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

1、CC1400履带吊

1.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

1.1.1主臂工况(详见说明书第六章6.4.1-6.4.3/P15)和主臂超起工况(详见说明书第六章6.8.1-6.8.2/P45)

请根据下表要求进行控制(包含所有配重组合方式):

1.1.2轻重混合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6.5.1-6.5.3/P21)和轻重混合超起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6.9.1-6.9.2/P49)

请根据下表要求进行控制(包含所有配重组合方式):

说明:上表中红色部分为超起工况下特有的臂杆组合情况下的行走坡度要求。

1.1.3塔式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6.6.1-6.6.3/P33)和塔式超起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6.10.1/P53)

请根据下表要求进行控制(包含所有配重组合方式):

说明:上表中红色部分为超起工况下特有的臂杆组合情况下的行走坡度要求。

1.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

1.2.1主臂工况带载行走

带载行走时必须保证路面是水平的,若路面有轻度坡度应减少相应载荷。当坡度≤1°时,负荷率应降低15%;当坡度≤2°时,负荷率应降低30%。

1.2.2副臂工况带载行走

副臂工况带载行走时,必须保证臂杆在履带的纵轴方向。当行走距离>20m时,负荷率应降低25%;当行走距离≤20m时,负荷率应降低1%。

2、CC2500履带吊

2.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 P17)

2.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2.2.1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1)

主臂360°

2.2.2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5)

3、CC2800-1履带吊

3.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P15)

3.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

3.2.1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19)

主臂360°

3.2.2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1)

4、CC5800履带吊

4.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part6,6.3—6.4部分/P15)

臂杆在吊车的轴向方向

4.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part6,6.3—6.4部分)

当带有超起配重行走时,超起配重必须离地。因此驾驶时要时刻留心超起配重托盘与路面之间的间距。最小间距为100mm,最大间距400mm。

4.2.1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19)

臂杆360°

4.2.2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1)

主臂360°

5、SCC4000履带吊

5.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说明书第二章(安全)P113-116)

5.1.1臂杆方向与履带前后纵轴平行时

5.1.2臂杆任意方向时

注:

1)必须将主臂的角度设置为表格中规定的角度。必须将副臂的角度设置为表格中规定的角度;

2)在坡上行驶时,臂架角度85度是指与底盘之间的角度。当坡度≥3 度时,后配重必须朝向坡上行驶。

5.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说明书第二章(安全)P113-116)

当带有超起配重行走时,超起配重必须离地。因此驾驶时要时刻留心超起配重托盘与路面之间的间距。最小间距为100mm,最大间距400mm。

5.2.1带载在≤0.57 °的斜坡上行走

1)臂杆纵向于履带架时

2)臂杆在任意方向时

5.2.2带载在>0.57 °的斜坡上行走(臂杆非纵向于履带架)

1)主臂工况,主臂在任意方向时

2)塔式工况,主臂、副臂在任意方向时

6、SCC6300履带吊

6.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说明书操作说明P68)

SCC6300 履带起重机的爬坡能力为15%,即在带24m基本臂空载的情况下,起重机可以爬上8.5°的斜坡(注:爬坡时臂杆扬起角度不大于30°;最大横向坡度不大于1%)。

6.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说明书载荷表P4)

载荷表中的额定载荷是起重机非吊重行走时的值。如果吊重行走需要降低载荷数值,不同工况吊重行走能力不同。低速平稳行走时,主臂工况可以带90%额定载荷直线行走,带70%额定载荷行走转弯;固定副臂和变幅副臂工况可带50%额定载荷直线行走。

说明:路面坡度小于1%(0.57度)。

7、CKE2500履带吊

7.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说明书第十部分参考资料P1)

带15.2m基本臂情况下爬坡能力为30%(16.7°)。

7.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CKE2500起重机安全操作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

起重机的额定负荷是基于地面的平整度在斜度为1%(0.57°)之内而设计的;如果地面的斜度超过1%,应酌情减载起吊。

主臂工况时,负荷率达到额定负荷的70%及以上时,不允许行走。塔式工况不允许带载行走(见公司下发的安全操作规程)。

8、QUY250履带吊

8.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说明书第六章P1)

带15.2m基本臂的情况下最大允许的爬坡能力为30%(16.7°)。

8.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说明书第1章P4)

起重机工作面要水平、坚硬,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否则起重机可能会倾覆。根据地面状况,可在履带下铺设路基板,使机器处于水平状态,地面倾斜度不大于5/1000。

集装箱正面吊作业流程

编号:SM-ZD-46551集装箱正面吊作业流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编号:SM-ZD-46551编制: 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集装箱正面吊作业流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岗位要求 1.集装箱正面吊司机必须经过地方技术监督部门专门培训,取得《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做到持证上岗。要熟悉正面吊工作结构、原理、性能、使用维护常识和铁路装卸作业应知应会规定,熟练掌握本机相关操作规定和集装箱的装载、搬运、码放等作业技能。 2.熟知正面吊及其配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技术要求;熟知燃料、液压油、电解液、润滑剂、油类的性质用途和使用保管方法。掌握正面吊的日常保养方法及简单维修,能分析正面吊常见故障原因,掌握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熟悉正面吊二保、大修后的试车和验收程序。 3.熟知正面吊作业有关的各种操作规程和使用要求,能够灵活操纵正面吊进行物件的搬运、装卸堆码作业。严格执行《铁路货物装卸安全技术规则》、《铁路运输装卸机械管

道路坡度

第二节停车场 第11.2.1条机动车停车场分为公用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两类。本节规定适用于公用停车场的设计。专用停车场的设计可参照使用。 第11.2.2条停车场的设置应结合城市规划布局和道路交通组织需要,合理分布。在大型公共建筑、重要机关单位门前以及公共汽车首、末站等处均应布置适当容量的停车场。大型建筑物的停车场应与建筑物位于主干路的同侧。人流、车流量大的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宜按分区就近原则,适当分散安排停车场。对于商业文化街和商业步行街,可适当集中安排停车场。 第11.2.3条公用停车场的规模应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车辆到达与离去的交通特征、高峰日平均吸引车次总量、停车场地日有效周转次数,以及平均停放时间和车位停放不均匀性等因素,结合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确定。 第11.2.4条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所服务的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对于风景名胜区,当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对于医院、疗养院、学校、公共图书馆与居住区,为保持环境宁静,减少交通噪声或废气污染的影响,应使停车场与这类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停车场的出入口不宜设在主干路上,可设在次干路或支路上并远离交叉口;不得设在人行横道,公共交通停靠站以及桥隧引道处。出入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铁路道口的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30m。距人行天桥应大于或等于50m。 停车场出入口及停车场内应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以指明场内通道和停车车位。 第11.2.5条停车场平面设计应有效地利用场地,合理安排停车区及通道,便于车辆进出,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并留出布设附属设施的位置。 第11.2.6条停车场采用的设计车型及外廓尺寸见表11.2.6。设计时应以停车场停车高峰时所占比重大的车型为设计车型。如有特殊车型,应以实际外廓尺寸作为设计依据。 第11.2.7条停车位面积应根据车辆类型、停放方式、车辆进出、乘客上下所需的纵向与横向净距的要求确定。车辆停放的纵、横向净距见表11.2.7。 有残疾人使用停车场时,应按照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进行设计。

景观广场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汽车道路坡度:常用0.3%-6.0%,最大8% 消防车道坡度:常用0.3%-6.0%,最大9%(登高面2%)轮椅坡道:常用0.3%-6.0%,最大8% 自行车专用道坡度:常用0.3%□-1.5%,最大5% 步行道坡度:常用0.3%-8.0%,超过8%改为台阶 停车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5% 广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2% 运动场坡度:常用0.2%-0.5%,最大1.5% 中、高乔木种植:57%(30度) 草坪修剪作业面:33% 草皮坡面最大坡度:100%(45度)

景观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广场坡度——场地排雨水 一、人工排水系统 (一)地表雨水排除方式 自然排水 暗管排水 明沟排水(便宜、技术简单) (二)场地排水坡度 自然地面、人工地面(详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0.3%≤粘土地面≤5% 绿地:适宜坡度0.5%~1.0% 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 (三)场地排水方案 1、建筑物标高和道路标高的协调关系 (1)一般道路标高比地坪标高底0.25~0.30m,场地雨水通过道路两侧排除。(2)建筑物低于道路时,散水处设明沟或暗沟 2、绿地 部分需要排除的地表水,适宜坡度0.5%~1.0%。 不超过10%的坡道宜于人活动和草皮生长。 3、广场和停车场 (1)广场设计坡度——0.3≤平原地区≤1% 停车场——最小坡度0.3%。

平行通道方向纵坡≤1%,横坡≤3% (2)与广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与停车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3)积雪寒冷地区广场——≤6%(且出入口处设置≤2%的缓坡) (4)广场、停车场,符合下列情况,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 a、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米 b、地面纵坡≥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米 4、体育运动场地 (1)体育场 a、每分钟排除10.8mm/平米 b、三个排水分区——跑道横坡1%、2%,纵坡应≤1% (2)矩形场地 排水坡形式:双坡式、横坡式、纵坡式、斜坡式 排球场——0.5% 羽毛球场——草皮≥2%,混凝土≥0.83% 篮球场地——混凝土≥0.83% 网球场——非透水型0.83%,透水型0.3~0.4% 二、常见排水设施布置 (一)雨水口 1、积水点的判断,图4-60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2、一个雨水口汇水面积约2500~5000平米 3、道路雨水口间距根据不同纵坡的规定(见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操作技术要求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1、起动前检查燃料、润滑油、冷却水是否按规定加注。 2、通电出现报警时,禁止启动发动机,必须查清报警原因,解除报警方可启动发动机。 3、档位手柄置于空档,紧急停止按钮复位,发动机方可启动。 4、吊具上禁止未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站人、提升人。 5、禁止在货物提升的位置运输货物(这样会有翻车的危险)。所有运输都要在货物处于运输的位置(臂架缩到最短/臂架仰角约35°)上进行。 6、驾驶员必须根据载货的特性、视野情况、场地和路面的状况来确定行驶速度。 7、吊运不大于40t货物时,行驶速度不能大于12km/h,吊运大于40t货物时,行驶速度不能大于8km/h。严禁超载! 8、转弯时驾驶员要避免全力加速或紧急制动。带负载时转弯速度不能大于5km/h,以避免产生横向滑移现象或发生翻车的事故。 9、行车时禁止使用驻车制动(紧急情况除外)。在已经两次用于紧急制动后,必须更换制动衬块。如果驻车制动已机械脱开,必须重新调整好,使其具有良好的驻车制动功能。 10、当机器出现紧急情况时,请迅速操作臂架缩回,按下停止按钮,使发动机熄火,所有动作停止。操作应急下降时,必须先收臂到最短位置后俯仰下降。 11、出现前倾翻报警时,必须立即将臂架缩回至最短位置,同时禁止驱动机器。 12、停止作业时,应将臂架回收到最低位置,使设备处于最安全状态。 13、正面吊上安装的任何安全设施不能正常工作,不允许操作设备(前照灯、后视镜、吊具工作指示灯、倒车蜂鸣器等;正面吊的制动、转向器、操作手柄等设施有故障;相关主要控制元器件出现故障或已损坏而出现报警;左右俯仰阀块处压力传感器、长度角度传感器、正面吊的液压零部件、管路存在较大渗漏。胶管、阀块接合面、插装阀、管接头等)。 14、正面吊的紧固件有明显松动和相对滑移禁止操作设备(前后桥压板螺栓、驱动桥连接螺栓、传动轴连接螺栓、发动机及变矩器减震垫连接螺栓等)。 15、冬季或环境温度偏低时,启动发动机后,注意怠速热车3-5min。 16、正面吊使用的油液不同标号及型号严禁混加,同时任何油液严禁加注过量。 17、每次使用前检查前后轮气压及压板螺栓紧固情况(力矩45KG.M)。 18、离开驾驶室之前,一定要将驻车制动置于“ON”位置。拔掉点火钥匙,

汽车坡道坡度规范

汽车坡道坡度规范 篇一:地下车库汽车坡 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 1 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直线坡道15%(1:6.67), 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 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 2 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 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司机在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要求,适用于xxxxxx。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空车行驶应做到的事项 3.1起重机伸缩节必须收回,调整起重臂倾斜角度以吊具不影响安全行车为准。 3.2要从规定的路线进出现场,行驶中要注意上方障碍物和吊具超出车身宽度部分会车和进出检查桥时的安全。 4作业中应做到的事项 4.1首先要查看现场的作业环境,选择好机车的运行作业位置。严格按负荷图表规定的负荷量操作。 4.2吊集装箱时首先应检查吊具和吊臂性能是否良好,吊具靠近集装箱时应低速小心操作,防止吊具撞集装箱,将吊具转锁对准集装箱锁孔缓慢将其插入,吊具放实着床灯亮后,按下转锁控制按钮,待闭锁指示灯亮后,方可吊起集装箱。 4.3向后倒车时,应回头查看倒车区域是否有人、车和其他障碍物,

确认安全后用低速档向后倒。 4.4吊箱装拖车时,应待拖车停稳后再向拖板上落放集装箱,同时应注意所吊箱的高度和集装箱、拖车驾驶室之间的安全距离。必须把集装箱的4个底角同时放入拖车导角内或转锁销上。 4.5吊箱码垛时,应将上下集装箱4角对齐,吊具解锁起升时应慢,防止把集装箱带起。 4.6吊箱行驶距离不准超过100m,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把集装箱放低并缩短伸距,以不影响司机视线为宜。吊重箱行驶速度不准超过3km/h,吊空箱行驶速度不准超过5km/h,并要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 4.7吊箱等车时,司机不准离开机车,在等待卸拖车时,应把吊具起升到足够高度,防止拖车移动时所载集装箱撞吊具。从拖车上吊卸集装箱时,开始要用点动操作,确认集装箱与拖板完全分开后,方可逐渐加速起吊。 4.8改变前后行方向时,必须待车停稳后再挂变向档。 4.9如集装箱偏重时,要用侧移进行调整,使集装箱重心与吊具载荷中心基本一致。 5作业中禁止事项 5.1重箱禁止跨箱位作业。 5.2禁止用吊具推移集装箱作业。 5.3在临近动作终点时禁止大油门快速动作。

乡村公路标准

吉林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适应我省乡村公路的规划和发展需要,加快我省乡村公路的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乡村公路为通行人、兽力车、农用机械、农用车和少量汽车,主要是为乡村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和乡村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一般为乡、村通往邻近乡、村、集镇和衔接公路支、干线的短途运输线。 第1.0.3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新、改建四级标准以上乡村公路中级以上路面,满足晴雨通车要求。 第1.0.4条执行本标准时,应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并考虑近期发展规划,采用适当的技术指标,既要节省工程造价,又能发挥公路的使用效益,并使将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时,原有工程能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1.0.5条标准中各项指标,主要参照每小时20公里的行车速度计算,并结合我省乡村各类运输工具构成和地形条件选定的。 第1.0.6条本标准适用于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 主要技术指标 表1.0.5

第二章路线 第2.0.1条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路线设计应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标准,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路线设计要统筹兼顾,维护生态平衡,注重环境保护,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并少占农田少拆房屋,不损坏历史文物。线路选择要方便群众,便利群众,通过沿线村镇和较大居民点时,应遵循“靠村不进村,便民不扰民”的原则,尽量不径直穿过。 第2.0.2条行车道宽度 行车道宽度,一般至少为3.5米单车道,当条件允许和经过较大村镇时,应采用6米双车道。 第2.0.3条路肩 与行车道连接部分应设路肩。路肩宽度为0.5米或1.5米。 第2.0.4条错车道 当采用4.5米单车道路基时,应要适当的距离内高,设置错车道。错车道的设置应根据路线地形条件和会车视距的需要设置,每公里设置错车道不应少于二处。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最好能使驾驶员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驶来的车辆。错车道布置如图2.0.4.。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324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 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范围 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本标准还规定了集装箱正面吊司机在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要求。 2.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操作要求 2.1 作业前应当做到: 2.1.1 对机械进行检查: a.查灯光、刮水器、反光镜、喇叭、警报器、蜂鸣器、防护罩、大灯、制动和转向装置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b.查制动系统、起升开闭锁指示信号系统、紧停装置、倒顺开关和转向机构是否有效; c.查轮胎、半轴螺丝、吊具、限位开关、联锁装置和通道扶梯等机械关键部位是否完好。 d.查机械车辆上配备的灭火机是否完好,并做好检查记录。 2.2 作业中应当做到: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操作技术要求(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操作技术要求 (标准版)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操作技术要求(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起动前检查燃料、润滑油、冷却水是否按规定加注。 2、通电出现报警时,禁止启动发动机,必须查清报警原因,解除报警方可启动发动机。 3、档位手柄置于空档,紧急停止按钮复位,发动机方可启动。 4、吊具上禁止未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站人、提升人。 5、禁止在货物提升的位置运输货物(这样会有翻车的危险)。所有运输都要在货物处于运输的位置(臂架缩到最短/臂架仰角约35°)上进行。 6、驾驶员必须根据载货的特性、视野情况、场地和路面的状况来确定行驶速度。 7、吊运不大于40t货物时,行驶速度不能大于12km/h,吊运大于40t货物时,行驶速度不能大于8km/h。严禁超载! 8、转弯时驾驶员要避免全力加速或紧急制动。带负载时转弯速度不能大于5km/h,以避免产生横向滑移现象或发生翻车的事故。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

1、景区道路的总体设计 这种设计是在山地景区全局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前者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后者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标高等。山地景区道路的线形设计要全面考虑造景需要,实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要尽量利用自然地形,确保路基稳定,减少工程量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1) 山地景区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又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取一种方式为主时,也要采取另外方式作为补充。 2) 山地景区道路能按其功能需要,运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窄,坐凳、椅处外延边界,包括路旁的过路亭,及景区路和小广场相结合,宽狭不一,曲直相济,使园路多变,可一条路结合休闲、逗留和运动于一体。 3) 山区景区道路蜿蜒曲折。为延长游览路线,提高游览趣味和绿地的利用效率,园路般设计为蜿蜒起伏状态,而在平坦区,一马平川,也需要人为创造条件配合山地景区的转折和起状。 4) 山地景区道路的交叉要:防止多路交叉,避免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尽可能接近正交,否则角度过小,不利车辆转弯,人行穿绿地,不利管理;要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有明显区别;应具有景色和特点,特别是在三岔路口,应形成对景为宜。 5) 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现代山地景区道路,尤其大型公共绿地要按相关标准提供无障碍设施。 6) 安全设施。山地景区道路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线形受限较大,存在较多的极限指标线形或组合。另外,由于山区山体较多,森林植被较好,乔灌茂密,因此,在较小半径的平曲线路段,容易造成视距不良。针对线形、视距不良较多的特点,应该根据线形、视距条件,同时考虑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因素,合理选择标志结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急转弯、连续转弯等警告标志,在极其困难路段恰当设置禁止超车、限速等禁令标志;同时视距不良的转弯起终点位置加设鸣喇叭等指示标志。另外,山区本身陡崖较多,对于此种特点,设计时不能单一地靠设置护栏来保证安全。对于曲线侧、或废方较多路段,应尽可能放缓边坡,或通过填废方来实现路侧宽容。这样既减少了护栏的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使路侧更为美观、更为安全舒适。 2、山地景区道路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宽度。单行车道要大于3.5m,双行车道要在6.0~6.5m之间,单人行道按0.8~1m,三人游步道可以2~2.5m。 2) 转弯半径,曲线加宽:考虑到景区存在消防需求,通常转弯半径要在1 5m以上,以利消防车通行。同时,对单车道必须严格设置车道加宽,双车道在急弯处可采取单车道通行的方式而不加宽。

场地设计相关要求规范地整理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摘要 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 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 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 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 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2003》规定: 2.2.2 临街建筑物的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基础、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2.2.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不得小于5m。 消防间距控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规定: 第3.3.8条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第 4.2.1条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注:防火间距应接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的部分外缘算起。

集装箱正面吊作业安全措施及流程

附件: 集装箱正面吊作业安全措施 第1条集装箱正面吊司机必须经过地方技术监督局专门培训,取得《特殊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要熟悉正面吊工作结构、原理、性能、使用维护常识和铁路装卸作业应知应会规定,熟练掌握本机相关操作规定和集装箱的装载、卸车、搬运、码放等作业技能。 第2条正面吊司机要认真做好设备日常保养、检查、检修、清洁、润滑、维护等工作,确保日常技术状态达标。 第3条正面吊司机操作证要定期进行审验,严禁无证人员操作正面吊。 第4条集装箱正面吊应有称重显示和超载报警装置,吊具旋锁应配备机械、电子互联锁双重保护系统。正面吊要定期年检,未经过年检或过检禁止作业。 第5条作业前,要认真检查确认机械安全关键部位(如制动、转向、轮胎气压、轮胎紧固、液压、吊具锁闭功能等)技术状态完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作业时,要随时观察各仪表读数的变化及机械各部位状态,发生异常要停机处理,不准带病运用。 第6条装卸车(包括汽车)时,应设定作业警戒区,明确作业范围,通道或作业区域外两侧应设置不小于15米

的安全警戒线或设立“机械作业,禁止入内”的警示牌,或设专人防护。防护人员穿反光防护服、配口笛或对讲机,站立安全位置,非作业人员、设备,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第7条司机动车时,在仔细检查车辆周围环境,确认车下无人和障碍后,启动车辆,将车辆准时开至操作地点,根据信号员(防护员)的指挥进行集装箱空重箱装车、卸车、落垛、归垛、摆箱、调头、转弯、倒车等操作,操作中注意对作业周边环境的瞭望,听从指挥,严禁臆测动车。两名信号指挥人员要站立车辆两侧,双面确认,确认两侧角件出入锁头良好后,方可发出起升或下降信号。 第8条正面吊作业时,汽车驾乘人员不得下车,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作业区,杜绝混岗作业。司机作业过程中,吊起的集装箱禁止从人员或汽车驾驶室上方通过。 第9条集装箱装卸和搬运时应稳起轻放。遇安装F-TR 型锁的专用车卸车时,必须点动起升油缸手柄试吊。卸箱时,提起吊具靠近集装箱,把吊具放在需要提起的集装箱上面,确认吊具与集装箱的中心线吻合,开始放低吊具,检查旋锁正确地进入集装箱的四个角件,旋锁完全放好后旋锁闭锁,应先以低速档点动吊起20-30mm后停车,严禁直接快速起吊。检查集装箱四个下角件与锁头脱开,无钩挂等异常情况后,慢速垂直起吊,直至集装箱的四个下角件底面与各锁头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均大于100mm,停车检查无误后,快速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新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正面吊机械操作。 2、遵守“装卸机械司机通用安全守则”中的有关规定,并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 3、作业前对安全设施(超负荷保护和警报)进行检查试验。 4、正面吊道路行驶: 正面吊道路行驶分两种状态:吊具垂直于车体状态和吊具与车体形成直线状态。 吊具垂直于车体状态: 4.1.1此状态适应于空中障碍物较少,且吊具可高举行驶。 4.1.2吊具的高度应起升到米以上(即一个拖盘加一个超高集装箱高)方可行驶。 4.1.3当空中有障碍物,且使用此状态运行时,要根据障碍物的高度,随时调整吊具高度,并注意地面来往车辆的高度情况。 吊具与车体形成直线状态: 4.2.1此状态使用于空中障碍物较多时。 4.2.2此状态运行要注意臂架的俯仰角度,必须保证吊具不碰臂架。 4.2.3此状态行驶,吊具放置的很低,影响驾驶员视线,必须设专人指挥、引路。 行驶时必须做到: 4.3.1注意观察对方和后方的来车情况。

4.3.2正面吊是后轮转向,转弯时要注意后轮周围的情况。 5、装卸作业 正面吊属于装卸机械,不可做为运输工具,吊箱运行最长不得超过100米。 作业中吊箱运行,驾驶员必须保证良好视线,保证死角最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行方法(前行或倒车)。 在不影响视野和障碍物时,应尽可能将负荷保持在低位置和臂架最小外伸状态。 作业时,应主动避让轮胎吊的运行路线。 进行危险品箱作业,应严格遵守危险品作业的有关规定,落实安全作业措施。 在装卸与车体不在垂直位置的集装箱时,要特别注意臂架俯仰角度,在旋转过程中不得碰大臂。 正面吊停放,除应遵守装卸机械停放“七不准”之外,大风天气要远离箱垛停放。 作业完毕,应对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做好交接班记录,认真填写机械当班运行记录。 特殊作业需执行特殊作业规定。 6、禁止项目 ·不准箱上带人升降运行。 ·不准在轮胎吊吊具运行路线内运行或停车。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2021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操 作规程(2021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2021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司机在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要求,适用于xxxxxx。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空车行驶应做到的事项 3.1起重机伸缩节必须收回,调整起重臂倾斜角度以吊具不影响安全行车为准。 3.2要从规定的路线进出现场,行驶中要注意上方障碍物和吊具

超出车身宽度部分会车和进出检查桥时的安全。 4作业中应做到的事项 4.1首先要查看现场的作业环境,选择好机车的运行作业位置。严格按负荷图表规定的负荷量操作。 4.2吊集装箱时首先应检查吊具和吊臂性能是否良好,吊具靠近集装箱时应低速小心操作,防止吊具撞集装箱,将吊具转锁对准集装箱锁孔缓慢将其插入,吊具放实着床灯亮后,按下转锁控制按钮,待闭锁指示灯亮后,方可吊起集装箱。 4.3向后倒车时,应回头查看倒车区域是否有人、车和其他障碍物,确认安全后用低速档向后倒。 4.4吊箱装拖车时,应待拖车停稳后再向拖板上落放集装箱,同时应注意所吊箱的高度和集装箱、拖车驾驶室之间的安全距离。必须把集装箱的4个底角同时放入拖车导角内或转锁销上。 4.5吊箱码垛时,应将上下集装箱4角对齐,吊具解锁起升时应慢,防止把集装箱带起。 4.6吊箱行驶距离不准超过100m,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

景观广场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广场坡度 场地排雨水 一、人工排水系统 (一)地表雨水排除方式 自然排水 暗管排水 明沟排水(便宜、技术简单) (二)场地排水坡度 自然地面、人工地面(详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0.3%≤粘土地面≤5% 绿地:适宜坡度0.5%~1.0% 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 (三)场地排水方案 1、建筑物标高和道路标高的协调关系 (1)一般道路标高比地坪标高底0.25~0.30m,场地雨水通过道路两侧排除。 (2)建筑物低于道路时,散水处设明沟或暗沟 2、绿地 部分需要排除的地表水,适宜坡度0.5%~1.0%。 不超过10%的坡道宜于人活动和草皮生长。 3、广场和停车场 (1)广场设计坡度——0.3≤平原地区≤1% 停车场——最小坡度0.3%。平行通道方向纵坡≤1%,横坡≤3% (2)与广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与停车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3)积雪寒冷地区广场——≤6%(且出入口处设置≤2%的缓坡) (4)广场、停车场,符合下列情况,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 a、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米 b、地面纵坡≥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米 4、体育运动场地 (1)体育场

a、每分钟排除10.8mm/平米 b、三个排水分区——跑道横坡1%、2%,纵坡应≤1% (2)矩形场地 排水坡形式:双坡式、横坡式、纵坡式、斜坡式 排球场——0.5% 羽毛球场——草皮≥2%,混凝土≥0.83% 篮球场地——混凝土≥0.83% 网球场——非透水型0.83%,透水型0.3~0.4% 5、挡土墙 二、排水沟(涵洞)设计流量计算 三、常见排水设施布置 (一)雨水口 1、积水点的判断,图4-60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2、一个雨水口汇水面积约2500~5000平米 3、道路雨水口间距根据不同纵坡的规定(见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道路纵坡0.3~0.4时,雨水口间距30~40米 (二)排水沟 1、梯形沟 2、矩形沟(最常用) 沟深≥200,沟宽≥400,纵坡≥0.3% 四、场地防排洪 城市重要程度分类(按人口) 5.3 竖向 5.3.1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2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 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3 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 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 4 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5 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

场地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要求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十条:选址意见书《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4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 第三十一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5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第三十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点,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 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二).建筑基地 1.道路红线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11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城市道路(含居住区道路)用地的控制线。 2.建筑红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1.1 二:“在道路红线外另订建筑控制线”。 三:“建筑不得超过建筑控制线”。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12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7建筑红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3.建筑突出物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2.1~2.2.4条是据道路红线来指认突出物,有“不允许突入建筑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物突出物”和“可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 (三)建筑高度与高程 1.建筑高度 《城市规划法》第十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十八条:“…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编制分区规划”。 第十八条:“…城市详细规划应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 建筑高度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 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高程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2.0.2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1.2基地高程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二、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2.有关净空要求高程控制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3.1建筑高度的限制 下列地区建筑高度的限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 一、城市各用地分区内的建筑,当城市总体规划有要求时。应按各用地分区控制建筑高度; 二、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应根据面临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 三、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 按有关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3.有关环境要求高度控制 《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四)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 《规划法》二十条:……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

集装箱正面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正面吊机械操作。 2、遵守“装卸机械司机通用安全守则”中的有关规定,并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 3、作业前对安全设施(超负荷保护和警报)进行检查试验。 4、正面吊道路行驶: 正面吊道路行驶分两种状态:吊具垂直于车体状态和吊具与车体形成直线状态。 4.1吊具垂直于车体状态: 4.1.1此状态适应于空中障碍物较少,且吊具可高举行驶。 4.1.2吊具的高度应起升到4.5米以上(即一个拖盘加一个超高集装箱高)方可行驶。 4.1.3当空中有障碍物,且使用此状态运行时,要根据障碍物的高度,随时调整吊具高度,并注意地面来往车辆的高度情况。 4.2吊具与车体形成直线状态: 4.2.1此状态使用于空中障碍物较多时。 4.2.2此状态运行要注意臂架的俯仰角度,必须保证吊具不碰臂架。 4.2.3此状态行驶,吊具放置的很低,影响驾驶员视线,必须设专人指挥、引路。 4.3行驶时必须做到: 4.3.1注意观察对方和后方的来车情况。

4.3.2正面吊是后轮转向,转弯时要注意后轮周围的情况。 5、装卸作业 5.1正面吊属于装卸机械,不可做为运输工具,吊箱运行最长不得超过100米。 5.2作业中吊箱运行,驾驶员必须保证良好视线,保证死角最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行方法(前行或倒车)。 5.3在不影响视野和障碍物时,应尽可能将负荷保持在低位置和臂架最小外伸状态。 5.4作业时,应主动避让轮胎吊的运行路线。 5.5进行危险品箱作业,应严格遵守危险品作业的有关规定,落实安全作业措施。 5.6在装卸与车体不在垂直位置的集装箱时,要特别注意臂架俯仰角度,在旋转过程中不得碰大臂。 5.7正面吊停放,除应遵守装卸机械停放“七不准”之外,大风天气要远离箱垛停放。 5.8作业完毕,应对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做好交接班记录,认真填写机械当班运行记录。 5.9特殊作业需执行特殊作业规定。 6、禁止项目 ·不准箱上带人升降运行。 ·不准在轮胎吊吊具运行路线内运行或停车。

坡度的国家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道路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 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 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 步行道≥0.5 ≤8.0 ≤4 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 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

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 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8.0.5.9 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 九竖向 9.0.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9.0.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9.0.2.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表9.0.1规定;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表9.0.1 场地名称适用坡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