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INAP与TACP的配合

INAP与TACP的配合

INAP与TACP的配合
INAP与TACP的配合

1INAP与TACP的配合

1.1 TCAP简介

No.7中的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协议主要设计用于网络中广泛分布的应用程序在应用层上的通信。TCAP包括TCAP的构成及其用法如图5-1所示。

图5-1: TCAP的构成及其用法

TC-用户为各种应用,例如移动应用(MAP)、运行维护应用(OMAP)、智能网应用(INAP)等。这些应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交换设备需要与网络中的数据库联系,TCAP 提供信息请求、响应的对话能力。

消息传递部分(MTP)和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是TCAP的网络层业务提供者。当传送的信息量小,但实时性要求高时,TCCAP采用SCCP的无连接方式,而当传送的信息量大而且无实施要求时,TCAP利用SCCP的面向连接方式。

TCAP由两个子层组成,分别为成分子层和事物处理子层。从功能上,成分子层提供对话处理和成分处理,事物处理子层提供事物处理。TC-用户间传送的消息,需通过成分子层传到事物处理子层,再由事物处理子层与SCCP通信,然后传至对端TC-用户。发起方的TC-用户可以将几个成分放在一个消息中传送给成分子层,然后通过事物处理子层传至对端TC-用户。

由于TCAP的成分子层包括对话处理和成分处理两部分,因而向TC-用户相应提供成分原语和对话原语。TCAP的事务处理子层则向其成分子层提供事务处理一原语。

TCAP 有两个重要概念:对话和操作。在网络中一对节点之间使用TCAP进行的所有通信都被结构化为对话。例如,为处理一个智能呼叫而在SSP和SCP之间进行的所有通信可构成一个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交换的信息元素称为操作,INAP协议的消息即存放在这些信息元素中传输。操作由源TC用户调用,请求目的地TC用户执行该操作指定的动作。

1.2 TCAP的服务原语

TCAP的服务原语分为两类,对话原语和成分原语。

对话原语是用于对话的管理,使用TCAP传送消息,首先要开始一个对话,然后维持这个对话,最后结束这个对话,这些都需要TCAP的对话原语。

对话原语有:

●TC-BEGIN(请求/指示):开始一个对话。

●TC-CONTINUE(请求/指示):继续一个对话。

●TC-END(请求/指示):结束一个对话

●TC-U-ABORT(请求/指示):用户中止一个对话(因为对话过程中TCAP用户,例

如INAP,的某些错误的发生)

●TC-P-ABORT(只有指示):下层中止一个对话(因为对话过程中下层,例如SCCP,

的某些错误的发生)

●TC-NOTICE(只有指示):底层不能提供服务的通知

成分原语用来调用一个操作,返回一个操作的结果,返回一个操作的错误等。成分原语又分为两类:

一请求类原语:将一个成分从TC-用户传送到成分子层。

一指示类原语:将一个成分由成分子层传送到TC-用户。

因此,每个成分原语都再分为请求和指示两条。成分原语有:

●TC-INVOKE(请求/指示):调用一个操作

●TC-RESULT-L(请求/指示):返回一个操作的结果(最后一条)

●TC-RESULT-NL(请求/指示):返回一个操作的结果(不是最后一条)

●TC-U-ERROR(请求/指示):返回一个操作的错误

●TC-L-CANCEL(指示):操作超时,TCAP报告给TCAP的用户

●TC-U-CANCEL(请求):取消一个操作的调用

●TC-L-REJECT(指示):用户请求的某个成分在TCAP发生错误,TCAP向TCAP

用户拒绝

●TC-R-REJECT(指示):对端发来的某个成分在TCAP发生错误,TCAP向对端TCAP

用户拒绝

●TC-U-REJECT(请求/指示):用户对一个成分指示拒绝

1.3 INAP对TCAP原语的应用

INAP协议是在7号信令的SCCP/TCAP之上的,即INAP为TCAP的用户(也称TC 用户),直接与TCAP的成分子层相连。INAP使用TCAP所提供的TC请求原语将要发送的

图5-2 INAP协议在TCAP之上

INAP消息传送至TCAP成分子层,然后再通过TCAP的事物处理子层、SCCP以及MTP将消息发到对端,或者使用TCAP所提供的指示原语接收对端发来的INAP消息。INAP与TCAP 的关系如图5-2所示。

本节将对INAP与TCAP的配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3.1INAP对成分原语的应用

1)TC-INVOKE

当INAP需要调用一个操作或一个与已调用的操作连接的操作时使用该原语。该原语传递的与操作相关的参数包括:

●操作类别(OperationType):INAP将所调用的操作类别(1,2,3,4)通知本地的

成分子层,以变本地的成分子层知道是否接收返回的差错和结果;

●调用ID(InvokeID):唯一识别一个操作的调用。调用ID由各物理实体独立分配,

INAP每次调用一个操作时分配一个调用ID。

●链接ID(LinkID):当调用的操作与一个已调用的操作有链接关系时,需分配此ID。

●操作码(OperationCode):唯一识别操作的本地码。

●操作计时器值:本地成分子层如果在该计时器值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该操作的任

何响应,释放调用该操作的所有资源。

●其中,操作类别和操作计时器值不需要传送到对端的,只在请求原语中出现,其他

参数均需传送到对端,需在请求和指示原语中出现。

2)TC-RESULT-L

当INAP的1类3类操作返回结果时,使用该原语。其中:

●调用ID参数应与操作请求的调用ID一致。

3)TC-U-ERROR

当INAP的1类和2类操作返回错误时,使用该原语。其中:

●调用ID参数应与操作请求的调用ID一致;

●错误码为INAP中规定的本地错误码。

4)TC-U-REJECT

TC用户拒绝TCAP成分时,向成分子层发送该原语及响应的问题码:

●操作调用问题:包括不可识别的操作、错误的类型参数、非期望的链接响应和非期

望的链接操作等;

●返回结果问题:包括错误的类型参数等。

●返回错误问题:包括不可识别的错误、非期望的错误及错误的类型参数等。

1.3.2INAP对对话原语的应用

INAP作为TC用户只使用由TCAP提供的结构化对话。当两个物理实体之间发送消息时,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发生:

●建立一个对话:TC用户发送TC-BEGIN请求原语;

●维持一个对话:TC用户发送TC-CONTINUE请求原语;

●不再维持对话:TC用户发送TC-END请求原语。TC-END 请求原语既可以用基本

结束方式,也可以用预先安排的结束方式,如下所示:

-- 基本结束:

在对话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并且FE对接收任何ERROR或REJECT成份都不感

兴趣时,该FE 利用TC-END请求原语(基本结束方式) 向对端发送用以终止控

制关系的操作。

正如ITU-T 建议Q.774所描述的,一旦FE的对话资源被释放,接收的上述操

作的ERROR或REJECT成份都被TC丢弃;

在对话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且FE接收了一个终止控制关系的操作,该FE可向

对端发送没有成份的TC-END请求原语(基本结束方式)。

-- 预先安排结束:

当一个实体发送一个终止控制关系的操作,但对可能返回的ERROR 或REJECT

消息感兴趣时,可在最后相关操作定时器超时后,向本地的成分子层发送

TC-END 请求原语(预先安排的结束方式)结束对话。接收实体在成功地接收和处

理了这些终止控制关系的操作后,可以用TC-END 请求原语(预先安排的结束)

通知本地的成分子层来终止对话。

-- 对于第二类和第四类操作,不建立对话。发送方的TC用户只发送TC-BEGIN 请求原语,然后在操作定时器超时后,用预先安排的方式在本地结束对话。接

收方的TC用户在收到TC-BEGIN指示原语后也应在其本地结束对话。

-- 在差错情况下,不使用预先安排的结束方式来终止TCAP对话。当应用实体遇到差错情况时,该实体应尽可能显示地将差错通知对方。

-- 异常情况报告:当功能实体检出差错或拒绝操作,决定终止对话时,根据是否带有差错或拒绝成份,可采用TC-END 请求原语的基本结束方式或

TC-U-ABORT请求原语来终止TC对话。

1)TC-BEGIN

SSF、SCF和SRF均可用此原语创建对话。

●SSF检测到TDP-R,用TC-BEGIN向SCF发送”InitialDP”操作,创建新的对话,

该对话可维持。在呼叫结束时,可采用基本结束方式或预先安排方是结束该对话;

●SSF检测到TDP-N,用TC-BEGIN向SCF发送”InitialDP”操作,不建立对话,之

后,SSF和SCF分别在本地采用预先安排的结束方式结束对话;

●SSF向SCF发送“ServiceFilteringResponse”操作时,用TC-BEGIN 请求原语来发

送,之后,用预先安排方式的TC-END请求原语结束对话;

●辅助/HAND-OFF SSF用TC-BEGIN请求原语向SCF发送

“AssistRequestInstructions”操作并建立对话,该对话可维持;

●SCF用TC-BEGIN 向SSF 发“InitiateCallAttempt”操作时,建立对话,该对话可

维持。

●当SCF不使用已有的对话向SSF发送“CallGap”操作时,不建立对话, 该操作用

TC-BEGIN 请求原语来发送,用TC-END请求原语的预先安排结束方式结束对话。

●SCF向SSF发送“ActivateServiceFiltering”操作时,用TC-BEGIN请求原语来

发送该操作应建立一个对话。

2)TC-END

●当SSF在非差错情况下转移到“空闲”状态,且有一个或多个操作悬置, 并且已经

建立了TCAP对话时, TCAP对话可以用带有成份的TC-END原语来终止。当SSF

发送最后的“BCSM事件报告”、“申请计费报告”、“呼叫信息报告”时,SSF

可以用TC-END 请求原语的基本结束方式结束对话;

●当SSF在非差错情况下转移到“空闲”状态,如果已经建立了TCAP对话并且没

有操作悬置, 则可以用不带成份的TC-END原语来终止TCAP 对话, 或者用

TC-END请求原语的预先安排的结束方式来在本地终止对话;

●SSF向SCF发送“ServiceFilteringResponse”操作时不建立对话, 该操作用

TC-BEGIN 请求原语来发送,用预先安排方式的TC-END请求原语结束对话;

●当SSF发送“ActivateServiceFiltering”操作的结果后,不再维持对话,用TC-END

请求原语的基本结束方式结束对话,返回结果将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

●当SSF接收有“CallGap”操作的TC-BEGIN 指示原语后,可以用TC-END请求

原语的预先安排的方式在本端终止对话;

●当在SCF 预先安排结束条件满足时(即SCF不期望接收可能的REJECT或

ERROR消息以外的任何消息,且最后相关的操作定时器超时),对话不再维持,

用TC-END请求原语的预先安排方式在本端结束对话;

●SCF发送导致关系终止的操作时,对话可以用TC-END 请求原语(基本结束)结束。

●当功能实体检出TC-BEGIN中带有错误的成分,决定终止对话时,可用带有差错

或拒绝成份的TC-END 请求原语(基本结束方式)来终止TC对话。

3)TC-CONTINUE

●如果SCF发送一个或多个“CallGap”操作,SCF可以使用现有的由SSF启动的相

关对话(例如,发送“InitialDP”操作时建立的),对话应该维持, “CallGap”操

作应与SCF 对“InitialDP”的第一个响应一起发送。

●由TDP-R和“InitialDP”建立的对话之后的操作,可用TC-CONTINUE发送以继续

对话,直至对话终止;

●“InitiateCallAttempt“建立对话之后的操作应由TC-CONTINUE发送以继续对话,

直至对话终止;

●“AssistRequestInstructions“建立对话之后的操作应由TC-CONTINUE发送以继续

对话,直至对话终止;

●如果前面包含错误的成份的消息指示对话应维持时,则维持对话,即如果错误的成

份是由TC-CONTINUE 请求原语中收到的,则使用TC-CONTINUE请求原语来传

送差错或拒绝。当收到差错或拒绝成份时, SCF决定进一步处理, 可以是继续、释

放或放弃对话。

4)TC-U-ABORT

●TC用户用TC-U-ABORT请求原语放弃对话。

●应用定时器T SSF 、T SRF超时情况,用具有放弃原因的TC-U-ABORT原语来结

束对话,这与TCAP对话建立与否无关。

●检出放弃情况, 并已建立了TCAP, 则用带有放弃原因的TC-U-ABORT原语终止

TCAP对话。

●检出异常情况,但未建立TCAP对话,用TC-U-ABORT原语在本端终止TCAP对

话。

●如果不支持原语中的应用上下文名称, 发送TC-U-ABORT请求原语, 如果可以提

供另外的应用上下文名称, 则TC-U-ABORT请求原语中应包括应用上下文名称。

●在建立对话完成之前(在响应实体给出TC-BEGIN请求原语的第一个指示原语之

前),启动实体需要关闭这个对话时,TC用户可用预先安排结束方式的TC-END

请求原语或者使用TC-U-ABORT 请求原语。这些原语的结果只针对本端。

1.4 对话建立

INAP对话的建立涉及两个应用实体, 一个是对话的启动者, 一个是对话的响应者。对话建立程序由下面信号驱动:

●在对话启动侧来的TC-BEGIN请求原语;

●在响应侧来的TC-BEGIN 指示原语;

●在启动侧出现的第一个TC-CONTINUE指示原语或以下特定情况:

-- 在启动侧出现的TC-END 指示语;

-- 在启动侧出现的TC-U-ABORT指示原语;

-- 在启动侧出现TC-P-ABORT指示原语。

1.4.1TC-BEGIN请求原语的发送

在发送TC-BEGIN请求原语之前,SACF应存储AC-名称和用户信息(如果存在的话)。SACF应使用TC-INVOKE业务请求调用相关操作。在处理了最后调用请求后,SACF应发送一个TC-BEGIN请求原语。

启动SACF等待TC指示原语,除了TC-U-ABORT请求或释放方式参数为“预先安排的释放”的TC-END请求外,不发送其它请求。

如果不期望收到TC 指示原语(即不需要建立对话时),SACF等待最后相关的TCAP 操作定时器超时后,发送TC-END 请求原语,其“释放方法”参数设为“预先安排释放”。

1.4.2收到TC-BEGIN指示

收到TC-BEGIN指示原语,响应侧SACF做以下动作:

●分析原语中的应用上下文名称,如果是可以支持的,处理所有从TC收到的指示原语;

●如果不需要建立对话,SACF等待最后TC指示原语, 发送TC-END请求原语,其中“释

放方法”参数为“预先安排的释放”;

●如果不支持原语中的应用上下文名称, 发送TC-U-ABORT请求原语, 如果可以提供另

外的应用上下文名称, 则TC-U-ABORT请求原语中应包括应用上下文名称。

1.4.3收到第一个TC-CONTINUE指示

收到对话中的第一个TC-CONTINUE指示原语,SACF检查应用上下文名称参数值,如果参数值和前面TC-BEGIN请求原语中所使用的匹配,则SACF处理随后的TC指示原语成份,否则发送TC-U-ABORT请求原语。

1.4.4收到TC-END指示

在对话启动状态,收到以下TC-END指示原语,SACF检查应用上下文名称参数的值,如果和前面的TC-BEGIN请求原语中的相匹配,则SACF处理随后的TC-END请求原语成份。

1.4.5收到TC-U-ABORT指示

收到TC-U-ABORT指示原语,如果放弃原因是应用上下文名不支持的,则响应侧可在TC-U-ABORT指示中提供其它应用上下文名称。如果接收实体收到其它应用上下文名称,检查其是否支持,如果支持,则建立新的对话。

1.4.6收到TC-P-ABORT指示

收到TC-P-ABORT指示是提供者放弃程序的一部分。

1.5 对话继续

一旦建立对话,则对话处于继续阶段。应用处理双方都可以请求传送INAP APDUs直到其中一方请求结束对话。

发送实体的SACF对请求原语中的成份进行处理。当处理完最后一个成份之后,SACF 发送TC-CONTINUE请求原语。

接收实体的SACF收到TC-CONTINUE指示原语时,SACF可以接受、处理0,1 或多个TC成份指示原语。

1.6 对话结束

在对话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当不需要建立对话或者对话不需要继续时,对话启动者和响应者都可以结束对话。对话结束程序可由下列事件来启动:

●TC-END请求原语;

●TC-END 指示原语。

1.6.1 发送TC-END请求

当不再维持对话时,SACF处理所有成份处理请求原语。当处理完最后的成份处理请求原语后,SACF发送TC-END请求原语来结束对话,释放参数可设为“基本结束”或者“预先设置在结束”。

当不需要建立对话时,SACF等待最后相关的TCAP操作定时器超时后,发送TC-END 请求原语,其“释放方法”参数设为“预先安排释放”。

1.6.2 收到TC-END指示

一旦收到TC-END 指示原语,SACF可接收并处理成份处理指示原语。处理完最后的成份原语之后,释放所有与对话相关的资源。

1.7 用户放弃

对话的启动者和响应者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放弃对话。以下事件可产生用户放弃程序:●TC-U-ABORT请求原语:在发送了TC-U-ABORT请求原语后,释放所有与对话相关的

资源;

●TC-U-ABORT指示原语:在收到TC-U-ABORT指示原语后,释放所有与对话相关的资

源。

1.8 提供者放弃

TC可在对话启动方或对话响应方放弃对话。提供者放弃程序由以下事件产生:

●TC-P-ABORT指示原语:收到TC-P-ABORT指示,释放所有与对话相关的资源。

1.9 INAP使用TCAP原语的例子

例如图3-1中SCP与SSP的交互可以用下图(图5-3)来表示:

如果要发送一个操作的参数,或操作的结果,就先构造成分原语(TC-INVOKE或TC-RESULT-L)交给TCAP,TCAP将成分保存在缓冲区中。

如果觉得这些成分有必要传到对端,就构造对话原语(根据对话开始,继续还是结束来确定用TC-BEGIN,TC-CONTINUE还是TC-END)交给TCAP。

TCAP一旦受到对请求原语,就将缓冲区中保存的成分合成一个TCAP消息交给SCCP,最后形成一个MSU传到对端。

对端的底层收到消息,交给TCAP 。

TCAP 将消息解开,形成一个对话指示原语和几个成分指示原语交给用户。

TCAP 用户先收到对话指示原语,对话指示原语中有个参数表示这个对话原语是否带有成分。

如果有成分,TCAP 用户接着接收成分,成分指示原语中有一项参数表示是否为最后一个成分。

如果不是最后一个成分,TCAP 用户继续处理成分直到最后一条成分

图5-3:INAP 使用TCAP 的示意图

SSP-INAP SCP-INAP

SSP-TCAP SCP-TCAP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摘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制定了新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完善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本文根据新《规范》的要求,提出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生产设计和生产验证,分析了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情况的空隙率和稳定度,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法,并通过马歇尔实验,来加以检验。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生产配合比 一、前言 近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关系到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保证路面的质量,从施工的全过程加以控制管理,尤其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足够重视、认真对待、精心研究、优化设计,最终达到经济、科学、可行、便于施工。如何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是道路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规范》规定采用三个阶段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的验证。该配比方法可以使配比过程程序化、深入化,有助于设计结果更符合生产需求,充分指导施工过程。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整个过程的开始,结合施工文件要求,选择相应的材料,计算矿料级配比,选择最佳状态的配合比。在计算过程中,通常使试配结果尽量靠近级配范围的中间值,根据《规范》中推荐的,结合实践经验固定一个最佳沥青含量的范围,设计出不同油石比的配置的5到6组材料试件,每组间隔是0.5%,然后分别进行马歇尔稳定度、空隙率、试件密度、流值、沥青最佳沥青用量oac,然后再按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件,做水稳定性检验和高温稳定性检验。最后,判定实验结果,如果达不到设计文件要求则另选材料、调整配合比或者采用其他方法继续做试验,直到符合要求,确定理想的目标配合比。 在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两个重要指标:混合料空隙率和稳定度。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是反映沥青路面泛油、松散、裂纹、车辙等病害的最重要指标,矿料间隙率是综合反映沥青混合料质量状况的核心指标,对沥青混合料设计、生产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这两个指标对调整混合料稳定性和耐久性特别重要, 下面是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不同的状态,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1)空隙率低,稳定度低。当空隙率低时,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来增加空隙率:首先,调整矿料的级配,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粗集料的比例,同时减小细集料的比例;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高于正常量,并且不能被矿料吸收时,可以适当的降低油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 第一节 什么是控制》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第四章控制与设计 第一节什么是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控制的含义。 2、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出各种受控对象和受控过程。 3、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转化为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动力。 二、重难点: 1、分析案例的控制过程与结果。 2、体会控制技术应用的广泛性、重要性。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知识提纲: (一)、控制理论: 1、公元前300年出现。 2、瓦特最早应用于工业。 3、 1948年,维纳的《控制论》出版标志着学科的诞生。 (二)、事例: 1、计时水钟。 2、飞球控制器。 3、电灯开关 4、风扇可调开关 五、教学思路:

从介绍各种控制装置入手,建立关于控制的初步认识和感性经验,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强化,并形成关于对控制的基本认识和对控制的描述,同时认识到控制及控制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学习控制与设计的意义。 不要求学生对什么是控制做精确的口头或文字表述,但应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对其有较深刻的理解。较好地了解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以此为依据分析判断生活中的哪些对象是控制系统,怎样实施控制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在上个学期的期末设计方案中,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水塔里的水,有时是用光了,直到水龙头没水出来才知道要抽水,而抽水有时候直到水溢出水塔才能发现。这样由人工抽水即不及时又有可能造成浪费。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自动抽水的控制装置,当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自动抽水,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自动停抽。请同学们讲讲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 [生]放一浮子,随水位升降。过低时触动触发点,电路通,抽水机工作,水位到一定高度后,触动另一个触发点,电路断开,抽水机停止工作。 [生]很好,这就是一种简单的自动控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控制的知识:第四章控制与设计的第一节什么是控制。 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花几分钟时间阅读课本102页的两个控制装置案例。 [生] ------ [师]第一个案例,自动饮水器有怎样的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生] ------ [师]请同学们分析第二个案例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生] ------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导学案---第4章 控制与设计

【学习目标】 【课前预学】 1、控制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 。 2、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从控制的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 和采取什么控制三方面着手。 3、从控制过程有无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控制系统可分为和 4、按照执行机构的不同,控制可分为、、 。 【复习检测】 1、完成以下控制的分类 2、完成连线练习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控制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 。 2、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从控制的 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 和采取什么控制 三方面着手。 3、从控制过程有无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控制系统可分为 和 4、按照执行机构的不同,控制可分为 、 、 。 【交流提升】 【例题1】 (2014·省学考 )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垃圾桶。投垃圾时,手或垃圾靠近感应区上方,桶盖会自动打开,投入后桶盖会自动关闭,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段和控制方式属于( ) A .手动控制、开环控制 B .自动控制、开环控制 C .自动控制、闭环控制 D .手动控制、闭环控制 【例题2】(2013·省学考)小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款小音箱,带有音乐播放控制系统。如果把手伸进它的口中,就会播放几首歌曲,然后自行停止。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段和方式属于( ) A .自动、开环控制 B .人工、开环控制 C .自动、闭环控制 D .人工、闭环控制 【自我归纳】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控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控制技术仅仅指的是自动控制技术,不包括人工控制技术 B、控制技术在“嫦娥”奔月,遨游太空,数据实时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现代农业发展很快,菜农利用“滴灌”技术对所种的菜进行浇水,施肥,除虫等操作不是控制现象 D、自动控制系统能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运行,甚至系统开始的“启动”,也无需人参与就可自动运行 2、下列控制系统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 A、用按钮开关控制电灯的开与关 B、普通水龙头控制自来水管中水的流速与流量 C、恒温花房内的温度控制 D、自动挡汽车驾驶操控 3、农用塑料大棚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塑料隔膜的保温,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一般春季可提前30—35天,秋季能延后20—25天。这种塑料大棚结构简单不消耗额外能源和电,其温度调节方式为:( ) A.人工手动控制 B.电子自动控制 C.电脑程序控制 D.无须任何控制 4、由于传统的鼠标有个长长的尾巴不方便,无线鼠标也就应运而生,移动无线鼠标就可以使光标移动,这种控制是() A、人工控制、机械控制 B、自动控制、液压控制 C、人工控制、电子控制 D、机械控制、气动控制 5、我们要理解一个控制现象,就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这其中不包括() A、控制过程中受到哪些影响 B、对什么东西进行控制 C、要达到什么样的控制结果 D、采取何种控制手段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摘要:介绍了采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同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并利用正交试验结果,采用综合平衡法分析水泥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对混凝土各项指标的影响。分析了掺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的大流动度泵送砼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流动度泵送砼,粉煤灰,正交试验设计 大流动度砼以其优越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被广泛的用于泵送施工,在泉州晋石高速隧道二次衬砌中应用大流动度防水砼,最初设计的防水砼配合比为:水泥325 kg、水178 kg、砂767 kg、石1059 kg、粉煤灰71 kg、外加剂7.92 kg(萘系)。由于材料消耗量大,从而造成施工成本上升,减少企业利润空间。经过研究,决定采用掺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的技术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 1原材料选用和技术性能 1)粉煤灰:厦门华金龙建材有限公司F类II级粉煤灰。 2)水泥:选用漳平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粗集料:选用当地华表山隧道洞渣加工的4.75~31.5mm合成级配碎石。经计算,掺配比例为16~31.5mm占30%、9.5~16mm占60%、4.75~9.5mm占10%,其中针片状含量5.9%、含泥量0.8%、压碎值10.8%。 4)细集料:选用华山砂场天然河砂。细度模数2.68,中砂,Ⅱ区级配。含泥量1.6%。 5)外加剂:为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密实度和早期强度,选用湖北强达有限公司生产的QD高效减水剂,减水率≥ 25%。 2 试验方案 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较多,如混凝土的水胶比、粉煤灰掺率、水泥用量、粗集料的最大粒径、砂率、以及混凝土搅拌工艺和浇筑方法等。 2.1 因素与水平表 大流动度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和施工要求的均匀性、和易性及抗渗等级。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材料现状.经过初步分析计算,选择粉煤灰掺率、砂率及

高抗硫酸盐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高抗硫酸盐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摘要:某工程引水隧洞地下水中SO42-总磷含量超标,对混凝土有强结晶型腐蚀和污染引水水体的风险。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前,对该引水隧洞混凝土进行抗硫酸盐侵蚀性试验。本文介绍了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影响,高抗硫酸盐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及通过掺粉煤灰的方式对高抗硫酸盐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配合比设计;抗腐蚀性;高抗硫酸盐混凝土 1.引言 某工程引水隧洞附近有一些化工企业,其中某集团磷石膏渣场距引水隧洞约1km,而该洞段位于岩溶极发育区域,存在有机物渗透对工程及水质带来较大危害的风险。根据对该区段地表和地下水体抽样检测,地下水中SO42-总磷等含量超标,因此对该区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渗和防腐处理措施。故进行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试验,以确保工程质量。 2.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的影响因素 硫酸盐对混凝土侵蚀作用非常复杂,其中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的侵蚀。受硫酸盐侵蚀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侵蚀是由于混凝土组分本身带有的硫酸盐引起,主要体现在混凝土自身的性质包括水泥、活性掺合料和水胶比,施工质量水平等;外部侵蚀是环境中的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包括硫酸根离子浓度和环境PH值、混凝土的工作环境条件等。 3.原材料选用 3.1 水泥 水泥对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混凝土中的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易于受到硫酸盐的侵蚀生成石膏。如果混凝土中铝酸三钙过多,则易于生成过多的钙矾石,在侵蚀环境下导致膨胀破坏。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结合高抗硫酸盐水泥的特性,本次试验混凝土选用P?HSR 42.5高抗硫酸盐水泥。 依据GB748标准要求,对高抗硫酸盐水泥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比表面积、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铝酸三钙(C3A)含量、抗硫酸盐性等指标检测,试验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抗硫酸盐性14d≤0.04%。试验结果见表3.1。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 4.1 配合比基本参数选择试验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粉煤灰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后期强度的贡献,以及对混凝土抗侵蚀的作用,选出粉煤灰的合理掺量,全面考虑合理的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可泵性的影响和耐久性抗侵蚀能力。通过对减水剂不同掺量下的混凝土性能试验,泵送剂的最优掺量为1.0%、对石子级配组合进行容重试验,并结合工程经验,选用二级配粒径为 5mm~20mm:20mm~40mm比例为45:55。 4.2 水胶比与强度关系 当混凝土原材料、生产工艺以及工序既定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水胶比的大小。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抗侵蚀能力就越强。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基准用水量与砂率试验,然后进行水胶比与强度关系试验,对水胶比与强度统计计算回归方程,利用设计强度等级计算配制强度,将配制强度带入回归方程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9

必修二第四章《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学习目标和要求: ⒈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各种受控现象和受控过程,理解控制的含义。 ⒉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⒊通过案例分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⒋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并分析影响简单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干扰因素,了解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⒌结合一定的案例,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划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⒍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种靠风力来推动的风磨,当风力强的时候,磨盘就转得快,当风力弱的时候,磨盘就转得慢。那么,怎样才能根据风力的大小,往磨盘上添加谷物呢?对此,人们设计了一个漏斗:当风磨转动慢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缩小漏口,使少量的谷物流进磨盘;当风磨转动快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张大漏口,让较多的谷物流进磨盘。 这个巧妙的漏斗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古老的控制装置,体现了人们认识并利用控制现象的久远。事实上,控制并不是人类的天外来客,它渗透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控制、善于控制,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一、控制及控制系统 1 控制 人们根据自己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control)。这里所说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如:射手通过瞄准使箭射中靶心;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计算机的指挥实现自动化生产等。 注意: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在人力三轮车转弯过程中的方向控制问题中,其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力三轮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三轮车行驶的方向,控制的手段是骑车人通过双手转动车把,改变前轮的方向并带动后轮。 2 控制的分类: (1)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A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进行的。如: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掀按钮打开电灯、拖地清洁地板、驾驶汽车等 B 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事物的变化准确的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如: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通过电视更换节目频道、联合收割机割麦子等。 (2)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分为: A 机械控制:普通水龙头、电饭煲等 B 气动控制: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气动阀门、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等 C 液压控制:建筑工地打桩机、修理汽车用的液压千斤顶等 D 电子控制:电子计算器、家用电冰箱、自动门和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装置等 3 控制系统 一般的控制过程都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一个系统,我们称之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常分为开环控制系统(open loop control system)和闭环控制系统(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两种。 简单的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其中的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环节,对于闭环系统来说,还包括反馈环节与比较环节。 二、开环控制 ⒈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楼宇的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园的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门的控制系统、家用高压锅等。 ⒉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在系统控制中,为了分析的方便,常采用方框来表示系统的环节,用单向信号线来表示系统信号的传递方向,这种图称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表示了系统的各个环节在系统中的位置、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⒊开环控制系统特征: 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三、闭环控制 ⒈含义:把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如:电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交通路口红绿灯自动控制(根据车流量大小改变红绿灯时间)系统等 ⒉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上图中,检测装置测量出被控量并返回到系统的输入端;是比较器,它将所给量与所检测 的被控量进行比较,求出偏差值;控制器将这一偏差值进行运算处理,并向执行器下达控制指令。执行器根据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从而使被控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闭环控制系统的特征 在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还有一条从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的反馈环节,它们形成了一条闭合回路,反馈环节使得输出量的改变对控制的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第四章控制与设计

山东省昌乐一中 2011级通用技术导学案 主要编制人:王爱军、李玉松、吴巧燕审核:审批: 第四章控制与设计一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 (1)理解控制的含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3)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等环节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5)了解简单的被控制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设计的方案。 (6)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者能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或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控制的涵义及其应用 2、能画出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3、结合实例,会分析控制系统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案列进行分析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高效学习,养成勤于思考及善于归纳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系统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使用说明】 1、通览本章所有知识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踊跃展示。 3、激情投入,高效学习。

班级 姓名 编号 时间:2013年3月16日 【自主学习】 1、如果我们希望某一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就要对其进行 ,这种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 ,就形成了控制。 2、能将控制的结果(即比较量)反馈回来与希望值(即基准量)进行比较,并根据它们的误差及时调整控制作用的系统,称为 。 3、 的系统,成为开环控制系统。 4、系统中将控制结果反馈回来的部分,成为 。是闭环控制系统的重要特征。 5、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分为: 、气动控制、 、电子控制等。 6、对于自动控制,按控制方式分为: 、 和复合控制等。 7、控制系统必须在 才能完成控制任务。这种控制系统我们称之为 。 8、在控制的过程中 的控制系统称为自动控制。 9、干扰因素:干扰就是 ,即除给定量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10、克服干扰的基本方法 、 提高控制系统性能 11、控制系统的框图表示: 被控量 给定值 控制量 给定值 比较器 开环控制系统框图: 闭环控制系统框图:

配合比优化措施

配合比经济优化、降本增效的措施分析 因为配合比的经济优化必须是对应同一个地区、原材料的来源、各个单位的混凝土生产控制水平、施工季节的不同、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浇捣、养护方式等的不同,所以配合比的优化只能从理论上从配合比设计、配合比在生产中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重在施工中的控制。 一、配合比理论设计 1、正确选择材料 混凝土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多,我们根据材料标准、使用说明书及实际经验,将混凝土常用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了解其特性,如水泥的凝结时间、保水性、耐热性、抗腐蚀能力,砂子的细度模数、级配区、含泥量、泥块含量,石子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外加剂的掺量、减水效果、对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程度。掌握材料间的适宜性,也就是什么样的水泥与什么样的外加剂适应,有抗腐蚀要求时用什么样的材料,混凝土各强度等级对材料的具体要求等,确保材料选择正确。可行性分析: (1) 水泥检验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使水泥胶砂强度更真实地反映了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效果。按照ISO 法检验得到的水泥胶砂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依据更具有科学性。 (2)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外加剂不断涌现,特别是减水剂和泵送剂的大量应用,不仅改变了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而且为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和混凝土新品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由于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球型颗粒,可以改善粉煤灰混凝

土拌和物的泵送性能和在振动外力作用下密实成型的性能。粉煤灰是一种工业废渣,价格低廉,在本地区具有充足的货源,大港发电厂粉煤灰年产量达18 万吨~20 万吨,且多为Ⅰ、Ⅱ级灰。 2、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根据现场施工特点在混凝土最大密实度理论的基础上, 考虑集料比表面积对起润滑作用的浆体数量的影响, 根据工艺特点, 使填满集料孔隙外提供混凝土工作性的过剩浆体量最佳、性能最优的过程。配比设计应优先采用正交法设计统计分析技术确定合适的各配比参数, 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配合比设计方法, 规范已有详细规定, 但不论采用假定容重法、体积法还是经验法, 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 1) 根据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和施工坍落度。配合比设计应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时达到要求的性能, 这就要求设计初始工作性能高于浇筑工作性, 应考虑运输、密实等过程对工作性的要求及经此过程引起的工作性损失问题。在室内试配设计时,可先设计低坍落度混凝土, 然后通过掺入推荐掺量外加剂或增加水泥浆量来调整至设计坍落度。配制强度的富裕( 标准差) 应与施工控制水平相一致, 考虑到经济和安全因素, 一般现场配比设计标准差不宜低于5.0MPa, 现场配比设计28d 强度富裕宜控制在8~12MPa。 ( 2) 确定单位用水量, 选择水灰比。根据集料粒形、级配和外加剂的性能来综合确定用水量。由于水灰比决定着水泥浆体的空隙率, 对于给定的材料, 混凝土强度只取决于水灰比, 因此应尽量找到选定材料水灰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以确定合适的水灰比。在没有经验资料前, 应依照鲍罗米公式根据水泥强度和设计强度来计算水灰比, 但无论何时水灰比均应同时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 3) 确定混凝土砂率, 计算单位混凝土粗、细集料用量。砂率根据混凝土类型、坍

会考通用技术-必修二《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必修二《第四章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学习目标和要求: ⒈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各种受控现象和受控过程,理解控制的含义。 ⒉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⒊通过案例分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⒋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并分析影响简单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干扰因素,了解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⒌结合一定的案例,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划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⒍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种靠风力来推动的风磨,当风力强的时候,磨盘就转得快,当风力弱的时候,磨盘就转得慢。那么,怎样才能根据风力的大小,往磨盘上添加谷物呢?对此,人们设计了一个漏斗:当风磨转动慢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缩小漏口,使少量的谷物流进磨盘;当风磨转动快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张大漏口,让较多的谷物流进磨盘。 这个巧妙的漏斗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古老的控制装置,体现了人们认识并利用控制现象的久远。事实上,控制并不是人类的天外来客,它渗透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控制、善于控制,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一、控制及控制系统 1 控制 人们根据自己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control)。这里所说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如:射手通过瞄准使箭射中靶心;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计算机的指挥实现自动化生产等。 注意: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在人力三轮车转弯过程中的方向控制问题中,其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力三轮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三轮车行驶的方向,控制的手段是骑车人通过双手转动车把,改变前轮的方向并带动后轮。 2 控制的分类: (1)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A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进行的。如: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掀按钮打开电灯、拖地清洁地板、驾驶汽车等 B 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事物的变化准确的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如: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通过电视更换节目频道、联合收割机割麦子等。 (2)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分为: A 机械控制:普通水龙头、电饭煲等 B 气动控制: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气动阀门、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等 C 液压控制:建筑工地打桩机、修理汽车用的液压千斤顶等 D 电子控制:电子计算器、家用电冰箱、自动门和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装置等 3 控制系统 一般的控制过程都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一个系统,我们称之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常分为开环控制系统(open loop control system)和闭环控

配合比优化设计技术应用与研究

配合比优化设计技术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8-04-18T10:45:18.6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作者:党昆鹏 [导读] 从目前建筑企业的发展形式上看,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体系。 宜昌正信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湖北省宜昌市 4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和单价、成本密切相关,通过提升拌和楼的生产管理水平、降低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标准差,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进一步将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和单价成本优化,体现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合比设计;优化设计;研究应用;混凝土;重要性 引言 从目前建筑企业的发展形式上看,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体系,在其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也成为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超高的耐久性、工作性以及强度性,而且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施工材料。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1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范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15)、《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4)四类。前三类混凝土配制强度以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设计标准,后一类的混凝土配制强度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为设计标准。采用不同的规程规范,就是完全相同的强度等级混凝土也会设计出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就是因为不同行业的规程规范中对混凝土配制强度中的标准差的规定不一样(表1、2)。以C25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例: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为设计标准,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33.2MPa;以《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15、《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为设计标准,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31.6MPa,前者比后者高1.6MPa。 1.2满足设计和施工性能要求 主要满足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硬化后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坍落度(碾压混凝土的VC值)、扩散度;硬化后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有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磨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早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有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抗冻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要求就是要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1.3满足经济合理要求 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择品质最好的砂石骨料并应优先选用人工骨料。混凝土的掺合料是粉煤灰、火山灰、高炉矿渣粉,而最常用的是粉煤灰,其主要作用为三个效应:即粉煤灰的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及微集料效应;应选择与混凝土等级相适应的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选择与水泥相容性较强的外加剂。待水泥、掺合料、砂石骨料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均相对固定后,利用技术手段对混凝土原材料实施最优比例的技术组合,进而实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济合理的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的目的旨在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通过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不低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范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差)来降低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在满足混凝土工程性能的前提下,相对节约混凝土单位体积的原材料用量,降低混凝土的单价成本,从而实现通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降低混凝土单价成本的目的,增加经济效益。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是一个不断统计分析、不断试验、不断提升的重复循环过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管理水平。混凝土拌和楼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越高,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就越小。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具体途径是:(1)细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因施工因素常常将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范围扩大,如将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经常设计为120~160mm或者140~180mm,坍落度的区间范围变大后,混凝土的强度波动范围就会变大,混凝土强度的离差系数就会变大,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亦会变大。在实际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将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区间范围适当缩小至20mm,如120~ 140mm、140~160mm或160~180mm来减少混凝土强度的波动,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2)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应相对稳定,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波动越大,混凝土强度的波动范围就越大;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稳定,其混凝土强度也相对稳定。(3)混凝土拌和楼的计量设备应准确且稳定,混凝土拌和楼的操作人员要熟练、有经验、有责任心,拌和楼的混凝土生产要稳定。对混凝土拌和楼来说,混凝土强度最重要的一点是稳定,稳定的混凝土强度可以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4)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取样要有代表性、均匀、能够切实反映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反之,无代表性的混凝土试样会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数理统计带来较大的偏差。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按照同品种混凝土、同生产工艺和同混凝土配合比(简称“三同”)的设计龄期抗压强度、连续试件总数不少于30组进行统计计算。(5)混凝土耐久性。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与普通的混凝土配制方式不同,其首先考虑的是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其具体包括抗冻性、体积稳定性、抗渗性等等。由于大多数有害物质会通过水进入到混凝土中,对混凝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抗渗性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强度是混凝土的最基本的性能特征。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混凝土的强度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水胶比不高于 0. 4,各种强度的混凝土都可做成高性能混凝土。而对于混凝土性能强度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包括矿物掺量和水胶比。 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的步骤 (1)在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实施生产后,对“三同”混凝土进行连续取样不应少于30组,按照设计龄期进行混凝土的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统计并分析出近期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值。(2)将统计分析出的混凝土强度统计标准差值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的混凝土配制强度标准差值进行比较,如果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的混凝土配制强度标准差值减去统计出的混凝土统计强度标准差值≧1MPa,则按照统计出的

低水泥用量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低水泥用量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摘要:混凝土配合比是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 程的实体和外观质量及混凝土成本,因此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何进行优化调整就显 得尤为必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混凝土配比经验总结,提出混凝土配合比在性能和 经济方面的优化,效果较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 1原材料的选用及试验方法 以下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普通C30混凝土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在保证 质量的基础上,大比例掺加矿粉和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和改 善混凝土性能。 1.1原材料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性能指标见表1; 粉煤灰:粉煤灰采用南宁电厂生产的F类Ⅱ级粉煤灰,所检指标分别符合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技术规范》,性能指标见表2; 矿渣粉:格润S95级矿渣粉,性能指标见表3; 细集料:Ⅱ区中砂,细度模数3.0,堆积密度为1520kg/m3; 粗集料:碎石,5~25mm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1450kg/m3; 外加剂:萘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8%~25%; 拌合水:饮用水。 表1 水泥性能指标 表2 粉煤灰性能指标 表3 矿粉性能指标 1.2配合比及试验结果 1.2.1用不同掺量的矿渣粉等量取代水泥与全部使用水泥的混凝土性能对比试 验 试验采用的胶凝材料用量370kg/m3,水胶比固定为0.486,砂率固定为46%, 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的0.25%,控制所有试配坍落度一致达到180±30mm,具体混凝土配合比见表4,试验结果对比见表5。 表4 基准配合比及掺矿粉混凝土配合比 表5 试验结果对比 1.2.2煤灰和矿渣粉按不同比例双掺时的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见表6、表7) 表6 双掺及单掺粉煤灰、矿粉混凝土配合比 表7 试验结果对比 2.试验结果分析 2.1矿渣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与未掺矿粉的混凝土相比,掺入矿粉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工作性,而这 种改善与表面特性和比表面积有关。这种表面特性使得水泥浆体之间形成光滑的

技术与设计复习提纲第四章控制与设计

第四章控制与设计 一、控制的要素:、、。这三个也是理解控制现象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例题1、理解一个控制现象,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射击比赛的射手通过瞄准目标,使子弹射中靶心,分析这个过程,其控制的对象是:() A、人 B、枪 C、子弹 D、靶 二、控制的类型: 1、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 ①(手动控制):(必须在人的直接干预下才能完成控制任务的控制系统。) 如人工纺纱、打开普通自来水龙头,揿按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②:(不需要人的干预,就可按期望规律或预定程序进行的控制系统。) 例题1、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 A、按钮开关控制 B、普通自来水龙头 C、花房恒温控制 D、汽车驾驶 2、从手摇扇到电风扇到空调器的发展过程来看,体现了() A、从机械控制到电子控制的过程 B、从手动到手动控制再到自动控制的过程 C、从手动到电动控制的过程 D、从自动到手动控制的过程 3、下列控制现象是自动控制的是() A、骑自行车 B、舂M C、农用灌溉抽水的控制 D、用气筒给自行车的轮胎充气 三、控制系统的组成 简单的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和。其中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等环节,对于闭环控制系统来说,还包括反馈环节和比较环节。还要了解简单控制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控制量、被控制量等。 四、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一)开环控制系统(不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控制作用的系统) 1、:是指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的控制系统。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 统、楼宇的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园的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等。例题1、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A、电冰箱的温度控制 B、计算机的CPU上的风扇的转速控制 C、现代化农业温室的温度控制 D、电风扇调速开关系统 2、下列不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A、自动门 B、自动声控灯 C、自动烘手机 D、电饭锅温控系统 2、特征: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3、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输出量控制量输入量被控对象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 (1)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如游泳池进水的设定时间。 例题1、箱工作时温度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值,当箱内温度变化超过设定的范围值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也相应地变化,通过热敏电阻的变化电流经过三极管放大器的放大,带动继电器,控1 / 4 制压缩的启动,实现电冰箱的温度控制。温度的变化量是:()、被控量C、控制量CA、输入量B、输出量)输出量(被制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也就是说这个系统要控制的是什么量,也2(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如游泳池的水位。)1、投篮的过程中,被控量是:(例题、以上皆是 DC B、投篮的力度、角度、篮球的落点A、篮框的位置)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能对控制被控对象产生作用,从而被控量发生变化的量。3(如流过阀门的水量。、冰箱工作时温度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值,当箱内温度变化超过设定的范围值时,热敏电1例题阻的阻

TD-LTE特殊子帧配比的优化设计

TD-LTE特殊子帧配比的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4-05-19 虎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在研究TD-LTE与TD-SCDMA异系统同频段组网时,为避免同频相邻时隙间的干扰,要求TD-LTE和TD-SCDMA系统时隙转换点必须对齐,而传统的子帧配比的对齐方式会对TD-LTE的网络容量产生影响。基于此,通过进一步对规避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特殊子帧配比优化的新模式,可以有效提高TD-LTE下行系统容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有力地促进TD-LTE与TD-SCDMA两网协同发展。 【关键词】TD-LTE TD-SCDMA 协同发展交叉时隙干 扰特殊子帧配比 The Optimization of TD-LTE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HU Wei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TD-LTE and TD-SCDMA systems with the same band networking, in order to avoid co-channel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time slots, the time slot switching point of the TD-LTE and TD-SCDMA must be aligned. The traditional alignment model of sub-frame configuration will affect the network capacity of TD-LTE. Therefore, a new optimized model of special sub-frame ratio is propos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D-LTE downlink system capac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provides a constructive reference to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D-SCDMA and TD-LTE networks. [Key words]TD-SCDMA TD-LT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cross timeslot interference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1 引言 随着TD-LTE产业化、商用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TD-LTE和TD-SCDMA两张网络将共同协同发展。TD-LTE和TD-SCDMA同属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技术组网,采用时分复用方式来减少上下行所需的带宽,即在TDD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用同一频带,发送和接收在不同时刻交替进行。因此要求各个基站间的时间严格同步,尤其是在不同系统同频组网场景下,需要两种系统在空口收发转换点上时间严格对齐,否则在同一区域使用同频段共同组网的情况下,彼此会成为对方空口数据上下行的干扰。 如何充分发挥TDD系统的优势,动态地调整上下行资源分配,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避免同频异系统时隙交叉带来的干扰,是目前TD-LTE和TD-SCDMA协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要求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的要求 一、原材料选用与技术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除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相应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1水泥 (1)桥梁工程用水泥:除桥梁基础混凝土(≦C30)可采用32.5级的符合硅酸盐水泥(P.C)配置以及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混凝土(C55及以上)可采用 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级Ⅱ型硅酸盐水泥(P. Ⅱ)配置外, 桥梁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含C50预制T梁)均宜使用42.5级P.O水泥进行 配置。 (2)隧道工程用水泥:除隧道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可使用32.5级P.C水泥外,隧道初喷支护、隧道路面混凝土均应使用42.5级P.O水泥。 1.2骨料 (1)粗骨料:桥涵、隧道工程混凝土用粗骨料一般采用5-10mm、5-20mm和5-25mm 三种公称粒级均可满足要求,对应粗骨料最大粒径(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分别为13.2mm、26.5mm和31.5mm。本工程所需碎石应采用4.75-9.5mm、9.5-19mm和19-26.5mm三种规格进行分级生产、采购、储存、掺配使用,合成级配应符合表1-1的要求。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 其中: 5-10mm碎石适用于隧道初喷支护混凝土 5-20mm碎石由4.75-9.5mm和9.5-19mm二种规格掺配,适用于预制T梁、预 制空心梁板、预应力连续箱梁等部位混凝土; 5-25mm碎石由4.75-9.5mm、9.5-19mm、19-26.5mm(方孔筛,没有特殊说明, 以下类同)三种规格掺配,适用于桥涵工程的灌注桩、承台、墩柱、盖梁、桥 台、桥面铺装、护栏、通道、涵洞等部位混凝土及隧道路面、二次衬砌等混凝 土。 为统一碎石生产规格,保证碎石生产质量,碎石料场初次生产或进行生产调整时,建议上述三种规格的碎石生产振动筛的配置宜分别为4mm、12mm、24mm、30mm(方孔筛晒孔边长)。最终晒网尺寸应以实际生产的碎石是否符合表1-2规格要求为准。

相关文档