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4木兰诗2

24木兰诗2

中学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备课:年月日主备教师:教出:月日学案主人:审核:课时:

标题24. 木兰诗(2)

学习目标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学习

难点

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学习程序

学习内容与方法学习笔记【学习过程】

三、合作探究:

(一)翻译24课木兰诗:

译文:

学习内容与方法学习笔记(二)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从木兰的停机叹息写起?写出了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

么性格。

2、第三节写了“东......南......西......北......”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3、第三节写“旦辞......暮宿......不闻......但闻......”

“旦辞......暮宿......不闻......但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4、作者如何写出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运用什么的修辞手法?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

怎样的心情?

6、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本段中暗含一个什么成语?

7、理解人物: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怎样评价这一人物?

四、拓展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个故事演绎出来。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句子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最新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教学教材

《木兰诗》导学案 课题:《木兰诗》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 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1、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2、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你认为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 3、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注音:机杼()可汗() _ 鞍鞯( _) 辔头()鸣溅溅()_ 金柝(_ ) 燕山()旧时裳() 4、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然后找一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 3、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 (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 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找学生解释) 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知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4、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找出文中语句分析。 5、你认为诗中刻画木兰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6、作者用民歌体裁,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勤劳孝顺、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积累的优美诗句,现在,请大家自由背诵喜欢的句段,比一比,看谁背的又快又准。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字

木兰诗中一词多义字 导读:木兰诗中一词多义字: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

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全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闻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帖通:贴;惊忙一作:惶;惶火伴通:

木兰诗教学设计(2)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能够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 延伸: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外,也与它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巧妙的运用大量的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排比的运用,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渲染了木兰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出门

木兰诗导学案答案版

2 《木兰诗》导学案 1、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的特点。 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3、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二、知识检查 1、有关《木兰诗》的基本知识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本课生字 鞍鞯(jiān)可汗(kèhán)朔(shuò)气胡骑(jì)戎(róng)机 机zhù( 杼) pèi(辔)头金tuò(柝)赏cì(赐)云bìn(鬓) 3、重点字的意思 惟闻女叹息(只)愿为市鞍马(买) 关山度若飞( 好像) 赏赐百千强(有余) 策勋十二转(记功)可汗问所欲(想;想要) 著我旧时裳(穿) 出郭相扶将(扶持) 4、学习文言文需要理解难句。 (翻译关:将下面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文)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为国捐躯(生存无几),将军和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三、品读《木兰诗》的内容美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集中描绘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花木兰,请大家齐读课文,说说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齐读课文)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情节概述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 木兰停机(叹息)——决心(出征)——从军(准备)——奔赴(沙场)——十年(征战)——拒赏(辞官)——亲人(团聚)

最新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知 识 积 累 重点词语 (1)唯. 闻女叹息(只) (2)愿为市. 鞍马(买) (3)旦. 辞爷娘去(早晨) (4)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只) (5)关山度. 若飞(过) (6)朔. 气传金柝(北方) (7)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愿做) (8)策勋.. 十二转(记功) (9)赏赐百千强. (有余) (10)出郭. 相扶将(外城) (11)著. 我旧时裳(穿) (12)雄兔脚扑朔.. (动弹) (13)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 (14)安. 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15)双兔傍. 地走(靠近,临近)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 一词多义 策勋十二转(记) (1)策 (2)强 (3)市策马加鞭(鞭打) 古今异义 :门 :只 (1)木兰当户. 织 户 (2)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 :窗户 :但是,表转折 古义:眯着眼 :跑 (3)雌兔眼迷离.. 迷离 (4)双兔傍地走. 走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今义:行走 词类活用 (1)愿为市. 鞍马 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2)策.勋十二转 名词活用作动词,记。 文言句式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倒装句,应为“所思何”“所忆何”) 节拍的把握 (1)唧唧/复/唧唧 (2)昨夜/见/军帖 (3)可汗/大/点兵 (4)万里/赴/戎机 (5)归来/见/天子 (6)天子/坐/明堂 作者简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郭茂倩(1041——1099),北宋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都是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被后人合称“乐府双璧”。 内容主旨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这首诗歌在结尾处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重点难点 《木兰诗》 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写木兰方里征程,十几年征战沙场的生活。 第三部分,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如弟迎接木兰,木“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类比,赞美木兰。 中 考 对 接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 ī) B.可汗.(hán ) 鞍鞯. (ji ān ) 鸣溅. 溅(jiàn ) C.燕.山(yàn )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 D.胡骑.(qí) 戎. 机(róng ) 傍. 地走(bàng ) 2.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 B.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木兰/不用尚书/郎 D.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导读:木兰诗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

《木兰诗》最新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最新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 的叙事方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 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1、 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很唯美的民歌,人物形象、故事 情节、语言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鉴于此,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背诵; 由于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太大 难度,关键要能用准确的词语 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要 注意学习并体会它的作用。 学习步骤: 一、积累下列 知识: 1、生字词: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 鸣溅溅( ) 鸣啾 啾( ) 胡骑( ) 戎机( ) 金柝( ) 著( ) 傍地走( ) 2、关于《乐府诗集》及《木兰诗 》的有关介绍: 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9

1、划分下列句子 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 代父从军,→( )→( )→还朝辞官 →(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四、赏析人物,品读诗歌: (一)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准 确的词语概括木兰的形象。 (二)品读探究: (1)第 2 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 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 4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 操? (3)第 5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 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三)详略分析:
2/9

木兰诗中的排比

木兰诗中的排比 导读:木兰诗中的排比 《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3处都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3个或4个句子连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第一处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忙碌地准备行装的情景;第二处描写木兰回到家乡,家人迎接木兰的热烈场面;第三处则是描写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乡后,走进家门和重着女装时的欣喜心情。 木兰诗的影响 《乐府诗集》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也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后来把乐府的诗也叫乐府,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木兰诗》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的评论

诗歌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慽慽,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也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著作 《诗薮》: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谢榛《四溟诗话》:《木兰诗》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北市买长鞭。”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

木兰诗中对偶的句子有哪些

木兰诗中对偶的句子有哪些木兰诗中对偶的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6.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9.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0.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2.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一、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初读文章 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zhù)可汗 ..(jiān ) ..(kèhán )鞍鞯 辔.头( pèi )燕.山( yān )鸣溅溅.(jiān ) 鸣啾啾.(jiū)胡骑( ..jì)戎.机(róng ) 金柝.( tuò)著.( zhuó ) 傍.地走( bàng ) 军贴()朔气()红妆()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_______ 3、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思念) 愿为市.鞍马( 买 ) 北市.买长鞭(集市 ) 胡骑.( 战马 ) 万里赴戎机 ..( 战争 ) 关山度.若飞( 过 ) 朔.气传金柝( 北方 ) 策勋 ..十二转( 记功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木兰诗原文及注释

木兰诗(1) ①唧唧(2)复唧唧,木兰当户织(3)。不闻机杼声(4),惟(5)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6)?问女何所忆(7)?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8),可汗大点兵(9)。军书十二卷(10), 卷卷有爷(11)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12),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13),南市买辔头(14),北市买长鞭。旦(15)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6)。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17)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18)鸣啾啾(19)。 ④万里赴戎机(20),关山度若飞(21)。朔气传金柝(22),寒光照铁衣(2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24),天子坐明堂(25)。策勋十二转(26),赏赐百千强(27)。可汗问所欲(28),木兰不用(29)尚书郎 (30),愿驰千里足(31),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32)相扶将(33);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34);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35)向猪羊。开我东 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36)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37),对镜帖花黄(38)。出门看火伴(39),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40);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1)? (1)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2)唧唧:纺织机的声音。(3)当户织:对着门织布。(4)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梭(suō)子。(5)惟:只。(6)何所思:想什么。(7)忆:思念。(8)军帖:军中的文告。(9)可汗(kè hán)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10)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11)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12)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13)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14)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15)旦:早晨。(16)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17)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18)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19)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20)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21)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过。(22)朔(shuò)气传金柝(tuò):

部编版语文《木兰诗》学案 有答案

第二单元 10 木兰诗(学案) 文本导读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掌握并理解文章的学习目标: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要通过学习本诗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体感悟】 作品介绍: 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属于叙事诗,又叫《木兰辞,》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乐府:原来指古代官府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除了文人诗歌和谱配曲外,还要广泛采集民间歌谣。它还指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到了南北朝乐府已经由音乐机构变为了诗体名称。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写作背景: 《木兰诗》这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赞颂之辞。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的北魏统治期间(386——557)。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北魏是鲜卑族人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我国古代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间留下了大量动人的诗歌,《木兰诗》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

木兰诗里的一词多义

木兰诗里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就是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那么,木兰诗的一词多义有哪些?木兰诗的一词多义 市: 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 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 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 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买: 1.东市买骏马(买(东西)) 2.欲买舟而下(雇,租,) 愿: 1.愿为市鞍马(愿意) 2.愿驰千里足(希望)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一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木兰诗鉴赏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兰诗 (2)

Ⅵ.课后巩固练习题(90分钟,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鞍鞯.(jiān) 军帖.(tiē) 机杼.(shū) B.赏赐.(cì) 辔.头(pèi) 阿姊.(z?) C.可汗.(hán) 胡骑.(jì) 戎.机(róng) D.金柝.(tuò) 云鬓.(bìn) 红妆.(zhuāng) 2.选出和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2分)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归来见天子,天子座名堂 C.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D.双兔榜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 3.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愿为市.鞍马(市:买) B.问女何所思.(思:思念) C.万里赴戎机 ..(戎机:指战争) D.赏赐百千强.(强:强壮)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5.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选出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2分)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8.用原文填写横线上的内容。(5分)

完整版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年春下镇中学语文七年级(下)《木兰诗》导学案 01728)使用班级:7(设计人:毛英年时间:20173月6日 参与设计人:毛明、姜仁波、程小艺、程 一、资料链接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二、初读文章 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jiān kèhán )鞍鞯机杼(zhù)可汗(.....)jiān ān )鸣溅溅()辔头( pèi 燕山( y...óng )ì)戎机(r鸣啾啾(jiū)胡骑( j....àng )傍地走( b tuò)著( zhu ó ) 金柝(...))红妆(朔军贴()气(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_______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 1)),_______()通(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3 十年征战第二部分(第4段)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结尾附文7段) 5第三部分(—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三、疏通文意.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 ) 买长鞭 ) 北市(集市 ( ( 思念 ) 愿为市鞍马买问女何所忆... ) 若飞( 过 ( 战马 ) 万里赴戎机战争 ) 关山度胡骑( .... )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朔气传金柝( 北方 ) 策勋十二转记功.... ) 怎么 ) 穿安能辨我是雄雌( ( 著我旧时裳..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1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年春下镇中学语文七年级(下)《木兰诗》导学案 0172)7(8 使用班级:6时间:2017年3月日设计人:毛英 参与设计人:毛明、姜仁波、程小艺、程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

木兰诗导学案 答案版

《木兰诗》导学案 1、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的特点。 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3、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二、知识检查 1、有关《木兰诗》的基本知识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本课生字 鞍鞯(jiān)可汗(kèhán)朔(shuò)气胡骑(jì)戎(róng)机 机zhù( 杼) pèi(辔)头金tuò(柝)赏cì(赐)云bìn(鬓) 3、重点字的意思 惟闻女叹息(只)愿为市鞍马(买) 关山度若飞( 好像) 赏赐百千强(有余) 策勋十二转(记功)可汗问所欲(想;想要) 著我旧时裳(穿) 出郭相扶将(扶持) 4、学习文言文需要理解难句。 (翻译关:将下面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文)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为国捐躯(生存无几),将军和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

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三、品读《木兰诗》的内容美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集中描绘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花木兰,请大家齐读课文,说说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齐读课文)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情节概述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 木兰停机(叹息)——决心(出征)——从军(准备)——奔赴(沙场)——十年(征战)——拒赏(辞官)——亲人(团聚) 3 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