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中医学基础》这门选修带着我走进了中医学的世界,让我渐渐发现,原来中华民族也有一个神秘又神圣的领域,让我想要走进去,钻研其中。

起初,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在的我也不能说对中医有了多深刻的认识,但是借用清代著名的医学理论家、评论家徐灵胎《医非人人可学论》中一句话:“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及食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我想说,之所以现今许多人不能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其深刻内涵,不能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

我承认,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或者简单的说就是我看到了就信的学问。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听身边的大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因为自己的专业并非中医,且我又是一名新入学的医学生,我在中医方面掌握的理论知识十分有限,这导致我并不能判断这句话的正确与否。但是至少现阶段,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中医和西医在很多方面是可以互补的。我们不能一味的对西医全盘接受,也不能对中医的理论知识一概否定。我们应该本着辩证、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中医,取其精华,应用于未来的行医之路。

最后我想说,中医是神秘且神圣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怀揣着崇敬、敬仰的心去学习它,领会他。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通过这学期选修课的学习,对中医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精气,乃气中之精辟,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都属于阴。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的说理工具。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当然会联系到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症,热症;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成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寒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和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所以治疗热症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症的药物是温热的。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

浅谈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XX大学会计学院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个人论文 文章题目:浅谈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 年级专业:xxxxxxxx XX大学 二〇一六年五月

浅谈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在百科上,“中医养生”,指的就是基于中医理论,通过饮食调整、精气保养、寒暑调适与适当运动等形式来实现身体保养、驱除疾病、强化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如今,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对于健康的概念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都有一些共性: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和谐稳定的状态。这学期非常有幸的能选到赵老师上的《中医养生与健康》一课,在11周的学习中,虽然只是接触到了一些皮毛,但是能够得到相应的指导和贴近生活的真实体验,还是让自己收获颇丰,虽然只能算是入门的级别,但通过老师的教授,在课上我们认识了人的五脏六腑,明晓了人的各种经脉,还有具体的穴位按摩、感冒、肠胃等方面的疾病和预防等,这些种种都让我在中医养生这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想。 在赵老师的序言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医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医学是一门经过我国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广泛研究了人体发育和疾病的传变规律而创立的,揭示人体与自然的整体联系的一门学科,具有整体统一和辩证施治的特点。而中医养生则是中医学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讲求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

浅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6-12-27T11:56:08.9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3期作者:向筱萱[导读]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博大精深文化影响的中医药已然成为我国的国粹。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医药知识在维护古今人类健康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将在应对自然、社会、疾病的变化中获得世代传承、持续创造与发展。本文拟从中医药知识的定义及分类出发,浅谈中医药认识误区及其传承与传播。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知识;分类;认识误区;知识传承 一、中医药知识的定义及其分类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博大精深文化影响的中医药已然成为我国的国粹。中医药文化不仅吸取了儒、道、释、法、阴阳、兵、农等学派的精华思想,同时还与传统哲学、历法、天文、礼仪等密切相关。除其整体思维模式所包蕴着的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艺外,中医药这一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和防治人体疾病的科学还拥有极其丰富且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在医学尤其是西方医学如此发达的现代,中医药学仍在维护人类的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以下八类: 1.生命知识:与人的生命过程相关的知识即为中医药的生命知识,即人类生、长、壮、老、己等知识,具体包括神明、形体以及生命物质等内容。 2.养生知识:与养生、保健、防病以及延寿等相关的知识称之为养生知识,我们所熟知的饮食养生、药物养生、四时养生、起居养生、导引养生均属于中医药中的养生知识。 3.疾病知识:中医药中的疾病知识即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内科病、外科病、妇人病、小儿病、五官病等均包括在内。 4.诊法知识:对处于疾病状态下人体临床征象的神态、形态、物态、自觉态、舌象、脉象等知识进行诊断的知识称之为诊法知识。 5.疗法知识:疗法知识即与疾病治疗方法相关的中医药知识,具体包括药物、针灸、正骨、推拿、手术、刮痧等疗法。 6.针灸知识:由于药物疗法与针灸疗法是相对独立的且理论相对完善的疗法,因此本文将它们各自独立列为一类。针灸知识主要包括针刺、艾灸治疗等内容,具体蕴含针具、灸具、针法、灸法、针方、灸方等知识。 7.方剂知识:中医药中的方剂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方剂的名称、组成、用法、主治、加减、应用等知识。 8.药物知识:药物名称、品种、产地、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等知识均属于中医药中的药物知识,如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等。 以上八类中药知识,方剂知识、药物知识、诊法知识、养生知识、针灸知识、疗法知识等是能够直接开发利用且产生一定利益的中医药知识,但这些知识的应用与生命知识、疾病知识等基础中医药知识也是密不可分的。 二、现代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误区 鸦片战争后,西医引入中国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时代的发展使得西医药在我国疾病防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人们在中西药物对比应用和临床实践中常常会对中医药产生一些认识误区。 1.关于疗效和速度的误区 不少人存有这样的错误观点:“中医治病慢、西医治病快。”事实上,对症用药并用药及时地情况下,中西药在疗效和时间上是一样的,而且诸如人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液等在类的中医急救药物具有西医药所无法比拟的解决作用与速度。对于病毒性疾病,中医药的疗效与速度与西医药也不相上下,主要原因在于后者只能起到预防疾病继发感染的作用,直接杀灭和抑制作用十分微弱,中医药则可通过辩证论治、组方用药等手段直接杀灭或抑制病毒。 2.关于中药“无毒”的误区 我们身边不少人认为中药无毒,因此他们不管有没有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胡乱吃中药,而且大多数人也并没有遵医嘱服药,甚至出现了将中药当做保健品长期服用的情况。事实上,“是药三分毒”,中草药既有治病作用也有致病的作用,误用、乱用或过量使用以及配伍适宜、炮制不当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情况乃至会产生致癌的风险。 3.“补药无害”的误区 人参、沙参、党参等中药均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人们在服用它们时需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身体强壮和不宜滋补的人在选择这些中药时则需更加谨慎,以防造成一些不良反应。 三、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传播 为了中医药知识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我们必须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传播加以重视。 1.中医药知识的传承需以民族文化为支撑 无论是中医药中的理论模式、思维方法,还是其诊疗手段与价值取向,均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且相互融合,因此中医药知识在长期应用、传承、发展过程中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传承中医药知识时必须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为支撑,失去文化背景的中医药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传播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保护问题息息相关,只有从整体上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才能保证中医药的稳定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2.中医药知识的传承需以内部动力为支撑 中医药的价值不仅体现于其维护人类健康的使命,更在于它在情感、文化等领域所赋予中华民族的深层次的内涵。中医药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一环境有助于其按照自身规律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传承中医药的工作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主动的、内在的、自觉的要求,中医学者及研究人员应将中医学术传承当成是自己的一种历史责任,一种毫无任何功利思想且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

医学毕业论文浅谈睡眠的中医保健养生

浅谈睡眠的中医保健养生 从中医睡眠的保健养生谈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及不同类型 失眠病人如何从各方面克服睡眠障碍,从而提高睡睡眠质量,达 到身心健康。 睡眠中医基础理论养生保健 一个人7天只喝水不进食还能存活,可是不睡眠,则只 能活4天。充足的睡眠加上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及平和的心 态成为保证人体健康的四大要素。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心理压力的加大,睡眠障碍的人群也在逐年增加。有资料统计,我国的失眠者为总 的人口的20%-30%,其中老年人约占70%。充足而高质量的睡 眠乃是人类的必需。如果一个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白天 会产生种种不适的感觉,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警觉性差、情绪不佳等。要是被长期严重的失眠困扰,更会造成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80多种严重的疾病。美国的一位著名专家廉 德门特指出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目前,睡眠医学 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备受人们的瞩目。 睡眠障碍的最基本表现就是失眠。它既由精神因素诱发,也可因机体疾病引起,且与工作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习惯、年龄 的大小、受程度,均有密切关系。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早醒,或 睡而易醒,时睡时醒,甚至彻夜不眠,是睡眠量的不足或质的不佳。中医学称之为“目不暝”、“不得眠”、“不得睡”等, 《难经》始称“不寐”[1]。

中医学关于失眠的成因,主要观点有二。一为阴阳说,《灵枢·口问》认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2]。二为神主说,即如《景岳全书·不寐》所日:“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中医学又认为人体生命的活动,全靠人身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来推动,而从中医纠其根源,失眠之阴阳说与神主说实则相通也。现从中医睡眠机制、辩证用药及心理调节等方面谈睡眠的保健养生。 1提高睡眠质量是关键 1.1睡子午觉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人的睡眠并非是越多越好.一般每日睡6~8小时。便能满足生理需求.而中老年人就更少些,夜间能睡5小时就可以。中午再午睡40分钟到l小时,即可保持精力充沛。 1.2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听舒缓的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1.3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从中医理论上讲,失眠的发生是涉及多个脏腑的,如心、肝、脾胃、肾等,但主要的病变在心,因为心藏神,心神的安定与否,与睡眠是直接相关的,故不论“心”自身疾病,还是脾胃、肝胆、肾、肺其它脏器疾病影响于心,均可引起失眠。

浅谈四季养生

浅谈四季养生 “养生”一词,出自《灵枢·本神》,即保养生命,防病抗衰,延年益寿。《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也就是常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指出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四季养生依照中医四气调神理论,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阴历月亮盈亏的变化,应季顺势养生。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通过种方法颐养生命,主动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正如古代医家强调“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 一年四时气候的更迭、阴阳寒热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欲得安康,必须依照自然界周期性的四季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湿,夏之热; 夏至阴生,由秋到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条件而存在,而是要根据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规律变化来达到阴阳平衡的养生保健目的。在现代化的今天,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整人的心态,维持人的健康,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春季养“生”

《素问》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杀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天充满发陈之气,白天变长,夜晚变短,所以人们应当早起工作,晚些睡觉"并且给身体一个自然生发之态,不要过分抑制自己,让机体自然平和,故“被发缓形”中医学强调顺势而为,顺应春之气机,否则阳气被抑制不畅,风温之邪易乘虚而入。 春天之时,气血经肝气的疏调渐走于外,对于体质较差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因肝血外行而使肝血不足,因而容易出现春困,春天我们可服一些补养肝血、疏调气机的中药,如生地、白芍等。而且春季又是冷暖交替、气候多变的季节,衣着要适当厚一些,注意防寒。春季下部的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我们可以通过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以引血下行,安定心神。 春季肝功能比较活跃,人的情绪易激动,所以我们需要顺肝调达疏泄以降赶货,不要压抑情绪,让情绪顺应自然而生机盎然,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我么可以通过踏春,游山玩水使情趣得以生发,开阔心胸。 夏季养“长”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这一段话摘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

浅谈对中医学内涵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学内涵的认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中医学;内涵;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特质内涵毋庸置疑是中医学生存的根基,更是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所在。故中西医结合教学理应准确把握和充分体现中医学这一特质,方可科学地优化教学的内容结构,完成教学目的。 1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

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3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

浅谈中医养生法

浅谈中医养生法 发表时间:2011-11-03T13:15:14.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杜培俊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高涨,人们很想往健康长寿,特别关注养生保健。 杜培俊(甘肃省宕昌县人民医院甘肃? 748500) 【关键词】探讨养生方法、中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高涨,人们很想往健康长寿,特别关注养生保健。如何提高寿命已是大家常谈的话题。下面我就中医养生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恳请同道们批评。 中医养生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一书,是现存中医文献中最早的理论巨著,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产生,是始于春秋战国直至西汉末叶,经过许多医家多次总结、修订而成,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之作。全书贯穿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恒动观念为学术思想,以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为理论休系,并阐发了运用针刺治病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防重于治的现象以及摄生宗旨,探讨了五运六气与人类生命活动、疾病发生的一定关系。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医学说的渊源,辨证论治的准则,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它不仅是我国医书之祖,还是世界上最早有系统的医学巨著。而养生学就是它最早提出和倡导的。 养生就是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能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目的。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所学习和借鉴。中医养生就是根据《内经》发展而来的。自己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就养生保健、延长寿命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飨同道参考斧正。 1 顺应自然 《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养生首先应掌握天时地利及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并适应性地调节人的摄生活动。因为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做到主动顺应,适应自然。 2 和谐统一 《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个“平”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和谐”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处理好健康、家庭、工作、事业的关系,做到心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这样才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 正气为根 正气是维护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它包括了人体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不虚。”说明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 4 养心为先 养心就是养情志,调整好情志是其关键所在。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正常的七情,但如果情志波动过于持久、过于剧烈,超越了常度,则将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因此,应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因素,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做到勤动筋不动心,无私欲挂念,无忧无愁无虑,一生淡泊,静养心机,就像道家养生家天玄子所说的要做到“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从而才能达到延年益寿。 5 重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足,供给充足,则脏腑功能强盛,运行才能正常,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才能提高人体的精、气、神和色泽容颜,以及常态化和年轻化。 6 持之以恒 养生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养生必须贯穿人生的自始至终,要持之以恒,树立正确的态度。做到“四心”,即信心、专心、耐心、恒心。积极主动地把养生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养生生活化,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7 锻炼不休 锻炼可以提高人体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通过锻炼、活动可促进和加速人体血液循环、脉络通畅、脏腑调和、功能正常、健康益寿。锻炼是无休止的,也要坚持不懈,做到生命不止、锻炼不休。只有这样,才能养生养心、健康长寿。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保健的感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近些年来受媒体的宣传的影响, 大家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 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如今中医保健、食物养生、养生预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很庆幸学校给 我们安排了中医保健这门课,虽然课时不多,一周就两节课,但是中医保健这门课让我学 到了很多以前从不知道的但对我们却非常有用的东西,也让我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了一定程 度的认识。 中医保健也可以叫做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传统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怡 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 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 的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 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 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中医学把精、气、神的保养看作人 体养生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就谈到过这些问题。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 三大法宝。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老子》中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 基本要求。 中医保健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 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保健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这三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使人体达到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名著《黄帝内经》就是讲解这方面的专著!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养我们的身体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人们常说“健康 是吃出来的”,同时也说过“病从口入”,这些都在说明饮食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我们平时饮食要有规律,调理有法,荤素搭配,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要保持身心愉悦,细嚼慢咽。吃东西要有节制,既不能偏食,也不可暴饮暴食,更不能因为减肥而节食。只有这样我们 才有可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重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标志,而良好的心 态则是开启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金钥匙”。中医特别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对人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所以主张通过不不同的方式,如“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安神定志”等来调节化解人们的悲观消极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如果我们整日忧虑、烦恼、惊慌、焦虑,冷淡,怎么能使身材健康呢? 再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早起早睡,多运动,如果我们把 这些都做到了,那么身体健康也就不是问题了。现在的人每天玩电脑玩手机,坐下了就懒 得动,出门就坐车,运动越来越少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了。什么眼睛近视,肥胖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突出,心脏病等一系列的病都来了,而且有趋向年轻化的迹象。俗 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浅谈中医养生

浅谈中医养生 一、中医治未病 祖国医学在总结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已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是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形成“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所谓治未病,包括无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无病先防古人称为“摄生”、或叫cc养生,这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认识了人和自然的无机联系以后,掌握了人体疾病的发生与精神状态,饮食起居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疫病发生的目的。即病防变是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这样就可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也可防止疾病的传染蔓延。 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性质、趋势为中医所独有。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此乃中医之精髓、借之可以预测未来年份疾病的发生性质。例如石家庄流行乙脑、师仲景法用“白虎汤”制止了流行。次年唐山、北京又流行乙脑,用“白虎汤”无效;周恩来总理让再次请教蒲辅周,蒲老

根据五运天气推测,是年偏湿,让加了一味苍术燥湿药,又解决了乙脑问题。 天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即外因是很重要的。《儒门事亲》曰:“治不明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过去人们根据五运六气预测本年气候对人健康的影响,属湿则备燥湿药等等,是为司岁备药,由来久矣。 中医讲究“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不仅是防病于未然,更是养生保健,使人健康长寿,不得病,无疾而终。扁鹊是名医,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扁鹊说,他家兄弟三人,大哥医术最高,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二哥医术次之,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自己医术最差,只能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高明的医生,不专重于治疗已病,而是着重于防未病,正如治理国家事务一样,不单着重处理已乱,而是着重在防范未乱。 众所周知,一块钱的预防相等于一百元的医疗,但中医的养生远高于正常所说的预防。《黄帝内经》:“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中医学基础》这门选修带着我走进了中医学的世界,让我渐渐发现,原来中华民族也有一个神秘又神圣的领域,让我想要走进去,钻研其中。 起初,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在的我也不能说对中医有了多深刻的认识,但是借用清代著名的医学理论家、评论家徐灵胎《医非人人可学论》中一句话:“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及食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我想说,之所以现今许多人不能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其深刻内涵,不能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 我承认,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或者简单的说就是我看到了就信的学问。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听身边的大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因为自己的专业并非中医,且我又是一名新入学的医学生,我在中医方面掌握的理论知识十分有限,这导致我并不能判断这句话的正确与否。但是至少现阶段,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中医和西医在很多方面是可以互补的。我们不能一味的对西医全盘接受,也不能对中医的理论知识一概否定。我们应该本着辩证、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中医,取其精华,应用于未来的行医之路。 最后我想说,中医是神秘且神圣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怀揣着崇敬、敬仰的心去学习它,领会他。

浅谈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这学期非常有幸的能选到赵老师上的《中医养生与健康》一课,在短短的八周时间里,对中医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只能算是入门的级别,但通过老师的教授,在课我们认识了人的五脏六腑,明晓了人的各种经脉,还有具体的穴位按摩、感冒、肠胃等方面的疾病和预防等。这些种种都让我在中医养生这方面产生了不少的兴趣和感想。 经过这个课程只是众多公选课中的一个小部分,但这堂课的重要性和价值,我觉得应该给予高度的肯定和重视。第一,作为中国从古至今古人智慧的结晶和实践经验累积的成就这两方面看就不容小觑;第二,我们作为当代的21世纪的年轻一代,生活中充满了西方文化,当然包括西医。因此,不管是物质还是文化,我们的生活都种满了浮躁和不安。而中医本着“中庸谦和”的古训,让人借大自然之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可谓是真切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医养生看上去即很古老但却又显得年轻,即时尚又奢华。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建立了完美的中医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方法,可谓历史悠久。但是在战争年代,内忧外患及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养生是不适时宜的。而在丰衣足食之时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人们又想起了养生,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岂不知养生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中医养生不是什么人都做得来的,那种半信半疑的人士做不来;那种急功近利的人是做不到的;那种没有理解中医养生真谛的人是做不对的;那种没有毅力的人是坚持不了的。这样看来,高调中医养生的人只能是一种时尚,只能是随波逐流的弄潮者,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中医养生,也达不到“年近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的真谛。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和方法。中医养生

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

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 姓名:许明贺学号:20110132030 班级:11中西医结合B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一由病后求治转向未病先防,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相关行为,尤其反应在饮食文化上。这所谓药补不如食补”,虽颇有偏激但亦说明一定的问题。王永炎教授曾经说过,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是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治未病”、民以食为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 药膳学。所谓中医药膳,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的原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 的食品。既有食品作用又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治疗作用。 据文献记载,我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诗经风七月》所谓“为此春酒, 以介寿眉”,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至商代,伊尹制汤液,著汤液经》,以烹调之法疗疾。《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汤药,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型。周朝时,〈周礼天官》所载的四种医中,食医居于疾医、疮医、兽医之首。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医学帛书,相传是战国前的医学著作,书中谈到了饮料保健的方法,特别强调了酒和韭的延年益寿和滋补强身的作用,其中云:“酒者,五谷之精气也,其人中散流,其人理也,彻而周”,韭“春三月食之,病疾不昌”(〈十问》)。〈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了系统的食疗学理论,对我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认为,饮食的五味必须调和,不能偏胜,偏胜则会引起疾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腆理以密,如实则筋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在该书中还强调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人胃,各归所喜, 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人脾,辛先人肺,咸先人肾”等论述。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共收载药物365种, 其中载药用食物50种左右,如酸枣、橘袖、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说明当时对于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已经给予重视和肯定。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金匾要略》著有食禁”专篇,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