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 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 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 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中药资源调查是以植物科学(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动物学、动物生态学、矿物药材学为基本理论指导,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了解某一地区中药资源的种类、用途、贮藏、生态条件、地理分布、利用现状、资源消长变化及更新能力,以为社会生产条件等,挖掘新资源,揭示中药资源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药资源调查是在制定区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计划的第一手资料。中药资源评价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药资源的现状和利用现状的综合分析,对区域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和现状进行科学的评判,进而为制定区域中药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概述

一、中药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中药资源种类。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丰富中药资源,并能做到合理采挖,持续利用,必须先对全国、各省、乃至不同区域进行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掌握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种类、贮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了解中药资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状况做出科学评价,进而在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指导下,制定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药资源的总体生产计划。中药资源调查对摸清区域中药资源家底,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并为医药、食品及其他工业生产部门提供持续稳定的原料来源,以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等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先进的国家或地区,对其本土的资源状况应该一清二楚,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开发和持续利用这些资源。中药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为此,调查应定期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了解中药资源的动态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以便不断的修正保护和利用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于1958年、1966年及1983年对中药资源有进行过3次全国性普查,除此之外,至今较大型有影响的调查工作未再进行过。特别是最近20年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非常大,除了给地方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以外,中药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中药资源调查和对各地资源状况的评价工作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中药资源调查分为国家、省(自治区)、县(市)和局部区域等不同级别,还可分为普查性(包括所有重要中药资源)、专业性(如仅调查中药资源)和生产性(仅针对一两个重要种,以生产基地建设为目的)等不同性质。

二、中药资源调查应注意的事项

中药资源调查是一件细致、复杂的工作,而且工作量大,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它的成果直接应用于指导中药资源的生产规划,对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有现实而深刻的影响。为了提高调查工作的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要善于分析矛盾,具有时间动态观念,历史地、发展地分析问题,要熟悉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从调查地区的全局出发。

(2)掌握中药资源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明确中药资源调查的科学方法,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在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自然状况、利用状况和市场状况做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调查的重点内容。

(3)中药资源调查是认识自然的过程。以制定中药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总体生产规划为最终目标,因此,中药资源调查应与资源评价紧密结合,应与生产和保护的需要紧密结合,要注意防止脱离生产实际的单纯资源调查。

三、中药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

中药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分为准备工作、调查工作和总结工作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阶段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中药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是调查开始前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的过程。较大型的调查,还应健全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任务,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⒈资料的收集分析

(1)搜集调查地区有关中药资源调查、利用和生产企业等现状和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各种图件资料,如中药资源分布图、利用规划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以及以前的调查结果。

(2)搜集调查地区有关植被、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文字资料,包括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

(3)搜集调查地区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的资料,包括人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和行政区域地图等。分析了解中药资源生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

⒉调查工具的筹备

(1)仪器设备的筹备:包括①测量用仪器设备,主要有GPS定位系统(如罗盘仪、经纬仪、海拔高度表)、树木测高仪、求积仪、测绳、各种卷尺等;②采集标本用设备,主要有标本夹、采集箱、吸水草纸、标本号牌、野外记录本和各种采集刀、铲具等;③称量植物产量用设备:包括天平、弹簧秤等;④野外记录用工具,主要有各种样方调查用表格、野外记录本、铅笔等;⑤收集分析样品用各种袋具,如纸袋、布袋和塑料袋等。

(2)交通工具:包括各种车辆和地图等。

(3)野外医药保健用品:包括防护蚊虫叮咬、自然损伤事故和一般疾病治疗类的各种医药和包扎用具。

⒊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调查工作中人员较多,应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和调配。一般应组成调查队,并按调查内容分组,明确责任和任务。调查人员应包括有较高水平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专业人员,还应配备当地有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

⒋制定调查工作计划通过分析搜集的有关资料和调查任务,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包括日程安排、资金使用等。掌握各种调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调查工作阶段

调查工作阶段是通过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贮量等实际调查,掌握中药资源自然状况第一手资料的过程,是调查研究的基本阶段。

(三)总结工作阶段

总结工作属于业内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系统整理调查所得到的各种原始资料,采集的各类标本和样品等。资料应按专题分类装订成册,编出目录。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各种调查资料,进行数字统计,绘制成各种成果图件,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和保护管理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写中药资源调查报告。

第二节中药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中药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路线调查、访问调查和野外调查取样技术等,概括起来就是点、线、面、访问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

一、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中药资源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踏查和详查两种方式。

(一)踏查

踏查也称概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范围、边界、气候、地形、土壤,以及中药资源种类和分布的一般规律进行全面了解。踏查应配合分析各种有关地图资料进行。如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土地利用图和地形图,甚至遥感图象资料等,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踏查,从调查全局来讲是认识整个调查地区,选择重点取样区域的过程;从调查局部来讲是认识取样区域,选择具体调查样地的过程。踏查应由有关专业人员与熟悉当地情况的生产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少走弯路。可见踏查是贯穿整个调查过程的方法。

(二)详查

详查是在踏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具体调查区域和样地上完成中药资源种类和贮量调查的最终步骤,是中药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路线调查

中药资源的调查是遵循一定的调查路线有规律地进行的,并在有代表性的区域内选择调查样地,进行中药资源种类及贮量的详查。

(一)选择调查路线的基本原则

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其种群数量受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地形的变化,而植被类型是中药资源分布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不同的植物类型分布有不同的中药资源种类或资源量不同,因此,选择调查路线的基本原则是能够垂直穿插所有的地形和植被类型,不能穿插的特殊地区应给予补查。

决定调查路线必须进行慎重的研究。因为中药资源种类分布的调查和资源贮量的详查基本上是在调查路线上,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取样获得的。调查路线对调查区域的覆盖及代表性,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踏查、访问和各种参考图件资料,如地形图、植被分布图等,是正确确定调查路线的必要保证。

(二)路线的布局方法

路线的布局方法分为路线间隔法和区域控制法两种。

1. 路线间隔法路线间隔法是中药资源路线调查的基本方法,是在调查区域内按路线选择的原则,布置若干条基本平行的调查路线。这种方法采用的基本条件是地形和植被变化比较规则、中药资源的分布规律比较明显,穿插部位有道路可行。调查路线之间的距离,因调查地形和植被的复杂程度、中药资源分布的均匀程度以及调查精度的要求而决定(表2-1)。

2. 区域控制法当调查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中药资源分布不均匀,无法从整个调查区域按一定间距布置调查路线时,可按地形划分区域,分别按选择调查路线的原则,采用路线间隔法,进行路线调查。

(三)在调查路线上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调查路线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样地,并做一定数量的样方,记录中药资源种类的各种数量要素,主要包括密度、盖度、高度、生物量、利用部位生物量、植被类型、地形条件和土壤条件等,为定性和定量分析调查地区中药资源贮量及其变化规律准备数据资料。代表性样地的选择既要反映中药资源分布的普遍意义,又要反映其集中分布的特点。

在调查路线上,应按一定的距离,随时记录中药资源种类的分布情况和多度情况,并采集植物标本和需要做实验分析的样品。

路线调查按在地图上布置好的调查路线进行,在野外首先找到路线的位置,对好方位,沿路线前进,借助汽车里程表,记录前进距离,当路线有所修改时,在地图上应及时注明。

三、访问调查

访问调查是向调查地区有经验的干部、生产技术人员、采集者和集贸市场及收购部门等,进行口头调查或书面调查。这是调查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许多有关中药资源利用现状的资料,是通过访问调查,收集有关部门的资料获得的。

访问调查应贯穿调查工作的始终。同时,也可以集中一批问题,组织调查会和个别访问,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安排在路线调查和现场调查时穿插进行。访问调查应有详细的提纲,事先提供给被调查人,以便有所准备,提高访问调查的质量。无论采用座谈会或个别访谈的方式,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整理出调查专题材料。对被调查人员的身份、经历、工作单位等也应做好记载,以便今后核实有关内容(表2-2)。并对一些名称上或不认识的植物采到证据标本。

表2-2中药资源访问调查记录表

访问日期:被访问者姓名:年龄:职业(职务、单位):

植物学名:俗名:科名:

证据标本号:采集人:采集日期:采集地点:省县乡

生境条件:海拔高度:

习性:体高:胸径:发育阶段:多度:

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

用途:利用部位:利用方法:

市场销售情况:

加工处理方法:

备注:

四、取样原则、技术与方法

在中药资源调查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分布零散的、各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和几乎无法确知其真实数量的庞大群体。由于时间、共歼和人力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全部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只能从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地,从样地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得到对整体的判断。对选取样地的要求应该是既能代表总体,又要使样地的数目尽可能的少,以减少人力和物力。怎样同时较好地满足这两个要求,是取样要解决的问题。

(一)取样原则

中药资源调查非常关键的一步是选择调查样地,这是决定研究结果可靠性、准确性和代表性的核心部分,一般有如下应注意的原则:

1.2个步骤先踏查,后样查。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2.3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

3.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二)取样技术

取样技术分为取样和客观取样两种。

1. 主观取样主观取样是根据主观判断选取“典型”样地,其优点是迅速简便,有经验的工作者来做有时可以得到很有代表性的结果。其缺点是无法对其估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因而无法确定其置信区间。应用的可靠性无法事先预测。主观取样常受到工作熟练程度、精力饱满程度、偏见,以及种群分布格局等影响,容易出现误差,但主观取样通过有经验的判断可减少一定的取样数目。

2. 客观取样客观取样也称为概率取样,这是因为每一个样地被选择的概率是已知的。它不但可以得出一个估量,而且能计量估算的置信区间和进行样本间显著性检验,并可明确样本代表性的可靠程度。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采用客观取样方法。

一般常用的客观取样有以下三种:

(1)随机取样。要求每一样本有同等选择的机会。可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利用成对随机数对作距离来确定样地的位置。一般认为随机取样是最理想的取样技术。

(2)规则取样。也称系统取样。首先确定一个样地,然后每隔一定距离取一个样。在中药资源分布基本上是随机分布,变异不大的情况下,规则取样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3)分层取样。是根据对总体特性的了解,将整体分成不同的区组,在区组内随机取样或规则取样。在中药资源变化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特别适用分层取样。

(三)取样方法

取样方法可分为无样地取样和有样地取样。所谓无样地取样是指未规定面积的取样,如点四分法;所谓有样地取样是指规定面积的取样,如样方法、样带法等。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中药资源调查中最常用的取样方法—样方法。

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调查时样方大小,一般草本植物采用1~4m2;灌木为16~40m2;乔木和大型灌木为100~200m2。取样数目因调查地区特点和群落

复杂程度而不同,但一般不能少于20~30个。

在一个新的地区进行中药资源调查,建议首先

研究应采用的取样面积(即样方大小)和取样

数目。

1. 取样面积取样面积是指调查中样方

面积的大小。一般根据植物群落最小面积原则

确定。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表现出群落植物

种类的面积。在调查时,如果超过最小面积当

然很好,但加大了工作量;如果小于最小面积

则不能充分反映各种中药资源的实际数量特

征。确定最小面积的方法是巢式样方法(图2

-1)。其具体做法是逐渐扩大样地面积,随着图2-1 巢式样方法模式图

样地面积的增大,样地内植物的种数也在增加,但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种类增加变缓,通常把种一面积曲线陡度转折点作为取样最小面积(图2-2)。

2. 取样数目 取样数目是比较复杂的。它取决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所预期的数据种类。一般来讲,取样数目越多,代表性越好。但取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动。取样误差和取样数目的平方成反比,如想减少1/3的误差,就要增加九倍的取样数目。为了使取样数目具有代表性,又能节省劳动和时间,应确定适宜的取样数目。

取样数目可在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的基础上,用取样数目与中药资源某种的相对贮量特征关系曲线确定。具体做法是用最小取样面积样方测定中药资源贮量,换算成相对量,即占取样单位所有植物生物量百分比,并不断累加样方计算累加后平均相对量,以取样数目为横坐标,相对贮量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取样数目与中药资源某种的相对贮量特征关系曲线。中药资源相对贮量最初变化较大,但随取样数目的增加其平均值逐渐趋于平稳,其转折点即为最小取样数目(图2-3)。

前苏联学者瓦利西耶夫(1974)提出了确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的公式:

22

P

V n

式中n 为所需要的样方数;V 为所测得的标准差;P 为要求的标准差。

图3-3 草本中药资源相对贮量—取样数目曲线参考图 图3-2 草本中药资源种—面积曲线参考图

第三节中药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中药资源野外调查的内容主要有种类及其分布和生态环境,不同区域中药资源的贮量和更新能力等。

一、中药资源种类及分布调查

中药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调查是在路线调查、现场调查和访问调查过程中,通过采集植物标本,记录其分布地点、生长环境、群落类型、大致数量(多度)、花期、果期及主要用途等,了解调查地区的中药资源种类数量、分布规律、种群数量和用途用法及开发利用情况等。采集标本应制成蜡叶标本,一般3~5份,并应做好野外记录(表2-3),挂好号牌。每份标本必须包括利用部位。必要时选择适当的时期,收集利用部位试验分析样品,阴干品2~5kg。

表2-3 中药资源采集标本野外记录表

标本室:标本编号:采集人:采集日期:

采集地点:省县乡海拔高度:生境条件:

习性:体高:胸径:发育阶段:多度:

植物学名:俗名:科名:

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

用途:利用部位:利用方法:

备注:

完成中药资源种类与分布调查,应着手编写中药资源名录。编写前,要仔细核对植物标本,对不能确认的种类,应送有关单位专家鉴定。统计每种中药资源在调查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分布地最好以乡镇为单位。中药资源名录应按某一分类系统编写,现低等后高等。每种植物应包括植物名,俗名,拉丁学名,生境,分布,花果期,用途,利用部位和利用方法等。

二、中药资源贮量调查

中药资源贮量调查是中药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人是中药资源现状,评价中药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资源潜力,制定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计划,均是第一手详实的资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数量指标。中药资源的调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植物种类都调查,而是主要调查一些重要、有开发潜力、供应紧缺或已受到威胁的资源种。

(一)中药资源贮量调查方法

中药资源的调查一般采用样方法。按照本章第二节选择样地的原则、取样技术和调查的中药资源的性质(草本、灌木或乔木),以及调查地区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样方大小,并取一定数量的样方。按调查表记录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样地地理坐标,样地与样方号、样方面积、调查地点、时间、群落类型,以及样方内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利用部位生物量、物候期、生活力、生活型、胸径、冠径等。如调查样地中记录表(表2-4)、草本样方调查记录表(表2-5)、灌木样方调查样方记录表(表2-6)和乔木样方调查记录表(表2-7)。

表2-4 调查样地总记录表

样地编号:地理坐标:东经北纬所在行政区:省市(县)乡(镇、场)

调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海拔高度:坡向:坡度:

群落类型;主要层优势种:

外貌特点:

群落动态:

小地形及样地周围环境;

土壤及地被层特点:

突出生态现象:

人为活动影响:

备注:

表2-5 草本样方调查记录表

样方编号:样方面积:总盖度:群落名称:

表2-6 灌本样方调查记录表

样方号:样方面积:总盖度:群落名称:

表2-7 乔木样方调查记录表

样方编号:样方面积:总盖度:群落名称:

各表记录内容说明:

1. 调查样地总记录表

(1)样地号。指调查中有许多调查样地,以免混乱每个样地在调查中人为拟定的代号。

(2)地理坐标。要求写明调查样地的经、纬位置。

(3)所在行政区。要求写明样地地处的省、市、县、乡、林场等名称。

(4)群落类型。根据组成群落各层的优势种命名,野外调查时先初步确定,室内可根

据样方数据,重新命名。

(5)主要层次优势种:指群落的建群种,如森林群落指乔木层优势种。

(6)调查者:指调查的主要人员。

(7)外貌特点:指群落外貌整齐否,层次清楚否,色调一致否。

(8)群落动态:指群落为原生还是次生等不同演替阶段。

(9)小地形及样地周围环境:指地形微小变化,包括洼地、小丘等不超过1m 的地面起伏。周围环境指是否有河流、侵蚀沟、居民点及其他群落类型等。应尽可能反映对群落及中药资源分布可能发生的影响。

(10)土壤及地被层特点。指土壤的类型、地被物(枯枝、落叶)覆盖情况及地表岩石裸露、风化情况等。

(11)突出生态现象。指树形和植物体的变化,动物影响,病虫害发生情况,特殊自然现象,如风、雪影响等。

(12)人为活动影响。指砍伐、采集、放牧、挖掘等。

2. 样方调查记录表

(1)样方编号。应包括所在样地号和样方号,如样地号为10,样方号为5,应记为10-5。

(2)样方面积。指调查时所采用的面积。

(3)总盖度。指草本(层)、灌木(层)或乔木层对地面的总覆盖度,用占百分比表示。

(4)物候期。指调查时每种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如营养期、现蕾期或抽穗期、开花期或孢子期、结果期、果实成熟期、种子成熟期、落叶期、休眠期和枯死期等。

(5)生命力。通过对生长发育态势的判断,如生长繁茂与否、与周围植物竞争能力强弱及受到病虫害情况等。但一般生命力是指在生长地能否顺利良好地完成有性和无性繁殖等生活史过程。可分为三级:生命力强、中、弱。生活力强是指生长旺盛,能用种子繁殖,营养繁殖也好;生活力中是指能正常生长,但不结实或弱,主要靠营养繁殖;生活力弱指不能正常生长,不结实,营养繁殖也差。但在调查中由于各种植物处于不同的发育生长阶段,很难准确判断生活力情况,但可根据长势做出初判断。

(6)高度。指植物的生长自然高度,包括生殖枝高(花序、果序等高)和营养枝高。

(7)盖度。指样方中每个植物种的分盖度,即其枝叶所能覆盖的地面面积比。

(8)密度。指样方内每个植物种的株数。

(9)生物量。指样方内每个植物种收割地上现存量。

(10)利用部位生物量。指样方内每个作为资源种利用部位重量。利用部位生物量是比较复杂的,不同种利用部位不同,且利用季节不同,一次调查很难理想的获得全部中药资源的利用部位生物量。而用树皮、大树果实、树根等,就更难获取了,可用取样方法进行估计。但无论如何利用部位生物量是中药资源调查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应尽可能地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

(11)冠径(幅)。主要指灌木和乔木种类的树冠直径。但植冠一般不是绝对圆的,每株应至少测量2个直径,即长和宽度。

(12)胸径。指乔木从地面算起1.3m高度处的树干直径。如遇到有多个萌干的大树,必须测量每一个萌干的胸径,并记录其萌干数。树高在2.5m以下的小乔木一般放在灌木层调查。

(13)基径。指乔木树干距地面30cm 处的直径。

(二) 中药资源贮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中药资源贮量主要有下列几种:

1. 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

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2. 单位面积产量指中药资源种单位面积或样方平均利用部位生物量。有时可以用全株地上生物量估计或换算。因无论利用什么部位,其一般与全株生物量成正比,只有个别例外应加以注意。这样可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

3. 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可通过下列方式计算:

(1)用实测利用部位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

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

这是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但工作量大。

(2)用单株产量计算。

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

这是其次选择使用的方法。

(3)用盖度估计法计算。

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

这是最快捷的方式,一般可不做典型的样方调查,但准确度较差。

⒋经济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

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

要求在调查中分别统计达到和未达到采收质量标准植株所占比例。

5. 年允收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持续利用的采收量。年允收量需在中药资源种群更新能力或种群增长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是最理想的采收强度,但目前多数中药资源没有这方面数据资料,需加强研究。可采用下式估计:年允收量=经济量×比例

比率参考经验数据,茎叶类为0.3~0.4,根及根茎类为0.1。

三、中药资源更新能力调查

中药资源更新能力的调查,关系到中药资源采挖后能否迅速得到恢复和确定合理的年允收量问题,也是保证中药资源持续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技术依据。中药资源的更新能力与采挖利用强度有直接关系,应设计不同的采挖强度加以研究,才能更好的认识在利用过程中,中药资源的变化情况和种群的增长潜力,为制定持续利用生产计划和提高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的依据。另外,还应注意研究中药资源组织,如茎皮等利用部位的更新能力研究。下面仅介绍有关地下和地上器官更新能力的一般调查方法。

更新能力的调查一般采用设置固定样方跟踪调查的方法。其样方的大小和数量与一般调查相同。样方的布局也应随机设定,或有经验的工作者可主观选择代表样地。

(一)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

在固定样方进行地下器官更新能力的调查时,首先要考虑采挖强度。如果样方内株数较少就不能全部采挖,否则更新便不可能。地下器官更新调查主要是调查其根及地下茎的每年增长量。由于地下器官不能连续直接观察,需采用定期挖掘法和间接观察法。定期挖掘法是在一定时间间隔挖取地下部分,测量其生长量。经过多年观察得出其更新周期。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准确判断年龄的植物。

间接观察法又称相关系数法。许多药用植物其地下器官和地上器官的生长存在着正相关。因此,可以找出其相关系数。这样在调查时,只调查其地上部分的数量指标,通过有关

公式,推算出其地下部分的年增长量。下面以刺五加为例说明。

伊兹莫捷诺夫研究了刺五加茎的高度和根的产量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相关方程。其方程式为;

=h

-

M

10-

N

)

.1(

37

12

式中M为刺五加根的产量(kg);h为刺五加茎的高度(cm)(适用于茎高在1~2.6m之间);N为单位面积上茎的数量。

为了求得更新周期可以借助数学模型来计算。毕缅诺夫对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提出了这样一个数学模型:

T={-(2p1-Δp)+[(2p1-Δp)2-8ΔPNp]1/2}

式中T为更新周期; N为采收是挖掘的节数; p为正常根茎每节的平均值; p1为再生根茎第一节的重量;Δp为再生根茎每节每年增长的平均值。

(二) 地上器官的更新能力调查

地上器官的更新调查,由于每年增长的数量可以连续测量,因此要比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容易得多。此外,在采收后仍可能继续生长。地上器官更新调查首先要调查它的生活型、生长发育规律,然后调查它的投影盖度和伴生植物。调查要逐年连续进行。一般应包括单位面积药材产量、单位面积的苗数及苗的高度。并分析各种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三、中药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中药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资料,主要通过对收购利用企业、收购者、集市和采集者等的访问调查获得。

主要调查内容有利用种类、用途、利用方法、产品性质、销售去向、市场价格、栽培情况、保护情况、收购量和需求量等(表2-8)。表中内容说明如下:

(1)植物名称。指按中药资源用途写出中药资源名称和商品名称。

(2)用途。指按中药资源用途划分。

(3)利用方法。指采收加工方法和生产的产品。

(4)产品性质。指在当地是以原料、半成品还是成品形态出售。

(5)销售去向。指进入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地方市场、乡镇集市、民间利用等。

(6)市场价格。指近几年来的市场价格情况及其变动。

(7)栽培情况。指栽培种类、面积、品种选育、栽培基地及在产品中所占比例等。

(8)收购量。指年收购量及近几年收购变化情况。

(9)需求量。指年需求量及近几年需求变化情况。

(10)生产企业。包括规模、产品和综合利用情况等。

(11)保护情况。指制定的一些保护措施和保护区建设情况等。

表2-8 中药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另外,中药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还应注意非经济用途种类情况,环境保护用种类和植物种质资源等。应根据调查的任务要求有重点的进行。

五、中药资源调查成果图的绘制

中药资源调查的成果图主要有中药资源分布图、中药资源贮量图和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图等。无论哪一种中药资源成果图,都是将一定的内容转绘到一定比例尺地理底图上所制成的。地理底图是指用来转绘专题内容的地图,它可以是地形图、行政地图或植被分布图等,并在转绘专题内容时,原地理底图上与专题内容及使用目标无关紧要的内容被简化掉,以便更清晰的表达专题内容。这里所指的专题内容就是中药资源的分布、贮量和利用现状。采用地图的形式表达中药资源的区域变化规律,有一目了然,信息量大,现势性强等优点,并容易比较不同地区(行政区)中药资源的差异。中药资源调查的各种成果地图不仅是调查结果非常好的表达形式,而且是进行中药资源总体生产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

(一)中药资源分布图的绘制 中药资源分布图是表达调查地区中药资源分布特点和规律的地图,是在中药资源种类和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一般可用行政地图,如能选用植被分布图当然更好,因为中药资源的分布与植被分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已制出植被分布图。

中药资源分布图通常用范围发来表达。所谓范围法就是指用来表示地面间断而成片分布面状现象的一种表示方法。并用各种符号、着色、绘晕线和文字注记等形式表示不同现象的区别。范围法表示现象的分布规律有精确范围和概略范围之分,精确范围要求尽可能的表示现象的分布界限;而盖略

范围之用一些零散符号或文字注

记来表示(图2-4)。中药资源从

个体角度看是零散分布的,但从种群角度看都有一定的分布面积和区域。

(二)中药资源贮量图的绘制

中药资源贮量图是表达调查地区中药资源贮量特点及区域变化规律的地图,是在中药资源贮量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选用的地理底图一般可与范围法相同。

中药资源的贮量图与分布图不同,贮量是一种数量特征,一般可用分区统计图法来表达。分区统计图法是把制图区域分成若干小区,根据各区统计资料,绘制统计图,以表达并比较各区现象的数量差异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有清晰的分区界线(这里可以是不同的行政区)

,然后,根据统计资料设计相应的统计图形,并将统计图形放在相应的分区中部。

图3-4 吉林省长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参考图

统计图形的形式各异,但一般习惯用圆形图形,便于表达现象的相对特征,所能表达的信息量较大(图2-5)。

(三)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图是表达调查地区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及区域差异的地图,是在中药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行政区划绘制到地理底图上制成的。选用的地理底图一般可与范围法相同。

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图与贮量图相似,是一种数量特征,一般可用分区统计图法和定位图表法来表达。定位图表法是将固定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画在地图的相应地点上,以表示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常见的定位图表有柱状图和曲线图等(图2-6)。

图3-5 吉林省长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贮量参考图

图3-6 吉林省长春地区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参考图

第四节中药资源分析与评价

中药资源调查工作包括外业和内业两部分。外业资源调查工作结束后,随即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总结评价的内业阶段。首先要对获取的数据及资料要经过整理,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此为依据以便撰写资源调查报告。

一、原始资料的整理与汇总

中药资源调查通过艰苦细致的外业工作,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必须经过汇总和整理,这项工作内容又被称做“内业”。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标本的分类和整理

将采制的中药标本经进一步确认筛选后,按照分类系统统一编号,对获取的影象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发现漏洞,及时予以补充。对调查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资料也一并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

(二)数据汇总

对样地、样方调查测量获取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汇总,按生境条件、样方类别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计算,最后将统计计算结果填入专门设计的统计汇总表。

(三)民间验方和民族用药习俗的收集整理。

收集民间验方和调查当地民间用药习俗是资源调查的任务之一。在资料整理汇总阶段,要注意此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便为新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线索。

二、中药资源分析

根据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调查地中药资源现状和野生中药资源受威胁情况,以便对当地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潜力做出评价,从而做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利用与护育结合。

(一)种类、蕴藏量分析

将资源调查中获取的各样地上样方汇总的统计资料与以往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合当地中药材收购部门的历年收购情况,对调查地的中药资源种类及蕴藏量或某种中药资源的储量做出合理的推断和确定。

(二)、野生中药资源受威胁状况分析

目前,中药材多来源于野生资源,野生中药资源由于开发利用及其自身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野生中药资源受威胁状况的分析主要是针对那些资源存量减少、资源锐减的种类。从资源保护角度根据其所处自然状况,将其划分为珍稀、濒危、渐危等级别加以保护。珍、稀资源类别已引起高度重视,实践中重点是处于濒危、渐危边缘的资源类别应引起重视。借鉴王年鹤等1992提出的药用植物资源评价方法,根据资源调查资料,参考相关材料,从药用价值、分类学意义、分布与生境要求、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度、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和综合利用现状等八个方面提出量化评价标准(见表2—1),为野生中药资源受威胁状况的评价提供了思路。

按照上述八项内容,对照标准打分,根据得分情况来衡量某种资源受威胁程度,分值越高,受威胁状况越严重,越须保护。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总分为14分以上,可界定为濒危种类,亟待保护。

第二类:总分在7~13分之间,为渐危种类,应重视保护。

第三类:总分在6分以下,为受威胁或渐稀有种,应注意保护。

表2—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受威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三、中药资源评价

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参照森林资源和土壤资源分析评价方法,评价中药资源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项。

(一)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中药资源生产能力及经济价值。其定量指标主要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两项:

1.生产效率:是评价该地区某类资源实际采收数量与年允收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年允收量

年实际采收量

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通过控制年采收量来衡量某种资源生产合理性的一个指标,其理想值是1。当生产效率值为1时,说明可采收资源均被收获利用,当该值小于1时表示资源尚为被充分开发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资源超量消耗,应加以控制采收,以使资源永续利用。

2.经济效率:

用生产效率来评价一个地区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还不够全面。因为采收的资源若不能全部被转化为商品而利用,还是没有应用意义。故此引入经济效率来衡量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年消耗总量

年实际采收量

经济效率=

当该值为1是理想状态,表明收获资源全部被转化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采收资源超过了实际利用量,将造成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应减少采收量(或收购量)。

评价中药资源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资源的种类、数量,不同层次产品开发的效益比较,地产药材规格质量及市场销售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二)生态效益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仅仅是从经济学、商品学角度去评价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价资源(指生物资源)的生态效益,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新问题,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通常采用“生态效率”来衡量和评价。其测算公式为:

年实际采收量

资源恢复或更新量

年实际采收量年允收量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的数值含义较为复杂。若测算值为正值,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恢复量来确定年允收量的合理值,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恢复量的大小来衡量资源的保护状况。当该值为负数时,表明现采收量已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长此以往,将导致资源日趋枯竭。

具体分析生态效益问题,还要从中药资源的种群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及受威胁生物资源的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三)社会效益

评价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的评价是反应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调查区域中药产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中药产业包括药材贸易、科研及开发、中成药业等相关产业部门。

2.资源人均占有量。中药资源人均拥有量是衡量当地资源开发潜力及中药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3.中药产业劳动力吸纳量。调查地区从事中药产业的人员占当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中药产业的社会贡献率的一个显著标志。

4.中药文化状况。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是否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第五节 中药资源调查的总结

中药资源调查的总结是建立在外业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内业整理、汇总与分析的

基础上,是调查成果的直接反映,通过书面形式来体现,需要撰写调查总结报告,绘制资源分布图。调查工作可以从工作和技术操作两方面分别进行总结,也可一并进行。

一、工作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报告是对调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概括和总结。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过程、人员分工与协作安排、调查的收获和经验教训等内容。

二、技术总结报告

技术性总结报告是资源调查工作总结的重点内容,通常以“**地区中药资源的调查”或“**地区**类中药资源的调查”或“**类中药资源的调查”等为题撰写资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概况,调查区域的资源种类、数量现状(或某类中药资源的分布与蕴藏量),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见与建议等内容。下列内容与格式供参考。

(一)前言

一般包括调查的目的、任务,调查的区域范围,组织领导及工作程序,调查方法等内容。

(二)调查区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调查地区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土壤、地势地貌、植被等方面来描述,社会经济概况包括当地的人口状况、生产力水平,中药产业发展情况等。

(三)调查区域中药资源状况

主要包括调查区域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贮量)、分布,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等。附统计数据表格。

(四)调查地区中药资源分析与评价

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潜力,中药资源受威胁的程度。

(五)当地中药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意见与建议

根据对调查区域中药资源状况的分析和评价,提出该区域今后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六)附件资料

通常包括调查地区的中药资源名录、资源分布图及相关的统计数据资料等附件。

中药资源与开发前景报告

专业景气度调查报告 中药资源与开发

调查报告说明 本调查报告系安博教育集团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制作,以为莘莘学子在选择志愿时提供有效参考。报告中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条例的版权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没有经过安博教育集团的书面许可,不得将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如引用本调查报告的数据,需注明数据源于安博教育集团2008年专业景气度调查报告。 本报告中关于专业景气度的调查为安博教育集团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研究员采用行业访谈、毕业生抽样调查以及焦点组讨论等方法获得。为了确保数据的客观真实,调查共发放了498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45份,问卷有效率达95.2%。但是,因为本报告中发布的调研数据系通过抽样方法采集,数据结果受到样本量和样本主观判断的影响。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抽取的限制,数据结果无法达到完全的精准真实,本报告只提供给用户作为选择志愿的参考资料,安博教育集团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不对报告数据与个人情况的对应承担法律责任。

目录 调查报告说明 (2) 目录1 专业大总结 (3) 1 专业大总结 (4) 2 就业方向调查分析 (4) 2.1毕业最适合岗位调查 (5) 2.2毕业生去向分布表 (5) 2.3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 (6) 3 专业具体景气指数分析 (7) 3.1毕业薪酬指数 (7) 3.1.1毕业1年薪酬指数 (7) 3.1.2毕业2年薪酬指数 (8) 3.1.3毕业3年薪酬指数 (9) 3.2职位级别指数 (9) 3.3应届就业率指数 (10) 3.4毕业深造指数 (11) 3.5发展前景指数 (11) 3.6创业指数. (11) 3.7工作舒适度指数 (13) 3.8全球化指数 (13) 3.9学习压力指数 (13)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靖州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张克达蒋细春 为掌握我县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情况,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林农群众收入,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缘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适中,植被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育。据统计,全县中药材植物种类达233科,1486种。人工栽培达100余种。目前人工栽培或野生采集较多的有钩藤、灵芝、百合,玉竹、黄精、艾叶、金银花、天麻、葛根、杜仲、半枫荷、黑老虎等15种。 通过对我县中药材市场的走访调查,全县目前人工培植、野生采集和药商收购的主要中药材有下列几种: 1、钩藤。人工栽种面积达2500余亩,主要分布排牙山林场和艮山口、寨牙、新厂、甘棠、文溪、坳上、江东等地。荒田荒地栽培2—3年可采收,山上栽植3—4年可采收。艮山口下乡村种植钩藤面积达300余亩,亩产值达5000余元。目前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货含钩量80%—90%的每公斤50—60元。 2、灵芝。人工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藕团、文溪、平茶、铺口、寨牙等地,种植量达20万包左右,市场行情变化较大。目前我县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黑灵芝收购价80—90元/公斤,干红灵芝收购价30—40元/公斤。

3、黄精。也称野山姜。我县野生分布较多,人工栽培较少。人工栽种2—3年可收获,近几年收购价生货6—12元/公斤,干统货40—60元/公斤。 4、百合。药食两用,以保健食品为主。我县有野生分布,人工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达600余亩,主要分布在新厂、藕团、横江桥、文溪、铺口等地。百合当年种当年收,价格变化较大,前几年行情较好,近二三年行情差。 5、葛根。药食两用,我县有大量野生。人工栽培一年即可收获,亩产2000—3000斤。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约150亩,主要种植在坳上、太阳坪、寨牙、甘棠等地。我县湘佰仕公司收购葛根酿制茯苓葛根酒及加工附属食品,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为3元/公斤。 6、艾叶。我县目前人工栽培面积400余亩,主要分布在铺口、藕团、坳上、文溪等地。2017年我县引进湖南汉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加工艾叶,企业年加工能力3000吨,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4000元/吨。 7、玉竹。药食两用,用量较大。我县已引进栽种6—7年,现栽培面积500余亩,主要分布新厂、平茶、藕团等地,栽后3年可收获,产量3000—6000斤/亩,目前我县收购价3.2—3.6元/公斤,价格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8、金银花。大宗药材,用量大,有野生分布。我县目前人工种植面积达800余亩,主要分布在甘棠、寨牙、藕团等地,存在采摘期短、人工采收成本高等问题。市场行情变化大,等级价差大,每公斤40—120元。 9、天麻。我县曾有较大规模种植。种植场地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上温差较大的高山为宜,种植用原材料为白栎、麻栎等硬质

中药调查报告2篇

中药调查报告2篇 中药调查报告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意义: 我国西药市场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很久以前就听说有人提议废除中医,而且还是科学界的人提出来的,并且有不少人附和。西医在外科手术方面的长足发展,以及在急救技术上的各种手段,是中医无法也不需要替代的。虽然中医不具备成熟的痊愈技术,但是相较于西医,中医有更完整地理论基础,也有更大的机会发展出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都倾向于西医,很少有人会想起中医这个古老的词。作为中国的宝贵财富,中医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而且的潜在供给能力很大。 大学校园的中医普及率很低,与西医根本是无法比较的,无疑,大学生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极具战略性的市场,而对大学生的中医调查报告也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大学生这个消费群对中医的态度,同时,中医也能从中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广大学生当中展开调查。我们除了通过网络对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得调查问卷52份,有效问卷52份),还对个别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个人访谈以及现场问卷调查。 三、调查报告结果分析: 1、优势:

a副作用较少,和西药相比更温和,对人体机能冲击性较小,而且强调因人而异,通过望闻问切的诊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药方,更为对症。 b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中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所熟悉、接受。 c中医博大精深,涵盖了多种技术与治疗方式,例如针灸、拔火罐等,可选择性强,有助于日常的保健性治疗。 2、劣势: a传统中药需要煎煮后服用,过程较为繁琐耗时,对于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来说不太适合。 b中药多由草药制成,性味苦涩,服用时较难入口。 c起效较慢。 d诊疗方式由古代的静脉学说发展而来,现代科学较难验证。 3、威胁: a西医医学运用现代先进科学诊疗手段,国际认可度高,根据性强。 b西药药性强,起效快,易见成效。 c西药服用方便,而且较传统中药容易入口。 4、机会: a,中医药是中国民族的医学瑰宝,发展中医药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需要。 b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

第四次全国教材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系统 工作指导手册 (第二期) “基于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的中药资源监测及服务”项目组研制 中药资源遥感监测中心监制 2012- 5

目录 第一部分辅助方案设计 (2) 第一章准备工作 (2) 1 数据准备 (2) 第二章辅助方案设计 (4) 1 样带计算 (5) 2 类别合并 (6) 3 样带勾画 (9) 4 样带统计 (10) 5 保存设计 (11) 6 填写代表区域及样带辅助信息 (11) 7 保存方案 (13) 第二部分野外调查 (14) 第一章准备工作 (14) 1 PDA驱动安装 (14) 2 表格数据导入PDA (15) 3 空间数据导入PDA (17) 第二章野外调查 (19) 1 地图导航 (19) 2 普查表填写 (20) 3 重点调查表填写 (21) 4 调查点查看 (27) 第三部分内业整理 (28) 第一章PDA数据整理 (29) 1 PDA数据导入 (29) 2 填报数据补充 (29) 3 照片数据导入与关联 (30) 第二章纸质数据整理 (32)

1 照片数据导入 (32) 2 纸质数据电子化 (32) 第三章县级数据合并 (33) 1 数据拷贝 (33) 2 数据合并 (33) 第四部分县级汇总 (36) 第一章野生资源汇总 (36) 1 野生资源名录汇总 (36) 2 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及蕴藏量汇总 (37) 第二章栽培资源汇总 (39) 1 栽培资源名录汇总 (39) 2 栽培资源面积及产量汇总 (40) 第三章市场资源汇总 (40) 1 常用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表汇总 (40) 2 常用中药材企业利用现状统计表汇总 (41) 3 常用中药材出口情况走访表汇总 (42) 第五部分数据上传 (43)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 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发展**的医药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意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政策背景。国家20XX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应给予各项农业优

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中药材野生资源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关键词:亳州;中药材;中药市场 摘要:毫州素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其“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规模最大药材专业市场。故亳州的中药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中药市场发展情况。为深入了解毫州药材市场的实况,增进对国中药发展现状的认识,我们于2012年9月15日赴毫州做了为期一天半的实地考察,现就考察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近年来,亳州中药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更加完备,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百亿以上,全市药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集群,特色鲜明。亳州已经有上百家坐落于中药材工业园区的企业,且大多数已经投产。其中不乏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例如济人药业、广印堂股份药业等,形成了现代中药制造产业集群。 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有些经验是值得总结的。 一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概况 1.1主体经营模式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经营模式分为两大主体。一是交易大厅的摊位销售:交易大厅分为两层,有数干个摊位,商贩多为当地居民或来自各地的药农、药商,主要进行各类散装药材的批发销售,基本不接受零售。交易大厅二层除固定摊位

商贩外,还有部分零散药材销售人员,交易时间短。交易大厅一层均为固定摊位,交易时间较长。二是围绕交易大厅外四周的商铺销售:与交易大厅摊位不同,各商铺有自己独立的店面和商铺名,通常为某药材的直销店或专营店,其销售大多为冬虫夏草、藏红花、鹿茸、人参等名贵中药材,该类店铺提供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某种或某几种中药材的批发或包装零售,也提供异地发货服务。此外,在交易市场周围,还零散分布着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展示厅、中药材信息服务部、中药药械器具经营单位、中药材包装销售点,以及搬运、寄存、饭店、旅社、金融、邮政等其他服务组织,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贸易体系。 1.2市场管理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由康美(亳州)世纪国药开办。2003年,亳州市政府依据“市场运作、公司管理、规经营、政府监督”原则,建立了中药材市场管理体系,后与康美(亳州)世纪国药签订责任书,成立了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管理,作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直接管理责任单位,确保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规有序经营。 1.3药材情况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以其全国南北地理中心的特殊位置容纳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种,规格各异。交易大厅以各类药材切片为主,包括统货和各级别的选货,个子货(根茎类中药)较为少见或仅作为样品供参考鉴定。因亳州为芍药重要栽培产地,所以,白芍在交易市场的出售量较大。 受药材质量、规格等因素影响,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药材售价虽存在一定摊位差异,但平均售价较其他地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售价低。以甘草为例,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平均售价较安国低约1.9%,且品质更好。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到生态安全,产业发展,人民健康和国际形象。在此背景下,《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得以发布,详细阐述了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四大原则,通过“四个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充分供给与确保质量的统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并行,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协调。 (一)中药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1、中药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纽带。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学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质量关系到中医药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主要是生物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显示显示,我国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包括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约占总数的99%。近年来由于中药生产的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的中药使用方式,中药资源需求量明显增加,致使生物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生物物种濒临灭绝。根据2002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为494亿元,2013年达到5065亿元,增长了10多倍。2013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是我国医药贸易中增速唯一超过20%的产品。我国中医院就诊人数超过4亿人次,收入达1769亿元。 2、中药资源过度采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三万多种野生高等植物中约有三分之一具有药用价值记载,技术成熟

的人工栽培种仅占总数的2%,约200种左右。我国野生药材只有76个物种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在《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中有209种植物分布在我国,其中涉及药材(可否改为“具有药用价值的”)24种,在《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有69种,这些物种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在我国处于受威胁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1980年以来宁夏挖甘草破坏超过800万亩草原;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因采收麻黄而破坏的草场逾2700平方公里。 3、中药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领域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2014年10月12日《名古屋议定书》正式生效。中药制药行业是我国对生物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中药资源仍以出口为主,《名古屋议定书》的生效整体有利于规范我国中药资源的管理。但同时,《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对我国香料产业(东南亚)、冬虫夏草(尼泊尔)、甘草(西北亚)、玛咖(秘鲁)等相关产业带来影响。如何利用好《名古屋议定书》趋利避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 (二)绿皮书发布旨在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 1、促进中药资源绿色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需要。大量野生中药资源生长分布于极端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如青藏高原、西北干旱沙漠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野生中药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在导致中药资源灭绝的同时,也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此外,一些中药材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如果操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发展**的医药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意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政策背景。国家XX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

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遂宁市船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09-10-09 14:59 遂宁市船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吕祥林、贾萍、唐中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际医药市场上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船山区中药材产业有了较快发展,打造“中国白芷之乡”的中药材品牌已经成为船山区助农增收、促进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委、市府打造“西部药都”战略思想和我区“三个率先”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区中药材产业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针对中药材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地道优势品牌,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新突破,建成“中国白芷之乡”,我局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品种及规模状况。2008年,全区规范性规模种植的中药材共5个品种, 总面积24980亩,其中白芷11000亩、吴茱萸7500亩、金银花和菊花共6000亩、半夏480亩; 2009年,规模性种植种植的中药材共7个品种,种植面积为39500亩,其中白芷15500亩、吴茱萸9000亩、金银花和菊花共8000亩、瓜蒌6000亩、连翘500亩、何首乌500亩。

(二)产量及产值状况。全区中药材年产量2008年为6221吨、总产值8359万元,2009年预计达10280余吨,总产值11874余万元。 (三)销售及收益状况。2008年,6221吨中药材,除公司或农户存留一定数量外,均全部售出,基本没有积压滞销现象。但是,销售价格受人为炒作、品种差异、市场供求矛盾等因素的影响起伏较大。比如白芷,2007年,由于人为炒作供不应求,致使价格达到13元/公斤左右,每亩收益达5200元左右,而2008年,在2007年市场价格的影响下,药农大量种植,产量俱增,全区总产4400吨,导致价格陡降至5元∕公斤,每亩收益只有2000元左右。而半夏每亩收入达8000元、银花达6500元、吴茱萸达4500元。每亩收益最高的是半夏,最低的是白芷。 (四)种植运作模式。 目前,我区中药材种植主要有以下三种运作模式。 1、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方式。这种方式是涉药企业(主要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租赁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中心种植区,雇佣农民工种植,由公司经营,然后辐射周边农户扩大种植范围和规模。农户种植前,公司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确定种植面积、保底收购价格。产品采收市场价格低于保低价时,由公司全部按保底价收购;高于保底价时,按市价收购。这种方式保证了农户种植的药材能全部卖出,也保证了最低保底收入,农户规避了种植风险。此种种植模式所占比例约占60%,如银发公司白芷种植。

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精神和省中药资源普查第四批目标任务,全力做好我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客观全面掌握我镇中药资源整体状况,达到科学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中药资源的目的,保持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调查我镇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普查野生和种植中药资源品种、分布、产量面积、栽培技术、质量状况等基础数据,形成完整的书面资料及实物标本;基本查清区域内中药资源情况,完成全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报告;初步建立中药材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测点,探索中药资源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制定全镇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确保全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一)组织管理:普查采取“省县镇”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镇卫生院为牵头负责单位,成员从相关站所抽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卫生院。普查工作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受县级普查队委托相关项目工作单位的工作指导和帮助,认真积极完成县普查办公室安排布置的各项普查工作任务。

(二)技术管理:认真执行县普查办公室制定的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完成项目普查工作任务,并通过县级检查、评估和验收。在普查工作中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实施操作。 (三)人员组成及管理:××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队开展工作。 (四)普查成果:了解和掌握全镇中药资源基本情况,并设立动态监测点,提出全镇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建议。 三、组织管理机构 为确保全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成立××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1. 领导小组成员构成 组长:镇党委宣传委员 副组长:镇卫生院常务副院长 镇农科站站长 镇林业站站长 成员:镇财政所所长 镇企业站站长 镇民宗专干 ××村委会主任 ××村委会主任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中药材的市场调查报告篇一: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XX西北部,东经XX,北纬XX′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X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XXX和XXX国道。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X的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XX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XX%。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XX 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 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 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XXX、板兰根;XX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 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XX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XXX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随着XXX公司等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纷纷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就成立了XXX 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同时,正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发展中

中药资源调查材料

中药资源调查报告 1.前言部分 (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调查范围(地理位置、行政区域、总面积等) (3)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工作过程 (4)调查内容和完成结果的简要概述 (5)调查方法 2.社会经济概况和自然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包括调查地区的人口、劳动力、人民生活水平、中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关生产单位等; 自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调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3.资源现状分析 主要包括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贮量、用途、地理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管理现状。药用植物栽培和药用动物养殖种类的名称、数量及其生产情况。中药资源的加工、贮藏和保管情况。附各种数据表格及分析结果。 4.资源评价 对资源的现存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资源蕴藏量、经济效益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另外,对于某些重要的新资源的成分化学、药理及临床实践的研究情况也应予以介绍。附各种数据表格及分析结果。 5.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分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资源的动态,预测资源的发展,提出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依据、方法、意见和建议。 6.调查工作总结与展望 对调查取得的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其结果的准确性、代表性做出分析和评价。对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要补充进行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7.附件资料 (1)调查地区中药资源名录; (2)调查地区中药资源分布图、贮量图和利用现状图等成果图; (3)分析测试数据及各种统计图、表等。

样表1:药用植物访问记录表 样表2:药用植物种类线路调查记录表 时间:线路名称:调查人员或调查组: 样表3:草本药用植物样方调查记录表 样方编号:样方面积:总盖度:

第七章 中药资源调查研究方法

第七章中药资源调查研究方法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医药。保健、轻工、化工等各方面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世界各地使用天然药物的发展趋势,也促进厂中国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有些地方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对药用植物、动物进行掠夺式的采集和猎捕,忽视了动物。植物的生长和增殖规律。也有很多地区盲目砍伐森林,不适当地开垦农田,破坏药用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这些人为原因,导致了某些中药资源种类的枯竭,减弱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再生量跟不上需要量的增长,供需矛盾就会日益突出。为了保护中药资源和保证药用需要,做到合理地开发利用,摸清全国的中药资源家底已迫在眉睫。对于一个地区的调查,应该作全面性的综合考察,摸清该地区中草药的种类、分布及蕴藏概况。此外还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进行单项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如为了提供医药原料进行的中草药采收期、采收方法及蕴藏量的调查,为了引种驯化、扩大药源进行的生物学、生态学、物候学及分布规律的调查,为寻找新品种、新资源进行的专业性调查等。 第一节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一、组织准备 任务立项 调查方案和工作计划- 组织机构 人员培训二、物质准备 资料查阅和收集---被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 仪器设备准备和调试 三、技术准备 (一)制定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工作内容工作计划---时间和路线(二)确定取样调查方法 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 标准差是一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一种测量观念。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例如,两组数的集合{0, 5, 9, 14} 和{5, 6, 8, 9} 其平均值都是7 ,但第二个集合具有较小的标准差。

最新中药材调查报告

张掖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05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10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

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11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02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

中药质量认识与质量评价分析

【摘要】本文将站在对中药质量有一个整体认识的角度,从多个方面对中药质量进行论述,包括了生物学内涵、化学实质以及本草学属性。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过程来构建系统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药质量;质量评价;评级体系;草本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47-02 保证中药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就是对中药质量的认识、控制和评价。与此同时也与中药生产、研究和临床使用也息息相关。中药质量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药的产生主要源于大自然,因此,在变异以及生物遗传性上也必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而中药质量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外界环境因子对生物有机体的作用以及不同中药遗传物质的基础差异。二是中药质量的二次生成,即通过制备之后,重新获取新的中药化学物质群,制备的过程主要包括了中药的加工和储存、中药的炮制、提纯以及制备成试剂等[1]。三是中药的给药途径与治疗效果的密切关系。其主要原因是中药的化学体系具有复杂性。因此,为了保证中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所用中药的原型成分、给药途径、在体内的反应过程(分布、排泄、吸收和代谢等)以及中药的最终“效应成分”。四是中药的草本学属性。以上对中药质量的认识为研究的基点,来对中药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1 对中药质量的认识 中药的质量决定了它的有效和安全性,它是通过生长发育来形成期质量,并在后期通过一系列的制备过程,使其在患者机体内运行的时候充分发挥其功效,进而达到缓解、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也是药物从形成到应用的一个全过程。 1.1 中药质量的本草学属性中药的发展和使用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药学是以经验科学为基础,因此,对中药的正确认识是安全、有效用药的关键,而对中药的本草学认识主要包括了产地、品种、功效以及质量[2]。虽然目前中药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其内涵上却没有得以确定。目前对中药质量的评价以及客观的描述并不能完全凭借中药生物学和化学质量的评价。因此中药的草本学对中药质量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中药质量的生物学内涵基于绝大多数中药主要源于自然界,其质量的差异性主要由不同的外界环境因子对生物有机体的作用以及不同中药遗传物质的基础差异所决定的。 1.2.1 中药的种内变异对药材质量的影响物种的种内变异是自然界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并且一般为可遗传变异。目前根据其变异阶段的不同分为地理宗、变型、化学型、亚种、居群以及地方宗等阶元[3]。并且同一中药在不同的变异层次,其品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种间的化学成分以及形态性状不同。一般中药的种内变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饰变(表型可塑性)、生态宗、地理宗以及居群的多态现象。 1.2.2 环境对中药质量的影响环境对中药质量的影响通常也称之为环境饰变,即为表型可塑性[4]。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主要以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生物量、生物合成原料(如土壤中的有机物)以及生物体内合成反应条件(如水分、光照以及温度等)。 1.2.3 药材系统发育、个体发育对中药质量形成的影响系统发育对中药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种系发生、分布、生态历程、起源与演化、进化速率、散播途径、共祖近度以及地质历程等。而个体发育影响中药质量形成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了药材产地、所处生态条件、种群共生与竞争关系、基原种质、生物期等[5]。 1.3 对中药化学实质的认识中药的化学实质是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其生物效应以及化学物质的形成、转变具有复杂性。故而我们必须对其形成的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其实质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1.3.1 中药本草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规律它主要包括了生源途径以及亲缘关系,其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总结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总结 篇一:中药普查方案(杜)2 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实施好我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药资源普查试点第二批项目县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xx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县的中药材资源、生产、供应等现状进行系统调查,获得县内野生中药材的种类、分布以及栽培中药材的面积和产量等总体情况,获取与中药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信息,收集药用植物标本、药材、种子资源等实物,基本掌握县内的中药资源家底。探索县内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策略,研究制定我县的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我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开展积累经验,培训人才,提供合理的管理模式。 二、组织机构 (一)xx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xx县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的xx县中药资源普

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 县卫生局局长 成员:县发改局局长 县财政局局长 县农科局局长 县林业局局长 县国土局局长 县食药监局局长 县档案局局长 副镇长 副乡长 副乡长 副镇长 副镇长 副乡长

副乡长 副乡长 副乡长 副乡长 副镇长 副镇长 副镇长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 研究决定本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重大事项; 2. 检查、督导、协调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全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二)xx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 成立xx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成员名单如下: 主任:县卫生局局长 副主任:县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县发改局副局长

中药资源学调查报告

大邑中药种植基地资源种类、三木类药材以及黄连调查报告前言: 调查目的: 1,通过对大邑县斜源镇中药资源的调查,掌握其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特点2,熟悉沿路中药的种类及其所属科属 3,了解中药种植基地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4,通过调查大邑斜源镇药用资源,掌握其药用资源种类、蕴藏量及生态地理分布规律 5,掌握大邑县斜源镇中药种植基地中山区及高山区黄连的分布及三木类药材的分布特点 6,了解杜仲、厚朴、黄柏药材的分布及生长环境 7,对高山区不同生长年限黄连的生长情况及分布 调查任务: 1,生物群落特征; 2,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即药用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植被; 3,药用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种类数量特征; 4,药用资源的贮藏量及其种类的更新能力 调查范围: 地理位置 通过上网查询其地图如下:

斜源镇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城西北。坐标:北纬30°37`,东经103°20`,幅员面积64.4平方公里,海拔640---2000米。境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年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 调查人员: 组长:罗帅 组员:王景、陈昌青、罗琳梅、赵爱华、魏丽、李蓉、岳志伟、李克诚、李翔 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1, 出发前,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其调查目的,以及路途中突发事件的处理; 2,小组成员分工: a、沿路熟悉中药材资源分工如下: 记录人员:2人采集标本:2人 摄影:2人测海拔高度:1人 访问人员:3人 b、中、高山区三木类药材分布调查分工如下: 记录人员:2人拉样方:(50m*50m):2人 测周长、目测高度:3人摄影:1人 访问人员:2人 C、高山地区黄连蕴藏量估计调查分工如下; 记录人员:2人拉样方:(1m*1m):4人 数样方内黄连株数:2人访问人员:2人 3,调查完毕,通过记录的资料,整理数据,得出调查结论,分工写调查报告;调查工作过程: 1,出发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地理环境并确定调查目的; 2,通过老师的指导,确定调查任务,并明确分工; 3,沿路途中,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复习途中中药材,采集标本,做好调查记录; 4,三木药材的调查中,本组成员分为四小组,一组拉样方,三组分别对三种不同药材进行年限(厚朴)、目测高度、周长、数量的测定并记录; 5,小组成员收集问题,并对其村民进行访问调查及记录; 6,黄连蕴藏量估计调查中,分工对样地选取、样方选取及样方内黄连株数记录。 7,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完成结果:通过沿途的了解以及观察,以及对三木类药材和黄连的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三木类药材在调查地的大体分布情况和生长情况,同时也对种植的黄连有了全面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次调查是比较成功的。 调查方法: 1,踏查:及对调查地区进行全面概括了解; 2,线路调查:在有代表性区域内选择详查样地,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储量的详查; 3,样地调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本次资源普查的流程如上图所示,其中“前期规划”之前的工作已经完成,我们所要做的是“野外调查”及以后的任务。主要包括1.样方套设置2.普遍调查3.重点调查4.表格填写5.影像资料收集。总结下来就三点:采标本、填表格、拍照片,其中采标本是最重要的,而且它还包括采集药材样品、种质及种苗。 一、样方套设置 1.方法 (1)若样地内小生境相同,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等距法确定样方套的位置; (2)若样地内小生镜不同,根据地形、海拔、地势自行设置。 2.要求 (1)以样地准确位置为中心点,在其1公里范围内布置样方套; (2)每个样方套内样方的编号固定,如图所示; (3)记录乔木的株高,胸径,冠幅。 3.特殊样方套设置 (1)无法完成5个样方套 a.如果样地内天然植被面积过小,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样方套数量; b.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只能完成小于2个的样方套,建议更换样地;

c.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允许样方套设置的较为集中。 (2)超过5个样方套 a.如果样地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可适当增加样方套的数量; b.如果其他样地内设置的样方套都较少,可以在某些样地适当增加样方套。 4.填写《中药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套信息记录表》 二、普遍调查 1.普通药用植物信息记录 (1)随处发现随处记录,不受样地位置的限制; (2)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出现5次以上,只记录5株个体的种类信息; (3)填写《普遍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信息记录表》 2.普通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集(需要牢记) 2.1要求 (1)同号标本最好包含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且不少于5份; (2)普通药用植物重点关注分类特征; (3)在笔记本上记录路线、地形、遇见的人、野外草图等; (4)填写《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