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引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1、人与动物同样具有心理,心理学对两者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人类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也有科学价值。

2、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还研究心理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等,心理学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

3、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1、描述,即客观陈述,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

2、解释,即揭示原因,分析因果。

3、预测,即估计未来的可能性。

4、控制,即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2、实验法,即通过操控变量和分组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

3、相关法,即通过统计和相关曲线来发现规律;

4、调查法,即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情况;

5、个案法,即通过临床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四、诞生标志: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五、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代表人物:铁钦纳冯特

2、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基本观点:

A、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反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主张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确定关系,刺激和反应是构成行为的共同的基本因素;

C、反对内省法,主张客观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口头报告法等;

D、行为时环境作用的结果,环境的差异导致行为的差异,反对用遗传去解释生理正常的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

E、了解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就可以将其应用于预测和控制人与动物的行为。

4、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基本观点:

A、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潜意识;

B、精神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个人当前的观念和行为(特别是异常行为或症状)的潜意识根源;

C、精神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自由联想法;

D、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经验通常是被压抑的,因为它们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观念相冲突;

E、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精神医学,而且使潜意识、性心理、压抑与焦虑、恋母情结等概念被广泛使用于揭示人性和人类行为。

6、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A、主张心理学应该针对健康的成人心理,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

B、人本主义的目的不仅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也不仅在于治疗心理疾病,更在于促进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

C、这种学派强调现象学的方法,反对决定论

“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第二章心里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二、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类。

三、神经系统的结构:⑴中枢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作为外界刺激和脑的交流基础存在,是低级中枢;脑作为结构复杂的决策器官,是高级中枢。⑵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掌管感官和随意性行为;自主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内脏和腺体活动。【见:课本P30 图2-3、2-4】

四、根据脑纵裂、侧裂和中央沟,可以把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位于中央沟之前,侧裂之上;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颞叶,在侧裂之下;枕叶,在裂叶和顶叶之后。

大脑皮层大致相应地分为三类机能区:A、感觉皮层区,包括特殊感觉(视听)区和躯体感觉区,视觉区皮层位于枕叶、听觉区皮层位于颞上回、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B、运动皮层区,发出运动指令、调节行为。C、联合皮层区,执行高级心理功能的部位,例如布洛卡区为语言区、威尔尼克区为理解口语区。

【见:课本P35 图2-8 左图】

五、大脑两半球:

A、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

B、语言、阅读、书写、数学和逻辑推理等过程由左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活动由右半球负责。

C、左右半球并非截然分开,它们是协同合作的。

六、双生子研究:

(1)心理学家对家族成员的类似行为到底是应当归因于遗传还是相似的生活环境感到困惑,于是产生双生子研究。

(2)双生子分为同卵和异卵双生,前者享受更多相同的遗传特征。

(3)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有更多相似的心理特征。

(4)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得以基本确立。

(5)运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区分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心理学中所讲的动机就是指促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而言,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二、动机的三种功能:

1、始动功能,即引起某种活动;

2、导引功能,即促使活动朝向特定的目标进行;

3、维持和调节功能,即维持维持某种活动直到达到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调节有机体的活动方式。

三、需要和动机:

1、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

2、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

四、驱力和动机

1、驱力是指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所引起的内在促动力量,这种力量迫使有机体去获得这种东西。

2、动机比驱力宽泛,驱力必因为某种缺乏,而动机可能仅因为外部刺激产生,凡是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称为诱因。诱因又分正负两种:凡是能引起个体趋近或接受并因之获得满足的刺激,称为正诱因,如各种奖励(美味的食物,金钱、崇高的荣誉等);凡是能引起个体躲避或逃离,并因逃避而感到满足的刺激,成为负诱因,如各种惩罚(肉体的痛苦、自由的剥夺、人际的疏离等)

五、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1、有关动机强度、工作难度和工作效率的研究结果,被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2、定律主要内容为,易事用强压、常务用中压、难关用低压。在简单的工作环境下,较高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在难度适中的工作环境下,中等强度的冬季会导致较佳的成绩,而在难度较大的工作环境下,较低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

3、这一定律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基本相符的。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机水平,否则无法维持注意,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而作复杂困难的工作,需要动用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过高的动机强度使人过于紧张,会干扰认知活动,妨碍能力的正常发挥,这种现象正是人们常常讲的“关心则乱”;这时如果能保持平常心,以无为而为的态度对待手头的人

物,就能充分实现本来的能力,有时甚至能超常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简单的工作,多半是机械性的或自动化的,认知思考的因素较少,且容易使人产生轻视麻痹的思想,因而较高的动机强度会维持更高的注意力水平,使活动速度和质量得以提高。

六、动机的分类:

1、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动机和继发性动机;

3、根据动机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动机和内源性动机。

七、1、生理性动机的定义: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原发性动机,它是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饿、渴、睡眠、缺氧、性欲、排泄、躲避危险等。

2、饥饿中枢:这种组织在下丘脑。饱中枢:下丘脑底部,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中枢。

3、母性动机:根据瓦顿实验,母性动机强度最大。

八、社会性动机的定义:社会性动机又叫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社会动机。

九、社会性动机:

1、交往动机:

(1)定义: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2)这种动机促使人去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社团活动等。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当它引发的交往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时,个人就感受到安全、温暖、有信心;交往行为受到挫折时,个人就感到孤独、无助、焦虑和恐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健全的重要标志。

(3

2、成就动机

(1)定义: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它使个人不断进取以追求新的目标,诗人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精益求精,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

(2)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存在两种心理作用,一种是希望成功,另一种是害怕失败。前者使人在行动上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一事当前,这两种力量往往同时起作用。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造成心理冲突,使人焦虑和痛苦。当希望成功的倾向在力量上大于害怕失败的倾向时,个人就去追求目标。当害怕失败的力量占优势时,个体就会退缩不前。所以,成就行为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度和彼此作用。【参见课本P70 表3-3】

(3)认知心理学家从目标取向来解释不同成就动机的人对不同难度的工作的选择:

追求成功的人所设定的目标有两种:一是学习目标,一是表现目标。学习目标取向者,一方面追求成功,另一方面追求自我成长,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有所长进。这种人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工作。成功了,有成就感;失败了,也会从中学到东西,受到锻炼,在知识和能力上仍会有所收获,能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来勉励自己。但表现目标取向者,追求的并非工作成功本身,而是想得到他人的好评和赞许。这种人倾向于选择最困难或最容易的工作。困难的工作,成功了,能成为英雄;失败了,也不会丢面子,别人也会原谅。容易的工作则能保证成功。

从事同样的活动,不同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在活动开始前对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估计是不同的。这种估计不同,成败的标准也不同。如果实际成绩高于估计的水平,就有成就感;如果实际成绩低于估计的水平,就有失败感。因此,同样的成绩,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意味着成功和失败两种相反的心理效应。我们把个人面临某种工作时估计自己能取得的成绩,叫做志向水平或抱负水平,也可以将志向水平看成是成就动机高低的体现。

(6)习得性无助:

当个体发觉无论他干什么,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时,那么他的精神支柱就会解体,从而丧失斗志,放弃一切追求,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因为此种绝望心境是由一系列的失败经验造成的,所以称为习得性无助。它是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7)塞里格曼的研究小组用乐观和悲观的解释方式来说明,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抵抗失败,而另一些人却不能。悲观的解释方式把失败的原因看成是内部产生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而且那些造成失败的不良环境和个人因素是稳定的和整体性的(从来不会变化而且会影响所有的事情)。乐观的解释方式把失败看成是外部因素(如考试不公平)的结果,这种因素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影响范围不大。持这种观点的人会认为:如果我下次更努力的话,我就会做的更好,并且认为这个

挫折不会对我完成任何其他重要的任务产生影响。对于取得成功的人,上述原则就会反过来。乐观的解释方式认为成功是内部因素造成的,这种因素稳定可靠,而且影响广泛;而悲观者认为自己的成就是自身以外的因素促成的,这种因素影响范围小,而且不稳定。解释方式可以帮助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即使失败也不丧失斗志,而有的人虽然成功却还是意兴阑珊。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启示我们,可以努力发展一种乐观的解释方式,通过检察环境中的随机因素,有助于避免对失败采取消极的、不变的和宿命论的解释方式。不要让暂时的挫折损害我们的成就动机。

十、动机理论

(一)定义: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所做的系统性的解释。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认知论和社会学习论。

(二)认识论:

1、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

2、归因论:海德韦纳

(1)定义:是对他或对自己的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归因主要是社会心理现象,但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会影响今后同类行为的动机,所以也可用归因论来解释动机。

(2)动机理论之一,由海德创始,美国心理学韦纳发展了它。

(3)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4)韦纳提出个人对行为成败的归因通常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即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A、外在于内在

将活动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身心状况等因素,为内在归因者;将活动成败归因于工作难度、运气、他人作用等因素,为外在归因者。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自豪,会增强他以后从事同类活动的动机;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惊奇和激动,但不一定会增加以后从事该种活动的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自卑和自责,通常会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怨恨或愤愤不平,既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这要视不同的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定。

B、能自控与不能自控

以上六方面的归因,有的是可由自己控制的,如努力程度;但多数是不能由自己控制的,如能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他人作用等。将工作成败归因于能自控的因素者,对工作的动机水平较高,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也较高。

C、稳定与不稳定

影响工作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有稳定和不稳定之分。能力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努力、运气、身心状况和他人作用是不稳定的,可能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提高以后的工作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以后的动机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差,会降低以后的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的动机。

(三)社会学习论:

1、自我效能:

(1)班杜拉在解释动机时提出了社会学习论,认为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临具体工作时,其工作动机的强弱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效能”的高低。自我效能指个人对某种事务有过一些成败经验后,对自己相应能力的一种评估。自我效能越高,则动机水平越高。正所谓“艺高人胆大”。

(2)自我效能的正确评估来自于四个方面的学习,即A、直接经验----个人对某种活动的切身经验;B、间接经验(替代经验)----个人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成败情形,推论出自己从事该活动时会是何情形;C、书本知识----从有关某种活动的书面材料中获得的知识;D、体能训练----经过适当的训练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否适应某种工作所做的评估。

(3)班杜拉还提出,个体已经习得的行为,在以后的生活情境中是否表现出来,或者是否有表现已习得的行为的动机,取决于情景中是否存在积极的诱因。诱因又来自三个方面:

A、直接诱因。如果个人发现表现某种行为能会导致奖赏或有益的结果,他就倾向于表现这种行为;如果个人发现表现某种行为会导致惩罚或无益的结果,他就倾向于不表现这种行为。

B、替代诱因。看到他人行为获得奖励或成功,会增加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看到他人行为遭到惩罚或失败,会减少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

C、自我生成的诱因。根据个人的标准,个人更愿意表现那些令自己满意的行为,不愿意表现那些不能使自己满意的行为。

(四)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论:

1、需要层次:

(1)马斯洛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排列应为A、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睡眠的需要;B、安全需要。如对稳定、秩序、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被所在的群体接纳,受到家人和周围其他人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以及异性爱等;D、尊重需要。如对于实力、成就、优势、胜任,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的需要,对于地位、声望、荣誉、支配、赞赏等的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即对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需要。

(2)人的基本需要具有层次性。在通常情况下,以上五种需要按顺序依次排列,形成需要的层次结构。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的层次性是以力量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为根据的。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足。如果所有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最有可能主宰整个有机体。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占优势时,必须得到基本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占优势。所以,占优势的需要也是依次出现的。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层次较高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后,较低的需要对行为的影响就减弱了。越是高级需要,在种系的和个体的发展中出现的越迟,越能体现人类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3)马斯洛所讲的高级需要还包括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4)马斯洛还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前者可用有机体的不平衡状态所导致的紧张这种理论来解释,这类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这几种,它们由缺乏引起,如果得到满足,紧张就减弱。但成长性需要,如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不适合于这种理论模式。这些需要的满足不是为了紧张的缓解,而是为了不断地获得新的满足,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

(5)马斯洛也注意到,有些人能克制低级需要以追求高级需要,就是说,在有些人身上存在着层次颠倒的现象。如有的人表现出高度的自尊,对归属和爱似乎无所谓。有的人能够为了坚持真理而忍受饥饿、迫害、孤立,甚至牺牲生命。(6)人的基本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质,即一方面人的基本需要是生来就有的,像动物的本能一样,顽强地要求获得满足,这些需要受挫会导致疾病,满足这些需要则产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效应;另一方面,人的基本需要,即使是生理需要,也与动物的本能不同,它们的满足有赖于社会和文化条件的帮助,越是高级需要,越具有易变性和可塑性。环境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扭曲和压抑人的需要的表现和满足。本能论者把人的本能归结为动物性,因而是邪恶的、贪婪的、自私的;而马斯洛则认为人的似本能的需要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在健康的人那里,理性与似本能的冲动并不互相排斥,而是指向同一个方向的。

2、自我实现:

(1)是马斯洛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于他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

(2)马斯洛进而将自我实现视为人性的本质。他认为任何生命生来就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倾向,人更是如此。自我实现就是个体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人是少数。然而,自我实现并非普通人所不可企及的,运动员、工匠乃至家庭主妇都有可能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

(3)自我实现的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经历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和完美感,充满着敬畏、迷狂和极度的幸福之感,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不再有时空限制和矛盾冲突。

第四章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学习是基于经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它包含如下三个基本含义:(1)基于经验而导致的,学习依赖于个体的相关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日常经验还是偶然经验都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改变。(2)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明显的行为变化,也可能产生不明显的行为潜能的变化。(3)相对持久的,学习造成的改变应当具有持久性,但不一定是永久的。

二、学习的分类:

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按简繁程度可划分为八种,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合学习、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2、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从两种维度入手对学习活动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关系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3、接受学习又叫接收学习,发现学习又叫主动创造性学习;意义学习即学习者在新旧知识间建立创造性联系的学习,机械学习即单凭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

4、每种学习方式都各有优劣,应当依据学习情况具体使用。

三、经典条件作用

1、巴普洛夫的发现:狗的分泌唾液实验;巴普洛夫把这种通过连结作用而形成的对一些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称为条件反射。后来将巴普洛夫发现的条件作用称为经典条件作用。

2、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

(1)无条件刺激:任何能够自然引起有机体反射性行为的刺激,都称为无条件刺激,如巴普洛夫实验中所用的食物;

无条件反应:而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实验中狗的唾液分泌。

(2)中性刺激:其他一些刺激如铃声和灯光等,原本并不具备引发无条件反应的能力,这种刺激被称为中性刺激。如果将它们和无条件刺激匹配相伴呈现,多次过后,有机体就会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从而在中性刺激呈现但没有出现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就作出反应。

【在巴普洛夫的实验中,铃声和灯光等刺激之所以会在后来成功地诱发狗的唾液分泌,是因为在此之前,每当狗在听到铃声或看到灯光后都立即吃到了肉末,而肉末引起了狗的唾液分泌,当“铃声(灯光)---肉末---唾液分泌”这一过程经过多次重复后,狗就学会了用铃声(或灯光)来预言肉末的出现,从而对铃声产生了唾液分泌的反应,这时条件作用就产生了。】

通过学习,中性刺激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后,它就成为条件刺激。这一术语意味着刺激不能先天地引起特定反应,而要以学习为必要条件。

相应地,由条件刺激单独引发的反应,如唾液分泌,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应。

3、消退与自发恢复

(1)消退:条件作用建立之后,其效果不是一劳永逸的。若多次呈现条件刺激,却始终没有无条件刺激与之相伴出现,有机体的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这种现象成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2)自发恢复:已经消退的条件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通常能够再次被条件刺激激发而出现,这种现象称为自发恢复。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消退和自发恢复都具有适应上的意义。对于一个已经建立好的条件作用来说,随着环境的变化,过去的条件刺激很可能不再能够预示无条件刺激的出现了。如果此时有机体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不对这种条件刺激作出相应的条件反应,那就说明有机体通过消退的方式适应了变化的环境。在另外的情况下,条件刺激可能只是暂时不能预测无条件刺激了,也有可能条件刺激对无条件刺激的预测作用只是间歇性的。

4、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

(1)刺激泛化:当条件作用建立之后,一些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虽然它们从来没有和无条件刺激匹配过,但也能引起有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泛化。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般来说,新刺激和最初的条件刺激越相似,该新刺激引起条件反应的可能性和强度就越大。

(2)刺激辨别:刺激辨别是指有机体通过学习,能够在一些维度上将条件刺激和其他刺激区别开来,选择性地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

意义:刺激泛化与辨别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们对有机体的生存适应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从刺激泛化的角度来说,在条件作用建立之初,有机体还不能对条件刺激的各项特征进行准确加工的时候,为了不至于漏掉应该做出反应的情况,必须对所有相似的刺激都作出反应,这样,有机体才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想要的食物或者避开潜在的威胁。从刺激辨别的角度说,有机体对小范围的刺激做出准确反应也是必要的。只对那些真正能够预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刺激情境做出反应,有机体才不至于因为过度反应而感觉疲惫。有机体要想在环境中表现出最佳行为,或许应该在泛化和辨别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当个体对条件刺激还不太熟悉时,他不应该过度选择以至于漏掉那些应该做出反应的情况;另一方面,他也应该有意识地对刺激进行准确的加工,从而使其反应更加准确和有效。

5、高级条件作用

(1)定义:经典条件作用建立之后,让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相伴出现,结果该中性刺激也变成条件刺激,也能引起相应的条件反应。以这种程序建立起来的新的条件作用,成为高级条件作用。

在高级条件作用建立的过程中,原条件作用中的条件刺激变成了一个无条件刺激。依此类推,如果在已经建立好的条件作用基础上不断用新的中性刺激来与条件刺激相匹配,那么在理论上就可以建立无限多的高级条件作用,从而在刺激与刺激、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复杂的联系。事实确实如此,人类的条件作用大多数是高级条件作用,这是因为人类的无条件反射数量非常有限,以它们为基础建立的条件作用显然不足以让人类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这就需要人们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条件作用,从而对环境中的信号做出更加及时准确的反应。

6、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1)条件性情绪反应:“小阿尔伯特习得性恐惧实验”“爱屋及乌”

(2)在行为疗法中的应用:对抗性条件作用满灌疗法系统脱敏法

四、操作条件作用

1、桑代克的效果律-----怎样看待学习

“猫逃离迷笼”的实验:猫逃离迷笼的过程是一个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

桑代克总结了他关于学习的看法。他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其中,桑代克将结果影响反应的原则称为效果律:在一种刺激情境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其重复出现的概率将会增加;而伴随不满意结果的反应,其重复出现概率将会降低

2、操作条件作用的研究

(1)操作行为:是指有机体自发地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反应。这种行为与经典条件作用中讨论的条件反应不同,它在最初出现时不是由任何特定的刺激所诱发的,而是有机体自动表现的。如:小狗在地上打滚学生上课举手发言

(2)A、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如:得到食物或金钱受到表扬或关注

B、强化物:强化是通过控制行为发生后伴随的刺激来实现的。与行为相伴的任何能够增加行为出现概率的刺激,都是强化物。

C、惩罚:除强化外,行为可能导致的另一种结构是惩罚,它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如:受到批评、挨打、被开罚单、被忽略等。

D、操作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就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E、不要误认为学习就是学会在一种情境中表现一种反应,学习还包括学会在一种情境中放弃一种反应(例如在葬礼上不笑)。学习发生的真正内涵式行为概率在原始基线上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包括概率增加和降低这样两个向度。

3、操作条件作用的现象(与经典条件作用相似)

(1)泛化与刺激辨别

A、泛化:有机体习得在某种刺激情境下表现操作行为后,也会将行为泛化到其他相似刺激中去。泛化使个体不至于错过一次极可能获得食物或逃避危险的机会,对有机体来说,它具有适应生存的意义。

B、刺激辨别:当然,有机体也不是在任何刺激情境下都会改变行为的概率。有时候有机体会学到只在特定刺激情境下才改变行为,这种现象称为刺激辨别。事实上,刺激辨别就是为一种行为设定一个特定的发生背景,通过选择性地强化或惩罚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就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2)消退与自发恢复

A、消退:斯金纳发现,如果习得的操作行为在产生后总是得不到强化,那么它的出现频率会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种现象就是操作性行为的消退。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总是得不到好的分数或是老师的嘉奖,他努力学习的

行为就会减弱。出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考虑,教师应该在学生付出努力后就不给予奖励,而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

B、自发恢复:和经典条件作用一样,已经消退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自发的恢复。

(3)行为塑造

A、行为塑造:是通过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予以强化,使有机体最终习得该行为的过程。

B、连续性逼近: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予以强化,这种方法被称为连续性逼近。

4、操作行为的结果:强化与惩罚

(1)强化与强化物的类别

A、强化包括两种常见的形式: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实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或增强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

正强化物:在正强化中呈现的刺激,称为正强化物,如食物、金钱、赞扬、微笑等

负强化:是在行为发生之后,撤销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物:在负强化中被撤销或减弱的刺激,称为负强化物,如电击就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负强化物。

这两种强化形式都可以用来提高他人某种行为的概率,例如教师想强化学生认真听课的行为,可以在课堂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口头的表扬(正强化),也可以告诉学生,因为他们听课认真,课后将减少他们的家庭作业(负强化)。

B、强化物还可以分为初级强化物和次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是指任何直接指向于有机体生物学因素的强化物。食物、水、臭味(负强化物)都是常见的初级强化物。次级强化物:是指需要与已经存在的强化物建立联结才能起到强化效果的强化物。如:幼儿园里的阿姨会使用大红花来强化儿童的一些良好行为,显然,这里的大红花就是一种次级强化物。

(2)强化的程序

A、连续强化与部分强化:

连续强化:是对每次正确反应都加以强化的强化程序

部分强化:是只对部分正确反应加以强化的强化程序。

连续强化可使行为建立得快,但消退也快;部分强化则使行为建立得慢,但消退也慢。

B、定比强化与不定比强化

定比强化:是指在有机体做出一定数目的正确反应之后即获得一次强化的强化程序。

不定比强化:是指在有机体做出不定数目的正确反应之后即获得一次强化的强化程序。

通常,这两种强化程序都能够使有机体保持较高的反应频率。

C、定时强化与不定时强化

定时强化:是指在前次强化后,经过一段固定时间间隔,有机体的反应才能再次获得强化的强化程序。

不定时强化:是指在前次强化后,经过一段不固定的时间间隔,有机体的反应才可以再次获得强化的强化程序。

(3)惩罚及其效果

A、惩罚:是伴随行为出现的可以降低行为在将来发生概率的事件。

惩罚包括正惩罚和负惩罚两种行为

正惩罚:是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例如言语斥责、批评、罚款以及体罚等均属正惩罚的范畴。

负惩罚:是在行为发生之后撤销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例如幼儿园阿姨因为小朋友说脏话而取走他的一朵小红花,显然就是在对他进行负惩罚。

B、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

惩罚总是导致被惩罚行为发生概率的降低,而强化即使是负强化也总是导致被强化行为发生概率的增加。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奖励,而无论正惩罚还是负惩罚都是惩罚。

C、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将强化良好行为、惩罚不良行为、等待自动消退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五、学习的认知观点:

(一)顿悟学习:

1、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认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存在不足,前者在试验中发现大猩猩遇到困难并不盲目地尝试各种可能并评估它们的优劣,而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较佳方法,这一过程叫做顿悟。

2、顿悟需要一定的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

(二)潜在学习

1、心理学家托尔曼指出没有强化也同样能学习,只不过是潜在的学习,不在特定情况下不会表现出来。

2、老鼠在学习走迷津的过程中学到的并不是对环境做出机械的反应,而是对环境地图的内部表征和认识,即建构了有关环境的认知地图。

3、定义:没有强化,学习也能发生,这种已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学习,称为潜在学习。

(三)观察学习

1、定义: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非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

2、榜样:在观察学习中,做出某种反应并为个体所观察的有机体称为榜样。

3、替代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的情况叫做替代强化。

反之,如果榜样因其行为受到了惩罚,个体尽管已经学到了该种行为,可能也不会把它表现出来。

4、从观察到学习有四个影响学习效果的环节:

(1)要注意到他人的某种行为,而注意具有选择性,在同样的情境中,不同的人可能注意到不同的信息,从而获得不同的学习。

(2)人能在没有示范线索的情况下仍然在头脑中保持原先观察到的信息、表象、言语符号等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3)这些记在心里的表象和言语符号又能转化为动作,使过去观察或学习过的动作得以复现。

(4)一个人虽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到这种行为,但他是否愿意仔细地注意观察,或是否将学习到的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动机,而动机则与是否合适、是否值得等认知判断相联系。

5、观察学习的意义:观察学习充分肯定了人作为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者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通过条件作用来获得对环境的正确反应。通过观察,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有效的、完整的行为模式。同时,观察学习也可以使人避免那些从未亲身经验过的潜在威胁,这些威胁如果亲身经验过一次,很可能就再没机会坐在教室里讨论什么是学习了。

(四)两种学习观的区别:

学习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种,即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学习观,它们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1、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有机体的行为在环境直接影响下发生被动改变的过程,

而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是有机体主动接受环境信息,并用这些信息来引导行为的过程。

2、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引起了有机体行为方式上的外显变化。有机体在学习中,学到的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这种联结最终会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是指有机体自动地对一种刺激做出一种反应,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认知成分的参与。

而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引起了有机体心理上的内部变化。有机体在学习中,学到的是心理上建构有关环境信息的新的表征方式,行为改变只是信息表征方式改变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时,潜在学习的现象还说明,信息表征的改变并不一定会引起行为的外显变化。显然,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学习观的本质差别在于,学习是否有“心”的参与。“心”在这里指的是人和一些高级动物的认知能力,对人来说,还包括主动的意识成分。

第五章认知过程

一、感觉

1、含义:感觉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并将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完成信息属性分辨的过程。

2、绝对阈限:绝对阈限是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刺激强度在此阈限上可引起感觉,强度低于此阈限,感觉则无从

发生。

其测定一般采用多次实验后,取被试多次判断的50%点以上的刺激强度为绝对阈限。是一个统计值。

3、差别阈限:刚刚能够分辨出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即分辨两个强度不同的刺激所需要的最小差异值,也称最小

可觉差。

4、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存在着一种定比公式。

5、基本感觉现象

(一)后像。含义:感觉的残留现象

视觉后像:因刺激消失而视感觉暂时留存的现象。

正后像: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视觉后像或颜色与刺激相似的视觉后像。例:看完白光看黑墙,出现白色的影像。

负后象: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颜色性质与刺激互补的视觉后像。例:看完白光看白墙,看见白墙上的黑色斑点,视觉主要出现负后象,再如:看完黄色看白墙,出现蓝色圆圈影像。

(二)感觉适应:因刺激作用持久或缺乏而使感觉器官敏锐度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寒冷的冬天手在冰冷的湖水一段时间后感觉不比刚开始的湖水冷。

表现为暗适应与明适应:暗的例子:一下子从明亮的房间走进黑暗的电影院,要过一会才看得清屏幕。明的例子:黑的电影院走上大街,刚开始明亮刺眼,一会就适应了。

(三)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某一感觉器官,使感觉体验发生变化的现象。

6 、几种主要的感觉现象

(1)视觉

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枕叶。可见光波长

颜色视觉有三个属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

颜色视觉另一现象为混色和补色

(2)听觉

内耳蜗毛细胞与大脑听觉神经相连。引起听觉的频率为20赫兹

听觉的三种属性,即音高,响度和音色。男声带厚长,振动频率低,声音低沉,女声带薄短,振动频率高,音调高。人耳16分贝到160分贝之间,90分贝以上刺耳。

其他感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皮肤表面的温度为生理零度,刺激温度与生理零度相等,温觉无从产生)动觉平衡觉。

二、知觉

含义: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过程。

特性:

(一)、知觉的相对性。指我们的知觉体验不单是由刺激物体单独引起的,而是由物体周围存在的其他刺激共同引起的。图

(二)知觉的理解性

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现象加以解释。隐秘斑点图

(三)知觉的选择性

在一定时间内,知觉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知觉体验。如图

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把多种属性或部分构成的课题事物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现象。刺激物本身无轮廓而在知觉体验中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四)知觉的组织性

(五)知觉的恒常性。亮度恒常性(煤在月光下和阳光下都是黑的),大小恒常性(电线杆距离我们 1.5米和5米时在视网膜上成像不同,但在视知觉中大小不变),形状恒常性(倾斜的矩形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为梯形,但我们仍感知矩形的形状),颜色恒常性(无论光线如何,国旗始终被感知为红色)

空间知觉适应实验: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

○1时间知觉:生物钟

○2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所见物体的空间位移以及位移四度和方向的知觉。

1、真动知觉真动知觉是对物体真正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产生运动知觉。例如:

钟表的时针的运动或快速转动的电风扇。

2、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的,实际上是错觉

性运动知觉。①自主运动。例在暗室里注视微弱的静止光点,几分钟后就会觉得光点来回移动。②动景运动。如电影底片每秒24张,我们看到画面是连续运动的。③诱导运动浮云遮月,月亮在静止的浮云中游动。

3、相对运动我们自己身体移动而觉得并未移动的物体在移动的现象。实际上是错觉,开动的列车上的我们看见电

线杆向后移动。

错觉:错觉是外界事物主观歪曲的知觉,或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P133的图形错觉

三、记忆

1、含义:记忆是经验的保留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会议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包括由浅入深、动态发展的三个不同的相互联系的加工层次,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感觉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0.25秒~2秒,如在注视灯泡后闭上眼睛,灯泡影像仿佛还停留在眼前。

3、短时记忆:持续时间5秒钟~2分钟。如我们在电话本中找到一个陌生号码,打完之后就记不清了。编码形式主要

是听觉代码,容量是72个块,所以扩大短时记忆容量的有效方法是组快,利用人们长时记忆中经验,将短时记忆

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形成人们较熟悉的信息单位

4、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和深入加工之后,在人脑中长期保留下来,持续的时间从几分钟、几年直至终身。

类型有: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储存方式:激活扩散网络模型。陈述性即iyide绝大多数信息是以语义代码来存储的,还有部分信息是以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的形式存储的。

提取和遗忘:记忆扭曲: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往往与当初世纪的信息有出入,如同听一场报告会,观众的记忆有出入。遗忘:实质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失败,趋势是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影响遗忘的因素:1、时间2.、材料的性质3、系列材料的位置4、学习程度5.、加工深度6、动机

四、思维

1、含义:思维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人的思维是运用表象,概念,语言等来处理抽象事物,获得其意义的心理过程。

2、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的方向分类。我向思维与现实性思维。我向思维:有时个人眼前并没有什么有待解决的问题,内心中不停的死牢,此类思维往往受个人需要与愿望控制,表现为不顾及事实。现实性思维:与我向思维相对,主要由待解决的问题引起

○2、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类。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特征是收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佳解答。发散思维是个人的思想沿着不同道路扩展,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的方面。

○3、根据思维创造性分类。韦特海默提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指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直接地不加以改变的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表征。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如果的,问题容易解决,不能就难以解决。

②定势。一件事情如果经常用同一方法去做,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就不假思索以同样的

方法去处理,又称思维定势,它有时有助于解决问题,有时又阻碍问题的解决

③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解决问题是用局限的或刻板的方式考虑物体用途的倾向性,如刀除了可以切割东西外

还可以撬罐头。

④认知结构。面对同一问题情境,不同的人思考推理的方式将会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在于各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人已有的经验及其组织,决定了个人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看法。

4、解决问题的策略:①.算法和启发法②几种常用的启发法:手段——目的的分析、逆向搜索。

第六章

一、情绪

1、情绪定义:一种以生理唤起水平、表情和主管感受的变化为特征的心理现象。

2、情绪包括三种主要成分:1、人体内部生理变化。2、表情

3、情感

3、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4、关于情绪的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詹姆士说,我们感到难过时因为我们哭泣,感到气愤是因为我们斗争,感到害怕是因为我们颤抖。兰格说,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受,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如图

(二)

效应:一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躯体的唤起,二是通过皮层获得情绪的主观感受。

(三)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

二、生活压力

1、定义: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就成了他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事件,而这种生活实践就会随时使他在心理上感受到很大压

力。

2、来源:○1、日常的烦恼○2、生活的改变

○3、心理因素:挫折,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冲突)

2、压力的调节变量

定义:指那些可以改变个体对于压力的反应的心理变量。有如下几种:1、对压力情境的认知评估。2、自我效能预期。3、

心理刚毅和控制感4、幽默感5、社会支持

3、应对压力的主要心理学方法:

(一)压力思想灌输训练

(二)控制非理性信念

(三)降低唤醒水平

(四)坚持身体锻炼

第七章意识

一、意识

1、意识的定义:○1、意识是对环境的感觉觉知。○

2、意识是选择性注意。○

3、意识是内部指向觉知。

2、意识的状态与层面

(一)正常条件下的意识状态:○1、控制的意识状态。○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3、白日梦状态。○4、睡眠状态。

(二)非正常条件下特殊的意识状态

(三)意识的层面:1、焦点意识2。边缘意识3、半意识4、前意识5、潜意识

二、睡眠与梦

1、睡眠阶段:人的睡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最后一个为快速眼动睡眠。

阶段一: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分钟~7分钟,呼吸心跳变慢,肌肉松弛,体温下降,大脑发出大量α波,频率在8cps~12cps.

阶段二:轻睡期,持续10分钟~25分钟,放出θ波,频率为4cps~7cps。

阶段三、四:沉睡期,以δ波为主,频率在4cps以下。通常伴随有梦游,梦呓和尿床。

阶段五:REM阶段,这一阶段出现快速眼动,呼吸心跳变得不规律,肌肉完全松弛。很难唤醒。快速眼动睡眠也称异相睡眠。

EEC模式图

?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2、梦

梦境的特征:1.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2、梦境受生活环境的影响。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猛的内容。4、梦境的预示性

3、睡眠障碍

定义:指个人无法自主或控制自己的睡眠。

常见的睡眠障碍:

(一)失眠症:

1、情境性失眠。主要由生活情境改变造成的。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如亲人

去世,离婚,考试

2、假性失眠。人们在心理上有失眠感。如因身体衰弱或年老睡眠坚守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

3.、失律性失眠。生物钟的改变引起,如飞行时差造成的睡眠困难,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

(二)嗜睡症

是一种日间发作的严重性睡眠障碍,出现睡眠瘫痪,属于REM睡眠阶段的疾病,兴奋剂和抗抑郁药可以帮助治疗。(二)睡眠窒息症

会导致呼吸困难,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

(四)噩梦与惊醒

噩梦发生于REM阶段创痛会英法噩梦,心理上问题比其他人多得多

惊醒发生于深度睡眠中。

三、催眠

1、意识形态变化:○1、主动性反应减低。○

2、注意层面趋窄化。○

3、旧记忆还原。○

4、易受暗示性○

5、扮演反常角色。○

6、知觉扭曲与幻觉。○7。催眠以后遗忘。○8、催眠后暗示。

第八章智力

一、智力与创造力

1、含义:维克勒斯的观点,即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维和有小弟应对环境的整体能力。

2、有关于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因素论:1、二因素论英国斯皮尔曼提出人的智利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2、群

因素论美国瑟斯顿提出智力由语词理解、语词流畅、计算、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推理能力7种因素构成。(二)智力结构论:,美国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成三个维度:智力活动内容、智力操作、智力活动产品。

(三)智力形态论:美国卡特尔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形态的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四)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存在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它们是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

二、智力测验

①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特点: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是一种年龄量表,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

个年龄因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智力测验按年龄分组。德国斯腾首先提出智商的概念,智商是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率再乘以100之后的值,计算公式是:智商(IQ)=

②韦克勒斯智力量表。三种不同智力测验量表,即韦克勒斯成人智力量表,韦克勒斯儿童智力量表,韦克勒斯学前智力量表。

③瑞文推理测验:英国瑞文编制的一种团体智力测验,是非文字的图形测验

三、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40以上极优秀,70~79临界。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作用。心理学家一般是通过家族研究,同卵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的儿童研究来考察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二)环境的作用。弗林效应:自智力测验发展以来,智力测验平均成绩在不断上升。

四、创造力及其培养

1、创造力涵义: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①集中思维:指思考过程中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的答案的认识过程,即利用已有的信息,

达到某一正确的结论,集中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同。

②发散思维:之死牢问题是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映出更多的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

一个途径,不局限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

2、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有以下特征: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④、独特性

3、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特征是:①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②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书案例地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③灵活性,即具有交情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的变定向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④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成就。

⑤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的事物的多宗使用方法

⑥洞察性,即能够通过食物的表卖弄现象,人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

4、创造力与智力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表现为: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既可能有高的创造力,也有可能有死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如图,创造力与智

力的关系。

第九章人格

一、人格

1、含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人格类型:

气质类型理论:含义: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一串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四种类型:多血质,如春天般热情。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

胆汁质,夏天一样暴躁。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

抑郁质,秋天一样忧伤。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

粘液质,冬天一样冷漠。敏感孤僻,忧郁

3、人格特质

含义:实际上是探讨人格的结构,也就是说从哪些维度去分析人格,人格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人格特质理论:

①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如外向性。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

②卡尔特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得知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恩呢更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如我们通过平时的观察评价某人忠厚老实或奸诈狡猾,可能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制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需要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

③艾森克强调人格的三种基本维度:?、外向性,如好社交,活泼,好动,武断,寻求刺激,快活,好支配人,感情激烈,好冒险。

Ⅱ、神经质性,如焦虑,抑郁,内疚,低自尊,紧张,不理性,害羞,喜怒无常,易动情。

Ⅲ.精神质。如好攻击,冷漠,自我中心,不关心人,好冲动,反社会,无同理心,顽固,有创造性。

二、人格的形成

1.、遗传:双生子研究法

2、环境:产前环境和出生过程、家庭、学校、社会阶层、文化

三、人格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

(一)本能与压抑,防卫机制:1、压抑。如成年女性要把自己的卧室和父母卧室门半开着才能睡觉。2。退行。如例子同上。3、合理化或文饰作用,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4、投射,如将自己的内心的不被社会认可冲动

加在别人身上。5、反向作用,如本来很想接近异性,却表现出回避或疏远。6、转移,如受了丈夫气,却冲

着孩子发火。7、升华,如艺术科学被佛洛依德视为性欲的升华。

(二)人格的内在冲突。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可能会产生冲突。

(三)人格的健康发展

人的一生的五个时期:1、口唇期,婴儿乱咬东西,成人贪吃、抽烟、许久。过于依赖,总希望被照顾,以

自我为中心(自恋),强求别人,缺乏耐心,贪婪,多以,悲观。

2、肛门期。表现为过于守秩序,爱清洁,吝啬,固执,报复心强

3、性器期,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成年后,男性表现为好炫耀自己的男子气概和能力,自夸、好胜、好表

现。女性方面,即引诱或挑逗的表现吸引男性,又表现得天真无邪。

4、潜伏期。儿童注意力转向学习或游戏

5、两性期,性心理发展成熟,人格也趋向成熟

②行为主义

认为花安静才是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

③、人本主义

马斯洛的16种人格特征,罗斯杰的自我论

④、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四、人格测验

①自陈式测验

三种自陈式测验:卡特尔16中人格因素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多项人格问卷,五因素人格因素②投射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第一章导论 (3)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3)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章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4) 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4)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5)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6) 第一节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三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四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6)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6)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 (7)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7) 第五章犯罪动机 (7)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 (7)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8) 第三节犯罪动机的转化 (8) 第四节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8) 第六章人格与犯罪 (8) 第一节人格概述 (8) 第二节犯罪人格 (9) 第七章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二节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三节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四节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10) 第八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11) 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 (11)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11) 第三节性犯罪心理 (11) 第九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12) 第一节邪教犯罪心理 (12) 第二节毒品犯罪心理 (12) 第三节计算机犯罪心理 (12) 第十章过失犯罪心理 (13) 第一节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13) 第二节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13) 第三节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3)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14) 第一节概述 (14)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犯罪心理学试题1

1.下列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2.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因果研究的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3.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 A.莫兹利《精神生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出版 B.龙勃罗梭《犯罪人论》的出版 C.科雷《犯罪人》的出版 D.格罗斯《犯罪心理学》的出版 4.下列不是弗洛伊德认为的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是( ) A.本能 B.人格 C.罪恶感 D.追求优越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认知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阿德勒 D.班杜拉 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犯罪生物学因素是一类自然因素 B.犯罪生物学因素是一种内因 C.犯罪生物学因素是非决定性因素 D.犯罪生物学因素是根本因素 7.下列不是犯罪心理形成模式的是( ) 2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6585401 犯罪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渐进式 B.突发式 C.机遇式 D.跳跃式 8.罪犯在犯罪前经常有自我辩解心理,如把犯罪团伙结盟比作“桃园三结义”属于 () A.合理化 B.比拟 C.投射 D.补偿 9.下列不是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的是() A.定型化阶段 B.准备阶段 C.个性化阶段 D.职业化阶段 10.下列不是犯罪动机的功能的是() A.激发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和调节功能 D.减弱功能 11.青少年比较容易出现的犯罪是() A.预谋性犯罪 B.激情犯罪 C.贿赂罪 D.贪污罪 12.下列对犯罪人格描述错误的是() A.犯罪人格的本质是一种反社会人格 B.犯罪人格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 C.犯罪人格就是注定要犯罪的人格 D.犯罪人格是外显行为与内心心理的统一 13.关于男女两性犯罪手段的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A.男性比女性在作案时更多的运用暴力 B.女性比男性在作案时具有更高的隐蔽性 C.男性比女性犯罪具有更高的逆变倾向性 D.男性比女性在作案时具有更高的主动性 14.下列关于初次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表述错误的是() A.好奇 B.习惯 C.寻找刺激 D.自我显示 15.诈骗犯罪的目标多为() A.骗财 B.骗色 C.满足虚荣 D.练胆 16.下列强奸犯中比例较高的是()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大学生犯罪心理学(作业)

大学生犯罪预防 摘要: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象,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当代大学生的伏罪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预防犯罪 引言 大学生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深入研究大学生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已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多种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大学生犯罪现象如果得不到遏制,就会毁掉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的美好前程,进而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其危害的严重性、长远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到国家、社会的各个部门,小到社区、学校、家庭,都有责任互相配合、共同行动。针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与趋向,加大防范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全方位预防网络。当代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基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剧变迁和社会机制以及个人机制的弱化、学校弊端的影响、多元文化、不良媒体文化的影响以及人文主义的缺失。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基本对策在于必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体制、改进作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各方面综合出发。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下面就如何做好预防大学生犯罪工作,减少大学生犯罪,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数量逐年增加。 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之2004年又增加了97.1%。 (二)、犯罪类型多样化。 大学生犯罪多以伤害型和财产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高隐蔽、高危害性。比如轰动一时的郑州银行被劫案,主犯儿子是警校毕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因此,是破案难度增加;还有某些博士硕士利用所学科学知识,从事高科技犯罪等等。 (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普通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法官在调查中还发现,女大学生犯罪也在增加,在2002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其中盗窃10人。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说明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色彩,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

心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名词解释理解: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找找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发射)P4 ★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如:望梅止渴)P5 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也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问答题方面: 8、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P6 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③心理是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9、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P7 ①实践活动是外部世界与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②人的心理正确与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③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P16-18 心理过程:①认识过程(知):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故称之为认识过程。 ②情绪情感过程(情)、③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主要研究的内容有: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心理发展的条件(遗传、环境、教育、主体实践),分析相关问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的机体从父母身上所获得的一些天赋特质,是人体的某些生理解剖上的特性,它包括一个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的特点等等。 ?遗传素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且这一过程的发展遵循若干客观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遵循生物进化的规律。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一是胎儿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在母体环境中,营养及温度、药物、幅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是人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的是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成为的行为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会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因参与其中而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遗传素质,对其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 ?(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教育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犯罪心理学期终试卷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 -200 学年第学期犯罪心理学期终试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集群犯罪的特点是。(此题多选) A、参与人数多,彼此不认识 B、具有情境性和偶发性 C、事先无预谋 D、感染和互动激发起来的破坏 2、经验在保持中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是多样的,常见的有。(此题多选) A、简略和概括 B、完整与合理 C、详细与具体 D、夸张与突出 3、心理是一种现象。(此题多选) A、纯主观的精神现象 B、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4、犯罪心理产生的标志是的形成。 A、犯罪动机 B、不良个性 C、消极的情绪 D、犯罪行为“ 5、弃恶从良、重新做人,对于惯犯来说显得十分困难;顽固到底、走向灭亡,是多数惯犯的选择。这体现了他们在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两极性 6、性格的社会评价意义,主要体现在上。 A、性格的情绪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态度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7、在犯罪心理的动力系统中,包括。(此题多选) A、畸变的需要B、犯罪动机 C、不良兴趣D、薄弱的意志品质 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所表现出来的是 心理冲突。 A、多避斗争 B、多重趋避斗争 C、双趋斗争 D、多趋斗争 9、突变型犯罪模式具体可分为(此题多选) A、原发型 B、继发型

C、由人际关系冲突引起的 D、由特定的气氛引起的 10、一些强奸犯罪人在犯罪之前,认为这是被害人愿意的,从而减少了良心的谴责,决意实施犯罪;抢劫犯精心策划的抢劫对象,是那些他认为的“为富不仁”者,这些分别是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前者属于,后者属于。 A、合理化作用 B、压抑作用 C、投射作用 D、升华作用 11、组织严密、内部等级森严、不公开活动、主动寻找犯罪目标犯罪的是以下何种犯罪群体。 A、团伙犯罪 B、集团犯罪 C、集群犯罪 D、合作式犯罪 12、处于侦察阶段的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是。(此题多选) A、认知失调 B、情绪随警方侦察力度波动 C、心理冲突激烈 D、行为反常 13、犯罪心理在个体自身的犯罪活动中不断强化而趋于巩固和发展,这一规律的心理学原理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挫折—攻击理论 C、亚文化理论 D、标签理论 14、心理外化的途径可以是。(此题多选) A、言语 B、心理冲突 C、行为 D、身体语言 E、面部表情 15、无论是暴力式还是非暴力报复型犯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A、情绪失控 B、报复对象易转移 C、作案时疏于防范 D、事后后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的对错,你认为正确者,请在题目前的括号内打“√”,错者打“×”。(1分*12=12分) ( ()2、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常具有明显的情境性的特点。 ()3、激情可以是一种积极、也可以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不需要克服困难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5、饥、渴和性的需要是维持机体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须的生理需要,对生理需要的追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力的追求,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当的,无可指责的. ()6、希腊语中的“性格”一词翻译成英语为“雕塑的痕迹”,这就说明,对于具有正常神经功能的人来说,性格主要是由外力即个人所的环境塑造的。 ()7、个体决定要实施犯罪行为,主观方面的意识倾向决定了犯罪会立即发生。 ()8、犯罪不一定都存在明确的犯罪动机。

教育心理学100题精选及答案

1.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2.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 A.笛卡尔B.谢切诺夫C.巴甫洛夫D.韦克斯勒 3.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A.原因B.动力C.基础D.目标 4.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5.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A.疏导宣泄B.当事人中心C.自由联想D.系统脱敏 6.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 A.独立性B.自我认识C.自尊D.对抗性 7.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遗传素质B.早期营养C.环境D.实践活动 8.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A.补偿B.相互作用C.对比D.适应 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10.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A.需要B.目的C.动机D.兴趣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答案1

《犯罪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简述题 1、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答: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犯罪的高峰期?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与青少年时期固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关的。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生理机制。所以,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远远大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腐蚀作用。 (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从犯罪行为所需要的体能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强壮的时期。有的青少年因精力过剩,便不顾对象和方式地发泄,甚至不惜以恶作剧的方式进行暴力犯罪。此外,青少年的感情易冲动,胆大妄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典型的重体力、重暴力、凶残等特征。 (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欲求最多、最强烈的时期,当正常渠道不能满足欲求时,便可能采用非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获取满足,从而诱发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挫折和磨难最多的时期。由于生理的迅猛发育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了青少年内心的冲突加大,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的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企求不劳而获,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再加上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作用。 2、简述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答:诈骗犯罪人使用欺骗的方法掩人耳目、以假乱真,使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和被害人的心理弱点的巧妙利用,是诈骗犯罪得以实施的两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一)诈骗犯的认识特征 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二,熟悉市场行情。第三,自我评价自以为手法高明,很难识破,具有较强的冒险侥幸心理。第四,对社会心理现象比较熟悉,其依据的社会心理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状况有密切联系的。 (二)诈骗犯的情绪、意志特征 诈骗犯的情绪色彩和意志努力不明显。 (三)诈骗犯的个性特征 突出表现为:第一,具有冒险性。第二,诈骗犯给人的外部印象常常是诚实、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实际上具有极端自私的性格特点。第三,诈骗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诈骗犯的动机特征 诈骗犯的犯罪动机主要是获得财物。在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心理背景下,个人需要恶性膨胀,为实现个人的金钱欲、享乐欲、畸形的成就欲,而蒙生犯罪动机。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的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科学心理学创使人是冯特。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个案法。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 ?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等几种。 ?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 ?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大脑组成的 ?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中枢。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组成部分。?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 ?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表现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1860年,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3. 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 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5. 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6.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7.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8. 主导性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9.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0. 学习: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表现为持久的行为或潜能变化。学习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1. 知识迁移:知识技能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 1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为提高学习效率,而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 程,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与调控的方略。 二、填空题 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4.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四种。 5.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效价)乘期望值。 6.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7.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8.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 9.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动)的内部动力。 10.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11. 据动机目标的远近,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12. 教育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的(教育)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敏、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能力。 13. 心理学(psychology) 是以(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14. 以调查法搜集资料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问卷)调查,一是访谈式调查。 15.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 16. 动机是由需要内驱力和各种内外(诱因)相互作用形成的。 17. 根据动机的自主性水平,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体验。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马加爵案件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马加爵案件 一、案例简介 马加爵,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1996年至1997年在宾州初中读初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重点宾阳中学;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宾阳中学;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三,成绩优异,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亲戚、朋友以及老师都寄予厚望的好学生,却一手捏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杀人惨案。 “马加爵事件”始末:因为马家境贫寒,过度自卑自闭,性格孤僻又暴躁,与其同学时常发生矛盾,常常因为一件小事深深记仇。随着事态的发展,积怨过久,由量变到质变,马加爵的人格逐渐发生扭曲。最后因为一次打牌吵架,马加爵下定决心设计加害于同宿舍的四位同学并于事后畏罪潜逃。 二、从犯罪心理学上分析 (1)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 马加爵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因为家境贫寒,长期过着低人一等的艰苦生活,使他有意识地认为别人在歧视他,看不起他,于是这他便形成了他自卑自闭内向的心理缺陷。加上他性格孤僻并且暴躁易怒,所以形成与人交往不利,常与人结怨的情况。造成了他容易冲动,禁不住一些小刺激的性格。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个贫困的弱势群体只意味着他们要面临更多的挫折,有很多愿望不能轻易实现,贫困群体遇到的挫折感,肯定会大于富裕群体,然而这却让马加爵产生了仇视的心理。马加爵曾经说“我跟邵瑞杰很好,邵还说我为人不好,我把邵当作朋友,真心的朋友也不多。想不到他们这样说我的为人。我很绝望,我在云南大学一个朋友也没有,我在学校那么落魄,都是他们这样在同学面前说我。我在云大这么失败,都是他们造成的。我把他当朋友,他这么说我,我就恨他们。”在云南大学,有那么多的贫困生,而从马加爵的供述看,他与交往最密切的有贫困背景的同学都相处不好,因此可以看出杀人问题显然不是因为他的贫困状态导致的,而是他的心理问题造成的。 (2)马加爵犯罪心理特征 1.犯罪人人格的扭曲 从马加爵的犯罪具有针对性、有预谋、事后清理现场及畏罪潜逃可知,其并没有精神病,且在作案过程中是清醒冷静的情况看,他的人格已在长久的压抑和自我中完全扭曲,已发展为分裂性和偏执型人格障碍,其性格内向,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缺少知心朋友;情感冷淡,甚至不通人情;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2.犯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扭曲的道德观 在马加爵的遗书中,大多数句子以“我”开头,且多次出现“我的天生智商还可以”这一类自我肯定的语句,不难看出其自我中心的这一性格缺陷。也正因为其以自我为中心,爱钻牛角尖,马都是以自我的眼光看待周围,不曾换位思考,以自己的道德观念及正义去规范他人的道德和正义。自然也无法接受同学在打牌中对其进行的侮辱,最终同学的责备引燃导火索,大开杀戒。但犯罪人只是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有违于法律,而在道德、正义上是无过错的,他将自己的杀戮正义化。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就是德国得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得最基本得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就是研究人得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得科学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人得人得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得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与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得主要目标就是对人得行为与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与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人脑就是心理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得觉察与认识。 9知觉得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得选择性,知觉得理解性,知觉得整体性与知觉得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得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与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她细胞。12.神经系统得基本单位就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与传导这两个最主要得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指在一定得刺激情境中,个体得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就是一种对刺激得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人得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得心理过程与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神经元就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得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得无条件反射与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得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就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得一种思维形式,就是思维得最基本得单位。 20 能力就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得心理特征。 21、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与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得、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得知识与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根据注意时有无目得性与意志努力得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25、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与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26、按照能力得功能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三种。 27、情绪就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就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得态度体验。 28、长时记忆中得信息编码方式就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表象编码与

【测试】变态犯罪心理学测试题

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 第一题:企鹅肉 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中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朋友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第二题: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第三题:水草 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第四题:葬礼的故事 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第五题:夜半敲门 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者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 第六题:满地木屑 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地上残留着许多碎木屑。他

为什么自杀? 第七题:牛吃草 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的房子和邻居夫妇的房子中间隔着一片草坪。有一天深夜,男人被隔壁的吵架声吵醒,之后他又听到了摔东西声、砍刀子声和牛吃草的声音,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了有人撞他家门的声音,但他都没有理会,又睡了过去。第二天,他发现隔壁的男主人惨死在他家门口。推理其过程。 第八题:半根火柴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著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著半个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第九题:过山车 有一对恋人去乐园玩,女孩想玩过山车,可男孩有点怕没敢玩,女孩玩了一次后,还想玩,这次她强拉着男孩和她一起玩,结果只有她一个人下来了,为什么? 第十题:报纸 晴天一个男人在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下面看报纸,他看到一条消息后突然跑到建筑物顶层,打开灯,然后跳下去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一题:雨夜广播 雨夜,一个男人在车里面听广播。然后,突然一个闪电,随后打雷。由于闪电的干扰广播停了几秒种,然后那个男子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二题:睡美人 从前,有一个被巫师施了魔咒的美丽公主,被关在城堡里长眠不醒。据说只有王子的深情一吻能吻醒公主。后来,一位很帅的王子攻占了城堡救出了公主。可是,他吻醒了公主后就被公主给杀了,为什么? 第十三题:两个军官 某次战争中杀人无数的两个军官,被困在了荒野里。他们孤苦无住,被恐惧和绝望快逼疯了,偏偏其中一位没熬的过去,先死了。另一位更加陷入绝望中,他将自己的战友埋了后,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更可怕的是:第二天的早上,当他醒来时,发现,死去的战友竟然正坐在他的身旁,用同样绝望的眼睛盯着他,请问怎么回事?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 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主导性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9. 10. 学习: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表现为持久的行为或潜能变化。学习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知识技能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为提高学习效率,而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 程,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与调控的方略。 11. 知识迁移: 12. 学习策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填空题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 指向)和集中。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 概括性)。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四种。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 效价)乘期望值。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 布鲁纳)。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 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 因变量)或依从变量。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 行动)的内部动力。 诱因可分为( 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据动机目标的远近,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 教育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的(教育 能力。 心理学(Psychology ) 是以(科学 以调查法搜集资料有两种基本的方法: 近景性)动机。 )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敏、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问卷)调查,一是访谈式调查。 ( 社会)。 )相互作用形成的。 外在动机)。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 动机是由需要内驱力和各种内外( 诱因 根据动机的自主性水平,可分为内在动机和(

犯罪心理学论文

浅论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李政彤,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 ) 摘要: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 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暴力型犯罪是指以强暴手 段侵害他人人身和公民财产等权利的行为。目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正日益突出。文章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 暴力犯罪是普通刑事犯罪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在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 他们自身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对于这些处于花季年龄的少年,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使其远离犯罪。 关键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社会因素,法制宣传......... 前言: 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诸多便捷之外更使得犯罪的手段及类型愈加多样化,各国犯罪人年龄也逐年降低。未成年人犯罪 ,特别是暴力犯罪的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毒瘤”。尽管我国公安机关近几年实施各种预防手段,打击未成年人犯罪,但效果甚微。 正文: 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为医疗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当今社会医疗保健体系完整,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极大的保障, 于是,人的生理发育自然早于从前。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与触手可及的大量信息之间产生矛盾。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爱冲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他人的教唆和蛊惑,或是模仿,学习接触到的不良知识,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特别是暴力犯罪。 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 ,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从犯罪手段来说 ,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 ,不计后果、惨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 ,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 ,例如网络犯罪等。 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 ,不断向着严重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大致如下 :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 在 随 社

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规范,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 晶体智力: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儿童的行为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情况下与其所处的社会情景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异于常态且妨碍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 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正式学习: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中发生的学习,是通过课程、教学、实习以及研讨等形式进行的。 非正式学习;由学习者自主的、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合、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而进行的学习。 强化程序: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也能增强或减弱行为 连续强化程序:如果在每一个适当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强化这叫连续强化程序 断续强化程序:只在有些而非所有反应之后呈现强化 间隔程序:根据历次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安排强化 比率强化:根据历次强化学习者做出适当反应的数量而安排强化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心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知识编辑:个体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安德森等把这一过程称为知识编辑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学习共同体:{或称,学习社群} ,即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支架性教学:j教师或其他助学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自下而上的知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学习者形成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叫做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所以称为自上而下知识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7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心理安全感:指无条件的接纳别人,提供没有外在评价的气氛以及移情理解。 心理自由感:指允许个人有符号表达的自由,使其自由思考和感觉,来增进其经验的开放性,以及知觉和理解的松快自如和自发性。 动机:指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 需要: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推动人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