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芪的妙用

黄芪的妙用

黄芪的妙用
黄芪的妙用

2015年8月3日至上老师继续讲黄芪

昨天讲黄芪,今天继续。

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里,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这段话是陶弘景取之《汤液经法》的内容。伤寒论里张仲景吸取了大量汤液经法的方剂和思想,其中伤寒论里最主要的六经方剂,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汤液经法。

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阳旦汤为桂枝汤,但是桂枝汤里并没有黄芪,桂枝汤汤液经法称为小阳旦汤,桂枝汤加黄芪为大阳旦汤。

阳旦是什么意思呢,是太阳从东方地面刚刚升起来,太阳从东方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少阳,早上的阳气为少阳,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从这段话可以理解黄芪是升少阳之气的核心主药旭日东升,其气温和,黄芪性温,正是东方之气。

我以前讲肝木的时候说过,北方冬季为藏,元气以藏为用,东方元气生发而为用,化生天地阴阳,荣养万物。所以张元素的《珍珠囊》里说黄芪: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

益元气实际上指的是补益春天少阳生生不息之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中少阳生发之元气,而黄芪能益之。黄芪在中药里现在都是归经于脾肺,没有归经于少阳之气的。其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其实就是入少阳胆经的作用,还有治疗表气虚畏风也是入少阳的作用,一般言黄芪补表气都归于黄芪入肺,因为肺主表,但是肺为五脏为太阴,并非是在表之阳气,主六腑之表阳的当首推少阳,而并非是太阳膀胱经,因为阳气是从东方升起来的,东方少阳为阳气实表之根源,所以在中医里表实邪盛是禁用的,因为黄芪助表实。另外中药学里说黄芪阴虚阳亢当禁用,这个临床上却并非如此,很多阴虚而阳亢的病人我反而还大量用黄芪,这里的阴虚阳亢一般指的是五脏阴虚而阳浮,特别是下焦的肝肾阴虚而肝阳上亢,从脉象上来看,当脉口阴虚阳亢的时候,阴经上升太过而下降不及,阴经不降则阳经不升,阴不降而阳不升,那么在表六腑之阳气不能上升啊,而黄芪是走表入少阳升阳补表气不足的药物啊,阴虚阳亢的阳亢指的是五脏的阳亢,并不是六腑的阳气上升太过的阳亢,这个是中医阴阳理论没有整明白闹的。把表阳上升和里阳上升混为一谈。实际上临床是五脏之里阳上升太过的时候,往往表阳上升不足,而临床上黄芪对于阴虚盗汗也是能用的,黄芪善于补表固汗,不论阴虚阳虚还是表气虚。

问:单用有效吗?

答:需要配伍。

表气虚盗汗,黄芪正适合,方用玉屏风散,如果表阳也虚,则用大阳旦汤,也就是桂枝加黄芪汤。

阴虚盗汗可以与山萸肉、白芍、鳖甲五味子等同用,临床上高血压往往以肝阳上亢多见,很多医家畏惧黄芪升阳的作用,明明有气虚气短却不敢施用,其实黄芪何尝升肝阳助肝阳哉,黄芪是升少阳胆经阳气之药,并非是肝阳,肝阳上亢之时,正是胆阳不升之时,黄芪正合其用,世医愚昧,不明此理,畏芪若虎,不得中药正法眼藏也。我临床对于高血压表气不足常常用量在60克以上,多则120,降压效果反而非常好。不明祝道长的表里阴阳升降对立之玄妙,就不能真正认识中医的核心精髓,也不能真正认识中药的性用妙用,不止黄芪,其它如桂枝、羌活、防风等也是如此。有些药物只是升六腑阳经,并不是升五脏阴经,医家却不明表里升降对立之道

把升六腑阳经的功能引用到五脏上面,往往错误的理解中药的性用功能,导致错误用药或者不能正确用药,这个就与辅行诀里的用药法则相违背了。

药物我都是从气味、归经、本草和经方的角度去思考,还有自然界的一些取象。

黄芪善升阳,所以在中医里用于治疗脏器下垂之病,有形之脏器者,地也。天包大地,大气举之而不坠,黄芪除入少阳以升阳外,还入肺而补益肺气。毕竟肺主气主表,黄芪质地轻虚疏松,中多细孔有肺金之象,但我临床用黄芪还是尊古人经验,炙黄芪入肺,生黄芪走表,右脉口寸弱无力而气短乏力、少语懒言、胸闷多用炙黄芪

人迎脉弱无力表气不足多用生黄芪,黄芪补诸虚,凡阴阳气血皆不足者都用用之,非只气虚可用。比如五脏阴虚内热或者盗汗,黄芪能泻阴虚火旺,血虚可配伍当归、白芍,比如有名的当归黄芪汤。

肾阳虚容易导致表阳不足而畏寒,黄芪可用,配鹿角、附子之类温阳固表,伤寒杂病论里,取黄芪合小建中汤为黄芪建中汤,能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什么叫诸不足,就是一切虚损劳伤之类,包含阴阳气血之亏虚,除气血阴阳外,还能化生乳汁而哺养小儿,常常配伍大枣、当归、人参等同用。

好了,今天到此。

中国黄芪资源

中国黄芪资源考察报告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 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蒙古黄芪又称白皮芪(陕西)、混其日(蒙药音译),膜荚黄芪又称山爆仗(山东)、箭秆花(陕甘宁地区)。均以干燥的根入药,其药材名为黄芪,原名黄耆。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及疮口久不愈合。 黄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糖。正品黄芪(膜荚黄芪及蒙古黄芪)三萜皂苷中以黄芪苷I(也称黄芪甲苷)及Ⅱ为主要成分,特别是黄芪甲苷常用作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黄芪中所含的黄芪苷、黄酮类化合物及黄芪多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 1 黄芪植物及药材特征 1.1植物种类和形态特征 黄芪属多年生植物,生长株高可达约40~80cm,主要分布在寒温带的中国西北地区以及蒙古高原南部地区。其茎生多毛,有12到18对小叶。正品药材根一般4年采挖为好,习性耐寒,耐旱,怕热,怕涝。多生长于干旱向阳山坡草地或向阳林缘灌丛间。栽培宜寒凉干燥的气候,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为好。 其中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主根长而粗壮,顺直。茎直立,高40~80 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小叶片小,宽椭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 mm,宽3~5 mm,两端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常比叶长,具花5~20余朵;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至淡黄色,长18~20 m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二体雄蕊;子房光滑无毛。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先端有短喙,基部有长子房柄,均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叶片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6~13对,长7~30 mm,宽3~12 mm,先端钝、圆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托叶长5~15 mm。花通常10~20余朵;花萼被黑色或白色短毛;花冠黄色至淡黄色,或有时稍带淡紫红色,长约16 mm;子房有柄,被柔毛。荚果长20~30 mm,宽9~12 mm,被黑色或黑白相间的短伏毛。

黄芪桂枝五物汤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研究进展 王祥森指导:赵天才 (陕西中医学院2008级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46) 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的功效。传统用于血气运行不畅,痹于肌肤所致的血痹证。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这一传统古方,对该方的临床运用与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现综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进展 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立[1]在排除伴有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肿瘤等疾病外,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以三维牵引床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结果以症状缓解,腰椎活动度恢复,阳性体征消失,能恢复原来的工作为优标准,本组治疗7~15 d,平均11.5 d。优108例,优良率达85.0%。 2.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房纬等[2]治疗本病属阳虚型者30例,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基拙上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组30例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JOA 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郑茹[3]选择本病男性患者60例给予罂粟碱、前列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烟酸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及抗生素治疗,其中治疗组32例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均治疗2个月。结果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创面完全愈合,步行速度100~120步/min,能持续行走500 m以上,肢体光电血流图明显改善为临床治愈,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75.0%(P<0.05)。 4.治疗急性腰扭伤 邹敏[4]选择本病患者治疗组53例针刺第七颈椎突上旁开4 cm处及全息穴之腰痛点,另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同时设局部注射组43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8例,总有效率97.67%(P<0.05)。 5.治疗血管性头痛 赵霞[5]等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酌加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品,治疗血管性头痛112例。药物组成:黄芪30g,白芍20g,桂枝12g,川芎12g,当归15g,红花10g,牛膝15g,延胡索12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5枚。分3次煎服,15d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112例患者治愈48例(42.8%),显效36例(32.1%),有效19例(16%),无效9例(8%),总有效率92%。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该方通过改善血液粘滞性、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解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病心得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 作者简介:仲建刚(1978-),硕士,主治医师三研究方向:中医老年病三E?mail:zhongjg1978@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474848.html,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病心得 仲建刚 【摘要】 针对老年病多精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易产生风二痰二瘀的特点,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固卫和营,调和阴阳,治疗老年病中常见的骨科退行性病变二汗证二老年皮肤瘙痒症二老年性水肿,取得良好的疗效三【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骨科退行性病变; 汗证; 老年皮肤瘙痒症; 老年性水肿; 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10.033 黄芪桂枝五物汤始载于东汉时期 医圣”张仲景的名著‘金匮要略四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篇“: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三”其主治之血痹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而复感风寒湿等邪气,使邪滞经脉,血行不畅而引起的疾病三其作为经典方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1]三老年人因精气亏虚,气血不足,阴阳失去平衡,产生风二火二痰二 瘀等病理产物[2],影响自身脏腑二经络功能,其生理二病理特点与血痹的病机相吻合三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益气温阳,固卫和营,温经通痹,调和阴阳之功,应用其调和营卫二阴阳之特征,治疗老年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简述如下三1摇骨科退行性病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二韧带二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二变性二增生,导致局部炎症二水肿,从而引起疼痛二麻木二活动受限等症状三中医把这类症状归属为 痹症”范畴三盖由素体营卫虚弱又外感风寒或年长气血渐亏致使气血周流不畅二凝滞,血不荣筋所致三气虚则输布无力,化源不足,影响气的温煦二熏肤作用,而致疼痛二麻木之症三血虚不能濡润肌肤则出现麻木三损伤失治,瘀血停留,日久化痰,痰瘀交错,闭阻经脉,气血不得宣畅,则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三上述诸因,加之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气血滞涩更甚,则疼痛二麻木亦甚三 ‘素问四痹论篇“云: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 湿之气也三”葛洪在‘肘后方“中指出,对痹证治疗主要应以辛温活血为主三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良好的抗炎二镇痛二抗氧化[3?4],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5],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6]的作用三 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取其益气和血,调和营卫,逐痹通络之效,治疗骨科退行性病变,凡证属气虚血滞二营卫不和者,不论何证,皆可选用本方三临床治疗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随证加减,临床上若见肢体麻木二神疲乏力者,重用黄芪,加当归二鸡血藤二黄精;若肢体麻木,伴畏寒肢冷,少气乏力,重用桂枝,加附子;若见肢体疼痛,拘急明显者,重用白芍,加木瓜;疼痛严重者,加姜黄;病变部位在上者可酌加川芎二当归二葛根二羌活;部位在下者可酌加杜仲二独活二牛

黄芪种植技术

黄 芪 的 种 类 与 种 植 技 术 制作人:王新军。 制作日期:2014/3/26

黄芪的种植技术 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其根干燥后供药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疗效;治气短、虚脱、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水、久泻、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一、生长习性 黄(红)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圆柱形,稍带木质化;红红芪根外皮粗糙,红褐色,内部红黄色,白红芪根外皮淡白色,内部淡黄色;黄芪根皮淡褐色,内部黄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绿,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 黄(红)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冷爽气候,抗旱性强,耐寒,怕热又怕涝,气温过高常抑制生长;种皮较坚硬,吸水性差,发芽率低,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忌重茬,不宜在重盐碱地、涝洼地、粘土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 1、在海拔较高的山水川地,二阴地种植。 2、选择茬口: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 3、施肥整地 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 4、种子处理 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 (1)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2)硫酸处理:对晚熟硬实的种子,可用浓度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个小时后播种。 (3)细砂擦伤:在种子中掺入细砂摩擦种皮,使种皮有轻微磨损,以利于吸水,能大

黄芪桂枝五物汤妙用32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各科病例 【方药】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克) 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处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二) 【解说】本方主治血痹之证。血痹乃由阳气不足,营卫不和,复感风邪,致营血运行不畅,痹阻于肌肤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也。临床以肌肉或皮肤麻木不仁为特征。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营血,和卫阳。本方为桂枝汤之变方,即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畅行气血。去甘草之壅滞,且倍生姜加黄芪,目的在于走表益卫,通阳逐痹,此《内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临床上,凡营卫不调,气血痹阻之证,皆可使用本方。 一、血痹 岳美中医案:郭某某,女性,33岁,北京某厂干部。于1973年6月间,因难产使用产钳,女婴虽取下无恙,但出血达1800毫升之多,当时昏迷,在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产院用冰袋敷镇止血,6个小时,血始止住。极端贫血,血色素3克,需要输血,一时不易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只输了400毫升,以后自觉周身麻痹不遂,医治未效,在弥月内于6月28日即勉强支持来求诊治。患者脉现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是产后重型血虚现象,中医诊为“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卫和营以治之。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尖9克,白芍9克,大枣4枚(擘),生姜18克。水煎温服。 7月2日二诊:上方服3剂,脉虚小紧象渐去,汗出,周身麻痹已去,惟余左胁及手仍麻,恐出汗多伤津,用玉屏风散加白芍、大枣作汤剂,以和阳养阴。处方:生黄芪24克,白术30克,防风9克,杭白芍9克,大枣4枚(擘)。水煎温服。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10剂,汗出止,胁痛愈,右脉有力,左偏小,食指与小指作麻兼微痛,左臂亦痛,是心血仍虚而运行稍滞,用三痹汤治之。本方养血补气之药多于祛风散邪,宜于气虚血少而有麻痹之证者。处方:生黄芪18克,川续断6克,大独活6克,大秦艽6克,防风6克,辽细辛3克,川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黄9克,酒炒自芍9克,桂枝9克,云茯苓9克,杜仲炭9克,川牛膝9克,台党参9克,炙甘草6克。水煎温服。 7月26日四诊:服上方10剂,周身觉有力,食指痛愈。唯左脉仍弱,血虚宜补,予人参养荣丸。 8月1日五诊:左右脉渐趋平衡而仍弱,小指与无名指作痛。按小指内侧,是手少阴心经脉所终,无名指是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起,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从经脉寻求,很明显是心经虚弱,气血难以充周经脉所致,投予生脉散作汤用,以养心气。处方:党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9月3日六诊:上方服2周,小指与无名指疼痛消失,所患产后病症已基本痊愈,唯脉仍现虚象,嘱常服人参养荣丸以善后。(《岳美中医案集》1978年版) 按语:难产大出血后发生周身麻痹不遂,又见脉象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等血虚之象,故岳老以此断为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取得良效,后以补气养血之品,以善其后。

黄芪

黄芪 黄芪 上师如意宝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汇集 【别名】东北黄芪,内蒙黄芪,绵黄芪,黄蓍,西黄芪,库伦黄芪,红芪。 【处方名】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生黄芪,炒黄芪,炙黄芪等。 处方中写黄芪、绵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黄芪。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用于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不溃或溃后不敛。 炒黄芪: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补气润肺功效增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气虚内伤,劳倦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崩漏,血痹及一切气血虚衰之证。 【概说】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健脾益气、补肺益卫、固表止汗、利尿消肿、养心通脉、补血活血、托毒生肌、散邪行痹之功效。常用于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

垂、胃下垂等),胎漏、胎动、滑胎;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血脱、脾虚泄泻;痈疽不溃,溃不收敛;血虚萎黄,肢体麻木;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证。临床上也多用于治疗贫血症、白细胞减少症以及肿瘤放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粒细胞减少症等血虚诸证,与冠心病、动脉血栓、肺栓塞、脑血栓、脑梗塞等多种血脉瘀滞者。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退肿,补血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主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表虚自汗,易感风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痈疽难溃,久溃不敛;便血崩漏,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药配伍】 黄芪配丹参:黄芪补益元气,丹参养血活血化瘀。两药合用,益气与活血并用,气旺血行,血行气也旺,共奏益气 活血之功。 黄芪配蒲公英:一温一寒、一补一攻,临证以此药对为君,遣药组方,擅治内科杂病。 黄芪配白术: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扶正。二药合用则汗不外泄,邪不易侵。 黄芪配防风: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 ok3w_ads(“s004”); ok3w_ads(“s005”); 篇一:“十三五”重点项目-黄芪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黄芪种植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

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和作用: 1. 以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为主证的疾病。如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硬皮病、皮肌炎、面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雷诺氏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肢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下肢慢性溃疡、褥疮、荨麻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皮肤科疾病也可参照使用。 2.以肢体疼痛、无力、僵硬,阵挛、运动障碍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症、原发性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局限性癫痫、不宁腿综合征、面肌震颤和面肌痉挛、低钙抽搐、低钾性周期麻痹等。 3.产后多血虚,因此产后的诸多病症也多见本方证。如产后尿潴留、产后痉证、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指掌麻胀、产后足痿不用等。其他的妇产科疾病如妊娠恶阻、转胞(妊娠期因胎儿压迫膀胱等原因,导致小便不出)、带下、痛经、月经后期等也可参照辨治。 4.其他方面还用于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盗汗、肥胖症、小儿多汗症、半身无汗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血管神经性水肿、原发性低血压、慢性肠炎、胃窦炎、慢性鼻炎、肺炎、神经衰弱、反复感冒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注意事项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再来呢,诸位看,血痹呢,阴阳俱微,阴脉讲的是什么?尺脉,阳脉呢?讲的是寸脉,脉都统统变得很小,血痹,哦,这是虚症麻,哦,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哦,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呢?就是把灸甘草,桂枝汤把灸甘草拿掉,变成黄芪就好啦,那黄芪跟灸甘草,跟甘草本来就长的很像,哦,两个长的很像,那这里不用甘草,用黄芪,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差异呢,因为黄芪呢走表,哦,走表,所以皮肤麻木不仁的时候,只要病人有出现麻木不仁皮肤的时候,哦,大家都可以想到要用黄芪,哦,黄芪五物汤的来源就是这样。那这个黄芪三钱哪,芍药,桂枝,这个黄芪五物汤里面呢?还有个地方,就是要重用生姜,哦,重用生姜,因为生姜呢,这个我们这边讲哦,这里会重用生姜的原因就是因为“关上微”,关脉指的是胃脉,那胃脉比较微弱的时候,代表说胃里面比较寒湿,水份比较多,所以生姜加重,那你要不要记它......生姜?以后开了黄芪五物汤的时候,把生姜加重?不需要。 所以说,诸位呢一定要了解药性,这样的话你临症看到病人的时候,你马上自然直觉就要想到要这样子做,不用说去背很多东西,哦,所以很多东西你不要去背,要体会最重要,哦,体会。这样子你随时开个处方出来,为一个病人设计一个处方,就不会有任何的错误。

01黄芪的妙用

01黄芪的妙用 01黄芪的妙用 黄芪原名黄耆,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 黄芪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在本草纲目中,把黄芪列为本经上品,补药之长。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具有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因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因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 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黄芪是传统疮药,有生肌的作用, 一、药用配伍(主要的四点应用) 补中益气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固表敛汗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利水消肿 (1)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 (2)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托疮排脓 (1)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2)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此外,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30 秦海林,等1核磁共振氢谱鉴别植物中药的研究1药学学报,1999,34(1)∶ 58 31 于燕丽,等1RAPD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1中药材,2000,23(11)∶ 678 32 石俊英,等1RAPD和POD分析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 中的应用1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2)∶ 137 33 李萍,等15S2r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用于金银花道地性研究初探1中草药,2001,32(9)∶ 834 (2003-11-18收稿)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吴发宝 陈希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所,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 本文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黄芪在心血管、免疫、抗癌、抗衰老以及在血液、肝脏、肾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 黄芪 药理作用 黄芪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1)Bge1var1mongholicus(Beg1)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1)Bge1的干燥根。别名绵芪、绵黄芪。现代研究发现:蒙古黄芪的根中含有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果素、β2谷甾醇、亚油酸及亚麻酸等;膜荚黄芪根中含有黄芪甲苷、2’、4’二羟在25’、6’二甲氧基异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的叶酸。而且黄芪还含有硒、锌、铜、铁等14种微量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相关报道较多,现将其主要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1 对心血管的作用 111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 实验发现,低剂量的黄芪总皂苷(2mg)可加重心衰,中剂量(4mg)和高剂量(8mg)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1〕。XG A(黄芪甙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50~200μg/ml时,对离体豚鼠乳头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2、3〕,其作用机理初步认为是由于黄芪抑制了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PDE)的活化剂钙调蛋白,从而抑制了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所致。 112 对缺血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用langendoff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观察到黄芪总黄酮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2再灌注自由基的产生〔4〕。大量研究表明,黄芪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是多重性的,它能够增加cAMP的含量,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乳酸脱氢酶的产生、保护线粒体及溶酶体的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抗缺氧能力〔5〕。还可以消除自由基和减轻缺氧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6〕。 113 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在细胞外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但药物预先作用于心肌细胞48h后,均可降低感染病毒的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7〕。郭棋〔8〕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结果发现黄芪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与钙拮抗作用有关。早期使用药物可改善感染细胞的Ca2+平衡,从而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Ca2+继发性损伤,又可抑制感染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9〕。 114 对血压及血管的影响 ①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它可能是通过N02sG C2 cG MP介导的信号转换通道,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 MC)的功能,从而调整血压、血流及控制动脉硬化〔10〕。②黄芪具有明显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肠血管的作用,对肾血管亦有扩张作用。 ③此外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防止理化因素所致的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的增加。 115 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参数,发现黄芪注射液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11〕,已证实黄芪皂甙能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增高;使波幅、波宽、超射、阈电位、最大舒张电位及最大除极速度等参数减少;还能使其静息电位减少10mv,洗脱后恢复,这表明黄芪皂甙能抑制Na+2K+2ATP酶的活性〔12〕。 2 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 ? 2 3 2 ?中药材第27卷第3期2004年3月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病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病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的应用病例 血痹 岳美中医案:郭某某,女性,33岁,北京某厂干部。于1973年6月间,因难产使用产钳,女婴虽取下无恙,但出血达1800毫升之多,当时昏迷,在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产院用冰袋敷镇止血,6个小时,血始止住。极端贫血,血色素3克,需要输血,一时不易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只输了400毫升,以后自觉周身麻痹不遂,医治未效,在弥月内于6月28日即勉强支持来求诊治。患者脉现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就是产后重型血虚现象,中医诊为“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卫与营以治之。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尖9克,白芍9克,大枣4枚(擘),生姜18克。水煎温服。 7月2日二诊:上方服3剂,脉虚小紧象渐去,汗出,周身麻痹已去,惟余左胁及手仍麻,恐出汗多伤津,用玉屏风散加白芍、大枣作汤剂,以与阳养阴。处方:生黄芪24克,白术30克,防风9克,杭白芍9克,大枣4枚(擘)。水煎温服。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10剂,汗出止,胁痛愈,右脉有力,左偏小,食指与小指作麻兼微痛,左臂亦痛,就是心血仍虚而运行稍滞,用三痹汤治之。本方养血补气之药多于祛风散邪,宜于气虚血少而有麻痹之证者。处方:生黄芪18克,川续断6克,大独活6克,大秦艽6克,防风6克,辽细辛3克,川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黄9克,酒炒自芍9克,桂枝9克,云茯苓9克,杜仲炭9克,川牛膝9克,台党参9克,炙甘草6克。水煎温服。 7月26日四诊:服上方10剂,周身觉有力,食指痛愈。唯左脉仍弱,血虚宜补,予人参养荣丸。 8月1日五诊:左右脉渐趋平衡而仍弱,小指与无名指作痛。按小指内侧,就是手少阴心经脉所终,无名指就是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起,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从经脉寻求,很明显就是心经虚弱,气血难以充周经脉所致,投予生脉散作汤用,以养心气。处方:党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9月3日六诊:上方服2周,小指与无名指疼痛消失,所患产后病症已基本痊愈,唯脉仍现虚象,嘱常服人参养荣丸以善后。(《岳美中医案集》1978年版) 按语:难产大出血后发生周身麻痹不遂,又见脉象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等血虚之象,故岳老以此断为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取得良效,后以补气养血之品,以善其后。 痿证 (原发性脑萎缩) 胡青山医案:某女患,45岁。四年来头痛,头晕,健忘,并日益加重。经全脑造影、脑电图、超声、脑脊液等项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脑萎缩。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头昏健忘,气短便难,舌质淡红,脉弱,属中医痿证。用本方加减:黄芪150克,白芍5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发表时间:2018-08-23T14:05:44.6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作者:徐军锋雷亚玲韩祖成(通讯作者)[导读] 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 (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祖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关键词】跟师学习;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经验分析【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58-02 中风病起病急剧,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的,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的一种疾病,中风病后有80%的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肢体活动不遂、偏瘫最为常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为中风病最主要的后遗症状,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清·王清任云:“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认为偏瘫的病机或因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衰,或因劳倦内伤,或因久病体虚,导致元气亏虚,气血衰少;故进入恢复期后,中风患者的特点为阳气虚衰,气血不足,痰瘀痹阻经络,经脉失养。总的来说病机为营卫虚弱,脉络瘀阻。现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针对中风的证型研究表明,气虚血瘀证为中风最常见证型,可贯穿中风病始终,尤以恢复期为著[2]。 黄芪桂枝五物汤,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是这样描述的:“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现今应用于临床,治疗范围较广,现代文献报道,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麻木”等疾患[3-5]。 运用黄芪桂枝汤治疗中风病,已有相关报道,均取得临床较好疗效。王薇萍等[6]用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王希瑞[7]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都取得较好的效果。林惠卿林祝春[8]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失眠、偏瘫、肩周炎、遗精、癔病、心悸、胃肠道疾患等多种疾病。亦取得很好疗效。柳迎春用[9]“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0例临床观察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总疗效优于巴氯芬治疗。因此,只要符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病机和辨证要点,以本方加减应用,即能获效。这充分展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诊疗观点。 笔者有幸师从陕西省名中医韩祖成教授,跟师读经典,学临床,通过学习《金匮要略》。导师要求详细理解并分析经方的深邃意义。针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义分析,金匮要略认为是一首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的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5味药组成。方中黄芪微温味甘益气固表为君,桂枝性温味辛甘温经通阳为臣,君臣相配伍,专温卫阳以助卫气之运行而和营阴。芍药性微寒味苦酸养血和营为佐,姜枣和中而调营卫为佐使,倍生姜助桂枝以通阳行痹,促使卫调营和卫阳运行而血痹可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效。现代医学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抗炎,镇痛,扩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免疫,促进细胞代谢等作用。通过深入剖析黄芪桂枝五物汤证方义及组成,加深了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理解。导师通过临床长期实践发现,中风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证居多,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遗症肢体偏瘫患者,临证常配合针刺治疗,对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神经损伤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典型医案一例: 王xx,男59岁,教师,2016年5月31日就诊。 患者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一月”为主诉,诊断为“脑梗塞”住院1月余,病情平稳后出院。遗留左半身麻木不遂,手足麻木发凉。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特来诊。现症见:神清,精神一般,言语基本流利,口角流涎,左侧肢体麻木不遂,左上肢抬举困难,左手握拳伸掌不能,左下肢站立困难,不能行走,手足麻木发凉,头晕困倦,纳呆食少,舌质淡黯,边有齿痕,苔白略滑。脉沉涩。既往史无特殊。查体:血压110/60mmHg,余生命体征平稳,车入诊室,查体基本配合。左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辅助检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断: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西医诊断:脑梗死。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配合针灸治疗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法。具体:以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用补法,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方药:黄芪60g、桂枝12g、赤芍各12g、桃仁12g、红花12g、地龙10g、当归12g、川芎12g、生姜24g、大枣16枚,水煎服,早晚分温服。服上方14剂后,手足转温,半身麻木不遂症状消失,活动较前自如。独有肢体困倦,纳少,舌淡苔白,脉弦细,上方基础上加服白术15g,山楂20g,再予5剂,上证遂减。后经进一步肢体功能康复训练1月,患者可站立并缓慢独立行走,随访半年,基本生活可自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体会 学习经典,背诵原文,研究原文,理解仲景本意,参考诸家注释,仔细诊察,认真辨证。只要病机相同,异病同治,则诸症悉除。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病机是:气血虚弱,营卫不足,揍理不固,感受风,阳气受阻,血行不畅。辨证要点为肢体麻木,或有疼痛,手足发凉,面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脉微涩或弦细。只要谨守方证病机和辨证要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了解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既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或用原方,或加减化裁,或合方。临床应用本方,既要把握其主要脉证,又当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化裁。气血亏虚,用黄芪,一般30~60g之间。若阳虚寒凝,血脉滞涩。重用桂枝,加细辛、麻黄、附子。若久病入络,肢体疼痛或麻木较甚者。可加天麻、地龙、全蝎、九香虫等。在病位上,上肢症状重者,加桑枝、郁金、鸡血藤。下肢症状重者,加当归、川牛膝、独活。 导师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指导思想和血痹证的病机,该方应用于中风后遗证期以肢体偏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梗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脑组织细胞有关[10];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益气养血的功效与其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有关,温通经脉的功效与其改善循环、扩张脑血管有关。经临床应用验证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黄芪解》

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黄芪解》 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为肺叶辟之原动力)下陷。《神农本草经》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熄内风也。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也。 【附案】沧州董氏女,年二十余。胸胁满闷,心中怔忡,动则自汗,其脉沉迟微弱,右部尤甚,为其脉迟,疑是心肺阳虚,询之不觉寒凉,知其为胸中大气下陷也。其家适有预购黄一包,俾用一两煎汤服之。其族兄××在座,其人颇知医学,疑药不对证。愚曰:“勿多疑,倘有差错,余职其咎。”服后,果诸病皆愈。其族兄疑而问曰:“《神农本草经》黄原主大风,有透表之力,生用则透表之力益大,与自汗证不宜,其性升而能补,有膨胀之力,与满闷证不宜,今单用生黄两许,而两证皆愈,并心中怔忡亦愈,其义何居?”答曰: “黄诚有透表之力,气虚不能逐邪外出者,用于发表药中,即能得汗,若其阳强阴虚者,误用之则大汗如雨不

可遏抑。惟胸中大气下陷,致外卫之气无所统摄而自汗者,投以黄则其效如神。至于证兼满闷而亦用之者,确知其为大气下陷,呼吸不利而作闷,非气郁而作闷也。至于心与肺同悬胸中,皆大气之所包举,大气升则心有所根据,故怔忡自止也。”继加桔梗二钱,知母三钱,又服两剂以善其后。 一妇人产后四五日,大汗淋漓,数日不止,情势危急,气息奄奄,其脉微弱欲无,问其短气乎?心中怔忡且发热乎?病患不能言而颔之。知其大气下陷,不能吸摄卫气,而产后阴分暴虚,又不能维系阳分,故其汗若斯之脱出也。遂用生黄六钱,玄参一两,净萸肉、生杭芍各五钱,桔梗二钱,一剂汗减,至三剂诸病皆愈。从前五六日未大便,至此大便亦通下。 邑王氏女,年二十余,心中寒凉,饮食减少,延医服药,年余无效,且益羸瘦。后愚诊视,其左脉微弱不起,断为肝虚证。其父知医,疑而问曰:“向延医延医,皆言脾胃虚弱,相火衰损,故所用之方皆健脾养胃,补助相火,曾未有言及肝虚者,先生独言肝虚,但因左脉之微弱乎?抑别有所见而云然乎?”答曰:“肝脏之位置虽居于右,而其气化实先行于左,试问病患,其左半身必觉有不及右半身处,是其明征也。”询之,果觉坐时左半身下坠,卧时不敢向左侧,其父方信愚言,求为疏方。遂用生黄八钱,柴胡、川芎各一钱,干姜三钱,煎汤饮下,须臾左侧即可安卧,又服

好黄芪有哪些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474848.html, 好黄芪有哪些特征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第13期 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无论是各省市卫健委提出的中医预防方案中,还是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有一味药被反复提到,它就是“补药之长”——黄芪。 黄芪,又名黄耆、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适用于肺脾气虚,表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 本品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人们熟知的补气药,《本草纲目》言:“耆者,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之”。 那么,如何识别质优黄芪呢?广州中醫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华成坤主管中药师介绍,好黄芪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1:根粗,皮薄 黄芪饮片的直径在1~3.5cm之间,一般来说,较粗者质量佳,如混有较细的尾根,质量较差;黄芪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外皮较细薄。 特征2:断面“菊花心”,或“金盏银盘” A.黄芪切面有放射性纹理,有些有裂隙,形状像开放的菊花,习称为“菊花心”。 B.黄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鲜黄色,恰恰好像是金银镶嵌一样,时称为“金盏银盘”。“金盏银盘”有时会分离,可能是采收的季节不对,一般黄芪采收是在秋季落叶到霜降时,或者到春季黄芪萌芽前都可以采挖,如果采收时间不对,那么黄芪的内在物质损耗,造成“金盏银盘”分离,质量较差。 特征3:没有麻皮黑心 黄芪断面中部一般不会空心,但是,黄芪的老根头部偶尔会有枯朽状或空洞,野生黄芪根头部枯朽状或空洞更常见,因此有些不良商家会以有黑心病的黄芪冒充野生黄芪,而中心枯朽状与黑心病还是可以看出区别的,黑心病的黄芪,除了整根黄芪中心都可见枯黑,外皮还会有麻点,且味道怪异。 特征4:有豆腥味,味甜

黄芪桂枝五物汤九

黄芪桂枝五物汤九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和营卫功效。临床中以此方化裁收效良好。 组成黄芪、桂枝、芍药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方诀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四肢麻木面无华温经通阳此方良。 功效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方解血痹证由素本“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临床运用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疗风痹。适当加减可治疗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疾患。有报道以本方加牛膝、红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疗末梢神经炎;加当归、白芷、细辛、威灵仙等治疗面神经麻痹;加羊肉250克煎汤并加鸡血藤、当归等治疗产后身痛;加党参、白术、赤芍、川芎等治疗肢端麻木;加全虫、地龙、蜈蚣、细辛等治疗桡神经损伤;加炙乳香、没药、牛膝、红花、当归、水蛭等治疗脱疽;加骨碎补、当归、续断、杜仲等治疗痛痹;合乌头汤化裁治疗坐骨神经痛均证明有满意疗效。 提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镇痛、镇静、扩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临床案例 面神经麻痹孔某男24岁。1周前劳动汗出约2小时后觉左侧面部肌肉麻木、发紧继则口角往右侧歪斜。现诊见患者前额皱纹消失左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触之有凉感不出汗不能皱额、闭目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右侧流涎。身体瘦弱面色萎黄不华少气懒言。辨证属于素体虚弱卫阳不足汗出腠理空虚风邪乘虚入络所致。治宜益气养血助阳、活络祛风。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50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30g、白芷10g、红花10g、僵蚕10g、全蝎10g、干姜10g、大枣5枚。水煎服日1剂。服6剂后精神好转面色转红左侧面部已有汗出麻木感 减轻自觉较前舒适口角歪斜明显减轻四肢较前有力。续服6剂已能闭目左面部麻木感已基本消失口角歪斜已不明显肢体有力。原方稍事出入继服3剂病愈。 本例平素气血虚弱劳动汗出致腠理空虚风邪乘虚侵入颜面造成面部神经麻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助卫固表增强机体抵抗力;配桂枝、干姜、大枣温阳行痹;当归、白芍、红花养血活血;白芷、僵蚕、全蝎驱风外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