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织物表面起毛起球影响因素

织物表面起毛起球影响因素

织物表面起毛起球影响因素
织物表面起毛起球影响因素

織物起毛起球成因及控制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对纤维起球作如下定义:单种纤维或多种纤维制成织物因纤维缠结而在布面形成得小结节或球珠。织物起球得先决条件就是布面有松散纤维绒头,而长丝织物一般缺少这种布面绒头,也不易起球。

一、织物起毛起球得基本过程

起毛起球就是一个渐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三个步骤:起毛-缠结起球-毛球脱落。当织物受到得外界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得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被拉出形成圈环与绒毛,织物表面因此生成绒毛,此谓起毛;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与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得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得一端在织物得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形成球状,此谓起球。当织物继续受到摩擦时,连接毛球得纤维会因反复拉伸弯曲疲劳而断裂,发生毛球脱落,如圖1所示[1]:

二、影响起毛起球得因素

织物起毛起球得原因就是多方面得。如果毛球形成得速度大于脱落得速度, 则其将堆积在织物表面, 任何可使纤维滑向纱线表面得因素都可提高成球速率;反之, 如果毛球脱落得速度大于形成得速度, 则不易形成毛球堆积得外观。从起球得过程与机理可以瞧出,织物起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纤维要有足够得强度、伸长性与耐疲劳性;②纤维要柔软、易于弯曲变形与相互纠缠;③要有足够多与足够长得毛羽(絨毛);④要有产生纠缠得摩擦条件。凡就是影响这些条件得因素都将影响织物得起毛起球。毛球得形成主要与以下幾個方面因素有关:

1、纤维性能与纱线结构

a.纤维卷曲性纤维得卷曲波形愈多,加捻时纤维不容易伸展,摩擦过程中纤维容易松动滑移,在纱线表面形成毛绒.为此,纤维卷曲性越好,越易起球.。

b、纤维粗细纤维越细,暴露在纱线表面得纤维头端就越多,纤维柔软性也越好,因此,细纤维比粗纤维易于纠缠起球.较粗纤维有刚性,不易起球。

c、纤维长短较短纤维比长纤维易于起毛起球,除纤维头端数多得影响外,长纤维之间得摩擦力与抱合力较大,纤维难以滑到织物表面,也就难以纠缠成球、短纤长度越长,起球越少。因为凸出在单位面积上得纤维末端较少,而且长得纤维也可以被更牢固地固定在纱线上。

d、纱线捻度捻度高可使纱线更紧密,突出得纤维更少,降低了纤维得可移性,从而减少了起球。捻度高得纱线,纤维间得抱合紧密,纱线在受到摩擦时,纤维从纱线内滑移相对少,起球现象减少;但就是,针织物一般为柔软性织物,过高得捻度会使织物发硬,因此不能靠提高捻度来防止起球,

e、纱线表面光洁度纱线表面越光洁,表面毛绒则短而少,所以光洁纱线不易起球.横截面呈圆形且表面光洁可使纤维很容易滑移至织物表面,从而起球。不规则得横截面可降低起球趋势。

f、纱线强力、抗弯性及耐磨性纤维得强力与抗弯刚度高则不易起球,但抗反复弯曲能力高、耐磨能力强得纤维,摩擦成球后则不易脱落.涤纶就就是如此,故易起毛起球就是涤纶针织物得缺点.容易弯曲得纤维在摩擦过程中易相互纠缠成球,因此,比较粗硬得纤维比细而柔软得纤维不易起球;有些纤维在形成较长得绒毛之前,已被磨断或拉断,只剩下很短得绒毛,就不容易起球;有些纤维虽然容易形成为数众多得小毛球,但如果纤维得反复抗弯性与耐磨性强度较弱,织物表面得毛球在继续摩擦中很快就会脱落.异形截面丝较一般丝不易起球,因为抗弯刚度较大.粗纤维较细纤维不易起球,因为不易弯曲.

g、其它长丝束纱端较短纤维少,不易起球;精梳短纤纱纤维间摩擦力较大,比粗疏短纤纱不易起球;变形丝长丝束蓬松无捻,断裂后自由端弯曲外露,易于相互纠结,较正常丝丝束易起球.如果形成得速度大于脱落得速度,球将堆积在表面。成球得速率与纱线中纤维得数量、长度、横截面、纱线念度、织物结构等有关,任何可使纤维滑向纱结表面得因素都可提高成球速率,低强度纤维可提高小球脱落速度。

因此,各种纤维、纱线与织物都会产生起球现象。理论上,选择各个影响因素得最佳条件,可减少起球,但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又会影响织物得其它性能。

2、毛羽

毛羽就是指纤维伸出纱线主体表面得部分,其形式多种多样。毛羽就是影响纱线外观与风格得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毛羽得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与染色效果。纱线毛羽在后道各工序因受摩擦而脱落,形成飞花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新得疵点使纱线及织物质量下降。影响纱线毛羽得因素很多,关系图如下:

2、1纤维性质

在生产中发现,在一定得工艺条件下,原棉得成熟度越高,纤维长度越长、整齐度越高,成纱毛羽越少。原棉成熟度高,棉纤维得强力好,纤维相对来说粗细均匀,长度较长,纱线单位长度内纤维数减少,纤维头减少,而且,长细纤维易受加捻扭矩与纤维间摩擦力得作用而使可能伸出纱体得纤维头长度减短。所以,纱体光滑,毛羽较少。

2、2前纺工艺

(1)梳理工序,棉条中短绒含量越高,越容易产生毛羽。当一般原棉得短绒排除率在5% 以下时,成纱毛羽数量较多;短绒排除率在5% 以上时,成纱得毛羽将会减少。在精梳落棉中排除了棉条中大量得短纤维,提高了纤维伸直平行度,所以成纱毛羽会减少。

(2)并粗工序,经二道并条得成纱毛羽比经一道并条得成纱毛羽少。经二道并条得棉须条中纤维得伸直平行度改善,有利于减少毛羽。采用头并大、二并小得并条后区牵伸,也有利于纤维伸直。二道并条采用集中前区牵伸工艺则有利于减少纤维弯钩。

(3)粗纱条得表面不光洁,可以在细纱加工中导致毛羽增多,所以,粗纱工序适当加大捻系数对减少棉纱毛羽有利。另外,粗纱车上得棉条通道不光洁也会造成纱线得毛羽增多。

2、3细纱工艺

(1)细纱就是纺纱得关键工序,其纺专器材得优劣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①钢领直径不精确,圆整度、平整度不良,或有波纹、毛刺、凹凸不平与不光洁,钢领板不平或走动变形,上下运动不垂直,会造成纺纱张力得起伏波动与摩擦效应增加,导致纱线毛羽增加;②钢丝圈与钢领配合不良、嵌花,会造成纱线毛羽显著增加;③导纱钩起槽,对纱条得摩擦会使毛羽增加;④胶辊胶圈硬度过大,静电集聚,会导致缠绕严重,出现毛羽;⑤锭子对锭尖中心不准,造成纺纱张力波动而使纱线毛羽数量增加。

(2)气圈环位置低时,气圈直径增大,纺纱张力大,纺纱气圈张力激增,与纺纱部件得摩擦、碰撞加剧,毛羽增加。

(3)细纱集合器能收拢纱条边缘纤维,使纱条结构紧密、光滑,从而减少毛羽,但若集合器得开口过小,则会使棉须条变毛糙,增加棉纱毛羽。

(4)纱线对导纱钩得包围弧过大,会影响加捻得传递,纺纱段捻度减小,毛羽会增加。

(5)细纱锭速与车间温湿度条件也就是影响毛羽得重要因素。成纱毛羽数随细纱锭速呈正比例增加,由于锭子得高速转动,使纤维产生离心力,致使纱体得纤维一端被甩出而形成毛羽。细纱车间得相对湿度低于50% 时,成纱毛羽也会急剧增加。

(6)细纱机加捻部分得工艺条件与设备状态不良,纱线受到刮擦,会损伤纱线结构,使毛羽增加。加捻过程中,因为经牵伸后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得纤维有一定得宽度,形成一个三角区,在这个三角区内,纤维丛几乎失控,尤其两边得纤维在脱离加捻之前有可能形成飞花,也有可能一端卷入纱体,另一端漏在外面而形成毛羽。纤维丛被加捻成纱离开加捻三角区后,纱线受导纱钩、隔纱板、纱管与钢丝圈得摩擦,使一些原本卷入纱体得纤维被刮、擦、拉、扯而露出纱体,或一些纱线表层纤维被擦断浮出纱体,形成毛羽。

2、4络筒工艺

络筒加工除了改变棉纱得卷装形式与质量外,还可以切除粗节、弱节等纱疵。但就是,络筒工艺得不良却会导致纱线最终毛羽增加。

2、4、1络纱通道

络纱通道包括张力架S板、瓷柱、清纱器检测头、导纱管套、张力器,这些元件一旦出现毛刺、凹槽、破损,接触纱处表面不光洁时,棉纱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受到较大得摩擦,并产生静电,导致棉纱毛羽增加。在正常情况下,张力器就是平衡转动得,如果张力器内弹簧弹性发生改变,纱线就会处于不正常得张力状态。如果张力过大,棉纱受到得摩擦变大,纱线毛羽增加。

2、4、2自停装置

正常得自停装置自停箱油量充足,纱线断头时筒纱立即跳起,脱离高速旋转得槽筒,否则,筒纱不立即跳起,不能脱离槽筒,而与高速运转得槽筒保持不变位置得摩擦,严重损伤纱线,使毛羽

增加。如果自停箱缺油,筒纱启动之前,在下降过程中速度过快,与槽筒接触得冲击力过猛,摩擦力加大,棉纱受到损伤, 毛羽数量增加。

2、4、3宝塔管、筒锭与槽筒得配合

若筒锭角度产生偏差,即宝塔管与槽筒角度不对,两者不密接,宝塔管得大头或小头与槽筒

有较大缝隙,筒纱在运动中就会产生跳动。当宝塔管得孔大或锭管压簧失效时,两者之间得配合不密接,络纱过程中,筒纱与槽筒之间就会产生纵向滑移。筒纱得跳动与滑移,都会导致筒纱得局部加重摩擦,棉纱毛羽会显著增加。

2、4、4工艺参数

(1)车速越高,纱线与槽筒之间得摩擦力越大,纱线受损伤也越大,毛羽数增加;

(2)张力刻度过大,络纱张力大,纱线与络纱通道各部件得摩擦力增大,棉纱毛羽变长、增多;

(3)预清纱隔距过小,纱线因与清纱板摩擦而受到损伤,毛羽增加;

(4)气圈破裂环得位置过高,导纱距离偏大,分别会造成纱线与络纱部件、纱线与管纱之间摩擦力得增大,毛羽量相应增加;

(5)筒纱卷装量对棉纱毛羽也存在一定得影响,若卷装过大,筒子重量大,筒子与槽筒摩擦力大,纱线受损伤大,棉纱毛羽量就会增加。

3、织物得组织结构

织物得纱线紧密度、表面平整度与组织结构等也就是影响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得重要因素。组织结构疏松得织物比结构紧密得织物易起毛起球.结构紧密得织物与外界物体摩擦时,不易产生毛绒,已经产生得毛绒又由于纤维之间得摩擦阻力较大,而不易滑到织物表面上来,故可减轻

起毛起球现象.如针织物由于暴露得纱线表面积大,结构比较疏松,一般比机织物易起毛起球、

平纹机织物由于具有最多得纱线交织点,而降低了纤维从纱线中滑出得几率,因而抗起毛起球性能相对较好;斜纹机织物在同样得纱线线密度与纱线捻度情况下,抗起毛起球性能要逊于平纹织物;缎纹与提花织物则更差一些。

表面比较平整光洁得织物与表面粗糙得织物相比,其抗起毛起球性能相对要好些。因此,胖花织物、普通花色织物、罗纹织物、平针织物得抗起毛起球性就是逐渐增加得.

纬编织物较经编织物易于起球;粗针距织物比细针距织物、平纹织物比罗纹织物、胖花织物比普通提花织物容易起球,其原因与织物结构紧密度得大小、组织交叉点得多少与布面平滑程度均有关系.含少量低级棉得轻薄织物比厚重织物易起球。

4、纺纱

喷气纺所得纱线得抗起毛起球性能优于环锭纺。采用环锭纺纱工艺时,较长得纤维倾向于集中在纱线中间,而较短得纤维则分布在外侧,从而容易导致起球;而气流纺得纱线则比环锭纺

得纱线更易起球。

5、染整工艺得影响

纱线或织物经染色及整理后,其抗起毛起球性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与染料、助剂、染整工艺

条件有关。绞纱染色得纱线比散毛染色或毛条染色得纱线更易起球;成衣染色得衣物比色织得衣物易起球。后整理工艺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得影响十分显著,特别就是经树脂整理后,其抗毛起球性会明显改善。短纤纱织物经过烧毛,长丝合纤织物经过热定形都可减轻起毛起球倾向,前者就是由于自由纤维端减少,后者则就是由于纤维得超分子结构及其性能发生变化所致。在织物得抗起毛起球整理工艺中,抗起毛起球助剂得浓度、柔软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四个因子都很重要。选择最佳整理工艺条件,不但可以提高织物得抗起毛起球性能,同时也能改善织物得其它性能。

三、控制措施

防起毛起球得方法较多,染色前、染色中得方法有如改变纤维得结构、成分与性能,改变纱线得纺纱工艺及织物结构,改变染整工艺等。一些合成纤维得纯纺或混纺针织物(如涤棉针织物)表面容易起毛起球,主要就是因为合成纤维纤维间抱合力小,纤维得强伸度高,弹性也好,特别就

是耐疲劳与耐磨性好,故纤维端容易滑出织物表面,一旦在表面形成小球后,又不易很快脱落。据资料介绍,减少混纺针织物起球得方法主要有[5]:(1)对合成纤维采用变性得方法,使纤维得疲劳耐久度降低,使之产生得毛茸容易从织物表面脱落,不致于形成毛球。现在许多化纤厂开发得抗起球涤纶、腈纶等就就是采用得这种机理。(2)采取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异形截面得纤维来减少起球,还可以调节合成纤维得卷曲数或成纱捻度来降低起球数。(3)采用特殊得后整理处理,经过助剂得作用改善织物得起球性。上述几种方法,或方法繁琐、成本高,或效果不显著,实际运作中并不多用。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多得就是选用喷气纱或涡流纱,再配之以合适得工艺,达到抗起球得效果。

1、毛羽得控制

1、1加强原料检验合理选配原料

原料选配时,应按照成纱毛羽得要求,控制好纤维得长度、细度、整齐度及短绒率,为减少毛羽创造良好得条件。另外,原料选配时,还应注意化纤得油剂含量以及原棉得含糖量情况,因为油剂含量少,纺化纤时,易产生静电,引起须条发毛:油剂含量过多,原棉含糖量过高,都会造成通道粘附纤维现象严重,使梳棉、并条工序半制品发毛,毛羽增加、

1、2 合理前纺工艺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前纺各工序应以减少纤维得损伤,多排除短绒,提高纤维得伸直度为重点,确保半制品均匀、光洁、不发毛,为减少细纱毛羽打下基础。

(1) 清花工序:其重点就是减少纤维得损伤,贯彻“多松少打”得工艺原则,所以清花工序应

先自由打击,后握特打击以梳代打,减少纤维得损伤,可用梳针、锯齿等打手来替代原先得刀片打手,适当减慢打击机件得速度等。

(2) 梳棉工序:应以减少纤维得损伤,多排短绒为主。常采用“紧隔距、强分梳”得工艺配置,适当降低刺辊转速,选择合适得给棉分梳工艺长度以减少对纤维得损伤;适当增加盖板速度,以

增加对短绒得排除;增大锡林与刺辊得速比,提高纤维得转移率,改善纤维得转移状态,减少弯钩纤维得形成,以减少下道工序短绒得增加;完善吸尘装置,以利排除短绒。

(3) 精梳工序:应加强对短绒得排除,合理控制精梳落棉率就是一项重要措施。

(4) 并条工序:重点就是优化牵伸工艺,提高纤维得伸直度。具体讲,在普梳纺纱系统中,采用

头后区牵伸大、二并后区牵伸小得牵伸工艺有利于纤维伸直,减少弯钩纤维改善粗纱结构,降低成纱毛羽。

(5) 粗纱工序: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减小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罗拉中心距,放大后区牵伸倍数,可降低后牵伸区纤维得扩散程度,并可提高进入前牵伸区得须条紧密度。粗纱前皮辊前冲3 mm,以加强对粗纱加捻三角区纤维得控制,使粗纱得纱身光洁。合理选择喇叭口口径及集棉器开口大小,一般偏小掌握。

1、3 适当选择各牵伸区得工艺参数

防止纤维得扩散,减少毛羽发生率适当选择各牵伸区得工艺参数,如罗拉隔距、牵伸倍数、捻系数等,对减少毛羽非常重要。

(1) 细纱后牵伸工艺:适当提高粗纱捻系数,减少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罗拉中心距,可加强对牵伸区纤维得聚合作用,降低后牵伸区纤维得扩散程度,并可提高进入前牵伸区得须条紧密度,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

(2) 细纱捻系数:适当加大细纱捻纱数,有利于减少毛羽。这与毛羽得成因有关。所以捻系数得选择主要取决于最终产品对细纱品质得要求,在兼顾细纱品质与细纱生产效率时,适当增加细纱捻系数,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

(3) 纺纱加捻三角区得控制:纺纱三角区就是产生毛羽得重要部位,减少或取消纺纱加捻三角区可以减少与控制细纱毛羽: a、将细纱机前上胶辊适当前移,减小了纤维在前罗拉上得包围弧,可减小加捻三角区,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胶辊前移过大,会影响牵伸效果,也会影响前罗拉加压得有效压力,故一般前移量应控制在2mm~3mm,包围角以17°~25°为宜。b、使用适当口径得集棉器对减少纺纱三角区产生毛羽有明显得作用,但采用集棉器时,必须加强运转操作管理,否则使用不当会增加纱疵,开口过小会影响细纱条干。c、采用优质得高弹性低硬度胶辊与内外花纹胶圈,可以增加钳口握持面积,缩小加捻三角区,加强与罗拉得啮合减少滑溜,有效地控制纤维得运动,减少浮游纤维头端伸出须条得机率,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d、采用较小孔径得导纱钩。导纱钩孔径适当减少,可以减少毛羽。e、采用紧密纺纱新技术,可有效控制细纱毛羽,因为紧密纺技术原理实质上就是对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外得纤维进行最大限度集聚,即利用附加装置(如负压等)缩小前罗拉钳口输出得须条宽度,降低三角区长度,力图消除纺纱三角区,达到减少毛羽与飞花之目得。

1、4合理选择细纱锭速

细纱锭速对棉纱毛羽有较大影响,在纺纱号数与配棉工艺一定得情况下,棉纱毛羽数随锭速增加几乎成正比例增加。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合理选择细纱锭速,妥善处理细纱产量与质量得矛盾,使企业得产品质量与产量处于最优化状态。

1、5 合理选配与使用钢领、钢丝圈减少细纱毛羽

钢领钢丝圈得配合及各自得状态,如钢丝圈得圈形、截面、形状、重量、使用寿命以及钢领得直径、衰退等都对毛羽有极大得影响,必须加强专件管理,合理选择与搭配。选择钢丝圈截面形状要从减少纱线与钢丝圈得摩擦与钢丝圈运转平稳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动摩擦系数小,可减少成纱毛羽;但动摩擦系数过小,钢丝圈运转不平稳,气圈控制不住,一方面增加断头,另一方面毛羽也会增多。钢丝圈圈形大,纱线通道得空间大,轧纱情况减少,运转平稳,有利于减少毛羽。

钢丝圈使用过久,也会因磨损、烧损而刮纱,致使毛羽增加;钢领衰退同样会因气圈变化较大而使毛羽增多。一般在一个调换周期内钢丝圈与钢领之间存在着磨合期、稳定期与衰退期。钢丝圈在磨合期、衰退期与钢领之间配合状况差,运行不平稳,纺纱张力波动大,钢丝圈对纱线得摩擦力也大,所以细纱毛羽多。特别就是钢丝圈磨损严重时,易产生通道交叉,纱线会被磨损得缺口处刮毛产生较多得毛羽。因此,在运转中必须重视对不同品种、不同型号钢丝圈使用周期得摸索,制定合理得调换周期,并按要求更换,如果超期使用就会产生大量毛羽, 因此需合理确定钢领、钢丝圈使用周期。

钢领直径对细纱毛羽也有一定得影响。当锭速不变,钢领直径增大,钢丝圈线速增加,纱线张力增大,气圈纱段所受空气阻力与离心力也较大,使细纱毛羽增加。

1、6合理选择络筒工艺参数

络筒速度与槽筒得表面状况、张力盘重量、导纱距离、破裂环高度等各项络筒工艺及设备类型对纱线毛羽有直接与较大得影响。

不论就是1332M型络筒机,还就是自动络筒机随络纱速度增加,纱线毛羽总体呈增加趋势,

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由于络纱张力波动随之稳定,使纱线与各部件得碰撞机会少,程度相对减轻,故筒纱毛羽反而有所下降。因此,为减少络纱毛羽,应尽可能选择适当低得络纱速度。以村

t5tNO、7-II型自络机为例,试验结果如表2:

表2 络纱速度与毛羽得关系

络纱速度m/mm

JCl4、5tex C14、5tex T/JC 65/35 14、5tex

2mm毛羽·

X/根(10m)-1

3mm毛羽

X/根(10m)-1

2mm毛羽

X/根(10m)-1

3mm毛羽

X/根(10m)-1

2mm毛羽

X/根(10m)-1

3mm毛羽

X/根(1Om)-1

800 420、27 147、98 608、61 240、19 398、28 117、32

900 496、53 151、70 644、17 253、13 419、54 120、10

1000 498、3l 163、28 647、92 255、04 432、63 133、47

1100 588、81 223、56 667、26 260、45 546、51 161、01

1200 565、13 182、31 619、94 237、12 489、72 144、56 络筒张力得大小直接表现为纱线与络纱通道各部件摩擦强度得强弱,与毛羽增加数存在着正相关得关系。因此,在保证筒子成形良好得情况下,合理选择张力刻度,控制络纱张力,有利于减少棉纱毛羽。络简线速度偏低掌握,可大量减少毛羽。线速度越高,毛羽增加越多,一般普通络简机线速度掌握在500dmin以下,自动络筒机线速度掌握在1000r/min以下为宜。络筒张力要适当,在满足成形要求得前提下,偏小掌握为好。

1、7 加强设备、温湿度及运转操作管理

(1) 从清花至络简工序,所有得纺纱通道不能有挂花、粘花现象,牵伸部位、圈条部位及棉条棉筒等要定期擦洗。

(2) 加强运转操作管理。a、纺纱各工序在半制品、成品得搬运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棉卷包布,条子盖布,粗纱筒纱套塑料袋等,改进管纱及筒纱得运输方式,力求做到在搬运储存过程中减少对纱线得损伤及摩擦; b、加强操作管理,规范操作行为:严禁打高条现象,避免条子与粗纱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造成发毛、挂毛;c、车间高空、机台、地面得清洁周期与方法不可疏忽,应严格执行清洁操作规程,特别就是机台通道得清洁工作要加强,防止飞花集聚在车顶板

及粗纱架上得粗纱表面,在做机台清洁工作时严禁拍打,造成飞花转移,更不能用毛刷拍打纺纱段,减少飞花附入等,防止人为产生毛羽;d、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生产调度管理。本着“先做先用”原则,合理安排在制品得储备量,一来降低成本,二来减少外来飞花附入等,减少成纱毛羽。细纱工序要注意品种与机台得合理安排,尽可能避免支数悬殊过大得品种之间进行翻改。因为低支纱

向高支纱翻改时,若不换钢领,由于钢领在纺低支纱时跑道已磨损严重,对纺高支纱极为不利,毛

羽会大量产生。

(3)合理确定钢领、钢丝圈得更换周期。若钢领衰退,即使加重钢丝圈也无法控制气圈,致使气圈不稳定而产生较多毛羽;若钢丝圈磨损严重易产生通道交叉,纱线被刮断。

(4) 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车间温湿度合适与否对纱线毛羽得影响很大,空调工作要贯彻执行“清钢放湿,精并粗吸湿,细纱放湿,络整吸湿”得原则。精梳、并条、粗纱三个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细纱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络整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得范围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0℃~32℃之间,27℃左右生产效果最佳。车间温度过高,相对湿度低于45%时纱线毛羽明显增加。

2、纤维改性

纤维改性包括分子结构改性、超分子结构改性与纤维形态物理改性等三种方法。

(1)分子结构改性

常规涤纶由于具有规整得分子结构而表现出结晶度、取向度、初始模量与强力均较高等超分子结构特性。良好得耐弯曲疲劳、耐扭转疲劳与耐磨性, 不仅使常规涤纶容易起球, 而且起

球后不易脱落。通过在聚酯缩合过程中加入第三单体(3, 5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 SIPM), 不仅可以制得具有阳离子染料可染功能得CDP纤维, 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纤维得抗起毛起球性能。第三单体SIPM得引入, 打破了常规涤纶规整得超分子结构, 可以使其从高强低伸型向中强中

伸型转变, 甚至向低强高伸型转变。初始模量与强力得降低, 可以有效地改善织物得起球性能。如果在CDP得基础上继续加入第四单体———聚乙二醇, 则可制得常压沸染得阳离子染料可

染ECDP纤维, 其抗起毛起球性能会进一步改善, 但改性后耐热性会有所降低[3] 。

(2)超分子结构改性

纤维得超分子结构与其起毛起球性能直接相关。合成纤维得超分子结构除了与高分子结构有关之外, 还与其纺丝成型得加工与处理过程有关。通过改变纺丝与加工工艺, 可以获得具有

不同超分子结构得纤维。结晶度、晶粒大小、取向度等超分子结构重要参数得改变, 会显著影响纤维得机械物理性能,从而影响纤维得抗起毛起球性能。

(3)纤维形态得改性

常规合成纤维得圆形截面与光滑表面, 会使纤维间得抱合力降低。高纤维强力与低抱合力导致增加纤维从纱线与织物表面滑出得几率, 一旦因摩擦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得小球不易脱落,

将造成严重得起毛起球外观。采用异形喷丝板纺丝制得得异形截面纤维, 不仅可以获得理想得织物外观效果, 而且由于抱合力较强, 减少了纤维滑出纱线或织物得几率, 从而改善织物得起

毛起球性能。类似得方法还有很多, 如增加纤维得卷曲度、调整纤维得纤度等。

3、采用必要得预处理工艺

根据织物得纤维材料性质与产品得使用要求, 选择适当得织物预处理工艺, 可以改善最终

产品得抗起毛起球性能。

3、1织物得碱减量处理

涤纶织物得碱减量处理主要用于涤纶仿真丝得加工, 但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以化学方法对纤维形态进行改性得方法。经碱减量处理之后, 涤纶纤维得直径减小, 强力下降, 织物表面更光洁, 纤维毛羽被去除, 所有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改善织物得抗起毛起球性能。

3、2 丝光烧毛或剪毛

利用此法去掉织物表面得毛羽,使显露在织物表面得纤维头端减少,从而使织物不易起毛、起球。

4、调整染色工艺

通过调整染色工艺可以部分改善某些织物得抗起毛起球性能。通常绞纱染色得纱线比散毛或毛条染色得纱线易起球;在喷射染色机中进行前处理与染色时加入润滑剂, 可以减少织物得摩擦;间歇式染色时, 采用活性染料染棉及涤纶/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时, 用结晶硫酸钠代替常用得食盐, 可起到提高抗起毛起球能力得效果。对于涤纶/纤维素纤维, 涤纶/羊毛与棉织物在喷射染色机中用特种助剂Saraglow-CL进行处理, 成衣用转笼水洗, 可去除表面纤维, 起到抗起毛起球作用。因此, 在实际染色中, 可根据织物得不同情况, 选择相应得工艺。

通常情况下, 调整染色工艺并不能提高织物自身得抗起毛起球性能, 而只就是避免在染色过程中造成织物得起毛起球, 采用润滑剂与轻柔得运转条件就是达到这一目得得有效手段[4] 5、生物抛光(生物酶整理)

生物抛光就是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得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得抗起毛起球作用,增加织物得光洁度与柔软度.生物抛光去除从纱线表面伸出得微细纤维,织物表面绒毛大大减少,变得光洁而不会起毛起球.(酶得水解与机械得冲击共同去除了织物表面得毛绒与纤维得末梢,使织物组织变得更清晰,色泽更明亮)、实践证明此种方法对降低起毛起球得效果就是持久得, 因为纤维得末梢被除掉而不就是在原处被覆盖,但要注意此法会对织物强力有一定损失及部分失重、对棉及涤纶/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采用纤维素酶;羊毛或涤纶/羊毛混纺织物采用合适得生物蛋白酶进行抛光处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否则会造成酶失活或严重损伤、严重失重,而且大批量织物也不太适宜(有缸差),所以一些针织物染整厂不愿应用此法。

6、轻度缩绒法(主要用于羊毛织物,如羊毛衫、羊毛针织品)

羊毛衫等针织品经过轻度缩绒后,其毛纤维得根部在纱线内产生毡化,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因此增强了纤维之间得摩擦系数,使纤维在遭受摩擦时不易从纱线中滑出,进而使羊毛衫等织物得起球现象得以减少。目前,一般对精纺羊毛衫等织物通过轻度缩绒以提高其抗起球效果。其工艺流程为:毛衫浸润-轻度缩绒-清洗-脱水-烘干。

7、树脂整理法

利用树脂在纤维表面交联网状成膜得功能,使纤维表面包裹一层耐磨得树脂膜,此树脂膜使纤维得滑移减弱;同时,树脂均匀地交联凝聚在纱线得表层,使纤维端粘附于纱线上,摩擦时不易起球,从而有效地提高织物抗起球性。用于织物整理得树脂,应具有良好得粘附性能,固化交联成膜要柔软,不影响被处理织物得手感;树脂应有强得亲水性,易于溶解,成膜干燥后,有较好得耐洗

性;不影响被处理织物得色泽与色牢度等;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无异味;树脂性能稳定,应用方便、可靠。目前在抗起毛起球整理中应用较多得树脂整理剂就是聚氨酯(PU)与高分子聚合物树脂乳液(ATP)。聚氨酯就是一种无甲醛树脂整理剂。它能在织物表面形成强韧得薄膜,其耐低温、耐脆化、耐摩擦、拉伸强度高、弹性好,并有一定得亲水性。织物经处理后可改善纤维间得粘结力,减少静电作用,有利于防起毛起球。聚氨酯(PU)即聚氨基甲基酯,就是多元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得聚合物,反应如下: —N=C=O + HOˉ→—NH-COOˉ水溶性聚氨酯就是使用具有水溶性得化合物作为保护剂,将异氰酸基保护起来,形成稳定性高得水溶性树脂,加工到织物上后经

热处理使保护剂脱除,反应性得异氰酸基使树脂自身交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失去水溶性,成为

耐水与耐溶剂性强得树脂薄膜。而ATP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树脂乳液,聚合物主链上具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具有多功能性与极强得活性,可以自身交联,也可以与纤维上得活性基

团键合,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耐洗又柔软、弹性好得网状薄膜。利用聚合物在纤维表面交联成膜得功能,使纤维表面包覆一层耐磨得高分子薄膜,减弱纤维得滑移,减少起毛倾向;同时,聚合物均匀地交联凝聚在纱线得表层,使纤维末梢粘附于纱线上,摩擦时不易起球。ATP在织物整理过程中,具有优良得成膜性能与渗透性,使之在织物表面成膜得同时能渗入到纤维内部,使纤维与毛绒交联粘结形成网状膜结构,从而起到良好得抗起毛起球效果。

8、特种整理

使用特殊得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 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一就是尽可能使浮在织物表面得纤维末端封闭;二就是提高织物表面得柔软与滑爽程度, 以降低织物表面得摩擦力。基于以上思路, 柔软与树脂整理得结合就是最理想得抗起毛起球整理得方式, 但绝不就是简单得叠加。目前比较成功得就是采用某些特殊得有机硅复配物。这类整理剂不仅能赋予织物柔软得手感, 而且能在织物表面形成稳定得连续膜, 耐磨性也相当理想, 可使织物经一次整理就达到上述两方面得效果。

四、起毛起球得测试方法与标准

测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得方法因织物得材料、用途、产品得出口地不同而异, 如有随机乱翻式起毛球仪法(RandomTumblePillingTest)、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MartindalePillingTest)、箱式起毛起球法(ICIPillingTest)、弹性衬垫法(ElastomericPadPillingTest)以及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等。目前, 针对欧洲市场得测试方法主要有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与箱式起毛起球法;针对美国市场得测试方法主要有随机乱翻式起毛球仪法;中国市场主要使用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下面就以上四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2]。

1、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

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MartindalePillingTest)主要模拟当织物自身较频繁摩擦后得起毛起球状况, 主要适用于毛织物及其它易起球得织物, 对机织物尤为适宜。该方法得基本原理就是:将被测织物夹于马丁代尔测试仪上, 试样得正面与另一块织物得正面在一定压力下按李莎茹曲

线得轨迹相互摩擦。其摩擦轨迹刚开始为一条直线, 接下来逐渐变为椭圆形, 最后又在原直线得垂直方向成一条直线。摩擦应在规定得压力下进行, 直至达到规定得循环次数。摩擦结束后, 在标准得视觉条件下, 一般与洗涤前或洗涤后得原布对比, 查瞧其起毛起球及其它外观变化得

程度, 并以级数来报告其抗起毛起球性, 1级最差, 5级最好, 允许有半级。

2、箱式起毛起球法

箱式起毛起球法(ICIPillingTest)除了模拟织物自身与自身不间断进行摩擦外, 还可模拟织物与外界物接触后得起毛起球状况。该测试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及其它易起球得织物, 主要标准为ISO 12945 -1:2000。该方法得基本原理就是:按规定方法与试验参数, 把织物试样套在聚氨酯塑料管上, 放入能转动得衬有橡胶软木得方形木箱内滚动一定转数后, 在标准得视觉条件下, 将滚动过得试样与洗涤前或洗涤后得原布作对比, 以级数来报告该织物得抗起毛起球能力, 1级最差, 5 级最好, 允许有半级。

3、随机乱翻式起毛起球仪法

随机乱翻式起毛起球仪法(Random TumblePillingTest)主要针对美国市场, 采用标准为ASTM D 3512—2002。该方法模拟织物在自身及与外界物高频率摩擦后得起毛起球状况。其基本原理就是:将三块大小相同得试样放入装有标准软木得测试仪中, 试样在有搅拌棒得圆筒内翻滚, 与其它试样或圆筒壁摩擦, 产生起毛起球现象。通常高速自由转动30 min后取出, 将多余得碎屑用吸尘器吸去后, 在标准得视觉条件下, 与标准样作对比, 以级数来报告该织物得起毛起球性, 1 级最差, 5级最好, 允许有半级。

4、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

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就是我国采用最为普遍得检测织物起毛起球得方法, 适用得范围也比较广, 相应得标准号为GB/T4802、1—1997。该方法得基本原理就是:使织物试样在一定压力下沿圆周运动轨迹, 先与尼龙刷起毛, 再与织物作相对摩擦起球;或将织物在织物磨料上直接起球(见表4)。然后, 将试样取下, 分别与相应得样照进行对照, 从1级至5级, 1级最差, 5级最好, 允许有半级。

參考文獻:

[1] 于伟东、纺织材料学[M]、 1 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24-326、

[2] 邢树永, 余序分, 吴兆平、织物起球性能评定方法得现状与发展[ J] 、纺织标准与测量, 2000, (5):26 -27、

[3] 曹万里, 顾志安、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得抗起毛起球整理[ J] 、印染,2004, 30(7):31 -33

[4] 江连营, 顾肇文, 王其、物理改性腈纶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 J] 、上海纺织科技, 2007, 35(3):53 -57

[5] 陈忠, 郭建红、针织物得性能与纱线选择[ J] 、纺织导报,2004

织物的起毛起球实验

织物的起毛起球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起毛起球的试验方法,掌握操作要领、指标评定。参阅GB/T 4802.1,GB/T 4802.2,GB/T 4802.3。 二、实验仪器、试样 YG502型圆轨迹织物起毛起球仪,YG511型箱式织物起球仪,YG401型织物平磨仪(马丁代尔仪),剪刀、取样器。标准样照,评级箱。机织物、针织物若干。 三、圆轨迹法实验方法、步骤 1.裁样 用剪刀或取样器裁取直径为(113 ±0.5)mm的试样5块,取样应距布边10cm以上,试样上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2.选定压力和起毛起球的次数,压力和刷揉次数因织物不同而不同,一般按表1选定。 3.夹入试样,在仪器上先刷毛后揉球(即先起毛后起球)。 表1 起毛起球的次数 4.评级,将起球后的试样放入评级箱和标准样照对比,评出等级。 5.结果计算与说明计算5个试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修约至邻近的0.5级。需要时,可用文字加以说明。 四、马丁代尔法实验方法、步骤 1.在同一块样品上剪取2组试样。一组为直径40mm的试样4块,另一组为直径140mm 的自身磨料织物4块,如果4块试样未能包含不同的组织和色泽,应增加试样块数。 2.分别将4块试样装在仪器夹头上,测试面朝外。当试样不大于500g/m2时,在试样与试样夹金属塞块之间垫一片聚酯泡沫塑料;测试织物大于500g/m2或是复合织物时,则不需垫泡沫塑料。各试样应受到同样的张力。 3.分别将毛毡和磨料织物放在磨台上,把重锤放在磨料上,然后放上压环,旋紧螺母,把磨料固定在磨台上,4个磨台上的磨料应受到同样的张力。

4.把磨头放在磨料上,加上压力锤。 5.预置计数器为1000,开动仪器,转动摩擦达1000次,仪器自停。 6.取下试样,在评级箱内与标准试样对照,评定每块试样的起球等级,精确至0.5级。 7.计算4块试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修约到小数点后2位。如小数部分小于或等于0.25,则向下一级靠(如 3.25级即为3级);如大于或等于0.75,则向上一级靠(如2.85级即为3级),如大于0.25而小于0.75,则取0.5。 五、起球箱法实验方法、步骤 1.剪取 114mm×114mm 试样4块(纵向与横向各2块),测试面向里对折后,在距边6mm 处用缝纫机缝成试样套。将其反过来,使织物测试面朝外(见图1)。 2.将试样在均匀张力下套在载样管上。 试样套缝边应分开平贴在试样管上。在试样边上包以胶带(长度不超过载样管圆周的一圈半),以固定试样位置并防止试样边松散。 3.清洁起球箱,箱内不得留有任何短纤维或其他影响试验的物质。 4.把4个套好试样的载样管放进箱内,牢固地关上箱盖,把计数器拨到所需转动次数。羔羊毛织物、粗纺织物为7200,精纺织物及其他为14400或根据协议要求。 5.启动起球箱,当计数器达到所需转数后,从载样管上取下试样,除去缝线,展开试样,在评级箱内与标准样照对比,评定每块试样的起球等级,精确至0.5级。 6.计算4块试样起球等级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2位,然后根据小数值的大小靠整数级。如小数部分小于等于0.25,则向下一级靠;如大于等于0.75,则向上一级靠;如大于0.25而小于0.75,则取0.5。 图1 起球箱法试样形态及其尺寸(mm )

防止衣服起球起毛方法归纳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防止衣服起球起毛方法归纳 对于怎么防止衣服起毛起球,最根本的是从面料本身出发,通过改变纤维的结构、成分与性能,改变纱线的纺纱工艺及织物结构或改变染整工艺等方面来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 目前国内外对于控制棉织物起毛起球的一些方法如下: (1)、选择在纱线和织物生产过程中不易起球的纤维; (2)、在批量生产中减少摩擦,例如选用合适的纱线润滑剂如 Lubsoft ,在喷射染色中也可用一些润滑剂; (3)、在喷射染色机中采用活性染料染棉时,可使用结晶硫酸钠代替常用的食盐; (4)、纤维素和涤毛织物用适量超喂进行热定形,以使纱线更好定形; (6)、剪毛同时进行刷毛,可去除表面纤维以及突出的纤维; (6)、两面都烧毛,可去除表面纤维以及突出的纤维; (7)、对棉采用Cellusoft-L 酶生物抛光; (8)、在喷射染色中用专用助剂 Sraglow-CL 处理棉布,以清除布面松散纤维,该助剂也可用于成衣滚筒水洗中; (9)、有机硅用量需恰当,以避免过度柔软和润滑,否则会促使纤维移向表面引起起球; (10)、采用特种整理剂整理,如:Sarafeel-jy/Sarafeel-763,特种有机硅复配物,能赋予织物柔软性和通过成膜提高起球性;Sarasoft-MR 有机硅类聚合整理剂,有成膜性能,能提高耐磨性;Garfinish-As 有抗起球和抗擦伤的特性,可加在传统的整理液配方中[3]; (11)、用“树脂拍打”整理,在初次起绒后用树脂整理,使毛绒发脆,然后用机械拍打法使毛绒脱落; (12)、采用抗起毛起球剂 ATP 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 (13)、采用无甲醛树脂整理剂-聚氨酯(PU)对织物进行整理; (14)、对棉织物用Siroflash 法(S 法)处理时,最先用过氧化物来浸轧布料,接着连续进行UVC 照射;[注:Siroflash 法系对布料或衣服表面进行紫外线(UVC )照射之后,以过氧化氢或全单硫酸(PMS )进行氧化处理。此法可以减少棉织物的起毛球情形。

羊毛衫成衣后整理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羊毛衫成衣后整理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摘要:本文从羊毛衫后整理加工中的颜色、外观、易护理性、环保性、功能性等方面列举了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常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如何避免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最大程度的稳定加工质量和保持羊毛衫整体品质。 关键词:羊毛衫;成衣整理;色牢度;起毛起球 一、前言 羊毛是天然蛋白质纤维,以其蓬松、丰满、保暖的特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享有“纤维宝石”的美称。羊毛衫的后整理加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羊毛成衣丝光防缩技术的应用,使毛衫的品质和附加值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毛衫的颜色、成分多变;款式、辅料多样化趋势明显。不再单一的追求保暖、机洗防缩、手感滑糯的传统要求,还注重衣服的色彩艳丽、款式个性化、健康环保、易于护理、多功能等。这些要求给羊毛衫染整加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上述的诸多新要求在后整理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也更多样、更复杂。 二、常见问题 2.1颜色 目前,羊毛的成衣氯化防缩整理技术是防缩效果最好的方法,工艺成熟、控制简单、成本也最低,经整理后的产品,能满足日常机洗,也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超柔软手感,所以被广泛应用。在此加工中,加工前后毛衫颜色的一致性是考察加工质量最为关键的要素,但是由于纤维原料种类、所用染料种类及染色牢度的不同导致加工前后颜色和牢度变化的问题非常常见,这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设计师的设计目标和羊毛衫的整体品质。 2.1.1退色 退色是羊毛衫加工中中色、特别是深色(黑色、深藏青、大红等)上最为常见的现象。如果只是少量的浮色褪落,一般不影响毛衫品质。但是近两年,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服装起球起毛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服装起球起毛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服装起球起毛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随着消费者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服装面料质量问题的投诉也与日俱增。这些投诉的一个共同点,都是穿过或洗过的服装面料。主要投诉的问题是:色牢度、洗后缩水、毗裂、起球、勾丝等等。起毛起球是影响织物手感、外观及服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织物美观,还降低了其服用性能和使用寿命。1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 ●起毛: 毛绒最初是沿纤维的纵向产生。织物受到外界摩擦时,当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就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生成绒毛使布面失去光泽. ●纠缠成球: 在毛绒密集区域,松散的纤维产生纠缠。当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的绒毛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埋植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毛球易藏污纳垢,影响织物美观. ●毛球增长: 纠缠的纤维靠紧形成小球,这些小球由强韧的纤维挂在织物表面,不断增长。 ●毛球脱落: 当织物继续受到摩擦时,连接毛球的纤维会因反复拉伸弯曲疲劳而断裂,自

布面脱落.人们感觉织物是否容易起球常常与真实情况不符,很容易起毛起球的织物因绒球的寿命短往往给人以不易起球的感觉. 2、起球速率 起球的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摩擦的程度和力度 ●纤维是否容易从纱线中向外移动 ●突出纤维的挠曲性 ●“系球”纤维的抗弯刚度/强力

3、容易起球的织物 ●毛及其混纺织物: 针织毛衣类、毛呢类、羊毛衫等。 ●化学短纤及其混纺织物:涤棉、涤粘、腈棉等。 ●轻薄织物的针织类: 纯棉拉架、莫代尔、粘胶、天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 ●牛仔绣花 4、如何测试及评核起球 (1)测试方法: 将织物用各种摩擦方法作一定次数的摩擦,使之起毛、起球。 ?GB/T 4802.3-2008 起球箱法

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

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 纺织织物在日常的服用和洗涤过程中由于不断受到多种外力作用和相互间摩擦作用,其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的现象。织物的起毛起球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毛;(2)纠缠成球;(3)毛球脱落。 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中,如果形成毛球的速度大于毛球脱落的速度,则毛球将堆积在织物表面;如果毛球脱落的速度大于其形成的速度,则毛球不易在织物表面形成堆积而影响织物的外观。同时,任何可使纤维滑向纱线表面和因素都可提高表面的成球速率。所以影响织物的起毛起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其主要包括纤维、纱线等原料,纺织工艺,染整工艺和服用过程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具体影响条件和情况见下表。 分类影响条件具体分析 纤维性能纤维长度短纤织成的织物较长纤织物易于起球,原因:长纤断头少, 纤维间抱合力大,不易滑出到织物表面。 纤维细度粗纤维不易起球,原因:粗纤维织物单位面积内纤维数少, 露出的端头少;纤维粗较刚硬,在表面不易纠缠成球。 纤维卷曲度卷曲多,纤维间抱合力大,不易游离到织物表面。 纤维截面形状圆形截面纤维较三角形、多边形等异形纤维易起球,原因: 圆形纤维间抱合力小。 强度及弹性强度高、弹性好的纤维较易起球,原因:摩擦时不易磨断 脱落,一旦起毛后,易缠结成球。 纱线纺丝工艺纺线的多道工序使纱线摩擦而产生毛羽 纱线混纺比例涤混纺织物中,绦纶含量越高,越容易起球 纱线捻度捻度大的纱线起球程度低,原因:纤维束缚紧密,可移动 性降低 络筒络筒过程使纱线产生毛羽 织物织造类型针织物比机织物易起球,原因:针织物暴露纱线面积大。 组织结构表面平整光洁的织物比粗糙织物不易起球;平纹机织物抗

起毛起球性能好,斜纹机织物次之,锻纹和提花织物较差; 组织结构紧密的比结构疏松的不易起毛球。 染整加工加工方式,如烧毛、剪毛、热定型和树脂整理,加入助剂。服用条件穿着穿着时的搭配,易起毛球的衣服内,外层搭配光滑服装洗涤和干燥洗涤和干燥按照服装标签上的洗涤要求,减少起毛起球

GB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简介

GB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简介 1.参照标准: GB/T 4802.4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 (GB/T 4802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圆轨迹法、改型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随机翻滚法这四种测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2.试验仪器:乱翻式起球测试仪 3试验原理: 将样品放入测试箱中,在叶轮的旋转作用下,置物盒软木衬壁连续随机摩擦,在到达设定时间后,取出样品进行评级。 4.主要仪器与用具: (1)起球箱 (2)软木圆筒衬垫:长452mm,宽146mm,厚1.5mm。软木垫使用1h后需更换。 (3)空气压缩装置:使试验仓达到一定压力(14-21KPa)。 (4)胶黏剂、灰色短棉。 (5)评级箱:用白色荧光管或灯泡照明。光源位置与试样平面保持5°—15°,观察方向与试样平面保持90°±10°。正常校正视力的眼睛与试样距离应在30cm—50cm。 5.试样的制作: (1)预处理:如需预处理,可采用双方协议的方法进行水洗或干洗样品。 (2)从织物样品上取3个试样,尺寸为(105±2)mm*(105±2)mm,另剪一块尺寸相同的布样作为评级所需的对比样。对试样进行标记,并使用粘合剂将试样边缘封住,悬挂晾干。 6.试验步骤: (1)将来自同一样品的3块试样分别放入不同的试验仓进行试验。 (2)将灰色短棉与试样一同放入试验仓(重25mg,长6mm) (3)将试验时间设为30min,启动仪器,打开气流阀。 (4)试验结束后,取样评级,并用真空除尘器清楚残留的棉絮。 7.试验结果评级:

评级箱应放在暗室中。 沿织物纵向将已测试样和一块未测试样并排放在评级箱的试样板中间(如果测试样在测试前经过预处理,则对比样也应经过预处理。相应的如果测试样测试前未经预处理,则对比样应为未经预处理的试样)。已测试样放左、未测试样放右。评级为主观评定,建议至少2人评级。试样外观及对应级别如下表: 记录每块试样的级数,单个人员评级结果为对所有试样评定级数的均值。样品的试验结果为全部人员评级的平均值,若均值不是整数,修正约至最近的0.5级,并用“—”表示,如3—4。如果单个测试结果与平均值之差超过半级,则应同时报告每一块试样的级数。

纺织品起毛起球的解决方案

纺织品起毛起球的解决方案 纤维原料选择 在进行纺织品设计时,要根据成品的最终用途进行原料选择,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易起毛起球的纤维材料。 在涤纶纤维大分子中引入第三单体可以制造抗起球纤维,如加入第三单体聚乙二醇、聚丙二醇、邻位或间位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共聚可得到抗起球纤维,可制成很好的西服面料,也可作运动衣、便服、衬衫、床上用品和装饰用品等;通过制造强力较低的涤纶或异形截面丝也可以赋予涤纶纤维抗起毛起球的效果。 此外,在进行纺纱之前合理配棉,综合考虑纤维的细度、长度、卷曲度等各项因素,合理掌握配棉比例,也可以减少织物的起毛起球。 改善纺纱织造工艺 纱线采用喷气纺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要比环锭纺好。环锭纺纱,较长的纤维倾向于集中在纱线中间,而较短的则在外侧,从而导致起球。 在精梳之前的工序,对棉花或棉条进行充分的梳理,减少棉花或棉条中的杂质和棉通过控制纱线支数、纱线捻度,改变织物组织结构,提高紧密度等等来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有一定效果,但织物手感、外观等会受影响。 棉织物 烧毛和生物抛光,生物抛光是一种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的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性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的目的。生物抛光是去除从纱线表面伸出的细微纤维。酶的水解和机械的冲击共同去除了织物表面的毛绒和纤维的末梢,使织物组织变得更清晰,色泽更明亮,运用生物抛光降低织物起毛起球趋势的效果持久。 树脂整理,对于棉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可主要采用生物抛光,有时可以结合烧毛和树脂整理,但烧毛不耐久,重在治表,树脂整理会影响织物手感。 羊毛织物 氧化法 氧化法的机理是采用各种氧化剂结合树脂,剥除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去除定向摩擦效应,加上树脂整理,控制纤维向外滑移。该种方法的缺点是若控制不当,纤维强力损失过多,因此主要应用于羊毛纤维。还原法 还原法的机理与氧化法类似,只是通过还原剂来达到目的。

服装面料知识:防起球整理的几种方法

防起球地方法较多,染色前、染色中地方法有如改变纤维地结构、成分与性能,改变纱线地纺纱工艺及织物结构,改变染整工艺等,但我们一般习惯于布匹和成衣漂染后整理,其方法有: 生物抛光(生物酶整理) 生物抛光是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地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地抗起毛起球作用,增加织物地光洁度和柔软度.生物抛光去除从纱线表面伸出地微细纤维,织物表面绒毛大大减少,变得光洁而不会起毛起球.(酶地水解和机械地冲击共同去除了织物表面地毛绒和纤维地末梢,使织物组织变得更清晰,色泽更明亮).实践证明此种方法对降低起毛起球地效果是持久地,因为纤维地末梢被除掉而不是在原处被覆盖,但要注意此法会对织物强力有一定损失及部分失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棉及涤纶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采用纤维素酶;羊毛或涤纶羊毛混纺织物采用合适地生物蛋白酶进行抛光处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否则会造成酶失活或严重损伤、严重失重,而且大批量织物也不太适宜(有缸差),所以一些针织物染整厂不愿应用此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轻度缩绒法(主要用于羊毛织物,如羊毛衫、羊毛针织品) 羊毛衫等针织品经过轻度缩绒后,其毛纤维地根部在纱线内产生毡化,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因此增强了纤维之间地摩擦系数,使纤维在遭受摩擦时不易从纱线中滑出,进而使羊毛衫等织物地起球现象得以减少.目前,一般对精纺羊毛衫等织物通过轻度缩绒以提高其抗起球效果.其工艺流程为:毛衫浸润轻度缩绒清洗脱水烘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树脂整理法 ①原理 树脂是各种各样地聚合物,利用树脂在纤维表面交链网状成膜地功能,使纤维表面包裹一层耐磨地树脂膜,此树脂膜使纤维地滑移减弱;同时,树指均匀地交链凝聚在纱线地表层,使纤维端粘附于纱线上,摩擦时不易起球,因而可有效地提高羊毛衫地抗起球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②树脂地选择 所选树脂必须要与纤维有较大地粘合力,同时本身也应有一定地强力,整理后要有较好地弹性和滑爽而不粘腻地手感,粘结膜不影响染料地色牢度和光泽.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无异味;树指性能稳定,应用方便、可靠、价格低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目前,一般地树脂(丙烯酸脂自身交联型树指)已不能满足客户对织物地高要求,因为有地抗起毛起球剂(树脂)存在处理后手感变硬,强力下降,被处理物色光发生变化,有地树脂还必须进行高温焙烘等问题.国外已逐步淘汰,逐步发展新一代地抗起毛起球剂,其主要代表产品为聚氨酯系地高分子物和有机硅酮树脂,现在这类产品国内已有生产,并已大量应用于生产针织品地抗起毛起球整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由于织物的原料、用途以及产品的出口地有较大差别,使得在对织物进行起毛起球测试时,测试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马丁代尔法和箱式起毛起球法这两种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的,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主要是对美国市场进行出口时采用的方法;而针对中国市场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圆轨迹起毛起球法。下面就以上四种方法做简单介绍: 1.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 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测试方法主要模拟的是当织物受到自身不断摩擦后起球的情况,该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及其他易起球的机织物。原理是:圆形试样在规定的负荷质量下,与相同织物或羊毛织物磨料摩擦。织物以圆形的轨迹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或起球等级。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 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2、起球箱起毛起球法: 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受到自身或者外界摩擦力时的起毛起球的状况,主要适用于毛织物。该方法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 部分起球箱法》。其原理是将试样按照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安装在聚氨酯塑料管上,之后放入有恒定转速且衬有橡胶软木的木箱内随意滚动,经过规定的转数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3.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 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在经过自身或者外界高频率的摩擦后布面的起毛起球的情况,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 4 部分随机翻滚法》。其原理是:将三块试样放入随机翻滚式起球箱内,使织物在铺有软木衬垫并填有少量灰色短棉的圆筒状试验仓中随意翻滚摩擦。在标准光源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4.圆轨迹起毛起球法: 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 部分圆轨迹法》。该测试方法的原理是:织物试样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沿着圆周轨迹做规定次数的摩擦。其中不同织物起球的条件会有所不同,例如有些织物(合成纤维长丝外衣织物等)在进行实验时,先用尼龙刷对织物试样摩擦一定次数,使织物表面产生毛茸,然后将试样与磨料织物进行摩擦起球;而有些织物(如精梳毛类织物)则直接在织物磨料上进行起球。然后在规定光照条件下,对起毛起球性能等级进行视觉描述评定。目前该方法是国内工厂以及实验室采用最为普遍的织物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服装起球起毛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服装起球起毛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随着消费者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服装面料质量问题的投诉也与日俱增。这些投诉的一个共同点,都是穿过或洗过的服装面料。主要投诉的问题是:色牢度、洗后缩水、毗裂、起球、勾丝等等。起毛起球是影响织物手感、外观及服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织物美观,还降低了其服用性能和使用寿命。1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 ●起毛: 毛绒最初是沿纤维的纵向产生。织物受到外界摩擦时,当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就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生成绒毛使布面失去光泽. ●纠缠成球: 在毛绒密集区域,松散的纤维产生纠缠。当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的绒毛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埋植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毛球易藏污纳垢,影响织物美观. ●毛球增长: 纠缠的纤维靠紧形成小球,这些小球由强韧的纤维挂在织物表面,不断增长。 ●毛球脱落: 当织物继续受到摩擦时,连接毛球的纤维会因反复拉伸弯曲疲劳而断裂,自

布面脱落.人们感觉织物是否容易起球常常与真实情况不符,很容易起毛起球的织物因绒球的寿命短往往给人以不易起球的感觉. 2、起球速率 起球的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摩擦的程度和力度 ●纤维是否容易从纱线中向外移动 ●突出纤维的挠曲性 ●“系球”纤维的抗弯刚度/强力

3、容易起球的织物 ●毛及其混纺织物: 针织毛衣类、毛呢类、羊毛衫等。 ●化学短纤及其混纺织物:涤棉、涤粘、腈棉等。 ●轻薄织物的针织类: 纯棉拉架、莫代尔、粘胶、天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 ●牛仔绣花 4、如何测试及评核起球 (1)测试方法: 将织物用各种摩擦方法作一定次数的摩擦,使之起毛、起球。 ?GB/T 4802.3-2008 起球箱法

6、织物的整理(后处理、整理)

6、织物的整理(后处理、整理) 机织物、针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下织机后,须经过染整加工,如练漂、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处理,才能成为投放市场的纺织商品。在这里讲的整理内容系指织物经漂、染、印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的最后加工整理。 近年来织物的后整理发展迅速,它已以单纯地发挥纤维固有特性和效果不耐久的整理向着运用新型整理剂和设备,赋予织物更优良性能和持久性效果的方向发展,如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在性能与外观上的互仿。通过后整理使织物获得纤维本身原先并不具备的功能等。 一、织物后整理按其整理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织物整理的目的); 织物整理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使织物“完美化”,具体归纳如下: (1)使织物规格化。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符合规定标准)如(拉)幅整理,防缩防皱整理和热定型等,称为定性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这类整理可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三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改善织物外观。如光泽、度、悬垂性等。有轧光整理、增光整理以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的整理。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赋予织物的新的特点)。如阻燃、拒水、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等整理。 织物后整理根据上述要求,其加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后整理和化学后整理。通常将利用湿、热、力(力、压力)和机械作用来完成整理目的加工方法称为一般机械后整理。而利用化学药剂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改变织物物理化学性能的称为化学整理,但二者并无截然界线。例如柔软整理既可籍一般机械整理方法进行。也要用上柔软剂的方法获得整理效果,但大多数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上述是按织物整理加工的工艺性质来分的,还有就是按织物整理效果来分。这种分类方法是以织物保持整理效果的程度来区分的,具体可分为暂时性整理、半耐久性整理和耐久性整理三种。

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影响因素有那些

织物耐磨仪实验测试方法 纺织品起毛器去测试是常见测检测类型,关于织物的起毛起球成因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结果情况产生,本文就简单的按照常规情况分析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影响因素有那些。 理论上有下列步骤导致起球: ①由于机械作用将纤维拉伸至织物表面,并形成茸毛; ②茸毛缠结成球,通过固着纤维和织物表面相连; ③在磨擦、洗涤、穿着和清洁过和程中,连续的机械作用使球脱落。 任何短纤维都会起球,涤纶短纤的起球最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涤纶的强力和抗曲性能高,使形成的球不易从纤维上脱落,而且涤纶的静电很容易吸附外来粒子产生起球。 纤维长度和细度,低捻度,多毛和膨松的纱线,单根纱、织造类型,及所用的整理剂种类等,都会促使纤维起球。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1、如果形成的速度大于脱落的速度,球将堆积在表面。成球的速率与纱线中纤维的数量、长度、横截面、纱线念度、织物结构等有关。任何可使纤维滑向纱结表面的因素都可提高成球速率。 2、短纤长度越长,起球越少。因为凸出在单位面积上的纤维末端较少,而且长的纤维也可以被更牢固地固定在纱线上。 3、较粗纤维有刚性,不易起球。 4、横截面呈圆形且表面光洁可使纤维很容易滑移至织物表面,从而起球。不规则的横截面可降低起球趋势。 5、低强度纤维可提高小球脱落速度。 6、高卷曲可减少起球。 7、支数越细,越不易起球。而涤/毛混纺织物例外,相比同混纺比织物,纱线越细,表面涤纶更多,则更易球。 8、捻度高可使纱线更紧密,突出的纤维更少,降低了纤维的可移性,从而减少了起球。 9、在混绲纺织物中,涤纶含量越高,则越容易起球。 10、纱线毛羽少则不易起球。 11、单股加捻纱线织物比双股纱线的易起球。 12、针织物由于暴露的纱线表面积大,比机织物易起球。 13、相比斜纹织物,平纹织物由于交织数量多,交叉长度短,所以不易起球。 14、含少量低级棉的轻薄织物比厚重织物易起球。 选择下列方法可控制起毛起球现象: 1、织物的选择

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总结

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总结 1. 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对纤维起球作如下定义:单种纤维或多种纤维制成织物因纤维缠结而在布面形成的小结节或球珠。织物起球的先决条件是布面有松散纤维绒头,而长丝织物一般缺少这种布面绒头,也不易起球。但水洗或干洗会助长这一条件形成。在穿着磨损中,光滑布面和圆形截面合纤会促使纱线从布面凸起并形成松散纤维,当这些纤维与另一些纤维相互交缠,这种交缠在线性摩擦和回转摩擦交互作用下很易发生,最终形成起球。这些纤维球在摩擦作用下变大。由于合纤强度较大,这种结节就不易被破坏或磨掉,因此会越积越多。 而天然纤维由于强度较低,纤维球易被磨掉,因此布面起球不明显。如果织物表面起球高度明显,但纤维球寿命很短,该织物可定为低起球织物。纤维挠曲性对织物起球有重要作用,低起球织物的纤维刚性应较高,纤维的抗挠曲性降低,纤维球就会较快脱落。此外,织物结构对布面起球也有影响。一般而言,纤维越短越细,布面越易起球。当毛球形成速度超过其脱落速度,布面就会积聚毛球。 毛球形成速度又与纱线中纤维根数、纤维长度、纤维横截面、纱线捻度、织物结构等有关。纤维长度越长,起球的机率越低;较粗纤维有刚性,因此不易起球;圆截面纤维表面光滑,纤维易滑移到布面,从而形成毛球,而不规则截面纤维则不易起球;低强度纤维会增加毛球脱落速度;高卷曲纤维会减少起球机率;喷气纺纱线的抗起球性比环锭纺纱线好,这是由于环锭纺使较长纤维位于纱线的中心,而较短纤维位于外围而容易起球,气流纺纱线则比环锭纺纱线更差;纱线支数越细则起球机率越小;纱线捻度越高使纱线较紧密,从而减少起球机率;单股纱织物比双股纱织物更易起球;针织物比梭织物更易起球,这是由于布面有较多的浮线,而紧密梭织物则较少起球;平纹织物比斜纹织物不易起球,这是由于平纹的交织点较多,交织长度较短。 1.1纱线的影响 纤维的卷曲波形愈多,加捻时纤维不容易伸展,在摩擦过程中纤维容易松动滑移,在纱线表面形成毛茸。为此,纤维卷曲性愈好,愈易起球。纤维愈细,显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头端就多纤维柔软性也愈好,因此细纤维比粗纤维易于纠缠起球。从纤维长度来看,较短纤维比长纤维易于起毛起球,除纤维头端数多的影响外,纤维间的摩擦力和抱合力也影响织物的起毛起球。长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及抱合力大使纤维难以滑到织物表面,也就难纠缠起球。纱线的捻度和表面光洁程度对起球也有较大影响,捻度高的纱线,纤维间抱合紧密,纱线在受到摩擦时,纤维从纱线内滑移相对少,起球现象减少;但是,针织物一般为柔软性织物,过高的捻度会使织物发硬,因此不能靠高捻度来防止起球。纱线光洁度的影响,纱线越光洁,表面毛茸则短而少,所以光洁纱线不易起球。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及评定方法。 2、观察理解起毛起球过程与机理,进一步了解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 织物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在实际穿着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上,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织物表面,并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而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起球”。织物起毛起球会使织物外观恶化,降低织物的服用性能,特别是合成纤维织物,由于纤维本身抱合性差,强力高,弹性好,所以起球疵点更为突出。目前起毛起球已成为评定织物服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可分为起毛、纠缠成球、毛球脱落三个阶段。 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外部的摩擦作用,首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即起毛阶段,对短纤维而言,绒毛被拉出的条件是外部摩擦力要大于纤维在纱内的抱合力。绒毛在达到一定长度后,才能相互纠缠成球,因此被拉出的纤维长度对织物起球有一定的影响。此外,纤维的抗弯性、强度和耐磨性也影响起毛起球性能,容易弯曲的纤维在摩擦中易相互纠缠成球,比较粗硬的纤维要比细而柔软的纤维容易起球。有些纤维在形成较长的绒毛之前,已被磨断或拉断,只剩下很短的绒毛,就不易起球。有些纤维虽然容易形成数量众多的小毛球,但如果纤维的抗弯性和耐磨性强度较弱,织物表面的毛球在继续摩擦中很快就会脱落。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1、实验仪器:YG(B)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见图12-1所示。 主要技术参数: 起毛起球运动轨迹:直径为40mm的圆轨迹运动。 试样规格:直径112.8mm圆状,面积100mm2。 试样往复速度:60次/min。

织物起球的影响因素分析

织物起球的影响因素分析 起球的影响因素 从起球的过程和机理可以看出,织物起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纤维要有足够的强度伸长性和耐疲劳性;纤维要柔软、易于弯曲变形和相互纠缠;要有足够多和足够长的毛羽;要有产生纠缠的摩擦条件。凡是影响这些条件的因素都将影响织物的起毛起球。以下从原料、纺纱、织造、染色后整理等工序进行逐一分析。 1. 原料 就纺纱原料而言,纤维性质对织物起球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纤维的机械性质。另外,纤维长度、细度及形态和表面性质等因素对织物的起毛起球也有较大关系[2]。 1.1 纤维机械性质 强度大、伸长大、抗反复弯曲 能力高、耐磨能力强的纤维,摩擦时就不易被磨断、脱落,反而会致使其与周围的毛丛、毛球进一步缠结成更大的球。而纤维强度低,所形成的毛球经摩擦后,易于从织物表面脱落。一般天然纤维织物,除毛织物外,很少产生起球现象;黏胶纤维、醋酯纤维等人造纤维织物也很少起球;合成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起毛起球较为明显,其中以锦纶、涤纶和丙纶织物最为严重,维纶、腈纶织物次之[2]。 这主要是因为棉织物和人造纤维织物由于纤维强度低、耐磨性差,织物表面形成的毛绒或球粒被很快磨掉,而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由于纤维间抱合力小、纤维的强力高、伸长能力大,特别是耐弯曲疲劳、耐扭转疲劳与耐磨性好,故纤维容易滑出织物表面,一旦在表面形成小球后,又不容易很快脱落。 1.2 纤维长度和线密度

短纤维比长纤维易于起球,这是因为成纱后由于纤维较长,摩擦后要使其拉出纱线外,长纤维在纱线中摩擦阻力比短纤维大,不易从纱线中抽出;另外,在同样的纤维截面根数内,长纤维露出纱线表面端比短纤维少,即长纤维端被外力摩擦机会小。长丝相对于短纤维来说,是不易起球的。 以涤纶纤维为例,涤纶短纤维表面光滑,纤维之间抱合力较弱,受摩擦时纤维头端容易滑出织物表面形成毛绒而纠缠起球。而涤纶长丝强力较高,在受到机械外力时不易磨损断裂,因此穿着或洗涤时,涤纶长丝织物即使受到较强的摩擦作用也不容易起球。 同样的原料,细纤维比粗纤维更易起球,除纤维根数的影响外,纤维越粗其抗弯刚度越大,竖起于表面的纤维头端不易弯曲纠缠起球。 1.3 纤维的形态和表面性质 纤维的形态和表面性质主要涉及纤维的截面形状、表面特征、摩擦系数、是否有卷曲等。异形截面的纤维,抗弯刚度大,不易弯曲缠绕且相对接触和被摩擦的概率低,不易抽拔和纠缠,不易产生起球。纤维表面光滑、卷曲少或无卷曲,纤维间抱合力小,摩擦中不利于握持后的抽拔、纠缠与成球,故不易起球,例如蚕丝。但是从成纱工艺质量和性能要求方面讲,纺织纤维要有一定的摩擦力和卷曲。 2. 纺纱过程 在纺纱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主要有纱线的毛羽及耐磨性,这涉及到纺纱方法、纱线捻度、纱线结构等因素。 2.1 纺纱方法 在传统的纺纱系统中,精梳纱中纤维排列较为平直,短纤维含量较少,所用纤维一般较长,所以精梳织物一般不易起毛、起球。 2.2 纺纱工艺

纺织品起毛起球的综合因素分析

纺织品起毛起球的综合因素分析 一、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对纤维起球作如下定义:单种纤维或多种纤维制成织物因纤维缠结而在布面形成的小结节或球珠。织物起球的先决条件是布面有松散纤维绒头,而长丝织物一般缺少这种布面绒头,也不易起球。但水洗或干洗会助长这一条件形成。在穿着磨损中,光滑布面和圆形截面合纤会促使纱线从布面凸起并形成松散纤维,当这些纤维与另一些纤维相互交缠,这种交缠在线性摩擦和回转摩擦交互作用下很易发生,最终形成起球。这些纤维球在摩擦作用下变大。由于合纤强度较大,这种结节就不易被破坏或磨掉,因此会越积越多。而天然纤维由于强度较低,纤维球易被磨掉,因此布面起球不明显。如果织物表面起球高度明显,但纤维球寿命很短,该织物可定为低起球织物。纤维挠曲性对织物起球有重要作用,低起球织物的纤维刚性应较高,纤维的抗挠曲性降低,纤维球就会较快脱落。此外,织物结构对布面起球也有影响。一般而言,纤维越短越细,布面越易起球。当毛球形成速度超过其脱落速度,布面就会积聚毛球。毛球形成速度又与纱线中纤维根数、纤维长度、纤维横截面、纱线捻度、织物结构等有关。纤维长度越长,起球的机率越低;较粗纤维有刚性,因此不易起球;圆截面纤维表面光滑,纤维易滑移到布面,从而形成毛球,而不规则截面纤维则不易起球;低强度纤维会增加毛球脱落速度;高卷曲纤维会减少起球机率;喷气纺纱线的抗起球性比环锭纺纱线好,这是由于环锭纺使较长纤维位于纱线的中心,而较短纤维位于外围而容易起球,气流纺纱线则比环锭纺纱线更差;纱线支数越细则起球机率越小;纱线捻度越高使纱线较紧密,从而减少起球机率;单股纱织物比双股纱织物更易起球;针织物比梭织物更易起球,这是由于布面有较多的浮线,而紧密梭织物则较少起球;平纹织物比斜纹织物不易起球,这是由于平纹的交织点较多,交织长度较短。 1.1纱线的影响纤维的卷曲波形愈多,加捻时纤维不容易伸展,在摩擦过程中纤维容易松动滑移,在纱线表面形成毛茸。为此,纤维卷曲性愈好,愈易起球。纤维愈细,显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头端就多纤维柔软性也愈好,因此细纤维比粗纤维易于纠缠起球。从纤维长度来看,较短纤维比长纤维易于起毛起球,除纤维头端数多的影响外,纤维间的摩擦力和抱合力也影响织物的起毛起球。长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及抱合力大使纤维难以滑到织物表面,也就难纠缠起球。纱线的捻度和表面光洁程度对起球也有较大影响,捻度高的纱线,纤维间抱合紧密,纱线在受到摩擦时,纤维从纱线内滑移相对少,起球现象减少;但是,针织

织物起毛起球及圆轨迹法织物起球仪常用检测标准

织物起毛起球及圆轨迹法织物起球仪常用检测标准 圆轨迹起球仪法 GB/T 4802.1-1997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试验圆轨迹法 马丁代尔法耐磨仪测试标准 GB/T 21196.1-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1部分 GB/T 21196.2-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2部分 GB/T 21196.3-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3部分 GB/T 21196.4-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4部分 GB/T 4802.2-1997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 GB 8690-88毛织物耐磨试验方法马丁旦尔法 ISO 12945-2:2002纺织品织物表面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马丁代尔法 GB/T 13775-92棉、麻、绢丝机织物耐磨性试验马丁代尔法 ASTM D4966-1988织物耐磨性测试马丁代尔耐磨测试仪 ASTM D4970-2002织物抗起毛起球试验方法马丁代尔测试仪 织物起球试验方法起球箱法 GB/T 4802.3-1997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起球箱法

GB/T 4802.3-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 ISO 12945-1:2002纺织品织物表面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起球箱法 JIS L 1076:1992机织物和针织物抗起球性试验方法 圆轨迹法起毛起球测试仪起球方法: 1、GB/T4802.1-2008标准中试验条件的选择分类不清晰,造成一块面料可能可选择多种试验条件或无条件可选择。如该标准的A试验条件适用于运动服,B试验条件适用于合成纤维长丝织物,而对于采用合成纤维长丝织物制成的运动服则可采用A、B两种测试条件。但对于纯化学短纤维制成的面料及纯棉、纯蚕丝等面料如参照该标准分类则无条件可选。虽然该标准中作出备注:未列的其他织物可以参照表中所列类似织物或按有关各方商定选择参数类别。但这样也给操作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建议对该标准的试验条件的适用织物类型进行更加清楚细致的分类,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我国国标与行标间存在同一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不统一的问题。 如在针织运动服产品标准FZ/T73007-2002中规定的试验条件为压力780cN,起毛次数0次,起球次数600次,即GB/T4802.1-2008标准中的E试验条件;但由于针织运动服较多都采用合成纤维长丝织物制成,在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标准GB/T4802.1-2008中,合成纤维长丝织物的试验条件为压力590cN,起毛次数50次,起球次数50次,即B试验条件。这样就可能出现同一种面料在面料检测时合格,制成服装之后再检测变成了不合格的情况,因此建议国标与行标条件统一。 同一块面料选择不同的测试条件,其起球测试结果最大相差1.5级以上。 所以如果产品标准需选用该标准进行考核实验时,建议注明选用A~F试验条件中的何种条件进行测试,以使检测方法具有唯一性,检测结果有可比性,这样才能保证产品标准中的指标有意义。

织物起毛起球成因及防止措施

织物起毛起球成因及防止措施 现在生活中起球现象发生在羊毛、涤纶/羊毛和棉织物中,但更多的是出现在涤/棉或涤/粘混纺织物中。涤/棉/涤/粘混纺织物由于具有耐用、美观和穿着舒适性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是,这些优点却由于它们比天然纤维更易起球而遭到冷落。然而,用涤长丝制作的织物和服装就不会出现此现象,而短纤由于穿和洗涤时的磨擦,很容易将纤维带至表面,从而形成小球。 理论上有下列步骤导致起球: ①由于机械作用将纤维拉伸至织物表面,并形成茸毛; ②茸毛缠结成球,通过固着纤维和织物表面相连;在磨擦、洗涤、穿着和清洁过和程中,连续的机械作用使球脱落。 任何短纤维都会起球,涤纶短纤的起球最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涤纶的强力和抗曲性能高,使形成的球不易从纤维上脱落,而且涤纶的静电很容易吸附外来粒子产生起球。 纤维长度和细度,低捻度,多毛和膨松的纱线,单根纱、织造类型,及所用的整理剂种类等,都会促使纤维起球。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⑴ 如果形成的速度大于脱落的速度,球将堆积在表面。成球的速率与纱线中纤维的数量、长度、横截面、纱线念度、织物结构等有关。任何可使纤维滑向纱结表面的因素都可提高成球速率。 ⑵短纤长度越长,起球越少。因为凸出在单位面积上的纤维末端较少,而且长的纤维也可以被更牢固地固定在纱线上。 ⑶较粗纤维有刚性,不易起球。 ⑷横截面呈贺形且表面光洁可使纤维很容易滑移至织物表面,从而起球。不规则的横截面可降低起球趋势。 ⑸低强度纤维可提高小球脱落速度。 ⑹高卷曲可减少起球。 ⑺喷气较环锭纺的纱线好。环锭纺纱,较长的纤维较长的纤维倾向于集中在纱线中间,而较短的则在外侧,从而导致起球。气流比环锭纺的纱线更差。 ⑻支数越细,越不易起球。而涤/毛混纺织物例外,相比同混纺比织物,纱线越细,表面涤纶更多,则更易球。 ⑼捻度高可使纱线更紧密,突出的纤维更少,降低了纤维的可移性,从而减少了起球。 ⑽在混绲纺织物中,涤纶含量越高,则越容易起球。 ⑾纱线毛羽少则不易起球。 ⑿单麦加纱线织物比双股纱线的易起球。 ⒀针织物由于暴露的纱线表面积大,比机织物易起球。 ⒁相比斜纹织物,平纹织物由于交织数量多,长度短,所以不易起球。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 1、国内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 1 .1 国内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 1 .1 .1 测试标准 目前,国内对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的标准主要有三种:GB/T 4802 .3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起球箱法》、GB/T 4802 .2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马丁代尔法》和 GB/T 4802 .1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 ———圆轨迹起球法》。各标准的测试条件及适用范围见表 1 。 1 .1 . 2 测试仪器 国内的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仪器主要分为:起球箱起球仪、马丁代尔起球仪、圆轨迹起球仪三种。其有关技术参数见表 2。

1 . 2 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 1 . 2 .1 测试标准 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标准有很多, 其常用标准见表 3 。 1 . 2 .2 测试仪器 国外的起球测试仪器主要有下列三大类 : (1)起球箱式Orbito r/516 型它相当于 ICI 起毛起球仪和国内的箱式起球仪。通常为两箱或四箱 , 转速可分别调为:25 , 30 , 40 , 55 和60 r/min 五档。 (2)乱翻式 Impulse/616 型此型相当于国内乱翻式起球仪, 其内空气压力为 200 ~ 800 kPa 。此仪器为AA TCC 开发并拥有专利权的标准试验机。织物在圆筒内翻滚, 无规则摩擦产生起毛起球现象, 适用于梭织和针织物。该测试仪备有计时器及可加气装置 , 以防织物在测试时紧贴筒壁而影响效果。 (3)马丁代尔 Nu-Martindale/404 型此型相当于国内的马丁代尔耐磨仪,并作了一定改进,该仪器集 测试摩擦及起球两个功能,但两种测试不可同时进行,作为独立单元存在,在操作起球测试时,压力通过砝码施压,针织布为2 .5cN/ cm2,梭织布6 .5cN/cm2 。 2、测试仪器和测试标准对评定的影响 由于测试仪器的操作原理及测试条件的不同, 在实际测试时, 对评定纺织品起毛起球性能存在较大 差异。 2 .1 国内标准针对起毛起球测试分类过细, 容易产生混淆。如 GB/T 4802 . 3 —1997 适用于大多数织物, 仅注明毛针织最适宜;而 GB/ T 4802 .2 —1997 和 GB/T4802 .1 —1997 又适用各类纺织物 , 以致于企业在测试时无从选择哪个标准。 2 .2 从测试原理及条件可以得知 , 翻箱式测试(包括Orbitor 仪器)可以在无压力条件下测试 ,而另外两种方法实际在轻微压力下测试, 显然结果是有差异的。曾有文献报道, 对不同测试方法结果比较如表4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