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短窑对煤的适应性

短窑对煤的适应性

短窑对煤的适应性
短窑对煤的适应性

短窑对煤的适应性

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是台湾远东企业集团亚洲水泥公司在大陆兴建的大型合资企业。本公司是江西省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金额为人民币18亿余元。建设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兴建一套KHD PYRO-RAPID预分解短窑,年产熟料150万吨。该生产线全部由德国KHD公司设计,窑型Φ4.8m×52m,系长径比为10.8的短窑,其它主机设备全部进口,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泥生产线。在母厂台湾花莲厂技术骨干的带领下,生产线于2000年7月17日点火,7月20日一次性投料生产成功。生产线运转顺利,熟料产量比设计超产10%,日产量4800T/D (原设计4200T/D),2001年全年熟料产量达150万吨以上;窑运转率高达90%以上。

烧成车间主机配置如下表:

设备 规格 产能

预热器 五级双系列,PRZ 6440/ 5st. /LowNO

X C1: 4*Φ4.0m/4.13m

C2-C5:2*Φ5.97m/6.4m

窑 Φ4.8m×52m

两档支撑

斜度:3.5%

4200T/D

预热器风车 功率: 2*1000KW

转速: 50-990rpm

处理风量:5430m3/min(290℃) 排气温度:〈290℃

冷却机 CPAG充气梁式篦冷机:1433/1433/1437

熟料出口温度:〈60℃+环境温度

炉排面积:134m2

冷却空气:2.2Nm3/kg cli

冷却效率:75%

二次空气温度:1100℃左右

三次空气温度:900℃左右

一次空气:6.4%

4500T/D

燃烧器 PYRO-JET

窑炉用煤比例:40%:60%

14T/H

分解炉 PYROCLON with PYROTOP Φ3285/3745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曾先后多次对各种煤源进行试用,

以下就煤的使用情况作一介绍。

一、高灰份、低挥发份、高热值煤:

全水份(%) 水份(%) 灰份(%)挥发份(%) 固定炭(%) 全硫(%)6-8 1.0-1.2 20-25 13-14 64-65 0.5-0.6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cal/kg) 空干基高位发热量(kcal/kg)煤粉细度(R75μm) 5500-5900 6400-6500 7-10

煤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挥发份的析出燃烧及固定炭的燃烧。煤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时间与煤中挥发份的含量有着明显的正比关系。在燃烧过程中,首先大量的挥发份从煤粒中析出并在较低温度下着火燃烧;随着挥发份的析出燃烧,在煤粒中形成许多孔隙,煤粒表面的空气向内扩散与煤粒中部的固定炭接触,在挥发份燃烧释放出的高温下固定炭被快速点燃。因此煤的挥发份越高则着火温度越低,越易燃烧。煤的燃尽时间则与反应类型、助燃空气温度、煤的种类、煤粉细度、过剩空气量(氧气分压)等有关。在高温气体中,燃烧主要由扩散控制;燃烧速率与煤粉的粒径的平方成反比,与氧气分压成正比,与煤粉和高温助燃气体混合程度及温度高低有关。因此二次空气温度越高、煤的挥发份越高、煤粉颗粒越细、氧气浓度越高则煤的燃尽时间越短。

对于高灰份、低挥发份的煤,煤粉燃尽时间长、着火温度高,因此必须通过增加煤粉研磨细度来改善煤粉的燃烧情况,缩短煤粉燃尽时间。在使用该种煤的过程中,因煤的易磨性的问题,有时煤粉细度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使得烧成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以下分两种情况来叙述:

1. 煤粉细度R75μm为7%:

煤粉细度为原煤挥发份的1/2,达到预期要求。窑头煤粉燃烧快速完全,火焰黑火头短,火焰形状较好。且因此而窑尾温度控制较低,故窑尾烟室及预热器结皮少,窑内通风良好。二次空气温度维持在1000℃以上,这有助于煤粉的完全燃烧及火焰力度和热度; 三次空气为由窑头罩抽来之高温且氧气含量高之气体,温度维持在900℃以上,有助于分解炉中煤粉的快速完全燃烧,促进生料的快速分解,维持入窑生料分解率在92%以上,保证窑内稳定的热工制度。同时由于窑尾烟室及上升风道结皮少,窑内通风及三次风管通风良好,两股风匹配得当,窑及分解炉中煤粉燃烧快速完全,旋窑产量稳定在4700T/D以上。

熟料立升重介于1.28-1.33之间,f-CaO较低。当KH<0.88时,生料易烧性较好,但窑内易结蛋,22m后会有恶性窑皮结起。期间熟料SM曾跌至2.60以下,致使恶性窑皮一直结至32m,影响窑内通风,窑内产生还原气氛,烧成状况恶化。

之后通过提高SM来解决该问题。

2. 煤粉细度R75μm为10%以上:

煤粉偏粗,不能克服灰份高、挥发份低的缺点,导致烧成状况差。

⑴煤粉粗且固定炭含量高,致使窑头煤粉燃烧速度较慢且不完全,火焰黑

火头长,火焰长度长,窑内形成还原气氛。窑皮结构不良,窑皮延长至25m。煤灰在22m大量沉降,该处液相量增多,致使该处窑皮过厚(窑壳温度低至100℃),影响窑内通风。反应到熟料的情况是立升重低,熟料颗粒小。

⑵因煤粉燃尽时间长,未燃尽煤粉在窑尾发生二次燃烧,导致窑尾局部温

度过高(达1300℃以上),窑尾烟室斜坡及上升风道严重结皮,影响窑内通风。

⑶22m窑皮过厚导致其后积料过多,窑内出料不均。出料多时,大量高温、

颗粒小的熟料从窑中冲出,盖住冷却机一段,导致冷却空气吹不透,窑落口温度1300℃以上,二次空气温度1200℃以上,三次空气温度950℃以上,且窑内缺氧致使窑及预热机产生大量CO。之后窑内出料减少,二次空气温度及三次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窑温迅速下滑。同时二次空气温度的波动使得窑内火焰长长短短,严重影响窑的热工制度;三次空气温度的波动直接影响PYROCLON煤粉的燃烧及生料的分解。温度高时分解炉煤粉快速燃烧,五段下料温度飚升;温度低时三次风管煤粉时着时不着,导致从通料孔、人孔冒出煤粉,形似爆炸;这些情况导致五段下料温度频繁波动,直接影响窑内的热工平衡。同时温度低时PYROCLON经常CO高,五段旋风筒锥部风压低,这也表明分解炉煤粉燃烧效果较差,导致炉内煤粉燃烧时间不够,延长至在五段燃烧使得旋风筒料的流动性变差。

⑷窑尾温度高致使48-52m处结有后圈,窑尾有溢料现象。

⑸旋窑产量低于4500T/D。

二、低灰份、高挥发份、低热值煤

全水份(%) 水份(%) 灰份(%)挥发份(%) 固定炭(%) 全硫(%)

10.0 2.77 18.20 27.7 50-51 0.7-0.9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cal/kg) 空干基高位发热量(kcal/kg)煤粉细度(R75μm) 5451 5997 13

(1)原煤挥发份较高,故煤粉燃烧快速完全。但因固定炭含量偏低,热值不

高,致使火焰比较软弱,火力不集中。同时由于分析基水分较高,煤粉中水分蒸发大量吸热导致火焰热度下降、火焰拉长、火焰不集中,如此形成低温长带煅烧。

因窑长度短,故火焰热度的不够直接导致窑内熟料因停留时间短而煅烧不够,熟料f-CaO高。

(2)煤的硫份也略高。硫份在预热器内温度达400-600℃时SO2转化为SO3,

SO3被生料粉吸收以后形成硫酸钙,在860℃时硫酸钙熔融并容易与料粉吸附在墙壁上。部份硫份入窑后在1000℃时挥发,形成蒸汽后再进入预热机,在860℃又凝结于生料粉中。如此反复,造成硫份在窑尾及预热器循环富集,引起严重结皮,

由此影响窑内通风,恶化烧成状况。

⑷煤粉燃烧火力不够,故在配料上要求熟料KH值要降低。期间,因熟料KH

值高,熟料f-CaO连续超限,为提升窑温使熟料f-CaO入限,操作上必须减窑速、减喂料量、提高五段料温(增加入窑生料分解率)、增加窑头煤粉用量。由此反而造成窑头煤粉过多而致使未燃尽煤粉跑到窑尾燃烧,致使窑尾及上升风道温度升高, 结皮更加严重。窑尾严重结皮又造成窑内通风不良、熟料f-CaO依然不能入限,因此继续减PH进料、加窑头煤粉。如此造成恶性循环,烧成状况欠佳。

三、低灰份、高挥发份、高热值煤

全水份(%) 水份(%) 灰份(%)挥发份(%) 固定炭(%) 全硫(%)7-8 1.5-1.7 15-16 29-31 55 0.5-0.7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cal/kg) 空干基高位发热量(kcal/kg)煤粉细度(R75μm) 6100 6700 14

该煤低灰份,高挥发份,故燃烧快速完全,火焰活泼有力,火焰温度高,火焰热度集中。同时二次空气温度也高,维持在1100℃以上,有助于窑内火焰的热度; 三次空气温度维持在900℃以上,保证PYROCLON煤粉的完全燃烧。二、三次空气的高温提高了系统的热回收率,降低了烧成热耗(在720kcal/kg以下)。

窑头煤粉的快速完全燃烧同时也保证了窑尾烟室及上升风道温度的控制,窑尾温度低,火焰暗红,窑尾烟室及上升风道无结料。良好的结料状况促进窑的良好通风,窑风与三次风匹配得当,窑内烧成状况很佳。

PYROCLON煤粉的完全燃烧促进预热器系统良好的热交换,使得一段旋风筒出口温度在290℃以下,入窑生料温度稳定控制在860℃,窑系统热工稳定,产量稳步提升到4900T/D。

期间,因22m窑皮过厚(窑壳温度低于100℃),当熟料SM低于2.60时,窑中液相过多,料在圈后停留时间长,窑内容易结蛋。通过提高熟料KH、SM以减少液相量,加快窑速促使薄料快转,降低五段下料温度逐步消除结蛋现象。

总结:

短窑因窑长度短,单位体积产量大,单位面积热负荷高,故要求煤的热值一定要高,否则将会因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短,煅烧不充分而致使熟料品质不佳,窑产量下降。

在使用高灰份煤时,可通过提高煤粉研磨细度来优化煤粉的燃烧状况,否则将会使烧成状况恶化,窑内出现严重的还原煅烧。

隧道窑的焙烧

隧道窑的焙烧 摘要:探讨了窑炉在运行中的主要环节和操作重点,可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材料。 关键词:产能;品质;操作 隧道窑作为国内墙材企业的烧成设备在近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运行状况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势态。有些企业的窑炉产能高些,有些企业的窑炉产能低些,窑炉品质也有好有劣,能耗方面也多少不一。在这里对一些烧成中的日常操作及常见的问题做个浅显的阐述与分析。 1产能与品质 1.1生产能力 窑炉在设计和建造之初就预计出了日(或月、年)生产能力的多少,产量依据窑炉的断面大小、码坯层数的高低、制品的类型、制坯原料的焙烧性能及其相关设备、设施的状况后综合得出来的。 窑炉内的砖垛在焙烧时焰火的进行速度称之为焙烧速度,焙烧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窑炉的产量高低。焙烧中砖垛底部的火行速度又左右着焙烧速度的快慢,尤其是两侧底火的火行快慢可反映出焙烧速度的快慢,这是因为砖垛的两侧下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焙烧时总是最后燃烧,火温形成后又率先降温,成为坯垛中受温最薄弱的环节。换言之,只要该部位火行速度快并且火度足的话,就可以为快速焙烧奠定了基础。 底火的火行速度快并且火度足的话,就可为快速焙烧奠定了基础。 底火的火行速度快慢是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窑炉的设计构造、坯垛的码放状况、内燃的掺配,焙烧人员的操作等相关环节能否合理、规范、有序的运行。应该注意的具体细节详见《砖瓦》2012年第9期《对提高火行速度的探讨》一文,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1.2 转制品质量 烧成优质的制品主要表现为外观颜色一致、差别不大、无裂纹、规格尺寸一致、抗压强度等达到国标。 砖块在焙烧时各自经受的温度会有一定的差异,当温差偏大时制品的的颜色就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有10~30摄氏度的温差不会对制品颜色造成大的影响。砖垛上部与下部的砖块内部与边沿处的砖块因码放位置的差异所受到的风压强弱、焙烧时间的长短,烟气熏蚀等方面的作用会有差异,这也会导致制品颜色不一。 当制坯你料中掺入新的配料后,制品颜色也有可能改变这是因为每种原材料或内掺燃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经过干燥与焙烧后发生的系列理化反应使制品的颜色有所不同。 坯垛的码放形式和结构对焙烧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决定着制品颜色能否一致。为了使火度分布的更加均匀且兼顾到一定的火行速度,业界同仁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边密中稀,上密下稀”的坯垛码放原则。坯垛的两侧为窑炉的边沿处,存在着比窑炉窑炉中部欠温现象,加之又有窑墙、边部缝隙的吸收和风压带走一些热量,当采用全内燃焙烧时每块砖坯就相当于一块燃料,砖坯两侧部位的加密码放就有利于提高该处的火度。 热气流在窑内运行时呈现出向上漂浮的趋势,但在预热带风压的抽引下被迫的向斜上方运动,这样垛体的上部就会先加热,继而燃烧,而垛体的中下部则处于受热迟缓、受热量小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采用垛体下部稀码措施,以改变坯体气流分层现象,从而明显改善火行速度和砖坯的上下温差。有些二次码烧的窑炉就采用了上密下稀的码法,有些设备规范化程度较高的一次码烧窑炉采用在窑车上平面铺设孔形垫砖的方法,也起到下稀的作用。

喷煤管调整参考方法

窑头喷煤管角度调整参考方法 一、若喷煤管位置适中:从筒体扫描上看,从窑头到烧成带筒体温度均匀分布在250~300℃左右。过渡带筒体温度在350~370℃左右,且烧成带的坚固窑皮长度占窑长的40%,过渡带没有较低的筒体温度(即没有冷圈),表明喷煤管位置合适。此时的火焰形状顺畅有力,分解窑处在最佳的煅烧状态,烧成带窑皮形状平整,厚度适中,熟料颗粒均匀,质量佳。二、若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下偏当筒体扫描反映出窑头筒体温度高,烧成带筒体温度慢慢降低,形似“牛角”状,说明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并且偏下,使窑头窑皮薄,烧成带窑皮越来越厚。此时的熟料颗粒细小,没有大块。但是熟料中f-CaO容易偏高,窑内生烧料多。应将喷煤管稍向料靠,并适当抬高一点儿。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此时喷煤管的位置是合适的,但风、煤、料发生了变化,这时也应该把喷煤管先移到适当的位置,待风、煤、料调整过来后,再把喷煤管调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上偏如果窑头温度过高,接近或超过400℃,而烧成带筒体温度低,过渡带筒体温度也较高,形状类似“哑铃”,说明火焰扫窑头窑皮,使其窑皮太薄,耐火砖磨损大,烧成带的窑皮厚,火焰不顺畅,易形成短焰急烧,可以判断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且偏上。此时应将喷煤管往窑内料靠,并稍降低一点儿,以使火焰顺畅,避免短焰急烧。 四、喷煤管位置离物料太近且低从窑头到烧成带的筒体温度均很低,而且过渡带筒体温度也不高时,说明窑内窑皮太厚,这种状态下火焰往料里扎,熟料易结大块,f-CaO高。因此可判断喷煤管位置离料太近,并且低,火焰不能顺进窑内。此时应将喷煤管稍抬高一点儿,并离窑内物料远一点儿。这样才能使火焰顺畅,烧出熟料质量好。 五、上述几种情况存在相对性 当入窑生料或煤粉的化学成分突然发生变化,上述几种情况中不合适的喷煤管位置就可能变成合适的位置。但是,当生料或煤粉的成分正常后,喷煤管位置不合适的仍然不合适。因此,应随时掌握风、煤、料的变化情况以及来自篦冷机的二次风的情况,根据筒体扫描温度随时调整喷煤管的位置。 总之,从筒体扫描来判断喷煤管的位置,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合适的喷煤管位置指的是煤粉喷出后燃烧形成的亮火点的位置。调整喷煤管的原则是以亮火点的位置偏上偏料为基准,而不是以喷煤管自身或黑火头的位置为基准

大型红土镍矿还原焙烧回转窑结构设计特点与应用

大型红土镍矿还原焙烧回转窑结构设计特点与应用 于盛君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期间五大海外投资项目之一,是一个特大型的采选冶工程,该项目由CNMC集团出资建设,总投资8亿美金,ENFI院做总体工艺设计,采用RKEF 法熔炼工艺,该项目原料为缅甸达贡山红土矿,矿山年生产干矿132万t,冶炼厂生产规模为含镍25.49%的镍铁85000t/a。沈冶机械为上述工程承担了Φ5500×115000还原焙烧回转窑与Φ5000×40000干燥窑的设计制造。 2011年辽宁凯瑞特钢有限公司新上直接还原镍铁项目,采用“RK直还法”熔炼工艺,原料为印度尼西亚红土矿,沈冶机械为其设计制造了Ф4×80m回转窑,用于红土镍矿的还原焙烧,直接还原红土镍矿中的铁和镍的氧化物,生产镍铁。 二、还原焙烧回转窑工艺条件与结构设计特点 1、达贡山焙烧窑工艺条件、主参数确定及窑结构设计特点 1)工艺条件 ①生产能力 焙砂产量:80~100t/h 工作制度:年作业330天,连续工作制。 ②加料方式:溜管加料 加入物料:干矿+烟尘粒料+还原煤 使用燃料:煤粉 窑用燃烧器型式:多通道喷煤管 物料性质:堆比重:1.1~1.3t/m3;自然堆积角:38度; ③填充率:5%~15%; ④回转焙烧窑温度分布 干燥段:距加料端30m~35m,200~350℃ 预热段:35~70m,350~600℃ 还原焙烧段:70~115m,600~950℃ 排放焙砂温度:750℃~950℃ 回转焙烧窑烟气排放温度:200℃~400℃ ⑤出口烟气量:190000~220000Nm3/h 压力控制 焙砂卸料端:-50~-100Pa 2)主参数确定 ①设备规格:

水泥回转窑物料平衡、热平衡与热效率计算方

水泥工业窑热能平衡4.1.6.1 水泥工业窑热能平衡的基本概念 熟料烧成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linker burning 熟料烧成综合能耗指烧成系统在标定期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成标准煤的总和,单位为千克(kg)。 熟料烧成热耗 heat consumption of clinker burning 熟料烧成热耗指单位熟料产量下消耗的燃料燃烧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回转窑系统热效率 heat efficiency of rotary kiln system 回转窑系统热效率指单位质量熟料的形成热与燃料(包括生料中可燃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根据热平衡参数测定结果计算,热平衡参数的测定按JC/T733规定的方法进行。窑的主要设备情况及热平衡测定结果记录表参见附录A。 熟料形成热的理论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4.1.6.2 水泥回转窑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计算的范围是从冷却机熟料出口到预热器废弃出口(即包括冷却机、回转窑、分解炉和预热器系统)并考虑了窑灰回窑操作的情况。 物料基础:1kg熟料 1.收入部分 (1)燃料消耗量 1)固体或液体燃料消耗量

+= yr Fr r sh M M m M …………………………(4-1) 式中: m r ——每千克熟料燃料消耗量,单位为kg/kg ; M yr ——每小时如窑燃料量,单位为kg/h ; M Fr ——每小时入分解炉燃料量,单位为kg/h ; M sh ——每小时熟料产量,单位为kg/h 。 2) 气体燃料消耗量 ρ= ?r r r sh V m M …………………………………(4-2) 式中: V y ——每小时气体燃料消耗体积,单位为Nm 3/h ; ρr ——气体燃料的标况密度,单位为kg/Nm 3。 ρρρρρρρρ?+?+?+?+?+?+?= 2 2 2 2 2 22O 222O C 100 m m CO CO m m C H H N H O r CO CO H H N H O ………………………………………………………………………………………………… (4-3) 式中: CO 2、CO 、O 2、C m H m 、H 2、N 2、H 2O ——气体燃料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百分数表示(%); ρ2 CO 、ρCO 、ρ2 O 、ρm m C H 、ρ2H 、ρ2N 、ρ2 H O ——各成分的标况密度,单位为 kg/m 3N,参见附录C 。

回转窑设备及工作原理

回转窑设备: 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冶金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 工作原理: 回转窑是有气体流动、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物料运动等过程所组成的.回转窑就是如何是燃料能充分燃烧,燃料燃烧的热量能有效的传给物料,物料接受热量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形成成品熟料。 应用范围: 石灰回转窑技术特点:结构先进,低压损的竖式预热器能有效提高预热效果,经预热后 冶金回转窑: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 回转窑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硅热法炼镁;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焙烧白云石。 维修维护: 回转窑在运转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零件将会磨损,从而降低设备运转中可靠度,甚至影响回转窑的产量,为此必须借检修机会加以恢复。根据检修工作量大小,分大修、中修和小修。各使用厂根据

回转窑使用和维护情况编制大、中、小修计划。重点放在小修和中修。检修工作可借停窑更换窑衬时进行,只有检修传动装置才允许在砌砖工作结束后进行。但也应在短期内(如8-12小时)迅速完成。对于大修则需要较长时间,这时需要换窑的所有损耗零件,检查并调整整台设备(例如:更换窑筒体段节;更换大齿圈、轮带、托轮、窑头、窑尾密封零部件等),但必须注意,在计划停窑前,应将所有需换零部件及工具准备齐全以减少检修时间。

地下管线探测仪定位与定深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仪定位与定深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仪是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铁道通信、工矿、基建单位改造、维修、普查地下管线的必备仪器之一,它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自来水管道、金属管道、电缆等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钢制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 地下管线大多数都是金属材料,可以感应传递电磁波,基于这一原理,英国雷迪公司设计开发了一款能够通过检测管线上所发射的电磁波智能检测管线位置的仪器——新型RD8100智能管线探测仪。该地下管线探测仪以其优越的性能,灵活方便的检测方法,在电力、电信、供水、热力、燃气、石油、化工、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 地下管线仪定位方法:先了解探测仪器的工作原理,管线仪工作原理就是遵循电磁定律,这里以RD8100为例,接收机电路板包括一个垂直线圈、两个水平线圈。 谷值法:谷值法又称极小值法,是利用管线仪垂直线圈测量电磁场的磁通量,当管线仪移动到管线正上方时,电磁场的垂直分量为0,根据极小值点位来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 该方法的特点是:原理简单,仪器显示直观,定位灵敏度高,缺点是易受附近信号影响,当测量的管线附近有其他同等或较强信号时,管线探测仪线圈接收其他的磁通量从而影响管线定位的准确性。谷值法只适用于简单条件下,无邻近干扰或距离干扰物的信号极弱时,快速追踪管线走向。 峰值法:峰值法与谷值法相反,是利用管线仪水平线圈测量电磁场的磁通量,峰值法分为宽峰值法和窄峰值法两种。宽峰值法是利用下水平线圈检测,当管线仪移动到管线的正上方时,电磁场的水平分量为最大,以此来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

该方法的特点是:不如估值法更直观,管线正上方磁通量变化小,因而灵敏度较低。窄峰值法与宽峰值法类似,只不过不同的是利用上水平线圈和下水平线圈同时检测。 地下管线定深方法: 1、直读法 管线仪利用上下两个水平线圈测量电磁场的梯度,而电磁场梯度与埋深有光,按下接收机测深按钮,在数字式表头直接读出地下管线的埋深。这种方法简单,在简单条件下有较高的准确度。但是在管线密集等复杂条件下,直读测深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数据。 2、70%窄峰值法 当目标管线的水平走向大致确定后,调节管线仪的增益键,将信号强度调节到合适值(距离信号满值为佳)并记住该值,分别向管线两侧移动接收机,当屏幕值显示为70%时,在地面做好标记,两个点的距离即为管线中心到地面深度的准确值,此方法适用于复杂条件下的测深工作。 3、辅助测深法 极小值法准确判断管线位置,将接收机与地面呈45度夹角进行垂直管线方向平移,当接收机上显示的磁场信号减到目标管道上方数据的一半时,接收机底部中心所处的位置至目标管道在地面上的定位点间距等于管道中心至地面的距离。现场作业时45度角很难把握,因此,很少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用管线仪45度法。

水泥回转窑物料平衡热平衡与热效率计算方

水泥工业窑热能平衡 4.1.6.1 水泥工业窑热能平衡的基本概念 熟料烧成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linker burning 熟料烧成综合能耗指烧成系统在标定期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成标准煤的总和,单位为千克(kg)。 熟料烧成热耗 heat consumption of clinker burning 熟料烧成热耗指单位熟料产量下消耗的燃料燃烧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回转窑系统热效率 heat efficiency of rotary kiln system 回转窑系统热效率指单位质量熟料的形成热与燃料(包括生料中可燃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根据热平衡参数测定结果计算,热平衡参数的测定按JC/T733规定的方法进行。窑的主要设备情况及热平衡测定结果记录表参见附录A。 熟料形成热的理论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4.1.6.2 水泥回转窑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计算的范围是从冷却机熟料出口到预热器废弃出口(即包括冷却机、回转窑、分解炉和预热器系统)并考虑了窑灰回窑操作的情况。 物料基础:1kg熟料 1.收入部分

(1)燃料消耗量 1)固体或液体燃料消耗量 +=yr Fr r sh M M m M ………………………… (4-1) 式中: m r ——每千克熟料燃料消耗量,单位为kg/kg ; M yr ——每小时如窑燃料量,单位为kg/h ; M Fr ——每小时入分解炉燃料量,单位为kg/h ; M sh ——每小时熟料产量,单位为kg/h 。 2) 气体燃料消耗量 ρ=?r r r sh V m M …………………………………(4-2) 式中: V y ——每小时气体燃料消耗体积,单位为Nm 3/h ; ρr ——气体燃料的标况密度,单位为kg/Nm 3。 ρρρρρρρρ?+?+?+?+?+?+?= 2 2 2 2 2 22O 222O C 100 m m CO CO m m C H H N H O r CO CO H H N H O

在隧道窑焙烧

在隧道窑焙烧 在隧道窑焙烧中经常遇到的事故性问题及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 1点火 1.1现象及危害 点火准备工作不足是造成点火砖成废品或告等外品及点火失败在现象。 1.2原因 (1)点火坯车不够;(2)未按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3)点火煤坯未加足燃料;(4)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偏高;(5)点火工技术不全面或责任心不强;(6)未掌握好进车时间,不该进车时推车入窑。使坯垛温度陡降,达不到正常焙烧所需带温度、火度,最后上火熄灭;(7)风闸提得过高,使热风被大量抽走,造成窑温偏低。 1.3处理方法 (1)备足点火坯车。一般点火时应准备好30个以上的干坯车;(2)严格按照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砌好大灶车,码好与大灶连接的点火坯车带探头砖;(3)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必须按制在6%以内,以免在点火后因砖坯过湿使坯车在窑内倒塌;(4)调整好窑上各风闸,并关紧窑门,用风机控制好火焰长度;(5)正确掌握好窑上的投煤时间,必须待窑烧出3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在窑上投煤引火,而窑内大灶要继续放大火,上下夹击;(6)正确掌握进车时间。必须烧出9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以进车,但大灶必须继续烧。进入5个以上窑车后,大灶方可停烧。(7)当停烧大灶后发现窑内火小温度降低且有熄火危险时,应迅速关小风机、风闸,打开火眼,投入碎木柴和块状且煤质优良的有烟煤。待火重新烧正常后才停止此项工作。 2蹲火 2.1现象及危害 由于某种原因,使隧道窑无条件继续焙烧,被迫蹲火在现象。蹲火处理不好会造成废品率升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熄火在发生。 2.2原因 (1)没有砖坯装上窑车,或因管理上的原因,有坯装不上窑车;(2)因为停电不能继续焙烧(顶车机、风机、窑车等);(3)窑内发生事故,不能持续进车(窑车跳轨、窑车坏在窑内、窑内倒坯等)。 2.3处理方法 (1)关闭远闸,近闸也需开很小,减少通风,或只留1-2个风闸,其余全部关闭;(2)维持窑内温度,采取间断地,少量地添煤(1/3铲);(3)尽量降低火行速度;(4)尽快修复损坏设备,进入正常焙烧;(5)尽快处理窑内事故,跳轨车、坏窑车、倒窑车;(6)当遇到停电风机不能运转时,应打开窑门,揭开烧成带和预热带之间在投煤孔盖;(7)停电时应备有应急电源,保持顶车机能正常运行,每隔4-6h推一个坯车进窑,若无坯车,窑车也可,待来电有坯车时再把空车拉出,填入坯车。此法主要是停电时间长时采用。 3倒窑

窑头煤管的定位方法

1. 我门厂5000t/d,投产到现在3年多,经过不断摸索,三率直:0.91 2.5 1.6 ,熟料质量基本稳定,三天强度29以上,28天58以上,但偶尔也会出现包心料,我们管它叫生烧料,可能叫法不一样,不过就是那种烧不透的熟料,从窑头观察孔可以看到,从窑内滚落的大块料,基本就是生烧料,出现生烧料时一般二次风温便抵,一段篦速需要降低,以保证二次风温。一般出现这种现象有几种原因:1、窑内通风差,烟室结皮严重的时候,此时烟室一般温度较高,二次风温偏低,调整一下系统通风或者内外风比例或者头煤用量,一般可以解决2、kh高,窑内填充率高3、窑头喷煤管上积料档火,导致火焰变形,此时头煤燃烧不好,导致尾温过高,烟室结皮比较严重,影响窑内通风。 2. 喷煤管位置适中 从筒体扫描上看,从窑头到烧成带筒体温度均匀分布在250~300℃左右。过渡带筒体温度在350~370℃左右,且烧成带的坚固窑皮长度占窑长的40%,过渡带没有较低的筒体温度(即没有冷圈),表明喷煤管位置合适。此时的火焰形状顺畅有力,分解窑处在最佳的煅烧状态,烧成带窑皮形状平整,厚度适中,熟料颗粒均匀,质量佳。 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下偏 当筒体扫描反映出窑头筒体温度高,烧成带筒体温度慢慢降低,形似“牛角”状,说明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并且偏下,使窑头窑皮薄,烧成带窑皮越来越厚。此时的熟料颗粒细小,没有大块。但是熟料中f-CaO容易偏高,窑内生烧料多。应将喷煤管稍向料靠,并适当抬高一点儿。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此时喷煤管的位置是合适的,但风、煤、料发生了变化,这时也应该把喷煤管先移到适当的位置,待风、煤、料调整过来后,再把喷煤管调回到原来的位置。 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上偏 如果窑头温度过高,接近或超过400℃,而烧成带筒体温度低,过渡带筒体温度也较高,形状类似“哑铃”,说明火焰扫窑头窑皮,使其窑皮太薄,耐火砖磨损大,烧成带的窑皮厚,火焰不顺畅,易形成短焰急烧,可以断定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且偏上。此时应将喷煤管往窑内料靠,并稍降低一点儿,以使火焰顺畅,避免短焰急烧。 喷煤管位置离物料太近且低 从窑头到烧成带的筒体温度均很低,而且过渡带筒体温度也不高时,说明窑内窑皮太厚,这种状态下火焰往料里扎,熟料易结大块,f-CaO高。因此可判断喷煤管位置离料太近,并且低,火焰不能顺进窑内。此时应将喷煤管稍抬高一点儿,并离窑内物料远一点儿。这样才能使火焰顺畅,烧出熟料质量好。 上述几种情况不是绝对不变的,当入窑生料或煤粉的化学成分突然发生变化,上述几种情况中不合适的喷煤管位置就可能变成合适的位置。但是,当生料或煤粉的成分正常后,喷煤管位置不合适的仍然不合适。因此,应随时掌握风、煤、料的变化情况以及来自篦冷机的二次风的情况,根据筒体扫描温度随时调整喷煤管的位置。 总之,从筒体扫描来判断喷煤管的位置,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合适的喷煤管位置指的是煤粉喷出后燃烧形成的亮火点的位置。调整喷煤管的原则是以亮火点的位置偏上偏料为基准,而不是以喷煤管自身或黑火头的位置为基准。 , --------------------------------------------------------------------------------

回转窑

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 主要内容 习题及思考题 5 回转窑 【本章重点】 (1)回转窑的结构参数 (2)回站窑的生产能力 (3)回转窑的改进方向 返回 【本章难点】 回转窑的内传热方式 回转窑特殊的操作方式使得炉料加热较复杂。可将其简化为窑长方向为对流传热,窑径方向为多层传导传热,窑壁对炉料则以辐射传热为主;再考虑其综合传热的特点。 返回【主要内容】 5.1. 概述 回转窑是对散状物料或浆状物料进行干燥、焙烧和煅烧的热工设备。为 使物料移动,炉子具有2-6%的倾斜度,并以一定的速度连续不断地旋 转。按逆流原理工作(如图2-2-1所示),原料由较高的一端加入,与热 气相反,朝炉头(为燃烧端)运动。用重油、粉煤或发生炉煤气加热, 喷嘴燃烧器装于炉子头部。燃烧后气体自炉尾经各种收尘设备,再由抽 风机送入电收尘室,然后排入烟囱。 回转窑具有下列优点: ①.生产能力可大可小,温度可高可低;适应范围较广; ②.机械化程度较高,可以实现自动控制; ③.产品质量容易控制; ④.燃料的利用率比较高。冶金工程中若干回转窑的技术特点列于表2-2- 1。

表2-2-1 回转窑的规格 窑的种类直径/m长度/m转数/r·min-1倾斜度/%马达功率/kW 干燥窑 1.0~2.06~202~73~5°3~28 挥发焙烧窑 1.8~3.630~600.75~1.5—14.7~18.4 铝矿烧结窑 2.0~3.650~1503~4— 汞矿烧结窑 1.0~2.010~220.6~22~7°10~15 硫化物焙烧窑 2.1~2.821~240.6~2 2.2~2.640 5.2. 回转窑的结构及结构参数 5.2.1. 回转窑的结构 回转窑由筒体、滚圈、支承装置、传动装置、头、尾罩、燃烧器、热交换器及喂料设备等部分组成(如图2-2-2所示)。 5.2.2. 回转窑的结构参数 长径比窑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称为长径比,有两种表示方法:一为筒体的有效长度L与筒体内径D 之比L/D;二为L与窑体砌砖后的平均有效直径之比,L/。 窑 型其筒体形状可分为四种:直筒型、热端扩大型、冷端扩大型和两端扩大型。 斜 度指窑轴线的升高与窑长的比值,习惯取窑轴线倾斜角β的正弦sinβ,用符号i表示。 5.3. 回转窑的运转参数及生产能力 5.3.1. 运转参数 窑内物料的填充系数 又称填充率用符合?表示,是窑内物料层截面与整个截面面积之比,或窑内装填物料占有体积与整个容积之比用符合?表示

隧道窑建造技术

隧道窑建造技术 一、前言 隧道窑是烧结砖瓦行业中使用最多的工业窑炉之一。它比传统的轮窑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和劳动强度低,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规模的砖瓦厂中。一座隧道窑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存问题。因此,除了设计上的因素之外,良好的施工质量是隧道窑正常投入生产并发挥作用的保证。如果因设计不当或因施工质量低劣造成隧道窑不能正常工作,将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隧道窑的基本种类 广义上讲,隧道窑是指窑炉内焙烧带相对固定,而制品从窑的一端进入,并经过预热、焙烧、冷却,从窑的另一端卸出的连续生产方式窑炉。也就是说,在整个焙烧过程中“火”是相对不动的,而制品按热工控制的要求依次顺序的向前移动,从而完成一系列焙烧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辊道窑、推板窑、抽屉窑等均属隧道窑的范畴,甚至国外一种窑体可移动而制品不动的窑(移动式隧道窑),也属隧道窑的范畴。但在砖瓦行业中,最常见的是用窑车作为承载制品的隧道窑,前面介绍的几种窑型只在陶瓷工业中比较常见,而砖瓦行业极少采用。 按产品的种类来划分,隧道窑还可分为烧砖隧道窑、陶瓷隧道窑、耐火材料隧道窑和耐磨材料隧道窑等等。它们除了焙烧品种各异以外,窑的基本结构形式是相似的。按窑的规模来划分,隧道窑又分为“大断面”、“中断面”和“小断面”隧道窑等等。如果再按结构形式划分,则有平顶隧道窑、拱顶隧道窑和吊平顶隧道等。当然啦,按

燃料种类划分,还有燃油隧道窑、煤烧隧道窑和燃气隧道窑等等,其划分方法不胜枚举。 目前,我国烧砖隧道窑的规格,其工作宽度已经超过10米以上,从1990年我国从法国引进的一条大断面隧道窑起,我国烧砖隧道窑的发展十分迅速,几乎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烧结砖厂的需要,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为砖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应当指出的是,10年前在国内比较常见的2.5米规格以下的中断面隧道窑,在新的标准中已经取消,属于淘汰的落后窑型,新建设的砖瓦厂应当选择3.0米宽度以上的隧道窑,新型的隧道窑在技术经济方面更加先进和可靠。 二、施工程序和要求 烧砖隧道窑由窑墙、窑道、燃烧室、排烟系统、换热系统等部位组成,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要保证隧道窑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必须制定科学的施工程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严格遵照国家标准《砖瓦焙烧窑炉》(JC982-2005)的规定进行设计和组织施工,从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1.施工程序 根据隧道窑的特点,以中断面隧道窑为例,施工程序主要如下: (1)地下部份 总烟道、检查坑道及隧道窑基础; (2)轨道安装 安装好窑内轨道,制好样板车,浇灌二次混泥土; (3)砌窑墙 窑墙砌至拱脚砖,包括安装沙封槽、加沙管等; (4) 安装风机 浇注风机基础,安装风机及窑土所有闸门; (5)砌窑拱

煤管位置标定

1、煤管位置标定: 1,先站在窑口找出窑的中心线 2,把油管抽出来,在油管进口处拿测温枪直接打进去,注意要打直了,也可以用强光手电,主要是为了找出光点进入窑里接触窑体的位置们可以找出煤可以喷出多远4X60的窑大约是40到42米 3,然后就是根据具体的窑况来标定了 2、烟室温度高对策: 2500的窑,4*56米投料185,烟室温度1120以上,窑头温度1030左右,C1出口压力4800,烟室压力200,头煤6.1,尾煤8.7,三次风阀35%煤5500K,灰分17,挥发份26 问题:1.有西瓜大球,夹生料,游离钙高,孰料中夹杂灰色,白点,质松的杂质。 (1)、煤粉后燃导致窑尾烟室温度高,液相提前出现,导致产生夹心熟料。要找导致煤粉后燃的各项因素: 1、煤粉细度水分怎么样,尽量降低煤粉细度。 2、头尾煤计量是否准确,头煤量是否偏大。 3、煤管适当向外拉。 4、窑皮怎么样,窑内通风是否过大。 5、烟室、缩口结皮及时清理保证系统通畅 (2)、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火点太靠后,液相出现太早造成的,因此,应该想办法缩短火焰长度: 1 从煤粉角度考虑,细度放细,水分减小; 2 三次风挡板适当开大; 3 调节燃烧器(内外风,内外筒间隙),缩短火焰长度; 4 可以的话,降燃烧器整体适当退出少许。 3、下面是几种黄心料的成因: 1)由于一、二次风配合不当,火焰过长,物料预烧好,液相量出现早,易于形成长、厚窑皮,甚至结圈、结蛋现象,造成窑内通风不良,窑内的氧气不足,使煤粉燃烧不完全,产生CO,使窑内出现还原气氛,熟料在煅烧过程中生成黄心料。 2)窑尾来料不均影响到对烧成带温度的控制,在同一煅烧温度下,窑尾来料少时,物料易于形成大量熔融料,来料多时物料前窜挤压烧成带,易造成包烧现象,从而形成黄心熟料颗粒。 3)原燃料中的有害成分含量过高,尤其是碱、氯、硫的含量过高时,在窑、预热器系统中循环富集,形成低共熔物,使窑内液相出现温度降低,液相量提前出现、量增加,易形成长、厚窑皮、结圈现象,使窑内的通风不良,容易出现黄心料。 4)由于煤灰份过大,煤粉入窑后不能完全燃烧,形成了大量的还原气氛,使熟料在煅烧的过程中生成黄心料。另外,原煤进厂时水分过大,使煤磨达不到设计的产量,煤粉的细度偏大,入窑后不能完全燃烧,形成还原气氛,再加上如果二次风温度低,火焰的黑火头过长,未完全燃烧的煤粉集中沉降到烧成带前端的物料上,被窑内的正常物料包裹形成黄心熟料。

隧道窑工艺介绍

隧道窑工艺介绍 隧道窑罐装法生产直接还原铁(海绵铁)是瑞典人在1911年首先用于工业生产直接还原铁(海绵铁)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已经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直接还原铁(海绵铁)的方法。一九九二年河北东瀛有限责任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和创新,研制开发了新型的隧道窑直接还原铁(海绵铁)生产法。开创了在我国使用隧道窑生产海绵铁的新纪元,在此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无论从投资规模的大与小、无论自动化程度的高与低的系列海绵铁生产工艺,它能满足各种环境、各个区域、各种投资人群的要求,河北东瀛有限责任公司所研制开发的各种工艺无论从投资比例还是投资效益、无论从产品成本还是对原料要求、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工艺的成熟性、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无论从节能还是环保在我国都是唯一可信赖的、也是遥遥领先的。它是将精矿粉、煤粉、石灰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装料方法,分别装入还原罐中,然后把罐放在罐车上,推入条形隧道窑中或把罐直接放到环形轮窑中,料罐经预热1150℃加热焙烧和冷却之后,使精矿粉还原,得到直接还原铁(海绵铁)的方法。 使用隧道窑直接还原铁(海绵铁)生产工艺已有几十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当精矿粉含铁67%以上时,此法生产的直接还原铁(海绵铁)实物分析结果是:C≥0.04%, S<0.01%, P<0.02%, SiO2<3%, MFe≥86%, TFe≥92% M≥94%。 1.隧道窑生产工艺的特点: (1)原料、还原剂、燃料容易解决 此方法所用的原料是精矿粉或品位≥60%的赤铁矿或褐铁矿,这远比富铁块矿好解决,同时,生产中不需要把精矿粉先变成氧化球团,生产费用也低,而且生产中不添加任何粘结剂,这样避免了原料的污染;还原剂是普通无烟煤粉或焦碳末,煤中灰分熔点也不要求很高;供热的燃料是普通动力煤或煤粉,有多余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和煤气、石油气的地方也可用这些气体做热源,还可使用发生炉煤气或重油作为热源,使用范围十分广阔。 当前我们把优质、磨细、高品位的铁精矿供给高炉冶炼使用,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这种精矿自身的优点,而且还会带来不利影响,技术经济上并不合算。 (2)生产工艺容易掌握,生产过程容易控制 隧道窑工艺采用煤、煤气、重油或煤粉的加热方式,燃烧孔设在沿隧道长度方向的两面侧墙上或炉顶上,根据炉温的加热曲线调整燃量或燃气量,使炉内温度稳定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常反应的炉顶温度为950~1180℃。对于条形隧道窑车上的焙烧罐连续地从窑头装入窑内,经过预热段、还原段、保温缓冷段后,完成还原过程,进入卸料工序;对于环行窑,窑内的焙烧罐在加热煤粉喷嘴的交变作用下,经过预热阶段,还原阶段和保温缓冷阶段之后,完成还原过程,精矿粉和煤粉的比例和装罐方法很容易掌握,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也不难实现,因此隧道窑工艺容易掌握,过程容易控制。 (3)设备运行稳定,产品质量均匀 隧道窑直接还原铁(海绵铁)工艺的工序环节少,设备简单,条形隧道窑的特殊结构保证了运行可靠;隧道窑本身在上述焙烧温度下寿命很长,几乎没有故障可出。因为每个料罐都在同样的气氛下,经过同样时间的预热、焙烧还原、保温缓冷的过程,在一定容积的焙烧罐内,精矿粉和煤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装料方法装入焙烧罐后,在一定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的条件下,必然能得到一定金属化率的产品。产品质量必然是均匀的,生产实践已证实了这一点。 (4)固定资产投资少

回转窑简介

回转窑简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回转窑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图 以烧结带温度的实时专家控制器为核心,辅助窑前数据挖掘、熟料质量和筒体温度的在线检测子系统,建立起的一种回转窑综合智能检测自动控制系统。

回转窑窑体的主要结构包括有: 1.窑壳,它是(旋窑)的主体,窑壳钢板厚度在40mm左右的钢板,胎环的附近,因为承重比较大,此处的窑壳钢板要厚一些。窑壳的内部砌有一层200mm 左右的耐火砖。窑壳在运转的时候,由于高温及承重的关系,窑壳会有椭园型的变形,这样就会对窑砖产生压力,影响窑砖的寿命。在窑尾大约有一米长的地方为锥形,使从预热机进料室来的料能较为顺畅地进入到窑内。 2.胎环、支持滚轮、轴承、胎环与支持滚轮都是用来支撑窑的重量用。胎环是套在窑壳上,它与窑壳间并没有固定,窑壳与胎还之间是加有一块铁板隔开,使胎环与窑壳间保留一定间隙,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如果间隙太小,窑壳的膨胀受到胎环的限制,窑砖容易破坏。如果间隙太大,窑壳与胎环间相对移动、磨擦更加利害,也会使窑壳的椭圆变形更加严重。通常要在二者间加润滑油。我门可以通过窑壳与胎环间的相对运动来凭估计窑壳的椭圆变形程度。窑壳与胎环之间存在着热传导率的差异,必需借助外部的风车来帮助窑壳散热,平衡减小两者间的温差。否则窑壳的膨胀会受到胎环的限制。在开窑时,窑壳的升温速率高于胎环,窑工必须控制(旋窑)的升温速率在50℃/h,这样有利保护窑砖。通常托轮要比轮带宽50-100mm毫米左右,滚轮轴承是采用巴氏合金,如果轴承失去润滑,会使轴承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在轴承处都有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为减少窑壳对胎环的热辐射,造成托轮温度过高,在二者之间都加有隔热板来减少热辐射。回转窑(旋窑),一般有2组到3组托轮。 3. 止推滚轮

水泥回转窑用煤标准

水泥回转窑用煤标准 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泥厂回转窑(直径等于或大于2.5m)烧成用煤,可作为水泥厂及有关设备的技术改造和设计等的依据,亦可作为矿区煤炭资源用途评价,制定煤炭开发加工利用规划的依据。 1.技术要求 A.煤炭类别 a.一般用煤类别: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 b.对具备运入多种煤搭配使用的地区,也可搭配使用:无烟煤、瘦煤、贫瘦煤、贫煤、长焰煤和褐煤等煤类。 c.不能从外地运入其他煤炭的地区经试验合用时,也可单独使用贫煤、贫瘦煤、瘦煤、长焰煤、褐煤等煤类。 B.粒度:粉煤0~6mm、0~25mm,混煤0~50mm,粒煤6~13mm。 注:粉煤、末煤、混煤、粒煤数量不足时,可用原煤、洗煤或其他粒度的煤。 C.灰分(A g):小于27%。 D.挥发分(V r):大于25%。 E.发热量(Q y DW):大于21MJ/kg(大于5 000kcal/kg)。 F.全硫(S g Q):小于3%。

注:对全硫(S g Q)有特殊要求的窑外分解窑和悬浮预热器窑,可根据用户要求,另行商定。 G.如用煤的灰分、挥发分、发热量、全硫达不到本标准1.3、1.4、1.5、1.6的规定时,可采取配煤措施 2.煤的采样和制样 按GB475-1983《商品煤样采取方法》和GB474-1983《煤样的制备方法》进行。 3.试验方法 A.煤类按GB5751?986《中国煤炭分类》划分。 B.煤的粒度按GB189?63《煤炭粒度分级》划分。 C.煤的灰分(A g)、挥发分(V r)按GB212-1977《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测定。 D.煤的发热量(Q y DW)按GB213-979《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测定。 E.煤的全硫(S g Q)按GB214-983《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测定。

隧道窑常见问题

隧道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一) 在隧道窑焙烧中经常遇到的事故性问题及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 1点火 1.1现象及危害 点火准备工作不足是造成点火砖成废品或告等外品及点火失败在现象。 1.2原因 (1)点火坯车不够;(2)未按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3)点火煤坯未加足燃料;(4)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偏高;(5)点火工技术不全面或责任心不强;(6)未掌握好进车时间,不该进车时推车入窑。使坯垛温度陡降,达不到正常焙烧所需带温度、火度,最后上火熄灭;(7)风闸提得过高,使热 风被大量抽走,造成窑温偏低。 1.3处理方法 (1)备足点火坯车。一般点火时应准备好30个以上的干坯车;(2)严格按照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砌好大灶车,码好与大灶连接的点火坯车带探头砖;(3)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必须按制在6%以内,以免在点火后因砖坯过湿使坯车在窑内倒塌;(4)调整好窑上各风闸,并关紧窑门,用风机控制好火焰长度;(5)正确掌握好窑上的投煤时间,必须待窑烧出3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在窑上投煤引火,而窑内大灶要继续放大火,上下夹击;(6)正确掌握进车时间。必须烧出9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以进车,但大灶必须继续烧。进入5个以上窑车后,大灶方可停烧。(7)当停烧大灶后发现窑内火小温度降低且有熄火危险时,应迅速关小风机、风闸,打开火眼,投入碎木柴和块状且煤质优良的有 烟煤。待火重新烧正常后才停止此项工作。 2蹲火 2.1现象及危害 由于某种原因,使隧道窑无条件继续焙烧,被迫蹲火在现象。蹲火处理不好会造成废品率升高,严 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熄火在发生。 2.2原因 (1)没有砖坯装上窑车,或因管理上的原因,有坯装不上窑车;(2)因为停电不能继续焙烧(顶车机、风机、窑车等);(3)窑内发生事故,不能持续进车(窑车跳轨、窑车坏在窑内、窑内倒坯等)。 2.3处理方法 (1)关闭远闸,近闸也需开很小,减少通风,或只留1-2个风闸,其余全部关闭;(2)维持窑内温度,采取间断地,少量地添煤(1/3铲);(3)尽量降低火行速度;(4)尽快修复损坏设备,进入正常焙烧;(5)尽快处理窑内事故,跳轨车、坏窑车、倒窑车;(6)当遇到停电风机不能运转时,应打开窑门,揭开烧成带和预热带之间在投煤孔盖;(7)停电时应备有应急电源,保持顶车机能正常运行,每隔4-6h推一个坯车进窑,若无坯车,窑车也可,待来电有坯车时再把空车拉出,填入坯车。此法主要是停电 时间长时采用。 3倒窑 3.1现象及危害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91 代替GB212—77 Proximate analysis of coal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2批准 1992-03-01实施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 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 1171: 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2.1 方法A(通氮干燥法) 2.1.1 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2.1.2 试剂 2.1.2.1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2.1.2.2 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2.1.2.3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2.1.3 仪器、设备 2.1. 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1. 3.2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2.1. 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2.1. 3.4 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2.1. 3.5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 2.1. 3.6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4 分析步骤 2.1.4.1 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 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1.4.2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1) 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h。

隧道窑的基本参数

卫生洁具隧道窑烧成技术相关参数制订 一般而言,出于低温快烧及节约能源的原因,辊道窑已呈现出取代隧道窑的趋势,卫生洁具也是这样。但是在一些大型陶瓷企业中仍保留着原来的隧道窑。因此,如何注意进行卫生陶瓷隧道窑的烧成技术总结,在我国当前的卫生陶瓷行业仍有着重要意义。 一、隧道窑烧制卫生洁具的特点 卫生洁具隧道窑产量为50~100万件/年〃座,烧成周期为11~15小时,热耗为4600~5850kJ/kg瓷。对比我们建华厂的隧道窑与辊道窑(均为德国引进的RIEDHAMMER公司的窑炉),我们看到隧道窑有以下优点: (1)由于断面较宽,故其产量比辊道窑要大。 (2)隧道窑由于采用窑车支承坯体,故比辊道窑传动技术更安全、可靠、维修、保养方便。 二、隧道窑焙烧卫生洁具压力制度的确定 在低温阶段,主要是排除坯体内的残余水分,坯体的入窑含水率一般为2%左右。为了便于排烟及维持预热带,烧成带的烧成制度的稳定,此阶段的窑内压力控制在-4~-5mmH2O。300~950℃为氧化分解阶段,坯体在此阶段发生的化学变化是指结构水的排除(310~600℃)及粘土中所含杂质的氧化,由于卫生洁具坯体体积较大,且低温阶段为对流

传热,故此阶段仍要维持较大的负压。在950℃至最高烧成温度,易产生坯烟熏冲泡等烧成缺陷。这些都是氧化未充分或釉面封闭过早造成的。因此在这一阶段仍要维持微负压。因为卫生洁具体积较大,进入冷却带时易产生冷却收缩不均而开裂。为了维持冷却带温度均匀,冷却带的正压操作尤其重要。但是冷却带的抽热风口为负压,故冷却存在一个零压位。一般把零压面控制在缓冷阶段(800~500℃),这样既可避免缓冷带因漏入冷风而开裂又有利于防止产生烟气倒流而釉面烟熏。 三、隧道窑焙烧卫生洁具温度制度的确定 隧道窑焙烧卫生洁具时,可把预热带的升温速度控制在80~120℃/h,具体根据各窑炉的密封性及上下温差的大小而不同。500~600℃时是陶瓷制品的晶型转化阶段,发生体积变化,尤其是卫生洁具本身体积较大,而且形状较复杂。为了使坯体体积变化均匀,此时的升温速度要相对慢些。而烧成带升温速度应表现为前快后慢。因为如烧成带后段温度升得太快,不但难以达到急冷效果,还会导致缓冷带缩短而开裂。但是烧成带开始时升温过快不利于预热带后段的晶型转化。因为要加快烧成带的升温速度,一般要增加预热带的负压。这样易产生预热带的上下温度及水平温差。达到最高烧成温度后,要有一个高火保温阶段,这样使烧成带的物理—化学反应更完善,有利于提高釉面质量。急冷温度应控制在750℃左右,在缓冷阶段(750~500℃)要注意窑内温度的均匀分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