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8第十八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18第十八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18第十八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18第十八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四部分统计

本部分近五年考情:

无。由于教材变化,2013年版新教材第4部分“统计”替代了旧版的“市场营销”。

第十八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统计的含义

1.统计三种不同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A、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

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社会现象数字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提供资料和咨询,实行监督。

B、统计数据:

统计工作活动中取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以及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包括:原始调查资料和经过加工整理,分析之后的系统的统计资料,所以说: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或“产品”。

C、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统计数据:是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按计量学分类方法,将采用的计量尺度分为四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A.按照客观现象某种属性进行分类或分组,各类各组之间关系是并列、平等而且互相排斥的。

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

B.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计算每类或组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频数。

C.作为代码的数值并不反映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决不意味着这些数值可以区分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

A.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的一种测度。

B.定序尺度对事物的计量要比定类尺度精确一些。利用定序尺度可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

例如:成绩可以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等五类。

对某事物的态度可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无意见、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但是,只是测度了类别之间的顺序,而未测量出精确差值。

计量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A.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B.使用的计量单位:为实物单位(自然或物理)或者价值单位,

例如:长度“米”,温度用“摄氏度”,时间用“小时”,成绩用百分制等。

反映现象规模水平的数据必须以定距尺度计量,例如产品产量、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等

C.定距尺度不但可以用数字表示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顺序大小的差异,而且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

计量结果表现为:数值,并可以计算差值。其结果可以比较大小,加、减运算。

例18-9:下面属于定距尺度的是(ABD)。

A、智商

B、温度

C、班级(定类)

D、收入

E、籍贯(定类)

A.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形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

例如:将一个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与该企业的职工人数对比,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以此反映该企业的生产效率。

B.计量的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三、统计数据的类型

1.统计数据类型(3种,按照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A.分类数据

是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类别,通常用文字表述,不区分顺序。如性别数据。

B.顺序数据

是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类别,通常用文字表述,有顺序。如成绩数据、态度数据。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都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通常用文字表述,其结果表现为类别,因而也可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

C.数值型数据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数值型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说明是现象数量特征,用数值来表现。

①包括计量单位实物单位(自然或物理)或者价值单位的数据,如长度、摄氏温度、时间、成绩等;

②反映现象规模水平的数据.如产品产量、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等;

③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如使用企业增加值与该企业的职工人数对比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2.数据的统计方法:

对品质数据(即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通常可以计算出各组的频数或频率,对数值型数据则可以用更多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1.统计指标的含义(2种):

A.用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

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增长率等。

B.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2010年我国的年末总人口为1341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3.8%等。

2.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分为3种指标: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数)

A.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

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人等。

B.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①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

它所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人、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

②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

它所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股票价格等。

时点数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

(2)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

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

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比例和比率两种。

(3)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

它所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

例18-17: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平均指标)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标)

E、进出口总额

例18-1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CD)。

A、商品库存额(时点数)

B、职工人数(时点数)

C、商品销售额

D、工业总产值

E、生猪存栏数(时点数)

例18-19: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D)

A.职工人数(时点数)

B.大学生毕业人数

C.婴儿出生数

D.固定资产折旧额

E股票价格(时点数)

例18-2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

A、某地区某年人口数

B、人口死亡数(时期数)

C、在校学生数

D、设备台数

E、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例18-21:一工厂2012年10月份产值30万元,10月底半成品库存额25万元,这两个指标(C)。

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例18-22: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C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平均指标)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D、某地区人均粮食产量为333.3千克/人(平均指标)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例18-23: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BCD)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口平均年龄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人口密度

E.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指标)

例18-24:平均指标是指(A)

A.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B.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总体指标)

C.表现形式通常有比例和比率两种(相对指标)

D.两个绝对数之比(相对指标)

例18-25:对外贸易总额、企业利润、商品库存额、外汇储备额这四个指标(A)。

A、都是总量指标

B、都是相对指标

D、都是时期指标

E、有一个时期指标,三个时点指标(有两个时期指标,两个时点指标)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C )。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5、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 D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类型抽样 6、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D )。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7、调查时限是指(B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8、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B )。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 9、作为一个调查单位(D )。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10、某市规定2018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1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1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B )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1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和数据的类型,了解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意义及比例和比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了解数据预处理的意义;掌握统计数据的分组方法,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的直方图和茎叶图。 二、教学重点 1、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2、统计数据的分组 3、变量数列的编制 三、教学难点 1、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比较 2、调查方案的设计 3、次数分布的概念 4、变量数列的基本术语及编制 四、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一)定类尺度 按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只能测度事物之间的类别差,其他差别无法得知)例:按照性别将人口分为男、女两类。 (二)定序尺度 又称顺序尺度,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和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它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不能测量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数学运算)例:考试成绩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三)定距尺度 又称间隔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距离的测度。该尺度通常使用自然或物理单位作为计量尺度。例:考试成绩80分与90分之间相差10分。定距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其原因为定距尺度中没有绝对零点(定距尺度中的“0”表示水平,不表示没有)。 (四)定比尺度 又称比率尺度,由于定比尺度有绝对零点(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不存在)。因此,不仅可以加减运算,还可以乘除运算。例如,甲工资为600元,乙工资为1200元,则乙的工资为甲的2倍。二、数据的类型 统计数据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定性的数据和定量的数据。 定性数据也称品质数据,它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这类数据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定量数据也称数量数据,它说明的是事物的数量特征,是能够用数值表示的,这类数据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变量可分为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离散变量只能取有限个数,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如企业个数、职工人数等;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个数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零件尺寸、年龄、温度等。 三、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 数量型统计数据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绝对数与相对数。 (一)总量指标(绝对数) 1、概念:反映客观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 2、种类 按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反映总体所有单位总数的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总和的指标。 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个时点所达总量的指标。 (二)相对指标 1、概念: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比值(相对水平) 2、作用:用一个抽象化了的数值来反映两个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种类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二章数据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二章数据搜集、整理与显示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数据搜集、整理与显示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 1.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搜集方法; 2.了解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统计调查组织形式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3.掌握统计分组方法;4能够编制分布数列;5.能够运用各种统计图表。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数据的搜集 一、数据搜集 数据是人们对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所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事实和数字,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数据搜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相应的科学的调查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资料的过程。 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四种 定类尺度是按照某种属性对客观事物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的一种测度,定类尺度的值是以文字表述的,可以用数值标识,但仅起标签作用。 定序尺度是把各类事物按一定特征的大小、高低、强弱等顺序排列起来,构成定序数据。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定序尺度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并可比较大小,但其序号仍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定距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进行的一种测度。定距尺度不仅

能区分事物的类别、进行排序、比较大小,而且可以精确地计量大小的差异,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 定比尺度是对事物之间比值的一种测度,定比尺度能区分类别、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大小差异、可采用加减乘除运算,具有绝对零点。 从不同方面数据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数据反映的现象的特征不同,可以归结为两类:品质数据(亦称定性数据)和数量数据(亦称定量数据)。品质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所形成的数据,数量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所形成的数据。 根据数据反映的现象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数据分为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总体内不同单位的数量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 根据数据的搜集方法,可以将数据分为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 根据数据的来源渠道,可以将数据分为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 二、数据搜集的方法 数据搜集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通讯法)、采访法、登记法和实验设计调查法。 三、统计调查的形式 普查是一种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通过普查可以掌握大量、详细、全面的资料。 统计报表制度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地定期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所获得的样本数据,对调查对象总体特征作出科学推断。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的前提是必须存在重点单位。 典型调查是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典型调查有解剖麻雀型和划类选典型两种类型。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询问调查具体包括、、、、、等。 7.访问调查的方式有、。 8.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三种。 9.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和。 10.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其质量评价标准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 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 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 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数据分组的关键在于。 2.一般说来,统计分组具有三方面的作用:(1) ;(2);(3)。 3.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有分组和分组。 4.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其组数等于。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 6.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和。 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和。 8.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和。 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和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和两部分组成。 10.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的工作过程。 11.数据的预处理是数据整理先行步骤,它是在对数据分类或分组之前对和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对数据的、和。 12.直方图是用——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13.雷达图是一种的图示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 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 3.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的确定有时会发生困难,这是由于( ) A组数较多B标志变异不明显C两种性质变异间存在过渡形态D分组有粗有细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 215 C 230 D 185 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 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C复合分组表D汇总表 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