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沙盘游戏和荣格分析心理学

沙盘游戏和荣格分析心理学

沙盘游戏和荣格分析心理学
沙盘游戏和荣格分析心理学

沙盘游戏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卡尔夫开创的沙盘游戏,融合了劳恩菲尔德世界技法的理念,也深受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涉及心理学、人类学、文学、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就其对沙盘游戏的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原型理论、个性化理论和心理动力学理论三个方面,也可以将这三个方面看成是理解沙盘游戏的又一把钥匙。通过它们,人们才会真正走进神秘的沙盘游戏世界,感受沙盘游戏世界的魅力,体会人的内心世界的另一种真实。

一、荣格的原型理论与沙盘游戏

(一)荣格的原型理论简介

1.原型的内涵

原型一词并非荣格的创造,早在犹太人斐洛(Philo Judaeus)谈到人身上的“上帝形象”时便已出现。荣格之前的一些哲学家也使用过这一术语,如柏拉图(Plato)认为原型是形式,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例如世间有许多类别的事物,当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观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万,而美的原型或观念却只有一个。

荣格用原型来表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他认为,只有当可以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确实存在时,人们才具备了认识心理存在的条件。因此,只有当我们能够展示其内容时,才能够对其进行探讨。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结”所组成,它们构成心理生活中个人的一面,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谓的原型。他还认为,我们在无意识中发现了那些不是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经由遗传具有的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也就是知觉与顿悟的原型。它们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先天要素。正如一个人的本能迫使他进入一种特定的存在模式一样,原型也迫使知觉与顿悟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式。和本能一样,原型构成了集体无意识。

集无意识内容之大成的荣格原型理论,一般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各种误解。荣格为了说明无意识的构造,假定了其中心存在着原型,他时而将其说成为“由脑的构造而传达的精神内容”,时而又将其喻为“由黑暗时代积累下来的所有人类经验的沉淀物”。他的理论给人一种“无意识似乎是由遗传而来,或者似乎有一种传达它的特殊的脑组织”的印象,由于这一切无法得到证实,因而否定荣格的人甚多。

2.原型的类型

正像荣格所说的,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这种铭刻,并不是以充满内容的心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

作为原型的主要内容,荣格列举了阿尼玛(anima)、阿尼姆斯(animus)、阴影(shadow)、人格面具(persona)、“太母”(grandmother)、“老圣人”(old wiseman)等。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存在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力量原型、英雄原型、儿童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智慧老人原型、大地母亲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动物原型、曼荼罗原型等。

荣格试图通过古今中外这一普遍性情感的源泉,来说明他的无意识理论。其理论的正确与否,另当别论,而这种普遍情感的存在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日常经验来考虑的话,谁都可能接受这样

一些提法。作为人,不管是谁都不可能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当然存在着像“影子”一样的黑暗面,也并非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触及原型这一部分,自然会触动感情,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当考虑异性时会有情感的冲动,当考虑到自己的父母时也自然有情感的渗入。

3.原型的表现及性质

荣格将这一切的存在,故意不称之为异性或母亲,而将其称之为“阿尼玛”“太母”的原因,是为了说明并非指的是现实的女友或母亲,而是指潜伏于心中的本人无意识中的心象。这些心象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身上,即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出生后马上就失去双亲的孤儿,在自己的心中也会有母亲或父亲的心象,甚至可能比在安定家庭中养育成长的儿童具有更加鲜明的父母心象,而且更为迫切地去追寻这一切。

通常无意识原型的表达方式是神话、传说、童话或梦。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原型的表现是不同的,各自都背负了民族和文化的烙印。但其性质只有两个:积极和消极。积极的原型一般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力量,如代表着自性实现的曼荼罗;消极的原型一般具有破坏性、毁坏性,如阴影,它可能导致人格的失常。不过,就某一种原型而言,积极或消极的性质判断并不是绝对的。

荣格认为,梦是以在无意识中的原型为中心而展开的。另外,神话、民间传说等最初也许经历了与梦一样的过程,也可能是在现实中所发生的事情,反映了人们的无意识的原型,使人感动并得以流传下来。这样说来,梦和这些故事有类似的表现。因此,对于荣格心理学,知道神话故事多的话,梦的分析就会得心应手。

人格的黑暗部分,最初提出来的这样的原型是“影”,即明朗的、意识化的自己反面所隐藏的人格黑暗阴影部分。黑暗的阴影部分不一定就是恶的、坏的、不好的内容,也包含着自身未能觉察的、未知的可能性。当在梦中出现的时候,自己假借成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同性朋友的姿态,或者成为动物,或者变成了强盗、敌人、恶魔、坏蛋,时而在黑暗中,时而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出现。从广义上来讲的人格的“影”,包含着异性或亲人的印象。但是这往往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梦中人格化所出现的“影”,比较多的是以同性的印象出现。

荣格认为,应该考虑为什么梦中登场的人物会在此时此刻出现。例如,会经常出现近日或昨天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报纸上报道过的新闻。有的时候,人在想起某一事件的时候,会有“在梦中梦见过”的感觉。发生过那么多的事,为什么唯有这件事在梦中出现,这和无意识原型,特别与“影”有很大关系。“影”的存在如果过大,也会招来悲剧。我们在无意识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过着两重生活,存在一个自己所不知道的另一个自己。我们平时会戴许多的面具(mask),这些假面是复杂社会的润滑油。

4.荣格对原型的证明

既然原型被认为能够产生某些精神形式,那么我们就必须讨论在哪里和怎样才能获得表现这些形式的材料。荣格选择梦和积极想象来充当这样的材料。

梦是无意识心理的产物,不受意识的支配,是自主的、自发的。荣格认为,梦中包含了大量的母题,有些母题是为做梦者所知的,而有些是不为其所知的。他认为,我们必须把所有他“可能”知道的母题从他不知道的母题中排除出去。我们必须寻找做梦者本人并不知道的母题,它们虽然不为做梦者所知,但仍旧在他的梦中起作用,这种作用正好与我们从历史来源所知道的原型的作用巧合。

梦的解析,一般来说是在精神分析的密室中进行的。伴随着精神分析这一密室的逐渐公开,有关梦的解析的报告也越来越多。不仅梦的解析,甚至所做的梦的内容,也往往因为所属流派及人性格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一句话说得有一定道理:荣格派的人梦荣格式的梦,弗洛伊德派的人梦弗洛伊德式的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是事实。一方面,梦对做梦的人的意识来讲是意外的表现,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的确反映了日常的意识内容,如此想来,学习荣格心理学的人做荣格式的梦也并非不可思议。

积极想象是证明原型的另一种材料来源。在荣格看来,积极想象一词指的是由蓄意专注状态中产生出来的一系列幻想。当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观点、情绪、图画或事件上,随后便产生一系列幻想,个体本人也在幻想当中扮演某一角色。这样一来,想象的东西仿佛有了生命力,以前无关的心理内容现在变得清晰多了,而且语言表达、情感活动和意识的自我都变得活跃起来,心理成熟速度似乎也加快了。荣格还认为,如果梦中存在着未经认识的、无意识幻想,那么梦的频率和强度就会增长;而如果这些幻想进入到了意识之中,梦就改变其性质,其强度就减弱,频率就降低。可见,这种幻想具有影响意识的特点。但荣格也提醒人们注意:作为结果出现的一系列幻想把无意识释放了出来并制造出富于原型形象和联想的材料。……它并不是全无危险的,因为它可能使病人过于远离现实,因此有必要警告人们不可机械地运用这一方法。

在运用梦和积极想象这两种材料对原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荣格还发现,当符合某种特定原型的情景出现时,那个原型就复活了,产生出一种强制性,并像一种本能内驱力一样,与一切理性和意志相对抗。积极想象的主要目的是使情绪及其相伴随的情绪具体化,并为自我和无意识内容进行对话提供有效途径。

(二)荣格的原型理论在沙盘游戏中的运用

沙盘游戏是沟通意识和无意识的一座桥梁。沙盘游戏的目标之一就是使来访者的无意识原型意识化,实现个体与其心灵的“对话”。在意识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人是不可能了解自己无意识中的原型心象的,而这些原型心象与意识、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恰恰是导致人产生种种心理不适的原因之一。

当然,沙盘游戏要实现“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这一目标,其前提是唤起来访者的积极想象,让来访者进入到类似于梦的状态中。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来访者才会自发产生一系列幻想,这些幻想给来访者带来的体验会影响其意识的过程,进而将幻想中的各种心象组合、构造、创造出一幅内心世界的心理图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沙盘游戏就是要让来访者体验“睁着眼睛做梦”。具体到实施过程中,安静、自由、安全的空间环境为唤起来访者的积极想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丰富的沙具,尽可能涵盖人类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为创造符合某种特定原型的情景提供可能,使来访者体验到原型复活的力量;而沙箱的设置使来访者能轻松、自然地将其尽收眼底,将沙箱四周蓝色所代表的天空、沙所代表的大地和沙箱底部蓝色所代表的水(海洋)融入一幅图景中,体会那天、地、海交融的一体感。尤其是来访者触沙的那一刻,沙的流动性、可塑性使来访者自动进入到幻想的世界中,开始了漫漫的“求心”历程。正如一位初次体验沙盘游戏的人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说:“沙盘游戏世界的经历如梦如幻,有一种似真若梦的感觉。”

此外,来访者在创造其沙盘游戏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协调着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来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化到沙盘游戏中,其实本身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他们会有选择性地决定摆什么,不摆什么,先摆什么,后摆什么。整个的摆放过程反映的是来访者的意识和无意识的较量,所摆放的沙具可能正是其无意识原型的一种象征。当然,这必须结合作品的主题来进行整体分析,并不是绝对的,例如一男性来访者的沙盘游戏中出现的“天使”形象可能代表阿尼玛原型,也可能代表出生原型,这要结合整个作品所反映的情景和来访者对它的解释来判断。

来访者对原型的态度与评价恰恰反映出他们内心困惑的原型根源,因此,治疗者对沙盘游戏作品中原型心象的分析与判断,也就成了心理咨询或临床治疗的关键。

二、荣格的个性化理论与沙盘游戏

(一)荣格个性化理论简介

1.个性化的内涵

荣格最早使用个性化(individuation)一词是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在他看来,个性化是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另一策略,突出地表明荣格有使精神分析学同时担负起“精神综合”任务的内在意向。他认为,个性化一词有双重含义:一是成为独特的、独立的个体;二是重建心理的完整与统一。荣格认为,用个性化这个术语来表示一种心理过程,经由这一过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在心理上“不可分的”,即一个独立的统一体或整体。而这一观点的前提,是荣格认为个体的精神始于一种浑沌未分的统一状态,只要具备适当的条件,它就会如同一粒树种必然长成一棵大树一样,逐渐发展为一个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分化,但仍然保持着内在统一性的整体。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它不仅意味着每一个心理系统会分化,不同于别的系统,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系统的内部也发生着分化,从单一的结构成长为复杂的结构。结构的复杂性意味着一种结构能够以多种方式表现自己。例如,没有获得充分发展的自我只有少而简单的自我意识,当逐渐个性化之后,它的全部自觉行为就大大地扩展了。个性化了的自我能够在它对世界的各种知觉中获得高的鉴别力;它能够领悟表象与表象的微妙关系,能够深入到种种现象的意义中去。个性化同时意味着心理的分化与整合,它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需要人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验和阐释。

2.个性化的成分

根据荣格对个性化的解释,一方面,个性化导致个体的独特化和独立化,产生于个体把自己与其他人完全区分开来,主要是从心理上区分开来,涉及个体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个性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内部发展过程,它以不断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为标志,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要和他人建立某种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积极与消极的情绪。通过这种不断的内外部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不管存在于个体内心深处的矛盾是什么,它都要受到其他各种矛盾的折射,这些矛盾就是个体自己和与其建立联系、发生投射的人们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个性化又必然使得个体人格朝整合的方向发展,其中主要是指整合人格中的意识部分和无意识部分(包括原型、非主导态度和功能),也就是使无意识原型的内容意识化,将它同化到意识中。

3.作为内部体验的个性化过程

结合自身对宗教的研究和心理临床实践,荣格提出,个性化是一个“生命意义的体验过程”。荣格认为,宗教是对一个人的世界中的这些因素所给予的详细思考和观察,因为他发现对它们进行仔细考虑会使人充满力量,或者有所帮助,或者对它们保持崇拜和热爱会使人感到高尚、美好和富有意义。而这些因素就被称为“神秘体验”,它以无意识的形式参与到人的精神生活中,使人的精神变得丰富和充实。而个性化过程中对自性的追求就是人类“对意义的意志”,就是对意义的一个感受过程。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着“分化”所造成的紧张,体验着与自性接触而带来的喜悦。

像宗教体验一样,个性化体验离不开种种心象,如幻想、空想和梦。如果一个人注意这些心象,并对它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在积极的想象中与其发生相互作用,那么,这些心象就有益于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这个过程,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无意识成分,如阴影,就可以被人们体验到,或许还能得到同化。

4.个性化的目标

荣格认为,个性化意味着成为一个单一的、同质的存在。个性包含着我们最深处的、最后的和无

与伦比的独特性,就此而言,它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人自己的自性的含义。所以,我们可以把个性化解释为“达到个性”或“自性实现”。因此,荣格的个性化就是自性实现的过程,或者说,个性化的目标就是实现自性。

自性这个概念是荣格对原型进行研究时提出的,并把它看做人类精神的核心因素,代表着一种整体人格(total personality),是原型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原型。荣格曾指出,从心理学上讲,自性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体。从经验上讲,自性是以特殊象征的形式自发出现的,而且它的整体性是在曼荼罗及其无穷的变体中看出来的。从历史上讲,这些象征是作为上帝心象而得到证实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来,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其代表了一种“统合”与“统一”的力量。而且荣格还提出,只有在意识水平上,自性和自我才可能相互渗透,达到自性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荣格将自性与人生发展联系了起来,认为在人的童年时期,自我与自性联系微弱,在中年以后,这种联系才开始变得持久而牢固。同时,指出个性化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童年期表现为各种游戏,在成年以后表现为宗教、文学、艺术等。进而又将自性与个性化相联系,将自性的实现确定为个性化的最终目标。尽管这个崇高目标很难达到,但它为人们的生命赋予了意义,使人们孜孜不倦地为之奋斗。他认为,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为个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最完整的表现。另外,他还认为,自性对临床治疗的启示就是治愈(healing)。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性,帮助患者发展人格,而不仅仅是治疗症状。他指出,症状可能指向情结,必须对这些情结加以整合以便使其得以发展。只要人格问题解决了,症状也就随之消除。

5.个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保障

自性作为个性化的目标,代表一种整合力量,但它并不是人格中的唯一力量,同时还存在着一种分裂力量。无论是在多重人格或分裂人格的精神病患者身上还是在正常人身上,分裂力量都是普遍存在的。荣格曾用“在外面是天使,在这里是魔鬼”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性格分裂现象,以证明其普遍性,而这种分裂力量的存在对自性的整合力量构成了巨大威胁,除非整合力量变得足够强大,才得以与分裂力量相抗衡。于是荣格把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看做精神整合顺利实现的内在保障。他说,与无意识打交道的过程是一种真正的劳作。他将这一工作称之为超越功能,是因为它再现了一种建立在真实和想象、理性和非理性材料上的功能,并因而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裂开的深渊上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是一个自然进程,是那种从对立面的紧张张力中迸发出来的能量的显现,它存在于一连串有序的、自发地出现在梦和幻觉中的“幻想发生”中。可见,心理的超越功能整合了意识和无意识中许多对立的因素,使得自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心理的超越功能是个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保障。

6.个性化与母子一体性

荣格的个性化过程可以看成是意识到人类整体性的过程。整体性意味着超越了相互排斥的对立面,追求这些对立面的整合。它开始于出生之时,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面,荣格把它称为自性。这种整体性首先存在于母亲的自性中,照顾新生儿的种种需要,如饥饿的满足、抵御寒冷等,都局限于母亲的身体。孩子从母亲的关爱中体验着安全感,这叫做母子一体性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母子需要相互承认彼此心理的新发展。随着对孩子的未来发展的承认和证实,他们刚刚表现出的发展趋势就可能巩固在人格中。

在出生一年以后,孩子的自性开始脱离母亲。此时,孩子通过母亲的情感表达来经历自性的过程。安全感转变为信任关系,并最终确立信赖感。从第三年开始,自性的核心已经在儿童的无意识中巩固,

开始以整体性的象征物来表现自身,如儿童游戏、绘画等。并且在所有文化中,人们都一直在用它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整体性,而整体性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的过程唤起了作为自我健康发展基础的内部精神秩序,创造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对人的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母子一体性是理解自性、实现整合的基础。

(二)沙盘游戏中体现的个性化原理

卡尔夫认为,各种形象的沙具和沙箱中的沙可以给来访者提供一定的可能性,使其建立起与自己的内部世界相对应的世界。用这种方式,通过自由、创造性的游戏,无意识过程得以在三维的图画世界中显现,就像梦的经历一样。通过一系列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心象,荣格所描述的个性化过程就会受到激发,并向着自性实现的目标发展。因此,可以将沙盘游戏与荣格的个性化理论结合起来,深刻把握沙盘游戏的精髓。

1.相信人的整合趋势

荣格曾提到个性化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也就是说,人体内存在天然的分化力量和整合力量,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决定着一个人形成怎样的人格。分化可以使个体独特化,但过度分化可能引起紧张、痛苦、焦虑的体验,导致人格分裂。只有当整合力量足够强大时,才可能避免分裂,保证自性的实现。因此,个体总是在不断追求整合。

沙盘游戏正是以此为基础,相信人的这种整合趋势,让其通过沙具和沙箱来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化,意识到可能存在的来自无意识的分裂倾向或非自我部分。既然人有整合的趋势,他就会用意识去指导、转化或改变那些代表分裂和人格中非自我部分的心象。表现在沙盘游戏制作过程中,来访者一边制作,一边思考,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沙盘游戏作品后,如果发现作品发展变化的整体趋势是越来越条理化,表明自我意识已变得很强大,足以战胜分裂力量,将非自我意识部分整合到意识自我中,使来访者重新回到个性化的正确道路上来。

2.追求自性实现

沙盘游戏的目标是治愈,即以来访者的自性实现为最终目标。沙盘游戏为来访者提供了让他们正视自我、体验内心的冲撞、向着自性实现目标迈进的空间。

在沙盘游戏中,这种整合体现在沙盘游戏世界中的“自由”与“限制”。制作沙盘游戏激发了来访者的心理活动,可以使其将无意识心理的内容(包括个体被遗忘的和受压抑的经历、集体经验所传递的能量)整合到意识的水平。

当来访者开始制作沙盘游戏时,他其实处在一个既自由又有所限制的空间内。“自由”是指对来访者的创作活动没有多少限制,他们选择什么沙具、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制作多长时间都由他们自己决定,治疗者只是在开始时说:“请用这些沙具和沙箱随便摆个什么或做个什么,想怎么做都可以。”整个过程中,治疗者只是静静地站或坐在一旁,不作任何指导或解释。这使得来访者能充分表现与其最接近的环境、场景、人物和事件。

但是,完全的“自由”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父母的一句“随你的便,不管你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的话,会使孩子产生不受重视、被抛弃、分离等感觉。因此,适当的行为控制或引导,

会使人产生受重视、被关注的感觉。

沙盘游戏的“限制”是指来访者必须在所限定的大空间(治疗室)和小空间(沙箱)中使用有限的沙具进行沙盘游戏制作,这也反映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特质。来访者在一个既自由又有限制的安定的场面下,将自身无意识世界中的问题表现出来,在治疗者和来访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能会看到,来访者无意识的、隐藏的问题开始由不可见变得可见。沙盘游戏成了可见世界和不可见世界的中介(mediator)。

此外,沙盘游戏还体现了身体和精神的整合。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精神是作为排他性的智能而出现的,它丧失了与情感和身体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缺乏表现为蔑视情感,将其看成是不清楚的东西,并认为,身体是原始的、非精神的。此种态度通常是引起人们心理障碍或不适的部分原因。只有将精神看做组成整体人的元素之一时,来访者才能找回生活现实感和生活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沙盘游戏中所摆放的沙具是来访者内部精神的物化形式,并通过对它们的操作,让来访者感受到身体和行动的力量,以及精神和身体相结合而产生的巨大创造力,进而肯定自我,使其成为自性化道路上的有力推动者。

3.强调个性化体验

个性化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内心体验。沙盘游戏之所以能对来访者的个性化产生重要影响,就在于它所唤起的来访者体验的变化。在一次沙盘游戏过程中,来访者从开始制作时的茫然,到面对沙箱和沙具架时的凝思,再到挑选沙具时的犹豫,到作品初步形成时的顿悟,直至作品完成后的惊喜,充分表明来访者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经历意识—无意识—意识这样一个体验过程。

许多来访者在初次体验沙盘游戏之后,都说自己有一种成就感,挺有意思的。其根本就在于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开始意识到一些以前就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深处但从未意识到的东西。怀着这种成就感和新鲜感,他们一般都愿意进入下一阶段的沙盘游戏治疗过程。随着治疗的深入,来访者的作品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作品中从没有植物到出现植物,从未动沙到动沙,从无自我像到有自我像。

作品外观的变化也说明了来访者内心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动力来自来访者制作沙盘游戏的体验。正如梦给做梦人的最大影响并不是那些梦中的情节,而是梦给人带来的体验。因为很多情节在醒来时就已遗忘了,只有那种体验驻留在心头,才会影响着人的情绪、精神甚至行为。例如一场噩梦的体验很可能使做梦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情绪低落,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头,感觉事事不顺心。梦是在睡眠中,自我统合力变弱的情况下,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并由自我来把握的影像。但是,不管怎样,人不能主导自己的梦境。

而沙盘游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幻想的空间,让人们“睁着眼睛”做“梦”。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沙盘游戏中的情景来改善自己的“梦境”,体验着“梦境”改变或完善带来的喜悦。这同时也是分化和整合带来的喜悦,是个性化过程顺利进行的证明。

4.实现非言语性和象征性的心理超越

心理的超越功能是实现自性的内在保障。心理治疗要达到治愈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心理的超越功能,在来访者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裂开的深渊上架起一座桥梁。象征就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有效手

段,它借助于与某事物的相似性,提示完全未知领域的东西或尚在形成中的东西。

象征的主要意义在于激发生命唤起想象,它能创造出更为新颖、更具韵味、更富吸引力的境界并因此把人带入意义更加充实、内容更加丰富的存在。任何新象征的出现都类似于一次新的启示,它在一刹那间照亮了人的全部生活,并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人的未来命运。

沙盘游戏正是创造了一种人与象征共存的空间,尽管人没有意识到,但象征的意义使人焕发生机。体现在整个沙盘游戏的制作过程以非言语性和象征性为主要特点。非言语性指的是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游戏,它不需要任何言语的参与,只需要想象与行动。象征性指的是沙盘游戏作品中的种种心象表现了来访者的无意识世界的内容,作品中心象的变化反映的是来访者内心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有时,从最初作品中的心象表现可以判断来访者以后心理变化和整合的趋势。这样,通过一系列沙盘游戏作品,来访者的作品整体印象从混乱走向整合、条理化,说明其心理受压抑的能量得到了疏解,自我的力量变得强大,克服和超越了心理分裂的危险,即为自性实现创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心理环境。

5.建立理想的咨访关系──母子一体性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这里所说的母子一体性并不是简单地把治疗者看做母亲,把来访者看做孩子,而是以母亲来代表治疗者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应该具有的一种母性原理的态度,即关怀、保护和接纳来访者,将来访者视作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

母子一体性是指治疗者相信来访者具有治愈和发展的潜能,接纳来访者在沙盘游戏中的一切心象的发展变化。同时,来访者也接纳治疗者和自身在沙盘游戏过程中的变化。琳达·迪安(Linda Dean)曾将处在母子一体性关系中的治疗者叫做助产士(midwife),其任务是以尊重的态度接受来访者无意识心象的本来面目,允许它们按照自身的发展速度融入到外部世界中。同时,要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足够安全和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治疗者的态度和自我足以接纳和确认来访者非自我部分的心象和治愈过程中出现的新心象。而来访者的无意识似乎知道这一切,并对此作出反应,表现为来访者的自性原型被唤醒,在沙盘游戏中寻求表现。在这些自性心象中,对立面已被整合,治愈人格分裂面的倾向开始变得明显,最终走向了人格的整合。

三、荣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与沙盘游戏

(一)荣格心理动力学理论简介

荣格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心理能量。围绕这一概念,该理论还讨论了心理能量的转化、流向和调节。

1.心理能量

荣格当初用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来代替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把心理能量作为人类全部心理活动的推动力。他认为,能量可以成为现象世界中各种变化的基础,心理能量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现象本身的一个概念,而是完全存在于特定的经验基础之上。换言之,能量在有意识的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运动或力量,而在无意识的潜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一种状态。荣格坚信,人的肉体所产生的能量在本质上依赖于心理能量得到再生。

2.心理能量的转化

关于心理能量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心理能量不能压抑,只能转化。荣格曾用“力比多的运河开通”来形容心理能量的转化,也就是从一种心理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价值强度的转化。他认为,每一情结都带有一定的能量,而情结作为相互联系的无意识内容的群集,属于阴影的一部分,通常以梦和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要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就必须从情结中释放心理能量,使其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心理能量的转换。一位母亲总是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缺乏经验,所以孩子凡事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权威,也就是说,其无意识中具有一种“父母即权威”的情结。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特别是当他进入反抗期后,他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母亲对自己的管教,表现出激烈的反抗举动或言语。于是这位母亲在孩子面前权威地位逐渐丧失的现实与她的“父母即权威”的情结产生了冲突,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自信。苦恼的母亲为此寻求心理咨询,而咨询者要帮助她认识到她对母子关系的理解和定位的情结存在,将其情结背后压抑的心理能量释放出来,并引导她把这些能量转化到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上,做孩子的理解者,而不是领导和权威,就可以帮助孩子的母亲恢复自信,最终解决问题。

3.心理能量的流向

荣格认为,心理能量概念的本质是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熵原则: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是说物理能量的流动是由于两极之间的势差造成的。例如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热能从温度较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最终达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他说,没有一种预先存在的两极对立就不可能有能量。必须一直存在着高与低、热与冷等等,这样,平衡的过程,即能量才能够产生。心理能量也遵循着从高到低的流向,趋向于使各心理结构达到一种平衡。当人出现心理冲突时,原先的暂时平衡就会被打破,心理能量就要寻求解决冲突,以建立新的平衡。

4.心理能量的自我调节

荣格将人看成是有自主性的,其精神世界总是自我调节的。自我调节是一种平衡机制,其存在使得心理处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在荣格看来,心理补偿是朝向整体性的一种内驱力装置。利用集体意识的内容,那些和意识内容相联系的心象、情感、态度及行为,其目的是尽可能地达到人格的完整。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是自我调节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说,补偿就意味着通过无意识活动,对不同的数据或观点进行平衡和比较,以便产生某种调整或修正,如通过做梦纠正意识活动中的片面性。

(二)沙盘游戏中体现的心理动力学思想

1.沙盘游戏过程是来访者心理能量再生的过程

在最初的沙盘游戏阶段,来访者的沙盘游戏作品反映的多是与其意识层面最接近的情景,但也包括一些问题情境。以首次的沙盘游戏作品为基础,治疗者会从中发现来访者内心冲突解决的信号,比如怎样解决,向何处发展等。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沙盘游戏作品中,作品中的心象开始超越意识占主导的层面而向意识的深层发展,出现象征着无意识的内容。此时,这些心象就代表了来访者无意识情结中释放出的心理能量。同时,这种再生的心理能量就要寻求与那些未被情结压抑的心理能量达到一种

相对的平衡状态,获得心灵的安宁。当来访者把不同的心象表现都整合到一个和谐、统一的沙盘游戏情境中时,沙盘游戏就达到了唤起来访者自我实现潜能的效果。

曾有一位因不自信而接受咨询的来访者,在其最初的沙盘游戏作品中摆放的沙具非常少,尤其是植物类和动物类的沙具很少,没有自我像。在仅有的几个沙具中他认为对自己意义最大的是一把伞,希望自己能呆在伞下面。可以说,这把伞揭示了来访者无意识中“害怕失败,寻求保护”的情结,而这一情结正是导致他不自信的主要原因。伞这个心象的出现本身可能就代表了情结中所压抑的心理能量开始向外释放。随着沙盘游戏的继续开展,在来访者接下来制作的作品中,伞的心象消失了,出现了很多植物和动物,在沙盘游戏中甚至出现了挖出来的河流。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河流,它们都象征着源泉、能量、力量。从这类心象的增多中可以看出来访者动力感的增强,其实质就是他心理能量的恢复和再生。这些能量促使来访者不断整合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结果在最终沙盘游戏作品中出现了真实的自我像。我们把来访者真实自我像的出现看成是其心理能量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的一个标志,说明他已经能明确自己之所以不自信的原因,并接纳这一事实。当然,沙盘游戏作品自我像的变化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从无到有,从非真实自我像到最后的真实自我像,甚至升华为具有宗教意义的、抽象图形如曼荼罗时,反映了心理能量从被压抑状态到再生再到平衡的过程。

2.治愈的目标与转化

沙盘游戏的目标是治愈,也就是努力使来访者的心理达到一种整合,其前提条件要保证心理能量间的流通是顺畅的。能量间能够相互转化,受压抑的能量转化为新的能量,而顺畅的基础是能量间的势差,表现为心理冲突。心理能量也总是从高流向低,达到平衡,解决冲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沙盘游戏的初次体验提示了来访者无意识中的情结,使其意识化,从而引起他内心的激烈冲突,可以把这种冲突理解为来访者面对自己的心灵世界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中的紧张。虽然这个“世界”属于他们,但他们又认为这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世界”。当沙盘游戏作品中出现这个世界的心象或象征时,难免激发起与此相联系的各种情结,此时情结所压抑的能量强度就会增大,于是“流通”就开始。心理能量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由消极转化为积极,才有了实现治愈目标的前提。

3.沙盘游戏开展的动力──人的自我调节机制

人的心理都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只要条件具备,它就会通过各种手段(补偿、投射、转化等)调整心理能量,即重新分配,使其达到相对的均衡状态。沙盘游戏为人们提供了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沙盘游戏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接纳的空间,人的心理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进行自由的操作;另一方面,沙盘游戏是非言语性的,使得来访者可以充分利用种种非言语的手段,操作深层心理的内容。同时,心理的自我调节过程会以变化的沙盘游戏图景表现出来。从图景的变化中,治疗者也在不断调整治疗的方案和计划,推测来访者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

总之,沙盘游戏中蕴涵了丰富的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是分析心理学与心理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代表性治疗方法,而且,随着沙盘游戏的广泛应用,也必将促进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沙盘分析报告案例

沙盘游戏专题课程 分析报告 课程:沙盘游戏与心理分析 授课教师:朱晓斌教授 姓名: 学号: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家庭情况及性格爱好: 余丽(下称“丽丽”),女,22岁3个月,本科大四在校学生。家庭成员:父亲52岁,母亲48岁,双亲现已退休;弟弟21岁,已经参加工作。 丽丽的家乡是杭州千岛湖,从小家庭环境和睦。根据丽丽的同学及室友反映,在学校生活中,丽丽的表现是一个开朗单纯的小女生,乐于助人,性情可爱,人际关系融洽。 二、分析师印象 丽丽平时看起来文静可爱,活泼伶俐,天真且善解人意,给人一种林家小妹妹的感觉。 本次沙盘是丽丽的初始沙盘,因为是在课堂中的演示环节进行沙盘游戏,丽丽在大家的注视下难免会有些害羞和紧张。于是,分析师通过指导语提示她可以进行深呼吸调整状态、放松心情,虽然她没有通过感受沙子来进入游戏,但是由于她本身就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上过沙盘游戏的相关课程,对这一过程和环境很快就能够熟悉并进入状态,并主动走向沙具架开始选择沙具。 三、初始沙盘 1.摆放过程 由于丽丽已经很熟悉沙盘的操作及沙具的使用,所以从沙盘开始到摆放结束,只用了7分钟左右。在选择沙具及摆放沙盘的整个过程中,丽丽起身三次,沙具在摆放在沙盘中后,基本未进行移动。 第一次丽丽分别在三个沙具架上分别选择了人物(五个)、草坪和绿色围栏、果树、房子。人物有两个成年和三个小孩。在选好沙具之后,她将房子摆在靠近自己的右下角,用草坪和绿色围栏把房子围了起来,将一棵果树插在了房子后方的沙盘右下角,接着把五个人物依次摆在了草坪的前面(倾斜插在沙中),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看,五个人物的顺序是: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小男孩和两个小女孩。摆完这些,丽丽起身走到沙具架前进行第二次沙具选择。 第二次,丽丽选了四个人物、三座房子、三块草坪、一只卡通狗和一座桥。人物有两个成年和两个个小孩。丽丽先在沙盘中挖开一个长条形(从来访者与分析师的方向一分为二),露出蓝色底部,并将桥架在沙盘中心,接着将三座房子摆在靠近来访者自己的位置(一座在左边与第一次的房子相对,另外两座在它们之间并列摆放),将卡通狗放在两座房子中间,房屋前后摆放草坪,左边的房子前面立着四个人物,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看,四个人物的顺序是:两个老人、两个小孩。之后,起身走到沙具架前进行第三次沙具选择。 第三次,丽丽选择了两个一样的房子和三个人物,一个穿着制服,一个捧着一本书,另一个是芭比。她将芭比放在第一次摆放的房子的旁边,两个房子摆在分析师那边的沙盘中央(房子正面朝向她自己),将另外两个人物分别放在房子的左右。 2.交流过程 分析师:摆好了吗? 来访者:恩,摆好了。 分析师:能讲一讲沙盘里面都有些什么吗? 来访者:这就是我的家(指着左边第一个房子),这是我的外公外婆家(右边第一个房子),中间的这两间是我的邻居。 分析师:那这些都是什么人呢? 来访者:我家前面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弟弟、我和我的朋友;这里是我的外公、外婆、表兄妹;对面的这个是送快递的,另一个是一个老师。

精彩团体沙盘案例分析—《和谐》概览

团体沙盘案例《和谐》(初稿) 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因共同的成长需要大家一起来体验团体箱庭,一方面想通过箱庭体验呈现潜意识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让团体成员中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团队的凝聚力更加紧密。 小组成员一共有六个人,分别为A 、B、L1、 D、S、L2(为了方便,以下依次简称为A、B、C、D、E、F)。六人均为女性,箱庭治疗师为Z,记录员为H。 制作的顺序以抽签形式决定,此次体验大家决定做四轮,制作顺序为:A、B、C、D、E、F; 箱庭制作地点在XX箱庭治疗室,准备工具为箱庭产品一套,记录笔、纸等。 指导老师要求记录员在箱庭制作结来后报告制作时间,并对每轮的作品和最终的箱庭作品拍照保存。 一、咨访关系的建立 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次箱庭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成员,均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指导老师本着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原则,与队员建立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的咨访关系,此次团体箱庭体验活动为首次活动。在以后的时间,成长小组将定期开展系列的箱庭团体活动。 二、介绍团体箱庭疗法的制作原则 1、箱庭疗法坚持保密原则,个案的研究及发表都要征得来访者的同意。 2、不做人身攻击,只对物品的喜好阐述自己的态度,不对置放物件的人品头论足。 3、自我开放的程度由团队成员自己掌握,治疗师根据现场互动情况控制局面,但不轻易的插话和打断互动场景。 4、造型、抚沙、放玩具算一次制作次数。 5、不同类的玩具,一轮只能拿一个;相同类的玩具可以一次拿几个。 6、移动别人的玩具一次,就减少一次自己摆放玩具的次数。 7、每一轮的最后一个人放完玩具后,要告知记录人。 8、照相应从东、南、西、北、上五个角度拍摄。 9、团队成员要提早把自己想要摆的玩具看好,但不要提前拿在手里,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不干扰别人按顺序拿到自己的玩具。 10、成员在置放玩具前,要相对固定一个方向,不要随意变换位置。 11、团体箱庭以抽签的方式排序,遵从弱者优先,排到最后的一个人,可以调整到第一位(也可以不调整,按抽签顺序进行)。 12、团体箱庭的体验应该是持续的,成长性的。一般按照团体疗程3-5

沙盘游戏心理分析

沙盘游戏心理分析

————————————————————————————————作者:————————————————————————————————日期: ?

沙盘案例分析 专业:应用心理学 案例一: 休闲 根据来访者的解释:这个案例名为休闲,左上是一个城市,右上是一个安宁的环境,一个渔翁在钓鱼,渔翁旁边摆着的是好酒,中下是一群鱼。 分析:根据沙盘区域划分的相关理论,左上代表着内心世界、家庭教育、信念等,而右上代表的是社会化,人际关系等。此案例没有明显的左下和右下以及中间部分,所以不用分析这三个地方。很明显,沙盘中的渔翁就是代表着来访者。根据来访者为此沙盘的命名——“休闲”,既然是休闲,那意味着来访者在此沙盘中的渔翁是在左上的城市生活的,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潜意识之中是希望事业有成后是在城里安享晚年的。而右上在远离城市的安宁环境中,渔翁在钓鱼,陪伴他的不是其他人或者动物,而是美酒。这就意味着,来访者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欠缺,表现为不是很信任他人,内心深处感到孤独,而其中的美酒就是他用来弥补这内心孤独的,让人感觉他喜欢的是清净。这说明他内心世界的矛盾,即既向往城市的生活,有厌倦城里的喧嚣和冷漠,至少在他内心认为城市是淡漠的。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那里有一辆车,而渔翁出来钓鱼,而且是远离城市的,但是他身旁却没有交通工具,这说明了他现在缺乏自信心,害怕事业上的失败。所以,所谓的“休闲”只是来访者为了逃避这种不自信的方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来休闲。根据分析,咨询师的重点在于激励其自信心。

案例二: 思念 来访者的解释:来访者把次沙盘命名为“思念”。左边是一幢建筑和米妮,中间是很多山。山上有一只白鹤,右边是米奇和一幢房子,上边是一架飞机,下边的辆火车。来访者解释道:房子代表的是学校。 分析:很明显此来访者收到情感的困扰,根据对来访者的调查,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和一个女生相处很好,后来那个女同学转学了,导致两人一年也见不到两次面,从而十分想念该女生。在上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有山,这表示着来访者对以前的那个女生感情专注。而山上有一只白鹤,他寄希望于白鹤把思念传达给“米妮”更甚至白鹤就是他的第二个代表,希望能时常看见她和她在一起。而飞机和火车是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代表着心理能量。很显然,由于有山,交通不是很畅通,说明他心理能量受阻。其原因是,米妮是背对米奇的,而且有山,“米奇”不能看透“米妮”,不知道现在的米妮对他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来访者内心的不安与焦虑。笔者认为,此咨询的重点是要来访者打开心扉,释放内心的压抑。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智慧 【摘要】分析心理学是20世纪早期诞生的一门探究人类心灵原始意象的深度心理学。在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各民族宗教神话的广泛研究,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卡尔-荣格提出来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作为其理论精髓的集体无意识思想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人格层次结构学说、性格的类型、人格探索的方法等人格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及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转移现象和应对策略加以梳理,并浅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荣格、意识与无意识、性格类型、转移 ——————————————————————————————————- 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了其无意识理论,采纳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以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己为轴心,将不同时间、空间、文化、人性等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他特有的思想结构,成为举世公认的权威。 人格的结构和内容 一、意识——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它源于无意识领域,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从无意识领域和外部世界中汲取内容,当这些内容与自我发生联系时即成为意识。其本质是辨别,区分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肯定和否定等等。事物分离成对立的双方完全是由于意识的区分作用,只有意识才能认识到适当的东西,并使之与不适当的和无价值的东西区别开来。意识的功能有两个方面: 1.外部功能(即心理活动机能):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 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 情感:告诉我们它是否令人满意 直觉: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去向何方。 2.内部功能:记忆功能、意识功能的主观因素、情绪 二、个体无意识(又称下意识)——被压抑或遗忘的个体知觉和经验 情结是个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心灵将经验重建为内在客体后的产物。荣格认为,情结以类似本能的方式运作。说“类似本能”是因为它们对特定的情境或人物会产生立即的、直接的、特指性的反应。然而与本能不同的是,它们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而更大程度上是创伤、家庭互动模式、文化制约等经验的产物,这些经验再综合了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原始性要素才产生了情结。情结对心理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但是,对于意识自我来讲,那些苦恼的情感经验、精神创伤等个人生活经历又都可以成为加深个人见识,增强自我的适应,使人格更充实的有利条件。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原型要素就是透过情结的经验被体验的。 受地域、民族、经验的不同影响,每个人能够意识到的内容和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个体无意识具有相对性,它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同个人无意识的偶然事件可能易于被召唤到觉醒的意识中来比,组成个体无意识的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

心理沙盘主题班会心得

心理沙盘主题班会心得 沙盘游戏又称箱庭游戏。沙盘游戏治疗是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 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下面是带来的有关 心理沙盘主题班会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沙盘主题专题讲座心理因素心得体会1# 本次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心理沙盘操作技能初级培训班,我很荣幸 参加此次研习,尽管时间短、内容新,全面全面掌握操作技术有一定 的难度,但学得轻松、愉快,体现了团队和团队的团结合作精神,收 获很大、受益匪浅。 尚宇红副校长的授课,先后学习了沙盘游戏治疗的定义,基本理 论与历史健康发展;沙盘主要包括游戏的基本概念条件与主要设置;个 人的沙盘受训与分享;沙盘游戏的基本操作与注意事项;沙盘游戏的个 案现场演示、分享;初始沙盘的意义、分析与理解;分角色小组操作练习;沙盘游戏治疗的基本主题及其分析;指导语与沙盘技能治疗专业知 识练习;社会团体沙盘体验及带领要求;沙盘游戏在学校中的应用等。 老师授课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语言生动流畅、课件图文并茂,直观 形象,技术操作认真仔细,深受学员好评。沙盘操作技能培训是一个 全新的领域,对我来说,接受和掌握是一个很大欣然接受的挑战。但 是通过学习,使我对沙盘游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今天又明白了前两天沙子的特殊作用,对心理障碍者类似有特殊 的治疗效果。通过沙具在展示柜上的呈现,就可以根据沙具的特定含义,明确来访者的酸甜苦辣。从中经过询问、分析、研究,对症下药。沙盘游戏的神奇效果是妙不可言的,但要全面掌握操作要领,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积累、反思、总结,才能功成 名就,对初次触摸沙盘的人,前期准备要充分,指导者要根据操作程序,让来访者做好放松训练,以使尔后利用导语并使之进入状态。人 因的心境不一样时,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沙盘游戏是呈现来访

沙盘游戏心理分析

沙盘案例分析 专业:应用心理学 案例一: 休闲 根据来访者的解释:这个案例名为休闲,左上是一个城市,右上是一个安宁的环境,一个渔翁在钓鱼,渔翁旁边摆着的是好酒,中下是一群鱼。 分析:根据沙盘区域划分的相关理论,左上代表着内心世界、家庭教育、信念等,而右上代表的是社会化,人际关系等。此案例没有明显的左下和右下以及中间部分,所以不用分析这三个地方。很明显,沙盘中的渔翁就是代表着来访者。根据来访者为此沙盘的命名——“休闲”,既然是休闲,那意味着来访者在此沙盘中的渔翁是在左上的城市生活的,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潜意识之中是希望事业有成后是在城里安享晚年的。而右上在远离城市的安宁环境中,渔翁在钓鱼,陪伴他的不是其他人或者动物,而是美酒。这就意味着,来访者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欠缺,表现为不是很信任他人,内心深处感到孤独,而其中的美酒就是他用来弥补这内心孤独的,让人感觉他喜欢的是清净。这说明他内心世界的矛盾,即既向往城市的生活,有厌倦城里的喧嚣和冷漠,至少在他内心认为城市是淡漠的。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那里有一辆车,而渔翁出来钓鱼,而且是远离城市的,但是他身旁却没有交通工具,这说明了他现在缺乏自信心,害怕事业上的失败。所以,所谓的“休闲”只是来访者为了逃避这种不自信的方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来休闲。根据分析,咨询师的重点在于激励其自信心。 案例二: 思念 来访者的解释:来访者把次沙盘命名为“思念”。左边是一幢建筑和米妮,中间是很多山。山上有一只白鹤,右边是米奇和一幢房子,上边是一架飞机,下边

的辆火车。来访者解释道:房子代表的是学校。 分析:很明显此来访者收到情感的困扰,根据对来访者的调查,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和一个女生相处很好,后来那个女同学转学了,导致两人一年也见不到两次面,从而十分想念该女生。在上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有山,这表示着来访者对以前的那个女生感情专注。而山上有一只白鹤,他寄希望于白鹤把思念传达给“米妮”更甚至白鹤就是他的第二个代表,希望能时常看见她和她在一起。而飞机和火车是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代表着心理能量。很显然,由于有山,交通不是很畅通,说明他心理能量受阻。其原因是,米妮是背对米奇的,而且有山,“米奇”不能看透“米妮”,不知道现在的米妮对他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来访者内心的不安与焦虑。笔者认为,此咨询的重点是要来访者打开心扉,释放内心的压抑。 案例三: 夜空下的宁静 来访者的解释:来访者把此沙盘命名为“夜空下的宁静”,上面是一些星星,是美丽的夜空,儿夜空下有一只羊,一只乌龟,一对小狐狸,一只青蛙,一条鱼和一个在吸烟的人。 分析:此沙盘来看,来访者主要受到“孤独,情感,压力”方面的困扰,虽然是在如此美丽的星空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羊、乌龟还是其他的动物都在看他对面的鱼,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可以自由的游来游去,正所谓“海阔凭鱼跃”,而其他的动物则没有这么多的自由。这可以看出,来访者从小的压力就比较大,其原因可能是父母,老师对他的要求高,受到的管教比较严格,从而少了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

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三)原型意象 荣格用原型意象来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但荣格也一直努力区分原型与原型意象的不同,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我们的意识无从认识它,但是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存在及其意义。于是我们可以把原型意象看作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 无意识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 象征的物质成分使意识处于激活状态,意识受到象征的激活,而把兴趣指向象征,并力求去理解它。这就是说,象征除了“能量转换者”的动力学作用之外,也是“意识塑造者”。它迫使心理去同化象征中所包含着的一种或多种无意识内容。同时,由于原型及原型意象总是具有其集体无意识的渊源,因而一旦将这些理论运用在实际的临床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利用集体无意识原型以及原型意象本身所包含的治愈功能与作用,在这种意义上,意象、象征与想象,也就成为荣格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与特色。 荣格曾根据自己的分析与体验,以及自己的临床观察与验证提出了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内在儿童,阴影和自性等诸多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型意象。这些原型意象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水平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行为。 1、阿尼玛 阿尼玛是荣格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她既

一个考试心理焦虑学生的沙盘游戏案例讲解

沙盘游戏辅导记录及案例分析 市三中

一个考试心理焦虑学生的沙盘游戏案例分析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小w,女,汉族,13岁,盘锦市三中学初一年级学生。父母都是个体经营者,家庭经济拮据,享受国家低保待遇。2013年11月16日16:50分,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来访。经调查与询问,父母家人均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小W是独生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因忙于生计,很少陪伴她,但却对她很是疼爱。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所以父母对小W寄予了很大希望,尤其是母亲,更是盼着她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将来能不再重复父母的生活窘迫之路。小W从小特别懂事,勤俭节约,能充分理解父母的辛劳。小学六年,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自尊心很强,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一直是老师同学口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未受到任何挫折。 3.精神状态: 紧张焦虑,情绪低落,自责,但有良好的记忆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知情意统一,人格完整。 4.躯体状态: 来访者有头疼心慌,胃疼干呕,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躯体症状。经医学检查无器质性性病变。 5.社会功能: 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认真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学习效率

下降,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损伤,个人无法摆脱,需咨询师帮助。 6.心理测验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焦虑因子2.9分,抑郁因子2.5分,这两个因子分均超过常模2分。 (2)焦虑自评量表(SAS) 测量分为54分,在50—59分范围内,提示来访者有轻度焦虑。 (3)抑郁自评量表 测量分为50分,小于标准分分界值53分,提示来访者没有出现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 近两个月来,经常感觉心烦气躁,总是感觉非常紧张,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常出现头疼胃疼,心慌干呕等情况,晚上入睡困难,睡着了也常被噩梦惊醒,害怕考试。 2.个人陈述: 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想到一月份的期末考试就紧张的不行,心里烦躁的很,还头疼胃疼。只要老师同学家长提到考试的事,我就觉得心慌,甚至想吐,可又吐不出东西来。现在我晚上经常在床上躺一个小时也睡不着,就是睡着了也常常梦到学校考试,我没复习好不会做题被吓醒。我小学学习成绩是非常好的,从来都没掉出班里的前三名。我们家里不富裕,现在也没有电脑,可是爸爸妈妈却非常重视我的学习,妈妈总是说只要我学习成绩好,就能考上重点高中,然后上好大学,有好工作,我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像她和爸爸这样苦。平时爸爸妈妈起早贪黑,工作非常辛苦,花钱很仔细,可是只要我需要的学习用品,像习题书之类的,他们给钱却很痛快,我有时心里过意不去想不买,妈妈为此

三个经典沙盘案例

三个经典沙盘案例 案例一:休闲 休闲 根据来访者的解释:这个案例名为休闲,左上是一个城市,右上是一个安宁的环境,一个渔翁在钓鱼,渔翁旁边摆着的是好酒,中下是一群鱼。 分析:根据沙盘区域划分的相关理论,左上代表着内心世界、家庭教育、信念等,而右上代表的是社会化,人际关系等。此案例没有明显的左下和右下以及中间部分,所以不用分析这三个地方。很明显,沙盘中的渔翁就是代表着来访者。

根据来访者为此沙盘的命名——“休闲”,既然是休闲,那意味着来访者在此沙盘中的渔翁是在左上的城市生活的,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潜意识之中是希望事业有成后是在城里安享晚年的。而右上在远离城市的安宁环境中,渔翁在钓鱼,陪伴他的不是其他人或者动物,而是美酒。这就意味着,来访者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欠缺,表现为不是很信任他人,内心深处感到孤独,而其中的美酒就是他用来弥补这内心孤独的,让人感觉他喜欢的是清净。这说明他内心世界的矛盾,即既向往城市的生活,有厌倦城里的喧嚣和冷漠,至少在他内心认为城市是淡漠的。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那里有一辆车,而渔翁出来钓鱼,而且是远离城市的,但是他身旁却没有交通工具,这说明了他现在缺乏自信心,害怕事业上的失败。所以,所谓的“休闲”只是来访者为了逃避这种不自信的方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来休闲。根据分析,咨询师的重点在于激励其自信心。 案例二:思念

思念 来访者的解释:来访者把次沙盘命名为“思念”。左边是一幢建筑和米妮,中间是很多山。山上有一只白鹤,右边是米奇和一幢房子,上边是一架飞机,下边的辆火车。来访者解释道:房子代表的是学校。 分析:很明显此来访者收到情感的困扰,根据对来访者的调查,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和一个女生相处很好,后来那个女同学转学了,导致两人一年也见不到两次面,从而十分想念该女生。在上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有山,这表示着来访者对以前的那个女生感情专注。而山上有一只白鹤,他寄希望于白鹤把思念传达给“米妮”更甚至白鹤就是他的第二个代表,希望能时常看见她和她在一起。而飞机和火车是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代表着心理能量。很显然,由于有山,交通不 是很畅通,说明他心理能量受阻。其原因是,米妮是背对米奇的,而且有山,“米

沙盘游戏治疗案例报告

案例:一个焦虑的个体沙盘游戏 一个对出行感到焦虑的沙盘游戏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小李,女,汉族,22岁,刚考上研究生。父母是老师。父母家人均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小李是家里老二,有一个兄长,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从小陪伴长大。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替她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母亲,所以其有些依赖不够独立。且从小到大未出过远门,凡事都有人陪在身边为其解决。 3.精神状态: 焦虑,记忆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常。知情意统一,人格完整。 4.躯体状态: 来访者有心慌,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躯体症状。经医学检查无器质性性病变。 5.社会功能: 能正常工作完成任务,焦虑情绪个人无法摆脱,需咨询师帮助。 6.心理测验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焦虑因子2.9分,抑郁因子2.5分,这两个因子分均超过常模2分。 (2)焦虑自评量表(SAS) 测量分为64分,提示来访者有中度焦虑。 (3)抑郁自评量表 测量分为50分,小于标准分分界值53分,提示来访者没有出现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 近一周以来,经常失眠多梦,总是感觉焦虑,整天想着如何安排出行计划。心慌,晚上入睡困难,经常做梦,感觉休息不好,总是想着如何安排出行计划,总担心遇到坏人。 2.个人陈述: 2016年考入某大学的研究生,在外打工的她对是利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出外旅行呢还是回家呢,这个问题上纠结,竟然达到了失眠的程度,也会经常做梦,但是内容记不清。非常想出门旅行,但是又总想着如何安排出行计划,担心出行路上遇到坏人。 3.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和他人的反映: (1)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身材中等偏低,有点胖,皮肤有点黑。说话看着别人的时候,眼神中总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说话时候声音不大,慢吞吞的,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对方,好像在留意对方的反应;说话调理清晰。能够较为主动的谈自己的事情。 (2)来访者同事反映的情况: 4.评估与诊断: (1)主要症状:焦虑不安,入睡困难,睡眠障碍失眠。 (2)诊断及依据: 诊断:对该来访者的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①严重程度标准:来访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刚考上研究生,要进入一个新环境了,对未来的事情不确定引起的不安),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就会通过投射等机制,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学与行为,因为男人内在的这种原型意象,既可以成为男人向上的促动者,也可以成为堕落的诱惑者。 实际上,荣格曾把阿尼玛描述为一种灵魂形象,往往在男人的心情、反应、冲动以及任何自发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某种既定的作用,男人总是倾向于某个现实的女性对象那里,看到自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影。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分别为: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夏娃: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 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 玛丽亚:爱恋中的神性; 索菲亚: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创造源泉。 1、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女性内在阿尼姆斯的发展阶段:赫尔克里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耳墨斯。女人的阿尼姆斯出现在梦中的时候,最初往往表现以某种大力士或运动员的形象,然后会出现计划、行动以及独立自主的形象,接着会有类似“教授”、或“牧师”等指导意义的形象,

沙盘游戏中的心理治疗

沙盘游戏中的心理治疗 沙盘游戏,又叫箱庭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来访者通过各式各样的玩具和沙子在一个箱子里搭建任意图形图画来反映内心世界,治疗师从旁观察、共感与接纳,使来访者达到渐修渐悟的治愈状态的一种疗法。 1939年,英国伦敦的小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受到“地板游戏”的启发,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开始收集各类玩具模型,让儿童在箱子中进行游戏,这一技术当初被称为“世界技术”。后来,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家考尔夫接受了劳恩菲尔德的指导,并把这一技术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相结合,使用荣格的心像、象征理论的观点去分析患者的作品,发展出箱庭疗法,也就是所谓的沙盘游戏疗法。河合隼雄在瑞士留学时跟考尔夫学习了这一技术,把它带回日本,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肯定。 从1965年开始,这一技术就得到广泛地应用和推广,成为心理治疗方法的主流之一。咨询员樱井素子女士多次被派到中国来介绍箱庭疗法。自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张日昇先生,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申荷永先生率先从日本、欧美引入这一技术以来,沙盘游戏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时国内已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临床研究。 一、沙盘的“盘” 所谓的盘是一个长方体的沙箱,其大小与颜色都很讲究。大小(内测)是57 × 72 × 7(cm),为的是将沙盘搁在齐腰高的地方,从正前上方俯视拍摄能够将画面尽收眼底。沙箱的内测都涂成蓝色,为的是造成挖沙能挖出水来的感觉(蓝色象征海洋,水流);外测涂成木色或者深色。 二、沙盘的沙 初期多使用茶色的粗沙、细沙和白沙,也有使用茶色和白色两种,为的是让颜色丰富多彩一些,例如白色的沙子可以表示雪、霜之类的东西。必要时也可以弄湿沙子,用来做沙丘和山等。但游戏中用水进行创作是需要治疗师慎重考虑决定的事情。一些攻击倾向的来访者会用水来进行攻击行为,或者弄得满地沙子与水,造成难以收拾的狼藉局面。当然用水也可能使当事人颇感兴趣,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来访者用水来创作的。 三、沙盘的玩具 沙盘的玩具模型种类很多,按照题材分可以大致分为 (1)人物,包括现实中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等;不同职业的人,如教师、医生、画家、律师等;还有空想中的人物,故事、漫画里的主人公,如奥特曼、机器人、黑猫警长、美少女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物,男女老少都准备一些。

沙盘疗法案例分析定稿版

沙盘疗法案例分析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1.混乱的表现 2.沙盘中呈现了混乱的主题,表现为分散与分裂,没有形状和规则,任意和随意性较大。比如,来访者把各种不同的沙盘模型胡乱地放入沙盘中,没有任何界限也忽视了外在的现实;尽管来访者细心地挑选了各个物件,但是放置却没有任何联系。 2.空洞的表现 来访者使用极少的沙盘游戏模型,或者是只使用那些没有生命感觉的沙盘游戏物件,给人一种沉默抑郁,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的感觉。比如,几乎是全部空洞的沙盘,只是在一个角落放置了一颗枯萎的树。 3.分裂的表现 整个沙盘显得分散,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呈现出分裂的迹象。比如,来访者从沙盘的底部往上摆放了一辆汽车、一个棺材、一只鸟笼、一头大象;似乎是各自分隔了沙盘的一部分空间,在所使用的沙盘游戏物件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 4.限制的表现 5.受伤主题中限制的表现,一般是本来表现为自由形象的沙盘游戏模型,在沙盘中显得陷入了困境,或者是被关押了起来。比如,鸟被关在了鸟笼里面,沙盘中的人物被圈起的沙墙四周围了起来。

5.忽视的表现 6.沙盘中所呈现的被忽视的感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沙盘中的角色显得孤独和孤立,失去了本来可以获得的帮助和支援。比如,一个婴儿被放在高高的椅子上,而母亲却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 6.旅程的表现 沙盘中出现的明显的运动迹象或线索,比如顺着某一道路的或者是围绕某一个中心的运动,都是沙盘游戏治愈主题的“旅程的表现”。比如,在沙盘中,一个土着的印第安人,划着一只独木舟顺流而下。 7.能量的表现 8.沙盘中呈现出的活力、生气和运动等,都属于能量的表现。比如,树木、作物或有机体开始生长,建筑工地开工,机器开始运作,汽车呈现出启动或运动,轮船开始航行或飞机从跑道上起飞等。 8.连接的表现 9.沙盘中治愈主题的“连接的表现”,反映在各物件之间的连结,或者是对立物件的结合上。比如,在地面和一棵大树的旁边所出现的梯子,便属于这种连接的表现;或者是在象征天使和魔鬼的物件之间出现的桥梁,便属于对立双方沟通与结合的可能。 9.深入的表现

心理沙盘游戏分析培训课程

心理沙盘分析师培训课程 您是否希望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掌握一套拿来就能用的模板? 您是否希望在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健康工作中自由挥洒游刃有余? 您是否希望去参透一套理论深厚,变化非凡奥妙无穷的咨询技艺? 您是否希望见证到箱庭理论的实践,能够应用处理心理冲突实现自我的整合? 您是否希望能独立操作箱庭疗法来解决常见的各类问题,让周围的人们因你的箱庭疗法而获益? 【课程定位】 一站式成为心理沙盘分析师、箱庭治疗师的关键环节; 心理箱庭沙盘工作,实践操作的指导书; 补充完善整个箱庭课程的操作流程、理论落地。 课程定位种类张日升老师箱庭初级张雯老师(张日升老师钦点 弟子)箱庭实操 张日升老师箱庭中级 课程意义带你走进箱庭世界,感受大 师风采,助你打下坚实基础。 非常具体得教会怎么做,箱 庭疗法理论和技巧的细化、 流程化、规范化。 传授更加深奥的箱庭技巧与理 论基础,帮你打开心门,迈入新 境界。 课程定位箱庭沙盘打基础必学课程希望用箱庭实际操作,问题 解决的必学课程想要深入研究咨询,应用箱庭技 艺的必学课程 课程收获了解箱庭世界的“道”,理 论学习,专业提高,实务技 术。 一套完整的箱庭技术操作模 板,系列问题解决的参考方 案。 箱庭应用报告,个案督导,精神 分析、无意识理论与箱庭的精髓 探索。 【成长之路】 箱庭实操技能课程是:

一站式成为箱庭治疗师的关键环节; 心理箱庭沙盘工作,实践操作的指导书。 学员成为箱庭疗法治疗师可实现: 用箱庭基础理论理解与用箱庭思维表达作品; 独立完成箱庭个体咨询引导、操作、剖析、总结; 独立完成箱庭团体咨询引导、操作、剖析、总结; 解决箱庭疗法在个体咨询、学校咨询、家庭咨询的常见问题; 箱庭疗法咨询案例的总结与汇报、箱庭疗法针对不同类型问题与案例的解决方案。 学员成为优秀的箱庭疗法治疗师的关键: 理论技艺实战领悟 三次课程分别可帮你实现的: 箱庭疗法初级:入门理论部分技艺 箱庭疗法技能:技艺实战应用 箱庭疗法中级:深化技艺应用点拨助你领悟 【课程对象】 心理咨询师;学校德育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医院心理医生;箱庭疗法爱好者。 箱庭疗法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老师获得单位认可、学校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途径。 箱庭疗法也是心理咨询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每个咨询师都应该学习的技术。 箱庭疗法技术实操课程也会帮助医院的心理医生、爱好者切实掌握实用技术 【学员收获】 个体箱庭技艺操作流程与模板; 团体箱庭技艺操作流程与模板; 能够立竿见影得实现咨询技能操作的突破; 箱庭实施操作中常见问题的提醒、汇总、解答; 学会在咨询中恰如其分的使用不同形式的箱庭疗法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多样化箱庭案例报告的方法与示例,箱庭理论分解传达到技艺的具体方法; 在实践中提炼总结范式,将箱庭理论、实践与科研结合起来,为撰写报告、论文研究、咨询总结做好扎实准备。 专业

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加上治疗师的关注与投入,来访者的自由表现与创造,这就构成了沙盘游戏的最基本的要素!而就在这简易的设置中,内心的世界得以呈现,心灵的充实与发展,治愈与转化也获得了可能。 这就是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推崇的沙盘游戏治疗方法。除了荣格的心理分析之外,它也被人本主义治疗、格式塔治疗和整合性动力治疗等广泛接受,成为表现性和艺术治疗的主流,同时也被逐渐运用于学校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 简单的地板游戏在孩子们的手中反反复复摆弄了千百年,而第一个在这不起眼的游戏中发现光芒的幸运儿,却是著名的英国作家威尔斯。威尔斯以其对幼儿自发游戏和创造性想象的热情以及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记述并撰写了两个儿子在家中的游戏过程,并评论说这些游戏可以为孩子建立一种广阔、激励人心的思维模式。在他所著的《地板游戏》和《小小战争:男孩的游戏》两本书中,威尔斯首次发现与描述了这影响沙盘游戏疗法产生的自然游戏中所包含的心灵创造的 力量。 人类的苦难也会同时带来某种幸运,饱受疾病与战争折磨的心理治疗师莱温菲尔德便是这样的一位幸运儿。1928年,富有智慧和同情心的她把地板游戏引进了儿童心理诊所,没过多久,孩子们就自发地把诊所中的沙盘和地板游戏结合起来,并称其为“游戏王国”,这便是后来被心理治疗师所称的“世界技术”,同时,也是沙盘游戏心理治疗的雏形。 今天的沙盘游戏治疗最终来自于瑞士心理分析家多拉·卡尔夫,她跟随荣格学习心理分析,同时也深受莱温菲尔德世界技术的启发,最终结合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在简易的沙-水-容器世界中寻找到了一条心灵治愈的有效途径。 引领多拉·卡尔夫发现此路径的是两个梦。在第一个梦中,她来到了西藏,高山上两个和尚送给她一个金色的矩形工具。当她舞动这工具时,顿时大地开裂,呈现两边的世界,并在西方出现了太阳。第二个梦发生在荣格去世的当天,梦中荣格请她吃饭,其间荣格指着餐桌上的一堆大米说,你应该追寻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启迪。卡尔夫确实遵照了梦的指引,在1966年,她出版了生平唯一的著作《沙盘游戏》,书中结合心理分析自性发展的理论和中国哲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思想,把沙盘游戏看作是表现自性发展的无意识过程,并认为太极图与沙盘游戏治疗的思想是相互应和的。 沙盘游戏治疗的基本设置有着国际统一的标准。其中包含沙盘尺寸、色彩规范及游戏模型的种类等等的具体规定。有了这些物质的准备,只要再添加上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沙盘游戏治疗室就会马上生动起来! 天蓝色的沙盘容器治疗室必备的是两个规定大小的装沙的矩形盘。一个用于做干沙盘,另一个可以放水,做湿沙盘。其底面是蓝色的,这蓝色可以象征海洋和天空。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通过拨开沙子露出蓝色的底面来表示湖泊或河流

沙盘游戏(心理治疗工具)

一粒沙是一个世界,反映着智者的思考和智慧;沙盘中展现出美妙的心灵花园,则是沙盘游戏治疗的生动意境。把无形的心理内容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治疗与治愈,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便是沙盘游戏的无穷魅力和动人的力量所在。 ——摘自:申荷永《心灵花园:沙盘游戏治疗丛书》总序 .沙盘游戏的定义在2005年7月份罗马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大会上,沙盘游戏治疗的新的定义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通过: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采用意象的创造性治疗形式,“集中提炼身心的生命能量”(荣格)在所营造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治疗关系)气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便是沙盘游戏之心理治疗的创造和象征模式。一个系列的各种沙盘意象,反映了沙盘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于是,沙盘游戏是心理分析的重要方法和技术,同时也是心理分析理论的重要发展。我们曾把心理分析的目标阐释为三个层面:安其不安与心理治疗、安其所安与心理教育,以及安之若命与心性发展。三者合而为一始为完整的心理分析。沙盘游戏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教育的技术,可以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以及创造力与艺术培养等多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沙盘游戏的实施与操作1.如何向来访者介绍沙盘 对于大部分来访者来说,当他们走进我们沙盘游戏治疗室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对沙盘游戏已经有多少了解。 以下三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向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的途径和方式。 1.1.来访者的自发兴趣 有一些来访者,在刚进入沙盘游戏室的时候,就会被诸多的沙盘游戏模型吸引,情不自禁地询问这么多的“小玩具”是做什么用的。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很自然的向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的机会。 作为沙盘游戏分析师,可以这样向来访者介绍沙盘: 这些“小玩具”都是用来做沙盘游戏的模型,你看,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有不同民族、不同身份和不同动作的人物,也有各种文化和宗教背景的模型;有各种交通工具,许多建筑材料和家庭用品等等。 然后,可以向来访者介绍“沙盘”: 这里是两个沙盘,一个是干的沙盘,一个是湿的沙盘。湿的沙盘可以放水,这样容易在沙盘上做出各种造型。两个沙盘的底面都是天蓝色的。这时沙盘游戏师可以用手来扒开沙子,露出蓝色的沙盘底面。若是他愿意的话,也可以邀请来访者触摸一下沙子,然后看他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 然后,沙盘游戏分析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沙盘游戏及其治疗的大概背景,然后告诉来访者,若是他愿意的话,也可以做一个沙盘,然后一起来讨论和分析。

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 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ETH109 课程名称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 学 号 201420069 姓 名 刘佳琦 学 院 法学院 专 业 法学 考试时间 2015年6月16日

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 刘佳琦 摘要: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认为,总体的心灵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甚至相关领域学科(比如教育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心灵结构的三个层次,并由此对教育提出个别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自我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引言 分析心理学是20世纪早期诞生的一门探究人类心灵原始意象的深度心理学,它的创始人——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卡尔·荣格是在以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为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在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广泛研究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提出来的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 在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心灵(psyche)被当作人格的总体,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都包含在心灵里面,它所注重的是人格的统一性及其与整体的一致性,其核心理论是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以原型的形式存在。荣格认为,人格具有与生俱来的整体性,人类所应做的,首先是保护这种整体性,再进一步发展这种固有的人格整体,使之达到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分化、整合与协调,实现终极意义上的精神统一。荣格认为,作为总体的心灵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下面本文将分别介绍其各自的内涵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 荣格认为自我意识出现于生命的早期,甚至有可能先于出生,它是唯一一个能够被我们的直觉直接感知的方面。我认为对我们人类而言,自我意识主要起辨别的作用,意识能够区分自我和非我、主客体、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等。正是因为意识的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