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鲁迅和尼采关于复仇主题的对比

刘国俊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009级

摘要: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创作受许多的思想家的影响,但更为明显的还是得属尼采。本文选取《野草》中的《复仇》、《复仇·其二》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对鲁迅和尼采笔下复仇主题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鲁迅尼采复仇

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如《摩罗诗力说》等很明显受了太炎先生的影响,文字颇为古奥生涩;到《狂人日记》,又颇有果戈理的影子,但是一直影响着鲁迅先生思想和创作的,个人觉得还是得属尼采。以《野草》为例,它便是受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①的影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高唱超人哲学,鼓吹自我的超越和战争。有超人就有庸众,有战争就有复仇。而鲁迅先生笔下的“庸众”和“个人”,以及“复仇”跟尼采的这些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主题明显为复仇的有《野草·复仇》《野草·复仇(其二)》以及小说《铸剑》。复仇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具有永恒的魅力。复仇的对象如何?复仇何为?在复仇背后是怎样的心理结构?在尼采那里,复仇更多的是指超越。就像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前言》中说的那样:我教你们何谓超人:人是应该被超越的某种东西。你们为了超越自己,干过什么呢?

……

你们当中的最聪明者,也不过是植物和鬼怪的分裂体和杂种。可是难道是我叫你们变成鬼怪或是植物的么?②

此后的篇幅中,尼采一再提到超人和意志。

①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本繁多,比较出色的是徐梵澄先生翻译的《苏鲁支语录》和钱春绮先生翻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便于叙述,以下引文一律出自钱译,特此说明。

《野草》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具有某种“纲目”的作用,这也就是“人生哲学”四字的意义所在。《野草》中的两篇以“复仇”为题的作品,也昭示了鲁迅先生长久以来在诸多作品中显示出的“独异的个人”与“庸众”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启蒙者”与“大众”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统帅于“铁屋子”的意象,长久以来受到大家的关注。而野草中得复仇的概念在《铸剑》中受到进一步的推广,形成了一个哲学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复仇主题。这一点和尼采的超人哲学是强力意志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野草·复仇》中的复仇是在独异的个人与庸众之间进行的。这个独异的个人正是尼采笔下的超人,只是这个复仇的展开通过对比显得更为强烈,充满质感: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①

这样的描写显示出一种“冷的情欲”,具有一种吸引心神的作用。尼采在他的作品中也一再提及战争和杀戮。在这之前已经详细描写了杀戮之快感,“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剑似的以所有的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以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②这样的快感则是直接导向读者的,于作品中的看客而言,充其量是一种想象。之后看客出现了,出现了这极致的大欢喜的观看者,“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者拥抱或者杀戮”③。但是这样的拥抱或者杀戮迟迟不来,且“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④。于是,路人们就觉得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有钻进别人的毛孔中。”⑤想象中拥抱和杀戮的生命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并没有到来,然而,“看”的对象却已经发生反转,由路人看杀戮者,变为杀戮者看路人:杀戮者“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6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6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7页。

这样的反转构成了一重的复仇:不让庸众品尝自己的大欢喜,却给并观看他们的厌烦和无聊。在这重复仇之下,还有一重复仇。这重复仇是与读者共同完成的:直接导向读者的杀戮的快感将读者引诱到看客面,与拥抱与杀戮并未产生的无聊形成了一种强烈对比和反讽,这是间接的和深层次的复仇。这种将读者算计在内的复仇在《孔乙己》中也有出现,以“小伙计”的视角展开的叙述,文中的孔乙己是小伙计眼中的孔乙己,因而,如果被引诱至这种视角,则读者也沦为作者所批判的“庸众”。

独异的个人与庸众的冲突构成的复仇是明显的,但是任何批判必然指向批判者自身,因此,作者有意无意将这种复仇也引向了读者本身,这是深层次的复仇关系。上述都和尼采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尼采曾认为,战争是一切美好事物之父,只有战争才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东西。因此,人不应当放弃战争,谁要是放弃了战争,谁就放弃了高尚的生活。在和平的时候,好战的人攻击自己。在《复仇》中,这一点也有表现,复仇者本身是在和看客战斗,但是,他也向自己复仇,也在进行自我否定。

《野草·复仇(其二)》有一种独白的性质。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这种独白具有客观化的效果。耶稣在被钉杀之后,不注视自己的痛苦,而是“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①”。

神之子被钉杀,使他浸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被上帝离弃的神之子,终究只是人之子。然而,最后耶稣对上帝失望了,却没有陷入恐惧和颤抖,反而反讽地突出了其作为人之子的更高的地位。

在这里,复仇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而且变成一种过程,“复仇何为”这个含义第一次被辐射出来:耶稣通过精神复仇完成了精神上的直接的重生,如果说钉杀之前的“神之子”是一种前置的,未曾证明的身份的话,那么,钉杀之后,被上帝离弃的耶稣,形式上变成了“人之子”的耶稣,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神之子”。这种精神上的重生,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作过很精彩的论述。他说:“是的,你对于我,依然是一切坟墓的破坏者:万岁,我的意志!只有在有着坟墓的地方,才有复活。——②”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8页

在《铸剑》中,复仇这个主题进一步得到具体化,作为独异的个人的孤独者,也就是复仇的直接执行者,黑衣人,真正完成了其孤独者,过客的使命,走向了命运的终点,成为了一个圆满的“独异的个人”。这“独异的个人”可以看成就是尼采笔下的“超人”。

《铸剑》中,有两个人的复仇。眉间尺的复仇是先天的,无可选择的,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其次就是黑衣人的复仇。眉间尺的复仇作为一种世俗意义上的复仇,我们很好理解,这种复仇的传统,其实就是作为一种继承人的身份的填充和长成:通过杀死杀父仇人,得到精神和鲜血的秘密传承,在一定意义上获得了父亲的社会人格。在这个意义上,复仇是眉间尺的成人礼。

黑衣人的复仇则具有更长的谱系。在《铸剑》中,黑衣人一如一个鬼魂,成为一种纯粹的形象代表。而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黑衣人的形象也不是独一个:“一个黑色的人,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①”,这样的形象与《孤独者》之魏连殳,《过客》之中的过客并无不同,正是“独异的个人”的形象。独异的个人就是启蒙者,铁屋子中早醒的人,这样的个人衍变为不同的命运,有魏连殳之自我放逐,过客之永恒地行走,也有黑衣人的复仇。这些启蒙者其实就是尼采笔下的“超人”,同时,他们还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所爱的中间者。

在眉间尺复仇遇挫之后,黑衣人出现的时候的言语,依稀表明了黑衣人的心思:“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变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吧。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灵魂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②

“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这说明了黑衣人的复仇的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超离了个人之恩怨,离世俗越远,离灵魂越近,也就是离自己越近。“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变成了放鬼债的资本。”③这清晰地表明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38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40-441页。

了黑衣人严重的世界的“名实分离”,也就是价值系统的崩裂,我想这正是黑衣人复仇的动机所在,然而黑衣人并不是站在一个完全脱离这个秩序的一个位置来看待整个世界,“我灵魂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①”这种批判,指向整个秩序的同时,也指向了自己。黑衣人的形象和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一种人”有很大的相似性:我爱那样一种人,他们不向星空的那边寻求没落和牺牲的理由,他们只向大地献身,让大地将来属于超人。

……

我爱那样一种人,他把自己的道德变为自己的偏爱和自己的宿命:因此他甘愿为自己的道德生存或死灭。②

尼采的哲学师承叔本华,因此,他在这里极力赞扬和主张的其实还是意志。这也就是先生笔下黑衣人复仇的意志。

黑衣人利用眉间尺的头颅去复仇,有三层意义上得复仇。第一层意义上的复仇是代替眉间尺之复仇;第二层意义上的复仇是自我之复仇;第三层意义上的复仇是对整个秩序的复仇。鲁迅先生在接受尼采思想影响的同时,还有所拓展和超越。

第一层意义上的复仇也就是眉间尺的复仇,眉间尺通过舍弃生命而使复仇之精神达到了另外一种高度,将复仇变为一种完全的纯粹的精神性行为。生命已经完结了,但是复仇的意志还在,甚至,整个人通过割下自己头颅的行为,完全转变为一种复仇的意志。只有这种意志,使眉间尺的头颅在金鼎内看到王的头颅,才会有“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③”。可以说,通过头颅与头颅的战争,使复仇完全意志化,精神化,超离肉体而存在了。

第二层复仇,黑衣人“完全憎恶了自己”,因而通过一种外在的,帮助眉间尺复仇的行为来达到自我复仇。在眉间尺的头被王的头咬定不放的时候,黑衣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他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40-441页。

②【德】尼采著,钱春绮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联书店2007年版,10页。

膊,如一段枯枝;伸长颈子。如在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募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中,淜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着空中同时四射。①”

这种通过砍下自己的头,来使复仇的意志较量中获胜。正是黑衣人对自己的复仇,黑衣人如过客般经过漫长的行走,经过漫长的自我憎恶,终于在“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去了。②”《过客》中的过客,永久地在行走,而此时的黑衣人,是过客之走到了终点,这样的终点就是坟墓,但不是肉体之坟墓,而是意志之坟墓。并且这个时候,眉间尺和黑衣人取得了意志上的胜利和契合,也可以说,眉间尺通过这种意志的行为,真正地完成了复仇和成人礼,真正地改变了“优柔的性情”。

第三层意义上的复仇在“烟消火灭;水波不兴”之后展开,这层的复仇如同鲁迅一贯的反讽一样,直指秩序下麻木的人们,也就是“庸众”。笔者以为这就是先生对尼采的超人哲学拓展的地方。尼采的超人哲学更多的是自我的超越,虽然也批判,但不像鲁迅先生这样深刻,这样无情。这种复仇通过辨认王的头和下葬来展开:由于无法辨认三个头中谁是王的头,因而“只能将三个头骨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

百姓都跪下去,祭桌便一列列地在人丛中出现。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怕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然而无法可施。③义民者,庸众也。庸众们所期冀维护的秩序,然而通过一种反秩序的行为,使其期冀落空,这正是最后的复仇,指向的正是这种秩序本身。这样的落空不禁让人想起《野草·复仇》中的看客,彼是无聊,此为无法可施,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这一点和尼采一向主张的战争和超越其实是殊途同归。

鲁迅先生作品里面的复仇,《野草》也好,《铸剑》也好,重点之处不是杀戮,而是尼采笔下的意志,精神的复仇,通过这种纯意志的较量,确立自我本身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意志向外辐射,这就是启蒙者,唤醒者的使命。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47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447页。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

论文名称: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市场营销二班 学号:20110602212

姓名:李乐平 摘要:品读过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之后,人们会发现,在充满现实主义气息的文笔下,书写的不乏一些复仇主题的故事,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阶级特点和美学特点。从《野草》到《铸剑》,再到《孤独者》,复仇的主题一直是鲁迅作品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这里说的复仇,重点之处不是杀戮,而是精神的复仇以及作为启蒙者,意志的觉醒。 关键词:鲁迅复仇野草铸剑孤独者 正文: 一、《野草》——对庸众不争的自怄 鲁迅先生投笔从戎,便是誓为贫苦百姓的保护者,甘做刀笔吏,他对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这是鲁迅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在《野草》的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即看客们,这类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屡有刻画。但在《复仇》中,鲁迅却直接将矛盾集中于“当局者”:“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裸着全身”,指的是全身心的依赖,是爱的表现;“捏着利刃”,却是指向杀戮,是恨的体现。他们复仇的方式非常奇特。之后看客出现了,出现了这极致的大欢喜的观看者,“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者拥抱或者杀戮”【1】。但是这样的拥抱或者杀戮迟迟不来,且“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于是,路人们就觉得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有钻进别人的毛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目录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三、一花两叶,同途殊归---王国维、鲁迅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四、结语:“悲”的人生哲学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他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显学。不过有一个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撼。事实上,王国维和鲁迅之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以经历而言,他们一个生于1877年,一个生于1881年,年龄只相差五岁。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闷而黑暗的少年时代,同在1898年离开他们的浙江故乡,一个前往上海,一个奔赴南京,又相继在1901和1902年东渡日本,先学自然科学,转而弃理从文,更同在赴日前后,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他们的经历和境遇如此相似,而相似的经历和境遇却没有培育出相似的思想和灵魂。就在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的1927年,鲁迅却完成了自己世界观的伟大转变,坦然地高唱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仿佛是火中的凤凰,在壮烈的自焚中获得了鲜美光华的新生。思考王国维寂寞的自沉和鲁迅壮丽的新生所构筑的惊心动魄的对比,对于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考察他们在“悲观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哲学所起的作用。我无意填补什么学术空白,也无法了解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何种程度,只是觉得最近读书论坛高手如云、佳作迭出,许多话题越来越深,以至我时常有无从插嘴的感觉,可是又实在不甘心自绝于论坛和网友,加之此文又早对绿茶作过承诺,因此还是斗胆写它一写,权作无休无止的日常工作之外的自我娱乐也。为了不让水手兄感到头痛,我决定汲取《范宽》一文的教训,一概不加注释。是为引言。这部分比较枯燥。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在英语文献中,“悲观主义”(Pessimis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暨诗人和评论家柯尔雪基(S.T.Coleridge)1795年的一封信中。而“悲观主义”作为哲学概念被广泛使用是19世纪才出现的事。在此之前,所谓“悲观”和“乐观”更多的只是单纯个体的体验和态度。与“悲观主义”相比,“悲观主义的”态度和理论的历史要源远流长得多,它甚至可以一直上溯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参见PessimismandOptimism,TheEncyclopediaofphylosophy,NewYork,1972,P114----121)[!--empirenews.page--](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毫无疑问,在悲观 “悲观主义”主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叔本华是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正是由于叔本华, 作为一种哲学的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而我之所以把要研究的王国维的人生哲学称为“悲观主义”,就是因为王国维为寻求人生意义所求助、欣赏并付诸其人生理论与实践的是一种悲观主义哲学,即主要是叔本华哲学。王国维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到成为中国近代较为系统地宣扬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这一切都是和他有选择性地接受了叔本华唯意志论以及建立在这种哲学之上的人生哲学分不开的。1、“情”投“意”合早在1903年,还在青春期的王国维就在《游通州湖心亭》和《来日二首》中写道:“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流露出了浓重的忧郁气质。这一气质的形成,往上可以追溯至其童年生活的不幸、少年时期家庭社会地位的低微、“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和其父王乃誉抑郁苦闷的人生观给他的影响。王国维26岁时(我是20岁时,嘿嘿)即“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 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说,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 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 郁达夫在鲁迅病逝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评价鲁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周海婴: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母亲是父亲的一片绿叶,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母亲当年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女性。 母亲告诉我,她后来也跟父亲提到过,想出去工作;父亲听到后,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那你出去我又要过我原来的生活了……”于是母亲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我想鲁迅最

鲁迅的秋夜的读后感

鲁迅的秋夜的读后感 鲁迅的秋夜的读后感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 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 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 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 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 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 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 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鲁迅《复仇》6

鲁迅《复仇》 【教学目的要求】 1. 把握散文诗的构思特点。 2. 理解鲁迅式复仇的内涵。 3. 思考复仇理念在今天的适用性。 【重点、难点】 1. 旁观者的心理动机。 2. 被看者以何复仇。 3. 联系鲁迅其他有关言论,理解其独特的复仇思想。 【所用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作者自述创作动机 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 《〈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 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竞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 一九三四年五月十六日致郑振铎 二、文本详析 本首散文诗是《野草》中的一篇重要作品。《野草》的基本特点是其“独语”性,即它不像作者的“杂感”(后称为“杂文”)类作品,是直面现实,以寸铁杀人;也不像作者同时期所写的“随笔”,无所顾忌,任意而谈。它是面对作者内心,捕捉某种萦绕于心的意象、思绪、意念,以瑰玮奇谲的语言,独自言语,类似于“自言自语”(作者此前在1919年即有《自言自语》一组小散文诗,可视为《野草》的雏形)。更因作者有意“措词含糊”,故其情其意,只是作者自我有所感知,他人则难以索解。解读这一类作品,一要顾及散文诗的特殊形式:形象化的构思过程,多用比喻以至象征、回环复沓等修辞手段,意蕴含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还需注意其“互文性”,即作者相似的意思在其他文本中也有表露,虽然形式不同、手法不同,但其指向有一致性,可以互为解说之资。 “复仇”是鲁迅从早年至晚年,念兹在兹、一以贯之的一个思绪。几十年间在他心头萦绕不去,回环往复,多次谈及,遂成为其作品和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

尼采激情理论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尼采激情理论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周晓平 收稿日期:2006-10-17 作者简介:周晓平(1968-),男,江西泰和人,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嘉应学院中文系 广东梅州 514015) 摘要: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尼采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鲁迅,历史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最好 的结合点。尼采思想与鲁迅的文学性格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关键词:尼采思想 鲁迅 文学性格 反叛与批判 中图分类号:I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07)02-0081-(04) 如果说20世纪爱因斯坦是科学创新的典范,那么尼采就是西方思想创新的源泉。尼采的一生由读书、教书、写书构成,其中大半生在学校度过,所以他对个中的甘苦、利弊深有感触。在他的著作中处处可见对旧传统体制的批判和对创新模式的构思,可以说尼采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教育家。尼采的现代主义哲学理论充满了创新的激情和活力,它是现代主义文艺的思想基础。他的理论深化渗透到我国现代文学思潮领域,它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某些文艺观点和某种艺术手法上,而且渗透在中国作家的思想里,并侵润到他们文化性格中去了,而其中表现突出的就是尼采之于鲁迅的深刻影响。 一 上帝是两千年来西方世界最神圣的偶像,但是尼采向人们宣布“上帝死了!”西方人必须自己担负起责任,独自走向创造之路。如果不是他首先告诉人们“上帝已经死了”,那么各种荒诞不经的道德禁律和宗教骗局将牢牢捆绑着人们,将人们的创造意识控制到最低限度。从哥白尼、伽里略的遭遇我们即可窥见一斑,即使近代科学的始祖牛顿也不得不将第一推动力归功于上帝。自从尼采之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界就打开了千年的闸门,创造的洪流滚滚而下,各种新思潮和新学派像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 应该说,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对 于创新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思想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破除偶像崇拜和权威禁锢。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如若“偶像”一旦被供奉,创新就失去了前提和可能性。因为任何超越都将被指责为僭越。我国历史上无数的读书人都是在“四书五经”中穷尽华年的。李贺、黄宗羲、康有为等人试图突破,便被视为异端。直到“五四”才开始突破几千年儒家封建传统束缚,出现英才辈出、百家争鸣、潮流更迭的创新高潮。所以,创新思想的产生前提,就是要打破偶像,解放创造力,激发创造 尼采打破偶像、重估价值,是为了超越传统而达到更高境界,创造新人,创造新世界。这就是尼采所倡导的“超人”精神。“超人”并非另一个上帝,也不是一个新偶像,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趋向,“超人”是一种完全发挥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是人的创造力的凝聚和爆发。永远超越、不断创新便是“超人”。 尼采写道:“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不能超越自己,则无创造可言。尼采在强烈批判宗教“奴隶式道德”的同时,提出了他的“超人”的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不要做宗教精神及专制压迫下蔑视个人地位和权利的牺牲品,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建、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 2007年第2期No,2,2007 九江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总第139期) (Su m N0139)

鲁迅散文的读后感3篇

鲁迅散文的读后感3篇 鲁迅散文的读后感《秋夜》读后感 《秋夜》收录于鲁迅先生的《野草》中,全文十分简短,却饱含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性颇多。 《秋夜》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全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人物,鲁迅先生巧妙地用秋夜下的枣树,野花,天空,月亮,小飞虫等涵蓄而又强烈地表达出对虚伪,欺善怕恶的人的讽刺以及对无畏的革命者和默默无闻的人的称颂。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网,夜的天空,月亮和星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他们高高在上便自认为高人一等,“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草上。”这些句子都带有鲁迅先生对他们尖锐的讽刺。而在另一方面鲁迅又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懦弱,胆小,当枣树用最长最直的几枝,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时,天空“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而月亮“窘得发白”,“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不仅仅是怯懦,他们还自私,天空想将月亮留下,孰不知月亮早以躲到东边去了。 至于枣树,无名的野花草以及小飞虫,它们象征的形象是正义的,勇敢的。那些无名的野花草代表着默默无闻却一直等待着光明到来的人们。虽然他们仍然遭受着封建社会的压迫,但他们心中的那一股信

念之火从未熄灭,那便是对光明必然会到来的信心。虽然他们在“冷的夜色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然而他们一直坚信“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他们是乐观的,也是坚定的,虽然现实中仍充斥着黑暗的阴霾,但他们一直微笑着、等待着。而这一天也终会到来。枣树象征着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反抗者,“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苦难并不能使他彷徨,反而使他更加顽强,他在上下求索中寻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不为自己单剩干子而一蹶不正,反而“欠伸地很舒服”。“它用自己最直最长的几枝,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他是黑暗势力下的反抗者,怀着满腔的悲愤,直指黑暗。虽然有夜游的恶鸟飞过,但阻止不了先行者的脚步。那一只只小飞虫,在玻璃上丁丁地响,试图冲进来。他们代表革命者.不畏恶势力、身先士卒,没有什么可以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祭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表现出“我”对革命者的尊敬与认可。 鲁迅先生对“枣树”、“无名的野花草”、“小飞虫”充满了钦佩与尊敬。他在半夜吃吃地笑,我想他也许是在嘲笑封建势力的虚伪与自以为是,也许是在为光明即将到来而欢喜,也许-----不管是为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光明的渴望,而他自己也正是一名战士,在黑暗中求索,也在黑暗中战斗,是为光明而战。 鲁迅散文的读后感《藤野先生》读后感

鲁迅在日本期间对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变化_黄健

2010年第2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2010 (总第198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198鲁迅在日本期间对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变化 黄 健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对尼采思想的接受,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是在他的思想结构中又掺合着较浓厚的现代主义思想元素,形成了一种拨正进化论思想的内在动 力。进化论和现代主义的两种思想元素的交织,使鲁迅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既使他的思想充 满悖论,形成一种张力,也使他获得一种思想创新能力。尼采的“权力意志”、“惟大士天才”,以及 有关卓越个人、独特个体的学说,都对鲁迅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鲁迅早期思想;尼采哲学;进化论;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0)02-0109-07 如果说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通过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获得了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开拓了他认识现代文明的视野①,那么,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之后,鲁迅又通过对尼采思想的接受,获得了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飞跃。其中,最显著的变化特点是,鲁迅由此逐步地完成由传统的知识结构向现代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思想谱系向现代的思想谱系、传统的依附型人格向现代的独立型人格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当中,能够为现代中国探寻一条“外至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1]的文化发展方略,以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2]虽然有学者认为鲁迅在日本接受尼采影响,主要是接受了一个所谓“日本化”的尼采影响,与真正的尼采思想有较大差异,[3]但不论如何,鲁迅接受尼采的影响,则是他对接现代文化思潮的一个新起点。一般来说,“进化论”所代表的近代文化思潮凸显了理性主义的主导作用,而尼采所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则具有较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元素。②鲁迅在日本通过对尼采的接受,改变了他原先以进化论(理性主义)为主导的单一思想结构。换言之,进化论和现代主义的两种 收稿日期:2009-10-07 作者简介:黄健,男,江西九江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① 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谈到接受进化论影响时说:“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 ②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不等于非理性(irrational)。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学说,其特点是主张通过对人的直觉、本能、潜意识的重视,来探讨理性所不能穷尽的认识领域,故非理性主义通常含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涵义。非理性主义的兴起,既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一种认识和反思,也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时代呼唤和预言。它改变了以往西方哲学以理性主义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开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为现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文人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

文人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总是一针见血的指出重点要害,并会让人已发神似感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个人评价1 实秋(即梁实秋):“大凡做走狗的都想讨主子的欢心因而得到一点点恩惠。《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哪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份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钱我是想要的,因为没有钱便无法维持生计。可是钱怎样的去得到呢?我只知道不断的劳动下去,便可以赚到钱来维持生计,至于如何可以做走狗,如何可以到资本家的账房去领金镑,如何可以到党去领卢布,这一套的本领,我可怎么能知道呢?也许事实上我已做了走狗,已经有可能领金镑或卢布的资格了,但是我实在不知道到哪里去领去。关于这一点,真希望有经验的人能启发我的愚蒙。” 鲁迅个人评价2

①古大勇,《一个学术命题的“前世今生”——大陆与港台学者对“鲁迅与自由主义”命题的言说》,《上海鲁迅研究二零一三年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②③谌旭彬,《鲁迅当年,如何痛骂胡适?》,短史记第519期。④胡适,《日本人应该醒醒了!》,原载1933年3月19日《独立评论》第42号。 ⑤胡适致苏雪林,1936年12月14日。⑥⑦胡适、苏雪林,《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讨论(通信)》,收录于《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2 1936-1939》,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P689-693。⑧1999年7月31日,旅美学者周策纵为祝贺胡适思想国际研讨会召开,曾作诗云:“铮铮如铁自由身,鲁迅终为我辈人。四十三年前告我,一言万世定新犹。”诗后附言道:“五十年代中期,胡先生曾告诉我: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今言犹在耳,恍如昨日也。”见:林曼叔,《文学岁月》,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XX,P159-160。 ⑨鲁迅,《论“第三种人”》,原载于1932年11月1日《现代》第二卷第一期。⑩胡适,《致吴相湘》,1959年3月4日。(11)胡适,《致雷震》,1956年4月1日。(12)1957年7月26日,胡适致信赵元任,胡适如此解释自己返回台湾:“这大半年来所谓围剿《自由中国半月刊》事件。其中受围剿的一个人就是我。所以我当初决定要回去,实在是为此。(至少这是我不能不回去的一个理由。)我的看法是,我有一个责任,可能留在国内比留在国外更重要,——可能留在国内或者可以使人take me more

鲁迅散文《复仇》二

鲁迅散文《复仇》二 因为他自以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所以去钉十字架。 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 看哪,他们打他的头,吐他,拜他…… 他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钉碎了一块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他没有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

看哪,和他同钉的……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 他腹部波动了,悲悯和咒诅的痛楚的波。 遍地都黑暗了。 “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 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解读 本文通过对耶稣蒙难的悲剧的描写,批判部分群众精神麻木程度之深。应该说,这一主题和题材,早就有了。作者在1919年写的《暴君的臣民》中说过:“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中国不要提了罢。在外国举一个例:……大事件则如巡抚想放耶稣,众人却要求将他钉上十字架。” 鲁迅在塑造耶稣形象时,没有拘泥于圣经的记载,而是

鲁迅与近代思想_围绕尼采思想的接受_李珠鲁

DOI:10.16287/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61183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6118374.html,11-2589/i.2005.01.011 鲁迅研究 鲁迅与近代思想 ———围绕尼采思想的接受 [韩]李珠鲁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鲁迅和尼采的关系,特别是鲁迅留学日本时期 理解尼采的方式。一般来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尼采的理解是经 由日本视角、转承德国和欧洲的理解方式而来。虽然鲁迅眼中的尼 采也未能例外,但他却站在要求变革的中国特有时代的观点上来理 解尼采,把尼采不仅看成是一个哲学家,而且看成是一个文明批评 家、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他对尼采的理解是感性化和形象化的,这 清楚地反映在他留学日本时期和五四运动以后的创作中。而到了20 年代后半期,当他发觉尼采思想再也不可能解决现实问题时,对尼 采的关注就比较有限了。 一 尼采(F.W.Nietzsc he:1844—1900)是宣告旧文明死亡、预言新文明到来的诗人和哲学家。他于世纪转换之际离开人世,他的一生也如同他的死亡一样不寻常。他生活在军事力量强大的统一帝国德国,那正是由俾斯麦(Bis marc k:1815—1898)主导的最初实现统一的普法战争(1870)胜利以后建设第二帝国(1871)、奔向军国主义道路的时期,换句话说,与俾斯麦体制的确立和完成的时期相一致。尼采在德国人民陶醉于普法战争的胜利、称颂自身的文明之际,却对欧洲文明表示了怀疑并预言了其没落的结

局。从此以后,“尼采”这个名字便意味着对所有统治权威的否定,成为批判和摆脱近代文明的代名词。因此,他既具有近代性,又具有后现代性,同时还兼有颓废的一面。 由于这种多面性,像尼采这样难于理解的思想家并不多见。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对尼采的理解程度以及不同时代要求的影响,尼采的形象也显得各色各样。20世纪初期,欧洲对于尼采的理解主要是依据道德观的解释以及与浪漫主义的关联性等进行讨论。尼采与其说是哲学家,不如说更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性或文化批判性、理念历史性的更强的存在。对尼采的新论来自30年代后半期海德格尔(M.Heidegger)的研究成果。经由海德格尔,他才得以立于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之上。随后又经由雅斯贝斯(K.T.Jaspers)的解释,尼采才被树立在西方哲学的主流之中。这样,尼采不再只停留于文学家或者文化批评家的位置上,而开始被评价为哲学家①。 在日本和中国也同样存在着对于尼采的多种理解,两国既有类似又有不同之处。中国对于尼采的理解大体上是以日本为媒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而形成,在这点上可以找到两者的类似性;但即便如此,由于中国历史的时代要求,这些理解也是有限制和有选择性的。另外,随着中国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层次和历史情况的变化,尼采更显示出多种多样的风貌。本文即是要全方位地考察尼采在鲁迅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介入的形态和影响。为此,鲁迅最初接触到尼采思想的日本留学时期将成为本文议论的主要部分;此外,为了便于论题的展开,这里首先要探讨一下日本和中国对于尼采的理解方式。 二 世纪转换期中的日本学术界和思想界之所以对尼采发生兴

《鲁迅全集》读后感-最新范文

《鲁迅全集》读后感 篇一:读鲁迅全集有感 读《鲁迅全集》有感 读书是孤单的,它不同于看电影,可以几个人一同分享,共同嬉笑;读书又是幸福的,他会让一个深邃而久远的声音穿越空间和空间的限制来与你交流,讲述他的感情,讲述他的故事,也许它为许多人讲过,但此时他此刻只为你一人讲述,今天为我讲述的是鲁迅先生。 提起他的鲁迅全集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他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一尺为出发点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1920年春,他到了日本学习。他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同时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积极参加推翻清朝政府黑暗统治的活动。1903年他依然剪去了象 征清朝政府统治的辫子,拍了一张照片,并在后面题诗云:灵台无计逃仙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表现了鲁迅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身许国, 以身报国的宏伟志向。这样的豪迈,这样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学习,爱国永远是内心的呼唤,爱国不需要理由,不爱国才学要理由。 1094年8月鲁迅结束了日语的学习,转入医学,救治, 像他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痛苦战士还可以去当军医。可是课上一次幻灯片的播放有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也是在那颗爱国心

的驱使下,他得出结论:凡是与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多么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于是她毅然决然的弃医从文,用笔做武器来警醒麻木的国民,。 在他的这次经历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鲁迅的笔下有着众多的看客:《阿Q正传》中的阿Q叫喊着杀头好看,《药》用革命者的血来治痨病的华家,《复仇》中的庸众看着神之子耶稣被钉死,却麻木的唾弃他;《示众》中的看客。鲁迅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却又包含唤醒民众的热情,这也深深的体现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本质,并不是真正的厌恶,如同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都是为了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进而彻底改造国民性,进而改造中国的社会。 1909年夏回国,便开始了以黑暗势力长期的韧性25年间发表了《呐喊》《彷徨》。在这两部作品中反封建的意识尤为突出,在《狂人日记》中借人之口,说出了这个世界是吃人的世界,整个历史也是吃人的历史,将来时容不得有人吃人的,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农民问题也是鲁迅十分关心的问题,所以他写了《阿Q正传》将农民的劣根性也可说是全民的劣根性给予阿Q一人身上,批判他的精神胜利法。因为有了此法,人民便屈于被奴役的命运不知反抗,又怎样会有新的生活新的社会呢!同时也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时时牵动鲁迅的心,,尤中的知识分子有几类,一种是受封建毒害却仍不觉悟的如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还有封建的卫道士,如高老夫子,《肥皂》中的四铭,还有在革命中迷失或求

读鲁迅《复仇》

读鲁迅《复仇》有感 一开始以为这篇鲁迅先生的这篇《复仇》又是一篇杂文,没想到是一篇散文诗。说老实话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点深奥,就算知道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内容的背后,意义存在的精神和历史真实反映也只能上网查询资料做一些大致的了解。这篇散文诗《复仇》相对而言篇幅小一点,慢慢试着理解了一下。 “人的皮肤之后,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的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根其细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依着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平明地寻求偎依,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第一段我就赤裸裸的看到了后面几个词语;拥抱接吻依偎我可以这么肤浅吗?其实人得身体反映就是人得本能,人们总是常说左脑控制理智,但是人不是时时刻刻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有的时候左脑是不受控制的,一腔热血也就随之爆发出来了。鲜红的血是沸腾的,整个胸腔都是沸腾的。 “但倘若用以并肩日的离任,只以及,穿过这套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鲜红的热血激溅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以示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大概就是说会有人不愿做麻木的看客的,于是就有人拿着自己的武器,站在风口浪尖,厉声疾呼,用热血去温热,去染红渐冷渐苍白的世人的灵魂。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身体,捏着利刃,对立在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抱将有杀戮…… 陆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的,如魁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海鱼干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并且拼命伸长脖子,要鉴赏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与觉着时候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身体,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大概的意思就是写的两个男女赤裸着全身,相互对立在一起,但是一句话都没有说,他们也没什么动作,就这样双方孤立的站着。鲁迅先生就将这样的场景定义为复仇。最初看来这完全没有复仇的架势,没有打打杀杀,也没有争吵。意思就是人们已经麻木的连都不想动,更不会去拿武器,去有什么一腔热血来拼搏。在此感叹了为什么社会如此黑暗,人情如此淡漠。 “他们俩就这样的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以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陆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有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与视觉的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甘苦倒是了生趣。” 就这样所有人都学会了自我保护,没有人愿意前进,也没有人反抗,越来越冷漠,所有人都很忙忙着生老病死,就是这样再大的呼喊声也没有人听见,只剩下一片黑暗的世界。

_末人_时代忆_超人_鲁迅与尼采_六题议_郜元宝

第26卷第1期 2015年2月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Vol.26No.1Feb.2015收稿日期:2014 12 1 7作者简介: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日]尾上兼英:《鲁迅与尼采》,载《日本中国学会报》第十三集,1961年,转引自李冬木:《留学生周树人周边的“尼采”及其周边》,见张钊贻主编:《尼采与华文文学论文集》,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3年,第91页。 ②[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6 1 87页。③北冈正子该书1 970年代初以系列文章形式陆续在日本发表,何乃英的中译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3年6月出版。   “末人”时代忆“超人” ———“鲁迅与尼采”六题议 郜元宝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 摘 要:文章关注的主题是鲁迅如何接触、 介绍、翻译、理解尼采,以及在此过程中尼采如何影响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从材料细节上梳理了留日时期的鲁迅对尼采的接触、中国学界对鲁迅与尼采关系的研究状况、尼采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尼采对鲁迅的影响等问题。此外还比较了尼采与鲁迅的相似与不同。关键词:鲁迅;尼采;超人;末人 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3060(2015)01 0 040 14“尼采在中国”和“尼采与中国”是两个相关话题,前者研究尼采在中国实际发生影响的历史,类似 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这里当然不限于文学),后者包含(又超出)前者,既研究尼采在中国发生的实 际影响,更从世界历史和文化角度研究尼采在理论上可能和中国发生的对话,后一项内容类似比较文 学的“平行研究”,当然这里也不限于文学。 我讲“鲁迅与尼采”,无关尼采和鲁迅在理论上可能发生的对话,而是探讨鲁迅如何接触、介绍、翻 译、理解尼采,以及在此过程中尼采如何影响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属于“尼采在中国”总题下的一个具体 问题,侧重点在鲁迅,故曰“鲁迅与尼采”,而非“尼采与鲁迅” 。一、相遇之初:留日时期的鲁迅与尼采 鲁迅在留日时期(1902 1 909年)开始接触尼采,这一阶段史实的考辨,日本学者成绩最大。继20世纪50 6 0年代日本“鲁迅研究会”领军人物尾上兼英①最早提出“鲁迅与尼采”这个话题之后,伊藤虎丸197 0年代的《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②一书专注于留日时期鲁迅遭遇尼采的材料发掘,结论是那时鲁迅笔下的尼采可以“原封不动”地见于190 2年登张竹风《尼采与二诗人》一文之主干部分《论弗里德希·尼采》,登张竹风及其东京大学的同学高山樗牛是“明治时期”反省日 本全面欧化的代表人物,他们借尼采思想猛烈批判19世纪从西方横移日本的物质主义、 国家主义、科学主义、实利主义、民主主义,深深影响了鲁迅,这在鲁迅于1907 1 908年间撰写的长篇古文《科学史教篇》、《文学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中看得很清楚。 北冈正子以其《〈摩罗诗力说〉材源考》闻名于国际鲁迅研究界③,1992年她发表了《 在独逸语专修学校学习的鲁迅》一文,系统调查鲁迅在日本学习德语的情况,研究鲁迅是以怎样的语言工具获得早期 四篇重要古文的西方文化“材源”。鲁迅190 4年9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始习德语,这时他在日本

解读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 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 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被评为:文学家、思想家、评 论家、革命家。那么现在有个问题出现了:鲁迅是个爱国者么?如何解?查字典故 事会跟读者分享鲁迅算不算是个爱国者? 有人也许会说这不成问题。可我们要去翻一下有关“爱国者”的书,就会很惊讶 的发现很多书都没有把鲁迅列入其中,就是勉强列入,也只有他“我以我血荐轩辕” 等寥寥几笔。记得我们念大学时(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去听上年级一个师兄 的毕业论文答辩,就听他在高谈阔论,说是鲁迅死后在他身上加盖“民族魂”的灵幛 是表错了情,因为鲁迅一生都在攻击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换句话说,一辈子 都在和自己民族过不去,这样与自己民族为敌的人,能作为“民族魂”的代表?能说 他是一个爱国者?当然,论文中还引了许多鲁迅指责中国人的言论,有理有据头头 是道。你也不能说他讲得没有依据。到了上世纪末,更有文学博士兼现代文学副教 授的大牌人物葛红兵在他《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中,就更“理直气壮” 地这么宣判:“鲁迅,这个被人当成一种理念、一种意志、一种典范,甚至捧到了 民族魂的人,又当如何?发生在他留日期间的‘幻灯事件’已成为他弃医从文的爱国 主义神话,然而,他真的这么爱国么?既然爱国,他为什么要拒绝回国刺杀清廷走 狗的任务?徐锡麟,他的同乡能做的,秋瑾,一个女子能做的,他为什么不能做? 难道他不怯懦吗?”如果说,我那位不知名的师兄还只是从言论上判断鲁迅不是民族 魂的话,那这个有名的评论家可就是从行动上指出鲁迅不是爱国者了。这样,从理 论到实践,似乎都可以判明这个一辈子写文无数最后呕心而死的文人根本就不是一 个爱国者。然而,这“有理有据”的结论可靠么?唯唯诺诺。 的确,从言论上看,鲁迅没有什么爱国的豪言壮语———也就一句“我以我血 荐轩辕”。倒是他攻击中国人的言论,甚至说中国人国民性不如日本人的言论在他 书中屡屡可见。倒是他的另一个同乡的爱国言论屡屡可见,什么“慷慨歌燕市,从 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单 从言论比较,后者当然比鲁迅爱国。可,当我们知道这些慷慨激昂,充满爱国情怀 的诗句是出自汪精卫之手后,还会以言取人么?西方人所谓“言语是银,沉默是金”,良有以也。中国的老子讲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也是这个道理。鲁迅自己也说过:“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做奴才并无妨碍。”所以,当别人骂他为 “买办”时,他索性将这词英文的音译拿来做了自己的笔名:康白度———这名字当 然没有“葛红兵”响亮气派,可我们恐怕也很难因此就断定后者比前者更有为更爱国。

鲁迅散文希望读后感3篇

鲁迅散文希望读后感3篇 鲁迅散文希望读后感1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在散文诗《希望》中所引用的来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1847年7月17日致友人弗里杰什-凯雷尼信中的话。意思是:“绝望即是虚妄”,这一点正与“希望就是虚妄”相同。理性一点理解,在《希望》中鲁迅先生是想说,他曾经对世事有着非常大的希望,然而经历过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如今发现那些希望最终成了虚妄。当鲁迅处于绝望的迷茫之中,本以为最终的一切不过都是要以进入“坟”而终结,但却又发现这绝望原来也不过是虚妄……这样看来,绝望与希望皆为虚妄,倒不如选择怀抱希望,只是鲁迅先生面对身体和灵魂均已渐渐衰老的自己,选择了把希望寄托在了“身外的青春”——青年人的身上。 “我的心分外的寂寞” 这是鲁迅先生在《希望》开头的句子。寂寞于何处?鲁迅说他的手在颤抖着,灵魂的手也在颤抖着,头发也已经斑白,时光的流逝,青春早已不在,这是他寂寞的之一;其二,作者的心很平安,已经激不起一点愤怒或者希望,包括憎恨。如果说这是许多年以后鲁迅对自己现状的描述,那么许多年前,他也是充满希望,血腥和斗志的。然而也正是这些斗志之后,“血腥的歌声”过后,留下的是一片空虚,然而我为了抗拒这空虚的袭来,不得不拿起自欺的“希望之盾,但是如

果“希望”只是“自欺”,“希望的盾”压根就不能抗拒“空虚的暗夜”,那不是失望又是什么? 鲁迅用一个反问句告诉读者,他知道青春已经逝去,但是他觉得自己“身外的青春”还在,这里即时指年轻的青年人们。但是,这些青春,鲁迅所看到的青年人的所作所为,和自己想象和希望的相去甚远,所以他说:“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终究是青春”,这其实是鲁迅先生为青年人感到悲哀和内心深深的痛苦的写照,现在的青年人,已经忘记了希望,忘记了血腥,忘记了斗志...... 接下来,鲁迅先生引用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网,又说裴多菲爱国,为国而死,又说“然而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其实鲁迅是想说,现在的青年人,他们拥有青春,给了你希望,让你拥有“身外的希望”,但是,他们却像娼妓一样,在毁灭自己的青春,在毁灭希望,在抛弃你的希望...... 鲁迅《希望》文中,两次引用“绝望之为希望,正与希望相同。”,其实是表达了两种不截然不同的思想。第一次引用,他想说的是,希望和绝望都只是虚妄,因为这些青年们的行为,他们的“平安”,即使他们拥有青春,但是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最终和绝望一样,只是虚妄。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想,这也是鲁迅先生第二次引用裴多菲那句话的原因吧,虽然鲁迅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青春了,但是他想以自己的笔头,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唤起青年人的斗志和血腥,唤起他们的希望,去搏击黑夜,奋勇向前。鲁迅最后以“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