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8新课标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必修II第3、基因的本质-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2008新课标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必修II第3、基因的本质-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2008新课标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必修II第3、基因的本质-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2008新课标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必修II第3、基因的本质-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课标要求

(一)、能力要求

1、通过对有关遗传实验的介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介绍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了解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3、使学生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内容要求

1、了解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掌握DNA分子的组成及DNA结构特点;

2、掌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3、了解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知识网络体系

一、DNA的结构

DNA由成百上千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___1___长链。

化学组成单位—— _____2______= 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

含氮碱基有四种脱氧核苷酸有__3___种

腺嘌呤(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种类和结构鸟嘌呤(G)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T)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______4_______。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____5______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

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双链间碱基通过__6___配对而成碱基对

结构特点:稳定性:①.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

②.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特异性:每种DNA有区别于其它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双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相等。(A+G)/(T+C)=(A+C)/(T+G)=1 不互补的碱基比率之和占总数的50%。(A+G)=(T+C)=(A+C)=(T+G)=50% 中一条链上的非互补碱基对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的这个比值的倒数。

中互补碱基对之和的比率与任一条单链中同样的两个碱基之和的比率相等。

二、DNA的复制

时间:___________7___________。场所:____8____内。

模板: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

原料:细胞核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条件能量:ATP

酶:解旋酶、聚合酶

解旋:在解旋酶作用下,氢键断裂,双螺旋逐渐解开。

合成:以两条母链为模板,以核液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多种酶的

过程

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复旋:子链与对应的母链扭成螺旋状,构成子DNA 分子。

特点:______10______(可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实验验证);边解旋边复制

原因:①DNA 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准确进行

意义:通过复制将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

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功能:传递、表达遗传信息 RNA 结构(与DNA 比较)

种类:信使RNA (mRNA )、 转运RNA (tRNA ):

答案:1. 两条; 2. 脱氧核苷酸;3. 四;4. 双螺旋结构;5. A = T ,C ≡ G;6. 氢键;7.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前的间期;8. 细胞核;9. 亲代DNA 解旋产生的两条母链;10. 半保留复制.

重难热点归纳

1.重点: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脱氧核苷酸的组成、种类,DNA 的分子结构及特点,DNA 复制的过程与特点。

2.难点:有关碱基配对规律的计算,DNA 复制的特点及应用。

3.考点与热点:从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成就等生物科技新成果的联系中,去考查DNA 的结构、碱基含量计算与DNA 复制的有关知识。

复习策略

重点是碱基含量的计算:基础都是DNA 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从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成就等生物科技新成果的联系中,去复习DNA 的结构、碱基含量计算与DNA 复制的有关知识。

经典例题剖析

1.实验室内现有如下材料:从某生物体细胞内提取的一个DNA 分子,具有放射性同位素3H 标记的4种脱氧核苷酸。要在实验室内合成新的DNA 分子:

(1)除以上物质外,还必须有_______和_______,才能合成第二代的DNA 分子。

(2)在第二代的DNA 分子中,有_______条含3H 的链。

(3)在第二代的DNA 分子中,含有3H 链的碱基序列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

同”)。

(4)在第五代的全部DNA 分子中,有_____条不含3H 的链。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DNA 分子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以及DNA 自我复制的原理,需注意:①解旋,由一个DNA 分子形成两条母链。②以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从周围吸收新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参与构成子代DNA 分子。③DNA 分子复制还需酶、ATP 等必需条件。④在解答(2)(3)(4)小题时,应注意DNA 分子自我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综上分析,在第二代的每个DNA 分子中,含有一条3H 链,一条母链。而在第二代的DNA 分子中,含有3H 的碱基是互补的,因而不同。在第五代的全部DNA 分子中不含3H 的链,只有最初DNA 分子中的两条链。

答案:(1)酶 A TP (2)2 (3)不同 (4)2

2、(2004年3+X高考名校联考质检抽测题)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发生在下列哪些结构中

①线粒体②高尔基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细胞核

A.②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DNA双螺旋结构具有碱基互补配对,发生DNA复制和转录形成RNA以及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有碱基互补配对,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中都有DNA分子,核糖体内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C

3、、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比值

A.能

B.否

C.只知道(A+C)∶(T+G)的比值

D.只知道4种碱基的比例

解析:已知腺嘌呤A的个数,等于已知T的个数(A=T)。知道DNA中碱基的对数,可以求出C+G的数目,也就可以求出G和C的数目(G=C)。在双链DNA中,(A+C)/(T+G)=1。答案:A

4、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A.b≤0.5

B.b≥0.5

C.胞嘧啶为a(1/2b-1)

D.胞嘧啶为b(1/2b-1)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A=T,C=G;A=a=T,A/(A+T+C+G)=b。可以得出:a/(2a+C+G)=b,G+C=a/b-2a,故C=G=1/2(a/b-2a)=a(1/2b-1)。

答案:C

5、用标记有15N的一条双链DNA分子,在标记有14N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复制,其后代的DNA分子单链中,含14N和15N的比值为

A.1∶1

B.2∶1

C.3∶1

D.4∶1

解析:如果DNA分子复制的次数为n,则后代的DNA分子总数为2n。又因为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8条DNA单链中,除了两条来自亲代,标有15N外,其余6条单链都是在标有14N的培养液中,经过复制形成的。

答案:C

6、DNA组成分析表明下列的相关比值中有一个可变的是

A.A/T

B.G/C

C.(A+T)/(G+C)

D.(A+G)/(T+C)

解析:双链DNA分子中,A=T,C=G,A+G=T+C。所以,A/T=G/C=1,(A+G)/(T+C)=1。而C 项中(A+T)/(G+C)的值因DNA分子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答案:C

基础试题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2003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科学家将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没有涉及

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2.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A.一个DNA分子,两个RNA分子

B.三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

C.三个DNA分子

D.三个RNA分子

3.信使RNA的核苷酸序列与哪条核苷酸序列互补

A.DNA 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B.DNA 分子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某一转运RNA 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所有的转运RNA 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4.DNA 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A ∶C ∶G ∶T =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

A.5∶4

B.4∶3

C.3∶2

D.3∶4

5.下面关于转运RNA 和氨基酸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B.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转运RNA 携带

C.一种转运RNA 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 来将它带到核糖体上

6.某基因含有腺嘌呤的分子数为15%,含胞嘧啶的碱基对占全部碱基对的

A.15%

B.35%

C.70%

D.85%

7.春天植物向外发出幼叶时要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其细胞的分裂方式和DNA 复制的情况是

A.无丝分裂,DNA 不复制

B.减数分裂,DNA 在细胞核中复制

C.有丝分裂,DNA 在细胞核中复制

D.有丝分裂,DNA 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进行复制

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可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

B.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代传递

C.通过有丝分裂和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代传递

D.在同一生物个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

9复制与转录的主要区别是

A.场所

B.模板

C.产物不同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0.某信使RNA 有碱基240个,与之有关的DNA 片段,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中至少含480个碱基,蛋白质中至少有80个氨基酸

B.DNA 中最多含480个碱基,蛋白质中最多含有80个氨基酸

C.DNA 中至少含480个碱基,蛋白质中至多含有80个氨基酸

D.DNA 中最多含480个碱基,蛋白质中至少有80个氨基酸

11.某双链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C

G T A ++的碱基比率为0.3,那么,在整个DNA 分子中 的 A ∶T ∶G ∶C 的比值为

A.1∶1∶1∶1

B.1∶1∶1.5∶1.5

C.1.5∶1.5∶5∶5

D.5∶5∶1.5∶1.5

12.生化实验测定表明,DNA 分子的碱基比率A+T/G+C 的值,及碱基序列存在着种间差异,这说明DNA 分子结构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可变性

C.多样性

D.特异性

13.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里的

DNA 合计约有7×109个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

A.3.5×106

B.3.5×105

C.7×105

D.1.4×106

14.在氮源为14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中

DNA 分子均为14N —DNA ,在氮源为15N 培养基上生长

的大肠杆菌,其中DNA 分子均为15N —DNA 。若将

14N —DNA 、15N —DNA 以及14N 、15N —DNA 混在一起,

用某种方法离心分离,其结果如上图所示。现将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后,将所得DNA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离心分离,则结果可用图下列哪一图表示

15.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

A.(2n-1)M

B.M(1/2q-1)

C.(2n-1)M(1-2q)/2q

D.(2n-1)M/2n q

16.某基因中含有78对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及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目依次是

A.25、25、77、77

B.77、77、1、1

C.51、51、1、1

D.25、25、1、1

17.科学家将某种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了多代后,再接种到14N的培养基上,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证明DNA是否能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B.在14N培养基上经第一次分裂,所得后代的DNA含15N和14N的量各占一半

C.N是合成DNA的基本化学元素

D.在14N培养基上经二次分裂所得的后代的半数是含15N的DNA,另一半细菌则是只含14N的DNA

18.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适用下列哪组生命活动过程

A.DNA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录

B.遗传信息的转录和遗传密码的翻译

C.遗传物质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密码的翻译

D.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过程

19.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在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

A.28%、22%

B.22%、28%

C.23%、27%

D.26%、24%

20.以最后被分成单链的双链DNA分子在体外转录出信使RNA,每一单链DNA都与信使RNA进行了碱基比的分析和比较,在表中列出了碱基的资料,问双链DNA的哪一链是信使

A.DNA-1

B.DNA-2

C.DNA-3

D.DNA-4

21.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中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22.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

2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A.60个

B.80个

C.120个

D.180个

24.对一个基因的正确描述是

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②它的分子结构首先是由摩尔根发现③它决定某一遗传性状或功能④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5.女性子宫瘤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 mm,DNA复制速度约为4 μ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40 min左右即完成,这是因为

A.边解旋边复制

B.每个复制点双向复制,使子链迅速延伸

C.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D.复制起点多,分段同时复制

26.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27.以某DNA分子片段为模板,转录成一个RNA分子,其中A和U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这段DNA分子中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A.48%

B.32%

C.24%

D.16%

28.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条链上A和T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长链上A的数目小于T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1∶2∶3∶4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为A∶T∶G∶C=2∶1∶4∶3

二、非选择题

1.(200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在含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和ATP的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问:

(1)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A+C)∶(T+G)的值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新合成的DNA中,(A+T)∶(C+G)的值是否与它的模板DNA任一单链的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生物的DNA分子中共有核苷酸200个,C占19%,此DNA分子连续复制三次,需吸收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个。此DNA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A+U)的比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表中可见,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的碱基比率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

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___。

(2)猪或牛的各种组织细胞的DNA分子碱基比率大致相同,这一事实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的肾和肺的DNA碱基比率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精子与肾或肺的DNA碱基比率稍有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猪或牛的各种器官的组织细胞中DNA分子相同,但组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从生物体提取的一个DNA分子(称第一代DNA)和标记放射性同位素3H

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实验室合成新的DNA分子。

(1)第二代的一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___条含3H的多核苷酸链。

(2)第五代的全部DNA分子中有___________条不含3H的多核苷酸链。

(3)第一代100个脱氧核苷酸对中有30个碱基T,那么第二代的一个DNA分子中应有碱基G___________个。

5.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结构,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三种生

(1)___________组为RNA。

(2)___________组为双链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组为单链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应用训练

1.(创新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了解自身的奥秘、增进健康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其基础是对DNA分子和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下图表示细胞内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基因和g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e和g的关系是___________,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

(3)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___,基因和i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基因和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合成时的模板来自___________过程,模板合成后进入h合成场所___________穿过磷脂分子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成分与RNA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___________,若其中C+G/T+A=0.5,则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链之一的C+G/T+A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g的功能可表达为______________,g在复制时出现错误,可能出现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美国“9·11事件”使四千多人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下,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

中的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杂交技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材料2 美国对塔利班实施打击之后,几例炭疽病使美国陷入了新的恐慌。炭疽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呼吸传播、消化道传播三种方式传染给人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治疗炭疽病的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盘尼西林G、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但条件是必须在接触炭疽病菌后的48小时内使用,故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机会,但炭疽病的症状难以鉴别,常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而错过治疗时机,炭疽杆菌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胁。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的所有体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DNA是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的ATGCCAT,则它的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用较多的DNA样品,这可通过PCR 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复制所用的原料为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__,子代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DNA杂交技术同样可用于两物种亲缘关系的判断,若两物种的DNA样品经处理后形成的杂合DNA片段越少,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____________。

(4)炭疽杆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___,在环境条件较好时,炭疽杆菌可通过___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酵母菌可通过___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从同化作用方式看,炭疽杆菌应是___________型。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一、1.C 这一过程包括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2.A 基因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则C、D不正确,B含有7条多核苷酸链。

3.B

4.B 已知链中嘌呤碱与嘧啶碱之比为3∶4,则互补链中嘌呤碱与嘧啶碱之比为4∶3。

5.D 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转运RNA来转运。

6.D A=T=15%,G=C=85%。

7.D

8.D 在DNA复制过程中传递遗传信息。

9.C 10.C 11.C 12.D 13.C (7×109)/(1×103×10)=7×105。

14.C DNA是半保留复制。15.C 16.D 17.B 18.C 19.D

20.B 信使RNA中A与DNA信息链的T配对,U与A 配对,C、G正好相反。

21.C 22.A 23.D 24.B 25.D 26.A 27.A 28.C

二、1.(1)相同,因为所有DNA双链中,A=T,C=G (2)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3)相同

2.266 62%

3.(1)特异性(2)稳定性(3)由同一受精卵分裂得到的体细胞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4)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有所差异

4.(1)1 (2)2 (3)70

5.(1)丙(2)甲含碱基T,且A=T,C=G (3)乙含碱基T,但A与T、C 与G未互补存在

创新应用训练

1.(1)g DNA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e是g的基本单位b、

c、d (3)i 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基因指导h合成转录不经核孔进入细胞质(5)碱基(T与U)和五碳糖(脱氧核糖与核糖)(6)双螺旋1/3 1/2 (7)贮存、复制、传递、表达遗传信息基因突变

2.(1)通过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使染色体的结构稳定,数目恒定(2)TACGGTA 1/16 35% (3)远(4)无真正的核(即原核)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异养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 B. 遗传信息是指组成D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中,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CFTR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5.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 每个DNA分子上都只有一个基因 C. 基因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D.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脱氧核苷酸是组成基因和DNA的基本单位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8.如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该图示能表明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 染色体上的绝大多数片段都是基因 D. 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9.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和染色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一致的 D. 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基因的数量是不同的

笔记(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发生时期:主要是细胞分裂间期DNA 分子复制时。 2、原因: 外因 物理因素:X 射线、紫外线、r 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 DNA 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3、特点:a 、普遍性 b 、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 分子上或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 、低频性 d 、多数有害性 e 、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c 、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 重组)如目的基因导入质粒 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的基因,又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的基因重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的,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的基因重组 (1)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 的剪切、拼接而实施的基因工程。 (2)细胞水平的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的大规模的基因重组。再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 某一片段确实;增加某一片段;非同源染色体;位置颠倒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 姓名班级座位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 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 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 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 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 A.含35S B.含32P C.含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四种脱氧核苷酸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教案

教材解读 第3章《基因的本质》是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的本质。第3章教材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内容的结构 单元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4.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三、能力方面 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3.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学法导航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直接回答(因为节标题已经说明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前,本文首先讲述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与原教材比较,本段没有从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出发,而是以简洁的语言,指出20世纪中叶,为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这样讲述可以简洁明确地引入对本节主题的讨论,避免了与前面所讲内容的重复。 在讲述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的基础上,本节又讲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实验,是因为这两个实验是20世纪中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具影响力,也是最经典的实验。通过两个实验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实验虽然实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从而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并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在艾弗里实验的8年后,赫尔希和蔡斯才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最终使人们确信DNA 是遗传物质。 在讲述这两个实验时,为了让学生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通过对两个实验方法的讲述,使学生理解科学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分别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通过阅读这则故事,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还能得到多方面的启示:在众多有造诣的科学家中,两个年轻学者之所以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

高中生物 必修二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及答案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选择题 1.人类发生镰刀型贫血症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替换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少一小段DNA 2.若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3.现有三种玉米籽粒,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也是白的,但如果在成熟时期暴露于阳光下籽粒变成红的。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A.基因B.环境 C.基因和环境D.既不是基因也不是环境 4.下列不属于多倍体特点的是() A.茎秆、叶、果实、种子都较大B.发育迟缓 C.营养物质含量增多D.高度不育 5.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A.杂交实验B.射线或激光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花药离体培养 6.遗传病是指() 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 B.生下来就呈现的疾病 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D.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7.21三体综合征属于() A.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B.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遗传病D.性染色体遗传病 8.无子西瓜之所以无子,是因为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A.数目增加,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数目减少,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C.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D.结构改变,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9.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科学家应对多少条染色体进行分析() A.46条B.23条C.24条D.22条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碱基排列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 ③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1.下列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外祖父色盲,母亲正常,儿子色盲B.杂种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 C.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性状D.用花粉直接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在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 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互换 B.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DNA复制 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 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 13.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 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14.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段 C.染色体中DNA增加了碱基对 D.染色体中DNA缺少了一个碱基 15.用基因型DdTt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进行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一定浓度的

一轮复习:必修二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一轮复习:必修二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60分) 1.(2013·深圳调研)科学家发现一种AGTN3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升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能提升运动员的长跑成绩。现有一家庭,父母都具有E基因,擅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E基因,擅长跑;但另一个儿子因不具有E基因而不擅长跑。请据此信息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准确的是 ( ) A.不擅长跑的一个儿子肯定善短跑 B.E基因对AGTN3基因具有显性作用 C.AGTN3变成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突变 D.一个儿子擅长跑,另一个儿子不擅长跑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2.(2013·南京调研)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的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突变型基因为( )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基因 D.X染色体基因 4.秋水仙素和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分别是( ) A.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都能抑制中心体的形成 5.(2012·嘉兴模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6.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 kb和0.2 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 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因为突变恰好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 kb 的DNA片段,如图1;现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编号1、2、3的三份样品实行处理,并实行DNA电泳(电泳时分子量越小扩散越快),结果如图2,则1、2、3号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 .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 A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 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 A .碱基 B .磷酸 C .脱氧核酸 D .任一部位 3.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 子链( )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B .和DNA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 D .和DNA 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 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 A .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 代表磷酸,b 为五碳糖,c 为含氮碱基 B .DNA 的b 有一种 C .DNA 的c 有一种 D .DNA 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 A .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 .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 .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 .DNA 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 A .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 .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 A .0.25 B .0.4 C .1 D .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 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一条链中A 和T 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 和T 的数量也相等B .一条链中G 为C 的2倍,则互补链中G 为C 的0.5倍 C .一条链中A ︰T ︰G ︰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 .一条链的G ︰T = 1︰2,则互补链的C ︰A = 2︰1 11.一个双链DNA 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 的脱氧核苷酸有 ( ) A .6 000个 B .4 500个 C .6 400个 D .7 200个 12.用32P 和35 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 A .含32P 和35S B .不含32P 和35 S C .含32P ,不含35S D .含35S ,不含32 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 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 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 P 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 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 则其后代中含有32 P 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 ) A .1 % B .2 % C .0.5 % D .50 % 15.在双链DNA 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 A .C/T=G/S B .A/T=G/ C C .A+T = G+C D .A+G = T+C 4.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 A.T2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 B.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 C.R 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D.S 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 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真核细胞的DNA 都以染色体为载体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D.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7.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 子链()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B .和DNA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D .和DNA 母链稍有不同 8.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是 ( ) A .子代噬菌体的组装、释放 B .细菌提供条件,合成噬菌体DNA 、蛋白质C .亲代噬菌体DNA 在细菌内多次复制 D .亲代噬菌体将DNA 注入细菌细胞内 9.原核细胞基因的非编码区的组成情况是 A .能转录形成信使RNA 的DNA 序列 B .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的DNA 序列 C .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D .信使RNA 上的密码子组成 12.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 、20%的C 、35%的G 、10%的T 。它是一段[ ] A .双链DNA B .单链DNA C .双链RNA D .单链RNA 13.下列不是DNA 复制条件的是( ) A .解旋酶、聚合酶 B .脱氧核苷酸 C .DNA 模板和能量 D .逆转录酶 14.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 分 子都用15N 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 N 的原料,则该细 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 、14 N 标记的DNA 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 A .100%、0 B .50%、50% C .50%、100% D .100%、100% 15.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 N 的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若将 其长期培养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 N 的DNA ,相对 分子质量为b 。现将含15N 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 N 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a +b )/2 B .(3a +b )/4 C .(2a +3b )/2 D .(a +3b )/4 16.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 .R 型肺炎双球菌 B .加热杀死后的R 型肺炎双球菌 C .加热杀死后的S 型肺炎双球菌 D .加热杀死后的S 型肺炎双球菌与R 型细菌混合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8.某双链DNA 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30%,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A .10% B .20% C .60% D .70% 19.某种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数占全部碱基的23.8%,则腺嘌呤数与胞嘧啶数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 A .23.8% B .26.2% C .50% D .76.2%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课件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学习目标导引】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搜集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4、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5、概述DNA 分子的复制。 6、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要点提炼】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①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小鼠活;②向小 鼠注射S 型活细菌,小鼠死;③向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活;④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死,且从死鼠中分离得到了S 型活细菌。实验④表 明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R 型的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 菌,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格里菲思的推论是:在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 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2)艾弗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①R 型菌+S 型菌的DNA R 型 菌+S 型菌;②R 型菌+S 型菌的蛋白质或S 型菌的荚膜多糖 只有R R 型菌+S 型菌的DNA +DNA 酶 只有R 型菌。结论:DNA 才是使R 型活细菌产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组成:由蛋白质外壳和DNA 组成。 (2)赫尔希和蔡斯以T 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见下表)。 实验 T 2噬菌体 实验过程 检测结果(噬菌体上) 第一组 35S 标记蛋白质 与细菌混合培养;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 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无放射性物质存在 第二组 32P 标记DNA 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处 (3)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 、蛋白质和多糖物质,然后把它 们分别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了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中的一 部分转化成了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 化。这一现象说明( ) (A )S 型DNA 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B )S 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 决定的 (C )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D )在转化过程中,S 型细菌的DNA 可能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 解析 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只有加进了S 型细菌的DNA 培养基中,R 型细菌 才发生转化,表现出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 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且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不发 培养 培养 培养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题

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其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殖,因而部分改变了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无子果实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变异来源分别是()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 A.①②和②B.①和①③C.②③和①②③D.①和①②③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C.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5.用X射线照射某植物幼苗,诱发了基因突变,X射线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起作用()A.有丝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全过程C.受精作用过程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6.2003年1月洛阳牡丹种子随“神舟”四号飞船遨游了太空,经太空实验的牡丹种子将发生()A.花朵会更大更艳B.花朵会变小C.变成另类牡丹D.均有可能 7.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A.显性突变B.隐性突变C.Y染色体基因突变D.X染色体基因突变 8.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②二倍体植物的花粉③初级精母细胞④极体⑤四倍体西瓜的卵细胞⑥玉米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芽尖细胞 A.①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9.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A—T缺失,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缬氨酸GU*四种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 A.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 B.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 C.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测试题及答案

第 4 章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A . DNA、RNA、蛋白质 B . DNA、RNA、氨基酸 C. DNA、RNA、核糖体 D .核苷酸、RNA、蛋白质 2.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 .蛋白质T RNA B . RNA DNA C. DNA T RNA D . DNA T DNA 3.遗传密码是指() A.DNA 分子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有意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B .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C.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D ?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4.决定信使RNA 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 .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D.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5. 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 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 A .U-A B .A-U C .G-C D .A-T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 . DNA的复制过程中 B .转录过程中 C.翻译过程中 D .以上各种过程中 7.—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 A .精氨酸(密码子CGA) B .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 D .谷氨酸(密码子GAG)

8.下列对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白细胞的DNA 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 同种个体间的 DNA 是完全相同的 ④ 一个DNA 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 翻译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 D .②③ 9. 人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是一个 22肽化合 物,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 RNA 最多 有多少种( ) A . 60 种 B . 22 种 C . 4 种 D . 64 种 10. 在细胞核内从 DNA 中的 …… A — T — G — C …… 转录成RNA 中的 …… U — A — C — G 这一具体过程中共有核苷酸( ) A . 2种 B . 4种 C . 5种 D . 8种 11. 一个DNA 分子片段有碱基2 400个,它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有氨基酸( ) A . 200 个 B . 400 个 C . 600 个 D . 800 个 12 . 一种RNA 病毒引起艾滋病,被称为 HIV 病毒。HIV 病毒的RNA 在宿主细胞内的 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转录为 D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感染了 HIV 病毒的细胞中,有逆转录的 DNA 合成 ② 感染了 HIV 病毒的细胞中,有病毒的 RNA 合成 ③ 逆转录形成的DNA 被转录、翻译为病毒的蛋白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3 . 一条多肽链中有1 500个氨基酸,那么在合成过程中,所用模板和信使 RNA 的分 子组成依次至少需要核苷酸( ) 14 .下表中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是( B . CCG C . AGC D . UGC A . 4 500 个,9 000 个 C . 4 500 个,4 500 个 B . 3 000 个,1 500 个 D . 9 000 个,4 500 个 A .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及答案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选择题 1.人类发生镰刀型贫血症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少一小段DNA 2.若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3.现有三种玉米籽粒,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也是白的,但如果在成熟时期暴露于阳光下籽粒变成红的。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A.基因 B.环境 C.基因和环境 D.既不是基因也不是环境 4.下列不属于多倍体特点的是() A.茎秆、叶、果实、种子都较大 B.发育迟缓 C.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D.高度不育 5.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A.杂交实验 B.射线或激光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花药离体培养 6.遗传病是指() 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 B.生下来就呈现的疾病 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D.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7.21三体综合征属于() A.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B.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遗传病 D.性染色体遗传病 8.无子西瓜之所以无子,是因为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A.数目增加,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数目减少,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C.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D.结构改变,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9.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科学家应对多少条染色体进行分析() A.46条 B.23条 C.24条 D.22条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碱基排列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 ③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1.下列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外祖父色盲,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B.杂种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 C.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性状 D.用花粉直接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 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在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 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互换 B.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DNA复制 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 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 13.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 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 14.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段 C.染色体中DNA增加了碱基对 D.染色体中DNA缺少了一个碱基 15.用基因型DdTt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进行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后的自交后代是()

高中生物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实验名称实验过程及现象结论 细菌的转化体内 转化 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 型细菌”,小鼠死亡。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 物质。 体外 转化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 养,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①DNA②蛋白 质③糖类④无机物。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① 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 合培养,没有发现有毒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 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 32P DNA是遗传物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 ;G ≡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稳定性: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 分子中每个DNA 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C T G A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在整个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 分子中,C G T A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第三节 DNA 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 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 的两条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 提供; ④ 酶: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