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太极拳歌诀心法口诀集锦大全

太极拳歌诀心法口诀集锦大全

太极拳歌诀心法口诀集锦大全
太极拳歌诀心法口诀集锦大全

太极拳歌诀心法口诀最新集锦大全

太极拳懂劲指明法歌诀

懂劲就是明白力,化力发力力中庸。首先受力卸人力,学会控制再进攻。

练出结构最佳形,练沉练整练放松。松化松顺松即变,沉实沉稳沉上擎。

那处挨上那处照,不需强求用七星。推手多时感觉灵,节节控制皮毛听。

一臂力量总有限,协调全动力难封。力向对方无腿处,顺人加力效能增。

懂人必须规矩己,避免得机不能攻。练出杠杆拨撬人,练出虚实再用空。

明白沾粘不丢顶,发挥动能悟静功。快捷还须名师喂,真懂必须实践经。

经打经验经磨练,各家各劲铭骨中。尝试一次又一次,反复多遍境界升。

先找力尾化人劲,再找化解在途中。学会发人微有动,掌握化解同时攻。

初用往往四肢力,渐渐使用腰腿弓。弯弓曲弓之字弓,周身一家六张弓。

初学用弓要如弓,弯曲四肢肾后撑。增大幅度练耐力,一切渐回自然中。

化劲都有不同味,发劲人人有特征。功夫与理要符合,技巧实用相

人生有竟学无涯,蹬上高山更见峰。艺不得法行路远,学而不练空谈兵。

循序渐进适老弱,超强训练宜年青。学来人家用成己,举一反三四五通。

用功还须用心计,熟知人时心不惊。心平气舒胸有数,应对总在预料中。

太极拳劲好弹性,太极拳劲整长惊。太极拳劲较圆活,太极拳劲虚幻空。

太极拳劲静待动,太极拳劲绵中钉。太极拳劲阴与阳,太极拳劲灵和轻。

太极拳劲沾又粘,太极拳劲化又封。太极拳劲变不尽,太极拳劲巧妙精。

懂劲就是知规律,懂劲练出明白功。懂劲一般练有用,套路劲别随意更。

懂到动时再懂静,懂劲反复境界升。万人千姓一百劲,难能劲劲都适应。

不懂劲时似神秘,真懂也觉很普通。懂劲自认已明白,清楚背面有陌生。

太极拳练功解歌诀

学拳无路练为径,拳劲有道用乃通。十看百问终糊涂,生欲受用下死功。

死功练出灵活劲,规矩求得拳正宗。死功就是不退缩,一步一步攀

百遍不如千遍熟,千遍巧后万遍精。年年不如月月练,天天不如时时功。

拳法秘诀一字练,练被练化练进攻。练松练沉练变易,练气练意练觉听。

练快练慢练定力。练刚练柔练中庸。推手之前练套路,套路之前基本功。

练稳练活练均匀,练重练轻练虚空。练形之时用心思,练意就是练神经。

走路干活都想着,不止不觉功夫增。功夫就是时间长,功夫就是境界升。

边练边悟边改进,投师访友路必经。经验经过精提炼,经过明师点龙睛。

用功用出心理健,难不惧怕险不惊。功深造化人智慧,眼也明时耳也聪。

功夫就是非常整,功夫就是特别松。练功应以套为主,推手单式作补充。

高级功夫就是灵,阴阳虚实分得清。是活是柔是弹性,成天捣鼓经验丰。

功夫就是汗水灌,轻松得来不轻松。事物都可一分二,有得必然有牺牲。

太极拳推手作用解歌诀

推手尽含拳中术,验证拳姿纠错误。不致伤疼分胜负,开辟懂劲捷径路。

虽名推手不重手,一身四肢都兼顾。感知对方力虚实,摹拟进攻与防护。

手臂灵觉听消息,掌握尺寸与角度。上肢转出八卦图,脚下踏出五行步。

抬手举足皆随目,训练细腻胸有数。一意到处全似手,好如发机处处布。

劲源结构巧来熟,顺因圆活知源悟。妙因身法都到位,精是十年功夫铸。

初推常常想一点,功深多处都能顾。推出轻松推出劲,推到明白推糊涂。

推手形式虽多种,意是纲顶一体目。越推身体越健康,越推阅历越丰富。

太极拳弹性发劲解歌诀

太极拳兮太极拳,常常借力打反弹。反弹需要腿坚韧,反弹需要身软绵。

一要能够承受力,二要化解能深含。借力走开较为易,以进对进较为难。

顺手牵羊哪都有,涌撞漂空最稀罕。尤其郝式对力发,哪方来力朝哪还。

半秒之中也借力,哼哈之瞬亦沾粘。因为身体结构严,把人来力向地传。

身如弹簧被压缩,随人力尾自然弹。力点压我后脚跟,发机不后也不前。早一丁点则会顶,晚一刹那身后悬。力点松时邻点进,半化半发合成圆。

有后之时必有前,好似杠杆互串联。托我肘时我手进,按我右边我左拦。

堵我手时我进肘,顺去受阻横自缠。收腹必是肩前顺,松胸收肩固丹田。

身去身回总工整,不可双臂自伸蜷。每圈化过落攻点,圆里加方是螺旋。

推手好似齿轮动,遇凸曲收遇凹填。过整容易硬碰顶,过软容易缩一团。又有刚时又有绵,刚柔互济太极拳。太极拳法好弹性,练增功力用增娴。

太极拳练心解歌诀

练拳练身练肌筋,练气练性再练心。心是思维心是令,力是果时心是因。

心急心悸拳之忌,平心静气力出真。用心练拳好懂劲,心中有数作用深。

招手不怕力量小,就怕遇劲半秒晕。拳打万遍也是臣,脾气心性拳之君。

天地变易道不变,任何事物都有根。心嫉心狠求末技,平心静气得其真。

练到心死是佛境,淡薄仇恨不求恩。每逢大事能忘我,胸中撂下乾与坤。

掤字乱猜解歌诀

掤字只见太极学,初用不知何师爷。古意仅做箭壶盖,新华字典无收解。看样好似形声字,才手名词较个别。拳中表示独特意,掤盖掤缚掤拦截。

掤架掤发掤控制,掤沾掤粘掤要挟。掤圆掤方掤虚实,掤顶掤阻掤人跌。

掤字读兵又读捧,权作捧时也可解。捧起捧端更明白,若手捧鱼捧蝴蝶。

鸦雀无声走过去,缓慢之中寓敏捷。掤字也可为膨胀,劲去中正控制斜。

掤为碰时做碰撞,作为抨劲更科学。碰人手臂牵人根,掤臂亮人章门穴。

掤劲难住众好汉,掤劲造化武林杰。掤是柔韧掤弹性,掤用杠杆玩力学。

有说掤劲用圈顶,有人异议要商榷。弯臂之形好模仿,一意悟到老耄耋。太极拳发力不同解歌诀

太极拳法崇发力,力是松开突然聚。行于指掌向外展,沉入丹田一

得机多在静中求,打人常在手一递。打准重心随手倒,打准心肺断人气。

打准人力人弹出,打准骨架人离地。发力就是发人力,打好都在没注意。

打人重心玩技巧。借力打人更神秘。发人丈余显功力,引人自跌最有趣。

搭手高境界解歌诀

初学拳法重视招,变化大多在末梢。功夫渐深形渐变,由看渐转重听觉。听人动向听力脉,控人形体到控腰。随人动中求得静,搭腕点住人双脚。

使人愣住不能动,不能移步不能翘。真正高手不打人,出手尽将敌意消。

武术套路解歌诀

套路是个技巧仓,各种招式其内装。防前打后迎左右,转腰转脚迎八方。

身法都似懒扎衣,拦击多在手一双。学熟套路可单练,拳至懂劲习刀枪。

千般招数一攻守,百家身势一弛张。推手知人验证已,知境从来没有疆。套路练出技击巧,套路练来人健康。南偏拳时北偏腿,内偏柔时

练拳好像老烧酒,陈酿俞久味俞香。俗语慢工出巧匠,个各环节不着慌。

精到常用三两式,一招杀手致死伤。学会架子拆架使,练到圆活打出方。

套路套入一条路,套路又是空皮囊。套路显示哪家拳,套路有师打印章。

太极拳懂劲再解歌诀

功夫渐进理渐通,推手经验日见丰。多少奥妙如窗纸,一张一张用指捅。

十年糊涂刹那明,有时兴奋笑出声。从此练功更有趣,针对训练速度增。

懂劲常常有反复,懂劲有时也变更。懂劲好象一台阶,懂劲没有最高峰。

懂劲明白作用点,懂劲知晓哪支撑。懂劲知道使腰腹,懂劲明白玩虚空。

懂劲知敌哪里弱,懂劲如同会用兵。知己知彼知环境,心中有数虚实清。

懂劲使出优选法,懂劲练出拳中精。刚懂之时感稀奇,久后也觉很普通。

懂劲必须由招熟,招熟必须勤练功。一招练出多个劲,多劲合到一

有意练来无意用,闪念身法自相应。圈圈式式有落点,关关节节能控听。

只要对方一点动,自是落点必无空。对方不动难借力,松松趁他不适应。

趁他就是逼他动,趁他也如蛇待鹰。一挨叫人就被动,暴露动向显特征。

抓住特征好下药,知道动向好用兵。懂劲一层又一层,不懂你就蒙一蒙。

吃一堑时长一智,梳理多时自系统。路走多时自然顺,放下包袱一身轻。

太极拳放松感觉解歌诀

太极身法非常中,中正才能身放松。腕松肘松肩膀松,胸虚腹实形若空。

放松从外向中移,聚整由脚往上擎。松到圆活不受力,松到不为人支撑。

形松全似网目坠,顶头悬起纲绳升。竖项顺脊尾闾正,拔背两肾略后撑。

松到身法如念佛,松到内开六张弓。松到九曲气皆至,松到带脉任督通。

挥动自感血在流,指胀掌热能量充。松到腹内气腾然,脏腑舒服有

放松臂沉若装水,出劲如同喷泉涌。松而不散难称妙,松聚自如才为精。

放松不可双腿软,一气浑然固腹中。何为敛气君欲知,另歌给你接着蒙。

太极拳随劲解歌诀

太极重意不重形,意念必须形反映。太极随人才由己,随动之中积势能。

随为不给人打别,随为跟上随为从。随中摸住人力脉,随走又能随人停。

随为知人隐藏己,随一程时变一程。欲随人时己先松,有力不可力过盈。

随须修回先天力,随须规矩后天形。可见小儿握物手,有意无意若胶绳。

此劲还是先天劲,此抓尚无后天能。随人缠人沾粘人,使人打我手难腾。

随使对手只顾躲,随使对手自锁形。随到对方不敢动,随到对方不能停。

一个节序该停时,巧发人停我没停。随手发出拿回来,随心所欲步神明。

随着水路爬大山,顺着风浪去游泳。随势控鸟不易飞,轻灵摸鱼不

随是借力随是虚,随是骗人鼓里蒙。随便随辨随方变,变通变通易通行。

事物至变莫若水,至柔天下任我行。人随社会好处世,劲随武林造英雄。

太极拳与一气胡解歌诀

练习拳法有次序,重形重劲再重意。高深功夫无言表,常用神气做比喻。

架势平稳速均匀,一气哈成势连续。一气超乎人心理,一气通着天与地。

一气完成一太极,一气无形难抗拒。一气反映人素质,一气显露人心计。

气魄气色与气势,气量气度气周瑜。气派宏伟又深远,气力微妙又细腻。

气力之形很抽象,气力作用很实际。一气就是一口气,一气就是一股力。

气力常常不分开,精神意愿若凝聚。气有空气与义气,气有广义与狭义。

科学之气既摄氧,体内燃烧做动力。肺肌收缩吹出风,肠内细菌造出屁。

气象万千多领域,有些气功弄神秘。中国文化常用气,方方面面都

戏说阴阳造化歌诀

无极为静处蒙冥,万物混沌尚无形。无极是为太极母,虽静蕴寓动势能。

太极为动阴阳分,宇宙从此有暗明。动出时间动出圈,动出规律动平衡。

动极之时又为静,动静动静没有停。动静其实是过程,临界在线是朦胧。

太极至微无限小,太极无际非常宏。太极图象虽多种,含义基本都相同。

设想太极为圆圈,虚实双鱼对抱拧。阴中有阳阳中阴,好象两个鱼眼睛。

比喻事物两重性,代表宇宙正反成。圆中含有子午线,三百六拾又归零。

五行只克地则尽,五行只生天不容。武术运动借其理,太极拳法假其名。

众多套路各有长,形式特征不尽同。实践缜悟明规律,理论指导利于行。

精神物质反复变,成就都是血汗凝。古人留下一公式,算尽加减算除乘。

能算宇宙何时始,能算时间何时停。算今算明算冷暖,算风算雨算

算天算地算山河,算日算月算星星。阴阳算出计算机,南极算出大窟窿。

算出夏商断代史,算出病毒灭恐龙。算机制造大网络,算机开放大牢笼。

阴阳揭示物特性,阴阳显现人表情。阴阳造化太极拳,阴阳概括没有穷。

太极拳法功夫磨解歌诀

太极拳法尽巧着,巧着确是功夫磨。磨到掤出千斤力,磨到一力也不驮。

磨擦磨蹭磨感觉,磨拳擦掌磨胳膊。磨长筋膜不怕抻,磨平突凹不觉硌。

磨去棱角转动快,磨出沟槽磨出辙。磨师磨友磨徒弟,磨快磨慢磨高矬。

平磨竖磨膛线磨,磨出死式再磨活。磨骨磨肉磨皮毛,磨到深厚磨浅薄。

磨练意志磨脾气,磨鞋磨袖磨口舌。脚下磨出梅花坑,手掌磨拧杆子折。

折磨琢磨如着魔。磨到散开一块合。宝剑锋从磨砺出,人生多从磨难活。

磨是体验磨是练,磨是玉石在雕琢。磨出八卦成拳手,磨难九九成

诗解太极拳歌诀

太极拳劲难琢磨,其实就是腰髋活。随身走步有尺寸,桩功沉稳寓腾挪。

沉肩坠肘护着肋,两臂缠绕如龙蛇。周身一家整如铁,放松一力也不驮。

动如江河滔滔水,静似盘坐菩萨佛。身形运动都是圈,协调规矩内外合。

长年练习熟生巧,发化之力能掌握。适时适位适可用,感觉灵敏推手磨。

软腕柔肩手似帛,展指刚如锥子戳。沾粘化圈虚实变,招手叫人入我辙。

长涌使人停不下,短打只见一哆嗦。省力在于玩杠杆,无招无式是妙着。

太极拳理解歌诀

拳法拳理如佛经,空即色来色即空。教人处世明规矩,启迪智慧伴人生。

拳理也是方**,医理易理含其中。拳理拳法较科学,天地自然皆贯通。

教人矛盾咋化解,教人逢斗如何争。劳动之后巧休闲,紧张之余咋

太极拳法育老道,太极拳法培高僧。太极拳法磨炼人,后生练成白头翁。

太极拳一招有解歌诀

太极起式一抬手,刀枪剑鞭啥都有。进前退后半步内,守也攻时攻也守。

柔韧之臂如鞭子,脚若生根腰似柳。身法真动不见动,螺旋之劲不见扭。

从有到无是真无,从无到有是真有。形清清时味浓浓,好似陈年老烧酒。

若是朋友来兴致,不防伸手尝一口。一招要有多种劲,多劲汇入一搭手。

一杯两杯品品香,过量好汉也出丑。若是同门对脾气,不防回家送一篓。

自然而然太极拳解歌诀

乾转坤移轨迹圆,万物随行适自然。分分合合一规律,事事物物刚与绵。

对立统一本一体,法则亦适太极拳。人身本来出天然,一动一静俱浑然。

有圆之时不识圆,却要后天再练拳。初学乍练不似圆,手舞足蹈不

学成规矩运方圆,套入常度形规范。原来阴阳是公式,一切规律尽包含。

有无无有一周易,虚实实虚紧相连。转来转去是必然,反扑归真先天还。

阴为柔时阳为刚,攻为方时守为圆。规矩之中很随便,随形就势尺寸严。

洞明理时好练功,分清虚实好出拳。练来练去又成空,自然而然太极拳。

物质特性酸碱盐,基本颜色红黄兰。物质形态固液气,运动形态方与圆。

交通造出陆上车,空中飞机水中船。人将物质尽利用,也难满足心贪婪。

就是没有长生药,没完没了是敛钱。后面五句已离题,凑个数量说着玩。拿法技巧解歌诀

若遇缠腕顺势拧,上抽下卷反握缝。指尖被握松臂甩,掌根吃住人手形。

怀中抱月非绝技,他拿我拿两式平。腕练柔韧转角大,筋长半指不觉疼。

以身拿指不费力,击此拿彼没反映。以劲拿力比较巧,以人拿人技上乘。

强处对弱大对小,以顺对被走近程。最好拿住人的心,化敌为友最

拿无分寸勿轻使,拿哪也要适合清。拿根敏感拿咽死,牵顺一发人必从。

推手沾腕拿人力,使人一身都不灵。防人跑时剪住臂,似给人身盘缰绳。

太极之发最巧妙,只把拿法做补充。切记巧拿平拙打,却是简单更利行。

该出手时才出手,不知情是不逞勇。轻敌一时终身恨,失手一下留骂名。

胜人之时栽祸秧,被人胜时受欺凌。点到为止谁能止,特难控制是心情。

人生好多未知数,逢事三思再成行。不出名时想出名,出名之时难安宁。

太极拳之‘静’解歌诀

太极拳法极讲静,以逸代劳巧取胜。静中寓着应急动,待人往我圈里送。

极静臂膀极松软,极静身法极周正。极静不带方向性,不显竖来不显横。

极静是因都能动,能动之时方不动。不动之时不乱形,不动之时无漏洞。

不动不硬无角棱。意图叫人搞不定。静中听劲极其准,发人欲动手

动出方向都好打,却是沉着不好弄。不动要逼人先动,随人力启发力竟。

外不动时内中动,动一点点就有用。静是冷静意集中,不是走神在打愣。

《太极宗师》中的口诀

神清气沉凭自然,上轻下沉不倒跌。

任他剧烈来打我,牵动四两拔千斤。

遇敌上前逼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举手两臂要园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招势难逞。

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路走横路。

太极十三式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陈氏太极拳绝密歌诀

陈氏太极拳绝密歌诀 各位陈氏太极拳爱好者们,感谢各位对本太极拳视频网论坛的大力支持与厚爱,在这里特别给广大太极拳迷们献上我们珍藏版的陈氏太极拳歌诀,希望此歌诀能给大家在练习陈氏太极拳的过程中有所帮助。现把歌诀呈上: 头部: 虚灵领劲,眼随手转,沉肩垂肘,两膊相系; 上肢: 腕部松活,定式塌腕,手指后弯,自然舒展; 久练之后,已懂虚实,掌分虚实,指尖贯劲。 胸背: 含胸拔背,胸部宽舒,肋骨松沉,外向前合; 右胸为实,右手为虚,右腰隙实,右腿为虚; 拔背松沉,鼓起上提,腹内松静,气沉丹田。 腰胯: 腰部松沉,腰隙抽换,定式塌腰,腰劲下去; 敛臀收臀,肌肉松沉,向前上包,托起小腹; 裆要圆虚,胯根撑开,膝微内扣,会阴上提; 运转之时,松胯开胯,实足胯根,内抽下沉; 定式之时,塌腰松胯,发劲之时,扣裆拧腰; 下肢: 以腿带膝,力聚膝节,膝带脚跟,定式里扣, 欲迈左步,稳定重心,腰隙下抽,右胯内收; 足尖足跟,左旋右转,*足方向,辨别清楚。 骨节: 骨节松开,虚实对准,腰脊命门,为身重心。 用意: 心静用意,风吹杨柳,内转器官,无处不松。 领劲: 以手领肘,以肘领臂,以足领膝,以膝领腹。 轻缓: 能松则轻,能轻则快,缓炼内功,自然沉重。 内动: 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内外合一。 以意运动,祛除僵劲,用功日久,劲自生。 连贯: 起势揣摩,起势得势,以下拳势,容易得势; 已到定式,意识贯注,似停非停,下势机动; 两势之间,折迭衔接,微微贯劲,不僵不滞。 对称: 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 前进之中,必有后撑,对拉拔长,曲中求直。 虚实:

练习初步,腿分虚实,虚实转换,越练越细; 下肢虚实,分清之后,身手步法,虚实分清; 再进一步,练习内外,以内引外,虚实分清。 缠绕: 腰裆之劲,运行之时,弧形前上,定式下沉; 螺旋内劲,发于丹田,顺逆缠绕,腰隙开始; 顺缠实侧,腹部腰隙,逆缠实侧,背部腰隙; 内练丹田,腰隙为根,实腿一侧,向上螺旋。 呼吸: 配合吸气,内脏运动,呼气之时,小腹外凸。 发劲: 发劲之时,腰裆之劲,迅速一转,抖发而出; 推手之时,短促一吸,突然一蓄,将物掀起; 一个短呼,沉着澎湃,内劲上翻,弧形直射。 刚柔: 一步运行,劲惯九分,意贯十分,似停非停; 外形似停,内劲不断,断而复连,意似贯注(好像)练习日久,手臂松活,不僵不滞,澎湃**; 二步运行,轻沉结合,吸时轻灵,呼时沉着, 练习日久,产生内劲,越发沉着,缠绵曲折;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轻沉兼备,刚柔内气; 三步运行,修炼虚静,空松园活,一片神行。 这份歌诀到底有没有价值。还需要广大爱好者去检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 (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 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 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 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 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 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 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 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 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 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

陈瑜先生传授太极拳内功心法

陈瑜先生传授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

【小学数学】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表 1 / 5

2 / 5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3 / 5

20以内(十几加几)加法口诀*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位照写,个位与个位相加)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4 / 5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

习练xx 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习练杨式老六路太极拳的前两年,我在家门口跟一批老太婆学会了简化24 式、杨式48 式、42 式拳,32 剑、42 剑以及可以比划下来杨式传统85 式拳,当时处于一个什么状况呢?心知对已经会的拳路没有一套可以拿得出手,可又不知如何再深入,处于习练太极拳的一段迷惘期。苍天有眼, 2011年5月得识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开始了迄今三年半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的学习。使我一步步懂得太极拳、认识太极拳。我觉得能结识庄锡成这位太极拳“明师”,可谓三生有幸!更荣幸的是 2014年10月2日被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老师收为弟子,得列杨式太极拳门墙,进一步开拓了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视野,庄锡成便成为我的授业师傅。追随庄锡成习练李和生传杨式太极拳三年多,自觉与自己前两年的太极拳水平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最大的收获是“得窥大宝、得悟大道,虽未及登堂入室,但已进太极之门”。正如同庄锡成之语“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虽自身根基浅薄,悟性不敏,练功不苦,但得登太极大道以来,不敢说“三年一小成”,终是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今不揣浅陋,落于笔端,算是习练老六路三年的一个小结吧。通过自己习练太极拳老六路三年的经历来说,若想真正修炼太极正道,非有明师指引带路不可,想通过“研究书本、看录像”学习太极拳,学到的只能是“肢体太极拳”,不可能学到中国传统太极拳的真谛。那么,授拳者云云,谁是明师呢?明师的标准就是既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前辈的拳论,又能身体力行的做出来;而且确实是按照太极拳的要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化、拿、发于无形无像,既能言传,又能身教才可称为“明师”。否则,可能只能称为“名师”、“名家”,并无“明师”之实。而且,我觉得“明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指出了习练太极拳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我觉得追随明师习练太极拳,在着熟和懂劲这两个阶段是须臾不能离开老师的言传身教的。这是因为太极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且每层功夫又有每层的感悟,不能凭自己想当然来练拳,不能按照录像学拳架,死读拳谱识拳理。稍偏即谬,“真理再过一步就是谬误”。必须在明师时时刻刻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身练心悟,通过不断地交流沟通检验,虽不敢说最后达到多高的水平,肯定是在太极正道上步步前进提高!三年的传统太极拳学习,感悟体会颇 多,若林林总总顾及的太多,显得繁杂,所以就习练太极拳的入门筑基阶段谈 四点自己的感悟,谬误之处难免,请前辈及同道指正。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领练口令

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领拳口令 1、预备式 2、起势提双手到肩膀高度往远探下沉按收到预备式位置 3、金刚捣碓 提重心右移动左手在左膝上方右手在腹前中心线略走上弧线挤重心左移左手在中心线右手在右膝上方按合重心右移右掌在中心线左掌在左膝上方穿掌右掌到嘴的高度坐按略走上弧线捋重心左移左掌在中心线右掌在外侧右转身转右脚裆走后弧线倒重心到右腿双手前掤收左脚提膝斜角方向蹬出,略扣脚落地坐按翻掌挤左掌在中心线右掌在右膝上方左转身转脚到预备式的方向移重心到左腿撩左掌在太阳穴的高度略下沉合收右脚上步穿右掌翻左掌握右拳提右膝同时沉左掌冲右拳震 4、懒扎衣 冲右拳重心右移推左掌重心左移下沉挂重心右移右拳变掌插重心还在右双手上掤到头的高度翻掌打同时重心左移坐按重心在左双掌上下拉开重心右移移重心穿左掌同时沉右掌下沉合收脚提右膝穿右掌左掌在右小臂上立掌下沉蹬脚移重心穿右掌翻左掌坐按拉开重心还在右腿放远 5、六封四闭 右掌下沉翻掌拉开重心移右双掌提重心还在右翻右掌掤重心左移下沉按右掌翻右掌挤叼托重心右移下沉左右拉开重心到右翻掌略上掤翻掌合手挑肘重心还在右下沉合右腿挤肘收左脚双掌按出 6、单鞭 双掌下沉开重心在右下沉合穿左掌重心左移右掌合在左小臂右掌大中指捏拢下沉掤圆重心右移拉开右勾手在肩高度左手在腹前中心线收左脚提膝下沉蹬左脚移重心勾右脚穿左掌到嘴的高度坐按翻掌略走上弧线拉开下沉放远 7、第二金刚捣碓 切下来重心继续左移双掌上掤翻掌挤略走上弧线右捋同时重心右移双掌下沉按掌挤重心左移双掌上掤到头高度翻掌挤略走上弧线右捋同时重心右移坐按翻掌挤左转身转左脚移重心撩左掌下沉合收右脚上步穿右掌翻左掌握右拳提震 8、白鹤亮翅 冲右拳重心右移推左掌重心左移下沉挂重心右移右拳变掌插重心还在右双手上掤到头的高度翻掌打同时重心左移坐按重心在左双掌上下拉开重心右移移重心穿左掌同时沉右掌下沉合收脚提右膝穿右掌左掌在右小臂上立掌下沉斜角蹬出微扣脚移重心穿右掌坐按收左脚同时双掌拉开下沉放远 9、斜行 搓重心继续右移从中心线沉右掌重心同时左移穿左掌到头的高度翻掌同时挤右掌以右脚跟为轴转身劈左掌按右掌移重心到右腿提左腿穿右掌下沉蹬左脚拉开合右掌到脖子根左掌切到左膝上方捏左勾手移重心到左腿同时提左勾手按右掌右掌从中心线上掤拉开下沉放远 10、初收 左勾手变掌下沉双掌往中心线合重心继续左移上掤拉开重心右移下沉翻掌合重心左移按重心右移收脚提膝按掌 11、前蹚拗步 下沉捋双手上掤到头的上方翻掌蹬左脚劈脚落地搭手脚落实坐按重心在右转身转脚移重心收脚提右膝下沉蹬双掌上掤移重心到右腿拉开下沉放远 12、第二斜行 下沉重心左移左掌在中心线右掌在外侧坐按右移右掌在中心线左掌在外侧坐按略

四十八式太极拳

四十八式太極拳 (in Pin Yin) 48 Posture 起式 Qi(3) Shi(4) Commencing Form 第一段 Di(4) Yi(1) Duan(4) Section 1 1. 白鶴亮翅 Bai(2) He(4) Liang(4) Chi(4) 1. The White Crane Flashes Its Wings 2. 左摟膝拗步 Zuo(3) Lou(1) Xi(1) Ao(4) Bu(4) 2. 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 on Left 3. 左單鞭 Zuo(3) Dan(1) Bian(1) 3. Single Whip -- Left Style 4. 左琵琶勢 Zuo(3) Pi(2) Pa Shi(4) 4. Hand Strums the Lute -- Left Style 5. 捋擠勢 Lv(3) Ji(3) Shi(4) 5. Stroke and Push 6. 左搬攔錘 Zuo(3) Ban(1) Lan(2) Chui(2) 6. Turn to Strike, Parry and Punch -- Left Style 7. 左掤捋擠按 Zuo(3) Peng(2) Lv(3) Ji(3) An(4) 7. Ward Off, Roll back, Push and Press -- Left Style 第二段 Di(4) Er(4) Duan(4) Section 2 8. 斜身靠 Xie(2) Shen(1) Kao(4) 8. Lean Obliquely 9. 肘底錘 Zhou(3) Di(3) Chui(2) 9. Punch Under Elbow 10. 倒卷肱 Dao(4) Juan(3) Gong(1) 10. Step Back and Whirl Arms on Both Sides 11. 轉身推掌 Zhuan(3) Shen(1) Tui(1) Zhang(3) 11. Turn and Push Palms 12. 右琵琶勢 You(4) Pi(2) Pa Shi(4) 12. Hand Strums the Lute -- Right Style 13. 摟膝栽錘 Lou(1) Xi(1) Zai(1) Chui(2) 13. Brush Knee and Punch Downward 第三段 Di(4) San(1) Duan(4) Section 3 14. 白蛇吐信 Bai(2) She(2) Tu(3) Xin(4) 14. The White Snake Puts Out Its Tongue 15. 拍腳伏虎 Pai(1) Jiao(3) Fu(2) Hu(3) 15. Pat Foot to Subdue the Tiger 16. 左撇身錘 Zuo(3) Pie(3) Shen(1) Chui(2) 16. Turn to Left to Strike 17. 穿拳下勢 Chuan(1) Quan(2) Xia(4) Shi(4) 17. Thread Fists on Crouch Step 18. 獨立撐掌 Du(2) Li(4) Cheng(1) Zhang(3) 18. Fend Off on One Leg 19. 右單鞭 You(4) Dan(1) Bian(1) 19. Single Whip -- Right Style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口诀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口诀 A、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 B、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01(一) 02

D、连贯圆活虚实明,阴阳开合记在心,松而不懈是关健.有弊须在腰间寻。 E、阴阳无绐又无终,动则生阳静生阴,一手一运一太极,一动一静互为根。 F、行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理不明拳,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 G H 一)熟练套路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练陈氏太级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清静,排除一切内外干扰。只有这样才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 2.注意身法。初练太极拳,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就和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平、竖直、点、钩等笔划,组合成方块就行。初学练拳,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步法上只要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但运行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顺随。 每天坚持练10遍左右,两个月即可将套路练熟。这时要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从头至足,一招一势进行纠正。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每天坚持10遍拳,再练习一个时期,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了。 (二)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要调整身法,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为了使骨节松开,伸筋拔骨,可选练些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这一阶段练习出现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产生这些毛病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含意理解不够;二是腿的支撑力不足,难以放松。《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意:一是指躯干四肢及头的位臵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身体在歪斜情况下,保持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引下进动作。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气沉丹田。初学时由于对这些问题没有理解和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上述毛病。可通过增加练拳遍数放低身法,加大运动量,并且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蹲运动及站桩功来克服上述毛病。同时注意松胯、曲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

四十八式=口诀 -

四十八式=口诀-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第一段 【一】起势 1.垂手立正 2.向左开步 3.两手平提 4.曲膝下按 【二】右揽雀尾 1.右转撇脚 2.丁步右抱 3.弓步左掤 4.向左旋腰 5.丁步左抱 6.右转开步 7.弓步右掤 8.左抱右拈 9.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11.后坐反掤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 【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弓步左推 【四】提手 1.后坐扣脚 2.右转平摆 3.换重提腿 4.翘脚合掌 【五】白鹤亮翅 1.左转下捋 2.撤步抱球 3.右转提手 4.虚步亮掌 【六】搂膝拗步(二式) 1.右落左拨 2.丁步反提 3.弯肘开步 4.搂膝推掌 5.后坐撇脚 6.丁步反提 7.弯肘开步 8.搂膝推掌 【七】撇身捶 1.(东北)后坐撇脚 2.丁步握拳 3.上步提拳 4.弓步撇拳 【八】捋挤势(二式)

1.后坐扣脚 2.弓步平抹 3.丁步左捋 4.上步搭手 5.弓步前挤 6.后坐扣脚 7.弓步平抹 8.丁步右捋 9.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后坐撇脚 2.左转伸掌 3.丁步抱拳 4.摆步搬拳 5.拦掌上步 6.弓步冲拳 【十】如封似闭 1.穿手翻掌 2.后坐脱手 3.跟步前按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左坐合手 【十二】右单鞭 1.旋臂开步 2.裆步开掌 【十三】肘底捶 1.换重扣脚 2.左转托掌 3.丁步右抱 4.摆步左分 5.跟步右摆 6.翘脚穿掌 【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撤步反提 2.左转弯肘 3.跟步推掌(北) 4.转体反提 5.弯肘上步 6.跟步推掌(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撤步伸掌 2.丁步左捋 3.出步搭手 4.弓步右掤.跟步反掤6.换重出步7.右架左推8.左转扣脚9.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 5.左架右推

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整理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项训练,即在技击攻防意识的指挥下,配合呼吸,全身做各种调和有序动作,动作曲伸有一定方向和作用点、线,在不同情况下,能快能慢,空间路线可长可短(通常是走圆弧形),动作幅度可大可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整劲骤发。这种可刚可柔的太极内劲,练时运劲柔和,而发落到点则刚强。因此,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内劲质量的刚,不是硬、蛮、呆的无变化的拙力之刚,是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拳经》曰:“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此“刚”是随机随势迅速地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在刹那间迅如奔雷地爆发出来,这种力不是发后断劲的,而是变柔和之力继续运动。太极拳的这种内劲是在内力松柔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获得。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我们再看看武术的一般劲力。它也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量也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有序化的配合而产生的。意识支配是指神经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

陈氏太极拳口令及动作分解

陈氏太极拳口令及动作分解 1、起势;并脚直立、左脚开立、两臂平举、屈漆按掌 2、右揽雀尾:丁步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捧臂、丁步抱球 转体上步、弓步捧臂、转体伸掌、坐步下捋 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屈肘、扣脚旋掌 丁步按掌3左单鞭: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3、提手:扣脚摆掌、回身带掌、虚步举掌 4、白鹤亮翅;转身抱球、转腰带掌、虚步分掌 5、搂膝拗步:转体落掌、收脚托掌、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摆脚转体、收脚托掌、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6、撇身锤;转身分掌、收脚挂拳、上步翻拳、弓步撇拳 7、捋挤式;扣脚变掌、转体抹掌、收脚捋掌、上步搭手 弓步前挤、(左与右相同方向相反)扣脚变掌、 转体抹掌、收脚捋掌、上步搭手、弓步前挤 8、进步搬拦锤;后坐分掌、收脚按掌、上步搬拳、转身拦掌 上步拦掌、弓步打锤 10、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收掌、翻掌下落、跟步按推 11、开合手;转体开掌、提脚合掌 12、右单鞭;开步转掌、弓步分掌 13、肘底锤:扣脚摆掌、收脚抱球、摆步分掌、跟步摆掌

虚步握拳 14、转身推掌:撤步举掌、转体屈肘、上步搂掌、跟步推掌 转身举掌、上步屈肘、跟步推掌 15、玉女穿梭:撤步伸掌、收脚捋掌、上步捧臂、跟步摆掌 上步旋掌、弓步架推、后坐落掌、弓步抹掌 收脚捋掌、上步捧臂、跟步摆掌、后坐旋掌 弓步架推 16、左右蹬脚:后坐摆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掌、蹬脚分掌 落脚摆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手、蹬脚分掌17、掩手肱锤:落脚掩掌、开步合掌、马步分掌、转体合肘 弓步冲拳 18、野马分鬃:转腰下捋、转腰捧臂、转腰横掌、转腰旋掌 提膝托掌、弓步穿掌、转身摁掌、提膝托掌 弓步穿掌 19、云手:扣脚摆掌、转体反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 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 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 20、独立打虎:撤步穿掌、转体扣脚、提膝握拳 21、右分脚:落脚抱掌、分脚分掌、 22、双峰灌耳:屈膝沉肘、上步落拳、弓步双贯 23、左分脚:转体分掌、收脚抱掌、分脚分掌

杨氏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杨氏42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杨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杨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陈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一、起势 1.并脚站立: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轻贴大腿侧,头颈端正,胸腹舒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视前方 2.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对。 学练要点: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两臂下按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屈膝要松腰、松跨,臀部不可凸出,两臂要沉肩垂肘,手指自然微屈。 二、右揽雀尾 1.丁步抱球:重心左移,身体右转,右脚外撇;右臂屈抬,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向上,两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右移,左脚收回右脚内侧;眼视右手)。2.弓步棚臂:上体左转,左脚上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手前棚,与肩同高,手心向内,右手下按,落于胯旁,手心向下,两臂微屈;眼视左臂 3.丁步抱球: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翻下右手翻上,两手成抱球;眼视左掌。 4.弓步搠臂:上体右转,右脚向右迈出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臂前搠与肩同高,左臂下按,落于左胯旁;眼视右臂。 5.两掌前伸:右掌前伸,掌心向下,左掌同时翻转前送。 6.后坐下捋:重心后移;两掌向下后捋至腹前。 7.转体搭手:右臂屈肘横于胸前,掌心向内,左臂搭于右腕内侧,掌心向外。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後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後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後坐分掌,合拳收脚,樽身穿拳,仆步举拳. 〈十八〉独立撑掌(二式正东):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左),盖步下压,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右). 〈十九〉右单鞭(西偏北约15度):撤步抱拈,後坐右捋,弓步左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东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右推. 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三式,正南):後坐扣脚,左转按捋,勾手变掌,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 〈二一〉右左分鬃(正西):左云换重,丁步左抱,转体出步,弓步右分,後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出步,弓步左分. 〈二二〉高探马(正西):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二三〉右蹬脚(西偏北30度):转身带掌,上步穿掌,弓步分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太极内功秘籍主旨

太极内功秘籍主旨 导言 中国太极内功源远流长,历千劫而不古,凝聚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智慧。 中国太极内功修持理论博大精深,它包含了儒、道、医、武太极、民间等流派,奇姿异彩。各家流派都有自己的丰富典籍与特殊功法而独立存在。其中太极内功可谓为灿烂、丰硕的一支,内容丰富,无所不含,其理论功决文献浩瀚繁多,深蕴着队生命真谛的认识,可称中国太极内功武用养生文化之一绝。 太极内功学说及其炼养体系是在古代朴素辩证的哲学思想和积极武勇养生的实践的交互作用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它承宗古代易经原理、医学、道家学说、释迦禅论等。研究和开拓、创新,武用养生、无形无象。有别于体育太极的神息应用太极内功学说体系。《太极内功秘籍主旨》深入挖掘了古人秘而不宣的玄奥关要修细方法,谨供太极内功修持者参考。 当前中国太极内功正处于遗失和传承的历史时期,面对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炎黄子孙有责任努力继承、有所发扬光大,使古的太极内功在现代科学时代再度崛起,然发现的生命力,造福全人类,以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促进现代文明进步。

愿此本小册能对振兴中国文化、弘扬中国太极内功起到积极作用。 一、归本含一 归本含一是持练太极内功的正确的身体站立姿势的基本要求,是从自然态进入太极态的最基础身形姿势,这个姿势除一般太极常式外、有其特殊的要求。此即“开关展窍”这是太极内功基础功法的精微、“归本含一”要求把握秘窍开启运转功夫。 1、取一般常式宋静站立。即两脚平行同肩宽,膝自然微屈、松胯身直头正,虚领顶颈,虚腋沉肩,垂肘松腕等。齿轻叩,舌抵上颚。 2、“开关展窍”开启行功死秘窍:a、阴桥库:位臵在阴部上三指处,与前、后阴正如等边三角形的顶角。“归本含一”时,膝向外转二分,骨盆后倾二分。则能将胯部充分打开。(开阳关)、将阴桥库展开。b、开命门展下丹田窍,其动作为:即将腰脊后凸。命门打开,下丹田由骨盘的转动坦展于腹腔。c、开玄肩窍,窍对窍,舌抵上颚,自然开启了玄肩窍,然后在常态下,其窍口与十二重楼上沿并未对直,所以须将下颚内致,使两窍口对准,d、展慧中凝祖窍,坦展眉心后,两眼内视集中祖窍。目光焦距凝住窍腔。 3、如此细微操作已将四个秘窍展开。开始用神光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逐个体味窍感,调整好全身姿势,做到松静自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式的完整拳谱口诀

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4式的完整拳谱口诀 1、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2、烂插衣:揽插衣,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3、六封之闭:六封之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显柔,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4、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5、金刚捣碓:接着又来二捣碓,以左带右巧换位,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6、白鹤亮翅: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7、斜形: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8、搂膝:搂膝只在弹抖中,忽然下沉敌落空,快速弓身抱他膝,前假后真要从容。 9、上三步:紧跟三步进敌身,步活裆园劲要真,右来左挡我右击,要点打击敌首根。 10、斜形:这次斜形不一样,遇敌出拳吾旋裆,左臂

内弧横截击,迎手劈掌最为上。 11、搂膝:忽然弹抖用搂膝,身体下沉抱腿走,要想攻下先守上,要点就在肩不僵。 12、上三步:这个三步与前同,后要用力前要弓,切记领劲首要正,否则人在云雾中。 13、掩手肱拳: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蓄而后发劲贯足,敌命打击心胸间。 14、金刚捣碓:右肘上击速转身,接着又用三捣碓,切记重心左胯拦,否则身体难站稳。 15、撇身捶:撇身捶,劲落根,宛如青蛇摆动身,身躯顺提顺采式,再次左旋逆常拼。 16、青龙出水: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18、双推手:这次紧连双推手,大小双圈劲贯肘,切记重心在右足,虚领顶劲裆要空。 19、倒卷肱:说二守势倒卷肱,前足虚来后足弓,双手左右相照应,这边引来那边攻。 20、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用处多,十次八次不为过,承上启下都有用,关键在于胯要活。 21、斜形:斜形式,很难练,没有千遍功不现,他与单鞭是攻势,要点都在腰胯处。 22、闪通背: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前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名称口诀: 起势揽雀单鞭挥,提手白鹤拗步推;撇身捋挤搬拦捶,如封似闭第一回。 二组开合单鞭挥,肘底捶接转身推;穿梭蹬脚掩肱捶,野马分鬃定势归。 三组云手独立虎,贯耳夹在分脚内;拍脚栽捶斜飞势,下势金鸡穿掌回。 压掌托掌马步靠,捋擒穿掌七星锤;跨虎摆莲弯弓射,揽雀十手收势回。 动作分解: 第一段 〈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 〈二〉右揽雀尾 1. 右转撇脚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 〈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 弓步左推 〈四〉提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平摆 3. 换重提腿 4. 翘脚合掌 〈五〉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转提手 4. 虚步亮掌 〈六〉搂膝拗步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 〈七〉撇身捶 1. (东北)后坐撇脚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 〈八〉捋挤势 1. 后坐扣脚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挤 6. 后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 后坐撇脚 2. 左转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 〈十〉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 2. 后坐脱手 3. 跟步前按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 左坐合手 〈十二〉右单鞭 1. 翻掌开步 2. 侧弓分掌 〈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 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 〈十四〉转身推掌 1. 撤步反提 2. 左转弯肘 3. 跟步推掌 4. 转体反提 5. 弯肘上步 6. 跟步推掌(南) 〈十五〉玉女穿梭 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5.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转扣脚 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 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弓步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绞臂 9. 丁步叉抱 〈十七〉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 2. 铲步压掌 3. 马步开掌 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 1. 左转捋掌 2. 右转搭臂 3. 弓步横列 4. 后坐摆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后坐撇脚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 第三段 〈十九〉云手 1. 后坐扣脚 2. 左转摆掌 3. 右坐云转 4. 左云换重 5. 反掌并步

松是太极拳内功心法最基本的要求

松是太极拳内功心法最基本的要求 松是太极拳内功心法最基本的要求 什么是松,松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放松,松是相对紧和紧张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在大喜大悲的时候,精神会瞬间高度紧张起来。 表现在外部,就是表情的惊愕、紧张,肢体的僵硬,有时连毛孔都会在瞬间闭合。反映在内心,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些都是精神紧张引起的反应。 还有,环境也会引起我们的紧张,比如阴暗的角落、骤冷的天气,恐怖的场景等,也都会使你的肢体变得僵硬、精神紧张起来。 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掌握的是内功心法,为什么要讨论松呢,强调松,松的状态,松对我们练习太极拳有什么益处,怎样才能达到全身放松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阐明的是太极拳所言之“松”是个相对的度量用词,与生活中的松的指向有所不同,含义也有所不同。我们大家都知道,健康的身体取决于经络的畅通,取决于气血的调和以及体内阴阳的平衡。 而放松的肢体和平和的精神,恰恰有利于经络的畅通、气血的调和,有利促进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使我们的精神和肢体都保持放松,什么事情都能放得下。

习练太极拳时更要求精神、肢体的放松。然而,实际情况是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当的方法和能力的有限就会引起我们的紧张,这种紧张包括精神的和躯干肢体的紧张。 练习太极拳放松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精神压力,特别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来几招太极拳能让你幡然醒悟,让你神清气爽。 举两个会引起紧张的例子,当我们屈腿下蹲时,人的下肢会随着承担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发硬紧张,并且是越往下越紧张、能力越弱的人越早紧张(这就是能力的不足引起的紧张,而这种紧张正是我们不希望的)。 还有,处于正立姿态的肢体容易放松,有倾斜度的站立姿势不容易放松。这是因为在肢体倾斜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体为了保持站立状态,不至于发生倾倒或踉跄,有关的肌肉就会自然参与运动,就会自然引起肢体的紧张。 这在人体运动学里叫着“肌紧张”,意思是说当人的不平衡度增加时,为了保持人体的平衡,有关部位的肌肉就会自然参与运动而引起紧张。 也就是说,只要是人体的肌肉参与了运动,无论是正当必需的运动还是不当不需要的运动,都会引起肢体肌肉的紧张。所以说,为了减少、消除紧张,尤其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我们就应该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以至消除不必要的动作。 当然,话要说回来,习练太极拳本身就需要我们做动作的,做动作是会引起紧张的。因此,怎样在运动中消除紧张,就显得尤为重要,会牵涉到放松的方法和理念。说到方法和理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匹配对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