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流的无奈读书笔记

交流的无奈读书笔记

交流的无奈读书笔记

【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

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

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

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

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

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

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

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

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详细

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

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

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

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

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

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

造民主的假象。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

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

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

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

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信息和舆

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

响着观念的传播。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

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

的可能升高。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

之低。最后,出于追求时效性和方便传播的目的,语言被简化缩略,在反复流通中会有太多的增添和丢失,以致面目全非。

作者认为,人们无法对超出自我经验范围的外部世界产生完整准确

的认识,这时人们只能诉诸想象与虚拟。书中对舆论的定义是:“他

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

系的图像。”当我们将多样性的事物归结为无生气,集合性的却不完

整的名称时,其间充斥的就已经是自我意识关于外部世界想象中的

图像了,即被接受的信息楔入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这种虚拟

环境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倒影式”的反映,而是事实的碎片,

媒介的观点,个人的想象的大杂烩。

从个人内部来说,认识取决于我们的观察习惯与地位。人们头脑中

形成的对与世界的认识往往产生于情感、习惯和偏见,对特定事物

持有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印象和成见。人们看到的是自己期待

或想要看到的部分和侧面。我们按照已有的定义,现成的形式去理解,兴趣在我们所意识到得信息尚未经过我们思考之前就把某种性

质强加给这些信息,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会在想象力中膨胀,倾向

于熟悉的事物,从而导致对不符合起原则的观念的排斥,一旦这种

兴趣和成见系统固定下来,我们对外部事物做出的判断将是片面而

错误的。

二.被操纵的公共舆论

在论述了个体思想的非理性之后,作者在这一部分转而分析:“普通

意志,公共舆论,公意是如何在众多分裂的个人和他们稍纵即逝的

偶然意向中形成的。” 公众舆论似乎代表一种共识,那么这个共识在

李普曼看来是领袖提出意见,一般民众对这一意见说是或否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深刻揭示了现代民主社会的主要模式,就是

少数人决策,代表大多数人意见。因此,公

共舆论是极易被操纵的。领导者用模糊不清的词语,中间色调,愚

民政策来抹平争执,汇集舆论,将事实简化为想法,描述观念用来

代替事实,作为共同感情的纽带。

所谓民主,公意,其核心在于象征。象征来源于一个囊括所有概念

的意象,它拥有普遍的适用性,能被每个人个体化的理解。象征是

一种工具,它有力量从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念中抽取情感,使个

人意志向公共象征的情感转移。于是象征成为少数寡头疏导控制甚

至操纵舆论的工具。

以此为前提,作者动摇了民主理论的基础。民主理论理想中的是简

单独立自给自足的乡村式社会,依赖的是每个个体拥有独立完整的

对社会的智慧与经验,人人生而具有认识真理的能力,政治学的责

任是创造投票和代议制政府。民主主义者将公共舆论限制在每个人

直接确定的知识范畴内,实际上是把自主的个人行为设计为简单社

会的前提。民主的谬误在于只关注民主的手段而非目的,关注民主

表达的起源而非其过程和结果,况且在外在压力和个人成见的影响下,个体意见极易被少数寡头操纵。人们渴望自治并不是为了自治,而是为了得到自治带来的结果。源自正道的政治权利,良好的选举

和代表机制不可能完全约束行使权力的过程。美国式的有限宪政民

主或是基尔特社会主义建立在工厂代表原则和自愿奉献基础上的民

主都是有悖于民主的真正内涵的,他们的最终结果——即使是以民

主自居——也依然会成为在民主面纱下的实际上的专制。

三.舆论困境的对策

既然个人会因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成见和兴趣做出非理性的判断,

而少数寡头又会利用象征操纵舆论,我们应该怎样走出舆论面临的

似乎无法逃脱的困境呢?

人们也许会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媒当作拯救社会的摩西。但作者认为,报纸无法担此重任。报纸寻找自己的受众,寻找属于自己的重

视读者。作为接触看不见环境的主要途径,报纸为我们勾画着外部

世界,而在“公众——商品广告——报纸”的间接联系中,我们开始

审视报纸的责任,作为“第四权力”。新闻是社会的一

面镜子,它的宣告应当承担真相与民主的重量,而不是某一个利益

集团的代言。良好的连接起报纸和公众舆论,是一种渴望中的理想

模式,那种被广告人过滤过的,被记者编辑掺杂了个人情感倾向的

新闻,都影响着舆论的质量和能量。

因此,新闻与真相不是一回事,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

真相的作用则是解释隐蔽的事实。新闻不是对原材料的第一手报道,新闻描述的是引起读者兴趣的公开化阶段,是与读者切身利益相关

的部分,在经过记者以自己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格式化后,新闻中同

样会充满偏见与谬误。另外,还要考虑经济上来自广告商,财团,

读者的巨大压力。因此,新闻界十分脆弱,无法承担对人类生活进

行解释的责任,更无法造就公共舆论。新闻应该成为制度的卫士,

成为将黑暗曝光给大众的光。

那么什么才能解决有限个人困境从而形成公正有效的公共舆论?作

者将这一重任交给了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专家应与决策者保持距离,即将执行者与调查者分离,专家的任务是提供信息。政治和产

业部门的专家作为在完全条件下工作的局外人为社会提供大量公正

客观的数据材料,从而使舆论真正反映事实。

在分析完作者的观点之后,我想对书中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个人

有限理性与公共舆论的产生提出一些看法。理性这个术语在很大程

度上意味着人们在遇见真理尤其是道德真理的时候认识这种真理的

能力,而不是一种依据明确的前提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传统的自

然法理论认为,文明制度不是人为可以设计的产物。而培根,霍布

斯以及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宣称,所有有用的人类制度都

是而且也应当是有意识理性能够可以创造的产物。那么究竟个人理

性能否成为公共舆论的基础并作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之来源呢?这就

必须考虑个人理性如何转化为公共舆论。

我们承认,由于个人行动与自我知识,他人知识以及整个文明积累

的知识的关系(即知识不是以一种整合形式存在而仅仅是个人掌握

的不完全的分散知识),人的理性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一种“理性不及”的状态。但从另一个方面出发我们会发现,极其复杂但又条理井然

的社会生活形式

既不是设计,也不是发明的结果,而是产生于诸多未明确意识到其

行为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通过“试错过程”,“赢者生存”,“积累性

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自发秩序”。

从公共舆论的角度看,作者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个人理性的局限性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其现实意义。但作者接下来便对“无知”的个体

丧失了信心,转而诉诸所谓的“社会精英”。一方面是由于理性知识

的局限,更重要的是作者身处90年前的战争时期,强大的政府具有

绝对的领导权,而舆论媒体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喉舌。但是

在媒体实力明显增强,网络等新媒介为公共舆论提供了表达交流的

平台的当今社会,个人理性必将逐渐缩减“理性不及”的负面影响,

通过“自发秩序”这只“看不见的手”,形成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公共舆论。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将是极其关键的中介,是看不见的“自发

秩序”的有形外化。媒介将复杂的带有个人成见的有限理性转化为富

有个人特征的以契约为基础的自发性公共舆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共舆论将不再是那么的充满成见与操纵,而将成为推动社会不断

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

参考书目:

[1]《公共舆论》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5]《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哈耶克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社1989年

参考文献:

[1]《“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 》李艳东南传媒2010年第五期[2]《谁使公众深陷在“舆论之中》邱凌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

[3]《舆论: 悬在虚空的大地?》黄旦新闻记者2005年11期[4]《李普曼政论新闻中的冷战思想探究》林牧茵新闻大学2010年第二期

[5]《媒介与公众:交流的无奈》王金凤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中

[6]《“虚拟环境”与“刻扳成见” 》李娟新闻知识2008年8月[7]《法、立法与法律中的理性问题》熊琦法律教育网2005年1月

[8]《知与无知的知识观》邓正来剑虹评论网2006年5月[9]《从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看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

第一期

【篇二:喜爱阅读书目】

喜爱阅读书目集萃

【篇三:传播理论课阅读书目】

2013传播学硕士生学生阅读书目

总的要求:

精读书目至少四本:必读书+任选书(本课程)

课程作业:读书笔记+课程论文(自选)

课堂汇报:是关于自己所选书目的读书报告,报告时须携带此书(原件或复印件皆可)并提供给教师,接受大家(包括教师)的质询(尤其是结合三本必读书目的内容),互动过程没有时间限制。本课程任选书的决定根据个人志愿加上机遇来决定,每人所选的不能重复,倘若重复协商解决。汇报时间限十分钟,汇报的顺序按照学号排序或生日大小或书目排号都可,自行协商决定。

一、必读书目

二、选读书目

2《传播学史》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

学出版社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德斯,华夏出版社

5、《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马特拉,中央编译

出版社

6、《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切特罗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1、《传播政治经济学》,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

1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广告符码》杰哈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杜盖伊,商务印书馆

15、《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梅萨里,新华出版社

16、《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伯格,南京大学出版

19、《帝国与传播》伊尼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作为文化的传播》凯瑞,华夏出版社

27、《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江苏人民出版社

29、《美国受众成长记》布茨,华夏出版社出版社

30、《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莫利,新华出版社

31、《电视文化》菲斯克,商务印书馆

35、《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利文斯通,新华出版社

36、《理解电视》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

37、《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约翰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8、《乌合之众》勒庞,中央编译出版社

40、《孤独的人群》大卫?理斯曼,南京大学出版社

46、《文化的阐释》克里福德?格尔茨,译林出版社

48、《传播生态学》阿什德,华夏出版社

49、《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蒙福德,中央编译出版社

50、《媒介社会学》,巴特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1、《媒介通论》,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

52、《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施拉姆,华夏出版社

54、《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等,北京广播

学院出版社

55、《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

56、《传播学概论》,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

57、《大众传播学诸论》,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新华出版社

58、《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

59、《传播理论》,斯蒂文.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0、《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61、《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

62、《作为话语的新闻》,凡迪克著,华夏出版社

6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著,三联书店

64、《神话----大众文化诠释》,罗兰?巴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65、《跨文化传通》,萨瓦姆等著,三联书店

66、《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迈克尔?罗洛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67、《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斯特里纳蒂著,商务印书馆

68、《组织传播》,凯瑟琳.米勒著,华夏出版社

69、《无声的语言》,爱得华?霍尔著,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70、《符号学原理》,[法]罗兰.巴尔特著,三联书店

71、《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

72、《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贝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3、《传媒伦理学》,克里斯蒂安著,华夏出版社

74、《重组话语频道》,艾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8、《传播的世界化》马特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