育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各种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用地地均产出效益、以及万元产值水耗与能耗等资源利用控制指标。

(4)强制性内容实施的评估:主要评估规划区范围、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量、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

减灾等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空间落实情况。

(5)规划实施决策机制与保障机制的评估:主要是对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6)总体规划对下位规划指导的评估:重点对依据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强制性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7)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估:重点对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近期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适应性等进行评估。

(8)社会公众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意见:通过多种社会调查形式,广泛收集、汇总和分析相关企业、社会团体、广大市民公众等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2、评估成果:

评估成果将成为城市总体规划重新编制的主要内容报送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评估成果由主报告和附件组成。

(1)主报告应包括对城市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现行规划目标、强制性内容、规划实施决策机制和保障机制、近期规划实施等方面的概述,同时应提出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得失及成因分析;提出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当保持不变和需要修改的内容;明确城市总体规划重新制定的目标、技术思路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2)附件应包括规划信息公开情况、公众参与情况、公众提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规划纲要阶段成果要求

(一)文本内容

第一条确定规划期限,提出规划依据、编制重点和规划指导原则。

第二条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三条提出市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名城)等方面的保护目标和管制要求。

第四条提出市域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和城乡建设统筹规划策略。

第五条提出市域交通、能源、环境保护、水源、防灾、重点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策略和布局。

第六条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和控制要求,以及规划区空间结构布局。

第七条城市性质(区域定位与主要职能)、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

第八条提出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第九条住房及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和布局。

第十条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内容

第十一条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交通设施布局。

第十二条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体系发展目标与布局。

第十三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主要政策和措施。

(二)强制性内容

(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主要分布地区

(2)风景名胜区范围和保护要求

(3)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范围

(4)城市规划区范围

(5)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

(6)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

●建设用地主要发展方向;

●重要功能区范围;

●重要交通干道和市政基础设施走廊;

●重要生态隔离带和绿化开敞空间。

(7)综合交通

●道路网级配结构、面积率、红线宽度等总体指标;

●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网布局;

●主要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用地规模和布局;

●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等用地规模和布局;

●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用地规模和布局;

●货物流通中心、物流园区的功能、用地规模和布局。

(8)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的规模与结构;

●保障性居住用地控制标准及布局;

●保障性住房的交通、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要求。

(9)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地

●重要的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

共服务设施布局;

●各类绿地的规模和布局。

(10)市政基础设施

●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布局;

●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重要市政管线(电

力、燃气、输油、输水)走廊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垃圾处理设施布局。

(11)地下空间利用分类和规模

(1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

●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要求;

●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

(1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具体措施

(14)城市防灾减灾

●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

●抗震设防标准、主要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防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人防防护标准,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

●城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防治要求;

(15)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内容和发展规模;

●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16)强制性内容表达方式

●在文本中应以单独章节表达;

●在图纸中应有明显图例标识。

(三)图纸内容

1、市域图纸

(1)市域城乡建设现状图。标注行政区划、城镇分布、重要产业区、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分布;

(2)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标注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安全等各类管制要素和管控地区;

(3)市域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图。标注行政区划、城乡总体布局结构、城乡产业区分布、旅游、交通网络及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主要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及旅游区布局。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4)市域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城市规划区图纸

(1)城市规划区范围图。标注规划区界线;

(2)空间管制规划图。标注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界线;

(3)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图。标注城乡发展主要轴带、主要功能区片、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开敞空间等规划要素;

(4)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3、中心城区图纸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1/10000—1/25000,小城市可用1/5000。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

●按《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绘出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范围(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

●市、区级中心的位置;

●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历史城区范围;

●各类经济开发区的范围;

●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

●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2)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

●潜在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溶洞、泥石流、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及各种不良性特殊地基土等)空间分布、强度划分;

●活动性地下断裂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

●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

●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

●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包括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3)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图

●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

●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4)中心城区居住规划图

(5)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6)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8)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

(9)中心城区建设时序规划图

(10)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11)其他主要专业规划图(市政)

三、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一)规划成果

1、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2、规划图纸:用图象表达现状和规划设计内容,规划图纸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3、附件:包括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规划说明书和专项研究报告。专项

研究报告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特殊问题进行编制,可涉及区域、生态环境、产业经济、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交通、历史文化保护和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研究,其中“城市人口规模核定”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核定”为必需的专项研究报告。

4、电子文件:应包括文字与图纸电子信息。城市总体规划电子成果中的空间图形及其属性数据应能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管理系统,能够为规划管理提供支撑,为下位规划提供依据。

(二)文本内容

1、市域城乡建设统筹(城镇体系)规划

(1)区域发展条件,城乡发展目标;

(2)城镇化水平,市域人口分布,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3)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名城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空间管制原则和管理措施;

(4)城镇与乡村发展建设要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5)市域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

(6)市域交通、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综合防灾减灾、风景区以及其它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目标和布局;

(7)根据实际需要,可提出市域次区域划分及其发展指引。

2、城市规划区规划

(1)城市规划区范围;

(2)城市性质(城市区域定位与主要职能);

(3)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空间划分与管制;

(4)规划区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

(5)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及土地利用控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控制要求。

(6)规划区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提出城乡功能区结构布局,并注重与远景发展相结合;提出中心城区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和边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和控制要求。

(7)规划区交通、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综合防灾、风景区以及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8)根据实际需要,可提出镇和乡规划指引。确定镇、乡空间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提出城区带动镇、乡发展的策略与措施;提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发服务统筹建设策略与措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9)根据实际需要,可提出其他地区规划指引。对除中心城区、镇、乡村建设用地以外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独立工矿区等需要规划控制的地区,提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相关规模;明确规划保护与控制要求。

3、中心城区规划

(1)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2)各级公共中心的位置和规模,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住房需求预测,住房分类发展目标与建设标准,居住用地供应规模与住房供应规模,各类住房的空间布局,重点确定保障性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与居住相关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控制要求,控制和引导城市住房建设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4)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划定次干道以上道路控制范围(红线);

(5)工业用地与仓储物流布局,提出各类工业布局原则,确定工业用地规模。提出仓储用地布局原则,确定用地规模;

(6)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7)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范围、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8)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9)市政基础设施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

(10)综合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

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布局;

(11)旧区范围,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旧区更新改造的规模;

(1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策略;

(13)空间发展建设时序。在规划期内,按5年一个时段划定四个发展阶段,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原则提出各阶段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和建设重点;重点确定城市近期的发展任务、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与保护措施;近期内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近期建设综合性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原则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

(14)提出分阶段规划实施的指标体系以及有关规划实施政策建议。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社会人文、资源和环境等指标;重点提出与规划实施保障密切相关的土地、产业、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等实施政策建议。

(三)图纸内容

1、市域图纸

(1)市域城乡建设现状图。标注行政区划、城镇分布、重要产业区、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分布;

(2)市域空间管控规划图。标注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安全等各类管制要素和管控地区;

(3)市域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规划图。标注行政区划、城乡总体布局结构、城乡产业区分布、旅游、交通网络及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主要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及旅游区布局。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4)市域分区指引规划图。分区范围、功能定位、次区域发展要求、重点发展地区、重点保护地区、重点协调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5)其它酌情增加的图纸;

(6)市域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城市规划区图纸

(1)城市规划区范围图。标注规划区界线;

(2)空间管制规划图。标注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界线;

(3)城乡空间结构总体布局规划图。标注城乡发展主要轴带、主要功能区片、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开敞空间等规划要素;

(4)镇、乡以及村庄规划指引图。示意性标注镇、乡以及村庄建设要求、对外交通联系道路和区域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位置;

(5)其他地区规划指引图。示意性标注规划控制范围、对外交通联系道路和区域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位置;

(6)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3、中心城区图纸

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1/10000—1/25000,小城市可用1/5000。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

(1)城市现状图

按《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绘出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范围(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

●商务中心区及市、区级中心的位置;

●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历史城区范围;

●各类经济开发区的范围;

●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

●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2)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

●潜在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溶洞、泥石流、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及

各种不良性特殊地基土等)空间分布、强度划分;

●活动性地下断裂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

●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

●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

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包括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

要求。

(3)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4)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图;

(5)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6)中心城区工业仓储规划图;

(7)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8)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9)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

(10)中心城区建设时序规划图;

(11)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12)其它酌情增加的图纸;

(13)各项专业规划图纸(市政)。

四、总体规划阶段各项专业规划要求

(该部分内容由工程部门的人员来完成,但规划人员要了解这部分的内容和要求,尤其是规划项目负责人更需掌握。)

(一)综合交通规划

1、主要内容

(1)综合交通发展趋势;

(2)交通发展目标与主要控制指标;

(3)交通发展战略与基本政策;

(4)中心城区道路网:道路网分级及各等级道路功能;道路网级配结构、密度、面积率等总体指标;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系统规划;分区支路网密度等指标;

(5)中心城区公交发展模式;公交的运量规模与运力配置;轨道网络规模

范围、轨道布局模式;分区公交线网密度、公交车辆标台指标、分区公交站点覆盖率、公交场站类型、布局原则、分区规模;

(6)中心城区停车泊位总规模及结构、分区停车泊位规模及结构;

(7)中心城区分区人行步道、过街设施规划原则、自行车与公交衔接,分区自行车道规划原则、明确大型步行区域;

(8)中心城区货运通道布局、货物流通中心、物流园区布局;

(9)中心城区交通系统与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10)铁路及站场的功能、铁路网的布局、客、货运站及编组站的位置、规模、等级;

(11)公路网目标、等级结构、等级标准等、国道、省道、市道、县道的布局、明确公路客、货运场站的选址、规模、等级;

(12)航道及港口的功能定位、确定港口的规模、位置、等级、疏港交通条件;

(13)确定机场的规模、选址、功能定位;提出机场与城市交通之间的交通模式、通道布局;

(14)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功能、布局、车辆段的选址、规模。

2、图纸内容

(1)交通系统现状图(市域交通、对外交通、中心城交通);

(2)干线公路网及公路主枢纽规划图;

(3)铁路及铁路枢纽规划图;

(4)航道及港口规划图;

(5)城际轨道规划图;

(6)市郊铁路线网规划图;

(7)中心城道路网络规划图;

(8)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概念布局图;

(9)中心城公共交通枢纽及场站规划图;

(10)中心城公共停车场规划图。

(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主要内容

(1)生态适宜性分区及保护策略;

(2)湿地生态系统规划;

(3)环境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规划。

2、图纸内容

(1)市域城乡建设适宜性分区图。标注适宜性分区;

(2)规划区环境保护规划图。标明规划环境标准和环境分区质量要求;

(3)规划区水源保护规划图。标明主要水源点的位置、范围和要求;

(4)规划区河湖水系规划图。标明河湖水系的分布、整治和保护措施。

(三)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规划

1、主要内容

(1)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

(2)历史地段的保护和整治;

(3)历史城区的保护和发展;

(4)与城市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的保护;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

2、图纸内容

(1)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图。注明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名称、位置、范围;

(2)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规划图。图中标绘各类保护控制区域,包括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名称、位置、保护控制范围、保护措施示意;

(3)重点保护区域保护规划图。在绘有现状建筑和地形地物的底图上,标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下埋藏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标注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的具体范围;

(4)近期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实施规划图。标绘近期规划实施修整项目的位置、范围和保护措施示意。

(四)水资源规划

1、主要内容

(1)用水指标和需水量预测,包括生活、工业、农业及生态环境需水量预

测;

(2)可用水资源预测,包括地表、地下及其它可用的水资源预测;

(3)水资源规划,包括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配置措施、水源地选择、水源地防护措施、节约用水;

(4)重大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规划,包括水库、输水干线等。

2、图纸内容

(1)水源地、加压泵站、调蓄水池等规模和规划位置;

(2)输水干管走廊、布局;

(3)水源地防护范围。

(五)供水规划

1、主要内容

(1)用水指标、需水量预测;

(2)多水源联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布局系统和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源地选择、水源地防护措施;

(3)供水规模,水厂水源,水厂布局、取水方式、取水位置和用地、水厂和调蓄设施及输水泵站和取水设施规模和占地;

(4)管网规划布局要点、供配水管道布置规划。

2、图纸内容

(1)水源地、加压泵站、供水厂、高位水池、调蓄水池等规模和规划位置;

(2)输水干管走廊和供配水管道布局。

(六)雨水排除与利用规划

1、主要内容

(1)规划雨水管道设计标准:暴雨强度公式、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

(2)雨水排除系统:排水体制和排水方式、雨水系统布局、雨水管道出口与河湖衔接关系;

(3)雨水管道规划:雨水泵站和调蓄设施的规模、布局和用地、雨水干线管道布置规划;

(4)雨洪利用:规划要点和设施布局、占地。

2、图纸内容

(1)排水分区界线,汇水总面积,规划排放总量;

(2)排水管渠干线位置、走向、出口位置;

(3)排水泵站、调蓄设施和其它排水构筑物规模、位置、占地。

(七)污水排除与处理规划

1、主要内容

(1)污水量及污水管道设计标准:污水量预测、污水管道规划设计标准;

(2)污水处理厂规划:污水处理厂布局、水厂水质处理标准、各污水厂规模、处理系数和用地、污泥处置场及污水泵站等设施规模和占地;污水处理厂防护控制范围要求;

(3)污水管道规划:管网规划要点、污水干线管道布置规划。

2、图纸内容

(1)污水处理厂位置、用地范围;

(2)污水排水分区界线,汇水总面积;

(3)污水管道干线位置、走向。

(八)再生水利用规划

1、主要内容

(1)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应为强制性内容;

(2)再生水利用指标、再生水需水量预测;

(3)再生水水源、再生水水厂布局规划、再生水厂水质标准,水厂、调蓄水池及输水泵站规模和占地;

(4)管网规划布局要点、再生水管道布置规划。

2、图纸内容

(1)再生水源水厂、加压泵站、高位水池、调蓄水池等规模和规划位置;

(2)再生水供配水管道布局。

(九)能源规划

1、主要内容

(1)能源需求总量;

(2)各种能源供应:煤炭、天然气、油品、电力(调入电力)、其它能源(含可再生能源),能源平衡方案(分品种);

(3)能源结构调整、设施能力建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4)节能重点领域、节能重点项目、节能政策措施。

2、图纸内容

(1)重要能源供应工程(干线和重要设施)规划布局;

(2)能源存储设施规划布局。

(十)供电规划

1、主要内容

(1)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分区负荷密度预测;

(2)本地电源布局、规模。外部电源的供应能力、交接点及电压等级;

(3)变电站布局、占地以及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敷设方式及布局、各类高压电力线路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

2、图纸内容

(1)供电电源位置、供电能力;

(2)变电站位置、名称、容量、电压等级;

(3)供电线路走向、电压等级、敷设方式;

(4)高压走廊用地范围、电压等级。

(十一)供热规划

1、主要内容

(1)建筑综合耗热指标,分区热负荷计算;

(2)供热区域范围、布置热源(热电厂、集中供热锅炉房)、热源布局(位置)、占地以及容量、热力网系统布局、管线敷设方式。

2、图纸内容

(1)供热热源位置、用地范围、供热能力;

(2)供热分区、热负荷;

(3)供热干管走向、敷设方式。

(十二)燃气规划

1、主要内容

(1)用气指标、燃气用气量预测;

(2)选择城市气源种类,确定气源结构。确定城市气源的数量、位置与规模,包括气源厂、门站、储配站等主要工程的规模、数量、用地及位置。外部气源的供应能力、交接压力;

(3)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管网系统布局;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局及建设规模,设施占地及防护要求;主要高压输气干线走向,安全防护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

2、图纸内容

(1)气源位置、供气能力、储气设备容量;

(2)输配干管走向、压力;

(3)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位置、占地和容量。

(十三)电信规划

1、主要内容

(1)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发展规模预测;

(2)通信网络结构、固定电话局数量及布局,移动电话局数量及布局、电信管网规划布局;

(3)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施业务量(用户)预测、有线电视局所的等级、数量、布局,有线广播电视管网布局;

(4)邮政服务要求和业务量预测、邮政设施布局规划:邮件处理中心、邮政支局、占地以及空间布局;

(5)无线发射塔、微波通道、卫星地面站等。

2、图纸内容

(1)通信设施(各类电信、邮政局所,邮件处理中心、卫星地面站、信源机房)分布;

(2)通信主干网规划布局。

(十四)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主要内容

(1)生活垃圾量指标、生活垃圾总量预测;

(2)垃圾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厂、焚烧(发电、供热)厂、生化处理厂、粪便处理厂)、转运站等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布局、规模、占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3)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布局及占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4)环卫运输车辆、船泊等机具的停放、修理场所及废物综合利用场所的规模、布局及占地;

(5)城市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作息点等设施的规划指标。

2、图纸内容

主要环卫设施的布局、用地范围、对周边的影响范围。

(十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主要内容

(1)综合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2)防洪、防潮、排涝标准;城市防洪安全布局;防洪(潮)排涝规划;

(3)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消防站及消防装备规划;消防通信规划;消防供水规划;消防通道规划;

(4)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建设规划;重点目标的防护;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5)地震地质环境;规划目标与原则;总体抗震要求;城市抗震安全布局规划;抗震规划;

(6)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和原则;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及措施。

2、图纸内容

(1)防洪、排涝工程的位置、范围、以及城市洪泛区、城市防洪保护区和蓄滞洪区范围;

(2)现状及规划各类消防设施(消防站、消防疏散通道、消防指挥中心等)的位置;

(3)民防公共安全教育设施或基地、民防警报设施、民防工程防灾利用设施、防空区(片)和城市疏散安置地域、普通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地区的范围、城市重要民用经济目标的位置和范围;

(4)地震台网、群测群防监测点、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一级疏散通道、二级疏散通道、应急物资集散地等位置;

(5)各类地质灾害易发区及重点防治区的范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1总则

2基础资料搜集 3保护规划 4规划文件和图纸 附录:名词解释 3

1总则 1.0.1为子贯彻执行部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统一我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深度,提高规 划成果的质量水平,便于技术管理,特制订本技术措施。 1.0.2 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本院承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 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参照本措施执行。 1.0.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称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 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主要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以下 称名城)保护的宏观控制原则和目标、保护内容和重点、 保护范围和措施。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要进行深 化,以避免建设对重点保护地段产生不利影响 1.0.4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和 重要标志物,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 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 和落实。 4

(2)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充分认识和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性 质、形态、文物分布等特点和价值,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目标、重点和要求,突出名城的历史环境特征。 (3)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 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进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 (4)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 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没。 (5)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它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 (6)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当前特别要注意 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要坚持以保护为主,采取保护、整治和进行必要的改造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力求避免大拆大建,以假代 5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范本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范本前言 202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之年,XX “十四五”项规划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迈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五年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为确保“十四五”各规划编制按照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根据《XXX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XXX组织专班,总结以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特此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编制“十四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落实XXX,深入践行XXX 坚持“XXXX再深化XXXX着眼“十四五”期间巩固提升XXXX成果、全面贯彻XXX理念、加快XXX特征,全面总结分析“十三五”XXX 经验,全面扩大XXX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统筹谋划“十四五”XXX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保障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X“十四五”X工作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

坚持全面谋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全面总结“十三五”XXX经验,深入分析研判“十四五”XXX面临的时代背景和总体形势,围绕XXXX成果,深化XXX,全面实施XXXX提升XXX重点领域,X 形成系列专项课题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十四五”XXX目标指标、基本思路和重大举措,形成《XXX“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宏观性和指导性,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度、差别化、可落地、易评估。 三、重点内容设置 立足XXX实际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以重大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我XX“十四五”规划拟从X个方面予以阐述。 四、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现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单位一把手或者企业法人 副组长:单位副手或者副总 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1个综合协调联络专班、N个专项规划编制专班。 1.综合协调联络专班。

中规院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中规院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1 总则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3 修建性详细规划 4 附则 附录:详细规划各阶段规划成果图图面深度比较 l 总则 l.0.1 为了使我院所编制的城市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程序规范化,加强编制工作的技术质量管理,特制定本措施。 1.0.2 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1.0.3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规划管理而编制的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近期建设或开发地区的各类用地进行详细划分,确定其使用性质、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确定规划区内部的市政公用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条件以及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的联系,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字串7 (2) 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导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项目和周围环境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主要确定各类建筑、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配置,并根据建筑和绿化的空间布局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各项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1.0.4 本技术措施的运用范围可以是整片的新区开发或旧区改建,也可以是单独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市中心或区中心、干道和道路两侧的沿街地段、城市广场、车站、游乐场、商业中心或步行街、工业区或综合区、校园、旅游渡假区以及大型的体育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等。 1.0.5 编制城市详细规划须遵循《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遵守有关城市规划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本措施如与上述要求有抵触时,应以国家规定为准。 1.0.6 编制城市详细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相协调,体现其意图,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历史、自然环境及现状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准确的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功能、经济、环境、景观等要素。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要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合理安排(以改善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 字串7 l.0.7 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要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和技术经济论证,要有群众参与(征询当地居民和单位的意见。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原则应以用地的控制和管理为重点,以实施总体规划的意图为目的,强化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衔接:编制工作要在具有完备的基础资料条件下进行。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形体环境,又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因素,选择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内容,运用控制的手段,确定城市或开发区未来的建设目标, 2.1 编制程序 2.1.1 组织负责编制该规划项目的工作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配备相关各专业技术人员。 2.1.2 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和核对现状图。

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程序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程序 一、项目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主持,可以委托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1、修编申请 当地人民政府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原审批机关)提出修编(调整)总体规划的申请及论证修编总体规划可行性的专题报告,在申请批复后方可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当地人民政府提出修编(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当组织专家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以报告形式随申请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做出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依据上位城镇体系规划,着眼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作为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基础。 2、修编申请批复 上一级人民政府(原审批机关)对当地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申请批复的红头文件是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工作进行的前提条件。 3、组织编制机关(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计划任务书 组织编制机关在申请批复后应制定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计划任务书,总体规划纲要经上级人民政府审查合格后,方可以委托、招标等方式确定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 二、资料收集与现状调研阶段 该阶段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指定当地规划行政部门配合规划编制单位完成基础资料收集、现场实地调研工作,规划主管部门主要任务为协调规划编制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料对接。 1、基础资料收集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指定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配合规划编制单位完成总体规划编制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 编制单位收集的基础资料涉及到当地政府下辖众多部门,需以政府名义进行协调、积极配合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2、现状调研 规划编制单位在前期资料收集基础上针对资料不足或需进行现场实地考察的部分组织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 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

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 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 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 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 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 区。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 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经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多为分区内的行政、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合肥市的规划将城市分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扩散,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确保景观优美和环境质量,随着市政、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十四五规划编制心得体会思路发言5

十四五规划编制心得体会思路发言5 突出“实”字,吸纳群众智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为民服务,把基层当成最好的课堂。 群众中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得民心,汲取群众智慧不能“走马观花”做样子,要真正进村入户“沉到底”,真正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与群众“接亲戚”,讲“百姓话”干“实在事”,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密切党群干群“鱼水之情”。只有群众对党信任,真心跟着党走,他们才会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出真招、献良谋,为“十四五”规划积极建言献策。 突出“急”字,围绕社会期盼。“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教育改革、住房制度、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热词的变化,见证着民生期待的变迁,但不变的依然是人们对社会保障改善的不断向往。 改革开放以来,一项项有温度的民生举措,一件件掷地有声的实事,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群众感受到身边

一点一滴可喜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要紧紧围绕人民所思所盼所想,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经济发展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目标融合、方向一致,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最大公约数。 突出“鲜”字,汲取基层经验。基层是源头活水,鲜活的经验在基层,丰富的营养在基层。在规划编制的通盘考量中,不仅要有高屋建瓴的站位,在登高望远中把握发展的大局大势,也要有民生立意的定位,多体察民情民意,更贴近百姓冷暖。 要把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经常走进群众的门坎,奔着问题去倾听群众声音,把心贴近人民,在群众中汲取营养,提炼经验,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善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获取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群众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突出“精”字,倾听专家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

中规院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中规院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1 2020年6月23日

中规院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1. 总则 2. 基础资料 3.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4. 城市总体规划 附录: 表 l、《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目录表》 表 2、《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各类指标统一使用单位》 2 2020年6月23日

1 总则 1.0.1 为统一我院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深度、程序, 保证成果质量, 便于技 术管理, 特制定本规定。 1.0.2 在执行国家观行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的前提下, 制定和执 行本规定。 1.0.3 本规定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以上级别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工 作。 1.0.4 本规定若与地方有关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工作深度要求不一致时, 能够本 规定为基 础, 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1.0.5 城市总体规划应在城市所在地区已有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市域规 支持、市域 城镇体系规划等指导下进行, 并与之相协调、相衔接。 1.0.6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应与所在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计划) 相衔接。 1.0.7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 收集分析基础资料; (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3)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2 基础资料 3 2020年6月23日

2.0.1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收集齐备有关城市和区域的勘察、测量、经济、社会、自然环 境、资源条件、历史、观状和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 并作分析。 2.0.2 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应包括: (1) 市、县、镇域基础资料; (2) 城市基础资料。 2.0.3 市、县、镇域基础资料应包括: (1) 市、县、镇域近期测绘的地形图: (2) 自然条件; (3) 资源状况; (4) 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状况; (5) 主要城镇状 4 2020年6月23日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成果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总体规划从内容上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四个组成部分。 2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总体规划编制从工作阶段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 (1)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 对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是整个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需要通过文献、访谈、现场勘探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的区 域、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环境等展开全面和细致的调研。 在收集与调研的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查是一项重要内容。要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数量和用地性质进行核查和分析,切 实掌握土地使用的真实状况和效益,分析人均用地水平、用地结构 和区域建设用地分配等资料。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全面和细 致的掌握,为提出合理、高效的土地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形成城市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城市现状图和一套完整的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2)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和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A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 首先要系统的回顾历版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技术内容,研究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好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特别是对现行 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遗留的问题要进行认 真的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前提 下,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B 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深入分析和总结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市现状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落实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保 障要素,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等前提出 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前瞻性的研究城 市的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科学合理的研究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 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为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2)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先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经过审查的纲要也是总体规划成果审批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a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 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b 城市中心区规划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城市总体纲要的成果要求 a 规划文本:规定性要求

十三五规划如何编制

这两年正好是“十二五”和“十三五”交接的时期,从国家、政府部门到企业都在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编制各种各样的规划,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也有科技发展规划、信息化规划。 我从1987年开始在冶金工业规划院工作,到现在是28年时间,一直在干规划这项工作。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各位交流一下产业规划编制的体系,编制方法、及其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一些改进和思考。今天的介绍也是对我们工作中经验和思考的一个总结,供大家参考。 通过分析我们过去规划的编制、执行和落实情况,不断完善、修订规划的编制方法和结构,体会什么样的规划才算是好的规划,并对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编制好一个规划谈谈自己的认识。 今天给大家的介绍分三个方面的容:一是介绍规划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二是规划的理念、容与编制过程;三是目前我们在做的“多规合一”偏向战略性质的规划。 一、规划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 1. 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在中国目前制度下,规划是实施国家宏观调控、宏观管理的工具之一,是制定计划的基础依据,是各产业与企业提出发展目标与路径的集合。有人会问,既然是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规划?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的独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甚至非洲的企业与政府部门也有自己的规划,很多部门都有自己一年一度甚至几年的战略规划,而且它的国家战略规划和部门的产业职能密切相关,甚至在措施上有强有力的预算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国家的产业规划的作用和功能,比我们现在很多部门编制的一些规划功能更强。 2. 首先要确定规划的对象。我们对规划的定义,是对规划对象未来发展变化状况,在时间上的谋划部署或者是一些具体的安排。在编规划的时候,确定规划对象,和经济体制是有比较大的关系。如果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体制,一般不会对那些竞争性的领域去编规划,因为那些领域完全是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既然是决定性的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摘要:本文以丽江市城市规划为例,分析评价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使用的规划设计,对其中有特点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丽江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一、引言 丽江市总体规划从分析丽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机遇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文献综述 丽江古城坐落在北半球雪山群中距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龙雪山脚下,东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卧于狮子山的怀抱,东南与开阔的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与其他古城讲究中轴对称不同,丽江古城的街道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街道大多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

境相得益彰[11]。 丽江市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李晖等基于地域特征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天、地、人三者互相感应,融为一体。周俭等认为反映这一思想的古代“风水”理论,讲究“取势、纳气”,是对自然界的山、川、路、岗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其所包含的潜在能量的利用这同现代的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不谋而合。丽江组团式发展的格局,使城市周边的大部分田园村落得以保存,并将其巧妙地组织到城市内部来,成为丽江城市景观系统和公共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4]。 在城市的规划之中,城市的规划以及建筑的建设都要与当地的特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杨重顺等以丽江古城的建设与规划为例,分析了丽江古镇内的建筑规划 ,并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伴随国内城市化与区域统筹管理的进程,当前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龙梅指出亟待采用现代空间规划理论来统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构建协调共享、综合互补的土地利用模式[17]。考虑到丽江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同在一个丽江坝范围内,本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增加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规划范围为丽江坝区约万平方公里,规划涉及丽江城区和玉龙县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的空间管制等内容。 杨丽辉等提出依据城市地域特征及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丽江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与定位,协调好慢行交通与城市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关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方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1 总则 2 基础资料搜集 3 保护规划 4 规划文件和图纸 附录:名词解释

1 总则 1.0.1 为子贯彻执行部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统一我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深度,提高规划 成果的质量水平,便于技术管理,特制订本技术措施。 1.0.2 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本院承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参照本措施执行。 1.0.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称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 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主要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以下称名 城)保护的宏观控制原则和目标、保护内容和重点、保护范 围和措施。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要进行深化,以避 免建设对重点保护地段产生不利影响 1.0.4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和重要 标志物,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 (2)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充分认识和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性质、 形态、文物分布等特点和价值,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目标、重点和要求,突出名城的历史环境特征。 (3)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 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 (4)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 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没。 (5)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风 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它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 (6)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当前特别要注意 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要坚持以保护为主,采取保护、整治和进行必要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

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 “十四五”时期(X~X年),是X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X县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准确研判未来一个时期X县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的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编制工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注重规划统筹衔接,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分析X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弱项和优势,准确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符合X发展实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目标导向。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从我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困难和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打好发展基础。 (二)坚持务实管用。在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目录进行严格遴选,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操作。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的内容要明确思路方向、重点任务、空间布局,既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三)坚持统筹协调。在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厘清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注重规划衔接,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 (四)坚持民主开放。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三、规划体系。(一)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县委、县政府对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是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发改局牵头,县级各有关部门、各镇全力配合、共同完成。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施,

中规院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中规院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1. 总则 2. 基础资料 3.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4. 城市总体规划 附录:表 l、《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目录表》 表 2、《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各类指标统一使用单位》

1 总则 1.0.1 为统一我院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深度、程序,保证成果质 量,便于技 术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1.0.2 在执行国家观行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的前提下, 制定和执 行本规定。 1.0.3 本规定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以上级别城市的总体规划编 制工作。 1.0.4 本规定若与地方有关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工作深度要求不一致时,可以 本规定为基 础,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1.0.5 城市总体规划应在城市所在地区已有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市域规 支持、市域 城镇体系规划等指导下进行,并与之相协调、相衔接。 1.0.6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应与所在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 计划)相衔接。 1.0.7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 收集分析基础资料; (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3)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2 基础资料

2.0.1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收集齐备有关城市和区域的勘察、测量、经济、社会、自然环 境、资源条件、历史、观状和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并作分析。 2.0.2 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应包括: (1) 市、县、镇域基础资料; (2) 城市基础资料。 2.0.3 市、县、镇域基础资料应包括: (1) 市、县、镇域近期测绘的地形图: (2) 自然条件; (3) 资源状况; (4) 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状况; (5) 主要城镇状

天津市总体规划分析

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城市性质: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城市主要职能:(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 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城市主导产业:目前天津市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第二、三产业“3 +2”的5大板块:以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石油、化工、冶金等装置型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板块,以汽车、造船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板块,以物流、社会服务业、金融、房地产为主的先进服务业板块,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板块。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

编制思路及提纲

永川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 一、编制思路 掌握分析永川区已经开展的土地整治实施情况和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形势背景,在深入分析全区土地整治潜力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土地整治规划(2010-2020)》下达整治指标及《永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的土地整治目标,制定规划期内全区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土地整治在范围、内涵、目标、手段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土地整治在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面的多目标性,要求土地整治规划也要有相应的多目标性。) 在分析全区各乡镇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资源条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考虑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划分土地整治区,确定土地整治分区的主导类型,为制定差异化的土地整治方向提供基础。 划定永川区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布局,安排土地整治重点示范项目,并提出重点示范项目的时序安排、资金估算等。 最后提出经济、技术、行政等方面措施保障规划实施。 二、主要任务 完善和细化《永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对农村土

地整治的总体要求; 以整理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扩展用地空间为重点,确定土地整治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 落实《重庆市土地整治规划(2010-2020)》下达的永川区土地土地整治指标; 分析投入,评价效益; 提出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议和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三、工作重点及专题研究 1、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相关工作情况及评价。 2、永川区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评价。重点分析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质量、条件及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3、土地整治及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重点区域、推进步骤; 与挂钩相结合的规划方法)。 4、土地整治区域差异化分析,划分土地整治区,重点区域、工程及项目安排研究。 5、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研究。

道路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道路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1 总则 1.1 道路工程制图常用标准做法详见《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制图首先应满足国家有关制图标准及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1.2 内容包括封面、设计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四至图)、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和必要的道路大样,如无障碍通道、侧石、围栏等。 1.3 标明图纸要素:图名、图签、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 2 道路设计总说明 2.1 设计依据:包括委托书、合同书、任务书、各阶段设计批复文件、道路规划文件等。 2.2 设计标准和工程验收标准 2.2.1 采用的规程、规范。 2.2.2 道路类别、等级、立交形式、计算行车速度、路面类型、设计年限等。 2.2.3 工程验收标准 2.3 工程概括 2.3.1 道路性质、规划宽度、路副、道路地理位置、工程范围、总长度,沿线立交和桥梁、交叉口概况。 2.3.2 主要设计内容。 2.4 调查资料 2.4.1 道路必要的现场调查资料(如有旧路,其路面结构、路况等)。 2.4.2 交通调查预测资料。 2.4.3地质勘察、试验资料。 2.5 道路平、纵、横设计技术指标和技术要点。 2.6 路基设计技术要点。如:软基处理措施及要求、杂填土处理措施及要求等。 2.7 路面结构设计:包括组合形式、路面材料和设计技术指标,采用的技术措施(含主、辅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2.8 纳入本道路工程内容的附属工程的技术要点,如挡土墙、雨水设施改造等。 2.9 施工注意事项 2.9.1 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拆迁、征地、迁移障碍物等。 2.9.2 管线升降、挪移、加固、预埋及与其他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 2.9.3 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筑物的做法和要求。

精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范本.》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范本202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之年, XX “十四五”项规划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迈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五年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为确保“十四五”各规划编制按照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根据《XXX办公室关于印发XXX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XXX组织专班,总结以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特此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编制“十四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落实XXX,深入践行XXX 坚持“XXXX再深化XXXX着眼“十四五”期间巩固提升XXXX成果、全面贯彻XXX理念、加快XXX特征,全面总结分析“十三五” XXX 经验,全面扩大XXX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统筹谋划“十四五” XXX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保障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X “十四五” XX 作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 坚持全面谋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全面总结“十三五” XXX经验, 深入分析研判“十四五” XXX面临的时代背景和总体形势,围绕XXXX 成果,深化XXX,全面实施XXXX提升XXX重点领域,X形成系列专项课

题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十四五” XXX目标指标、基本思路和重大举措,形成《XXX “十四五”规划》, 增强规划的宏观性和指导性,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度、差别化、可落地、易评估。 三、重点内容设置 立足XXX实际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以重大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我XX “十四五”规划拟从X个方面予以阐述。 四、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现成立“十四五” 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单位一把手或者企业法人 副组长:单位副手或者副总 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1个综合协调联络专班、N个专项规划编制专班。 1.综合协调联络专班。 负责对接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按照领导小组要求部署,协调各专项规划编制专班开展联络、调研、第三方服务政府采购等相关工作。

院标工程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最终打印稿)

1制图通用 1.1线宽:分粗线、中粗线、中线和细线,一般粗线线宽b在0.5、0.7、1.0、1.4、 2.0 共5个系列中选用,推荐选用b=0.5mm,中粗线线宽为0.75b;中线线宽为0.5b; 细线线宽为0.25b;从细到宽比值为1:2:3:4;同一工程同一专业图纸应采用同一个线宽序列 1.2文字:应采用国标矢量字体,一般采用单线宋体(为统一字体,统一采用 romans_wxmedi.shx/hzdx_wxmedi.shx,见Delldisk\新图框\字库)及系统宋体,字高应在2.5、3.5、5、7、10、14、20系列中选定。字高2.5仅在A3及A3图幅以下时使用。一般图纸中说明、主要设备一览表、主要材料表、流程和高程图中单体名称、剖视(面)符号(如:Ⅰ、Ⅱ;A、B等)字体采用宋体,字高大一号(5.0); 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高大二号(7.0),大于7.0字体均用于挂图等;其余尺寸标注、说明内容部分、引线文字字体统一采用新定义的单线宋体,字高均用最小字高(3.5),文字的长宽比统一定为0.75,字高系列采用应和线宽系列选用协调。 1.3图幅: 1.3.1设计采用图幅推荐采用A2、A3幅面横式,可选择幅面为A0~A3横式, 表可采用A4; 1.3.2原则不用竖式幅面; 1.3.3同一专业图纸规格应统一,当采用统一规格有困难时不宜多于两种规格 (图纸目录及表格除外,可用A3或A4); 1.3.4用于带状图纸(道路及管线)及狭长的总平宜采用加长系列图幅;由于 受绘图仪和成品常用规格纸张的限制,A3宜采用631 841两个加长规格, A2 宜采用892一个加长规格,A1原则不加长,A0加长可在规范规定系 列中选用;除必要的总图外,避免使用大幅面(如A0及其加长加大); 1.3.5在绘图仪输出时,按图幅范围打印,图幅线为裁剪线; 1.3.6针对A3打印机输出时,由于打印机四边有3.2mm(不同打印机,有不 同的范围)非打印区及无需裁剪,故为满足图幅左边距25mm其余5mm的 要求可设定输出XY偏移为-3.2; 1.3.7其余幅面图纸缩小在A3打印机上输出,可简单的勾选【布满图纸】(Fit) 复选框 1.4对于出折叠装订图纸,应在图幅线四边中点处画对中标志线;对中标志线画 法为图幅线中点至图框线,线宽为中实线。 1.5外地图纸原则出透明图,图面一般选A2,A2及以上幅面图纸不得出白图;1.6各专业图中,主专业为粗线,其它按重要性从粗到细选用; 1.7校审用图绘制、签署: 1.7.1应使用白图或电子图进行各级校审;以便于校审标注; 1.7.2送校送审白图可缩小的打印,其中A3图可以原图比例出,A2及以上可 视图面复杂程度缩小一号至二号白图; 1.7.3校审时各级校审人员应认真核对设计大纲、计算书、前级校审意见,并 在校审图上详细圈录标注,同时在校审单上记录简述索引、并签署; 1.7.4最终签字时,校审图及校审单应同时逐级上递,各级校审必须核对校审 图、校审单及其修改情况,校审用白图及校审单应一并归档; 1.8各专业图纸均应按院标通用图例规定绘制符号及专业表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