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撰稿人:陈诗能 审稿人:廖远华

一.主题基本特征和地位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迭遭破坏,一步步划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倍尝屈辱和悲苦的中华民族为了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篇章。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虎门销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2)记住《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影响。

(3)讲述林则徐、邓世昌等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三.知识结构

1、原因:根本原因: ; 直接原因: 。

2、结果:(1)清政府战败;

(2)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年)。 内容:①割地: ; ②赔款: ; ③通商: ;

④关税: 。 附件:《 》和《 》,从中,英国获得“ ”、“ ”等权利。 3、影响:①严重破坏了 。 ②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解体。

③中国开始沦为 。 ④是中国 史的开端。 根本原因: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结果:(1) 联军火烧圆明园;(2)迫使清政府签订《 》

和《 》,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3)沙俄割占中国北方 领土。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1860)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牺牲;

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

暴行:旅顺大屠杀。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年)。

内容:①;

②;

③;

④。

影响:(1)中国丧失了;

(2)刺激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结果: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年)。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中国陷入了

的深渊。

1、虎门销烟:年,领导的虎门销烟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坚定决心。

2、左宗棠收复新疆:①危机:率军侵入新疆,自立为汗。

②收复:1876年,从俄国手中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3、甲午中日战争中、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4、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斗争中,义和团将领在紫竹林战役中牺牲,清军将领

壮烈牺牲。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四.巩固与提高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认识到鸦片的危害,并进行坚决斗争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渥巴锡

C、林则徐

D、邓世昌

2.《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被称之为“万园之园”,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美法联军

4.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反映的是()

A、清军抗击美军

B、邓世昌激战黄海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8.“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特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伊犁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

9.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下列勒索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林则徐的强力禁烟给国家招惹了战祸······如果不是林则徐,令中国人痛彻肝脾悔断肠的那场战争就打不起来。

——网易网民亦忱的《林则徐是民英雄还是国家罪人》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什么战争?你同意这位网民的观点吗?(说出理由)

(2)材料二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危害?

(3)这一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材料三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下图是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图》

(1)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从条约中的哪些内

容能说明日本的势力已伸入了内地?

(2)材料三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和影响?

(3)根据材料四,说出该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

材料五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负责放火。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一个个口袋,另一个装满了一口口箱子,然后勾肩搭背、眉天眼笑地回到发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别叫做法兰西和英吉利。

材料六以下是英国侵略军头目额尔金所作的声明:“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此举足以使中国及其皇帝产生极大的震动。”

①材料五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战争期间?两个强盗是谁?夏宫指什么地方?

②你赞同雨果要把这两个强盗交付审判这一主张吗?为什么?

③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以上材料,对此你有何认识?

五.历史百科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概况

17世纪中叶,中国和英国几乎同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大动荡。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立宪制度,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政权,

而四年以后,中国的明王朝在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冲击下也轰然倒塌,崇祯皇帝上吊自杀。

此后慓悍的满族骑兵杀入关内,建立了大清王朝。从此,东、西方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革命后的英国走上资本主义快车道,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清王朝建立后仍维护传统的封建

根基,经济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自17世纪以后,中国先进、西方落后的

历史渐渐改观了。

200年以后,当西方的殖民船队再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见到的已经不是昔日的中国了。这个曾使西方人羡慕、敬畏的千年帝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19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

经济上,19世纪初的英国已经先后用武力战胜了老牌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殖民强国,夺取了海外殖民的霸权。同时经济高度发展,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工业生产已经广泛使用蒸汽机作动力,机器生产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号称“世界工场”。此时的英国厂房林立,机器轰鸣,火车、汽船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而当时的中国仍旧是封闭式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尽管在明朝中后期的丝织、制茶和采矿等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星星点点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淹没在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民间的运输大部分靠人拉肩扛,最先进的也只是畜力车。曾经给中国带来荣耀和繁荣的封建经济已开始走下坡路,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上,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掌了权的资产阶级处处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甚至公开鼓励对外武力扩张,处处显示出新生政权的活力。而在中国连续运转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已腐蚀严重,运转不灵了。官吏昏庸无能、腐败成风。他们大肆圈占农田,收受贿赂。典型的例子是乾隆皇帝在位时的宠臣和坤,他在掌权的20多年里聚敛了大量钱财。嘉庆皇帝登基以后,抄了和坤的家,抄出的钱财相当于清政府国库十几年收入的总和。当时的中下层官吏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腐败之风愈刮愈烈。伴随统治阶级的腐化、无能,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大清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军事上,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实力强大,为了适应海外扩张及掠夺的需要,英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19世纪的英国,陆军已普遍配备了枪炮。其中广泛使用的来复枪是当时世界上十分先进的单兵武器。而且英国军队训练有素,作战方式有了很大改进。他们往往排

列成5—10排的方阵,当前两排采取蹲式或立式进行射击时,后面的士兵填药准备;前排射击完毕,立即退到后排,由已准备完毕的士兵上前射击。这样,火力猛烈且持续不断。海军也实力强大。当时的战舰虽然多数靠风帆航行,但也有装备了蒸汽机的改进型战舰,这种战舰往往有两三层甲板,在高大的船体两侧各装备十几门乃至几十门大炮。它火力强,航行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而当时大清国的军备水平极低。虽有号称八九十万的八旗、绿营兵,但武器落后且破旧不堪,步兵仍然使用沿袭了几百年的冷兵器,海军的战舰多数是船小、速度慢,而且经不起大风大浪,为数不多的海防大炮也多数是二三百年前制造的古董货。而常年养尊处优的清军将士则军纪散漫,很少操练,战斗力极差。

文化上,英国资产阶级在14—17世纪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冲破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树立了讲求现世幸福,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进取精神。文化思想的活跃,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并早在18世纪就已绘制出了较精确的世界地图。而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却一片死气沉沉。清朝入关以来,为了消除汉族知识分子的排满思想,巩固统治,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竭力宣传孔孟之道,以三纲五常束缚人民的思想;一方面又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在严酷的文化氛围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终日埋头书本,闭目塞听,思想僵化,对外界事物一无所知。当朝的统治者更是自高自大,甚至当英国人的炮弹打到头上时,还不知道英国地处何方,方圆几许,他们是怎么来的。

不言而喻,19世纪的中国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相比,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思想文化诸方面,都已经落后了一大截,如此“天朝”实力想要抵御西方的入侵是不可能的。因此,当西方殖民列强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的时候,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悲剧便拉开了帷幕。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租借地租期为何为99年?

香港“新界”是英国于1898年强行从清政府手中租借去的,租期为99年。从1898年算起至1997年,正好是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那么租期为何为99年呢?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个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派舰队强占胶州湾。1898年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订立关于租借胶州湾的条约。当时清政府总理衙门忙去找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协商,海靖提出六条要约。大致是:将胶州湾四周百里租借给德国100年;白胶州至济南的铁路归德国修筑,路旁百里的矿山归德国开采。总理衙门没有同意,恳请海靖让一点。海靖说:“租借一百年中,让掉一年,总算99年,别事不能减轻,否则,立即占领东三省。”总理衙门知无可商议,又怕德国强占东三省,只好允准。被迫于1898年3月6日订立《胶澳租界条约》。就这样,租期99年的时间被法律条文肯定了下来,并从此开了先例,继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又出现了几个租期为99年的不平等条约。1898年4月,法国迫使清政府答应租让广州湾,并于1898年11月6日正式和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强租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租期为99年。英国立即以“利益均沾”为名,要强租九龙半岛作为“补偿”,并于1898年6月9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条约》,把位于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和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即“新界”租给英国,租期为99年。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太平天国辛亥革命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过程 经过:太平天国由南到北发展。前期:从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到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具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1853年达到全盛时期;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防御战;洪仁王干主持朝政,发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失败。 (二)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 补充: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 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1、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第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一知识结构复习目标掌握各阶级探索抗争的主要事实、特点及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能够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抗争活动之间的联系, 认识到各阶级的抗争探索是向前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总结各阶级探索 抗争的经验教训。 一、 近代前期 1840 年~洋务运动基本史实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特征尚未产生新的阶级,主要由农民、地主阶级进行,向西方学习, 但停留在"器物"阶层。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1919 年基本史实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特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学习西方制度,企 图通过变法、革命等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二、近代后期 1919~1927 年基本史实中国共产党成立、工人运动高 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特征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学习俄国革命,坚持城市革命道路;中 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大革命。 1927~1937 年基本史实三次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和发展、五次反围剿、长征、遵义会议、八一宣言、西安事变。

特征国共十年对峙。 中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随着中日矛盾上 升,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联蒋抗日 1937~1945 年基本史实第二次国共合 作、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人民战争路线、《论持久战》、中国共产 党七大、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 特征全民族抗战。 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战胜利。 1945~1949 年基本史实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粉碎国民党进攻、战略 反攻、决战、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新政协会议。 特征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新中国建国后 1949~1956 年基本史实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 的措施、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特征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6~1978 年基本史实 《论十大关系》 、 中国共产党八大、 整风运动、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反右倾斗争、"八字方针"、七 千人大会、"文革"、外交成就。 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78 年至今基本史实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 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十三大、十 四大、十五大。 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二重点讲解近代前期应注意问题 1.正确理解近代统治集团内部、资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复习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唐山董静杰贾宝军 考点综述 本主题在复习中,可以围绕以下三条主线进行,即: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二是中国人民抗争;三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探索史)。 外国列强的侵略 19世纪中晚期,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英、法等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如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化,中国民族的生存危机不断加剧,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的抗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危机日益严重。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以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精神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从左宗棠收复新疆到黄海大战邓世昌率领将士以身殉国,无不彰显着中国军民抵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正是这些抗争,才使得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阴谋没有得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和崛起的推动力。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以洋务派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它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但由于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最终以失败告终;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最终结果也失败了。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为代的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中国近代史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他们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吸取教训,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阵地,向尊孔复古逆流发起了冲击。新文化运动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内容,也为马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纵观近代化的历程,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代思想文化的变化,体现了近代化探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也让我们感悟到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使中国摆脱落后的面貌。 影响:以“自强”“求富”为旗帜的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考点梳理 外国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清政府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结果: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其内容是: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3)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六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难点21 中国地主阶级为抵御列强侵略和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的探索 本难点需要掌握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的两次探索:新思想的萌发和洋务运动。着 重把握两次探索的主要思想和主要活动,同时要理解两次探索对中国历史进程的 影响。 ●表解——新思想的萌发和洋务运动 重大 探索 时间代表人物所属派别主要思想主要活动结果及影响 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 争前后 林则徐、 魏源等 抵抗派向西方学习, “师夷 长技以制夷” 翻译外国书籍,仿制 西方战舰;撰写《海 国图志》等介绍西方 地理、历史的著作 没有挽救中国在鸦片战争 等侵略战争中接连失败的 命运,但它迈出了近代中 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推动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19世纪 60—— 90年代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等 洋务派“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创办近 代化海军;建立新式 学堂并派遣留学生 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它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引进了西方 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 近代化进程,同时对外国 资本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 定的抵制作用 规律总结 (1)近代中国的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没落的阶级,在本质上代表了中国最反动的力量。但是,地主阶级也不乏开明之士,他们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走在了中国的前列。 (2)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统治。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地主阶级的探索缺乏生命力。 【例1】有人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下列林则徐的活动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在鸦片战争中力主抗战,反对议和②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③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④仿制西方战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题干中的观点是?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力主抗战和?开眼看世界?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不能证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可排除①。其他三项均是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具体表现,都可以证明题干的观点。答案为B。 【例2】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呵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解析: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他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可排除A。材料中?华民所需外洋之物?表明他主张创办民用工业而非军事工业,故可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主张,故可排除D。答案为C。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

考点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转载) 〖课标链接〗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回顾〗 一、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硝烟 (1)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 (2)过程:1839、6,缉拿烟贩,缴获鸦片110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

(3)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中英《南京条约》1842、8 (1)内容:割地(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税款) (2)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1858年《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3)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4)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中国反抗外来入侵的斗争史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本专题主要包括面对列强入侵,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琢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反抗侵略、探索救国道路的活动。要认识到抗争不息、探索不止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髓,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过程;要掌握各阶级探索、抗争的主要事实、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抗争活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各阶级探索救国之路的斗争手段、方式方法、目的要求和主张以及最终结果的梳理,总结各阶级探索与抗争活动的经验教训。 问题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抗争与探索 1 .农民阶级的抗争 ( l )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o ①背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②主要原因:封建剥削沉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重人民负担,加剧阶级矛盾。③新特点: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肩负起了反侵略的使命。④反抗表现;痛击华尔洋枪队。⑤性质(任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⑥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⑦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有力地配合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2 )义和团运动(1898 一1900 一年)。①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特点:主要反对外国侵略,且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③反抗表现;抗击八国联军侵华。④性质(任务):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⑤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⑥意义: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 3 )规律性认识。①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发生在近代的旧式农民战争,前者标志着传统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后者说明旧式农民战争最后退出历史舞台。②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发生在近代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农民阶级自发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又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③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说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于自身局限性(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④农民阶级反抗外国侵略、挽救中国革命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也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 2 .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 1 )近代前期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边疆地区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②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战斗,壮烈殉国。 ( 2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①背景: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封建士大夫开始放眼世界,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②代表:林则徐、魏源。③思想: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④结果:其理论没能彻底付诸实践,后来的洋务运动实践了他们的主张。⑤影响: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以救国的大门,为中国早期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 3 ) 19 世纪60 一9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①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②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③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④代表人物: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⑤内容: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师夷长技以自强”―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先后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组建新式海军,开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⑥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对人们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对西方经济扩张起了抵制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标志着中国近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征服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讲侵略与反抗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战争概况影响 鸦片战争(道光帝)为打开,1840年,英国挑起 战争。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 中国开始沦 为,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挑起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中国战 败 中国半殖民地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1894年,北洋舰队在海域遭 到日舰袭击。1895年,在威海卫战役中全 军覆没,清政府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 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光绪帝时)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8月攻占北京。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战 争结束 中国完全沦为社 会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领土 多平方千米。《》割占领土最多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经济上: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3)社会矛盾上: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4)思想文化上: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二、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赔款 割地 通商 其它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说明帝国主义从军事侵略逐步转化为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逐步转化为资本输出。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与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中国人民的抗争 (农民阶级2和4) 1、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2、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重要战役:李秀成在青浦大胜洋枪队;浙江宁波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3、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 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仅半年时间就收复了北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4、黄海大战: 背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 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台湾爱国志士徐骧、刘永福打击日军,反对割台 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1898-1900年 1898在山东兴起;矛头直指,1900年与八国联军在交战,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最终遭到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专题通关 1、近代不平等条约具有哪些突出特征? 《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瑷珲条约》割地最多;《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特点;<辛丑条约》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近代列强侵华呈现哪些阶段特点? (1)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商品输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侵华 3、近代中国征服反击列强侵略的斗争为什么屡次失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力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的进攻 (2)内因:清政府的腐败,经济、武器装备落后,军官无能、指挥不当 (3)外因: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综合国力强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具有掠夺性启示: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必须凝聚民族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和平发展是必由之路。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发动国家:英国。清政府失败后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发动国家:英国、法国。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发动国家:日本。清政府失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割台湾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爱国将领: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各族人民在爱国志士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 3、侵华日军的罪行 了解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杀害中国同胞30万人。 了解七三一部队的罪行: 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抗战史实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指挥者:李宗仁。百团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复习导入 (1)出示中国近代史的时期 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3)回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 1840----1842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3.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5.日本侵华战争 1931---1945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 2、复习过程:

第一篇:层层剖析回顾历史 出示表格: 一、列强的侵华史(近代前期) 战争名称 起止时间 战争目的 屈辱条约 影响 结果 根据表格指导学生看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并提问: (1)发生在19世纪的侵华战争有哪些? (2)哪一次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其它几次不同? (3)日本参与或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哪些? 出示不平等条约比较表: 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时间 主要内容割地 赔款 通商 攫取的特权 总结:(1)三个条约中,内容相同的有哪些? (2)《马关条约》中那一点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辛丑条

约》中哪一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出示台湾问题:与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的事实及原因? 出示问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用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好。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提问:近代社会的前期中国人民参加的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及启示 三、中国人民的探索史i 魏源及《海国图志》的主张 【设计意图】通过三条线索的复习,线索明确,思路清晰,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追根究底拷问历史 出示问题:中国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有何启示?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从而得出: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根源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三篇聚焦现实反思历史 出示图片:中国周边的形式思考问题:青少年如何做才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联系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练习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练习 一.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进行一些探索和改革。据此回答1—3题 1.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潮最重大的影响是 A.激励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B.成为维新运动的思想基础 C.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先河D.改变了中国人'夜郎自大"的观念 2.洋务派能够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条件是 A.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 B.得到外国侵略者的支持 C.他们都是地方实权派 D.他们对资本主义有清醒的认识 3.清末实行"新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 B.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 C.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从19世纪末起,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据此回答4—7题 4.下列各项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的是 ①既要学习西方科技,更要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②摈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商业③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 5.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潮迅速发展成为爱国救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公车上书的巨大影响 B.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 C.光绪皇帝的支持 D.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的胜利 6.戊戌变法时期的保国会与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的相同之处有 ①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②具有民权主义意识③具有反帝的爱国主义思想④具有反对民族压迫的民族主义色彩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新文化运动和以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 A.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B.只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革命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近代中国的民主化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据此回答8—10题 8.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 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第四课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大致情况。 (2)使同学们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光辉一页,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使同学们知道康熙帝进行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4)认识康熙帝组织抗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之战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懂得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对台湾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2)康熙皇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以及其正义战争的性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正义战争。 教育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朝的大统一”一课,元朝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元朝以后,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到了明朝后期和清朝初期,外国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在外敌当前的时刻,各族人民勇抗强敌,给外国侵略者坚决的打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与统一。其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者就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典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板书: 第四课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2、新课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上的汉族和高山族等人民世代生活在这里。然而,荷兰殖民者的入侵打破了这里人民平静的生活。 出示[情景1] 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者的凌辱和压榨。在这种情况下,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名中国将士横渡台湾海峡,准备去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神圣领土台湾。台湾人民热烈欢迎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他们参与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斗。一六六二年,在郑成功和台湾人民的抗击下荷兰殖民者被迫撤离台湾。美丽的宝岛台湾终于以又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 板书:一六六二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直到今天,台湾的人民仍然对这位民族英雄十分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一同学读书:读一读(P84页),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边听边思考。 (打跑了欺压台湾人民的荷兰殖民者。)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不允许军队欺负百姓。) (让台湾人民的子女上学。) 郑成功不仅收复了台湾而且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建设台湾。 板书:发展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知识点整理 一、鸦片战争的烽烟(1840-1842) 、①鸦片战争前,什么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虎门销烟 领导人是谁?林则徐 ②右图浮雕所再现的是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反抗侵 略的哪一壮举?虎门销烟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如何?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把什么地方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 上海是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近代历史上上海被迫开放通商始于《南京条约》的签订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什么事件是落后的封建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

次较量?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谁?魏源,他编著了哪部作品?《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什么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在哪次战争中,哪支军队攻入北京,火烧什么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圆明园 2、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哪国采取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少平方千米? 俄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894年的黄海海战是什么战争中的战役?在黄海海战中,哪位民族英雄牺牲? 中日甲午战争、邓世昌

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教案设计 庄严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初步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培养历史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 教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教学方法: 本课的主体内容是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基本史实,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生动的讲述、学生的讲演、表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师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补充说明帮助拓展深度。 本课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另外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在课堂教学组织、课堂评价等方面尝试运用英语,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用英语表达。 教学准备: 将本课的内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布置给学生预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即选择、确立本组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案)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案)

2015年石 列 强 侵 略 和 中 国 人 民 的 抗 争 (专题复习) 坪地场中学龙江 2015年3月27日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整理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概括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⑵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⑵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等受到后人的崇敬。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复习要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中国近代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中国代近是一个屈辱的近代,受到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复习内容】 一、列强的侵略(学生自达目标)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鸦片战争 原因 根本: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过程 开始: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 将领: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 结果:中国大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借口“修约”,蓄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 过程 开始: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 条约:《天津条约》开汉口、南京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 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偿白银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最为严重);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爱国将领:邓世昌。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宝岛回归祖国的斗争。 3、侵华日军的罪行 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整个东北。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了解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六周之内,杀害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 七三一部队的罪行: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4、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抗战史实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参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