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铸钢件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铸钢件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铸钢件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铸钢件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铸钢件

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木模操作工艺守则 (1)

2、铸钢砂型(芯)干燥、配模工艺守则 (3)

3、炉墙打结和烘烤工艺守则 (4)

4、钢水包和浇注操作工艺守则 (7)

5、铸钢件清理、切割工艺守则 (8)

6、合金钢、碳素钢铸件热处理工艺守则 (10)

7、电弧炉熔炼碳素钢、中低合金钢操作规程 (13)

7、电弧炉熔炼CF8、CF8M系列不锈钢操作规程 (15)

8、铸钢件补焊规程 (18)

9、碱性中频感应电炉炉衬捣制工艺守则 (21)

10、核电阀门奥氏体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23)

11、核电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28)

12、核电阀门铸钢件的目测检验 (33)

13、树脂砂配制工艺守则 (34)

11、树脂砂旧砂再生工艺守则 (36)

12、树脂砂造型(制芯) (37)

13、铸钢砂型(芯)干燥配模工艺守则 (39)

14、铸钢件开箱落砂工艺守则 (41)

15、铸造用原材料的技术条件 (41)

16、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操作工艺守则 (57)

17、酯硬化水玻璃自硬砂工艺守则 (60)

18、铸钢件芯骨准备工艺守则 (62)

19、铸造工艺评定规程 (64)

20、高温受压件用合金钢铸件技术条件 (57)

木模操作工艺守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树脂砂、水玻璃砂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的技术要求、验收规则、修改、标志、保管与报废。

本标准适用于厂内制作和外单位提供树脂砂、水玻璃砂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3-1995 针叶树锯材树种、尺寸、公差分等

GB 4817-1995 阔叶树锯材树种、尺寸、公差分等

JB/T 5105-91 铸件模样起模斜度

JB/T 7699-95 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技术条件

3 木模材料

3.1 木模工作表面材料一律采用红松(或高于红松)制作。结构材料允许采用不易变形的高强度木材制作,但不应低于GB153.1和GB153.2或GB4817.1和GB4817.2中规定的三等木材。

3.2 制造模样和芯盒的木材应干燥,且存放期不应少于20天。

3.3 木材的含水率宜在8%~16%范围内。

3.4 树心材料必须按树心剖开,但用于制作浇冒口时除外。

4 木模制作

4.1 木模制作依据铸造工艺图样,按JB/T7699-95中的二级木模要求进行施工。

4.2 按工艺加工木模,必须划出中心线,打样板图,分型面用铁定位销,同时在木模的适当部位设置起模装置。起模装置必须牢固可靠、起模平稳。

4.3 工艺上未注明拔模斜度(包括冒口),应按JB/T5105-91的规定进行。

4.4 凡用骨胶胶合时,必须用圆钉加固,部件装配时应用螺钉或螺栓连接。

4.5 板材拼合时,纹理应交叉,同一平面上钉子应错开分布,钉子之间距离按JB/T7699-95中的有关规定,钉子长度伸入第二层薄板的深度为薄板厚度的2/3以上。

4.6 外模固定在型板上。

4.7 冒口做出起模装置,暗冒口顶部按工艺做出自来气压泥芯,明冒口按工艺要求做出浇注高度记号。

4.8 按工艺要求位置做出出气孔圆凸台,并在上面钉出φ6×12mm铝出气管。

4.9 型板上按工艺要求钉出芯头出气槽。

4.10 木模上放冷铁处嵌磁条。

4.11 木模和芯盒工作表面应光滑,型板上的金属定位销移动范围小于0.3mm.

4.12 模样和芯盒上的外圆角均须按图样要求做出。

4.13 本厂木模用于树脂砂造型,除有特殊要求外,一律以不涂漆方式提供。

4.14 木模附件如定位销、镶角铁皮等须按本厂提供的使用。

4.15 木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按JB/T7699—9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 检验

5.1 木模完工后必须经检验员检验,根据铸造工艺图仔细检验木模的全部尺寸、制造质量、木模结构及其它工艺要求,经检验合格后填写木模检验单,予以验收。

5.2 木模验收后,用填料填补钉眼及缝隙。

5.3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木模处理

5.3.1 凡验收检验发现不符合本厂规定之产品,应开出不合格通知单,由车间准备员转生产处主管人员。

5.3.2 检验员根据不符合项情况,并注明返修和报废拒收二种情况,有下

述四种情况之一者定为报废拒收:

5.3.2.1 木模用材材质不符合规定大于10%。

5.3.2.2 木模结构不合理,影响模型整体强度。

5.3.2.3 木模木质水份含量过高,以至存放一段时间后无法使用。

5.3.2.4 多处尺寸问题,整修后需多处贴厚或减薄,严重影响模型强度及表面质量。

6 标志

6.1 模样和芯盒经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或在模样和芯盒的明显部位有合格的标记。

6.2 活块部分同其连接部位,要做出各种不同而明显的定位标记。

6.3 模样和芯盒上必须标明产品型号、零件图号、名称、活块、冒口数量和冷铁数量和规格。

7 修改

7.1 木模修改(指工艺性修改)必须经车间技术组有关人员出具木模修改通知单,提出明确的修改内容方可修改,修改要及时无误。

8 保管

8.1 模样和芯盒应保存在干燥的场所。防止日晒、雨淋。

8.2 模样的芯盒的放置应平整且高于地面200mm左右,不能在其上放置重物。

8.3 木模由专管人员统一保管,无关人员不得翻动或取走,专管人员要按规格品种分离存放木模,对模型的完好负责,并及时反馈模型的缺损情况,以便及时修复,木模附件要妥善保管,木模送车间要填写木模收发单。

8.4 木模台帐必须完整,做到一件一卡。

8.5 木模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小修要做到随到随修,每次交付使用前必须仔细复验,并填写木模合格证后方可用于生产。

8.6 木模间严禁烟火,必须备有完好的防火设备。

9 报废

9.1 要报废的旧木模须在技术、质量、准备和木模检验四方的共同认为确无利用价值时,方可予以报废,再由技术组签字重新制作。

9.2 报废木模的台帐必须一同清理,使帐物相符。

铸件砂型(芯)干燥、配模工艺守则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树脂砂、水玻璃砂砂型(芯)干燥、配模、检验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树脂砂、水玻璃砂砂型(芯)的干燥、配模。

1.3 本标准是砂型(芯)干燥、配模操作和检验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树脂砂配制工艺守则

树脂砂造型(制芯)工艺守则

3 技术指标

3.1 流入配模工序的砂型(芯)型砂性能(强度、表面稳定性)必须符合Q/DJ101.35-1997规定。

3.2 砂型(芯)造型后至配模浇注搁置时间:原则上外模不超过7天,泥

芯不超过5天。

3.3 砂型(芯)造型干燥后至配模搁置时间:一般季节不超过48小时,梅雨季节不超过24小时,超过此时间规定必须进炉重新进行干燥。重复干燥不多于一次。

3.4 砂型干燥、配模必须按工艺路线卡进行。

4 操作

4.1 配模场地必须松平,保证砂型处于水平位置。

4.2 配模前必须检查砂型(芯),对局部损坏必须修补完好,并使其性能符合要求。

4.3 配模时必须吹清砂型内杂物和浮砂,确保砂型型腔干净,以保证铸件质量。

4.4 配模时必须确保砂型(芯)出气孔通畅。

4.5 落入泥芯后要用卡板、壁厚板、橡皮泥反复检验型腔壁厚以保证铸件尺寸精度。

4.6 合箱前应将浇口杯安放稳定后检查浇口通畅。

4.7 合箱时要平稳,下箱根据砂箱大小分别用石棉绳或嵌条垫好,以防射箱。

4.8 合箱后必须四边均匀受力紧固,外边用红砂封实。

5 干燥

5.1 砂型进搁炉干燥应注意装车平稳、合理搁置以确保干燥质量。

5.2 搁炉点火焙烧注意检查炉体、炉门、通风设备、烟道、仪表是否正常。

5.3 干燥升温必须采用双火同时焙烧,徐徐升温,以确保炉内温度均匀。

5.4 做好干燥升温过程中记录,确保记录完整。

5.5 干燥的升温、保温、冷却见干燥工艺图。

1h 2~2.5h h

干燥工艺图

炉墙打结和烘烤工艺守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弧炉炉墙打结及烘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铸钢车间电弧炉的筑炉及烘炉,本标准是碱性电弧炉炉墙打结及烧结操作与检验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73–1988 镁砂

3 设备

3.1 本工艺适用于一车间碱性电弧炉的筑炉、烘烤、烧结。

4 原材料要求及配比

4.1 镁砂要求

镁砂按GB/T2273的要求

卤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镁(MgCl2),通常以固态供应,根据要求比重加入净水溶化,使其达到所要求的比重的水溶液后使用。

比重≥1.3(g/cm3) MgCl2含量≥2.15(g/ml)

4.3 打结炉墙用镁砂配比

5.1 用于打结炉墙的镁砂必需按4.3的配比要求进行配砂。

5.2 配好的镁砂在混砂时应先加粗粒度砂,后加细粒度砂。先干混2~5分钟,然后逐渐加制好的卤水,同时加入镁砂粉。拌好后,用手握成团,以不松散为宜。

5.3 打结炉墙时,气锤所用压缩空气压力应为0.4~0.6MPa 。

5.4 打结炉墙时每层打结厚度在15~20mm范围,不宜太厚,整块炉墙按要求尺寸打好后,表面要平整,有一定的手感硬度。

5.5 混拌好的混合料,应及时使用,不宜久放,超过1h后必须酌情补加卤水重混,凡手握不能成团、松散的混料不得使用。

6 炉墙烘烤

6.1 炉墙打结好后可以随同钢模一起先堆放起来进行自然风干,但不宜在黄霉潮湿天气堆放太久,一般不宜超过十天。

6.2 经自然干燥过的炉墙随同钢模一起进入窑炉烘烤,一般在300~450℃温度范围烘烤10h(在开始烘的3h内,温度不得超过200℃),要缓慢升温,在400~450℃保温4h。在烘烤时避免窑炉的火焰直接烧炉墙,以免炉墙剧急升温导致涨裂。

温度

400

200

h

炉墙烘烤工艺曲线

注意事项:

a) 炉墙打好后,不能受潮、水淋。

b) 吊炉墙入窑炉时,要吊钢模,不准吊炉墙吊攀。

c) 烘烤时严禁急火烘烤,3h内温度不得高于200℃,6h内不准高于400℃。

7炉墙烧结

7.1 炉墙在电弧炉内砌筑好后,要进行炉墙烧结烘烤。

7.2 烘炉时,炉底中间铺废电极,周围放焦炭,焦炭的块度以50~100mm为宜,焦炭灰份及含硫量要低。亦可采用底部先装焦炭,上部放废电极。但要防止电极插入焦炭层内,防止烘炉过头,造成焦炭熔融,在炉底与炉墙烧结在一起。

7.3 在烘炉过程中要经常补加焦炭并搅拌,避免焦炭过熔与炉底烧结在一起。

7.4 烘炉送电制度

7.4.1 开始烘炉要缓慢升温,先用低电压(121V)、小电流(2500~3000A),俟焦炭烧旺后,每送电40min,停止送电20min,并按其原则循环6次(中间停送6次电)。

7.4.2 接着送较高电压(老电炉160V,新电炉180V)、较大电流(3000~3500A),每烘30min(送电30min),停送电30min,按此循环3次(中间停送3次电)。

7.4.3 在烘炉结束前,再以低电压(121V)小电流(2500A)送电30分钟,然后紧闭炉门,开始闷炉,直到次日。

7.4.4 在连续烘炉、闷炉后的次日,以低电压、小电流将焦炭烧旺,约30min后,将焦炭扒出,可以装料熔炼。

7.4.5 在整个烘炉过程中,严禁使用210V高电压及4000A大电流。

钢水包和浇注操作工艺守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水包烘烤及浇注操作工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铸钢车间钢水包烘烤及浇注操作,本标准同样是检验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995–87 盛钢桶用高铝质衬砖

GB2996–87 盛钢桶内铸钢用高铝质耐火砖

GB4420–87 盛钢桶粘土衬砖

GB4422–84 盛钢内铸钢用耐火砖形状尺寸

铸造用原材料的技术条件

3 原材料

3.1 车间所用盛钢桶采用的耐火砖按Q/DJ101.45其中耐火砖一节的要求执行,钢包内衬砖采用

CN-40材质,其性能应符合GB4420规定,尺寸及公差要求应符合GB2995。盛钢桶所用袖砖、塞头砖、注口砖、座砖均采用高铝材质,应符合GB2996要求。其尺寸及公差应符合GB4422的规定。

4 钢包烘烤

4.1 新砌钢包烘烤时间一般不可少于4h,若只换表面工作层,烘烤时间一般不可少于2h。

4.2 正常每天使用的钢包需烘1h左右,在烘烤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调整火力,原则上火力由小逐渐增大,要防止急火烘裂耐火砖。浇注前钢包必须烤红(800℃左右)方可使用。

5 浇注操作

5.1 新砌钢包需在使用2炉后才准用于浇注不锈钢。

5.2 钢包使用前要认真检查钢包的倾动机构、升降机构是否灵活、稳靠,塞头与漏口是否密合。

5.3 浇注前根据铸件生产流程卡核对炉号、钢种、铸件种类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5.4 钢水在钢包中应镇静3~5min(自出钢完毕断流起计时至开浇为镇静时间),以便非金属夹杂物有足够时间上浮。

5.5 重要铸件和试棒应放在中间浇注,不应放首箱及尾箱。

5.6 浇注时浇口杯与钢包底孔间距一般应在200mm左右,浇注时要尽量避免滴漏现象,要一次浇满,不可随意中断钢流。每箱浇满后,应在浇口内再压浇1~2次,大的明冒口应回冲1~2次,对准浇口后要做到快浇畅浇,至快满时可适当放慢些。

5.7 浇注接近结束时可用预热的元钢测量钢水,正确估计剩余钢水的重量,以防浇不足。

5.8 注意安全生产,防止钢水飞溅及设备故障,浇注过程中一般不可以让包。

铸钢件清理、切割工艺守则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合金钢、碳素钢铸件清理、气割、热处理、检验入库等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车间生产的各种牌号铸件材料。

1.3 本标准是铸件清理、气割、操作和检验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铸钢件补焊规程

合金钢、碳素钢铸件热处理工艺守则

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工艺守则

MSS SP–55 阀门、法兰配件及其它管件的铸钢件质量标准(目测检验)

3铸件清理

3.1 铸件清理的准备工作

3.1.1 操作者接到任务后要先检查清理的铸件有无损坏及缺陷,如发现缺陷较为严重应即与检验员和组长联系,待其作出决定后才能清理。

3.1.2 检查风铲、砂轮等工具是否良好,安全可靠,并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2 铸件的清理要求

3.2.1 铸件内外表面上的粘砂应全部清理干净,清理芯骨时注意不得将内腔筋条等弄坏,不得将炉号损坏。

3.2.2 使用风铲清理应注意避免用铲凿直接对准铸件非加工表面,造成铸件表面质量下降,增加打磨工作量。

3.2.3 薄壁铸件禁止用郎头敲击,防止变形和损坏。

3.2.4 芯骨须尽量保持完整,并将芯骨、冷铁放到指定地点分类堆放,以便回收使用。

4 铸钢件切割

4.1 铸件切割应根据其钢种牌号、切割大小确认是否需预热。需预热则按相关标准执行。

4.2 铸件氧—乙炔气割

4.2.1 切割前必须检查氧气瓶、乙炔瓶、压力表、割刀等设备是否完好,特别要注意安放和使用的安全,并检查冒口周围的切割线附近是否光洁,不得有粘砂或其它杂物残留。

4.2.2 切割前应先打开乙炔气,点火后慢慢拧开氧气开关,根据浇冒口直径大小调整火焰。

4.2.3 切割时手势应平稳,走刀要均匀,尽可能一刀割平。

4.2.4 铸件浇冒口,出气孔,补缩档,拉筋以及3mm以上披缝,孔径在80mm以上带有冒口补贴的铸件内孔均须在切割时割去(除工艺上规定的如防止变形的拉筋例外),并根据铸件形状修平。

4.2.5 碳钢和低合金铸件冒口切割后允许留量见表1:

表1 mm

后关闭氧气阀门,待查明原因后,再重新点火。

4.3 碳弧气刨

4.3.1 碳弧气刨采用Φ8、Φ10、5×20石墨电极。

4.3.2 根据产品需切割和修正的情况,确定电流和压缩空气压力大小。

5 铸件热处理

5.1 铸件热处理可以采用车间铸件热处理炉(煤气加热炉、燃油炉或箱式电炉),按其材质、工件大小,按Q/DJ101.12、Q/DJ101.13标准执行。

5.2 铸件的最终热处理,可于焊补修理作业之前进行,并随即进行应力消除处理。或在焊后进行充分的最终热处理。

6 铸件精整及检验入库

6.1 铸件缺陷可采用挖凿、冲割等方法,去除后,采用相应材质的焊条,按Q/DJ19进行修补。

6.2 铸钢的焊补表面通常被打磨或熔弧工艺来修饰到铸件最后外形。

6.3 对于易变形的铸件,在清理、热处理过程中,要防止变形,如有变化则要采用机械方法进行矫正。

6.4 铸件打磨应保证铸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

6.5 在完成了铸件上述工序后应对铸件内外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其表面质量满足需方所规定的MSS SP—55规范相应级别。

6.6 热处理后的铸件经清理打磨合格后应通知成品检验员验收。

合金钢、碳素钢铸件热处理工艺守则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合金钢、碳素钢铸件的热处理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WCA、WCB、LCB、LCC、WC1、WC5、WC6、WC9、C5等铸钢材料的铸件热处理。

1.3 本标准是热处理操作和检验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下列标准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

3 设备

3.1 本工艺适用于本车间用于铸件热处理的加热炉(煤气加热炉或箱式电炉)。

3.2 用于铸件热处理的加热炉均应按Q/DJGQ1108标准中要求的对各类加热炉按其分类及技术要求进行定期检测,其炉温均匀性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4 铸件装炉前的准备工作及要求

4.1 铸件应在内外砂清理干净,骨头去除,缺陷经挖凿补焊后才准进行装炉。

4.2 铸件应按炉(熔炼炉号)热处理,并随炉带试棒,铸件与试棒其炉号应核对后才准装炉。

4.3 装炉前应检查炉体、炉门和平车是否损坏,炉门平车是否灵活平稳,

控制系统及测温仪表是否正常,然后才准装炉。

5 装炉

5.1 铸件装入炉内要平稳整齐,既要充分利用炉膛容积,又要留有足够的空隙,保证火焰畅通,装炉时要轻放,防止碰伤铸件和平车上的耐火砖。

5.2 厚大铸件放在高温区,薄小铸件放在低温区,形状复杂、容易变形的铸件要垫好,防止铸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变形。

6 热处理

6.1 各钢种铸件应遵照热处理工艺曲线进行操作。

6.2 铸件热处理要做好热处理原始记录(包括自动测温仪、温度记录纸),要注明日期、铸件试棒炉号及数量、热处理时间、操作者姓名。整个热处理过程中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炉顶温度及炉门温度)。

6.3 在热处理过程中,操作者不得擅离岗位,要按工艺要求经常检查与调节温度,检查控制系统及

仪表测示系统是否正常。

6.4 WCA、WCB、LCB、LCC、WC1、WC5、WC6、WC9、C5热处理工艺及曲线见表1及图1、图2、图3。

表 1

温度 ℃

h

图 1 正火工艺曲线

温度 ℃

2 4 6 8 10 12 时间h

图 2 淬火工艺曲线

温度

T ℃ 保 温 h

h

图 3 回火工艺曲线

7 铸钢件消除应力处理

7.1 因某些订单有特殊要求,需对焊补后的铸件作消除内应力,使之达到稳定状态而采取除应力热处理。

除应力处理一般根据钢种成分,取加热温度T=Ac1-150℃(Ac1—钢

加热时,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空冷,其消除应力工艺曲线与图3相同。

对于WCB、LCB其加热温度T取550℃。

电弧炉熔炼碳素钢、中低合金钢操作工艺守则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碳素钢、中低合金钢熔炼操作工艺要点。

1.2 本标准适用于WCA、WCB、LCB、LCC、WC1、WC5、WC6、WC9、C5等铸钢材料的熔炼。

1.3 本标准是熔炼操作和检验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23—84 回炉碳素废钢分类及技术条件

GB4224—84 回炉废铁分类及技术条件

GB12229—89 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ASTM A216/A216M-93 高温用可熔焊碳钢铸件标准规范

ASTM A217/A217M-93 高温承压件用马氏体不锈钢和合金钢铸件标准规范

ASTM A352/A352M-93 低温承压件用铁素体和马氏体钢铸件标准规范

3 设备

3.1 本工艺适用于用于熔炼的HX—1.5电弧炉及非标准的老电弧炉。

4 各钢种成份

车间熔炼的常见钢种其主要牌号的成份见表1

表1

5.1 所采用的废钢和废铁应符合GB4223和GB4224的技术条件。

5.2 炉料要求干燥、少锈、少粘砂,炉料内不允许有密封的管子、盒子或可疑的爆炸物。

5.3 碳素钢炉料的配料计算,可根据废钢质量的区别,轻薄料其收得率取0.9,而重废钢及返回冒口可取收得率为0.95。

5.4 炉料大小要搭配适当,便于装炉密实。

5.5 炉料内不得混有含有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其中镀铜、镀锌、镀锡的废钢不能掺杂过多,严禁使用含Cr、Ni、Mo的合金废钢(除中低合金钢的配料之外)。

5.6 电弧炉熔炼所用的造渣剂如石灰、萤石、矿石、火砖块等要求干燥少泥砂。

5.7 每炉炉料的选用,要求按照炉料内旧生铁(即废铁)之多少,搭配新生铁,使之炉料熔清后含碳量在0.35~1.0%范围。

6 补炉及装料

6.1 前一炉出钢后,应快速扒尽残存钢渣,并详细检查炉体。

6.2 补炉采用(0~8mm)混合砂拌和卤水,快速、高温、薄补为补炉操作之原则。

6.3 补好炉后降下电极烘烤补炉炉体。

6.4 炉体烘好后,先加入石灰50~60Kg于炉底,然后用料筒加入炉料。

7 熔炼操作

7.1 熔化及氧化

7.1.1 熔化期采用高电压大电流高功率熔料,送电过程中严禁二相送电。

7.1.2 熔化期严禁采用炉盖压料。

7.1.3 当炉料大部分熔化后,应吹氧助熔加速熔化过程,同时加入石灰、矿石等造渣料。

7.1.4 在炉料全部熔化后,经充分搅拌,取熔清样分析成分。

7.1.5 在炉料熔清后,熔池温度尚未达到1550℃阶段,抓紧造渣、流渣,以利低温去P。

7.1.6 在熔池温度达到1550℃后,开始吹氧或加矿石,氧化脱碳。

7.1.7 氧化期脱碳量要求大于0.20%。

7.1.8 当含碳量低于所炼钢种内控成份要求规格下限0.01~0.03%,P不大于0.020%时,可以停止氧化,转入纯沸腾。

7.2 纯沸腾

7.2.1 要求纯沸腾时间不少于8分钟,纯沸腾期不得进行熔炼操作。

7.2.2 当纯沸腾时间足够,钢水温度已达1600~1660℃工序要求范围,成份控制达标,则升起电极,扒去全部氧化期,准备转入还原期。

7.3 还原及出钢

7.3.1 扒去炉渣后,加入FeMn(或其钢种所需配的CrFe、MoFe等)、石灰、萤石、电石,密封炉门,通电还原。

7.3.2 等10min后,搅拌取样分析成份,继续加碳粉还原,使炉渣保持弱电石渣或白渣。

7.3.3 隔5min后,再次搅拌,取样验证控制成份,并测温。每次开启炉门操作后,需继续添加还原剂。

7.3.4 还原时间要控制在25min左右,白渣或弱电石渣要保持10min以上。

7.3.5 在出钢前夕,在炉渣流动性良好,呈白渣情况下,加入硅铁,并搅拌。

7.3.6 当具备下列条件即可准备出钢

钢水温度符合工序控制要求;炉渣流动性良好呈白色;钢水化学成份合格;钢包烘烤良好;打通出钢口,出钢槽清理干净。

7.3.7 插铝0.8~1Kg

t钢水。

7.3.8 出钢时要渣、钢同流,出钢后测定钢包内钢水温度,并镇静3~5min后浇注。包内温度要求根据工序要求及钢种来控制。

7.3.9 在钢包内取样作为成品试样。

电弧炉熔炼CF8、CF8M系列不锈钢操作规程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CF8、CF8M系列高合金不锈钢的熔炼操作工艺要点。

1.2 本标准适用于CF8、CF8M、CF3、CF3M、CN7M、CD4MCu等铸钢材料的熔炼。

1.3 本标准是熔炼操作和检验的指导性文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STM A351/A351M-94 承压件用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铸件规范

3 设备

本工艺适用于用于熔炼的HX—1.5电弧炉及非标准自制老电弧炉。

4各钢种成份

车间熔炼的高合金不锈钢其常见钢种的主要牌号之成份按ASTM A351/A351M规定,见表1。

5 炉料及配料

5.1 所用的返回料其钢种成分要清楚,不是同钢种的返回料加入量不得超过100Kg。

5.2 配料所用的低磷碳钢冒口,其P必需不大于0.020%。

5.3 各种返回料、废钢必须无砂泥、无油污、干燥,不得混有锡、铜、锌等有色金属。

5.4 各种合金材料的成分要清楚。有怀疑的,在未查清之前,不得使用。

5.5 电弧炉熔炼所用的造渣剂如石灰、萤石、矿石、火砖块、脱氧剂(铝粉、矽钙粉)等要求干燥,不得混有杂物。

5.6 各种炉料均要按配料单严格称量,并复验。

5.7 配料

根据不同钢种及熔炼方式的差异,其合金配入炉料有不同的要求,常用的钢种配料见表2。

表2

6 装料前对炉体及机电设备的要求

6.1 新修炉衬需第5炉才能熔炼CF8。

6.2 新砌钢包需第3包才准用于装不锈钢。

6.3 熔炼CF8系列不锈钢的前一炉碳钢,其成品P≤0.025%,才准炼不锈钢。

6.4 熔炼CF8系列不锈钢前一炉钢不得熔炼含有W、以及高Mn、高Cu、高P、高S的钢种。

6.5 如果用二斗(约500Kg)镁砂修补炉体的,则必须冶炼一炉碳钢后,方可熔炼CF8系列不锈钢。

6.6 熔炼不锈钢前需检查各种机电设备、水冷却系统、吹氧管路系统,确保运行正常。

6.7 电极下部的螺丝接头或短接头要在装料时敲掉。

6.8 凡熔炼CF3超低碳系列及CN7M,CD4MCu之时,在装料前应清扫炉盖及电极夹待系统。

7 补炉及装料

7.1 前一炉出钢后,应快速扒尽残存钢、渣,并详细检查炉体。

7.2 补炉采用(0~8mm)混合砂拌和卤水,快速、高温、薄补为补炉操作之原则。

7.3 补好炉后,降下电极烘烤补炉炉体。

7.4 炉体烘好后,先加入石灰50~60Kg于炉底,然后用料筒加入炉料。

7.5 装料时,先将大镍板装入炉底,钼铁尽量装在靠炉坡部位,炉料要装的密实,炉料不能搭在炉门内水箱上。

8 熔炼操作

8.1 熔化及氧化

8.1.1 当炉料熔化23后,可吹氧助熔,并用还原剂(SiCa粉)调整炉渣流动性。

8.1.2 当炉料全部熔化后,用扒子充分搅拌钢水,取样分析C、P、S、Cr、Ni或Mo等所需分析元素。

8.1.3 当达到下列条件后,才可开始吹氧氧化。

a) 炉渣流动性良好。

b) 钢水温度CF8系列大于1600℃,CF3系列大于1620℃。

c) 氧气管路、吹氧管全部准备就绪。

d) 扒去13~12炉渣。

e) 加入FeSi(按配Si 0.6%计算)。

8.1.4 吹氧用二极吹氧管同时进行,吹氧压力保持在1.8~2.0MPa,吹氧管插入钢水深度100~200mm。

8.1.5 在吹氧过程中,根据火焰及磨试样的火花来判断钢水含碳量,当含碳量≤0.045%(CF8系列)或≤0.015%(CF3系列)时,即可停止吹氧。同时取样分析C、Cr、P或Ni、Mo。

8.1.6 取样后随即插入Ae块(0.5Kg/t钢水),打开炉盖加入已烘烤红的合金,再将炉盖盖好,打开炉门用扒子将浮在钢水面上的合金压入钢水。

8.2 初还原(予还原)

8.2.1 合金加入后,随即加入脱氧剂(Ae粉+少量SiCa粉)并通电加热进行初还原。

8.2.2 在第一批还原剂加入5min后,再加入第二批还原剂,同样间隔再加入第三批还原剂。每次间隔加还原剂前需进行搅拌。

8.2.3 当第三批还原剂加入7~8min后,用2~3个扒子充分搅拌钢水和炉渣,并用插入式热电偶测定钢水温度(要求达到1650~1680℃),随后取样分析C、Cr、Ni、Mn、Mo等各钢种要求的元素含量。

8.3 扒渣还原

8.3.1 在测温取样后,扒去炉渣23或扒到钢水露面为止,即转入还原。

8.3.2 加入挑选好的石灰或火砖块造渣,并加入还原剂。

8.3.3 根据扒渣前的温度来决定通电或停电,以及通电电流大小。来调整钢水温度。还原期要采用低电压(160~180V),不得用210V高电压。

8.3.4 根据成分分析结果,按内控要求调整钢水成分。

8.3.5 继续加入第五、第六批还原剂,调整好炉渣,要求白渣保持10min以上,还原时间不小于25min。

8.4 出钢操作

8.4.1 当符合工序要求的出钢条件时,可准备出钢。

a) 钢水温度达到1620~1650℃(根据钢种及铸件而定)。

b) 化学成份全部合格。

c) 炉渣流动性良好,渣色符合要求。

d) 打通出钢口,并清扫干净。

e) 钢包红热、干净,并吊至出钢部位。

8.4.2 出钢时应钢、渣同流。出钢完毕,取样分析(成品样),并测定包内钢水温度。根据温度高低,镇静3~5min。要求包内钢水温度在1600~1620℃(根据钢种及铸件大小而定)。

铸钢件补焊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钢件补焊和质量检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耐酸钢和镍铜合金铸件(以下简称铸件)的补焊。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Q/DJ162–87 阀门铸钢件目测检验

Q/DJ241–95 石化阀门无损探伤检验规则及质量评定

ANSI/AWS A5.4–92 耐腐蚀的铬及铬镍钢焊条规范

3 技术要求

3.1 铸件要求

3.1.1 铸件不应有影响机械性能和紧密性的缩孔、裂纹、砂眼、非金属夹杂物和疏松等缺陷。如有铸造缺陷(包括热处理后机加工过程发现的缺陷)可以补焊。但机加工结束,性能试验时在重要部位发现缺陷,一般不允许重大补焊。

3.1.2 铸件渗漏不得采用锤击、堵塞或浸渍等方法修补。

3.2 铸件具有下列缺陷可不补焊

3.2.1 不影响铸件正常使用要求和符合Q/DJ162合格的表面缺陷。

3.2.2 缺陷经修凿并经打磨至与铸件表面圆滑过渡,其所在壁厚未减薄至产品标准所允许的最小壁厚。

3.2.3 铸件经机加工后可以去掉的缺陷。

3.3 重大补焊

3.3.1 重要铸件的重要部位,为补焊而准备的坡口凹坑深度超过壁厚的20%或25mm(以深度较小者为准)时或坡口凹坑的面积超过65cm2时,则认为是重大补焊。其余则为小补。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分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部生产所涉及的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的生产过程。 3.术语 本指导书所涉及术语采用GB/T 19001-2008、GB50430-2007。 4.职责 本指导书由质安部科组织编制、修订,并实施归口管理,其他个各部门协助实施。 5.措施和方法 5.1特殊过程的特点 5.1.1当生产和服务特工队特殊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或不能经济地加以验证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如:软基处理、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预应力张拉压浆等。 5.1.2特殊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其经生产后可能有未检验和试验出来的内部缺陷,因此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原因是采用某种特殊工艺,决定了该过程是特殊过程。 5.2特殊过程的确认:为保证特殊过程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要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 5.2.1工程项目经理部针对项目的特点或检验条件,通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识别和确认,起确认方法: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例如:预应力张拉及压浆工艺,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b)在施工中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例如:软基施工等应视为特殊过程。 c)有的特殊过程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施工过程,若要进行检测,则需要检验代价过高或具有破坏性。例如:桩基砼浇筑的检验,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对于确认的特殊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 5.2.2满足特殊过程作业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确认:根据对特殊过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要进行确认。确认施工机械的能力、完

橡胶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SXZ/ZD-2011-01 编制: 审核: 批准: 本文件于二零一一年二月一日制定并实施

目录 封皮 (1) 目录 (2) 一、硫化工艺流程 (3) 二、板式橡胶支座生产工艺流程图 (4) 三、硫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6) 1 、板式橡胶支座硫化工艺 (6) 2 、橡胶板、胶条硫化工艺... ........ .. (7) 3 、橡胶伸缩缝工艺 (7) 四、硫化温度、时间的控制规定 (8) 五、平板硫化机工作压力的控制规定 (9) 六、炼胶工艺规程 (10) 七、配料操作规程 (11) 八、涂胶粘剂操作规程 (12) 九、板式橡胶支座加劲钢板的裁制流程 (13) 十、板式橡胶支座加劲钢板的裁制规程 (14) 十一、硫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5) 十二、炼胶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16) 十三、滚筒抛丸机安全操作规程 (17) 十四、炼胶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18) 十五、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19) 十六、冲床安全操作规程 (20) 十七、等离子切割机操作规程 (21)

十八、锅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22) '、硫化工艺流程 (一)1、板式支座生产工艺流程。 (二)2、橡胶板工艺流程 生胶切割、称量-开炼机塑炼胶、配料称量-开炼机轧胶-出片- 快检—硫化成型—修边—成品—检验—入库—待发 以上工序轧胶为关键工序,硫化为特殊工序。时间和温度为炼胶质量控制点,硫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和压力为质量控制点。

精品文档 1、板式橡胶支座生产工艺流程图 备注:★表示特殊过程 ☆表示关键过程 4欢迎下载

三、硫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板式橡胶支座硫化工艺 1、检查硫化机是否运转正常,同时将机台擦拭干净,然后预热模具,达到所需温度,并检查模腔是否干净。 2、检查案秤准确度。 3、操作工根据《硫化工艺卡》裁减胶片及称量胶片,按照程序要求将胶片和涂好胶的钢板依次装入已预热好的模具中,同时将操作工号放入模具内侧,然后加盖上模具板。 4、将装好的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心对称部位加压硫化。 5、将硫化机平板升降二至三次,以排除模具内的空气,使胶料充满模腔。然后保持规定的恒定压力。 6、硫化时间、温度、压力控制。硫化时间为支座厚度的1.3-1.8 倍(分钟)。温度控制在140C 士3。单位面积合模压力》8MP&注: 硫化时间、压力、温度、根据“硫化工艺卡”实施操作并记录)。 7、硫化机运转正常后将操作工具及其他物品放在车间规定的区域内,不可混放;剩余胶边料在专用容器中存放,以备返炼。 8、制品出模时,严禁用利物撬开,以免损坏制品外观质量,出模后先用细砂布打扫模具一遍,再进行下一模操作。 9、出模后的产品经修边自检,自检合格后放入待检区,由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 工艺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工作流程 作业流程图 4.1.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 4.1.2.阅读图纸及工艺 4.1.3.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 4.1.4.校对工、量具;材料及半成品自检 4.1. 5.焊接并自检 4.1.6.报检

.基本作业: 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 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 .焊前准备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Word 文档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及控制措施 一、定义 1、关键定义: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对工程产品质量有直接重大影响的工序; 2、特殊工序定义:特殊工序(过程)指上一工序(过程)完成后,不能或难以由后续检测、监控加以验证的作业工序(过程)。 二、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界定 关键、特殊工序界定表

三、对关键工序的监控 1、各架子队队技术主管在技术交底时以清楚实用的方式,提供操作规程、方法、操作要求,或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上岗操作人员在明白工艺、质量、操作要求后进行操作。工程部进行检查,必要时由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或技术培训。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工程师对过程参数和过程产品进行监控,并做好检查记录。 3、经检查验收,当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立刻向经理部进行报告,并制定整改措施,由安质部验收整改情况,直至工程质量合格。 四、对特殊工序的监控 1、安质部对从事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及质量管理、验证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认证,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参加特殊工序施工的所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2、特殊工序施工时,工程部编制改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下发至架子队,架子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作业指导书》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证方式、验证人员等作出明确规定,工程部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对特殊工序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由物机部人员进行验证,确认其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施工能力。

4、配备与规定质量要求相符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由工区试验室、安质部人员进行验证。 5、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的人员,对其进行专项检查和监控。 6、保存对特殊工序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验证记录及过程参数的监控记录。

胶装工序操作规范.doc

胶装工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胶装组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规范化。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胶装组所有的操作人员。 3专业术语 3.1书帖:将印张按号码排列顺序,折成一叠多张页。 3.2订口:指书刊应订联部分的位置。 3.3前口:也称口子,指与订口折缝边相对的阅读翻阅边。 3.4天头:书刊正文最上面一行字到书页上边沿处的空白。 3.5地脚:书刊正文最下面一行字到书页下边沿处的空白。 3.6 锁线装订: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穿方式,连成书芯的装订方式。 3.7闯页:闯页也称撞纸,是将印刷好的大幅面纸张利用纸间的空气渗透所产生的自由滑动,可将不整齐的页张经碰撞使之整齐。 3.8 胶粘装订:书帖和书页间完全靠胶粘剂粘合的装订方式。 3.9铣背:用铣刀将书芯后背铣开或铣成沟槽状,便于胶液渗透的一道工序。 4岗位职责 4.1胶装组组长岗位职责: 4.1.1人员培训、管理、安全教育 4.1.1.1组织本组人员参加车间及公司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完成培训任务,定期考核提高素养。组织胶装组机长、助手、普工工作,具有团队精神。 4.1.1.2经常开展安全培训活动,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本组人员的安全素养。 4.1.1.3遵守公司及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本组人员学习并执行制度。 4.1.2 6S的执行 4.1.2.1贯彻落实6S管理规定,参加6S 管理各项活动,做好各项工作。 4.1.2.2协助班长6S检查,组织本组员工坚持每天清理工作现场,不要物品。 4.1.2.3监督下级6S的认识与实施,保证胶装工作区场所的干净整洁。 4.1.2.4按6S管理标准执行并推广,每天检查交接记录、自检记录、点检记录。 4.1.3设备保养维护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终版

2015-12发布2015-12实施 秦皇岛环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工艺部门发布页码版本更改人日期更改单号49 A版

前言 本作业指导书针对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栓焊钢结构产品而编制,所引用的相关标准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所编制和要求的标准为基础,并结合本公司生产特点而编制。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栓焊钢结构产品焊接工序的工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栓焊钢结构产品的焊前预热、焊接、焊后热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当本文的引用文件被新文件代替时,应按最新版本的文件执行。 DG1109-2013 锅炉栓焊钢结构制造 JB/T6963-1993 钢制件熔化焊工艺评定 DG1411-2006 钢板超声波检测方法 DG1411.5-2006 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方法 DG1411.11-2006 T型焊缝超声波检测 DG1416-2006 磁粉检测 NC334(SG)-2007 钢结构焊工考试与管理明细

3 焊接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全部依据焊接工艺而编制,如果有与焊接工艺相 冲突的地方,按焊接工艺执行。 3.1焊接人员要求: 3.1.1参与锅炉钢架焊接的焊工必须取得相应项目的合格证方可上岗,且必 须有自己的钢印,施焊完后按要求打上焊工钢印号。 焊接施焊完毕后,应打上焊 工钢印号。 3.1.2 焊工在作业时,遇有不符合要求的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告项目负 责工程师,处理合格后方可施焊。 3.1.3 焊工应遵守工艺规范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1.4按照规定穿着工作服,焊工手套,劳保鞋,面罩,防护眼镜等。 3.1.5焊工应能根据焊接任务不同,自行选择调节参数,自己识别缺陷。并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 合格品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 分及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和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和型砂等,可 用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 程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和泥污;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处。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水(中性)泡洗2~4小时。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 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洗。 4.烘干 4.1要求 待镀件在浸入锌液前必须烘干,以免爆炸伤人及影响镀锌质量。

工序作业指导书

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OQM-7.5-12-2000 分发编号: 版本号:A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篇测量定位和放线 第二篇地面与楼面工程 第三篇钢筋工程 第四篇装饰工程 第五篇管道安装 第六篇电气安装工程 第七篇模板工程 第八篇砖砌体工程 第九篇门窗工程 第十篇脚手架搭接作业指导 第一篇测量定位和放线 目录

一、工程定位----------------------------------------------1 二、工程平面定位------------------------------------------3 三、工程标高定位------------------------------------------3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3 一、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一般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平面位置定位,一个是标高定位。 1、根据场地上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或其它控制点,将房屋外墙;轴线的

交点用经纬仪投测至地面木桩顶面作为标志的小钉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平面布置定位。 2、根据施工现场水准控制点,推算±0.000标高或根据与±0.000某建筑物,某处标高相对关系,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将标高定在龙门桩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标高定位。 二、工程平面定位 一般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位,然后用钢尺沿视线方向丈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1、拟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与建(构)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数据,定出建(构)筑物主轴线的位置。 2、根据“建筑红线”及定位桩点的定位,所谓“建筑红线”系“拨地单位在地面上测投的允许用地的边界点的连线,所谓定位桩点系“建筑红线”上标有坐标值或标有与拟建建筑物成某种关系值的桩点。 3、现场建立控制系统定位。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上在不同边长组成的方体或矩形格网系统。其格网的交点称为控制点。 三、工程标高定位 设计±0.000标高,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绝对标高,即离国家规定的某一海平面的高度;一是相对标高,即与周围地物的比较高度。 1、绝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均注明±0.000相当绝对标高的数值,该数值可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控制点或大地水准点引测,并在供放线的龙门桩或施工场地固定建筑物上标出。 2、相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0.000的定位。有些沿街建筑或房屋密集处的建筑。往往在施工图上直接标明±0.000的位置与某建筑物或某地物的某处标高或成某数值关系,在±0.000定位时,就可由该处进行引测。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为防止仪器不均匀下沉对测角的影响,经纬仪的三脚架应安置稳固,仪器安妥后,不得用于扶摸三脚架和基座,走动时,要稍离三脚架,防止碰动。 2、为减少对中不准对测角的影响,应仔细做好对中工作。一般规定边长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2.基本作业: 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 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 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 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 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 业计划上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 5.1.焊前准备 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 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 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 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5.1.5.合焊前应先行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一般 应为10-15mm(可视情况而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高度的1/2(至少低于焊脚高度)。 5.1. 6.对于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焊件,根据工艺文件要求规范参数预热,温度必须经 热电偶测温仪测定,预热范围宽度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2.焊接过程 5.2.1.施焊过程应密切注视电弧的燃烧状况及母材金属与熔敷金属的熔合情况,发 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或停止焊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2.2.多层焊时层间清渣要彻底,并自检焊缝表面发现缺陷及时修复,如焊接工艺 文件对层间温度有要求,必须保证层间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再焊下一层。 5.3.减少焊接应力变形的措施 5.3.1.刚性固定法:通常用于角变形较大的构件,施焊前加装若干块固定筋板其厚 度一般不小于8mm,对于较厚的焊件固定筋板的厚度应随之增大。

丝印工艺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工艺作业文件页次编制 文件编号QT/GY-SY01-01/11 标题丝印工艺指导书 1 审核 版次 B 发行日期2012-3-16 制订单位工艺部批准 1.目的: 规定丝印的制作工位的工作内容及步骤。 2.适用范围: 用于指导丝印制作工位的工作过程。 3.相关权责: 3.1 工艺部:负责制订/变更各制程工艺规范 3.2生产部:负责依据工艺规范执行相关操作 3.3品管部:负责监督工艺规范的执行状况 4.名词定义: 利用丝网,将图案晒制在丝网版上,利用刮刀刮压使油墨通过网版的开孔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一种特殊印刷方式。它具有油墨层厚、立体感强、印刷精度高、还原性好、视觉效果佳、户外保质期长、印刷范围广等优点。 可印刷底材:灯布、压克力、PVC、PS、ABS板、KD板、雪弗板、玻璃,铝板、钢板、合成纸、纸类等。 5.作业流程: 定稿菲林制作网版制作印刷自检 6.作业说明

文件名称工艺作业文件页次编制 文件编号QT/GY-SY01-01/11 标题丝印工艺指导书 2 审核 版次 B 发行日期2012-3-16 制订单位工艺部批准 6.1 定稿:由客户提供,也有部分公司内提供。 6.2 菲林制作:本司已委外加工为主。 A:原稿要求精度高,一般四色要求在40兆以上,专色最好用矢量软件制作这样边缘会比较光滑,且制作修改比较方便。 B:根据客户要求,按照画面规格大小,距离远近,来选择适当的加网线数,一般按以下数据选择: 50cm以内40~60专线最细网屏 50cm~300cm以内28~35线细网屏 300cm以外12~24线粗网屏 C:根据不同的画面内容,按每个颜色设定不同的角度,一般发片公司会予以提供。发片时须注明:①尺寸大小;②加网线数;③如自己设定还须注明角度;④交货时间;⑤特殊的要求说明。 6.3 网版制作 A、液态型直接法感光胶 感光胶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经济、实用。其特性有曝光速度快,网版经久耐用而且去膜容易,优良的耐溶性。 工艺流程: 绷网清洗上胶(感光胶)干燥曝光显影风干自检

钢结构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焊接作业指导书 编制部门:生产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钢结构公司 2013年2月

钢结构焊接工艺指导书 根据我公司现有的技术和装备能力,钢结构工厂制作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该焊接工艺指 导书配合《钢结构工厂制作工艺指导书》使用。 本标准所引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分为“执行技术规范与标准”和 “参考技术规范与标准”两部分。 2.1执行技术规范与标准 2.1.1 GB50205-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2 GB986-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 寸》 2.1.3 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2.1.4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1.5 GB5293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 2.2参考技术规范与标准 2.2.1 《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 2.2.2 《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 2.2.3 《焊接手册》 2.2.4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焊接材料 1、焊接材料 1.1电焊条、埋弧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丝、埋弧焊剂都应有出 厂质量证明书。钢结构常用钢材所对应的焊材见附表(一)。 一般焊接材料选用附表(一) 钢材强CO 2气体保护焊

度等级 σ (MPa ) 钢 号 手弧焊 焊 条 埋 弧 焊 焊 丝 焊 剂 焊 丝 235 Q235 (A) Q235F (A\F) E4303 E4301 E4316 E4315 E4310 H08A H08MnA HJ431 H10MnSi H08MnA 345 16Mn 16Mnq E5016 E5015 不开坡口对接 H08A 中板开坡口对接 H08MnA H10Mn2 H10MnSi 厚板深坡口 H10Mn2 HJ431 HJ350 H08Mn2Si 390 15MnV 15MnVq E5016 E5015 E5516 E5515 不开坡口对接 H08A 中板开坡口对接 H10Mn2 H08Mn2Si HJ431 H08Mn2Si

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述 (2) 3. 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 (3) 4. 人员及工器具配备 (3) 5. 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 (4) 6. 质量保证措施 (6) 7.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 8. 环境控制措施 (9) 9. 附图 (10)

1.编制依据 1.1 1.2 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2009; 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009.1-2002); 1.5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细则》[2002]109号; 1.3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技术规程》DL/T 821-2002; 1.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9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1.10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焊接DL/T5210.7-2010; 1.11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12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 1.13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2-2001; 1.14 1.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1.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 5031-94。 2 工程概述 可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够满足石河子市区近、远期采暖热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 2.2 施工内容 依据设计院设计图纸,不锈钢管道主要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化学水系统、本体润滑油及抗燃油油等系统组成,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提高焊接质量,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本机组不锈钢管道材质分别为:仪用压缩空气系统材质为0Cr18Ni9;本体套装油管道材质为0Cr18Ni9Ti;化学水系统材质均为1Cr18Ni9Ti。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压力1.0MPa,常温,管道从汽机精处理接出至锅炉仪用压缩空气管道,管道主要规格为φ159×4.5。 本体润滑油管道为套装油管道,设计压力:0.3MPa,45℃,接口形式均为钢管对接,由主机油箱引出至前轴承箱,#1--#9各轴承箱进、排油管道,包括顶轴油管道规格有:φ219×6,φ610×10,φ57×4,φ108×4.5,φ325×8,φ89×4.5,φ20×2.5等。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2).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或试验,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材料、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以使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0 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和检验。 3.2生产部门负责自检及互检。 4.0 方法 4.1进料检验控制(IQC 4.1.1采购部在收到到货的原辅材料后,采购部的采购员填写《物料入库单》(四 联上品名、规格、应到数,仓管员负责核对实际到货数量,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在《物料入库单》上。合格后传递给品管部的IQC,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1.2品管部IQC接到《物料入库单》后,按照《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 验,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 4.2.1首件检验

a.首检时机:①一批量产时; ②转模时; ③人员更换时(包括转班时; ④工、模、夹治具及机台故障修复时; ⑤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时。 b.操作员在首机时机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首件(一般2~5件外观 进行自主检验,并将结果记录于《首/末件产品质量检验单》,合格经 生产组长签字后送交PQC确认。 c.PQC按照相应《产品检验规范》等相关检验文件对首件进行检验,合格 后立即签板,以作操作员自检时参照。检验结果记录在《首/末件产品 质量检验单》上(尺寸冷却两小时后测量出结论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首件”。 d.首件经PQC确认合格后,生产部门方可进行量产。 4.2.2自检 各机位工人按照《产品检验规范》和《检验项目执行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 4.2.3巡检 PQC按照《产品检验规范》、《检验项目执行规定》和《抽样检查标准》相关内容及样件至少每两小时巡检一次(对于重点的工序或机台应适当地增加巡检频次,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注塑部生产状况QC检验记录表》或《喷油、丝印车间QC检验记录表》,现场测量员每两小时进行尺寸检验,并记录在《尺寸检测表》。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合格品 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分及 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与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与型砂等,可用 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程 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2、2、1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2、2、2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2、2、3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与泥污; 2、2、4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 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2、2、5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 处。 2、2、6 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 水(中性)泡洗2~4小时。 2、2、7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 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0、5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2、2、8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 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 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就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3、2、1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 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3、2、2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 洗。 4.烘干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XX公司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锅炉作业指导书 为保证各生产车间的需要,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司炉工必须按照本作业指导书操作,具体作业指导书如下: 一、点火前检查 1、锅炉的内检查 定期检查锅炉集装箱内有无附着物及遗留杂物,定期检查人孔、手孔是否密闭,在有效期内必要时要更换密封圈。 2、炉膛及烟道内部检查 2.1、再不送入燃料和送入燃料的情况下,进行然后设备运行检查,对上煤,加煤及炉排运行进行检查。 2.2、烟道内及烟道密闭检查 3、锅炉附件检查 3.1、检查压力表,水位表是否有无异常,各阀门是否灵活,水位显示是否准确,时候已经经过法定部门检验。 3.2、检查安全阀是否调整到规定的起始排放压力,各排放管道是否通畅。 3.3、排污阀是否灵活,排污管道是否异常。 4、自动控制系统的检查 4.1、电路控制盘是否绝缘,各接入点是否无异常。 4.2、各调节阀有无变形,生锈,工作是否灵活。 4.3、水位报警器是否灵敏。 二、点火程序

1、点火时司炉工必须用防范回火的姿势进行操作。 2、点火使用的木材和其他易燃物引火,严禁使用挥发性强的油类易燃物引火。 3、锅炉水温达到60摄氏度时开始投入新煤。 三、升压操作 1、当蒸汽压力上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 2、当气压上升到接近0.2MPa时,应检查个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 3、当气压上升到0.2-0.39MPa时,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设备。 4、气压上升到工作压力0.5MPa时,应进行暖管工作,防止送气时发生水击事故。 5、气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是调节安全阀,进入正常供气系统。 四、正常停炉与紧急停炉 1、正常停炉 4.1.1、停止供给燃料; 4.1.2、先停止鼓风再停止引风; 4.1.3、停止给水降低压力,关闭给水阀; 4.1.4、关闭蒸汽阀,打开疏水阀; 4.1.5、关闭烟闸板。 2、停炉后注意事项 4.2.1、电源是否真正切断; 4.2.2、炉膛预热有无引起压力上升的危险;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1)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 一、原材料、成品、辅材进场管理 1、进场钢材应附有合格的质量验收证明书。证明书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要求。现场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质量证明书中标注的钢号、规格、批号等与实际进场料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2、钢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缝、结疤、气泡和夹渣,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 3、进入现场的钢材应分类、分规格堆放,并作好标记。不得混放。钢材底部用木方垫起,保持通风,雨季要求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4、高强螺栓存放应防潮、防雨、防粉尘,按规格、类型、批号分类存放。 5、焊接材料:Q235钢的焊接采用碳钢焊条E43系列,Q345钢采用低合金钢焊条E50系列。焊接材料应按批号、牌号和规格分别存放在适温、干燥的储藏室内。 二、结构焊接工程: (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审查设计图纸:对图中的结构构件种类、数量、材质、各构件相互关系及接头的细部尺寸进行认真核对,复杂的构件需放样审查。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 2、绘制加工工艺图:以设计图纸为依据,编制详细的加工工艺图图纸。该图纸必须包括材质、材料规格、材料拼接、加工工艺要求、构件加工精度和焊接、收缩预留量。 3、备料:根据加工工艺图计算各种材料,不同材质、不同规格型号的净用量。钢材用量应包括工艺损耗和非工艺损耗。焊接材料均附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标准。焊条型号与主体金属相匹配。 (二)、钢结构焊接 1、钢结构加工工艺流程:审查图纸绘制加工工艺图-编制各类工艺流程图-原材料验收复验 T制作胎具及钻模T号料T分类堆放T原材料矫正T连接材料验收T放样T放样验收T制作样板 T号料检验T切割T制孔T边缘加工T弯制T零件矫正T防腐T分类堆放T组装焊接T

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泰丰宝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TFBD/Ⅲ-02-02 第A/0版 受控状态: 编制:生产部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1.2.16

生产中所有与酒接触的设备、器具包括过滤机、灌装机、清酒罐、输酒管道等以及其它用具,用前都要彻底清洗干净、杀菌后再用。 一、过滤机、灌装机、管道、清酒罐的清洗和杀菌: 1、工艺流程:水洗→碱洗→水洗→酸洗→无菌水洗→杀菌。 2、清洗、杀菌操作: ①水洗:用清水冲洗10分钟;②碱洗:2%NaOH溶液清洗20分钟;③水洗:用清水冲洗10分钟;④酸洗:用1%柠檬酸水清洗20分钟; ⑤无菌水洗:用无菌水冲洗10分钟;⑥杀菌:用蒸汽杀菌15~20分钟,控净余水。 二、小型器具的清洗杀菌 生产中所用的小型器具,用前先用清水洗净,再在1%NaOH溶液浸泡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用酒精涂抹杀菌,确保干净无污后使用。 三、酒罐、过滤机、酒泵、管道等设备,用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在车间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四、下班后车间用紫外灯杀菌1小时。

一、贮酒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 1、贮酒车间要求通风良好,每天通风1~2次,保持车间空气清新。 2、车间门窗具备防蝇防鼠设施,防止蚊蝇、昆虫、老鼠等有害动物和昆虫进入车间。 3、车间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禁止乱摆乱放。 4、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的物品。 5、所有与酒接触的器具用前清洗干净,杀菌彻底,保证清洁、卫生、安全。 6、贮酒罐、酒泵、输酒管道及其它用具用后要清洗干净,控净余水,在车间指定位置摆放 整齐。 7、严禁铁制器具与酒接触。 8、每天班后打扫卫生,清洗车间,保证车间卫生整洁,并关闭门窗开紫外灯对车间杀菌1 小时。 9、每周末用200ppm亚硫酸水喷洒车间地面、墙壁、下水道等处,杀菌一次。 10、车间墙壁每年的3月份和10月份清洗消毒一次。 11、车间墙壁、污水沟等处,不得有长霉现象,如有发现霉菌菌落,立即用清水冲洗干 净,并用酒精涂抹杀菌。 二、原酒管理作业指导书 1、贮酒罐要统一编号,标识清楚。 2、贮酒原则:①满罐贮存,尽量减少酒与空气接触,不能满罐贮存的,充Co2或N2排除 上余空气贮存。②密封贮存,防止空气侵入。③单品种存放。 3、添桶:①新原酒由于降温和Co2释放以及酒的蒸发,经常出现液面下降,因此,必须随 时将酒填满,目的尽量减少酒与空气接触。②添桶原则:同品种、同质量、同年限。③添桶方法:用同品种同质量的原酒将罐添满,然后用高度白兰地或精制酒精在酒液面上覆盖一层,防止杂菌侵入。④添桶周期:新酒一周一次,老酒两周一次。 4、换桶:①为了将清酒与酒脚适时的分开,以免酒脚中的有害物质污染葡萄酒,影响酒的 质量。②新原酒在酒精发酵结束之后要进行第一次换桶,一般新原酒在冬季来临之前进

PCB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P C B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PCB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1.准备工作 1.1准备好元器件,PCB板,烙铁,焊锡丝等物品。 1.2准备作业前做好ESD静电防护措施,带好防静电腕带,。 1.3检查PCB板是否完好无损,无断路.无绿油脱落.无划伤等缺陷。检查物料是否和PCB上所需的物料相符.如有缺陷停止使用,及时反馈给质检部。 2.PCB板焊接 2.1将PCB板与印刷板的标注及印刷板图对照或参照印刷电路板样品,核对无误后将元器件插接到PCB板上。然后将插接好元器件的PCB板翻过来,引线朝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等待焊接,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2把烙铁头接触引脚/焊盘1-2S,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当焊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方向移开焊丝,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此过程一般为3S左右。元件面上的部分焊盘,如图所示图2-1与图2-2。 图2-1焊点图2-2典型焊点的外观 2.3注意不要过热且不要时间过长或者反复焊接,防止烫坏焊盘和元器件,尤其是塑料外壳元器件,防止塑料壳软化和引线断路。焊接过程最多不能超过5秒。

2.4元器件引线应该留有一定长度,防止烫坏元器件或者损坏元器件功能。 2.5元器件按由矮到高的顺序进行焊接,否则较小元器件无法焊接。 2.6焊接完元器件将诸如散热片类的机械固定的元器件固定在PCB板上。不要使引线承受较大的压力。 2.7用偏口钳将焊接完的元器件多余的引脚剪掉。剪口光亮、平滑、一致。清理锡点、助焊剂等残渣。 2.8注:电烙铁有三种握法,如图2-3所示。为减少焊剂加热时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人的危害,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量,一般情况下,烙铁到鼻子的距离应该不少于20cm,通常以30cm为宜。反握法的动作稳定,长时间操作不易疲劳,适于大功率烙铁的操作;正握法适于中功率烙铁或带弯头电烙铁的操作;一般在操作台上焊接印制板等焊件时,多采用握笔法。 图2-3握电烙铁的手法示意图2-4焊锡丝的拿法 2.9焊锡丝一般有两种拿法,如图2-4所示。由于焊锡丝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铅,而铅是对人体有害的一种重金属,因此操作时应该戴手套或在操作后洗手,避免食入铅尘。 2.10电烙铁使用以后,一定要稳妥地插放在烙铁架上,并注意导线等其他杂物不要碰到烙铁头,以免烫伤导线,造成漏电等事故。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汇编.

作业指导书汇编 ZYJX/JW-01-2014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2014-5-10 实施:2014-5-10 目录

文件名称页码目录------------------------------------------------------1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2 托辊装配作业指导书----------------------------------------3 装配作业指导书--------------------------------------------5 滚筒焊接作业指导书---------------------------------------13油漆作业指导书-------------------------------------------17 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是托辊生产关键工序。 3.职责:指导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操作者的焊接工作。 ,4. 设备调整: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按规定要求润滑设备;按照托辊型号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压头,调整设备支座高度使之与加工托辊相适应。 5. 焊接规范:使用CO2气体保护焊:要求焊角高3㎜,电流i=130~160A,电 压u=19~22V,CO2气体流量Q=20~25L/min,焊接速度V=40~45㎝/min,焊丝直径1.0㎜,材质H08Mn2SiA。 6. 加工完成的轴承座,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装和焊接。 7. 第一步压装轴承座:将经过检验合格后轴承座放入筒皮两端各一个,摆在后 在压装机上采用与轴承座相对应的压头将冲压轴承座压入管体两端(关键工序:注意摆正,不可压偏)。 8. 第二步焊接轴承座:将压装上轴承座的筒皮置于托辊焊接机床上,顶紧轴承 座。要求焊缝均匀一致,接口不许有焊瘤、凸点、凹坑等缺陷。 9. 焊接:启动焊机,按焊接规范开始焊接一端轴承座。 10. 检验:焊接结束后检验两端焊缝,要求轴承座焊接牢固,焊高符合要求,焊 缝均匀一致,表面光洁,不得有气孔、夹渣、虚焊、疙瘩等质量缺陷。11. 自检合格后,报质检部检验。

过程作业指导书

篇一: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1. 目的 过程流程图是反映出零部件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入库的整个制造过程,是由一系列按顺序的制造单元所组成,它是p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设备清单/人员配置/生产节拍等文件的输入基础。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产品试生产和批量生产过程流程图的编制和实施。 3. 职责 3.1 技术部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和管理的归口部门。 3.2 质量部、制造总部、各车间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实施和管理的配合部门。 4. 工作程序 4.1 项目小组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或标准、dfmea、以往同类产品经验,分析制造、装配过程的设备、材料、方法和人力变化的原因,合理编排过程流程图,并发制造总部和各车间。项目小组应使用《过程流程图检查清单》来进行检查和评审。由技术部负责编制试生产和批量生产的产品过程流程图。 在产品过程流程图下方写明共几页和第几页。 4.3.2制定部门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最终版本的部门。 4.3.3制定日期 填入首次编制过程流程图的日期。 4.3.4 产品名称/件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述。 4.3.5规格/型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规格/型号。 4.3.6零件编号 填入被监控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 4.3.7顾客名称 填入客户公司名称。 4.3.8版本 若适用试生产或批量生产,在s、a、b后面对应的方框中打“■”,s代表试制状态版本,a 代表小批量生产状态版本,b代表批量状态版本。 4.3.9修订日期 填入编制过程流程图最新修订日期。 4.3.10步骤 填入产品加工工序号。 4.3.11过程流程 填入各步骤的相应符号:“◇”表示检验、“□”表示加工、“→”表示搬运、“△”表示贮存、“☆”表示返工/返修。 4.3.12过程流程名称 填入每道工序过程的名称。 4.3.13机器设备/测量设备填入每一操作的工具。 4.3.14产品特性 填入直接在产品或其零件中反应的质量特性。 4.3.15过程特性 过程中要控制的会影响产品特性的参数等。 4.3.16搬运方式 填入加工工序间所用到的运输工具。 4.3.17特殊特性符号 填入客户所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如客户没要求的,在此填入企业内部自行识别的对应特性标识,按下方法分五类: s、r、a、b、c 。s、r: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排放、噪声等等);需要特殊生产、装配、发运、或监控的产品要求(尺寸、规范、试验)或过程参数,一般按顾客要求列此类。a: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满意程度重要的产品、过程和试验要求(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和外观,或者制造、加工此产品的能力;b: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政府法规的符合性,也不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但对下道工序或过程的装配、制造等带来显著影响的特性。c: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会对总成产品的性能、安装和外观有显著影响、也不会因此而引起顾客抱怨的的特性)。 4.3.18编制: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的项目工程师。 4.3.19审核 填入负责审核的负责人。 4.3.20批准 填入负责批准的负责人。 4.4 监控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