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科学重难点知识整理-呼吸系统疾病

内科学重难点知识整理-呼吸系统疾病

内科学重难点知识整理-呼吸系统疾病
内科学重难点知识整理-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肺和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病因:

1. 支气管、肺疾病

2. 严重胸廓畸形: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脊柱炎,广泛胸膜增厚粘连,胸廓成形术后

3. 肺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广泛反复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等

4. 神经肌肉疾病: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

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病理:

1. 肺部主要原发性病变

2. 肺血管的病变:动脉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毛细血管床破坏减少、纤维化肺气肿压迫肺血管变形扭曲

3. 心脏病变:慢性者右心肥大、右心室肌肉增厚、肺动脉圆锥膨隆,心尖圆钝

临床表现:

1. 肺心功能代偿期:

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

体征:肺动脉高压、右室扩大体征,如P2>A2,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部分颈静脉充盈,呼吸相明显,吸气相减轻,肝下界下移

2.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实验室检查:

1. X线检查:肺动脉高压征和右心增大征象,右下肺动脉干增宽,肺动脉段凸出,心尖圆隆、上翘等

2. 心电图: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V1导联QRS波群呈qR,V5R/S<1,R vl+S v5>

3. 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压征象,右心房增大,右心室肥厚、增大

4. 心向量图:右心增大图形

5. 动脉血气分析

6. 血液检查:红细胞变形性、凝血功能检查等

鉴别诊断:

1. 冠心病:多有心绞痛或心梗病史,心脏增大主要为左心室大,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2. 原发性心肌病:多见于中青年,无明显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明显肺气肿体征,无突出的肺动脉高压征

3. 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青少年,有风湿活动史,X线左心房扩大为主

4.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青少年时发病。体检无肺气肿体征;心脏听诊闻及特征性杂音

治疗:

1. 肺心功能代偿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2.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即治疗呼吸衰竭、右心衰、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DIC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发病机制:

1. 免疫-炎症机制: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 神经机制:与β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存在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3. 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剌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病理: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临床表现:

1. 典型支气管哮喘:

①反复发作性喘息、季节性,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②急性发作期:两肺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为主),非常严重反而无哮鸣音(寂静肺)

③可自行或用舒张剂后缓解,缓解期可无任何哮喘症状

④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发钳

2. 非典型支气管哮喘: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无喘息症状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若并发感染中性粒↑

2. 痰液检查:涂片见嗜酸性粒细胞,也可见尖棱结晶、黏液栓螺旋体和透明的哮喘珠

3. 呼出气检查:呼出气成分(如NO)可作为哮喘是气道炎症的无创性标志物

4. 肺功能检查:呼气流速的指标全部显著下降,其中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可靠,呼气流量峰值PEF

最方便

★支气管激发试验(组胺、乙酰甲胆碱、低渗盐水)FEV1↓>20%则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舒张剂)FEV1↑≥12%且绝对值≥200ml则阳性

5. 过敏原检查:过敏原皮试和血清特异性IgE等测定

6. X线检查:早期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呈过度充气状态、缓解期无明显异常

7. 动脉血气分析:轻度发作,PaO2、PaCO2,正常或轻度↓

中度发作,PaO2下降、PaCO2正常

重度发作,PaO2明显下降、PaCO2超过正常,出现酸中毒

1~4条或4、5条)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症

状、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双肺散在or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为主),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其中一条: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12%,200ml)

③PEF日内变异率≥20%

【不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顽固性咳嗽为唯一表现,无喘息症状:

①病史:季节性咳嗽胸闷,过敏疾病史

②肺功能实验:气道反应性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实验

③试验性治疗:抗感染镇咳治疗无效,给予平喘&抗过敏治疗后缓解】

分级:

分期:

1. 急性发作期: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明显,多需平喘药治疗

2. 慢性持续期:每周不同程度&频率出现症状

3. 临床缓解期: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月以上

1. 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

常咳粉红泡沫痰,两肺广泛水泡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心尖闻奔马律

X线表现心脏增大、肺瘀血征

可注射氨茶碱后进一步检查,禁用吗啡、肾上腺素

2. 喘息型慢支:多见于老年人,伴慢性咳嗽、咳痰史

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

有肺气肿体征,两肺闻及水泡音

3. 支气管肺癌:喘鸣由支气管狭窄,或者伴有感染或类癌综合征引起

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进行性加重常无诱因,咳嗽可有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细胞

影像学或纤维支气管镜可确诊

4. 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寄生虫、花粉、原虫、真菌、化学药物、职业粉尘接触史,常发热

胸部X线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润影,肺组织活检有助鉴别

治疗:

1. 治疗目的:

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

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

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2. 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

【控制药物:长期每天使用,通过抗感染作用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抗体】

【缓解药物:按需使用,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症状,包括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

①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

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吸入型皮质激素是长期治疗首选药】

②β2受体激动剂:激活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增加,游离

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控制哮喘急性发作首选药】

短效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长效药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③白三烯调节剂:调节LT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扎鲁司特、孟鲁斯特、异丁司特

④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拮抗腺苷受体;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

⑤抗胆碱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减少痰液分泌

异丙托溴铵

⑥抗IgE单克隆抗体

⑦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IT):可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皮下给予常见吸入变应原提取液(如

尘螨、猫毛、豚草等)

⑧抗组胺药:用于伴有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酮替芬、氯雷他定、阿司咪唑

⑨其他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曲尼司特、瑞吡司特

***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患者可选用第2级

症状明显者则直接应选用第3级

每一级中都应按需使用缓释药物

***分级治疗方案不能使哮喘得到控制,治疗方案应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

哮喘控制并维持3m后,方案可考虑降级

建议减量方案:①单独使用中~高剂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50%

②单独使用低剂量激素的患者,可改为每天1次用药

③联合吸入激素和LABA的患者,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50%,仍继续使用LABA联合治

***达到低剂量联合治疗时可改为每天1次联合用药,或停LABA单吸糖皮激

选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停药

4. 急性发作的处理:

①氧疗与辅助通气: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使PaO2>60mmHg

若PaO2<60mmHg、PaCO2>50mmHg,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②β2受体激动剂:轻中度用手控定量气雾剂(MDI)辅以储雾罐装置,在1小时内每20分钟吸人2-4喷

中重度用沙丁胺醇溶液以氧气或压缩空气为动力持续雾化吸人,或者皮下或静脉注射

β2受体激动剂

③氨茶碱:以每小时的速率静脉滴注,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④抗胆碱药: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4喷/次,每天4次,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效果更好

⑤糖皮质激素:急诊初始治疗:布地奈德溶液经射流装置持续雾化吸入

中度:口服泼尼松,30~50mg/d,分1~2次口服

重度:及时静滴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600mg,必要时可增至1500mg/d 【重度哮喘发作】上述措施外,加用下列治疗

①补液: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②纠正酸中毒:严重缺氧引起,使支气管对平喘药反应性降低,用5%碳酸氢钠静滴或缓慢静注

③抗生素:气道阻塞易产生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应酌情选用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

④纠正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反复应用β2激动剂和大量出汗而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

⑤并发症处理:张力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粘液痰栓塞气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呼吸机衰竭(建

立人工气道+机械辅助通气)

【口诀:一补二纠氨茶碱,氧疗两素兴奋剂】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病理生理:

1. 呼吸:低氧血症

①较大的肺血栓栓塞可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痊孪+血栓引起多种物质释放→气道收缩,引起呼吸困难

②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肺泡萎陷,肺顺应性下降+肺泡上皮通透性增加,肺水肿

③严重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2. 血流动力学:

①肺动脉阻力增加,急性右心衰

②血液不能顺利通过肺循环进人左心,左心排出量骤然降低,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3. 神经体液:新鲜血栓在肺血管内移动时,其表面的生物活性物质加重肺动脉高压、血管通透性增加

临床表现:

1. 肺梗死三联征:同时出现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仅见于30%患者)

2. 其他症状:烦躁不安、濒死感、咳嗽、晕厥、腹痛(膈肌受刺激、肠出血所致)

3. 体征:

①呼吸系统:呼吸急促(最常见),发绀,肺部有时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肺野偶可闻及血管杂音

②循环系统:急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左心心搏量急剧减少的体征。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

速、期前收缩),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或分裂,少数收缩期喷射性杂音;颈静脉充

盈、异常搏动,右心奔马律。并可见肝脏增大、肝颈静脉反流征和下肢肿胀等右心衰竭体

征。严重者血压下降、休克

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皮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

(特别是两下肢不对称性肿胀)

实验室检查:

1. 多排CT血管造影:【金标准】直接征象有肺血管充盈缺损、完全梗阻、轨道征,间接征象包括肺野楔形

密度增高影、条带状的高密度区或盘状肺不张。碘造影剂过敏者禁用

2. MRI:适用于碘造影剂过敏者,但分辨率不如多排CT

3. 肺通气/灌注扫描:局部灌注缺损但通气良好,曾是首选检查

4. 血浆D-二聚体: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作为排除诊断指标

1. 低危险肺栓塞:血压正常,无右心室功能不全。住院病死率小于4%

2. 次大块肺栓塞:血压正常,但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住院病死率为5%~10%

3. 大块肺栓塞:右心室功能不全,伴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即体循环动脉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

下降幅度≥40mmHg,持续15分钟以上。住院病死率高达30%

治疗:

1. 一般治疗:急救,绝对卧床,监测,吸氧或机械通气,吗啡止痛,阿托品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抗心衰及

休克,通便灌肠

2. 溶栓治疗:

①时间窗:14天内,可调整

②适应证:右心室功能不全,伴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

③禁忌证:有活动性内出血和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此为绝对禁忌证)

2周内的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

2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10天内胃肠道出血、15天内的严重创伤

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

难以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近期曾行心肺复苏、血小板计数<100×109/L

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

④药物: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3. 抗凝治疗:

①适应证:血压正常且无右心室功能不全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低危险组患者,应抗凝治疗

有血压下降和右心室功能不全的大块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应先溶栓,随后抗凝治疗

对血压正常而右心室功能不全的次大块肺血栓栓塞患者,都应抗凝治疗

②禁忌证: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未予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③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4. 其他治疗:外科肺动脉血栓摘除术、介入经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放置腔静脉滤器

肺炎pneumonia

肺炎是指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临床上通常以发热、寒战、胸痛、咳嗽和咳脓痰为特征,X线胸片上至少见一处不透光阴影,常见肺炎症状、体征、X线征象比较如下:

诊断:

1.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①+②~⑤中任何一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等

①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

②发热≥38℃

③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④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⑤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2.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

①有创机械通气

②脓毒性休克,需要血管加压素

【次要标准】

①呼吸频率≥30次/分

②Pa02/Fi02≤250

③多肺叶浸润

④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

⑤高尿素血症(尿素氮≥20mg/dl

⑥感染致白细胞减少(周围血白细胞<4×109/L)

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

⑧低体温(肛温<36℃)

⑨低血压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发病机制:

1. 感染:慢性肺脓肿、肺结核等,感染-阻塞-感染反复进行导致支气管扩张

2. 支气管器质性阻塞:肿瘤、异物、管外肿大淋巴结,使空气吸入易、呼出难,支气管内压增高

3. 支气管外部牵拉:肺组织慢性感染、结核愈后纤维组织牵拉

4. 先天及遗传因素:纤毛失动症等

临床表现:

1. 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

2. 反复咯血

3. 反复肺部感染

4. 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发热、盗汗、食欲下降、消瘦、贫血

实验室检查:

1. 高分辨率CT【金标准】

2. 纤维支气管镜:窥见概率不高

3. 肺功能:病变局限者无明显改变,严重者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和最大通气量减低,

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

治疗:

1. 一般治疗:平卧休息,戒烟,防感染

2. 控制感染

3. 祛痰:体位引流和理疗、祛痰剂(氯化铵、溴己新)、雾化吸入、补充水分

4. 支气管扩张剂

5. 外科治疗:肺部分切除

肺脓肿lung abscess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主要是厌氧菌)引起的肺实质坏死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进入支气管后可咳出大量脓臭痰。肺脓肿一般为单个病灶,偶尔可出现多发性散在病灶,典型X线显示肺实质呈圆形空腔并含有气液平面。

发病机制:

1. 吸入性肺脓肿:误吸。右肺、偏下肺段多发

2. 继发性肺脓肿:

①继发于肺部其他疾病,如细菌性肺炎、支扩、支气管囊肿、肺癌、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等

②邻近器官化脓,如膈下脓肿、脊柱旁脓肿、肾周脓肿、食管穿孔感染

3. 血源性肺脓肿:肺外感染病灶的细菌或脓毒性栓子经血行途径播散至肺部,导致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化

脓性炎症坏死,而形成肺脓肿。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泌尿系感染所致病原菌常为革兰

阴性杆菌,少数为厌氧菌。病变常为多发性

诊断标准:

1. 急性吸入性肺脓肿:

①有口腔手术、昏迷、呕吐、异物吸人等病史

②急性发作的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的临床表现

③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④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大片浓密炎性阴影中有脓腔及液平

2. 血源性肺脓肿:

①有皮肤创伤感染、疖肿等化脓性病灶者

②出现发热不退、咳嗽、咳痰症状

③胸部X线显示两肺多发性小脓肿

治疗:

1. 一般治疗:加强营养、缺氧患者吸氧

2. 抗生素:吸入性厌氧菌为主混合感染对青霉素敏感

血源性肺脓肿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疗程8~12周,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片显示脓腔及炎性病变完全消失

3. 痰液引流:

①可选用祛痰药鲜竹沥或氨溴索,使痰液易咳出

②痰液浓、粘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等,以利痰液的引流

③对身体状况较好、发热不高的患者,可采取体位引流排脓液,使脓肿部位处于最高位置,轻拍患部

④痰液引流不畅者,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及吸引,并可将抗生素直接滴注到病变部位

4. 外科治疗:

①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3个月以上脓腔仍不缩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反复发作

②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经抽吸冲洗脓液疗效不佳者

③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危及生命时

④支气管阻塞疑为支气管肺癌致引流不畅的肺脓肿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病原学:(结核分枝杆菌)

1. 主要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少数为牛型和非洲型分枝杆菌

2. 抗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

3. 生长缓慢,对营养有特殊的要求,严格需氧

4. 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

基本病理变化:

1.渗出型病变: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出现在结核炎症早期或病灶恶化时

2.增生性病变:典型表现为结核结节,发生在菌量较少,CMI(T细胞介导的免疫)占优情况下

3.干酪样坏死:渗出或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上,抵抗力↓,菌量过多,变态反应强烈,形成干酪样坏死

临床类型:

1.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炎)

【转归:①纤维化、钙化(愈合);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③病灶扩大、干酪样坏死、空洞、粟粒性肺结核】

2. 继发性肺结核:

①局灶型肺结核:早期病变,病人常无自觉症状,为非活动性结核。X线示肺尖有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病灶,

镜下病变以增生为主,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②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炎

症包绕

③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可见由支气管播散引起的很多新旧不一、大小

不等,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愈往下愈新鲜。后期肺组织严重破坏,广泛纤

维化、胸膜增厚并与胸壁粘连,严重影响肺功能

④干酪性肺炎:镜下主要为大片干酪样坏死灶,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⑤结核球(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抗结核药不易发挥作用,且有恶化

进展的可能,临床上多手术切除

⑥结核性胸膜炎:湿性结核性胸膜炎(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为浆液纤维素性炎,治疗可吸收或机

化。干性结核性胸膜炎(增殖性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病灶直接蔓延到胸膜所致,常发

生于肺尖,一般通过纤维化而愈合

3. 肺结核血源播散:

①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短时间内大量侵入肺静脉分支,经左心至大循环,播散到全身各器官如肺、

肝、脾和脑膜等处。各器官内为均匀密布,灰白色,境界清楚的小结节。

镜下主要是增生性病变。病情凶险,有高热衰竭、烦躁不安等中毒症状

②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急性期未能控制或长时期多次入血而形成。病变的性质和大小均不一致,

同时可见增生、坏死及渗出性病变,病程长

③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入邻近大静脉或胸导管回流经静脉入右心并沿肺动脉播散

于两肺。肺表面和切面可见灰黄或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

④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肺外病灶内的结核杆菌间歇入血而致病,病变以增生性改变为主

⑤肺外结核病

临床表现:

1. 全身症状:长期午后低热,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体重↓,月经不调等

2.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

3. 体征:

①渗出性病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罗音(肺实变)

②继发性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肩胛间区闻及细湿罗音

③空洞性病变表浅部位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巨大空洞闻及带金属调的空瓮音

④支气管结核可有局限性哮鸣音

4. 特殊表现:

①过敏反应:类似风湿热,又称结核性风湿症

②无反应性结核:又称结核性败血症,严重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结核病。表现为持续高热,骨髓抑制或

见类白血病反应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 病原学检查:痰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核菌培养【金标准】、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γ

-干扰素释放试验

2. 影像学:后前位普通X线胸片(缺乏特异性)、胸部CT(微小或隐蔽性肺结核病灶)

3. 结核菌素试验:

①原理:感染结核分枝杆菌4~8周后,致敏的T细胞再次接触抗原,产生细胞因子,造成局部炎细胞聚

集浸润,在注射部位形成红晕硬结

②方法: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皮内注射于前臂屈侧中、下1/3交界处,48~72小时后观察

(-)红晕及硬肿直径<5mm

(+)红晕及硬肿直径>5~9mm

(++)红晕及硬肿直径>10~19mm

(+++)红晕及硬肿直径>20mm

(++++)红晕、硬肿呈双圈反应或可见水疱、坏死或淋巴管炎

④临床意义:

阳性:①接种卡介苗后

②曾感染

③3岁以下未接种卡介苗的小儿提示体内活动性结核病灶

④强阳性和极强阳性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

阴性:①未受结核感染

②卡介苗接种失败、失效

假阴性:①变态反应前期

②正患严重结核病

③体质极度衰弱

④急性传染病

⑤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

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中

4.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痰涂阴性等诊断困难的患者,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具价值

诊断:

1. 下列症状,警惕结核病:

①反复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3~4周仍无改善

②痰中带血或咯血

③长期低热或发热待查

④体检肩胛区有湿啰音或局限哮鸣音

⑤有结核病的诱因或好发因素,尤其是糖尿病及免疫力抑制者

⑥关节疼痛或皮肤结节性红斑、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过敏反应表现者

⑦渗出性胸膜炎、肛瘘、长期淋巴结肿大既往史以及婴幼儿和儿童有开放性肺结核密切接触史

2. 诊断标准:

(1)菌阳性肺结核:痰涂片或培养阳性,并具有相应的X线表现,可确诊

(2)菌阴性肺结核:诊断困难,符合以下4项中至少3项诊断成立:

①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和肺部X线表现

②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病

③PPD阳性或血清结核抗体肺部疾病

④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3. 活动性判定:(主要依据是痰菌和X线)

①痰菌阳性肯定是活动性

②X线上凡渗出型、渗出增生型病灶、干酪型肺炎、干酪灶和空洞都是活动性病灶的征象

③增生型病灶、纤维包裹紧密的干酪硬结灶和纤维钙化灶属非活动性病变

治疗:

3. 标准化治疗方案:

①初治涂阳方案:2HRZ/4HR、2HRZ/4H3R3

②初治菌阴方案:2HRZ/4HR、2HRZ/4H3R3、2H3R3Z3/4H3R3

③复治菌阳方案:2SHRZE/1HRZE/5HRE

4. 手术治疗指征:

①经过规则的强有力化疗药物治疗9~12个月,痰菌仍阳性的干酪样病灶、厚壁空洞、阻塞型空洞

②一侧毁损肺、支气管结核管腔狭窄伴远端肺不张或肺化脓症

③结核脓胸或伴支气管胸膜瘘

④不能控制的大咯血

⑤疑似肺癌或并发肺癌可能

5. 症状治疗:

①发热:随抗结核治疗消退,不退者可用非甾体抗炎药,高热中毒症状可用皮质激素

②大咯血:通畅气道、神经垂体素止血,手术治疗(可耐受者),支气管动脉栓塞(不耐受手术者)

肺癌

病因:

吸烟、空气污染、职业致癌因子、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遗传因素、病毒、慢性肺部疾病等

病理类型:

1. 鳞癌: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常中心型肺癌。细胞大,呈多形性。倾向向管腔内生长,早期常引起肺不张

或阻塞性肺炎。放化疗敏感,先淋巴转移

2. 小细胞癌: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嗜银细胞,常中心型肺癌。内含神经内分泌颗粒。恶性程度高,较早转移

3. 腺癌:女性多见,起源于较小支气管,常周围型肺癌。典型的腺癌呈腺管或乳头状。倾向于管外生长。

较早血行转移

4. 大细胞癌:少见,起源于大支气管。细胞大,分化差,预后差

5. 其他:腺鳞癌、肉瘤样癌、类癌、唾液腺型癌、未分类癌

临床表现:

1. 原发症状

①刺激性咳嗽:早期症状,常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

②血痰:多见于中央型肺癌

③气短或喘鸣: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隆突或引起部分气道阻塞

④发热:肿瘤坏死或阻塞性肺炎导致

⑤体重下降

2. 肺外胸内扩展症状

①胸痛:波及胸膜

②声音嘶哑:压迫喉返神经

③咽下困难:压迫食管

④胸水:累及胸膜、肺循环受阻

⑤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⑥Horner综合征:压迫颈交感神经

3. 非转移性胸外转移

①肥大性骨关节病:杵状指、肥大性骨关节病变

②异位促性腺激素:如男性乳房发育

③Cushing综合征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钠血症、低渗透压血症

⑤神经肌肉综合征:多发性周围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小脑病变

⑥高钙血症:见于鳞癌

⑦类癌综合征:肿瘤释放不同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典型特征是皮肤、心血管、胃肠道和呼吸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为面部、上肢躯干的潮红或水肿,胃肠蠕动增强,腹泻,心动过速,喘息,痛

痒和感觉异常

4. 转移性胸外表现

①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状态异常),偶见癫痫发作、偏瘫、小脑功

能障碍、定向力和语言障碍

②转移至骨骼:溶骨性病变,骨痛、病理性骨折

③转移至腹部:小细胞癌可转移至胰腺,导致胰腺炎、阻塞性黄疸

④转移至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典型者多位于前斜角肌区,固定且坚硬,逐渐增大、增多,可以融合,

多无痛感

实验室检查:

1. X线:

①中心型:早期无变化,直接征象多为一侧肺门类圆形阴影,边缘毛糙,可呈现S形征象(肿块与肺不

张、阻塞性肺炎并存)、支气管造影可见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中断或腔内肿物。间接

征象包括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继发性肺脓肿

②周围型:早期常呈现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肿块周边常有胸膜被牵拽(胸膜皱缩征)。动态观察可见肿

块逐渐增大。如发生癌性空洞,多呈偏心性,内壁不规则(与肺脓肿空洞鉴别)

③细支气管肺泡癌:肺部孤立结节阴影、肺炎型或双肺弥漫性小结节型。部分发展缓慢,易误诊

2. 胸部CT:可发现胸部X片的隐匿区(心脏后、脊柱旁、肺尖、近膈面、肋骨头)

3. MRI: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关系,分辨肺门淋巴结或血管阴影优于CT

4.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6. 经胸壁细针穿刺活检:透视、CT、B超引导

7. 经胸腔镜、纵隔镜或经支气管镜超声下活检

8. 锁骨上肿大淋巴结活检:可门诊进行

9. 核素闪烁显像:骨闪烁现象,PET-CT

10.肿瘤标志物检测:缺乏特异性

11.基因诊断:c-myc基因扩增、ras基因突变、抑癌基因Rb、p53异常有助于早期诊断

12.开胸检查

分期:

1. TNM分期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灌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视肿瘤

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为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镜下肿瘤没有累及叶支气管以上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

·肿瘤最大径>3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

·累及脏层胸膜

·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计全肺

T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上沟癌)、膈肌、纵隔胸膜、心包;

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全肺的不张或阻塞性肺炎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同一叶内出现多个病灶;恶性胸腔积液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0期Tis(原位癌)Ⅲa期T1,N2,M0

Ⅰa期T1,N0,M0T2,N2,M0

Ⅰb期T2,N0,M0T3,N1,M0

Ⅱa期T1,N1,M0T3,N2,M0

Ⅱb期T2,N1,M0Ⅲb期T4,任何N,M0

T3,N0,M0任何T,N3,M0

分类疾病已知病因ILD职业性肺病(尘肺)

药物性肺病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ILD

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病NSIP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

肉芽肿性ILD结节病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Wegener肉芽肿等

少见性ILD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Ⅰ型呼衰(换气障碍,不伴CO2潴留)、Ⅱ型呼衰(通气障碍,伴CO2潴留)

2. 根据呼吸功能障碍起因的急缓、病程的长短:急性和慢性

3. 按发病机制:泵衰竭(CNS、外周神经系统、神经肌肉组织、胸廓)和肺衰竭(肺组织、肺血管、气道)

病因:

1. 气道阻塞性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痉挛、肿瘤、异物、纤维化瘢痕

2. 肺组织病变:肺炎、肺气肿、严重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砂肺

3. 肺血管疾病:肺栓塞、肺血管炎

4. 胸廓与胸膜病变:胸部外伤造成连枷胸、严重气胸、脊柱畸形、大量胸腔积液、强直性脊柱炎等

5. 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以及镇静催眠剂中毒、脊髓高位损伤、脊髓灰质炎、重症

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破伤风以及严重的钾代谢紊乱

慢性呼吸衰竭

发病机制:

1. 肺换气功能障碍:Ⅰ型呼衰

①通气/血流比例V/Q失调:健康人静息状态下V/Q约

→V/Q>,无效腔通气,常见肺气肿、肺大疱和肺栓塞

→V/Q<,未充分氧合即返回左心,动脉血内静脉血掺杂,如严重COPD患者存在功能性分流

→肺不张,V/Q=0,称真性分流

→V/Q比例失调主要引起低氧血症,表现为PaO2下降而无PaCO2升高

②弥散功能障碍:凡能影响肺泡毛细血管膜面积、肺泡毛细血管床容积、弥散膜厚度以及气体与血红蛋

白结合的因素,均能影响弥散功能。可吸入高浓度养加以纠正

2.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泡通气量不足,肺泡O2分压↓,CO2分压↑,Ⅱ型呼衰

①限制性通气不足:肺泡张缩受限制

②阻塞性通气不足:气道狭窄或阻塞→气道阻力增高

③氧耗量增加

病理生理:

1. 缺氧的病理生理:

①呼吸系统:PaO2<60mmHg时呼吸加快、通气量↑

PaO2<30mmHg时中枢抑制、呼吸频率↓↓,节律变慢最终停止

②循环系统:心率↑收缩力↑外周血管阻力↑,严重缺氧心率↓收缩力↓心律失常,广泛肺小动脉收缩→

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

③中枢系统:脑血管扩张内皮损伤→通透性↑→脑间质水肿+能量不足乳酸↑pH↓→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压迫脑

血管→加重缺氧,恶性循环

④血液系统: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液粘滞度→加重心脏负担+内皮细胞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诱发DIC

⑤肝肾消化系统:肾血管收缩→血流量↓

肝血管收缩→小叶中心细胞变性→肝功能不全

胃壁血管收缩→粘膜屏障↓+CO2↑→胃酸↑→溃疡出血

2. 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

①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80mmHg时呼吸抑制

②循环系统: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内脏血管收缩血压↑,超过一定水平心输出量↓、并可致心律失

常,重者血压↓

③中枢系统:抑制中枢神经,可出现肺性脑病

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呼吸性酸中毒、酸中毒、高钾

临床表现: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单选题

A型题 1.下列肺癌的描述中,正确的 A.腺癌最多见 B.小细胞癌多呈弥散型 C.鳞状细胞癌多有吸烟史 D.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多为中央型。 2.有关支气管扩张的咯痰症状,下列哪项不正确 A.可大量咯痰,每天达几百毫升 B.可无咯痰 C.痰量可在夜间卧床时增多 D.可出现臭味痰 E.收集痰液可分为三层 3.阻塞型肺气肿支气管炎型的临床表现,疗效哪项是正确的 A.发病年龄较轻 B.多无紫绀 C.喘息明显,多呈持续性 D.X线胸片呈肺纹理减少 E.静息时PaO2轻度降低 4.慢性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早期病理生理改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 B.最大通气量降低 C.闭合容积增大 D.动态肺顺应性降低 E.静息时顺应性增加 5.慢性呼吸衰竭缺氧明显并伴二氧化碳潴留时,采用氧疗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25% B.<35% C.<45% D.<55% E.<65% 6.肺炎球菌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首选补充血容量的液体为 A.生理盐水 B.5%葡萄糖 C.10%葡萄糖 D.低分子右旋糖酐 E.林格氏液 7.危重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呈现腹式呼吸 B.双肺哮鸣音响亮 C.血压下降 D.无奇脉

E.意识模糊 8.呼吸衰竭时,二氧化碳潴留,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病因以中枢抑制为主,疗效好 B.病因以呼吸肌疲劳为主,也有效 C.病因以神经传导系统病变为主,疗效好 D.病因以呼吸肌疲劳为主,疗效差 E.病因以广泛间质纤维化为主,不宜使用 9.某男性,50岁,一天来寒战高热39.6℃,咳嗽伴有胸痛,咯痰呈砖红色胶冻状,量多。查体轻紫绀,BP10.7/6.7KPa (80/50mmHg),左肺叩浊,呼吸音低,X 片示左肺多发性蜂窝状阴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链球菌肺炎,休克型 B葡萄球菌肺炎 C.厌氧球菌肺炎 D.军团杆菌肺炎 E.克雷白杆菌肺炎 10.有关出现结核病变态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常发生于原发结核感染的病人 B.多发生于结核菌侵入人体4~8周 C.局部可出现渗出性炎症,但不出现干酪样坏死 D.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 E.皮肤可出现红斑 11.闭合性气胸的排气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量30%,不抽气 B.积气量多时,应立即将气抽尽,恢复肺功能 C.积气量多时,应立即闭式水瓶式引流 D.积气量多时,可一日多次抽气,每次一升,直到抽尽 E.积气量多时,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次小于一升。 12.结核病化疗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 A.应坚持早期、联合、大量、规律、全程用药 B.临床有结核诊断症状,X线病灶有炎性成分,需要化疗 C.对病灶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先观察,暂不化疗 D.利福平对杀灭被吞噬的结核杆菌有效 E.初治病例如条件允许,尽量采用短程化疗 13.胸水检查为血性,比重1.020,蛋白定量39克/升,LDH503U/L,葡萄糖定量2.4mmol/L,ADA110U/L,最有可能诊断为 A.右心衰胸水 B.结核性胸水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绪论 概念:护理,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第二章:呼吸系统 1.总论: 呼吸道的构成,上下呼吸道的构成及分界; 肺泡,II型肺泡细胞的特点,呼吸膜,胸膜腔的构成与特点; 肺通气功能常用的几个指标; 氧气与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气血分析中pH、PaO2、PaCO2、BE的正常参考值; 概念: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 2.COPD COPD、慢支、肿的定义;P41 COPD的常见病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蛋白酶-蛋白酶失衡;其他如自主功能失调等。P40 吸烟对COPD病人的影响;P40 COPD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甚至头痛、焦虑,抑郁等。体征: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检查及诊断: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尽量采取半坐卧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 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对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应避免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可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张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30min 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肺炎病人的护理: 体温过高: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喝水;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儿童要预防惊厥,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大汗、脱水、和干扰热型观察;监测并观察生命体药用嘱医遵;征. 清理呼吸道无效: (1)环境:室温18-20℃,湿度50-60% (2)饮食护理:1)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油饮食

[重点]考研中医内科学精华总结

[ 重点] 考研中医内科学精华总结 感冒 沿革: 北宋《仁斋直指方》,首见“感冒”之名清《类证治裁》,首见“时行感冒” 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 《丹溪心法》明确病位在肺病因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感冒诱发或传变的病证——肺痈、肺胀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轻证)或荆防败毒散(夹湿)羌活胜湿汤(表湿较重)(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六一散(小便短赤)、黄连香薷饮(暑热偏盛)、鸡苏散(疏风解暑)、藿香正气散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 玉屏风散(表虚自汗)、再造散(阳虚外感——助阳解表)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沿革: 咳嗽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指出咳嗽病位在肺,确立脏腑分类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十咳首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张介宾《景岳全书》清,喻昌《医门法律》,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及六条治咳之禁

《医学心悟》: “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搏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 病因病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内伤咳嗽——养肺、清肝、健脾、补肾。(一)外感咳嗽——不宜过早使用苦寒药和收涩镇咳药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六一散(夹暑)】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渴——桑杏汤(温燥)杏苏散(凉燥——轻宣凉燥,温润止咳【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丸(调理)、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⑷肺阴亏耗证一一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一一沙参麦冬汤补:P268-269 哮——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沿革: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丹溪心法》:“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明,虞抟《医学正传》“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哮的别名——呷嗽、哮吼、齁赫(鼻合)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 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发作期的病因病理关键是外邪侵袭,触动伏痰,痰气相搏,气道被阻。(即“痰阻气闭”)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习题及标准答案

呼吸系统疾病习题 一、判断题: 1.活动性肺结核得化疗原则就是:早期、联用、足量、规律、全程( ) 2.胸部X线呈典型S征表现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3.肺气肿时听诊仅有语音传导减弱,呼气延长( ) 4.肩胛线就是连接两侧肩胛下角得水平线( ) 5、肺部某处语颤增强,则听觉语音传导一定增强( ) 6.胸膜摩擦音就是由于胸膜与肺摩擦而产生() 7。肺部叩诊时板指应与肋间隙平行,叩肩胛间区时板指应与脊柱平行( ) 8。肺部听到捻发音,则一定就是病理性得( ) 9.胸部X线呈典型S征表现多见于中央型肺癌( ) 10.结核病得免疫主要就是体液免疫() 答案: 1、√2.×3。× 4.× 5.√6.×7.√8、×9.√10.× 二、填空题 1、呼吸衰竭得诊断: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或其她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得疾病, PaO2 不伴或伴PaCO2(Ⅰ或Ⅱ型)。 2、肺性脑病患者烦躁不安时,应慎用或禁用: 。 3、干啰音一般分为与两种 4.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得主要病理改变为、及。答案: 1.<60mmHg>50mmHg 2、镇静安眠类药物 3.鼾音哨笛音 4、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三、选择题 A1型题(单个最佳选择题) 1、诊断肺炎球菌肺炎,最有价值得就是下列哪一项 A、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均增高B。肺部湿性啰音 C、咳铁锈痰D、肺实变体征 E、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答案:C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得最主要原因就是 A.缺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 B.肺小动脉炎 C.血容量增加 D.血液粘稠度增加 E。肺气肿压迫及肺泡壁破坏使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答案:A 3.下列哪种表现最有利于鉴别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 A、肺部干啰音为主兼有少量得湿啰音 B.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 C、心脏增大伴心尖部S3 D.心率快偶有期前收缩 E.氨茶碱有效 答案:C 4.肺心病得首要死亡原因就是 A、肺性脑病 B.DIC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张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 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 建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肺和肾 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 《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伤寒,金匮,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胃痛寒

中医内科学重点

《中医内科学》非重点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考虑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传染性,流行性。 1.咳嗽: 1)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2)解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湿犯肺者,多因湿困中焦,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生痰浊,上干于肺,久延则肺脾气虚,气不化津,痰浊更易滋生。 咳嗽特点的鉴别 (1)时间、节律:咳嗽白天多于夜间——外感咳嗽;早晨咳嗽,阵发加剧,痰出咳减——痰湿、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加重,或夜间咳嗽——肺燥阴虚 (2)性质、声音:咳声洪亮有力——实证;咳而声低气怯——虚证;咳声嘶哑——燥咳;咳声重浊痰多——风寒、痰湿咳嗽;咳声粗浊或嗄哑——风热、痰热咳嗽;咳声短促——肺燥阴虚; (3)加重与缓解因素: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痰湿;情志郁怒加重者——气火;劳累、受凉加重者——痰湿、虚寒 2.咳痰特点的鉴别 内容:色、质、量、味 咳而少痰——燥热、气火、阴虚;痰多——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稀薄——属风、属寒;痰黄而稠——属热 痰白质粘——阴虚、燥热;痰白清稀、呈泡沫状——属虚、属寒 咯吐血痰——肺热、阴虚;脓血相间——痰热郁结成痈 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咯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痰热,味甜-痰湿,味咸-肾虚 3)证治分型: ①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②风热犯肺证——桑菊饮加减 ③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加减 ④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⑤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加减 ⑥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⑦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加减 2.哮病: 1)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候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目录hxxt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顼?土 ?:貧? . 电:牛―礴”潛貝倒器揪冠舞塾珞 :责峰 ?宀' ^kkyx2OI8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kkyx2018 支气管哮喘 ( bronchial asthma ) 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 性 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 , 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 限,以 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 急、胸闷 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根据全 球和我国哮 喘防治指南提供的资料,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80%以上的病人可以达到哮喘的临 床控制。 【流行病学】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 3 亿、我国约有 3000 万哮喘病人。各国哮喘患 病 率从 1% -18%不等,我国成人哮喘的患病率为 1.2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认为发达国家哮 喘患病率 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哮喘病死率在 (1.6-36.7)/10万, 多与哮喘长期控制不 佳、最后一次发 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其中大部分是可预防的。我国已成为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 家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 ) 病因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 、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 ,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 , 亲缘关系越近 ,患病 率 越高。近年来,点阵单核昔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也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的发展给哮喘 的 易感基因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目前采用 GWAS 鉴定了多个哮喘易感基因 ,如 YLK40JL6R 、PDE4DJL33 等。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深入研究基因 - 环境相 互作用将有助于 揭示哮喘发病的遗传机制。 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性因素,如室内变应原 (尘購、家养宠物、蟬螂) 、室外变应原 (花粉、草粉) 、 职业性变应原(油漆、活性染料)、食物(鱼、虾、蛋类、牛奶)、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和非变应 原性因 素,如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可概括为气道免疫 - 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 1-气道免疫 - 炎症机制 ( 1) 气道炎症形成机制 : 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 相 互作用的结果。 外源性变应原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后 , 被抗原提呈细胞内吞并激活 T 细胞。一 方 因子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活性神经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转 成了一个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 , 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认识 中不仅发挥着终末效应细胞的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Thl7 细胞在 面, 活化的辅助性 Th2细胞产生白介素 IL )如 IL-4JL-5 和 IL-13 等激活 B 淋巴细胞并合成特异性 IgE,后者 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 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 IgE 受体 。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 ,可与结合在 细胞表面的 IgE , 导 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和炎 症细胞浸润 , 产生哮 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另一方面 , 活化的辅助性 Th2 细 胞分泌的 IL 等细胞因子 可直接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 并使之聚集在气道。这 些细胞进一步分泌多种炎症 化生长因子 (TGF )等,构 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

内科护理学: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知识点部分归纳整理

内分泌部分重点内容梳理 1. 参与内分泌调节的腺体及各自分泌的激素(激素中文名称及英文缩写)。 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催乳素释放因子()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 抑制激素:生长抑素()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 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垂体 促卵泡素()催乳素()促黑素细胞激素()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 甲状腺: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肾上腺 性激素(少量雄激素和微量雌激素)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胰腺: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卵巢/睾丸:雌激素()/雄激素( ) 2. 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为例简述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机制。 T3、T4 T3、T4 身体器官 3.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因:1、功能减退;2、功能亢进;3、激素敏感性缺陷 4.简述应从哪几个方面对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病史:患病经过,诊治经过,个人史、生活史及家族史,心理和社会支持; 身体评估:一般情况,皮肤粘膜等;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含激素水平),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同位素检查。 5.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①营养失调(高于/低于机体需要量);②身体意像紊乱;③ 活动无耐力;④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

6.学会利用体质指数()判断患者的体重情况: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m2)(正常:19~25)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以代谢亢进和血浆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 8.简述(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典型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甲状三联征) 9.理解甲状腺毒症及突眼 ●甲状腺素症: 精神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紧张,易激动;焦躁,多言多动,喜怒无常;失眠多梦,注意力分散 –淡漠型:少言寡语,抑郁,淡漠——老年人多见 –腱反射增强 –细微肌震颤:伸舌、双上肢平举

中医内科学重点考试必过

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降。 治则:解表达邪。 2)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的一种症候。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治则:外感咳嗽,祛邪止咳;内伤咳嗽,扶正补虚。 证型: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3)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 不能平卧。 病机:外邪触动伏痰。 治则:发则治标,平时治本。 分型: 1.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4)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5)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疮疡的一种病征,属内痈之一。 病机:血瘀。 治则:祛邪。 证型: 1.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6)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 主要临床特征。 7)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 证。 8)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治疗原则: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9)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病机:心脉痹阻。 治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证型: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10)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 的不足。

内科护理学 泌尿系统知识点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肾源性水肿 1.水肿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按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肾炎性水肿,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潴留而产生水肿,主要由肾小球肾炎引起;肾炎性水肿多从颜面部开始,重者可波及全身。肾病性水肿,主要指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内,产生水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肾病性水肿一般比较严重,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常为全身性、体位性和凹陷性。 2.护理措施及依据:体液过多 A.休息:严重水肿应卧床休息,下肢明显水肿者卧床休息时可抬高下肢。 B.饮食护理:钠盐,限制钠盐摄入,予以低盐饮食,每天以2-3g为宜;液体,若每天尿量小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应不超过前一天24小时尿量加上不明显失水量(约500ml);蛋白质,若无氮质潴留,可给予 0.8-1.0g/(kg*d)的优质蛋白,有氮质血症的水肿病人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 给予0.6-0.8g/(kg*d)的优质蛋白,慢性肾衰竭病人需根据GFR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热量:补充足够热量;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C.病情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尿量变化;定期测量病人体重;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 D.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二.尿路刺激征 1.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2.护理诊断及措施:排尿障碍 A.休息 B.增加水分的摄入 C.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 D.缓解疼痛 E.用药护理 三.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四.尿异常: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管型尿。 五.肾区痛:肾区痛系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所致,表现为肾区胀痛或隐痛、肾区压痛和叩击痛阳性。多见于肾脏或附近组织炎症、肾肿瘤等。 第二节肾小球疾病概述 第三节肾小球肾炎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绝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良好。2.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3.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为2-6岁,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中医内科学必考知识点

1、感冒的基本病因——风邪。 2、“风者百病之始也”——出自《素问·骨空论》 3、‘感冒’一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4、‘辛温’与‘辛凉’的立论——出自《丹溪心法》 5、感冒与风温的鉴别特征——前者少传变、热度低。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热复。 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别——感冒:肺气失宣、卫表不和。咳嗽:肺气上逆。 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别特征——有表证则属于感冒。 8、‘咳嗽’一词——出自《内经》。 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素问·咳论》。 10、“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出自《景岳全书》。(此立论首先提出者——明·张介宾) 11、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单一病种,也包括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 12、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产物性病因)——痰;火。(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区别。) 13、明确‘哮’与‘喘’的鉴别——始于《医学正传》明·虞抟。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的鉴别特点。14、“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出自《金匮要略》。——是论述‘哮病’的内容(干扰答案常见‘咳嗽’、‘咳喘’、‘哮喘’)

15、‘哮喘’——始见于《丹溪心法》。提出“哮喘专主于痰”。 16、哮病的病机特征——宿痰伏肺(夙根学说),外邪引动。 17、哮与喘的关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18、哮与喘的鉴别:(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热;喘分虚实。)哮: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R↑?;突然、反复发作喘:症状;气息;持久;呼吸困难;R↑↑;陈旧、持续发作(急、慢性、迁延性) 19、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祛痰理气);缓时治本(扶正祛邪)。 20、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喘病—多责于肺、肾。 21、喘病的虚实鉴别: 实证:邪气壅肺;痰浊阻滞。肺气上逆。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 虚证:肺肾不足;气失摄纳。肺气上逆。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 22、喘病——始见于《内经》。“肺高则上气肩息”——《灵枢》。‘上气’指喘证症状。 23、“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出自《景岳全书》。 24、“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指喘证病机。出自《临证指南医案》(清·叶天士)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内科护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个层次,即:(1)生理的需要;(2)刺激的需要;(3)安全及保障的需要;(4)爱与归属的需要;(5)尊重与自尊的需要;(6)自我实现。Maslow 的理论认为: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当所有的需要被满足时,就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 2.应用:(1)生理的需要:例如空气、水、食物、温度、排泄、休息、避免疼痛等;(2)刺激的需要:例如帮助患者在床上活动、翻身,给予肢体或背部按摩以增进患者 独立的生活能力等;(3)安全和保障的需要: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清洁、安全,防止感染,进行人院介绍、术前教育等;(4)爱和归属的需要:例如让亲属探视和陪伴,与患者建立友好的关系等;(5)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例如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虚心听取患者的意见等;(6)实现“自我满足的需要”:例如为患病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让患者参加力所及适应过程→成功一身心平衡;失败一患病。其中,应激原含义可以是躯体、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为两类即生理、心理反应。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 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2.应用:在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应激原多是疾病,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控制心理应激反应的方法有:(1)正确对待问题;(2)正确对待情感;(3)利用可能得到的社会支持;(4)减少应容应依据患者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而定。她设计了三种护理系统:(1)全补偿系统:是针对没有能力自理的患者,要求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自理需要;(2)部分补偿系统:是患者不能完成全部自理,要求护士和患者都参与才能满足自理需要;(3)辅助教育系统:即患者能完成自理,但要通过学习,护士指导患者学会自理活动。总之, Orem 自理模式认为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教会患者 学会自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2.应用:(1)全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疾病如昏迷、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患者;(2)部分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和稳定,或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但尚能完成部分自理活动;(3)辅助教育系统多用于康复期及慢性病稳定 及评价。护士所收集的资料不仅涉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应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评估在护士与患者第一次见面时就已开始,直到患者出院或护理 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说明。是计划、实施及评价的基础。护理诊断分为三类,即“现存的”护理诊断,“有……危险的”护理诊断和“健康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有:(1)三部分陈述,PES 公式:即健康问题(P)、原因(E)和症状体征(s); (2)二部分陈述,PE 公式:护理诊断一问题+原因。(3)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合作性问题是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一些生理并发症的发生和情况的变化,是要护士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处理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合作性问题有其固定的陈述方式,如“潜在并发症:肺栓塞”。 (2)制 制定护理措施。 的是保证护士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针对患者具体需要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 2.护理程序的运用需要护士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3.护理程序的运用是以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健康保健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基础的。 4.护理程序具有普遍适用性。 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2)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壁上有直径约5~10微米的小孔称肺泡孔,与邻近肺泡或细支气管相通。(3)肺泡上皮细胞由I 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组成,Ⅱ型细胞散在工型细胞间,数量较少,它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液膜,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量的稳定性,防止肺泡萎陷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4)呼吸膜:工型细胞与邻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贴,甚至两者基底膜融合为一,构成气血屏障,是肺泡腔内与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交换的场所。(5)肺循环:由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构成,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其特点为:肺循环是一个低压力、低阻力系统;肺毛细血管网最丰富,总面积约lOO 平方料,十分有利于气体交换;肺动脉携带脱氧血,肺静脉输送氧合血。(6)胸膜腔是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腔隙。胸膜腔的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以减少两层胸膜间的摩擦。 2.呼吸系统的功能:(1)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为有效通气量。(3)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4)肺的防御功能: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拦阻作用;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的防御机制;咳嗽反射;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3.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化学调节主要指动脉血或脑脊液中氧、CO2和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1)缺氧:缺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尤其是颈动脉体来实现的。(2)二氧化碳:CO2对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都有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变化尤为敏感。(3)H+浓度:H+浓度的改变可以刺激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当浓度增高时,使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呼吸运动受抑制。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 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 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 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