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共财政学1-10章的习题及答案

陈共财政学1-10章的习题及答案

陈共财政学1-10章的习题及答案
陈共财政学1-10章的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一,单选

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C)

A 市场过程

B 现代生产

C 市场经济

D 社会经济

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

A 外部效应

B 外部作用

C 经济作用

D 经济活动

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B)

A 要素市场

B 企业

C 商品市场

D 社会

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B)

A 公共商品

B 公共产品

C 公共服务

D 社会产品

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D)

A 社会

B 银行

C 税收

D 政府

二,多选:

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ABD)

A 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

B 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

C 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

D 实施宏观调控

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ACD)

A 内部性

B 外部性

C 垄断性

D 政治性

3,公共产品特征(BC)

A 非盈利性

B 非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垄断性

4,财政的要素(ABCD)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B 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C 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

D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5,公共财政的特征(ABCD)

A 公共性

B 非盈利性

C 法治性

D 民主性

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ABCD)

A 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B 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转移

C 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

D 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选题

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B)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A 居民

B 市场

C 社会

D 税收

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C)

A 福利最大化

B 利润最大化

C 帕累托最优

D GDP最大化

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D)

A 低失业

B 高就业

C 消灭失业

D 充分就业

4,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主要方法是(C)

A 降低政府开支

B 提高经济建设资金

C 降低税收成本

D 加快资金循环二,多选题

1,市场失灵可以分为(ABC)

A 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

B 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

C 市场在监督方面的失灵

D 市场在宏观方面的失灵

2,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两个基本的层次(BC)

A 工资分配

B 初始分配

C 再分配

D 福利分配

3,经济增长用(ABCD)衡量

A GNP

B GDP

C 人均GNP水平

D 人均GDP水平

4,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是(CD)

A 赢利准则

B 守法准则

C 公平准则

D 效率准则

5,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关系时,应注意(AB)

A 收入差距的扩大应建立在要素分配的基础上

B 收入差距要适度

C 共同富裕

D 允许非法暴富

6,经济稳定包括(ABD)

A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持续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

7,国际收支逆差导致(AC)

A 该国外汇储备减少

B 该国外汇储备增加

C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

D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上升

第三章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

一,单选:

1,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称为(A)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生产支出

D 基础支出

2,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称为(C)

A 分配支出

B 福利支出

C 转移性支出

D 购买力支出

3,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而快速(D)

A 不变

B 减少

C 不确定

D 递增

二,多选

1,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静态角度将财政支出划分为(ACD)

A 补偿性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消费性支出

D 积累性支出

2,按国家职能将财政支出分为(ABCD)

A 经济建设费

B 国防费

C 社会文教费

D 行政管理费

3,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意义在于(ABCD)

A 能够了解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

B 能够了解国家侧重了哪些职能

C 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纵向分析,可知道该国的职能的演变

D 对若干国家的支出结构横向分析,可揭示各国职能的差别

4,财政支出分析的主题大致可分为(ABC)

A 结构分析

B 总量分析

C 效益分析D资金分析

5,公共支出的性质可划分为(CD)

A 预防性支出

B 创造性支出

C 消耗性支出

D 转移性支出

6,财政支出的国际分类方法(CD)

A 经济分类

B 国际分类

C 理论分类

D 统计分类

7,置换效应包括对以前的(AB)的置换

A 财政支出水平

B 私人部门支出

C 国防支出

D 教育支出

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ACD)

A 经济性因素

B 环境性因素

C 政治性因素

D 社会性因素

第四章财政支出效应分析

一,单选:

1,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得"与"所费"的对比关系是指(C)

A 效用

B 利益

C 效益

D 得失

2,政府项目使用的直接投入物的成本(A)

A 直接成本B直接费用C 间接成本D 直接消耗

3,政府项目所导致的产出增加或生产率提高并由该项目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享有的效益是指(D)

A 直接利益

B 直接收益

C 间接利润

D 直接效益

4,最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决策标准是(A)

A 净现值标准

B 成本最小化

C 利润最大化

D 配置最优

二,多选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A 考虑资源在公私部门的配置采用机会成本分析法

B 一些支出项目如电站投资,其效益是经济的,可以采用成本——效益法

C 一些支出项目如军事,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采用最低费用选择法

D 一些支出项目如公路邮电,成本易于衡量,效益不易计算,通过这些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可采用"公共定价法"

2,政府项目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ABD)

A 众多目标的选择

B 目标实现的时间转移

C 外部效益干扰对目标的判断

D 目标之间发生的冲突

3,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成本的原因(ABCD)

A 垄断存在

B 税收因素

C 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D 经济发展劳动力过剩

4,选择决策标准主要有(ACD)

A 内部收益率标准

B 外部收益率标准

C 净现值标准

D 收益——成本比率标准

5,最低费用选择法的特点(CD)

A 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B 多项严格假定

C 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

D 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

6,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包括(AB)

A 纯公共定价B管制定价C 厂商定价D 地方政府定价

7,政府采购的特点(ABCD)

A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 资金用途的非营利性

C 采购活动的政策性

D 采购制度的规范性

8,政府的采购行为必须遵循原则是(ABCD)]

A 竞争原则

B 公开原则C使用商业标准原则D透明原则

9,政府采购范围从采购对象的性质角度可分为(BCD)

A 武器

B 货物

C 服务

D 工程

10,政府采购模式可分为(ACD)

A 集中采购模式

B 自由采购模式

C 分散采购模式

D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11,政府采购合同的类型有(AB)

A 固定费用合同

B 成本加比例费用合同

C 固定费用加比例费用合同

D 固定费用加激励费用合同

第五章购买性支出

一,单选

1,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指(C)

A 政府指出

B 非生产支出

C 行政管理支出D财政支出

2,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指(B)

A 教育支出

B 文教科卫支出

C 文化支出

D 政府指出

3,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指(B)

A 军事支出

B 国防支出

C 政府指出

D 财政支出

二,多选

1,下列对社会消费性支出表述正确的是(BC)

A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生产性消费支出

B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转所必须

C 社会消费性支出本质是满足纯社会共同需要

D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转移性支出

2,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D)

A公法检支出B 国家安全支出C 国防支出D 行政支出

3,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很快的主要原因(AB)

A 行政人员数量增加

B 行政人员报酬提高

C 行政业务费增加

D 行政修缮费,设备购置费提高

4,直接影响行政管理规模的因素是(ABCD)

A 经济总体增长水平

B 财政支出规模

C 政府机构的设置

D 行政管理支出本身的效率

5,安排投资规模应注意(ABD)问题

A 投资规模适度

B 投资结构合理

C 注重投资竞争性

D 注重投资效益

6,与政府投资相比,非政府投资具有怎样的特点(ABCD)

A 营利性

B 短期效应

C 自身积累社会筹资

D 忽略社会效益

7,影响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的因素主要有(BC)

A 政治制度差异

B 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

C 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D 文化差异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一,单选

1,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是指(B)

A 国家再分配

B 社会保障

C 社会福利

D 国家保障

2,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A)

A 国家

B 社会

C 企业

D 家庭

二,多选

1,下列哪些属于转移性支出(AC)

A 社会保障支出

B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

C 税式支出

D 国防支出

2,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ABCD)

A 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

B 参与上的强制性

C 制度上的立法性

D 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3,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主要构成是(ABCD)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助

D 社会优抚和安置

4,财政补贴的内容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分为(BCD)

A 生产环节补贴

B 流通环节补贴

C 消费环节补贴

D 分配补贴

5,财政补贴的形式有(BD)

A 货币补贴

B 实物补贴

C 国家补贴

D 社会补贴

6,下列关于财政补贴表述正确的是(BCD)

A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一样与价格直接相关

B 财政补贴可以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和纠正市场缺位

C 财政补贴是各国运用调节经济的手段

D 我国的财政补贴主要是价格补贴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A 由于税式支出是一种隐蔽型财政补贴支出,因此税式支出不可估

B 税收抵免是指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的所得越高,这种抵免的实际价值就越大.

C 加速折旧使税负前轻后重,使政府损失了一部分收入的"时间价值"

D 照顾性税式支出在于扶持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

第七章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

一,单选

1,财政分配的对象都是社会产品中剩余产品或与其对应的(C)

A 产值

B 利润

C 价值

D 收益

2,政府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取得的财政收入是(B)

A 存款

B 公债

C 税收

D 罚款

二,多选

1,关于财政收入表述正确的是(BD)

A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

B 我国现阶段财政收入形式由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和其它收入构成

C 专项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各类组织机构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D 在许多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要靠税收来保证,以至于可以近似地用税收收入的分析来观察整个财政收入的状况.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

A 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高

B 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

C M是财政收入根本

D C也是财政收入的来源

3,关于财政收入规模表述正确的是(AD)

A 正常环境下,财政收入绝对规模会随着财源的扩大而保持上升势头

B 正常环境下,财政收入相对规模呈现出上升状态

C 中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轨迹基本平稳

D 中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呈马鞍形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BCD)

A 经济发展水平

B 分配政策

C 价格水平

D 税收征管水平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

A 经济对财政规模形成根本约束

B 由于价格上涨产生的实际财政收入增长现象称为"通货膨胀税"

C 税收制度缺陷是造成税收流失的罪魁祸首

D 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弹性系数起决定作用

6,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方法(AB)

A 绝对规模

B 相对规模

C 数量规模

D 质量规模

第八章税收原理

一,多选:

1,关于税收概念,以下表述合理的有(ABD)

A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B 税收是人们为享受公共物品支付的价格.

C 税收体现了征纳双方平等交换关系.

D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 2,关于税收"三性"理解正确的有(AD)

A 税收"三性"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特点.

B 税收强制性的依据是国家所有权.

C 税收固定性意味着征税对象和征税数额是固定的.

D 税收无偿性指的是国家不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

3,有关税收基本术语表述正确的是(CD)

A 纳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人.

B 税收属于社会再生产的交换环节.

C 税收的客体是税法规定的标的物.

D 税目反映了征税广度,税率反映了征税深度.

4,下列关于税率表述正确的是(AB)

A 名义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

B 实际税率是纳税人真实负担的有效税率.

C 在实行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不同.

D 在实行比例税率条件下,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一致.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A 我们常说的个人所得税中的800元是起征点.

B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税收分为商品课税,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

C 从价税课税,收入弹性大.

D 价内税容易造成对价格的扭曲.

6,宏观税负的制约因素(AB)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政府职能范围

C 征管水平

D 财政收入.

7,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 税负转嫁只是税收的一部分,税收归宿覆盖全部税收.

B 税负转嫁有利于国家取得收入.

C 税负转嫁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必然产物.

D 商品货币经济的存在不等于税负转嫁的实现.

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

A 需求弹性越大,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

B 需求弹性越小,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

C 供给弹性越大,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

D 供给弹性越小,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9,以下哪些税种体现了利益说的特征(ABC)

A 燃油税

B 社会保险税

C 车船使用税

D 营业税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D)

A 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均产生税收超额负担

B 征收人头税或所得税会产生税收收入效应

C 纳税成本可以用货币计量

D 目前,我国税务效率还可以在提高

第九章税收制度

一,多选

1,对我国税制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

A 1950年税制建立,为我国税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B 十年动乱期间的"简化税制"的改革将已经建立的税制破坏殆尽

C "利改税"建立了分税制的税收管理体制

D 94年税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税制过于繁缛

2,对现实世界性税改浪潮的评价正确的是(BD)

A 目前的减税浪潮是由于各国互相跟风的结果

B 直接的降低税率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刺激了投资和消费

C 减税有利于增强各国的税收竞争力

D 税制改革更有利于公平税制的建立

3,关于WTO原则对税制改革的要求(ABCD)

A 国民待遇

B 互惠待遇

C 关税减让

D 透明度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D)

A 没有商品交换就没有流转税的存在

B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都是对全部流转额课税

C 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对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做了部分抵扣

D 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对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做了全部抵扣

5,下列属于一般纳税人或按一般纳税人纳税的是(BD)

A 非企业性单位

B 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

C 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D 从事批发或零售货物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的

6,下列各项中,应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征收增值税的是(AC )

A 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B 动力设备的安装

C 销售代销的货物

D 邮政局出售集邮商品

7,下列行为属于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的是(CD)

A 医院提供治疗并销售药品

B 邮局提供邮政服务并销售集邮商品

C 商店销售空调并负责安装

D 汽车修理厂修车并提供洗车服务

8,关于增值税税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

A 销售粮食,食用植物油适用13%的税率

B 出口货物均为零税率

C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税率也为17%

D 6%或4%的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9,消费税不同应税产品的纳税环节包括(BCD)

A 批发环节能

B 进口环节

C 零售环节

D 生产销售环节

10,下列应交纳消费税的是(ABC)

A 烟

B 汽车轮胎

C 汽油

D 邮票

11,下列应交纳营业税的是(ABD)

A 金融保险

B 娱乐服务

C 销售机器设备

D 交通运输

12,以下属于所得范畴的是(ABC)

A 工资薪金

B 工商企业利润

C 股息利息

D 成本费用

13,企业下列支出中,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据实扣除的有(AC)

A 新产品,新工艺

B 业务招等费

C 差旅费

D 意外灾害损失有赔偿的部分14,下列单位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BD)

A 私营企业

B 银行储蓄所

C 事业单位

D 个人合作伙伴

15,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是(AD)

A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B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C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个人

D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16,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减除费用的有(AD)

A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B 稿酬所得

C 劳务报酬所得

D 偶然所得.

17,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依据的标准有(AD)

A 境内有无住所

B 境内式作时间

C 取得收入的工作地

D 境内居住时间

18,下列各项中,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有(ABCD)

A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 个人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C 对个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

D 合伙个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19,下列收入中,可以直接作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的有(AB)

A 外币存款利息

B 企业债券利息

C 出租房屋的租金

D 金融债券利息

2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

A 资源税有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类型

B 遗产税,赠与税是静态财产税

C 印花税,证券交易说均为行为税

D 行为税对任何行为课税

财政学陈共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A) A.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2.(A)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3.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D) A.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住房补贴 C.社会保障补贴 D.价格补贴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八版)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特征: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政府干预的手段:1.政府的宏观调控2.立法和行政手段3.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4. 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1)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2)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是规范工资制度; 3.是加强税收调节; 4.是通过转移性支出,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按产生收益的时间):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财政支出的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完整word版)陈共《财政学》习题

《财政学》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财政学第八版陈共课后答案

财政学第八版陈共课后答案 【篇一:第八版陈共财政学大题目整理】 txt>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区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类。预算内收入仅 涵盖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费,它的明显特征是纳入 国家预算统计、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预算外收入是和预算内收入相对应的,如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和非税 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都属于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在收入性 质上明确定义为财政性资金,但不纳入国家预算统计、管理和统筹 使用,而是另外编制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现实生活看,我国目前的 经济发展水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针以及长远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确定我国合理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收与支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不存在谁决谁 的问题,而是相互制约、相互牵动的关系,以支定收或以收定支不 是绝对的,二者都是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政策性问题。3、预算 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收入中不可质疑的部分,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 在适当的水平上。4.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5.严格 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6.调 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 长边际倾向指标。 为什么收费有时与税收难以截然区分: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关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 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 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2、税收是作为政府的一 般手段。而收费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3、税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13.1复习笔记 一、国家预算概述 1.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则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确定的。 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2.国家预算原则 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主要有如下五项:①公开性;②可靠性;③完整性;④统一性;⑤年度性。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 ①历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我国即实行历年预算

年度; ②跨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某月某日开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12个月,但跨越两个年度。 3.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体系 新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的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①公开透明。 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 ③便于操作。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 (1)收入分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应属于政府收人范畴的各项收入。 (2)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更为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这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核心。从分类方法和结构上看,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3)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全面、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 4.我国预算法及其改革问题 (1)首先提出的是关于修订稿中有关立法宗旨问题。 (2)关于预算权的合理配置问题。 (3)关于预算管理级次问题。 (4)关于国家预算的公开、透明问题。 (5)关于预算监督的严肃有效性问题,也就是从法律上切实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的监督权问题。

财政学陈共第八版课后答案

》 财政学陈共第八版课后答案 【篇一:陈共八版财政第一章课后习题】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 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 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 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 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 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 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 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 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 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篇二:第八版陈共财政学大题目整理】 [ txt>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区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类。预算内收入 仅涵盖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费,它的明显特征是纳 入国家预算统计、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预算外收入是和预算内收入相对应的,如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和非税 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都属于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在收入性 质上明确定义为财政性资金,但不纳入国家预算统计、管理和统筹

使用,而是另外编制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现实生活看,我国目前的 经济发展水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针以及长远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确定我国合理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收与支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不存在谁 决谁的问题,而是相互制约、相互牵动的关系,以支定收或以收定 支不是绝对的,二者都是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政策性问题。3、 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收入中不可质疑的部分,将财政收入规模 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4.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 6.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 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 为什么收费有时与税收难以截然区分: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关系,税收收入一般不 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 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2、税收是作为政府的 一般手段。而收费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3、 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而收费则 可以有所不同;4、税收的法制性和规范性强,有利于立法监督和行 政管理,而收费的法制性和规范性比较差,容易诱发滥收费现象, 因而法制性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应避免收费项目过多,并应强化管理。 对当前个人所得税的看法和改革建议: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实行分类或分项课征模式,理想的模式应 是实行综合课征制。但由于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多数 人的收入达不到税制设置的征税标准,采用综合课征制则缺乏必要 的纳税人基础。同时,由于收入分配方式多样,现金流通领域较广,

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八版)教学提纲

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 八版)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特征: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

财政学(陈共第六版)选择题(有答案)

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一,单选 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C) A 市场过程 B 现代生产 C 市场经济 D 社会经济 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 A 外部效应 B 外部作用 C 经济作用 D 经济活动 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B) A 要素市场 B 企业 C 商品市场 D 社会 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B) A 公共商品 B 公共产品 C 公共服务 D 社会产品 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D) A 社会 B 银行 C 税收 D 政府 二,多选: 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ABD) A 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 B 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 C 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 D 实施宏观调控 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ACD) A 内部性 B 外部性 C 垄断性 D 政治性 3,公共产品特征(BC) A 非盈利性 B 非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垄断性 4,财政的要素(ABCD)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B 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C 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 D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5,公共财政的特征(ABCD) A 公共性 B 非盈利性 C 法治性 D 民主性 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ABCD) A 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B 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转移 C 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 D 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选题 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B)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A 居民 B 市场 C 社会 D 税收 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C) A 福利最大化 B 利润最大化 C 帕累托最优 D GDP最大化 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D) A 低失业 B 高就业 C 消灭失业 D 充分就业 4,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主要方法是(C) A 降低政府开支 B 提高经济建设资金 C 降低税收成本 D 加快资金循环 二,多选题 1,市场失灵可以分为(ABC)

陈共财政学1-10章的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 一,单选 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 ) A 市场过程 B 现代生产 C 市场经济 D 社会经济 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 ) A 外部效应B 外部作用C 经济作用D 经济活动 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 ) A 要素市场 B 企业 C 商品市场 D 社会 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 ) A 公共商品 B 公共产品 C 公共服务 D 社会产品 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 ) A 社会 B 银行 C 税收 D 政府 二,多选: 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 ) A 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 B 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 C 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 D 实施宏观调控 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 ) A 内部性 B 外部性 C 垄断性 D 政治性 3,公共产品特征( ) A 非盈利性 B 非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垄断性 4,财政的要素( )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B 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C 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 D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5,公共财政的特征( ) A 公共性 B 非盈利性 C 法治性 D 民主性 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 A 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B 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转移 C 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 D 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 三,简答 1,什么是市场失灵及市场失灵的表现 2,公共产品的分类及其提供方式 3,阐述财政的内涵. 4,我国发展公共财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选题 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 )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A 居民 B 市场 C 社会 D 税收 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 ) A 福利最大化 B 利润最大化 C 帕累托最优 D GDP最大化 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 ) A 低失业 B 高就业 C 消灭失业 D 充分就业

《财政学》(陈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八版)复习思考题分析

《财政学》练习题(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 八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新型政府——市场观,认为当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主张政府进行“粗调”。A、理性预期学派B、公共选择学派 C、供给学派 D、新凯恩斯主义 2.()提出“廉价政府”应成为财政追求的目标,政府只当“守夜人”就行了。 A、凯恩斯 B、布坎南 C、亚当·斯密 D、马克思 3.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等,运行经济分析方法研究政治制度运行的是()。 A、萨缪尔森 B、布坎南和图洛克 C、拉弗 D、马克思 4.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 A、增加居民收入 B、促进经济增长 C、实现社会公平 D、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亚当·斯密将()形容为“看不见的手”。 A、价值规律 B、帕累托最优状态 C、宏观调控 D、市场规律 6.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7.财政补贴通过直接影响( ) 来影响经济。 A、需求结构 B、价格结构 C、供给结构 D、资源配置结构 8.我国《社会保险法》自()年7月1日起施行。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9.挤出效应是指公共工程支出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对()的需求量,可能带来市场利率的上升,导致每人投资的萎缩。 A、商品 B、物资 C、货币 D、土地 10.在我国,本地区组织征收的属于当地可自主支配的财政收入称为()。 A、地方财政总收入 B、地方组织的财政收入 C、公共预算收入 D、全口径预算收入 11.企业财务中,同财政收入成正比例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利润 B、费用 C、工资 D、折旧 12.财政收入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 A、国有资产收入 B、公债收入 C、收费收入 D、税收收入 13.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A、税收 B、政府收费 C、国债收入 D、国有资产收入 14.()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取得公共收入的形式。 A、国有资产收入 B、公债 C、税收 D、政府收费 15.被称为“延期的税收”的是()。 A、国有资产收益 B、公债 C、非税收入 D、罚没收入 16.税收的强制性源自于国家征税依据——()。

财政学-习题集(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 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二、填空 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10、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特殊的。 三、判断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2、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5、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6、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7、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8、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9、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四、不定项选择 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财政学名词解释陈共[第六版]

财政学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政府干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私人提供的只能是具有排它性的,通过价格调节,使得自己有盈利的可能,这是在理性的前提下的,因此可以提供私有物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政监督。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若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产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

陈共《财政学》(第7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圣才出品】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概念题 1.财政投资性支出 答: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它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部分。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包括: ①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②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③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2.基础设施 答: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 基础设施的内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

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 ①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②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③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④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⑤BOT投资方式(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投资方式)。 3.BOT投资方式 答: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的缩写,它是政府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为该特许权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待特许期满,项目公司在收回项目建设成本和取得合理利润后,将特许权项目无偿交给政府部门。BOT方式大多用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如电厂、机场、公路、隧道、港口水处理厂等公共项目上。 4.财政投融资 答:财政投融资是指一种政策性投融资,是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财政投融资具有下述基本特征: (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 (2)财政投融资的目标性很强,范围严格限制于需要政府扶持或保护的基础产业等部门;(3)财政投融资并不脱离市场,而是对市场的资金配置起补充调节作用;

《财政学》第四版(陈共)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x

财政学学习指导 目录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4) 财政职能 (8) 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 (12) 财政支岀效益分析 (17) 购买性支出 (22) 转移性支出 (27) 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 (33) 税收原理 (36) 税收制度 (44) 国有资产收益 (49) 第| 一章国债 (54) 第十二章财政决策 (59)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64)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 (72) 笫十五章财政政策 (75) 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 —单选 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Z为(C) A市场过程B现代生产C市场经济D社会经济 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 (A) A外部效应B外部作用C经济作用D经济活动 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B) A要素市场B企业C商品市场D社会 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B) A公共商品B公共产品C公共服务D社会产品 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D) A社会B银行C税收D政府 二,多选: 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ABD) A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B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 C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D实施宏观调控 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ACD) A内部性B外部性C垄断性D政治性 3,公共产品特征(BC) A非盈利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垄断性 4,财政的要索(ABCD) 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B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C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 D财政分配的口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5,公共财政的特征(ABCD)

财政学陈共考试重点全归纳

财政学陈共考试重点全 归纳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财政学陈共考试重点全归纳 第一章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基本理论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其理由是:(1)由于纯公共品的非竞争性,使得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私人提供就得不到所期望的最大利润。(2)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因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