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地理第单元测试

高一地理第单元测试

高一地理第单元测试
高一地理第单元测试

高一地理第5、6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城市中,为著名文化古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的是:

A 维也纳

B 佛罗伦萨

C 马德里

D 圣彼得堡

2、下列地区中,民族复杂、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A 巴尔干半岛

B 亚平宁半岛

C 中南半岛

D 索马里半岛

3、南美洲第一大城市是:

A 圣地亚哥

B 圣保罗

C 巴西利亚

D 布宜诺斯艾利斯

4、世界绝对最低气温-88℃以下出现的地区是:

A 南极大陆

B 西伯利亚

C 格陵兰岛

D 珠穆朗玛峰

5、除纽约、日内瓦外,被联合国定为第三会议地的城市是:

A 维也纳

B 巴黎

C 布鲁塞尔

D 伦敦

6、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据此回答: 兴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盛产棉花 B.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入

C.出现了机器纺织业 D.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力,转向纺织业生产

7、大城市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的布局主导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水源条件 C.市场需要 D.生物技术条件

8、在农业生产中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A.光热条件 B.水热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9、按投入和产出、生产目的、生产对象的不同,热带作物种植园分别属于:

A.粗放农业、商品农业、畜牧业 B. 密集农业、自给农业、种植业

C.粗放农业、商品农业、种植业 D. 密集农业、商品农业、种植业

10、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C.加大科技投入 D.扩大生产规模

1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粗放农业的有:

A.乳畜业 B.游牧业 C.圈养业 D.混合农业

12、农业生产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具有:

A.整体性、连续性 B. 地域性、连续性

C. 整体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D.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13、“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谚语反映出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

A.地域性 B.季节性和周期性 C.灵活性 D.针对性

14、下列有关农业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粗放农业一般为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皆为商品农业

C£种植业一般为粗放农业D. 畜牧业皆为商品农业

15、我国苹果产于北方,柑桔产于南方,影响两者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文 D.气候

16、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政策 C.市场需求量 D.地形

17、对东南丘陵地区红壤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

A.种水稻 B. 种花树 C. 种花卉 D. 种玉米

18、我国秦岭南北两侧农业类型不同的重要原因:

A.政策不同 B. 人们习惯不同 C. 自然条件不同 D. 市场条件不同

19、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很畅销,到了1996年,我国苹果不仅价格大跌,而且出现严重的滞销局面,这主要是由于:

A.气候的影响 B.政策的影响

C.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D.交通运输的影响

20、一般来说,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充足 B.大城市众多

C.商品经济发达 D.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21、水稻种植业是一种:

A.技术密集型农业 B.资金密集型农业

C.能量密集型农业 D. 劳动密集型农业

22、在阿根廷出口产品中,最主要的畜牧业产品是:

A.羊毛 B.猪肉 C.小麦 D.牛肉

2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牧羊占重要地位的是:

A.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B.澳大利亚、美国、阿根廷

C.美国、新西兰、南非 D.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

24、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A.玉米、水稻 B.小麦、玉米 C.小麦、高梁 D.小麦、水稻

25、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

A.中国 B.俄罗斯 C.法国 D.美国

26、商品谷物生产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A£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B£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C£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D. 一般把谷物生产和饲养牧畜有机结合起来

27、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是: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俄罗斯

28、下列关于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密集型工业其分布受自然资源的制约

②现在世界工业分布仍然表现有集中分布的特点

③世界工业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

④技术密集型工业往往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A.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 B.接近对外贸易港

C.接近动力基地 D.接近于原料产地

30、许多海外华侨东意到自己的家乡投资,主要原因是:

A.个人偏好 B.效益最高 C.交通发达 D.劳动力素质高

31、二汽位于湖北十堰市,其区位选择因素是:

A.洁净的环境 B.便利的交通 C.先进的技术 D.国防的需要

32、下列工业部门中,工业区位选择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A£家具制造、印刷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加工

B£炼铜工业、炼铁工业、船舶制造、石油开采

C£航天工业、电子工业、飞机制造、水产品加工

D. 服装制造、饮料工业、电视机装配、精密仪表

33、下列工业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A£水泥厂应该建于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的郊区

B£造纸厂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地区

C£发电厂应该在城市中心以养活长途输电产生的损耗

D. 自来水厂应安排在人口稠密地区的河流下游

34、影响美国五大湖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上海工业中心任、武汉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A.接近原料和燃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廉价的水运条件 D.良好的农业基础

35、通过横向一体化后,企业往往会进入:

A.横向一体化阶段 B.纵向一体化阶段

C.多元化阶段 D.跨国公司阶段

36、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企业的增长多为:

A.纵向一体化 B. 横向一体化 C. 多元化 D. 个体化

3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哪些应靠近钢铁厂:

A.石化厂 B.造船厂 C.食品厂 D.纺织厂

38、下列关于工业联系的错误叙述是:

A£工业产品零件生产的各个工序存在工业联系

B£各工厂相互间没有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但仍可能有空间联系

C£提供工业全过程自动化连贯生产的设备叫生产流水线

D. 生产联系必是物质的联系

39、属于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B.铁矿资源储量丰富C.海运交通便利 D.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

4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是:

A.鲁尔区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西欧工业区 D.北美工业区

41、下列有关传统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学、飞机等

B£二战后,传统工业始终向大型化、联合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C£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传统工业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D. 7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

4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是:

A£围绕某一大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B£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C£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D. 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43、贵州农村有些房顶上盖的不是瓦而是板岩,主要反映了该地区的:A.气候环境 B.地质环境 C.水文环境 D.土壤环境

44、因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而城市分布于高原之上的有:

A.包头 B.成都 C.墨西哥城 D.重庆

45、从气温条件看,世界城市集中分布的纬度是:

A. 中高纬度 B.中低纬度 C.高低纬度 D.低纬度

46、从海陆位置来看,城市多分布于:

A£内陆地区,这里交通不便,气候优越

B£沿海地区,这里交通便利,气候优越

C£内陆地区,这里交通便利,气候优越

D. 沿海地区,这里交通不便,气候不宜

47、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

A.石家庄、郑州、株洲 B.石家庄、郑州、宝鸡

C.郑州、株洲、宝鸡 D.阜阳、株洲、武汉

48、城市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是:

①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②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

③西北地区城市多建于绿洲上④北方城市位于铁路公路沿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9、促进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发展的最重要区位因素是:

A.政治 B.地形 C.气候 D.河流

50、攀枝花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 B.地形 C.气候 D.交通

51、影响伯明翰、株洲、伊斯兰堡、梵蒂冈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交通、自然资源、政治、军事 B.交通、自然资源、宗教、政治

C.自然资源、地形、政治、军事 D.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宗教

52、下列几组城市中,依靠矿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伯明翰、石家庄、大同、开滦

B£曼彻斯特、阿伯丁、鞍山、克拉玛依

C£大庆、玉门、郑州、宝鸡

D. 攀枝花、鹤岗、抚顺、蚌埠

53、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B£大庆、玉门、邯郸、包头

C£宝鸡、株洲、石家庄、蚌埠

D. 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54、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B£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占40%

C£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过快的原因是经济畸形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过剩

D. 二次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

55、在下列国家中,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A.墨西哥 B.阿根廷 C.新加坡 D.中国

56、由于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作“钟摆式”移动的典型大城市是:A.罗马 B.巴黎 C.伦敦 D.巴西利亚

57、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来进行农业生产,这样的农业称为:

A.自给农业B.商品农业C.混合农业D.生态农业

58、下列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

59、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60、混合农业属于:

A.种植业B.畜牧业C.粗放农业D.商品农业

61、下列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

A.钢铁工业B.制糖工业C.冶金工业D.石油工业

62、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钢铁工业D.采掘工业

63、下列工厂中,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的是:

A.炼铝厂B.水果罐头厂C.制鞋厂D.家具厂

64、在国家以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的是:A.大型企业B.中型企业C.小型企业D.中小型企业

65、某电冰箱企业一方面扩大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还生产空调器、洗衣机、电热水器等相关产品,并向国际市场扩展。企业的这种增长战略叫做:

A.纵向一体化B.横向一体化C.多样化D.多极化

66、形成鲁尔区的优越区位条件有:

A.丰富的铁矿资源B.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便捷的水陆交通D.温和湿润的气候

67、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独特的发展模式是:

A.中小企业分散的工业小区B.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C.大企业集聚的工业大区D.大企业分散的工业大区

68、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是

A.劳动分工 B.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C.工业革命 D.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

69、世界上的三大城市密集地区分别是

A.大约600N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沿

海和平原地区

B.大约600N以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沿

海和平原地区

C.大约600N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中

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D.大约600N以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

70、因开采煤矿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玉门 B.大同 C.兰州 D.攀枝花

71、日本的筑波发展起来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交通 C.科技 D.旅游

72、目前,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是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为准

A.36% B.26% C.36.09% D.66%

73、我国乡村聚落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74、“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指:

A.北京

B.兰州

C.株洲

D.广州

75、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76、下列城市中,以政治为主要区位因素的是:

A.巴西利亚

B.麦加

C.桂林

D. 上海

77、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78、下列我国重点开发区中,经济结构逐步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贸为主的是:

A.沪宁杭 B.京津唐 C.海南岛 D.辽中南

79、在沪宁杭地区区域开发的重点中,正开发的大旅游圈其中心是杭州、苏州与:

A.黄山 B.庐山 C.泰山 D.雁荡山

80、日本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新城区建在

A.京滨工业区 B.濑户内工业区

C.贩神工业区 D.北九州工业区

二、双项选择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原产地是在我国的栽培作物和驯化动物有:

A.水稻、马 B.茶叶、牦牛 C.大豆、鸡 D.梨、山羊

2、农业生产具有明显地域性的原因是:

A£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

B£不同季节的水、热条件不同

C£水热条件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D.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

3、有关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B£农业是自然再生产的物质生产过程

C£现代农业一般不需要土地就可以生产

D.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

4、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给农业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主要为商品农业

C£发展中国家以畜牧业为主

D. 发达国家以种植业为主

5、决定青藏高原与三江平原农业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交通条件 D.对自然因素的改造

6、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B£交通运输对园艺业、乳畜业影响很大

C£政策和政府干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D. 人类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始终起决定作用

7、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热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部工业区,这成为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消费市场 B.政策优势C.交通条件改善 D.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发展

8、世界上的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A.东亚、东南亚、南亚 B.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C.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区 D.机械化水平低的地区

9、亚洲水稻种植区是

A.人口稀疏地区 B.人口密集地区

C.人均耕地多地区 D.人均耕地少地区

10、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目的是:

A£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长处

C£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D. 可减少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

11、从世界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布局发展过程总的趋向是:A.分散──集中──分散

B.集中──分散──集中

C.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布局的趋向,都是由集中趋向分散D.目前新兴工业以分散为主,基础工业以集中为主

12、下列关于水稻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非洲的埃及有水稻的分布

B£美国的稻田主要采用旱地直播技术

C£亚洲水稻种植业多为自给粗放农业

D. 美国水稻种植业为自给密集农业

13、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其生产对象是:

A.牧畜 B.工人 C.谷物以及牧草 D.美国

14、澳大利亚的小麦和羊毛主要产于本国的:

A.中部干旱区 B.东南部草原区

C.西南部草原区 D.东部热带雨林区

1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高温多雨,土壤肥沃 B.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C.工业发达,科技先进 D.家庭经营,规模不大

16、我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既属于密集农业又属于商品农业的是: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C.松嫩平原的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花卉种植业

17、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在地域分布上有更多的灵活性

B£工业生产不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C£绝大部分的工业不能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生产

D. 工业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

18、下列工业中,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是:

A.电视机、照相机装置 B.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C.微电子工业、激光工业 D.核工业、航天工业

19、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首先应发展:

A.资源密集型工业 B.资金密集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技术密集型工业

20、有关钢铁或化学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

B£其产品多处于成熟期,技术创新很少

C£属资源密集型工业,须建在原料产地

D. 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一起,往往形成大规模工业区

21、下列关于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工业化社会

B£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C£工业生产利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D. 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和体力要求越来越高

22、下列工业部门中,出现在新技术革命时期的有

A.飞机制造业 B. 核工业 C. 新材料工业 D. 汽车制造业23、鞍山建立钢铁厂的区位优势是:

A.便利的海陆交通 B.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技术力量雄厚 D.接近消费市场

24、上海建立宝钢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交通运输便利 D.劳动力资源丰富

25、我国在南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B£农业基础好,能提供大量商品粮和副食

C£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

D. 利用当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26、企业空间发展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A.由近及远扩张 B.由远及近扩张

B.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D.由小市场至大市场扩张

27、企业经营多样化增长战略的好处是:

A£展示企业的实力

B£可减少市场、环境等不可预测的风险的冲击

C£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D. 可充分利用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28、下列工厂中,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A.织布厂、印染厂 B.炼钢厂、轧钢厂

C.食品厂、印刷厂 D.造纸厂、炼油厂

29、下列关于工业聚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公共设施也会发生聚集现象

B£聚集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因此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聚集

C£工业集聚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

D. 以煤炭、汽车等为主的工业地域都会扩展成工业城市

30、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许多经济技术开发区往往是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厂B£由于汽车生产的联系已经全球化,汽车工业不会形成工业地域

C£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少有投入——产出联系,因此不会形成工业地域

D.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机械,往往由于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

31、下列城市中属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有:

A.攀枝花 B.桂林 C.南通 D.克拉玛依

32、有关钢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常由于扩展而成工业城市

B£老的钢铁工业多属于原料指向性

C£钢铁工业为技术密集型工业

D. 钢铁工业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出现的工业部门

33、下列工业区中,煤炭需要大量调入的有:

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B.德国鲁尔区

C.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 D.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34、下列工业区中,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有

A.英国中部工业区 B.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C. 日本九州南部工业区

D.德国南部工业区

35、下列有关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B£主要工业部门有铁矿、汽车、化学和电子

C£是欧洲移民最早到达的地方,经济开发早

D. 农业基础差是东北部工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36、意大利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A.西北部 B.东北部和中部 C.中南部 D.南部

37、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A£有大量的高水平人才

B£70年代能源和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C£政府大力支持

D. 政府对企业实行保护政策

38、下列关于美国高技术工业区“硅谷”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B£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稍慢

C£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D. 产品主要在本国销售

39、“硅谷”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横穿全境

B£70年代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C£美国西部劳动力价格低廉

D. 美国国防部对“硅谷”产品订货量很大

40、“硅谷”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国内的得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原因主要是:

A.“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

B.“硅谷”的环境遭到污染

C.得克萨斯州、东南亚等地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

D.得克萨斯州、东南亚等地交通便利

41、有关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第一批城市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B£城市密集区基本上与人口密集区一致

C£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低纬地区

D. 城市群和大城市带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42、影响上海、天津、广州三城市分布的最主要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入海口附近 D.海运便利

43、下列有关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河湖道发展起来的

B£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多位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C£平原地区都是城市发展的理想场所

D. 河流发源地和入海口的位置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44、世界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几乎布满了城市,这主要是:

A.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 B.河流便利的水运具有强吸引力

C.河流有利于城市防卫 D.河流沿岸皆为平原地形

45、世界城市化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B£城市用地扩大

C£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

D. 城市生活水平提高

46、有关二次大战以来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经济水平相适应C£近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超过半数

D. 当今世界大城市不断涌现

47、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地域性B.连续性C.均衡性D.季节性和周期性

48、下列农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的是:

A.小麦种植业B.水稻种植业C.园艺业D.乳畜业

49、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有:

A.气候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人均耕地多D.科技水平高

50、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A.玉米B.小麦C.花生D.高粱

51、下列工业产品中,用于满足生产需要的是:

A.化肥、农药B.电视机、电冰箱C.服装、食品D.钢铁、机械

52、我国宝钢所需铁矿石主要来自:

A.海南石碌B.澳大利亚C.印度、巴西D.辽宁迁安

53、企业增长的战略主要有:

A.横向一体化B.多向一体化C.纵向一体化D.综合化

54、有些工厂相互之间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这是为了:A.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B.加强彼此之间的竞争

C.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D.扩大市场

55、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化学工业B.钢铁工业C.煤炭工业D.机械工业

56、“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

A.背靠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B.气候宜人,属温带季风气候

C.科技发达,有斯坦福大学等高等院校

D.交通便捷,邻近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

57、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出现在

A.黄河——珠江中下游地区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印度河谷地 D.亚马孙平原

58、城市出现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B.工业革命

C.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D.劳动分工

59、下列城市中,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是

A.广州 B.重庆 C.宜宾 D.南京

60、由于石油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伯明翰 B.阿伯丁 C.玉门 D.包头

61、自然地理因素与城市区位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

B.气候恶劣的干旱地区,也有城市的分布

C.世界上主要的河流两岸都有许多大城市的分布

D.瑞士的伯泥尔建在阿勒河上的一个曲流处,目的是为了增加城市的防卫功能

62、因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巴西利亚 B.拉萨 C.麦加 D.堪培拉

63、作为铁路枢纽而兴起的城市有

A.宝鸡 B.珠州 C.梧州 D.扬州

6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

A.城市化速度慢 B.城市化起步晚

C.城市化水平低 D.城市化水平高

65、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有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始终快于发展中国家

B.目前,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多分布在发达国家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达到了空前程度

D.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66、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

A.气候比较湿润

B.地势比较高亢

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D.资源比较丰富

67、.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有

①玉门②大同③曼彻斯特④约翰内斯堡⑤匹兹堡⑥抚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⑤⑥

68、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A.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B.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C.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D.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69、在我国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而形成的中等城市有

A.包头 B.马鞍山 C.兰州 D.攀枝花

70、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把部分种粮食的田地腾出来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塘鱼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 B.国家的政策和措C.市场的需要D.气候条件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

1、B;

2、A;

3、B;

4、A;

5、A;

6、A;

7、C;

8、A;

9、D;10、C;11、B;12、D;

13、B;14、A;15、D;16、C;17、B;18、C;19、C;20、C;21、D;22、D;23、A;

24、B;25、D;26、C;27、B;28、A;29、B;30、A;31、D;32、A;33、A;34、C;35、B;36、B;37、B;38、D;39、A;40、D;41、C;42、B;43、B;44、C;45、B;46、B;47、A;48、D;49、A;50、A;51、D;52、B;53、C;54、A;55、C;

56、C;57、B;58、D;59、D;60、D;61、B;62、B;63、A;64、A;65、B;66、C;

67、B;68、B;69、A;70、B;71、C;72、C;73、B;74、C;75、B;76、A;77、D;

78、C;79、A;8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两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

1、BC;

2、AD;

3、AD;

4、AB;

5、AB;

6、AB;

7、CD;

8、AB;

9、BD;10、AC;

11、AD;12、AB;13、AC;14、BC;15、BC;16、CD;17、AD;18、CD;19、AC;

20、BD;21、AC;22、BC;23、BD;24、BC;25、CD;26、AC;27、BD;28、AB;

29、AC;30、AD;31、AD;32、AB;33、CD;34、AB;35、AC;36、AB;37、BC;

38、AC;39、AD;40、AC;41、AB;42、CD;43、AB;44、AB;45、AB;46、CD;

47、AD;48、CD;49、AB;50、AB;51、AD;52、BC;53、AC;54、AC;55、BC;

56、CD;57、BC;58、AD;59、BC;60、BC;61、AC;62、AD;63、AB;64、BC;

65、CD;66、AC;67、BD;68、AC;69、BD;70、BC;;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和区域发展》检测题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高铁对航空市场造成了冲击。下图为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竞争关系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航空相比,高铁的优点是( ) ①速度快②运量大③价格低④安全性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下列有关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输距离小于600千米时,高铁占绝对优势 ②运输距离在1 000千米时,高铁和航空竞争最激烈 ③运输距离大于1 400千米时,高铁和航空均有优势 ④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大,高铁和航空的优势都在减小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交通扶贫是突破富民兴业瓶颈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国某地区初步构建了“通乡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下图示意该地区公路网(局部),图中鞍部段公路曾有隧道比选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段公路线沿村庄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居民出行B.降低施工难度 C.减缓道路坡度D.绕开山地地形 4.图中鞍部段公路最终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 A.地形坡度过大B.资金预算有限 C.施工技术不足D.公路运量太小 20 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 C.耕地D.河流 6.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工程量过大D.易受洪水威胁 7.图示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B.水资源 C.热量D.温差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十次周测试题(无答案)(20210211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十次周测 试题(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下列 各题。 1. P 地与Q 地相比,P 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2.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 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 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 减少水土流失 读下图,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 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 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 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5. 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日河章 阖山H □m*.泾找轟林的结果 」建设破耶林◎的结果 0沙丘人住农m .o 场所致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 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 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6. 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 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 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 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我国荒漠化类型多样,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 漠” 下列各题。 7.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8.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环境污染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滥伐森林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 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A地区 B. C 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 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10. B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A.沙漠化,干旱 B. 石漠化,植被破坏 C.盐渍化,不合理的灌溉 D. 三种类型都有 11. 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A.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次生盐渍化 D. 石质荒漠化 。据此回答 C地区都存在不同

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带答案)

2019-2019学年上学期 高一地理半期考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地理集备组 答第Ⅰ卷前,考生先将姓名、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标号(ABCD)涂黑 试卷的第Ⅱ卷在答题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将答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 2. 与地球相比,M天体没有生命存 在的原因 可能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④没有卫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某一恒星昨晚21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1时B.21时56分4秒 C.20时D.20时56分4秒 4.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第1页/共11页

A.光球、色球、日冕B.日冕、色球、光球 C.色球、光球、日冕D.光球、日冕、色球 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5. 2013年5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B之间B.BC之间 C.CD之间D.DA之间 6.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 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继续加快B.松溪昼长达到最长 C.松溪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D.南极附近的极夜范围达到最大 读右图,回答7-8题。 7、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 A 地幔 B 上地 幔 C 软流层 D 地核 8.岩石圈位于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9.下图中几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右图,回答第10题。 第2页/共11页

地理必修一周测卷.doc

哈工大附中高一学年地理周测卷1 2016. 9.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天空中飘动的云 B.在太空中运行的“神舟七号”飞船 C.安全着陆的航天飞机D地球上的陨石 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 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2?3题。 2、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①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永③无大气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日照条件稳定 B. 口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有原始海洋 4、关于太阳辐射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水能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 B.太阳辐射能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这地表 C.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裂 变反应 5、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A.风能 B.煤炭 C.石油 D.地热能 6、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中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会引起“磁暴”,指南针不能够正确指示方向 D.水旱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7、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七颗行星的地方是() A.既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又有安全的运行轨道 B.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 C.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D.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 8、人类发射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己经能够离开()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我国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首个火星探测器一一“萤火一号”于2009 年10月搭乘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笫9题。

重点高中高一地理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3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2 分) 下图示意某国一农场2018年的工作历。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场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B.亚马孙平原 C.加拿大中部平原D.泰国湄公河平原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D.土壤贫瘠 1.C 2.A [第1题,由图可知,该农场的农业生产为一年一 熟,种植的主要作物是春小麦,且10月至次年3月停止户外活动、进行机械维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较高。四个选项中,加拿大中部平原最符合。第2题,该地的农业生产为一年一熟,冬半年不能发展生产,说明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 30年前,吉林市冬季蔬菜基本依赖本地秋储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北方省市大量蔬菜订单飞向海南,改变了北方冬季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了北方冬季的餐桌。据此回答3~4题。 3.导致海南省能够成为冬季北方省市菜篮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4.影响吉林市冬季蔬菜市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生活习惯 C.科技 D.国家政策 3.B 4.A[第3题,冬季,北方气温低,热量不足;海南省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冬季可种植蔬菜。第4题,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南方蔬菜运输到北方市场成为可能。]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消息,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选取超优千号、长粒香、盐丰47等11个耐盐碱品种,利用一定浓度的海水灌溉等方法,在李沧烟墩山和即墨金口盐碱地播种400余亩,预计每亩产量可达到400千克左右,将成为国内第一代海水稻试种成功的典范。据此回答5~7题。 5.第一代海水稻试种选择在青岛李沧区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B.劳动力 C.土壤 D.气温 6.相对于传统水稻,李沧区的海水稻 ( ) A.机械化水平高 B.不受气象灾害影响C.科技水平高 D.投入的劳动力较少 7.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可以作为未来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的是( ) A.湖南 B.江西 C.宁夏 D.云南 5.C 6.C 7.C[第5题,由材料信息“耐盐碱品种,利用一定浓度的海水灌溉等方法”可知,李沧区具备海水灌溉的条件,从而判断李沧区盐碱地较多,适合试种。第6题,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与水稻的品种无关;李沧区位于东部季风区,仍然会受气象灾害的影响;海水稻是科技发展的结果,相对于传统水稻,科技水平高;传统水稻与李沧区的海水稻的种植均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第7题,根据材料判断海水稻可在盐碱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盐碱地较多,可种植海水稻;湖南、江西、云南没有位于沿海地区而且土壤呈酸性。] “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据此回答8-9题。 8.“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B.全球气候变暖 C.国家政策的支持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9.“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 A.农产品深加工B.物流运输 C.大型农业机械制造 D.城郊休闲观光 答案:8.D 9.D 解析:8.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现代化农业。读材料可知,“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是通过建设温室大棚,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热量条件,“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故选D。 9.“南果北种”产业园直接就地生产新鲜水果供应本地北方市场,减少对农产品深加工,A错误;“南果北种”产业园比直接在南方生产,在运输到北方市场降低了运输环节,B错误;“南果北种”产业园对大型机械化生产要求不高,对大型农业机械制造产业没有明显带动作用,C错误;可以明显带动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D正确。故选D。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种植业为主,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下图为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奇台县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B.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地处背风坡,流沙侵蚀少 10.C 材料显示该地位于新疆,气候干旱而光照 强、昼夜温差大,山麓灌溉水源充足,这是其能 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故C正确。 11.奇台县为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开垦荒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C.兴修水库,改善灌溉条件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11.D 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就是改善严重依赖融水水源的方式。则可通过提高科技,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对水的依赖度,故D正确。

高一地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据此回答1~2题。 1.当我国的月球探测器登陆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地球的公转线速度较慢 B.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 C.伦敦的日影朝向东北 D.悉尼(3355S)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玉兔此工作模式的原因是() A.月球距太阳近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C.月球的公转周期(约27.32日)短 D.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1~2.解析12月14日,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公转线速度较快;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动;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在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据北京市时间计算出此时伦敦为13时11分,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日影朝向东北。第2题,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导致白天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月午温度较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月球表面辐射较强,降温剧烈,玉兔

需转入休眠状态。 答案 1.C 2.B 如图是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当太阳位于A点时,北京时间为6点。(图中标注角度为44)读图,回答3~5题。 3.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66N,30E B.68S,150W C.68N,150W D.70S,30E 答案 C 4.此日该地太阳升起的方向() A.地平正北方向 B.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地平正东方向 答案 A 5.图示季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非草原草木繁盛 B.旧金山、开普敦同为多雨期 C.欧洲南部河流洪水泛滥 D.北印度洋驶往中国的油轮顺风顺水 答案 D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完成6~7题。 6.图示气压形势最有可能是在() A.121月 B.78月 C.45月 D.1011月 答案 B 7.此时①处的天气特点为()

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文理分科考试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 A.地月系和银河系 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C.总星系和河外星系 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 2.下面不属于科学家们所称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金锁链条件”的是 A.大量的液态水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比较厚的大气层和大气成分 D.稳定的太阳光照 3.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4.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5.当地球上出现如右图所示光照情况时 A.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 B.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 C.a、b、c三地太阳高度相等 D.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6.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A.6月22日是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一天 B.南半球河流的左岸更容易遭河水冲刷 C.地球成为不规则的椭球体 D.东京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7.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无大气环流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8.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 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然后又向北移 9.当北京时间为10点时,70°E的地方时与区时分别是 A.7:00 7:00 B.6:40 7:00 C.21:40 23:00 D.13:00 13:20 10.右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 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 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 1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3.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高原 14.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上地幔 C.内核 D.下地幔 15.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 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2分) 1. 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3题。 3. 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 据此回答4~5题。 4.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5.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8.图中②表示的是 ( )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B.裂谷—②C.沙丘—③D.戈壁—④ 10.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 A.①B.②C.③ D.④ 11、右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 处分属何种岩石( )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 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4.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4.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7.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8-9题。 8.若图2为海陆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水循环环节, a为陆地,b为海洋,则() A.①为降水 B.②为蒸发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径流 9.若图2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洋流①②③④为西风漂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与陆地内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缺失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 11.以前农民傍晚在田间地埂上燃放烟雾,用以驱逐夜晚的寒气,它的科学道理在于() A.烟雾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吸收大气反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推断出()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13.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图3 图2图1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4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9年高中地理第四章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科学技术 2.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其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3.下列关于煤炭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 B.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C.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 D.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4—5题。4.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B.森林资源C.太阳能资源D.矿产资源 5.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B.煤炭时代C.石油时代D.核能时代 6.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7.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植被D.河道 8.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D.修建水库

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华南地区较炎热,华北地区较温凉 B、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到江南看杏花。” C、亚马孙森林被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高度低于北坡 海南中学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赴英国修学活动,图1为海南至伦敦飞机航行路线,飞机线路1从海口飞往北京转机,线路2从北京飞往伦敦。读图完成2-3 题。 图1 2、飞机飞行线路①、②沿途景观分别能较好的体现 ①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②从山麓到山顶地域分异规律 ③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④非地带性规律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线路①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读图2,回答第4题。 4、对图中所示四个山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的有①② B、位于北半球的是①④ C、阳坡是北坡的有②④ D、自南向北的顺序是④③②① 读图3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5-7题。 5、图中Ⅰ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6、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 于 A、Ⅰ B、Ⅱ C、Ⅲ D、Ⅳ 7、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Ⅰ B、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 D、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 图4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第8题。 8、该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可能有 A、自然增长率上升 B、年轻劳动力过剩 C、老龄化趋势严重 D、社会负担会减轻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 / 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5.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B.季风环流C.低纬环流D.热力环流 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8.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9.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 A.海洋水B.湖泊水C.冰川D.地下水 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 "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1.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12.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欠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13.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 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14.表示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A.火山喷发、板块碰撞B.地下热能、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构造地震D.褶皱、断层 1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B.冰川C.流水D.植物 1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完整word)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精品教育.doc(20210206210124)

2019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地理网一直陪伴您。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2 分) 1. 岩石圈是指( ) A.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2.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太阳辐射 B. 重力能 C. 潮汐能 D.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3 题。 3. 该景观( ) A. 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 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 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 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 据此回答4? 5 题。 4. 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太阳直射点南移 B. 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 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5.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搬运 D. 岩浆活动 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 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 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 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 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 沉积岩、变质岩 8. 图中②表示的是( ) A. 外力作用 B. 变质作用 C. 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 重熔再生作用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 9. 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溶洞① B. 裂谷② C. 沙丘③ D. 戈壁④ 10.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右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何种岩石( )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1 / 5

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题59095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1-2题。 1. 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2. 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图”,回答3-4题。 3. 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4. 下列有关我国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a到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位于b到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位于c到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位于d到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5.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产生昼夜 B.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C. 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 D. 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 2017年12月18日电据外媒报道,当地官员表示,印度尼西亚中爪哇一座火山一侧当地时 间18日发生滑坡事故,造成至少8名矿工死亡,3人失踪。 6.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 地壳上部 B.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核 7. 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A. 大气环流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8.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波③通过固体、液体传播,地震波④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 地震波④进入②层时,波速突然下降 C. 地震波④和③在进入①层时波速明显减小 D. ①②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读下图,回答9-10题。 9.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A.a B.b C.c D.d 1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是 A.a B.b C.c D.d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1-12题。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 直接写在试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2.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但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6.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120°E)为 A、12时 B、12时16分 C、11时44分 D、11时56分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9.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为沿某岛屿20 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该岛甲、乙两地都是: A.1月降水量最大 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7月气温最低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11.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 A.地处背风地带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后回答15~16题。15.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高一地理第一次周测题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周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的光到到达地球约需4.2年。 B.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C.星云是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银河系有2000多颗恒星,直径约8万光年,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5万光年 2、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生曾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时年龄该是( ) A.15岁 B.24岁 C.30岁 D.90岁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4、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远的是( ) A、水星 B、金星 C、木星 D、海王星 5、比地球表面温度更高的行星是() A.火星和水星 B.水星和金星 C.土星和火星 D.海王星和冥王星 6、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地球上( ) A.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B.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C.不同海拔高度获得热量的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获得热量的差异 7、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铀等核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8~9题。 8、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9、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的干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这种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 C.太阳活动的影响 D.外界杂质的影响 二、综合题 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 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地球的轨道上标 出绕日公转的方向,用斜线 在图中标出小行星带的位 置。(2分)

高一地理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工修建大型水库是一种地质作用 B.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变形叫断层 C.油气一般储存在向斜构造盆地中 D.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读“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目前,人类开发的海洋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M处B.N处C.P处D.Q处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处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大陆坡B.Q处是板块碰撞形成的海沟C.N处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地带D.P处附近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A.“v”字形河谷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 5.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 .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B .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C .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 .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6.河流Ⅱ经过b 村以后( ) A .溯源侵蚀加强 B .侧蚀作用减弱 C .堆积作用显著 D .搬运能力增大 当前,交通运输已成为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据此回答7~8题。 7.山区建设交通线的劣势有( ) ①成本高 ②技术难度大 ③同样两地间,山区交通线总长度一般比较大 ④隧道多,工程量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需克服的最大技术障碍是( ) A .高寒 B .缺氧 C .冻土 D .生态脆弱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9~10题。 9.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10.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M N ① ②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国家甲乙丙丁 人口出生率(%)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2.3 1.2 1.0 1.1 人口增长率(%)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3.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4.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5.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7.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8.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根据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2009年11月3日一组由各国地质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 1.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和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幔B.地核 C.地壳D.岩石圈 2.裂缝从l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A.岩石圈B.大气圈 C.生物圈D.水圈 解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材料中的“裂缝”直接改变的是岩石圈。 答案: 1.A 2.A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3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经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因此地下波速发生变化的地方,其上下层物质的组成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异。第4题,石油为液体,当地震波传到石油层时,横波会消失;而纵波可以通过任何状态的物质。 答案: 3.D 4.A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5~6题。 5.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B.地幔 C.地核D.软流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