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打造品牌,不断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构建综合文化服务网络,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图书公益服务、艺术展览、少儿文艺、少儿合唱、艺术培训、广场文化、电影巡播、粤曲“私伙局”等群众文化发展均走在全市各县(市、区)前列,我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称号。

一、成绩现状

1、努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近年,我区共投入1800多万元到区、镇(街)、村(居)三级文化设施建设中,推进了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区文化馆经改造,建成总面积460平方米、展线210米的双层展览厅,以及230平方米的室内演出排练场馆;城北、城西、城东、睦岗建起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端州图书馆不断进行改造和修缮,大大增加了馆藏书库容量和阅览坐席;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端州分馆经搬迁装修和增加设备,成为全省最大的流动图书馆分馆;省市区三级政府共同投入近400万元建起21间农家书屋;相继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端州支中心、端砚数据库等项目,城区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夯实,文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端州图书馆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广东省文化厅列为“免检馆”,顺利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并连续四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城西文化站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赞扬;城北办事处年获得“全国读书活动先进街道”,城东办事处获得“全国第六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广东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街道”,城北康乐北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城西府前东社区被评为“全国学习型社区”。

2、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树起了一批群众文化品牌。“端州区文学艺术创作年”活动催生了本土群众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有力地舞动了群众文学艺术创作的龙头;“五四”征文活动和“迎春书画摄影展”坚持举办了32年,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与区纪委共同举办的“颂荷说莲”文艺演出和“清风·莲韵”文艺晚会成为打造廉政文化的又一品牌;广佛肇粤语童谣大赛开启三地联创群众文化阵地的先河;端州敬舞团、海韵童声合唱团、天天舞蹈室、城北腰鼓队、城西夕阳红艺术队等群众文艺团体以及近15支曲艺队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少儿文艺事业领跑全市。区文化局组织端州图书馆、区文化馆、城区电影公司每年都超额完成三送任务。举办高雅、大众、贴近生活的各类展览,迎合各层次群众。

3、主要做法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之后,我区及时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制订建设文化强区总体规划,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成立区、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先后制定《端州区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端州区五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设立《端州区文化站站长年度工作奖励制度》、《端州区业余文艺创作奖励基金》和《端州区农家书屋奖励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坚持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事业经费年年有增加,财政安排的文化事业经费不少于区财政总支出的1.01%。积极争取中央、省的基层文化专项资金,尽最大努力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升全民素质。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部分文化基础设施空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一样,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和扶植。我区尚有2个文化站站舍空缺。解决独立站舍难处在于选址、资金投入上,由于省、市政府关于文化站建设的文件较少,下拨扶持资金也少,纳入泛珠三角后,更是不能享受山区优惠政策,扶持资金骤减。当地政府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还要解决楼舍问题,而文化站属于公益行业,没有经济效益,使得当地政府望而却步,欲为而不为。

2、文化站缺乏专职、专业人员,组织群众文化工作缚手缚脚。除了城西文化站有3名专职人员外,其他各站人员以文化站编制入职的都是兼职文化工作或从未涉足文化站。文化站人员编制被占用的问题已存在很久,多数文化站站长身兼多职,同时对口民政、环卫、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文化只占他们工作的1/6。

3、文化人才结构和能力与端州文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区文化公益性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人员新进速度跟不上退休速度。街道社区6位文化站长的平均年龄为40,只有1人是专职文化工作的。二是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以文化馆为例,原来的美术、摄影、舞蹈三个品牌,随着“带头人”的退休,由于新进人员无法达到专业和管理要求,优势逐渐弱化。十几年来,摄影和戏曲类人员一直空缺。另外,区文化馆、图书馆都没有高级职称人才,同时,与当今公共文化群众需求和审美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与建设端州文化特色区的高要求与任务不匹配。

三、措施

1、以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十分钟文化圈”建设为目标,建设一批基层文化设施,抓好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整合现有宝月台文化馆、图书馆、老干之家、宝月公园、宝月荷塘等公共资源,建成一个具有综合文化功能,代表端州文化形象、辐射面广、贴近群众的全新“端州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完善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设,力争各文化站拥有独立站舍。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社区,每个行政村有农家书屋,每个社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

2、以繁荣群众文化为抓手,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为动力,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培育群众文化知名品牌。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鼓励扶持各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将社区文化专干、社区文化辅导顾问和辅导员工作制度完善起来,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在不断将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的同时,培养群众自己的文化队伍,带动其他社区规范化将活动开展起来。打造文艺团队品牌。大力扶持和引导群众文化团体不断做大和提升档次,争取政府支持,对大力支持送戏进社区的艺术团队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和培训帮助,让各业余团体能够有更大的提升。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将“端砚文化节”、“纪念伍丁先师宝诞节”等节庆活动推向深入,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潜力,组织开展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将“迎春书画摄影展”、宋城墙灯谜竞猜等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的文化活动推向深入。打造文艺培训品牌。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市区一体化,多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好区文化馆、青少年宫、老干部大学、社区文化中心等阵地,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的文化培训,提升全民素质。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培训工作,大力扶持各种民营培训机构发展。重点开展少儿舞蹈、少儿语言类的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交流活动,创出特色。

3、积极推进文化站人事制度改革,把人员编制划归区文化馆统一管理,区财政统一供养,不与镇、街行政机关相互混岗,全面推行文化站站长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着力实现文化站人员编制专职专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高明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把资源资金向基层倾斜,全区基层文化惠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文化惠民保障机制扎实有力。一是建立规范有效的公益文化事业筹资机制。区、镇(街)财政对文体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实现文体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以上。二是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区印发了《关于实施高明区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工程的意见》(明府办〔2009〕147号),以及连续几年执行高明区“五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区、镇(街)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惠民工程的扶持力度,发挥了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三是把握机遇,大力实施《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规划》,有力保障了高明区革命老区各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四是建立完善全区各级公共文体阵地管理机制,制订完善服务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五是继续实施基层文体建设年度考评机制,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确保文化惠民工作落实到位。

(二)文化惠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推进新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等一批区级重点公共文体设施的规划工作。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区影剧院达国家三星级影院标准,6家博物展馆设施也不断完善,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各镇(街)文化站向综合化转变,杨和镇新建文化广场、明城镇优化布局镇文化中心等。村(居)一级文化设施不断扩容,实现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在72个行政村、社区的全覆盖。部署开展93条人口500人以上自然村的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2010年建成了10家示范点。全区51条行政村全部达到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实施要求。

(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成效,老区镇文化站达到省一级站以上标准,“农家书屋”全覆盖老区行政村,老区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全面铺开,老区健身广场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青少年文化宫和谭平山纪念园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全区529条自然村全部通有线电视,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园园通” 有线电视工程,受惠企业800家、员工约8万人。推动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和联合图书馆协同发展,实现市、区图书馆业务“一卡通”,区、镇(街)和村(社区)公共图书定期轮换。每年购买公益数字电影1000多场送到基层。年平均组织“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活动100多场,观众近20万人次。启动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广泛开展“文艺三下乡”、“高明讲坛”、“高明艺术讲坛”等活动,文化惠民工作载体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科技化特点。

(四)文化惠民活动逐步形成品牌。积极与企业合作,与媒体合作,实施大型文体活动项目招商,增强了发展活力。读书节、新年音乐会、元宵烟花文艺晚会、“魅力大舞台”、区运会、龙舟大赛、“体育村居行”、百村篮球赛、“体育嘉年华”、2010畅赏高明绿色欢乐节等,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成为高明区具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项目。如2010畅赏高明绿色欢乐节,组织开展了区首届绿色博览会、区第四届万人濑粉节、镇(街)特色文化旅游推介、区首届登山节等10多项特色活动,让全区群众共享文化旅游盛宴,进一步打响了高明“宜游宜商宜居”的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品牌。此外,通过创设表演平台的办法,大力扶持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与条件成熟的单位、企业、学校、村(社区)共建

文艺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慰问演出、艺术辅导、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等活动,让基层文化真正扎根基层,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和公共文体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高明区文化惠民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于形势要求。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离佛山市提出的基本创建成为省特级文化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村(社区)文化设施缺乏,个别文化阵地处于无人员看管、无维护资金、难以对外开放的境况。

二是文化惠民管理机制不健全。区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运作模式制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指导力度不足。文化站干部兼职过多、人手不足、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等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村、社区缺乏专(兼)职文化管理人员,文化辅导员制度有待完善。

三是文化惠民产品和服务不足。全区艺术精品创作和演出的数量比较少,文化产品质量比较低。部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管理不到位,开放

时间不足,服务效益偏低,特别是在如何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办法不多,探索精神不足。

四是文化惠民资金不足。各级财政对文化惠民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同时,文化惠民资金投入的渠道比较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树立“文化民生”观念,保障文化惠民。加强文化惠民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文化民生”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重

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作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作为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手段,努力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把文化建设的重点下移至农村、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

(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渠道,夯实文化惠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也是高明区文化惠民工作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必须大力实施文体设施全覆盖工程,规划建设西江新城演艺中心、体育中心、“梁发报园”和古耶贝丘遗址公园等标志性文体

设施,做好阮涌村古村落保护开发前期工作。启动体校综合楼建设工程,优化区体育馆功能布局。重点加强镇(街道)和村(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镇(街道)建设和升级聚合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影剧院(放映厅)、展示馆、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广场)、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等多元化设施,形成资源集聚效应。继续实施基层体育设施扶持计划,将杨和镇文体广场打造为镇级全民健身广场示范点。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93家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形成城市“十分钟文体圈”和农村“十里文体圈”。

(三)加强文化创新,促进文化惠民与时俱进。以发展智能文化为切入点,推进电信网、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依托“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多渠道配送文体资源。深化“园园通”有线电视、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千场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等各项文体惠民工程。用三年时间建立区、镇(街道)两级联合图书馆网络。配合佛山建立阅报一体的智慧驿站,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促进文化惠民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和群众多元化需求。

(四)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文化惠民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完善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组织架构和网络,成立区体育总会,调动文体协会和社会团体积极性,壮大文体服务志愿者队伍,促进文体活动举办社会化。创新开展“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新年音乐会、元宵烟花文艺晚会、全民歌唱大赛、群众歌会、粤曲小戏小品展演、读书节、

龙舟大赛、羽毛球公开赛、体育嘉年华、村际(百村)篮球赛等常设活动,促进传统品牌与时尚品牌相结合。积极走政府主导、资源整合、企业支持、媒体担纲的运作新路子,深入组织开展绿色产品博览会、濑粉节、美食节、水果节、登山节、龙舟节、观音文化节、房博会、垂钓大会、摄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实现“十节(会)”举办制度化,运作社会化,效益品牌化。

(五)加大投入,保证文化惠民可持续开展。首先是要突出政府投入为主,并改进投入的方式。政府投入逐步从对文化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一般投入转变为文化项目投入,政府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主要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在保障年度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1%的基础上,设立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部门开展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对偏远山区实施“文化低保”政策。其次是要畅通民间投入管道,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文化,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办“文化户”、文化活动室等,面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经营和服务活动。

(六)深化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增强文化惠民活力。开展区属文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推进区电影中心转制,支持事业单位实行二次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把握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机遇,加大对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加快下放权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基层的支撑力。落实政策扶持措施,建立全区文化人才库,

通盘规划和开展人才提升计划。加强对基层文化专干的考核,逐步实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完善社区和行政村文体活动辅导员制度,研究组织开展“四特”(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明星)评选活动,培育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全方位促进文化惠民工作。

(七)加强评估考核,保证文化惠民任务落实到位。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对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的考核,要以文化建设规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资金投入情况以及服务网络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绩效情况等,作为考核的重点,丰富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文化惠民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让群众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这是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的要义所在。不过,如何在浙江这片文化热土上写好这个“惠”字,仍是各界人士值得思量的事。

本报记者就此邀请省人大代表、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高地社区党委书记施雪龙,省人大代表、玉环县楚门镇三联村村委会主任狄绍增,省人大代表、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村民郭文标,省政协委员、浙江绍剧团副团长姚百青,省政协委员、温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施小琴,省政协委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郭艺展开讨论。

为群众送去文化春风

记者:农村和城市相比,在文化需求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差距在哪里?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文化惠民该如何抓,才能行之有效地为群众带去文化春风?

施雪龙:农村和城市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缺乏文化设施和文化氛围,所以将文化惠民工作落到村一级变得尤为重要。我经常到全省各个地方去看当地的文化建设,虽然有的地方文化设施不错,但如果没有懂文化的人来组织,群众还是会有意见的,这是整个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体系的建设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

有了文化设施后,怎么做才能管理好,这是文化能够真正惠民的关键。现在许多地方都提出了要找像社工一样的人来管理,但我认为,不拿报酬、又有激情的人是很少的,指望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文化管理工作,肯定不切实际。有些地方则准备以给编制的方法来解决文化管理员缺乏、留不住的问题,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管理员一旦有了编制,就不一定会有长久的积极性,而且财政负担也变重了。

姚百青:文化惠民是一项综合工程,给老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浙江绍剧团的职责所在。我这几年一直在跑农村,发现戏剧在农村非常火,许多村民都希望能在一年中看上一场大戏。

一个现实情况是,我们到农村出演一台大戏,下午、晚上各演一场,每场3个小时,费用是5万元钱。尽管和其他演出形式相比,剧团开出的费用已经很低了,但能花得起这钱的村子还是不多,所以大戏进村目前还是存在瓶颈。

尽管现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已基本普及,还有一些文化下乡的综艺晚会进村,但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农村传统习惯就是看大戏。

郭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很重要,作为文化惠民的一块工作,应该将文化遗产看作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资源,要服务于民众和社会。

一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区。对于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态区进行整体保护,其主要核心是维护传统文化生态区的完整性,并惠及民众。对本乡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使生态保护区拥有良好的民风,从而建立和谐生态社会。

二是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具有服务于民众文化需求的功能。经过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发掘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保护成果需要向民众展示,使民众拥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文化保护的自觉性。

文化惠民,政府扶一把

记者:文化惠民中,除了送戏、电影、图书、报刊等下乡外,村民们最需要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最需要政府支持的政策又是什么?文化惠民,是否只是开展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那么简单?

狄绍增:文化下乡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不仅要带去各种文化节目,更要在节目内容中增添法制宣传、道德等内容。现在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效果很好,但是如果能多送一些宣传法制的电影到农村

去,效果肯定会更好。毕竟一些流行的电影,其实村民们都可以在别的渠道看到,而法律知识的传播却很缺乏,有些老百姓就是想学,也没地方。这方面政府要加强工作力度。

郭文标:渔民整天都在海上忙碌,普遍缺乏文化底蕴。比如我们村的渔民,一年中有8个月在海上,回来整理下网,又要出海了,所以很多文化活动渔民都没法参与,图书什么的也看不进去,只能在船里看看电影和杂志。时间一长,就和文化失去了联系。

但是渔民对文化的渴望是很强烈的。就像我是村里舞龙队的队长,只要我在村里,舞龙队的活动肯定搞得起来,而且每次大家想举办文化活动了,也会出份子钱一起来做,可以说积极性是很高的。

不过问题是,渔民的钱是很有限的,小型的文化活动可以做,大一点的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政府能否出台一些政策,拿出一些扶持资金给渔民们,这样每次文化活动的经费政府贴一点,渔民出一点,大家的压力就小很多。还有,能否在每艘船上安装卫星电视?这样渔民在船上就可以知道许多国家大事,看到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的渔民了解到文化的魅力。

施小琴:文化惠民首先要正确理解文化生成的本质问题,要保护好文化生态系统,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从课堂里出来的,而是来自于人的本性、黑土地以及创造力。楼建得再高、地浇得再平,都无法成为文化的基石,社会文明的发展,应该为人性的完善、民生的幸福提供更美好的前景。回归人性、回归自然,是当下最大的文化。

就目前城乡百姓日渐高涨的文化需求来说,文化惠民还有很大空间。送文化只是一方面,要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文化生产者的培养、文化场所的建设、文化产品的生产,要把大量的文化产品进行细化、分流,就像百货公司一样,让老百姓有享受不同文化的权利,有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要让百姓有自发的来自于当地文化传统的文化生活,让大家通过各自富有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再创造,共同建造一个精神家园。

文化惠民进万家

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现代传播能力建设,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

一、以完善文化设施为抓手,增强文化惠民的支撑力

1、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谭逢敬艺术院已顺利完成主楼封顶,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182万元,正转入装修阶段。争取省广电局支持农村电影放映车1台,争取省文化建设基金支持美术馆建设资金

80万元、支持三埠文化站建设资金7万元。市图书馆维修改造工程、市文化馆小剧场改造工程已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平支中心建设已完成投入使用,镇级支中心已进入设备招投标阶段。抓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目前已建成129家,今年,省建点49家、我市建点35家正在配送书籍和书架。按照行政村文化室“五个有”标准,2011年,指导基层基本建成文化室36间。积极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截至10月底,完成放映2534场,完成全年任务的93%。指导三埠街道、水口镇启动文化广场的建设,三埠文化广场正在施工。

2、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建

2011年开平市元旦春节系列文体活动共29项。开展送文化进社区(企业)、送戏下乡等活动,全年举办文化演出75场,文化展览20多场。举办“农信杯”开平市第八届金秋曲艺敬老活动周,举办“追寻沙飞足迹——纪念沙飞诞辰百年摄影作品及文献巡展”大型图片展览。举办赤坎乡土文化艺术节。

二、以扶持文艺创作依托,增强文化惠民的生命力

1、重视文艺创作的扶持和引导

举办《青年文学》开平碉楼文化笔会,国家级文学刊物《青年文学》(6月上半月刊)刊登了开平碉楼文化专辑,我市13名作者发表了作品。成功举办“书坛点将——首届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打造书法文化品牌。成功申办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必将对我市文化名市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3月初,2010年度江门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市选送的作品中有1件获一等奖,3件获二等奖,2件获三等奖。目前确定的2011年重点创作项目进展顺利:张碧云创作的长篇小说《庄园依旧》与北京唐德国际传媒公司签订拍摄协议,已完成剧本创作阶段。谭发宁创作的歌曲《闯金山》已完成录制工作。舞蹈《泮村灯会》进入音乐编排阶段。

2、重视文艺培训,培养文艺人才

举办了粤曲演唱暨打击乐公益培训班、龚耀年歌曲培训班等艺术培训班。组织市艺术团、民间乐团、舞蹈团、天使乐坊等艺术团队定期辅导排练。举办了暑期免费艺术培训班,开设语言艺术、器乐表演、舞蹈、音乐等10个专业,全市共360多名少年儿童享受了免费的艺术教育。

三、以深化文化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惠民的保障力

1、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根据市编委的精神,完成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报市编委,争取将我市文化单位全部定为公益一类单位。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文件要求,经市编办批准,撤销开平市粤剧团牌子。

2、探索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和调研相关工作,深入了解我市文化产业目前状况、了解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组织印刷发行业商会参加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四、以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增强文化惠民的承传力

市文物局扎实推进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1、加紧修编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规划

落实了编制规划的经费、召开了3次编制工作会议,目前已进入初稿征求意见阶段。下一步将召开镇、村座谈会,按照各部门意见修改后,再按程序逐级报上级部门审批。

2、认真做好文物普查工作

已完成了开平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报告并印刷出书。文物普查田野摄像工作室外拍摄部分已完成,到年底将完成文物普查摄像的编辑整理工作。文物普查名录正在编辑当中。

3、扎实做好碉楼保护工程

继续完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力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工作,目前,进入设备调试和设施检验环节。省政府下拨的第一笔1000万元开平碉楼与村落维修整治专项经费的使用进展基本顺利:11月1日,碉楼维修与防雷工程正式开工;自力村防盗监控工程(二期)已全部完成并已验收完毕。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文物部门按照文物工程管理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核心区、缓冲区内和托管的40座碉楼(庐)。

4、做好碉楼认养大会相关工作

已召开了5次座谈会,认真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目前,正在筹备碉楼认养大会的相关资料。

5、做好第二轮世界遗产定期报告及监测报告工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完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定期报告的填写工作,完成率达到100%。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工作报告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物局等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

赣榆县在1999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荣获全省群众文化先进县的称号。近年来,赣榆县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打造了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草根文化”、“赣榆风情”文化广场、海洋文化等品牌;荣获全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先进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县”、“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图书馆”等称号;赣榆县普法说唱团被评为省特色文化团队;柘汪镇文化站长苏宁被评为省优秀文化站长。

一、文化投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县级财政每年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增幅略高于同级财政的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人均文化事业费略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县政府建立了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文化事

业单位年度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每年列入年度预算并足额拨付。2009年至2010年,县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3.12%和56.73%,县财政拨付县直文化事业费为3051万和4918万,分别增长120.9%和61.12%。2010年,赣榆县文化事业经费为4918万元,人均达到44.7元,高于全省水平。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社会各界初步形成了重视文化,支持文化公益事业的良好风气,最近 3 年来,采用冠名等形式,企业对于文化活动的赞助达到3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设施网络逐步健全

赣榆县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赣榆县加大对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县级“文化四馆一中心”,总投资达1.6亿元。其中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文物陈列布展1000万元;县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县博物馆、县图书馆分别已于2010年10月26日和2011年4月29日开馆并全面对外开放;42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建立、命名10个“非遗”保护基地;33个社区文化中心一举通过省级验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个支中心、18个基层服务点实现了正常运行;人均藏书量达到0.9册。赣榆县在培树内部培训、在岗培训、资格培训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文化人才的层次和水平。广大文化工作者,在为群众奉献文化产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关键体现在文化惠民和文化乐民的服务水平上。新建成的“文化四馆一中心”对群众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培训一大批镇村文艺业务骨干,培树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等;大型演出、广场文艺活动让群众免费参与,精彩广电文艺节目及时呈现;重大节庆、“三送”活动、“赣榆风情”广场文化活动、“三乡”文艺汇演、农民读书节、社区文化节等等,极大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实现文化利民、文化惠民。

三、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文化成果,赣榆县重视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文化工作开放性、群众性。继续开展“三送”活动。开展向山区小学及相关部门送书1000余册,送图书下乡20000册;送戏下乡220场、送电影下乡7500余场;积极配合宣传部门组织开展“赣榆风情”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文化进社区、企业、校园、部队等活动;采取城乡共建方式,大力推进文化进村入户,18个镇文化站、92支民间文艺团队年演出达1700余场;相继举办了首届农民读书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节”系列活动;举办各类文化培训达4000人次以上;94名文化志愿者活跃于镇、村,积极开展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的“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大型电视纪录片《走遍赣榆》受到全县观众喜爱;《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获省优秀专栏节目,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赣榆广播电视新周刊》成功改版,大型演出在县级台率先实现现场直播;《徐福东渡传说》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海州湾锣鼓《渔家鼓声》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广场类金奖。重点打造“海州湾女子锣鼓”、文华演唱团、中心社区吕剧团、青口镇民间艺人说唱团、赣马镇男子十二乐坊等特色文化团队;继续打造“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赣榆风情”文化广场、“草根文化”品牌。

四、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赣榆县有效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制度,近年来,相继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12期、印刷发行培训班6期、管理经营人员培训3期,参训率95%以上;配合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8次;规范网吧、游戏厅管理,开展执法检查320次,查处违规经营户134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电路板30块,取缔非法经营音像摊点17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33684张,收缴非法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1808张,查缴非法出版物14500余册;开展

“春雷行动”,清理书摊34家,查处违规经营的音像店5家、书店13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0000余张,盗版教辅30000余件;查处违规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备300余座,联合工商部门查处销售窝点15家,查处违规户600余户;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功能,有效净化了全县的文化市场。经过多年的实践,赣榆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有计划、有预案、有总结,各类管理档案资料规范,已形成县镇两级文化市场管理联动协调机制。文化市场安全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各类安全检查措施得力,责任明确,管理规范。3年来,全县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娱乐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五、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赣榆县置县于秦,是泛海东渡第一人徐福的故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2008年,赣榆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实了专门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建立了保护计划和保护措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县政府2009年公布了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37项,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1人。在“市二批”保护项目和“市一批”传承人申报工作中,赣榆县有8个项目、16人通过初评,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在“国三批”申报工作中,配合市文化局挖掘、整理、拍摄《徐福东渡传说》、《苏北大鼓》、《柳编》三个省级保护项目,组织参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徐福东渡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赣榆县被评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县。

赣榆县通过各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我们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我们对全县的不可移动文物展开摸底调查,收集各类物理数据,建立文物档案;建立了规范性的“四有”档案,文物的“四有”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每年不定期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同时还和镇文化站建立安全责任制,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文化站加强日常监管,还聘请了义务保护员,加强对遗址的巡查。3年来,我县没有发生一起不可移动文物被破坏、损坏的责任事故。

六、产业发展初显成效

2010年以来,赣榆县坚持引导发展文化娱乐业、演出业、印刷业、文化观光休闲业、传媒业等,迅速壮大赣榆县文化产业规模。以金山镇为中心,建设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徐福传说》等民族特色为主要内容,集旅游、演艺、饮食、传统民俗活动展示和参与为一体的徐福文化创意园、在县东城区天籁片区开工建设徐福主题公园。以海头为中心,建设以海洋渔民文化遗产、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主体,集旅游、演艺、饮食、传统民俗活动展示和参与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区。面对文化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着力构筑四大产业集群,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挖掘徐福文化底蕴,完善徐福祠、兴会寺设施及陈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赣榆国际徐福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赣榆优越海洋风光,完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功能,擦亮江苏北戴河品牌;打造中国秦山岛国际海钓旅游基地;挖掘、整理赣榆古老造船和海洋工艺、祭海风俗等内容,建设赣榆海洋博物馆;利用赣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建设赣榆海鲜产业链;依托抗日山这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头,建设全民国防园,串起刘少奇旧居、小沙东海战旧址等革命遗址,形成红色旅游长廊,打造了叫响全国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挖掘农耕文化特色,加快夹谷山风景区、塔山湖风景区建设步伐;赣榆县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作大型文艺演出、展演、竞技、培训等活动,提高经营效益;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探求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参股合作、赞助、冠名等形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多元延伸产业链,为赣榆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积蓄了后劲。

2012年的春天,多雨的南昌寒意不减,但长达一个月的“相约春天”——2012年公益大展演活动,让8万多市民走进剧场,免费欣赏到11个院团的18个剧目35场大戏,沐浴着“文化春风”。2009年首创的“相约春天”公益大展演,是近年来江西省创立的多项有影响的文化惠民品牌中的一个。

为了改变全省农民单调的文化生活,2005年9月,江西省在全国首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委、省政府投入6000万元,免费请农民看戏、看电影、开展文体活动。这是江西省继“百团下基层、百戏送农民”、“名人名剧下基层”等文化活动之后,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一项文化民生工程。对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6年1亿元,2007年起每年1.2亿元。目前,该活动累计送戏下乡46529场,放映电影98.85万场,开展文体活动25714次,受益群众达3.5亿人次,被称为“百姓工程”、“民心工程”。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

如果说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解决了农民看戏难的问题,那么2008年省委、省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江西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则着力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群众看好戏的问题。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加速了江西原创文化作品的生产,推动了江西文艺舞台的繁荣。3年来,全省每年新创戏剧剧本100多个,获得扶持投排的剧目50余个。从2009年开始,江西省以繁荣工程生产出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依托,打造了一个文化公益展演平台——“相约春天”公益大展演,让普通百姓能在高雅艺术殿堂免费看到代表江西舞台艺术最高水准的剧目,有残疾证、低保证的困难群体优先领票。“江西一元钱的文化投入,产生了一些省市十元钱都难取得的效果。”文化部艺术司一位领导这样评价。目前,浙江等地正在学习江西省公益大展演的做法。

2007年11月开始,江西率先分两批向社会免费开放1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7个试点省份之一,2008年底江西在全省免费开放84家博物馆、纪念馆。如今,全省100多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平均每年接待观众逾1900万人次。由于历史原因,19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中有63.7%的馆舍面积狭小、设施设备陈旧落后。2008年起,在全省实施的60项民生工程中,基层文化“两馆”获得维修专项资金,到2010年省政府累计投入1.1亿元。2011年底,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命名工作中,江西省被文化部认定上等级的文化馆有104个,上等级馆的比率为90.43%,排名居全国第三。

2009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省文化战线在新年伊始实现开门红的基础上,以王金山、王三运、臧世凯、谢广祥等省领导重要批示为动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线,以“文化展示年”、“体制改革年”、“文化服务年”为抓手,实施文化保护、文化精品、文化展示、文化惠民、文化产业工程,成功完成了大事要事的组织,经受了急事难事的考验,各项工作创新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丰收。

一、出精品,出效益,艺术创作生产实现突破

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认真规划,精心打磨,全力推进艺术创作生产,推出了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展示徽风皖韵的精品佳作。省话剧院的现实题材话剧《万世根本》,获中宣部第11届“五个一工程”奖。黄梅戏《雷雨》历经5年磨砺,成功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安徽舞台艺术作品首次跻身这一奖项,实现重大突破。儿童剧《山里的泥鳅》参加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二等奖,并在全国巡演。黄梅戏《徽商胡雪岩》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方片)展演,获参演剧目奖。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花鼓敲天下》,在全国“桃李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安徽舞蹈取得“桃李杯”迄今为止的最高奖项。国画《生死印》、油画《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庆期间在中国美术馆献礼展出,之后用2年时间在全国巡展,安徽省美术创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省第11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省文化厅与阜阳市委宣传部共同拍摄的电影《农民工》、与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共同拍摄的电视剧《诗仙李白》、省徽京剧院京剧《天地人心》、省话剧院儿童剧《山里的泥鳅》、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逆火》获优秀作品奖,省文化厅获组织工作奖。一年来,全省专业艺术院团相继创作、投排徽剧《一文钱》,黄梅戏《江淮儿男》、《孤山妈祖》、《水仙阿珍》、《独秀山下的女人》、《血泉》、《山梅》,坠子戏《故土情深》,嗨子戏《王家坝纪事》等一批大戏剧目。加工修改黄梅戏《美人蕉》、《徐锡麟》、《桐城六尺巷》等剧目。合肥市庐剧院创作的庐剧《村长娘子》,在社区、乡村演出近百场。全省院团演出剧目上百个,演出上万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圆满完成安徽省与中央企业调整结构合作发展会议、李长春同志接待、春节团拜等36场重要演出任务。

二、重创新,树品牌,重大文化活动出新出彩

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成功举办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策划组织了“百团千场万人”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100余个省直、市、县专业文艺院团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将优秀节目送到社区、乡镇、厂矿。国庆60周年期间,组织“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由进京献礼演出、优秀剧目展演、重大文化活动和大型展览活动共4大系列50个项目组成。《天仙配》、《女驸马》、《万世根本》、《山里的泥鳅》4台大戏进京参加中宣部、文化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创全国性调演我省入选剧目数量之最。全省优秀剧目展演,集中展演20多个剧目、200多场次,20余万人次观看。全省文化馆举办公益性广场演出2845场次,观众569万人次;各类展览549场次,观众81万人次。系列活动面向群众,热在基层,规模大,影响好,为国庆60周年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

第四届中博会文艺晚会“江淮和畅”围绕“创新、合作、共赢、崛起”主题,突出安徽特色、中部特色、时代特色,以“树立起来的徽州风格,流动起来的中部气派,呈现出来的中国水准”,博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被认为是“2009年中国电视文艺、中国文艺舞台、中国区域性文化品牌的一个扛鼎之作”.省文化厅被省政府授予第四届中博会“活动组织奖”.

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11月7日在滁州激情唱响,歌会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三农”发展前进脉络为主线,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为主题,激情歌唱八亿农民的喜悦与幸福,热情赞颂当代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尽情书写金色田野的富饶与美好,唱响勤劳致富之歌、幸福希望之歌、科学发展之歌、时代艺术之歌。主要有“小康大道”开幕式文艺演出、“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和新作专场演出、“欢唱的布谷鸟”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全省联动演出、“金色的田野”第二届安徽省农民画·画农民作品展,以及华东地区超级杂交稻原粮生产和示范基地授牌等多项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进一步打造了安徽特色、中国一流的文化品牌。

此外,省文化厅与安庆市共同承办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组织“绿水青山带笑颜”大型文艺演出以及新剧目展演、经贸招商、展览展销等10大类50余项活动,上下联动,规模空前,展示了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新成果。由省文化厅牵头负责的安徽彩车“江淮和畅”,历时近10个月,经过设计、制作、组装、调试以及合成演练,2009年10月1日上午,在

天安门广场“我与祖国共奋进”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中精彩亮相,亿万观众通过电视收看;10月2~11日,在天安门广场完美展示,1500万人次现场观看;返回安徽后在合肥体育中心、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展示。安徽彩车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识别性强、信息量大、科技含量高、展示位置佳”,尽情表达了安徽人民对新中国60华诞的深情祝福,充分展现了山水安徽、人文安徽、创新安徽、崛起安徽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提升了安徽的美誉度、影响力,受到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和省政府通报表彰。

文化交流有声有色。春节期间,省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赴欧非四国7座历史文化名城巡演,皖风徽韵首次在世界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创造了安徽对外文化交流的多项第一。省长王三运挥毫题词“徽韵出墙,乐舞金色”,鼓励与赞扬安徽民乐走出国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臧世凯作重要批示。11月,“安徽文化周”演出团携黄梅戏、徽剧、京剧赴台湾,4天演出4场,反响强烈,促进了皖台文化交流,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之旅、合作之行。全年共组织杂技、黄梅戏、花鼓灯、徽剧等特色艺术22批次、320人次,到近 30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或举办展览。三、抓重点,保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全力推进省民生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制定下发了《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办法》和《考核办法》。在中央投资的基础上,按每站30万元的标准补足配齐建设资金,下拨全省。坚持月度通报,及时掌握进度,先后组织5次综合检查,覆盖所有市、县。各市在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过程中,坚持标准重规范,强化督查抓质量,严格要求见成效,工作有力,进展有序,协调有方,推动有为。纳入2009年省民生工程的3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竣工,实际完成投资 1.47 亿元,超过计划投资 13.21%.

【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热门-2016年上半年文化惠民扶贫工作总结惠民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文化惠民扶贫工作总结_惠民工作 总结 2016年上半年**县文新广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 县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相关精神,严格贯彻实施文化扶贫工作各项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维,大力推进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贫困乡村的群众切实享受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基本情况 2016年上半年,我局大力度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 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六项工程深入实施,各项目标任务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已完成农村文化站、村活动室设备配送,将音响、相机、服装等器材配送到31个贫困村,加快了乡村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村村响项目,为31个贫困村 配送广播器材,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在贫困村开展感恩奋进送文化下基层活动11场;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1期;为 贫困村免费放映电影600场;举办书香**?全民读书活动1场; 二、主要成效及做法 (一)加快灾后重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随着灾后重建的深入推进,我县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已经得到 不断完善,截止目前,已完成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及县博物馆旧馆的维修加固和设备设施采购;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的建设和设备设施采购;完成县文化流动服务车、县流动电影放映车及乡镇固定电影放映点设置的购置;完

成县无线台站建设。在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完工后,将形成县有文化中心、乡镇有文化站、村有农家书屋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将为大大满足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 (二)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了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举行了春节大型民间民俗过街巡游表演,参加表演人数达1000余人,观看人数达40000余人。此外还举办了春节期间“书法大赛”活动和春节 文艺演出等,营造了热闹的节日氛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在**旅游节期间,圆满完成“第八届**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汇演,参演人员600人,此次观众达到20000余人,举办了全民自行车绕城骑游活动,“**下的女子成人礼”、“三饮茶会,万人品茶”等系列活动。三是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在贫困村开展感恩奋进送文化下基层活动11场。 (三)加大电视台宣传力度,扶贫攻坚风劲势足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台,在《**新闻》中开设了“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上半年共计出动记者150余人次,拍摄视频素材700多分钟,制播新闻 70余条,如《**乡:扶贫猪苗送到家、助贫脱贫共致富》、《**新建:精准扶贫种药材、农民群众富起来》、《**村第一书记**的扶贫攻坚路》、《**村积极打造观光采摘果园引领百姓脱贫致富》等新闻报道,广受关注,吹响了脱贫攻坚战号角。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重建项目省、市、县、乡、村对接未完全到位,推进缓慢。

2018年综合文化服务站工作总结

2018年综合文化服务站工作总结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下面是整理的综合文化服务站2018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综合文化服务站2018年度工作总结 XX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经灾后重建后,于201X年6月20日起正式面向全镇群众开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为全镇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服务的同时,指导全镇各村社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日常管理工作,是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2018年XX综合文化服务站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文化站及管理人员配置及基本设施 XX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有分管领导1名,负责联络上级文化部门的各项文化工作和XX镇文化事业发展统筹工作;文化站站长1名,负责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人员4名,具体负责文化站日常运行、管理及按时开放、热情服务工作。XX

镇辖区内12个行政区各族配置了村级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其中三个贫困村文化室都是按国家标准进行修建,其余文化室同样严格按照省级指标修建,每个文化站内配置有1位文化站站长及文化志愿者。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 二、每天免费开放时间 上午9:00--11:00,下午13:00--17:30 晚上19:00--21:00,(镇综合文化站放电影晚上时间顺延) 综合文化服务站内配置各类书籍5000余册,辖区内12个行政村各配置了村级文化站(农家书屋),各村级文化站内供借阅各类书籍均达1640册,并提供最新的报纸期刊及部分影音产品。镇综合文化站所有各类书籍均有免费借阅登记簿、有开放情况意见建议簿,电脑免费上网使用,棋牌书画免费提供娱乐,健身器材及舞蹈练身室免费提供使用。村级文化站提供部分基本运动器材。每年在重大节日组织各类体育活动诸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各类比赛均达3次以上。 三、活动开展情况 2018年3月开展了妇女书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倡导广大妇女爱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xx镇是于都的东大门,距于都县城仅17公里,323国道穿境而过,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文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xx 镇文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为我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镇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文化站功能凸显 xx镇综合文化站于2019年改建,坐落于政府大院左侧与xx大道路口交汇处,同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站内设置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等基本功能室,同时配套了室外篮球场、乒乓球场、露天舞台、宣传栏等文体娱乐宣传设施及场所。站内建筑面积829.38㎡,总投资60余万元,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标准化综合文化站。 (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管理并重 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其活动面积均达100平方米,整合农

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共享工程资源和体育活动场所,形成村级(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各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确保文化活动室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积极向上争取“农家书屋”惠民工程指标,农家书屋拥有的图书平均达1500多册,书籍种类涉及农业、科普、法律法规、文艺书刊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实现全覆盖,通过共享平台,村级服务站点成为培训、学习和娱乐中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文化活动室与农家书屋、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利用率,使广大群众享受免费、优质的文化资源,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镇政府、村委会每年拨付一定的经费,保障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转。 二、积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实现文化服务实用、优质、高效和便捷。 (一)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丰富文化下乡内容,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深入偏远村组,不断提升活动实效。我镇始终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买单,农民看戏、看电影,开展文体活动”的惠民政策,认真组织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每个行政村每年看12场以上电影,3场以上戏剧及文艺演出,组织群众文体活动5次以上,三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二)全面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政策。综合文化站、村级文

文化惠民演出总结

文化惠民演出总结 篇一:2021年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巡演总结 2021年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巡演总结 2021年11月10日——12月25日,由成都市文化局主办,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演出的2021年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巡演先后在青白江区、邛崃、成华区、彭州市、崇州市、锦江区、高新区、新津县、郫县等九个区市县的二十五个乡村街道、文化广场、等地成功开展群众文艺节目巡演工作。公司全体演职人员顶着烈日、迎着寒风,从最热的时段延伸到最冷的季节,全体人员不辞辛劳、不畏艰苦,用丰富多彩地文艺形式为各个区、市、县的父老乡亲们奉献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老百姓的热情拥护。 今年的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巡演活动受到了各区市县人民政府、街道、文化站等组织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惊喜之一是农村群众集体素质的提高。当我们的演出车驶入演出地点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板凳整齐的摆放在演出现场。在演出开始前,观众就已经有序的入座等候演出开始了。这样有组织、有纪律的表现恍如是在等待一场剧院表演的开始。也许他们不知道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给了我们所有演职人员莫大的惊喜和鼓舞。感动之二是观众人数一次比一次多,观众热情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的巡演快车来到了许多熟悉的地方,同时也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当再次来到某一个乡镇演出时,当地的百姓仍然能够认出我们的演员和他(她)表演的节目。他们还拉着演员的手说:“今年一定要多演几个节目……”这样朴实的话语、真切的期盼令我们倍受感动。虽然是重复来过的演出地点,可是观众给予我们的掌声和热情却不曾重复。田间、地头、台阶、山坡……四面八方,所有能观看到演出的地方全都站满了人,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

社区文化活动总结

社区文化活动总结 很多人都在烦恼社区文化活动总结该怎么写,下面为大家带来了4 一、创新形式、广泛宣传,极力营造学习与娱乐相互结合的学习方式 我们立足社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社区的文体宣传阵地作用,不断通过板报、墙报、录像、学习园地等形式,加大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居民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社区于2014年2月2日在辖区福源来广场举办以“创充分就业社区、促发展”为主题的游园活动,其活动以多种形式进行,使社区居民、单位职工放松心情,繁荣社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搭建一个全民互动的学习、娱乐平台,感受社区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居委会成员对人性关怀,营造社区和谐气氛,构建文化型社区。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社区文体活动氛围 社区对辖区原有的一些破损、老化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和改善,让居民的健身活动更能得到安全保障。今年4月社区还增设了网上博客,社区的大小事情都公布在社区博客上,这大大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了解。9月份社区对宣传墙报进行全面更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厅、乒乓球活动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户外健身场所等,为居

民开展自己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了保证。 三、关爱老人,开展好老年活动 为了社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在往年的基础上,社区突出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晨练队、坝坝舞队伍。在完善队伍工作中,我们尽可能对老年人宣传鼓动,劝其都力所能及投入到活动中,在我们努力下,现在整个社区投入活动的老年人大大超过了往年。二是创新形式办好老年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大大提高了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互动活动,我们经常鼓励老人们与其他兄弟社区进行联欢活动,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吸收更好的经验。 四、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体活动,极力打造和谐、温馨社区 社区在实际的工作中,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立足现有条件,结合街道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评价,极大地浓厚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居民热爱社区情感,为构建和谐、温馨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几场大型活动:一是2月份举办的“创充分就业社区、促发展”活动,受到居民群众好评;二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与辖区树语城物业举办了舞会,鼓动了广大居民的参与热情;三是3月21日举行的“迎奥运、百万老人健步

个人扶贫帮困工作总结范文5篇

个人扶贫帮困工作总结范文5篇 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的事。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扶贫帮困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 20__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市、县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切实做好镇村精准扶贫工作。 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并按照“规划到社、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社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产业健康发展起来。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

乡镇文化站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适应新形势开辟新途径 为创建全国先进文化县做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首先,感谢局领导给我们这次培训和发言的机会,在三天的培训中,通过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授业,使我们对乡镇文化站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近年来,在中心党工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先进文化内涵,打造好中心文化站惠民工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认识,理思路,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乡镇文化站是我们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总量将会有一个大的增加,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需求下,乡镇文化站的工作就会显得更加重要。中心专门成立”创建全国先进文化县“小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精心安排部署好前期的各项工作,从思想认识、工作措施和领导力量上为创建文化先进县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二、抓基础,建阵地,切实加大对文化工作的投入 (一)加强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心党工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投入60万元,于 2009年12月完成综合文化站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室、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厅室。为满足了我中心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2012年 5月,本中心的文化站免费开放,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文化站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在上级文化局的支持下,先后配齐了桌椅,书柜、电脑、投影仪、音响、现代化技术设备和演出设备等,以及文化娱乐用具。 (二)把综合文化站各项工作的开展作为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着手点和落脚点,首先保证让文化工作在全镇精神文明和整体发展中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每周开放30小时以上;严格按照图书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确保借阅的书籍一律登记。利用节庆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书法协会、民乐队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拟成立乒乓球协会、戏曲协会、书画协会等组织。各协会在镇文化站的统一指导下,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活动,推出文化名人和文化品牌,每年都要有新成果,争创文化强镇。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把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及时宣传出去,使文化站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的喉舌作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出精彩。 (三)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开放,农村文化站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改变农民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培养文明行为,倡导社会风尚的重要场所;对开展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载体;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先后对文龙村、新安村、南王村文化图书室进行开放,为继续搞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于领取的文化器材,我们要求各村管好、用好这批器材,专人管理,规范使用,真正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充分利用这批器材将村内特色文化活动搞起来,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推动村

年某市文化惠民工作情况汇报总结 2020年文化惠民活动总结

年某市文化惠民工作情况汇报总结2020年文化惠民活动总 结 全市文化惠民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着力加快以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广泛举办文化惠民活动,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一、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带动实施有力。积极协调推进市民之家项目,市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新馆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功能最全的文化娱乐中心。 市直场馆服务效能大大提升。市文化馆修缮了馆舍,购置设备,每年辅导开展活动多次,创作编排节目多个,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对馆藏珍贵古籍进行了集中梳理,出版了《市博物馆馆藏古籍目录》。市图书馆上线数字化阅读设备,购置图书,改善展陈条件,年成功创评为国家一级馆。 基层文化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召开了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议,组成了多部门联合督查小组,多方争取文化资金,建设了处标杆性、示范性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同时,积极推动了个社区和个省定贫困村的重点提升工作,配发了电脑、书橱、音响、电子琴、锣鼓、二胡、舞蹈服装等文化器材,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 %。。 特色文化阵地投入不断加大。建成运行县图书馆综合服务大厅,开辟出新书速递阅读书吧、综合阅览室等阅读功能区。完成图书馆门厅改造和少儿馆建设,优化了阅读区、视听区、亲子体验区等功能室布局,并结合图书馆改扩建建成了县党群服务中心。细化考评办法强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实施图书馆夜间开放,举办文化馆暑期文艺培训班,增强免费开放效果。结合乡镇文化站专项治理,加大日常督查和定期考核力度,加强基层文化站点运行监管,1-10 月份县三馆和11 个乡镇文化站累计开放接待群众达万人次,图书馆被省妇联授予亲子阅读体验基地,获评全市百佳文明窗口,文化馆入选全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社区文化活动总结报告 范文3篇

社区文化活动总结报告怎么写范文3篇 社区文化活动能丰富居民生活,极速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区文化活动总结报告,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活动总结报告(一) 在街道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年xx社区的文化体育工作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立足社区,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文体队伍的作用,不断创新形式,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为社区建设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一年来的社区文化体育工作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形式、广泛宣传,极力营造学习与娱乐相互结合的学习方式 我们立足社区现有的条件,充分发挥社区文体宣传阵地作用,不断通过板报、墙报、录像、学习园地等形式,加大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居民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社区于xx年2月2日在辖区福源来广场举办以“创充分就业社区、促发展”为主题的游园活动,其活动以多种形式进行,使社区居民、单位职工放松心情,繁荣社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搭建一个全民互动的学习、娱乐平台,感受社区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居委会成员对人性关怀,营造社区和谐气氛,构建文化型社区。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社区文体活动氛围 社区对辖区原有的一些破损、老化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和改善,

让居民的健身活动更能得到安全保障。今年4月社区还增设了网上博客,社区的大小事情都公布在社区博客上,这大大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了解。9月份社区对宣传墙报进行全面更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厅、乒乓球活动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户外健身场所等,为居民开展自己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了保证。 三、关爱老人,开展好老年活动 为了社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在往年的基础上,社区突出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晨练队、坝坝舞队伍。在完善队伍工作中,我们尽可能对老年人宣传鼓动,劝其都力所能及投入到活动中,在我们努力下,现在整个社区投入活动的老年人大大超过了往年。二是创新形式办好老年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大大提高了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互动活动,我们经常鼓励老人们与其他兄弟社区进行联欢活动,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吸收更好的经验。 四、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体活动,极力打造和谐、温馨社区 社区在实际的工作中,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立足现有条件,结合街道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评价,极大地浓厚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居民热爱社区情感,为构建和谐、温馨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几场大型活动:一是2月份举办的“创充分就业社区、促发展”活动,受到居民群众好评;二是3月8

乡镇年度惠民帮扶工作总结

一年来,三星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简惠发〔2015〕19号《XX市惠民帮扶中心(民生办)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九项民生工程及20民生大事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为民办实事系列活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汇报如下: 一、认识到位,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 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为民办实事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简阳、造福全市人民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的需要;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需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能办到的事情做起,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实施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委、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 我镇成立了党委书记胡中明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副组长是由镇长刘剑担任成员:樊友、马辉、姚继光、李波、张汝红、袁东、陈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办公室主任樊友(兼)。 二、我们重点抓了就业促进工程其中城镇新增就业34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城镇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150,居家灵活就业直接补贴15人;扶贫解困工程其中扶持农村扶贫对象1581人,法律援助366人,法律援助案件16件,法律援助事项306,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595,特别扶助23,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150人,救助分困家庭脑瘫儿童1人,为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辅助器具20;社会保障工程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9400人,参保人数460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农村居民参合率97%;参合农民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75%;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60;居家托养智力、精神残疾人25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249人。医疗卫生工程其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3%;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财政补助比例20%;救助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1人;百姓安居工程其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户);民生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其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0.1千亩,补偿集体公益林1720亩;文化体育工程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04场;免费开放镇文化站(1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设施(2个). 安排专项资金帮助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通过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补息、创业吸纳就业奖励等措施,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1人);新农合制度参合农民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达到(75%);镇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80%)等9个方面34个具体项目上为民办实事,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促进小康建设。 三、广泛宣传,全民参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会议、文件、标语、新闻媒体、走访座谈、印发资料、政务公示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宣传为民办实事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果,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主动接受

2010年乡镇文化站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和平镇文化站工作总结 及2011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站的文化体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为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发挥了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为使我站今后的工作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年来,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年内除参加党委、政府开展的科学发展观政治理论学习外,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

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和执着,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加强阵地活动、打造农家书屋。 严格按照《漳平市农家书屋建设计划》的要求,以解决群众读书难、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为原则,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将之作为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建设任务,已建成和平村、春尾村、东坑村、下乾村农家书屋4处,今年新建了安靖村、菁坑村农家书屋,全镇初步形成了以镇文化站为中心、6处农家书屋、辐射7个周边村1.1万农村群众的服务网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三、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工作 一年来,我站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文化市场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方案、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与公安、工商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认真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工作,确保文化市场规范化经。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福建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开展工作。与安监部门联合执法,对安全隐患场所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文化经营户违法违纪案件,使我站文化市场经营工作收到了明显实效。

文化惠民活动总结范文:创新机制 破解难题 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

文化惠民活动总结范文: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推进文 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 xxxx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2019年将重点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社会文艺团体力量,融合社会力量,着力破解文化惠民活动的资金、人员、技术等瓶颈难题,围绕“党委把握方向、专业团体承办、坚持市场运作、引导广泛参与”这一工作思路,积极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 一、党委主导,把握文化惠民活动的政治方向 党委根据根据XX、省、市、县的安排部署,搞好顶层设计,把握政治方向,明确活动主题。调研了解群众期盼,满足群众需求,协调各方力量,指导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开展。20xx年,大名县举办了脱贫攻坚文艺汇演、“美丽邯郸欢乐城乡”群众文化大舞台、“送

戏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500多场次,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惠及40多万城乡居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活动效果。 今年以来,举办了“拥抱新时代共享新生活”文化大集、春节联欢会、百姓春晚、贺新春民俗文化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高标谋划,精心组织,进一步深入推进“美丽邯郸欢乐城乡”群众文化大舞台活动,启动庆祝建国70周年文艺巡演活动,深化拓展“送戏下乡”“彩色周末”活动,举办青歌赛、演讲赛、戏曲进校园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以文艺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丰富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二、社会承办,扶持壮大民间文化团体力量 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过程中,注重鼓励各民间文化团体积极参与承办文化惠民活动,引领民间文化团体健康向上发展。通过业务指导、资金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大对各类文艺协会、文化传媒公司等社会文化团体培育力度。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送戏下乡、免费进行艺术培训、奖励优秀节目和原创节目等措施,对发展快、管理好的民间文化团体进行资金和技术帮扶,促进民间文化团体发展壮大,民间传媒公司和协会分别承办了“送戏下乡”、脱贫攻坚文艺汇演等文化惠民活动。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和参与,为我县文化惠民活动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今年将依托全县正规注册的

2020年宝鸡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0年宝鸡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陕西国创招标有限公司受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委托,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对2020年宝鸡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服务项目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有能力提供本项目所需货物和服务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一、采购项目名称:2020年宝鸡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服务项目 二、采购项目编号:GCZB2020-04-023 三、采购人名称: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地址:宝鸡广电大厦1225 联系人:赵晶 电话(略) 四、采购代理机构名称:陕西国创招标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5号正信大厦A座24楼 联系人:杨翠罗靖任亚明 电话(略) 电话(略) 五、采购内容和需求: 2020年宝鸡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服务项目1批 项目概况:采购公益演出团队十余家,负责全市2020年全市公益演出398场。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第三部分 项目用途: 2020年宝鸡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 采购预算: 4640000.00元 六、投标供应商资格要求: (1)基本资格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特定资格条件: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并出具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国家规定的相关证明,自然人参与的提供其身份证明; 2、财务状况报告:提供2018年或2019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至少包括资产负债

表和利润表,成立时间至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不足一年的可提供成立后任意时段的资产负债表),或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及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 3、税收缴纳证明:提供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日前一年内已缴纳的至少一个月的纳税证明或完税证明,依法免税的单位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社会保障资金缴纳证明:提供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日前一年内已缴存的至少一个月的社会保障资金缴存单据或社保机构开具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证明,依法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单位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书面声明: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纪,以及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书面声明; 6、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服务保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7、投标人应授权合法的人员参加投标,其中法定代表人直接参加的,须出具身份证,并与营业执照上信息一致;被授权代表参加的,须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非法人单位的负责人均参照执行) 8、提供投标保证金的银行转账或电汇凭证; 9、具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单位类别:文艺表演团体); 10、投标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发售期至投标截止时间前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略)、中国政府采购网(略)等查询相关主体信用记录(行政事业单位可不提供)。备注: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七、采购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1、《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财库〔2011〕181号); 2、《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7〕51号); 4、《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库〔2004〕185号); 5、《财政部环保总局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号); 6、《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 八、招标文件发售时间、地点 1、发售时间:2020-04-15 09:00:00至2020-04-22 17:00:0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2、发售地点: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5号正信大厦A座24楼 3、文件售价: 每套500.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 注:购买招标文件请携带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原件,其中法定代表人直接购买的,须出具身份证原件并与营业执照上信息一致(提供营业执照原件或复印件)。 九、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和地点 1、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0-05-13 09:30:00 2、投标地点:宝鸡市金台区宝虢路8号三迪华美达酒店三楼会议室

省作协扶贫工作总结

省作协扶贫工作总结 省作协细化措施汇聚合力助推群众脱贫奔康 为深入贯彻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省委书记xx同志在xx和xx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xx 坚持整体联动、精准施策,以严的精神、实的举措,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整体联动、集智攻关,汇聚帮扶合力 帮扶工作不能孤军奋战,我会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构建起整体联动、注重实效的帮扶工作新局面。 我会及时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扶贫工作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扶贫工作,及时传达学习省委书记xx同志在xx和xx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我会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各支部、副处以上干部多次深入帮扶村入户调查,开展“结对认亲”活动,与贫困户逐一结对,掌握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了帮扶资金或物资,对帮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效果好。同时,根据省委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我会向帮扶点派驻了挂职干部和村“第一书记”,要求他们及时掌握群众

所思、了解群众所困、解决群众所盼,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2015年以来,我会共召开x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共xx万元,选派x名干部到帮扶地任职,开展蹲点督导x次。 发挥优势、扶智为先,增添脱贫动力 我会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把扶贫工作和xx发展结合起来,以xx的形式为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充分激发群众主动脱贫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脱贫的能力。 我会把帮扶工作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工作相结合,组织多批在省内外较强影响力的作家赴扶贫点开展“走进贫困地区”活动,收集在党的扶贫政策、扶贫项目影响和扶贫先进人物的带动下,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事迹,创作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特别是要撰写报告文学,由《x x》扶贫专辑发表,树立先进典型,扩大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同时,加强对受扶地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创作指导。我会下属刊物为帮扶点作家开辟了专栏发表优秀文章,积极宣传推介被帮扶地。扎实开展文化扶贫和文化惠民活动,通过送文化下乡、专家讲学、农技培训、捐资助学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精神先“富”了起来,增添了群众主动脱贫奔康的动力。

乡镇文化工作总结

乡镇文化工作总结 南江镇共44个村,6个居委会,8.3万人口,其中集镇人口3.2万。南江历来文化底蕴深厚,XX年被省授牌“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现已成立各种文化群团协会7家,建立农家书屋30个。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文化局业务指导下,南江镇文化站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引导各群团文化协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南江文明,振兴地方经济,收到较好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站立身之本 自1995年撤区并镇以来,南江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薄弱环节,既无房间、场地,又无专职人员抓文化工作,群众自发组织的协会也是由东家到西家,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场所。随着国家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于XX年配备了文化专干,但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文化站一直未建起来,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根据这一情况,为振兴繁荣南江文化事业,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资金,于XX年中央下拨建文化站资金24万元,由于选址困难,初期确定在北街(原南江乡农机厂旧址),因地皮纠纷,住户又不肯搬迁,只好搁浅,直至镇政府新建办公楼,才将文化站列入重点考虑,规划文化站为第一层, 300多㎡,并行文划拨确定,目前正在建设中。为了全方位发展建设文化阵地,对22个建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大楼的村,都安排了文化活动室。桥市建居委会办公房和市场大楼共10层,其中设集镇文化服务中心,计划街道5个居委会联合在二楼设立办公室。现已在筹建中。还有蔡海花鼓戏团和浆田弘艺灯戏剧团,配置汽车、道具、服装、乐器等设备,都在15万元以上。有了这些硬件作后盾,使文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抓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抓好这项工作,南江文化站人员深入到民间群团组织中去,帮助协调、引导,使各文化组织健康正常发展。如皮影戏人员有41人,10多个戏班,以前都是各自为政,由于各戏班子互争生意,收费不一,内部经常发生争执。为此,镇文化站组织召开南江所有皮影戏人员(包括板江、冬塔乡内)大会,正式成立南江皮影戏协会,选出会长、副会长、成员共3人,在会上统一收费标准为每场220元,由镇文化站于XX年1月5日下文《关于成立南江皮影戏协会和统一收费标准的通知》,有力地推进了皮影戏人员的团结,开展活跃,受到群众称赞。又如象棋群体,往年由社会上自行组织象棋赛,镇政府从不过问,镇有了文化站后,于XX年3月21日召开象棋爱好人员大会,到会35人,选举产生象棋协会,由黄武任会长,邹思尤任副会长,欧阳乐义为成员,县交通局副局长退休的李换耕任名誉会长,并举办“万福隆”杯象棋大赛,对获一、二、三名次的同志由镇文化站颁发奖金,被县电视台播放,群众热烈拥护。在县体育总会举办第六届“交通杯”象棋赛中,有黄武获中青组三等奖,老年组刘电根获一等奖,周纳安四等奖,镇同样给予奖励。今年4月县委宣传部组织(水务杯)“人水和谐、魅力平江”广场舞大赛,镇文化站积极组织群众成立“激情南江”女子舞蹈队,共30人,没有场地排练,镇文化站主动跟镇机关负责人联系,让出镇礼堂给她们排练,使其倍受鼓舞,认真演练,终于在县竞赛中,她们演的“斗牛舞”获县二等奖。并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艺术节暨省“英派斯杯”广场健身舞大奖赛获金奖,青峰文艺腰鼓队亦同获金奖。还有花灯戏团,乐队,舞龙、舞狮队,南江诗联学会,书法协会,老年科协等都绘声绘色,开展活跃。尤其南江诗联学会,欧阳乐义同志直接担任副会

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镇综合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局的关心支持下,充分挥综合文化站作用。免费开放镇综合文化站,保障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将文化站20××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今年以来,文化站在原有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作为,争取上级文化项目资金,提升文体广场。20××年实施文化广场提升工程:增加三连环“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雕塑一处、中华景观小品8个、奥运运动剪影雕塑小品10个、宣传栏一处、“新二十四孝”宣传围栏24面、15套体育健身器材、3杆广场高杆灯、墙体彩绘画、24平米LED大型户外显示屏、10个分类垃圾桶、体育场围栏700米、景观塘路灯亮化25盏、休闲座椅10组、50平米膜结构凉亭一座、“中国梦”主题雕塑一座、入口导向标识、挡车石球35个等。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满足广场基础功能要素,塑造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镇文化。目前该项目工程基本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二、免费开放扎实有效 ××文化站现有职工2人,文化站综合服务楼位于镇区中心,内设有图书阅览室、科技培训室、电脑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厅、舞蹈室等活动场所,藏书3200多册,电脑10台,乒乓球桌2台,一套蓝球、两套羽毛球,办公桌椅等。订阅有《人民日报》、《××日报》、《××日报》、《××晨刑》、《中国文

化报》、《中国老年》、《民生周刑》等10余种报刑杂志,免费提供给当地的广大农民朋友。 三、建章立制安全生产 为使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吸引更多群众走进文化站。我站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结合文化站的工作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入手,狠抓制度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制定了《图书室管理和借阅制度》、《文体活动室制度》、《多功能室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为免费开放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安全保障,加大管理力度组织全体职工学习防火用电安全常识,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在免费开放期间组织专门人员维护正常秩序,确保进站群众和学员安全。 文化活动扎实开展今年以来,××镇文化站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了乡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日常管理维护使用及免费开放工作,将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还以综合文化站为平台,组织镇爱民剧团,开展送戏下乡27场、送电影下乡206场、文化科技图书赶大集活动3场、文体活动14场次。今年4月组织××街道、庙岗街道两支广场舞队参加全县第七届广场舞大赛,分获霍邱县委宣传部、霍邱县文广新局颁发三等奖、优秀奖、优秀组织奖。5月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霍邱县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获中学生一等奖、小学生二等奖、优秀组织奖。霍邱县第三届中小学生腰鼓比赛二等奖等奖项。 四、争创取得硕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